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高標準農田的定義

高標準農田的定義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11 17:25: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標準農田的定義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高標準農田的定義

篇(1)

關鍵詞 高標準農田;概念界定;內涵;外延

中圖分類號 S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13-0212-03

Scientific Definition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HAO Zhe TIAN Ya-guang

(Liaoning Nonferrou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Shenyang Liaoning 110013)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is the artificial measures of using and transforming nature,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solving the land use problems whil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aches a certain stage.As the current hot topics and new things,som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were fuzzy and indistinct definition.In this paper,the related concepts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and its construction were defined.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construction were analyzed.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designers and researchers.

Key words high-standard farmland;concept definition;connotation;extension

“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決定社會和諧發展的關鍵,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三農”工作的重要戰略舉措,是穩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長久安全的物質基礎,是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現實要求。

按照國務院批準頒布的《全國土地整治規劃2011―2015年》[1],2015年我國將建成2 666.67萬hm2高標準基本農田,進而2020年擬建成5 333.33萬hm2高標準基本農田。當前農村土地整治工作以大規模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工作重點,增強土地資源對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支撐能力,并提出在資金分配和項目安排時重點向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縣傾斜[2]。高標準農田建設已成為各級政府、國土資源部及國務院相關部門的重要職責,也是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首要任務[3]。

2012年6月20日《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標準(TD/T 1033-2012)》[4],并于2012年7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對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相關技術問題進行了闡述。但高標準農田作為新名詞新事物,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則還存在模糊、界定不清的問題。諸如:高標準農田的基本內涵是什么,高標準基本農田的要求,高標準農田的建設標準等,這些問題均亟待作以深入探討和澄清。為此,筆者在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對高標準農田基本概念進行界定和剖析,供相關設計與研究人員參考。

1 高標準農田概念的科學界定

對基本概念的嚴密定義是任何學科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標志之一。因此,有必要首先澄清有關高標準農田的最基本概念,給予其科學界定。

1.1 高標準農田

1.1.1 農用地、耕地和農田。

(1)農用地。農用地是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土地。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5],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其中農用地包括耕地、園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等。可見,農用地的范圍大于耕地。

(2)耕地。耕地是種植農作物的土地,按照《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07)》[6],它包括水田、水澆地和旱地3個二級地類。耕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資源和條件。進入21世紀,人口不斷增多,耕地逐漸減少,保持農業可持續發展首先就要確保耕地的數量和質量。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和糧農組織(FAO)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土地面積為18.29億hm2左右,人均耕地0.37 hm2;而我國現有耕地總面積為1.21億hm2,人均耕地0.08 hm2,只占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1/4。

(3)農田。目前,對于農田尚未給出準確的定義。就查閱資料來看,農田的定義可分為狹義和廣義2種。狹義的農田就是指耕地[7],中國古代有“已耕者為田”之說,因此農田應為經開墾耕種的土地;廣義的農田包括各類農耕生產用地,其范疇應介于耕地和農用地之間。農田分布受水分、溫度、土壤、地形等因素制約,尤以水分的影響最大,因此農田多分布在降水量比較充沛或水源比較豐富的地區,年降水量低于250 mm地區農田較少。我國的農田大部分集中在東南部濕潤及半濕潤地區,即從大興安嶺起,經張家口、榆林、蘭州、昌都,自東北斜貫西南一線的東南部。這些地區受季風影響,雨量充沛,是我國主要農作區。隨著農業的發展,農田分布范圍也在不斷擴大,農田可分為梯田、壩地、平壩田、沖田、圩田、條田、水田、水澆地、旱地和臺地等多種類型。

1.1.2 基本農田與一般農田。

(1)基本農田。是指根據一定時期人口和國民經濟對農產品的需求以及對建設用地的預測而確定的,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期內未經國務院批準不得占用的耕地。這是從戰略高度出發必須確保的耕地最低需求量,老百姓稱之為“吃飯田”、“保命田”。基本農田是耕地的精華,是最高產優質的那一部分耕地。《土地管理法》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明確規定,基本農田經依法劃定后,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改變或者占用[8]。

(2)一般農田。是指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可以用作建設和其他用地,被確定為農業使用的耕地后備資源。主要類型包括:坡度大于25°但未列入生態退耕范圍的耕地、泄洪區內的耕地和其他劣質耕地等。目前我國耕地面積大約為1.2億hm2,基本農田約為1.13億hm2左右,其他逾666.67萬hm2為一般耕地;而我國糧食主產區劃定的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大約占其耕地的95%左右。

1.1.3 高標準基本農田。高標準基本農田是指一定時期內,通過土地整治建設形成的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基本農田。包括經過整治后達到標準的原有基本農田和新劃定的基本農田。高標準農田除了與各省市地區的耕地質量等別情況有關外,還與其城市化進程等因素有關。鑒于高標準農田旱澇保收的高產性要求,高標準農田均屬于基本農田的范疇。

1.2 高標準農田建設

1.2.1 中低產田改造。我國耕地中有78.5%的中低產田,其中中產田面積占37.3%,低產田面積占41.2%。在我國傳統的土地建設項目中,針對不同土壤的障礙因素進行中低產田改造,是提高土地生產力的重要途徑。改造中低產田比墾荒投入省、用工省、見效快,改造好了能長期見效益。改造中低產田的手段主要為增加養地作物,增施有機肥,并進行生態農業建設,提高土地生產能力。

1.2.2 土地整治。土地整治是對田、水、路、林、村進行的綜合整治,整治后田塊更加平整,灌排設施更加完善,路網林網更加科學便利,田塊集中連片程度提高,生產能力增強,耕地質量有所提高[9]。

土地整治歷經10余年的發展,其內涵和外延不斷拓展。在目標上,已由單純的補充耕地向建設性保護耕地與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相結合轉變,土地整治的目標更加多元化;在內容上,已包括農用地整治、建設用地整治、未利用地開發和土地復墾等內容;在內涵上,已由增加耕地數量為主向增加耕地數量、提高耕地質量、改善生態環境并重轉變,區域綜合型特點更加鮮明;在外延上,已由分散的土地開發整理向集中連片的綜合整治轉變,逐步演變為全域規劃、全域設計、全域整治;在手段上,已由以項目為載體向以項目、工程為載體結合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等政策的運用轉變[2]。

1.2.3 高標準農田建設。

(1)歷史沿革。20世紀80年代前,限制我國耕地土壤質量的主要問題是氮磷肥力不足,隨著多年來化肥投入量和作物產量的持續增長,土壤氮磷養分供應狀況已有較大改進,中低產田改造工作取得了較大成效。但目前靠增加化肥投入量的產量增長已近極限,隨之產生的“低、費、污”負面效應也日益凸顯,已逐步成為我國耕地土壤質量的新一輪核心問題。可見,為繼續提高我國糧食生產能力,僅靠增加農用化學品和能源投入量的模式是死路一條,只有提高耕地基礎地力、藏糧于土,才是建立我國未來糧食安全長效機制,實現糧食安全保障的必然選擇[2]。為解決這種現實困境與潛在隱憂,我國適時提出加快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基本農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保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提出原因。“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但是近年來的總趨勢是:建設用地的擴張一浪高過一浪,耕地、基本農田保護面臨嚴峻挑戰;地方政府過度追求經濟發展,盲目攀比,置資源環境問題于不顧;土地產權機制和土地收益分配機制不完善,導致土地資源合理利用的產權經濟機制缺失。更為嚴重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參與違法供地,引起部分行業和地區發展失控。另外,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農村建設用地也呈現“人減地增”的逆向發展趨勢,從而對耕地保護造成了一種“雙擠”局面。從國內外實踐來看,解決土地利用問題,緩解人地矛盾的最合理途徑就是大力推進高標準土地整治,從而增加建設用地的流量,緩解城市建設用地的壓力,支持城鎮化進程。因此國家適時提出要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3)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屬于土地整治的一種。是以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為目標,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整治規劃,通過土地整理等方法,對農田進行土地平整和田間水利設施、田間道路、田間防護林等建設,達到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要求,使農田生產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如前所述,高標準農田建設是建立在以往中低產田改造工作的基礎上,為了應對當前建設用地過度擴張的嚴峻挑戰,提出的高標準土地整治工程。前期中低產田改造和傳統土地整治工作的經驗和教訓對高標準農田建設有重要借鑒意義,高標準農田建設是其升華和提升,是土地整治工程發展的高級階段,是新時期著力打造的亮點。

2 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科學界定

隨著新時期下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深入開展,需要給“高標準農田建設”界定合乎規律的內涵和外延,一是要求能客觀地反映新時期下高標準農田實踐,二是要求能準確地指出新時期下土地整治的發展方向。

2.1 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內涵

目前對“高標準農田”內涵的理解不一,不少實際建設內容僅顯露于表象,有的項目其實就是土地平整也被冠之以“高標準農田建設”,而實際土地質量根本未得到改觀。因此,高標準農田的科學內涵必須予以明確。現從以下5個方面界定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內涵。

2.1.1 動態發展過程與系統工程。高標準農田建設應是與一定自然條件及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相聯系的動態發展過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現階段的高標準農田可以這樣理解:結合當地自然條件,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經過科學規劃所建設的能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要,高產高效,并保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優良農田。高標準農田是科學完備的農田基礎設施加先進的管理機制,綜合應用農業先進技術為依托的復雜系統工程[10]。

2.1.2 核心目標。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核心在于耕地地力提高和土壤綜合質量提升,有別于以往單純以增加耕地數量為目標的土地整理模式。目前我國耕地質量問題嚴重:一是土壤營養元素含量不均,全國有95%的耕地缺磷,23%的耕地缺鉀,14%的耕地磷鉀俱缺;二是土壤沙化、鹽堿化程度逐年加重,全國土壤沙化面積已達15 330萬hm2,占國土面積的15%,鹽堿化耕地面積為763萬hm2,占總耕地面積的8%;三是耕地退化加劇,干旱、半干旱地區有40%耕地嚴重退化。因此,提升耕地綜合質量,提高農用地等別是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核心目標。

2.1.3 高標準基本農田的建設要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優化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實現集中連片,發揮規模效益;二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高標準基本農田比重;三是提高基本農田質量,完善田間基礎設施,穩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四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發揮生產、生態、景觀的綜合功能;五是建立保護和補償機制,促進高標準基本農田的持續利用。

2.1.4 創新是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推動力。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特點在于高標準,為此必須始終堅持技術創新,保證其科技領先,這是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推動力。高標準農田建設必須始終堅持以創新為引領,不斷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水平,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打造一流平臺。這種創新體現在多方面:以理念的創新,為高標準農田建設增彩色;以管理的創新,為高標準農田建設提質量;以技術的創新,為高標準農田建設強效益;以主體的創新,為高標準農田建設添活力;以考評的創新,為高標準農田建設加保險。

2.1.5 高標準農田的建設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農田水利、機耕道路、綠化防護、土壤監測等設施完善,使用效率高,適宜機械耕作,便于集約經營,可有效抗御旱澇災害,確保旱澇保收;二是農田土壤的肥力狀況符合農業高產穩產的要求,支持有機肥積造,鼓勵農民發展綠肥、秸稈還田和施用農家肥,保證土質肥沃,避免土壤沙化、土地鹽堿化和耕地退化;三是具備節能高效特征,生產成本和灌溉水用量等明顯下降,不因提高復種指數而降低土地產出率,不因常年連續耕種而出現年度間的產量大幅波動;四是要能夠防御風、沙等各種自然災害和防止水土流失,實現田園風光秀美,與自然和諧;五是對農田廢棄物、排放物和土壤肥力狀況等實現跟蹤監測,監控治理效果,提高耕地及水資源使用效率。

2.2 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的界定思想

科學的建設標準,是保證高標準農田質量、提高建設成效的關鍵。在制定標準過程中,應對不同類型區的高標準農田工程,深入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廣泛聽取意見,使“標準”具有較高的科學性、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2.2.1 高標準農田界定標準的復雜性。從概念上講,全國的高標準基本農田應該是高等級、集中連片的農田。但這種高等級究竟是幾等地,由于耕地質量等別區域間的不平衡,在保證一定面積的基礎上,各地區的高標準基本農田質量等級也不完全相同,這導致了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界定的復雜性和多樣性。耕地質量分等定級成果讓耕地有了全國統一、可比的標準。但國家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標準是針對全國范圍制訂的,而各地區的自然條件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千差萬別,統一用這個標準來建設高標準農田并不完全適合,必須針對各省的具體情況進行修訂和補充,以反映出我國耕地質量區域分布不均衡、決定因素復雜等特征。例如,目前優等地僅占全國耕地總面積的2.7%,高等地占30%,中、低等地占67.3%;等別最高的1~3等地主要分布在湖北等7個省份,等別最低的13~15等地主要分布在內蒙古等22個省區。在這種耕地質量國情下,很難一刀切出一個全國通用、對應某個等級的“高標準”。另外,由于我國自然條件南北、東西差異較大,區域、局部性的耕地資源匹配情況不同,導致耕地質量等級建設難度不同,也會影響各省劃分高標準基本農田的結果。

2.2.2 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界定的指導思想。建成的高標準農田的總體指導思想是:具有完善的排灌系統、肥沃的土壤條件、優良的生態環境、便捷的田間道路、適度的農田規模、較高的生產能力。高標準農田建設,應堅持科學布局、典型示范的原則,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界定原則,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協調發展。

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主要體現在:經過土地整治后的高標準農田至少應比整治前至少提升1個質量等別(等別劃分據《TD/T1004-2003 農用地分等規程》)。一般來講,農田每提升1個等級,平均增產糧食1 500~2 250 kg/hm2,生產水平低的農田,增產潛力更大。另外,建成后的耕地質量等級應達到所在縣的較高等級,高標準農田的農產品產出率和效益率必須高與當地平均水平的40%~50%才屬合理。

可通過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估成果等基礎數據,對高標準基本農田里的元素進行檢測和評定,查明建設區土地利用現狀、土地權屬狀況、耕地質量等級和生態地球化學背景等。將“提高1個等級”作為可測定、可考核、可檢驗的平均標準提出來,體現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科學精神。該界定標準雖具可操作性,但過于籠統,具體的質量等級界定應依據《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標準(TD/T1033-2012)》,根據不同省、市、地區土壤特征、農用地類型等分別制定細則,并出臺相應的地方行業標準。

2.3 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外延

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目的就是保證土地建設可持續發展,其外延寬泛,應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與科學發展觀相適應等層面上,論述高標準農田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與建設生態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現從以下幾方面闡述高標準農田概念的科學外延。

2.3.1 高標準農田建設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高標準農田建設,無論在全球、地區,還是局部區域,形成的是由水利、土壤、作物、耕作、田間道路、農田林網以及小氣候等多種因素組成的有綜合功能的生態復合系統。該系統以其自身的運行規律、動力特性,影響著整個自然界的演進和變化,充分體現著人與自然的和諧,這是可持續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標志。

2.3.2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充分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順應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符合當今世界農業發展的一般規律,是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徑,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舉措。用高標準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高標準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高標準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高標準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高標準發展理念引領農業。建設高標準農業的過程,就是改造傳統農業、不斷發展農村生產力的過程,就是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促進農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過程。高標準農田建設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村工作的必然要求。

2.3.3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一項跨行業、跨部門、多學科的系統工程。這需要強有力的政府行為來保證宏觀上的有效調控、微觀上的協調運作;并需要調動各部門積極性,集聚各方力量、形成建設合力。與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有關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很多,相應的科研和設計部門要全面理解國土、農業、水利、林業、環保等相關部門制定的行業內外相關標準;施工人員也必須不斷“充電”、更新知識,才能擔負起高標準農田的建設開發任務;同時,高標準農田建設應充分尊重農民群眾意愿,積極促進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讓項目建設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參與和支持。

2.3.4 高標準農田建設應因地制宜開展有差別化的整治活動。我國首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標準出臺,從國家層面對各環節以及田間基礎設施占地率、耕作層厚度等諸多要素提出了量化要求。然而,正如“高標準”并非全國通用的絕對標準一樣,高標準農田建設應是一種統籌區域特征的差別化土地整治活動。比如,東北平原區應大規模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基本農田,積極推行規模化、機械化糧食生產基地建設;長江中下游平原區和華南丘陵平原區應注重改善基本農田生態;云貴高原區應將農田整治與陡坡退耕還林政策有效結合,加強坡耕地整治;黃土高原區應結合小流域綜合治理和風沙防治綜合治理,重點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可見,“高標準”在一定程度上說更是對農田建設過程的高要求,需要各地從資源稟賦和發展實際出發,探索實施符合當地特征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模式。

2.3.5 高標準農田是需要切實加強后期管護,保證工程效益持續有效發揮作用的建設項目。以前的土地整治工程普遍存在“重建輕管”的現象,項目實施后將土地和固定資產移交給項目區鄉鎮人民政府或村民委員會等管護主體后,整個工程就基本結束了,之后少有問津,這無疑使發揮資金投放效益和工程效益大打折扣。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必須要全面加強工程后期管護:嚴格界定不同工程的管護主體,做到責任明晰;明確工程產權歸屬,使受益人、所有人、管護人合一,充分調動群眾對于管護工作的積極性;重新審視當前管護經費全部由鄉鎮、村來承擔的局面,考慮將部分費用納入財政預算;及時跟蹤工程管護實效,加強工程管護監管。

3 結語

高標準農田是當前的熱點話題和新生事物,高標準農田建設已成為地方各級政府、國土資源部及國務院相關部門的重要職責,也是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首要任務,它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解決土地利用問題的必然選擇。本文針對高標準農田及其建設問題的相關概念進行了界定和深入剖析,供相關設計與研究人員參考。

4 參考文獻

[1] 地球雜志編輯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再建4億畝高標準農田[J].地球,2012(6):12-15.

[2] 劉新衛,李景瑜,趙崔莉.建設4億畝高標準農田的思考與建議[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22(3):1-5.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TD/T 1033-2012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4] GB/T 21010-2007土地利用現狀分類[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TD/T 1032-2011,基本農田劃定技術規程[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1.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TD/T 1012-2000,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規劃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0.

[7] 江蘇省農業資源開發局.農業綜合開發建設高標準農田的實踐與思考[J].農業開發與裝備,2009(5):3-9.

[8] 鐘毅,陳超,蔣夙慧.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幾點思考[J].國土資源刊,2012(6):86-87.

篇(2)

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新一輪綠色建設的起步之年。進一步提升綠化水平,增加優質森林資源總量與林業效益,是加快沿海開發的重要基礎、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現實需要。做好2011年農村綠化工作十分重要。現就2011年度全市農村綠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思路目標

2011年全市農村綠化工作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全省林業工作會議精神,搶抓沿海大開發的歷史性機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區域生態體系和林業產業體系為目標,以提高森林覆蓋率、增加資源總量為核心,以提升綠化水平為重點,以提高林業效益為抓手,堅持量質并舉,突出沿海造林、完善“四大”重點工程;堅持區域化規模生產,產業化提升林業,合作化致富農民,突出高效林業發展;堅持加快推進生態林業,突出綠色沿海、綠色家園、綠色通道、碳匯林業建設;堅持優化林業結構,突出普及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提高綠化質量;加強森林資源管理,鞏固改革成果,加快現代林業建設步伐,努力開創城鎮園林化、郊區森林化、道路林蔭化、庭院花園化的城鄉生態新格局,為沿海灘涂綜合開發和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主要任務是:完成造林折實面積5萬畝,成片造林3.75萬畝,其中新林場造林1.5萬畝,新拓經濟林果7500畝;完善高標準農田林網15萬畝,四旁植樹160萬株,新建優質苗木基地8000畝;新建完善綠色通道150公里;新建林業達標村100個,其中建設省級示范村6個;農村集鎮增加綠地120公頃;新增林木覆蓋率1個百分點;高效林業比重提高到60%以上。林業產業實現產值40億元,為“十二五”期末打造百億元產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主攻重點

2011年度全市農村綠化工作重點要實現產業化經營、科技集成、生態旅游和重點工程建設“四大突破”。

一是突破林業產業化經營。堅持走林業產業化、合作化、市場化之路,發展高效林業,提高綜合經濟效益。主攻區域化特色基地建設。重抓花卉苗木、經濟林果和林農復合經營“三大基地”建設,大力提高高效林業比重,其中新造林中高效林業比重力爭達到80%以上。花卉苗木基地建設上,以新街、梁垛等鎮和市林場為重點,大力發展林果苗木和中高檔花卉,確保新增基地8000畝以上。經濟林果基地建設上,突出發展設施葡萄,著力培植頭灶、唐洋、五烈等鎮葡萄基地2000畝,穩定發展新街、唐洋柿子和銀杏基地,確保新增經濟林果7500畝,力爭新增1萬畝,優質果品基地發展到5萬畝,建設2萬畝銀杏采葉圃基地。林農復合經營基地建設上,依托16萬畝桑園和沿海成片林的資源優勢,大力推廣桑園套種、林下種養等林糧、林經、林苗、林牧復合經營模式,力爭2011年桑園夾套種10萬畝以上,林下種養5萬畝以上。同時,進一步加快速生豐產林建設,力爭形成10萬畝速生豐產林(含耐鹽樹種)基地。主攻林產品精深加工項目建設。依托繭絲綢資源優勢和品牌優勢,集中連片提升一產,主攻后道精深加工,確保產加銷總產值突破25億元。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精心組織實施竹柳產業化項目、高檔人造板與木紙漿加工項目;積極開發銀杏、柿子深加工,創樹優質品牌。同時,積極鼓勵和引導現有林業企業實施技改擴能,加速林產品更新換代。主攻林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加強林業產銷合作組織建設,成立市林業產銷協會,在林產品主產區設立分會,按照林產品類型引導組建專業合作社,每個鎮及沿海單位至少新分別組建1個林業合作經濟組織或綠化工程公司,促進林產品產銷對接。加強花鳥魚蟲市場建設,在臺城近郊啟動建設沿海花木市場,按照立足、放大優勢、錯位發展的思路,整合全市花木生產和銷售資源,努力服務全市林業產業發展和沿海開發需要。

二是突破林業科技集成。圍繞科技興林,調整林種、樹種、品種結構,普及新品種、新模式、新技術,推廣林經、林苗、林牧、林漁、林菌等高效林農復合經營模式。圍繞提升林業綜合運行質量與市場競爭力,加強與中科院、中國林科院亞林所、南林大等科研院所協作,積極爭取科技項目,在抓好大面積新成果研發推廣的同時,重點抓好鹽土樹博園與銀杏文化園建設。鹽土樹博園按照服務沿海開發的要求進行規劃設計,加大力度引進篩選耐鹽樹種,繁育良種壯苗,確保年內建成對外開放,為臨海高等級公路綠色通道建設和沿海開發灘涂圍墾工程提供充裕的耐鹽苗木。銀杏文化園按照提升銀杏知名度的要求抓緊設計建設,確保上半年建成開放。

三是突破林業生態旅游。按照打造生態家園的要求,全方位大力度推進沿海地區現代林業發展。新林場建設按照“建設沿海生態林,三年再造新林場”的總體目標和“一園四區”新林場規劃布局,堅持西連、東拓、南延、北擴的發展策略,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鎮場聯動、連片造林,確保完成1.5萬畝的年度建設目標。新林場規劃區及周邊地區在大力開展成片造林的同時,要做好生態景觀工程的規劃設計,重視土地整理和樹種配置,既增強生態功能,又提高森林景觀的觀賞性。黃海森林公園按照兩年建成AAA級景區、三年建成AAAA級景區的要求,抓緊規劃設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林業生態旅游資源開發。

四是突破綠化重點工程建設。市級重點抓好新林場、花木市場、竹柳基地、耐鹽樹博園、銀杏文化園、鎮區綠化達標、臨海高等級公路綠色通道、省級林業示范村、海堤基干林帶等11項工程建設,實行1個工程由一名市領導掛鉤,一個部門牽頭,一套實施方案,一種考核辦法。面上,今明兩年繼續重抓集鎮綠化、村莊綠化、道路綠化和園區綠化四大重點工程。對照工程標準,算好工程缺口帳,按照一年完善、一年掃尾的要求加快建設,確保兩年內全部完成四大工程建設任務。繼續按照“五個一”工程的要求,扎實推進集鎮綠化精品工程建設。老鎮區見縫插綠提高綠化水平;新鎮區按照“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的要求,重點實施景觀綠化工程,精心規劃、全力造綠。村莊綠化按照綠化率35%的要求,主攻100個林業達標村和6個省級示范村建設,里下河地區突出圍莊林建設;引導農民家前屋后栽足栽好綠化樹種,美化香化生活環境。主攻進鎮入村干道綠化,完善提高國、省、縣道綠化,高標準啟動建設臨海高等級公路綠化工程。進鎮入村道路綠化按照每側不低于5米綠化帶的要求規劃建設,堅持樹種多樣化,努力形成一路一景的綠化效果;突出主干道綠化精品工程建設,不斷提升綠化景觀形象;全面完善提高各級道路綠化,該補植的補植,該加寬的加寬,力爭全部達標。園區綠化重抓工業園區、農業園區景觀綠化工程建設,彰顯生態建園的特色品位。園區及入園企業綠化率必須達到30%以上,沿海經濟區建成50米環區生態防護林隔離帶,綠化覆蓋率達到40%以上,喬木栽植比重不低于70%。

三、推進措施

一要深入組織發動。加大宣傳引導力度。采取多種形式和途徑,廣泛宣傳植樹造林和發展碳匯林業的重要意義,講清綠色建設是每個部門、單位和每個市民的法定義務;宣傳發展高效林業的必要性,講清只有提高林業效益,才能保證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強大生命力;宣傳“建設沿海生態林、三年再造新林場”的戰略意義,講清植樹造林在沿海大開發中的特殊作用。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繼續實行目標責任管理,各鎮(區)、各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人為綠化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同志為直接責任人,具體負責造林綠化工程的組織實施。特別是沒有達到小康林業指標的鎮(區),要自加壓力,強化領導,迅速改變面貌。要層層落實工作責任,按照全年綠化工作目標任務,制定詳細的綠化規劃,明確具體要求,將綠化工作各項任務細化到工程、細化到小班、細化到具體地塊,責任要求落實到各個單位、每個責任人,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二要實施高效示范工程。以畝均綜合純效益2000元以上或桑園復合種植畝均增收800元以上為高效林業建設目標,開展高效林業競賽活動。聚力建設規模化、特色化、專業化高效林業示范工程,力爭新培植發展百畝連片高效林業總量1000畝以上的特色鎮5個,確保建成2個;力爭新培植連片100畝以上高效林業規模村50個,確保建成20個。大力推廣桑園連片夾套復種,新發展一批連片桑園復合種植千畝示范工程。積極開發設施葡萄、設施花卉、高檔苗木等示范樣板。各鎮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均要掛鉤領辦一個高效林業示范工程,認真抓好工程規劃、方案制定和組織實施,一抓到底,確保打造成精品工程,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三要大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從品種的選擇、育苗、栽植、營林等各個環節全面加強質量林業建設,努力提高林業的科技含量。大力推廣綠化新品種。引進弗吉利亞櫟、墨西哥落羽杉、竹柳、雜交柳、紅葉楊等耐鹽樹種,積極發展女貞、良種苦楝樹、泡桐、香椿、刺槐、剛淡竹等鄉土樹種,大力引進推廣豐水梨、翠冠梨等經濟林果新品種。新林場建設選用竹柳、水杉、銀杏、良種刺槐、苦楝等優良耐鹽樹種,河堤成片林以楊樹、水杉、柳樹為主,農田林網以楊樹、水杉、銀杏、柿樹為主;道路綠化選用水杉、柳樹、國槐、合歡、銀杏等樹種,堅持多樹種配置,喬、灌、草合理搭配;庭院綠化推廣果樹、鄉土樹種、竹子,提倡宅后栽植竹林、河堤上以竹林代替蘆竹,既改善景觀,又提高效益。大力推廣綠化新技術。推廣耐鹽樹種栽培、楊樹集約栽培、楊樹食葉害蟲防治、高標準村莊綠化配套技術、不同樹種混交等營林技術,大力推廣林下養雞、種植牧草、栽培食用菌等復合經營技術,提升營林水平與新技術的普及率,增加林業綜合效益。

四要合力推進各項綠化工作。要將生態公益林補償列入財政預算,建立林業專項發展基金。各鎮要切實加大造林綠化的投入力度,鎮財政必須安排足夠的資金用于植樹造林。各鎮(區)要在土地出讓金中安排10%定向用于集鎮綠化和社區綠化,資金實行鎮有市管,鎮(區)綠化工程未使用的部分由市財政統籌使用。村級集體積累和農民“一事一議”籌資要向綠化傾斜,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要優先安排林業建設,林權改制資金要專項用于植樹造林。市農委負責農村造林規劃、組織實施和督查推進,組織實施好所屬五條市管國有河道的植樹造林工作,負責全市農業園區綠化建設,牽頭組織好市現代農業示范園綠化工程。市財政局負責籌集安排綠化造林必要的資金。市經信委負責工業園區綠化建設。市交通局負責綠色通道建設。市住建局牽頭負責集鎮綠化的達標建設,嚴格執行城鎮綠色圖章制度。市水務局負責所轄水利工程管護范圍內綠化工作,抓好“三堤”退耕還林。市教育局負責校園綠化。市衛生局負責醫院綠化。市農委、水務、農開、國土等部門要按照突破沿海林業的要求,督促系統內的農林場圃圍繞年度造林目標全力推進場圃綠化,確保全面完成年度任務。

篇(3)

關鍵詞:生態農業;觀光農業;農村

近幾年,產業結構調整以及種植結構調整,是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工作中的熱門話題。事實證明,生態觀光農業在現代科技的影響下,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效益,為我國社會穩定及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人們對生活品|的提升,對產品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注重健康和養生,吃粗糧、雜糧、農家樂,購買綠色蔬菜及生活用品儼然成為一種時尚。于是,發展生態農業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倡導。隨著人們的收入增加、閑暇時間增多、生活節奏加快以及競爭日益激烈,都渴望多樣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農村環境中放松自己。就這樣,生態觀光農業應運而生。

一、生態觀光農業的定義

生態農業是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與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前提而組織進行的農業生產,是一種遵循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生態規律發展的農業生產模式。

觀光農業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生態旅游業,是以農業自然資源為基礎,以農業文化和農村生活文化為核心,通過規劃、設計、施工后,吸引游客前來觀賞、品嘗、購物、體驗、休閑、度假的新型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的生產經營形態。

近年來,伴隨全球農業的產業化發展,生態觀光農業不僅具有生產,還具有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人們提供觀光、休閑、度假的生活。

二、生態觀光農業的類型

觀光農業的形式和類型很多,得到大眾認可的主要有:①觀光農園,在城市近郊或風景區附近開辟特色果園、菜園、花圃等,讓游客入內摘果、拔菜、賞花,來享受田園樂趣;②農業公園,即按照公園的經營思路,把農業生產場所、農產品消費場所和休閑旅游場所結合為一體;③教育農園,這是兼顧農業生產與科普教育功能的農業經營形態,例如法國的教育農場、日本的學童農園、臺灣的自然生態教室等;④森林公園,是以大面積人工林或天然林為主體而建設的公園;⑤民俗觀光村,到民俗村體驗農村生活,可以感受農村氣息。

三、生態觀光農業的發展對策

1.要解決好土地流轉及處理好農戶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近年來的農村政策允許并提倡土地流轉,鼓勵農民用土地以入股的形式參與產業化經營,為發展生態農業創造了條件。

2.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建設高標準農田,做到水、電、路、溝渠、林配套,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強化農機裝備,實現農業機械化。加強農產品質量檢驗監測、農業廢棄物處理、農業信息化等設施建設。

3.要強化科技創新與應用。建設新品種、新技術,健全農業公共服務機構,加強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配備和服務設施速設,全面提升農業公共服務能力,大力提升農業科技的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水平。

4.要構建生態觀光農業產業體系。圍繞農產品資源優勢,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提高農業附加值。

5.要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6.要加強組織領導。要成立生態觀光農業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制定示范區考評認定及管理辦法、規劃評審、指導督查等工作。

7.要強化政策扶持。各級政府要加大對農業的投入,要以示范區建設為平臺,積極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機制,并不斷提升示范區發展水平。

8.要加大宣傳示范力度。要不斷探索和總結經驗、做法,樹立典型生態觀光農業示范區,擴大宣傳,提升整體水平。

四、生態觀光農業優勢

1.效益優勢。生態農業旅游是在原有的農業基礎上,實現農業生產與旅游相結合的投資類型,投資少、風險小,生態與經濟雙贏。

2.產品優勢。傳統的觀光性景區,回頭客少,很多人造景觀在開張時游客爆滿,之后隨著時間流逝游客逐漸減少,投資高,但沒有對應的高收益。而生態農業旅游的最大特點就是濃郁的自然風情和清幽的綠色環境,一年四季都對游客有著吸引力,游客在不同的季節都會故地重游,從而延長了旅游產品的生命周期。

3.環境優勢。生態農業旅游利用郊區特有的農業和自然環境優勢,為游客提供一個有著濃郁田園風情的休閑環境,讓游客在與都市生活環境截然不同的郊區中,住小木屋,吃農家飯,做莊園活,享生態業樂趣,尋求一種回歸自然的享受,使得身心愉悅。

五、開發生態觀光農業應注意的問題

1.保障觀光與農業生態環境相協調。生態農業旅游在于構建一種符合自然生態的農業景觀,是充滿生機,原汁原味的田園風光,是本地民俗文化的再現,而不是有意的創造。在開發過程中,應注意不破壞農業生態環境。在旅游旺季,應控制旅客數量,避免超過旅游景區的環境承載力,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2.加強交流,合理開發。生態農業旅游開發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并借鑒其他地區的成功案例,不能急功近利,盲目開發,要結合當地資源優勢,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高質量旅游項目。

3.提高旅游接待設施的衛生標準。旅游者既希望能獲得新奇的感受,又不過分背離自己習慣的生活環境。參加生態農業旅游的大部分游客都來自城市,他們希望獲得一些新奇的感受,但又不能太異于自己的生活環境,衛生條件一般是他們最為關注的問題。但農村的衛生標準與城市衛生標準相差很大,這就使得開發者和經營者要注意旅游環境,特別是接待設施的標準,要努力使其達到都市旅游者可以接受的水平,而住宿地建筑則應突出風光民俗特色,與周圍設施保持一致,盡量避免城市化,否則會讓游客失去體驗鄉村野趣的感覺。

4.建立完善的生態環境監測系統。監測系統主要包括旅游區大氣指標、水污染指標、噪聲指標、廢棄物指標以及農、林、草病蟲害指標等,這要與各部門密切合作,通過定期監測與預報,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使生態農業旅游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在可持續發展基本原則下,生態觀光主導型農業成為了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一條必經之路。將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相結合,生態農觀光主導型農業成為了我國農業經濟和旅游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也成為了學術界的研究的熱點。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村鎮規劃;土地;集約利用

前言

土地資源是人類生活及文明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自然資源,在我國農村發展中更是承載農民生產與生活的重要載體。但就當前的農村土地規劃現狀而談,仍然存在著土地資源大量消耗、浪費現象比比皆是的局面,造成這種局面出現的原因大多在于規劃統一性的缺乏,農村的發展方式多以粗放型為主,導致土地資源難以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特從當前村鎮土地規劃中存在的問題而談,對土地的集約利用提出了幾點相關建議,現總結如下。

1.土地集約利用的含義

農業土地集約利用的具體定義是指在面積有限的土地范圍之內,將生產資料及勞動力進行集中投入,并對先進的管理方法及技術進行合理利用,實現產量與收入的最大化。有學者將土地集約利用的含義劃分為以下幾個方面:①以對土地合理利用為前提,對并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土地以轉變利用、增加投入、改變空間布局等方式進行進一步利用,通過科學的優化調整來促使土地潛能的深入發揮,從而實現土地使用效率及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②針對城市的土地集約利用,主要是指通過城市規劃及整體規劃的作用來實現土地經濟效益及利用效率的進一步提升,同時還應對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引起足夠的重視;③對農村土地進行集約利用的關鍵在于對耕地進行科學的管理與經營,在利用的過程中應將重點放在對農田的保護及復墾土地的開發等方面,旨在促進土地綜合效益的穩步提升[1]。

2.村鎮土地規劃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2.1規劃缺乏統一性,用地結構不合理

基于我國農村村莊布局零散、占地面積較大、規模較小的特性,大部分農村住宅均呈凌亂散落于田野當中的狀態,這是由于我國大部分農村村莊均是由原始的村莊發展而來,受歷史發展的影響較深。在這種格局的影響下,便難以對村莊的范圍進行界定,也導致了居民點用地增多[2]。就我國當前農村居民點用地情況而談,人均用地已經遠遠超出國家規定的最高標準,且村鎮的住宅區建設往往均由村民自行建設,缺乏統一的規劃,盲目建設的現象層出不窮,大量的耕地被占用,造成了用地結構的不合理。

2.2集約化水平偏低,土地利用率低

我國農村住宅的主要形式多以二層獨院住宅或平房為主,多層單元式住宅格局難以得到有效的普及與推廣,形成了農村土地利用率偏低的現狀。當前農村村鎮中,仍然存在著諸多村內居住人口偏少、房屋及土地使用率低下的情況。這種情況主要表現為村鎮人口逐漸向聚集,村中住宅人口逐漸減少,住宅處于空心狀態,形成了一種雙倍占地的局面。另一方面,村莊中心區域環境通常相對惡劣,處于較為破落的狀態,造成了住房及土地浪費現象的進一步增加[3]。上述情況均屬于集約化水平偏低的表現,是造成土地利用率低下的主要因素。

2.3相關法規完善性欠缺,管理措施難以落實到位

對于良田與耕地的占用情況,國家已經出具相關規范要求表示不可隨意占用,但由于相關法規的相對欠缺,對于具體的用地規劃仍然缺乏有效的政策進行管理。首先,對于廢地、山坡及荒山的村鎮小區建設問題仍無針對性的政策進行管理;其次,對于占用良田及耕地進行村鎮建設的情況,也缺乏相應的控制措施進行管理;最后,由于耕地在社會總產值中所占比例相對較低,創造的效益偏低,導致耕地的價值難以引起農民的重視,在發展的過程中耕地面積便逐漸呈現日益減少的狀態[4]。

3.對土地進行集約利用的相關措施

3.1盤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要對土地的盲目擴張起到抑制效果,促進土地集約利用率的根本提升,可通過對存量土地的盤活來實現。村鎮建設過程中土地利用率的相對低下通常是由于缺乏科學的規劃所導致,因此,要實現土地利用率的根本提升,就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其進行改造,使其潛力可發揮至最大化。在進行村鎮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除了對現存的建設用地進行合理規劃之外,還應對存量土地實施盤活,徹底清查轄區內所有的閑置土地,并對其進行有效的開發與利用。在具有可應用的存量土地時,為了確保耕地壓力的降低,應當在現有基礎上避免土地的新增,以促進土地利用率的根本提升。

3.2實施前村并點,實現土地集約化利用水平的根本提升

要在農村范圍內推廣土地集約化利用,遷村并點可作為一項主要措施實施。農村住宅分布的特點通常呈面積較大、相對分散的狀態,這是由于在傳統農村發展的歷史進程中,耕種大多以戶為單位,地質優渥的土地多用于生產工作中,導致住宅用地的選擇面便相對較為狹窄,僅能在耕地以外的剩余土地中進行選擇。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推動下,農業產業化的程度也隨之得以提升,農業專業二三產業獲得了新的發展契機,農業家庭中的居住功能與家庭功能逐漸分離,農村住宅占地面積隨之降低。要徹底改善農民居住條件,實現社區規模的進一步擴大,遷村并點在村鎮規劃設計中的意義便不言而喻,對于土地集約利用水平的提升具有著重要的意義。

3.3合理改造舊村鎮,節約農村建設用地

除了遷村并點之外,九村鎮的改造工作也是土地集約利用工作的重點。為從根本上節約農村的建設用地,在村鎮規劃建設的過程中,除了對規劃方法做出合理研究之外,還應充分對農村傳統文化的延續性進行考慮,在促進用地效率提升的基礎上,對傳統文化形成保護作用,從根本上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

3.4對村鎮建設進行科學規劃,避免土地資源浪費

要對村鎮住宅小區的完整性形成保障,就應對其建設方式進行科學的規劃,充分考慮各項因素的空間綜合布局,從根本上避免造成土地資源浪費。就當前大部分村鎮住宅區而談,坐落的方式大多呈無序狀態,對土地資源造成了嚴重浪費。為從根本上解決土地利用率偏低及土地資源浪費等問題,就應以科學的方法進行村鎮建設規劃,促進土地集約利用程度的根本提升。首先應當建立起完善的人均用地指標體系,對宅基地的分撥進行有效控制,同時推廣多層單元式住宅格局,促進建筑密度及容積率的根本提升,最后對道路系統進行合理布置,盡可能減少道路占地。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土地的集約利用是村鎮規劃設計中的重要工作,也是實現農村農業進一步發展的有效途徑,在應用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與實際用地情況相結合,實現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伍昌友,曹躍君,余奕.山地村鎮規劃設計的解讀與實踐――以湖北省通山縣燕廈鄉為例[J].城鄉建設,2013(04):41-44.

[2]孫加鳳.村鎮區域土地集約利用研究綜述及展望[J].安徽建筑,2014,21(06):10-14.

篇(5)

Abstract:“ten thousand area unit fertile farmland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Jiangsu Province to promote a policy innovation which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overall plan and the socialism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proposed. The earth land ownership is the adjustment is this policy smooth implementation key. This article first is to the earth land ownership the adjustment the content, the principle, the procedure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hen aims at the earth land ownership is the question which in the alignment procedure possibly meets proposed that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ed that is for the earth land ownership the adjustment smooth implementation provides certain reference.

關鍵詞:土地權屬調整 原則 程序 政策建議

Key word: The earth land ownership is the adjustment principle procedure policy suggestion

“萬頃”是一項系統工程,它以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為抓手,以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為載體,通過對田水路林村進行綜合整理,將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將農村居民遷移到城鎮,可以節約集約利用建設用地;建成大面積連片的高標準農田,可以優化區域土地利用布局、加快構建現代農業。 項目實施過程中涉及到土地所有權、使用權、他項權利等一系列權利的調整,土地權屬調整內容較為復雜,研究土地權屬調整的內容、原則、程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土地權屬調整方案的內容

萬頃良田工程實施過程中會涉及到所有權、使用權、他項權利等一系列權屬調整,以下為土地權屬調整的具體內容:

(一)土地所有權的調整

為使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后的田塊連片規則,在原國有土地與集體所有土地之間邊界不規則處,可按照等當量或等價,經雙方協商后進行土地所有權調整。

針對集體所有權的調整,一般要盡量保持土地權屬界線的穩定性。特殊情況下在土地開發、整理、復墾過程中,需新建主干道路、主干渠道等,可通過土地征用的方式將集體所有土地調整為國有土地。

(二)土地使用權的調整

萬頃中土地使用權調整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宅基地使用權調整

萬頃涉及拆遷的農戶由村民委員會向鄉(鎮)土地管理機構提出申請,經縣(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縣(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對宅基地使用權予以收回。對于失去宅基地的村民,應當給予合理安置與補償。安置與補償的方式具體有以下幾種:

(1)貨幣化安置方式。對要求貨幣補償的農戶,在對其原農村住宅進行價值評估后,確定應得的安置房補償面積。貨幣補償總額建議為應得安置房面積的市場折算價扣除政府定銷價后的差額,并在此基礎上適當提高補償金。農戶接受貨幣補償后,政府不再安排商品房置換。

(2)現房安置方式。對要求現房安置的農戶,采取“等價交換、差額結算”的置換辦法,即農村住宅交換商品房遵循等價交換原則,在土地使用權互不作價的前提下,鎮(街道)要制定對農宅估價的實施細則和原則上按成本價確定的安置商品房的價格及樓層差價。對擬置換農宅面積、質量進行價值評估,鎮政府(街道辦)給予相等面積(或按家庭人數折算)的商品房,交換的成套商品房價格小于或大于農宅評估價格的,進行差額結算。

2.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整

農業規模化、現代化經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而規模化經營的前提之一是土地的相對集中。政府應鼓勵并支持農民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以適應農業規模化發展的需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權屬調整方式要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來定,具體有等質等量模式、股份制模式、租賃模式等幾種方式。

二、土地權屬調整的原則

(一)堅持切實保護農民利益的原則

土地是農民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和資本。《物權法》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定義為“用益物權”,也就是農民的財產權。“萬頃”范圍內的農民的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將會進行調整,在權屬調整方案的編制過程中,要尊重原有產權關系,從農民自身利益出發考慮問題。

一般來說,一項政策如果能使得目標群體感到公平合理,它就容易被接受。 “萬頃”實施的目的之一是為了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因而農民在這過程中應享受到城鄉統籌發展帶來的成果,享受到城市生活帶來的便利。農民作為“萬頃”的政策對象,只有切實保護好他們的利益,才能增強對這項政策的認同感,同時也能促進政策的順利實施。

(二)堅持政府主導的原則

“萬頃”是江蘇省政府為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遇到的土地問題的一項公共政策創新,是一項公共產品。根據公共產品理論,在公共產品消費中存在一種“搭便車”現象,每個人都想不付或少付成本享受公共產品,因而只好政府出面擔當此職能。在“萬頃”實施過程中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充分運用政府自身擁有的優勢,努力推進這項政策的實施。但政府同樣也應避免過多的權屬調整行為,避免大拆大建。從新制度經濟學的角度來說,交易費用是制度運行的費用,也就是“制度成本” 。萬頃良田作為一項制度創新,要想良好的運行,應盡量減少交易費用。

(三)堅持農戶積極參與原則

“萬頃”雖是一項政府主導的建設工程,但農民是利益主體,應該賦予農民參與“萬頃”的權利。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調整應在各有關權利人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進行,做到公開、公平、自愿。只有讓農戶廣泛參與到權屬調整的各個環節中來,權屬調整工作才能順利、有序等開展。

(四)堅持依法與農村實際情況相結合的原則

目前關于土地權屬調整的內容、程序等還沒有專門的法律支持,只是分散的見于相關的法律、政策中。“萬頃”的土地權屬調整一定要嚴格依照現行法律、政策中規定的權屬定義以及權屬調整的程序來進行。對于現行法律、政策中規定的不完善和欠缺之處要根據農村現實生活中的土地權屬關系來進行權屬調整,做到土地權屬調整方案依法、合情、合理。

三、土地權屬調整的計劃安排

政策執行是一個連續有序的過程,需要政策執行者在將公共政策付諸實踐前作系統的計劃安排。 土地權屬調整貫穿著整個“萬頃”工程實施過程,由于土地權屬調整內容較為復雜,因而事先必須做好周密的計劃安排。土地權屬調整計劃執行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一)對項目區土地權屬現狀進行詳查

科斯定理認為,在成本大于零的情況下,產權的清晰界定將有助于降低人們在交易過程中的成本和改進經濟效率。如果不在土地權屬調整方案編制之前做好項目區土地權屬現狀調查工作,那么土地權屬調整方案的編制就缺乏基礎,制定出的方案勢必會缺乏對土地權屬調整的現實指導意義,甚至會給土地權屬調整帶來難度,導致頻繁的土地權屬糾紛。

(二)編制、公告和報批土地權屬調整方案

成立“萬頃”土地權屬管理協調小組。成員應包括縣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項目所涉鄉鎮村負責人以及有關人員。縣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鄉鎮和村委會要組織有關村民代表就權屬調整進行協商,形成初步方案。該初步方案需征得三分之二以上土地權利人的同意。土地權屬調整方案應當在有關鄉(鎮)、村進行公告,公告期一般為15天。公告期間如有異議的可申請異議處理,異議處理完后簽訂相關協議。土地權屬調整方案應報縣(市)人民政府批準。

(三)土地權屬調整方案實施階段

實施之前凍結土地權利變更登記,停止變更土地利用現狀。工程施工單位嚴格按照制定好的規劃方案進行施工。因規劃編制變更,造成土地權屬重新調整的,應按有關規定對原權屬調整方案補充、說明,并報項目所在縣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確定。“萬頃”竣工后,縣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及時進行土地變更調查和變更登記,建立新的地籍檔案,并妥善保管有關土地登記資料。

四、土地權屬調整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建議

“萬頃”是一項政策創新,其實施過程中可定會遇到許多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探究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宅基地使用面積超標問題

雖然《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而且省(市)明確了宅基地使用面積的標準,但由于農民法律意識淡薄以及一些歷史遺留問題,農民宅基地面積超出標準面積現象很嚴重。 這給補償面積確定帶來很大困難。為了樹立法律的權威,農民拆遷補償一律按照界定的標準來執行,同時考慮到農村的現實情況,對于高出標準的面積,只給予相應的建設安裝費用,以減少農戶對補償費用不滿帶來的糾紛。

(二)自留地問題

自留地是集體經濟組織按政策規定分配給成員長期使用的土地。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由于自留地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因此在萬頃良田工程項目中涉及到自留地的權屬調整也應由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討論決定,按多數人的意見處理。一般情況下是按等面積原則分配土地,保證農戶分到與原實有面積不變、質量相當、盡可能集中的土地。

(三)未確定使用權的集體土地整理后的分配問題

未確定使用權的集體土地,土地整理后新增耕地的使用權歸當地村集體,由村集體統一經營使用或者按照法定的程序由村委會統一承包給種田大戶,實行規模經營,也可以進行招投標,但項目區內原有權利主體享有優先承包權。

五、結論

“萬頃良田建設”工程是一項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政策創新。這項政策要想取得預期的目標,必須對政策執行進行深入的研究。而土地權屬調整是這項政策執行中的核心問題,本文對土地權屬調整的內容、原則以及程序進行了深入分析,并針對土地權屬調整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問題的政策建議,以期為“萬頃”土地權屬調整的順利實施提高相應的參考。

參考文獻:

[1]陶學榮.《公共政策學》[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215

[2] 盧現祥,朱巧玲.《新制度經濟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59

[3]吳元其等.《公共政策新論》[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年,150

[4]張壽敬.《關于農村住房制度改革的思考》[J],《江蘇土地》,2010年第1期

篇(6)

關鍵詞:技術性貿易壁壘(TBT);農產品出口;消極影響;對策

中圖分類號:F7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影響分析

收錄日期:2013年7月27日

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進程的加快,關稅逐漸降低,非關稅措施日益受到限制和約束,但是以技術法規、技術標準等為主要內容的技術性貿易措施成為最普遍、最難以對付的貿易壁壘,成為各國保護產業和促進對外貿易發展的重要手段。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我國出口產品受到的技術壁壘不斷增加,研究表明,國外設置的技術壁壘對我國出口的直接和間接影響超過450億美元,占全年出口總額的25%以上。因此,加強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研究,采取相應的對策,對突破技術壁壘,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技術性貿易壁壘概述

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定義具有以下含義:第一,標準、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程序本身并不是技術性貿易壁壘等措施,只有當他們被開發或實施時妨礙他國的國際貿易時,便會形成貿易技術壁壘;第二,形成技術貿易壁壘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除了歧視性原因之外,有相當數量的技術壁壘是由于系統不同或科學發展水平與技術差異等。不同貿易壁壘的原因,我們應該采取不同的態度:允許存在的法律技術性貿易壁壘;反對非法的技術協調和客觀性的不必要的技術貿易壁壘的障礙。

二、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消極影響

(一)使我國農產品出口量急劇下降。(表1)

(二)加大了我國農產品市場準入的難度。發達國家憑借其技術和經濟優勢,通過立法或其他方式對進口產品制定嚴格的技術法規或標準來限制農產品進口,這使得中國生產的農產品很難達到符合這些嚴苛法規與標準的要求,因而也就無法獲得市場準入。這種情況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后顯著增加。截止到2009年7月份,我國農產品出口出現負增長,出口額為88.5億美元,同比下降0.77%,農產品出口總額占全國出口總額的比重下降到6%。禽類出口受挫于日本、韓國與歐盟;而蜂蜜出口更是遭遇到來自歐盟、美國、加拿大等國的限制;水產品也是不間斷地遭到來自歐盟逐漸增高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影響;茶葉、香菇等農產品也紛紛遭受貿易壁壘,大量的農產品被禁止出口、退貨或索賠。這不僅使我國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損害我國農產品的良好聲譽。

(三)削弱了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表2)從表2可以看到,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國際市場占有率以及貿易競爭力指數在國際農產品市場中仍然處于不利地位。在農產品制定的嚴苛的技術壁壘措施下,為了滿足進口國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要求,我國企業必須進行設備、人力的投入,支付昂貴的檢測、認證費用,從而使我國出口農產品的出口成本大大增加,競爭力大大削弱,大量的農產品出口企業尤其是中小型出口企業不堪重負,從而使得我國農產品的出口貿易逆差不斷加大,雖然中國是依靠農產品出口的貿易大國,但它不是貿易強國。

三、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影響的定量研究

以中國對法國的食品類和動物類產品出口額為因變量,以法國GDP、匯率、技術性貿易壁壘為自變量,擬定回歸方程為:

Y=β1lnGDP-β2lnEXRATE+βTBT+ε

其中,Y表示我國出口到法國農產品的出口額,GDP表示法國的國民生產總值,EXRATE表示人民幣對美元年平均匯率,TBT表示技術性貿易壁壘,因為它是定性變量,所以在模型中以虛擬變量來表示,2002年之前取0,2002年及以后取1。

Eviews軟件進行OLS計算后得到結果為:

Y=1.542406GDP-11.64859EXRATE-0.403057TBT

(12.28572)(-7.023956)(-6.720321)

R2=0.977031 Adused R2=0.961718

自變量GDP、EXRATE、TBT的T檢驗值的概率為0.0013、0.0058和0.0066,都小于0.01,說明GDP、EXTRAE和TBT的回歸系數在99%的概率下不為零,即Y與GDP、EXRATE和TBT的線性關系顯著。可決系數R2和調整的可決系數R2都比較高,表明回歸方程和數據擬合得較好,自變量一共解釋了96%的因變量變化。虛擬變量TBT的系數為-0.403059,表明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增加技術性貿易壁壘可以使我國對法國的農產品出口額的自然對數減少0.403059。

四、我國在農產品對外貿易中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應對措施

(一)政府的決策

1、加大對農業的投入。目前,國內支持WTO農業協議分為三種,即可以避免削減不產生貿易扭曲的“綠箱”政策,這可以避免削減,生產限制的“藍匣子”政策措施(即“藍箱”政策)和貿易所造成的扭曲切割、“黃箱”政策措施。相對來說,多數發達國家已基本上使用了全部的“綠箱”補助措施,而中國尚未全部使用,還有6項空白。再者,我國在農業立法與農業政策上應借鑒發達國家的農業政策,制定補貼條例,穩定增加對農業的投入。

2、完善農產品質量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快我國和發達國家的農業相互認證和交流。相互承認協議是從生產地到最終產品的銷售點,直接實現產品認證,大大減少貿易壁壘,從而加快產品在市場上的流動,這對打破技術性貿易壁壘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政府應高度重視與環境相關的認證工作,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宣傳和加強企業咨詢服務的同時,引導企業申請認證,為企業的認證創造有利條件。

3、加快建立農產品市場預警機制。我國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后,農產品的出口頻繁遭遇主要進口國的技術壁壘封鎖,在世貿組織成員之間貿易摩擦日漸增多的形勢下,我國必須采取切實的措施,抓緊規劃和盡快建立起國際農業信息機制、農產品進出口預警機制和外貿爭端應急處理體系。這已經成為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一項十分緊迫的課題,只有預警機制的逐步健全和完善,才能有效地保護國內農業生產、出口企業以及廣大農民的利益。要建立健全的預警機制,一是要事先對主要農產品的進口確定一條預警線,當國外的同類產品大量涌入我國并達到一定的規模時,政府應該及時采取緊急保護措施,保證國內的農業生產不會受到巨大的沖擊;二是根據世貿組織規則中市場對等開放的原則,在我國農產品出口遇到過多且不合理的技術貿易壁壘時,可以采用適當增加進口農產品的辦法,爭取達到對方為我國的農產品出口打開大門通關放行的目的,以確保我國的優勢農產品能夠穩定占領甚至擴大國際市場;三是政府應該盡快建立并完善我國以技術壁壘、綠色壁壘為主要內容,符合世貿組織游戲規則的貿易保護措施、政策,健全反傾銷、反補貼等保障機制,增強我國農業企業的自我保護能力。

(二)企業的決策

1、加強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從本質上講,我國農產品在提高自身素質、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還必須不斷地推動技術革新,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為達到國際上許多認證標準而努力。產品的科技含量越高,受市場不利因素的影響越小,競爭力越強,受到發達國家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限制也越少。現階段,國內農產品的消費水平與發達國家農產品消費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農產品質量也應根據不同消費者的要求,加以區別對待。

首先,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并按農產品技術標準組織生產,地方政府涉農部門、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農戶應學習掌握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并按標準組織生產,以確保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標準化。一些基地和龍頭企業還應能按進口國的高標準組織生產。

其次,要建立農產品質量監測和控制體系,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嚴禁生產、經營、使用違禁的藥物。對畜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全過程實行嚴格認證制度,不達標不許生產。

2、加強與政府行業協會上游供應商的信息溝通。企業一方面可以根據出口商品的特點和選定出口市場,通過行業協會和政府了解目標市場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在認真總結主要貿易伙伴國家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中國農產品出口影響的基礎上,采取積極措施,突破壁壘;另一方面通過行業協會加強溝通與交流,認真吸取并總結其他同行業在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方面的經驗與教訓。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農產品出口仍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應該正確認識我國農產品出口存在的問題,在現有的基礎上提高農產品的出口質量,繼續發揮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比較優勢,從而擴大農產品的對外貿易,促進我國農村經濟快速、健康、協調發展,也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主要參考文獻:

[1]陳松洲.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及對策[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3.

[2]王杰,周磊.我國農產品出口受制于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原因及對策[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全科學版),2003.2.

[3]劉欣.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中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的實證分析[D].沈陽:沈陽工業大學,2007.13.

[4]王漢斌.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中國農產品出口影響及對策[J].人民社會科學版,1993.9.

[5]佟家棟.貿易自由化、貿易保護與經濟利益[M].北京: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6]夏友富.技術性貿易壁壘與我國出口貿易發展[M].北京:對外貿易經濟大學出版社,1999.

篇(7)

【關鍵詞】 貴州省 耕作層 剝離利用 政策建議

貴州省優質耕地大多分布在城鎮村莊周邊、交通沿線,非農建設難以避免會占用。現在,貴州進入了加快發展,后發追趕的戰略機遇期,年均占用耕地20萬畝,多為良田好土。雖然土地開發補充的耕地實現了數量平衡,但質量差、生產半徑大,廣種薄收,常常出現撂荒現象,開荒造地更是對生態造成威脅,容易形成新的水土流失。

針對此情況,貴州省開拓創新,進行了工業建設向山要地、城鎮建設增減掛鉤、建設項目用地實施耕作層剝離利用等措施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一定成效。貴州省耕作層剝離再利用選擇了16個縣和部分單獨選址項目開展試點。主要以織金縣為代表摸索全面實施、持續推進經驗,解決誰為剝離利用主體,怎樣系統推進、建立整套管理制度的經驗;以仁懷機場、安貞公路項目為代表摸索單獨選址項目實施經驗。在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省政府在織金縣召開現場會,總結經驗,全面推廣。

截止2014年,貴州省共剝離非農建設占用耕地5.5萬畝,利用土地面積6.96萬畝。剝離耕作層土壤1359萬立方米,已利用1199萬立方米,臨時存儲160萬立方米。主要用于裸巖石礫地開發、低丘緩坡等未利用地開發、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復墾、災毀地復墾、中低產田良,實現新增中等以上質量耕地1.25萬畝,改良中低產田土2.78萬畝、質量普遍提高2―3個等級。結合當前耕作層剝離利用工作實際,對貴州省耕作層剝離利用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1 切實落實耕作層剝離的法定義務

按照“誰占用、誰剝離”原則,切實將占用耕地單位剝離耕作層的法律義務落實到位,突出強調要切實落實法定義務要求,將耕作層剝離工作落到實處。

《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要求占用耕地的單位將所占用耕地耕作層的土壤用于新開墾耕地、劣質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建設占用耕地耕作層剝離再利用是保證耕地永續利用的重要環節,縣級國土部門要從決策和執行、政策層面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制定有關政策,予以引導。有必要將建設占用耕地耕作層剝離再利用置于與耕地占補平衡同樣的高度,作出強制性規定,對建設占用耕地的必須實施耕作層剝離再利用,將利用覆土新增的耕地面積和因改良土壤而使耕地質量提高的部分折算為一定等級的耕地面積,作為占補平衡補充的耕地面積。

2 加強耕作層剝離工作的管理機制建設

建立耕作層剝離工作的管理機制是保障該項工作實施的重要方面,完善的管理運行機制可使耕作層剝離實施工作有效地進行,在制度方面應研究制定推進耕作層土壤剝離造地工作的相關意見,建立工程方案設計、協調、施工、監理、驗收等方面的規章制度。

建立吸引人的激勵機制。對建設占用耕地耕作層剝離利用開展工作較好的,從資金獎勵、指標獎勵、項目傾斜三個方面進行獎勵。建設單位剝離被占用耕地耕作層土壤工作經驗收合格的,可對收繳的耕地開墾費給予一定優惠;被占用耕地耕作層土壤剝離工作開展較好的地方,優先保證建設用地指標;凡利用剝離耕作層土壤開展土地復墾、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和中低產田改造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優先予以安排,并在資金上給予扶持等。

建立嚴格的約束機制。縣級政府需發文件明確要求:凡能源、交通、水利等獨立選址建設項目、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分批次建設用地,擬占用耕地具備耕作層土壤剝離條件的,必須實行耕作層土壤剝離;要求具備耕作層土壤剝離條件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報批用地要附耕作層土壤剝離和利用的方案,涉及棄土場等臨時用地的,要與被占地單位或縣國土資源部門簽訂復墾協議。

建立和諧的利益機制。縣政府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在推廣建設占用耕地耕作層土壤剝離造地工作中,注意利用利益機制,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征地時除建設用地采取永久性征地,其余相關用地一律采用臨時用地審批,通過對臨時用地進行復墾,一是節約了耕地,使臨時用地中耕地得到復墾;二是節約了建設資金,臨時用地復墾驗收合格后,為建設單位節約了大量的永久性征地費用,調動建設單位的積極性;三是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農民不僅得到臨時占地補償,還在耕作層土壤剝離和回填的過程中得到一定的勞動報酬。

3 積極開展試點工作,總結積累經驗

貴州省指導各地按照應剝盡剝、快剝快用的原則,結合當地自然條件、項目特點,探索建立了兩種試點模式:第一種是以織金縣為代表的全面摸索、統籌推動模式;第二種是以仁懷機場、安貞公路為代表的單獨選址項目模式。

目前試點工作均取得階段性成果,根據已開展的耕作層剝離試點,組織國土相關部門和技術人員分析該試點項目進行中的土壤資源調查、堆置場所的選擇、土方剝離利用量計算、地質災害監測與評價、環境影響評價、剝離、堆置和再利用各環節的技術要求和注意事項等,對不同類別的建設項目占用耕地情況進行必要的調查研究,摸索技術經驗,總結出一套較為系統完善的實施操作方法,在其他項目點進行推廣,在可能的情況下,實現每一個占用耕地的建設項目都要進行耕作層剝離再覆土利用的目標,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護好土壤資源,為今后耕作層剝離再利用相關政策制定提供經驗。

在試點工作中,應注意統籌安排,搞好規劃,作好剝離點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點的銜接,盡量做到快剝快用;同時政府協商用地單位,建設、剝離、運輸共用工程車輛,減少工程環節;最后,及時總結試點經驗,對在短期內取得顯著工作成效的,應在政府投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安排等方面予以鼓勵。

4 加大資金投入,加強資金管理

加大資金投入,予以鼓勵扶持。建議在編制預算時,將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向耕作層剝離利用區傾斜,并出臺政策允許從耕地占用稅中提取一定資金作為耕作層剝離所需資金,充分調動各方參與的積極性。

加強資金管理,專款專用,確保耕作層剝離項目順利實施。建設占用耕地耕作層剝離和優質耕作層保護利用的工作經費,在縣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中列支,耕作層剝離資金納入縣土地開發整理資金專戶,實行專賬核算。建設占用耕地耕作層剝離和優質耕作層保護利用工作管理經費,可由縣國土資源局提出經費支出要求,由縣土地開發整理資金專戶直接撥付給縣國土資源局。

5 加大技術支撐

為保障剝離利用工作規范、有序推進,貴州省在之前基礎上必須盡快研究、出臺耕作層剝離相關制度、技術標準和規程,即明確耕作層剝離、運輸、儲存、利用等各個環節的相關標準。同時鼓勵、引導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與生產建設單位協作開展耕作層剝離利用相關課題的研究,帶動生產建設單位的科研經費投入,促進生產建設項目剝離利用的可持續發展。

6 協調各部門共同完善耕作層剝離工作

耕作層剝離實施時可邀請農業、林業、水利、規劃等相關專家進行咨詢論證,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重點產業建設等規劃,結合礦山復墾、新農村建設中的舊村改造、交通道路建設、鐵路建設、河流整治等線性工程,通過對非農業建設占用耕地的數量、布局的預測,根據耕作層土壤搬運的時空要求,選擇適當的堆置場所,設置搬運路線,科學統籌安排剝離、運輸、堆存、利用等配套銜接工作。

7 認真做好后期管護措施

對耕地耕作層土壤剝離的管理。占用耕地的單位或個人剝離所占用的耕地耕作層土壤時,應接受縣國土部門的指導和監督,并按要求落實。

對剝離的耕作層土壤再利用的管理。耕地占用單位或個人在耕作層土壤再利用時,應在新開墾的耕地平整后將所剝離的土壤用作新開墾耕地的耕作層,并保持新開墾耕地耕作層土壤的均勻和平整,耕作層厚度不得低于20厘米。在竣工時,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和專家共同參與對項目區耕作層剝離利用數量和質量的評價,從工程完成數量、土壤質量、權屬調整、資金等方面組織驗收,驗收合格后進行土地權屬調整和后期管護。

縣政府應加強對耕地耕作層剝離與再利用工作的指導與管理,并與縣國土資源、監察、建設、公安、法院等部門加強溝通與協作,各相關部門應加大對農業部門依法行政的支持力度。

8 結語

對于缺土少地的貴州來說,耕作層剝離利用是非常有效的耕地保護措施,但全面推廣、持續推進面臨較大難度,建立耕作層剝離工作的管理機制是保障該項工作實施的重要方面。建立吸引人的激勵機制、嚴格的約束機制、和諧的利益機制,使建設單位、造地單位明確分工,各司其職,相互銜接,并輔助以相應的獎懲措施。如何做好銜接,把握一個合適的度,需要政府、建設單位、造地單位共同努力和協調,才能切實做好耕作層剝離工作,使之能真正落到實處,各方受益。

參考文獻:

[1]段東亮.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計中表土的剝離、保護及利用[J].廣東水利水電,2013(3):54-5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www| 欧美午夜刺激影院|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 亚洲欧美闷骚影院| 美女黄18以下禁止观看|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亚洲美国产亚洲av| 亚洲精品沙发午睡系列|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 无码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天美|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水多| 国产熟女内射oooo| 日韩好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无码av波多野结衣久久| 东北老头嫖妓猛对白精彩|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不| 久久精品青青大伊人av| 少妇大叫太大太爽受不了| 边添小泬边狠狠躁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综合| 国模吧双双大尺度炮交gogo| 国产亚洲一本大道中文在线 | 后入内射欧美99二区视频|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 久久久久波多野结衣高潮|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国产欧美精品aaaaaa片|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性色欲情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脱了美女内裤猛烈进入|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99久久精品国产第一页| 日本大肚子孕妇交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