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高標準農田項目收益

高標準農田項目收益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04 16:23: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標準農田項目收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高標準農田項目收益

篇(1)

5月20日,兵團土地整理中心主任馬金玉、三師國土局副局長秦愛民一行蒞臨五十三團復核2013年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該團黨委副書記、團長曾寧江陪同檢查。

復核驗收組首先來到該團的項目建設工地現場進行了實地查看,聽取該團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實施情況的匯報,之后對項目相關資料進行了詳細檢查。該團2013年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自2013年9月10日開始施工,于2014年8月15日竣工,項目總投資2008.79萬元。累計完成現澆渠道防滲工程23.44公里,配套建筑物235座;建設高效節水膜下滴灌面積2723畝;田間道路砂礫石硬化11公里,配套建筑物12座;建設農田防護網203.3畝。該團通過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工程的實施,一是使渠道輸水安全有了保障;二是通過田間道路硬化,方便了職工出行和田間作業;三是提高了條田標準化建設程度。該團4萬畝高標準基本農田分布在三連、六連、十七連等連隊,在方案編制過程中,充分考慮當地耕地情況來確定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的布局,以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位一體”協調發展為目標,選擇一些整治潛力大且相對集中成片的田塊。綜合運用調查、勘測、評估等各種手段,準確摸清項目區耕地質量和權屬狀況,明確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效益的分配方案,確保收益權調整與分配方案的制定公開、公平、合理、合法。

項目完成后,將進一步提高農田的防洪抗旱能力,為實現農田增產、農業增效、職工增收奠定良好基礎。

通過檢查,復核驗收組對五十三團高標準基本農田施工、建設情況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希望該團繼續加強工作,逐步建立完善機制,科學調度用水,保證渠道的安全運行,充分發揮項目工程效益。

篇(2)

一、繼續加大農田水利建設投入力度

2013年,中央財政繼續優化支出結構,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重點支持農田水利薄弱環節建設。

一是支持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安排180億元,新增400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以重點縣為平臺,分類分片推進農田水利建設。繼續實施東北四省(區)“節水增糧行動”,集中連片發展西北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優先支持華北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大力加強西南山丘區“五小水利”工程建設,著力推進糧食主產區高標準農田建設,擴大農村河塘清淤整治試點,啟動1萬畝-5萬畝中型灌區配套改造試點。

二是支持中小河流治理和重點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安排218億元,對2013―2015年實施方案確定的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和58個中小河流重點縣綜合整治予以支持。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四川、黑龍江等7省水毀工程修復和治理。安排95億元,支持規劃內3958座小(2)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安排資金15億元,支持貴州等西南嚴重缺水地區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

三是提取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田水利建設。安排中央財政統籌從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的農田水利建設資金63.25億元,重點支持糧食主產區、中西部地區和老少邊窮地區。

四是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對農田水利的投入。農業綜合開發用于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準農田示范工程的中央財政資金達到214.5億元,其中60%以上投入農田水利建設。同時,安排15.43億元,支持308個重點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

五是用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安排獎補資金238億元,其中約60億元用于引導農民群眾建設村內水渠、飲水管線、堰塘水窖、小型橋涵等水利設施。

此外,中央基本建設投資、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現代農業生產發展專項資金、旱作農業技術推廣經費等用于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也有較大規模的增加。在加大投入的同時,財政部還配合有關部門,積極推動建立健全農田水利項目建設和管理體制。

二、著力推動農田水利投資與管理體制改革

財政部將按照本次會議的要求,落實好各項政策和工作部署,積極支持農田水利建設,著力推動農田水利投資與管理體制改革。

一是突出支持重點。財政部已將部分用于農田水利建設的專項資金提前通知地方,為地方落實資金和開展建設創造條件。2014年,各級財政部門將加大投入力度,統籌整合資金,突出支持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抗旱水源建設、高效節水灌溉發展、高標準農田建設、“五小水利”工程建設等重點工作。

二是推動管理改革。加大農田水利投資與管理體制改革力度,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農田水利設施運行管護機制改革,建立農民、農民合作組織和村集體組織參與農田水利項目建設管理的長效機制,推動形成農田水利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局面。

篇(3)

【關鍵詞】高標準;農田水利;現狀;對策

農田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它直接關系著農民的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因此,各級政府及專家對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質量也越來越關切。雖然我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在建設過程中還仍然在著許多問題,阻礙了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的發展,下面我們針對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措施。

一、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現狀

從2009年開始,我國財政部和水利部將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作為重點建設工作,每年投入資金達50億元,開展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目前,我國農田水利工程取得了較大發展,但是在建設過程的管理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需引起國家和相關事業單位的重視。目前我國農田水利工程面臨建設水平低、工程不配套、缺乏資金投入等問題,在施工質量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建設前期的規劃、建后的管護工作都不夠明確,這些問題阻礙了我國農業的發展,影響了我國農業的發展和農村經濟水平的提高。

二、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1、施工監督管理不到位,建設標準低

農田水利施工的監督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多管理工作沒有落實到位,施工單位為了趕進度,不按照國家相關法規制度進行操作。在施工過程中,一些監理單位為了節省開支,在監管工作中投機取巧,減少監管次數,致使違規行為不能被及時監管。施工單位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不強,使用劣質材料,不按照圖紙私自操作,責任落實不清,出現監管互相脫節、施工秩序混亂的現象,如果對這些行為不能做到有效的制止和處罰管理,將會對水利工程建設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此外,由于資金短缺等原因導致一些水利工程建設標準達不到要求,工程竣工后管理粗放,水利設施損害嚴重,影響工程效益的充分發揮。

2、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缺乏統一標準和規劃

合理的規劃設計是保障施工效率和質量的前提,而現階段我國農田水利工程的規劃水平還不能滿足農業發展的需要,在施工過程中對于規劃方案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通過調查發現,各地對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缺乏統一的建設標準,在進行工程驗收時沒有統一的依據和評價指標可供參考。在工程施工前,缺乏統一的規劃,沒有制定出合理的規劃方案和工藝流程就開始施工,或者規劃較為片面,所以導致隨意、盲目施工,在實際施工時出現許多沒有預見的問題,例如水旱調節功能失效,水利工程效果無法顯現等問題,與實際施工脫軌,既影響了工程質量,又耽誤了施工進度,影響效率,給工程的建設帶來困難,造成經濟損失。

3、施工人員素質亟待提高

人是工程建設的主體,策劃者的知識水平、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意識、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和責任心,都是施工質量好壞的決定性因素。而我們不乏看到許多施工單位一味追求設備和材料的完善,忽略了人的主體作用,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對人員進行技術和思想的培訓,直接上崗作業;而且施工單位缺乏一支較高技術水平的專業隊伍,在問題出現時,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施工過程中管理者的素質尤為重要,很多施工單位的管理者都缺乏專業的技術知識和科學的管理方法,沒有發揮管理者的效能。要想提高整體施工質量,就必須提高參與施工建設的所有人員的整體素質。

4、缺乏資金投入

高標準的農田水利工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工程中機械設備老化、卻得不到及時的修護和保養,影響施工進度。對于水利工程來說,電費和水費是較大的支出,水利工程運行費用較高,給農戶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農田水利工程分布面積廣、數量多,所以國家在管理和扶持農田水利工作中存在許多困難,目前來看,國家對其的投入還不能滿足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良性運行的需要,設備維護、技術革新、水費補貼等一系列資金問題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5、工程建設不按規劃實施,部門缺乏配合意識

部分農田水利工程脫離了行業部門的規劃盲目施工,缺乏技術合理性,社會效益和經濟難以實現。水利工程必須在合理的規劃、設計和指導下進行,而在實際的工程建設中我們不乏看到這樣的情形:工程沒有統一的安排和布局,各個部門各負其責,配合意識差,對實施的項目存在不同的要求;在規劃設計方面、技術水平差異較大,工程糾紛現象普遍,導致規劃無序、施工無質、管理無度、科技含量低,嚴重影響工程效益的發揮。

三、高標準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幾點建議

1、建立管理機制,加強監督管理

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監管工作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手段,為了保證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的順利施工,要建立管理機制,從施工開始到結束,要明確監管目標、制定監管計劃、掌握監管內容和質量標準,加強對原材料、中間產品和工程質量的管理。施工前做好質量監督管理保證一切準備工作滿足施工過程的需要;工程施工中的質量監督管理主要是對施工方案、施工人員和施工材料的監督,一旦發現問題,就要及時解決處理;施工后的監管工作主要是工程驗收,以科學的工程方案為指導,對完成的工程質量進行評估。

2、加強農田水利技術力量,提高施工隊伍素質

水利人才是工程建設的保證,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專業隊伍是完成高質量工程建設的重要保障,所以必須重視水利人才隊伍的建設。所有參與農田水利工程的人員,上到管理者,下到操作工人,都要進行嚴格的培訓學習。作為管理者,提高業務水平的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施工技術知識,掌握工藝流程,才能更好的進行管理;對于操作人員,一定要經過嚴格的技術培訓和思想培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避免人為因素導致的差錯影響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

3、提高施工規劃管理水平

在工程施工之前要有專業人員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方案,做好施工準備工作。要搞好農田水利施工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前期調研工作,采集數據資料,合理安排人力和物力,用于農田水利工程的規劃,為工程的順利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礎;各級政府應該為工程的規劃提供一定的資金投入,確保規劃工作的順利開展;專業人員在分析數據和工程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編制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包括具體的管理目標和進度計劃等;詳細規定各個工序的質量檢查和驗收標準,做好各個工序的協調和銜接工作;最后,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高監管人員素質,實行責任制。

4、加大資金投入

資金是農田水利工程順利完成的保障,國家政府和相關單位應該加大對農田水利工程的資金投入,促進農業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從長遠利益來看,加大資金的投入可以獲得更高利益的回報。老化設備的維修養護、先進技術的引進、施工人員的培訓、工程質量的監管等各個施工環節都離不開資金的投入,避免由于資金不足導致的施工質量問題,所以說,加大對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的投入是促進農業發展的重要舉措。

5、全面加強對現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維護

加強對已有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維護是保證工程長期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對重點的水利工程設施實行重點專人管理,實行管理責任制;向水利工程的收益方征收部分費用,用于對現有工程進行定期的養護,遵循“誰建設、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做好后期的維護工作;此外,根據各地的地質、氣候等具體情況,建立符合各地實際的工程建設監督管理體制,以不同模式進行水利建設和監督管理。

篇(4)

陽春三月,是小麥灌溉的最佳時節,田間隨處可見勞作的人們和潺潺流水。雖是勞作,但并不顯得勞累。人們沿著田間平坦的馬路,或騎車或步行來到自家地頭,只需拿卡在旁邊的井房里一刷,清澈的流水便沿著筆直的水渠流入田間。

作為“天下糧倉”的河南,這樣便捷輕松的勞作方式,正伴隨著高標準糧田的迅速建設而成為常態。

確立糧食生產優勢

所謂高標準糧田,是指“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設施完善、農機裝備齊全、技術集成到位、優質高產高效、綠色生態安全”的高標準永久性糧田。

從2012年開始,為推進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河南啟動并實施了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工程,并規劃到2020年在全省糧食生產核心區的95個縣(市、區),建成6369萬畝平均畝產達到噸糧以上的高標準糧田。

高標準糧田建成區內,田成方、渠相連、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據了解,高標準糧田內,糧食產量通常比平均產量高出15%。

在糧食生產核心區建成一批畝產超噸糧的高標準糧田,首先有利于穩定糧食種植面積、提高單產、提升抗災減災能力,進一步鞏固和提高河南農業與糧食生產優勢地位。

其次,建設高標準糧田,有利于糧食生產實現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集約化發展,推進糧食生產現代化。

此外,高標準糧田還有利于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推動糧食生產方式轉變;有利于協調農業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同步提高,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之路,發展可持續農業。

“高標準糧田建設是河南加快糧食核心區建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舉措。其目的就是為了實現保糧田面積、保糧食產量、保農民收益的‘三保’目標。”河南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糧安天下,河南舉足輕重。河南糧食產量占全國的十分之一,小麥產量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如今,高標準糧田的增產優勢初步顯現,特別是為河南糧食實現“十二連增”,使糧食產量登上1200億斤臺階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河南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5年12月底,河南已經累計整合涉農項目資金465億元,建設高標準糧田4602萬畝,完成全部規劃任務6369萬畝的72%,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

固守“天下糧倉”

走進新野縣上莊鄉高標準糧田建設項目區,隨處可見農民春耕備種的忙碌身影,這里處處展現出春天的朝氣,孕育著豐收的希望。2015年,新野縣整合“小農水重點縣”“千億斤糧食”“土地整理”等涉農項目資金1.6億余元,共建設完成10.95萬畝高標準糧田,含7個萬畝方、1個千畝方、1個百畝方。

通過高標準糧田建設,西平縣平均每畝土地糧食產量達到600公斤,特別是近幾年,雖然夏季干旱頻現,但由于灌溉設施完整,糧食產量不減反增。

作為全國整建制糧食高產創建示范市,鶴壁市2015年42個萬畝以上高產創建示范區小麥平均畝產達585.2公斤,創下多項全國高產紀錄。

近年來,河南高標準糧田建設如火如荼,一塊塊高標準糧田就像精致的“小型糧倉”,布列在田野之中。

特別是鶴壁市、新鄉市、滑縣等在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工程實施過程中措施得力,均形成了許多可推廣、可復制的方法和經驗。

2013年11月,河南省選取浚縣、滑縣、原陽縣、長葛市、舞陽縣、西平縣為高標準糧田示范點,如今這6個示范點的田間工程已經在2014年相繼完工,較好地提升了該地區的農業生產條件。

據悉,為了進一步加快高標準糧田示范點的建設步伐,2015年,河南又沿隴海鐵路線,選擇永城市、柘城縣、民權縣、蘭考縣等7個高標準糧田示范點。

“十二五”時期是河南“三農”發展的又一個黃金期,糧食生產能力有了根本性提高,擺脫了“兩豐一平一歉”周期,穩居全國第一小麥大省。

可以說,過去的5年,河南“三農”發展精彩紛呈,突出成就可圈可點可贊,而其中糧食生產取得的成就更為引人注目。

5年來,河南糧食總產連續跨越1100億斤、1200億斤兩個大臺階,實現歷史性的“十二連增”,達到了1213.42億斤,用不到全國1/16的耕地,生產了1/10的糧食和1/4的小麥,不僅解決了1億河南人的吃飯問題,還能每年調出400億斤糧食及糧食制品,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糧倉”。

來河南調研時曾強調,河南糧食生產這個優勢、這張王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副總理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也指出,糧食一時多一點、少一點是技術性問題,但糧食安全是戰略性問題,重農抓糧的勁只能鼓不能泄,任何時候任何情況都不能有絲毫大意和動搖。

新節點,新布局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站在這樣的歷史節點,河南在發展目標中提出的第一組數字就是“1300億斤”,這一數字指的是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十三五”期間,河南要通過高標準糧田建設,確保糧食安全這個戰略任務順利完成。此外,“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也是一個重要而長遠的國家戰略,其目標就是要著力向耕地和農業科技要產能。

鑒于此,河南持續加大推進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工程,并明確了力爭全年再建800萬畝高標準糧田的任務,確保全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200億斤左右。

為了確保高標準糧田相關基礎設施更好地得以完善,河南還將持續加大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快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和灌排泵站更新改造,組織實施好農田水利項目縣和規模化節水灌溉增效示范項目,加快末級渠系建設和田間工程配套,解決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問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防災減災能力。

當然,要想使高標準糧田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其效能,農業科技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為此,河南特別組織實施了一批農業重大科技專項,力爭在生物育種、農機裝備、智能農業、生態環保等領域的關鍵技術上實現重點突破,不斷健全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并加快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力求在玉米、花生收獲和水稻機插上實現突破,力爭2016年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8%。

除此之外,河南今年嚴抓高標準糧田保護條例的貫徹落實,切實加強對高標準糧田區域內的土地、道路、電網、水網、林網、氣象等公共設施的維護管理,切實加強耕地建設與保護,對違反條例、破壞高標準糧田的行為要嚴肅處理。

補短板,再接再厲

過去5年,河南在高標準糧田建設上的成就可圈可點可贊,但不可否認的是,仍存在著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比如在建設標準、設施配套和管護機制上等,都需要取長補短,再接再厲。

要健全機制,建立技術人才支撐,發揮更大效果;要在土地上下功夫,根據各地土壤、種植習慣、土地面積確定項目建設內容和標準,統一標準,統一規劃,統一協調,嚴格督查,抓好驗收,使建成的達標,在建和未建的按照標準建設;地方政府要敢于擔當,整合資金,暢通融資渠道,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為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要繼續深挖糧食增產潛力、完善提升田間設施、整合各類農業科技項目、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以及統籌推進水、電、路、林等田間生產設施建設和村莊規劃布局,全力打造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設施完善、農機裝備齊全、技術集成到位、優質高產高效的高標準永久性糧田等。

篇(5)

根據《關于2019年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區農業農村局開展拉網式大排查,徹底摸清脫貧攻堅工作底數,準確掌握脫貧攻堅存在的問題。現將整改情況報告如下:

一、產業扶貧基礎不夠牢固

產業扶貧項目主要集中在種植業、養殖業、缺少龍頭帶貧企業,規模和品牌效應不強,抗風險能力較弱,群眾通過產業發展獲得的收益效果不明顯。

整改措施:制定下發《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助推“一谷一城”建設實施方案》和《建設“一谷一城”推進農業綠色轉型振興的實施意見》,以村為單位,流轉農民手里的土地與經營主體合作,采取入股分紅的方式,增加村級集體收入,帶動貧困戶增收。

整改時限:2020年年底。

二、部分項目資金使用帶貧減貧機制不健全

存在簡單分紅現象,未有效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整改措施:督促鎮(街)摸清貧困戶的實際收入水平,采取差異化的分配方式進行分紅。

整改時限:長期堅持

三、部分產業扶貧項目缺乏技術管理服務

有些產業技術指導員發揮作用不強,導致貧困戶發展產業指導不到位,增收效果不強。

整改措施:加大對產業指導員的培訓力度,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進行培訓,使產業指導員能妥善解決貧困群眾遇到的實際問題。

整改時限:長期堅持

四、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扶貧項目抗風險能力差

整改措施: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改善農田產出能力。做好農業保險公司的招投標工作。

整改時限:長期堅持

五、下步工作計劃

一是加大扶貧政策宣傳。采取反復入戶,入戶反復的方式,加深貧困戶對產業扶貧政策的了解、掌握程度。

篇(6)

未出正月,年味還沒散去,巴彥縣巴彥港鎮沿江村支部書記宋云雷與村民宋泳海踏著冰雪來到田間水渠,開始商量起今年水田種植的計劃。

宋泳海是巴彥港鎮沿江村付家油坊屯農民,去年承包了300畝土地改水田,畝純收入500元左右,今年還想再增加100多畝水田。宋云雷介紹說,從這個渠首在2012年架完以后,2013年旱改水600多畝,去年達到8000畝,今年再到15000畝。

巴彥縣把沿江30萬畝旱改水項目建設作為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項目區百姓收益作為改善民生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圍繞著松花江水做文章,沿江提水站改造和巴彥港提水站建設項目灌溉輻射面積8.1萬畝,現已經投入使用。目前,項目建設正向著“以巴彥港、富江鄉、松花江鄉三大灌區為支柱,建設沿江30萬畝綠色水稻核心示范田”的目標邁進。今年,巴彥縣將高起點、高標準全力推進旱改水工程,投資6000萬元實施旱改水3萬畝,努力將巴彥水稻產業做大做強,帶動農民增收。

巴彥縣沿江30萬畝旱改水項目是按照省委提出“圍水經濟”即建設松花江經濟帶總體部署的重大舉措。截至2015年,農業綜合開發中省投資已達8300萬元,省市農委、省農機局、水務廳、國土資源廳等部門累計投資已達2.4億元,旱改水面積已完成6萬畝。該項目區實施旱改水工程建設完工后,全面發展水稻種植,就可以帶動4萬農戶年增收1.5億元以上。改造前水稻畝產450公斤,改造后畝產600公斤。同時發展米業加工等全產業鏈條可新增產值10億元以上。

巴彥縣今年將圍繞“圍水經濟”重點打造“三帶一園一平臺”,建設巴彥港生態農業、智慧農業經濟帶,位于巴彥港鎮沿江村,面積1萬畝;富江鄉低壓管道輸水和標準方田示范帶,面積10萬畝。主要沿哈肇路、大頂山路兩側,展示規模集中連片的網格化大方田,體現現代化大農業的氣勢;松花江觀光農業示范帶,位于松花江鄉大頂子山航電工程溫泉度假區附近的五四村,面積1萬畝,集中展示稻田養鴨、稻田養魚、稻田養蟹等不同生態養殖模式,為大頂子山溫泉度假區游客提供“濕地旅游式”的農業生活體驗和休閑觀光服務,體現全新的現代都市農業特色;稻米加工及產品展示園,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引進擴大稻米加工龍頭企業,年加工能力計劃達到80萬噸,與30萬畝基地建立產加銷合作,打造全產業鏈條;物聯網監控中心及電商服務區平臺,占地1萬平方米,建設物聯網信息監測及控制展示區500畝,核心區6萬畝,示范區10萬畝,打造巴彥縣“智慧農業”新模式。

篇(7)

關鍵詞:鹽城;耕地質量建設;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 S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3-04-66-04

黨的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了更加突出位置,提出“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1],要“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1],彰顯了黨和政府對保護耕地的重視。人口增加和經濟發展導致我國耕地總體質量不容樂觀[2-3]乃至呈下降趨勢[4-5]。保護耕地刻不容緩,然而提及保護耕地,大多數人忽視對耕地質量的保護。相對于耕地數量的有形減少而言,耕地質量的下降是隱性的,難以察覺,但其影響絕不亞于耕地數量減少,耕地質量的變化正對糧食安全、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構成嚴重威脅[6]。本文分析了鹽城市進行耕地質量建設的必要性、現狀、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以期對鹽城乃至我國耕地保護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1 加強耕地質量建設的重要意義

耕地質量,是指由耕地地力、田間基礎設施、耕地環境等構成的滿足農作物安全和持續產出的能力[7]。耕地數量剛性減少,耕地質量提高速度落后于社會發展速度,糧食需求又不斷增加的背景下,提升耕地質量成為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措施。鹽城市是農業大市,肩負著保障糧食安全和保證農產品有效供給的重任,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建設,在發展現代農業、建設農業強市中的基礎地位不能動搖、至關重要。

1.1 保證糧食等農產品有效供給的需要 糧食增產豐收是農業生產的首要任務。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條件,改良培肥土壤,提高抗災能力,是保障糧食安全、保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前提基礎。近年來,鹽城市各地大力實施標準糧田建設、測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機肥應用和土壤有機質提升等重大項目,為鹽城市糧食總產“十連增”、農業持續豐產豐收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全國耕地數量下降不可逆轉的形勢下,要實現糧食產量連增,切實保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耕地質量建設,挖掘農業生產潛力。

1.2 夯實現代農業規模發展基礎的需要 鹽城市耕地類型多、人均耕地少、中低產田面積大,嚴重阻礙了標準化生產和規模化經營。現代農業的一個最顯著特點,就是標準化生產和適度規模化經營[8]。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因地制宜消除土壤障礙因素,改善生產條件,從根本上提高耕地基礎地力,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農業經營服務體系,切實提高集約化種植水平,為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實行適度規模經營創造前提條件,奠定堅實基礎。

1.3 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需要 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耕地質量的提高。實踐證明,只要耕作層深厚、土壤質地適中、營養條件均衡、肥料使用科學,農田基礎設施完好,就能保證耕地高產。因此,將良種、良法、良田有機結合起來,從提高單產上下功夫,能有效提高農作物產量、農產品品質,進而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為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奠定牢固的物質、技術基礎。

1.4 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耕地質量對農業的可持續性有直接影響。農業可持續發展需要有可持續的農產品數量和質量作保證,而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又依賴于耕地的生產力和清潔度。加強耕地質量建設,不僅能提高耕地質量水平,提升耕地的抗災、抗逆能力,還能促進化肥等農業投入品的合理使用,有效減少環境污染,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農業生產環境,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 耕地質量建設的現狀分析

近年來,鹽城市各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耕地質量建設的決策部署,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現代農業為目標,開拓進取,勇于創新,扎實工作,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取得明顯成效。

2.1 耕地質量水平穩步提高 按照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要求,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管理,落實關鍵措施,高質量地完成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任務,鹽城市高標準農田比重由2006年的35%提高到2013年的44%。指導農民科學利用好人、畜、禽糞便,減少資源浪費,提高農家肥利用效果。加快有機廢棄物無害化和資源化利用,每年推廣商品有機肥5萬t以上。目前鹽城市耕地土壤肥力普遍提高,與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土壤有機質含量上升了6.77g/kg,增幅達49.35%;土壤全氮含量上升了0.26g/kg,增幅達26.45%。

2.2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全面推廣 鹽城市測土配方施肥工作,2005年開始試點,2008年全面實施,2011年啟動整建制推進,2013年開始推進“全覆蓋”。截至2013年底,鹽城市先后實施了近4 500萬元的國家和省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形成了多項技術成果,獲得省推廣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市科技進步獎2項,近30篇,累計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466.7多萬hm2次。通過采土測土和田間試驗,掌握了鹽城市耕地質量狀況、變化規律和作物需肥規律,建立了土壤養分豐缺指標和作物施肥指標體系,建成了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和測土配方施肥專家系統,實現了測土配方施肥數字化。積極開展宣傳培訓和示范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迅速得到普及應用。建立了“統一測配、定向生產、連鎖供應、指導服務”的運行機制和“五個一”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服務模式(縣有一個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鎮有一幅施肥分區圖、村有一張施肥推薦表、戶有一張施肥建議卡、經銷網點一次性供齊配方肥)。農民施肥方式由“經驗”施肥走向了“精準”施肥,有力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減少了農業面源污染。

2.3 耕地質量監管效能顯著提升 鹽城市完成了2個國家級、43個省級、86個市級和129個縣級耕地質量監測點標準化建設工作,建成了覆蓋全市、功能齊全、運作規范的耕地質量監測體系,對耕地質量開展動態監測。扎實開展耕地地力評價,各縣(市、區)完成了對耕地地力等級的科學劃分,定期耕地質量監測報告,為指導農民科學施肥、輔助政府宏觀決策提供了依據。

2.4 土肥新技術逐步推廣 根據不同土壤的主導障礙因素,按照灌溉改良型、鹽堿耕地型、障礙層次型、瘠薄培肥型中低產田類型,采取農藝、生物、工程相結合的措施進行改造,不斷提高中低產田肥力水平,實現中產變高產、低產變中產的目標,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明顯改善[9-10]。先后實施“平衡施肥”、“補鉀工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有機質提升”等重大項目,推廣精確施肥、有機質提升、秸稈還田、化肥深施、少免耕技術等耕地利用綜合技術,截至2013年底,推廣商品有機肥40萬t,應用面積14.3萬hm2;保有秸稈還田機械近3 000臺,機械化秸稈還田19.33萬hm2;境內擁有有機肥企業11家,消納有機肥17.5萬t[11]。促進耕地用養平衡,遏制農田土壤退化、地力下降趨勢。

2.5 耕地質量管理工作取得突破 《江蘇省耕地質量管理條例》于2012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標志著江蘇省耕地質量建設和管理走上了法制化的軌道[12]。鹽城市及時召開了學習貫徹《條例》座談會,各地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采取多種形式,掀起宣傳貫徹熱潮,提高了《條例》的社會影響力。各級農業部門根據《條例》要求,調整完善了工作機構,健全了工作機制,強化了責任落實,努力做到管理有機構、工作有手段、行為有規范,為履職盡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鹽城市成立了全市耕地質量評定委員會,開展了耕地質量評價、補充耕地質量驗收、毀損耕地質量鑒定等工作,耕地質量管理工作逐步走入規范化運作軌道。

3 耕地質量建設存在的問題

第二次土壤普查距今已有30a時間,由于生產方式變革、土地利用強度增加以及外源物質的大量投入,土壤理化性狀發生了巨大變化,土壤質量變化劇烈,原有的土壤信息已不能反映土壤質量現狀。

3.1 基礎設施老化,農田基本建設弱化 受建設時經濟和技術條件限制,許多田間工程建設標準低,配套設施簡陋,運行時間長,老化嚴重。盡管近些年來,各級逐步加大灌區改造工程和生態環境建設力度,部分骨干水利設施狀況有所改善,但田間工程的整治相對滯后,抗御旱澇災害能力脆弱。

3.2 耕層厚度變淺,耕地養分失衡 近年來,由于農業投入品過度施用及不合理耕種,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和小動物減少,耕層平均厚度由第二次土壤普查時的14.6cm下降到11.5cm,土壤容重由1.29g/cm3上升到1.32g/cm3,已影響到土壤水、肥、氣、熱條件和作物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長,從而影響作物產量。大量研究表明,大量的使用化肥造成了土壤板結,地力下降,農產品受到嚴重污染,質量逐步下降[13];長期實行少免耕制度,土壤物理性狀普遍變差,耕層厚度日益變淺,土壤容重增加[14]。鹽城市耕地養分非均衡化現象日趨嚴重,與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30a來含鉀肥料使用少,全市土壤速效鉀平均含量下降4.74%,部分長期進行糧棉生產的地區,正由“富鉀”向“缺鉀”轉變;含磷肥料過量使用,全市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上升幅度達384.96%,但區域分布不平衡,部分糧棉主產區缺磷,城郊菜地則明顯過量;土壤pH有下降趨勢,平均由7.93下降到7.45,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3.3 “三廢”排放加劇,耕地污染加重 大量未經處理的工業“三廢”、生活污水、規模養殖場畜禽糞便等肆意向農田排放,以及化肥農藥的過量施用、重金屬累積等,已造成耕地的顯性和隱性污染。耕地被污染后,不但農作物產量降低,而且嚴重影響農產品質量,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與2006年相比,43個省級監測點土壤樣品6個土壤重金屬指標中5個指標、六六六、DDT等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土壤環境質量存在退化趨勢,但土壤總體清潔。

3.4 耕地占補重數量輕質量,以次補好[15] 各種建設用地占用的多為城郊的良田沃土,而補充的耕地則是沿海灘涂、荒地,土壤肥力低,后續培肥措施跟不上,地力明顯不如被占耕地。這些補充耕地即使采取積極有效的培肥措施,也需要幾年的耕種,糧食生產能力才能達到一定水平。

4 加強耕地質量建設的對策建議

耕地是農業最基礎的生產資料,也是農民最基本的生產保障,耕地質量關系國計民生,加強耕地質量建設是一項既緊迫又艱巨的任務。

4.1 深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著力提高科學施肥水平 在完善糧食作物施肥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向經濟、果蔬、園藝作物拓展,擴大技術覆蓋面,力爭到“十二五”末,鹽城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實現所有農戶、主要作物“全覆蓋”的目標。大力推廣數字化技術,做到配方單到廠、建議卡到戶、配方肥下地。一是深化農企合作。按照“雙方自愿、優勢互補、公平公開、擇優合作”的原則,選擇積極性高、信譽好、實力強的肥料企業參與配方肥生產與供應。鼓勵企業運用連鎖、超市、配送等現代物流手段,構建基層肥料直供網點,為農民提供質量優良、配方科學、價格合理的配方肥料。二是加強培訓示范。加強對基層農技人員和肥料經銷商的培訓,在關鍵農時季節,開展田間巡回指導和現場指導服務。突出抓好肥料經銷商技術培訓,努力將肥料經銷網點打造成幫助農民選肥配肥的助推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傳播者、數字化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集成應用的展示窗、配方肥銷售推廣的主力軍。要按照有包片指導專家、有科技示范戶、有示范對比田、有醒目標示牌的“四有”要求,確保“示范片”到村。三是及時更新成果。積極開展周期性采土測土和針對性肥效試驗工作,及時更新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和測土配方施肥專家咨詢系統數據,適時指導基層智能化配肥供肥網點根據最新的數據配肥供肥。要擴大觸摸屏查詢和智能化配肥機的配備,擴大測土配方施肥手機短信平臺的運用,方便農民快捷地查詢主推肥料施用配方、施用數量、施用時期和施用方法。

4.2 扎實推進高標準糧田建設,不斷提高耕地產出能力 實施標準糧田建設項目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的重大舉措,也是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要以實施好高標準糧田建設項目為抓手,按照灌排設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間道路暢通、農田林網健全、生產方式先進、產出效益較高的建設標準,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一要加快項目實施進度。統籌考慮建設條件和施工季節,科學合理安排工期,加強田間灌渠、排水溝、排灌站及涵洞、閘門等配套小型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土地平整、溝系疏浚、機耕道路、農田林網建設,做到早建設、早收益。二要加強項目建設管理。嚴格按照項目批復文件組織實施,不得擅自變更項目建設地點、建設內容、建設規模和拖延建設工期。嚴格實行項目建設法人負責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制,提高工程建設質量,確保建設成效。三要做好建設項目儲備。科學制定總體規劃,選定建設區域,明確建設內容,合理安排年度計劃,按照省農委印發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編制大綱要求,提前編制下年度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建立項目儲備庫,做好后續項目儲備和申報準備。

4.3 切實加強有機肥推廣應用,穩步提升耕地地力水平 千方百計引導農民增加對農田有機肥的投入,努力提高耕地地力。一方面,要規范推廣應用商品有機肥料。根據無公害與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積極推廣應用商品有機肥料和有機無機復混肥料,消納規模畜禽養殖等產生的農業有機廢棄物,改善土壤生態環境。要優選項目實施區域,做到相對集中連片。加強對中標企業所供肥料質量的監督管理,確保農民用上放心肥。力爭每年全市商品有機肥推廣應用規模達10萬t以上。另一方面,要積極推廣多種形式的秸稈還田技術。積極推廣機械化秸稈還田、墑溝埋草、秸稈覆蓋、行間鋪草、生物腐熟等行之有效的秸稈還田技術,努力實現秸稈全量就地還田,杜絕田間焚燒秸稈現象。同時,在沿海鹽堿良地區,積極發展冬季綠肥種植。

4.4 全面強化耕地質量監測,掌握耕地質量變化動態 建立健全耕地質量監測預警機制,為耕地質量建設提供科學依據。一要建立完善耕地質量監測體系。積極爭取地方政府的重視和支持,著力推進市縣兩級配套監測點建設,建立長期定位綜合監測點和試驗示范區,改善監測設施裝備,推進裝備水平優化升級,逐步形成較為完備的全市耕地質量監測體系。二要扎實推進耕地地力評價。全面建成全市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建立基本農田質量管理數據庫。啟動全市區域地力評價,對耕地進行分等定級評價。同時,以補充耕地質量評定為切入點,積極推進補充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切實提高補充耕地質量。三是建立完善耕地質量信息與預警報告制度。充分發揮耕地質量管理數據中心功能,對耕地質量監測、耕地地力評價數據進行開發應用,規范耕地質量動態信息與預警報告,為耕地質量保護和建設提供宏觀決策依據。

4.5 切實加強組織協調,做好耕地質量管理工作 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各級農業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創新體制機制,確保工作措施落實到位。一方面加強組織領導。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建立完善的領導工作機制,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相關部門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穩定和加強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機構和技術隊伍,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規范工作程序,細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制度,保障工作條件,確保組織領導到位、宣傳培訓到位、資金保障到位和技術指導到位。一方面加強多方合作。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工作涉及面廣,各級農業部門要進一步增強合作意識,加強溝通協作,形成共贏局面。通過信息溝通、工作交流、項目合作、聯合執法等,加大農業系統內外聯系,提高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的社會影響力,推動耕地占補平衡、量質并舉目標的實現。與企業合作,全方位、多模式推廣應用配方肥,真正打通配方肥落地“最后一公里”的瓶頸,不失農時,供肥到點,應用到田。與科研院所協作,聯合攻關,推進技術創新與集成,為科學施肥水平的提高、退化與污染土壤的修復治理、耕地質量提高和農業生態環境改善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2]任笑嬡.強化我國耕地質量建設的對策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2,18(22):5-6.

[3]李愛青.淺析我國耕地質量現狀,下降原因及強化建設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12,18(02):1-2.

[4]沈仁芳,陳美軍,孔祥斌,等.耕地質量的概念和評價與管理對策[J].土壤學報,2012,49(6):1 210-1 216.

[5]李應中.2012年我國糧食形勢綜合分析(二)[J].中國農業信息,2013,5:6-9.

[6]倪紹祥,劉彥隨.試論耕地質量在耕地總量動態平衡中的重要性[J].經濟地理,1998,18(2):83-85.

[7]江蘇省耕地質量管理條例[J].江蘇農村經濟,2012,5:72-74.

[8]曹靜,寶勝.發展現代農業的科技需求和政策思考[J].理論觀察,2013,5:76-78.

[9]倪丹,王禮焦,孫皓.連云港市耕地質量建設現狀與發展措施淺議[J].耕作與栽培,2010(6):14-15,19.

[10]張清華,史琢,韓翠萍,等.扎蘭屯市耕地質量現狀與改良措施[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9(4):89-90.

[11]秦光蔚,陳愛晶,周祥,等.鹽城市低碳農業探索和實踐[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6):3 527-3 529.

[12]徐茂.江蘇省推動耕地質量管理法制化建設的做法與成效[J].中國農技推廣,2013,7:37-39.

[13]劉春梅,黃子乾,唐宗明.合浦縣施肥對生態農業的影響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3,3:261-263,265.

[14]林愛華,陳斌,吉訓鳳,等.海安縣耕地質量建設現狀及發展對策[J].農業環境與發展,2008,25(2):28-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亚洲一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日本免费a级毛一片| 女女互揉吃奶揉到高潮视频| 蜜桃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在熟睡夫面前侵犯我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被夫の上司に犯中文字幕|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al| 岳好紧好湿夹太紧了好爽矜持| 亚洲av成人无遮挡网站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无码av在线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国产喷水1区2区3区咪咪爱av| 成人国产欧美大片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中文久久久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 男女啪啪高潮激烈免费版| 日日av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视频|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 九九re6热在线视频精品66| 精品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洗澡| av免费不卡国产观看| 色两性网欧美|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男人的天堂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精品蜜芽|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色欲老女人人妻综合网| 孕妇怀孕高潮潮喷视频孕妇| 欧洲女人牲交视频免费| 日日橹狠狠爱欧美超碰| 琪琪色原网站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