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建筑培訓課堂

建筑培訓課堂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18 17:04: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建筑培訓課堂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建筑培訓課堂

篇(1)

關鍵詞:《建筑攝影》;課程教改;茶文化;思考

《建筑攝影》課程教學以提高學生的攝影技巧和審美能力為主要目的,但是目前的《建筑攝影》攝影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這主要是傳統教學與學生能力的培養相脫離的教學模式。而將茶文化引入到《建筑攝影》課堂上就是需要提煉茶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將其充實到《建筑攝影》的課堂上,提高學生的攝影實踐能力和審美能力。

1傳統的《建筑攝影》課堂教學面臨的問題

1.1傳統《建筑攝影》教學中出現的困境

盡管各個學校的攝影專業對《建筑攝影》課程教學十分重視,在平時的教學中安排了大量的時間進行《建筑攝影》課程的教學活動,將《建筑攝影》的知識作為學生必修的課程之一。教師在課程教學中主要通過講述法進行教學活動,學生學習的形式比較單一,對于很多專業性比較強的知識,很難在短時間內理解和接受,缺少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的關注,在測試中也以專業知識的測試為主,與其他課程的測試方式并沒有大的區別,因此,學校的課堂教學不僅不能夠實現預期的培養目標,反而會使學生在功利作用下,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

1.2目前《建筑攝影》課程教改面臨的問題

近些年各個高校已經認識到《建筑攝影》課程教學中面臨的問題,很多高校的《建筑攝影》課程改革與實際的教學情況并不相符合,缺乏教學的時效性。很多改革措施要求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和實踐操作能力,但是很多學校的硬件設備并不能跟上高校的教學需求。因此,《建筑攝影》改革必須重視時效性,完成相關課程目標的要求,最終提高學生的攝影水平。

1.3今后《建筑攝影》課程教育面臨的挑戰

目前,學校的學生存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而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學校也在轉變人才培養的思路,將實踐能力的培養放在重要的位置,進行了課程改革,但是現在的課程改革流于形式,并沒有通過課程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今后的《建筑攝影》課程教學中要與素質教育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

2對將茶文化引入《建筑攝影》課堂的思考

茶在我國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在長江以南的地區有廣泛的種植。我國古代很早以前就有飲茶的習慣,人們在飲茶活動中領略這個過程中的美好意境,形成了一種文化現象,被稱為茶文化。這種茶文化是中國人們對世界飲食文化的重要貢獻,反映中國民族的文明和禮貌。而茶文化中的精神層面上的一些元素,是攝影專業學生需要具備的,因此,將茶文化引入《建筑攝影》課堂十分必要。在引入之前需要從三個方面對茶文化引入《建筑攝影》課堂進行思考:

2.1茶文化的元素解構

茶文化在中華文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漫長的歷史中對于我國人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國的茶文化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不同地區都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茶文化。為了很好地將茶文化融入到《建筑攝影》課堂中去需要對茶文化的元素進行解構。根據《建筑攝影》目前注重知識傳輸的情況,需要將茶文化中的隱性元素融入到教學之中,即在教學過程中體現茶文化的精神層面,使學生在學習中提高自身的氣質和審美能力。但是茶文化具有極強的地域性,而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地區,很難理解某個地區性文化,因此為了考慮到大多數學生的需求狀況,在《建筑攝影》教學中要注意提取中原地區的茶文化元素融入到教學之中,以提高教學的效果。

2.2茶文化的進入《建筑攝影》課堂的途徑

要想使茶文化在《建筑攝影》課堂發揮重要的作用,需要找到一個很好的途徑與課堂教學融合在一起。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得出了以下幾個需要注意的事項:第一,要積極利用現有的教學模式,不宜于對整個教學情況做出過多的改變,以免為教師的備課過程增加大的負擔,這樣才能在短時間內將茶文化融入到《建筑攝影》課堂教學中去。第二,茶文化進入到《建筑攝影》課堂中要考慮到邏輯性,使整個的融合過程顯得十分自然,不唐突,這易于被學生接受,給茶文化的傳入創造有利的條件。第三,茶文化的引入要根據教學的需要選取適當的內容,與教學板塊需要的教學目標緊密結合在一起,以最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三個方面是茶文化在融入到《建筑攝影》之中需要具備的要求,在堅持這三個方面要求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需求進行適當的創新,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攝影技巧。

2.3茶文化進入《建筑攝影》課堂的評價

由于將茶文化引入《建筑攝影》課堂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整個程序并不十分完善,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發揮自己的教學智慧,在教學完成之后,需要對引入后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茶文化引入《建筑攝影》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攝影水平和審美鑒賞能力,因此,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表現情況應該是評價的重點,在評價過程中需要采取一些辦法來反映學生職業素質的隱性信息。

3茶文化功能分析

在《建筑攝影》教學中不僅需要進行專業知識和專業技巧的教學,還需要在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自身能力,包括學生的涵養、心性、耐心等方面,這些方面的素質是一個專業的攝影師需要具備的重要素質,因此,在《建筑攝影》教學中也要注意這方面能力的培養。

3.1增加涵養功能

學生的涵養是專業素質的重要方面,對于學生今后的就業是一個無形的幫助,在學校的教學中缺乏對于學生進行涵養的教育,而將茶文化引入到《建筑攝影》教學中,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涵養。茶文化作為文化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本身具有提高涵養的功能,通過飲茶、品茶等各種程序來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因此,將茶文化引入課堂十分必要。

3.2修養心

目前學生中的個性意識十分強烈,他們善于表現自己,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夠得到別人認可,競爭意識比較強烈。這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學生由于受到網絡快餐文化的影響比較嚴重,內心極其浮躁,對于很多事情缺乏耐心和毅力,這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而《建筑攝影》課程對于學生的心性的要求也比較高,這就使茶文化在《建筑攝影》課程中的融合出現了可能性。3.3培育耐心功能目前,學生在《建筑攝影》課程的學習中缺乏一定的耐心,很多學生覺得自己只要努力學習,就一定能夠學會,一旦遇到難以解決的困難就會出現為難情緒,最后失去了學習的信心。而茶文化具有培育學生耐心的功能,需要積極引入茶文化。

4對將茶文化引入《建筑攝影》課堂途徑的探索

通過以上的闡述可以看出,將茶文化引入到《建筑攝影》課堂對于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茶文化引入課堂可以通過以下四個方面來解決。

4.1采取集體備課制訂茶文化進入課堂模式

將茶文化引入到《建筑攝影》課堂是一種新的教學形式,之前各個學校并沒有教學先例,所以,要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來制訂茶文化進入課堂的模式,組織攝影專業的教師組建教研組,對茶文化進入課堂的模式進行深入的探討,使教師們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如茶文化如何在《建筑攝影》課堂上提高學生的涵養、心性和耐力。對教師的看法進行總結以促進茶文化在《建筑攝影》課堂上發揮其功能。最后,按照總結出來的模式進行試點教學,教師還需要開展觀摩教學,通過觀摩不斷總結,對自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最終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

4.2對攝影專業教師進行茶文化知識的培訓

要使茶文化在《建筑攝影》課堂上發揮重要的作用,首先該專業的教師就應該具備相關的茶文化知識。這就需要學校安排一些專門的培訓課程,由茶文化專業人員和具有茶文化知識的教師。對該專業教師進行茶文化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茶文化的知識、茶文化與《建筑攝影》的聯系、茶文化與攝影專業的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對于這些內容的培訓可以采用教師之間進行討論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講座的形式,最終使教師對茶文化和將其融入到課堂之中有充分的認識,從而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4.3應增強學生職業素質的軟實力

與傳統的《建筑攝影》關注學生專業知識不同,將茶文化引入到課堂教學中,應該突出茶文化對于攝影專業學生軟實力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真正的將茶文化融入到其中,提高學生對于《建筑攝影》課程的學習興趣,給學生一個全新的學習模式,提高學生學習建筑攝影知識的興趣。為了更好的發揮茶文化的影響力,可以采用專題的形式進行知識的傳授,以便于將茶文化知識與建筑攝影知識有效結合在一起,以增強學生職業素質的軟實力。

4.4建立以學生為指導的教學評價機制

傳統的《建筑攝影》課程評價都是通過相關人員進行評價的,這種課程教學效果評價存在著一定的主觀性,并不能夠很好地反映課堂教學的真實情況,忽略了學生對于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的感受,不利于日后的改進。所以要建立教學評價機制。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課堂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對教師的教學水平進行評價,并提出改進教學形式的看法,真正為教改深入提供借鑒和指導。總結攝影專業學生的內在品質對于學生以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要注意學生內在素質的培養,將茶文化融入到《建筑攝影》教學中,可以很好地將二者的優點融合在一起,使學生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充分體會茶文化的巨大魅力,受到茶文化的影響和熏陶,促進學生的涵養、心性、耐心提高,使學生成為具備各方面綜合素質的人才,以滿足社會的需求,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畢雪微.高職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中攝影基礎課程的研究與實踐[J].藝術教育,2014(4):174-176+183.

[2]唐海芹,王磊,甘春萍.對中國茶文化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11(18):19-20.

篇(2)

一、中職建筑專業的教學現狀

1.教學資源不完善影響教學實用性的發揮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建筑行業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新型的建筑材料與施工工藝也被廣泛地運用。而與之相對應,社會對建筑專業的職業教學人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與更大的需求。但是,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中職建筑專業的課程教材一直未進行更新,用十幾年前甚至更早的建筑理念來指導新時期的建筑實踐,學生很難對當代的建筑行業產生深刻客觀的理解,也很難形成與時俱進的知識體系與思維架構。同時,由于建筑專業教學的特點之一便是實踐性,需要有系統的實驗操作進行輔助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反觀中職建筑專業教學,基本的實驗設施及實訓基地都很難得到滿足,教學的實用性被大大削弱。

2.教學模式單一,教學相對落后

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為課堂核心的思想依然存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極為普遍。教師的課堂教學大多圍繞建筑理論知識展開,“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缺少與學生的互動環節,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相關的理論知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很難進行實踐,交互式學習更無從體現。這就大大影響了教學的實效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很難得到發揮。同時,中職院校本身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教師一方面需要有較高的專業素養,理論知識,另一方面還需要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為學生提供有益的指導。但是,由于資質與薪酬水平相掛鉤,很多建筑專業的教師都為了拿證而拿證,實踐性知識、專業性技能較為欠缺,這極大地影響了教學水平的提升。

二、利用多媒體優化中職學校建筑專業教學

1.利用多媒體豐富課堂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新型的教學模式被廣泛運用于課堂中。多媒體教學作為其中的重要代表,能夠將原本枯燥抽象的建筑理論知識具象化,在提升學生積極性與主動性的同時,加強師生間的互動,調動學生的眼、耳、口、腦等,提升學習效果。除此之外,以教師板書為主,多媒體教學為輔,案例教學為補充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最大限度地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補充,并適當地拓展一些必要的教學內容。

2.轉變教學觀念,實現教學資源共享

首先,當前,很多建筑專業統編教材知識點都已過時,要培養新時期的建筑專業人才就需要對傳統理論教學進行壓縮,并選取符合社會需求的熱點、重點建筑知識進行補充。中職學校間也應該進行資源共享,學生能夠感受不同的教學風格與教學資源,最終實現優勢互補,攜手共進,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其次,鑒于多媒體教學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這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還需要提升自己的技術操作水平,保障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最后,學校也可以設立專門的網站,分享優秀的多媒體建筑專業教學資料,讓教師從中獲得啟發與靈感,促進多媒體教學水平的提升。

3.加強學校、專業教師、建筑行業之間的聯系與交流

篇(3)

關鍵詞 識圖能力 軟件建模 認識實習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6.09.017

The Course Reform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ajor i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YIN Xupeng, JI Zhongkai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Pingdingshan, He'nan 467036)

Abstract Building engineering knowledge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urse system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knowledge map, and it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mprov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actice course content understanding, combined with th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ill GMT civil modeling software application and students knowledge map and field knowledge of organic combine based on, is a useful exploration of the practice of curriculum reform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Key words age recognition ability; software modeling; cognition practice

1 傳統的建筑工程認識實習方式

1.1 建筑工程認識的意義

工程管理專業建筑工程認識實習安排在大二上學期,在學習建筑制圖(畫法幾何)和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學的基礎上,在即將學習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等其它專業知識時所進行的為期兩周的一次實踐教學環節。通過識讀工程建筑施工圖紙、結構施工圖紙,并進行現場比較,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提高識讀工程圖的能力,通過參觀實際建筑,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建筑文化、建筑知識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認識,鞏固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今后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工作奠定基礎。傳統的建筑工程認識實習,只是教師帶領學生到施工現場參觀,以及在教室里看圖紙圖集。

1.2 當前建筑工程認識實習所面臨的困境

傳統的建筑工程認識實習模式中,學生的積極性持續時間短、安全問題突出、識圖能力難以得到提高,具體操作起來有諸多的不足:

(1)安全問題突出是認識實習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我院工程管理專業每屆120人的規模,實習之前往往認真講解施工現場安全知識,但是學生數量過多,安全問題始終是最令人擔心的事情,學生的安全問題也是建筑企業不情愿接納學生到施工現場進行認識實習的理由。

(2)聯系施工現場是學生認識實習中指導教師面臨的又一困難,雖然我院與諸多建筑企業簽訂實習基地合作協議,但是協議企業施工現場距離學校較遠,學校附近施工現場較少,給建筑工程認識實習的開展帶來了困難。

(3)缺少現場指導教師也是建筑工程認識實習面臨的突出問題。一是指導老師數量少,120名學生只擁有5個指導教師,致使指導教師的壓力較大;二是有經驗的指導教師更少,現在學校通過專業課教師工程實踐崗位培訓等方式來提高青年教師的實踐能力。

(4)對學生識圖能力無考核標準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建筑工程認識實習過程中,學生動手操作少,沒有一套完整的考核標準,對學生識圖能力的培養很不利。

2 建筑工程認識實習課程改革實現途徑

2.1 課程改革的實現途徑

建筑工程認識實習主要分三個內容:識讀施工圖紙、建模軟件繪制土建模型及參觀已建成或正在施工的各類建筑工程。各部分安排的情況如下:

(1)指導教師下達建筑工程認識實習任務書,并安排發放圖紙,講解實習的方案、目的、意義和任務,共2個學時;

(2)建筑施工圖和結構施工圖的識讀,并將圖紙中工程概況信息、梁板柱、墻、過梁、圈梁、構造柱、基礎、樓梯、臺階等構件數量、類型的信息制表以作業的形式布置給學生,使學生帶著問題識讀圖紙,共10學時;

(3)采用GMT三維土建建模軟件完成所識讀圖紙的土建建模部分,用先期培養的六名同學分別指導兩個小組學生學習軟件建模,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成果發送到指導老師信箱完成成果提交,共12個學時;

(4)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對軟件建模和圖紙的識讀,對之前所做的工作進行回顧和總結,對房屋建筑學知識加以深入理解,鞏固已學專業知識,指導老師對學生問題進行答疑,同時為學生到現場進行認識實習打下理論基礎,共4個學時;

(5)指導教師安排現場認識實習工作,主要針對學生在施工現場的安全問題和現場重點關注的內容進行講解,采用PPT的形式圖文并茂地展現安全教育內容和關注點,共2個學時;

(6)帶學生到施工現場進行認識實習,選擇現場時,要考慮住宅、工業廠房、教學樓、酒店、市政設施等,豐富教學內容,一般上午安排去現場、下午安排學生寫實習日記并加以總結,共30學時。

2.2 課程改革的成效

建筑工程認識實習課程改革的實踐證明,改革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首先,安排內容較多,形式豐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始至終都很高;其次,通過將識圖、軟件建模、現場實習的有機結合,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最后,改革雖然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師是種挑戰,但改革效果明顯,提高了教師的綜合能力,教師參與改革的積極性很高。回顧整個過程,建筑工程認識實習課程改革有幾點可以借鑒:

(1)考核形式多樣,學生收獲很大。改革后學生要提交的資料除以往要求提交的實習日志和實習報告外,還應提交識讀施工圖過程中識讀的梁、板、柱、雨棚、臺階等構件數量、類型的信息表,還要提交由廣聯達土建建模軟件建立的項目三維模型。整個過程做到每一個階段都有相應的任務,每個階段都要提交成果,學生學習目標明確,雖然工作量較大,但學生普遍反映他們的收獲很大,實習過程很充實。

(2)基于GMT軟件的BIM技術得到應用是我們在改革中的一個創新。以往學生在識讀施工圖過程中對二維圖紙到三維實體的理解存在困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較差。GMT土建建模軟件將二維圖紙轉換成三維模型,學生在識圖后根據圖紙內容建模能加深對圖紙的理解,看到自己建立的三維模型有很大的成就感,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將三維模型與在現場中看到的實體建筑相比較時,會有很大的收獲,實踐表明這是適應學生的學習方式。另外,隨著BIM技術應用的不斷深入,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基于GMT的BIM應用是建筑技術發展應用的必然需要。

(3)為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等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采用全班同學一套圖紙,識圖和軟件建模一套圖紙,目的也是為以后的專業課學習奠定基礎。就這樣一套圖紙,在大二時作為建筑工程認識實習的識讀建筑施工圖和結構施工圖,在大三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和建筑平法識圖與鋼筋算量中使用該圖紙進行土建算量和鋼筋算量,在大四中安裝工程計量與計價中使用該圖紙進行安裝算量。另外,GMT土建建模軟件是BIM土建算量軟件的建模部分,教師在講授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上機部分時,可直接講解套做法部分就可以,也為工程管理專業開展項目化教學奠定基礎。

3 課程改革的優化

3.1 內容不斷豐富、形式不斷創新

課程改革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盡管這次改革對教師和學生而言收獲都比較大,但在內容上和形式上還需要改進。在內容上,圖紙既要有公共建筑、住宅,還要有工業建筑、道路橋梁工程、市政工程,并鼓勵學生在完成一套圖紙(一個項目)的任務量后可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一套不同用途的圖紙,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見識。在形式上,如在提交軟件建模成果過程中可以分兩次提交,可以在第一次定時提交后,讓學生在經過軟件的學習,將自己最好的成果以指導教師為單位提交刻盤,這樣可以促進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軟件。在建模軟件的使用上,除采用現有廣聯達土建建模軟件GMT外,還應該采用Revit、ARCHICAD等建模軟件,為學生提供多種選擇。

3.2 積極參加專業比賽,以賽促學

針對目前以住建部專業指導委員會、中國建設教育協會為代表主辦,由軟件企業聯合高等學校承辦的各類BIM應用比賽為契機,加強學生BIM團隊建設,通過“以老帶新、以賽促學、以學利改”的模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BIM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本次改革以學生提交的成果作為校內選拔依據,再由老師針對比賽內容進行專業培訓練習,學生在第一屆識圖建模大賽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現在學院不斷加大學生團隊建設的投入,鼓勵更多的學生參加全國性質的專業比賽,以“以老帶新”的形式促進學生團隊的建設,以賽促學,這種模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專業素質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3.3 提高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豐富教學內容

進一步提升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的必要性,是我們在這一次課程改革中的深切體會。建筑工程認識實習對指導教師的識圖能力、鋼筋平法、BIM軟件操作及相關理論、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鋼筋混凝土等的知識要求較高,特別在軟件操作、施工現場經驗和專業能力的要求更高,通過不斷提高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用豐富的實踐經驗、熟練的軟件操作技能和鮮活的案例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內容的實用性。目前,學校針對青年教師開展工程實踐崗位培訓,促進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的提升,豐富教學內容。

3.4 加強學生BIM團隊建設,做好校企合作

學生BIM團隊在建筑工程認識實習中起到很大作用,成為教師的得力助手,也促進了課程教學改革的順利開展。不斷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需要一批專業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團隊,學生通過參加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和住建部專業指導委員會等主辦的BIM應用技能比賽,實現“以賽促學”的目的,學生BIM團隊將成為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的重要力量,也為企業“量身打造”BIM專業人才,促進校企合作的深入開展。

4 結語

建筑工程認識實習是實踐環節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起點,是將傳統教學模式、BIM技術及后續學習課程相結合,知識內容承前啟后,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提升了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不斷加強建筑工程認識實習教學的課程改革,使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不斷增強,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以致用,通過以賽促學,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篇(4)

【關鍵詞】BIM revit 教學模式 高職高專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11-0241-01

一、BIM簡介

BIM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種全新的建筑設計、施工、管理的方法,以三維數字技術為基礎,將規劃、設計、建造、營運等各階段的數據資料,全部包含在3D模型之中,讓建筑物整個生命周期中任何階段的工作人員在使用該模型時,都能擁有精確完整的數據,是一種虛擬現實技術。目前BIM核心建模軟件主要有Autodesk公司的Revit系列 (廣泛應用于民用建筑領域)。

二、revit系列軟件簡介

Revit是Autodesk公司一套系列軟件的名稱。Revit系列軟件是專為建筑信息模型(BIM)構建的。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模塊:

(一)revit的Architecture模塊。

主要用于建筑外形方面的設計,包括體量模型,地形場地構建,建筑墻體、門、窗、樓板、樓梯、屋頂等基本構件的三維設計,支持渲染及動畫展示。

(二)revit的Structure模塊。

主要用于建筑結構方面的設計,包括基礎、柱、梁、板、鋼筋等基本構件的三維設計及動畫展示。

(三)revit的MEP模塊。

主要用于建筑設備方面的設計,包括暖通空調設備,電氣設備及給排水設備的三維設計及動畫展示。

revit不僅是三維設計軟件,同樣也支持平面圖紙的出圖要求,可以完成平面圖紙上的標注、大樣等功能。目前已升級到2014版本。

三、在課堂教學中revit系列軟件的優缺點

(一)revit系列軟件展示上的優勢

1.三維動畫演示比傳統課堂教學的優勢

在傳統的建筑專業課堂教學中,大部分還是通過板書及圖片PPT進行演示的形式。學生通過文字和簡單靜態圖片的描述很難形成印象。通過revit系列軟件,對整個建筑進行虛擬模擬,全方位展示建筑的虛擬畫面。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加深對建筑的認識。

2.可以用revit進行展示的建筑專業課程

(1)《建筑制圖》課程,包括土建、電氣、給排水等的制圖課程。通過對三維模型和平面圖紙上的一一對應,使學生更加明確在平面圖紙上的各種符號及圖例的意義。

(2)《工程預算》課程,包括土建、設備安裝的預算課程。通過三維模型的展示,使學生明確工程量計算的實物及工程量計算規則的對應關系。

(3)《建筑設計》課程,包括建筑學,結構設計,電氣、給排水、暖通空調的專業課程,通過形象的三維全方位演示,使學生有空間上的認識。

(4)《工程施工管理》課程。revit軟件和AutodeskNavisworks軟件搭配,進行建筑構件的四維模擬,形成施工過程的動畫演示,使學生對于施工順序,操作工藝等方面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5)其他相關CAD實訓課程。在高校的建筑CAD實訓課程中,傳統是進行AutoCAD軟件的平面繪制,可以增加三維設計的軟件實訓操作。

3.revit在課堂的應用實例

在學校建筑電氣專業開設的《建筑概論》課程,通過revit軟件進行建筑的三維模擬演示,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建筑的外形、功能及相關技術要求。在講解建筑的平面及剖面設計方面,可以進行動態的設計及三維演示觀察。相關的案例圖片如下:

圖1 建筑概論課程演示建筑整體效果

圖2 建筑概論課程演示樓梯部分

(二)目前存在的問題及發展方向

1.在學校多媒體演示硬件上的不足

目前多數學校均已配置電腦和投影儀進行多媒體教學,但三維設計軟件對硬件的要求比較高,如果電腦配置過低,則會出現運行緩慢等問題,但隨著電腦行業的快速發展,會逐漸解決這個問題。

2.在學校多媒體演示其他相關問題

目前學校師資力量有所不足,大部分的教師屬于專業教學,對這一款偏向設計方向的軟件沒有掌握,需要進行長時間的培訓,這對一部分電腦操作不熟悉的教師來說是個問題。

目前使用revit繪制的模型設計院視為知識產權,不會輕易拿出。所以課程的案例來源及素材也比較緊缺。

四、小結

在設計領域,三維設計軟件逐漸成為一種趨勢。BIM同樣影響著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虛擬現實技術使在現實生活或者現場實訓才能看到的東西,直接虛擬顯示講解。使學生脫離無法把紙面與實際一一對應的傳統課堂教學。這將會是教學模式的一種巨大的變化。

篇(5)

BIM的優點業內人士皆知,也認識到是未來建筑業信息化的核心推動力。但在中國建筑行業實際應用過程中,仍然技術標準相對滯后,軟件本土化程度不高,建設應用成本過大,專業人才匱乏等問題。其中人才匱乏是關鍵問題,而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擔任重要角色的高校,在BIM課程的建設過程中,舉步維艱。文章從BIM課程特點、課程建設現狀及問題、產學結合解決高校院校BIM課程建設困境等方面進行論證,提出解決BIM課程建設有效途徑――產學結合。

1 BIM課程特點

1.1 BIM課程與專業的關系

BIM技術出現改變了傳統建筑專業群課程設計模式,不再是單一考慮專業內的課程關聯性。BIM技術教學始于建筑設計,核心是建筑專業群的“協同管理”。課程貫穿多門核心技能,包括:建筑、結構、MEP(設備電氣和給排水)的模型,總平面圖,成本控制,進度計劃和質量控制,還有項目動畫演示等相關知識(見圖1)。只有將多門課程融會貫通,才能領悟到BIM的真諦――“協同管理”。

1.2 BIM技術與專業課程之間的聯系

BIM可以幫助建筑專業群的學生更好理解各個專業的協調和合作,使學生能更好了解建筑要素與系統是如何作用的,讓學生與專業群的相關人員互動學習做好準備。[1]比如對于建筑設計專業學生而言,BIM技術將成本、進度和質量控制與可視化參數模型結合,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建筑設計;將概念設計與建筑技術相結合,能讓學生更完整地考慮成本、可行性和環境因素。如圖2所示,BIM技術與建筑學多門專業課建立了聯系。

2 高校課程建設現狀及問題

通過高校調研發現,很多高校已經將BIM課程安排到建筑專業群的相關專業中,目前排成專業選修課的居多。也有部分高校為了解決技術、資金和師資問題,嘗試與企業合作建設實訓室、建設課程等。但是高校在建設BIM課程過程中,還是出現了諸多問題。

2.1 教師培訓拘于形式

目前高校師資培訓機構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軟件供應商,一類是考證機構。前者的目的是說服參加培訓的教師購買產品,后者更多是為考證培訓師資。這兩類培訓的性質決定了培訓的內容很膚淺,受訓老師也很難學到BIM技術的本質。

2.2 校企合作很難實現雙贏

由于師資短缺,投資過大等困境,與企業合作似乎成了高校BIM課程建設的出路。調查發現,目前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與BIM咨詢服務企業合作。企業提供設備、軟件和師資,對學生進行培訓;學校提供場地、組織學生參加培訓。培訓后能達到要求的學生進入企業,參與實際項目為企業減少人力成本。這種模式下,企業帶入的項目是實際項目,但是授予學生的更多是BIM技術流程的前段――建模階段,很難將BIM的核心――協同傳授給學生。學校很難利用企業資源培訓師資,更談不上課程開發了。另外一種是與BIM軟件供應商合作,軟件供應商提供BIM軟件、師資培訓和講實際項目引入課堂,高校提供軟件購置費用。這種模式由于軟件公司有自己的培訓教材,對合作開發課程的積極性不夠高。同時過高的軟件和硬件投入,往往讓合作“無疾而終”。

2.3 對BIM技術重視程度有待驗證

在歐美、新加坡、港臺等BIM技術成熟的國家和地區,政府和行業協會對建筑行業使用BIM技術有硬性規定并頒布BIM應用標準,比如新加坡于2011年了BIM發展路線規劃,明確2015年前建筑行業規范使用BIM技術;香港房屋署與2009年了BIM應用標準,提出2014年―2015年BIM技術覆蓋香港房屋總署的所有項目。[2]

相對于BIM技術成熟的國家和地區,而我國《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統一標準》自2017年7月1日起才開始實施,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對BIM技術重視度有待驗證,也導致市場對人才需求還處于觀望狀態,后果就是高校主管部門對投資高、人才匱乏的BIM課程開發和實訓建設仍處于觀望狀態。

3 產學結合解決高校BIM課程建設困境

3.1 產學結合建設BIM課程的優勢

BIM技術核心是“協同管理”,為了讓學生更好學習和理解BIM技術,便于后期更好的專業群協同,不同專業建模精度和建模技巧尤為重要?!爱a學結合”的課程開發模式優勢盡顯,行業人士擁有專業知識,掌握了BIM實際應用過程中的最新軟件及行業動態;學校教師則可以通過專業知識體系的“來龍去脈”幫助學生理解、學習,以達到讓學生真正領悟BIM技術。

引入業內人士的參與,教學資料更具真實性、代表性,確保知識與時俱進,并能開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同時讓教學內容更加關注BIM核心的教學理念而非軟件操作。[3]

在實際課程建設時,建議改變傳統的課程設計思路,課程以“講授核心概念、輔助動手實踐和行業拓展講座”相結合的創新模式設計。這樣,兩條腿走路,讓想學專業的同學關注專業學習,有余力的同學可以通?^選修主動參與到BIM技術學習中來。

3.2 產學結合解決目前BIM課程建設的困境

由于國內對BIM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而通過引入與海外和港臺市場聯系緊密的軟件供應商,通過軟件企業的咨詢公司,將實際項目引入課堂,利用BIM技術成熟國家和地區的標準指導學習。這樣可以很大程度推動人才培養和課程建設,而且還能開拓學生的就業市場。

篇(6)

關鍵詞: 高職高專建工專業 崗位能力 聯動實訓模式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得到了長足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功,職業教育規模不斷擴大,高等教育向“平民化”方向發展,較好地滿足了我國的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教育需求。高職培養的是應用型專門人才,其中實訓教學是一個重要環節。在傳統的實訓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機械的,教師是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和技能。灌輸式教學中實訓內容的確定,實訓方法、實訓步驟的制定,實訓場地的選擇,實訓準備等都由學?;蚪處熗瓿?,實訓時學生只需按規定的步驟機械操作即可。

以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為例,實訓以建筑材料試驗、單項技能實訓(課程實訓)、綜合技能實訓、仿真實訓為主,缺乏系統性、真實性,和施工現場差距較大,對學生今后的工作幫助不大,不能滿足高職學生零距離就業的要求,名為實訓,其實還是停留在實習的階段。訓的程度、內容和深度都達不到就業單位的要求,企業缺乏認同感,更談不上感興趣了。綜上所述,目前高職高專建筑工程管理專業實訓課程存在的問題包括偏離企業實際、忽略崗位能力培養,導致學生就業心理落差較大、企業崗位責任不清、團隊意識不強等特點。

1.高職高專建筑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就業崗位能力分析

建筑工程專業的就業崗位可分為內業和外業,內業崗位主要包括造價員、材料員、資料員、設計員等,外業崗位主要包括測量員、施工員、安全員、質檢員、監理員等。根據高校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通過專家訪談和社會調研,可以將建筑工程專業的職業崗位能力劃分為一般職業能力、專業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

1.1一般職業的能力

一般職業的能力是指自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正確認識社會,判別真偽、美丑與善惡的基本能力,較好的團結協作、處理公共關系的能力,較強的自學能力及其他從事職業活動普遍需要的各項能力。一般職業能力可以通過政治理論課、日常思想教育與管理、公選課、課程教學實施、實踐性教學、社會實踐等教育活動培養。

1.2專業的能力

專業的能力是指從事某一職業的專業能力。建筑工程專業的專業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具備現代工程核心意識,能將工程實際問題置于科學、經濟、政治、文化、法律、倫理道德和自然環境下仔細思考和縝密處理;具備熟悉和審核建筑工程施工圖紙和施工技術相關文件,組織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全過程的技術管理和指導現場施工的初步專業能力;能夠編制施工阻止技術方案和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基本能力;能夠編制建筑工程概預算和施工現場的預算、決算、具備工程項目招投標報價能力;具備分析和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預防、分析處理建筑工程質量事故的能力;具備管理工程施工合同、編制工程招標方案投標文件和施工索賠的能力;具備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初步能力;具備建筑工程建筑與結構設計的初步能力;具備基本的寫作能力和用計算機處理文字表格的能力。專業能力培養主要通過課程的一般教學、課內實訓、現場操作及校外的生產實訓等環節進行。

1.3綜合職業能力

綜合職業能力指目前國際上注重培養的“關鍵能力”,指人們職業生涯中除崗位專業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能適應崗位不斷變換,伴隨人終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主要包括專業能力培養、方法能力培養、社會能力培養和個人能力培養等。

職業綜合能力無法通過單純的某一門課程的教學實現,主要通過日常的思想教育和管理、良好的班風校風建設、豐富的課外社團活動、適宜的心理輔導、三育人活動的開展,結合改革課程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覺促進職業綜合能力的養成,通過改革考評方法,特別是日常行為和思想品德實踐的量化考核,對綜合職業能力進行量化測評,促進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養成。

2.基于崗位能力培養的高職高專建筑工程管理專業實訓聯動模式的構建

實踐課程是高職專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課程的設置直接影響人才的培養質量。就建筑工程管理專業而言,制訂實踐課程時應充分考慮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以就業市場為導向,結合當前建筑行業相關企業的崗位設置和對從業人員的核心職業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礎上確定具體的實踐課程,構建合理的實踐教學模式。筆者從三大課堂的角度出發,構建了多方位聯動的創新實踐教學體系。即第一課堂指以教師授課的形式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第二課堂主要指以學生課外活動為載體所進行的各項比賽競賽等;而第三課堂主要是指以學生自我管理、自我實踐為主的實習活動。

2.1第一實踐課堂

第一課堂的實踐教學指配合理論授課展開的一系列實踐訓練,包括案例分析、分組討論匯報、情景模擬及借助計算機仿真軟件進行的實訓,還包括課程論文、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該課堂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同時,通過前面對該專業職業崗位和核心能力的分析可以看出,第一課堂的任務包含對學生分項操作技能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兩部分。根據在建筑施工企業調研反饋的信息,建設行業涉及的相關規范、手冊等內容很多,企業多數以此作為施工質量監控、技術管理的依據。但在實際的理論體系課程教學中,學生很少接觸這方面的內容,理論知識偏多,可操作性知識偏少,學生在實際頂崗實習時,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因此,應滿足企業用人需求,增加適用性內容的講授,完善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體系。在理論課程體系中適當安排實踐環節,充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梳理和使用工具書,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2第二實踐課堂

第二課堂的實踐教學主要由學生社團、學生會、學科技能競賽與科技活動,各類考證指導及培訓及校內實踐等部分組成。這是第一課堂的延伸,這給學生將第一課堂學到的理論和知識學以致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鍛煉平臺。這個平臺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溝通協調能力、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應變能力、策劃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等綜合素質。第二課堂的實踐教學內容主要以學生自我實踐為主體,但要求教師也參與進來。

就學科技能競賽而言,教師可以以幫助學生聯系項目、賽前指導、比賽活動點評等形式參與其中,既發揮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又能使比賽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第二課堂的專業比賽和競賽等活動可以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和專業技能。建筑施工一線崗位中操作性環節較多,要求入崗人員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這就要求在教學中強化實踐環節,多給學生提供操作的機會。

2.3第三實踐課堂

第三課堂則主要指以學生自我管理、自我實踐為主的實習活動,包括學生到企業見習、頂崗實習、畢業實習,也包括校企合作開展的訂單培養、產學研合作教育等形式。該課堂是提高學生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和動手能力的最有效途徑,是培養和提高學生業務技能的重要實踐環節。其中,企業見習是學生到企業實際觀摩工作的業務流程,可以對工作崗位形成一個總體的印象;頂崗實習是指讓學生到具體的工作崗位中實際操作,在實際的工作崗位中提高和鍛煉專業技能;而畢業實習則是一段比較長時間的頂崗實習,是學生從學校到工作崗位的一個過渡。

高職院校應滿足建筑企業的實際需求,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努力構建適合學生和學校發展的第三實踐課堂體系,建立單項和綜合聯動實訓模塊。抓好單項實訓,使學生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更好地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如建筑材料實驗、材料力學實驗、測量實習、建筑制圖(包括CAD繪圖)、施工現場操作工藝等。重視綜合實訓,學生完成單項技能實訓后,進行施工生產實習、畢業頂崗實習。通過到企業生產實習,使學生熟悉了建筑施工的過程,并感受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和企業文化,了解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和工作流程,為就業奠定良好基礎。

總之,學生的專業知識積累和技能培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認知實踐開始了解建筑企業,增加感性認識;校內實訓時邊學邊練,掌握基本技能;跟蹤實踐時逐步熟悉工程,掌握工作過程;仿真實踐時綜合模擬,全面提升崗位能力;頂崗實習時真實體驗職業。高職院校應重構實踐教學體系,設置認知實踐、校內實訓、跟蹤實踐、仿真實踐、頂崗實習環節,建立認知實踐時的學校主導,到校內實訓、跟蹤實踐時的工學交替,仿真實踐時的校企共管,頂崗實習時的企業主導的多層次聯動實訓教學模式,從而真正全面實現建筑工程管理專業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林存文.就業導向下高職國際商務專業創新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研究[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6).

[2]史美東.以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建工特色專業建設[J].科技信息,2012,14.

[3]張云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教育教學論壇,2013,2.

[4]邵英秀.高職建筑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30.

篇(7)

關鍵詞:BIM技術 高職教育 土建專業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0-0112-02

“建筑信息化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一個建筑工程項目的管理和技術系統,又是一種數據化工具,被國際工程界公認為建筑業生產力革命性技術。它具有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和可出圖性等五大特點。它通過參數模型整合各種項目的相關信息并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在項目全壽命周期過程中進行信息的共享和傳遞,為項目各個參與者提供協同工作的基礎,為項目投資建設中各項目標的實現發揮了重要作用。

BIM在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應用已經比較成熟,應用領域貫穿整個設計階段、施工階段以及建成后的維護和管理階段。美國、日本、新加坡和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在政府公建項目上要求必須使用BIM技術。世界各國都在推廣BIM技術,因為BIM技術能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環境效益。然而,BIM技術人才的缺乏已經較大程度地阻礙了BIM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目前市場上BIM人才的缺口還是挺大的,這就需要學校輸送更多的BIM人才。

學生是BIM技術的后備軍、未來的生力軍,是BIM技術推廣應用和發展的希望所在。只有在大學教育中設置BIM課程并創新BIM教學內容和方式才能實現大規模的BIM教育和培訓,從而實現BIM人才的量級突破,促進BIM技術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一、傳統土建專業教學模式的弊端

當前高職院校土建專業的教學主要還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傳統的CAD二維設計方法,難以很好地表現出三維真實效果,當需要深入到細部時,學生難以對建筑內部構造形成理性的認識。

為了加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目前國內大多數高職院校在土建類課程中采用課堂教學與施工現場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但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學生往往只能對建筑施工過程形成分裂的、片段性的感性認識,涉及到結構構造等抽象復雜的教學內容時,難以形成整體認識,學生仍然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部分土建類專業教師進行了積極的嘗試,借助圖片、動畫、音頻、視頻、PPT、投影儀等軟硬件進行輔助教學。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助學和助教的作用,也提升了教學的直觀性,但仍然沒有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傳統的土建類課程教學模式正面臨巨大的挑戰。

二、土建專業BIM課程教學改革策略

與國外高職院校積極將BIM技術引入土建類課程體系并進行一系列的教學改革研究相比,目前我國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并沒有將BIM技術理念納入課程體系,BIM軟件的使用也比較少。目前國內高職院校在深入介紹BIM技術理念和相關技術方面還需加大努力。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1.BIM課程的設置

在高職土建類專業教學改革中,注重研究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的課程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具有土建類專業特色的BIM人才培養方案,對原有課程進行綜合化,并將BIM技術融入相應的專業課程,重新構建土建類課程體系。

根據BIM在不同階段所涉及的專業內容不同來設置純BIM課程和融入型BIM課程。純BIM課程主要學習BIM軟件的操作,融入型BIM課程是以專業內容為主,采用BIM軟件進行輔助教學或實訓,以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在BIM建模階段,可將BIM技術融入進《建筑工程制圖》、《建筑構造》、《房屋建筑學》等課程當中,在運營管理階段,可利用BIM軟件對《建筑施工組織設計》《建筑施工技術》《工程項目管理》等課程進行輔助教學。

在組織教學內容時,結合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企業需求,借助BIM技術,構建更加接近實際的教學情境。在課堂教學中,將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有機融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BIM實訓室建設

基于BIM的項目化和信息化教學具有較強的擴展性和較大的開放性,能夠提供靈活多樣的工作場景。與企業密切合作,打造更多更真實的工作場景有助于學生技能的掌握,也是對實訓條件的極大改善。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進行BIM實訓室的建設,能讓學生接觸到更加前沿的知識,更好地指導他們的學習。

BIM實訓室應以建筑學、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信息技術等相關學科為依托,促進相關專業的融合,突出高職院校理工類學科的特色。利用實訓室相關設備和網絡信息技術,進行BIM技術的理論研究和應用。BIM實訓室的建設不僅能提高BIM課程的教學效果,還能提高高職院校的建筑信息化水平。

3.BIM師資培訓

教師是實行教學改革的主體,要有一批懂BIM且有志于教學改革的教師才能在教學中起到積極作用。以筆者所在的廣州華商職業學院為例,為了新增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需要,系里先派出兩位老師參加廣州秉木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BIM師資班培訓,然后是與深圳斯維爾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為大二學生進行初級的BIM建模培訓,幾位老師也參加了此次培訓。后續階段還會繼續加強與深圳斯維爾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共建BIM實訓室。BIM師資培訓為后續BIM課程的開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基于BIM的項目化和信息化教學模式

基于BIM的項目化和信息化教學模式由“情景導入”、“項目準備”、“制定計劃”、“項目實施”、“信息共享與協同工作”、“項目展示與評價”六個環節組成。下面介紹該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方案:

1.在“情景導入”環節,教師可采用圖片、視頻、動畫等傳統手段進行多方位的情景導入。還可利用谷歌地球里的衛星圖片給學生帶來更直觀的感受。

2.在“項目準備”環節,任課教師的活動包括三個內容:

2.1通過師生互動,明確項目任務及目標、展示項目結果,讓學生對項目有一個直觀的認識,然后再布置具體的學習任務;

2.2讓學生明確自己應當完成的具體任務和完成任務后可以得到哪些知識以及達到什么樣的水平;

2.3在充分考慮學生的現有知識和能力水平的基礎上,按照適合協作學習的分組辦法對學生進行分組,安排具體的完成時間和成果的評價方式等。

3.在“制定計劃”環節,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協作學習等方式,對該項目的任務目標進行分析,確定任務所涉及的各種要素,充分應用已掌握的前序知識,在充分利用BIM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決策,確定任務的實施步驟,為任務的實施做好充分的準備。

4.在“項目實施”環節,學生利用相關的BIM軟件按照已制定好的計劃逐步完成項目任務。教師可現場對學生進行指導,實現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通過應用已學習的知識完成工作任務,進行知識的建構,形成職業崗位能力。

5.在“信息共享與協同工作”環節,學生可將自己已完成的項目信息共享和傳遞給其他組員,各小組成員按照各自的分工共同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

6.在“項目展示與評價”環節,學生展示自己的項目成果,然后接受他人的評價和教師的反饋。同時,學生在匯報和聽取同學匯報的過程中,通過對比自己與其他同學的成果,查找不足,反思其成敗。

該實施方案只是一個初步的思路,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還要根據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斷完善。

通過采用基于BIM的項目化和信息化教學模式,傳統建筑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將得到更直觀的表述。學生在虛擬現實的環境下,利用BIM模型參與設計,從場地平整到基坑到建成的施工流程,完成工程進度、質量控制、造價控制,真正做到做中教、做中學。采用項目化和信息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完成一個典型建筑物的虛擬建造過程,有效地實現了“教、學、練”的一體化,對學生的職業能力發展必然會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在傳統的土建類課程中充分利用BIM技術,建設平臺一體化、多專業協作的BIM課程體系,加大BIM實訓室建設,進行相關教師的BIM培訓,創新BIM教學方法,能大大地促進高職院校土建專業關于BIM技術的教學改革,從而能更好地提高BIM人才的質量,促進BIM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鶴.基于BIM的建筑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J].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2014,(6)

[2]閆積剛.基于BIM技術高職院校課程的開發研究[J].山西建筑,2015.

[3]劉紅勇,何維濤,黃秋爽.普通高等院校BIM實踐教學路徑探索[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3,(5)

[4]張尚,任宏.BIM的工程管理教學改革問題[J].建筑經濟,2015,(2)

[5]崔建華,夏珊,丁克偉.將BIM技術應用于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探索[J].安徽建筑,201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弄天天模|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 亚洲av综合av一区| 午夜射精日本三级|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 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小说| 国偷自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首创麻豆| 免费ā片在线观看|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片 | 99re久久资源最新地址| 国产黑色丝袜在线观看下|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85麻豆| 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高清|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888米奇视频| 日韩av无码免费播放|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 兔费看少妇性l交大片免费| 欧美v国产v亚洲v日韩九九|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的毛片| 欧美高大丰满freesex|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无码专区 |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免费大黄网站|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思思|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 国产亚洲精品aaaaaaa片|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男同 | 69风韵老熟女口爆吞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