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2 09:50: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城市的形成與發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建筑設計對城市規劃的意義
城市規劃是為了實現一定時期內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確定城市性質、規模和發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協調城市空間布局和各項建設所作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其中,建筑設計在城市規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城市的發展的一面鏡子,建筑設計的合理規劃,不僅為人們的休憩、娛樂、工作等提供了方便,而且有利于城市城市各方面的協調,從而保證城市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1.2建筑設計能夠使城市規劃更加的合理
建筑設計是城市規劃的延續和細化,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規模的不斷增大,需要對城市的建筑進行合理的布局與規劃,其中包括建筑、交通、綠化等各個方面。城市建筑設計的合理規劃能夠促進城市的健康可持續的發展,并且實現城市的生態環境、經濟文化的協調發展。因此,要對城市進行合理的規劃與管理。這其中很重要的是要做好建筑設計的規劃,建筑設計要符合城市發展的需求。根據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針對建筑的不同功能不同的地區要做出不同的建筑規劃方案,實現完善城市功能、體系城市風貌的目標。良好的建筑設計方案能夠促進城市規劃更加的合理,使城市的發展質量與水平更上一個臺階。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種情況:一是通過對城市利用空間的考察,了解城市各個部分要素之間的關系,并根據其中的經濟聯系、政治聯系等,建設相應的建筑群,從而使城市的建設布局更加的合理化。二是能夠使城市規劃方案更加的科學化、人性化,在進行設計方案的審核時,不僅要考慮城市目前的發展需要,而且從城市長遠發展的方向來進行建筑設計,并且還要考慮其設計理念是否符合城市規劃所要達到的目標。同時,要注重把握其城市規化建設的度,不能搞“面子工程”,這樣不僅浪費資源,更背離了城市發展的方向。
1.3建筑設計對城市規劃具有經濟調控作用
城市建筑設計對城市規劃具有調控的功能,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要對城市的交通設施、基礎設施進行調控,在審核城市建筑設計方案時,注重對城市設施分布以及布局進行調控,以便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同時也能夠使城市建筑布局也更加的趨向合理。二是對城市的經濟進行調控,城市發展水平,主要是從其經濟實力的強弱來體現的。因此對于城市的經濟開發區、商業區、研發區進行空間上的調控,以促使城市的經濟發展更加的和諧與穩定,從而保障城市的經濟安全。
1.4建筑設計能夠促使城市規劃工作穩步
進行城市的規劃工作包括各個方面,有經濟、政治、科技、教育、文化、醫療等等。正因為城市規劃的復雜性,所以要對城市進行合理的建筑設計,以保證城市各個行業的經濟協調有序發展。如果沒有合理化的城市設計,就會造成城市各項工作不能穩定運行,短期內會出現各種社會問題,長期則影響社會穩定。
2建筑設計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對策
2.1建筑設計在城市空間布局中的應用
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的各項設施與布局也更加的合理化。現代城市的發展布局與城市形態主要由經濟水平來決定。在高度發達的城市,根據不同的生活工作需要,其建筑布局分工也更加的明確,如:住宅區、行政辦公區、娛樂區、旅游區、工業區等等,這樣的分布容易形成群聚效應,各個區內的基礎設施能夠相互利用,并節約了城市基礎設施的成本,使城市的各項工作能夠有條不絮的進行。
2.2建筑設計在城市基礎建設方面的運用
城市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個部分相互聯系又相互影響,因此在城市的規劃過程中,要注重其各方面的聯系。從而使城市的土地資源、空間資源得到合理的運用。它主要表現在城市的建設方面,城市的規劃是一個不斷調整的過程,要根據時展需求來進行微調整,使城市的建設能夠跟得上城市發展的速度。因此在進行城市的基礎設施設計時,要對城市的發展速度進行分析,根據其發展速度與規模,設計出未來發展的藍圖,并針對發展的需要,去指導城市的建筑設計。不能用宏觀城市規劃的理論,去指導瞬息萬變的城市建筑設計方案。
2.3建筑設計方案在在城市產業規劃發展中的運用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產業的發展,每個城市產業發展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建筑是一個城市的靈魂,是一個城市的外在形象。因此,每個城市都有其相適應的建筑設計風格,如:以第二產業為主體的城市,多以工廠為主體,于是形成了工業性城市的建筑風格;以旅游為主體的城市,多是自然風景、文化古跡,因而形成了旅游城。針對城市產業的不同,要設計出不同的建筑設計方案,工業城主要是對其電、水、廠房的規劃建設;旅游城要在美化環境、保護文化古跡的基礎上進行適當地開發。所以,建筑設計方案在城市規劃中要根據其產業的不同,使用不同的建筑設計方案,這樣才能保證城市規劃的合理性,促進城市的各方面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2.4建筑設計在整個城市科學化發展中的運用
目前,我國城市因發展速度快,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經濟問題、環境問題,而建筑設計為城市科學化的發展提供依據,因此要對城市建設進行科學化的建筑設計規劃。城市建筑設計在整個城市科學規劃發展中的運用,主要體現在城市的建筑設計與景觀區、經濟區、工業區相協調,與城市的整體形象與周圍的風景、古跡相適應,這樣的科學規劃方案,不僅能夠保持城市原有的活力、特色,并且還能形成城市的獨特的建筑風格。
3結語
關鍵詞:城市測繪測繪模式
Abstract:
Ascension a city of cultural, political, economic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way of information is necessarily. City information process experience bumpy, compared to the whole, from local from scattered to integration, from the space to space, from the independent to integration process of development. Can say, digital city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urban development, is the city information into the space with integration with advanced stage inevitable stage. Aiming at the digital city, discusses the mod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detail city information concept, the concept of digital c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surveying and mapping, ultimately through the elaboration, for concept for the special needs and urban surveying and mapping, and raised the urban development advantag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future development mode and development way.
Keywords:city surveyingmapping mapping model
一、引言
提升一個城市的文化、政治、經濟管理的重要途徑必然是利用信息化。城市的信息化過程經歷比較坎坷,從局部到整體、從分散到整合、從非空間到空間、從獨立到集成的發展過程。可以說,數字化城市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城市信息化進入空間化與整體化的必經階段與高級階段。模擬、數字,到信息化,城市等幾項的測繪工作,是城市發展中不可缺少也是不可替代基礎工作。
1、 城市測繪的基礎概念。
城市測繪為城市的區域經濟,城市的建設,城市的政治、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基礎的支持,而測繪的成果則廣泛的服務、應用在城市的管理、資源的整合開發、環境的監測、城市的規劃、工程的建設等各個項目之中。現實的城市需要城市測繪工作作為基礎,城市測繪相當于是數字城市當中的數字城管和數字規劃、數字環保等各個數字行業管理的基礎技術支持。
2、城市數字測繪的發展應用
在數字城市取得了一定的建設成果之后。它進一步的提升了城市測繪成果應用的廣度和深度,同時也在大眾中普及了數字城市的應用,把城市測繪的作用發揮的更加良好,形成了良性的循環。 作為基礎支撐的城市測繪,是最先受到數字城市的活動功能與形式的沖擊的,因而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城市的測繪受到數字城市在工藝、技術以及成果等各個方面的“倒逼”。因此,作為城市基礎的城市測繪在面對數字城市之時,必須要對自身進行改革來適應城市信息化的大環境。
城市信息化的發展,也就是數字城市的發展中會突顯出城市測繪所面臨的一些比較重要的問題,如數據的更新周期較長、信息數據目前體系不夠完整、數據的產品單一以及產品服務的內容面比較窄。
城市空間的基礎數據作為紐帶,連接了數字城市與城市測繪。城市空間的基礎數據的特點是,測區的范圍較小,但是精度和詳細程度的要求卻比較高,同時也會顯出比例尺大。目前,我國大型城市的基本比例尺的數據庫已經基本建立,絕大多數的城市是不存在城市盲區的。所以,數據更新則成為了城市測繪中最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之一。
二、城市測繪是數字城市的基礎性工作
1、城市測繪和數字城市之間有著同一的服務對象。物質城市和數字城市其實是同一個形體以不同形式出現。城市測繪所研究的是城市的基本要素,目標為地理要素的測繪和地理要素的變化測量,這種測繪是提高對數字城市的認知度以及管理能力的基礎。 數字城市是現實城市在網絡上的非物質形態的延伸和擴展,是對城市的整體,包括空間和非空間的、物質和非物質進行研究的。簡單地講,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城市作為非物質的表達形態等于數字城市,地理空間的信息是城市的延伸和拓展的基礎支持數據,而產生地理空間的信息的主要技術手段則是依靠城市測繪。也可以說,城市的非物質化和網絡化的重要技術支持是城市測繪。
2、城市測繪既是數字城市的技術支持,同時也是基礎的工作。城市測繪的任務就是對城市區域之內的自然地理要素和地表人工設施進行測定的采集和內容表達,而后對于獲取的數據信息以及成果進行相應的處理并提供給其他部門使用。
三、城市測繪具備的優勢
與非城市區域測繪的特點不一樣,城市的測繪伴隨著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具備了非城市區域測繪不同的優勢,也為形成新的城市測繪體系做了重要的基礎條件。
1、城市測繪的基礎較好。體現在: ① 測繪的基準設施較為完善; ② 在政策、法規體系與標準化的體系方面都比較完善。③ 基礎的地理信息資源建設具有穩定性,投入可以被納入國家和地方的年度計劃與財政預算當眾,最后形成穩定的基礎地理信息資源和財務增長機制。
2、城市的信息化環境是非城市化的區域所不能比擬的。以城市作為單位的信息化工作一直以來都走在前列,受到不同程度與層次的建設者以及使用者的關注,因為也產生了豐富的信息化成果。如城市網絡、財政管理信息、地理信息、無線通信和移動技術等各個系統。這些相關的成果都充分的應用到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中去,為數字城市測繪體系創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城市的網絡為空間數據的傳輸與提供了渠道。政務管理系統則為空間數據的拓展和利用提供了新的領域。地理信息的系統為了空間數據建庫與應用提供了非常專業工具等。
3、城市的發展對于空間數據,有著更為強勁的推動力。我國的大型城市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需要非常扎實的基礎來支持,這個支持比非城市區域的更需要地理信息這種戰略性資源作為保障。
4、數字城市的“倒逼”情況使城市測繪的發展受到了城市管理者的重視,不發展城市的測繪會比較難建設數字城市的思想成被充分的認同。可以說城市自身的發展為城市的測繪提供了創新測繪的模式與手段的可能,同時,對于傳統的城市測繪也提出了新一輪的挑戰,對城市的測繪體系創新形成新的“倒逼”之勢。
四、城市對測繪的特殊需求
1、尺度特性。在應用上,較小城市的空間尺度能夠體現城市管理所具備的獨特的微觀要求。作為一座城市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管理所賴以支撐的空間基礎數據,一般會主要依托大比例尺的基礎地理數據,如 1∶ 2 000或1∶ 1 000的地形圖,大比例尺的地形圖比較好應用,它能夠與城市管理所需求的精細化程度相吻合。相應,較小的城市空間尺度則要求城市的測繪追求更為詳盡的地理信息,要求的詳細程度一般會具體體現在比例尺與維度兩個方面。
2、時間特性。城市高速的發展對于城市空間的信息依賴性和非城市區域的是不同的,它對于城市的空間信息現實性的要求很高。發展不允許城市的空間信息更新存在一個周期,它要求與城市發生的變化呈現同步的狀態。這樣的要求使得測繪必須采用不同于以前的,非城市區的、精細化、及時的新的城市測繪手段,來確保城市的實時的動態更新和空間信息的動態跟蹤。
3、融合特性。城市的測繪行業和城市的規劃、城市建筑、環保部門以及水務等各個行業的滲透性越來越強,成為了城市的各個行業管理業務流程的重要環節,城市測繪要與城市管理的相關行業實現高度的參與和充分融合。
五、三大融合催生新的城市測繪發展模式
1、城市測繪與城市的管理業務流程要相結合。城市的測繪要想成為城市管理業務流程的重要環節和關鍵層次,就需要為城市的管理業務做出基礎的支持,業務管理成果要及時為城市測繪服務,特別是為城市中的大比例尺的地形圖的更新服務。如工程的測量數據一般包括建筑物的竣工測量、征地的地形圖測量、道路及河涌的竣工驗收以及日常普通的工程測量數據,所有收集到的數據可以作為地形圖所要更新的補充材料被使用。我們可以利用工程的測量數據對于地理空間數據庫之中的系列地形圖進行一種開窗式的修測與補充,最后實現地形圖動態的更新。
2、城市的測繪與數字城市的建設成果要相融合。數字的城市是從離散的獨立應用階段而發展到基于規劃的系統應用階段的,而后才到當前的集成與整合階段,其中積累了非常豐富的建設成果,這些成果在城市管理的各行業當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
3、城市的測繪與城市的信息化成果要相融合。城市的測繪必須與互聯網、電子政務的系統、通信技術、城市的網絡、云計算、智慧城市等一系列的信息化成果所融合,并能夠通過與城市的信息化建設成果融合的形成與地理信息的采集、處理、更新,到管理、共享和分發與應用等服務相適應的技術支持體系。
內容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的城市化發展也越來越迅速。有著5000余年歷史的中國文化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城市化,在藝術設計中,公共藝術設計可以將城市的歷史與城市的文化以藝術設計的手法完美地結合起來,這也一定會成為城市文化與藝術設計的雙向發展的必經之路。
關鍵詞:文化 城市文化 公共設計 藝術形式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與崛起,東方古老的文化已越來越多地與更多西方的文化相融合,中國式的城鎮也漸漸被西方的城市所影響。著眼于現代,摩天大樓、立交橋、玻璃幕墻作為現代化城市的重要標志被競相復制,傳統建筑文化也僅僅只象征性地被簡化成建筑的拼貼符號,作為城市和建筑靈魂的城市個性在大拆大建的灰塵中被淹沒。越來越多的城市已逐漸克隆性地發展,沒有性格、沒有特色,更令人擔憂的是,城市的文化將在歷史發展中漸漸被摒棄。作為城市靈魂的城市個性有逐漸衰落和消失的危險。在全球一體化和文化趨同的形勢下,如何保護、發展和創新城市個性顯得尤為重要。
公共藝術設計以其寬廣的設計形式和藝術載體,可以在城市的發展中為保護文化的生存和發展提供良好的空間。正所謂城市是公共藝術的載體,公共藝術屬于城市,它隨城市而生,為城市而存。
一、城市文化
文化體現的是城市的記憶。不論城市的自然環境還是人文環境,老城區的歷史街道、文物古跡、老居民區,亦或是這城市傳統的技能、習俗,物質的、非物質的文化形式都是這座城市的古老記憶。而這些也體現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價值。因此,歷史脈絡和文化脈絡作為城市的獨有標簽應該被世人所重視。
文化體現的是城市的精神。一座城市中居民的價值觀念、社會形態以及他們的行為方式是這座城市的城市精神的綜合體。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城市的建筑、廣場、設施都可以在世界城市的發展中被橫向或者縱向地復制與模仿,但一座城市的精神是永遠不會被復制與模仿的。居住在這座城市當中的市民所具有的價值觀與世界觀是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積累下來的,凝結了該城市的歷史、文化、風情與風貌,是這個城市的文化結晶。
城市文化是一種付諸于城市的文化形態。比如我國的濰坊風箏文化、成都巴蜀文化、南京金陵文化、鄭州殷商文化等。這些獨特的文化在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的同時,也優化了城市的經濟投資環境與文化傳承環境,在各方面均有效地促進了城市的健康、持續、快速發展。由此可見,城市的文化對城市的發展與建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文化的提取
城市是不斷發展的,我們在建設城市時,應對城市的歷史文化在保護的同時加以提煉,而對城市文化的提取包含了提取城市文化中的視覺形象,以視覺的表象對城市進行標簽式定位,使其具有自身的個性。從世界各地已形成的個性城市看,特色的城市大致可分為政治性城市、經濟性城市、文化性城市、宗教性城市、旅游性城市。這些城市對城市文化的提取,都濃縮了城市的過去與現在,對城市的物質、精神遺產進行了文化提煉,并使之成為城市形象的靈魂,這也是這些城市獨具特色的優勢及其發展的巨大推動力。
那么,如何去提取一座城市的特有文化呢?
1.提取自然形象。自然形象是每座城市不可比擬的、獨特的自我優勢,包括城市所在地的氣候、地質地貌、水文、特產等自然資源。
2.提取景觀形象。城市景觀可以給人留下對于該城市的第一印象。景觀中的城市的平面布局、城市色彩、城市綠地等,甚至城市的商業街、市政廣場等都可以被提取為城市的獨有特征。
3.提取標志形象。城市標志性的形象是濃縮的表現形式和抽象化了的城市形象。有直觀的標志形象和無形的標志形象,市徽、市花、標志性雕塑及建筑,或是城市的名稱都代表了一定的城市標志性形象。
4.對視覺形象進行共性提取。將城市文化提取為有共性的視覺形象為市民創造和諧、舒適、美好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會使市民的城市榮譽感增強,生活幸福感增加,同時也會增強城市的吸引力、輻射力。
三、城市公共設計中的文化藝術形式
在城市文化越來越稀少的今天,可以考慮以公共藝術設計的形式來將城市文化展現在公眾的面前。
公共藝術是城市文化的個性符號。讓雕塑與繪畫、建筑或其他門類找到完美契合點,這也就形成了當代的公共藝術。城市公共藝術,尤其是文化建筑,應該注重文化門類本身和地方文化的結合。城市不應是放置藝術的容器。城市本身應是藝術品,因為藝術不應僅僅是裝飾都市生活的奢侈品,藝術應改善都市生活的質量。城市公共環境藝術是為了塑造城市形象和環境,在城市形象策劃的基礎上,應將形象工程落實到空間載體上,結合城市總體規劃對公共環境藝術建設進行統一的、系統的規劃,塑造城市特色必須要突出地方精神。
在城市的公共設施造型方面,應從當地特有的文化元素、歷史遺跡和器物中發掘靈感,如城市歷史中積淀下來的繪畫、雕塑、古跡、文物、文獻、傳說、音樂及民謠等均可融入城市的公共設施中。并通過現代的設計手法使用這些符號元素,喚起現代人對過去的探究、回憶與醒思。
在公共設施的色彩設計方面,必然要借助和依附于造型,而色彩本身一經與具體的形象結合,便具有極強的感情意味和表象特征,具有強大的精神影響力。因此城市的主色調應在大方向上統一,需結合周邊的建筑和自然環境進行調整。設計師需根據城市和城市文化本身的不同,設計不同風格的城市公共設施,做到“天人合一”。
結語
綜上所述,因為有著不同的傳統、不同的人文、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不同的經濟基礎與條件,世界上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兩座城市。不同的城市應該根據自身的文化進行自身的發展定位與城市文化的發展定位,一座沒有個性或沒有文化的城市在歷史的長河中是不會遺留下來的。城市文化對于城市的公共設計乃至城市的發展起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城市的公共設計也要考慮將城市的文化加以保護與利用。城市公共設計作為城市的公共基礎設施的重要部分及視覺表達的載體,對于體現和表達城市文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若城市的公共設施設計與城市文化相結合、統一,則會使城市的公共設計以一種獨特的視角將整個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以及城市的文化形象、文化風格彰顯出來,同時也會使城市顯得生機勃勃,鮮明的、帶有自身標志性的城市公共設計會使人產生認同感。只有因地制宜地確定城市文化在公共設計中的運用,并秉持多元化、地域化、個性化、整體化的原則去建立城市的文化形象體系,使城市具備鮮明的個性,才能使城市真正開始走向成熟和文明。
參考文獻:
[1]高介華.建筑與文化論集[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2]張鴻雁.城市形象與城市文化資本論[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3]劉煒.城市的個性之道[J].安徽建筑,2001(5).
關鍵詞:城市規劃;交通規劃;關系研究
引 言
當前,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的同時土地資源的利用也變得越來越緊張。城市的交通規劃與土地的利用間出現了一系列諸如城市規模擴大使得資源緊張、交通不順暢、交通業跟不上城市的發展等問題。而城市交通規劃對市規劃又有促進作用,城市交通規劃促進城市空間形態的形成、促進城市歷程的發展。城市交通規劃對城市規劃有如此重大的作用,那么如何在使土地資源能夠得到良好的開發與運用的前提下,發揮城市交通規劃對城市規劃的促進作用是目前研究的主要課題。
1 城市用地布局規劃與城市交通規劃的關系研究
所謂城市用地布局就是指城市的大小和形態,各類用地規模、性質、以及空間的分布,也包括了開發建設的時序、密度和強度,其決定了城市中的人與物的空間分布狀況。其中,城市交通指的就是城市中的人與物的空間流動,其是城市內部的一切活動聯系的載體。二者一動一靜、相互聯系、制約。
城市和交通可是稱為是相伴而生,在最初是由于交通便利而導致人們的聚集產生城市,其后因為城市的發展壯大而進一步使得交通發展。因此,城市和交通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例如,圖1即為城市的用地布局模式與交通運輸設施做形成的一個閉環的系統。
2 城市規劃對城市交通起決定性的作用
2.1 城市用地布局決定城市交通結構
不同城市的用地布局也是大不相同的,這也就導致了城市的形態以及規模的迥異,即城市內部各中用地之間的組合是相異的。因此,必然會導致城市內的空間流動各不相同,而決定城市交通分布的形態的正是流動量,這也就導致了城市的交通結構出現差異。
2.1.1 從整體的布局形態上劃分
從整體的布局形態上進行劃分,可以將城市分為單中心城市模式、多中心城市模式以及“帶形城市”模式。
(1)單中心城市模式
單中心城市模式多存在于中、小城市中,一般人口在20萬左右,也可以稱為“攤大餅”式的發展模式。通常情況下,這種模式的城市其市中心會有過多的零售業、企業以及工業,導致人口和就業崗位十分集中,使得中心市區的交通需求量十分大,而遠離市中心的交通需求量又十分小,呈現為從市中心向外的放射狀遞減的現象。因此,針對此類城市,應在市中心區發展大運量、快捷的交通方式,并在中心區的邊緣設置環路,從而形成“輸配環”的交通系統,見圖2。當前,我國的大多數城市(包含一些大、中城市)都采用的此類交通系統。
(2)多中心城市模式
多中心城市是我國當前的城市發展主流模式,其主要可以分為中心+副中心形式中心+組團形式中心+衛星城鎮等多個形式的組織方法,但是總的來說,城市的人口與就業崗位的分布特征基本是相似的。通常情況下,此類城市的人口和就業崗位的分布都是比較均勻的,集中點十分明確。值得注意的是,必須要使中心和副中心(或者是組團、衛星城鎮)的交通聯系便利、快捷,建立起一個“點對點”式的快速交通。因此,此類城市宜在市中心和副中心(或者是組團)之間發展以運速高、運量大的交通方式為主,而其余地區以分散、自由為主的“網絡”城市交通結構。
(3)“帶形城市”模式
“帶形城市”主要指的是城市的用地受到自然條件(例如:河流、高山以及峽谷等)的限制,使得城市只能沿著河岸活著谷地的方向延伸,從而形成了一個帶狀的布局。此類城市的交通方向性十分強,其交通主要分布于沿城市發展方向的道路系統上,并且空間距離十分大,因此適合發展軌道交通或者是大運量的公共交通為主的“軸向”城市交通結構。
2.1.2 從整體布局的強度劃分
從整體布局的強度上進行劃分,可畏級將城市的布局分成低密度的分散模式和高密度的集中模式。
(1)低密度分散模式
低密度的分散模式指的是城市中的土地利用用途較為單一,開發的密度較低,使得城市的布局呈現為一種分散的用地布局模式。一般為低密度的分散模式的城市都具有多個中心,城市內部的工作區域、住宅區域、購物區域以及學校等地都是相互分離的,整個城市從中心向郊區蔓延,用地較為分散、土地的浪費現象嚴重。
此類城市,單位土地面積上所產生的交通需求量比較小并且十分分散,不容易組織公共交通,宜發展運量較小且自由分散的私人交通,例如小汽車交通等。在美國,大多數的城市都是此種類型。
(2)高密度集中模式
高密度的集中模式主要指的是城市土地利用多元化、綜合化、密度高,城市布局較為集中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此類城市通常擁有一個集中且活力十足的市中心。同時,除了少數的商業中心區、高級住宅區以及工業區,城市的土地都具有多用途層疊的特征。這樣的土地利用模式能夠大幅度地節約土地,縮短工作與住宅之間的距離,從而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城市的無限蔓延。
但是,此種土地利用模式必然會產生大量并且集中分布的交通需求,因此必須要有具備高運載能力的交通模式與其相適應。我國的城市發展基本采用的都是這種模式。
2.1.3 內部用地規模的差別
對于同一種的城市布局,若是其內部的各種用地的規模以及組合方式具有較大的差異,也會導致城市交通結構的不同。例如,城市內部各種用地的相互位置關系、地塊大小都對城市的交通系統及分布產生較大的影響。
2.2 城市用地布局影響城市交通發展
(1)靠山臨海的城市布局會對城市的對外交通出入口產生較大的影響。通常情況下,城市的用地布局都是靠山或是臨海的,那么山脈以及海洋就限制了城市交通出入口的朝向。
(2)城市道路的兩側用地性質和道路的性質不相符合,從而會影響到道路的通行能力。城市的道路從使用性質上能夠劃分為“交通性”的道路以及“生活性”的道路。若是在“交通性”的道路兩側開發建設交通吸引量或是交通發生量較大的項目,必然會導致交通量的大幅度提升,從而影響到道路的通行能力。
(3)道路兩側的用地布局的密度過高或是建設的強度過大,其產生的交通量大于道路的交通容量,就會產生交通擁堵,甚至對整個城市的交通發展產生影響,最終使得城市必須要拓寬與之相平行的道路,從而分擔其交通量。
3 城市交通規劃對城市規劃的促進作用分析
城市交通規劃的實際操作影響著城市未來發展規模與空間結構,決定著城市的土地應用狀況、城市的文化與商業占地、城市的經濟。城市交通規劃還為城市用地的空間布局、城市的空間結構提供前提條件。
3.1 促進城市空間形態的形成
為了提高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使城市的住宅不會出現郊區化的現象,一座城市未來的高速發展離不開現代交通系統對市中心人口及其就業的轉移。城市交通系統使城市組織及空間更為合理,使土地資源的利用更為有效,使土地布局更為合理。城市交通系統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調整了產業結構、改善了市民的生活、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發展及未來可持續的發展。
3.2 促進城市歷程的發展
現代化的交通方式使人們出行的速度、方便、舒適等需求得到滿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座城市的未來規劃于現代的交通運輸業是一個整體。城市的規劃是城市交通未來規劃的前提條件,而城市的交通規劃反過來又促進了城市的整體規劃,決定了城市未來的動脈、形態及布局。
4 結 語
綜上所述,城市規劃和城市交通規劃都有其重要性,尋找城市規劃同城市交通規劃共同發展的契合點。城市規劃和城市交通規劃關系密切,對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是城市交通規劃的根本,城市交通規劃促進城市歷程的發展及城市空間形態的形成。因此,通過城市的規劃布局與城市的發展模式研究出城市交通規劃的框架,有利于促進城市健康、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陸童.城市交通規劃對城市規劃的促進――以交通樞紐為例[J].科技資訊,2011(17):16~17.
內容摘要:隨著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創意經濟時代的來臨,創意城市的建設將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而構建創意城市并不是先進城市的“專利”。一些欠發達的城市,尤其是資源枯竭型城市,在依托其獨特資源的同時也可以構建成創意城市。本文進一步分析資源枯竭型城市構建創意城市的可行性,并指出其構建的模式和選擇路徑。
關鍵詞:資源枯竭型城市 創意城市轉型
“資源枯竭型”城市主要是指礦產資源開發進入衰退或枯竭過程的城市。而目前對衰退或枯竭的定義是指累計采出儲量已達當初測定總量的70%以上或以當前技術水平及開采能力僅能維持五年的開采時間。根據這一定義,我國已確定44個“資源枯竭型”城市。這些“資源枯竭型”城市主要呈現以下四大特點:隨著資源枯竭,產業效益下降;產業結構單一,資源產業萎縮,替代產業尚未形成;經濟總量不足,地方財力薄弱;大量職工收入低于全國城市居民人均水平。
面對城市發展的規律,資源枯竭型城市要想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并保持城市競爭優勢,必須要探尋出城市發展的新途徑,否則難逃城市消亡的悲劇。而資源枯竭型城市要想實現經濟的轉型并再確立和提升其城市的競爭優勢,就必須尋找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和發展模式。從全球城市發展的歷程來看,發展創意產業,構建創意城市已然成為衡量一個城市發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通過打造創意城市,能夠吸引文化創意人才與團體,推動創意產業的興起,從而賦予城市以新的生命力和競爭力,進而以創意的方法解決城市發展受阻等實質問題。因此,資源枯竭型城市可以通過發展創意產業、構建創意城市來實現經濟的轉型并重新確立其競爭優勢。
資源枯竭型城市向創意城市轉型的可行性分析
(一)優勢分析
從構建創意城市的基本條件來看,資源枯竭型城市無疑已具備了一定的條件,主要表現為:
資源枯竭型城市擁有較強的動力去構建創意城市。Hall(1998)在《城市的文明》中指出:擁有高度創意的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是那些舊秩序正遭受挑戰或剛被的城市。因此,危機感是決定城市創意意識、創意氛圍的重要指標,如1600年前后的阿姆斯特丹、19世紀的維也納、倫敦等城市都是在城市充滿危機、沖突和混沌的時期所構建成的獨具魅力的城市。而目前,資源枯竭型城市無疑面臨著較強的城市發展危機感,因而也就越有動力構建創意城市。
與其他城市相比,資源枯竭型城市擁有豐富的工業遺存,而這正好是發展創意經濟的媒介。利用這些豐富的工業遺存,資源枯竭型城市可以以當地特色產業集群和技術力量為支撐,培育并打造與之相適應的一項或若干創意產業基地,或是大力發展以工業文化旅游為主導的服務行業,將現有的老工業建筑改造成博物館、展覽館或廉價的私人工作室,以推動創意經濟的形成。
從國內外先進創意城市的構建進程來看,大多數創意經濟都是依靠著早期廉價的房價才得以形成和發展的。Glaeser(2004)進一步指出城市蔓延(sprawl),即城市的居住條件,尤其是房價,是構建創意城市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與其他城市相比,資源枯竭型城市大多處于二線城市,房價較低,因而有利于推動創意經濟的形成和發展。
(二)不足分析
在具備構建創意城市的一些基本條件的同時,資源枯竭型城市也在很多方面存在較大的不足,主要表現為:資源枯竭型城市對創意經濟的認識不足,創新意識較弱。城市的組織和管理偏向遵循傳統的運作方式,沒有全盤的創新發展戰略,創意經濟發展較為落后。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結構要遠遠落后于其他先進城市,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使其缺乏發展創意經濟的有力支撐。資源枯竭型城市的人才流失較為嚴重,人才隊伍的素質以及結構還不夠完善,且缺乏高層次的創意人才,使其構建創意城市的后續動力不足。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硬件設施,如社會研發能力、信息和通訊的可獲得性、各類服務設施、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等方面相對較弱,使其構建創意城市的能力不足。
資源枯竭型城市構建創意城市的模式
根據Hospers(2003)的觀點,創意城市有4種類型:一是技術創新型城市,這類城市多為新技術得到發展或者甚至是技術革命的發源地,一般是由一些創新精神的企業家通過創造既相互合作又專門化分工并具有創新氛圍的城市環境而引發城市的繁盛;二是文化智力型城市,與技術創新型城市相反,這類城市偏重于“軟”條件,由主張改革的藝術家、哲學家、知識份子的創造性活動引起文化藝術上的創新革命,隨后形成了吸引外來者的連鎖反應;三是文化技術型城市,這類創意城市兼有以上兩類城市的特點,技術與文化攜手并進,形成了所謂“文化產業”;四是技術組織型城市,技術組織型城市是在政府主導下與當地商業團體公私合作推動創意行為的開展,例如人口大規模聚居給城市生活帶來了生活用水的供給,基礎設施、交通和住房的需求等種種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原創性解決方案造就了技術組織型的創意城市。
因此,每個資源枯竭型城市應該依據其自身的特色和條件選擇恰當的構建類型。技術相對薄弱的城市可以注重發展文化型的創意城市,反之,文化相對薄弱的城市可以發展技術型的創意城市。當然,城市是有生命的。如果城市的特色和條件發生轉變或得以進一步提升的話,可以轉而構建其他類型的創意城市,如文化和技術相結合的創意城市。
資源枯竭型城市構建創意城市的路徑
雖然Hospers(2003)認為人為的制造創意或者“構建”知識密集型城市只是一種幻想。Mommaas(2004)也指出許多著名的創意城區,如巴黎的蒙馬特、紐約的蘇和區,它們從來都不是規劃出來的。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借鑒其他創意城市的成功經驗,通過一些途徑來培育創意環境、增加創意產生的機會,從而促進創意城市的形成。
(一)制定構建創意城市的規劃,完善相關的配套政策
規劃是構建創意城市的先導,政策是構建創意城市的保障。資源枯竭型城市可借鑒其他先進創意城市的普遍做法,成立創意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等相關組織領導機構,統籌、協調和指導全市創意產業發展,并可根據國內外創意產業發展的趨勢以及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狀況,制定創意產業五年乃至十年發展規劃,明確創意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以及功能布局和推進措施。政府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并按職責分工加強對創意產業的行業管理和企業服務工作,完善相關的配套政策,如建立創意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促進創意產業的發展;建立與創意企業貸款需求特點相適應的信貸管理制度,為創意中小企業提供軟貸款和擔保貸款業務服務;簡化審批手續,降低創意企業注冊資金,放寬年檢,對初創企業進行貼息,以吸引投資者進入創意產業;積極推廣新誕生的創意理念或產品,激發創意產品的大眾化消費。
(二)搭建創意平臺,優化創意環境
創造有利條件,大力引進國內外創意產業的龍頭企業或各類機構的落戶或建立分支機構,搭建創意產業互利合作與互動發展的綜合平臺。積極組建創意產業促進中心,同時鼓勵和支持創意產業協會、創意產業培訓中心等其他各種創意產業中介機構發展,為創意企業提供網絡、技術和交易等公共服務平臺。此外,資源枯竭型城市還需進一步優化創意環境,具體如下:
加強優秀創意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提升創意能力。構建創意城市,創意人才是關鍵。為了能夠推動創意城市的構成,政府需加強優秀創意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可通過人才引進優惠政策等政策杠桿吸引世界各地的優秀創意人才來投資和工作,或通過創意培訓等方式重視培養本土的創意人才。
促進大學與城市互動,增強大學對城市發展的推動作用。大學對創意城市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這不僅僅是因為大學在創意城市中主要起到人才吸鐵石與人才輸送器的作用,還在于大學是科技與產業結合的中心,是提高創意城市文化技術水平的直接推動力量。因此,促進大學與城市互動對構建創意城市而言十分重要。資源枯竭型城市可以與本地高校的名牌或強勢學科為依托構建產學研合作平臺,鼓勵以大學為核心建立科技園區、創意社區等,創辦大學創業基地,發揮大學的智力優勢。
加大創新投入,形成合理的城市創新體系。創新是創意城市必須具備的功能,而創新能力不足是制約創意城市發展的主要瓶頸。世界先進城市的經驗表明,增加研發等創新投入,形成合理的城市創新體系對創新水平的提高非常關鍵。因此,政府要逐步加大研發資金投入,為城市創新體系建設提供資金保障。此外,還應鼓勵企業自主創新,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和產業研發的強有力的主體。
加強硬件設施建設,為創意人才提供生態環境。在當今開放的全球化市場中,人才與資本的流動性都大大增強,如何吸引并留住具有創意才能的人,是各個城市日漸關注的議題。因此,政府應該根據創意人才的需求,加強城市的基礎設施和便利設施建設,為創意人才提供舒適、安全、生態的人居環境,豐富的文化設施和城市公共生活,富有特色而又精致的城市建筑和空間,便捷的信息網絡等等。
切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凈化知識創新環境。知識產權是創意經濟的核心資產,故構建創意城市,保護知識產權是關鍵一環。首先要制定健全知識產權法,保護自主知識產權,促進創意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其次,廣泛開展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及有關知識的宣傳,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產權、保護創新者利益的良好氛圍,組織對重點群體的培訓;最后,要大力扶植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完善城市知識產權服務中心,加快知識產權執法隊伍的建設,加大對侵權、盜版行為的打擊力度,凈化知識創新環境。
加強創意城市的形象設計,以提升城市的聲譽和知名度。在創意經濟的時代,各大城市都競相標識自己為“創意城市”,以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并推銷自己。而如何構建創意城市,越來越多的城市意識到不僅要投資基礎設施,還要積極通過各種渠道和途徑去加強對外交流,樹立城市的創意形象,以發揮它們的吸引力和創造力,因為城市形象在創意經濟時代是吸引企業和人才的關鍵因素(Hospers,2003)。
(三)整合現有資源,完善創意經濟主體
立足現有的文化資源以及工業遺存,構筑有競爭力、附加值高的創意產業鏈,并盡量拓展延伸,以獲得規模經濟效益。大力鼓勵民間和外商投資創辦創意企業,完善創意經濟的主體,并引導優勢創意企業的戰略性重組,建立若干品牌優、競爭力強、市場前景好、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意企業集團,從而帶動城市創意經濟的突破性發展。
結論
綜上,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今天,資源匱乏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一大障礙,那么對于資源型城市來說,要想發展其經濟并讓其可持續發展,不能再走僅依靠資源來發展經濟的道路,必須進行轉型,即資源型枯竭型城市向創意性城市轉型,以創意來帶動城市經濟發展。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轉型中的優勢和不足,這樣才能有的放矢,進行其轉型路徑選擇,主要通過制定規劃、搭建平臺及整合資源這三方面來達到轉型,最終取得經濟轉型的效益。
參考文獻:
1.湯培源,顧朝林.創意城市綜述[J].城市規劃學刊,2007.3
2.Hall,P.G.Cities in civilization[M].New York:Pantheon Books,1998
3.Hospers,G-J.Creative Cities:Breeding Places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J]. Knowledge,Technology,and policy,2003(16)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城市品牌的傳播已成為城市營銷的重要方面。城市,賣的不只是其土地、產品、高樓,更是其城市的品牌以及品牌背后所包含著的城市的價值。
城市的價值發現,很自然地就成為城市發展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話題。通過價值發現,并通過傳播讓人們認知這種價值、接受這種價值,聚集在這種價值之下,分享這種價值,成為城市增長與發展的一個重要路徑。在這期短文里,筆者將結合對于臨沂這座城市的報道策劃,談一下發現城市價值的相關方面。
為城市尋找戰略性方位
城市的價值,往往通過城市的理念表達出來。一座城市的理念,決定著一座城市的發展模式、路徑和前景。而城市理念的形成及確定,既需要時間的積淀,同時又需要眾多因素的融合,比如城市的地理環境、自然稟賦、經濟發展、文化特性、人文素養,還包括一座城市與另外其他城市的比較優勢,等等。
理念體現著城市的個性。但是,城市理念在突出個性化的同時,也一定需要具有共性。特別是在普適價值方面,需要有所體現。這樣,一座城市的價值才能贏得更廣泛的共識,并實現更加廣泛的共享。
那么,如何在追求個性化的同時尋找到普適性的價值?重要的一個著力點,是為城市的價值尋找到戰略性的方位。
臨沂是山東的一座地市級城市。當我們對臨沂的城市形象與品牌進行考量時,我們想到了四個方位。這四個方位是,以中國城市化的進程為背景;以“次中心城市”為參照;以老區新發展為視角;站在全國看臨沂,站在全省看臨沂。
以城市化進程作為一個視角,是想尋找和發現臨沂在推進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的獨特性,并為其城市品牌尋找歷史性的內涵。推進城鎮化發展,在中國具有深層次的原因: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之后,需要更強的更持續的更具有戰略周期性的帶動力。從長遠來說,通過城鎮化戰略的實施,使廣大農村居民向城市靠攏,享受城市人的生活方式,消費方式,對于經濟的拉動會產生重要的作用。
城鎮化有不同的方式,也有不同的實施路徑,表現為不同的發展模式。模式的不同,取決于一座城市的地理位置、產業結構、自然狀況、區域、人文歷史等的不同。正確認識差異性,從自身特點出發,選擇最適合本地特色的城鎮化發展之路,是成功的需要。城鎮化戰略與單純的城市化戰略不同,中心城市的規模,并非越大越好,最重要的是適度。臨沂的做法,恰好在這方面有所體現。
“次中心城市”是臨沂對自己發展目標的一種描述,這種目標描述給予了其城市品牌的區域方位價值。
以老區新發展為視角,則是為了體現臨沂的個性特征。作為著名的革命老區,臨沂有過輝煌的歷史。將如今的發展與老區發展融為一體考慮,就會體現出城市品牌獨有的個性。
站在全國看臨沂,站在全省看臨沂,則是一種更高且更開放的視角。當我們對一座城市進行品牌定位時,所要做的,是要發現超越這座城市本身的價值點。城市是一個開放的組織,也是一個流動的組織。一座城市的成長與發展,與它的開放程度相關,也與它在開放的背景下所實現的流動有關,包括一切與城市發展相關的要素的流動,人的流動,物的流動,財的流動,等等。在這樣的視角下,定位一個城市的價值,不只是體現開放的胸懷,更主要的,是將城市置于發展的背景下,讓城市的品牌成為其增長與發展的引擎。
不同的城市在進行品牌定位時,肯定會有不同的戰略方位的選擇。只有方位確定,明晰,才能真正發現價值,并讓價值更具廣泛性。
在多元價值中實現聚焦
當我們從價值的角度審視任何一座城市時,我們都可以發現,城市的價值會通過很多的方面體現出來。城市的價值,在本質上都具有多元化特征。在定位城市價值時,就需要進行有效的價值整合,實現核心價值的聚焦。
在臨沂城市發展的規劃中,對城市的功能定位,有三個特別突出的描述。
一個是“水之城”。臨沂提出了“以河為軸,北上東進,一河六區,組團發展”的城市空間布局。這個布局最重要的著眼點,就是依托水來做城市發展的文章。臨沂有八條河在城市中流動,其水資源占有全省的六分之一。水,被視為臨沂發展的城市之魂。從戰略的高度開發、整合和利用現有的水資源,構建“大水城”、“大水網”、“大水利”,成了臨沂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著力點。
另一個是“商之都”。商業是臨沂的特色,是傳統,也是較為發達的產業。作為商貿發達繁榮,工業相對薄弱的臨沂,“商之都”的打造,不僅是為了實施“工商復合,以商興工”的產業發展思路,還意味著臨沂在解決城市化進程中的一些普遍問題(如就業、居住、保障等)上,探索和形成著自己的模式。同時,也在為未來的發展打造著持續的競爭力。
還有一個是“文之邦”。在臨沂的城市特色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城市的文化。所以,“文之邦”成為臨沂的另一個功能定位,也成為臨沂提升城市品位和層次的點睛之筆。事實上,文化引領經濟在臨沂成為了一種看得見的實踐,并已經產生廣泛的社會效應。有效的文化經營,讓沂蒙精神為核心價值的沂蒙文化更有引領作用和時代價值,顯得特別重要。
以上三個城市功能描述,實際上都構成為城市品牌的重要要素。如何在此基礎上形成能夠統攝三個核心要素的城市品牌描述?“大”與“美”成為超越之上的選擇。集聚著三個重要功能的“大美臨沂”,便成為了城市名片。
為品牌價值尋找支撐點
在發現和確定了城市的品牌價值之后,需要有很多的支撐點來實現對于城市價值的支撐。我們選擇了“速度”與“模式”兩個角度。
對于臨沂這樣一座發展中的城市,速度正是城市價值的一種體現。就像很多年前我們講“深圳速度”一樣,它代表著一個時代,一種精神,一種價值。因為記住和了解了深圳速度,人們理解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在臨沂,臨沂速度也已經被很多層次的人掛在口邊,而且,體現在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當我們通過106天完成城市規劃展覽館建設、86天完成大型實景演出“蒙山沂水”,以及在短時間內完成城市20條道路的改造等體現著臨沂速度的事件,感受臨沂速度的時候,我們也發現了臨沂速度的另一些特點,那就是速度源于“合力”、速度源于“經營”、速度源于“機制”。在臨沂,合力已成為共識和現實,經營則成為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主導因素之一。而體制的創新,更影響著建設的步伐與成效。從“千軍萬馬齊上陣,人大政協打頭陣”的提出,到建立起各級責任體系,再到把創城與建城變為每一個臨沂人的自覺行動。這樣的機制,除了調動積極性之外,對于以“大美臨沂”建設為目標的臨沂人來說,更具有長遠的意義。速度,不只是一個物質層面的表達,也成為了一種精神層面的表達。
在速度之外,我們又選擇臨沂模式作為品牌價值的另一個支撐點。
“大美臨沂”的發展目標是做魯南、蘇北“區域性特大型中心城市”。圍繞這一目標,臨沂在推進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創新著一些不同的發展模式。比如,在其戰略模式上,臨沂城市化實行的是“雙戰略”,即城鎮化主導戰略和中心城市帶動戰略并行,這與目前一些地方城市化發展的主導思路有所不同;比如,在其空間模式上,臨沂以適度超前的大手筆規劃和空間布局方式,為城市跨越式發展預留了空間,避免了過去單一的攤大餅式發展,也為有效規避“大城市病”提供了一些基礎條件;比如,在其產業模式上,臨沂城的崛起過程體現出“以市興城”的重要特點,整個城市化的演進,透出了從相對單一產業支撐到綜合產業支撐的發展軌跡,同時也意味著城市發展與經濟轉型在同一平臺上實現了有效對接;比如,在其帶動模式上,通過水網、路網及產業鏈條,表現為一種“多元化帶動模式”。可以由此實現“雙向互動”,一是更多發展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從而做大做強中心城市,提升輻射帶動能力。二是中心城市的帶動潛能向下轉移,從而降低一些中小城鎮的自主發展成本,實現區域良性發展。
速度與模式,其實是對大美臨沂品牌的一種解讀,也是一種佐證。當人們記住了臨沂城市發展的速度,了解了臨沂城市增長的模式,其實,也就對城市品牌有了更深的感知。
從價值鏈到價值觀:放大城市價值
就像一個企業需要擁有自己的價值鏈條一樣,一座城市的發展,其價值體現也需要通過其價值鏈條來完成。從始到終統領其價值鏈條的,則一定是城市的價值觀。
就城市自身來說,從價值鏈到價值觀的形成過程,正是一座城市自我認知并按規劃目標持續成長的過程。通過這樣的過程,城市就會在價值鏈上獲取步步提升,在價值觀相關聯的諸多方面培植自己的優勢,并努力成為某種中樞或中心,從而大大提升城市的吸引力。
對于城市之外來說,從價值鏈到價值觀的形成過程,則是放大一座城市的品牌價值,并實現由自我認知到公眾認知、從自我感受到公眾分享的過程。通過這樣的過程,城市就會以其價值觀的力量,贏得人們的關注,并會成為某種焦點,結果就是,讓更多城市之外的投資人、實業家、顧客、觀光客、開發商,以及文化精英、知識精英、創意精英等人才,走進城市,一起在分享城市的價值。
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一方面需要進行城市品牌策劃與定位時考慮到,另一方面,更需要在定位之后,通過有效的傳播渠道選擇、傳播方式設計,以及傳播整合來達到這種效果。
“大美臨沂”成為臨沂市的城市名片之后,臨沂方面做了大量的傳播與推廣工作。還與有關機構聯合召開研討會,從更深層次上挖掘“大美臨沂”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關鍵詞]城市個性多重性多元發展生命力與競爭力培育
無論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推進過程中,還是在地區(國家)經濟發展戰略中,城市總是處在一個個戰略節點上,其作用是支撐和推動性的。而要使這種作用發揮得更好,加快城市化進程就成為必然。在人們普遍具有這種共識并由此產生的城市化浪潮中,城市與城市的競爭也就不可避免。這種競爭不僅表現在可以量化的實力上,更表現在不可量化的個性特色上。
一、城市個性:城市的生命力和競爭力所在
一座城市和一個人一樣也有個性,換言之,一個真正的人不可能完全沒有個性,一座真正的城市也不可能完全沒有個性。但是,人也罷,城市也罷,其個性又有鮮明模糊之分。鮮明的個性給人印象深刻,模糊的個性容易使人淡忘。所謂城市的個性,不是指城市與農村的區別點,而是指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區別點。這種區別點不在于城市的細枝末節的不同,而在于城市主要構件上的差異。一般來說,個性鮮明的城市,在主要或重要構件上往往有其獨特性(專有性)或顯著性。而正是這種“人無我有”或“人有我最”的東西,形成了城市無窮的魅力和賴以恒久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我們向往和憧憬一個城市,很大程度上是為這座城市物質和文化的獨特個性所吸引。在巴黎,我們時時為其高雅浪漫的拉丁氣息的個性風格所陶醉;在羅馬的黃昏,目睹臺伯河的靜靜流淌和即將為暮靄所吞沒的古羅馬廢墟,我們為其載滿歷史蒼茫感的個性風格而感動;在威尼斯,你處處可以呼吸到剛朵拉小舟挾著亞德里亞腥海風撲面而來的熱情;在維也納,一草一木都洋溢著貝多芬、莫扎特的音樂華章。就國內來說,北京的大氣、上海的時尚、西安的古樸、蘇州的精致,千百年來,魅力永存。
城市的個性是城市獨特的、持久的內涵。有個性的城市,才是有特色的城市,有魅力的城市;也才是有生命力和競爭力的城市。就全局而言,城市走個性化發展之路,才能形成城市間的相互協作共生的良性發展局面。城市的個性愈鮮明,其對周邊城市的協作互補作用便愈強,也就愈容易產生出個性化的經濟和個性化的人文,而它們又反過來進一步提升和豐富城市的個性。但是,在推進城市化進程中,我們也看到與這種認識相反的現象,這就是多年以來我國一些城市一直存在的盲目模仿的通病:城市的規劃建設不是在城市的個性特色上做文章,而是中小城市模仿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模仿國際化大都市,追求最大的廣場、機場、劇院和超高建筑。這種情形正如一位專家的比喻:一個中小城市建一個特大的廣場或劇院,就象一個打著赤腳的農民穿著一身筆挺的西裝一樣怪難看的。一些大城市,過分追求建筑的華麗的氣派,結果就象俗氣十足、打扮妖艷的貴婦。城市特有的審美價值和旅游價值喪失殆盡,城市的個性特征一天天從人們的心目中淡化和消失,城市的生命力與競
爭力就徹底葬送在盲目效仿中。這絕非發表危言聳聽或自慚形穢的言辭。中國城市“同質化”嚴重,是不爭的事實,也是國內外專家的普遍看法。德國建筑學會會長漢派爾在看過中國的城市建筑之后,感慨萬千:“現在我駕車從北京向內時,我不知道自己有哪里?我可能是在邁阿密、新加坡或在法蘭克福,所有的高層建筑都是一個樣,沒有各自的特殊的個性,只有從寫的字上我才能看出是在中國。這不是一個好的未來。我到過上海等其他中國城市,我認為中國的城市正地發展中一步步失去自我。”①漢派爾的這番話,應當成為我們的警策。
二、城市個性的多重性與多元發展
有一位文學家在論述人物性格時說過,成熟人物的性格往往是多重性的,并多元化發展著。跟成熟的人物一樣,成熟的城市,其個性特征也大都表現為多重性和多元化發展。人們總有這樣的經驗:成熟的城市個性鮮明、強烈、豐富、穩定。這其中的“豐富”二字,即指城市個性具有多重性或多元性特征。就是說,一座城市,可以同時在空間形態、經濟形態和文化形態等諸方面具有自己突出或獨特的個性特征。以位于湖南西部的懷化市為例,從地理風貌上講,它是山水城市,以此區別于高原城市、沙漠城市、濱海城市等;從產業或資源優勢上看,它又是稻城(雜交水稻的故鄉)和桔柚之都(冰糧柑的發源地),以區別于花城、煤城、瓷都、藥都、服裝之都、絲綢之都、水晶之都、玩具之都等;從文化特色上看,它又是稻作文化之鄉,以此區別于游牧文化、邊貿文化、古都文化等;從藝術方面講,它還是儺戲之鄉,以此區別于昆劇之鄉、南音之鄉、評劇之鄉、花鼓戲之鄉等地域藝術。對于城市的個性,還可以從城市與城市的關系及其在一定區域的功能上,區分為區域中心城市、衛星城市、旅游休閑城市等;而至于城市格局和建筑風格,更可千姿百態、各具特色。至于生態城市、信息城市、學習城市、法治城市、衛生城市、文明城市等,都不屬城市個性的類別,而是每座城市都應力求實現的目標。
城市個性的多重性或多元化發展,既滿足了城市居民對物質和精神的需求,又為城市自身持續穩定發展創造了條件。這是因為,在城市多重或多元個性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在長期的互動和互補中形成一種有機的組合。這種組合本身又是一種特定的(或個性化的)、穩定的結構;在這種結構中,城市的任何一種個性特征都更為穩健,它們更不容易因外部影響或沖擊而消逝。相反,個性單一化發展的城市,特別是憑籍某一產業形成單一個性的城市,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卻時興時衰,波動很大,有的甚至一厥不振。當然,同一城市的多重個性,不一定具有同等的市場價值和競爭優勢。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城市個性的市場價值和競爭優勢,常常出現此起彼伏的現象。此時某一個性更受市場青睞,彼時另一個性更具市場誘惑力。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它是人們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使然,也是市場競爭規律使然。個性多元化發展的城市,由于“元”與“元”之間有相互彌補和相互牽動的作用,就不至于在市場競爭中喪失優勢。應當說,豐富的城市個性,就是豐富的城市資源。或者說,多元化發展的城市個性是城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但在現實中,一些城市的決策者、管理者和經營者對此并不在意。他們常常忽視個性的多元化發展,而取個性單一化之道,雖然有時也產生了風暴般的轟動效應,但總難走出大起大落的發展怪圈。出現這種情況,我想除了某些領導者決策草率之外,恐怕還有知識缺乏的原因。我們常常從媒體或會議上看到一些城市圍繞一座城市的個性在爭論:你說這是它的個性,他說那是它的個性。爭來爭去沒有結果。出現這種爭論,就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城市個性的多重性。
城市個性多元發展的意義,不僅在于城市自身的穩定發展上,還在于它對區域經濟及社會發展的影響上。人們常常看到,個性多元化發展的城市,不僅對城市內部的凝聚力要遠遠大于個性單一化發展的城市,而且對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的吸引力和輻射力也要遠遠大于個性單一化發展的城市。這期間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個性多元就是資源多元、能量多元、優勢多元,因而它對周邊地區的吸引力和輻射力自然就是集合式的了。而“集合”的巨大效力不僅因為量的增加,還因為能的良性互動。與此相反,個性單一就是資源單一,能量單一、優勢單一,當然,它的吸引力和輻射力之有限也就可想而知了。
正因為如此,我們在張揚城市個性的鮮明性、強烈性的同時,絕不能忘記張揚城市個性的豐富性、多元性。一座城市,只有當它具有鮮明而豐富的個性時,才能更具影響力、生命力和競爭力。
三、承續與創新結合,培育城市個性
鮮明而豐富的城市個性是如何形成與發展起來的?不同的社會地歷史階段有不同的因由。中外歷史證明,現代工商業城市,起源于傳統的商業城鎮,即農業時代的城鎮。在農業時代,城市是一個“自然”的歷史演進過程,是歷史的積累過程。它沒有預設的發展目標,沒有政府的強制推進(政治性、軍事性城市除外),只有因“自然”選擇而形成的個性化特點。就是說,農業時代的城市個性是“自然”發育而成。目前,世界范圍的國際化大都市,幾乎都是這種自然選擇的結晶。由于中國長期處于農業時代,因而中國的城市個性基本上屬于自然發育而成,許多城市都深深打上了“自然經濟”的烙印。工業時代開啟了城市發展的新階段。巨大的工業企業的存在和發展需依托城市條件,資源集聚和高效率生產又使工業城市“像閃電般迅速成長起來”,城市發展進入了“城市化”時期。因自然發展而形成的城市個性,在這一階段演化為城市的同質化發展,城市出現了驚人的相似。用工業化的思維建設和發展城市,城市由“自然”的演進過程變成了“快速”生產的過程,由“個性化的成長”變為“共性化的制造”。所以,我們看到:工業時代的城市較少個性,即便有個性也多屬急功近利“打造”而成(如同制造機器)。由于它缺乏本土的歷史與文化根基,城市個性非常脆弱,常常一夜之間就消失掉,尋不回。信息革命的出現對城市發展的影響由于時間短,尚無明顯的結果。但信息革命揭示出的一些深刻變化,對未來城市的發展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信息的高度密集,使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也使城市的運行加速,城市科技化、現代化成為必然;同時信息的快速交流,又促使城市發展走兼容并蓄之路;而信息化又讓人們產生求新求異的心理。因此,可以想見,現代城市一方面要在兼容并蓄中走向現代化,一方面又要發掘和展示自身的個性,以滿足人們求新求異的心理需求。就是說,信息時代的城市,將在兼容并蓄中張揚自己的個性。但是,社會的發展總是曲折上升的,人們的認識無不如此。許多人會把兼容并蓄“簡化”為仿造甚至“克隆”。因為這樣省事得多(信息化為克隆創造了件)。然而,克隆的隨意性,意味著克隆自身的貶值。既不要克隆別人,又要避免被人克隆,這才是信息化對城市發展的重要啟示。據此啟示,筆者認為,城市個性的發展,必須既保持自身歷史文化傳承(不易被人克隆),又要大膽拓展和創新。即是說,城市個性既不能完全任其“自然發展”,又不能倉促“打造”,而只能積極地培育。克隆技術雖然發展很快,據說已經達到克隆人的先進程度,但是,它能克隆人的肉身,卻無法克隆人的文化內涵。在高科技時代,發達國家的城市建筑也許能夠被克隆,但含有鮮明深厚的地域精神文化的城市個性卻永遠無法被克隆。(正因為如此,筆者在此論及城市個性發展時,力求避免使用“打造”、“鑄造”、“塑造”之類的詞語,而使用“培育”一詞。)其實,真正的城市個性都是無法克隆的。因為它是城市物質載體與歷史文化的高度融合,是城市過去和現在時光的高度濃縮。這樣的城市個性只能是培育和涵養而成。
培育城市個性,必須拼棄盲目克隆的陋習。因為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千城一面”尷尬的出現。有些城市不是根據自身條件的限制和本身發展的需要,進行富有特色和個性的城市規劃,而是中小城市模仿大城市,大城市模仿國際化大都市,人為地過度開發建設,大事鋪張和奢靡浪費。不是以尊重和保障市民的生活發展權利為前提,而是滿足于表面上轟轟烈烈,結果變成脫離社會發展現實的短期行為。城市建設不是在特色和個性上做文章,而是在“大”與“高”上相互攀比。
培育城市個性,必須注重維護好歷史傳承。城市的內在支撐點主要在于其特殊的環境,離開城市的歷史和文化,城市個性就無從談起。現在許多城市開發商為了賺取更大的利潤,推倒了很多含有特殊文化遺產的古跡,這也無形中毀掉了城市個性賴以存在的載體。我們應當記住中國古建筑研究專家彭守仁老先生的那句話:“城市發展應該從過去的歷史中走來,城市是各代歷史的展現,有過去現在而且相互包容的對比。”②
培育城市個性,還必須注意從物質載體與人文內涵的結合上拓展和創新。這里有兩層含義:一是要處理好城市個性的物質載體與人文內涵的關系。“城市這個有機體和人一樣,真正的風貌在于內在素質的反映,濃裝艷抹與事無補,只能進一步揭示自身的內心世界。”③打個比方,假如我們在一個民族風情極濃郁的城市,要建造清一色的歐式建筑,且要讓滿街身著民族服裝的同胞,去跳西方舞蹈,那豈不讓人啼笑皆非嗎?所以說,城市個性的物質載體與人文內涵應是一個和諧的統一體。城市個性不是孤立地表現在外在的物質載體上,而是更內在地表現在城市的人文內涵中。實踐和事實證明,只有這樣的城市個性,才能賦予城市各種外在物質載體以內在的生命力和競爭力,而且這樣的城市個性,愈是淵源流長,其城市的內在生命力與競爭力愈加持久和強烈。通過它,不僅可以看一個城市的容貌和神韻,感受到一個城市的底蘊和歷程,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這樣的城市個性,能夠極大地促進人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質的提高,優化城市環境,提高城市品位,增強城市的創造力、吸引力和輻射力。二是要處理好承續與創新的關系。在城市個性這個系統中,承續與創新是相互依存的。沒有承續,就沒有根基;沒有創新,就沒有了城市的生機與活力,沒有了城市的未來和希望。沒有個性化的承續和創新,也就是沒有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我們說城市個性要保持歷史文化傳承,并不意味著把歷史的東西,不分精蕪,全盤托出,而是要在承續中揚棄,在承續和揚棄中拓展與創新。優良的城市個性是承續與創新的統一。仍以懷化為例,稻作文化是這座山城的個性之一。其根基蘊含于當地舊時盛行的巫儺文化之中,甚至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的稻谷崇拜。但是,當今懷化人民弘揚的卻是它的優良傳統,特別是以袁隆平精神為內核的現代稻作文化品性。這一城市個性,既有歷史的承傳性,又洋溢著時代新氣息。既有深厚的根基,又有盎然的生機。假如有人要在這座新興城市,全盤搬出巫儺文化,大街小巷盡是道士巫婆作法,那么,它與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嗎?所以,我們在強調承續城市個性的時候,并不排斥對現代先進文化的吸收,否則,這種城市個性就會變成封閉僵化的古董。應當說,一座城市的個性,既是歷史的,又是現代和未來的。因此,既要重傳承,又要重創新。
注釋:
①《城市導報》2001年12月4日第4版,轉引自朱鐵臻《城市現代化研究》,紅旗出版社2002年版,第3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