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7 15:44: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新企業財務要求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財務管理、問題、目標、風險、作用
Abstract: in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competi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knowledge economization of new economic era, financial risk has become my domestic enterprise urgent need to address the real problem, at target, content, in more close to the advanced western financial management methods, make our country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work really reflect the value the function of management, the article about this discussion.
Key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target, risk, function
中圖分類號:F253.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現在經濟全球化和競爭國際化、知識經濟化的新經濟時代, 企業管理發生了巨大的變革, 作為企業管理重要組成部分的財務管理也應適應時代的要求不斷進行創新。形成并發展于工業經濟時代的財務管理在許多方面已顯示出不適應性,如財務管理目標不夠合理, 在成本管理中涵蓋的范疇偏窄, 對財務風險不夠重視, 等等。目前, 我們的企業如何結合自身的財務管理特點, 借鑒西方國家先進的財務管理工作經驗, 在財務管理工作中進行不斷創新, 以適合現代企業管理的需要是非常必要的。
一、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重新思考
有許多人這樣認為, 企業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潤, 很長一段時間利潤最大化被作為企業財務管理最合適的目標。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管理要求的提高, 當前以利潤最大化為中心的目標正在變得過時。這一問題的核心是過分地重視和維持短期財務成果, 可能使公司急功近利, 在短期業績方面投資過多, 在長期的價值創造方面, 尤其是體現未來的增長得以實現的投資過少。因此, 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必須重新確立財務管理目標。
1.傳統財務管理目標的缺陷。
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股東財富最大化”(對上市公司而言)、“企業價值最大化”(對非上市公司而言)。這些目標是與物質資本占主導地位的工業經濟時代相適應的, 其定位的產權基礎是“業主產權論”, 考慮的只是財務資本的產權所有者。但在經濟全球化時代, 財務管理的經濟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 要求企業必須考慮以下兩個重要因素, 對其財務管理的目標重新定位。(1) 在新經濟時代, 一方面企業的資本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物質資本的地位相對下降而知識資本的地位上升, 不同資本所有者對企業均有經濟利益方面的要求。這一重大變化, 決定了企業在新經濟時代其經濟利益不僅僅歸屬于股東, 而且歸屬于“相關利益主體”, 例如債權人、 員工、 顧客等。從“利益相關者合作產權”的觀點出發, 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應重新確立。另一方面, 企業的財務信息“上網”后, 人們均可以通過互聯網迅速查閱到企業的財務信息, 大量的潛在股東都會實施對企業的投資計劃, 企業股東的數量會擴大, 股權更趨分散, 因而“股東”的概念更趨模糊化。(2)在工業經濟時代, 由于物質資源的稀缺性和使用上的實際排它性等原因, 使得企業的目標結構中的社會目標和經營目標之間總是表現出一定的此消彼長的關系。而在新經濟時代, 由于知識資源與物質資源有明顯的差別。一方面, 知識資源具有共事性和轉移性,因而企業的成敗更大程度上依賴于社會對知識形成和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社會出于自身發展的需要必須重視其社會責任。另一方面, 知識資本所帶來的科技創新及其成果轉化, 能夠解決工業經濟時代因技術能力而無法解決的外部經濟問題。這使得企業財務管理關注社會責任成為一種可能。
2、對財務管理目標的重新思考。(1)財務目標多元化。知識經濟的到來, 擴展了企業資本范圍, 改變了企業的資本結構, 物質資本的地位將相對下降, 而知識資本的地位將相對上升。人力資本將成為決定企業乃至整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最重要資源, 是決定社會財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因此, 財務目標不僅要考慮財務資本所有者的資本增值最大化、債權者的償債能力最大化、政府的社會經濟貢獻最大化、社會公眾的社會經濟責任和績效最大化, 更要考慮人力資本所有者(經營者與員工)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和參與企業稅后利潤分配的財務要求。(2)財務責任社會化。隨著各國經營管理的綠色化傾向, 許多企業都開始將社會責任納入財務目標之中。企業的財務工作對非計量的社會效益很重視。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出發, 企業既要考慮資本投入者的財務要求, 又要兼顧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財務要求。把企業的社會責任納入財務目標體系是“利益相關者合作”邏輯下的必然選擇。因為知識資源與物質資源的一個明顯差別是知識具有可享性和可轉移性, 它使得企業與社會的聯系更加廣泛而深入, 而企業對知識的要求和應用將又取決于社會對知識的形成和發展所作出的貢獻。因而企業必須履行社會責任, 如保護顧客、 支付公平的工資、 保持公平的雇傭和安全的工作條件、 支持教育, 以及主動參與清潔空氣與水源等環境問題。除股東之外的其他利益相關者也不能忽視。這些利益相關者包括債權人、雇員、顧客、供應商、公司營運所在地的社區及其他, 必須認識到決策對他們的影響。這樣, 既有助于企業實現其經營目標, 也有助于其在社會大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 更有助于其自身和社會的發展。
二、企業財務管理內容的重新思考
傳統的財務管理理論及內容已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投資決策需要。傳統工業經濟時代, 經濟增長主要依賴廠房、機器、資金等有形資產; 而在經濟全球化時代, 企業資產結構中以知識為基礎的專利權、商標權、計算機軟件、人才素質、產品創新等無形資產所占比重將大大提高。但目前財務管理的理論與內容對無形資產涉及較少, 在現實財務管理活動中, 許多企業往往低估無形資產價值。此外, 企業財務管理中往往忽略了財務風險問題, 從而使企業損失增加。
1.加強財務管理中對無形資產的管理。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 無形資產的多少是一個企業真正實力大小的代表, 也是企業能否興旺發達的關鍵, 這就必然要求企業管理系統中重要子系統的財務管理, 以其價值管理的綜合性特點與之相適應, 改進和調整財務管理中忽視無形資產投資及其決策評價的內容, 建立切實反映無形資產狀況及其結果的決策指標體系, 將無形資產價值管理作為財務管理重要內容。(1)企業應注重無形資產預測研究。國外企業非常重視預測及調查研究, 據有關資料表明, 在 1947 年美國
大型企業中只有20% 開展技術預測, 而到1966 年已達到90%, 1970年則達到100%。當代一些經濟發達國家技術預測的費用大體占科研經費的1%, 而其中研究開發力量強,采用進攻型技術政策的大型工業公司則占到10%。開展技術預測創造的新產品的盈利,國外估計為技術預測投資的50倍。(2)加強無形資產投資的籌資管理制度。無形資產能為企業帶來超額收益, 但投入成本也在不斷增加。在大量的資金投入中, 國家給予的支持是有限的。在歐美, 研究開發資金的70%左右是靠企業自己解決的。我國每年的高新技術轉化率大約為15%, 但發達國家的轉化率為60%至80%, 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資金。如何從宏觀上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 在微觀上如何吸引投資, 選擇適合本企業的融資方法, 以加大科技投資力度是當今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課題。(3)重視人力資本的管理。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擁有高素質的人才和員工隊伍, 就有了獲得財富的可能。傳統會計模式下, 企業不需要在會計和財務系統中單獨反映人力資源的成本和價值, 即使對人力資源方面投資也不進行資本化, 而是作為期間費用處理。
2.增強財務風險意識。財務風險是指由于多種因素的作用, 使企業不能實現預期財務收益, 從而產生損失的可能性。財務風險客觀存在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 要完全消除風險及其影響是不現實的。財務風險的存在, 無疑會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企業的財務決策幾乎都是在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作出的, 離開了風險, 就無法正確評價企業報酬的高低, 即風險與收益并存且成正比關系。一般來說, 財務活動的風險越大, 收益也就越高。如風險投資存在較大的風險, 同時也會因投資而取得風險報酬。風險理財已是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問題。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在新經濟發展中起步較晚。而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的,隨著社會經濟的要求而發展和演進的。
1. 新經濟時代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的內涵
1.1財務管理觀念的創新
首先要樹立以人為本觀念。人力資源是新經濟時代最重要、最活躍的組成部分。只有樹立以人為本的理財觀念,將各項理財活動“人格化”,建立健全責權利相結合的財務運行機制,強化對人的激勵和約束,才能充分調動和發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其次要有信息價值觀念。隨著信息產業化的高速發展,以數字化為先導,以信息高速公路為主要內容的新技術革命,使信息的傳播、處理、反饋的速度越來越快,這就要求企業財務人員關注信息的及時搜集與整理,注重本文由收集整理對信息價值的分析。
再次是正確的財務風險觀念。一是企業內部和外部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不完整、不及時,或者企業管理者不能及時有效地選擇利用內部和外部信息,會形成企業的決策風險;二是高新技術的發展使產品壽命周期不斷縮短,加大了存貨風險及產品設計、開發風險;三是由于“媒體空間”的無限擴展以及“網上銀行”和“電子貨幣”的運用,使得國際間的資本流動加快,貨幣風險進一步加劇;四是在追求高收益驅動下,企業將大量資金投放在高新技術產業和無形資產上,使投資風險進一步加大。
最后是樹立環境價值觀念。新經濟要順應時代要求,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主導資源有效配置,環 境和生態的優化與平衡。企業財務人員要善于處理和協調好各種公共關系。
1.2財務管理目標的創新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要適應社會環境和市場條件的變化,財務管理目標的設置應兼顧各相關利益主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結合作為企業理財的最高境界。
首先,財務管理目標多元化。新經濟的到來,擴展了企業資本范圍,改變了企業的資本結構,物質資本的地位將相對下降,知識資本的地位將相對上升,企業將是人力資本和非人力資本共同訂立的特別市場契約。因此,企業財務管理目標不僅要考慮財務資本所有者的資本增值最大化,債權人所要求的償債能力最大化、對政府社會貢獻最大化、對社會公眾的社會經責任和績效最大化,更要考慮人力資本所有者(經營者與員工)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和參與企業稅后利潤分配的財務要求,使企業經理及職工的個人收入與企業的盈利、個人的資產積累和企業的長遠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這和目前單純的工資制相比,更有利于強化職工的主人翁意識,更有利于保障職工經濟上的直接利益,更有利于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其次,財務責任社會化。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出發,企業既要考慮資本投入者的財務要求,又要兼顧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財務要求,把企業的社會責任納入財務目標體系是“利益相關者合作”邏輯下的必然選擇。因而企業必須履行社會責任,這樣既有助于企業實現其經營目標,也有助于其在社會大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更有助于其自身和社會的發展。
1.3財務管理內容的創新
首先,籌資管理和投資管理。新經濟擴展了企業資本的范圍,改變了企業的資本結構。在知識型企業起主導作用的不再是物質資本,而是知識資本。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籌資、投資應著重考慮“籌知”和“投知”。
其次,無形經濟是新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新經濟時代,無形資產將成為企業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資對象。在財務管理中應重視無形資產投資決策及其評價,建立切實反映無形資產狀況及其結果的決策指標體系。
再次,利潤分配由按資分配調整為按“經濟要素”分配。新經濟社會中,利潤分配轉向在向企業投入物質資本和知識資本的各所有者之間進行分配,按各所有者為企業帶來財富的大小比例進行分配,按貢獻大小并結合各相關利益主體所承擔風險的大小來進行分配。
最后,進一步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新經濟時代,企業應建立起“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預防、風險控制”的管理機制,增強企業的財務應變能力,及時有效地阻止不利事件的發生,把風險降到最低限度。
2.新經濟時代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的基本思路
2.1融入市場,參與競爭。
創新內部管理機制,參與外部市場競爭,成為確保
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內在動力。企業作為一個獨立經營實體,客觀上存在著遭受經濟損失的可能,企業財務風險將會越來越大,財務管理工作由過去重融資、投資的資金運動過程向著重風險發現、風險評估、風險控制轉變,由實務經營向多元化經營財務轉變,由過去單一價值目標的財務向多層次目標的財務轉變,形成了財務的價值目標、社會責任目標和人文目標的共存狀態。這就客觀地要求財務部門和財務人員必須具有現代市場觀念、風險觀念、價值觀念、競爭觀念和效益觀念,善于掌握各種市場變化的財務信息,研究分析其變動趨勢及影響,特別是對市場環境帶來的不確定因素進行科學分析預測,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依據,以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
2.2敢于負重,加快發展。
新經濟時代的資本市場、證券市場、外匯市場將得到不斷發展與完善,與此同時,國外資本的進入,使企業融資渠道會越來越多。在資金籌措和運用過程中,企業會有許多獲利的機會,同時也存在著市場風險。因此,尋求合理合法的融資形式和機會,就成為企業理財的重要技巧。所以,財務人員應該全力更新負債經營的觀念,要把負債作為籌措資金、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的重要手段,并通過強化經營與管理,提高投資效果,把企業做大做強,從而在市場經濟中立于不敗之地。當然,負債經營也要注意資本結構問題,并非負債資金越多越好,而是要研究企業資本運營中財務的杠桿作用。這就要求企業財務部門和財會人員要有科學合理的融資及其使用觀念,調控負債水平,,充分運用好通過負債融通的資金,確保企業資金的良性循環。
2.3創新模式,開拓進取。
【論文摘要】世界正步入知識經濟占主導地位的時代,知識經濟是以知識資源為基礎的一種經濟形態。隨著經濟形態的變化,企業理財應適應外部環境變化,更新理財觀念和重視理財人員素質的提高,并認真搞好財務管理的創新。如何做好這方面的工作,筆者從財務管理觀念、財務管理目標、財務管理內容三個方面進行了認真解析。
進入21世紀,世界經濟正在步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是以知識資源為基礎的一種經濟形態,是工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與深化,以人的創造性知識作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的經濟形態。知識經濟是創新經濟,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創新、科學創新、管理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特征。在這種情況下,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要創新以應對新形勢的挑戰。
一、財務管理觀念的創新
為適應知識經濟發展的要求,在財務管理工作中應推進財務管理觀念的創新。
(一)以人為本觀念
知識經濟是人才經濟,現代企業管理是以行為科學為依托的“人本主義”管理。從世界范圍來看,凡是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經濟的迅猛增長無一不是依賴于對教育和人才的重視。人是生產力中最重要、最活躍的因素,人力資源也是新經濟時代最重要、最活躍的組成部分。當今市場競爭表現為商品競爭,商品競爭的本質是技術競爭,其實質則是人才競爭——科技人員創新能力的競爭。只有樹立以人為本的理財觀念,將各項理財活動“人格化”,建立和健全責權利相結合的財務運行機制,強化對人的激勵和約束,才能充分調動和發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信息價值觀念
知識經濟是以信息為基礎的經濟,信息技術的開發和傳播是知識經濟的關鍵因素。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產業成為最受重視、發展最快的產業。在新經濟時代,隨著信息產業化的高速發展,以數字化為先導,以信息高速公路為主要內容的新技術革命,使信息的傳播、處理、反饋的速度越來越快,從而使交易、決策可在瞬間完成,經濟活動的空間變小了,出現了“媒體空間”和“網上實體”。這就要求理財人員必須關注信息的及時搜集與整理,注重對信息價值的分析。信息價值與收益成正比,與信息成本及質量風險成反比。哪個企業在信息和知識共享上搶先一步,就會獲得競爭的優勢
(三)財務風險觀念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組織生產經營過程中,因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而使企業有蒙受財務損失的可能性。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企業會面臨更多的風險,主要體現以下幾點:
1.由于經濟活動的網絡化、虛擬化,信息的傳播、處理和反饋速度將會大大加快,倘若對企業內部和外部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不完整、不及時,或者企業管理者不能及時有效地選擇利用內部和外部信息,就會加大企業的決策風險;
2高新技術的發展使產品壽命周期不斷縮短,這不僅加大了存貨風險,而且加大了產品設計、開發風險;
3.由于“媒體空間”的無限擴展以及“網上銀行”和“電子貨幣”的運用,使得國際間的資本流動加快,由此使貨幣風險進一步加劇;
4在高收益心態追求的驅動下,企業將大量資金投放在高新技術產業和無形資產上,使投資風險進一步加大。
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抵御各種風險及危機,在風險與報酬之間取得最佳結合點,使企業更好地追求創新與發展,是財務管理需要研究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四)環境價值觀念
知識經濟的時代要求是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主導資源有效配置,環境和生態的優化與平衡。為適應這種要求,理財人員要善于處理和協調好各種公共關系,努力做到加強與財政、稅務、銀行、物價及上級主管部門的聯系,以便得到他們的指導和支持,協調財務部門與公司內其他部門之間的關系,以便得到他們的理解和配合。
二、財務管理目標的創新
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理財活動所希望實現的結果,是評價企業理財活動是否合理的基本標準。它直接反映著理財環境的變化,并應根據環境的變化作適當調整。財務管理目標制約著財務運行的基本特征和發展方向,是財務運行的一種驅動力。不同的財務管理目標,會產生不同的財務管理運行機制,科學地確定財務管理目標,對優化理財行為,實現財務管理的良性循環,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股東財富最大化”,這一目標定位的產權基礎是“業主產權論”,考慮的只是財務資本的產權所有者——股東的利益。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不僅要追求股東利益,而且也要追求其他相關利益主體的利益和社會利益,因此,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應重新確立。如美國的ibm公司已把其財務目標提煉為“為職工利益,為顧客利益,為股東利益”。
(一)財務管理目標多元化
知識經濟的到來,擴展了企業資本范圍,改變了企業的資本結構,物質資本的地位將相對下降,而知識資本的地位將相對上升,企業將是人力資本和非人力資本共同訂立的特別市場契約。人力資本將成為決定企業乃至整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最重要資源,是決定社會財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企業財務目標不僅要考慮財務資本所有者的資本增值最大化、債權人所要求的償債能力最大化、對政府的社會貢獻最大化、對社會公眾的社會經濟責任和績效最大化,更要考慮人力資本所有者(經營者與員工)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和參與企業稅后利潤分配的財務要求,使企業經理及職工的個人收入與企業的盈利、他們個人的資產積累和企業的長遠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這和目前單純的工資制相比,更有利于強化他們的主人翁意識,更有利于保障他們經濟上的直接利益,更有利于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財務責任社會化
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出發,企業既要考慮資本投入者的財務要求,又要兼顧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財務要求,把企業的社會責任納入財務目標體系是“利益相關者合作”邏輯下的必然選擇。因為知識資源與物質資源的一個明顯差別是知識具有可共享性和可轉移性,它使得企業與社會的聯系更加廣泛和深入,而企業對知識的要求和應用將取決于社會對知識的形成和發展所做出的貢獻。因而企業必須履行社會責任,如維護社會公眾利益、保護生態平衡、防治公害污染、支持社區文化教育和福利事業的發展以及贊助社區的慈善事業等。這樣既有助于企業實現其經營目標,也有助于其在社會大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更有助于其自身和社會的發展。
總之,現代企業財務管理要適應社會環境和市場條件的變化,財務管理目標的設置應兼顧各相關利益主體的利益,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結合作為企業理財的最高境界。
三、財務管理內容的創新
(一)籌資管理和投資管理
傳統企業財務管理的籌資和投資主要是指企業資金的籌集與運用。知識經濟擴展了企業資本的范圍,改變了企業的資本結構。企業的資本包括物質資本和知識資本兩大類,在知識型企業起主導作用的不再是物質資本,而是知識資本。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籌資、投資應著重考慮“籌知”和“投知”。
“籌知”是指知識資本的籌集,也是一個融智的過程。知識經濟時代對智力的要求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高。高新技術成果的大量問世,專利發明的激增,計算機軟件的不斷開發利用和更新換代,咨詢服務業務的發展,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都是智能經濟的體現。在智能經濟社會,知識成為身份的象征,受教育程度越高,掌握知識越豐富的人,越受到社會的尊重,追加知識投資日益成為時髦。財務管理在新經濟條件下就是一種智力化管理。一個企業擁有了大量的知識資本,就擁有發展生產的主動權,可以為企業創造大量財富。企業財務管理應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對企業知識資本的籌集進行合理的規劃,加強對企業無形資產及人力資源的管理。應盡可能多地吸收外部知識資本,以改善企業的軟資源環境與結構。籌集知識資本將成為未來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高水平的智力管理將使得企業獲得更多的超額價值。
“投知”是指知識資本的運用過程。企業擁有了大量的知識資本,若用之不合理,也不能為企業創造效益。‘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財務管理應幫助企業充分利用企業的知識資本,包括合理估計無形資產帶來的收益,合理估算人力資本的投入價值和收益,使企業知識資本達到最佳效益結構。通過傳播、擴散、對外投資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知識資本的潛能,發掘知識資本為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與“投知”相適應,投資方案效益的評價應從企業全局利益、長遠利益出發,以是否給企業帶來人力資源的積累、提高人力資源的質量、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持續發展動力為標準。
(二)無形經濟是知識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
有形經濟從本質上看是物質經濟,經濟活動的主要對象是處理物質資源。而無形經濟是以處理無形經濟資源為主。傳統工業經濟時代,經濟增長主要依賴廠房、機器設備、原材料等有形資產。
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資產結構中以知識為基礎的專利權、商標權、計算機軟件、人才素質、產品創新能力等無形資產所占比重將大大提高,使得無形經濟資源成為人類分享財富的新途徑。無形資產將成為企業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資對象。在財務管理中應重視無形資產投資決策及其評價,建立切實反映無形資產狀況及其結果的決策指標體系。
(三)利潤分配由按資分配調整為按“經濟要素”分配
經濟要素包括土地、勞動、資本和知識。在工業經濟時代,雖然也承認腦力勞動,但并未成為主導的生產要素。在知識經濟社會中,腦力勞動成為勞動的主要形式,知識是最稀缺的經濟資源。因此,按知識或按經濟要素分配財富,是知識經濟社會的必然選擇。
利潤分配應改變過去的按資分配的方式,轉為向企業投入物質資本和知識資本的各所有者之間進行分配,按各所有者為企業帶來財富的大小比例進行分配,按貢獻大小并結合各相關利益主體所承擔風險的大小來進行分配。
(四)進一步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將面臨更多的風險。企業應建立起“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預防、風險控制”的管理機制,增強企業的財務應變能力,及時有效地阻止不利事件的發生,把風險降到最低限度。
要強化理財人員的風險意識,使其具備適應新環境的知識結構,具有及時捕捉風險、衡量和防范風險的能力。在el常理財工作中,應重視對各種可能帶來風險因素的把握,加強財務監管和內部牽制,盡可能回避或降低財務風險,以減少損失、增加收益。運用科學方法對投資項目的未來現金流量進行預測,提高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對于技術進步快、對國民經濟有促進作用的無形資產,采取類似于固定資產的加速折舊法進行攤銷。
(五)建立反映知識資本價值的財務評價指標
在傳統財務管理評價體系中很難反映知識資本的價值,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知識資本價值評價已是必然。通過建立反映知識資本價值的財務評價指標,一方面可以反映企業今后的發展潛力及趨勢,另一方面可以反映企業經營中存在的缺點和潛在的風險。
企業的管理者、投資者、債權人、員工等利益相關者要想做出正確的決策,必然會關注反映企業資本價值的財務指標。例如,可設計反映企業知識資本比重的指標、反映企業知識資本貢獻能力的指標、反映企業創新能力的指標等。
四、結束語
知識經濟拓寬了經濟活動的空間,改變了經濟活動的方式。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網絡化。目前,全球互聯網的用戶已超過千萬,預計15年內將有十億人使用全球互聯網。容量巨大、高速互動、知識共享的信息技術網絡構成了知識經濟的基礎;二是虛擬化。知識經濟時代,由于經濟活動數字化和網絡化的加強,在物理空間縮小的同時,開辟了新的媒體空間。比如,虛擬市場、虛擬銀行。面對信息量大、密度高、覆蓋面廣、傳遞速度快、效率高的信息時代,一切經濟活動都必須以快速、準確、完整的信息為導向。
關鍵詞:知識經濟 觀念創新 目標創新 內容創新
進入21世紀,世界經濟正在步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是以知識資源為基礎的一種經濟形態,是工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與深化,以人的創造性知識作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的經濟形態。知識經濟是創新經濟,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創新、科學創新、管理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特征。在這種情況下,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要創新以應對新形勢的挑戰。
一、財務管理觀念的創新
為適應知識經濟發展的要求,在財務管理工作中應推進財務管理觀念的創新。
(一)以人為本觀念
知識經濟是人才經濟,現代企業管理是以行為科學為依托的“人本主義”管理。從世界范圍來看,凡是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經濟的迅猛增長無一不是依賴于對教育和人才的重視。人是生產力中最重要、最活躍的因素,人力資源也是新經濟時代最重要、最活躍的組成部分。當今市場競爭表現為商品競爭,商品競爭的本質是技術競爭,其實質則是人才競爭——科技人員創新能力的競爭。只有樹立以人為本的理財觀念,將各項理財活動“人格化”,建立和健全責權利相結合的財務運行機制,強化對人的激勵和約束,才能充分調動和發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信息價值觀念
知識經濟是以信息為基礎的經濟,信息技術的開發和傳播是知識經濟的關鍵因素。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產業成為最受重視、發展最快的產業。在新經濟時代,隨著信息產業化的高速發展,以數字化為先導,以信息高速公路為主要內容的新技術革命,使信息的傳播、處理、反饋的速度越來越快,從而使交易、決策可在瞬間完成,經濟活動的空間變小了,出現了“媒體空間”和“網上實體”。這就要求理財人員必須關注信息的及時搜集與整理,注重對信息價值的分析。信息價值與收益成正比,與信息成本及質量風險成反比。哪個企業在信息和知識共享上搶先一步,就會獲得競爭的優勢
(三)財務風險觀念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組織生產經營過程中,因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而使企業有蒙受財務損失的可能性。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企業會面臨更多的風險,主要體現以下幾點:
1.由于經濟活動的網絡化、虛擬化,信息的傳播、處理和反饋速度將會大大加快,倘若對企業內部和外部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不完整、不及時,或者企業管理者不能及時有效地選擇利用內部和外部信息,就會加大企業的決策風險;
2高新技術的發展使產品壽命周期不斷縮短,這不僅加大了存貨風險,而且加大了產品設計、開發風險;
3.由于“媒體空間”的無限擴展以及“網上銀行”和“電子貨幣”的運用,使得國際間的資本流動加快,由此使貨幣風險進一步加劇;
4在高收益心態追求的驅動下,企業將大量資金投放在高新技術產業和無形資產上,使投資風險進一步加大。
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抵御各種風險及危機,在風險與報酬之間取得最佳結合點,使企業更好地追求創新與發展,是財務管理需要研究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四)環境價值觀念
知識經濟的時代要求是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主導資源有效配置,環境和生態的優化與平衡。為適應這種要求,理財人員要善于處理和協調好各種公共關系,努力做到加強與財政、稅務、銀行、物價及上級主管部門的聯系,以便得到他們的指導和支持,協調財務部門與公司內其他部門之間的關系,以便得到他們的理解和配合。
二、財務管理目標的創新
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理財活動所希望實現的結果,是評價企業理財活動是否合理的基本標準。它直接反映著理財環境的變化,并應根據環境的變化作適當調整。財務管理目標制約著財務運行的基本特征和發展方向,是財務運行的一種驅動力。不同的財務管理目標,會產生不同的財務管理運行機制,科學地確定財務管理目標,對優化理財行為,實現財務管理的良性循環,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股東財富最大化”,這一目標定位的產權基礎是“業主產權論”,考慮的只是財務資本的產權所有者——股東的利益。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不僅要追求股東利益,而且也要追求其他相關利益主體的利益和社會利益,因此,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應重新確立。如美國的IBM公司已把其財務目標提煉為“為職工利益,為顧客利益,為股東利益”。
(一)財務管理目標多元化
知識經濟的到來,擴展了企業資本范圍,改變了企業的資本結構,物質資本的地位將相對下降,而知識資本的地位將相對上升,企業將是人力資本和非人力資本共同訂立的特別市場契約。人力資本將成為決定企業乃至整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最重要資源,是決定社會財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企業財務目標不僅要考慮財務資本所有者的資本增值最大化、債權人所要求的償債能力最大化、對政府的社會貢獻最大化、對社會公眾的社會經濟責任和績效最大化,更要考慮人力資本所有者(經營者與員工)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和參與企業稅后利潤分配的財務要求,使企業經理及職工的個人收入與企業的盈利、他們個人的資產積累和企業的長遠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這和目前單純的工資制相比,更有利于強化他們的主人翁意識,更有利于保障他們經濟上的直接利益,更有利于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財務責任社會化
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出發,企業既要考慮資本投入者的財務要求,又要兼顧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財務要求,把企業的社會責任納入財務目標體系是“利益相關者合作”邏輯下的必然選擇。因為知識資源與物質資源的一個明顯差別是知識具有可共享性和可轉移性,它使得企業與社會的聯系更加廣泛和深入,而企業對知識的要求和應用將取決于社會對知識的形成和發展所做出的貢獻。因而企業必須履行社會責任,如維護社會公眾利益、保護生態平衡、防治公害污染、支持社區文化教育和福利事業的發展以及贊助社區的慈善事業等。這樣既有助于企業實現其經營目標,也有助于其在社會大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更有助于其自身和社會的發展。
總之,現代企業財務管理要適應社會環境和市場條件的變化,財務管理目標的設置應兼顧各相關利益主體的利益,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結合作為企業理財的最高境界。
三、財務管理內容的創新
經濟全球化猶如一股強勁的潮流正席卷世界各國,對各國經濟主體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經濟全球化是生產要素在世界范圍內自由流動以實現最優資源配置,經濟全球化的本質是市場經濟的全球化。其根本表現形式是以跨國公司為行為主體。跨國公司扮演資源整合者,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匹配,以獲得整個價值鏈中利益最大化。資源整合者角色可以通過對產業價值鏈不同環節的跨國界轉移,來實現在本國無法實現的利益。通過全球資源的整合,在本國不贏利的價值鏈環節,通過區域轉移和資源的重新配置,資源整合者同樣可以獲得不匪的收益。目前,經濟全球化對眾多的中國企業來說處在被整合中,跨國企業通過并購、通過外包加工環節以下定單方式,將中國企業納入其整合資源的一部分,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加工廠,這對中國企業的發展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同樣,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更是機遇與挑戰并存。
二、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
(一)財務管理環境發生變化
財務管理環境,是指對財務管理產生影響的內在環境和外在環境,是企業理財的前提條件,直接影響財務管理目標的內容確定。經濟全球化,使我國企業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面對的是一個更加開放,更加市場化的世界,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后,將逐步放松外資金融機構準入的范圍和區域限制,外資機構紛紛涌入,利率開放和市場化,外匯管制解除,人民幣自由兌換,資本項目逐步開放,但與此同時也派生出了各種金融風險和金融危機,這些使我國企業的融資環境面臨更大的機遇與風險。此外,我國加入WTO后,國內現行法律法規中與WTO規則相抵觸的條例將逐步修改,這將直接改變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的法律環境。
(二)網絡時代對會計電算化的挑戰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近些年來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正沖擊著傳統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促使未來的會計軟件必須適應未來會計復雜化、多樣化以及網絡化的需要,使得網絡財務應運而生。在數據容量、網絡承受能力、自動化程度、運行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它必然要受到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對企業來說,會計信息系統將由手工會計信息系統到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并向網絡化會計信息系統發展。
電子商務是通過電子技術、網絡互聯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使交易涉及的各方當事人借助電子方式聯系,無須依靠紙面文件、單據的傳遞進行貨物和服務的生產、銷售、買賣和傳遞,實現整個交易過程的電子化。由于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電子商務為各種新的更加有效的財務與管理模式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同時,也給企業會計系統帶來了一場全方位、根本性的革命,對傳統會計提出了挑戰。
(三)金融風險加大
經濟全球化對財務管理有著直接影響的是金融全球化,它使企業籌資、投資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同時也蘊含著極大的風險。金融市場擴大,外資金融機構向中國企業提供服務,企業競爭加劇。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運作要按照國際通行規則辦事,財務信息會向規范化、透明度的方向發展。外國金融資本的進入,金融資本市場必然產生激烈的競爭,籌資、投資金融的風險將會進一步加大,規避風險將成為入世后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最重要課題,這將有利于企業抗風險能力的增強。
同時為了增強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我國企業尤其是一些資本和技術密集型企業就應該將其投資建立在高新技術產業基礎之上,所以與之相伴的投資風險將會較大;另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又將使報酬率趨于平均化,企業要獲得較高的投資報酬就必須努力降低投資成本和風險損失。企業投資的這些新變化,要求我們進一步提高企業投資決策的及時性、合理性和科學性。
(四)財務責任社會化程度提高
隨著各國經營管理的綠色化傾向,許多企業都開始將社會責任納入財務目標之中。企業的財務工作對非計量的社會效益很重視。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出發,企業既要考慮資本投入者的財務要求,又要兼顧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財務要求:把企業的社會責任納入財務目標體系是“利益相關者合作”邏輯下的必然選擇。因為知識資源與物質資源的一個明顯差別是知識具有可享性和可轉移性,它使得企業與社會的聯系更加廣泛而深入,而企業對知識的要求和應用將取決于社會對知識的形成和發展所作出的貢獻。因而企業必須履行社會責任,如保護顧客、支付公平的工資、保持公平的雇傭和安全的工作條件、支持教育,以及主動參與清潔空氣與水源等環境問題。
三、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機遇
(一)促使傳統的財務管理理念得以轉變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企業管理已經拓展到了戰略管理的層面上,作為企業信息系統重要組成部分的戰略管理會計在協助企業實施戰略管理方面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戰略管理會計在成本管理上則實施成本領先戰略,積極尋求本企業的成本優勢,為企業長期、健康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的深入和經濟的發展,我國企業在戰略管理的研究和實踐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二)企業內部財務監督與控制不斷加強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加快,跨國公司將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主力軍。為能在經濟全球化的競爭中與國外跨國公司相抗衡,國內企業組建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企業集團和大型跨國公司。從20世紀90年代已開始加大內部控制,陸續了一些內部控制規范文件。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及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我國企業不斷借鑒國際上成熟的內部控制理論;同時也從中國國情,從完善公司治理的角度出發,在考慮適當的前瞻性與發展性的基礎上,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公認的內部控制標準,使內部控制評價有章可循。
(三)融資渠道多樣化,投資決策市場化
境外金融機構和國際資本進入中國市場以及境內金融機構改革和證券資本市場發展為企業的理財活動提供了多種新的投資和融資渠道。一些流行于國際資本與貨幣市場的金融工具,都將被引入或擴大運用于企業的理論實務。境外機構投資者注重公司的價值創造能力和公司的發展能力。金融資本市場的繁榮,使得融資渠道更加多樣化,投資決策市場化。
四、完善我國財務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財務管理戰略國際化的觀念
財務管理國際化是順應跨國公司經營戰略國際化而產生的,置身于國際大環境中謀劃經營戰略,作為跨國公司管理核心的財務管理,也必然上升到國際化的戰略高度。隨著我國企業和國際化發展及對外直接投資的增長,我國企業財務管理者必須加強對國際財務管理的學習和研究,不僅要有跨國經營的戰略意識和氣魄,還要
熟練掌握國際財務運作的各種策略、方法和技巧,靈活應用各種金融創新產品,繞過相關國家的外匯管制,以降低融資成本和風險;利用遠期利率協議、綜合遠期外匯協議、期權、期貨等套期保值工具來規避風險和進行投機獲利,又如利用各種“避稅港”、轉移定價和提前與錯后支付等把利潤轉移至低稅國家和地區,以便使公司納稅總額最少等等。
(二)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經濟全球化的性質及特征,決定了它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是復雜的。金融全球一體化和信息技術的飛速進步,使大量資金迅速跨國流動,在促進全球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也蘊含著極大的風險,一些外貿競爭力較弱,缺乏外匯儲備,大量依賴外債的國家往往容易遭受國際資本的阻擊而引發金融和經濟危機。經濟全球化使企業面臨更大范圍和更深層次的風險,我國傳統的財務風險管理主要是對國內籌資結構風險和投資項目風險的控制,對于如何規避外匯風險和金融風險,減少危機帶來的損失還是一個新的領域,建立具有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等功能的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預警系統具有警示性、預告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等特點,能夠對各種不同的風險進行有效的規避和防范。
(三)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
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要求,企業必須采取各種措施,全面提升財務人員綜合素質,以適應經濟全球化要求。要有針對性地對財務人員進行計算機網絡技術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適應網絡經濟發展的要求,實現財務管理變革與創新。
(四)增強財務風險意識
財務風險客觀存在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要完全消除風險及其影響是不現實的。財務風險的存在,無疑會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一般來說,財務活動的風險越大,收益也就越高。如風險投資存在較大的風險,同時也會因投資而取得風險報酬。風險理財已是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問題。應不斷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將風險防范貫穿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為防范財務風險,企業必須理順內部的各種財務關系。首先,要明確各部門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應承擔的職責,并賦予其相應的權力,真正做到權責分明、各負其責。其次,在利益分配方面,應兼顧企業各方利益,以調動各方面參與企業財務管理的積極性,從而真正做到責、權、利相統一,使企業內部各種財務關系清晰明了。
1.1數量多、分布廣數量多和分布廣是所有國家中小企業的重要特征,主要得益于中小企業的經濟基礎比較廣泛。中小企業的分布廣,從關系國家命脈的重工業到與人們生活密切聯系的服務業都可以看到中小企業的身影,并且在高新技術產業中比例越來越大,使得其在增加國民生產總值方面作用日益顯著。
1.2壽命周期短、新舊更新快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籌集資金方面還沒有實現對外,資金缺乏、動力不足是很多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導致它們的生產力不能快速提升,很多企業都面臨隨時倒閉的風險,壽命周期短是其重要特征。中小企業的成立不需要太多資金,在人力、物力方面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每天都會有很多中小企業成立,由于市場競爭激烈程度的加大,導致新舊企業更新快。
1.3產出規模小、技術裝備率低上文提到的投資小直接會導致我國中小企業產出規模小、技術更新慢,并且在技術層面上低于大型企業或者外資企業,這樣就會嚴重影響企業生產效率,不能形成很好的規模效益。技術是第一發展力,實現技術創新也是企業發展的靈魂,而中小企業沒有創新理念和先進的技術設備,所以快速發展一直是中小企業無法完成的夢想。
1.4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過于統一由于中小企業規模小,所以很多企業都將所有權和經營權合二為一,并且將行為目標和所有者目標合二為一,這樣就會導致企業內部組織過于單一,缺乏必要的管理層次,管理權力高度統一,最終致使血緣、地緣、親緣等關系充斥在企業中,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
1.5人才流動大、員工素質低中小企業在技術、資金等方面落后,會影響到高級優秀人才的引進,企業整體素質難以提高。另一方面,企業里優秀的員工為了自身的發展往往會選擇跳槽,所以人才流動大成為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重大問題。我國很多中小企業都是由小作坊發展而來的,而這些企業在最初階段是靠親屬、家族的支持發展的,所以企業在擴大過程中難免會保留大量的親屬,這樣就會導致企業的員工素質低,無法吸引優秀的人才。
2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現狀
2.1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原因融資是中小企業實現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途徑,但是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并不理想,主要表現在:首先是銀行貸款方面,中小企業的風險狀況在銀行那里還沒有比較有效的識別手段;其次是直接融資方面,如上文所說,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在資本市場上還沒得到滿足;最后是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依然依靠非正式金融部門。出現以上問題的原因主要是我國中小企業倒閉和歇業率比較高,銀行不愿意為他們提供貸款,還有就是我國中小企業沒有足夠的抵押和擔保資本,最后就是我國中小企業經營時間都比較短,沒有可以讓外界信賴的信用記錄,并且在內部管理制度方面也不太健全。
2.2中小企業投資現狀及原因我國中小企業會選擇投資那些風險比較低的項目,甚至一些企業會盲目投資,沒有科學的投資分析,主要投資問題包括:首先是中小企業沒有長遠目光,很多企業只重視短期利潤,導致他們發展后勁不足,在未來發展中很容易被淘汰;其次是企業缺乏合理投資規劃,盲目投資,他們往往不太關注資金周轉,而急于擴大投資,這樣在資金周轉上會出現更多的問題。造成中小企業投資問題頻出的原因:①個別企業領導成本意識不強,在分解產品成本時沒有認真按照企業設計要求運作;②因為中小企業沒有及時收集原始成本數據,往往是經過多次運轉后才能得到數據;③中小企業的統計表格不科學,歧義太大。
2.3中小企業成本管理現狀及原因內控制度是企業綜合性管理的活動,體現在企業的各種控制方法和程序方面,雖然我國中小企業在發展中不斷完善自身的內部控制,但是由于我國市場經濟的不健全,很多內控管理問題出現,主要表現在:首先是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的不合理,很多企業沒有做到分工明確、職務匹配的內控機制;其次是企業會計核算不合理,很多企業忽略了企業內部自身管理的完善;最后是企業財務管理不健全,很多企業往往為了節約人力會促使一人身兼數職。
3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改進方法和策略
3.1樹立正確企業財務管理理念
3.1.1強化財務管理意識。企業管理者強化正確的財務管理意識是實現企業成功財務管理的關鍵,只有管理者具備這種意識了,才能將重視財務管理的理念灌輸給企業的每一位員工,特別是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做到企業的事前、事中、事后都達到很好的財務管理,實現企業的最大利益。
3.1.2樹立企業全局觀念。財務管理是企業的核心,所以要想樹立重視企業財務管理的觀念,必須樹立企業全局觀念,從全局的角度去實現企業財務管理,增強全局意識,不斷運用新的財務管理理論,把理論與實際企業財務工作相結合,達到更好的企業整體發展。
3.2規范企業財務核算制度①規范企業財務核算制度。企業財務核算制度是企業財務管理極為重要的部分,企業應該重視這種機制,把具體的工作明確到具體的人手里,確保有人負責。企業財務核算制度是保證企業正常運行和經營的工作重心,可能為企業更好地規劃資源配置方案。②加大企業財務管理的監督力度。目前我國企業財務管理通常出現監督不力的局面,針對這種弊端,企業應該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監督制度,加強企業內部監督。目前企業內部審計制度是比較有效的監督企業經營績效和財務信息的規范化制度,它可以督促企業財務部門正常履行監督和審計職責,保證企業正常運轉,特別是財務方面的運轉,保證企業在緊急時刻時有一定的資金支持。良好的監督不僅是為了防止財務管理問題的出現,也是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優化。
3.3提高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素質①提高企業財管人員職業素質。企業財務管理涉及到企業最核心的財務方面的信息,所以要求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必須擁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杜絕任何虛假信息的產生,必須以企業的整體利益為重,不能因為任何私利而篡改企業財務信息。同時企業要加強對企業財務人員的監督,提高他們的職業素質,對那些違反企業規定的員工要進行嚴格處理,把具體的事情具體到人,保證員工的權力、責任、利益三種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保證企業財務信息的準確、可靠。②提高企業財管人員業務素質。隨著市場經濟日趨激烈,對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要求也在逐漸提高,特別是知識時代的到來要求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根據新科技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大量的互聯網等科技運用到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之中,這就要求財務管理人員跟上時代的步伐,特別是一些老員工應該盡快適應新的財務管理手段,這就要求企業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一定的培訓,保證正常財務管理的開展。
4結論
論文摘要:在知識經濟時代,傳統的財務管理理論、思想、方法都將要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新經濟時代企業的財務管理面臨新的經濟環境,企業的財務管理也面臨著創新,包括目標呈多元化趨勢,內容的變化,網絡財務管理的新形式,財務再生策略等。
1、新經濟時代企業的財務管理面臨新的經濟環境
新經濟時代企業的財務管理面臨新的經濟環境,近20年來,隨著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規模擴大,以國際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生產、流通、消費等領域的廣泛應用,經濟全球化將呈現出新特征。網絡經濟將帶動電信、銀行、保險和運輸等全球服務業市場繼續擴張,已經形成的時間上相互連續、價格上聯動的國際金融交易網絡,交易量迅猛增長。知識經濟的興起知識經濟的發展方向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知識對傳統產業的高度滲透,全面提高傳統產業的技術含量,促進產業不斷升級;二是高新技術產業的迅速發展。對企業財務管理來說,知識經濟改變了企業資源配置結構,使傳統的以廠房、機器、資本為主要內容的資源配置結構改變為以知識為基礎的知識資本為主的資源配置結構。電子商務蓬勃發展與傳統商業模式相比,電子商務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傳統的財務管理也演化到網絡財務時代。網絡財務的最顯著特點是實時報告,企業可以進行在線管理。
2、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
2.1產權理論及制度制約著財務的資源配置
產權作為一切經濟制度的基石,對企業的經濟行為起約束作用,財務管理作為企業一項經濟管理活動必然受產權制度的制約。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它改變了企業配置結構,使傳統的以廠房、機器、資本為主要內容的資源配置結構變為以知識為基礎的知識資本為主的資源配置結構。而我們現有的產權理論和制度仍然停留在工業經濟時代的“兩權論”即“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它仍然維護“財務資本雇傭勞動”的邏輯,維護“業主產權論”,忽視了現代經濟中人力資本對公司發展的重大作用,以及經濟增長因素和資源貢獻格局的重大轉變【l】。因而,在傳統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過渡時期,現代企業已不再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而是財務資本與知識資本這兩種資本及其所有權之間的“復合契約”,是“利益相關者”產權的合作。
2.2風險理財已是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問題
知識經濟時代的產業支柱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高收益與高風險同時并存,高技術一旦成功,可以為企業帶來幾倍、數十倍甚至數百倍的巨額收益,相反,一旦失敗,則可能使企業遭受巨大損失,因此風險投資在企業總投資的比重日益上升,將成為高技術產業的必然趨勢。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理財中,應充分意識到籌資有經營風險、財務風險,投資有風險,對知識經濟會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決策風險、存貨風險、開發風險、貨幣風險。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抵御各種風險及危機,使企業更好追求創新與發展已是財務管理需要研究和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2.3現有的財務管理理論與內容已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投資決策需要
傳統工業經濟時代經濟增長的因素主要依賴廠房、機器、資金等有形資產,而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資產結構中,以知識為基礎的專利權、商標權、商譽、計算機軟件、人才素質、產品創新等無形資產所占比重將會大大提高。而現今財務管理的理論與內容對有形資產的管理論述較完善,對無形資產涉及較少。
在現實財務管理活動中,許多企業往往低估無形資產價值,習慣通過擴大廠房、增加設備等方法進行資產營運,而不善于利用無形資產進行資本運營。因此,傳統的工業經濟時代的財務管理理論與內容已不適應知識經濟時資決策的需要。
2.4現有大多數財務機構的設置與財務人員的素質嚴重滯后
我國現有大多數企業是以公有制為主導的,財務機構的設置成金字塔型,中間層次多,缺乏創新和靈活性,效率低下;財務管理人員理財觀念滯后,理財知識欠缺,理財方法落后,習慣性地一切聽從領導,缺乏掌握科學、技術、能力、管理等知識的主動性,更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因此,現代財務管理中一些較為先進的方法在企業理財中只是流于形式。這一切與知識經濟時代對理財人員、理財機構的要求相去甚遠,嚴重妨礙了信息化、知識化理財的進程。
3、新經濟時代企業的財務管理創新
3.1網絡財務管理的新形式
財務柔性管理。財務的柔性管理是從財務核算、計劃、控制、分析的角度,通過網絡技術實現財務信息資源的優化,其目的是使企業信息資源具有柔性,使企業提高各種財務信息資源以多種方式被使用的程度,從而促進企業的全面的經營管理。
財務虛擬管理。財務虛擬管理就是以企業的核心功能為財務管理的中心,對各虛擬化的職能部門進行集中協調性的財務管理。虛擬企業的中層經理的監督與協調功能被計算機網絡所取代,企業的組織結構趨向扁平化,財務虛擬管理是與之相適應的一種橫向管理,可去掉很多中間環節,使價值的產生與確認直接相對應。財務虛擬管理是以網絡技術為基礎,全面創新的、以實現財務信息資源優化的一種財務管理策略I2J。
3.2重新確立財務管理目標
目前中外學術界普遍認為,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股東財富最大化”,這一目標定位的產權基礎是“資本雇傭勞動”的“業主產權論”,所考慮的只是財務資本的產權所有者—股東的利益,從“利益相關者合作產權”的觀點出發,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應重新確立。知識經濟時代,財務管理的基本要素面臨著從財務資本向知識資本的擴展,財務管理的內容也將發生一些新的變化,擴展了企業資本范圍,改變了企業資本結構,物質資本與知識資本的地位將發生重大變化,物質資本的地位將相對下降,而知識資本的地位將相對上升,且人力資本將成為決定企業乃至整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最重要資源,是決定社會財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財務目標不僅要考慮財務資本所有者的資本增值最大化、債權者的償債能力最大化、政府的社會經濟貢獻最大化、社會公眾的社會經濟責任和績效最大化的財務要求,更要考慮人力資本所有者(經營者與員工)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和參與企業稅后利潤分配的財務要求。
3-3建立反映知識資本價值的財務評價指標
知識資本應是指市場價值與帳面價值的差額,在傳統的財務會計中很難反映此值,例如英特爾、微軟等高新技術企業股票上市后,其市場價值比其帳面價值高出3—8倍,2005年的8月5日,“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在納斯達克上市,受到熱烈的追捧,從一開盤的發行價的27美元上升,最高價達到151美元,其市場價值比其帳面價值高得令人瞠目結舌。而我國許多上市公司雖然帳面價值巨大,但其市場價值卻每況愈下。因此,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建立起對知識資本價值進行評價的財務指標已是必然,它可以有兩個作用:一是可以反映一個企業今后的發展潛力及趨勢;二是可以反映一個企業繁榮后面存在的缺點和潛在的風險。
3.4要做好企業收益分配和財務指標分析
工業經濟時代的收益分配實行的是按資本分配制度,誰擁有資本誰分享收益。在新經濟時代,知識必然成為分配依據之一,誰擁有知識,誰分享收益。這時,企業的參與者包括物質資本的提供者、直接生產者、企業經營管理者和知識創造者。其中物質資本的提供者提供財務資本,憑借資本所有權分配企業收益;直接生產者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直接賺取工資收入;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組織指揮生產,經營企業,不僅獲得工資收入,而且也憑借管理知識資本參與企業收益分配;技術創新者一方面獲得工資收入,也要憑借技術知識資本,參與企業收益分配。
3.5新時期財務管理策略一財務再生策略
財務再生策略是與企業管理目標相適應的,企業再生的目標有四個方面:即重振企業活力、重建組織結構、重新進行戰略規劃和重啟新生。財務再生是對財務活動及財務關系的革命性調整和財務資源的重新配置,目的是為了適應企業內外部環境的需要。我們認為我國企業的財務再生策略,要能夠體現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即優化財務體制,改善財務職能,強化財務的造血機制,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3]。
3.6促進財務管理決策走向科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