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農村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農村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精品(七篇)

時間:2023-08-08 16:45: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村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農村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篇(1)

關鍵詞:低碳農業;發展;調查;對策

中圖分類號:F30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4)10-2448-05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Low-carb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CHEN Sheng-tao1,ZHANG Kai-hua2

(1.City College,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83,China;

2.The School of Business and Administration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 430073,China)

Abstract: The necessity, the function and challenges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was surveyed. Accoring to the comparative data analysis,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lavent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low-carbon agriculture;development;survey;countermeasures

隨著對農業環境問題的重視,低碳農業的發展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向。通過降低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中碳的排放,實現農業生態保護與資源循環利用,促進農業的良性發展,對農業生產和農村環境改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中國是一個農業生產大國,農業人口多,農業的任何一項改革都會對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產生重要的影響。基于此,本研究對低碳農業發展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查。

1發展低碳農業的必要性與意義

為了了解和分析低碳農業在我國開展的情況,筆者在2012年5~8月對武漢和上海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問卷從低碳農業發展的必要性、作用、存在的發展障礙以及支持機制方面,對中國低碳農業的發展進行了調查分析。總共發放調查問卷200份。

低碳農業目前還處于開發初期,對其支持機制的研究多處于理論探討階段,因此,被選取的調查對象中,學歷高的人數較多。按學歷劃分,大學以上123人,初、高中51人,初中以下26人;按性別劃分,男性148人,女性52人。

1.1低碳農業發展的必要性調查

對表1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學歷越高,對農業環境污染和農產品的化學物質殘留關注度越高。同時,對低碳農業了解程度方面,隨著學歷的增加,了解程度增加。大學以上學歷對低碳農業“了解”和“了解一些”的比例達86%,初、高中學歷的為76%,初中以下的為62%。對于發展低碳農業必要性調查中,大學以上學歷認為“有必要”的為70%,初、高中及以下學歷的認為“沒有必要”或“不清楚”的明顯增多。對于低碳農業是否是農業發展的趨勢調查結果與發展低碳農業必要性調查的結論基本一致,高學歷的調查對象認同率達到80%,低學歷的調查對象則更多傾向于否認和不清楚。

1.2低碳農業發展的意義調查

對表2分析可知,在低碳農業的扶貧作用選項調查中,對增加農民收入項的調查,認為低碳農業生產提升了農產品品質和市場價格的調查對象占85.0%,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的占66.0%,而對增加碳匯收入不了解的占44.0%;在低碳農業為農村注入資金的選項中,82.0%相信財政補貼,60.0%相信民間組織和碳基金,而碳交易活動為55.0%。這反映出我國低碳農業發展中,碳匯交易和碳基金的參與作用需要加強。

在低碳農業改善農村生態環境選項調查中,對促進資源綜合循環利用的認同度較高,三個子項認同度都超過60.0%,其中牲畜糞便無害化處理達到85.0%,說明了我國農村希望對牲畜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的潛在要求。在改善農村生產和生活環境選項中,減少農村土壤、耕地污染和減少農村水體污染的認同度都超過80.0%。改善農業生態環境選項中,發展休閑農業為90.0%,保護農業系統內生物多樣性和提高林木覆蓋率超過80.0%,這反映出我國農村對這幾項的關注度,希望通過發展低碳農業對這些項目進行更大的改善。

在低碳農業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選項調查中,對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中節地、節肥、節能作用的認同度各占50.0%左右。保護生物多樣性選項中,降低化肥和農藥對其他物種的危害和增加植被,認同度將近90.0%。在新技術和新觀念選項中,對于低碳農業生產創新技術的認同度較高,達80.0%,而對觀念改變和國內外經驗交流的認同度相對較低。

2低碳農業發展存在的困難

2.1低碳農業發展的主體調查

在發展低碳農業的主體的選項上(圖1),有129名調查對象選擇“政府”,占總人數的64.5%;有45名調查對象選擇“民間組織”,占總人數的22.5%;有26名選擇“農民”,占總人數的13.0%。可見,在對發展低碳農業的主體的意見上,人們更傾向于政府推動,這是由我國政府部門所具有的較強的支配力決定的。選擇民間組織的沒能超過半數,說明我國民間組織能力的不成熟,農民的推動力占比最低,說明農民在農業生產中處于被動地位,無力進行主動的碳減排活動。

2.2低碳農業發展存在的困難

在發展低碳農業存在的困難選項上(圖2),有45.0%的被調查者選擇“政府扶持力度不夠”,20.5%的調查對象選擇“缺乏資金”,10.0%的認為“低碳農業技術不成熟”,15.5%的調查對象選擇“農民沒有主動性”,9.0%的調查對象選擇“低碳農產品價格較貴,市場需求不足”。選擇政府扶持不夠和缺乏資金的占比相對較高,這說明低碳農業發展的最大障礙在于外部推動力量不夠。

2.3低碳農業推廣存在的困難

在推廣低碳農業存在困難的選項中(圖3),有35.0%的調查對象選擇了“相關政策、法規尚未健全”,25.0%選擇了“沒有統一的生產標準、技術、模式”,選擇“個體農戶難以組織管理”的占21.5%,18.5%選擇了“沒有明確的經濟效益”。這說明缺乏政府支持與應用技術是低碳農業推廣的最大困難。

2.4低碳農業發展的外部條件

發展低碳農業主要缺少支持的選項上(圖4),“缺少政策”選項占調查對象的40.5%,“缺乏資金”占30.5%,“缺少技術”占20.5%,“缺少市場”占8.5%。這說明調查對象認為低碳農業發展的市場前景非常好,缺少的只是外部的資金、技術和政策。

3低碳農業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主要從政策支持、資金支持和技術支持3個方面對低碳農業發展中的一些重要影響因素進行調查,如表3所示。對上述調查數據進行挖掘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在政策支持選項的調查中,對“制定優惠扶持政策”的贊同率為81.0%,“對從事低碳農業生產的農戶提供補貼”的贊同率為82.5%;認為有必要“建立低碳農業生產示范基地”的比例達70.5%;認為“政府有責任引導農民參加低碳農業技術培訓”的贊同率為90.0%。上述4項反映了政府在支持低碳農業發展中應如何發揮作用的問題。中國低碳農業目前處于發展初期,政府對低碳農業發展的支持方式還不太明確,沒能制定出相應的配套發展政策。因此,如何創新農業發展思路,實現農業的低碳化,還需要政府積極思考并制定相應的政策來進行引導和支持。

2)在技術支持選項的調查中,減少農業碳排放的主要方式以“推廣農村新能源”最為受關注,贊同率為70.0%;而低碳農業技術應用存在的困難方面,認為“農民文化程度低,技術難學”的占88.5%,“已經習慣傳統農業技術,不愿改變”的占85.0%,“土地面積小,無法運用技術”的占70.5%。從這個調查可以看出,低碳農業技術的使用與推廣,阻力主要來自于農民主觀認識的不足。因此,低碳農業發展需要盡量減少對土地的耕作,實行間作可提升土地的固氮能力;施用糞肥和秸稈等有機肥料有利于低碳農業發展,但會增加農民的勞動力投入,許多農民對此有抵觸。另一方面,間作套種可以利用生物多樣性,減少農藥使用帶來的碳排放,但這種做法無法與機械化耕種的效率相比,農民同樣需要加大勞動力的投入。現今,勞動力不再廉價,大部分農民通過外出從事非農業生產也可以獲取不低于農業生產的收益。因此,對大部分農民來說,發展低碳農業實現了整體社會效益,卻沒能帶來經濟效益,難以獲得農民的普遍認同。

3)在資金支持選項的調查中,人們對政府補貼寄予了厚望,贊同率達到95.0%,政府出臺政策引導占比為80.0%,政府農業基金占比為60.0%,個人自籌則沒有贊同票,這說明農村自發組織低碳活動的意識十分薄弱。對于減少低碳農業生產面臨的風險,希望提供農業政策性保險的占比為75.0%。綜合分析,低碳農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低碳農業的發展具有較強的外部性,社會效益顯著,發展過程中需要來自外部資金的支持。現階段,中國不論是農業政策性銀行還是商業性銀行都沒有對低碳農業的開發建立有效的信貸支持機制,保險機構的風險補償機制以及相應的中介機構也沒有發展起來。

4發展低碳農業的對策建議

低碳農業是一個新生事物,許多要求與我國現階段農業生產不一致,低碳農業發展需要更多支持。

4.1培養低碳農業觀念是根本

要想支持低碳農業的發展,觀念轉變是根本。沒有農業生產主體的積極配合與自覺行動,發展低碳農業會變成一句空話。要幫助農民不斷學習低碳農業知識,推動農民從傳統農業生產和生活方式向低碳農業生產和生活方式轉變[1]。具體方式可以通過教育培訓、建立低碳農業示范園區、建設農村生活低碳展示村等,推動低碳農業發展。

4.2政府的政策引導是方向

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本地的農業資源,積極探索符合本地農業發展的低碳農業發展模式[2]。通過設立低碳農業科研專項基金的方式,依據本地實際,開展低碳農業的企業和個人制訂補貼政策,劃撥專門資金對低碳農業示范區以及低碳農業基礎科研單位提供專項資金扶持[3]。建立低碳農業知識和經驗共享中心,探索建立低碳農業科技推廣模式,設立低碳農業科技指導人員,對農村人員進行專業培訓。

4.3金融支持是關鍵

低碳農業發展,需要加強低碳農業金融支持機制研究,特別是開展農業碳匯開發與交易的機制建設。低碳農業發展是一個長期過程,不會一蹴而就,低碳農業發展的資金需要建立多元融資方式。這個融資體系要由政府與農業企業、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共同組成,可以由政府提供財政支持,商業性金融機構提供貸款貼息,擔保公司設立擔保基金,為低碳農產品生產、加工與流通環節提供資金支持[4]。除此之外,建立農村民間借貸與低碳農業企業的項目合作也是解決融資的可行辦法。

4.4技術創新是條件

發展低碳農業離不開低碳農業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如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可以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和專用設備,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實現農業廢棄物最大化的再利用,減少廢棄物的碳排放,實現農業資源的循環利用和低碳排放[5]。

4.5宣傳推廣是平臺

發展低碳農業,建立農業新科技和新產品集聚、展示和交易的平臺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建立平臺可以吸引和展示低碳農業高新科技成果,促進低碳農業技術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普及和傳播農業低碳科技知識,促進低碳農業的推廣和發展[6]。同時,不同地域可以依據地方的技術和農業基礎,建立低碳農業展示與應用中心,整合農業技術,加強宣傳推廣力度,推動農業產、供、銷和農村居住的低碳化。要充分發揮農業技術和人才的優勢,建立低碳農業知識培訓中心,對農民、農業管理者進行培訓,并進行推廣,促進低碳農業在農村的普及和實踐。

參考文獻:

[1] 馬曉旭.我國低碳農業發展的困境及出路選擇[J].經濟體制改革,2011(5):72-73.

[2] 羅吉文.低碳農業發展模式探析[J].生態經濟,2010(12):143.

[3] 孫蕾.政策性金融如何支持低碳農業發展[J].現代金融,2010(8):26.

[4] 高歌,田彬.實施藍海戰略助推低碳農業發展[J].現代金融,2010(11):22.

篇(2)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農業經濟管理;優化舉措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經濟發展可最大程度地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經濟整體發展勢頭就會變好,從而有助于中國夢的實現。國家為了進一步推動農村發展,要求做好新農村建設,對農村發展的各個方面提供扶持和優惠政策,要求打造美麗鄉村,完善農村基礎建設,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推動農業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現在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不少問題,而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業經濟發展具有導向作用。基于此,新農村建設下農業經濟管理一定要充分發揮自身功能,分析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探究優化舉措。

一、農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存在滯后性新農村建設環境下農村各個方面建設出現新變化和新特點,農業經濟管理應當依此轉變,作出相應調整,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農業經濟發展。實際情況是,農業經濟管理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主要表現在管理機制還有不少問題,與新農村建設不能保持一致,有明顯的滯后性。這種情況下農業經濟管理不僅不能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有時候還會拖慢農業經濟的發展腳步。現在制約農業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是勞動力少和土地大量閑置的問題。農業經濟管理針對這個問題沒有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和整改措施。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部分是老弱病殘,生產能力和生產水平低下,導致農業生產效益差,致使大量土地未能得到利用,浪費嚴重。農業經濟管理中不注重農業生產觀念轉變,致使農業現代化發展緩慢,生產力水平得不到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達不到預期,進而嚴重影響農業經濟發展。農業經濟管理集中在生產方面,忽視招商引資,農村企業過少,不能帶動農業經濟發展。

(二)未能落實產業結構調整工作農業經濟發展與其他領域的發展一樣,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必須以創新推動發展。阻礙農業經濟發展的關鍵是產業結構單一和不合理,所以經濟管理要從這方面著手。現實情況是,在進行農業經濟管理時,整天高喊產業結構調整,但是這項工作的落實狀況卻不理想。管理中出臺一些和產業結構調整相關的措施,不過沒有做好思想動員工作,未能讓農民認識到產業結構調整的好處和重要性。導致農民不愿意改變,生產依然以經驗為主,所有人長期堅持一種生產模式,種植一樣的農作物。農業產業結構過于單一,生產過剩,而消費者多元化需求得不到滿足,兩者具有較大矛盾,不僅影響生活水平的提升,同時也會造成農業資源浪費,即使豐收也不能提高收入,反而造成農產品滯銷和賤賣,不利于農民收入增加,嚴重阻礙農業經濟發展。

(三)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新農村建設中國家各項政策向農村傾斜,在農村和農業方面投入大量資金,并制定了很多扶持農業發展政策。這些為農村與農業發展提供了機遇,不過由于農業經濟管理水平有限,在制定經濟發展策略過程中,存在目光過于短淺的問題。只注重眼前利益,前瞻性不足,沒有兼顧農業經濟的未來發展需求。在農業經濟管理下,農業經濟確實有一定增長,但是不能持久增長。農業經濟管理缺乏管控,績效考核和評價機制不到位。農業經濟管理相關措施停留在口號上,沒有真正落實到農業生產活動中,造成的后果是農業升級和轉型速度緩慢。

二、農業經濟管理優化舉措

(一)進一步優化管理機制,解決影響農業經濟發展的根本問題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業經濟發展有導向作用,是農村擺脫經濟發展困境、促進經濟增長的關鍵。這就要求農業經濟管理要提高成效,而這依賴于良好管理機制的支持。新農村建設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了機遇,農業經濟管理中要轉變觀念和思維,堅持全農業發展。分析新農村建設中農業經濟發展優勢,以及發展障礙因素等,在明確這些的基礎上,結合新農村建設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制定經濟管理目標。根據目標落實的實際需要,相關部門需出臺一些管理細則和措施,保證農業經濟管理各項措施能夠執行下去,真正起到引導農業經濟發展的作用。農業經濟管理不能脫離實際情況,應從地區農業經濟發展情況和需要出發,制定各項管理措施,提高科學性和操作性,能夠順利推行和實施,幫助農業經濟升級和轉型。這樣農業經濟管理就能最大化發揮作用,在科學引導和管理下推動農業經濟發展。土地資源大量閑置嚴重影響農業經濟發展,農業經濟管理要解決這個阻礙農業經濟發展的根本問題。針對農村以老弱病殘為主、生產能力低下、土地流轉政策不夠靈活、農業用地浪費等問題,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調整。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要任務是促進土地流轉,雖然過去也有相關政策,但是要依據形勢變化進行創新,提高土地流轉的靈活性,確保農業用地可得到最大化利用。首先,農業經濟管理要全面了解本地區農業用地的實際情況,掌握閑置土地面積并做好統計和記錄。其次,要完善和創新土地流轉政策和制度。土地流轉和承包要市場化,除了可提高土地承包價格,讓農民從中獲利,同時還能讓土地用途變得多樣化。土地流轉市場化,一些企業就會被吸引,在農村承包土地建廠。農村產業就會朝著多元化發展,建廠可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有助于農村勞動力回流,企業創收的同時農民也能獲益,就近打工收入會增多,達到盤活農村經濟的目的。

(二)重視產業結構調整,解決好三農問題農業經濟管理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解決好三農問題,提高農村生產力的同時,促進農民增收,讓農業經濟發展更具有活力和持久性。農業經濟發展中具有浪費大的問題,針對當前農村勞動力少的問題,應在管理中改變小農意識,從自產自銷朝著合作社和農場模式發展。整合農村土地資源、勞動力、資產等,倡導建立農村合作社,或者進行農場式經營,由文化知識水平高的人員管理。各類資源集中起來,實現共建共享共用,減少農業資源浪費。在集約化和規模化農業生產下,各種資源得到統籌和最大化利用,農業生產收益會變大,不僅有利于農業經濟持續和快速發展,還能使農民獲取分紅,收入進一步提高,最終解放思想,加大對這種生產模式的支持。農民在生產中以經驗為主,不愿意嘗試種植新品種,害怕有風險。因此,必須大力糾正農業生產結構單一問題。管理中多做宣傳,做好新品種推廣,并要做好示范園建設,組織農民參觀學習,傳授種植技術和經驗等。農民種植新品種,不僅有利于農產品種類多樣化,滿足消費者的各種需求,還能最大程度地防止生產過剩導致滯銷而大量浪費、產量大卻收入低等問題,促使農業經濟增長。另外,農業經濟管理中要根據本地區氣候、自然環境等,鼓勵發展林業、畜牧業等,推動旅游業和服務業的發展。農業產業結構多元化和多樣化,實現全農業發展,農村經濟發展也會更好。現代人生活品質提升了,對綠色農產品的需求增大了,因此農業經濟管理中要推動綠色農業與特色農業發展。根據氣候條件,建立綠色農業生產項目,同時要不斷完善產業鏈。農業生產既要向市場提供農產品,又要發展初級加工和深加工產業,實現一條龍服務,減少生產消耗,同時也能提高本地區的農業競爭力。

(三)提高管理能力,促進現代化農業發展農業經濟管理要提高自身能力,在農業發展規劃和制定措施中,既要滿足當下農業發展需要,又要預測未來農業發展趨勢,必須有利于農業長遠發展,保證農業經濟有持久的發展活力。農業經濟管理要提升成效,必須建立一支高水平管理隊伍。管理隊伍要對本地農業經濟發展進行分析和研究,合理科學地進行農業經濟發展規劃,并依照專業做好指導和管理工作。相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業經濟管理的考核評價,以此增強管理人員的主動性和責任心,為提升經濟管理成效做好保障。在農業經濟管理過程中,組織相關人員學習新農村建設政策,了解和熟悉國家出臺的各種惠民政策,充分利用政策引導本地區農業發展。農業經濟管理中要增強服務意識,通過各種渠道宣傳現代化農業,將農業器具貼補政策信息及時傳遞給農民,促使其改變落后的生產模式,運用現代化機械設備生產。組織農業技術培訓班,或者是組織農業專家和技術人才下鄉,在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傳授農業生產知識和經驗,幫助農民提高生產技術水平,不僅提升生產力,還有助于提高農產品質量。這樣農民可以從農業生產中獲得更多收入,也更有利于農業經濟發展。此外,在農業經濟管理過程中要推動信息化農業發展,建立農業信息平臺,匯聚各種農業信息,比如農業資訊、國家惠民政策、農產品需求和銷售情況、農產品價格等。農民通過手機客戶端可以查看,掌握這些信息后能更好進行生產。平臺要有互動板塊,回答農民在農業生產中的疑問,做好指導工作。平臺中傳輸一些技術講解視頻課程,供農民自主學習。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加強與電商合作,或者建設本土電商平臺,做好網絡銷售體系建設,完善倉庫、冷藏運輸等。

篇(3)

關鍵詞:土地 農村 金融 創新

一、我國農村土地金融創新面臨的困境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計劃經濟模式逐漸向市場經濟體制做良性回歸。金融體系的不斷完善,為推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助益頗豐。在現代金融理論指導下,我國金融體系的建構步伐逐漸加快并趨于完善。農村土地金融體系建立,是推動我國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最后一道關卡,如何利用金融理論并借鑒國外發展經驗是現目前亟待正視的問題。麥金農《金融發展的貨幣與資本》一書中指出:“發展中國國家對金融活動的種種限制,是導致其發展受阻的重要瓶頸,因其扭曲了資本市場及貨幣市場價格,減低了資金配置效率,進而抑制經濟的發展”。不可否認,農村土地金融的種種限制,正是抑制我國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鑒此,為推動我國農業發展,就應正視我國農村土地金融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積極措施加以矯治,通過研究總結,筆者認為我國農村土地金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信貸抵押資產缺乏

農村土地是農民擁有最主要的資產之一,也是其最主要的信貸抵押資產之一。 然而由于我國農村土地金融體制建構滯后,從而導致農村土地信貸效力不加,這嚴重阻礙了農村土地參與金融活動,同時也限制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二)農業生產特性與金融機構收益訴求存在矛盾

可持續性發展是金融活動的基本訴求,合理的收益是金融機構的必要保障。然而農業生產凸顯出的高風險低收益特點,難以契合金融結構的風險預期,對農村金融活動的可持續性提出了挑戰。農業生產之特性與金融機構受益訴求存在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阻礙我國農村土地金融發展及創新的關鍵性問題。為著實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就應該建立科學的農村金融活動風險補償機制,以此降低農村土地金融風險從而推動其快速發展。

(三)征信制度建設滯后

合理的征信活動是金融活動的基礎,也是降低金融風險的基點。然而我國農村征信體制建設十分缺乏,即是不重視信用體制的建設,這就導致難以提供科學合理的征信數據,也就難以支撐金融活動的開展。不難看出,為有效推動我國農村土地金融發展。首先就需要建立其科學的征信體系。

二、我國農村金融創新的創新

(一)對比國外經驗,是完善金融體制建設的基礎

農業發展對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盤活農村土地資源,建構農村金融體系就顯得十分重要。世界范圍內,不同國家建立農村土地金融體系的背景雖然各不相同,但是從本質上講,其目的都是促進農村進行發展,提高農民收入,以此全面推動社會發展。相對而言,我國農村土地金融體系建設起步較晚,在此方面我們有必要研究對比國外農村土地金融的具體模式,從而探索開辟具有中國社會主體特色的農村土地金融發展道路。

(二)單一土地銀行制

所謂單一土地銀行制,即是根據農村土地金融發展需求而建立一家專業性的銀行,為農業發展提供專項金融信貸的銀行。由于我國農村土地金融體系建構的急迫性,單一土地銀行制建立,應該遵循改建為首,新建為次的發展原則。即單一土地銀行制建立,可以通過對我國政策性銀行進行改建,例如郵政儲蓄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通過研究分析,農業發展銀行所提供的“糧油收購信貸”傳統業務與農業發展契合度最高,因此就可以利用其業務專業性進行改建。單一土地銀行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為推動農村土地金融提供了支持。

(三)多頭銀行制建立

多頭銀行制是對應單一銀行制而的金融體制,該體制的建立則是以多個銀行為主體,共同建立農村土地金融體系。多頭銀行制的建立從經濟視角看,主要具有打破行業壟斷、促進市場競爭、完善體系建設、提高服務水平等作用。該體制的建立是今后我國農村土地金融發展的大體方向,但是鑒于其建設時間跨度較大,因此不能適應我國農村土地金融建設的急迫性。

(四)農村土地合作社+內置資金+外置資金

現目前,我國農村土地使用權質押融資存在較大阻力,此主要表現為,農地使用權質押受法律規定制約,另一方面則是融資結構對農地使用權質押的認可度較低。從本質上講,我國農村土地所有權歸農村集體所用,然而正真受融資結構認可的質押資格正是農村土地集體所用權。從法律角度講,農村土地所有權歸集體,那么農民個體便不能擅自行使集體所有權利而將其進行質押融資,這就造成了農村土地金融的根本矛盾。為有效解決此問題,可以通過農村集體組織引導組建農村土地合作社,并將農村土地租與農業大戶,抑或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農業生產,并獲得收益分紅。在此情況便可以將農村土地的集體所有權進行質押貸款,以此形成外置金融向農村內置金融流通的“金融生態”,有效解決農村土地金融問題。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土地金融創新,首先要正視農業生產質押物資缺乏、質押征信困難、土地所有權使用受阻等問題,從而一單一銀行制、多頭銀行制、農村土地合作社等形式推動土地金融改革,創新農村土地金融模式。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基層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問題與建議

引言

目前,我國的傳統農業由于滿足不了現代生活發展水平,因此,正逐漸發展符合現代水平的農業技術,由于農業發展的局限性較大,許多農民都外出打工,導致農業發展停滯不前,為了使農業發展緊跟時展的步伐,需要對農民的生活保障不斷加強,才可以使農民主動接受現代農業技術。基層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不但可以促進市場經濟的擴大,還可以促進我國農業發展更上一層樓,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要圍繞農村市場經濟,搞好技術、建立綜合管理機構來推動農業技術。

1基層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項目前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社會經濟與技術科技的不斷改革,農業技術推廣也逐漸多樣化,農業技術也大量向農村發展,一些農業技術學校逐漸面向農村,向農村推廣。政府與社會的支持使一些企業也參與到農業推廣的行業中來。但是,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會有一些傳統技術與管理方法帶入,適應不了當前市場,因此在推廣過程中也有一些較為重要的問題出現。

1.1農業技術推廣方法難以適應當前市場

傳統的農業推廣技術服務將農業技術著重推廣,在推廣技術過程中也會進行一些專業培訓,但不是特別規范。而項目前的農業技術服務推廣模式則是以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為主要核心,通過提高農民整體的素質來推動農村的發展。存進農業技術的進步與普遍應用。一般都是通過示范、培養、引導等方法幫助農民提高自身素質。進行推廣的工作人員將農民的生產問題與生活中的困難慢慢解決,促進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經濟發展進步。

1.2推廣人員的職責不明確,使推廣力度較弱

在進行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一些農業產業并沒有真正享受到農業科技新技術,造成這些問題是由于一些鄉鎮府的管理存在漏洞。鄉政府的工作人員對自己負責的項目都不清楚。一些鄉政府的管理者將工作人員隨意抽調,協助政府中心工作,工作人員對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沒有時間和經歷進行推廣,再就是農業技術人員的福利待遇都沒有很好保障,為了自身生存,都是只干能掙錢的服務。導致農業技術普及不到農村,農民很難接觸到。

1.3經費較少,待遇較差

一些農業技術推廣的工作人員待遇特別低,這樣沒有保障的生存致使工作人員對待工作積極性較弱,一般的鄉鎮府害怕把事情鬧大,按照國家實行的陽光工資象征性的給工作人員一點點補助,導致工作人員哀聲一片。

2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改革建議

社會發展必定離不開農業發展,正所謂:民以食為天,農業的發展可以使社會穩定發展。農業的不斷發展,使科學技術在農業發展中占據著重要位置。為了加快現代化農業技術的發展,通過對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分析找出的問題,提出相應建議。

2.1改進推廣方法,創新推廣理念

農業推廣技術發展必定離不開農民的大量使用,在農業推廣技術發展過程中,農民素質高低將會對農產品在市場中占據的地位與口碑產生影響。在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將農民素質提高并將二者想融合,通過政府職能與農民主體意識的改變,來探索農民愿意接受的新農業技術。

2.2嚴格界定工作職責,創新服務制度

通過對各個工作的合理分配,制定相應的制度,優化組織結構,既可以按時完成工作,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將每個工作人員分配固定的工作,例如農業中的水產行業,讓工作人員參與技術推廣計劃,組織新技術,并進行引進與示范,為水產行業提供良好的服務,務必讓每一個農業技術都落實到位。

2.3提高工作人員待遇,增強工作人員責任感

對工作人員的待遇在底工資的基礎上,建立獎懲制度,只要工作完成的好,效率與質量并存,就給予一定的獎勵。反之則對其懲罰。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對本職工作產生責任感。提高整體推廣效率。

3結束語

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對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建設有重要影響,不僅可以推動農村經濟發展,還可以促進國民經濟不斷進步。對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進行推廣時,一定要對其部門嚴格管理,不斷考核。加大對各個鄉鎮的經費投入,讓員工沒有后顧之憂,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去。

【參考文獻】

[1]孔燕.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業展望,2015,11(1):61-63.

[2]楊松然.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崗位技能拓展的參與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陜西農業科學,2015,61(12):93-96.

[3]劉德忠.我省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區域站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4(2):29-30.

篇(5)

【摘 要】 針對河北省農村發展存在的諸多問題,應借鑒戰后日本新農村建設的經驗,完善農業立法,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通過國家財政,對農業進行全方位的補貼與扶持;重視農民的教育和培訓,全面提高農業人員的素質。

【關鍵詞】 日本農村建設;河北省;農村發展;借鑒;啟示

河北省所在的燕趙大地地處中國的北方,自遠古以來就是華夏民族的發源地之一,也一直是傳統的農耕文化民族的活動區域。河北是個農業大省,農業經濟在整河北省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相比其他省份,河北省農業發展具備一定的優勢因素,但隨著發展的深入,阻礙農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也在日漸地凸顯出來。為此,河北省急需找尋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新途徑。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日本的農業發展和農村建設經歷了一個較長的歷史進程,但同時這也是個充滿著探索和曲折的不斷學習、不斷改革的歷程。在過去的70多年中,日本農村從戰后初期的貧困落后、破敗不堪,逐步恢復戰前水平進而走向更加繁榮,且真正實現了與城市的一體化格局。進入21世紀以來,日本更為注重追求農業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日本在農村建設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完全都可以為河北省農業發展所學習和借鑒。

一、日本三次新農村建設的概況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的日本農村滿目瘡痍,農作物連年欠收,物資供給極度匱乏,通貨膨脹極其嚴重,國民經濟頻臨崩潰。為了扭轉這一不利局面,日本政府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后又于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進行了較為完整而全面的農村建設活動,主要成就是建立了覆蓋全部農村地區的社會保障系統和與“三農”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這些成就為日本的新農村發展保駕護航,一直持續到今天,使日本成為第一個在亞洲地區解決“三農”問題,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國家。

1956年,日本正式開始了戰后新農村建設的探索之路,這也是日本解決“三農”問題的伊始,這一時期所實行的政策和措施有:首先,劃定新農村建設的試驗區,在區內依據成立的農業振興協議,開展農業振興工程;其次,規范農村工作的機制。廣泛征求意見,集中眾人智慧,同時中央政府積極牽頭與各地方政府、商業團體,社會組織等進行共同磋商,制定農業發展計劃并頒布實施;第三,政府主導加強資金方面的扶持,對農業經濟采取特殊補貼。到1962年底,日本農村地區的各項基礎設施得以建立,在此基礎之上,政府又逐步開始推進農民的農業生產經營合作,使得原本零散的土地得到整體規劃,促進了當地農民的整合,廣大農民在農業生產和家園建設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但是,首次嘗試的最后5年―即1962年至1967年,由于發展程度推進過于迅猛,導致農村地區開始出現青壯年勞動力缺乏、機械化程度低、經營規模偏小、農民居住條件差,以及后續的社會保障條件不夠,養老、醫療、教育、文化等保障和設施落后,矛盾突出。

為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日本政府從1967年3月開始,制定了第二輪“經濟社會發展計劃”,這一計劃的核心是重點發展地區經濟產業,平衡地區、產業和人群之間的貧富差距,同時,積極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加強競爭力,減小與國際對手的差距,減少環境污染。這一發展階段的重點是積極推進“三農”現代化,并兼顧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提出了“把農村建成具有魅力的舒暢生活空間”的目標。通過努力,至“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完成時,日本的農業生產總值由1967年的41661億日元激增至1979年的115640億日元,增幅高達177.6%;而1979年日本農村地區的人均純收入也第一次超過了城市的工薪家庭,到20世紀70年代初期,日本已基本實現了農業的現代化。

20世紀70年代爆發的中東石油危機引起了全球經濟衰退,嚴重依賴國外資源的日本首當其沖,蒙受了巨大損失。正值此時,長期存在的農村青壯年人口大量外流現象越發嚴重,農村建設和農業發展也面臨著因為勞動力短缺而萎縮衰退的危機。為應對新的挑戰,日本開始了廣泛的“造村運動”,是為第三次農村建設運動。但經歷經濟大幅滑坡的日本政府,財力已然今非昔比,憑借龐大的資金支持而化解農村危機的途徑已無法繼續生效,而基于農民自發產生的造村運動恰好能在不需要政府提供大量資金和能源扶持的條件之下解決農村的進一步發展問題。在整個造村運動中,最具影響力、應用范圍最廣泛、效果最為顯著的當屬1979年開始提倡的被稱之為“一村一品”的自發運動。“一村一品”運動,顧名思義,便是要充分發掘各個鄉村自身所具備的獨特潛力,其根本目標在于通過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經濟,最終推動整個國民經濟的提高。歷時20余年的“造村運動”成效斐然,若單就基礎設施而言,農村與城市亦不存在任何實質性的差別;同時,農民的收入逐年大幅提高。據統計,到了2002年,日本農村家庭以550萬日元(約合4.4萬美元)的年均收入遠遠地超過了城市中等收入家庭。

日本的新農村建設在經歷了長時間、分階段的推行之后,取得巨大成功,其城鄉差距在不斷縮小,農村環境和農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空前改善,農業基本實現了現代化。

二、河北省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河北省作為中國北方的農業大省,改革開放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農業發展形勢喜人,農村建設成就斐然。但是在取得巨大進步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在發展中依舊伴隨著很多不足與缺陷。因此,如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理論指導下,推進農業經濟健康快速可持續地發展,構建社會主義新型農村,成為現階段河北省所面臨的主要任務和亟待解決的緊迫課題。綜合近些年來的相關資料,可以總結出制約河北省農業經濟發展的因素大致如下:

1、農業資源受到制約

由于自然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河北省的農業資源,尤其是土地和淡水資源相對較為匱乏。首先,從土地資源來看,全省的有效耕地已經由1996年的10346萬畝下降為2009年的9843萬畝,年均減少38.7萬畝。進入新世紀以來,由于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明顯加快以及生態建設的需要,土地資源短缺的局面不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在不斷地惡化。其次,淡水資源的缺乏是河北省農業發展面臨的另一個嚴峻的問題。2007年河北全省可用淡水資源總量為119.87億立方米,年用水量卻高達201.83億立方米,其中僅農業用水一項便達到了155.75億立方米,占總用量的近80%。為應對如此入不敷出之局面,河北省每年不得不超采地下水達40億立方米。

2、農業市場受到制約

農業生產發展的前提在于擴大市場的需求,對于河北省農業發展而言,目前的局面極為不利:一方面,國內的農副產品市場供給已趨于飽和,絕大多數農業品的市場空間均已臨近上限,發展空間極為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限制,河北省能夠用于出口的農副產品類型屈指可數,加之入世之后不斷變換的國際貿易形勢,加之西方國家所謂的貿易保護行徑,使得中國尤其是河北省的農副產品很難在出口市場中搏得一席之地。

3、農業發展體制的制約

眾所周知,農業經營管理模式的革新是整個農業經濟現代化的關鍵所在。改革開放以來所實行的以土地承包為主要形式的農業發展模式,短期看來對于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發展農業經濟收效顯著,但從長遠來看,此種分家分戶、小規模、高成本的生產方式的弊端日益凸顯。21世紀之后,種種跡象表明,此種經營發展模式已經潛力殆盡,長此以往勢必最終阻礙農業進一步發展。因此,農業發展的當務之急是要把分散的小農有組織地合并到一起,適應市場經濟和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同時積極地推動改革和創新。

4、農業科技受到制約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發展現代化農業需要科學技術的廣泛參與和大力支持。但是就目前的情形而言,河北省的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明顯不足,農民的整體科技文化素質偏低。這是一個長時間的難題,加之現階段河北省在農業研發機制和農業科技推廣體系還不健全,農業的科技市場也發育很晚,短時間內很難有突破性的進展。

5、資金投入受到制約

資金的投入是產業發展的前提,任何形式的發展都不能離開資金的支持。目前的農業發展,主要的投資主體是農民本身。但是農業作為弱質產業而言,回報率相對較低,且周期漫長,同時農民群眾的收入增長較之城市而言也過于緩慢,因此,單純依靠農民對農業產業進行投資是靠不住的。且河北省的財政狀況連年吃緊,可用于農業產業的投資比較有限,以至于全省農業發展中資金的供需矛盾非常尖銳。

三、日本新農村建設的經驗對河北省的啟示

筆者認為,日本的農村建設對于河北省能夠借鑒和引用的主要啟示包括:完善農業立法,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通過國家財政,對農業進行全方位的補貼與扶持;重視農民的教育和培訓,全面提高農業人員的素質。

首先,在農業發展進程中,政府的主導作用應該放在首位且需要得到充分發揮;同時,為了使得新農村建設擁有切實保障,相關的立法也需同時跟進,做到有法可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宗旨在于提高廣大農民收入、提升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要繪制這一宏偉藍圖,政府需要擔負起重要的領導責任,在農村建設的推進過程中,日本政府共出臺30多部相關法律與法令,使得其與農業發展息息相關的各個領域均得到了切實的法律和政策保障。二戰之后日本的農業恢復與發展之所以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關鍵就是在于政府恰當且正確地履行了其義務,將農業發展所需仰賴的各項機制不斷健全,從而使得農業的發展和農村的建設事業均能得到切實有效地保障。

其次,從國家和省的層面而言,需要加強對農業的扶持力度。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村設施的建設和農民收入的增加被視為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三個重點所在,其中農民收入的增加是一切問題的核心。由于收入渠道過于單一、思想相對保守等因素的制約,河北省農民的平均收入在全國位列下游。反觀當年的日本政府,采取多種措施促使農業收入多元化。不僅如此,日本在農民增收這一方面成功經驗較為明顯,τ諍穎筆《言,可借鑒的方式相對較多,例如:因地制宜地發展當地特色農業,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還能大幅提高農民的收入來源;增加農業的科技水平和農民的受教育水平,不斷推進農業創新等。

第三,政府需要主導農民加強團結互助,逐步建立完善的農業合作組織。由于生產經營模式的緣故,中國傳統的農戶經營無論規模和組織均無法單獨抵御市場經濟所帶來的風險。基于此,日本農協的成功經驗可以得到借鑒:首先初步建立起以合作為基礎的農業經營體,在此種農業經營體的基礎之上逐步過渡到更大規模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最后將這些組織進行橫向聯合建立起全國性的農業合作組織。目前,農業的規模化經營在河北省內不少地區已初具雛形,因此更需政府及時引導,將目前仍較為分散的合作組織有機地整合為一個整體,以提高農民群眾對抗各種風險的能力,最終達到增產增收之目的。

第四,就培養農民自發、自立與自強的信心和決心而言,農民的整體素質需要得到加強,以促進先進科技和知識的傳播與推廣。因此,當務之急在于大力發展農村素質與職業化教育。日本農民的素質之高、技術之精湛為世界各國所望塵莫及,取得如此優異成就的核心在于日本自進行新農村建設以來,以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為龍頭,以各式各樣的農協組織為培訓機構,自下而上,在其全國范圍內普及農業科普知識,同時又注重對農村基層干部的培養。相比之下,河北省的農民群眾無論在文化素質、科技素質還是人文素質等方面的知識和儲備都遠遠不及日本,因此其措施和手法亦可以為我所用:政府牽頭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用人才推進科技與農業生產的發展。

最后,在進行新農村建設的同時,必須體現人民民主之原則,堅持農民的廣泛參與。日本新農村建設的前期實踐活動與當前河北省農村發展的現狀極為相似:在日本的第一和第二次新農村建設進程中,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以及對于農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均堅持了其一貫的自下而上的原則,在傾聽民眾心聲、征詢農民意見的基礎上,掌握廣大群眾之所求,進而將政策逐步引導至對群眾利益有利的方向上來。河北省擁有著廣袤而遼闊的農村地區,且各地差異明顯,因此更需充分傾聽當地農民的意見,把握人民的核心利益所在,將解決群眾最為關心的問題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四、結語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的日本,可謂民生凋敝、百廢待興,其政府針對當時的社會矛盾而展開的三次大規模新農村建設,收效均極為顯著。中國作為與日本隔海相望的鄰邦,日本農村建設的成功經驗具有極為實用的借鑒意義,以農業經濟為主的河北省乃至整個華北地區均可以效仿日本,循序漸進地、有條不紊地推動科技與農業的有機結合,以求農業經營管理機制的不斷改進,農業生產力得到充分發展,最終達到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面貌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湯曉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鑒日本經驗探索新形勢下農村建設新思路[J].經濟研究導刊,2011(8)125-126.

[2] 黃立華.日本新農村建設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長春大學學報,2007(1)21-25.

[3] 董栓成,預吉亮.中日新農村建設比較研究[J].農村經濟,2009(9)127-129.

[4] 周維宏.新農村建設的內涵和日本的經驗[J].日本學刊,2007(1)127-136.

[5] 焦必方.日本現代農村建設研究[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6] 《中國農業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中國農業全書:河北卷[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篇(6)

關鍵詞:智慧農業;農業生產;商洛

一、發展智慧農業的背景

“農業興則國強”,可見農業興衰關系到國之根本,作為農業大國,中國農業的發展備受關注。黨的十要求,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促進“新四化”同步協調發展。大力發展農業農村信息化,積極促進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的深度融合,用信息化推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是當前涉農部門及信息化機構面臨的一大重要任務。同時,十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歷史任務,表明了黨和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建設“美麗中國”,需要發展智慧農業,只有在智慧農業的堅實土壤中,才能成就美麗中國夢。智慧農業是農業生產的高級階段,是集新興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一體,依托部署在農業生產現場的各種傳感節點(環境溫濕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圖像等)和無線通信網絡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決策、智能分析及專家在線指導,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同時,智慧農業可以實現更完備的信息化基礎支撐、更透徹的農業信息感知、更集中的數據資源、更廣泛的互聯互通、更深入的智能控制以及更貼心的公眾服務。智慧農業與現代生物技術、種植技術等高新技術融合于一體,對建設世界水平農業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許多省市開始發展智慧農業并出現了許多成功案例,如中國移動山東公司打造智慧農業品牌,積極推進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的應用,推出了“大棚管家”等農業智能管理平臺,幫助農民實現專業化、精準化的農業生產管理,以信息技術助力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為農業生產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江蘇宜興市新建鎮新建村,“物聯網”技術則應用到養殖業領域,蟹農們用手機能隨時隨地了解養殖塘內的溶氧量、溫度、水質等指標參數,并操控自動投喂機按預先設定的間隔時長喂食,智慧農業切切實實為當地的蟹農們“養”起了螃蟹;天津市在全國率先啟用“3G智慧農業——移動物聯網信息化應用平臺”,該平臺分為3個層次。信息采集層靠安裝在大棚內的傳感器采集信息,信息傳輸層利用無線網絡將采集到的信息傳輸到電腦、手機等終端,信息處理層則將用戶的處理指令反饋到大棚中,實現了農業的智慧發展。商洛市作為一個傳統農業城市,耕地面積剛性減少,農產品市場需求剛性增長,資源環境約束加劇,保障主要農產品供求平衡難度加大。由于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機械化水平低,抗災減災能力低的問題更加凸顯。加之農業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導致產業化水平低,農村空心化、農業副業化、農民兼業化問題嚴重。耕地零散,土地流轉難度大,農戶生產經營規模小,這些現狀和問題都表明商洛市急需實現農業轉型發展,發展現代農業與智慧農業。筆者結合商洛市地方實際情況,分析商洛市智慧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并提出一些應對策略,為商洛市智慧農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商洛市智慧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商洛市由于地理位置、經濟基礎和政策支持等原因,智慧農業發展比較緩慢。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策引導不夠

商洛市出臺了促進農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設立了農業產業化發展專項資金,形成和構建了持續加大農業投入的保障機制,為激活生產要素,調動社會主體投入現代農業增添了動力。尤其近幾年來,商洛市生態農業發展較快,建立了一批生態農業休閑觀光示范園區。然而,商洛市現代農業,尤其是智慧農業的發展卻相當滯后,政府缺乏智慧農業發展整體規劃方案,缺乏智慧農業發展的鼓勵性政策。

(二)基礎設施建設不夠

近年來,商洛市不斷加快信息化基礎設施,并不斷向農村延伸,極大地改善了農村地區的信息化條件。但是,商洛市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普及水平仍舊不高。各大運營商的3G、4G無線移動網絡在農村仍然不能全覆蓋,農民家庭戶均擁有的電腦數量仍然不高,農民信息消費支出大大低于城鎮居民。同時,智慧農業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各種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投入不到位。

(三)信息技術人才缺乏

與傳統農業不同,發展智慧農業亟待一大批掌握信息技術的知識性農業技術人才和農民隊伍。然而,目前商洛市主要勞動力科技文化素質差,科技創新意識和推廣應用能力不強,發展智慧農業所需的信息管理人才比較缺乏,農民的信息技術掌握程度也不是很高。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組織化程度較低,市場競爭力差,對農民群眾的信息技術的培訓力度都遠遠不夠。

三、商洛市智慧農業發展應對策略

針對這些問題,筆者結合商洛市地方實際,提出商洛市發展智慧農業的應對策略,為地方政府提供智力支持,促進商洛市智慧農業的發展。

(一)加強政策引導和資金投入

政府應強化對“智慧農業”發展的宏觀指導和整體規劃,以政策杠桿撬動效益農業,明確智慧農業的重要地位、發展重點、發展模式、發展階段和預期效果。出臺推動智慧農業大發展的各種鼓勵性政策,并設置專項資金實現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的升級,推動智慧農業大發展。

(二)加強信息化和智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政府需要進一步加大農村信息化和智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農村地區通信和網絡基礎條件,提高電腦的普及率,擴大3G和4G網絡的覆蓋范圍;加大智慧農業所需的無線傳感器、無線基站和傳輸設備等硬件設備和軟件投入,為推進智慧農業的發展和普及打下堅實的硬件基礎。

(三)加強農業信息資源建設

各級政府部門應加強農業信息資源建設。規范和統一農業信息資源標準,完善涉農信息的交流共享機制,有效整合各類信息資源,整合土壤檢測體系、土壤分析體系、作物生長監控體系、灌溉監測體系、作物個體生長監控體系、專家分析系統和智能決策等涉農系統,加強本地農業信息的采集、傳輸、加工、整理和智能決策,形成多部門聯動、一站式服務模式。建立市、縣、鎮和社區四級農業生產決策指揮調度中心和農業專家智能決策系統平臺,加強農戶需求的多樣化研究,完善有關農產品生長和流通等數字化模型,實現數據處理與用戶群個性化需求的有效對接,為智慧農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可靠的數據保障。

(四)重視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

智慧農業就是更好地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能控制等現代信息技術,因此信息技術是智慧農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對農業發展的貢獻巨大。政府相關部門應重視現代農業信息技術的推廣,重視農業栽培技術的應用,重視計算機控制技術的推廣,重視網絡應用技術的推廣和普及,重視信息管理技術的推廣,加大對農作物監控技術和管理技術的宣傳,真正地把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和流通的過程中,促進農業的健康發展。

(五)加強智慧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民隊伍建設

對于各級政府部門,必須有針對性地培養一批既懂農業又懂信息技術的農業技術人才和農民隊伍,為智慧農業的發展提供可靠的智力人才保障。政府部門要不斷完善和升級現有的村鎮縣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利用農村遠程教育平臺和互聯網,建立專門的智慧農業信息化人才培訓基地和培訓網點,加大信息投入和服務力度,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和農民科技培訓的積極性,提高培訓效率,提高培訓質量,保證信息化農業人才隊伍的可持續性發展。

四、結語

筆者探討了商洛市發展智慧農業的必要性,分析了商洛市智慧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提出應對策略,為商洛市智慧農業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加速了商洛市智慧農業的實施,加快了傳統農業產業升級,所提出的思路和方法對其他地方智慧農業的發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作者:趙建華 劉寧 楊煜琛 單位:1.商洛學院數學與計算機應用學院 2.商洛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高興明.黨的十為農業和農村發展指明了方向[J].南方農業,2013(1):1-4.

[2]《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精神農業農村有關重大問題研究》編寫組.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精神農業農村有關重大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3.

[3]焦泰文.發展現代農業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關鍵——學習十報告的一點體會[J].政策,2013(1):81-83.

[4]江志峰.智慧農業[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

[5]李道亮.物聯網與智慧農業[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4.

[6]楊大蓉.中國智慧農業產業發展策略[J].江蘇農業科學,2014(4):1-2.

[7]劉長文.山東移動打造“智慧農業”探出高效富農之路[J].山東經濟戰略研究,2014(4):29-32.

篇(7)

關鍵詞:模型;聯合融資;技術傳遞

中圖分類號:F830.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31(2007)03-0066-05

一、問題的提出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在我國農村金融體系中處于重要地位。然而,目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面臨諸多問題:糧食收購資金存在巨大的隱性流失;資產與負債難以達到均衡與穩定;省以下分機構缺位等。這些問題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何走出這種困境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德阿亞恩(Beatriz Armendaiz de Aghion)建立的有關發展銀行的模型具有很強的啟發性。德阿亞恩認為,在自由銀行制度下,商業銀行對企業的長期融資不足,并且對于長期投資的專門技術相互之間的傳遞不夠。由政府支持的發展銀行可以減輕這些問題,但是完全依靠政府支持是不夠的。只有在滿足一定的條件下,政府發起的效率才會提高。其中關鍵的是發展銀行經濟干預的目標確定、聯合融資安排和(或者)與私人金融機構的合資。政府不干預發展銀行具體的運作政府對農業的補貼是通過發展銀行提供的定向貼息貸款實現的。而健全的銀行體系和發展銀行本身完善的治理結構,對保證發展生存、發展和活力是必須和有效的,也才能夠保證專門技術的有效及時傳遞。[1]

其實,他的思想來源于迪瓦士龐德和馬士金。[2]在迪瓦士龐德和馬士金看來,自由銀行制度下對于長期項目的銀行投資是不足的,因為長期項目投資具有很大的沉淀成本,需要數家銀行的聯合融資。但是,聯合融資會導致對項目監管的搭便車問題。他們的分析框架建議,成立一個機構擔當監督的職能,從而克服搭便車問題和防止可能的短視行為。但是,這種機構并不是發展銀行。因此,到了德阿亞恩那里,機構就被政策性銀行所取代。

二、德阿亞恩模型的構建

假定有2個銀行,其經理必須對是否在新部門投資做出決策。假定在新部門的任何投資可分為兩期:在t=1期間,必須首先得到專門技術,在融資/監督的t=2期間末,投資的收益為R∈[0,R]。

對專門技術的投資需要非貨幣性的努力:為了取得概率為e的專門技術,銀行經理就會產生一個私人成本g(e)并且,g′(e)>0 g″(e)>0。

對于經理來講,我們假定:新項目得到投資的概率為e=1-(1-e1)(1-e2),這里的ei表示銀行經理i取得專門技術的密度;項目的完成需要2個銀行的共同監督。更加正規地講,新項目成功完成的概率為:

四、對德阿亞恩模型的評價

從上述模型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幾點結論:一是在自由銀行制度下,商業銀行對企業的長期融資不足,并且對于長期投資的專門技術相互之間的傳遞不夠。由政府支持的發展銀行可以減輕這些問題,但是完全依靠政府支持是不夠的。只有在滿足一定的條件下,政府發起的效率才會提高。其中關鍵的條件是發展銀行經濟干預的目標確定、聯合融資安排和(或者)與私人金融機構的合資等。二是社會計劃者對發展銀行的干預,是通過把補貼建立在限定范圍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說,政府對農業的補貼是通過發展銀行提供的定向貼息貸款實現的。因此,政府對發展銀行具體的運作是不加干預的。三是健全的銀行體系是保證發展銀行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3]作為市場最重要的主體之一,自由商業銀行體系的存在是發展銀行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沒有健全的商業銀行體系作為后盾,政策性銀行的功效就發揮不出來;政策性銀行的市場定位在于商業銀行不愿意從事的中介業務,而不是取而代之。四是發展銀行本身的治理結構必須是完善的,對發展銀行經理的激勵約束機制十分有效,才能夠保證專門技術的有效及時傳遞。五是聯合融資安排和與私人金融機構的合資是保證專門技術得到有效傳遞和擴散的先決條件。另外,通過聯合融資安排和與私人金融機構的合資,還可以達到提高政策性金融中介融資效率的目的。

還可以看出該模型存在的不足之處:一是德阿亞恩模型是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分析政策性銀行的效率問題的,一般均衡分析的框架并不符合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具體特征。因此,在接受其政策建議方面應該十分注意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不能夠盲目全盤照收。二是德阿亞恩模型中,技術的傳遞完全依賴于發展銀行和商業銀行兩個主體之間的雙重博弈關系。社會計劃者的引入,只不過說明了在自由銀行體制下專門技術的傳遞不足問題,而不是新的博弈者。當然,現實中農業發展銀行在貸款的發放和監督方面,相關的利益主體絕不是如此簡單。比如,農業發展銀行對糧食企業貸款的過程中,由于存在著關系,糧食企業、農業發展銀行和農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之間的交叉多重博弈就是必然的結局。所以,在應用該模型的結論時,必須注意博弈主體的變化。三是在國有銀行占主導地位的金融體系中如何實現聯合融資安排和私人金融機構的合資問題,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我國的金融體系是國有銀行占壟斷地位的非競爭體系。按照德阿亞恩模型的邏輯,政策性銀行與商業銀行(私人金融機構)的聯合融資安排和合資是改進政策性銀行經營績效的重要途徑。那么在我國的具體國情下,如何通過聯合融資歷和合資來解決政策性銀行的效率問題,仍然沒有明確的答案。

五、德阿亞恩模型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借鑒意義

德阿亞恩模型盡管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但是對于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來講,還是具備一定的借鑒意義。

第一,從農業發展銀行的機構設置矛盾來看。農業發展銀行省以下分支機構的缺位,使得它的資金運營意圖難以得到自下而上的貫徹,不得不將大量的業務委托農業銀行。[4]其結果是,一方面,農業銀行的商業性經營特征必然導致其在業務中大量擠占政策性信貸資金,用于自身的商業性經營;另一方面,兩行關系的模糊、責權的不清,又使得這種委托關系從一開始就十分混亂,委托方無法有效地監督方,從而影響了農業發展銀行政策目標的實現。通過農業發展銀行和農業銀行的聯合融資,則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解決監督問題以及擠占挪用問題。另外,農業發展銀行基層管理人員少,管理范圍大,客觀上限制了“收支兩條線”原則的真正落實,而農村信用合作社機構遍及鄉村,隊伍十分強大,是農業發展銀行實行“收支兩條線”封閉運行的重要補充力量。實行行、社合并,統一管理,分別核算,是農業發展銀行機構發展的現實取向。[5]也就是說,通過和農村信用合作社的聯合融資,不僅可以克服其分支機構不足的缺陷,而且還可以利用農村信用合作社在克服信息不對稱方面的獨特優勢,引導農村信用社貸款投放方向,更好地發揮政策性金融“四兩撥千斤”的功效,為“三農”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務。

第二,從農業發展銀行的負債方面來看。公開發行上市流通的政策性金融債券,從社會投資者手中籌集中長期信貸資金,減輕由商業銀行行政性攤派認購金融債券的壓力,增強政策性銀行資金來源的穩定性,化解“長”資產與“短”負債的期限結構矛盾。債券的可流通性是債券本身作為金融工具及發達的金融市場的本質要求。政策性銀行公開向社會發行政策性金融債券是現實可行的。此外,通過與商業銀行的合資,特別是與農業銀行的合資,也可以部分地緩解農業發展銀行的“短”負債和“長”資產之間的矛盾。由于農業發展銀行目前的主要業務是發放農副產品收購貸款,而農副產品收購具有很強的季節性。在封閉運營的條件下,農副產品收購貸款的需求流量很不均勻。國家為了確保農副產品收購貸款的需求,農業發展銀行從農業銀行脫離、獨立運營后,原先的“政策性銀行投放資金、國有商業銀行回籠資金”的良性循環被打破。通過與農業銀行的合資經營,可以恢復這樣的良性循環。

第三,從資產構成方面來看。財政對政策性銀行的基本義務應該承擔,即一方面,國家財政核撥給政策性銀行的資本金應該足額和及時到位;另一方面,政策性銀行的大量優惠利率貸款中,需由財政提供的貼息資金必須落實。國務院曾在“國發[1994]22號文”等文件中明文規定,貼息資金應由財政貼給政策性銀行,作為政策性銀行資金來源的一部分,由政策性銀行依據貸款項目所處的行業、區域特征統籌安排使用,以解決政策性銀行的政策性與效益性對立統一的矛盾。當前,應努力落實財政對政策性銀行的資金撥付義務,為處于初創時期的政策性銀行提供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空間。

此外,農業發展銀行的業務范圍應該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不斷做出變化,貸款對象不能夠僅僅局限于農副產品的收購。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是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發展的重要手段,農業產業結構的升級和改進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6]僅僅依靠商業性金融中介機構的融資是不能夠滿足需求的,因此,農業發展銀行的業務范圍應該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升級不斷進行調整,以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在以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合作社為主體的前提下,擴大自身的資產構成范圍。與這些金融中介機構的合資和聯合融資則是達到該目的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 Beatriz Armendaiz de Aghion,1999,Development Banking,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es,Vol.581999,pp.83-100.

[2] Dewatripont,M,Maskin,E,1995,Credit and Efficiency in Centralized and Decentralized Economie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62,pp.541-555.

[3] 張余文.中國農村金融發展問題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4] 白欽先,郭剛.關于政策性金融理論與實踐的再探索[J].財貿經濟,2000,(2).

[5] 熊建國,陶進.我國農業發展銀行機構發展的取向[J].農村發展論叢,2000,(16).

[6] 陳文漢,牛勇.以土地證券化促進農業發展[J].農村經濟,2003,(9).

Study about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 of China based on Beatriz Armendaiz de Aghion Model

CHEN Wen-han,XIAO Chun-rong

(Guangdong Ocen Vniversity,Zhanjiang 524088,China)

Abstra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 of China and solving the problems from its development directly influen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hole agricultural finan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the new Socialism Country. This paper tries to bring up new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 of China.

主站蜘蛛池模板: 真人新婚之夜破苞第一次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2020|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999国产精品999久久久久久|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级视频 | 无码h肉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app下载 | 国产丝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人妻少妇不满足中文字幕| 日产国产精品亚洲系列|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三| 永久免费无码av在线网站| 欧美乱大交xxxxx疯狂俱乐部| 男女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人人妻久久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亚洲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 亚洲小说乱欧美另类|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三级国产三级在线| 欧美精品xxxxbbbb| 乱妇乱女熟妇熟女网站| 国产精品揄拍100视频|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电影艾秋| 欧美精品久久天天躁| 成人特黄a级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欧美黑人疯狂性受xxxxx喷水| 亚洲av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黑色包臀裙秘书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