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醫學科研熱點

醫學科研熱點精品(七篇)

時間:2023-08-28 16:28: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醫學科研熱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醫學科研熱點

篇(1)

學科建設是醫學期刊發展的基礎,而醫學期刊的發展也會助推學科建設。可以說,醫學期刊與學科建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但目前的現實情況卻是,醫學臨床或科研以及管理人員往往沒有認識到甚至不知道醫學期刊編輯對學科建設的作用,而醫學期刊編輯也沒有積極主動地去發揮或挖掘自己在學科建設中的作用或角色。作為醫學編輯,我們只有更好地理解兩者間的互動關系,才會對醫學編輯本身應擔當的學科角色有深刻的體會和認識。

1.1學科建設是醫學期刊發展和孵化的基石

學科建設是培養高質量人才、開展高水平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平臺,師資隊伍建設、專業特色都是通過學科建設層面的提升得以體現。在學科建設評價的諸多指標中,人才隊伍建設是根本,學科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以學術論文的數量和質量是關鍵。而醫學期刊的可持續、高質量、特色發展不能脫離本學科的發展。首先,學科建設中專業的研究方向為醫學期刊的特色化和專業化奠定基礎,沒有強大的學科建設提供支持,期刊的特色將是無源之水,其未來發展也將受到很大限制。其次,學科建設中人才梯隊的組建為期刊的發展形成水平較高的作者隊伍,學科領域中知名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代表該學科的前沿和熱點問題,這為期刊提供了優質的內容。醫學期刊只有在全面了解其相關學科國內外研究現狀、發展趨勢,隨著學科的發展而不斷前進,才能尋求提升期刊學術質量的突破點,提出更多的新策略和新途徑。總之,醫學期刊發展不能游離于相關學科建設。

1.2醫學期刊是學科建設的助推劑

醫學期刊多以反映臨床診療、醫學科研成果為主,是刊載學科創新成果和科技信息重要的載體之一,是學科發展的發表者、推廣者和推動者,直接影響到學科發展和成果轉化,擔負著發現和培育醫療科研人才以及搭建國內外學術交流平臺的重要職責。促進學科建設是醫學期刊的責任或使命,醫學期刊在學科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醫學期刊作為發現、扶持、培養學術新秀的媒介,推動學科人才培養是學科建設最基本的任務;同時,以期刊為窗口和紐帶,加強和擴大同兄弟院校及科研院所的聯系,實現優勢互補,可以促進醫學學科進一步發展。醫學期刊見證和記錄著醫學學科從無到有,從弱小到成熟的發展歷程,在不斷的積淀中為學科建設的發展奠定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理論基礎。以筆者所在的《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志》為例,醫學期刊與醫院學科的關系可窺一斑。神經免疫學是19世紀中期崛起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是橫跨免疫學和神經病學科的一個分支學科,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盡管當時醫學學術期刊眾多,但尚無一本較權威性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相結合的與神經免疫學相關的雜志。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志》于1994年創刊。《中國神經免疫和神經病學雜志》充分發揮在學科建設中的窗口和橋梁作用,堅持以神經免疫學為辦刊特色,緊密配合承辦學科發展的需要,將期刊的學術發展方向與醫院(學會)的學科發展相呼應,刊登了大量神經免疫學領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進展,通過檢索“知網”1994~2012年發表的典型的神經免疫疾病如重癥肌無力、吉蘭-巴雷綜合征(格林-巴利綜合征)和多發性硬化的文獻共9019篇,其中國家級基金項目文獻共有493篇。而我刊共刊登相關文獻409篇,其中國家級基金項目文獻共59篇,在30多種同類期刊中均排列第一,成為廣大醫務工作者獲取神經免疫疾病相關情報信息的重要來源,為我國從事神經免疫學研究的人員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臺,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神經免疫學的發展。由此可見,醫學期刊離不開學科建設的支持,而學科建設也離不開學術期刊這個重要的工具和平臺。

醫學期刊與醫院學科建設緊密結合,除醫院學科建設的相關人員認可和支持專職編輯的工作外,編輯在二者的互動共進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醫學編輯應該將自己視為學科建設的一部分,提高學科意識,切實融入學科建設的浪潮當中。這就要求醫學期刊編輯除做好傳統編輯角色和具備編輯的基本素養外,還需要注重適當參與臨床實踐和科研活動等,多角度提升自己的學科素質。編輯學者化是大勢所趨,在學者化的基礎上實現更高一層的職業化。如此,醫學期刊的編輯才能站在研究前沿,把握學科發展的脈絡,才可能辨別出真正具有學術價值的研究,使刊物成為反映高水準學科研究成果的園地,才能真正融入專業研究領域,進而引導和推動學科發展,促進學科發育和成熟。

2.1參與學科臨床活動

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不參與臨床實踐活動,對日新月異的臨床知識沒有基本的認知,即使在高學歷人才紛紛加入到醫學編輯行列的今天,也很難跟上醫學發展的步伐。醫院的大環境為醫學期刊編輯參與臨床實踐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編輯人員在時間安排上相對靈活,在不影響正常編輯工作的同時,可以參與臨床相關病房的查房活動和病例討論會,這樣能鞏固所學的醫學知識和更新知識庫,同時鍛煉了臨床思維,及時了解到學科的研究熱點與關鍵問題。《國際口腔科學雜志(英文版)》和《華西口腔醫學雜志》編輯部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實踐,值得借鑒。該期刊編輯們結合自己分管的學科,在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的情況下,定點與科室聯系,參加醫生查房及門診診療等臨床實踐活動,及時把握學科的新進展,發現新的報道課題,積極從事組稿活動,發現優秀的作者和審稿人,邀請他們對其專業中疑難臨床問題作綜述,或展望,或制定標準,極大提高了期刊的學術質量。

2.2參與學科科研

編輯親身參與學科科研工作是全面而及時地跟蹤學術前沿的最直接的途徑。目前國內外許多科技期刊編輯多具有特定學科的專業背景和較高的學歷水平,一些科技期刊的編輯仍從事科研工作,從而具有較強的學術判斷力和洞察力,不斷掌握專業領域的最新進展。依托醫院的醫學期刊,具有與醫院科研平臺緊密結合的優勢,醫院的硬件和軟件環境均為醫院編輯參與科研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有較多可從事科研活動的優勢資源。編輯應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積極參加相關學科課題申請或科研工作,提高自己的專業學術水平,掌握更多本領域的學術前沿信息,培養編輯對學科熱點敏銳的判斷力和鑒賞力。否則,很容易陷入“見玉不識玉”,守著聚寶盆卻不能為我所用的尷尬境地。作為醫學期刊專業編輯,可從事的科研活動途徑和方向非常廣泛,例如參與編輯類科研項目、相關學科的科研項目等的申請和實施。醫學編輯在充分了解相關學科專家研究優勢的基礎上,也可以為學科研究項目牽線搭橋。因此,醫學編輯可以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多多嘗試,鍛煉提高自己的學科專業素質。

2.3參與或組織學科學術活動

密切關注國內外本專業的學術會議是醫學期刊編輯掌握學科研究動態和熱點的重要渠道。編輯應該根據自身工作需要,有選擇地參與重要的學術活動。首先,通過參加學術活動,不僅能及時了解本專業的學科發展動態,而且有機會和相關專家進行面對面交流,促進感情,進而有利于進行組稿和約稿工作。其次,醫學編輯在長期的編審工作中,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本學科理論知識、科研設計知識、統計學知識以及編輯經驗等,也可以受邀到其學科舉辦相關知識講座,這不僅可以加強學術期刊與一線學科的聯系,也可以為學科建設中的學術梯隊建設和人才培養注入新的活力。編輯參與學術活動時應注意要廣結善緣,充分與本學科專家學者交流,這樣才能樹立良好的形象。另外,目前我國許多醫學期刊是由學術團體或協會為主辦或協辦單位,期刊可利用協會或學術團體的資源優勢和人員優勢共同開展學術會議,不少知名學術期刊甚至親自策劃組織此類的學術會議,邀請國內外該學科的知名專家,對當前的學科前沿問題進行討論,這不僅可以為醫學期刊打造品牌,同時也可以推動該學科的互動交流。通過開展學科交流與碰撞,也為醫學期刊的編輯提供大量優質的稿源。

3結語

篇(2)

中國的醫學、藥學曾遠遠領先于世界醫學的發展水平。但由于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和我國醫學教育體系本身的不足,使得整個20世紀我國科學家與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無緣。長期以來,中國科學家何時能獲諾貝爾獎一直為世人所關注,但相關討論定性分析居多,量化研究相對較少。本文將主要以《20世紀諾貝爾獎獲得者辭典》[1](以下簡稱《辭典》)為依據,以百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得者群體為研究樣本,對若干重要指標作計量分析,以圖獲得較為客觀的判斷———世界杰出醫學工作者成長及創造世界尖端醫學科技成就可能遵循的基本途徑。從而在理論上為中國的醫學教育、科研等創新體系提供新的量化依據。

1年齡構成計量分析

我們將獲獎者以10年為一個時間段,分析獲獎者的平均年齡構成,就可以從一個側面探討科研創新能力與科學家年齡關系的初步規律。根據《辭典》資料,可得表1結果:通過統計,獲獎者總的年齡平均在56.5歲,而且從表1可以看出獲獎者每十年的平均年齡與總的平均年齡上下都不超過5%,由此可見,50歲~60歲可能是從事醫學科學研究顯示其科學成果的高峰期,但值得注意的是從1950年以后,獲獎者平均年齡有逐漸升高的趨勢,50年時間平均年齡整整增加了10歲,如果排除第一個10年段獲獎者平均年齡偏大,可能是由于他們在19世紀的成果到20世紀初諾貝爾獎設立才得到認可的話,整個獲獎者平均年齡在整體上是一個上升的過程。出現這一現象最可能的原因是隨著科學發展,醫學工作者在基礎知識的獲得時間和不斷復雜的科研上出成果的時間都有所增加,這是一個我們應該注意的信息。

需要明確的是,幾乎所有的獲獎者并非是在獲獎當年做出杰出貢獻的,而是由于先前的某項重要成果在醫學領域內逐步得到廣泛認可而獲獎。因此,獲獎的實質創新工作往往是幾年前或幾十年前就已經完成。也就是說,處于科研第一線的年輕科學家的創新能力和潛力更值得我們關注。當然,加拿大人班廷較為幸運,他在1922年發現了胰島素,一年后就獲得諾貝爾獎。相比之下,1966年美國的勞斯“發現導致腫瘤的病毒”而獲獎,但這項成果卻是在50年以前取得的。這一現象提示我們應該關注現有的科學成果之外,還要考慮到時間因素。朱克曼曾對1900年至1972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獲獎成果完成年代和獲獎年代之間的平均間隔時間作過如下統計[2],見表2。表2顯示:幾乎所有的獲獎者,在取得獲獎研究成果的最初并沒有立即得到認可,而是平均要等待13.4年之后,才獲諾貝爾獎。因此,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得者實際做出創造性工作的平均年齡,一般應在35歲~45歲之間,通常也是獲獎者處于科研創新能力的高峰時期。朱克曼也認為: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得者完成其贏得獎金的工作平均是在41歲。這一結論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綜合上述結果,以下幾個方面應該引起我國醫學教育科研創新時的關注。首先,由于醫學及其相關分支學科愈加豐富復雜,醫學院校的學生在獲得基礎知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上,花費的時間可能會越來越長。如果一個學生在完成其本科到博士學業花費過長時間和精力的話,必然會影響到其以后獨立創新工作的時間。因此,在保證素質教育的前提下,如何優化醫學院校的基礎學科及其課程的設置,使得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完成其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工作。

其次,在醫學科研經費的投入上,我們當然要尊重醫學領域的權威甚至院士,但更應該關注科研第一線的青年科學家。獲獎者的年齡計量學分析告訴我們,創造世界尖端醫學科技成就的工作者一般也就在40歲上下,雖然統計也顯示這一年齡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但我們依然要將中國并不豐裕的醫學科研經費主要投入到處于科研創新能力高峰時期的青年科學家身上,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醫學領域的權威由于其豐富的科研經驗和淵博的知識廣度,在科研領域的選擇和方向上做出的貢獻可能會更大一些,而不是在創新上。最后,我們應該注意到,在檢驗醫學創新成果是否優秀時,不但需要專家同行和社會認可,還必須引入時間因子。勞斯發現“因為導致腫瘤的病毒”的成果是在50年以前取得的。大多數人在取得獲獎研究成果后,要平均要等待13~14年之后,才得到醫學界的認可。因此,當今不少醫學科研成果,剛剛完成就被冠以各類大獎的光環,而這些成果是否能夠經受住時間的考驗呢,還是一個很值得我們懷疑的問題。因此,我們在肯定醫學創新的成果時,應該優先考慮經受時間因素檢驗的成果。

2學位結構及畢業學校計量分析

科學家從事科學活動時,首先要掌握相應領域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獲得學位越高,往往其掌握的相關知識與技能也越多,那么在以后的科研中取得突破性創新成果的可能性就越大。通過對獲獎者學位結構分析,也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見表3。表3中,各個學位占總人數比例百分比相加之和大于100%,達到110.47%,這是因為有18人既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又獲得其他博士學位。從上述數據我們可以看出,172位獲獎者當中僅有12人沒有獲得博士學位,獲得博士學位占總人數的93%。因此,我們可以說,接受博士級別的教育,已經是進入現代尖端醫學科學研究領域的首要條件。那么,不同的院校會不會對醫學領域的創新有影響呢?我們將獲獎者畢業院校逐一統計,將畢業獲獎者數目前十位的學校列表如下,見表4。從表4可以看出,前十位的學校畢業了73位獲獎者,占總人數的42.44%。排名世界前5位的研究型大學(劍橋大學、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巴黎大學)有四所大學出現在排名當中,這說明了什么問題呢?很顯然,只能說明名校對于培養尖端醫學科學人才的作用尤為重要。少數名校由于一流的資源優勢,培養了絕大多數的諾貝爾獎得主。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尖端醫學成就是出自少數的一流大學。通過上述兩方面分析的結果,我們應該注意到:

第一,如何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高我國博士的數量,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創造世界尖端醫學科技成就的獲獎者們的學位結構告訴我們,必須通過層層的學位準入機制,篩選出科學界的精英來完成科學的創新。雖然20多年來國家通過不斷的碩士博士擴招,已經培養出一定數量青年科學工作者,但還達不到科學創新時,形成人才金字塔式結構的群體數量要求,更無法保證我國醫學科技的持久競爭力。所以在醫學人才的培養上,要重視基礎人才的培養,更要重視精英人才的培養。應該在未來的一二十年內,使博士成為我國醫學科學家群體中的主體。

#p#分頁標題#e# 第二,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獲獎者群體中非醫學博士學位占了近一半,很多人還獲得過文學學士甚至碩士。如1960年獲獎的英國人梅達沃獲得過牛津大學的文學碩士學位。讀者或許會疑問,醫學與文學是毫不相干的知識領域,為什么會在這些獲獎者身上獲得了完美的統一?其實,現代科學正處于高度分化和高度綜合相伴共生的新時期,一方面學科分化越來越細;另一方面學科間的交叉、滲透和綜合成為一種新的必然趨勢[3]。這種情況決定了不能僅僅依靠傳統的科學研究模式,而必須從不同的學科領域,運用不同的科學理論進行跨學科研究才能實現。因此,在醫學科學精英人才培養上不僅要有專業技能的訓練,更要有大學科的知識境界,才能突破傳統取得創新。

第三,由于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獲獎者主要來自一流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可見我國專門的醫科大學,無論是對學習資源的占有上還是科研條件上,都遠遠達不到世界一流甚至是國內一流大學的水平,也就注定國內專門的醫科大學主要是培養臨床技術人員,而創造不出世界尖端醫學科技成就。因此,專門的醫科大學并入一流的綜合性大學是必然的趨勢,不能合并的院校也要與一流的綜合性大學聯合達到資源與技術方法共享的目的,這對跨學科的橫向交流和研究尤其重要,也是科技創新的基石。

3研究領域的計量分析

篇(3)

關鍵詞:醫學碩士研究生;選題;原則與方法

中圖分類號:G3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2-0174-02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以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因此,選擇課題、確定主攻方向是科學研究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首要問題。而對于碩士研究生來說,大部分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科研領域,更沒有過科研經歷,所以,對于碩士研究生來說,讓他們自己選擇一個課題就比博士研究生要難。因為博士研究生經歷過碩士研究生階段的鍛煉和科研經歷后,已經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應該怎樣做,最終應該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效果。因此,對于碩士研究生來說,科研選題就必須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并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的選擇方法,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選題原則

1.重視查新。科研貴在創新,而不是簡單地重復前人的工作。因此,當有一個好的構思和構想以后,一定要注意前人是否做過同樣的工作。這就需要通過查閱中、外文文獻進行比對。只有前人未做過的內容才可以用來立題。

2.科學性。科研即科學研究,是指對一些現象或問題經過調查、驗證、討論及思維,然后進行推論、分析和綜合,來獲得客觀事實的過程。科研并不是憑空捏造,而是基于客觀事實基礎上的活動。因此,科研必須做到有理有據,即必須是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有科學理論依據的研究。此理論依據就是相應的文獻支持。科研選題和立項必須要以充足的文獻作為支撐。

3.創新性。創新是醫學科研的靈魂,是整個工作的“亮點”。看一個立項是否有創新,可以通過查新來確定。創新可以體現在不同的方面,可以是方法的創新、模型的創新和理論的創新等等。

4.實用性。對于醫學研究生來說,實用性主要體現在臨床應用前景方面。也就是說,在立項過程中,所設計的課題最后解決的問題或用到的方法最好能解決臨床實際問題。即使不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至少應該是經過后續的研究和探索,可以應用于臨床,或者研究的結果可以為臨床治療等提供理論依據。否則就是在做無用功。

5.可行性。科研選題的可行性可以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是實驗設計是否具有科學性,這是關鍵的可行性。只有整個實驗設計科學合理,才有可能做出預期的實驗結果,也才有可能順利實施整個課題操作。其次是方法是否可行。因為碩士研究生本身大多沒有過科研經歷,對于一些高端的或本校不具備實驗設備的方法,就難免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因此要盡量避免。還有就是經費的可行性。對于碩士研究生來說,國家和學校匹配的經費只有幾千元錢,如果在科研立項過程中,檢測項目和方法過多過雜,難免會有大量的試劑和耗材的支出,這種情況下除非是導師有足夠的可支配的經費使用。而對于一般的普通高校的絕大多數碩士研究生導師來說,可支配的經費數量畢竟是有限的,所以,如果設計的課題耗費過多,難免會使課題研究擱淺或最終被放棄。

二、選題方法

1.選題的工作流程。要從程序上做到先積累資料、選題意向、查新,而后確認選題方向、立題,最后嚴謹審查上述選題原則,即審視是否具備科學性、創新性、實用性和可行性。

2.實踐積累中選題。這種方法適用于已經有科研經歷或從事過臨床工作的碩士研究生。如果曾經有科研經歷,則在以前的科研過程中曾經遇到的問題或感興趣的問題,或者是以前的科研實踐過程中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都可以作為新的科研立項。如果是從事過臨床工作的人員,那么在臨床實踐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如果有可行性,同樣可以作為科研選題的方向。

3.理論積累中選題。我們在不斷閱讀文獻的過程中,只要是已經刊發的文章一定有我們可以學習借鑒的內容,尤其是一些高級別期刊的雜志上的文章,他們所提出的一些有預見性的問題或待解決的問題,完全可以作為我們的立項意向。高級別的期刊上的文章所提出和闡釋的問題往往更能緊跟科研前沿,更能代表某一領域的研究進展。

4.學科的邊緣交叉區選題。醫學雖然可細分為很多學科,但這些學科之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我們在了解其他學科的一些新技術、新方法、新進展時,如果這些學科本身跟自己感興趣的研究相近,則可以把這些新內容嘗試用在自己的學科中來使用,進而作為自己的立項來源。

5.移植和引用。機體的各大系統之間是密切聯系、相互影響的。而每一系統中的各個器官的聯系則更為密切。比如消化系統,如果用于研究胃癌的一些技術、方法、指標等,在胃癌的研究中得到了肯定的效果,那么,也可以嘗試用同樣的技術、方法、指標等來研究肝癌,他們很可能也會得出同樣的研究結果。以此類推,對于實在不知如何下手來立題的研究生來說,也不失為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6.從學術爭論中選擇課題。國內外每年都舉辦很多學術性會議,這些會議的議題多是一些相關領域的研究前沿,或者是某個領域的有爭議的問題,這些同樣可以作為選題的來源。

7.在各級項目中選題。我國每年都會出臺很多平臺的項目申請,包括國家級的、省部級的、市廳級的等等。針對這些項目的申請,都會推出一系列的項目指南,指出了一些重點資助的方向和范圍,而這些重點資助的方向和范圍也基本都是關乎我國國計民生的一些熱點和重點問題。從這些方向和范圍選題的話,更能緊跟國內科技發展前沿并更具現實性和可行性。

總之,碩士研究生階段是邁入科學研究大門的第一步,在這一階段,不能期望自己在畢業之前會做出多少有重大意義和價值的科研成果。但這一階段卻是必須要走而且最難走的,尤其是從選題到立題,完全是在自己所知不多且沒有足夠自信時就必須完成的。因此,只有遵循上述幾個原則并掌握一定的選題技巧,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黃岑漢,劉燕平.碩士研究生自主選題與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1,29(12):2712-2713.

[2]劉潤東,陳玉珍,宋希云.關于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的幾點思考[J].學位與研究生培養,2007,(4):28-31.

[3]李培杰,段文若,王琛,王琳,石俊艾,耿長新,楊魯民,姜相君.醫學碩士研究生臨床培訓計劃及實習方式改革探討[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11,(04).

[4]程蓉.地方性高校碩士研究生對學術研究能力的理解和傾向性調查——以安徽大學為例[J].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2).

篇(4)

關鍵詞:醫學遺傳學;教學方法;合理應用

醫學遺傳學是醫學和遺傳學相結合的一門學科,以遺傳病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遺傳病的遺傳規律、發病機制、預防、診斷和治療的方法,是醫學教育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順利完成以及傳染性、流行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人類遺傳性疾病越來越受到重視。醫學遺傳學作為研究遺傳性疾病的主干學科,其教學內容多、學科間聯系緊密、教學知識點貫穿臨床醫學和基礎醫學領域,是醫學生的一門必修專業課。

由于遺傳性疾病并不常見,醫學遺傳學知識在學生執業醫師考試內容中所占比例較少,所以學校安排課時少,學生相對也不重視,醫學遺傳學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課時少任務重、學生重視度不夠、教學方法不合理等問題。為了使學生充分掌握醫學遺傳學知識,教師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已然不能勝任。通過總結教學經驗,筆者發現根據各章節教學內容的不同,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能夠在有限的學時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提高教學質量、順利完成學科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

一、不同教學方法在各章節中的合理應用

1.傳統講授法結合啟發式教學

傳統講授法是教學過程中常用的教學方法,以授課為基礎。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較,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占主導地位、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少主動思考的弊端。醫學遺傳學基礎理論知識較多并且抽象,傳統講授法能夠快速地進入主題,但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式教學以問題為導向,教師根據教學對象的特點,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思考,隨之將學生帶入課堂,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對于理論性較強的章節,采用講授法與啟發式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能夠將二者的優點相結合,在系統講解醫學遺傳學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調動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如講解遺傳的分子基礎,可從介紹人類基因組計劃入手,啟發學生思考基因組計劃的目的、意義,進而闡明基因的概念、結構以及功能。將抽象的基礎理論知識與前沿科學技術聯系起來,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高其對基礎知識的認知層次。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遺傳的分子基礎以及遺傳的細胞基礎章節可采用講授法與啟發式教學相結合的方法。

2.圍繞病例展開的PBL教學法

PBL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導,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由Barrows教授引入,目前在教學中廣泛使用。在醫學遺傳學教學中,PBL教學法主要應用于遺傳病病例教學章節,單基因病和染色體病章節涉及多種遺傳性疾病。教師選擇日常生活中學生可能見過或者聽過的病例,如白化病、唐氏綜合征、紅綠色盲。具體教學過程:首先讓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各組根據病例提前收集資料,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小組討論,討論內容包括疾病發病機制、遺傳特點、臨床表現、治療預防原則等。通常學生討論的內容并不全面并且其科學性有待考證,此時需要教師做總結補充并且糾正錯誤觀點。如白化病,學生關注點在其發病機制、臨床表現、遺傳規律,教師可以從遺傳規律繪制白化病家族系譜圖,進而引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遺傳規律,計算發病風險。PBL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以及表達能力,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和教師直接交流、溝通,教師能夠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理解掌握的程度,及時給予指導及解答。討論結束后學生以自我評價報告的書面形式做自我評價,評價報告得分計入期末成績。PBL教學法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密切互動,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3.模擬門診教學法

醫學遺傳學是一門基礎學科,但是涉及較多臨床知識。模擬門診教學法是在教師的組織下,根據教學內容設置給出病人具體患病名稱,由學生扮演醫生和病人,完全模擬真實的就診場景。臨床模擬教學法主要應用于遺傳病的診斷預防和治療章節。具體的實施過程可將學生分成兩組:病人組和醫生組,兩組學生各自檢索相關資料,病人組的學生負責整理描述該病的臨床癥狀,以及其他需要咨詢的內容,醫生組則要給出具體的診斷、治療、預防方法。兩組學生派代表扮演醫生和患者,模擬就診場景。臨床模擬結束后醫生組與患者組要根據模擬過程中各自的提問與回答做出互評與補充。臨床模擬教學法要求教師具備臨床經驗與引導組織能力,現場總結遺傳病的診斷、預防和治療方法。

模擬門診教學法應用于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臨床實踐的過程中,鞏固知識點,使學生體會作為醫生的責任感與嚴謹性。模擬門診教學法能夠促進醫學遺傳學的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與搜索資料的能力。

4.科研進展專題介紹

醫學遺傳學是一門醫學和遺傳學相結合的前沿學科,發展迅速、知識更新較快,但教學教材相對滯后。為了滿足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求,并且激發學生對科研的熱愛,日常教學要與科研進展相結合,所以在課程進行過程中,結合社會熱點,在相關章節開展醫學遺傳學研究熱點進展報告很有必要。如由著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切除雙側乳腺事件,可設置疾病的基因檢測與定位研究專題報告;2016年我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開展高齡產婦面臨的遺傳病高風險研究進展以及試管嬰兒技術難點等相關的研究報告。通過社會熱點介紹科學發展的趨勢、重大事件、新技術的研究進展,可開拓學生視野。

5.鼓勵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自主學習

無論是本科院校還是專科院校都存在醫學遺傳學教學學時少、任務重的現象。教材中涉及的不常用的部分內容,通常在課堂中教師是不講或者略講的,然而現實課堂教學選擇的教學內容,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對醫學遺傳學深入學習的需求。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學生可以利用電子圖書館、中國知網以及各高校精品課程網、醫學論壇等途徑獲取課堂上沒有涉及的知識點。網絡資源庫最大的優點是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學生根據需求自主獲取學習資料,亦可在線與教師、學生互動、交流。自主學習是傳統教學的良好補充,學生在利用網絡資源探索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鍛煉了其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醫學遺傳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由于其內容繁重、抽象,學生普遍反映難學。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實現現階段的教學目的,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不僅培養了學生綜合素質,而且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多種教學方法穿插在課堂中,使課堂教學氣氛活躍,上課注意力集中,學生對醫學遺傳學基礎知識掌握更加牢固,加深了對各類遺傳病的認識,了解了醫學遺傳學研究的前沿熱點。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及臨床經驗,同時要全面提高知識結構,時刻關注醫學遺傳學及相關學科研究進展。

參考文獻:

[1]馬紅蓮,張聯珠,聶晨霞,等.關于提高醫學遺傳學教學質量方法的探討[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2,19(12):135-136

[2]戴紅彥.醫學遺傳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J].學術論壇,2016(3):153-154.

篇(5)

英文名稱:Chinese Journal of Immunology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國免疫學會;吉林省醫學期刊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長春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0-484X

國內刊號:22-1126/R

郵發代號:12-89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5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中科雙效期刊

聯系方式

篇(6)

表2顯示:2004—2008年國內查新項目與國內外查新項目的比例分別為55.8%、44.2%,說明國內查新多于國內外查新。一方面是因為中醫藥研究為我省的一大特色,另一方面是因為地縣市科研力量薄弱,以技術引進和本地特色為主;而省級醫療衛生機構、科研院所和大中專院校及其附屬醫院的國內外查新項目較多,這說明這些單位科研能力強,承擔了前沿科技項目。

查新項目學科、專業分類

學科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分類。

(1)表3顯示:臨床醫學的查新項目在總查新項目中所占比例為52.2%,中醫學與中藥學占22.8%,交叉學科占10.6%,預防醫學與衛生學占8.7%,基礎醫學占2.8%,藥學占2.6%,其余學科比例均較小,說明臨床醫學的研究課題在科研中占主導地位。此外,基礎醫學查新項目占2.8%,這可能與基礎醫學課題的完成需要時間較長,且較難出成果有關。還需關注的是交叉學科也在以每年接近3.5%的數量增加,臨床醫學和基礎醫學、中醫藥學、預防醫學與衛生學等學科交叉,表明對臨床醫學的研究逐步向專科兼顧全科發展。

(2)表4為部分專業分類的統計結果,筆者選擇研究項目較多或每年數量有所增長的專業進行統計,結果顯示:研究較多的專業依次是中藥學、腫瘤學、中醫學、醫學影像學、婦產科學、心血管病學等。近幾年研究也側重于臨床診斷學、醫學影像學、護理學、流行病學、口腔醫學、中醫學和傳染病學等,研究人員開始重視對人類威脅較大的疾病,注重改善人們的生活、生存質量,提高疾病的診治能力。在基礎醫學中,生物醫學工程學每年都有近5項的查新。衛生管理學2008年增至7項。

查新項目月分布

由圖1可知,每年不同的月份查新項目的數量有較大的波動,查新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7月和10~12月,這主要與課題申報和申報獎勵規定的時間有關,申報獎勵月份多在每年的4、5月,科研立項查新多在10月,而課題鑒定主要集中在年底。查新時間過于集中,查新人員需要在短時間內出具多份查新報告,超負荷工作,可能會影響查新質量。為此,應建立靈活的應急措施,并與科研管理機構溝通,及早通知項目負責人提前準備,分散課題,還可以組織講座,使項目負責人了解查新流程,了解查新工作,做好充分準備,進而提高科研質量。

查新單位性質的分布

表5統計的數據顯示:2004—2008年查新項目最多的查新項目單位性質以省直醫院為多,占總查新單位的51.8%,其次是地市醫院占15.9%,再次是科研院所、大中專院校及其附屬醫院、縣區醫院、企業醫院。

大中專院校所占比例不大,原因是高校圖書館設有查新點,另外一部分查新項目因地理位置分流至省科技情報所;部隊醫院查新項目占1.7%,主要為科研立項或申報獎勵,申報項目的級別較高,包括國家“863”、“973”項目;私立醫院、制藥廠或醫藥公司的查新課題從無到有,說明它們重視提高醫藥質量,逐步走向規范管理。另外,有個別項目是醫院和制藥公司合作承擔,項目委托者是制藥公司,聯系人是醫院,說明研究人員漸漸意識到創新不僅要在理論上創新,還要真正應用于臨床中。

查新地區分布

由表6可知,蘭州市的查新項目最多,占總查新地區分布的76.9%,主要是因為蘭州作為省會城市,省級醫院、科研院所、高校等都設在這里,其他地區以武威、天水、酒泉、白銀居多,金昌、張掖、慶陽等地的查新項目較少,這與該地區的科研項目管理政策有關。

課題負責人職稱

表7統計結果顯示:20.0%的課題由正高人員負責,41.4%由副高人員負責,38.1%由中級人員負責。副高人員的比例和中級人員的比例較高,說明正高人員主要是負責一些前沿的、級別較高的科研項目;副高為中間力量,既擔負著學科發展的重任,又擔負著學科人才培養的重任;中級人員實踐經驗多,由高級人員幫助負責一些項目的完成。

體會

隨著國家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加大,科研項目的申報渠道相應增加,統計的查新項目數量顯示:每年申報立項、成果鑒定、專利申請等都在遞增;查新報告也是科技項目申報時必須提供的材料。由此可見,查新在科技管理工作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指導作用,已成為科技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對研究人員來說,通過查新可以了解其研究領域的國內外動態、研究熱點和空白點,補充研究項目的內容,指導研究方向,增強研究人員創新意識,更加明確選題,提高科研素質。從這次的查新統計分析中,筆者深切體會到,查新需要更科學、更規范、更方便的管理,以配合科技管理部門的高效工作,為科研人員提供便利的服務,促進查新工作的開展。

(1)在整理數據資料中,筆者體會到查新的接題受理環節是查新工作的第一步,這一步直接決定以后存檔資料的完整性。查新接題受理人員也是查新人員,遇到高峰期只關注查新的內容,不注意委托人的一般信息。在整理數據時,我們發現有些查新委托合同填寫不全:委托單位地址不填、項目負責人職稱不具體(籠統的填“副高”或“中級”等)、查新性質填錯、項目來源和級別含糊、申報部門不明確等,這使存檔資料不完整。在統計過程中,筆者返工補全資料,加大了工作量,占用了一定的時間。登記表的項目較

委托書簡單,有些項目已不好查補,在這次統計指標中,將原本要統計分析的項目來源、申報渠道、課題級別,課題負責人的年齡、學歷、研究領域等因數據不完整未做進一步的分析。 (2)在統計過程中,筆者將統計數據先錄入Excel表格中,再進行分項統計,工作量大,統計項目不全,如要分析當前的研究熱點,由于關鍵詞、主題詞沒有錄入,僅靠項目名稱還無法準確分析。在查新項目管理中,提供統計數據只能從登記表中獲取,因統計指標少,對于多項檢索與查詢,不能一目了然;在日常工作中,查新委托人當面或通過電子郵件提供委托合同,查新人員受理后手工登記、備案,影響工作效率,這些都嚴重限制了查新項目的科學管理。

(3)這次統計分析中,筆者對項目的資金渠道及項目獲獎情況未能統計。項目資金及所獲獎項情況,要通過查新用戶的意見反饋或查新人員的回訪確定。現在的工作模式,使這項工作不能落實,也不利于用戶隨時查詢其報告的完成進度。

(4)目前還沒有評價查新質量的標準。影響醫藥衛生項目查新質量的人為因素主要有查新人員所具備的醫學專業知識、圖書情報知識、文獻分析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外語和計算機水平等。受理的查新項目專業繁多,查新人員需要請教相關專家,但在查新工作中并沒有現成的專家。如筆者的統計指標中僅有課題負責人姓名、職稱等,其專業并不具體,這提示必須有一個專家平臺,以提高查新質量,促進查新工作的發展。

(5)在分析查新數據中,筆者發現目前查新的服務范圍較窄,主要為課題立項與鑒定,這一方面反映科研人員的查新意識淡薄,認為查新只是申報和鑒定課題的一個必要條件,還沒有認識到查新是一種提供信息情報的方式;另一方面反映出查新工作宣傳力度不夠。查新咨詢不僅可以查新,還可以幫助科研人員選題、定題、文獻跟蹤服務,再深層次可利用數據資源開展專題信息分析、情報競爭研究等。

(6)科技管理部門要求申報課題必須提交查新報告,很多資金項目要求網絡上報。筆者目前還是通過掃描查新報告上報,這給用戶造成很大的不便。

醫藥衛生查新管理系統構想

鑒于以上體會,筆者認為為了提高查新工作效率、查新報告質量、查新管理水平以及查新服務能力,必須開發醫藥衛生科技查新管理系統或信息平臺,將傳統的查新工作模式轉變為開放式、多元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的新模式。目前,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及信息技術的應用發展,科技查新管理系統的研發也在不斷地改進。2005年前公開報道的“四川省醫藥衛生科技項目查新管理系統”、“東南大學圖書館科技查新檔案管理系統”、“甘肅省科技查新項目管理系統”、“軍隊醫藥衛生科技查新計算機管理系統”等,多局限于實現科技查新檔案的管理。

篇(7)

1.醫學科研能力存在不足

I1研究基礎薄弱目前,我所研究生來源主要為應屆本科畢業生,他們在大學學習期間很少或沒有機會參與科學研究,科研經驗幾乎為零;臨床實踐不足,多不具備從臨床上發現問題的能力,甚至不了解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標,在讀研究生之前也沒有詳細了解過該方面的內容;選擇導師時多根據導師名氣和目前社會上的熱點而選擇;進入研究生階段后,往往不能及時調整學習方法,僅被動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操作,缺乏主動思考和探索更好研究方案的意識。

1.2專業知識不足本科階段的教學多為大眾化的內容,涉及面廣。醫學生的學習內容多為通用的醫學基礎課程,如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等。而研究生階段學科分科較細,如內科學又分成了消化內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等,消化內科根據研究方向的不同又分為胃腸道、肝膽胰等專業,涉及的內容較專、較深。因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內容將由面轉化為點,但多數研究生僅掌握了面上的結論性知識,而對有待探究的帶有爭論性內容知之甚少。在本科階段,醫學生很少閱讀最新文獻,知識相對陳舊,既不了解自己研究方向的過去、現在,更不清楚未來發展方向。

1.3閱讀和分析文獻的能力不足部分研究生主動閱讀科研文獻的欲望不強,少數甚至不知道應該閱讀哪些文獻,往往僅限于導師指定的文獻范圍,缺乏系統性閱讀;缺乏閱讀、分析文獻的有效方法,難以得到有效的信息;缺乏自主思考,提不出問題,難以理解其他研究者的目的和進一步的研究方向;閱讀完文獻后不注重整理,忽視不同文獻之間的對比,難以構建自己的思考體系。

1.4缺乏學術交流目前國內多數大學生所處的學習環境相對封閉,參加學術交流少,即使偶爾參加學術會議,更多的時候只是被動地接受諸多信息;如果事后不去梳理這些信息,則難以達到”平等交流”的效果。平時在課題組內很少向同行提問,多為向導師匯報近期的實驗進展,而對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只是按照導師的建議去調整,開展討論較少,依賴導師較多,自主性尚待加強。

2.研究生培養科研思維的對策

科學研究的任務在于通過觀察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1。因此,通過觀察實驗所獲得的感性認識須向理性認識過渡,唯此才能完成認識過程的飛躍,達到科學研究的目的。簡單地歸納,科研思維就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科研思維成為研究生培養的重點,合理嚴謹的科研思維也是判定研究生是否合格的標準之一。

2.1學習哲學課程科學研究是通過現象認識本質,也就是不斷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研究生不僅要掌握廣博而精深的專業知識,而且應具備一定哲學素養。學習一定的哲學知識,有助于建立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科學觀和方法論。只有將唯物辯證的思想轉化到自己的科研思維中,才能全面、客觀、整體而又具體地看待事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不斷推動醫學事業的進步。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認為,“醫學家必須同時是哲學家”,哲學有助于打破傳統思想的禁錮,多角度、多因素地看待問題,客觀、系統地分析問題,提高科研能力。因此,研究生應掌握哲學這一工具,從而更好地開展科研工作。

2.2加強方法學的學習知識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某一學科領域的系統知識,如醫學、計算機、數學、工程學等帶有專業特色的學科知識;二是有助于知識獲取、加工、利用與產出,帶有共同特征、工具性的方法學知識,如醫學專業學生學習的醫學文獻檢索、醫學科研方法、醫學統計學、實驗動物學等課程。但遺憾的是,臨床醫學研究生常常過于重視醫學專業課,而忽視方法學課程的學習,導致掌握了大量的既有知識成果,而對知識發現的過程知之甚少。如果不主動思考知識產生的過程,也就難以學習和應用方法學的知識。應通過方法學的學習,培養思考的習慣,從而提高研究中發現問題的能力。

2.3加強科研實踐科研實踐是一種面對“新的阻礙和不熟悉的情況”的探索性、嘗試性認知活動。此過程是科研工作者科研思維的具體體現。對于研究生而言,基本的科學實踐是在導師指導下完成對某一課題的研究,并據此撰寫學位論文,這一過程包括文獻查閱、選題、制定研究方案、獨立解決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對課題后續研究的思考。“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自己親自動手去做,積極主動地學習、思考,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收獲。

2.4加強研究生間的交流參加學術會議時,研究生由于自身水平有限,只能被動地當觀眾;與之相反,研究生之間的交流則更加直接和有效;此時,大家地位平等,可暢所欲言,雖然水平有限,不一定能把握學科的前沿動態,但能夠解決在研究過程中碰到的多種問題,類似頭腦風暴,大家同時在思考,思想的火花在碰撞。這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參與過程,不僅能夠鍛煉研究生的組織協調能力,更能夠激發科研靈感,大家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丁香综合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亚洲 小说 欧美 另类 社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虎白女粉嫩尤物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老熟女重囗味hdxx70星空| 欧美黑人激情性久久|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国产乱码一二三区精品| 18禁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意大利xxxx性hd极品| 国产精品精华液网站| 漂亮人妻洗澡被公强 日日躁| 99精品偷自拍|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免费一本色道久久一区| 国产一区内射最近更新| 12孩岁女a处破娇小| 欧美综合婷婷欧美综合五月| 厨房掀裙子从后面进啪啪|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无码va在线观看| 天干夜天天夜天干天2004年|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日日| 小13女利自慰网站| 99久re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6| gogogo免费高清看中国国语 | 国产又色又爽又刺激在线播放 | 车上震动a级作爱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午夜男女无遮挡拍拍流水视频| 无码一区18禁3d| 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