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6 09:50: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城市發展愿景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城市,不論是所謂的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不論是發達地區的城市還是欠發達地區的城市,服務腹地都是其基本職能之一。不同之處在于,不同能級的城市擁有不同尺度的腹地和市場,全球城市向全世界提供服務,縣城是縣域范圍的服務基地。但是,不論從經濟角度還是社會角度都不能排除三四線城市或欠發達地區城市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可能性與必要性。
學術界已經從不同角度對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形成機制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有學者根據形成階段驅動力的不同,將集聚區劃分為原生型集聚模式和嵌入型集聚模式。前者自發集聚形成,典型的如上海同濟現代建筑設計街;后者由要素驅動形成,典型的如日本東京的六本木新城、倫敦的金絲雀碼頭、新加坡的新達城、北京的華貿中心。本文關注的是后一種類型,即政府如何引導、激勵特定的現代服務業企業集聚到城市的特定區位?政府這一行動成敗的關鍵是什么?需要哪些前置條件?需要哪些具體驅動要素?
一、現代服務業與城市興衰
一般而言,現代服務業可大致劃分為四種類型:第一,基礎服務,包括通信服務和信息服務等;第二,生產和市場服務,包括金融、物流、法律、廣告、會計、房地產、批發、電子商務、農業支撐服務,以及中介和咨詢等專業服務;第三,個人消費服務,包括教育、醫療、健康、餐飲、住宿、文化娛樂、旅游休憩、商品零售等;第四,公共服務,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務、基礎教育、公共衛生、醫療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務等。
2007年3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指出“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是衡量現代社會經濟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辈粌H如此,對于城市發展攸關的是,服務業發展多元化程度和質量是吸引、挽留自然人和法人的重要因素。一個自然人和法人不愿入駐的城市,或者企圖逃離的城市注定是一座走向衰敗的城市。反之,則是一座走向繁榮的城市。
因此,對于不同層級和不同發展階段的城市而言,問題的核心不是“是否需要、是否發展現代服務業”,而是發展“哪種類型、哪種能級的現代服務業”。從這種意義上說,現代服務業發展是否深入,已成為當前經濟形勢下城市興衰的關鍵所在。
二、城市愿景與現代服務業發展
計成在《園冶》“興造論”中指出,“世之興造,專主鳩匠,獨不聞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諺乎?”意思是講園林的藝術高度主要取決于主人,而專業人士則起輔助作用。城市決策者,特別是發展政體國家的城市決策者對于城市發展的走向、軌跡和前景有著重大的影響。一個基于城市資源稟賦,符合時展規律的城市愿景將為城市的永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盡管城市愿景的實現,以及城市發展和躍遷是多因之果,但在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背景下,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注定是不可或缺的環節。不同城市基于資源稟賦和城市愿景的差異在發展現代服務業方面也各有不同。
1.發展訴求差異
發展特定部門的現代服務業,對于有的城市來說是目標訴求,對于另一些城市來說則是工具訴求。同樣是發展酒店業,在麗江更接近目標訴求,而在上海則更接近工具訴求。
2.發展門類差異
盡管每座城市都試圖全面發展現代服務業,但基于不同的城市愿景,發展不同門類的服務業對于不同城市有著不同的戰略意義。對于上海這一亞太地區正在崛起的全球城市,發展金融、物流、法律、廣告、會計等生產和市場服務會強化城市的基本職能,使城市更加趨近于設定的愿景;而對于麗江,發展健餐飲、住宿、文化娛樂、旅游休憩等消費服務則是實現城市愿景的重要途徑。
三、經濟發展與載體建設
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方式并非一成不變,其會隨著城市發展愿景和外部經濟條件的演變而不斷調整。在調整過程中,城市規劃布局與經濟發展如何相得益彰,是城市發展要考慮的首要因素。
1.經濟發展與物質空間
經濟發展和物質空間,或者經濟發展和城市化(urbanism)一直以來就被認為是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悖論。實證研究表明,至少對于發展中國家的城市而言,t時間的物質空間創造或改善是經濟活動發生的原因(之一),而t+1 時間的經濟活動又會觸發物質空間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初,羸弱的基礎設施已經影響到了上海的城市形象和發展基礎。一些對上海的投資環境作過考察的外國學者及廠商認為,在中國各開放口岸中,上海的經濟地理條件、職工的技術素質、產業配套能力和“資本邊際效率”等都是最好的。但是,這些優勢卻被某些不足抵消了。這些不足主要是指基礎設施“陳舊落后”,“不能適應現代化企業活動的基本要求”。
在經濟學中,一種商品價格的上升使另一種商品的需求增加,那么后者就被稱為“替代品”(substitutes)。替代效應是指一種投入品價格的上升將導致廠商用其他投入品來代替這種投入品。在有多種生產要素的情況下,成本最小化原理的一個重要后果是,一種投入品價格的上升,相對價格的變化會導致廠商用較便宜的投入品替代這種昂貴的生產要素。當其他要素的成本(政治成本或經濟成本)高企時,物質空間作為一種城市可控的要素對其他稀缺或“昂貴”要素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上海市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上海市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制造業開發區醞釀于1981年,先于上海成為沿海開放城市(1984年)。在當時,上海市還無權享受其他特區城市享受的諸種優惠政策。在政策優勢缺位的背景下,為了吸引外商投資,市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格外重視空間載體的建設,試圖在特定空間內配置完備的跨國企業生產制造所需要的要素,打造能夠滿足跨國企業運作需求的適宜環境。在這一階段,優惠政策是稀缺的、“昂貴的”,城市政府在無法獲得政策這一“要素”時,便用物質空間作為替代。
2.城市空間要素概念的導入
城市空間要素是城市物質空間的基本構成單元。城市空間要素是指同時具有如下特征的城市開發:(1)該要素是城市范圍內的物質實體;(2)該要素的創設需要對城市土地進行開發;(3)空間(spatial)層面的布局與物質(physical)層面的規模和質量將決定或嚴重影響該要素主體功能的發揮。
根據生產和生活用途可以將城市空間要素劃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生產性城市空間要素、生活性城市空間要素和支撐性城市空間要素。生產性城市空間要素是指服務于法人,直接參與或直接服務于生產經營過程的各種城市空間要素,這里的生產包括實物的生產,也包括服務的生產,此類要素主要包括寫字樓和廠房等。生活性城市空間要素是指服務于自然人,旨在滿足生活需求、提升生活質量的各種城市空間要素,主要包括住宅、文化設施和休憩設施等。生活性空間要素的配置狀況是影響城市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不只是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同樣已經意識到城市生活質量對于城市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支撐性城市空間要素是指既服務法人,也服務自然人;既服務生產經營也滿足生活需求的各種城市空間要素,如城市道路、機場、酒店、會展設施等。
3.城市空間要素與載體
城市空間要素不僅是城市區位優勢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城市政府相對容易掌控的區位優勢。
相對于尺度上更為宏觀的地域層面和行動上更具慣性的操作層面,城市政府對于在地段層面進行的物質(空間)范疇的干預具有相對確定的處置權。伴隨著干預在方式和空間兩個維度的擴展,城市政府的可控性呈逐漸下降趨勢,城市政府的操作不能突破許多由國家或上級政府設定的尺度或“紅線”:比如,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初,哪些城市享受怎樣的優惠政策并不為城市政府所能左右,盡管它可以為之努力,但最終的決策權并不在城市;比如,雖然悉尼市政府非常急于吸引全球活動,但它卻不能向國際企業提供稅收方面的激勵,因為稅收作為聯邦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并不受城市政府掌控。
載體,即基于特定社會經濟發展訴求,由公共部門或私人部門集中配置特定城市空間要素的特定城市地區。我國的各類經濟開發區就是為促進制造業集聚發展而創設的一類載體,而興起于1990年代的CBD建設則是為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而創設的一類載體。
四、現代服務業發展與載體建設
為了集中發展現代服務業,倫敦在不同區位規劃了若干特別分區,引導形成了中心城區、內城區、郊外新興商務區等不同類型的集聚發展模式。不僅倫敦如此,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其他許多城市,甚至亞洲的香港、新加坡、首爾等城市也都非常重視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培育與建設。近年來,上海也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宏偉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建設計劃,這些項目區位不同,承載的使命不同,進而城市空間要素的構成也不盡相同。
1.因地制宜的載體建設
發展現代服務業必須基于城市的資源稟賦、基本職能和城市愿景。一項對甲城市發展非常奏效的現代服務業對于乙城市可能毫無成效。特定的現代服務業需要特定城市空間要素的組合,載體建設必須以城市稟賦與愿景為前提。一個旨在提升旅游服務品質的載體和一個旨在向生產者提供綜合服務的載體,其空間要素構成一定大相徑庭。
2.專業咨詢機構介入的載體建設
一個效力強大的城市載體必定是專業機構全程介入的結果。從最初與城市政府互動確定城市愿景,到遴選對城市發展具有戰略意義的現代服務業類型,到為這些現代服務業的載體選擇適宜的區位,到為載體度身定制空間要素配置計劃,再到為載體提供場地設計與建筑設計,直至為這一載體提供運營支持。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任何專業機構均可滿足上述發展需求,只有有能力較好整合上下游服務、實現各服務之間有效對接和反饋的專業機構,才能使載體發揮其預設的功能,實現其預設的效應。
3.運營機構介入的載體建設
隨著貧富差距的加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識到“我的個人需求”與“我們的公眾利益”在本質上的趨同,這使得“愿景”的涵義變得更加個體化、具象化。隨著全球經濟挑戰愈演愈烈和文化的巨變,消費者更加注重個人價值,他們更加關注“我”(個人需求)和“我們”(社會公益)的關聯。消費者希望通過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在“個人需求”與“公眾利益”之間尋找到平衡點。當消費者自身的影響力增強并越來越多地關注公益,企業和政府就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
在美國,隨著經濟挑戰不斷加劇,價值觀也不斷變化,公益和社會問題不再是游離在人們生活之外的事情,加之兩級分化的日趨嚴重,使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加關注“我”(個人需求)和“我們”(社會公益)的關聯。提及社會問題,美國的消費者的關注集中在提高醫療保健、解決溫飽問題、解決城市流浪現象和提供就業機會等方面。隨眷消費者對各種組織機構解決社會問題的信心逐漸喪失,他們更加愿意通過社會媒體,比如微博,把這種抱怨發泄出來。
而在歐洲,年長的一代人已經不再相信政府能夠解決社會問題了。大多數歐洲人仍然認為醫療健康和提供就業機會等基礎需求應該由各種組織機構設法解決。然而,從歐洲的金融危機看,希臘的經濟危機和財政緊縮政策的徹底失敗也引起了人們的思考。
最引人矚目的是在包括中國、印度、印尼、巴西等國在內的快速增長經濟體,這些國家的消費者對企業和社會“愿景”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強。隨著消費水平和購買力的穩步增長,快速增長經濟體的消費者對于企業支持公益、履行社會責任的期望值不斷增強。他們更愿意購買和推介那些擁有社會責任感和支持公益事業的品牌,并對不支持公益的品牌持有“懲戒”的態度。與此同時,消費者的個人公益意識持續高漲。越來越積極地親自參與公益事業,以自身努力推動社會的良性發展。
二、愿景“牛市”
在那些被稱作“快速增長經濟體(RGE)”的國家里的消費者在公益方面對公司和品牌有更高的期望,同時他們也更積極、更投入地和支持公益的公司及品牌產生互動。這些地區的消費者在“愿景”上的積極程度遠高發達國家,消費者不但對企業參與解決社會問題抱有較高的期望,并積極參與到公益活動中。隨著中產階層的壯大和其購買力的增長,本次研究發現,這些消費者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顯示出對“愿景”的偏好。這些消費者的熱情和參與程度與發達國家的“愿景熊市”形成鮮明對照。
三、商業領軍的令牌,追求商業利益與支持社會價值并行
未來的領軍公司和品牌,僅僅局限于商業范疇之內的經營是遠遠不夠的,他們必須超越商業圭臬,將社會愿景納入其經營戰略中,只有只這樣才能獲得“領軍令牌”。公司的未來表現不f又體現在財務報表上,更要體現在社會行動上。全球87%的消費者認為,企業應該將社會利益和商業利益放在至少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甚至不到1/3的人認為在解決社會問題中商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這種角色的缺憾很可能導致消費者對企業的不信任。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Hubei Universities
Face under the Strategy of "B&R"
HU Siying, MA Mengqi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During the process of China promoting the B&R strategy, the Hubei Universities started facing the new chances but also the challeng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open our horizon with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lso being positive with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start to impel Hubei Universities'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Key words "B&R" strategy; Hubei Universities;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2015 年5 月25 日,?r任湖北省省長王國生在湖北省政府常務會議上提出了符合湖北省內現狀的,參與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的發展規劃。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不可逆轉的趨勢,“一帶一路”是對于我國堅持全面對外開放、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我國在全球化趨勢中帶動本國經濟發展和推動世界經濟繁榮。高等教育事業是湖北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力量,截至2012年5月10日,經教育部審批或備案,湖北省有普通高等學校96所,其中,中央部委屬高校8所,省屬本科高校32所(其中民辦6所),高職高專學校56所(其中民辦11所)。另有獨立學院26所,成人高等學校7所。①湖北省作為高等教育大省,教育實力居全國前五。
1 “一帶一路”戰略為湖北高等教育提供機遇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不僅有利于湖北高等教育提高質量,有利于湖北建設成為全國教育領先強省、創新人才強省,還有利于湖北高等教育走向世界。
1.1 促進科技發展
《推進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以下簡稱《愿景與行動》)提出:“深化沿線國家間人才交流合作”,“加強科技合作,共建實驗室(研究中心)、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海上合作中心,促進科技人員交流,合作開展重大科技攻關,共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雹?/p>
湖北省會武漢市,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但科技研發仍后勁不足。湖北省地區高等學校教學與科研人員共48586人,地方高等學??萍既肆?4301人,湖北省部委高等學校研究與發展機構共339所,地方高等學校研究與發展機構共124所??萍妓脚琶啾缺本┥虾|部經濟發達地區還比較落后。2014年湖北省投入科技經費共7119541千元,支出科技經費共6091145千元?!耙粠б宦贰睉鹇韵聡H合作日益深化,對于科學技術人才的需求只增不減,這對于湖北省高等教育為輸出高素質人才提供了重要的歷史機遇。湖北省2014年投入科技經費共7119541千元,支出科技經費共6091145千元。③雖然相比往年有所增長,但省內區域分布不均問題上仍需要在“一帶一路”戰略下通過科技與人才合作逐步完善。
1.2 推動合作辦學
《愿景與合作》中提到:“擴大相互間留學生規模,開展合作辦學”,“歡迎沿線國家智庫之間開展聯合研究、合作舉辦論壇等”。④
“一帶一路”覆蓋到的周圍國家大多教育資源比較匱乏,這對高水平高等教育有旺盛的需求。而科教資源富集,高校數量眾多,是湖北最突出的優勢。湖北省提倡省內高等教育與省內省外高等教育取長補短、積極合作。2009年,湖北省組織在鄂7所部屬高校與武漢城市圈18所省屬高校結對合作,⑤形成高校間你追我趕、互利共贏的發展態勢。截止2011年8月, 湖北有39所高校與12個國家的59家外國教育機構開辦了93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⑥在“一帶一路”戰略下,教育資源匱乏的中亞、南亞、西亞對于優質教育的需求為湖北高等教育在合作辦學中完成跳躍提供了重大的歷史機遇。
1.3 助力教育交流
《愿景與合作》中提到:“中國每年向沿線國家提供1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深化沿線國家間人才交流合作”,“開展城市交流合作,歡迎沿線國家重要城市之間互結友好城市,以人文交流為重點,突出務實合作,形成更多鮮活的合作范例”。⑦
湖北地區高校紛紛成立了國際交流學院,負責管理外國留學生的招生與日常管理工作。繼1998年武漢大學留學生教育學院、1999年華中師范大學國際文化教育交流學院成立以后,2002年,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分別成立外國留學生管理部口,2006年,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成立國際教育學院。湖北中醫藥大學、三峽大學、長江大學等省屬高校都成立了國際教育學院,積極為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提供更好的保障。⑧此外,各校在遵循《高等院校接受外國留學生管理規定》的基礎上,建立了符合本校實際的“外國留學生管理規定”,以進一步規范外國留學生教育。各校還在辦學模式、網站宣傳等方面積極探索,為來鄂留學教育注入了更多活力。這為湖北高校在“一帶一路”需要融洽的教育交流背景下持續發展高等教育提供了機遇。
1.4 增進實習就業
《愿景與行動》提出:“整合現有資源,積極開拓和推進與沿線國家在青年就業、創業培訓、職業技能開發、社會保障管理服務、公共行政管理等共同關心領域的務實合作?!雹?/p>
湖北省結合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等情況,開發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政府購買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更多用于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將有就業意愿的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全部納入公共就業人才服務范圍,使這些畢業生在畢業半年內實現就業或納入就業見習、技能培訓等就業準備活動。⑩
為了倡導大學生畢業后留在湖北就業創業,湖北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文件以保護湖北省高校人才不外流――延遲保留畢業生學籍、開展“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創設“湖北省大學生創業基金”,用物質和政策鼓勵在校或畢業大學生創業等。這為湖北高校在“一帶一路”需要青年創業的背景下持續發展高等教育提供了機遇。
2 “一帶一路”戰略使湖北高等教育面臨挑戰
2.1 師資力量不足
湖北有不在少數的高校教學質量一直處于國內同類學校前列。但由于“一帶一路”戰略下帶來的資本流動和人才流動,再加上湖北地處中部,受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教師待遇不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經濟發達地區,另外受傳統治學觀念的約束,高等學校的教育理念比較保守,使得中部培養出來的大批人才流向其他地區。
從現階段高校高層次師資分布總體情況看,東部高校高層次師資相對集中,中部地區面臨高層次師資匱乏、師資流失嚴重等問題,高校高層次師資總量無法適應湖北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湖北高校提高教職工福利待遇水平,鞏固教師隊伍理想信念,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就顯得尤為重要。
2.2 教育結構老舊
由于“一帶一路”所穿過的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自然其教育水平也較落后?!耙粠б宦贰睉鹇缘膶嵤┎粌H需要在語言技能上的專業人才,也需要全面的復合型、國際型人才。“一帶一路”戰略在“走出去”方式上將帶來一個“新常態”,即走“投資立國”模式。 但是根據湖北省大學生的畢業去向綜合分析,湖北省依然缺乏在信息化時代下的國際貿易領域的專業人才。而這恰是我國順利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最缺乏的人才資源。
而按照現在的培養體系,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只掌握了國際貿易領域的皮毛,缺乏“挖掘”的深入研究和學習的精神,更缺乏運用其他領域的理論并靈活運用國際貿易理論。如果不采取相應措施改善這一現狀,恐怕很難充分發揮湖北省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教育大省優勢。
2.3 軟硬件設施薄弱
硬件設施主要指高?;A設施建設,湖北高校基礎設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其教學水平。湖北高校較于東部高校、湖北地方高校較于省會高?;A設施建設不足,與“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相關的教學設施、新媒體設施、實驗室配置等在數量和質量上均與實際需求存在較大的差距。軟件設施主要指高校專業設置狀況,它是一項涉及人才培養、學術隊伍建設和科學研究等諸多內容的戰略性基礎工程。湖北高校專業設置通常處于被動狀態,存在專業設置全而不精、生源配置不均衡、前瞻性不足、與社會需求脫節等問題,成為制約湖北高校人才培養的障礙。
2.4 網絡教育匱乏
網絡的使用是建設“一帶一路”的重要手段,我們可以充分發揮網絡信息傳播的特點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如今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網絡很容易變成傳播不良信息與思想的渠道,如果缺乏管理與規范,網絡的消極影響會大大超出其積極影響。與網絡的快速性、廣泛性、娛樂性不同,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慢性的、有限的、乏味的,對于今天的高校大學生來說,單純說教的方式已很難被接受。
注釋
① 湖北省高等學校名錄2012版.湖北省教育廳規劃計劃.2012.http://jytxxgk. e21.cn/web/webInfo.do actionCase=rule_content&info.id=1023&superior=info_ category_query
② 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推進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2015.3.
③ 2014年高等學??萍冀y計資料匯編.教育部科學技術司,2014.http://moe. gov.cn/s78/A16/A16_tjdc/201508/t20150804_197660.html
④ 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推進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2015.3.
⑤ 省教育廳關于實施武漢城市圈中央部屬高校與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計劃的若干意見.2009.8.
⑥ 蘭軍.促進湖北高校中外合作辦學與地方經濟協調發展的對策思考.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12(6).
⑦ 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推進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2015.3.
⑧ 汪麗琴.改革開放后外人來鄂留學教育研究.華中師范大學,2015.
⑨ 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推進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2015.3.
上學期,筆者舉辦了廣東省揭陽市中小學生電腦繪畫創作大賽。在“我的中國夢”這個宏大而莊嚴的主題面前,孩子們畫出了大氣,畫出了靈氣,也畫出了精神氣。翻閱孩子們的作品,我不禁被孩子們的愿景打動——太空技術的強大與領先是孩子們最大的愿景,其次是呼喚綠色家園,另有部分作品涉及和平、國富民強、文化傳承、民族復興等內容。我感動于孩子們能用信息技術表達所思、所想、所愿,而且表達得那么好!
近幾年,筆者開始將工作的關注點從教師轉移到學生身上,嘗試以數字故事創作和繪畫創作為抓手,鼓勵學生比想法、比創意、比如何用信息技術恰當地表達自我。多元的主題給孩子們留下很大的創作空間。透過孩子們的作品,我得以窺見孩子們的心靈——孩子們的作品里有山、有水、有鄉愁,這是多么難能可貴的心靈財富。
試想,信息技術作品里若無孩子們的生活與思想,信息技術課該會多么寡淡無味。那么,什么樣的信息技術課才是有味道的呢?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未來城鎮化發展的愿景,這給予了我很大的啟發。
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未來城鎮化發展要“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記得住鄉愁”其實是一種城市發展與自然圓融的盼望,是一種詩意棲居的向往。在這一理念的主導下,城市將不再只是鋼筋水泥,城市里的人也將不再只是匆匆過客。同樣的,在信息技術課上,讓技術學習與孩子的生活相連,與孩子的情感相融,讓孩子們望得見技術、摸得著用技術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記得住師生共處的美好的創造時光,這樣的信息技術課必定是美好的。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樣的課堂——
深受學生喜愛的信息技術老師在講臺上提出學習任務:“再過兩個多月,同學們就要分班了。如何才能讓這段快樂時光永恒呢?有同學說拍照留念,但是照片只能留下當時的身影,卻無法記錄當時的情感。如果我們能為照片添加文字、音頻等,制作成故事MV,就能更好地記錄這段美好的青蔥歲月。兩周后,我們將開始學習視頻的制作,請同學們邀請幾位好友,自建小組,設計一個主題(如珍惜友情、紀念青春、懷念一起走過的日子等),寫一個視頻腳本,并根據腳本拍攝照片……”就這樣,在做一個“永恒的作品”的任務引領下,學生們開始了小組的合作——小組各成員商定主題、撰寫視頻腳本、根據腳本拍攝照片、收集素材、學習視頻制作、統一制作風格、各人制作所負責的板塊、小組長合成作品、小組展示作品。
在這樣的信息技術課中,學生不僅習得視頻制作的技能,學會設計、制作多媒體作品,而且學會在合作中表達情感,升華情誼。在這樣的信息技術課中,技術成了表情達意、記錄青蔥歲月的工具,因此受到學生的青睞。在這樣的信息技術課中,教師只是簡單講解了視頻制作的六個步驟,其他的細節全部留給學生自主學習;學生不僅自覺利用之前學習過的Photoshop軟件美化圖片,還從網上學會了制作視頻的技巧……
高水平規劃旅游產業集群
《當代貴州》:《黃果樹國家公園愿景規劃》已于年初編制完成,這是我省旅游發展的一個大動作。請問富玉書記,為什么要搞“黃果樹國家公園”的建設規劃呢?
王富玉:2008年我國批準建設第一個國家公園試點單位――黑龍江湯旺河國家公園后,至今為止還沒有第二個國家公園。現在我們做建設國家公園的規劃,時機很好。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業的發展,提出了到“十二五”期末,把貴州建設成為旅游大省、把旅游業建設成為支柱產業和人民滿意的服務業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切實轉變旅游發展方式,推進觀光旅游向度假旅游和創意旅游轉變。從這個意義上講,規劃建設“黃果樹國家公園”,正是轉變旅游發展方式、推進旅游業更好更快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這是其一。其二,黃果樹景區舉世聞名,完全具備規劃建設國家公園的條件。而規劃區正集中體現了貴州的地貌、文化、風俗、風光。
《當代貴州》:規劃建設“黃果樹國家公園”是我省旅游升級的一個大項目,這個項目的建設對貴州旅游發展的意義是什么?
王富玉:打造“黃果樹國家公園”,是我省“十二五”旅游發展規劃確定的重點項目之一,這個項目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貴州旅游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休閑度假旅游、建設旅游大省的一項重要舉措,對于全面整合黃果樹景區及周邊的旅游資源,充分發揮黃果樹景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和示范帶動效應,形成以黃果樹為重點的旅游產業集群,推動安順乃至全省旅游業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高質量開發,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當代貴州》:據了解,這次推出的規劃是請國外的著名旅游規劃機構來編制的,規劃的“黃果樹國家公園”范圍很廣。
王富玉:這次我們是請美國紐約國際城市設計有限公司的總裁托馬斯做的規劃。托馬斯是國際知名規劃大師,曾擔綱美國迪斯尼樂園、尼亞加拉大瀑布美國境內規劃等世界著名景區規劃,在中國主創了海南三亞南山文化旅游區、貴州“多彩貴州城”等的規劃設計。經過一年的調研和分析,由托馬斯領銜的團隊編制出了《黃果樹國家公園愿景規劃》,提出了建設“黃果樹國家公園”的概念。這里所說的“黃果樹國家公園”不是狹義的,而是廣義的,它包括黃果樹、龍宮、天星橋、天龍屯堡、關嶺化石公園、壩陵河大橋、格凸河、花江大峽谷、紅崖天書等12個景區(點)120平方公里的范疇,甚至還可以向周邊景區延展。
大手筆構思創意旅游
《當代貴州》:《黃果樹國家公園愿景規劃》有些什么特點?
王富玉:我想強調的是,“黃果樹國家公園”不是一個景區的概念,而是一個區域的概念,也不是行政區域概念,而是一個經濟區域概念。
這個規劃的特點是:第一次從國家戰略的層面上重新審視我省的旅游資源,為之賦予新的開發模式;第一次在旅游層面上引入了具有國際水準的策劃團隊,提出了既能與國際接軌,又有貴州特色、有操作性、有市場潛力的規劃方案;規劃的面積大、覆蓋廣。除此之外,我們將把旅游、扶貧、生態建設捆綁進行“三位一體”的整體開發,發揮旅游發展的綜合效應。
《當代貴州》:現在許多旅游景區都有自己的定位,有的傾向于自然風光,有的傾向于民族風情,有的傾向于人文色彩,“黃果樹國家公園”的定位應當屬于哪一類?
王富玉:我們要建就建獨具一格的國家公園,只有這樣,這個規劃才有意義。“黃果樹國家公園”定位為家庭度假、國際會議、露營與戶外娛樂、探險旅游、生態旅游、高爾失度假和文化遺產體驗等,按照21世紀國家公園的標準來設計,共有12個分區域,以黃果樹為核心品牌標識系統,將建設成為被國際認可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和中國最旺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包S果樹國家公園”是一個具有鮮明個性的旅游符號,而不是泛泛的概念。
《當代貴州》:您如何評價《黃果樹國家公園愿景規劃》?
王富玉:《黃果樹國家公園愿景規劃》積極借鑒國際上國家公園及大瀑布等成功開發的經驗,分為“回歸家園、觸摸歷史、點亮未來”三個板塊。在產品設計中充分考慮保護與開發并重的原則,整合民族民俗文化和山水資源,注重游客的參與性和互動性,布局合理。這個公園依托以黃果樹為核心輻射周圍的數十個大小不一、景觀各異的景區,以一個面進行推廣,這樣的旅游發展是長足的、可持續的。貴州有必要推出這樣的旅游產品,游客也需要這樣的旅游產品。
《當代貴州》:現代旅游業已上升到創意旅游的層面,沒有獨特的創意,旅游業發展就會顯得很平庸。您覺得《黃果樹國家公園愿景規劃》是一個大手筆嗎?
王富玉:《黃果樹國家公園愿景規劃》的編制,以站在世界最前沿的第四代旅游即創意旅游的大手筆進行構思,它把安順的歷史文化與創意提升緊密結合,把神秘的地質學現象與現念緊密結合,把喀斯特自然景觀與新時期新的市場需求緊密結合,這三個“結合”,將成為黔中經濟區和中國西部旅游區新的亮點,成為貴州旅游業新的增長極,成為轉變旅游發展方式,提升旅游轉型升級的典范。在全世界,只要說到喀斯特地貌,人們就馬上會想到中國貴州的“黃果樹國家公園”,如同人們提到地熱現象就想到美國的黃石國家公園一樣。
《當代貴州》:搞建設,規劃先行,但要使規劃落地,面臨的現實問題更多。您認為接下來我們該怎么做?
王富玉:下一步,我們編制單位將按照討論意見對《黃果樹國家公園愿景規劃》進行修改完善。待《黃果樹國家公園愿景規劃》的編制審定后,實施單位要創新體制機制,創新開發模式,加大開發力度,以黃果樹旅游集團為主體,吸引戰略合作伙伴,進行資產重組,從資本市場進行融資。我們可以與國家開發銀行協商,制定融資跟進方案,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大規模招商引資。還有一點,就是力爭國家發改委將這個項目作為西部大開發的國家重點支持項目,按照國家公園標準進行建設,發行企業債券。省直有關部門和安順市將在土地供應、生態建設等多方面予以政策支持,使項目盡快落地。
強強合作打造旅游大項目
《當代貴州》:搞大項目,需要很大的投入,我們在“黃果樹國家公園”這個項目上,會有些什么新的突破?
王富玉:“黃果樹國家公園”項目初步估算投資在1000億元以上,以大瀑布為核心,將平壩至關嶺這一段建設成為黃金旅游走廊,這是黔中經濟區旅游產業化項目的重中之重。
在融資上,我們將有新的突破。改變旅游業沒有大項目、小本經營的
傳統模式,創新思路,引入大集團、大項目,創新體制機制,加快公司重組。目前,黃果樹旅游集團公司已與中國企業500強之一的四川新希望集團正式簽約,新希望集團斥巨資打造郎宮高端休閑體育綜合旅游區。這標志著“黃果樹國家公園”項目建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我們將把“黃果樹國家公園”內的項目歸類整理,打包招商、組團招商,以最快速度啟動項目投資。今年上半年,我們將開工建設郎宮休閑基地、黃果樹賓館改造以及黃果樹新城大明屯堡園項目。
此外,在文化創意上也有新突破。今年3月,我們推出旅游版《多彩貴州風》,在夜間推出現代科技聲光電演繹黃果樹2億多年變遷的畫卷。此外,還將與影視公司合拍夜郎故事的電影。
《當代貴州》:與美國的黃石國家公園相比,“黃果樹國家公園”有些什么看點?
王富玉:美國黃石公園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的國家公園,它成立于1872年,有7988平方公里,并于1978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黃石公園的推出,按照美國法案的說法,是為了使它所有的樹木、礦石的沉積物、自然奇觀和風景以及其他景物都保持現有的自然狀態而免于被破壞。
“黃果樹國家公園”的規劃理念與它是一致的。其最大的看點是喀斯特地質地貌條件下所形成的各種壯麗景觀,瀑布和溶洞應當是這個公園的“主打菜”。
《當代貴州》:這次請美國紐約國際城市設計有限公司來規劃設計國家公園,表明我們的心態是開放的,學習的態度是誠懇的。下一步我們如何借力發展?
>> 愿景與行動:“一帶一路”戰略下的職業教育發展邏輯 “一帶一路”戰略下職業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一帶一路”教育在行動 “一帶一路”的城市行動 開放發展:“一帶一路”的新愿景 “一帶一路”促進和平與發展 “一帶一路”的冰與火 “一帶一路”的史與今 重慶與“一帶一路”的緣分 職業教育耦合“一帶一路”戰略發展的機遇、挑戰與策略 “一帶一路”戰略下跨境電商的合作與發展 “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廣西合浦縣的機遇與發展 “一帶一路”中教育的使命與行動策略 “一帶一路”戰略下跨境電子商務現狀與發展研究 “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云南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一帶一路”戰略下陜西經濟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論“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與土耳其的戰略合作 “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印經貿合作的展望與建議 如何深化“一帶一路”與東盟發展戰略的對接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中的吸納與融入功能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3]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
[4]王優玲,陳煒偉.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 推進“一帶一路”戰略[N].光明日報,2014-12-07.
[5]石巖.1-9月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增66.2%[EB/OL]. [2015-10-3]http:///cj/2015/11-04/7605699.shtml.
[6]畢誠.“一帶一路”戰略帶來中國教育新機遇[N].中國教育報,2015-10-9.
[7]王義桅,鄭棟.“一帶一路”戰略的道德風險與應對措施[J].東北亞論壇,2015(4):39-47.
[8]王永中,李曦晨. 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特征與風險[J].開放導報,2015(4):30-34.
[9]于志晶,等. 中國制造2025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J].職業技術教育,2015(21):10-24.
[10] 郝林娜. 構建“一帶一路”民間外交新格局[EB/OL].[2015-4-28]. http:///miropaper/article.aspx?aid=2312.
[11] UNESCO.2009:World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The New Dynamic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or Societ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M].Paris:UNESCO,2015.
[關鍵詞]教育管理;學校組織文化;事業共同體
事業共同體是一個組織中具有共同價值取向、職業理想、組織歸宿感的群體,它是組織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事業共同體的形成,是以組織文化建設為依托的,它是組織文化不斷滋養和生成的結果。學校是以人的培養為目標的特殊組織,從事的是“心靈的事業”。學校事業的發展,更需要一個擁有共同情懷、價值、理想、信念的教師群體作為支撐和保障。而這個群體的塑造,也只有通過優質學校組織文化的培育和構建才能實現。
深圳市南山區海濱實驗小學是一所在移民城市環境下建立起來的學校,大部分教師來自全國不同的地區,教師的文化背景、教育理念、價值追求等呈現出復雜的狀況,給學校的管理帶來了壓力和挑戰。面對這樣的隊伍狀況,我們深知,只有通過優質的學校組織文化的建構,才能把這支隊伍統整起來,實現學校的可持續性發展。經過多年的思考、探索與實踐,我校形成了校本化的組織文化特色,造就了一支具有共同價值意識、共同職業理想的優秀教師隊伍。
一、學校組織文化的內涵和特征
學校組織文化,是指一所學校在長期的管理和教育教學實踐中積淀下來的,為全校師生所共同認可和遵循的價值意識、基本信念和行為方式。
從其在學校管理中的功能和作用來看,它包括以下主要特征:第一,獨特性。學校組織文化的形成是建立在每個學校不同的辦學歷史、傳統、資源以及管理方式和水平基礎上的,它具有區別于其他學校的獨特的文化內涵。第二,共享性。學校組織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成以后必定為學校每一個成員認同、享有,并對學校各方面產生影響。第三,滲透性。學校組織文化一旦形成,其蘊含的價值觀、行為準則等會作為一種氛圍彌漫于學校之中,滲透到學校成員的一切活動和行為中去,規范和引導他們的言行。
從學校組織文化的內涵和特征我們可以看出,學校組織文化是以文化的形式對學校的管理發揮潛移默化的影響,它對教師隊伍的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本時代學校管理理念的又一次創新。
二、學校組織文化建設的有效策略
學校組織文化理論告訴我們,組織文化形成的機制、環節和策略因校而異,但基本的策略一般包括:心理契約達成、價值意識構建、組織遠景創設等。在具體實施中,我校從自身實際出發,對此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構建心理契約,增強個人對組織的認同感
在一個組織中,只有在個人對組織充滿了信任、認同和依戀的時候,他才愿意為組織付出。這種信任、認同和依戀是無法通過合同契約實現的,只能通過心理契約這種柔性的管理方式才能達成?!靶睦砥跫s”,簡而言之,就是指教師和學校雙方對相互責任、權利和義務的主觀期望和約定,是聯系教師和學校組織的心理紐帶。從本質上來說,心理契約是一種情感契約,它要解決的是教師與學校同心同德的問題,是增強教師對學校組織認同感的一種無形手段。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 了解教師需求,明確心理期望
構建心理契約的前提是明確雙方的需求,并且以一定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使這種需求明確化。但在一般學校中,往往是學校對教師提的期望多,而教師對學校提的期望少,這就沒有體現出契約的平等精神。我校為了把這種契約精神引入學校管理,在教師中開展了個人需求與發展的問卷調查,包括每個人的學歷提升要求、專業成長要求、工作條件要求、福利待遇要求、健身保健要求以及休閑娛樂要求等,涵蓋了教師學習、生活、交往的各個方面,準確地把握了教師的心理預期,同時為學校制定發展規劃、擬定工作要求找到了依據,使個人與組織的期望明確化,增加了個人與組織的了解與互信。
2 進行有效溝通,調適心理期望
教師個體的差異性,決定了教師個人期望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有的期望水平低,不適應學校發展目標,甚至會影響學校的發展。面對這種情況,必須進行有效的雙向溝通,調整雙方預期。為解決契約構建中的問題,我校制定了行政領導與教師溝通交流制度,要求每位領導不定期地與教師交流,及時地了解教師們的心理變化,引導教師樹立適合自己、符合學校發展要求的個人目標,同時征求教師意見,及時調整學校對教師的要求和期望,使學校的要求更人性化、更切合教師實際。
3 兌現組織承諾,鞏固和提升心理期望
心理契約被彼此接受以后如果不能兌現,會導致雙方的失落感,甚至產生信任危機;如果能夠兌現,會激發雙方潛在的動力,鞏固已有的契約,加速期望的全面實現。作為學校組織,在這個過程中,要率先兌現承諾,主動創造條件滿足教師的需求,增強教師對組織的信任感。我校在教師個人需求調查中,發現教師們對“幸福感”的渴望非常強烈,于是我們舉行了關于“如何獲得幸福感”的校本培訓,邀請了全國知名的色彩顧問為女教師開辦了“色彩女人”講座,引進了資質良好的美容院,在業余時間為教師們做美容;舉辦了“營養與健康”專家講座,改進了教師們的飲食習慣,強化了其健康意識;此外還經常組織聯誼會、登山活動、趣味運動會等文體活動,幫助教師釋放工作壓力。這些活動。讓教師們感受到了學校的人文關懷,工作的幸福感得到了增強,對自我的期望更高了,工作的動力更大了。 轉貼于
(二)培育共同價值,提升組織的凝聚力
一所學校凝聚力的形成很重要的一點是有沒有共同的價值意識。當共同的價值意識演繹成師生共同認可的行為準則后,就會成為學校的一種無形的精神財富。所謂共同價值,是指學校全體成員對學校的辦學目標、理念、精神等文化內涵有共同的認識和共同的價值取向,它是教師個人目標與學校發展目標的價值統一。組織成員有了共同的價值,組織才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為培育教職工的共同價值,提升學校的凝聚力,我校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
1 以“團隊訓練”為手段,培養集體意識
共同價值是集體的價值觀念,不是個人的價值觀念。所以培養共同價值首先要注重團隊建設,培養教師的集體意識。所謂集體意識,簡單來說就是組織中的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協作精神。為了把我校教師隊伍打造成一個真正的團隊,我校借助企業團隊訓練的成功經驗,請來了深圳市著名的“團隊訓練”專家對教師進行團隊訓練。通過教師與專家的互動,教師們對什么是團隊、如何融入團隊、如何規劃個人職業生涯等都有了明確的了解,集體意識得到了增強。在此基礎上,我們又把團隊訓練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讓教師參與制訂和討論學校的規章制度、三年發展規劃,引導教師根據學校發展目標規劃個人職業生涯,以此來培養教師們的大局意識,樹立對組織的責任感。
2 以學校文化為引領,明確價值取向
學校文化的核心就是師生共有的價值觀念,一般體現在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目標、校訓、校風、教風、學風、校歌、學校標志等方面。為了幫助教師領悟學校文化內涵,明確學校核心價值觀,我校在師生中開展了學校標志的解讀活動,讓教師從標志圖案表達的意向中,展開想像和思辨,從中了解學校的辦學主張、培養目標和發展方向,以此為依據來確立自己的職業目標和價值追求。
此外,我們還開展了校訓和“三風”(校風、教風、學風)有獎征集活動,讓教師參與校訓和“三風”的制訂。讓教師參與的目的,就是讓教師更加深刻地了解學校文化的基本內涵,知道學校倡導什么,反對什么,明確學校的價值取向。
3 以評價和獎勵為機制,引導和規范教師行為
共同的價值觀只有演繹成師生共有的行為后,才能成為推動學校發展的精神動力。如何把共同的價值觀轉化成師生共同認可的行為?我校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是發揮評價的促進功能。學校依據辦學目標和理念制定了教師工作評價標準,采取多元評價的方式對教師工作進行評價,包括級組評價、科組評價、學生評價、家長評價以及考核小組評價等,通過不同主體的評價,讓教師準確地了解了自己的工作情況,并從中反思自己的職業行為,明確努力的方向。二是發揮獎勵的引導功能。學校不斷加大教師表彰獎勵的力度,以此來引導全體教師的行為,讓教師們從受表彰教師的身上了解到學校在倡導什么,鼓勵什么,從而調整自己追求的方向。
(三)創建共同愿景——培育個人對組織的歸宿感
共同愿景體現著一所學校和學校組織成員共同的內心追求和愿望。共同愿景是引領教師不斷超越自我、實現事業理想的無形動力,也是凝聚組織成員、增強組織歸宿感的基本前提。一個沒有共同愿景的組織,組織成員是無法對其產生依戀的,更不會把它作為自己人生或職業發展的歸宿。在管理實踐中,我校通過共同愿景的創建,有效促進了學校教師隊伍的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1 設計愿景,培養教師的主人翁意識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主力軍,為了培養教師的主人翁意識,我校引導教師參與制訂《學校發展三年規劃》,并召開了教師動員會,啟發教師共同參與設計學校的未來,把自己的理想寄托融入在學校的發展規劃中。初步方案出來后,學校組織教師、級科組長、中層干部、教代會代表展開討論,經過近一個學期的醞釀、討論、修改、完善,最后在教代會高票通過,從而科學地制定出了學校未來三年的發展規劃。這樣的規劃既是學校的發展目標,又是教師的意志體現,教師在此過程中充分體驗到了主人翁的地位和尊嚴,對組織的責任感不斷增強。
2 實踐愿景,為教師搭建發展的舞臺
愿景實踐的過程,是教師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過程。我校在繪制了學校發展的美好藍圖后。開始為教師搭建發展的舞臺。我們經過科學論證,提出了“利用學生心理發展檔案,全面實施個性化教育”的學校發展構想,并寫進了學校發展規劃,然后在有關專家的指導下,擬定了《基于小學生心理發展檔案的個性化教育行動研究》的課題方案,經過申報,已被批準為廣東省“十一五”教育科學研究項目。在這個課題的引領下,教師們立足崗位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研究活動,通過活動,教師們的學習意識不斷增強,素質不斷提升。
3 享受愿景,激發教師對組織的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