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加強紀法教育

加強紀法教育精品(七篇)

時間:2023-10-09 11:02: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加強紀法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加強紀法教育

篇(1)

關鍵詞:中職學校;法紀教育;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2-034-01

中職學校所進行的教育是一種職業教育,它所培養出來的學生,肩負著國家城鄉建設的重要任務,是國家中等層次建設人才和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是城鄉建設的主力軍和新型勞動者,是祖國現代化建設的骨干力量或棟梁之才。加強中職生的法制教育,一可以富民,二可以安邦,三可以強國,意義十分重大。因此,研究中職學生的法制教育,其意義也就不同凡響。

一、中職學校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或弊病

1、法制教育方式與法制教育實踐相脫離

目前,盡管各類中職學校對加強中職學生法制教育的呼聲較高,方法不少,形式多樣,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可說是耗能大,收獲小。究其原因,就是理論脫離實際,即法制教育所采取的方式方法與法制教育的實踐相隔尚遠。表現如下:多數教育行政部門一提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其辦法就是請專家、學者到學校來,召開大會,對學生做報告,繼而就是出墻報,寫心得,甚至還要對所寫的心得體會進行評獎活動。這種“一講眾聽”的方式,表面上轟轟烈烈,搞得熱火朝天,實際上只是一種作秀的過程,所呈現的效力只是學生一時的沖動,然后就是曇花一現或水過鴨背,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說,對中職學生的法紀教育要重在實踐,受什么樣的教育,就應行什么樣的實踐,這才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這也是把學生當作法紀教育主體的一種表現。

2、法制教育內容趕不上形勢發展需要

目前,對中職生進行法制教育的內容主要是來源于三個方面,一是以《法律基礎知識》為主,即以課本中的少量法制知識為主,因此學生所接受的只局限于一些表面的法紀知識;二是以與學生聯系比較密切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青少年犯罪法》為輔,這些教育內容,既單一,又不系統,對學生法制意識的培養和提高并沒有太大的作用。隨著開放改革的深入發展,人們的商貿往來與合作日趨頻繁,各種矛盾的出現也日益增多,因此我國的法制體系也隨之而逐步完善,法制內容也在不斷的豐富、擴充與變化。國家在變化,對中職學生的法紀教育也應跟著變體化,這才能適合形勢發展的需要。而目前對中職學生的法紀教育,正是缺乏這些變化著的內容。

3、法制教育主體與法制教育要求不配套

目前的中職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其思想都存在著一種偏見,認為這種教育是教育單位或其它宣傳機構的事,與家庭與社會無關。其實這種觀點是十分錯誤的。試想,一件事關國家興衰大事的綜合工侱,既艱巨,又宏偉,單憑學校或幾個宣傳機構就會完成嗎?回答的是一個“否”字!這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就學校這個法紀教育的主體而言,大多數的法制課教師基本是由政治教師兼任的,而這些教師,一方面缺少必要的法學理論和法制知識,另一方面又缺乏一定的實踐經驗。如果碰到一些實際的問題需要解決,那他們就顯得束手無策,根本不能滿足中職學生的需求。從這個角度說,對中職學生進行法紀教育,只能是一種形式或虛設,并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二、加強中職學校法制教育的舉措或對策

1、以課堂為主渠道,加強對學生法制教育

課堂法制教育可以說是對中職生進行法制教育的基本形式。對于這種基本形式,一方面應該加強它的作用,另一面可以通過新方法、新策略,進一步加強課堂教育的重要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應根據不同學生心理、生理特點及認識水平,堅持用好法制教育教材;針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選擇典型事例,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以這事例學法、說法、用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了解社會,認識法律、會用法律。

2、結合實際,以創新形式進行法制教育

對中職生進行法制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學會法律知識,能夠在社會生活中合理的利用,從而有效的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結合教育目的和社會生活實際而采取的創新形式教育,既能有效傳授學生法律知識,又能使學生了解社會實際生活。

3、“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

加強教育的系統性、時效性、全面性,把“學校、家庭、社會”三個教育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學校教育是學生法制教育的主陣地;家庭教育是學生法制教育的最早點;社會教育是學生教育的大課堂,可以說三者對學生的法制教育起著各自不同的作用。通過三者相結合的系統教育,學生無論在哪個環境中,都可接受到同一種法制教育。這樣,所學到的知識就比較全面和系統,知識的范圍也比較寬闊。

篇(2)

關鍵詞:知識經濟時代;創新精神:創新人才

人才素質是個動態的概念,不同時代對人才素質有著不同要求。二十一世紀是由知識經濟主導的世紀,它所要求的人才具備創新素質。

一、知識經濟時代需要創新人才

1997 年初,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關于1996年科學技術與產業展望的報告中提出“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的概念,該報告指出“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簡稱知識經濟,體現于人力資本和技術中的不斷創新的知識是經濟發展的核心”。美國進步政策研究所在 1999 年發表的研究報告――《新經濟指數:了解美國經濟的變革》把知識經濟稱為“新經濟”,并給它下了個定義“新經濟是以知識和思想為基礎的經濟”。在這一經濟中創造就業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關系是體現在服務和制造業產品中的創新思想和技術”。以上這兩個定義明確強調了創新在知識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世界上最年輕的首富比爾?蓋茨和他的微軟公司的產業史就是不斷創新的歷史,他的一切成就都來自他的創造力和微軟公司的不斷創新。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以現代科技為主導。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科學技術和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周期和商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縮短的趨勢,使創新成為人類最重要的活動,所以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1999年1月國務院通過的《面向 21 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提出了跨世紀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宏偉藍圖,其中明確提出“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和“高層次創造性人才工程”。1999 年 6 月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國務院又通過了《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目標: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以上種種舉措,體現了我國高等教育培養創新人才,迎接知識經濟挑戰的宏偉戰略。

二、現行教育制度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弊端

我國教育制度和西方教育制度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有一番描述:中國傳統教育注重“倉庫理論”,把人腦看作儲存知識的倉庫,通過教育的灌輸去填滿倉庫,學生被視為收集知識的倉庫。中國傳統教育注重基礎和循序漸進,鼓勵“業精于勤”,但缺乏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而西方的大學生比較自由,可以自由選課,自由研究課題。西方教育關注想象力和個性的培養,易使才能出眾的學生脫穎而出。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思想影響深遠,反映在教育的各個環節上,包括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考試制度、教育評價等等。大一統的教學模式,劃一的課程設置,劃一的教材、劃一的教學進度,單一的課堂授課,根深蒂固的“三中心”(以教師、學生、書本為中心),學生上課圍著教師轉,下課圍著書本轉,以及封閉的教學格局,都導致扼殺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學方法上,以“滿堂灌”“填鴨式”為主,使學生缺乏自由學習的時間和自由討論的空間。課堂教學中求同思維一統天下,缺乏信息反饋和民主氣氛。教師極少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學生缺乏勤于思考,敢于懷疑,勇于創新的思想。正如中科院院士母國光所說:“中國人是非常聰明的,我們有很好的原材料,所缺乏的是好的爐子。”考試制度上,重內容再現,輕獨創思維,把考試分數作為衡量學生優劣的首要標準。考試內容以教師授課為主,考試方式以閉卷、限時形式為主,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育評價上偏重于鑒定、甄別、選拔和篩選功能,評價的目的是把學生分等分類,評價的標尺是成績、分數,評價的對象是教育行政部門、校長、教師及學生,整個教育內容、教育方法、考試制度都圍繞成績、分數轉,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就成為一句空話。

三、知識經濟時代創新人才培養的對策

教育在培養民族創新精神和創造性人才方面有著特殊的使命,所以高等學校要改革教育體制,培養創新人才。

(1)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要培養創新人才,首先要在教育思想上轉變觀念。一是轉變教育質量觀。從注重知識傳授轉向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從傳統的知識質量觀轉向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全面質量觀;二是轉變培養目標觀。從注重“專才”教育轉向注重“通才”教育,通專結合,培養復合型人才;三是轉變教育主體觀。變教師單純的知識傳授為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變學生只是作為被動接受教育的客體為學生是參與教學過程、積極主動學習的主體。

(2)樹立新型的學習和教育主體觀。樹立新型的學習和教育主體觀是經濟時代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環節,傳統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育觀,它突出了教師在教育中的主導地位,這從強調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根本職責上來講是毫無疑問的,但現代教育強調的是學習的革命,即強調學生的主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所以,要樹立新的學習和教育主體觀必須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從以教為中心真正轉變到以學為中心,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構建整體化的知識教育結構。縱觀今日的知識世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學科呈現出既高度分化又相互滲透、既高度綜合又縱橫交叉、既高度深化又大量衍生的態勢,而且科學技術開始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社會提出的問題不再是學科式,而是錯綜復雜涉及多門學科,社會問題和技術問題的解決也要依靠多門學科、多種技術的綜合運用。在這種背景下,學校必須構建整體化的知識教育結構 ,從以學科為中心的教育轉向整體化知識的教育,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多門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①實行學科結構綜合化。在學科結構上,各所學校應該根據自己所要培養的人才的層次、類型等,各有特點地向綜合化方向發展,實現理工結合、文理交融、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協調發展,這是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②拓寬專業口徑,調整專業設置。長期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引進和學習前蘇聯的專才教育思想,強調按國民經濟計劃對口設置專業,對口培養專才,形成單一的“專才教育”模式,并且由于專才教育強調學以致用,致使專業劃分越來越細,專業口徑越來越窄,學生的理論知識不寬,社會適應能力差,創新能力不強。所以,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通才教育”,對學生進行“百科全書式”的培養,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現在我國高等學校都在改革和拓寬專業口徑,調整專業設置,克服專業面過窄的現象。如北方交通大學在制訂跨世紀培養計劃中就強調在課程整合、實踐環節、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方面有所突破。提出“根據專業定位確定培養目標;加強基礎教育,拓寬專業口徑 ;整合課程內容,強調整體優化;改革實踐模式,強調實習效果;不搞專業方向,拓寬專業內容;加強文化素質教育,注重創新能力培養”等培養原則。總之,讓學生真正在寬專業、厚基礎、重實踐的課程體系中受益。③實行課程綜合化。實行課程綜合化的目的是強調知識的整體性,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程分割過細,不重視提高綜合素質是我國教育的一個突出弊端。在當前學科高度分化,知識量和信息量激增的時代,實現課程綜合化勢在必行。實現課程綜合化,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以加強基礎、優化結構、提高素質為原則,構建新的課程體系和課程設置方案。如改制中的上海大學,在制訂教學計劃中就充分體現了加強基礎理論教學,加強文理結合,加強技、經、貿結合和主輔修結合的原則。在課程教學計劃中,大學本科學士學位課程按其功能分四類: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專業選修課和任意選修課。本科學生的理論教學總學分不得超過 250 分,其中公共基礎課為 110 分,學科基礎課為90分,專業選修課為30分,任意選修課為20分。總之,加強基礎課,突出重點課,優化專業課,減少必修課,增加選修課,同時加強文理相融的課程,創立跨學科的邊緣學科課程是實行課程綜合化的具體內容。④重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人的創新能力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人的創新能力包含創新精神和創新方法兩層意思,前者主要是非智力因素,如求知欲、創新意識、勇敢精神、頑強意志、科學態度等;后者則主要是智力因素,包括各種邏輯方法、想象、直覺靈感等非邏輯思維方法及各種創新技法。創新能力不僅僅是一種智力特征,更是一種人格特征,一種精神狀態。所以,從這種意義上說,創新能力受興趣愛好、情感、意志、動機等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比受智力因素的約束還要大一些。人們習慣用智力來預言人的未來與成功,但是現代社會是一個既相互競爭相互依存的社會,是一個變化速度日益加快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要獲得成功,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更重要。美國心理學家特爾曼在研究 800 名天才后發現:成就最大的 20 個人和成就最小的 20 個人的最大區別就在于他們的個性品質。他甚至把一個人的成就的75 %歸咎于人格因素。特爾曼在 《情感智力》 一書中,首次使用了與智商相對應的術語“情商”。認為情商是個體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種發掘情感潛能,運用情感能力影響生活各個層面和人生未來的關鍵性的品質要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提出了通向二十一世紀的三張通行證,即學術性通行證、職業性通行證和開拓創新能力通行證。過去人們往往只重視前兩張通行證,而忽視第三張通行證,但如果一個人缺乏第三張通行證所要求的素質,那么他在學術和職業方面的潛能就無法充分發揮。因此,我們要重視非智力因素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作用,在開發學生智力因素的同時,注重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并且使它們相互促進,和諧結合,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美國信息研究所.知識經濟21世紀的信息本質[M].南昌:江

西教育出版社,1999.

[2]蔡克勇.邁向知識經濟時代培養持續創新人才[J].高等教育

研究,2000(1).

篇(3)

一、充分發揮政治理論課的優勢,提高學生政治思想素質

教師在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對教學內容要加以精選,精選應當按照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論要求,并適應中專生的文化和社會知識水平的原則來進行,使學生真正能學懂,并會應用其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教師也要改革老一套的灌輸式教育法,可試用實效一點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調整并更新內容,使之與學生實際、社會實踐貼近和聯系起來。

在各學科教學中,教師除了教給學生書本知識外,也要把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融于課堂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思想導向,提高學生明辨是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開拓進取精神,并為學生提供有關市場、經濟、公共關系、人際關系、心理調控等方面的知識,盡量使思想教育內容由遠至近,由抽象變具體,由書本延伸到社會,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二、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規范教育

1、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過程中加強學生敬業、奉獻意識教育至關重要。體育學校學生從小就奮斗在運動場,他們渴望成功,奪金牌、當冠軍是他們的夢想。因此,要不失時機地大力培養他們勇于奉獻的精神,要讓學生知道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的道理,從而激發他們刻苦訓練、勇于拼搏的旺盛斗志。同時要注意學生由于受社會上拜金主義、唯利是圖等錯誤思想的影響而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使學生熱愛體育事業并為之奉獻。

2、加強法紀觀念教育。針對體校學生法紀觀念淡薄的現狀,要有針對性、系統性地制定法紀教育計劃,對學生實施一系列法紀教育,采取多種形式的教育方法使學生既懂法又守法。這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對學生日后走上社會的最基本要求。

3、競爭意識教育對于體校學生來說尤顯重要,體育本身具有挑戰性、競爭性,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體育更是如此。要把競爭意識教育貫穿到學生學習、訓練、生活的各個環節,培養學生在競爭中求勝利,在競爭中求生存的欲望。

三、狠抓隊伍建設,形成思想教育工作網絡

1、體育學校要搞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就必須建立一支政治素質高、責任心強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學校要在校黨委領導下,成立思想政治工作委員會,定期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并形成各支部、學生科、政工科、馬列教研室、團委齊抓共管的局面。特別是要充分發揮教練員在訓練中思想教育的作用。體育學校學生有個特點就是對教練員比較服從。因此,教練員要充分利用這個優勢將思想教育貫穿到訓練當中去,要摒棄教練員只管訓練水平提高不管學生思想好壞的觀念,在訓練中思想工作做好了,就能激發學生訓練的熱情,提高訓練質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思想教育工作需要良好的氛圍。因此,要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廣播、板報、校刊等宣傳教育工具的作用,運用演講、知識競賽、辯論等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寓教于樂,把教育工作做得生動活潑。寒、暑假是學生社會實踐的良機,學校應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指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等活動來體驗生活,接觸社會,積累社會經驗,開闊視野。

3、班級是以班主任為核心的集體。因此,班主任是學生思想教育的主要角色,班主任在教育學生時不是教學生哪些不該做,而是要引導學生怎樣做。在工作方法上,不應該是壓制而是加強引導,在社會主義市場條件下指導學生怎樣做的內容越來越多,班主任在工作中應突出這個時代特征。同時班主任應該全面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有的放矢開展教育,對學生既嚴格要求,又要熱情關懷,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注重言傳身教。

篇(4)

關鍵詞:教育國際化

日本教育教育改革

國際理解教育

作者簡介:臧佩紅,南開大學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日本研究院副

教授。

中圖分類號:I313.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874(2012)01-0090-12

基金項目:南開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資助項目(編號:AS0811)。

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原義是指“某種活動或過程擴展為國際規模”。所謂教育國際化,既是指伴隨著全球化進程的發展,在教育領域萌生的一種面向世界的教育理念,更是一種優化各國教育資源和要素在國際的配置以培養國際型人才的教育實踐活動。在全球化深入發展、信息化高度發達、知識經濟日益勃興的21世紀,教育國際化業已成為世界發展的重要潮流,日本走在了這一潮流的前頭。

一 教育國際化的歷程及其背景

戰后,日本的教育國際化政策,大致經歷了“雛形化”、“國策化”、“戰略化”三個階段。其出臺是日本應對國際社會“人力資本”論與“教育開發”的需要,也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日本尋求對外發展、參與國際競爭、提高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途徑。

(一)教育國際化的“雛形化”(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

早在1963年,日本政府為了應對經濟的高速增長,制定了教育改革政策報告《經濟發展中人的能力開發的課題與對策》,將“國際交流”列為“發展人的能力”的四大內容之一:“伴隨著今后國際交流的活躍,有必要從國際視野培養、利用人的能力。”1970年,日本內閣批準《新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將“國際化教育”列為“教育與提高人的能力”的主要措施之一。1972年,日本經濟調查協議會的教育改革建議書《新產業社會中人的發展――從長期觀點看教育的狀態》指出,“在教育領域,國際化已成為極為重要的課題”,建議應“打破整齊劃一教育,應對國際化”。1974年,中央教育審議會專門就“教育、學術、文化的國際交流”問題向文部大臣提交報告,制定了“國際化時代的根本政策”。

該時期,日本政府開始重視教育國際化,有應對經濟急速對外發展的內在動因,但更重要的背景是國際社會“人力資本論”、“教育開發”的興起。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西奧多?舒爾茨等提出了“人力資本”的理論,認為教育可以創造知識、技能方面的人力資本,“在過去30年間,教育作為經濟發展的源泉,其作用遠遠超過被視為實際價值的建筑物、設施、庫存物資等物力資本”。

在該理論指導下,196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明確提出,教育是文化及社會發展的推動力,同時也是經濟開發的一個重要因素。1961年9月,世界銀行決定通過國際開發協會向國際教育開發提供貸款,亞洲地區成為國際教育開發的主要對象之一。日本政府積極參與了國際社會的“教育開發”熱潮,如爭取到了教科文組織1962年、1963年教育會議的承辦權,1974年參加“亞洲地區教育開發計劃”等。該時期,國際化在國內教育政策中地位的凸顯,正是日本政府適應國際教育開發之舉。

(二)教育國際化的“國策化”(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

1987年,日本直屬內閣的教育審議機構“臨時教育審議會”(簡稱“臨教審”)的最終報告,確立了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三大基本理念:“個性原則”、“向終身學習體系過渡”、“適應變化(國際化、信息化)”。該報告指出:“今后,為了將我國建設成創新型的、有活力的社會……當前教育面臨的最重要課題,便是國際化與信息化。”進而關于國際化,“不僅在制度層面,重要的是包括相關人員的意識在內的日本教育應全面開放。為此,必須通過教育的所有機會,不斷培養人們對不同事物的興趣與寬容態度,靈活應對今后不斷變化的國際關系,建立一個具有不斷自我更新能力的教育體制”。

上述報告成為日本內閣的《教育改革推進大綱》(1987年)的藍本,文部省則“根據臨時教育審議會答詢報告及《教育改革推進大綱》,具體落實各項教育改革措施”。可見,1987年“臨教審”的最終報告,確立了日本的教育發展國策,國際化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教育國際化被列為基本國策,是由于日本政府預見到“新國際化”時代的到來。上述“臨教審”報告中指出:“現在日本經濟的繁榮,有賴于與世界各國密切的經濟交流,同時也帶來了人員交流的日益活躍。隨著人員交流的擴大,便會產生所謂的文化摩擦,當這種摩擦成為國際社會的常態時,便要求一種新的生存方式將其轉變為使日本社會產生活力的能量”,“今天的日本,要求繼‘物’、‘錢’、‘信息’之后,實現‘人’的國際化”。日本政府如此預見,是因為看到國際教育服務貿易已悄然興起。1982年,美國坦普爾大學在日本建立第一所分校,1986年以后,日美貿易擴大發展委員會開始積極推動美國大學在日本建立分校。基于這一趨勢,日本政府提出:“這一新的國際化,在認識、對策上均不同于以往趕超時代的國際化,必須在教育、研究、文化、體育及科技等領域推進相互交往,實現均衡的國際交流。此外,重要的是在上述領域做出國際貢獻。”甚至強調:“迎接國際化時代,以國際化的視點推行教育改革,是關乎我國存立與發展的重要問題。”

(三)教育國際化的“戰略化”(21世紀以來)

2000年12月,直屬內閣的“教育改革國民會議”向首相提交了新世紀的《教育振興基本計劃》。其中,四項內容之一是:“從教育應對全球化的視點……將在教育的所有領域推進國際交流。”2005年9月,文部科學省下設的“國際戰略研究會”提交《文部科學省的國際戰略》報告,其中指出“將各部局分別管轄、個別決定的國際業務政策措施,統一為國際戰略……作為今后開展國際業務的方針”,國際化被提升到“國際戰略”的高度。

2006年12月,新修改的《教育基本法》中增加的五項“教育目標”之一為:“培養為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發展做貢獻的態度。”國際化首次正式寫入“教育憲法”,被賦予前所未有的法律地位。2010年6月,日本制定了新國家發展戰略《新增長戰略――“活力日本”復興方案》,其中第三項“亞洲經濟戰略”專列“人”的交流倍增,包括“完善國內體制,擴大接收外國留學生,便于研究者及專業性海外人才就業。……促進與亞洲及世界的大學、科技、文化、體育、青少年等的交流與合作,加強培養活躍的國際型人才”,教育國際化進一步被納入日本國家的總體發展戰略。

教育國際化成為國家戰略,主要根源于知識社會的到來。日本政府認為:“21世紀被稱為知識社會,必須將教育投資作為國家戰略加以認

真考慮。”根據經濟發展與合作組織的定義,“知識成為財富的直接源泉的經濟是知識經濟,支撐知識經濟、并由知識經濟所支撐的社會,便是知識社會”。在知識社會中,教育成為知識生產與普及的最主要領域之一,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繼而,面對國際教育服務業的新一輪競爭,日本政府提出21世紀是“世界性知識大競爭的時代”,要求“在國際社會中,在發展與充實經濟實力等硬實力的同時,關鍵是要考慮增強科技、學術研究、藝術文化、文化財產、生活文化及生活方式等日本文化魅力的軟實力。……教育及科技、學術、文化、體育應稱為我國軟實力的源泉”,“‘知識的國際化’,是支撐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源泉”。教育國際化,成為增強國家“軟實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首要途徑之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國際化由20世紀60年代在教育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到80年代成為基本國策,再到21世紀上升為國家戰略,其地位不斷提升。這一歷程并非偶然,而是在知識經濟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之下,日本振興經濟、增強國力的必由之路。

二 教育國際化的內容體系

日本的教育國際化內容豐富,是“通過教育的所有機會”予以推行的。筆者根據日本政府歷年《教育白皮書》中的相關內容,將教育國際化歸納為三個方面:針對日本人的國際化、針對外國人的國際化、教育的國際合作與開發。

(一)針對日本人的國際化

日本政府主要通過海外日本人子女教育、國內的國際理解教育、鼓勵出國留學等途徑,以培養日本人的“國際素養”。

隨著赴海外就職的日本人不斷增多,隨行的義務教育階段的子女人數倍增,1984年為36223人,2009年增至61488人。為此,日本開設了日本人學校、補習學校、私立海外教育設施三類教育機構。1984年有日本人學校76所、補習學校102所;2009年增至日本人學校88所、補習學校204所、私立海外教育設施9所。

日本國內廣泛推行了國際理解教育。在初等、中等教育領域,1989年、1998年兩次課程改革,都將“推進國際理解”、“培養日本人立足國際社會的素質”確定為四大基本方針之一。具體而言,1989年改革提出中小學社會課要加深理解“世界與日本的關系”,國語課要“加深國際理解、培養國際協調精神”;初中與高中要重視外語課,道德課及特別活動要“培養日本人的世界意識”,世界史成為高中必修課。1998年,外語課成為初中及高中必修課,小學則利用“綜合學習時間”講授英語會話等。2008年的課程改革,規定小學外語課增加70學時,初中外語課增加105學時。在高等教育領域,新設了國際關系、國際政治、國際經濟、國際文化等專業或院系,大學中冠以“國際”之名的學科1988年有38個,1998年達到112個。1988年全國大學開設外語課程約50種,1997年增至70余種。

日本政府還鼓勵大、中學生出國留學、研修及研究。高中主要包括“高中生留學”(三個月以上)、“海外學習旅行”(三個月以下)、“修學旅行”三類。在政府支持下,高中生留學人數逐年增加,1988年上述三類留學生人數分別為1229人、692人、51127人,2008年增至3190人、27025人、179573人。日本政府還鼓勵大學生出國留學。1998年,留學海外的大學生約6.4萬人(為十年前的兩倍),2004年增至8.3萬人。2009年度起,日本政府實施了“留學生交流支援制度(長期派遣)”,支持學生赴國外大學攻讀研究生學位。

(二)針對外國人的國際化

針對外國人的教育國際化,主要包括對外日語教育與考試、接收留學生教育兩大方面。

隨著日本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高,學習日語的外國人逐年增加。日本國內的日語學習者,由1987年的4.3萬人,增至2009年末的219萬人。日本以外的日語學習者,由1984年的58萬人,增至2009年的365萬人。日本從1984年開始實施“日語能力考試”,考生由最初的15個國家和地區約7000人,增至2009年的58個國家和地區約77萬人。此外,日本從2002年起實施“日本留學考試”,2010年“日本留學考試”在日本國內15個城市、日本以外17個城市舉辦,考生共計46691人。

日本政府重點實施了擴大接收留學生的政策。1984年,日本政府制定了《面向21世紀的留學生政策》,計劃在21世紀初招收十萬留學生(該計劃2003年完成)。近年來,日本政府將留學生政策視為實現“知識的國際貢獻”、

“加強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于2007年“作為國家戰略,制定并推進了包括教育、外交及產業政策在內的留學生政策”。2008年,文部科學省與其他省廳(外務省、法務省、厚生勞動省、經濟產業省、國土交通省)聯合制定了“留學生30”,計劃到2020年接收留學生30萬。在政府大力推動下,外國留學生人數逐年增加,1980年6572人,2003年109508人,2010年達141774人。

日本還重視接收小留學生。文部科學省從2003年起實施了《外國青少年接收倍增計劃》,計劃到2010年接收外國中小學生的人數由每年四萬增至八萬。2010年5月,就讀于日本公立小學、初中、高中的外國學生達74214人。

(三)教育的國際合作與開發

教育的國際合作與開發,主要包括參與國際組織的教育事業、對發展中國家的教育開發兩大內容。

日本從1988年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亞太地區教育開發計劃”、“亞太地區全面普及教育事業計劃”,90年代參與“艾滋病教育事業”、“婦女識字教育”、“環境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等合作項目。日本還積極參加經合組織教育研究與改革中心的“提高教育質量”、“成人繼續教育培訓”等研究課題,實施“學生學習程度調查”(PISA)等事業,也參與了亞太經合組織人才培養領域的相關活動。

日本的國際教育開發始于20世紀60年代,進入21世紀后則愈益加強。2000年,首相咨詢機構“對外經濟合作審議會”提交報告《推進“重視人的經濟合作”》,將教育、人才培養等“以人為中心的開發”,確立為21世紀的經濟合作方式。2002年,日本政府在八國首腦會議上宣布要“加強對低收入國家教育領域的開發”,計劃五年內提供政府開發援助2500億日元。

21世紀初,日本的對外教育開發呈現兩大新特點:一是重視對發展中國家初等、中等教育的開發。日本政府指出:“國際社會的開發援助觀念逐漸發生了變化。……正日益重視以基礎教育為主的合作。”2002年,日本政府將“加強對基礎教育領域的開發”列為對外教育開發的政策內容之一。二是加強國內的教育開發體制。2001年,文部科學省設立“國際教育合作懇談會”,“反復研究了將日本的知識資源全面有效地用于國際開發合作的方法”,“呼吁為了實現日本國際教育合作的質的轉變,有必要從根本上完善國內體制”。據此,文部科學省建立了教育開發的兩大國內體制:(1)從2002年開始建立國際教育合

作“據點體制”。以廣島大學與筑波大學為中心,聯絡大學、非政府組織、企業,有組織、系統地全面利用日本的資源,開發發展中國家的初中等教育。(2)從2003年開始設立“國際開發合作支援中心”,旨在促進大學、大學與技術顧問、國外大學、非政府組織間的合作,使各界有組織地參與國際教育開發。

上述三方面內容中,針對日本人的國際化可謂“內部國際化”,針對外國人的國際化則可謂“外部國際化”,教育合作與開發的國際化可謂“開發國際化”。三者既有各自獨立的內容,又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了日本教育國際化的全貌。

三 教育國際化的問題及啟示

20世紀60年代以來,日本及時把握并引領了全球教育國際化浪潮,其教育國際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然而,日本的教育國際化亦存在一些問題。

(一)針對日本人的教育國際化具有兩面性

日本政府通過學校教育的各個階段以各種形式培養具有國際素養的日本人,為日本經濟的全球化發展提供了豐富的人力資源,也為應對新時代的國際競爭做好了準備。

然而,針對日本人的教育國際化內容本身,卻具有兩面性。日本政府咨詢機構曾明確提出:“必須深刻認識到,一個好的國際人就是一個好的日本人,必須確立培養愛國心的教育、使學生切實具備日本文化個性的教育以及加深理解外國文化與傳統的教育。”修改后的《教育基本法》亦規定教育目標之一為:“尊重傳統與文化,熱愛養育我們的國家與鄉土,培養為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發展做貢獻的態度。”也就是說,針對日本人的國際化,一方面強調“國際視野”、“理解外國”,具有外向性、開放性的一面;同時又強調“愛國心”、“傳統”,具有內向性、保守性的一面。這兩個側面,統一于日本的教育國際化政策之中。弘揚本民族傳統與特性,本身無可厚非,問題在于日本所謂的“愛國心”存在很大問題。眾所周知的“歷史教科書事件”即是一個典型例證。20世紀80年代及21世紀初,日本政府多次公然批準美化對外侵略的歷史教科書。此舉表面上看是通過教育來加強國民所謂的“愛國心”,但實則“誤國愚民”,不利于培養國民真正的歷史認識和國際意識,阻礙了日本與周邊受害國的“歷史和解”,直接影響了日本與周邊國家正常的國際交流。事實證明,過分強調“愛國”與“傳統”,甚至不惜為此犧牲真理與正義,必將阻礙日本人、日本教育真正的國際化。

(二)針對外國人的教育國際化有待加強

在知識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教育服務成為重要的新興產業。日本政府大力推行針對外國人的語言教育、留學教育等,促進了本國教育服務業的發展,有利于推動知識經濟的振興。

但是,日本針對外國人的國際化教育,與歐美國家尚有一定差距。對外語言教育方面,2009年,托福考試(TOEFL)在全球16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4500個考場,報考總人數累計達2500萬人,而日語能力考試僅在53個國家和地區的173個城市設有考場,報考總人數累計674萬人;2009年,留學美國的研究生入學考試(GRE)在16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700個考場,考生63.3萬人,而日本留學考試僅在日本國內15個城市、日本以外16個城市舉辦,考生共計44396人。日本對外語言教育及考試的規模,與歐美國家不可同日而語。在接收外國留學生的規模及水平方面,2008年度各國高等教育機構的外國留學生人數及比例,日本132720人、占3.8%,美國671616人、占6.1%,英國415585人、占27.0%。②無論在留學生人數上,還是在高等教育機構中所占比例,日本均落后于英美。日本政府一直致力于縮小這一差距。然而,一個國家的對外吸引力是全方位的,日本只有繼續提高科技水平及綜合國力,不斷擴大國家的整體開放程度,才能切實提高針對外國人的國際化教育水平。

(三)教育的國際合作與開發面臨新課題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人力資本論”的指導下,在知識經濟發展的大潮中,日本積極參與了國際教育合作與開發。這既有利于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也有助于欠發達國家的國民獲得受教育的機會,符合世界教育發展的大趨勢。

然而,日本對外教育開發的重點是初中等教育,屬于培養國民基本素質的義務教育范疇,開發過度則將有損發展中國家的教育自,甚至削弱被開發國家人民的民族性及其傳統文化,有文化侵害之嫌。因此,在教育的國際合作中,如何平衡發達國家與欠發達國家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利益,是日本乃至世界各國所面臨的新課題。

日本教育的國際化雖面臨上述問題,但總體而言,在縱向的發展歷程方面,其地位經歷了不斷提升的過程;在橫向的內容方面,則建立起了日臻完備的國內體系。日本的教育國際化發展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度與維度,體現著當今世界教育發展的潮流與水平。

(四)日本教育國際化對我國的啟示

我國教育正在加速適應國際化的步伐,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國內體制、對外教育開發等方面尚落后于日本。日本教育國際化的經驗,可以為我國提供如下啟示:

1.從日本教育國際化的歷程中,去理解教育國際化的必然性。因而,應將教育國際化提高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各級政府及教育部門通過政策指導、經費支持、擴大宣傳等方式,切實加以推行。

2.從日本教育國際化的內容體系中,充分認識教育國際化的廣泛性。一方面,在各級教育機構加強國際理解教育,鼓勵大、中學生出國留學等,以提高我國的“內部國際化”水平;另一方面,著力實現對外教育服務的升級,在繼續推廣對外漢語教育的同時,通過擴大開設英語授課的留學生課程等,提升國內高等教育機構的對外教育服務能力。此外,也要積極拓展各種途徑,將我國的教育資源用于世界教育的發展。

篇(5)

[關鍵詞] 中等教育;口腔醫學;教育改革

中等口腔醫學教育作為與社會經濟發展聯系較為密切的一種教育形式,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在我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進入21世紀,隨著口腔醫學事業的發展,人們對口腔衛生人才的需求層次提高,對口腔中專畢業生的需求減少,中等口腔醫學教育面臨著嚴峻的形勢。我們通過對中等口腔醫學教育現狀與問題的研究,探討在新形勢下口腔醫學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對策

一、國內目前中等口腔醫學教育的基本狀況

(一)當前口腔醫學教育模式

目前我國的口腔醫學教育、培養目標仍是傳統的純生物模式,已不能適應二十一世紀。我國各種等院校目前實際的教學計劃,仍以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作為基本指導體系課程,設置或教學內容都沒能體現醫學模式的轉變。醫學、社會、經濟的發展、疾病譜的改變、人們對疾病認識的提高等都對口腔醫學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社會需要具有完整知識結構和廣泛適應能力的口腔專業人才。單純的生物模式必須向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轉變。

(二)辦學條件不足

與國外醫學教育相比,我國中等口腔醫學教育體系存在發展過快,辦學條件和經費投入不足的問題,這樣不利于復合型醫學人才的培養。國外牙科醫師的培養一般要經歷普通理工學校課程教育、基礎和臨床醫學課程教育及牙科專業教育三個階段,畢業的牙科醫師具有比較廣博的知識面和專業技能。我國現行中等口腔醫學教育體系與理工學科脫離,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具有較大的差距。

(三)現行教學方法狀況

目前我國醫學教育仍是先基礎后臨床、以課堂為中心、以老師為中心單純傳授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各院校教學計劃中,大部分中等院校只有必修課,很少有選修課,個別院校即使開設也流于形式(而歐美一些國家選修課占總課程總學時數的1/3),這樣無疑加劇了理論與實踐脫節、臨床與基礎脫節。教育的落后是教學內容的落后,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與二十世紀初仍無很大差別,對培養二十一世紀人才不利。

二、對中等口腔醫學教育改革發展對策的探討

(一)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

按“精、新”原則,在加強基礎理論、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增加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能比重,將每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劃分為核心、重點和一般內容三類。核心內容必須講清講透,學生必須掌握;重點內容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采取多種教學形式進行講授,學生應該熟悉;一般內容主要通過自習加輔導的形式完成,學生達到了解程度。采取老師與學生雙向教學組織形式,采取啟發性課堂教學,使教學富有啟發性、思考性,讓學生充分發揮想像、思考、創新能力,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努力提高教學效率和效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大力發展高專高職教育和成人教育

根據衛技人員學歷高移趨勢,加強衛生中專與高職的溝通與銜接,為衛生中專的畢業生搭好“立交橋”。中等衛校的畢業生可以經過考試直接升入醫學院校或醫學職業技術學院學習。目前高職高專對口招生數與中職實際畢業生數相比差距較大,而且相應的政策不配套,使得相當多的中專畢業生未能進入高職高專繼續學習。應采取有效措施,擴大高職對口招生比例,制定配套政策。應允許部分辦學條件好、師資力量強的國家和省級重點衛校改辦高職院校或招收五年制高職班。

發展成人口腔教育。成人口腔教育以崗位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為重點,同時要加強和發展畢業后醫學教育和繼續教育,形成終生學習、終生受教育的制度

(三)更改課程體系

以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打破完全按學科設置課程的結構,通過分化、重組、新建必修課程;變分段式、跳躍式教學為漸進式教學模式;擴大選修類課程的范疇和知識覆蓋面;整體優化課程結構,建立新的課程體系,讓學生在一年級就了解接觸口腔專業,增加對口腔專業學習興趣和端正學習態度。增加公共基礎課,擴大延伸到醫學與社會相交的新學科如法律、經濟學、生物工程、醫學心理、醫學美學等,并增加計算機、新型材料、生物物理等新的理論和內容。

(四)改進教學法

篇(6)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每一年,教育工作者總倍感任重道遠,因為我國已經全面進入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公民的素質品位提升,加入世貿后教育的應對工作充滿機遇和挑戰,教育改革與發展諸于對教育的要求,新的課程改革標準的實施已箭在弦上,普九普實的號角響徹耳畔。面對如火如荼的撩人形勢,我們怎么辦?根據全縣開學準備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校的具體情況,我作的工作思路定格為: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的“5.31”講話的內涵,并以此統攬學校工作大局,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圍繞“五個一流”全面開展工作,著重在隊伍建設,教研教改,提高質量方面狠下功夫,做好安全、穩定工作,在學校領域的各個方面加強管理,改善管理,資源優化配置,使學生得到優質教育,讓學校向著優秀發展。

一、加強隊伍建設,適應形勢發展

1、加強班子隊伍建設,形成團結、協作、開拓、進取的龍頭

①化班子成員的政治思想建設,提高成員的思想素質。通過開好班子例會,組織成員進行政治理論學習,使每個成員熟悉法規,自覺依法依規行政,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項普法培訓和考試,增強法紀觀念。每個成員至少有一份業務雜志,諳熟專業要求。開好民主生活會,捐異個人成見,只圖學校發展,做到政治上互相信任,思想上互相溝通,工作上互相協作,生活上互相關心,增強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②加強班子的職責管理,做好每一塊工作,根據職能分工,各職能要大膽工作,各層次要明確自己的職權與職責,勇于負責,善于改進,不繼總結,提高工作能力,做到職責上要分,思想上要合,工作上要分,目標上要合,機構要分,效益要合。

③加強班子成員個性品質的揉和,能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以出色的本份工作與誠信的豁達風度取信悅服于教職工。

④防腐拒變,廉潔奉公,不,規規矩矩辦事,堂堂正正做人,經得起利害的考驗。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①抓好師德師風建設,倡導敬業奉獻精神,定期開好教師例會,組織教師學習政治理論,提高師德素養,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的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讓教師自覺把自己的良好的言行舉止作為衡量自己是否合格的依據,成為教師彼此尊重,學生較仿的示范,使學生一個個地進步、文明。從而帶動學風的健康形成。

②抓好教師的業務學習及能力的提高

a.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學歷教育、繼續教育、更新知識、提高水準,適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形勢;b.幫助教師不斷總結、分析、積累經驗、方法,分期分批逐步提高能層次;c.以教研處為龍頭,以教研組為組織,以班級為依托,積極開展創新教育教學活動,研討、推薦最新教學改革嘗試辦法,提高科研含量,倡導團隊協作精神,力求大面積提高質量;d.開展優秀教案、優質課、優秀論文的評選活動,讓教師的潛力得以充分發揮;e.大膽啟用和培養青年教師,把提高青年教師水平作為學校工作的重心,同時也給青年教師施加一定壓力,賦予一定的使命目標,讓更多的青年教師盡快脫穎而出;f.加強學校遠程信息教育網的管理與使用,充分運用遠程教育的優勢,開展教師培訓工作,讓名師、名人、名課教育的精彩世界與我校融為一體,使我校教師拓寬視野,共分國內外最新教育教學成果,把握無限良機,以此作為提升我校教師素質能力品位依托與橋梁。

二、加強制度建設,用制度管好學校

1、調整和完善我校原有制度中不完善之處,使其更具可行性和易操作性,有利于學校工作的開展。

篇(7)

(一)教育振興時期

當今世界,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標志的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經濟全球化正在日益改變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以創新知識為基礎的知識經濟標志著未來世界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這使得知識和人才、民族素質和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衡量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和創造能力的根本途徑。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面對新的形勢,我們也要看到,目前我國的教育現狀還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務院召開的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作出了“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強調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應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賦予素質教育以時代特征和新的內涵。這標志著我國的教育改革和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 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為21世紀初我國基礎教育發展提出了兩個具體的實施方案。一個是“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要求于2000年初步形成現代化基礎教育課程框架和標準,改革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推行新的評價制度,開展教師培訓,啟動新課程實驗,爭取經過10年左右的實驗,在全國推行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教材體系。另一個是“跨世紀園丁工程”,即加強對中小學校長和教師的全員培訓和繼續教育,培訓骨干教師,提高對教師的學歷要求,加強考核,競爭上崗,以大力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可以預見,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將會給基礎教育帶來深刻的變化。

(二)中國學校外語教育面臨的歷史任務

外語是吸取人類文明成果和對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工具。在當今信息社會中,外語與計算機技術已被認為是現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因此,外語學科作為我國學校中的一門基礎課,受到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以來,在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貫徹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進程中,無論是“素質教育工程”,還是“園丁工程”的實施,外語學科都被列為一個重點。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外語教學能否有效地提高質量將直接影響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的增強。中國教育學會外語專業委員會幾年來的學術年會和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都是圍繞外語教學如何推進素質教育這一主題開展的。

二、中國學校外語教學的形勢

(一)中國學校外語教學的概況.

我國目前小學、初中和高中在校學生人數分別為1億3千萬,5700多萬和1000多萬。學校開設的外語主要是英語、俄語和日語。俄語和日語主要集中在東北三個省和內蒙古。分別有35萬學生和12萬學生學習俄語和日語,其余中學生全部學習英語。小學開設英語呈迅速上升的趨勢,從1994年以來幾乎每年遞增一百多萬。據不完全統計,到1999年為止,約有700萬小學生在校學習英語(每周平均3課時)。除近8萬所普通中學開設外語課(每周4~5課時)外,全國約有50多所外國語學校開設外語課(每周6~8課時)。此外,目前全國所有職業高中和技校都要求開設英語課,還有數千所民辦中學或技校也開設外語課。可見,我國中小學在校學習外語的人數接近一億,真可謂是“外語教育大國”。

(二)中國學校外語教學近十多年來的進步

進入90年代以來中學外語課以課程與教材為核心的改革從理論天實踐上為外語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1.確立了外語課程的多元目標與要求現行的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不僅提出了語言教學的要求,而且在思想教育、文化素養、智 力開發等方面也提出了目標與要求。

2.更新觀念,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外語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具課。因此,我們必須在教材編寫中采用話題、結構和交際功能相結合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語言的意義,重視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視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提高其聽說能力,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重視培養學生在口頭和書面上運用外語初步進行交際的能力。經過多年的實踐,全國各地外語課堂教學出現了可喜的發展趨勢。絕大多數地區的外語課已經開始把學生從生硬的單詞記憶、繁瑣的語法分析和死板的課文翻譯中解放出來,逐漸使課堂成為師生間和學生間進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場所。

3.形成了積極研究教法和學法的局面

十多年來,為了探索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外語教學路子,優化外語教學,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各地教育部門開展了大量的教研活動。他們培訓教師,集體備課,組織教師聽課和評優,交流和推廣教學經驗,研究出了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體系,形成了百花齊放的局面。

4.教學手段逐步現代化

為了營造外語語言環境,全國各地學校都開始重視外語教學儀器的配備,如錄音機和投影儀等。縣、市級的許多學校建有語言實驗室,城市許多學校使用電腦進行多媒體教學,一部分學校設立了多媒體圖書館和閱覽室,并且開始了網上教學。

5.進行了測試和評估的改革

課程與教材的改革加速了中學外語測試與評估內容與形式的變化。測試和評估由過去的注重對知識的檢測逐漸變為注重對能力的檢測,并逐步加強測試和評估的語境化和交際性,同時逐步增加聽力測試。

6.加強和促進了中外語言教學的交流

近20年來,我國中學外語課程與教材的發展一直受到國際上的關注。中外合作編寫教材的舉措對中外學術交流起到了促進作用。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于1994年春召開了第一次國際研討會,從此結束

了我國中學外語教學與科研封閉的狀態。近幾年我們與英、美、澳、俄、日、韓等國的同行學術交往頻繁。我學會不斷派教師和教研人員出國考察學習,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同時邀請國外專家來華參加我們的年會和講學。

綜上所述,近十年來我國學校外語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而這一進步又集中體現在教學質量的提高上。西南師大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于1999年開展了一項大規模的調研活動。31個省、市、自治區省會城市的部分中學高三年級的師生共有10255人參與了這次調查,并有5682名學生參加了測試。此次測試與1985年原國家教委主持的全國中學英語教學調查高三水平測試相比,成績增加了10~20分,其中農村學校和非重點中學成績提高幅度更大,增加了約30分。這項調查的結果有力地說明了我國中學英語教學在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三、我國學校外語教學的發展

事實證明,我國學校的外語教學取得了可喜的進步。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諸如中小學外語教學底子薄,教師教學觀念陳舊,加上應試的沉重壓力,使得外語教學難以擺脫重知識輕能力的狀況;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難以提高。總體上說,教師的外語專業水平和教學水平較低,教學評價標準單一,教學技術和手段落后,語言環境缺乏;這必然會造成如李嵐清同志所指出的“費時較多,收效較低”的現狀。總之,我國學校的外語教學還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為求得快速發展,我們必須在外語教學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并注重發展創新教育。

(一)推進素質教育

面向21世紀的外語新課程標準正在制訂。新課程標準的目標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精神,主要是:

l.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個體差異,具有分級要求,為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創造條件;

2.以人為本,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注重學生的情感因素,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為其今后的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3.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發展其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其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以適應學習化社會的需要;

4. 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外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獲得初步運用外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5. 通過語言實踐,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他們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6. 增進學生對世界各國文化的了解,培養其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其國際意識。

(二)發展外語創新教育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而提高民族創新能力關系到民族的振興和發展。素質教育的重點就在于加強民族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那么,外語課能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呢?回答是肯定的。在學習語言和處理語言信息的過程中,處處需要發揮創新精神和創造力,例如發問、發現、類比、聯想、分析、綜合、求異、想象和創造等。

外語教育是否要創新呢?回答也是肯定的。目前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創新外語教育。2000年七月,由美國歐哈那基金會倡議和贊助,在東西方中心組織了中美專家學者就如何創新EFL,ESL以及EIL教學進行了為期兩周的研討會。與會專家和學者達成以下共識:

創新外語教育必須要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和諧的師生關系、寬松的環境、開放的活動空間和創新的激情。

1.創新課程設計 以人的發展為本,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文化、思想情感、心理和身體素質為宗旨,著重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機,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加強對其認知能力、文化意識、自學能力、實踐與創造能力的培養。新世紀的課程應多元化,以適應不同地區和普通學校及各類特色學校的需要。

2.創新外語教材建設 課程的多元化必然導致教材的多樣化和個性化。各種教材應是創新課程的具體體現。因此,教材從內容、體系、訓練形式。插圖和裝幀設計等方面都需要創新。教材的內容應富有時代感,增加跨文化交際內容和現代科技信息。教材體系的創新主要反映在語言結構與交際功能的結合上應更為緊密。教材中的語言訓練應當由機械模仿型轉向任務活動型,使其更富于實踐性和啟發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3.創新學校外語教學方法 教師要結合課堂教學實踐,學習外語教學的基本理論,開展課堂教學行為研究,反思教學,進行教學實驗,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外語教學途徑;必須從根本上改變以書本知識為本位、以教師為中心和以傳授或灌輸為主要特征的教學模式,逐步減少教學的強制性和劃一性,增強教學的選擇性和開放性;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的新型教學模式,大力推進教學活動由教向學的轉變,使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和主動探索的基礎上,進而形成有利于體現學生的主體精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利于創設寬松的教學環境,有利于深入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體系。

4.創新外語教學手段 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是創新外語教育的重要保證。利用直觀教具和電化教學設備可以營造真實的外語語言環境,增強視聽效果;使用多媒體教學,能夠使教學程序化,從而優化課堂教學。要創造條件使更多的學校建立語言實驗室、多媒體圖書館和閱覽室,建立網絡教學,實現外語教學立體化,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資料和實踐與創新的廣闊天地。

5.創新評價手段 創新評價手段是能否真正貫徹素質教育的關鍵。應當樹立以學生發展為目標的新的評價現,將評價作為教學活動的一部分。同時應該做到評價標準多元化,評價方法和手段多樣化;應當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并重,朝中、期末考試或考查與平時課內外學習行為和能力的評價相結合,聽力、口試與筆試相結合,學生相互評價和自我評價相結合,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

6.創新外語師資培訓 要推進素質教育首先要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目前我國外語師資隊伍比較薄弱。中學共有55萬外語教師,初、高中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為80.4%和55%這種狀況難以迎接21世紀的挑戰。根據目前“跨世紀園丁工程”項目的要求,一方面抓英語教師全員培訓和繼續教育;另一方面,全國已建立六個國家級外語骨干教師培訓基地,將于21世紀初培訓千分之一的國家級骨干教師。各省、市、自治區以及各地還要分別培訓百分之一和十分之一的骨干教師。通過培訓,幫助教師更新觀念和知識結構,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使其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以利于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創新性思維去創新教學方法。

四、結論

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已經頒布,學校外語教育工作者應擔負起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在已取得進步的基礎上開創新局面。我們要在課程、教材、教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和師資培訓等方面進一步深化改革,不斷創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使中國學校的外語教育適應新世紀社會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光明日報》,1999年2月25日。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

王磊:“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創新人才--訪中央教科所所長閻立欽教授”,《教育研究》,1999年第7期。

張正東:“對外語教改的五點看法”,仲小學外語教學》,2000年第2期。

劉道義:“試論我國基礎外語教學現代化”,《課程·教材·教法》,1998年第7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中国少妇内射xxxhd免费|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国产极品美女高潮无套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一区| 成人免费看片又大又黄|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日产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精品电影院| 亚洲 自拍 另类 欧美 综合| 男女作爱免费网站| 国产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桃花色综合影院|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动漫|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 大地资源二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小说|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色拍拍|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洲lv尺码大精品久久久| 久久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 老外和中国女人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成人ab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坐公交忘穿内裤被挺进老外| 国产av天堂亚洲国产av刚刚碰一|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乱码人妻系列蜜桃| 伊人久久久精品区aaa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