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城市災害防治

城市災害防治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26 09:50: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城市災害防治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城市災害防治

篇(1)

【關鍵詞】城市建設;地質災害;山體崩塌;防治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我國城市的生態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地下工程開挖和大量土石移動引發了一系列城市地質災害,其中包括地面沉降、地裂縫、地面塌陷、泥石流、滑坡及山體崩塌等。城市地質災害的發生越加頻繁,損失越來越重,涉及范圍越來越大。工程質量人命關天,首先房屋安全是一個建筑工程的質量問題。建筑行業門檻較低,農民工是一線施工的主要力量,要想提高建筑工程質量,一方面要重視并加大施工工人的相關培訓,另一方面要有災害意識,尤其是在房屋使用過程中,因地質災害造成的后果多是毀滅性的[1]。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因地質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每年約60億元。因此,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地質環境方面的因素,并重視地質災害的防范。

2 現代城市建設中地質災害及其危害

地質災害主要是指地面沉降、地裂縫、地面塌陷、泥石流、滑坡及山體崩塌等由人為活動或自然因素引發的危害人民財產和生命安全且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其中,泥石流、滑坡和崩塌是較為常見的城市建設地質災害。

泥石流常發生于山區小流域,它是一種固液混合流體,包含有大量泥沙石塊。泥石流爆發后會沿料峭山澗峽谷沖向山外,并堆積在山口,爆發過程中,常常伴隨著濃煙騰空、地面震動、山谷雷鳴、巨石翻滾等。滑坡是巖土體沿一定軟弱面在重力作用下,局部或整體向下滑動的現象。除滑動體邊緣有為數極少的翻轉和崩離碎塊現象外,發生破壞的巖土體主要以水平位移為主,其他部位的相對位置變化不明顯。崩塌常發生在陡峭的山壁上,它是巖土體突然垂直下落的運動,該過程表現為巖塊順山坡跳躍,猛烈翻滾,相互撞擊,堆積在坡腳,并形成倒石碓。

城市建設中地質災害危害極大,會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及生命財產帶來嚴重威脅。泥石流具有沖擊范圍大、兇猛性、破壞力度強、突發性以及迅時性等特點,一旦發生此類災害,它將會嚴重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2]。滑坡會對水利水電建設、工礦企業、城鎮建設、交通運輸等造成重大破壞,它受人類活動和自然地質運動的雙重影響。崩塌會損害水利設施、廠房和其他建筑物,同時導致人員傷亡,可能誘發崩塌的因素主要有修筑水庫、爆破、開挖坡腳等人為因素,以及風暴潮、海嘯、地震、洪水、降雨、融雪、河流等自然因素有。

城市建設地質災害的基本防治方法是,防治泥石流災害主要是對已塌陷坑實施填堵處理,從而防止地表水注入,同時為了避免地表水入滲,工程施工和設計中需設置完善的排水系統。防治滑坡、崩塌簡易方法是修地表排水渠或用粘土填充滑坡體上的裂縫,還可以通過固化、減載、支檔、錨固等各種加固工程,并附以各種排水工程來進行防治。

3 現代城市建設中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城市建設地質災害的重點防治區域人口集中居住區、重點工程設施、自然保護、風景名勝區和交通干線等。應當堅持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進行地質災害防治。各級人民政府應將地質災害防治納入社會發展和國民經濟規劃,并加強防治城市地質災害工作的領導。對本行政區域內地質災害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要實行統一監督管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按綜合治理、全面規劃、防治結合、以防為主的原則進行,實行預防為主、治理與避讓相結合的方針。通過切實有效的地質工程手段,使這些地質災害產生的過程發生改變,從而達到防止或減輕災害發生的目的。

由于我國城市建設中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起步較晚,雖然近年來我國在城市建設中地質災害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著地質災害防治制度不夠完善等一系列問題。結合目前我國城市建設中地質災害防治現狀,提出以下幾點防治措施。

3.1 實施城市減災社會化,城市建設地質災害的防治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國家在財政及政策方面要對其加以扶持,因為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與災害防治的好壞有著密切的聯系。五分之四的城市地質災害發生都與人為因素有關,社會既是減災的主體也是災害的承載體,建立減災基金,大力發展災害保險業務,減災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利用出版物、電臺、電視等宣傳手段,對減災知識進行普及。要實施環境治理與減災措施相結合把能避免的災害扼殺在萌芽狀態。

3.2 樹立綜合減災意識,加強各部門合作,在制定城市的經濟發展規劃時,避免或減少因布局失誤而帶來的城市地質災害,有預見性的避開災害危險區。推動各部門制訂并完善減災計劃并提出切實的異域協同、因地減災、因災防災的減災措施,同時要樹立發展與減災并重觀點。要樹立全民總動員綜合防災的全局思想,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強化管理并落實責任,形成各部門間相互結合的管理系統。

3.3 對城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要加大投入,開展科學的城市綠化、城區小流域治理和水土流失治理,加強防災工程建設[3]。政府財政部門應撥出專項資金來鼓勵和推動該項事業的發展,同科研單位聯合培養防災減災專業人才,以滿足減災事業發展的需要。

3.4 建立健全相關城市減災法規,各級人民政府相關法律,爭取把城市地質災害防治推向法治軌道,提高依法保城依法防災意識,從而達到保證城市安全的目的。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完整的全國性的城市建設減災法律。

3.5 加大城市地質災害相關科學研究,借鑒航天技術、遙感技術、計算機技術開展災害防治系統協作攻關研究,從而制定科學的防災減災方案。建立城市地質災害信息系統,為城市各部門提供綜合的災害信息。

此外,還有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防災意識;加強險情巡查和動態監測,做好預警預報,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要落實群測群防責任制,及時協調有關單位,并采取有效減災措施,做好防范突發地質災害工作,加強對地質災害點險情巡查,并做好值班記錄;嚴格災情速報制度等。

4 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我國城市工程建設規模的逐漸擴大,由此伴隨的地質災害事件也在增加,地質環境條件逐漸惡化。由于地質災害的復雜性,長期以來,我們都是實施的災后研究,對災前防治工作做的不到位。本文探討了現代城市建設中地質災害的防治措施,提出了部分主動減災策略,其最終目的就是希望當地質災害發生時,把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降低到最低。地質災害對房屋建筑有重要的影響,如某房屋旁是山坡,在雨季可能會發生滑坡,從而給人們造成經濟損失或人員傷害,其影響后果是破壞性的。因此,有必要在其發生前對其治理,從而降低人們的財產損失及人身傷害。因此,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地質環境方面的因素,并重視地質災害的防范。

參考文獻:

[1]王軍,張東煥.城市地質災害防治對策[J].城市管理與科技, 2008, 5 (3 ): 133-134.

[2]尹振羽.山區地質災害與民用建筑關系淺析[J].平頂山工學院學報,2007,16(5): 63-66.

[3]王新朝. 城市地質災害分析與防治規劃[J].山西建筑,2009,35(20): 85-86.

篇(2)

一、概念

所謂地質災害, 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關于地質災害概念的界定, 在學術界和實際管理工作中存在著不同觀點。歸納起來, 學術界的幾種通行說法主要有:1、地質災害是地質環境的一種變異現象; 2、地質災害是指直接或間接惡化環境、降低環境質量, 危害人類和生物圈發展的地質事件, 如地震、地裂縫、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 3、地質災害是指那些對人類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危害和潛在威脅的自然和人為地質作用( 現象) ; 4、在自然和人為因素的作用和影響下形成的, 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損失的地質作用( 現象) ; 5、地質災害是因地質活動引起對人類生活、生產及環境的破壞或者損失的現象。

二、在規劃中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

地質災害防治規劃是防治地質災害的基礎性工作和重要依據。 科學規劃對主動有效地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給人民生命和財產造成的損失,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編制和審批應建立地質災害調查制度、規范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編制程序和審批權限、明確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編制原則、規范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內容、明確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地位及與其他規劃的銜接等。地質災害防治規劃應當包括下

列內容:

( 一) 地質災害現狀和發展趨勢預測;

( 二) 地質災害的防治原則和目標;

( 三) 地質災害易發區、重點防治區;

( 四) 地質災害防治項目;

( 五) 地質災害防治措施等。

地質災害防治的原則只能堅持預防為主, 避讓與治理相結合, 全面規劃和突出重點。這是根據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地質災害現狀提出的在規劃期內指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基本準則。由于我國災害種類多、活動頻繁、危害嚴重, 而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同時, 防治工作必須堅持按客觀規律辦事, 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 講求實效, 發揮綜合治理效益; 堅持依法保護地質環境和治理地質災害, 依靠科技進步, 建立法律法規保障體系和科技支撐體系, 使地質災害防治法制化, 治理工程的設計、施工科學化; 加強監測預報和科普教育工作, 提高全民減災、防災水平, 建立群專結合的防災體系等內容。

地質災害的防治目標, 是指在一定期限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所達到的目標。 地質災害防治目標應當分階段實施。總的要求是提高預報成功率, 避免經濟損失, 減少人員傷亡, 促進地質環境和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

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的主要包括:一是地質災害防治基礎調查和科研項目。二是搬遷避讓工程。三是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根據災害的規模和威脅的對象, 對危害公共安全、自然因素引發的災害要由財政出資, 對人為活動引發的災害也要進行經濟技術論證, 分清責任, 實施治理工程; 四是監測預警工程。對已發現的地質災害隱患要要實施監測預警工程, 包括專業監測和群測群防, 對其發展趨勢進行預測預警預報。

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是指為實現地質災害防治規劃預期目標而實施的措施。主要包括: 加強法制建設和行政管理工作、加強科普教育宣傳工作、建立穩定的資金投入機制、堅持群專結合及采取綜合防治的措施等。

地質災害防治的工作重點, 在編制和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時, 應該把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列入規劃, 應當將地質災害防治規劃作為其組成部分。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長,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任務更加艱巨。我國是個地質災害多發的國家, 為了從源頭上解決和避免這個問題, 首先在編制和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礦產資源規劃以及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工程項目規劃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地質災害防治要求, 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為了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 做好城

市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在編制和實施城市規劃過程中, 要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對城市規劃區內地質情況尚不清晰的, 必須加強和補充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建設時, 必須充分考慮建設用地條件; 凡沒有進行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要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在總結近幾年實踐經驗的基礎上, 為了處理好城市

總體規劃和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關系, 在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時, 應當將地質災害防治規劃作為其組成部分。

篇(3)

關鍵詞:地質災害;防治技術;防治措施

Abstract: The city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s with the city of new geological disaster rapid process of a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main typ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our country city and its ha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preventiv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ntrol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F416.1

引言:我國幅員遼闊,地質條件差異較大,也是一個地質災害多發的國家,且災害類型多樣化、地質災害影響面廣、造成損失巨大,而地質災害與人類活動又是相互影響的,地質災害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威脅人類的生命安全,人類活動也容易造成地質災害加劇。隨著我國各級政府的加強管理下,我國近年來地質災害的防治與管理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效果。但我國每年仍然會由于地質災害導致較大規模的人員傷亡、經濟損失事故,需要政府部門繼續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探索更加有效的管理體系和防治措施,以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減少由于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為國民經濟建設保駕護航。所謂地質災害防治與管理工作主要指的就是我國的不同級別的政府以及相關的管理部門對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實行關注和監督管理職責。

1、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范圍的確定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試行)》第5.1條規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范圍,不能局限于建設用地和規劃用地面積內,應視建設和規劃項目的特點、地質環境條件和地質災害種類予以確定。”第5.2條“若危險性僅限于用地面積內,則按用地范圍進行評估”。第二種情況比較簡單,本文僅對第一種情況進行討論。

1.1崩塌、滑坡地質災害評估范圍的確定 崩塌、滑坡其評估范圍應以第一斜坡帶為限,首先應查明坡體中所有發育的節理、裂隙、巖層面、斷層等構造面的延伸方向,傾向和傾角大小及規模、發育密度等,即構造面的發育特征。通常,平行斜坡延伸方的陡傾角面或臨空面,常形成崩塌體的兩側邊界;崩塌、滑坡體底界常由傾向坡外的構造面或軟弱帶組成,也可由巖、土體自身折斷形成。其次調查結構面的相互關系、組合形式、交切特點、貫通情況及它們能否將或已將坡體切割,并與母體(山體)分離。最后,綜合分析調查結果,那些相互交切、組合,可能或已經將坡體切割與其母體分離的構造面,就是崩塌體的邊界面。其中,靠外側、貫通(水平或垂直方向上)性較好的結構面所圍的崩塌體的危險性最大,即為崩塌、滑坡的第一斜坡帶。

1.2 泥石流地質災害的評估范圍確定 泥石流必須以完整的溝道流域面積為評估范圍,泥石流的評估范圍宜在地形地質圖上確定,應為包含泥石流溝谷的第一條完整的山脊為邊界,通過實地調查后確定泥石流的形成區、流通區和堆積區三部分,即為完整的溝道流域面積。

1.3 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地質災害評估范圍的確定 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的評估范圍應與初步推測的可能范圍一致;地裂縫應與初步推測可能延展、影響范圍一致,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范圍按照煤炭部制定的《建筑物、水體、鐵路航主要井巷煤柱留設與壓煤開采規程》,通過概率積分法用一下公式進行推測。

1.4其他確定評估范圍的依據 建設工程和規劃區位于強震區,工程場地內分布有可能產生明顯位錯或構造性地裂的全新活動斷裂或發震斷裂,評估范圍應盡可能把鄰近地區活動斷裂的一些特殊構造部位(不同方向的活動斷裂的交匯部位、活動斷裂的拐彎段、強烈活動部位、端點及斷面上不平滑處等)包括其中。

1.5在已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城市規劃區范圍內進行工程建設,建設工程處于已劃定為危險性大-中等的區段,還應按建設工程項目的重要性與工程特點進行建設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區域性工程項目的評估范圍,應根據區域地質環境條件及工程類型確定。重要的線路工程建設項目,評估范圍一般應以相對線路兩側擴展500-1000m為限。

1.6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范圍應是以上各個因子的并集,且為了全面反映評估區地質環境條件、地質災害類型及特征,在確定評估面積后,對評估區也要進行調查,調查范圍應該包含引發地質災害的各項地質環境要素的范圍。

2、地質災害防治管理體系構建及相關建議

2.1提高市民的防災意識

地質災害的防治管理工作核心在于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減少經濟損失,但光靠政府部門管理人員和少數的科學研究工作者是遠遠不夠的,而是需要廣大的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到里面來。只有廣大的群眾懂得了如何愛護環境,如何識別、預防地質災害,才能夠更加全面地掌握地區的地質災害發生環境,才能夠有針對性地實施相關的預防與治理工作措施。所以需要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向人們普及地學知識、宣傳地質災害的危險與防治知識,促使人們有意識地減少破壞地質環境的行為、避免由于人為原因產生地質災害而危害他人或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

2.2 高質量編制完成地質災害防治規劃

加快地區性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的建設,應在根據相關的地質災害防治計劃以及地區地質災害分布特點,根據地區經濟發展情況,統籌規劃地區的地質災害防治的總體目標與基本原則。各級政府的地質災害防治規劃要逐步完善,實行領導負責制,加強地方地質災害管理機構對于所轄地的地質災害的管理,及時發現地質災害,嚴肅處理違反地質災害規劃相關條文的有害行為。

2.3完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

完善地區的地質災害預警系統,需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需要加強推廣針對地質災害監控的最新的技術,在擁有了先進的地質災害監測與控制設備的基礎上,可以全面地將地方的地質災害預警水平提高。充分認識到"3S"技術的先進性、實用性和可靠性,結合該技術搭建地區性的地質災害信息管理平臺,根據對地區的地質災害進行系統的信息采集、儲存、匯總和分析,并及時處理相關的地質災害狀況,可以實時反映地質災害并予以快速準確地提供援助措施;其次是強化地質災害的監控,面對具有突發狀況的地質災害,可以充分發揮先進的地質災害監控體系的優勢,加強監控的力度與頻度,做到盡可能地避免或減少由地質災害發生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情況;最后還需要加強地質災害監控技術的政策支持,確保地方上地質災害監測人員可以獲得足夠的技術條件和財政支持。

2.4 完善地質災害應急救援體系建設

需要加快完善針對突發性的地質災害的應急方案的預先制定工作,組建相關的指揮專家庫與救援搜救隊伍。根據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處理方案的分工,細化不同預案所需的應急安置工作計劃、設置必要的應急避險場所。強化地質災害監控管理部門的專業力量,積極參加地質災害高發地區的應急處置演習工作,提供廣大群眾面對地質災害時的自救與防治傷害的能力,并提升人民群眾配合地質災害管理部門工作的能力,加強不同管理部門之間的協調管理能力。

2.5 加大地質災害防治經費投入力度

地質災害防治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公益性事業。各級政府要提高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提高重視,將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并列入財政預算,建立穩定的投入保障機制,確保地質災害得到及時調查、勘查與治理。努力探索地質災害防治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新機制,要把地質災害防治與水利、交通、城市建設和防汛抗旱、扶貧等結合起來,要充分發揮國家、地方、部門、集體、個人的積極性,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資機制。加大對威脅零星分散農戶小型地質災害隱患的排危除險力度,通過政府補助,引導受威脅群眾主動參與防災除險。按照"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開展利用市場機制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地質災害防治政策的研究,支持社會力量加大對地災防治經費的投入,逐步形成"政府資金扶持、優惠政策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的地質災害開發性綜合防治新機制。

篇(4)

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大中城市遭受地質災害的損失越來越重,據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每年因地質災害而造成的損失約為三百億元人民幣。開展城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已經成為各級政府刻不容緩的頭等大事。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之后,由于特區管理的需要,經國務院批準,我市于1982年開始,歷經數年修建了以鐵絲網為界的特區管理線,俗稱“二線”。當時因資金不足,“二線”并未完全與原寶安縣和羅湖區的行政區劃線相吻合,而大多是從節省資金的角度考慮,沿山坡腳修建,致使特區管理線與行政區劃線不一致,形成了龍崗、羅湖兩區之間在管理上的“真空地帶”,即通常所說的“插花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一地域的土地所蘊含的商業價值凸現,村里通過與開發商合作或直接賣地給開發商建房等形式,陸續建設了大量私人住宅。由于當時插花地的管理職責不明確,造成了該片區土地的無序開發和大量的違法建筑;同時,由于當時國家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還未制定相關的法律,對該片區發生的切坡造地、護坡建房、坡上建房等工程建設行為可能造成的地質災害認識不足,因此在“二線”插花地內形成了部分人為建設活動誘發的地質災害危險邊坡。

2、區域地質環境條件

羅湖區“二線”插花地位于羅湖區北側,西起銀湖路口,東至沙灣聯檢站接大望村,區域內主要為低丘陵地貌,局部為山間或山前谷地,東西兩側地勢高,中間低。總長度約22km,總面積約為15km2。深圳市年平均降水量為1966mm,地域分布自東向西減少,東南部年平均雨量達2200mm以上,西北部地區只有約1500mm。雨量年際變化較大,最多的年份有2747mm(2001年),最少的年份只有913mm(1963年)。全年雨量有85%的出現在4~9月,其中48%分布7~9月(后汛期)。月平均雨量呈單峰型,最多為8月,平均達368mm。區域主要分布有震旦系變質巖、加里東期混合花崗巖、燕山第四期花崗巖、中侏羅系塘廈群泥質粉砂巖及第四系松散層。

深圳市位于華南褶皺系的紫金―惠陽凹褶斷束中。本區處于北東向九尾嶺斷裂北西側、北西向大芬斷裂的南西側。區域上活動的構造即深圳斷裂帶,該斷裂帶活動性弱,最新的活動時期為晚更新世,全新世以來無明顯活動趨勢。

3、地質災害發育特征

3.1地質災害類型

區域內地質災害隱患類型主要為人為工程建設活動誘發的斜坡類地質災害隱患,具體表現為崩塌、滑坡以及擋土墻傾覆等形式,其中擋土墻所占比例約為52%。根邊坡普查資料顯示,區域內分布的邊坡共計1136處,根據邊坡現狀危險性劃分為:危險性大的19處、危險性中等的114處、危險性小的1003處。

3.2地質災害分布特征

3.2.1 時間分布特征

區內地質災害時間分布主要受降雨控制。幾乎所有的斜坡類地質災害發生多集中在每年的5~9月份。其中每年8月地質災害發生的頻率較高,6月次之。受歷史年份降雨分配不均的影響,地質災害發生在年代上也有差異,一般間隔2~3年有一高峰期。

3.2.2 空間分布特征

區域內地質災害平面上分布不均,主要受原始地貌控制。垂直分布主要呈臺階狀分布,一般為4~5級,呈南北向分布,北緣切山,南緣起墻,內瓤則是逐級切坡,房屋鱗次櫛比,呈階梯式密集分布。

4、形成條件和影響因素

4.1形成條件

區域屬低山、丘陵地貌,區內人類工程活動劇烈,切山、填方建房等行為改變了山體原有的地質結構,形成了較多坡度在30~85°的高陡斜坡,這種地形地貌條件是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發育的一個重要因素。此外,區域內主要分布中生界三疊系花崗片麻巖,巖體破碎,風化層厚度大,松散堆積物十分豐富,該地層巖性條件也是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發育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4.2 影響因素

降雨和人為工程活動是引發地質災害的主要因素。據調查,幾乎所有的滑坡及崩塌等地質災害的發生多集中在每年汛期(5~9月),降雨的高峰期一般為8月,地質災害發生頻率最高。將地質災害發災的資料與年降雨資料對照顯示,地質災害波動曲線與降雨量隨時間波動曲線呈正相關。人為工程活動引發地質災害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人為滲水,由于區域內缺乏系統規劃的排水設施,區域內生活用水多呈無序、隨意排放,加之汛期大量排放的地表水,長年累月沖刷、下滲坡體,是區域引發滑坡的重要原因;二是人為工程建設活動,特別是切山、填方建房等建設,破壞了區域地質環境,形成了大量人工高陡邊坡,改變了原始斜坡的穩定平衡狀態,容易引發崩塌、滑坡及不穩定斜坡等地質災害。

5、地質災害防治現狀及對策

5.1 群測群防網絡建設

實踐證明,群測群防網絡建設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群測群防,要求各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加強地質災害調查,劃定地質災害易發區,建立防災明白卡,同時加大宣傳和培訓工作,發動受地質災害威脅的基層組織和群眾參與到地質災害的監測和防御中來,各司其職,明確責任,明確分工,對地質災害的發展趨勢進行動態監管。通過幾年來的不斷努力,區域內已初步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主要體現在汛期巡查值班制度、險情災情速報制度的完善以及地質災害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等方面。

5.2 開展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建設

對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隱患開展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是消除隱患的最有力措施。這就要求在地質災害調查的基礎上,根據地質災害的危險等級,按照輕重緩急、分期分批的原則逐步實施治理,力求根治。據統計,這些年來,深圳市政府已累計投入超過兩億元對區域內全部危險性大和部分危險性中等地質災害開展治理,消除了隱患,區域內地質環境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6、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由于“二線”插花地房屋建設年代久遠,建設初期未進行整體規劃,大部分房屋均建在坡體上,對原有山體進行了大量改造,形成了多級臺階,且房屋密度較大,部分房屋的墻體既是外墻又是坡體擋墻,因早期行政管理缺位,建設手續不全,既無合法設計圖紙,又無施工保證,加之人們對地質災害的認識不足,給插花地區域埋下了較大的地質災害隱患。根據目前的技術手段,難以全面查清隱患現狀,近期這幾年汛期上述區域內又相繼出現新的地質災害隱患,由于插花地房屋密集,居住人口眾多,一旦發生災害,容易產生連鎖反應,形成骨牌效應,社會影響較大,后果不堪設想。

鑒于目前的治理模式屬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期行為,耗資巨大,卻并不能根除隱患。建議對插花地全面考慮綜合治理,一勞永逸地徹底根除隱患。按照“長短結合”的防治方針,在整體改造工作啟動之前,以“防災避險”為主,局部治理為輔,并統籌考慮遠期規劃和近期局部治理,以避免重復投資,減少浪費。

篇(5)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國發〔*〕4號)等文件精神,全面提高我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水平,提出如下意見,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切實增強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穩定大局。近年來,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加強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不斷完善應急管理機制,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是,由于我省地質環境條件復雜,地質災害隱患點較多,人類工程活動引發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發,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管理體制不順,經費投入不足,基層管理力量薄弱等問題也比較突出,直接影響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深入開展。對此,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認清形勢,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突出重點,落實責任,完善相關工作機制,全面提高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和應急反應能力,努力降低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確保全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二、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我省地質災害防治能力

(一)全面排查,加快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編制工作。各級人民政府要認真組織有關部門,在全面查明本地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基礎上,加快編制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地級以上市的規劃編制工作務必于*年底前完成,縣級規劃編制也應盡快完成。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地質災害防治作為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編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城鎮和新農村建設,必須編制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規劃。在開展農業、林業開發利用時也應重視預防地質災害,確保生產安全。

(二)落實預案,切實加強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和應急管理工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印發〈廣東省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粵府辦〔*〕73號)要求,突出汛期和重點防治區兩個重點,積極推進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以及地質災害易發區市、縣兩級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要加快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管理信息化、傳輸網絡化、地質災害預測預警科學化和地質災害信息服務社會化的進度,建立和完善地質災害預報預警信息反饋機制及網絡體系,確保信息及時、準確、暢通。加強對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巡查,落實監測責任制和預防措施,切實提高應急反應能力。

(三)消除隱患,加快實施地質災害隱患點搬遷避讓治理工程。實施搬遷避讓工程是避免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的最有效手段,也是變被動救災為主動防災的有效措施。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根據本地區、本部門實際情況,按照輕重緩急,逐步對危險性大、危害嚴重、治理經費大于搬遷費用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危險點實行選址搬遷避讓。對受地質災害威脅人員集中、搬遷難度大的隱患點和危險點,要盡快進行勘查治理,及時消除隱患,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四)加強監督,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執法力度。各級人民政府要將防治地質災害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依法加強監管。要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進行工程建設,或編制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時,必須做好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地質災害易發區農民建房、新村建設選址等,要嚴格執行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與主體建設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的“三同時”制度。嚴格控制礦產資源和地下水開發利用以及工程建設項目造成的地質災害,減少人為地質災害的發生。

(五)加強研究,實施地質災害防治科技創新戰略。各級人民政府要充分利用地質勘查單位、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的技術力量,積極開展地質災害監測預報新技術、新方法、新設備的開發研究工作,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施工工藝等關鍵性技術的攻關與探索,全面提高地質災害防治與監測預報的科技含量和技術水平,為地質災害防治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加強與國內外的交流與合作,大力開展對典型地質災害災種和重災區的調查研究,建立若干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示范縣,為全面提高防御地質災害的能力提供經驗。

(六)加強宣傳,提高人民群眾的防災避災意識和能力。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廣東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等政策法規的宣傳力度,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活動,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自覺參與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科學防災避災意識,提高地質災害的應急處置能力,逐步實現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以管促防、以管促治”的目的。

三、建立完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和保障機制

(一)加強領導,落實防災工作責任制。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要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將地質災害危險點的監測和防治任務落實到具體單位和個人,實現監管方式從事后追究為主到事前監督為主的轉變。各級國土資源、建設、水利、民政、*、交通、農業、林業、經貿、衛生、氣象、旅游等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對違反規定或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應急預案不落實,因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的,要依法依規追究有關責任人的法律和行政責任。

(二)完善機制,加強地質環境監測體系建設。各級人民政府要按照國發〔*〕4號文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37號)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各級地質環境監測體系,有效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切實承擔起日常地質環境監測工作。省國土資源廳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充實國土資源管理系統的水文地質工程和地質環境專家庫,有條件的地級以上市也應組建相應的專家庫,為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和搶險救災提供技術保障。

篇(6)

——基本建立比較完善的地質環境保護法規體系和行政監督管理體系,推進全省地質環境管理職能到位;

——運用新思路、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基本查明全省地質環境質量現狀和演化規律,有重點地建立適合我省地質環境評價的指標體系;

——完成慶元等40個重點縣(市、區)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及防治規劃,50個-100個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得到治理,初步建立起地質災害監測、預報和預警系統,在突發性地質災害的勘查、監測、預報、治理、風險性評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建立和完善建設項目和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

——完成沿海平原和重要地區地質環境調查評價,積極做好地下水、熱礦水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力爭杭嘉湖平原地熱資源勘查取得突破;加強地質遺跡保護,建立6處地質遺跡保護區和地質公園;

——完成生產礦山和主要閉坑礦山的生態地質環境調查,加強信息技術工作,建立起全省地質環境信息網絡和服務系統,實現地質環境保護管理信息化;

——擴大環境地質工作的服務領域,使環境地質工作為我省可持續發展戰略服務,為生產、生活和生態服務。

到2020年的遠期目標是:

——在完成前五年目標的基礎上,加大工作力度,地質環境惡化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地質環境質量全面提高,形成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完善地質環境保護法規體系和行政監督管理體系;

——完成全省縣(市、區)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及防治規劃,完善地質災害預測預警和群測群防體系,地質災害防治取得明顯成效;

——礦山環境污染普遍得到治理,水土、礦山等生態環境全面好轉;

——建立并完善地質環境,包括地下水動態、地面沉降、突發性地質災害、水土污染等監測網絡,基本實現自動監測和數據傳輸,提高監測成果的時效性,實行監測成果定期;

——大力加強信息化建設,全面實施數字化工程,建立起現代化、全方位、開放式的為全社會服務的地質環境信息網絡,為政府部門快速決策和實施準確而有效的管理提供技術保障;

——地質環境保護工作的服務領域進一步擴大,各項基礎資料的提供更加及時、主動,貢獻更加突出。

二、地質環境保護區劃

(十)區劃原則。按照全省不同地區地質環境的特點、保護要求和重點,對全省地質環境保護進行區劃,因地制宜,實施不同的保護措施。區劃原則如下:

具有類同的地質環境特點;

保持縣(市、區)行政區劃的完整性;

人類工程活動類型相似;

經濟發展水平和環境治理能力接近。

據此,將全省分為以下六個區進行規劃。

(十一)各區地質環境保護規劃

——浙北平原地面沉降和水土污染防治區。本區地處浙東北部,包括*、*、*、*、*等市17個沿海平原縣(市、區),面積約17*6平方公里。區內出露地層主要為第四紀松散堆積物,厚度40—300余米。地形平坦,水網密布,海拔高程一般2—3米。地表水資源總量較豐富,但污染嚴重;土地肥沃,但耕地質量有待提高。本區地處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經濟發達,交通便利,人口密度高,城市化進程快,城鎮密集,經濟建設規模大、發展迅速,人類工程活動頻繁,國土開發強度大,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強烈。

主要環境地質問題:工業廢水、廢氣、廢渣大量排放,生活和其它固體廢棄物數量猛增,污水灌溉和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導致水土污染;超量開采地下水導致采補嚴重失衡,區域地下水位持續下降,誘發地面沉降,加劇洪澇災害和耕地漬害,危害城市市政及航道交通設施;*、*、*等巖溶水分布區因地下水開采不當,發生多起巖溶塌陷;某些工程建設施工不當造成局部邊坡失穩,誘發滑坡等地質災害,導致環境質量惡化。

該區地質環境保護重點是控制地面沉降和防治水土污染。科學制定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建立和完善區域及城市地下水動態和地面沉降監測網絡,建立地下水資源優化管理模型,有效控制地面沉降;加強城市建設對地質環境影響研究,建立*、*等城市地質環境數據庫;開展城市固體廢棄物地質處置的規劃、選址和環境地質研究,加強對垃圾填埋場的地質環境監測;合理使用農藥、化肥,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加大地質環境綜合整治力度,使本區地質環境質量惡化的趨勢基本得到控制,城市地質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浙西北山地礦山生態地質環境治理和地質災害防治區。本區地處浙西北,包括*、*、*的部分縣(市、區),面積約21771平方公里。區內以構造—侵蝕中低山為主,地形地貌受北東向構造制約。沉積碎屑巖及碳酸鹽巖廣泛分布,礦產資源主要有石煤、石灰巖、建筑材料等。本區水系多,坡地分布面積廣,竹木植被發育,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地質環境資源和旅游資源豐富,風景名勝區面積列各區之首,擁有天目山、清涼峰和古田山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省級自然保護區,長興和常山國際“金釘子”標準剖面,長興揚子鱷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兩江一湖”,“浙西大峽谷”等景區(點)。區內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山區及鄉村相對較慢,但建材業、旅游業發達,采礦十分普遍。人類工程活動主要是采石、開礦、修路、墾植以及旅游景點建設等。

主要環境地質問題:大量的煤、石煤及其他閉坑礦山因歷史原因,均沒有進行復墾還綠,遺留了較多的礦山環境地質問題,一些老礦山和正在開發的礦山嚴重破壞地質景觀,常引發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等。據不完全統計,已發生滑坡84處、泥石流8處、崩塌7處、巖溶塌陷15處,危及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經濟損失達數億元。

本區地質環境保護以礦山地質環境調查治理、地質災害防治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為主要內容。開展閉坑礦山,尤其是石煤礦山的全面調查,對危及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礦山進行綜合治理;正在開采礦山復墾還綠率達40%以上;完成各縣(市、區)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編制縣(市、區)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對重大的地質災害點進行長期監測,對可能發生且危及人生安全的地質災害體進行治理;提高森林覆蓋率和林分質量,綜合治理水土流失;加強對區內常山*紀國家地質公園和長興灰巖金釘子剖面的保護。嚴格規劃管理,保護與開發并重,加強“兩江一湖”等旅游資源地質生態環境保護。

——浙西南山地地質災害防治區。本區地處浙南,包括麗水市全部及*市的永嘉、文成、泰順共12個縣(市、區),面積22880多平方公里。區內以構造侵蝕中低山為主,山高坡陡,地勢起伏大,地形地貌變化復雜,是我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區域,省內最高峰黃茅尖(海拔1929米)即位于本區,是多條水系的發源地。旅游資源也比較豐富,植被發育,森林覆蓋率達70%,我省面積最大的鳳陽山—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區內。區內火山碎屑巖系及花崗巖類等廣泛分布,主要礦產有非金屬礦葉臘石和螢石,金屬礦銅、金、銀、鉬、鉛、鋅等。本區經濟欠發達,是我省貧困人口最為集中的區域,人口密度小,城鎮少而小。人類工程活動主要是道路建設、采礦、墾植等。在建的金麗溫高速公路縱貫全區。

主要環境地質問題以突發性地質災害最為嚴重,主要是堆積層滑坡,次為泥石流、崩塌。據不完全統計,發生各類地質災害420處,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潛在地質災害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食用菌生產破壞植被、礦山開采引發地質災害也較嚴重;治理水土流失的任務相當艱巨,青田、永嘉縣水土流失面積均超過500平方公里。區內金溫鐵路沿線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時有發生,成為地質災害多發區段,給鐵路運輸留下嚴重隱患。

本區地質環境保護以地質災害防治為主,對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滑坡等地質災害進行重點治理。完成縣(市、區)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及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提高防災抗災能力,使地質災害發生率和人員傷亡、災害損失有明顯降低;加強金溫鐵路及公路沿線地質災害的調查、研究、監測和治理,保障交通運輸安全運行;綜合治理水土流失;加強對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地質環境保護的監管;開展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治理,通過對地質災害的防治,實現改善地質環境質量的目標。建設地質災害防治示范縣2個,示范點3—5個。科學規劃、合理開發礦產、旅游、生物資源,做到資源開發與地質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浙中丘陵盆地地下水資源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區。本區位于浙中,包括*市的大部及*市、*市、*市的部分縣(市、區),面積約23*0平方公里。本區以丘陵盆地為特征,盆地內廣布陸相碎屑巖,河谷發育;盆地周圍則由火山巖系組成低山區。土地資源相對豐富,土壤以紅、黃壤為特色。礦產主要是螢石、硅藻土、硫鐵礦及石材等。紅層孔隙裂隙水、河谷潛水等地下水資源較為豐富,但河谷潛水易受污染。有多處地質遺跡,旅游資源有開發前景。本區交通比較發達,近年來城鎮建設發展較快,形成*、**等區域性中心城市,有杭金衢、金麗溫、上三線、甬金、金臺等多條在建和即將建設的高速公路貫穿本區。經濟活動主要是道路建設、采礦、墾植、城鎮建設等。

主要環境地質問題主要表現為礦山開采引發采空區地面塌陷、泥石流;礦坑水的不合理排放,引起水、土污染,造成農田減產、飲水困難。突發性地質災害時有發生,區內有記錄的各類地質災害共110處,尤其是新昌、嵊縣玄武巖臺地地區巖層滑坡,嚴重威脅著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上虞—三門高速公路途經嵊州、新昌、天臺段,建設中已誘發多起滑坡和崩塌;區內水土流失嚴重,其面積達4000多平方公里。新昌硅化木、天臺盆地內的恐龍蛋和龍骨化石嚴重流失和被破壞,地質遺跡保護形勢嚴峻。

本區地質環境保護以地下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地質災害防治為主要內容。完成全區15個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編制地質災害防治規劃;整頓治理礦山地質環境,嚴格控制礦山廢水的排放,控制其他污染源和排放量,使水土及生態環境質量有根本好轉;對上三線嵊州—天臺段沿線地質災害進行重點調查與治理,切實做好各類工程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把好地質災害預防關;開展金衢盆地及主要河谷平原以水質保護為重點的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和監測工作;以治山為本,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覆蓋率和涵養水源能力,控制水土流失;建立天臺恐龍蛋及龍骨化石省級地質遺跡保護區。建設地質災害治理示范點1—2個。

——浙東南沿海丘陵平原地質災害和水土污染防治區。本區位于浙東沿海,包括*市部分、*市和*市的沿海縣(市、區),面積約15570平方公里,該區以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原相間分布為特征,海岸線蜿蜒曲折,形成象*、*、*等三大港灣。丘陵山區主要為火山巖系,平原區為第四紀松散沉積層。區內旅游資源豐富,有著名的雁蕩山等風景名勝區。有明礬石、高嶺土、鉛鋅礦及石材等礦產。本區經濟發展水平高,城市化進程快,形成了以*、*為中心的城市網絡群,局部地區城鎮密度很高甚至連片,區內國土資源開發強度大,各種工程活動頻繁,甬臺溫、金麗溫高速公路正在建設,三門核電站、金臺高速公路、東海油氣上岸等重大工程即將興建,地質環境承受著巨大壓力。

區內各類環境地質問題均有存在,突發性地質災害時有發生。據不完全統計,已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及邊岸侵蝕等70多起。采石等破壞自然景觀;丘陵坡地過度開發造成水土流失;沿海平原過量開采地下水,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導致*溫嶺、路橋一帶發生地面沉降;城市化進程加快,生態環境日益惡化,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大量工業、生活污水和各類垃圾嚴重污染環境和地表水,導致水土環境質量日趨下降,并對海洋生態環境構成威脅。這些環境地質問題,已成為制約區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

本區地質環境保護重點是地質災害和水土污染防治。通過地質環境調查與評價,研究地質環境與城市發展的相互關系,使之相互協調。主要措施是:開展平原區農業生態地質環境調查,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資料;通過縣(市、區)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重點治理對人民生命和財產有直接威脅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有效防治地質災害;開展交通沿線和閉坑礦山的生態環境治理,加強交通、能源、油氣管線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地質環境保護的監管,認真做好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建立并完善地下水動態和地面沉降監測網絡,建立溫椒黃、溫瑞平原地下水資源優化管理模型;綜合治理水土流失;建設地質災害防治示范區(縣)1—2個,示范點2—3處。

——*群島及沿海島嶼港灣地質環境整治區。本區位于浙東沿海,包括*本島、岱山、嵊泗及*玉環和*洞頭等海島縣,面積1640多平方公里,面積大于500平方米的島嶼有3061個。由海島、海灣平原和丘陵山地組成。丘陵山地為火山巖系和花崗巖類,海灣平原地形平坦,地面標高1—3米。人類工程活動主要是城鎮建設、港口建設、石料開采等,東海油氣開發、*半島(連島)工程將對本區經濟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主要環境地質問題為海岸碼頭粘性土層滑坡及邊坡失穩,造成嚴重的災害;建筑石料開采破壞海島自然景觀,海岸地貌景觀和地質遺跡破壞較嚴重;海島可供開發利用的地下水資源匱乏,供水緊張,水資源緊缺已成為海島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

本區地質環境保護重點是島嶼港灣地質環境整治及海島地下水資源的調查評價、管理及保護。研究海島蓄水、地下水的開發利用途徑,進行海島小型地下水庫建設的可行性研究和選址,在地下水庫建設方面有新的突破;加快水利設施建設,增加供蓄水能力;遏制采石破壞自然景觀;做好港口碼頭、民用設施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建立岱山縣長途島海灘巖省級地質遺跡保護區。

四、地質環境保護重點工程

(十二)根據我省社會經濟發展和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要求,針對地質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為實現規劃的近期目標,20*年前安排以下地質環境保護重點工程。

——城市地質環境保護綜合調查評價工程。完成全省縣級以上城鎮為重點的1:50萬環境地質遙感綜合調查評價,為城市建設規劃和城市地質環境保護及監管提供科學依據;編制完成*、*、*等重點地區環境地質圖系,綜合評價地質環境質量;完成*、*、*、*等四個區域性中心城市1:5萬環境地質綜合調查評價,共10—12個圖幅,面積約4440—5330平方公里。提交城市地質環境保護規劃和城市化進程中急需的基礎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地質災害防治、國土開發和整治等基礎資料;

為配合“杭、寧、溫”城市發展的需要,要進一步加強地質環境監督管理工作,重點是搞好地質環境調查與評價。主要包括:地下水資源潛力評價與供水途徑、地質災害調查、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城市人類工程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水土污染狀況、固體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與地質處置及地質環境保護對策等。

配合*灣大橋、三門核電站、東海油氣上岸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開展以環境地質調查為主的綜合調查評價及地質環境保護監管。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監測與保護工程。開展全省地下水資源評價和地下水環境質量評價,編制*省地下水資源與地下水環境圖;開展金衢盆地及主要河谷地區以水質保護為重點的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和監測工作;在山前河谷及其他缺水地區,利用地下含水層的廣闊空間,開展建造地下水庫的調查研究,實現地表水和地下水聯合利用,調蓄水資源;在有條件的地區實施地下水人工回灌,促使采補平衡;繼續探索和開辟新的地下水水源地,在海域、海島、濱海地區尋找地下水,以滿足城市及缺水地區發展的需要;改革用水結構,實行分質供水,優質優用,使有限而清潔的地下水資源主要用于生活飲用。

加強動態監測,合理開發利用及保護地下水資源,調整優化以城市為中心、沿海平原及金衢盆地為重點的地下水動態監測網絡,20*年區域網控制面積達到1*平方公里;擴大城市網涵蓋面,基本控制地下水主要開采縣(市、區)約40個,并逐步擴大重點河谷潛水區及金衢盆地紅層孔隙裂隙水的監測,建立各類地下水動態監測點約1000個,其中國家級點達到50—60個,省級點180個。加快地下水動態監測信息網建設,提高監測成果的時效性和服務水平,實行監測成果公告制度,實現地下水資源的動態管理,有效保護地下水環境。

——沿海平原地面沉降監測與防治工程。完善*市、*市城市地面沉降監測網,加密所屬重要縣(市、區)的監測;完善杭嘉湖平原、寧奉平原的區域監測網,2003年實現GPS監測;新建溫黃、溫瑞平原區域地面沉降GPS監測網;區域監測網的控制總面積達到6000平方公里;在*市建設一組地面沉降監測標;20*年前地面沉降均實現GPS監測。

研究地面沉降與地下水開采、水位動態與地質結構的相互關系及其演化規律,結合海平面變化,深入分析地面沉降對城市建設、國土整治、經濟發展的危害。建立城市和區域地面沉降評價標準和指標體系,提出地面沉降防治和地下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切實有效對策,有效控制地面沉降。

在建立區域地質、地理和地球物理數據庫基礎上,應用3S技術建立沿海平原地區地面沉降預測預警系統,同時開發地面沉降災害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綜合風險評估模型和仿真模擬系統,為政府制定城市和區域可持續發展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突發性地質災害調查、預測預警與防治工程。在認真總結試點縣(市、區)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全面部署并完成我省40個地質災害多發縣(市、區)的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進而編制縣(市、區)地質災害的防治規劃,在突發性地質災害的監測、勘查、風險性評估、治理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提高地質災害監測預報和防治水平。每年治理具潛在危害的重大地質災害點10—20處。重點建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點100—200個。

初步建立以GIS為基礎,綜合地質、地形地貌、氣象等因素的滑坡災害預報預警和災害應急管理系統。初步實現地質災害易發區重點災害點的臨災預報,對災情發展態勢進行快速評價,為防災減災提供有效的決策依據。

開展城市建設、有可能導致地質災害發生的工程項目建設和在地質災害易發區進行工程建設的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有效預防地質災害。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工程。完成生產礦山和主要閉坑礦山的生態地質環境調查評價,提出治理對策和方案,并逐步進行治理,完成20—30處礦山的治理工作,使礦山地質環境污染及地質環境惡化的狀況基本得到控制,主要交通干線、江河流域自然景觀得到全面恢復;加強正在開發礦山的地質環境管理,礦山廢渣合理堆放、廢水全部達標排放;在“十五”期間關閉的礦山、坑口地質環境復墾、還綠率達到40%以上;新建礦山實行地質環境保護與礦山設計同步進行,有效防治地質災害,確保礦山地質環境得到修復治理。

建立并堅決實施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土地復墾、露天臺階開采、環境治理達標、自然生態環境治理備用金、冶煉技術標準等項制度。嚴格禁止土法采選冶金礦、鉬礦、硫鐵礦及土法煉礬,控制石煤開采,嚴格禁止在風景區、自然保護區及交通干線、江河可視范圍內的采礦、采石、采砂活動。

——地熱和天然礦泉水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工程。積極進行杭嘉湖平原地熱資源勘查的綜合研究和前期論證工作,在此基礎上有重點、有目標地開展勘查工作,力爭在20*年取得突破;研究杭嘉湖平原等地低溫熱礦水的綜合利用;對已開發利用的泰順承天溫泉、寧海南溪溫泉、武義塔山地熱,完善并實施綜合利用規劃,充分發揮資源效益,加快開發利用步伐;加強開發利用中的科學研究、監測和環境保護;在條件成熟時進行地熱資源重新勘查評價,擴大地下熱水開采量,以滿足進一步開發的需要。

加強大型和特殊類型及城市、風景區附近礦泉水水源地的勘查評價和開發,加大礦泉水資源勘查和開發利用的監管力度。協助和配合有關部門進行礦泉水行業結構調整,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能適應不同層次消費者需要的系列化產品,提高資源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農業地質環境調查評價工程。全面調查農業地質環境背景,深入分析研究人類經濟活動對農業地質環境的負面影響及加強保護的對策措施。安排浙北平原、浙中盆地和浙東南沿海約3.5萬平方公里以服務農業為目的的農業地質環境調查評價,為政府部門農業區劃、合理開發農業資源、防治農業地質災害、扶持生態型農業產業化、耕地資源適應性評價、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提供基礎資料和宏觀決策的基本依據;選擇重點區段及城市附近,初步建立包括淺層地下水環境和土壤環境質量的監測網絡及其數據庫。

——地質遺跡保護區和地質公園建設工程。開展地質遺跡保護區的調查評價和科學研究,加快地質遺跡保護區的建設,使具有重要典型意義的地質遺跡得到有效保護。20*年前建成6處地質遺跡保護區或地質公園,分別是:將長興縣二疊系長興灰巖國際標準剖面和*、*—*系國際標準界線剖面升格為國家級保護區;建設天臺白堊紀恐龍蛋及龍骨化石產地、岱山縣長涂全新世海灘巖省級地質遺跡保護區和臨海桃渚中生代火山地質公園及常山*紀地質公園。

——地質環境保護信息網絡工程。加快地質環境保護信息網絡建設,基本建成覆蓋全省,集地下水動態監測、地面沉降監測、地質災害監測、水土污染監測以及地下水資源、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等于一體的,由部、省、市三級網絡組成的地質環境保護信息網絡;初步實現對地質環境監測信息采集、存儲、傳輸、處理及成果等全過程的有效管理與監控,實現地質環境動態變化與環境地質問題的預測預報預警,達到地質環境保護管理網絡化、信息化,全面提高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和地質環境保護水平。

加大地質環境保護信息工程建設的投資,建立健全管理機構,配套硬件設施,積極推廣信息技術在地質環境監測和保護中的運用,推動信息化建設進程。重點建設*、*、*和*、*、*等城市地質環境信息管理子系統,包括數據庫系統、專家系統、動態分析系統和預測評價系統等。利用信息系統進行地質環境惡化趨勢的預測預報,逐步建立早期預警制度。

——固體廢棄物地質處置工程。開展杭、甬、溫等城市固體廢棄物處置現狀調查和地質處置場址選址規劃,并對場址選址開展可行性調查論證。調查研究的相關問題包括:垃圾填埋的地質環境效應;填埋場環境影響評價內容、方法、標準及指標體系;填埋場專項調查內容、方法及手段;滲濾液在場地水、土系統中滲透、遷移、擴散規律;場址適宜性及科學優選的原則;場址勘查方法和提供滿足場址設計、施工和安全運營的資料及參數;以及服務期滿和正在運營填埋場的動態監測與評價等,為政府有關部門實施固體廢棄物地質處置提供決策依據。

——地質環境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調查評價工程。開展水致疾病及改水的調查評價,研究天然水環境引起的地方病及水污染導致的疾病;從環境水文地質和水文地球化學條件研究評價水土質量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水、土及空間環境天然有害物質(如氡、砷、鉛、鈾等)、物理污染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調查評價;垃圾堆場、廢物處置場及集中污染源地帶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調查及其對人體健康的風險評價;開展用水文地球化學工程技術及原位微生物污染治理防治地方病和流行病的研究;水土巖宏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學特征(背景)與人體健康關系的研究;優化生存環境、最佳生活區與療養地的研究與開發等。

——地質環境保護示范工程。建設慶元、永嘉、淳安縣等縣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示范縣(市、區)3—5個;建設上三線高速公路新昌段上巖鄉及天臺段、甬金公路嵊州段、金溫鐵路麗水—青田段等重點地質環境治理示范線5—10條;永嘉縣甌北鎮嶼塘山、淳安縣威坪鎮道鷹山、安吉縣天荒坪等地質災害治理示范點5—8處;新昌縣回山鎮下山村、慶元縣左溪鎮竹坪村、東陽市千祥鎮五度山滑坡等群專結合示范點5—10處;*市、*市地面沉降監測示范區;龍游縣溪口黃鐵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示范點;常山縣黃泥塘達瑞威爾“金釘子”界線層型和長興縣二疊系長興灰巖國際標準剖面等地質遺跡保護示范區。通過以上面、線和點的示范工程建設,為全面整治地質環境提供經驗,并借此推動全省地質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

省、市、縣(市、區)各級政府及其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規劃確定的地質環境保護示范工程的指導和管理,全面推廣示范工程的經驗,帶動整個地質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的健康發展。

對列入示范工程的項目,各地各部門在政策和資金安排上要優先給予支持。地質災害治理示范項目建設要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按規劃立項、勘查設計、施工、監理和監測,并切實抓好組織管理和具體實施,確保工程質量。已建成的示范工程,要加強運行過程中的維護和管理,使之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五、主要保障措施

(十三)加強法制建設,依法保護地質環境。認真貫徹執行《礦產資源法》、《環境保護法》、《水土保持法》、《水土污染防治法》、《土地管理法》、《水法》和《全國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等與地質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在國家法律法規指導下,盡快研究制定《*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省地質遺跡保護管理實施辦法》、《*省飲用天然礦泉水勘查、鑒定、監督管理規定》和《*省地熱資源管理規定》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行政性文件,逐步完善地質環境保護法規體系。

做好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地質環境保護工作,必須始終以法律為依據,依法辦事。加大執法和依法保護的力度,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嚴格依法監管。各級地方政府和地礦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加強對本地區地質環境管理和執法監督的力度。

(十四)健全管理機構,完善監督管理體系。健全省、市、縣(市、區)地質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和行政監督管理體系,將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監督管理職能延伸到縣(市、區)和重點鄉鎮,地質環境保護實行各級政府、部門行政首長負責制。要逐步形成和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地質環境保護管理體制和責任制度,推進防治地質災害和保護地質遺跡等保護地質環境管理職能的全面到位。認真做好省、市、縣(市、區)三級地質環境保護規劃的編制、實施和管理。對違規造成地質環境惡化的,通過依法監督,及時糾正,并促使其承擔治理和恢復責任及費用。通過政策、法規和規劃,理順關系,明確各部門管理的職責,形成監測評價、監督、資源開發與地質環境保護相協調的綜合管理體系。提高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在與地質環境保護相關的國土整治、地下水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等規劃制定、項目審批的參與度,履行監測、監督責任。

加強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的資質認定和管理。勘查評價、施工等單位進行以上工作都必須持有相應的資質證書。逐步建立并實行地質環境保護評估師、注冊工程師制度。

(十五)改革地質環境保護投入機制,多渠道保證資金投入。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實行公益性、商業性地質環境調查評價、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和危險性評估工作分體運行。國家重點做好公益性、基礎性地質環境保護的調查評價,同時通過引導、鼓勵,多渠道投資,開展適應市場需要的商業性地質環境調查評價和地質環境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以及高新技術、重大項目的研究與開發。

省、市、縣各級政府要將地質環境保護資金列入財政預算,設立專項資金,建立穩定的投入保障機制。“十五”期間各項重點工程估算所需資金1.675億元。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要將地質環境保護的經費納入工程預算。根據“誰誘發,誰治理”、“誰受益,誰投入”、“誰開發,誰保護”的原則,界定保護、治理責任和費用。

積極爭取國家、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資助和個人捐贈等形式,籌集資金,建立專項基金,用于地質環境保護。

嚴格執行“礦山自然生態環境治理備用金制度”,做好環境治理備用金的管理,確保礦山環境的治理和恢復。

(十六)加強協調配合,做好全方位合作。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橫向聯合、研討交流、合作攻關,探討運用新技術、新方法,形成一個共同保護地質環境的良好氛圍。加強與江蘇、上海合作開展長江三角洲環境地質調查評價,并爭取與國外科研部門合作。各地計委、國土資源、城建、水利、環保、農林、交通、氣象、衛生等部門要橫向聯合,協同實施地質環境保護、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地質遺跡保護區建設等;加強跨部門、跨學科、跨地區地下水資源保護、水土污染調查評價與監測治理等工作的合作。

(十七)實施科技創新戰略。地質環境保護是涉及多學科、多領域的科技工作,要確立科技創新在地質環境保護中的核心地位,將科學技術研究貫穿于地質環境保護的全過程。廣泛引進新思路,應用和發展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探索并建立地質環境各類調查評價指標體系,全面提高地質環境保護各個層面的科技含量和水平,使地質環境保護有突破性進展。加強計算機、3S技術、地球物理探測技術、地球化學技術等,在水工環地質調查評價、地質災害調查與防治、污染治理等領域的應用。加強產學研結合,形成互補型科技支撐與創新體系。加強地質環境保護的科學研究,并將其納入科技發展計劃,在地質環境保護經費中,應確定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地質環境保護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全面建立省、市、縣(市、區)三級地質環境保護數據庫,及其應用、操作、管理和預測預報系統,形成完整的、服務社會的信息網絡。

篇(7)

關鍵字:土木基礎設施,減災基礎,進展和趨勢

中圖分類號:S96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在當今社會,災害的頻發是阻礙人類經濟建設和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各國都必須重視的重要課題。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土木基礎設施也得到快速的興建,但還是難以避免災害的侵襲。災害對土木工程的破壞主要有工程災變和自然災害兩個方面。工程災變包括由大規模工程活動所誘發的地表塌陷,邊坡失穩和地基失效等情況,工程系統自我損傷的積累也有可能導致突發事故。自然災害包括洪水,臺風,地震,火災,泥石流,滑坡等。我國向來重視土木基礎設施減災的研究,在多個重點項目上資助了土木基礎設施減災的研究,取得了較為滿意的進展與成果,逐漸走向了土木基礎設施減災的科學前沿。下面就讓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土木基礎設施減災基礎研究的進組和趨勢。

一:災害危險性分析和損失評估理論

對災害危險的了解和損失評估是土木基礎設施建設的依據,在研究洪水,臺風,洪澇,滑坡,地震等自然災害或人為造成的災害后,根據災害模式和負荷的分布規律及特點,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的災害危險評估方法和理論,分析了災害的傳播規律和形成機制,主要內容有

(1)提出了基于AI(人工智能)和GIS(地理信息系統)的災害危險分析理論,建造了STLS(地震構造信息)系統,使得地震的劃分等級和危險評估方法都有了新的突破,提高了精確度和分析效率。

(2)建立了一組城市極值風速的危險評估概率法,兩種危險評估方式與風場函數法。

(3)通過相應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對建筑物煙氣和火災形成原因和燃氣爆炸的規律進行分析和研究,制定了建筑物燃爆災害的預測模型和煙氣控制系統。

二:工程結構優化設計和防災示范研究進展

研究不同災害負荷下的工程結構,可以得出不同優化設計方案。主要有

(1)研究比較高層建筑物在風和地震的作用下可靠分析數據與結果。

(2)提出結構災害負荷近似無限負荷的假設,并給出相應負荷下結構體系的可靠性計算方法。

(3)研究抗災結構的優化特點和抗災結構最優設防水平,對比分析最優化設防的可靠性和抗災結構最優設防負載。四,對鐵路工程給出泥石流,滑坡等災害的預報方法,建立相應路段的可靠分析辦法。根據水利結構的特性,分析研究壩址隨機地震模型,在強度非平穩和平穩的隨機地震動場假定下確定建立抗震可靠辦法和相應結構反應。

我們將鎮江,鞍山,唐山等有著不同特色的城市作為災害的典型區域,選擇昆線—普雄段作為防治多種災害的重大典型區域,選擇廣州作為我國大城市防洪典型,在這些區域運用仿真系統,地理信息系統,損失評估,危險性分析,人工智能,決策和應急反應系統等先進的土木工程防災系統,充分展現了高新減災技術在土木基礎設施減災領域中的優勢,為我國重大土木工程減災做出了巨大貢獻。

三:土木基礎建設減災研究的發展趨勢

(一)生命線和大型結構工程控制

根據災害的動力作用特性和災害作用空間的分布,研究生命線和結構工程以及周邊介質作用產生的非線性災害響應,提供相應優化的控制方法與理論。為了確定大型非線性結構災害的響應,要對橋梁,建筑,海工,水工等大型構件,材料和體系進行災害模擬試驗,分析其在極端情況下動力破壞,失效與坍塌的可能,還要研究周邊介質互相作用的材料。為了確定結構災害性設計和控制,需要研究多級防災的性態水準,性態目標和防設水準,建立起性態追準和結構災害的關系,確定結構災害的性態設計與控制設計的方法和理論。研究減震裝置和大出力,低耗能,高性能的智能驅動裝置,研究大型結構災害控制的技術和措施,配備智能控制系統。

(二)巖土工程災害的防治

巖土災害的防治需要對土體的非均質及各種復雜的自然環境特點進行研究,分析地下空間使用后的環境損傷和誘變災害可能,重點關注災害和工程的作用力,災變行為與減災的新技術。高應力深部地下工程防治要研究深采條件下巖體特征和圍巖頂板災害,變形破壞,巖爆和瓦斯突出的關系,使用地下承運和巖體結構的運移關系,開采突水的機理來確定優化方案。大型地下工程環境控制主要研究城市地下空間使用和開挖工程導致的地表塌陷,做好控制工作,保護地表水和含水層。重大土木工程地基失效防止需要根據巖土的材料特點,研究巖體與原位土的動,靜力學性能,土體液化及液化后的變形,建立起巖體構造面—非連續介質模型。探索地基在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災害下殘余變形,失穩和結構作用的機理。確定地基加固的辦法和定量評估技術。

四:數字減災工程系統

數字減災是針對重大工程和城市災害的分布不均和復雜性等特點,運用現代數字模擬技術,再現災害破壞特征,過程,災害分布,模擬減災策略和減災效果。重大工程數字減災模型是重點研究地震災害試驗和風災試驗的系統,主要再現了災害的分布的范圍和過程,找出控制的辦法并模擬。城市數字減災系統主要依據城市災害的評價模型,主要針對城市典型災害歷史,建立城市數字減災工程。

結語

土木基礎設施減災是一項前沿的科學技術,涉及工程,信息,土木,地學,材料學等多個學科,綜合性較強。高新技術的發展為土木基礎設施減災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開拓出許多新的研究領域和課題。今后的土木基礎設施減災研究應該更加重視學科間的融合與交叉,促進國與國之間的技術交流,增強減災基礎的研究水平。

參考文獻:

[1]茹繼平;土木基礎設施減災基礎研究進展與趨勢[J]土木工程學報 2000(6)

[2]瞿偉廉;智能材料結構系統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1999(3)

[3]項海帆;結構風工程研究的現狀和展望[J]振動工程學報 1997(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导航|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免费看撕开奶罩揉吮奶头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αv忘忧草|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特级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无套内射迪丽热巴| 精品人妻av区| 国产黄在线观看免费观看不卡| 浪货跪下给我好好含着羞辱调教|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乱妇乱女熟妇熟女网站| 久青草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性荡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多p混交群体交乱的安全保障|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无 | 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 影音先锋中文字幕无码资源站|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2018国产精华国产精品| 日本在线 | 中文|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va尤物在线观看蜜芽| 中文字幕v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综合|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免费|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无|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 国产日韩成人内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