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精品(七篇)

時間:2023-02-13 01:31: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陶行知教育思想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陶行知教育思想

篇(1)

[關鍵詞] 擔當;陶行知教育思想;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 G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4634(2013)02-0090-03

“擔當”是一種重要的內在修為,是一種境界。2007年5月共青團成立85周年之際,總書記致信中國青年群英會,信中在表達對廣大團員青年的殷切期望時談到了“四個新一代”,即“理想遠大、信念堅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頑強的新一代,視野開闊、知識豐富的新一代,開拓進取、艱苦創業的新一代”。“四個新一代”通俗易懂,但是把“四個新一代”連在一起,使人們感到其中沉甸甸的份量,尤其是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形勢下提出來,更顯得非同尋常。

非同尋常在哪?要求新一代敢于擔當。人民日報說得很干脆:“看干部,要看敢不敢負責、有沒有擔當”,“把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看得比泰山還重”[1];《人民日報 》2012年2月更提出:“領導干部要有歷史擔當”;總理則告誡干部要“事不避難,敢于擔當,奮勇向前”[2]。可見,擔當教育已經成為共識。擔當教育應當迫切的進入基礎教育課堂,讓擔當成為中學生的自覺與常規。

擔當與陶行知教育思想其實是有天然的內在聯系的。比如“平民教育”,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被稱為我國教育史上最有希望的一種運動和事業。陶行知先生認為:“我們從事鄉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們整個的心獻給我們三萬萬四千萬的農民。我們心里要充滿那農民的甘苦。我們要常常念著農民的痛苦,常常念著他們所想得的幸福,我們必須有一個‘農民甘苦化的心’才配為農民服務,才配擔負改造鄉村生活的新使命。”他也提出“平民教育是到民間去的運動,是到鄉下去的運動”,強調“處處讀書,人人明理”。

“平民教育”是一種教育公平的訴求,但也有必要探討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到底想要達到什么目標呢?概括起來,筆者認為有這樣幾個:(1)“叫人求真,學做真人”,“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講道德、能思考、會創造的人”;(2)要“增加自己的知識,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3)“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3]

這一切都滲透著“擔當”二字。擔當首先是人的基本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真人”、“真正的教育”就是一種擔當教育。擔當其次是一種素質,知識也好力量也罷,只有在擔當中才能彰顯其功能;擔當更是一種創新,只有創新才能成為國家棟梁,“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可見擔當教育就是踐行著陶行知先生“平民教育”的思想。

“教、學、做合一”原則。“從先生對學生的關系上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上說,做便是學。”基礎教育只是一個平臺,應該堅持“教、學、做合一”原則,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擔當精神,指導學生成為有擔當的人。所以,基礎教育培養承載責任、勇于擔當的人才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傳承與具體要求。基礎教育階段是人才培養的融會貫通階段,是中學生道德觀念、價值觀念、奮斗意識等形成并固化的重要時期,在這個群體中開展擔當教育適時而且適宜。

我國的擔當精神傳承已久。《禮記大學》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觀念是一種擔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豪情是一種擔當;“為國舉鼎,雖不可能,亦勉力為之”是一種擔當。同志對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品德高尚、意志頑強,視野開闊、知識豐富,開拓進取、艱苦創業”的殷切寄語,同樣昭示著教育理念中必須重視培育責任意識、強調擔當教育。

隨著時代的發展,“依據道德對象從人到自然的擴展及全球化背景下倫理觀轉化的新向度――由信念理論向責任理論轉化”[4],擔當教育面臨著新背景、新價值觀念、新教育模式等眾多挑戰。如何深刻剖析擔當教育的內涵,探討擔當教育的實施方式,評價擔當教育的接受效果等,值得深思。

擔當教育內涵深刻。開展擔當教育,就是教育者通過合理、科學、有效的手段和載體使青年學生明確責任,形成責任擔當意識并內化為自主行為。首先是認知層次,明確責任,即明確擔當什么;其次是探討層次,即途徑在哪兒,如何承擔責任;最后是做行合一,踐行層次,即以實際行動承擔責任。

當代中學生應該擔當什么責任?從宏觀上講,是指社會責任,就是個人對祖國、對民族、對人類的和平與發展、繁榮與進步所承擔的職責和使命;也包含人際責任,即個人與家庭、人與人之間的權利與義務;從微觀上講是指自我責任,就是自我對其個人人生、事業、發展及生命所承擔的主體責任。

中學生如何擔當自己所應承擔的三種責任?其方式和渠道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但其中包含的情感本質和道德內涵卻十分相似。

手語歌《感恩的心》中學生都喜歡,為什么?因為這首歌唱到了學生心靈最深處。感恩是理解責任的源頭。追根溯源,感國家和民族的淵源之恩、感父母親人的養育之恩、感社會與他人的互助之恩都是對自我責任的最初感悟。自信是承擔責任的基石。相信自我的能力是感恩踐行、勇擔責任的力量源泉;熱愛是責任擔當的動力,對祖國的熱愛讓青年揮灑熱血,對親人的摯愛讓青年孝心拳拳,對他人和自我的深愛讓青年滿懷熱忱;溝通是有效擔當責任的渠道。良好的溝通讓青年享受權利、明確義務,也讓中學生在與他人行為和社會行為的交融中找到勇擔責任的最好方式。

踐行是責任擔當意識過渡為日常行為的現實表現,其最終目標是責任擔當意識內化為習慣和無意識行動,這是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一項檢驗標準。先成人,后成材,實行精細化管理,讓學生每天有進步,讓家長每天都放心。應大力實施日常行為養成教育,把學生管理納入班主任工作考評中,并對每個班級實行百分制考核。從男生頭發“前不搭眉后不搭領”、女生不化妝,到不早退不曠課、不癡迷網絡,以及每天的起床、早讀、跑操、就餐、上課、自習、就寢等都進行規范。這就是外在環境與內在道德修養的和諧統一。

毋庸諱言,學生的責任意識尚存不足。中學生社會責任感和價值觀受社會、教育、家庭及自身等多種因素影響。當前中學生責任意識與價值觀念的主流是健康和積極向上的。他們對祖國、民族、親人和社會深懷熱愛,樂觀自信,敢于承擔責任;他們重視自我價值,張揚個性,對事業、人生有較深刻的理解;他們富于激情,渴望溝通,維權意識強烈,善于思考權利和義務。這是主流。

在肯定主流的同時也必須看到,有部分中學生的責任感不同程度上帶有實用性、利己性和矛盾性特點,主要表現在:在理想追求上,重個人理想,輕社會理想;在價值取向上,重個人本位,輕社會本位;在責任觀念上,重視對自己和家庭的責任,忽視對他人、集體和社會的責任。在宏觀上他們熱愛祖國,但未能落實到腳踏實地的行動上,他們希望得到尊重、理解,但未能很好地尊重、理解他人;在微觀上他們向往美好人生、事業成功,但對于挫折和失敗明顯認識不足也努力不夠。

擔當教育切合中學生成長特點,很有必要實施。開展中學生擔當教育要緊密圍繞其內涵,立足認知和內化的客觀過程開展工作,適應中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尊重中學生的人生成長規律,分層次、有目的地進行。緊扣核心問題,構建擔當教育的完整體系。

開展擔當教育的核心問題是通過教育途徑和內化推進,形成完整的責任擔當教育體系。必須將擔當教育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發揮愛國主義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社會責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有效形成正確的責任內涵認識。在此基礎上,不斷拓展和豐富責任擔當教育的途徑與載體,融入中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以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志愿服務、講座報告等鮮活的載體,讓中學生體會、感悟擔當的過程。

把握認識規律,推動擔當教育的過程遞進。要充分認識到擔當教育是一個從認識到行為的過程,體現了不同階段的不同教育內涵。入學之初,要積極加強擔當教育的認識教育,使學生深入理解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人際責任和自我責任;在學習生活的進程中,要以實踐環節引導學生不斷承擔責任,實現自我理想,回報師恩親恩,回報祖國社會,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將厚重的責任感和高遠的理想,轉化為刻苦讀書、奮進成才的實際行動;在學生面臨高校選擇的競爭階段,適時地加強畢業指導教育、人才使命教育,最終實現人才培養的社會價值目標。如此促進擔當教育最終的行為內化,讓擔當意識成為中學生心靈的烙印,使之受益終生。

貼近學生實際,提高擔當教育的實施效果。貼近學生包括三方面:(1)要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采取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和載體,以達到不空談、不浮夸的效果。例如,以身邊的先進典型作為榜樣,給同學以共鳴。邀請杰出校友和公眾人物與學生交流,增進學生對社會的了解;(2)要充分關注學生所面臨的實際問題,提出責任擔當的內涵,使學生在面對失敗與挫折時不灰心不氣餒;(3)要強調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不論在什么情況下,老師堅決不能對學生態度粗暴、冷嘲熱諷、歧視侮辱,更不能進行體罰。教師一旦出現有損學生自尊心和身體健康的言行,都將追究責任并納入師德考核。

呼吁社會關注,優化責任擔當教育的大環境。責任擔當教育是一個從認知到行為的過程,也是一項系統工程,沒有社會、學校、家庭和個人的互動是難以實現的。作為學校,首先要與學生家庭建立暢通的交流渠道,共同構建責任擔當教育的體系;其次要強化全員育人,將教育、管理、服務作為責任擔當教育的實施載體,以良好的風范熏陶學生、以公平的政策激勵學生、以完善的資源設施保障學生;最后要引入社會教育資源,構建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豐富學校教育的內涵,使責任擔當教育成為基礎教育和青年成長的有益環節。

基礎教育不僅要傳播知識,還要點燃學生的理想之火,并給學生的理想插上有力的翅膀。人才的培養不僅要引導學生夯實基礎,很好地服務社會、報效祖國,還要激發學生謀劃和引領社會發展的責任感和追求。這種追求是擔當教育的初衷,也是擔當教育的永恒目標。時代呼喚高揚理想、勇擔責任、大膽創新的人才,時代賦予了培育擔當精神的使命,必須高度重視、把握規律,努力培養引領社會進步與人類文明的擔當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石開.沒有責任擔當不是小問題――“看干部看什么”之一[N].《人民日報》,2010-11-10(3).

[2].總理在人民大會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EB/OL].(2008-3-18)[ 2012-12-19].http:///2008lh/zb/0318b/.

篇(2)

一、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的來源

(1)杜威的教育理念對陶行知的影響

陶行知是杜威的學生,他的一系列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老師杜威的啟發而成。杜威作為美國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從實用主義經驗論和機能心理學出發,批判了傳統的學校教育模式,并就“教育的本質是什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杜威的理念中,“學校即社會”、“教育即生活”、“從做中學”。在深刻理解杜威的教育理念的基礎上,陶行知結合中國的國情和當時的教育狀況有創造性的總結出自己的思想:“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這種具有創造性的教育構思對當時“師為生綱”的傳統教育理念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也引起了大批知識分子的共鳴,在這個過程中,陶行知的創造教育思想慢慢開始有了自己的雛形。

(2)對舊中國的傳統教育體制的批判

陶行知的創造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對舊中國既存的封建教育和帝國主義奴化教育的批判和革新,即所謂的破舊與立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初步形成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當時的中國教育學界幾乎無大家可言,相比而言,西方國家的教育學研究在20世紀初期已經具有國際影響力了。國難當頭的舊中國,需要用教育來喚醒無知和愚昧的民眾,也需要用教育來培養大批棟梁之才,因此無論在教育內容或是形式上,都要做出變革性的調整和創新。陶行知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加上他對中國的傳統教育深惡痛絕,在系統的剖析和批判中國傳統教育的基礎上,有創造性的提出了具有時代氣息的生活教育理論,并在生活教育理論的分支上形成了創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認為,舊中國傳統的教育模式培養出的不是具有創造性的人才,“活教育教人變活,死教育教人變死”,這種所謂的人才在他看來幾乎與“死人”無異,他對傳統的教育模式進行了客觀的批判,主要變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傳統的舊教育在教學深度上只停留在機械的教學層面,根本不存在培養學生創造能力方面的內容與形式。他對當時的“會考”制度進行了有力的抨擊,學生只會學習如何去應考,教師只會教考試會考到的知識,“會考”的選撥機制也毫無科學性可言。“畢業考過了接著就是會考,會考過了接著就是升學考。一連三個考趕下來,是會把肉兒趕跑了,把血色趕跑了,甚至有些是把性命趕跑了”。二是傳統的舊教育在教學廣泛度即教學內容上課程設置極其片面,只有書本教育,無系統的德育、體育,只有教師與學生的教與學,沒有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的機會。這種教育模式培養出的學生大都是“井底之蛙”、“軟手軟腳”、“笨頭笨腦”,無法對社會創造更大價值的財富。在批判的基礎上,陶行知提倡關注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培養出真正的“活人”;并提出了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觀,他認為,教育要創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不再是只會死讀書的書生,在破舊與立新的過程中,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的內容慢慢豐富起來。

二、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的現代價值

(一)陶行知的創造教育思想深刻詮釋了素質教育的要旨,對當下素質教育要求下教育體制的推進和實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指導和實踐范例

在新課程改革實施和推進的背景下,素質教育的要求正在被逐步踐行。這種以學生素質發展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和陶行知的創造教育思想不謀而合,在一定程度上,陶行知的創造教育思想是素質教育的先驅體現。六大解放、真善美的活人等理念均提倡解放學生的創造天性、全面拓展學生的素質,而這正是素質教育的要旨。

陶行知的創造教育思想提高了我們對創造教育理論的認識水平,同時對于當下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這一問題也提供了理論指導,如他提出的教學做合一、手腦并用、啟發自動的教學方法,就對中學教學課堂的改革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陶行知先生創辦的曉莊師范學校是在他本人教育思想的指導下運作的,而在學校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他的教育思想也在漸漸成熟和豐富。辦學實踐和教育思想相互依托共同發展的模式至今并不多見,辦學的實踐也證明,陶行知的創造教育思想是可行的。因此,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我們更要借鑒陶行知所提倡的方式。

篇(3)

  學習陶行知思想教育感悟1

  陶行知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諸實踐。對于我們基礎教育工作者來說,我們應該努力學習他的教育思想,服務于我們的教育事業。我有幸拜讀了《陶行知教育名著》這本書,受益匪淺。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進棺材才算畢業”。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現實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學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對學生的教師教學情況的調查中發現,學生喜歡同現實生活、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系的知識;學生喜歡能用生活的事件來解釋學科知識的老師。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這么一個高度,是我前所未聞的,更給了我一絲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時感嘆教育家的前瞻性,這不就是我們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嗎?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也,還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說“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著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其次,“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們的教育才具有鮮明性,脫離了實際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說教。

  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教育,善于開啟學生感受生活、學習探索的興致,教師是一個活的教科書,孩子從“活”的書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不僅要教給孩子知識,更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計算,學會學習。教師應該像一個有能源支持的火炬,后者性一個有生命的蠟燭,以便燃燒,一邊又在生長。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豐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燒值,更高的照亮度,這樣才有可能在有限的從教生涯中,為祖國,為民族的教育事業,為千百萬人的成長做出一份自己的貢獻,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教育之路的一盞明燈,指引我繼續前進、感悟和探索……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學要合一的'觀點,有三個理由。第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第二,新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學生學的法子聯絡,并須和他自己的學問聯系起來。簡而言之,就是一,先生的責任在教學生學。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三,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我仔細閱讀,細細品味,聯系我的教學,我感覺陶公所提出的“教學合一”的觀點很有道理。“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方法論,也是他的教學論。其含義極其豐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它是生活的說明。”陶行知說:“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從先生對學生的關系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說,做便是學。學生拿做來教,乃是真理;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

  “從廣義的教育觀點看,先生和學生并沒有嚴格的區別。……會的教人,不會的跟人學,是我們不知不覺中天天有的現象。因此,教學做是合一的。”其次,它又是方法的說明。事情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因此,教學做是以做為中心的。“教學做合一”,是理論聯系實際在教學上的具體運用和發展。它改變了教師只管教,學生只管學的分割狀況;改變了學生從屬于書本,是讀書的現象;改變了學習與實踐的學用脫節現象,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體現了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性的緊密結合,以生活為中心進行教學,為了解決生活中提出的問題而去學,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創造新的生活。陶先生這種以生活為中心,實行教學做高度統一的思想,在教育的目的上,保證了促進人才的全面發展,有利于培養首腦并用,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相結合的新一代人才。

  總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值得我們深刻體會和認真學習。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也,還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

學習陶行知思想教育感悟2   

  當前的學校教育存在許許多多誤區,主管部門、家長和社會對學校的評價都是一樣:唯分數論學生,唯分數論教師,唯分數論學校等等,大家都在感嘆教育難辦,教師難教,學生難學!教育的本質是什么?大家都非常清楚,但是大家都不照著去做!

  我一直在思考,當前的學校教育究竟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呢?還是扼殺人才的機械運動?靜下心來讀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原來老先生上個世紀就已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教育的本質是什么啦!他認為,教育的本質有三個,即生活即教育 、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活即教育”,他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

  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可見,"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義:

  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著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

  第二,"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

  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

  看了這個理論后,我深有感觸: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是知識的源泉。作為教師,應該引導幼兒好好地感受生活,體驗生活,從而獲得可貴的直接經驗。在園,要讓幼兒多操作、多探索,多發現,不要抹殺任何一個可以讓孩子學習的機會。同時還要鼓勵幼兒走進社會、走進大自然去體驗生活。

  學習陶行知思想教育感悟3

  假日期間我讀了《陶行知先生名篇精遜》一書,感悟很深,通過閱讀陶行知先生的著作,我有兩點體會: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學合一”,其含義極其豐富。陶行知先生說:“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從先生對學生的關系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說,做便是學。學生拿做來教,乃是真理;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對于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用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并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如果教師只會用“舊瓶裝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鮮的事物。教師應不斷研究,才能做到以學定教。陶行知先生倡導“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們就教什么。“社會即教育”,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大自然里,使它們任意飛翔。把學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這樣的學校才是學校,這樣的教育才是教育。陶行知先生主張遠離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脫離實踐的知識是虛的,不實用的。今天我們的教學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學習離不開生活,學習就在生活之中,學生活中的問題,已成為我們每一個教師所努力做到的。

  “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這個理論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對于學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對待不同的學生要“個別對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對學生的能力進行細致的了解,從而在課堂上為不同的學生創造能發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學習目標,都能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從而避免學生因為經常不能獲得成功而失去興趣,產生厭煩心理。我們在教育中不能用統一的方法來進行,而應該針對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選擇適合孩子的方法。

篇(4)

關鍵字:陶行知;科學思想;小學科學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的今天,培養具有科技創新能力的科學人才和具有科學素養的社會公民是時代和國家賦予教育的基本責任和歷史使命。“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科學素養必須從兒童時代開始培養,小學教育擔負著未來科學人才的啟蒙教育,科學教育的成敗得失也關系著國家的科技實力乃至綜合實力,所以,小學科學教育責任重大。陶行知是我國兒童科學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兒童科學教育思想內涵豐富,注重實踐,對當前小學科學教育依然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和借鑒價值。

一、陶行知兒童科學教育思想解讀

1.陶行知論兒童科學教育的重要性

陶行知情系祖國,放眼世界,他通過對國外教育的觀察與思考,立足我國國情,認為科學教育對社會的發展、國家的強大和人民的富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陶行知多次強調,“科學教育要從兒童時代下手”,“我們要造就一個科學的民族,必要在民族的嫩芽——兒童,上去加大工夫培植。有了科學的兒童,自然會產生科學的中國和科學的中華民族”。陶行知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他認為了祖國明天的富強必須高度重視科學教育,大力推行兒童科學教育。

2.陶行知論兒童科學教育的內容

“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認為,生活決定教育,教育離不開生活。因此,生活是兒童科學教育的主要內容。他認為,過什么樣的生活就是受什么樣的教育。要做一個現代人,就要過“健康的生活、勞動的生活、科學的生活、藝術的生活和改造社會的生活”,如果我們把兒童的教育與他們的生活割裂開來,那么兒童的教育就遠離了生活,這樣的教育也是沒有價值的。所以他認為選擇兒童科學教育內容要考慮兒童的知識和經驗基礎,應從兒童熟悉的生活環境中去尋找豐富有趣的科學教育內容。

3.陶行知論兒童科學教育的方法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認為幼兒要學習科學,必須去行動,去親身實踐。所以,陶行知認為兒童科學教育的方法是實踐,就是行動,就是做。陶行知還列舉了許多科學家成才的經歷,像愛迪生、富蘭克林等科學家,他們從小就喜歡玩,喜歡動手,喜歡實踐,他們都是在不斷地實驗、不斷地創造中產生科學發明的。然而,中國許多家長不讓孩子動手,只說不做,所以中國很難產生像愛迪生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總之,陶行知強調兒童科學教育的方法必須是“做”,是“行動”,是“實踐”,要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只有這樣兒童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獲得科學的真知。

二、陶行知兒童科學教育思想的啟示與應用

1.高度重視小學科學教育

陶行知先生告訴我們兒童科學教育不僅對國家富強、民族振興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對孩子一生的成長和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21世紀的今天,是知識經濟時代,綜合國力的提升,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離不開科技的發展。我們國家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重要轉折期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期,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高度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作為教育領域,能做的就是高度重視科學教育,尤其是小學科學教育,不斷提高科學教育的地位,不斷深化小學科學教育改革,為國家培養更多高素質的科技人才和具有較好科學素養的社會公民。

2.小學科學教育的內容要“生活化”

“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過什么樣的生活就是受什么樣的教育,生活是小學科學的教育內容,這個內容廣闊無邊,這個內容是動態的,會因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因而也是全面的,由此而開展的科學教育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小學科學教育內容的生活化,主要是科學教育的內容貼近小學生生活實際,同樣小學科學教師要注意小學生的生活探究興趣點,關注小學生的生活需求,引導小學生積極主動探究實踐。

3.小學科學教育的方法要“教學做合一”

篇(5)

【關鍵詞】幼兒園活動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一、前言

什么是“生活教育”?在陶行知看來,“生活教育”就是將生活作為教育的來源、手段和核心。“幼兒園美術教育生活化”,顧名思義,就是將生活作為幼兒學習美術的主要來源,幼兒每天生活中的人、事、物,每天見到的景色,每日經歷的故事,每天看到的生活狀態,都是幼兒美術的來源,是幼兒發散美術思維的基礎,也是幼兒將生活融入美術,將美術高于生活的有效方式。將幼兒每天親身感受的現實生活作為開展幼兒美術教育的主要內容,不僅是開發幼兒美術天賦的方式,同時對于幼兒今后的成長也有非比尋常的意義。

二、生活教育思想在教學活動中的實踐

1.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兒科學活動中的應用

為了有效的開展幼兒生活教育,將生活教育的思想貫徹到幼兒的各個學科的教學活動中,必須以幼兒發展的特點作為生活教育選擇和開展的標準。幼兒的發展特點主要包括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發展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以及幼兒發展的社會需求等方面。開展幼兒生活教育,應當盡可能的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堅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案例】中班科學《我的影子朋友》活動一開始,先由老師以謎題的方式,將“影子朋友”的主題引入,從而有效的勾起幼兒濃厚的興趣,然后再帶領幼兒開始尋找“影子朋友”的活動,進一步激發幼兒對“影子朋友”的興趣。接下來,幼兒會在找影子的過程中,回憶起踩影子的游戲,然后老師和幼兒一起參與到踩影子的游戲當中,并且引導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觀察影子的秘密,例如影子會一直跟著自己,自己怎么動影子就怎么動等。然后,老師開始引導幼兒,想辦法把自己的影子藏起來,這個時候要留給幼兒一點空間和時間,讓他們自由的發揮想象,想各種辦法藏起自己的影子。在這個過過程中,老師引導幼兒發現,在陽光下無法隱藏自己的影子,然后再引導幼兒到沒有陽光的地方嘗試隱藏自己的影子。最后,引導幼兒觀察陽光下和陰影下影子的不同,進而引導幼兒探索影子產生的原因。最后在教師示范手影和提供素材的情況下,幼兒嘗試做各種形狀的手影。此活動中,教師以玩猜謎、找影子、踩影子、藏影子、做手影等多種游戲的方式開展活動,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在探索影子奧秘的過程中,獲得與影子相關的豐富、深刻、具體的經驗。

2.幼兒活動中注重材料的生活化

幼兒活動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活動材料。活動材料本身就能夠成為幼兒獲取生活知識的一個有效的手段,因此,選擇哪些材料,哪些材料才是最合適,哪些材料能夠有效的起到教育幼兒的作用,是材料選擇過程中應當重點關注的三個方面。只有選擇了合適的材料,才能真正發揮出材料的教育作用,才能引發幼兒對材料的興趣,從而引導幼兒細心觀察材料,起到教育的作用。因此,在選擇的過程中,要選擇那些兒童熟悉的、或者感興趣的材料。例如生活中常見的廢舊物品,像干凈的瓶子、盒子、月餅盒、易拉罐、不跳、彩條等等等等,這些在我們看來是沒有用的物品,在幼兒的眼中卻是寶貝,面對這些材料幼兒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它們按照自己的喜好進行改造,將瓶子做成瓶娃娃,月餅盒可以做成電腦的樣子等等。通過師幼、家園問的互動合作。這些生活中的自然材料、廢舊材料、現成材料均可再利用,促進活動的趣味開展。

3.在幼兒數學學習過程中營造生活化的學習環境

幼兒的可塑性強,生活學習過程當中的任何人、事、物都能夠成為幼兒學習的對象,都會對幼兒今后的成長產生一定的影響,其中幼兒學習的環境更是能夠潛移默化的對幼兒的成長產生影響。因此,對于幼兒的學習環境,尤其是數學學習的環境,只有為幼兒營造一個輕松、舒適、愉悅的學習環境,才能更好的促進幼兒的數學學習。在我幼兒園的教學當中,我們把每個班級內幼兒使用的學習用品,例如記號筆、蠟筆、畫冊等,分類放置在不同的架子上,但是我們發現,每次學習完之后,幼兒都無法將其正確歸類歸放。經過和其他老師商量之后,我們在原來的架子上設置了點數,然后讓幼兒按照點數歸放學習用品,幼兒在引導下不僅學會了正確的歸放物品,而且還營造了有序的學習環境。此外,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還要格外注意不同幼兒在學習數學方面的差異性。幼兒的智力發展和理解力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有的幼兒領悟力高,理解快,有的則理解慢。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活動時,要學會因材施教,差別教育,這樣能力差的寶寶完成正面內容,能力強的寶寶則可以繼續完成反面的內容。

三、結語

生活教育的思想,是陶行知教育理論的重要指導理念,生活教育中的每一個部分,都是互相聯系,密切相關的,因此在實踐生活教育思想的時候,不能只單獨地從某個活動去實施,也不能在實施某個活動時只考慮生活教育思想的某個理念,而應將其融入到幼兒發展的方方面面,融入到幼兒園整個的生活中去,同時從選材、方法、創設、主題、常規等各方面考慮,抓住生活中的每一個契機,全面、始終的貫徹和落實生活教育思想。另外,在實踐當中還應當注意,教育的最終目的和核心都是幼兒自身,只有以幼兒的成長和發展為最終目的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而不能單純的為了教育而教育,導致教育重于形式卻輸了內涵。

參考文獻:

[1]葛霞.生態式區域,定格多彩生活——陶行知思想對生態式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指導[J].新課程•小學,2015,(8):85,87.

[2]范珍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在幼兒園數學活動中的應用[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5,(10):135.

篇(6)

關鍵詞:陶行知;愛滿天下;教學做合一;生活即教育;創造教育

《陶行知教育文集》匯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愛滿天下”“教學做合一”“學生自治”“生活教育”“創造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過80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強的借鑒價值和指導意義。

解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驚嘆于他不愧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今天,我們聯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論來看當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他的那些極具時代精神、創造精神,又極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見,都體現了當今素質教育的精髓,成為我們不斷汲取教育改革營養的源泉。

一、“愛滿天下”是基礎

愛就意味著奉獻。從古到今,教育在人們眼中都是充滿無私奉獻精神的神圣職業。但令人遺憾的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洶涌澎湃的今天,一些教育者自覺不自覺地習慣用商業化與功利化的眼光來衡量自己的職業,以致逐步喪失了最崇高的精神境界。麻木、冷漠或者虛偽、勢利彌漫在一些教師、學生及其家長之間。“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先生正是以他這一顆偉大的愛心滋潤著無數顆童心,也培養出了無數的愛心。這樣的愛心,正是我們今天每一個教育者所需要具備的。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教育家馬可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教師愛學生,就有教育,學生愛教師,就產生教育效果。

二、“創造教育”是精華

創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華,是其教育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體系的主旨。陶行知先生認為,創造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個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所謂創造教育,既是培養民族活力的教育,又是培養學生“獨出心裁”能力的教育。他由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所言“惡是枯干”的話,引出他對創造教育的獨到看法。

他認為:“天天是創造之時,處處是創造之地,人人是創造之人。”陶行知創造教育的核心是開發學生的創造力。當今,我們正倡導建立“引導自學型課堂”這一教學模式,旨在把握新世紀課堂教學改革的脈搏,推動課堂教學的研究和完善,這一教學模式的思想與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謀而合——創設了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強調在課堂上學生是主體,其目標就是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教學做合一”是保障

陶行知先生說:“先生拿做來教,乃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這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新課程要求的學習方式的轉變,就是從傳統的、被動的、接受的、封閉的學習方式轉變為主動的、發現的、合作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與探索,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創造性和實踐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學做合一”,明確指出:“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乃是實學”。而“不能引導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導人做之學校是假學校;不能引導人做之書本,是假書本”。對于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用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并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如果教師只會用“舊瓶裝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鮮的事物,教師只有不斷研究,才能時常找到新理,只有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

四、“生活即教育”是核心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其內涵十分豐富,強調的是教育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教育脫離生活而以書本為中心。聯系當前課程改革的要求,我們的教學應如陶行知主張的:人們應積極投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的矛盾中和斗爭中去選擇和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活”。

“生活教育”理論,不僅在他所處的時代起過積極作用,就是對今天的教育和教學也仍然具有現實意義。生活教育的宗旨是“培養合理的人生”。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人求真,學做真人”是生活教育培養人的根本目標,所以說也是生活教育培養合理人生的最好注腳。“真人”的具體目標是:(1)做追求真理,為真理獻身的人;(2)做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3)做有道德的人;(4)做整個的人,即有健康身體,有獨立思想,有獨立職業,手腦雙全、智仁勇合一的人;(5)做主人,即做自己的主人,做國家的主人,做大自然的主人;(6)做創造的人;(7)做現代人。可見,生活教育培養的合理人生就是全面發展、不斷創造、不斷前進的人生。《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兩相對照,不難看出,生活教育培養的目標與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并不矛盾,是一致的。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我的教育之路才剛剛在腳下展開,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自己也才剛接觸冰山一角,讓我們再次認真學習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弘揚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旗幟,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信念,將終生獻給教育。

參考文獻:

[1]胡曉風.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01.

篇(7)

一、 尊重和理解是做好“后進生”工作的前提

陶行知先生告誡我們:“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當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一個班集體的整體素質如何,和學生個體的素質有很大的關系。學生個體素質高,往往班風正、學風濃、紀律好,班主任工作就得心應手。但“十個指頭不一樣齊”,一個班集體中總會有一些“后進生”,他們的存在,常使班級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給班級管理工作帶來各種各樣的困難,這是班主任最感頭痛的事情。我們班有61名學生,后進生的人數也多,而且絕大部分都是外地生,家長只能保證小孩有衣穿有飯吃就不錯了,根本不會主動來關心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有的家長甚至是一學期也難得來一次學校,雖然我也保持與家長聯系,但他們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沒有一點幫助,所以對于這些小孩的各方面教育的重擔全都落在班主任的肩上。對于這些學生我也平等對待他們,還要給他們特別的關愛。在平時更是做到思想上不歧視,感情上不厭倦,態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對差生的一片真誠的愛心,去叩響他們的心靈之門。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比如:在課堂上不要緊緊盯著優等生,應多給后進生創造條件,鼓勵他們舉手發言,及時給予肯定、獎勵,使他們也能自信地面對學習。開學第一天,這個學生就給我留下了極差的印象。這個學生沒有一節課是很安分地坐在那里認認真真聽講的,有好幾次我的上課思路也因為他而搞亂了,在平時也經常會有很多學生告他的狀。每次面對他的時候,總是他做了不好的事惹我生氣,自然我對他的態度也不會很好,好幾次我都在全班同學面前批評了他,而他也是一次比一次表現的無所謂。其實這時就很需要班主任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從“教人做人”入手,對他關心教育,給他講清做人的道理,并恰當地指出他身上的缺點,做好他的轉化工作,提高他的個體素質,促進班級整體素質的提高。可是,最開始我并沒有那么做。這樣直到開家長會之后,才讓我對他的印象有所改觀。那是因為他媽媽和我反映,他在家里常和媽媽說:“媽媽,我肯定是有病的,我常常自己管不住自己,上課常做小動作,老師也是越來越不喜歡我了,你帶我去醫院看看吧”。聽了這話之后,一時之間,我突然覺得這個孩子沒有我想象中那么差。所以那之后,我第一次找他好好地談了一次話,這次談話讓我了解到了他的另一面,其實一直以來他都是很不開心的,比他小的雙胞胎弟弟卻比他高一級,父母親戚常常拿這事來說他,或許本意是激勵他,但是可能說的不當,他認為所有人都不喜歡他,這反而令他產生了逆反心理。從和他的談話中我感覺到其實現在的他是想改的,思想上也要求上進的,可是不好的惡習一旦形成,一時之間也很難改,所以他自己也是很苦惱。在與他的談話之后,我開始反思自己,我確實從來沒有試著走入孩子的內心,去了解關心他,我只是一味地指責、批評、要求他。其實這樣地孩子更需要鼓勵和關心,如果周圍人能給他一種期待于贊許的眼光,給他信心與鼓勵,那么他一定會自我要求更嚴格。那次談話之后,我明顯感覺他上課時自我約束了,盡管不時還是會開小差,但是只要我把目光投向他,他就會收斂很多,他感覺這是老師和他之間地一種默契,老師是在為他好。從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一點,一時地壓制學生,“罰”可能有用,但是想真正轉化學生,那一定是要教師花心思的,教師要尊重和理解學生,而且是個長期的教育過程。

二、 關心和愛護是做好“后進生”工作的基礎

陶先生說過:“教育是從愛里產生出來的”。教書育人是教師職業道德的一個重要原則,也是教師對社會應盡的道德義務。教書是教師勞動的主要手段,育人則是教師勞動的根本目的。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教書育人工作的一個極其重要部分。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方法有千條萬條,歸根結底一名話,必須用“愛心”來實現。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教師只有用發自內心的“愛”來對待“后進生”,才能打到他們心靈的深處。用“父愛”和“母愛”獲得他們的信任,是轉化“后進生”工作的基礎的基礎。后來,我會常常找到這位同學,與他談心,問問他其他學科的學習情況,生活上是否有困難。慢慢的我發現他變了,成績提高了,一些壞習慣也在慢慢的改掉。與優秀生相比,“后進生”無論是學習還是行為習慣,都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一般來說,他們所處的家庭環境和周圍環境都不太理想,甚至有的還比較惡劣,他們常常得不到應有的關心和愛護。但是,“后進生”也有自尊心,也有被同學和老師愛護的愿望,他們希望得到社會、家庭、學校老師的一視同仁,得到別人的尊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av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综合精品| 夜夜躁狠狠躁2021|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 免费人成视频x8x8入口app|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igao视频|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国产97色在线 | 国产| 大陆极品少妇内射aaaaa|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国产老熟女网站|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潘金莲|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视|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新版| 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4438| 国产精品sp调教打屁股|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7在线 | 亚洲| 成熟了的熟妇毛茸茸| 国产果冻豆传媒麻婆|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亚洲处破女 www| 成人免费无遮挡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久久被窝亚洲精品爽爽爽| 乱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