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精神病人心理治療

精神病人心理治療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20 18:22: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精神病人心理治療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精神病人心理治療

篇(1)

精神疾病是以精神活動紊亂為主要癥狀的疾病,其臨床表現復雜多樣。病人入院后,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病情緩解,自知力逐漸恢復,進入恢復期。此期的病人心理反應較為多變,既有疾病康復的喜悅,更擔心出院后社會適應不良而引起一系列問題,造成嚴重后果。康復問題不僅指軀體疾患及精神癥狀的消失,同時心理問題亦應引起重視[1]。故了解精神病人康復期的心理特點和護理干預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1 心理特點

精神病人進入康復期,認知力恢復但面臨的實際問題從四周襲來。除少數病人對未來充滿自信外,大多數病人知道自己發(fā)病給家庭所造成的沉重負擔,而且知道疾病對今后生活的威脅,所以反映較為復雜。對周圍事物喪失興趣、孤獨無助,擔心社會的歧視,為婚姻問題苦惱,前途黯淡無光,甚至有輕生的念頭。總之,此期的病人以焦慮、抑郁為主要表現。

2 護理干預

2.1 認知行為干預

心理治療時應注意不要過分關心患者的癥狀,而應重點關注觸發(fā)癥狀的心理因素[2]。有報道:認知行為干預可減少精神分裂癥狀的殘留癥狀,促進自知力的康復,減少不良情緒[3]。認知行為治療適用于所有精神病康復期的病人。

2.1.1 對患者熱情真誠,處處關心體貼,使患者獲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2.1.2 工作人員要善于撲捉病人語言和非語言的暗示信息,警惕可能發(fā)生的意外跡象[4],掌握與精神病人接觸的技巧,利用健康教育的最佳時機,向患者傳授精神病知識,講解疾病的病因、預防和轉歸,以及堅持服藥的必要性,如何早期發(fā)現復發(fā)先兆并及時控制病情等。同時幫助其分析認知上的錯誤,以消除疑慮,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從而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治療,促使患者沖突的心理實現良性轉化[5]

2.1.3 支持和鼓勵患者參與工娛療法和康復訓練,調整人際關系,矯正其不良行為,學會適應生活中的不良刺激和境遇,增強適應能力和應對刺激的能力,促進患者的康復[6]。

2.2 做好家庭支持系統的工作

家屬要了解精神疾病的性質和特點,對病員必須進行解釋、疏導、啟發(fā)等。要以平等的態(tài)度,關懷鼓勵病人,不埋怨、不刺激,同時督促病員維持用藥,使病人感到自己受到尊重,得到照顧而不會增加精神壓力,同時讓病人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及人際交往,以利于健康的恢復。

2.3 做好社會支持系統的工作

搞好科普宣傳工作,糾正人們對精神病人貶低,輕視等的錯誤觀念。幫助病人克服困難,重建社交能力。病人在生活、工作、學習中會遇到許多問題,要積極地、盡力地幫助病人解決這些問題,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情感,讓他們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使病人感到自己是一個自食其力的勞動者。保持樂觀的情緒,避免或減少因社會心理因素引起的各種精神壓力,從而減少復發(fā)的誘因,利于社會適應康復。

綜上所述,精神病人康復期的心理護理工作是艱巨復雜的。護士可采取個別心理護理方式給病人提供心理咨詢服務,滿足病人的心理需求。同時中肯地指出病人性格方面的缺點與弱點,鼓勵其加強自身鍛煉,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其總的護理原則是使病人認識到恢復期是病人恢復自主生活的階段,要將其剩余的力量發(fā)揮出來,調整身心平衡,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陳淑清,王述彭,劉靜芬.精神科護理[M], 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4.227

[2] 何仍,路英智,劉同順等.精神病學[M] 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 2000.668

[3] 賈愚,王克芳.應用認知行為療法治療精神分裂癥的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03,18(7):609

[4] 沈漁主編,精神病學[M],第4 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748

篇(2)

康復期精神分裂癥病人存在的問題以心理問題為主,年齡在19~40歲的病人心理問題較多。據報道,86.8%的恢復期精神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負性情緒[1];康復期精神病患者中有消極情緒者占15.3%,有焦慮感者占12.6%[2]。這種現象提示康復期精神病人心理狀態(tài)失去平衡,不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復,需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認知行為干預(cognitive2behavioral therapy,CBT)其著重改善患者的錯誤認知,并結合行為訓練,達到緩解病情,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3]。目前我國也有一些關于CBT應用于精神科臨床的研究報道,但尚未將CBT作為一種常規(guī)的心理治療手段來對精神分裂癥開展治療。為此,我們對住院精神分裂癥康復期患者實施CBT措施,取得較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2007年2月~2008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120例精神分裂癥康復期患者為研究對象。入組條件:(1)均符合CCMD-3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2)經過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后精神癥狀消失,自知力完全或部分恢復。(3)無合并癥。將入組病例隨機分為研究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研究組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齡(32.2±8.7)歲;平均住院天數(86.4±18.1)天。職業(yè):農民19例,工人15例,干部18例,學生8例。文化程度:初中23例,高中(中專)22例,大專及以上15例。對照組男27例,女33例;平均年齡(31.4±9.2)歲;平均住院天數(82. 4±16.1)天。職業(yè):農民20例,工人18例,干部15例,學生15例。文化程度:初中24例,高中(中專)22例,大專及以上14例。以上兩組各項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認知干預 由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思想矯治,每天組織學習精神分裂癥常識,康復期注意事項等課程1小時。另外組織他們觀看有關錄像,圖片等,課后由護士抽查他們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對學習好的及時予以表揚,使其樹立正確的治療觀,糾正“得了精神病一輩子全完了,是廢人一個”的錯誤觀念,提高治療依從性。

1.2.2 心理干預――理性情緒療法(RET) 根據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定病人的心理健康狀況,由心理醫(yī)生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對其進行心理干預,耐心講解心理健康知識,矯正不良心理的方法等。治療方法之一,旨在通過純理性分析和邏輯思辨的途徑,改變患者的非理性觀念,以幫助解決情緒和行為上的問題[4]。干預的關鍵在于找出并糾正導致患者不良情緒的錯誤認知,即不合理信念,改善患者情緒障礙。

1.2.3 行為干預――放松訓練 采用口頭指導法,讓患者躺在床上,呈隨意舒適姿勢,手臂放在身體兩側,手掌向下,并輕輕閉上雙眼,囑患者按照研究者的指導語有順序地進行全身肌肉放松,對每一肌群先引導患者感受緊張,持續(xù)10 s后,再讓其感覺放松,在兩組肌肉群練習的間隙,間隔5 s。放松訓練在RET后進行,每次20 min。

1.2.4 閱讀療法 閱讀療法(bibliotherapy)一詞源于希臘語,也稱“圖書療法”[5]。有報道康復期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使用閱讀療法后,其陰性量表,一般精神量表及康復狀態(tài)量表的減分值明顯高于對照組,是一種有效的康復治療手段[6]。可選擇《精神康復報》、《大眾心理學》,《鋼鐵是怎樣練成的》等這一類書籍在幫助患者戰(zhàn)勝疾病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2.5 健康教育 內容包括精神分裂癥知識,藥物知識,飲食保健知識等穿插在心理治療過程中進行。指導患者掌握消除負性情緒的技巧,及時處理因患病引發(fā)的諸如壓力、婚姻、情緒等問題。對照組僅進行常規(guī)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和一般性的日常生活護理。

1.3 評價方法

1.3.1 心理狀況測評 對120 例患者分別于入組前及治療后由心理醫(yī)生用SCL-90[7]進行測查,該量表共90個條目,分為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9個癥狀因子,每個條目按5級評分(1~5分),得分越高,說明該項心理癥狀越明顯。所有測試均在心理醫(yī)生指導下由患者自行填寫,當場回收,共發(fā)出問卷120份,收回問卷118份,有效收率98%。問卷由心理醫(yī)生進行分析。

1.4 統計方法 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 2 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入組時及治療2個月后兩組SCL-90 各因子評分比較 見表1。

2.2 入組時及治療8周后兩組依從性比較 見表2。

3 討論

3.1 CBT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利于患者早日康復 精神分裂癥康復期患者對自己的現實情況及周圍環(huán)境有了正確的認識和判斷能力,開始考慮較多的實際問題,心理問題較多。年齡在19~40 歲的病人心理問題更為突出,處于這一年齡階段的病人,正面臨著升學、就業(yè)、戀愛、婚姻、工作學習等社會生活問題,心理負荷較重,考慮的問題較多,心理狀態(tài)失去平衡,不利于早日康復。本研究結果表明: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專業(yè)的CBT干預方案,可糾正導致患者情緒障礙的錯誤認知,消除其由于無知和錯誤認知導致的焦慮、抑郁、恐懼、悲觀情緒,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利于心理康復,對其回歸家庭和社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康復護理措施。

3.2 CBT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 依從性即在治療或預防疾病過程中,患者行為與醫(yī)務人員要求相符合的程度,它是病人行為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往往對疾病轉歸起關鍵作用。精神分裂癥病程遷延,復發(fā)率高,需長期服藥維持治療。康復期分裂癥患者因怕吃藥腦子變“傻”,害怕藥物副反應等,有拒藥、藏藥現象。本研究結果表明:經專業(yè)CBT干預后,患者的錯誤認知逐漸淡化,正確認識逐步形成,而正確的認知可使患者治療依從性提高,從而嚴格服藥治療。此外,放松訓練可使人體內腦啡肽和腦電中A波增加,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鎮(zhèn)定情緒[8]把患者的注意力從過分關注自我中分散開,有助于緩解頭暈、惡心等不良反應,以改善患者的軀體功能,提高治療依從性。

3.3 CBT 與護理工作的結合 目前CBT多由臨床心理醫(yī)生實施,而我們認為,康復期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的CBT干預應結合醫(yī)院實際情況,與日常護理相結合,由臨床護理人員進行。CBT由護理人員實施具備以下優(yōu)勢:(1)利于護理人員角色轉變。護士能夠經常與患者溝通,既可隨時了解患者病情變化和治療效果,靈活調整治療策略和時間,又可加強護患關系。(2)CBT簡便易行,病人易于理解和掌握,可節(jié)約醫(yī)藥開支,值得在臨床工作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胡雄,王玉玲.康復期精神分裂癥128例心理狀態(tài)調查分析[J].中國民政醫(yī)學雜志,1998,10(4):211.

[2]趙宗峰,李紹峰,趙宗蘭,等.緩解期精神病患者的調查報告[J].山東精神病學,2000,8(6):38.

[3]張雅坤,周玲君,郭振華,等.認知行為療法在疼痛治療中的運用現狀及展望[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03,9(3): 1632166.

[4]段興華,張星杰,侯再芳. 理性情緒療法的理論及應用[J].

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2003,5(3):100~102.

[5]王松波,范文田,藏瑞英,等. 閱讀療法在康復期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5,20 (11):839~841.

[6]李健,楊秀真.閱讀療法研究進展[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

2000,9(3):237~238.

[7]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 [M]. 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31~35.

篇(3)

【關鍵詞】護士語言;精神科;藝術性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866―02

護士語言,它不僅是護士和病人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也是護士的心聲,病人可通過它來感受熱情和冷漠,還可通過它來對護士工作做一個評估,也是進行心理治療和心理護理的重要手段。相反,可成為導致心理疾病的因素,是治療和至病的雙刃劍,尤其在精神科臨床工作中,護士的言談舉止可造成病人錯綜復雜的心理反應,所以在精神科工作的護士要學會說話的技巧,加強語言修養(yǎng),更好的發(fā)揮語言在促進病人康復中的特殊效力。

1 語言藝術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1.1 語言的道德美 護士的語言是影響他人心靈和行為的語言,是包含著道德要求的一種特殊職業(yè)道德語言[2]。

如果護士語言冷談,口氣生硬,甚至粗俗無禮,那勢必造成病人精神上更大的病苦,甚至疾病惡化。因此,要求護士本著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對病人理解并產生同情心,成為一個善解人意的人。用溫和、禮貌、體貼的語言來安慰、鼓勵他們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2 語言的科學性、嚴謹性 護士的語言傳遞著護患的情感,也傳遞著疾病的狀況、發(fā)展、轉歸的信息。因此,護士在語言表達時,要用普通話,貼切主題,講究科學性、嚴謹性,通俗易懂,使病人清楚明白自己的病情,治療方法及護理措施,各種檢查程序、方法、注意事項等問題,使病人平靜、樂觀接受治療。

1.3 語言的保護性、安慰性 在護理活動中,要尊重病人的權益,保護病人的隱私,尤其某些診斷如性病、惡性腫瘤的確定。正確處理好診斷的科學性與治療的保護措施關系。特別注意病人的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尊重家屬的意見。根據不同的具體情況選定時間,并準確選擇用詞,告知病人和家屬真實病情。同時,對病人患病表示同情、理解,鼓勵病人,使其心理得到平衡,情感上得到滿足,增強抗病能力。

1.4 語言的藝術性、技巧性 語言是一門藝術。即可給病人帶來信任和希望,也可給病人造成痛苦和絕望。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親切的語言,能給病人安慰和信任,調動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護士在與病人交流中,視其對象不同,采用不同交流方法。要善于與各種病人以及年齡段病人相處。巧妙應用語言技巧進行有效溝通。如在與老年人交談中要用尊稱,不要隨意打斷年長的說話。對聽力減退的病人說話聲音要稍大一點。對急性痛苦病人在做治療和護理時,語言要簡單扼要,突出重點,爭取在很短時間內掌握所需的護理資料,以便采取有效護理措施。

1.5運用語言藝術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1.5.1尊重病人并使用禮貌性語言。護士使用尊重患者的禮貌性語言是同病人交談的最基本態(tài)度。比如,我們在給患者治療時,要稱呼患者姓名,切忌以床號代替,要說“為了您早日恢復健康、請您配合、謝謝”等語言。這樣不僅能減少與患者之間的摩擦,而且能縮短彼此間的距離,使患者的身心受到安慰和尊重。

1.5.2掌握適當語氣,做到嚴肅性與親切性相統一。護士與病人交談時,要注意掌握適當的語氣,既要保持一定的嚴肅性,同時也要讓病人感到溫暖、親切。對言行不軌的病人,應嚴肅對待,加以勸阻,以保持護理工作的嚴肅性和護士自身的尊嚴。

1.5.3坦誠與慎言相結合。護士與病人交往的前提是以誠相待,只有對病人講真話、信守諾言,才能得到病人的信任,使病人愿意講出自己的心理感受,護士可針對實際情況,運用適當語言與病人進行溝通。但護士也不可事事向病人坦言相告,特別是對診斷治療上的一些應該保密的意見和措施,更應謹言慎語,以維護病人的利益為前提,用保護性語言巧妙回答病人所提出的問題,解除病人的心理顧慮,愉快地接受治療和護理。 轉

2 掌握語言藝術,做更有效的心理護理

2.1 必須做到態(tài)度熱情,語調柔和平穩(wěn),護士的每句話都應是鼓勵、安慰和充滿信心,同樣一句話可以產生不同的效果,所以護士的語言表達很重要,語調的不同可表現出不同的情緒。雖然精神科患者對外界的感知比一般人差,但并無代表他們無感知力,實踐中經常發(fā)現,若護理人員對他們不友好,在護理中他們明顯表現不配合。如生氣、疑惑、鄙視。所以語調的過高或過低都會是對病人的一種刺激,導致病人情緒低落,從而加重病情。

2.2 積極有效發(fā)揮病人主觀能動性,加快疾病康復和好轉。在我們的護理工作中,護患關系和護患之間交流應是平等的,護士是否一視同仁,平等對待,而不是以社會地位和外貌而區(qū)別對待,護士應了解病人的多種需要,不同的病種及疾病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心理需要,病人有特殊需要,也有個體化的需要,特別是病人病史中的隱私病情應給予保密,絕不允許作為嘲笑的話題。如焦慮抑郁,神經癥的病人均存在需要被承認、被尊重,他們往往注重強調自己身體不適,感知和主觀要求,反復描述自己的內心體驗,表現焦慮不安,糾纏醫(yī)護人員,以此得到醫(yī)生和護士的注意、接納、承認和支持。此時護士就要關心和體貼病人的心理需要和疾病的痛苦,要耐心傾聽病人的傾訴,并且要同病人建立良好醫(yī)患關系,讓病人對護士有親切感和依賴感。恢復階段的病人,由于錯誤的認為得了精神病不光彩,被人瞧不起,并擔心會今后復發(fā),遺傳等問題,此時,病人常產生自卑和輕生的觀念,護士絕不能忽視病人此階段心理狀態(tài)和需要,應給予正確及時的開導,讓病人可以正確認識自己的疾病是能夠治愈的,消除其多種顧慮,樹立正確人生觀,同時也要做好家屬的宣傳教育工作,杜絕不良反應發(fā)生。在護理操作中,由于操作不熟練給病人帶來痛苦,應主動向病人表示歉意,在治療過程中,病人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時,要及時給予贊揚和感謝,讓病人感覺到如家人般親切和溫暖。

2.3 針對不同的病人采取和運用語言藝術,由于病情不同,文化程度、社會背景、性別年齡不同,對護理人員行為和語言要也不同。這就需要我們循序漸進,因事利導,比簡單的制止和訓斥更能收到良好效果,精神病人大腦功能發(fā)生紊亂,一般無自知力,不承認自己有病,甚至拒絕治療,這就需要護士要有較高護理技術,語言技巧,還要有高尚道德情操,要尊重患者人格,正確對待他們提出的問題和要求,合理要求盡量滿足,不合理要委婉解釋,而不能認為是“病態(tài)”而不予理睬。對他們要多傾聽,對他們更多要表示關心和同情,治療和服藥時要配合給予必要暗示,對疾病很有效,可促進疾病康復,取得病人對護士的好感與信賴。對知識分子談話則可以簡明額要,對老年人需要寬慰,性格急的病人要開門見山,而同精神病人接觸要有耐心、誠懇的態(tài)度,去溝通、暗示、鼓勵的方法,從而消除病人煩躁、焦慮、失望等心理障礙。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人道主義精神保護患者,使其免受傷害,對那些木僵、抑郁、燥狂等重病做好人性化護理,使其得到更好服務。

2.4 加強整體語言協調,在我們日常工作中與病人接觸,整體語言對護士的要求是,做到溫文而雅、穩(wěn)重大方、衣帽整齊美觀、行走輕柔快捷,同病人面對面交談要面帶笑容,初次同病人接觸,要表現出成熟大方來取得病人的信任。

3 護士語言藝術在工作中的運用技巧

3.1要通過良好的語言藝術,針對病人各種各樣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應用、分析、解說、轉移情緒等方法,精神病人的怪異思維,無禮的語言和粗暴的行為,是精神疾病所致的病態(tài)表現。病人失去正常理智,又不能控制自己,孤獨冷漠,不近人情,難以讓人接受,盡管如此,在疾病狀態(tài)下,精神病人更應愛到尊重和保護,并享受與其他人同樣的醫(yī)療權利。并應體現在實際和護理工作中,不能因病人的言行無禮,粗暴、表現幼稚、愚蠢或贅述煩人而斥責病人。要同病人進行誠懇和諧的交談,適時時機進行講解,幫助病人對自己疾病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讓他們樹立信心,使其處于治療和護理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讓病人保持心理愉快和生理上的平衡,情緒穩(wěn)定,更好的配合治療,不但要醫(yī)治好他們的精神疾病,還要通過良好的語言形式,醫(yī)治好病人的心理疾病,要求我們還要用嚴謹的態(tài)度,耐心克制的良好語言藝術去感染病人,把護士語言藝術融入到每個護理環(huán)節(jié),通過與病人交流,讓高質量的服務落實到每一位患者的身上,提高患者滿意度,從而達到相應的積極有效的護理。

3.2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工作更加注重滿足人的生老病死等生命過程的護理需要,注重心理社會因素對病人的影響,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必須掌握一定的心理護理的方法和技巧,以取得最佳護理效果。在實施全程護理過程中,語言是心理治療與心理護理的重要手段,若運用不當,語言又可成為導致心因性疾病的因素。由于患者的心態(tài)及個體差異,護士的任何言行舉止對患者都能產生心理上的效應。即便在患者家屬面前也應注意區(qū)分場合,把握分寸,講究表情、目光、手勢等,表達一定的關懷之情,給予心理支持,這樣能及時有效的控制患者及家屬的負性情緒,確實起到加強療效的作用。

3.3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尊重病人人格,講究說話態(tài)度,禮貌待人不同類型疾病的患者有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如:患急性疾病的患者焦慮、恐懼;慢性疾病的患者多有憂慮、擔心的心理;患了傳染性疾病的患者,焦慮、煩躁、悲觀絕望,怕別人會疏遠他們,親朋遠離他們。作為醫(yī)護人員應設身處地的為病人著想,在與病人的交談中,態(tài)度要誠懇,舉止大方,語氣要適宜,病人憂慮時,要出言勸慰,當病人訴說苦衷時,要給以同情。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知識結合臨床護理經驗,有針對性的給予健康指導,使病人勇敢面對自己的疾病,消除疾病對身心的負性影響,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

3.4熟練的基本技能,富有情感的語言,消除病人不良情緒,滿足其合理需求病人住院的主要目的是治療疾病,所以護士的操作熟練與否直接影響病人的思想情緒和心理反應。護士必須提高業(yè)務技術水平,規(guī)范操作,以熟練的技能取得病人的信任,這是最有效的心理安慰。護士進入工作狀態(tài)就應激發(fā)自己的情感,使自己處于愉快而冷靜的環(huán)境中,同情病人,尊重病人的情感與情緒,不可以把個人生活和家庭的不快心境帶到工作情境中來,向病人遷怒、發(fā)泄。為患者提供指導和咨詢時,不易隨心所欲,信口開河,針對特定場合策劃專用的解釋性語言,應用時統一規(guī)范。避免由于護士語言不當造成對患者的不利影響。如要求家屬不要圍觀,可解釋為:我們理解大家的心情,但病人需要安靜,請你們配合。這樣規(guī)范化的解釋用語,會避免誤解的產生及一些不必要的糾紛。由于人的生物與社會的雙重屬性,決定了個體化差異,對待疾病的心理與行為反應不同,及早發(fā)現病人的不良情緒,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進行積極的心理干預,以取得預期護理效果。

3.5尊重患者隱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爭取對病人的社會支持系統隱私權是人的權利之一。病人對護士的信賴感是在交往中產生的,在交往中護士起主導作用。醫(yī)護人員職業(yè)的特殊性使病人難以啟齒的秘密不得不向醫(yī)護人員坦白,作為醫(yī)護人員必須為他們保密不向任何人竊竊私語,背地亂講。做到“言而有信,行而有果。”這樣即尊重了病人也提高了醫(yī)護的道德意識。護患間合作、友好的關系,可使心理護理工作順利進行。同病房病友雖是一個臨時群體,但由于疾病的關系,他們在情緒和行為等方面的相互影響是很大的。護士應協調建立病友間良好的人際關系,引導鼓勵他們相互交流、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對個性較特殊的病人,引導病友多關心他們,多與其交談接觸,以減輕其孤獨感和陌生感。掌握了各種交流技巧,一方面病人得到了安慰和體貼,而且緊張的情緒也變得松弛、自在。爭取社會支持系統包括家庭與社會兩個方面。良好的親友關系、融洽的同事關系、領導的關系與愛護,可最大限度滿足病人歸屬的需要,給病人安慰與支持。因此,護士對病人社會支持系統的成員應正確引導,幫助病人妥善處理解決好此類問題,使病人以身心最佳狀態(tài)接受治療與護理。

4 結論

語言是護患溝通的重要工具,護理工作者只有以病人為中心,尊重和保護病人的利益,有聲語言和體態(tài)性語言相結合,注意語言的規(guī)范性,掌握語言的科學性、藝術性,靈活運用語言技巧,才能達到最佳的目的,建立良好、穩(wěn)定的護士與患者之間的關系,保證護理工作正常順利進行。 通過語言藝術,來取得病人的高度責任心和同情感,隨著醫(yī)學不斷的更新,心理護理成為臨床護理的重要內容,所以作為一名精神科護士,只是會一般護理操作,遠遠滿足不了病人需要,還要了解和掌握心理學知識。精神科病人更痛苦,不僅要受疾病痛苦,還有社會偏見、世俗歧視等精神壓力,所以要特別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從尊重和關心病人意愿出發(fā),要嚴格要求自己,學習規(guī)范使用文明語言,把語言藝術真正落實到實際的護理工作中去,更好發(fā)揮語言藝術,在疾病治療中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繼平編.《護理人際關系學與溝通》,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版.轉

[2] 段亞平,彎群麗,劉瓊,等醫(yī)院文化建設與護理管理之我見[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07,29(1):27.

[3] 吳明英創(chuàng)建護理文化的思考[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04,19(3):129.

[4] 李付華 心理護理的語言藝術與技巧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07,(1)

篇(4)

關鍵詞:癌癥患者 心理問題 對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306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8-0272-01

隨著“生理-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這一現代醫(yī)學模式的出現,人們越來越多地重視心理因素對惡性腫瘤發(fā)生、發(fā)展及轉歸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對癌癥患者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并對出現異常心理后如何進行干預措施進行探討,以便為進一步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1]、促進康復、提高生活質量,利于病人的康復。

1 癌癥病人存在的心理問題

1.1 緊張和抑郁。緊張和抑郁是癌癥病人最初的心理反應。當被診斷為癌癥者,通常會出現驚慌、恐懼、緊張、焦慮心理,并出現睡眠障礙、情緒低落、煩躁、易激動等表現。長期的緊張抑郁可以引起人的神經內分泌失調,進而破壞其自然防御系統,從而影響了癌癥病人的療效。

1.2 懷疑和否認。否認這一心理過程對于初診患者來說,是一個常常出現的,用來應付突然降臨的壞消息的心理保護過程。表現為懷疑診斷的正確性或否認自己所患癌癥[2],總希望或認為自己患的是一般性疾病,而且很快會治愈。否認如同緩沖劑,可能使患者承受的打擊小一些,但也常常延誤病情,因為有的病人堅持其否認的觀點,重復做許多檢查,以致延誤了時間。

1.3 憤怒和怨恨。憤怒和怨恨是癌癥病人經過的一番否認的斗爭后,表現出的情緒反應。許多病人把癌癥看成是“不治之癥”錯誤地認為自己死期已臨近,想到自己還有許多理想未實現、許多工作還要做,想到自己的家人還需要照顧,特別是別人好好地活著、無憂無慮工作著、享盡天倫之樂,而自己卻倍受疾病的折磨關在病房里,除了做許多檢查外,還要沒完沒了地打針、輸液、吃藥,這一切使病人感到委屈、憤怒、怨恨。

1.4 痛苦和掙扎。病人和癌癥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搏斗或受到較長時間的折磨,或因療效不佳而病情出現反復波動時,常常會感到前途渺茫、失望消沉、沮喪和孤獨。更有甚者換上了以情緒低落為主要表現的精神疾病抑郁病,以致于出現自殺行為。內心的痛苦和掙扎是癌癥病人嚴重的心理反應[3],故解除這種心態(tài)是刻不容緩的。

2 癌癥病人異常心理反應的對策

2.1 樹立信心、松弛身心。教育病人要正確對待疾病,保護良好的心態(tài),做好科普宣傳,講述治療癌癥的新方法、新成果和抗癌的明星事件,激發(fā)病人樹立戰(zhàn)勝癌癥的堅強信念[4]。此外解除病人的焦慮緊張,藥物常起到良好的作用,可適量服用鎮(zhèn)靜、安眠藥以消除失眠焦慮,還可因勢利導采取多種形式(如打太極拳、聽音樂、看電視等)的娛樂活動,轉移其注意力達到松弛患者身心的目的。

2.2 耐心勸解、督促治療。醫(yī)務人員要以科學的態(tài)度,耐心細致的勸解病人面對現實、承認現實、消除僥幸心理,積極配合治療,使病人從否認懷疑的心境中擺脫出來,接受既成的事實,讓家屬和親友來分擔部分感受,才會感到如釋重復,并配合醫(yī)生參與各種治療[5],由于情緒改變,與癌癥作斗爭的信心增加,治療效果也必然會提高。

2.3 把握情緒、適當疏泄。緊張需要松弛,憤怒、怨恨必須疏泄,因為久郁成徉的心理負擔比緊張焦慮更為深沉。在心理治療中,疏泄郁積的情感是解除心理負荷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對癌癥病人來說醫(yī)生、親朋好友、病友等是最適當的傾訴對象[6]。一般的說,對疏泄應分兩種情況區(qū)別對待:一是以同情和諒解的態(tài)度聆聽病人傾訴心中的苦悶、憂慮、怨恨、委屈和不幸,而不提任何意見。另一種是聽了病人的傾訴后,給予解說、勸慰或給予積極的評價和指導[7],這不僅使病人心靈獲得滿足,還可能使其免疫功能活躍起來,與癌癥積極斗爭。

2.4 廣泛交流、家庭支持。個別指導和集體治療的方法,過去多用于精神病人。現已普遍用于心身疾病和癌癥病人。個別的心理治療,可以糾正對癌癥的不正確認識,并把治療癌癥的措施交給病人,同時引導病人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在相互之間交流與癌癥作斗爭的經驗,互相啟發(fā)、互相勉勵、互相幫助。同時要取得家庭的支持,事實上醫(yī)生和護士不可能整天和病人在一起,也絕替代不了家屬的角色,親人給予癌癥病人的愛是他們最大的安慰[8],從而使病人從絕望中掙扎出來。

總之,癌癥會影響一個人對癌癥的態(tài)度、感受、反應[9],而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可以幫助患者消除由于癌癥的影響產生的負效應,與癌癥開展積極的斗爭。

參考文獻

[1] 黃燕,羅建.腫瘤心理治療.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77,175,405

[2] 李玉蓮,丁萍.晚期癌癥患者的心理護理[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3):82-83

[3] 吳玲麗.癌癥患者心理狀態(tài)與個性的評析及干預對策.護理與康復,2006,6(5):217-219

[4] 姜乾金.醫(yī)學心理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229-23

[5] 鄭瑾.癌癥病人身心需要的研究進展.中華護理雜志,2003,38(2):136

[6] 劉功素,王輝,陳道菊.實施家庭健康教育對宮頸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4):322-324

[7] 王建芳,周建紅,馬修強.癌癥患者的社區(qū)護理干預模式.護理雜志,2010,27(6B):881-884

篇(5)

醫(yī)院護士長工作計劃1   從我加入醫(yī)院——救死扶傷的護士,工作差不多快二年了。在院領導、科主任及護士長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病人為中心”臨床服務理念,發(fā)揚救死扶傷的精神,并認真嚴謹的態(tài)度和積極的熱情投身于學習和工作中,雖然有成功的淚水,也有失敗的辛酸,但是日益激烈的社會竟爭也使我充分地認識到成為一名德智體全面護士的重要性。在踏實地學習與醫(yī)療護理工作中,獲得廣泛病員好評的同時,也得到各級領導、護士長的認可。

  一、積極主動認真的學習護士專業(yè)知識

  工作態(tài)度端正,認真負責,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醫(yī)療護理實踐過程中,服從命令,聽眾指揮。能嚴格遵守醫(yī)院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遵守醫(yī)德規(guī)范,規(guī)范操作。能積極參加醫(yī)院和科室組織的各項活動并能尊敬領導,團結同事。

  二、專業(yè)知識、工作能力方面

  我本著“把工作做的更好”這樣一個目標,開拓創(chuàng)新意識,積極圓滿的完成了以下本職工作:協助護士長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醫(yī)療文書的整理工作。認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當成自己的朋友,親人,經常換位思考別人的苦處。認真做好醫(yī)療文書的書寫工作、認真學習科室文件書寫規(guī)范,認真書寫一般護理記錄理記錄及搶救記錄。遵守規(guī)章制度,牢記三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三嚴(嚴肅的態(tài)度、嚴格的要求、嚴密的方法)。護理部為了提高每位護士的理論和操作水平,每月進行理論及操作考試,對于自己的工作要高要求嚴標準。工作態(tài)度要端正,“醫(yī)者父母心,我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盡快的康復,于是每次當我進入病房時,我都利用有限的時間不遺余力的鼓勵他們,耐心的幫他們了解疾病、建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當看到病人康復時,覺得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三、在生活方面

  養(yǎng)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充實而有條理,有嚴謹的生活態(tài)度和良好的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作風,為人熱情大方,誠實守信,樂于助人,擁有自己的良好出事原則,能與同事們和睦相處;積極參加各項課外活動,從而不斷的豐富自己的閱歷。

  今后的目標:

  我決心進一步振奮精神,加強個人世界觀的改造,努力克服自己存在的問題,做到:

  (1)、扎實抓好理論學習,保持政治上的堅定性。

  (2)、在院領導、科主任的關心和指導下,順利完成醫(yī)療護理工作任務,認真履行職責,愛崗敬業(yè)。

  (3)、以科室為家,工作積極主動,對待病員熱情、耐心,滿足病人的需求。護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我們卻用真誠的愛去撫平病人心靈的創(chuàng)傷,用火一樣的熱情去點燃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勇氣。

  工作計劃:

  1、認真遵守醫(yī)院和科室的相關規(guī)章制度,做到上班不遲到,不早退。

  2、認真做好領導分配給我的工作和任務。

  3、解放思想,為科室的發(fā)展提建議和意見,竭盡所能為科室創(chuàng)造更多的效益。

  4、加強跟主管醫(yī)生,病人及其家屬的交流與合作,努力構建現代化科學的醫(yī)患模式,正確妥善處理好醫(yī)患關系。

  5、加強專業(yè)知識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能,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優(yōu)質的服務。

  6、協助同事做好科室工作,做到工作責任明確、資源共享、團結互助,共創(chuàng)科室優(yōu)良的環(huán)境、優(yōu)秀的服務、優(yōu)越的業(yè)績。

  護士事業(yè)是一項崇高而偉大的事業(yè),我為自己是護士隊伍中的一員而自豪。在今后工作中,我將加倍努力,為科室的發(fā)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我會努力改正缺點和不足,做好自己的工作,對病人負責,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在生活中我也會嚴格要求自己,我相信我能做到,請領導監(jiān)督!

  醫(yī)院護士長工作計劃2

  一、護理管理

  1、繼續(xù)深化整體護理和量化管理并行的綜合管理方式,針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難點、焦點問題,及時調整工作重點,堅持把以“病人為中心”的人文護理理念融入更多實際具體的工作細節(jié)。

  2、堅持院科二級管理,做好護士長管理工作的檢查、監(jiān)督,要求護士長以工作日志形式反映日常工作情況,并以此評價護士長管理。

  3、為“病人先醫(yī)生”制度探索合理的護理服務形式,條件成熟準備以醫(yī)護優(yōu)化組合服務小組模式增加醫(yī)護服務的統一性滿足病人就醫(yī)需求。

  4、試行主管護士資格認證制度,以期達到兩個目的,一是把病人滿意的護理骨干力量用到臨床第一線,以保障護理服務的“優(yōu)質”;二是以此實現護理隊伍分層管理,有什么樣的質量上什么樣的崗,從機制上調動護理人員工作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5、微機管理要使護理服務在三方面得以方便、快捷,一是幫助病人及時查詢住院費用,讓病人“明白消費”;二是藥械物的使用計劃明確,下送到科,醫(yī)。學教育網進一步保障了護理人員留在病區(qū)為病人為病區(qū)服務的時間;三是爭取協調部分護理表格的電子化處理,在清晰、及時、原始、客觀、準確上深入一步,提高護理記錄的法律價值。

  6、針對住院病人基礎護理、特一級護理質量保證局限、服務不到位等長期存在的問題,準備試行護工制度,以期解決病人生理、生活上的一些實際問題,使病人在享受護理專業(yè)技術服務的同時,有“如家”感覺。

  7、在護理人員配置上,力爭保障80%床位的護理人員編制,以保證護理隊伍的穩(wěn)定,其它特殊情況按實際床位使用率適當以臨床護士的用工形式解決,以避免造成護理資源的浪費,同時有利于專科培訓的正常連續(xù)進行和專科服務的質量。

  8、護理隊伍規(guī)范化培訓工作繼續(xù)開展:①以集中授課、強化禮儀形體動作規(guī)范等形式,塑造文明禮貌的接人待物護理形象;②以《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為主導內容,結合臨床實例,進行護理安全教育、規(guī)章制度學習,強化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從身邊事,手邊事做起,兩方面結合進行護理隊伍的規(guī)范化培訓工作,以期打造一支具有法律意識的文明規(guī)范服務的護理專業(yè)隊伍。

  9、對護士長“管家理財”的能力要進一步強化,可利用合適時機到經營較好的醫(yī)院短期學習、交流、參觀,使護理管理人員在把高效、低耗的經營核算和業(yè)務服務突出專業(yè)效果方面有機結合上作出合理、積極的探索和思考,進而逐步形式合理的管理辦法。

  10、總結歷年聘用護士管理經驗,進一步完善管理體制,以期達到進一步調動人員工作積極性,保證護理隊伍相對穩(wěn)定,利于護理專業(yè)技術水平建設的目的。

  二、業(yè)務管理

  1、進一步深化整體護理理念,在管理形式上追求“以病人需求為服務導向”,在業(yè)務上注重知識更新積極吸納多學科知識,在隊伍建設上強調知法、守法、文明規(guī)范服務和為病人營造良好的修養(yǎng)環(huán)境,逐步把護理人員培訓成為病人健康的管理者、教育者、照料者和研究者角色。

  2、強化護士長查房效果,要求護士長在行政管理和業(yè)務培訓上加強對新入院病人、危重疑難病人的管理和技術指導。認真尋找護理人員服務中的不足之處,醫(yī)。學教育網對照實例耐心幫教,切實提高護理人員學以致用的能力,提高護理隊伍的綜合素質,引導和培養(yǎng)護理人員理論結合實際的綜合分析能力和處理具體問題的能力。

  3、調整護理查房時間和形式、內容,認真開展查房后小結和病歷(例)講析,有重點查房,及時修正工作上的問題,調整工作重心。

  4、業(yè)務學習、繼續(xù)醫(yī)學教育項目的重點放在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上,在疾病護理常規(guī)、專科護理、急救技能、基本操作技術等方面展開目標明確的業(yè)務培訓以“缺什么學什么”、“有什么實際問題就講什么內容”強化護理學習效果。

  醫(yī)院護士長工作計劃3

  一年的時間很快過去了,在這一年里,我在院領導、科室領導的帶領下及同事們的協作下圓滿的完成了各項工作,在思想覺悟方面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本年度的主要有以下幾項:

  1、思想政治表現、品德素質修養(yǎng)及職業(yè)道德。

  能夠認真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堅持“以病人中心”的臨床服務理念,發(fā)揚救死扶傷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立足本職崗位,踏踏實實做好醫(yī)療服務工作。

  2、工作質量成績、效益和貢獻。

  在開展工作之前計劃,有主次的先后及時的完成各項工作,達到預期的效果,保質保量的完成臨床工作,同時在工作中學習了很多東西,也鍛煉了自己,經過不懈的努力,使臨床工作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開創(chuàng)了工作的新局面,為醫(yī)院及科室工作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3、專業(yè)知識、工作能力和具體工作。

  能嚴格遵守醫(yī)院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工作嚴謹,視病人為親人,設身處地為精神病人著想,解除他們精神上和心理上的痛苦。對一些常見疾病能獨立診斷、治療,及時指導住院醫(yī)師的臨床工作,較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遇到問題能在查閱相關書籍仍不能解決的情況下,虛心的向上級醫(yī)生請教,自覺做到臨床實踐和理論知識相結合,從而提高了自己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臨床工作做到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飲食治療、行為治療等綜合治療,獲得病人及病人家屬一致好評。

  4、工作態(tài)度和勤奮敬業(yè)方面。

篇(6)

其一,無論在香港還是在美國,影響我們的是社會環(huán)境、社會問題與社會變遷,這是最重要的,這個社會變遷影響我們社會工作的回應。比如美國30年代的經濟衰退,既是危機又需社會工作的回應,如果社會工作與教育不理睬的話,你就失去了一個很好的機會。由于這種危機需求為本科教育課程提升提供了條件;另外當時的課程也從較微觀層面走向了宏觀,而且它與社會關系也比較緊密。當時香港社工教育發(fā)展得那么快與政府的取向密切相關,課程變遷也符合社會問題需要,有時我們發(fā)展新的選修課就在于發(fā)現新的社會問題,如新移民等。現在我們香港遇到的危機,對我們社工教育也會有大的影響。

其二,影響在于政府政策的影響。比方香港規(guī)定某一職位的人都要受社工專業(yè)培訓,這一政策很大影響了社工教育的發(fā)展。在美國,一些法律如精神健康方面條例規(guī)定,精神病人要受到很好的照顧。如果不照顧,其家人與團體就要負責任。所以一些條例也在不同層面影響社會工作與教育的發(fā)展。

其三,財政來源的影響。比方政府投資多少在社工教育上,這將直接影響我們社工教育步伐大小問題的。香港80年代是政府就給了好幾筆巨資,加倍培養(yǎng)社會工作人才,面對社會大需求情況下,政府需要我們大力培養(yǎng)人才。而現在緊縮了,產生的影響亦是不可忽視的。在美國,政府亦曾有幾次撥款。在美國有許多私立學校,它們受財團與富翁的影響,若后者對社會工作某一方面比較感興趣,他們會把資金投往這方面的社工教育。比如有些基金會特別有興趣搞健康醫(yī)療事業(yè),他們就資助了很多這類的培訓與項目;一些財團希望搞有關精神治療或家庭治療方面的項目,這些影響無疑是很大的。

其四,就是就業(yè)機會的影響。比方在美國最近十多年的辯論,他們有許多的私立社會工作機構,許多社會工作者面對個體需求(咨詢、心理治療),在社會上自主擇業(yè)。這也算是不錯的出路。所以一些大學的培訓也注重個人理療,心理治療等方面培訓,因為市場比較大。當然不少社會工作者不喜歡這種取向的。故就業(yè)機會也會影響到整個社會工作培訓的方向。另外,在香港我們還要搞一些培訓,如艾滋病等。這方面既有就業(yè)機會,也有需求,但沒有培訓。還有社會保障方面,不少人員需要培訓。就像我們文憑課程以前沒有關于怎么做社會保障的培訓,以前他們是不請社工的,現在就業(yè)形勢不好,社工開始涉及這個領域,做一些派錢性工作。因此,在我們的課程里也有了相應的回應。

其五,社會工作專業(yè)群體和社工教育的群體的取向的影響。我們可以看見在美國的社會工作發(fā)展或在香港社會工作發(fā)展長期受到他們的工會或專業(yè)團體的影響是很大的,剛才談及的美國的幾個協會或議會,他們很大地影響了社會工作教育的發(fā)展方向,當不同院校在培養(yǎng)本科生還是碩士生從事社會工作問題上產生分歧肘,社會工作教育議會就出面解決了這個分歧,可見專業(yè)的團體對社工教育的影響是很大的。在香港,我們的發(fā)展好幾次得益于社會工作人員協會和社會工作總工會的幫助,政府因財金短缺想“砍”大學里的一些社工教育課程,但協會與工會堅決不能讓政府“砍”,他們認為現在暫時不需要這么多專業(yè)人士,但現在不培養(yǎng)一批人才,將來社會有需要怎么辦?就算這些人暫時找不到工作,但將來一定是有用的。在其他一些問題上,協會和工會常與政府辯論,以保證社工教育不會因經濟衰退而受到大的沖擊。

最后一個因素在于學院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外在因素固然重要,內在因素更不容忽視,我們自己怎么想,怎么做是很重要的,在美國社工教育歷史里面,有許多重要的人物是影響社工教育的發(fā)展的,在這個過程中,不少人扮演了重要角色,當社會有需要卻沒人、沒錢來做時,他們就親自動手。如第一個暑期班。另外專業(yè)取向上往往也會受個人的影響。這些社會工作教育界的重要人物怎樣去改變歷史,怎樣去分析、去演繹歷史,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講講有關社會工作的辯論。

這些辯論在整個發(fā)展歷史里面是不斷發(fā)生的,這些辯論在國外、香港都是影響我們取向的,不一定有肯定的答案,它需要我們自己查找與探尋。

第一個爭辯是,學術教育與專業(yè)教育之爭。這個其實是每一個搞社工教育的國家都會面對的問題。社會工作教育不僅僅是一個專業(yè)的培訓還是一個學術教育,這引起了很大的辯論,比方重視學術教育的人通常會覺得社會工作應該具有很好的學術基礎,他們希望做社會工作的人要有很好的社會科學基礎,要有很好的理論,很好的研究水平。因為沒有理論與研究你單單做實務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這一派就不太注重實務性的工作,比較注重象牙塔內的傳教,他們面對社會問題就分析社會問題,然后向政府提出相關措施,卻往往不參與改變這些社會問題的實踐活動。美國社工教育在最初發(fā)展中,巳開始了關于這個方面的辯論,即社會工作教育應該怎么搞。20世紀初,一派人認為教育應該是很學術的,培養(yǎng)的人應該注重分析的能力,注重對社會科學的理解,以此提出建議,當時有些大家是以此為取向的,后來沒人讀,就只好作罷。而原先一些大學的課程注重社會科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分析,幾乎沒有實務的,學生不用到社會上從事實際工作。另外一派人與此針鋒相對,認為社會工作教育應當緊緊與社會實務相扣,不可僅在象牙塔里討論問題,應該注重專業(yè)性、實務性,主張整個社工教育所受的培訓應建立在實務的基礎上,但是在實務上并不是簡單工作,而要去分析、去反思,在實務中發(fā)展出實務理論來。在美國這一派獲得了成功。我們看到在美國的社工培訓中他們是比較實務的;英國相對而言學術性就要強點,實務性相對弱些。這對美國也產生了一些影響,美國社會工作的培訓是一個十分注重專業(yè)性課程的設計,而且也十分注重專業(yè)的素質,如價值觀培養(yǎng)、社會工作有關知識、有關技巧的傳授’,注重整個社群的建立,這個取向一直影響著美國社會工作專業(yè)培訓,按照這個基礎,美國社會工作教育議會清楚規(guī)定每個課程該有什么內容。在評審課程中注重這些內容:有無社會科學基礎、社會學、心理學等;社會工作實務課程;對于社會環(huán)境分析,社會行政和研究;實習。在英美,對實習有個嚴格的規(guī)定:如果要成為專業(yè)的社會工作者,你在社會工作教育課程一定要有某一時段的實習——實習不僅是出外看看,而是一定要有專業(yè)督導的。1997年香港成立的注冊規(guī)定我們承認的課程,包括國外的與香港的,都有硬性實習要求,而且如果我們承認他作為我們注冊對象,他若是本科社會工作畢業(yè)生,就必須要有800小時的實習,要文憑的,至少要達到600小時。其實,這個有關學術教育專業(yè)教育之爭,在各國都有一個共識,就是認為專業(yè)的培訓不同于學科的培訓,是要建基于實務之上的,但也有很強的學術基礎——它是服務于我們的專業(yè)的。雖說這個辯論暫時告一段落,但教育界還常談及社會工作教育是否就這么窄的專業(yè)化,所以我們希望現在的院校的社工教育專業(yè)化不要太窄,希望它的社會科學的基礎能拓寬一些,也希望我們社會工作不僅是學社會工作科目而是希望它是有很好社會科學的基礎。比如我們學系現在叫應用社會科學學系:有社會工作、社會學、心理學、哲學等,總之以社會科學為依托,當然叫社會工作系也可以,不過要小心避免一個危機:教授的社會科學不能太窄,而且不能僅由本系老師來教。否則你的領域永遠走不開社會工作的圈子,而它的好處在于利于自身強大,能建立一個很好的專業(yè)基礎。兩個各有千秋。

第二個爭辯是微觀和宏觀層面的取向之爭,這其實并不局限于社工專業(yè)內的爭辯而是整個社會工作的爭辯。最初社會工作開始之時,已經有這個問題的爭論,當時美國的Richman,是社會工作之母,他的書《社會診斷》就是注重較個人化的,注重個人治療等。當時另外一個派別則注重鄰居社區(qū)的運動,注重在貧窮社區(qū)內建立一些中心,工作人員生活其中,幫助居民們,常是新移民、婦女、童工等。當時社會工作的取向還是比較注重社會改革與變遷,但到了30年代,佛羅伊德等影響較強。此后就受個人心理咨詢與分析影響很大了,這在后來社會工作發(fā)展上表現為對個體關注性強。但一些社會動蕩,如30年代的經濟衰退、60年代的戰(zhàn)爭問題,使社會工作者認識到,我們不應太注重個人取向,而應該注重一點社會取向,如社區(qū)等宏觀層面的東西,其實這十多年在美國,社會工作取向還是比較個人性的——在于不少社會工作者是私人擇業(yè),這多少會影響社會工作的專業(yè)取向。最近美國出版的一些書多是《家庭治療》、《認知治療》等治療層面的,這個取向也影響到了香港,所以很多治療的模式在香港都很盛行。常會缺乏思考地照搬外來的東西,其實這類治療有其文化背景與社會背景,如果我們照搬過來是會產生問題的。讓我們回到美國。1995年,美國出版了一本書,內容簡單只涉及一個問題,但對整個美國社會工作卻產生了很大影響,這本書叫《反叛的天使》,即談及我們社會工作者已經背叛了我們以前的使命。它提醒美國的社會工作者不要再沉湎于個人的治療并從中追求個人利益,而在美國許多社會問題是社會工作者忽略的。這本書里說其實社會工作剛開始時是基于回應整個社會問題而逐步發(fā)展壯大的,是十分關注社會貧窮、社會壓迫的,但是社會工作專業(yè)卻一步步在變化、變質一一為了個人利益(權威或金錢)忘記了你本來成為社會工作專業(yè)時的理想與使命,這本書對整個美國福利影響極大,引發(fā)了許多討論:我們是否背叛了我們的使命,我們是否迷失了方向等,這也包括不少辯論,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美國的《社會工作期刊》,它有一個一百年的特刊,在這兒有很多文章反思這個問題,批評美國社會工作迷失了方向,忘記了他們本為公益、為社會改革的理想等。這也影響到我們社會工作教育的發(fā)展,微觀或宏觀的取向是影響課程的設計的。70年代末在加拿大是分得很清楚,我是社區(qū)工作,你是個案工作等。彼此間沒有合作余地,而且關系不好,他們認為我們只注重社會改革,我們認為他們太個性化,但這似乎是學校的錯,而不是學生的過失。當時受歐美潮流的影響,在課程設計上分微觀與宏觀,然后完全按你興趣取舍微觀與宏觀,互不干涉。而且往往課程的設計也影響畢業(yè)生以后的擇業(yè)取向。所以微觀與宏觀之爭其實很大地影響了我們課程的設計。比方美國最近的期刊討論中多了許多文章關于社會發(fā)展取向方面,如何使課程設計與社會發(fā)展取向互為體現。可見這個爭論是影響社會工作及其教育的,我們怎么樣看社會工作的定位,怎么看社會工作的使命影響到了我們的課程設計,如果我們看到我們的使命不單單是為個人,是為社會改革、社會變遷,那么我們的課程設計也一定要包括這些方面的取向,否則會影響我們學生畢業(yè)后的取向的。以前的課程設計太窄了,宏觀與微觀是完全分割的,從而使學生們沒有一個全面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第三個爭辯是專門與普遍化教育之爭。這個爭辯基本上是說你的社會工作教育課程的設計應該是很專的還是普遍化的。如果專門化取向的話,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是很專門的,是能夠抓住一個很專的問題,如青年工作、家庭治療或者是社區(qū)工作等等。用這個取向去理解我們社會工作教育課程的,那便完全圍繞它了,恰似以前我讀的專業(yè),完全是宏觀的層面,從未涉及個人、家庭等問題,那時我們很專門地學習怎么做社區(qū)組織工作,而未做個人取向的個人輔導等,而我那同學是讀家庭社會工作課程,她讀的全是環(huán)繞個人,心理、家庭關系,家庭動力,家庭治療等。如果是專門化培訓的方向的話,結果是那幫學生會比較精專,對某一范疇了解很透徹,但他卻無法適應于其他的環(huán)境。我個人就不太喜歡這種太專業(yè)化的培養(yǎng)。普遍性取向的意思就是我們要培養(yǎng)每一位社會工作員使之成為全才,方方面面他都懂,所有社會工作的價值觀,所有社會工作的知識技巧,他處于任何一個環(huán)境,無論是社區(qū),還是面對老人或有問題的家庭,他都可以解決,但是他不可以太專,可以在具體實踐中繼續(xù)求知。但是基本上贊成普遍化取向的教育方法,我們會覺得不單使他成為全才,懂得社工方面所有的知識,理論、技巧,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要幫助他能夠學會如何轉化的能力,即怎樣把這個地方學的東西能應用到其他領域,這是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如果你相信是專門訓練的話,那么通常你就要給他很多很多的東西,但是如果我們認為人是可以自己學習的,他畢業(yè)后他還要自我學習,那我們就要幫助他一些學習的能力。讓他畢業(yè)后不用再依靠你的培訓,可以自由地去獲取知識、技能。其實在美國或香港,這個問題差不多已解決了,即初步的培訓我們基本注重普遍性的培訓,使其有個基礎的能力,而高層的培訓才進入專門性培訓。

第四個爭辯,這正是我們教育者應當注意的一個重要問題:教育是為誰服務,爭辯是我們應不應該讓我們雇主——我們學生的雇主牽著鼻子走,還是我們有自己的立場。很多時候,我們搞社工教育時,我們發(fā)現我們若要回應社會需求的時候,他們就會有很多要求,比方雇主,在內地就是政府,不同部門等,在香港還包括非政府組織,他們提起意見沒完沒了,當然我們要很快地回應他們的問題。如果我們被他們拉著跑的話,便會失去方向。我們常做。雇主的調查,我們學校兩年就做一次,看他們的要求,看他們對我們學生的滿意程度,他們希望我們增加什么內容,但我們并不會全部聽他的,全聽了,就不會有方向了。有些人認為我們的顧客永遠是對的,永遠應聽他們的話,但是我們發(fā)現畢業(yè)生的雇主所說的要求是好的,但他們要求是比較短淺的,只著眼于現在問題,比如,學生要懂得評估,要懂得會計、財務等。有一陣他們要求加電腦課程,有時又要我們加一些研究多一點的課程,有時加治療模式等。若全部聽他們的話,我們的課程極易膨脹,會沒完沒了。如果作為社會工作教育者我們就要有一個能力去分辯什么事要做,什么事不做。當然我們不可以說我們有絕對的權威不聽你的,這是不好的,是脫離實際的,但我們若全部聽他們的也是不好的現象,使我們失去了獨立發(fā)展的方向。所以這也是一個爭辯,所以我們在顧客為主取向,還是我們教育者為主的取向的辯論上,我們也是要找一個平衡點,而不是站在任何一個極端。

第五個爭辯是交代的問題,就是我們是向自己交代還是向公眾交代。在香港地區(qū)、在美國、在全世界現在有一個很強的潮流:管理主義盛行(另外加上經濟不好就更慘了),給我們錢的人包括政府、公眾等,他們都對社會工作教育有很多要求,也要求我們的交代。因為以前在香港交代制度很嚴格,我們課程方方面面包括我們教學水平、教學素質、研究成果、學術管理等均要交代。學生多了要交代,學生少了更要交代,學生就業(yè)好不好也要交代(每年都要看我們學生的就業(yè)率數字)。所以有一些同事不太喜歡這個制度,為什么我們要向外人交代,我們可以向自己交代嘛。我們常強調學術界的自由度,包括無上的權威、無上的自由,但是我們現在已無能力辯了,其實辯論也無用處,外面社會就是這樣要求,什么東西都要交代,為了這個交代,在社會工作教育方面,我們有許多方面要去做評估,內地將來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我們要做方方面面的評估證明我們存在的價值與工作成效。通常我們的辯論是這東西有沒有用,為什么要做這么多的評估,如果我們教的好的話,其中效益是很難評估的,它往往是處于社區(qū)之中的或對人的,社會工作教育究竟能不能影響我們的學生,令他們工作有成效是更難評估的,而我們現在正在做這些。現在對這個辯論少了,更多的是考慮如何能做得更好,怎樣去證明我們的存在,怎樣證明我們學生的素質是好的。我們辯論的方法是希望不用那些傳統的、政府的或者是機構給我們的很硬的、非人性化的方法去評估我們,我們希望我們用自己的方法去發(fā)展相關評估,去證明我們學生素質是好的,工作是有效率的。包括就業(yè)數字、包括個案、學生好的影響等(如他在社區(qū)中運用方法與其他人有何不同),這些都是我們面臨的挑戰(zhàn)。

第六個辯論是關于社會工作教育層次問題。在內地這種辯論不太厲害,香港有,美國就更厲害了,究竟社工教育應當放在什么層次,是文憑,本科還是研究生層面。在美國以前辯論得很厲害,最初認為他有一個基礎的大學培訓,先成為了有教育的人——懂思考,有人文教育基礎等,然后他才進入碩士研究生,我個人來看是比較理想的,但現實很難做。現在他們也與現實協調了——需要太大了,無法一步步進入。現在在香港、美國已有了相應的解決辦法,但這種辯論在內地也是需要的,至少要辯論一下不同的層次有什么定位與目標,一二層次間有什么關系,怎么交叉等。

第七個爭辯,社會工作教育應不應該有立場。這是近十多年來比較激烈的討論。因為很多人認為社會工作者是沒有價值取向的,無價值立場的,但是最近的很多辯論提及社會工作是不可能無立場的,其實在我們幫助他所做的決定都是有價值立場的。比如幫他討論一個家庭問題,他最后決定離不離婚,或你幫助一個社區(qū)如何去解決問題等,這些時候往往有價值取向的。若說工作者價值沒有影響他,這是比較假的,其實我們工作的過程里,常有價值隱含著去影響他們,有時不明顯罷了。香港一些機構和社會工作教育課程有很清楚的價值取向。面對貧富懸殊等社會問題或處于邊緣的人士,如果我們不去幫助他們,什么都沒有價值取向,什么都沒有立場的話,我們叫我們的學生沒有立場的話,他們(邊緣人)就永遠得不到幫助。他們認為社會工作是有立場的,就是幫助那些受壓迫的,處于底層的人們。這是他們的價值取向,我們不一定聽他的。但這是針對辯論而言的,在香港我們還沒有那么激進、進步,所以我們暫時沒有什么很清楚的立場。通常,我們的立場只是幫助我們的學生去注重社會公益或者去關注社會底層的人等。但是沒有英國社工教育界那層次分明的價值立場。這個,我們也可以討論,社會工作教育是否應該有立場,比方在內地有那么多貧窮問題,我們是否應該注重社會發(fā)展呢?或在取向上幫助他們扶貧,協助他們用社會發(fā)展的方法解決問題等。這需要你們更多地去考慮。

剛才說了在社會工作教育領域里的好多爭辯問題,曾有的或現在仍進行的,這些重要的議題我估計也還是有些意義,有一些問題也是比較實際的,比如立場問題、培養(yǎng)人才是專才還是全才、教育層次、或者是為誰而服務、社工教育是微觀還是宏觀、學術與專業(yè)關系等,希望我們大家都好好反思一下。

最后一點是說未來的趨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a级国产免费大片|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第19页精品| 人妻少妇av中文字幕乱码| 内射后入在线观看一区| 人妻丝袜av先锋影音先|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播放| 日韩一区国产二区欧美三区|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99噜噜噜在线播放|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99国精产品一二三区| 最新国产精品剧情在线ss| 日韩成人大屁股内射喷水| 搡老熟女老女人一区二区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2021|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av麻豆|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欧美大屁股xxxx| 欧美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动态| 美女裸体自慰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九色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色两性网欧美|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费|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 后宫宫妃被各种sm调教|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大屁股人妻女教师撅着屁股 | 成在人线无码aⅴ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电影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高跟黑色丝袜在线| 66lu国产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