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初中地理課程標準解讀

初中地理課程標準解讀精品(七篇)

時間:2023-10-23 10:43: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地理課程標準解讀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初中地理課程標準解讀

篇(1)

一、新版地理課程標準的三大變化

1.課程理念更鮮明、簡潔,凸顯地理課程價值功能

原“實驗稿地理課標”涉及的學科課程理念有:“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構建基于信息技術的地理課程;建立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并重的評價機制共六條”,而2011年版地理課程標準將過去的六條理念重新梳理整合為三條,即“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構建開放的地理課程”。可以說,這三條學科課程理念緊扣時代脈搏,凸顯義務教育初中地理課程在培養公民素養方面的重要價值,文字簡潔,朗朗上口,容易記憶,便于教師時刻牢記本學科的三大理念并在地理教學中加以體現。

2.尊重差異性、不均衡性,重新調整“標高”

我國是一個幅員廣大、人口眾多,且經濟、文化、教育發展很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而國家制定的本學科標準就只有一個。因此,如何考慮標準的通適性問題,是課標組修改地理課程標準所面臨的主要課題。新版地理課標在尊重差異性和不均衡性方面,重新調整了“標高”,在部分較難內容上,降低了要求,如刪除了“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取而代之的是“用簡單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轉和公轉”。這使國家課程標準更能適應我國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為進一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奠定了基礎。

3.標準更具操作性、指導性,令人耳目一新

過去的實驗稿地理課標的一些條目,在行為動詞的搭配,要求的具體化、活動的實施等方面,還存在指向性不明確、教學深度和廣度難以把握、“活動建議”實施困難較大等問題。而新版地理課標針對這些原實驗稿地理課標所存在的問題均做了修改,如將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修訂為 “省級行政區域單位”、將“……說明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中的“說明”二字修訂為“認識”等。其許多變化之處,令人耳目一新。

二、落實新版地理課程標準應注意的問題

1.高度重視課標,擯棄輕課標重教材的錯誤認識

國家課程標準是教學的依據、教學評價的依據,也是教材編寫的依據。因為學科課程標準在內容上通常具有以下一些要素:以學科內最重要的內容且長久不衰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重點;有利于公民素養的培養,滿足學生今后工作和終身教育的需要;體現時代性和科學性;具有發展性等。可以說,課程標準是學科教學的根本大法。然而,在實驗稿課標使用中,許多一線教師片面認為,課標與自己的教學沒有多大關系,只要認真研讀教材,根據教材進行備課并實施教學即可。由于這種錯誤認識,致使部分地理教師教學盲目拔高或降低教學要求,甚至增加課改前老教材中相關的教學內容,僅注重知識傳授等,從而加大了教學難度和學生負擔,與新課程理念背道而馳。

因此,重新學習和領會地理學科課程標準,是廣大一線教師把握地理學科教學目標,認真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課題,也是廣大地理教師當前專業發展和繼續學習的重心。

2.對照課標要求,反思教師自身教學行為

地理課程標準在培養學生形成地理思維方法和地理技能方面有許多具體要求。這既是新課程義務教育階段教育的價值追求,也是地理學科教學工作的重點。方法是解決問題的思路、技術和途徑。任何一門學科都必須借助一定的方法,地理學也不例外。從方法論的角度看,一是獲取地理信息和資料;二是分析處理地理信息;三是形成結論、成果展示。這其中就涉及地理學科的探究發現法、野外考察法、觀察觀測法、社會調查法、腦中地圖法、文獻資料法等。而作為地理學科的地理技能,則是思考地理問題的必要工具和技術,它是地理學了解地球上自然、人文現象和過程的特有方法。具體來講包括:提出地理問題、獲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回答地理問題等。

反思目前的地理教學,許多教師仍停留在就地理知識而講知識的層面上,在過程與方法方面,仍顯得非常薄弱。其原因之一即是沒有深刻領會課程標準的精髓,缺乏對課程標準的解讀。因為單憑教材難以逐一落實課標所提出的若干學科方法和技能的條目內容。

因此,只有掌握和領會學科課程標準,才能養成依據課標備課,逐一完成課標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并在教學中體現探究、發現、合作、交流的新課程理念。可以說,課標是一面鏡子,通過學習和了解課標,發現自己平時教學工作中的問題,這包括: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內容的落實,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選擇、教學評價的實施等。

3.改革教學評價,發揮課程標準重要作用

盡管新課程已經推進了十一個年頭,但是許多地方涉及的考試內容仍未完全按照學科課程標準來確定考試目標、考試內容和評價方式,這致使許多一線地理教師認為,只要讓學生掌握了教材,死記硬背教材中那些所謂的重要知識,就能讓學生獲得好成績,課標也因此變成可有可無的指南。具體表現為:過分依賴紙筆考試,僅以分數作為評價的唯一指標,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單一,對平時地理學習的評價權重還非常小等。還有一些地方將義務階段地理考試納入了中考,雖然客觀上有利于提升本學科的地位及提高本地區將來文科生的高考成績,但另一方面又拔高了教學要求,將水平考試變成了選拔考試,增加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地理教師的工作壓力。

篇(2)

關鍵詞:課程標準;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教學資源;啟迪思維

中圖分類號:G423.07

新課程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人性化的教學,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實施新課程標準,要求課程的設置,課堂的教學必須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傳統的地理教學偏重地理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的地理學習過程。地理是我市中考的考查科目,也是我省高考的必考科目,學生地理成績的好壞關系到學生中考和高考的成績的高低將來的發展方向。本文就如何優化新課標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談些看法。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學素養

實施新課標后的初中地理教學無疑是一種人文精神的啟迪要求我們及時變革傳統的"知識本位"、"學科中心"的地理教學,努力創設貼近現實生活,切合學生實際,注重人文關懷的全新地理教學。在教學中著眼于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思維。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自來水,這是社會對教師也是教師對自己一種要求和期望。教科書提供的知識和教師個人的知識,已不能滿足當今課改的需要,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知識的需要。鑒于此在業務上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強化教育教學理論與地理知識的學習,及時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識。我們要認真學習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地理課程標準》、《地理學科標準解讀》和有關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課程改革與課程評價等各類課程改革的材料,要向同行學習,要向教學經驗豐富的人學習,要向理念先進教學效果好的地區學習努力提高教學素養為優化新課標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提高動力。

二、開發教學資源激發學習熱情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說明了"好學"、"樂學"是學生學習好的前提條件。而"好學"、"樂學"主要看學生是否對該科目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所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所有教師的主要任務。除了地理課常用的一些直觀教學方法、直觀教具模型、課外實踐活動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一些其它方法,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學習情緒高漲,興趣盎然,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

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材不是教學的全部內容,而是為開展教學活動提供的一種范例和素材。教材的作用在于引導學生以它所提供的范例為情景形成某種基本的觀念和思想,形成同一種觀念和思想的范例有許多,途徑也是多樣化的,由于教師和學生的差異性,形成同樣的觀念可以選用不同的范例、采用不同的方式。因此,我們沒有必要拘泥于教材中的素材,只要能夠促進觀念的形成同時又適合教與學要求的任何素材都是教材內容的組成部分,可以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合理開發教學資源不斷豐富、更新和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我上降水和降水分布這節課時,首先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巴黎、烏蘭巴托、北京、新加坡、阿斯旺五地的降水量柱狀圖讓學生了解每一幅圖的年降水量的季節變化規律,再把這五個地點落實到地圖上,讓學生觀察這五地在空間的變化。這種把板圖和多媒體結合起來,很具實效性。我上《美國》這節課,用多媒體課件設計以人文形式體現美國所處的溫度帶和地形特征的兩個小活動。

活動一:"想想看?"如果你到美國去旅游,在美國的哪些地方能欣賞到A地、B地、C地的自然風光?

活動二:"猜猜看?"如果你從美國的西部舊金山乘車到東部紐約去旅游,你能依次說出沿途經過的主要的地形區嗎?

這是一個以旅游的形式,把知識點呈現給學生,學生對旅游非常感興趣,這就吸引學生觀察美國不同地方的景觀,讓學生從感官材料入手判斷美國處所的溫度帶,根據對景觀的觀察,判斷出美國各部分所處的地型區,并分析其地型特征。多媒體課件能把比較生硬的兩個知識點以富有人文色彩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時再有機的結合一下板圖,讓學生親自到黑板上填出美國所處的溫度帶及地形特征,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強化知識點又能豐富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優化了新課標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

三、解放學生手腦啟迪學生思維

新課標下的初中地理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且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啟迪學生思維。在新課標下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我們應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大膽動手動腦,啟迪的學生思維不要怕出錯不要怕重復讓學生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過程中增知長智。例如在學習臺風時教材提出了"臺風有過也有功"的觀點,我趁熱打鐵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對沙塵暴、火山的看法并分成正方、反方兩組進行辯論。正方提出沙塵暴影響人們出行、污染環境,反方則提出沙塵暴也能降解空氣中的有毒物質,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凈化空氣的作用;正方提出火山爆發釋放的氣體可能致人于死命,火山噴發的熾熱巖漿毀滅了龐培古城。反方則提出火山噴發后的土壤肥沃,農作物長勢喜人,甚至還提出人們用來表達真心永恒的鉆石就是火山奉獻的精品。同學們在激烈的辯論中不知不覺增長了知識,從而也懂得了一分為二,辯證認識地理事物的方法。俗話說"反彈琵琶出新意",在教學中,有時我還故意與教材唱反調,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例如講我國地勢西高東低的地理意義時,向學生設問:假如我國地勢東高西低,將對氣候、河流產生什么影響?講氣溫的變化時,向學生設問:三峽工程的建成,將對當地的氣溫日較差、年較差產生什么影響?學生思維被激活后,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習效果顯著優化新課標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

優化新課標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雖然是一個研究無極限,追求無至盡的課題,但是只要我們教師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學素養、開發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解放學生手腦啟迪學生思維就一定能夠最大化地優化新課標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朱慕菊主編,《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5

[2]喬建中,陶麗萍,張麗敏,史瑞瑞.我國有效教學研究的現狀與問題[J].江蘇教育研究,2008,(1)

篇(3)

關鍵詞:中學生;區域地理;實證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23X(2012)12-0173-04

一、問題的提出

區域地理歷來是我國初中地理課程的基本內容。這主要是因為區域地理是地理學的重要核心,也是地理學重要的分支學科之一;以區域地理作為主要學習內容符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心理;以區域地理為主要學習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容易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求知欲望。本次新課程改革也不例外,將7~9年級《地理》分科課程的內容定位為以區域地理為主。

本次新課程改革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其中,《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第一條規定:“初步形成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初步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地理審美情趣。”[1],《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第一條規定:“激發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地理審美情趣。”[2]無論義務教育階段還是高中階段,都將學生對地理的興趣和動機放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首位,顯然本次課程改革將其提升到了一個較高的層次。

本研究從學生的角度對中國地理區域的劃分及區域內容的選取進行研究,旨在讓中學地理課程標準的編制者和中學地理教科書的編寫者以及廣大的中學地理教師了解學生眼中的中國區域劃分情況和學生對中國區域地理的興趣所在,以幫助廣大教師更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更好地達成地理課程標準的目標。

二、研究方法和過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為了能夠獲得更加全面、真實的信息,還對25名學生、10名中學地理教師和2名在大學教授中國地理的教師做了訪談。

(二)調查對象

為了使本次調查具有代表性,在充分考慮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等諸多因素的基礎上,筆者從青海、山西、山東、內蒙古、北京、河南六個省級行政區隨機抽取了高中和初中學生800名作為調查對象。被調查的學生既有女生,也有男生,既有高中學生,也有初中學生。調查對象的分布和構成情況見表1。

(三)研究過程

在明確研究目的、收集所需資料之后,圍繞研究主題設計了調查問卷,在征求部分專家的意見后,又對問卷進行了修改,之后,先從浙江省某中學抽取40名學生作為測試樣本進行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對原來的項目內容、排列順序加以改進,再確定了調查問卷,最后進行正式調查。

(四)調查結果的分析手段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800份,收回問卷658份,回收率為82.25﹪。

三、結果整理與分析

(一)中學生印象中的區域特征

從被調查者填寫的情況來看,各大區域中在學生印象里最為深刻的,大多是與自己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涉及的范圍很廣,主要有飲食、建筑、風景、經濟、氣候、景觀、特產、歌舞、河流、自然災害、人口、地形、資源等,例如北京烤鴨、天津狗不理包子、西北的沙漠、新疆羊肉串、青藏高原獨特的風光等,越是他們感興趣、越是新奇、越是貼近生活的事物,他們的印象也越深刻。另外,在學生印象深刻的地理事物中,只有部分內容是從地理課堂學到的,大部分地理知識,例如青島啤酒、天津狗不理包子、青藏高原粗獷的歌聲等都是在生活中學到的。

(二)中學生所感興趣的區域地理知識及對區域地理的興趣

學生所感興趣的區域地理知識主要有名勝古跡、民族風情、生活習俗、資源、經濟、地形、發展前景、建筑、珍稀動植物、小吃、旅游景點、奇聞異事、氣候、風土人情、各地區面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教育水平、知名學府、各地涌現的名人、人們的生活、交通狀況、各區的城市、軍事、服飾、各地特產、、人口、環境保護、知名企業、語言、名山大川、種植的農作物、傳說、工農業狀況、歌舞等。

從調查結果發現,中學生,尤其是初中生對于貼近生活并能與自己產生感情共鳴的區域地理知識興趣較濃,另外,還有部分學生開始關注各地經濟的發展、教育水平,約有5﹪的同學對環境保護、資源的合理利用等問題感興趣,顯示了學生們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感。

超過半數的學生對中國區域地理知識有一定的興趣,但是他們的興趣,尤其是初中學生的興趣并不是建立在了解區域地理知識的價值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從區域地理知識中“求新、求奇、求樂”的基礎上。還有約40﹪的同學對中國區域地理知識的興趣一般。

絕大多數學生非常想了解我國各個省級行政區的地理知識,表明學生們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還有幾名同學在選擇了“想”之后,后面又特意補充了一句:“只可惜不知道。”

(三)中學生對中國區域劃分的看法

分析發現,約占42.4﹪的學生對四分法,即將全國劃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表示認可,理由主要是這樣劃分簡單、不煩瑣,便于學生記憶,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突出各區的區域差異。這種結果除了說明四大區域的劃分方法確實較為合理外,也說明了四大區域的劃分方法經過幾年的采用,已經對學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分析也發現,目前存在于中學生頭腦中的中國區域的劃分方法五花八門,區域的概念模糊不清,非常零亂,在他們的頭腦中存在著南方地區、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東部地區、西部地區、中部地區、華北地區、華中地區、東北地區、華東地區、華南地區、東南地區、華西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東部季風區、西部非季風區等多種區域的名稱,大部分學生頭腦中沒有一個明確的中國地理區域概念,甚至不知道自己學校所在的區域。例如青海的學生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學校到底屬于西北地區還是青藏地區,甘肅的學生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學校到底屬于西北地區還是北方地區。

四、結論與啟示

一是中學生所喜歡的區域地理知識有生活化的傾向,對與生活貼近的名勝古跡、民族風情、生活習俗等知識興趣較為濃厚,而對于自然地理的一些原理興趣很淡漠。另外,地理課堂已不再是中學生獲取地理知識的唯一途徑,特別是隨著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電視、網絡等成為中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一條重要渠道,報紙雜志、外出旅游等也是獲取地理知識的補充渠道。而且,學生通過地理課堂以外的途徑所學到的地理知識甚至比在地理課堂學到的知識記得更牢固、印象更為深刻。

與教學大綱相比,無論高中還是義務教育階段地理課程標準在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沒有根本的變化,但新的課程目標中增加了“過程與方法”,明確提出地理教學不僅要關注最終的學習結果,也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體驗必要的知識獲取和學習成果展示過程、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同知識、技能一樣是地理課程的總目標。另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被列為新的地理課程的目標之一。地理課程總目標的變化對教師教學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教師要有效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首先必須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

地理課程標準的制定者、中學地理教科書的編寫者和廣大的中學地理教師,應千方百計增強地理課程、地理教科書和地理教學的趣味性,努力培養中學生對學習地理的興趣。對于中國區域地理知識,初中學生往往表現出一種強烈的想象和創造熱情,盡管這種想象有些過于幻想和片面,但我們應該給予鼓勵。因此,中學地理教科書的編寫者在編寫中國區域地理部分時,還應適當增加一些激發學生地理想象的內容。

二是目前存在于中學生頭腦中的中國區域的劃分方法五花八門,區域的概念模糊不清,非常零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我國的中學地理課程至今尚未出現一個得到大家公認的中國區域地理劃分方案,近幾年出現的四大區域的劃分方法盡管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可,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不同時期甚至同一時期編寫的教科書中有不同的中國區域劃分方法,這種局面勢必造成學生頭腦中中國區域概念的模糊。

筆者曾對我國20世紀初至今頒布的中學地理教學大綱中較為典型的中國地理區域劃分方案進行了研究,發現我國中學地理課程中中國地理區域的劃分經歷了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總體來看,我國中學地理教學大綱中中國地理區域的劃分經歷了一個“不劃區、分省講述將位置鄰近的省區合并在一起講述分區”的過程。而且分區方案五花八門。

(2)受到生活中普遍沿用的區域概念的影響。例如,學生們從平時的生活中經常能聽到“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西醫科大學”等以所在區域命名的大學名稱,或者從電影電視等其他多種渠道能聽到許多區域的名稱,但有些名稱與地理教科書中的區域名稱不相一致,使得學生無所適從。

考慮到既符合區劃的原則,同時,出于盡量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區域概念保持一致,以避免混亂的想法,筆者認為中學地理課程中中國地理區域的劃分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區域應該是有層次的。首先,按照區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把全國在三大自然區的基礎上分為南方地區、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四個區域,然后再對每個區域根據區域差異進行進一步劃分,例如,北方地區可以進一步劃分為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

(2)為了與日常生活習慣相一致,將全國劃分為華東、華中、華南、西北、東北、華北、西南等區域,然后做一下補充:“人們習慣上以秦嶺-淮河為界,將我國東部地區劃分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當然,究竟劃分為哪些區域,要經過科學的研究。有人可能擔心這樣劃分,區域數目太多,其實,對于國土面積如此遼闊,地域差異如此之大的國家,劃分出七八個根本不算多,只要我們研究一下世界其他一些大國中小學本國地理,就會發現,世界上國土面積較大的國家,本國地理分區的數目一般較多,最多的有二十個左右。例如在英國中學高年級《英國地志》中將全國分為十八個地區,美國的一些小學地理課本把美國分為七個大區。原蘇聯實行九年一貫制,九年級學習蘇聯經濟地理,其中把俄羅斯分為十個區域進行講述。

新的地理課程標準在充分研究和征求中學地理教師的意見后,最終對義務教育階段區域地理教學只做了如下規定:“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的分區部分,只列出區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學習區域地理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以及必選區域的數量,而不再規定必須學習哪些區域。具體區域的劃分和選擇由教材編寫者和教師決定,以增強課程的開放性和彈性。例如,本標準規定必須從世界范圍內選擇至少一個大洲、五個地區和五個國家。”[1]中國地理教學至少選擇五個區域。至于中國地理的五個區域的大小和具體范圍都由教材編寫者和教師自行決定,只要是五個不同尺度的區域即可。只對區域選擇的數量進行規定,一方面保證了學習的覆蓋面和數量,另一方面,通過減少必學區域的個數,可以加深對所學區域的印象,掌握學習和了解一個區域的方法,并在需要的時候遷移到其他區域的學習上。

從目前使用的新課程標準教材來看,雖然選擇的主要區域大部分還是相同的,但是已經開始有了一些差異。新的地理課程標準中對于區域地理所做的這種規定,雖然避免了無休止的爭論,但是,中國區域劃分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所以,我國中學地理課程中中國區域劃分的問題仍是一個需要我們長期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1]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地理課程標準研制組.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韓淵豐.中國區域地理[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課程教材研究所.20世紀中國中小學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匯編,地理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趙松喬.中國綜合自然地理區劃的一個新方案[J].地理學報,1983.

Research of China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Geographical Knowledge

about the Chinese Regions

SHEN Da-kui

(School of Education at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Shaanxi, China)

篇(4)

修訂后的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和實驗稿在整體結構框架上是相同的,仍沿用四部分的結構,各項目也與實驗稿保持一致。但修訂稿在各部分的具體內容上有較大的修改。

一、前言的修訂

1.引言部分

引言部分更加強調義務教育階段地理學科的培養方向,明確提出“有利于為國家乃至全球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培養活躍的、有責任感的公民”。這也是修訂稿為更好地適應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內社會需求的結果。

2.課程性質部分

課程性質部分修訂稿作了較大的調整,明確地指明了地理課程性質為“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是一門兼有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性質的基礎課程”,同時還進一步完善了課程特征,在原來區域性和綜合性的基礎上增加了地理課程的“思想性、生活性、實踐性”三大特征。它立足地理教育實踐性強的特點,強化了地理教育特有的德育價值和素質教育功能。

3.課程理念

在課程基本理念上表述更加簡潔,把一些重復性的理念作了刪減。刪除了“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構建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地理課程,建立學習結果和學習過程并重的評價機制”這三大理念。

4.課程設計思路

在課程設計思路上,初中學習中的四大內容沒有變化。雖然修訂稿仍然沒有嚴格規定四大學習內容的順序,但修訂稿提出“地球和地圖是學習區域地理的基礎”。這種變化強調了地球和地圖的基礎性,更加契合修訂后注重生活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同時對教材編寫者也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另外,在課程設計思路部分對鄉土地理也作了調整,由過去的“提倡把鄉土地理作為綜合學習的載體”調整為“鄉土地理既可作為獨立學習的內容,也可作為綜合學習的載體”。這種變化更加符合課程標準注重“構建開放的地理課程”的理念。

二、課程目標的修訂

對課程目標的修訂整體差異不大,但地理學科的實踐性,以及為生活服務的課程定位體現得更加明顯。如在知識和技能目標中,修訂后的標準要求學生“掌握閱讀和使用地球儀、地圖的基本技能”,還對學生技能的要求由較含混的“學會”改為明確的“掌握”。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中,在繼續強調可持續發展觀的同時,適應當前全球形勢和我國自然災害發展頻繁這一國情,增加了“增強防范自然災害”這一情感目標。

三、課程內容的修訂

1.內容標準的修訂

對內容標準的修訂更注重學生的操作性。

(1)強調動態的學習,降低學習難度。如實驗稿的標準中關于人口和民族這部分內容,標準是“說出我國人口數量”,但該條標準在修訂稿中刪除了。這樣學習更加靈活,也能更好地處理教材內容滯后的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動態學習觀。

(2)適應環境變化,增強知識的“生活性”。如在天氣的學習中,“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影響”修改為“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空氣質量的影響”,表述更加具體;在自然資源的學習中將過去的“運用實例,說出我國為解決水資源分布不均而建設的大型工程”修改為“結合實例說出我國跨流域調水的重要性”。另外,為了適應全球環境的新特點,使地理更好地服務于生活,修訂稿中增加了更多“生活性”的知識。如自然環境學習中增加了“了解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這條標準,在鄉土地理中也要求能“舉例分析自然災害對家鄉的影響”。

2.對活動建立的修訂

(1)活動建議部分采取活動類型指導和具體建議結合的方式。不同于實驗稿中各學習內容后提供具體的活動建議,修訂后的地理課程標準在每部分學習內容之后的活動建議部分采取活動類型指導和具體建議結合的方式。如在海洋和陸地的學習中,活動建議部分指出:“開展拼圖游戲、模擬演示等活動。”此為活動類型指導。“開展七大洲、四大洋拼圖游戲,自選實驗材料或使用計算機,模擬海底擴展、大陸漂移。”此為具體活動建議。這種宏觀和具體相結合的處理方式更具提示性,廣大一線教師可以根據活動類型指導設計出更多的課堂、課外活動。

(2)活動建議提供的具體活動時效性更強。如“圍繞‘高速鐵路建設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等辯題組織辯論”,“圍繞某區域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自然災害防治、節能減排、低碳生活等主題,自擬題目,撰寫小論文”,體現了當今社會關注度較高的一些問題。

(3)活動建議中的活動更能體現科技發展對學科的影響。如“使用地圖、手持定位儀等進行‘定向越野’活動”。

3.對說明部分的修訂

為了照顧到各地區學生的個體差異,在說明部分對哪些內容為選學作了明確說明。世界地理中的南、北極地區,中國地理部分的北京、臺灣、香港、澳門列為選學區域,鄉土地理由過去的必學內容改為選學內容。同時降低了世界地理中地區學習的最低數量,由5個減為4個。此外,在鄉土地理中提倡各學校積極開發小尺度區域(鄉、鎮以下)的校本課程,充分體現了標準中“構建開放的地理課程”的理念。

四、實施建議的修訂

1.教學建議部分

實施建議仍采用原來的編寫結構,但各種建議更細致化,可操作性更強。它更加強調了教師教學的重要性,用舉例的方式提供了一些具體的課堂教學方式。如“可以用問題解決的方式進行經緯網內容的學習,將學習內容轉化為類似‘設計出行路線’進行救援的任務”。

2.評價建議部分

評價建議部分修改較大,在進一步細化對三大課程目標評價要點指導的同時,更是將當前中學常用的評價方法單列出來,給一線教師提供了眾多可參考的具體評價方法。為了幫助一線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評價,評價建議部分還增加了“評價的實施”和“評價結果的解釋”兩大內容,指導性更強。

3.教材編寫部分

教材編寫建議部分更加強調教材服務于學生的思想,提出要“充分考慮地理教科書的地區適應性”。這部分更好地體現了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理念,增加了“利用學生學習經驗資源”,“利用計算機網絡資源”兩條建議,并增加了對中學必備教學用具的要求。這些時代特色更加明顯。

五、解析修訂版地理課程標準

1.突出學科特點

地理是一門兼有自然和人文的基礎學科,這門學科的研究對象也決定了地理是中學進行可持續發展教育的主渠道,而要想學好地理,實踐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修訂后的標準在方方面面都能體現出地理特色。強調了地理進行可持續發展教育的作用,課程內容更加注重實踐性,幫助學生從地理的視角認識和欣賞我們所生存的世界。

2.創新課程內容

在課程內容上,修訂后的標準及時反映了新時期我國經濟社會建設的新成就,如增加了我國跨流域調水的重要性。把科技發展和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一些現實問題作為課程內容,如開展高速鐵路建設利弊的辯論,說明人類對空氣質量的影響等。

3.照顧地區差異

課程標準對學習內容改變了原來一刀切的方式,規定既有必學內容,也有選學內容。鄉土地理既可作為獨立學習內容,也可作為綜合學習的載體。這些都充分考慮到了我國基礎教育的差異性,能較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4.緊密聯系生活

由于初中地理在基礎教育中目前仍處于“副科”的地位,所以學校、老師、學生對地理的關注較少,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修訂后的標準更加強調地理的“生活性”。這不失為一條提高地理在基礎教育中地位的有效方式。幫助學生認識到“主科為升學,副科為生活”,雖然有點偏頗,但在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方面是有益的探索。同時,這也更加符合基礎教育是培養“公民”這一定位。

5.利于教師潛力挖掘

在實驗稿的實行過程中,就有一線教師提出標準的活動建議較少。針對這一問題,修訂后的標準在給出更多時代氣息濃厚的活動建議的同時,還提供了可進行的活動類型。這種方式能給一線教師更多的啟示,廣大一線教師可以因地制宜地設計出適合當地的地理活動,可將專家的指導和一線教師的經驗相結合,充分挖掘廣大一線教師的教學潛力,更好地服務于教學。

參考文獻

[1] 陳澄,樊杰.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篇(5)

【關鍵詞】高中地理 課堂教學 讀圖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76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指出: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識與基本原理,獲得地理的基本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初步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與技術手段。在地理教學中對于培養學生的地理技能,地圖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學生讀圖能力的訓練也是教師地理教學的必備課程。地圖被稱為地理的第二語言,能夠以圖標、符號等簡練的形式直觀形象地反映地理知識與原理,向學生傳遞許多隱藏在地圖中的深層地理內容,因此,熟練正確的讀圖能力不僅是學生應對地理考試的必備法寶,也是學生提高地理素養的關鍵步驟。

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地圖的作用,訓練學生的讀圖能力。傳統的高中地理教學模式依然是教師講授,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記憶知識,這種形式雖然能夠讓學生以最快的形式掌握教學大綱規定的學習內容,但在學習過程中完全沒有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對于學生地理技能的提高沒有絲毫的益處,這就需要教師在實踐中嘗試轉變教學模式,重視學生地理能力的培養。傳統教學模式衍生出的學生只是將地理知識記憶下來,在面對地理地圖時也只是試圖將背誦的知識套在地圖中,并沒有掌握基本的讀圖能力,一旦進行改動學生就無法對地理地圖進行解讀。讀圖能力是學生在學習高中地理過程中必需的能力,是研究地理的基礎,需要引起教師和學生足夠的重視,在日常教學中合理安排讀圖訓練,提高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

一、培養學生對地圖的興趣

高中地理對于學生的要求不再是簡單的知道地理名稱和地方風俗,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對地理坐標的分析與解讀,了解該地區各方面的知識,強調的不再是地理知識的簡單背誦,而是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應用和地理能力的提升,讀圖能力是學生地理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教師在地理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在傳統的地理教學模式中已經養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習慣,大部分學生對地理地圖的解讀能力有明顯的弱勢,學生習慣教師直接給出答案或結論而缺少自己分析地圖的耐心與興趣。針對學生的這種情況,教師要從激發學生對地理地圖的興趣出發,提高學生對解讀地理地圖的興趣。

首先,地圖不僅是高中地理規定的學習內容,也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尤其是人們在出行時,準確的讀圖能力能夠幫助人們減少出行的麻煩。教師在進行地理教學時要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出發,營造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課堂中有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例如,大多數學生對旅游有很大的興趣,教師在向學生講授中國地理行政區域的地圖時,可以從旅游的角度出發幫助學生認識各個省市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與資源,從而加深學生對這些內容所對應的地圖圖標的印象,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加以合理利用與正確引導,能夠激發學生對地理地圖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

其次,地圖作為一種非常日常的工具,不僅出現在高中地理的教材中,更大量存在于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對生活中相關地理地圖的認識與學習,加深對地圖學習的興趣。地理學科雖然是人文類的課程,但其中的知識與原理對學生來說并不是容易理解的,因此,許多地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都借助地圖的直觀性與生動性來幫助學生學習地理知識,這種方式是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容易接受的學習形式。

但許多學生對地圖的認識與解讀也只局限在課堂學習中,并沒有將習得的地理讀圖技能應用到社會生活中去,導致許多學生只是將地理讀圖的學習當作學習內容,而并沒有真正對其產生不斷地研究興趣。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生活中存在的地圖或者地圖圖標,并將課堂中學習的讀圖技能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一些生活的地理難題。這種有意義的實踐既能幫助學生認識到地圖的實用性和價值,又能鍛煉學生的讀圖能力,使學生將理論技巧與生活實踐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在不斷地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

二、教師注重讀圖技巧的講授,重視學生的讀圖練習

高中地理對于學生來說雖然有初中階段的基礎與知識積累,但初中階段教師多重視地理知識的傳授,對于培養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的培養沒有進行專門的講解與練習,因此,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地理讀圖仍然是一項艱巨的學習內容,對高中地理教師來說也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對于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的訓練,教師必須要按照科學的教學規律,根據學生的實際地理學習水平,為學生量身定制合理的學習計劃。

首先,地理地圖的基礎是地圖上的符號、圖標與數據,這些雖然是比較直觀的,但對于不熟悉的學生來說是抽象且難以理解的,因此,教師在訓練學生的讀圖能力時要從基礎抓起,先讓學生對這些符號與數據有清晰明確的認識,對于一些難懂的抽象名詞,教師要給予詳細的講解,使學生熟練掌握這些地圖的基本要素,為教師講授地理讀圖技巧和學生的讀圖訓練奠定良好的基礎。

其次,在學生對地圖的基本要素有足夠的認識后,教師要進行讀圖技巧的講授,這是培養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的關鍵環節,需要教師給予正確詳細生動的講解,使學生能夠掌握這些技巧,并且在進行自主訓練時能夠熟練運用這些技巧。教師在講授地理讀圖技巧時,要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教學規律,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先從最基本的地圖講解開始,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掌握簡單基本的讀圖技巧。除此之外,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注意與學生的有效互動,對于學生的疑惑進行及時解答,在抓住學生學習注意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地理課堂參與度。

篇(6)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初中地理;核心素養;培養

在初中教育體系中,培養學生地理的核心素養屬于十分重要的教學任務,加強培養與提升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對于學生以后的發展而言,能夠充分的發揮終身受益的作用。然而,現有的教學觀念、教學模式等原因的影響,導致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不夠合理。

一、構建多元化智能理論地理教學的具體目標

1.根據學生的智能特征建立不同級別的教學目標

教師在進行地理課程之前,必須要進一步解析教學素材,解讀實際的教學內容。深入掌握制定多級教材屬于第一步目標。教師在安排課程時,必須按照課本的難易度實行,有效的整理教學模塊的次序,再與實際的教學內容相結合,制定出最佳的教學目標。教師簡要詮釋解析教材的具體方式與流程如下:

(1)在整節地理課程中十分重要的環節就是導課,合理的設計導課,不一樣的課程類型,能夠根據不同的角度開展,以往導課的形式都過于枯燥、古板,教師以多元智能理論指導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材料為主導,促進學習,進而激發出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在實際的課堂上,教學案例和導課安排必須要一呼百應,前后相繼,融為一體。

(2)細化教學內容。課本上的內容是固定的,可以適當的引入地理方面的知識,不僅能促使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地理知識,還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對于學習地理的態度。地理課程和學生平常的生活有直接的聯系,課本上關于地理的案例對學生來講根本就不夠熟悉,教師應合理的開發教學材料,從學生的具體情況著手,因時因地的進行施教幫助學生知識的逐漸變遷。

(3)深化教學內容,與實際的教學案例相結合。通過書本上建模案例,利用學生熟悉,比較典型的鄉土地理建模案例。破模與建模屬于十分艱難的步驟,所構建的“模”必須要具備有條理、典型等性質,破模的整體流程也要與課本知識進行良好的融合,給予多元化的角度深入分析知識點,建模與破模之間也要相互對應、依托。

2.鑒于多元化智能理論建立出多元化的教學目標

在人們全面發展的過程中。多元化的教學目標屬于基本的保障,也是幫助人們個性發展的最佳途徑,最為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前提條件。在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必須要擁有多樣化的人才,由于地理屬于綜合性極強的一門學科,制定多元化的教學目標能夠合理的展現出地理課程的實際特征。如地理學科的必修n:制定全球氣候變化多元化的教學指標。利用不同的智能化,根據不同的角度充分的體現出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多元化教學的重點目標就是居于多元智能的角度詮釋教學內容,基于多樣化的角度來設定最佳的教學目標。多元化教學目標還能有效的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促使愛好與興趣不同的學生參與到實際的教學課堂上,還能充分的發揮活躍課堂環境,促使課堂的內容更加豐富。

二、以多元智能理論來豐富地理教學內容

1.教師方面

在初中地理教學課堂上,關鍵點就是地理教學內容,實施與落實教學內容直接關乎著教學效率的成功與否。在這地理課堂上,教師屬于整體課堂的主導者,也是促使教學內容與學生聯系進行銜接的聯系人。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僅憑以往累計的教學經驗與對學生的認知,進而設計出最佳的地理教學內容,展示教學目標當中的技能和知識、流程和方式、情感態度和人生價值觀的關系。教學內容作為師生之間進行互動的橋梁,也是確保學生地理方面的核心素養有效的提高。

2.學生方面

在地理課堂上,學生占據課堂上的指導地位,并且也占據學習的主導地位。學生之間會因為性別、特征、教育經歷、生活氛圍等諸多不同的原因,使得學生之間的智能存在較大的差距。學生具有不同的智能結構在實際的學習方式上表現也大不相同。

三、以多元智能理論完善地理教學的評價機制

在實際的地理課堂上,評價教學機制具體是指采取相應的方法,按照課程標準,根據教學潛在的價值觀來進一步判斷組成地理教學的藥店,進而為在后續教學中供應合理的改進依據。普通初中地理課程的相關標準中提出:評價地理學習,必須建立在評價知識與技能的條件下,著重關注學生判斷價值水平、評判思考水平、社會責任意識、恩生計劃能力形成的評價狀態。在地理教學活動與評價學習當中必須加強重視流程、應用、體驗、中參與等。評價地理學習利用合理的發揮出潛在的發展性能,促使學生在地理學習評價中獲取良好的體驗,從而激發學生對學習地理的興趣,更加積極的參與課堂上的學習活動,促使學生學習地理的水平有效的提高。

篇(7)

一、基于模塊的整體教學設計

高中地理新課程是基于模塊的課程結構。模塊背景下,教學內容以模塊為整體,這與先前以章節為單位的教學內容安排不同。因此,基于模塊的教學設計,首先要考慮教學內容的整體安排,在進行每個模塊的教學前,要對一個模塊的整體對應36個課時,做出時間劃分。要注意不應該把與知識直接相關的教學內容作為劃分課時的唯一依據,要考慮留給學生足夠的活動時間,教師指導和幫助學生進行野外觀察、實驗觀測、參觀調查等實踐活動。如“正午太陽高度角的測量”的實驗設計,“城市水資源”的參觀調查,“旅游區生態環境問題”調查等。這些活動的安排要做好計劃,使學生在自主活動中有效地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目標。

二、重視以單元為中心的教學設計

單元是對模塊內容的進一步劃分,每個單元都有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的主題。在每一單元教學實施之前,應做出本單元的教學設計。首先要提煉和梳理每一單元所呈現的核心地理概念以及基本的地理過程,然后把它們結構化。這樣,學生獲得的知識才是有條理的、有層次的,才是便于遷移的。例如,《地理1》中第二單元《地球上的大氣》,主要圍繞大氣運動來組織教學內容。因此大氣、大氣運動、天氣系統等成為本章的核心概念,大氣環流和天氣過程成為本章要闡述的基本地理過程。教材中的每個單元都可以用結構圖形成比較清晰的邏輯結構。實際上,清晰的邏輯結構,反映著分析地理問題的思想和方法,這對學生來說是終身受用的。另外,要做好每一單元的課前計劃,如案例選擇、活動安排、課前觀測的布置等等。總之,進行以單元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有助于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有效地整合教學資源,以及靈活地分配教學時問。

三、重視課程目標設計

高中地理課程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表述,這三個維度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要重視課程目標的設計,要把課程標準中的“內容標準”和“活動建議”細化為具體的可操作的課堂教學目標,以此來指導課堂教學。

例如。將《地理1》中“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分布規律,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這條課程標準進行解讀。首先,對這條標準進行分解,確認其“行為動詞”和“行為條件”。從這條標準可看出:“運用地圖”屬于行為條件,“歸納”和“說明”屬于行為動詞,“洋流的分布規律”、“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屬于認知的內容。依據國家課程標準中的學習水平與行為動詞的對應關系,確定其學習水平。我們可以確定,本條標準認知要求屬于理解水平層次。因此,確定知識與技能目標為“理解洋流的分布規律,理解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其次,依據“行為條件”,分析課程標準對學生“學習過程與方法”的要求。從本條標準中“運用地圖”可知,學習過程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讀全球洋流模式網,分析總結世界表層洋流分布規律;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可引導學生進行合作與探究。因此,確定過程與方法目標為“通過一系列的學習和探究活動,使學生嘗試運用已獲得的知識和原理對未知的地理事物進行分析、判斷,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是“通過探究和合作學習,使學生形成在探究中發現問題,在合作中解決問題的科學態度;養成用聯系的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品質”。

學習過程是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的統一,沒有認知因素的參與,學習任務就不可能完成,沒有情感因素的參與,學習活動就不可能維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維目標因素的整合上去考慮、去設計,目標取向要定位于學生的“最近發展期”,所提要求應切合學生實際,符合學生需要。

四、重視教材分析和學生分析

新課程促使我們改變傳統的地理教材觀。由單一教材向多元教材轉化。由被動依賴教材向主動建構教材轉化。因此,新課程理念下,分析和處理教材對地理課堂教學設計顯得極其重要。教材分析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分析每節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準中和每個模塊中的地位和作用;疏理教材的編寫思路,形成知識結構;研究教材提供的案例,并進行取舍;分析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銜接和聯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公车上拨开她湿润的内裤的视频| 国产一线二线三线女|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97|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大地资源中文在线观看官网第二页 | 激情文学小说区另类小说同性| 色婷婷基地|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综合一区|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 丰满多毛的大隂户毛茸茸| 黑森林精选av导航|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片在线| 免费xxxx18美国|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97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av天堂亚洲国产av麻豆| 女人被狂躁到高潮视频免费网站 | 亚洲暴爽av人人爽日日碰| 三级国产三级在线| 蜜桃最新网址| h无码精品3d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小说| 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 中文字幕免费不卡二区|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 黄色毛片黄色毛片|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片毛片| 欧洲美女与动性zozozo|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