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創新與創業教育

創新與創業教育精品(七篇)

時間:2023-07-05 16:12: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創新與創業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創新與創業教育

篇(1)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專業教育;融合

0 引言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周遠清認為實施創新創業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業素質,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現實需求,也是發達國家正在興起的一個趨勢[1]。創新創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創業教育應該加以規范化和制度化,使得創新創業教育深入每個學生,而不是僅限于滿足少數學生的需求。

教育部在 2010 年印發的《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要融入專業教育,作為專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2]。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兩者有著緊密的關系,并不是孤立的。專業教育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理論基礎,創新創業教育則是專業教育的實踐與應用。

1 創新創業教育內涵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為目標的人才培養活動。創新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是一種以創新為先導的教學模式,相對于傳統教育,是教學內容、方法、思想、評價、教育體制的創新[3]。

創業教育是培養具有開創個性的人才,使其富有創業精神、創業意識等綜合素質,具備成為企業家的能力[3]。通過對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的改變,讓大學生具備創業能力,并使它成為大學生自身的素質,成為一個創業人才。

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是相輔相成,有機統一的。創業過程中也需要有創新精神,其中發現創業機會就是一種創新。創新創業教育就是通過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開發和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和能力,使大學生具備創新創業精神與創新創業能力。

2 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目前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主要有三種:

(1)由經管學院負責

由經管學院開設面向全校學生的創新創業類課程,任何一個對創新創業感興趣的學生都可以選修這類課程。經管學院主要傳授商業計劃書書寫、資本運營、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給感興趣的學生。這類課程的知識內容都較為容易,因此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創新創業中來。比如北京大學由光華管理學院負責全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并開設了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創業管理方向的雙學位輔修。

(2)成立專門的創新創業學院

創新創業學院面向在校全體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培訓工作。創新創業學院通過系統全面的創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創新與創業能力,實施全覆蓋、分層次的創新創業教育。目前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專門的創新創業學院,比如上海交通大學創業學院、中山大學創業學院、暨南大學創業學院等。創新創業學院除了針對全校學生開設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外,特別針對一部分有強烈創業意愿的同學,進行雙學位和雙專業的招生,但招生一般規模較小,比如中山大學創業學院的創業黃埔班每期招生30人。這種培養方式的培養目標比較明確,目的就是培育未來企業家,并實現創業意向同學、創業導師團、風險投資家等群體的聚集。

(3)成立大學科技園

大學科技園指以大學、特別是研究型大學為依托,以轉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術企業、培養復合型人才為主要任務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組織形式,是在新經濟迅速興起的大背景下大學功能的延伸[4]。國家科技部、教育部于1999年開始組織開展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試點工作。

大學科技園的人才培養不拘泥于傳統的教學,而是根據市場的需要對具有一定技術基礎的人才進行培訓。不僅為他們提供鍛煉機會,也為他們提供創業環境、實踐條件和培養創新思維 [5]。大學科技園這一平臺與其他創新創業教育的平臺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使創業理論教學、教師指導、實踐訓練和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緊密結合。可以實現多層次、多渠道、立體化的信息交流、評估和反饋。

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大學科技園,比如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南昌工程學院大學科技園。

3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互動

3.1 創新創業教育開展的現狀分析

近些年,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高校自身以及社會的重視,對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高校給予資金等多方面的支持。目前創新創業教育存在以下問題:

(1)把創新創業教育淪為創業培訓。

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兩者同樣重要。創新教育培養學生首創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業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但目前高校里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大多僅為創業教育,而對于專業培養中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則沒有足夠的重視。

而目前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只停留在某種技能與操作層面,并沒有真正融入到專業教育的教學體系中,創新創業教育還停留在培養和扶持少數人的"創業活動",而不是多數人的"創業教育"。

(2)創新創業教育孤立于專業教育。

目前各大高校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的受眾較小,僅為一小部分有強烈創業意向的學生。把創新創業教育簡單的淪為參加大學生"挑戰杯"比賽和對有創業意向學生的教育。脫離專業教育的創新創業猶如空中樓閣,缺乏理論基礎,不能長久。很多高校中的創業大部分是低層次的創業,比如開個網店、在學校租個門面賣東西等等。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創新創業教育脫離了專業教育,使得創新創業的實踐都是在沒有技術門檻的領域進行。很多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多為從事學生工作的教師,比如輔導員等,專業教育教師幾乎沒有參與進來,這也是造成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脫節的重要原因。

(3)課程體系不完善。

從目前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來看,很對高校僅是開設一兩門創新創業類課程,沒有形成體系,而且很多課程為選修。另外很多課程都停留在課外環節,處于一種應付差事的狀態。創新創業教育有著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因此必須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才能有效的指導學生開展創新創業。

3.2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的關系

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都是為了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不能把二者剝離。專業教育中按崗位對口分專業辦學,創新創業教育強調的是整體把握[6]。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存在如下關系:

(1)專業教育是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論基礎。

創新與創業都需要有具體的方向,而方向的選擇來源于專業素養。發現問題和發現創業機會都是以專業知識為保障的。專業教育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理論基礎。創新創業很多都是在一定專業領域內開展的,需要有一定的專業支撐,良好的專業教育是實施創新創業的基礎[7]。

(2)創新創業教育對專業教育促進。

創新創業教育使得學生更好地了解專業知識的用途,讓學生知道為什么學,從而提高學生專業學習的積極性。創新創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強化與促進專業教育的作用。通過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和心理品質;另一方面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讓學生了解專業知識的現實需求,從而激發學生對專業知識學習的興趣,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從而強化專業教育[8]。

專業教育是理論基礎,創新創業教育是實踐應用,二者不能相互取代,但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進。高等教育需要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以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課堂教學為實施載體,在專業教學中滲透創新創業的意識,訓練學生綜合能力,提高學生整體素質,達到高等教育的最佳效果。

4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

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不能脫離專業教育,必須依賴于專業教育。有了專業教育的支撐,也更容易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因此為了實現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需要把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進行融合。

4.1 教學理念的融合

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都是為了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為經濟建設服務的高級人才。從人才培養目標上來看,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具有創新思維的高級人才。

因此專業課任課教師不要把創新創業教育理解為少數創新創業類課程的老師的事,而應該積極參與進來。而創新創業類課程的老師也要緊扣學生的專業方向,不能泛泛而談,要做到有的放矢。

4.2 培養方案的融合

創新創業教育應該成立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而不僅僅是一兩門課。即在現行的專業課程體系內增加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

(1)理論基礎知識培養

在修訂培養計劃時,避免專業教育中偏窄、偏專的傾向,加強通識教育。同時,應加強綜合性教育,做到學科交叉,拓寬學生的知識面。[9]如工科專業的學生應當開設經管類課程,而經管類專業學生應該學習工程類相關課程。因此,針對學生的專業不同,應設置不同的創新創業類課程,形成課程群,以供學生選擇。

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群,需考慮課程的銜接和連貫。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的課程體系中,理論課程主要由通識必修類課程(英語、數學、政治等)、通識選修課(學校特色課程)、學科基礎課(某學科大類要求學習的課程)、專業必修課、專業限選課和公共選修課(綜合知識和素質類)組成。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還包括各類實習實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實踐類課程。

把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群分為兩大模塊,一為公共選修課類課程,另一模塊為專業限選課。公共選修課類課程是針對全校各個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可以在此設立一些與專業聯系不怎么緊密的課程。比如《創新創業基礎》、《創新思維與方法》、《創業團隊》、《商業計劃書寫作》、《職業生涯規劃》、《企業模擬經營》等。因為專業背景的不同,不同的專業開設不同的創新創業課程。因此在專業限選課模塊中加入一些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群。可以考慮設置一些需要一定專業素養的創新創業教育類課程,比如:《科技創新》、《產品設計與創新》、《科研方法論》、《創業項目管理》、《商業模式設計與創新》、《創業融資》、《創業營銷》等。同時,推行彈性學分制度,給予一定的創新創業通識教育學分和創業技能學分。

(2)實踐動手能力培養

實踐教學也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創新創業教育離不開實踐鍛煉,因此在培養計劃中,應該重視實踐類課程的設置。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也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專業教育密切相關的實踐課程,這類課程主要是為了學生能把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用于解決實際問題。比如課程設計類、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實踐課程。另一方面的實踐課程主要是讓學生能夠參與到具體的創新創業。如:大學生科研訓練、挑戰杯等課外競賽、大學生科技園等創業實踐。

4.3 教學內容的融合

在培養方案融合的基礎上,強調教學內容的融合,即在專業教育的課程教學中加入創新創業教育。實現教學內容的融合需要專業老師的積極參與。實現教學內容的融合,需要專業教育的教師在專業知識的講授過程中,穿插創新創業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清晰的了解每一個專業知識的用途,既有利于提高學生該課程的學習熱情,也有利于創新創業教育。

在專業教育與創新教育融合方面,專業課程教師應該把本學科的前沿和動態引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了解該學科的發展,有利于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培養。在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融合方面,主動從所授課程中探索、挖掘創業教育元素,結合創業項目、創業大賽、創業任務、創新發明詮釋所授知識的用途,指明知識對于職業、創業、創新的作用。[10]

4.4 教學方法的融合

在傳統的專業教育過程中,老師扮演的是一個演說家的角色,學生只是一個聽眾。在這種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過程中,課堂氣氛壓抑,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在強調創新創業教育的專業教育中,教師必須轉變角色,應該扮演一名引導者,引領學生學習。

為了實現教學模式的轉變,專業課程的講授老師應該采用新的課堂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進來,讓學生能夠積極思考,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常見的教學方法有:角色扮演法、任務驅動法、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行動導向法、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構思、設計、實現、運作)等等。

另外通過網絡多媒體技術,把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堂之外,例如MOOC(慕課)這種形式。這樣學生可以針對他們在創新創業活動過程遇到的問題,自主在網上學習,有利于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

4.5 實踐平臺的融合

創新創業教育除了理論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實踐鍛煉。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應該為學生提供各種實踐平臺。

目前專業教育的實踐平臺主要有:課內實驗、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等集中實踐。但這些對于創新創業教育而言還遠遠不夠。因此我們首先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專業教育的實踐平臺,專業教育的實踐教學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動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其次積極開展一些具有創新創業教育特色的實踐活動,比如大學生科研訓練、各類創新創業競賽活動、建立創新創業園區與孵化基地等。在這些課堂外的實踐活動中,也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

5 結束語

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不能脫離專業教育來實施,我們需要充分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緊密的關系。創新創業教育要想取得成功,必須與專業教育進行融合。專業教育也以此為契機提高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為了讓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能夠更好地互動,需要進行教學理念、培養方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平臺等方面的融合。通過這些方面的融合來提高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周遠清.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創業教育分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0,(1):1-3.

[2]張久獻.新形勢下創新創業教育與課堂教學融合研究[J].才智,2014,(19):210-211,214.

[3]王恩德.創業教育和創新教育相結合的教學資源開發研究[J].科教文匯,2012,(28):42,46.

[4]王濟昌,王曉.現代科學技術名詞選編[M].河南: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2.

[5]張真柱,許日華.以大學科技園為載體培養創新創業人才[J].中國高等教育,2012,(24):40-42.

[6]江瑋 李文 汪麗琴,等.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廣場,2013,(11):252-256.

[7]陳強.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與會計專業教育融合的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12):110-112.

[8]王福英,林艷新,候新.創新創業教育與會計學專業教育融合探討[J].會計之友,2010,(3):123-124.

[9]邵景玲,孫好芬,宋代敏.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培養創業型人才[J].中國冶金教育,2011,(2):78-80.

篇(2)

關鍵詞: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2.072

0 引言

我國職業院校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學生的就業情況,其突出培養的也是專業應用技術型的人才,職業院校在學生就業方面做出了許多努力。但是,依據我國大學生畢業就業實際調查,就業情況不容樂觀。而為推動學生進一步就業,國家以及職業院校則從另一個方面入手,即以創新創業帶動學生就業,因此職業院校開展了相關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活動。這一理念自2002年提出,在不斷發展和實踐中,更是將這一理念強化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眾多職業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中不斷形成自己的模式。為此,本文以下則先對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進行的分析,再深入探討其有效實踐,促進職業院校學生創業就業。

1 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分析

關于職業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剛開始主要是借鑒國外的相關教育手段和方法,后來則是結合自身辦學情況,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在這一過程中職業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效果與水平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

根據數據調查以及相關報道,我國許多職業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方式方法,而在教育活動中職業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也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部分職業院校還獲得了創新創業教育50強排名,其中包括了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6所院校。

此外,依據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方面的數據調查,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業數量相對提升,并且也高于重點高校畢業生創業數量。在2015年的數據中,高職院校畢業生占個體工商戶的比例為58.89%,占私營企業的比例41.20%,而重點高校畢業生占個體工商戶比例為3.70%,占私營企業的比例僅為8.98%。并且依據數據顯示,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的意愿度也得到極大的提升。

由以上提到的相關數據,我們可以看出職業院校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的確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這一點非常值得認可。但是,職業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也存在和面臨著一些問題,對此我們必須予以正視,并且要積極采取措施不斷改進創新創業教育方式方法。

2 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面臨的困境

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職業院校開展了相應的活動,尤其是開設了相應的課程,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根據對職業院校教師以及領導的采訪和問卷調查,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在實際當中是存在一些困境和問題的。而具體的困境和問題則主要有以下兩點。

2.1 創新創業教育沒有一個好的體系或模式

在實際的創新創業教育中,職業院校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的方式進行。由于可借鑒的教育體系和模式極為有限,教師在課堂上沒有適合的教材,有時課堂教育教學的目標并不是非常明確,從而導致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質量不高。并且由于當前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許多職業院校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將“創新創業教育”視為“就業教育”,使得創新創業教育受到一定的限制,甚至對學生往后的職業發展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2.2 創新創業教育缺少實踐的平臺

職業院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中,實際上是需要一定的資金予以支持的,但是學校關于這方面的資金極為有限,因此創新創業教育最多的是以課堂教育為主。教師主要向學生灌輸的是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以及理論,缺乏一定的實踐平臺。致使目前存在創業創新人數增多,但是創業創新的成功率還比較低的現象。此外,關于創新創業教育很少有職業院校建設符合創新創業實踐要求的校內實踐基地,使得學生缺少實踐創業創新能力,創新創業教育的效果也不明顯。

在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實際上還面臨著其他許多問題,本文結合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實際認為以上兩個方面目前是極為突出的兩個問題。

3 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建議

為提高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效果,解決教師和學校在實際創新創業教育中面臨和存在的問題,本文認為職業院校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3.1 構建符合學院情況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創新創業教育需要教師和學校給學生灌輸相應的理論思想,但是具體該如何幫助學生形成積極正面的創新創業思想,教師和學校則要采取一系列的行動,從而形成一個符合自身學院情況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對此本文認為可以大致以“學校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和實訓教學活動――教師組織安排學生進行理論學習以及相關實訓――學校和教師對學生理論和實訓進行評價”三步走的模式進行。在這三步走的具體過程中,學校和教師再依據學校情況,制定更為具體的方案,方案需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并且能夠步步落實。

3.2 構建學生創新創業的實踐網絡

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充分讓學生認識到創新創業具體該如何做,在創新創業中會面臨什么樣的問題,有該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等等。當然受辦學條件限制,沒有一所高校可以獨立提供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所需要的全部實踐和實訓的條件,因此職業院校可以著力構建一個學生創新創業的實踐網絡,既加強校企合作,有積極開展除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以外的活動。例如,在校內開展創意大賽、利用網絡開展創業模擬比賽等相關的活動。此外,學校也為學生創新創業搭建相應的信息平臺,集中展示創意設計、創業信息、交流創業心得、開展模擬經營等。在這些實踐活動中,可以以學校教師為帶頭人,也可以讓相關企業的負責人帶頭參與,幫助學生真正開展創新創業活動。

除以上兩點實踐建議之外,還可以采取許多其他的方式的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始終是創新創業的主體,在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讓學生參與進來,從而不斷影響學生,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目前是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的,但是為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率還需要進行不斷的努力,未來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必定也有更高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程建偉,李九成.市屬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2):1-3,21.

[2]曲秀琴,呂秀麗.構建“多維度”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的研究與實踐――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模式的新思維[J].科技創業家,2013,(19):180-181.

[3]吳永軍.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困惑與革新思路[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5,(05):25-27.

[4]強偉綱.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的探索與實踐――以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為例[C].2012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無錫市教育局、無錫職業技術學院,2012:6.

篇(3)

(一)成立各級工作組,三部門聯動合作。校級領導小組由書記、校長擔任組長,副書記、副校長任副組長,教務處、團委、學生處、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等部門書記為成員,負責全面指導創新創業教育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為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具體執行機構,辦公室掛靠教務處,主任由教務處處長兼任。各二級學院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加強對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組織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領導小組。學校將就業指導工作從原招生就業處分離出來,連同創業指導工作,成立了就業創業指導中心,為立志創業的學生團隊或個人提供項目引導、技能培訓、法律援助與政策咨詢等個性化、專業化服務。教務處、校團委、就業創業指導中心三部門聯動,既有各自工作重點,又聯動合作,在各級各類創新創業項目申報、創新創業能力競賽、師生創業實體和成果的孵化等工作中發揮各自部門的工作優勢,形成相互有效支撐、分工協作的機制,實現了校內資源的高效整合,有效推動了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二)建立并完善激勵保障機制。為鼓勵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在校園中營造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校團委每年在全校范圍內舉辦“天中科技杯”學術節,培育、選拔并表彰各級各類創新創業競賽與專業能力競賽等成果,全面提升創新實踐能力和學術科研水平。設立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在目前每年50萬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由團委、教務處負責管理,推動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全面發展。《天津中醫藥大學本科生發表學術論文版面費報銷規定(試行)》,設立本科生論文版面費,用于全日制本科生版面費和專利申請費的報銷,進一步調動我校本科生參與創新研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踐。在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申報指南中增設創新創業類課程群建設和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鼓勵教師積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每年進行優秀本科畢業論文及優秀指導教師評選,并對優秀論文、創新成果進行表彰。鼓勵各單位積極與社會相關基金會、校友、企業積極聯系,爭取得到社會的支持,鼓勵學院利用社會資源設立學院的創新創業基金,為學生開拓創業視野。(三)教育教學改革探索前行。設置創新創業實踐學分,在學生手冊中公布《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課堂學分管理辦法》。管理辦法中設置了創新創業活動學分,每年修訂并完善相應的創新創業學分認定、累積、轉換的管理辦法,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接受最基本的創新創業教育。鼓勵并支持廣大一線教師及相關管理人員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通過成立創新創業教育教研室、設立相關研究課題、鼓勵創新創業教育試點等工作,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傳統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相互滲透,促進教師進行創新創業活動。改革考試評估內容和方式,實施形成性評價,注重對學生運用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探索并實行非標準答案試題考核。充分發揮考核與評價體系的“指揮棒”作用,引導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轉變學習觀念,改變學習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展。

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不斷豐富

(一)建設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必修課程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是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途徑。通過創新創業類課程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創新創業的基本知識、途徑和一般規律,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充分利用各類資金引入創新創業類網絡課程,充分發揮網絡學習資源優勢,面向全校學生,開展創新創業通識教育,實現線上學習和線下教學聯動機制,形成層級遞進的一套完整的“慕課&微課”下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促進我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和創新,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二)建設服務專業培養要求專業限選課程各專業要根據性質的不同,充分發掘本專業創新創業的教學內容,可以側重于創新教育,也可以側重于創業教育。醫藥類專業著重強化創新教育,培育創新成果,促進成果轉化,推動以專業創新成果為基礎的創業實踐;管理類專業側重以創新的理念和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創辦企業。學校在管理學院搭建創業教育與實訓體系平臺,構建多層次、模塊化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充分使用了知識互動、評估、角色扮演、模擬經營、競爭對抗等各種培訓教育領域最新手段與技術,大大提升了學習者的學習效果。該模塊包括認知創業應用、創業能力評估、商業模式應用、政策達人應用、案例達人應用五個子模塊。(三)建設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能力拓展板塊充分利用學校管理學院師資和已經購置的“爾雅通識課平臺”,線上和線下有機結合,充實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內容,培養創業者解決創業中可能遇到的具體問題的能力。建設“創新創業能力拓展板塊”,使有志于創新、創業的學生能夠根據自身需要選修相關課程,獲得相關知識,促進創新創業能力的養成。探索以任選課方式推行專業學術社團、實行科研課題開放等創新創業教育方式,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面向全校學生開設創新創業選修課課程,并邀請我校主管教學校長、主管創新創業教育校長、主管大學生創新創業具體落實工作的團委書記、針灸推拿學院院長等作為主講人,從創新與創業的概念、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精神、創新創業思維、創新創業的方法、創新創業成功案例剖析以及我國、我校創新創業管理制度等多角度為我校學生闡釋創新創業的內涵及其重要性,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創新創業項目,培養其創新創業能力。我校對學生分階段地進行創新創業引導,現已開設必修課3門,選修課4門,累計授課160學時,修習課程學生4800余人。學校積極探索將創新創業教育分階段、多渠道、點面結合地融入人才培養體系,著力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創業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創業與職業生涯發展的關系,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

三、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廣泛

(一)思維啟蒙平臺。為營造良好的校園創新創業氛圍,培養我校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我校整合院校兩級資源,促進優秀人才和創新創業成果的不斷涌現,啟動了“天中科技杯”學術節。學術節開展期間,我校先后組織了“岐黃雛鷹”學術科技論壇、“天中大講堂”、科技論文寫作與投稿專題講座、科技創新基金等相關活動,人文知識競賽、校園微視頻大賽等一系列的科技創新創業活動。各學院圍繞“天中科技杯”學術節主題,結合自身專業特點,分別開展了系列學術活動月活動。(二)校、市、國家三級大創平臺。學校為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創業實踐項目提供便利條件,鼓勵并支持學生申報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為學有余力,有興趣進行創新創業訓練的學生創造自主主持項目的機會,搭建校、市、國家三級創新創業訓練平臺,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顯著提高,三分之一以上學生積極參與申報各級創新創業訓練項目。五屆校級創新基金共資助了286個項目,共立項國家級項目52項,天津市級項目63項。通過校、市、國家三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驅動,推進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強化大學生的科研能力培養,繼續遴選資助一批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以增強學生的專業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鼓勵對科研成果進行轉化,達到創業實踐的目的。(三)專業能力培優平臺。依托各級各類實驗教學中心、實訓教學中心,不斷強化中醫學類學生思維能力、臨床實踐能力,中藥類專業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護理類專業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等,形成了“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創新為翼”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增強學生綜合能力訓練的積極性,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搭建培優平臺,通過培訓、比賽等形式,加強學生專業思想教育、創新創業及專業能力培養。發揮各類大學生專業能力競賽、天津市創新創業獎學金評比、“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引領作用,積極組織開展校級專業能力和職業技能競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強化創新創業,實現賽事育人功效。(四)創業孵化實踐平臺。我校“天夢”眾創空間堅持“服務與指導”雙項并舉,是我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的有效載體。學校為已入駐創業團隊提供免費的辦公場地和資源,發揮流動工位的作用,提供辦公、培訓、考核、洽談等指導和服務。積極通過“”網站,以及“天中就創業”“天中SC-DA”“創客在天中”“眾創空間團隊”等微信平臺、QQ群,定期創業政策推廣、創業活動分享、創業資源整合等信息。將優秀創業團隊的事跡推薦到《天津日報》、《渤海早報》、天津廣播電臺生活頻道《創業者說》欄目及“北方網”“濱海高新網”“今日頭條”等多家網絡媒體進行報道。以創業培訓提升學生創業能力,組織大學生創業培訓班,講解國家、天津市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有關政策和優惠措施,傳授創業的理念、基本知識和技能,近300人參加并取得了創業培訓證書。舉辦網絡模擬經營公司實訓課、“大學生創業———路在何方”等專題培訓輔導等培訓輔導、實訓實踐類講座。依托“天夢”眾創空間,依托豐富的實驗室資源、實驗實訓基地資源等突出專業服務特色,為學生提供創業成果轉化的有效服務,打造了“岐承”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實現優秀學生項目成果轉化。2014級碩士研究生鄧憶伏創建的“恒益堂”,將中醫藥專業特長與日益增長的養生保健需求對接。2012級本科生馬亞樂相繼注冊成立了“天津綠印廣告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與“天津綠印云創科技有限公司”,現已在天津市、吉林省等20余所高校校區開設直營和加盟分店。

四、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初步建成

(一)師資隊伍高素質、多元化、專兼職結合。學校要選任一批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擁有一定創業經驗的干部教師充實到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中,為學生開設創新創業公共選修課或必修課,以學校領導、部門領導、學術帶頭人為主。此外各學院至少要有一名教師或者輔導員從事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工作。學校還聘請了校內外導師、附屬醫院及教學醫院專家為創新創業項目指導教師,邀請智聯招聘經理、天津電視臺《非你莫屬》特邀嘉賓,福能集團CEO等企業負責人為創業企業導師,為學生創新創業導航。初步建成穩定的、專兼職結合、具有創新創業能力和經驗、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團隊。(二)積極開展師資培訓以及聯動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與績效考核。為激發教師不斷提高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校通過選送外出或邀請創新創業教育專家進校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培訓班,對負責創新創業教育的黨政干部、輔導員和指導教師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業務培訓,不斷提升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將教師從事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情況作為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和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鼓勵教師指導學生開展創新創業訓練活動,鼓勵在職教師兼職擔任創新創業教育指導教師。教師年底績效考核以及教學綜合測評結果參考指導學生參與創新創業類競賽獲獎或創新研究等成果,并將教學綜合測評結果與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聯動。對教師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工作予以認可,能夠量化的工作,納入教師教學綜合測評指標體系;無法量化的工作,作為年度獎勵性績效評定依據之一。

五、創新創業文化氛圍日漸濃郁

(一)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氛圍。廣泛宣傳,加強學生對創新創業政策與機制的了解,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生創業指導服務中宣傳載體的建設,做好政策引導和創業交流的平臺建設。建立“創客在天中”創業交流QQ群、“天中創客微部落”創業交流微信群和校團委官方微信,并依托校園網開辟大學生創業專欄,及時向學生關于創新創業的政策,并且引導大家交流創業想法,擴大創業教育的受益面。幫助我校大學生提升創業意識,了解創業市場,提高創業能力,促進我校學生創成業、創好業。定期組織教師、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經驗交流會、座談會、調研活動。邀請企業兼職導師來院做講座,為學生開拓創業視野。積極發揮學生社團作用,定期舉行講座、論壇、見面會、研討會等學術交流活動,大力建設校園創新創業文化。(二)廣泛開展實踐活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學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與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把學生創新創業社團作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陣地重點扶持,旨在通過社團指導學生自主實踐創新。通過暑期三下鄉活動,“中醫療法進社區”等一些活動,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開展課題研究調查,并將創新創業實踐結果進一步普及應用,有力地推動了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實施了創新創業社會實踐“四個一”工程(即一次活動、一次研討會、一次評比、一次展示)。注重典型宣傳效果,涌現出多項典型項目,如:我校岐黃學子的公益青春暨天津中醫藥大學醫覽華夏———中醫藥文化傳播項目進行公益創業,在一定范圍內傳播中醫藥文化。撰寫《品成語學中醫》書稿,編寫《四季之味》兒童藥膳植物繪本等。項目組利用網站、“醫覽杏林”微信公眾號,普及有關中醫藥文化知識,中醫名家故事等。同時,開展面向兒童、留學生、社區民眾的宣講活動,反響熱烈。諸如此類的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科技創新水平不斷提升,創新創業項目立項逐年遞增,學生在各類科技創新大賽中屢創佳績,達到了以點帶面的效果,形成了“比、學、趕、超”的局面。創新創業教育是高水平大學人才培養的歷史使命[2],天津中醫藥大學要建成以重點學科建設和中醫藥對外教育為特色,以科學研究為優勢,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醫學、理學、文學、管理學、工學、教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外向型、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教學研究型中醫藥大學,勢必要在創新創業教育這條道路上穩扎穩打,構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新模式,依據創新創業的時代要求,使得更多的創新人才孕育而生。[3]

作者:李增艷 闞湘苓 李佳恒 王帥英 單位:天津中醫藥大學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Z].國務院辦公廳,2015.

[2]周祖翼.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中國高等教育,2013(8):42-43,47.

篇(4)

創業教育應當分為創業理論教育和創業實踐教育兩部分。理論指導實踐,實踐能夠促使理論的進一步完善,因此創業理論教育和創業實踐教育的耦合才能使創業教育不斷發展。然而,當前高校普遍開設的創業課程偏重于理論教育,甚至只依賴于理論教育,創業實踐教育處于一個幾乎停滯的發展狀態。這不僅使大學生創業一步步脫離現實,導致成功率低,也使得創業理論教育難以跟上時代步伐和現實要求。

1.創業實踐教育與理論教育比例失衡

從傳統的教育理念與模式來看,中國的教育重理論、輕實踐,導致教育教學與實際應用脫節,這是長久以來呈現的問題。尤其是當前按照國際人才衡量標準,中國式人才動手能力的缺乏使我國即便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也難以在國際人才交流中占據優勢地位。創業教育起源于重能力、輕學歷的美國,其初衷也是培養學生創業能力以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重點就在于創業實踐訓練。而我國目前的創業教育顯然已經偏離了創業教育的初衷,存在著理論教育比重大、實踐教育比重小的明顯缺陷。這樣的教育理念使得學生缺乏動手實踐能力,空有滿腹經綸而無實戰經驗。

而創業實踐教育的匱乏也使得我國創業教育相關的理論研究不容樂觀。不僅沒有權威的教材體系,教師也缺乏相關的創業實踐經驗,師資力量明顯短缺,這種情況導致很多高校所開設的創業相關課程,僅以創業導論等入門知識為基礎,缺乏更深入研究的課程。而且,實踐的缺乏還導致相關理論難以與時俱進,根據現實要求及時更新,使僅有的理論教育也缺乏專業的實際的指導作用。當然,“創業實踐教育的有效實施與一國的經濟、社會的發展程度密不可分,完善的創業教育也需要建立在經濟的高度發達基礎之上。”

2.創業實踐教育與現實市場情況相比失真

市場是一個永遠處于變化狀態的環境,所以要想創業教育取得預想的效果,就要有“以不變應萬變”的高度概括性和涵蓋面。從目前我國已經開展的創業實踐教育來看,以高校創業園的形式最為普及。但創業園這種方式不僅覆蓋面小,而且學校一般會保護學生的創業激情,避免其失敗,這也使學生對創業難度缺乏準確預估。更有一些高校則熱衷于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創業比賽,把獲獎作為目的,至于創業計劃書是否符合市場實際,又能否付諸實踐,則不太重視,很多創業計劃書參賽后就被“束之高閣”。

不僅是在教育方式有所欠缺,在教師資源上也存在著一定的短缺。“創業教育首先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創業體驗、創業知識和創業技能。”但是從我國的教師資源來看,大多缺乏創業實戰經驗或是經歷,對創業也缺乏現實性認識,所以更難給予學生準確的指導。

3.創業實踐教育缺乏效果反饋

實踐教育不同于理論教育,理論教育在結束后可以通過考試方式來驗收學生的學習成果,而實踐教育則是個性化效果,更側重于每個受教育者內心的體驗與收獲。我國目前的創業實踐教育就面臨這樣的問題,即實踐教育過后缺乏效果反饋。高校的做法往往是,進行了一些理論指導后便要求同學們撰寫創業策劃書,不僅不關注學生的意向和需求,而且在實踐過程中也缺乏實際指導。至于“創業”的成功與否,更是甚少關注。這樣的做法使原本沒有創業想法的同學“被創業”,從而對創業產生抵觸心理;而原本有創業激情的人可能因為沒有專業指導而放棄創業,或是畢業后盲目創業導致失敗。所以,創業實踐教育效果反饋的缺失不僅使創業實踐教育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還有可能適得其反,事倍功半。

高校創業實踐教育的改進與創新

“創業教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教育的“第三本護照”,和學術教育、職業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高校創業教育,依托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擁有豐富的理論基礎、科研能力和政策支持,只要對創業實踐教育進行不斷的完善,定能夠為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改進與創新。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科學的哲學告訴我們,實踐是理論的基礎,理論對實踐有反作用,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創業教育是科學,但最終需要回到應用層面,因此要強調實踐。一方面,實踐是創業教育的初衷所決定的,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實踐經驗的增加可以幫助創業理論研究走在時代前沿,使理論更具指導性。有些高校仍停留在理論層面,更多的學校開展很多相對零散的創業實踐教育活動,但缺乏系統性。“對于創業教育,我們應該更多地從學生需求和社會需求這兩個最本質的角度去考慮。”

目前,“我國創業教育形成了分別以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為代表的三種創業教育模式。”三種模式分別以第二課堂、創業園和創新教育為依托,但相同點是都注重理論教育的同時,為學生創造更多實踐機會。從創業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來看,各高校應該充分結合本校和本校學生的特點,在借鑒已有成功經驗的同時形成專屬本校的創業教育體系,為本校學生爭取更多的實訓機會。

2.創業實踐教育的方式和理念創新

當前的創業實踐教育應該不僅僅針對學生,更要針對教師。培養一批有理論基礎、有實戰經驗的專業的創業教師是培養創業型人才的基礎。因此高校應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創業模擬活動,以獲得創業的體驗;其次,對教師進行專門化培訓,使之學習和掌握有關創業教育的教學知識;再次是進行案例示范教學或討論會,增加與其他高校或是專業人士的交流。

對于學生創業實踐教育,高校應實施大學生創業實務輔導工程,“與工商、稅務、科技、金融等部門建立工作聯動機制,幫助大學生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的企業注冊、稅收優惠、風險評估、貸款融資、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問題”。建立大學生創業扶持制度,通過“種子資金”等形式,對創業項目進行分類評估,并擇優進行資助和激勵。建設大學生創業實習實訓平臺,在校內建設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的同時,更要在校外聯合地方政府共建大學生創業產業園或是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為孵化成熟的創業項目實現公司化運作提供場所。

此外,創業教育還應從理念方面注重個性化培養。我們有必要理清這個大前提,創業教育和創業是兩碼事,創業教育重在于“教育”,而創業則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商業活動,創業教育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與素質,發掘自己的創造潛能,并非要鼓勵大學生畢業后都立即去創辦自己的公司或者經營自己的店鋪。作為一項學校實施的教育活動,甚至是“必修課”,“創業教育的實施對象自然是要面向全體學生,而創業則是個性化、個體的活動,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要參與到創業的活動中去。”其實,高校在實施創業教育的過程中,還可以繼續細化、分類實施創業教育:一種是大眾化的,面向全體的在校生,重在培養學生的“企業家”精神;另一種是個性化的,對于有創業愿望和具備現實條件的,應該給予充分的指導和幫助。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真正所謂“因材施教”。

3.引入教學質量評估體系

教學質量評估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標和標準,對教師的教學進行系統檢測,并評定其價值及優缺點,以求改進的過程。教學效果反饋的及時性與真實性不僅能夠引導學生對實踐過程進行反思,同時也能使學校和教師通過效果反饋了解同學們的需求和問題,為下一步教學的進行和今后教育的完善提供指導性意見。“創業教育是開放式教育,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由學校、行業、企業、社會和市場保障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目前我國高校的創業實踐教育往往是重實踐、輕教育。把資金和機會給學生之后就忽略了教學指導,成功與否也與教師和學校無關,更不會去總結成功經驗或是失敗教訓。這樣的創業實踐教育不僅浪費了國家的相關政策和資金支持,也不能使學生在實踐教育過程中得到應有的收獲。因此,應該引入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加強教學管理制度建設,加大教學檢查和評價力度,建立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將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貫穿于創業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不僅讓學生去做,更要在做的過程中給予專業性的指導。在每一個實踐周期結束后,基于SWOT分析,開展教學評估交流會。由教師對本次的創業過程進行評價,同時由參與實踐的學生總結在本次實踐中的得失,教學相長,共同學習進步。

篇(5)

關鍵詞:工科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工程教育認證

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2015年11月16日印發《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意見》的指導思想是:推動轉型發展高校把辦學思路真正轉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來、轉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來、轉到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上來、轉到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上來,全面提高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的能力。[1]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確立應用型的類型定位和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職責使命,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高校只有全面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才能真正實現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堅持頂層設計、需求導向、示范引領、協同推進的基本思路,以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為重點,構建以提高實踐能力為引領的人才培養流程。深化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改革,優化教育內容和人才培養模式,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專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加強校企合作,建立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專業鏈與產業鏈、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真正實現從注重知識向重視能力和素質的轉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

(一)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

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質量高低的根本標準,在于其培養出來的人才是否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戰略發展的需要。這就要求高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業能力的培養,建立多元化的質量標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基礎扎實、專業水平高、綜合素質好,具有較強創新創業能力的大學畢業生,不僅是高等教育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發展的要求。[2]

(二)符合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要求

在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的今天,高校必須把培養為社會與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應用型人才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建立多元化的質量標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大學生創新思維、實踐能力的訓練,使創新創業教育成為全面覆蓋、面向全體、貫穿于整個高等教育全過程的一種教育模式,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社會對創新創業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這既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也是高校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

(三)有利于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

大學生就業問題是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社會提供的工作崗位難以滿足需求,應屆畢業生面臨巨大就業壓力。盡管一些大學畢業生有自主創業意愿,卻因掌握資源有限、社會經驗不足或自身定位與發展目標不明確等問題舉步維艱。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高校必須通過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創新創業意識、提高創新創業素質、調動創新創業熱情,幫助學生轉變就業心態,變被動就業為主動創業,通過個人或團體創業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帶動更多的大學生就業,這是提高大學生自我競爭力、緩解社會就業壓力、接受社會挑戰的重要途徑。

(四)有利于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國家的重要發展戰略。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需要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通過創新創業,推動產業結構的變化,促進產業績效提高,不斷開辦新企業、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培育新興產業,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創業帶動就業。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肩負著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人才的重任。建立高校創新體系,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能助推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有效促進社會經濟的增長。

(五)有利于大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

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是時代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學生必備的重要品質。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積極的處事態度、良好的行為方式和嚴謹的工作作風,激發創新創業意識和愿望,敢于突破落后觀念,不怕挫折和失敗,提高學生社會責任感、競爭意識和競爭精神。結合自己的專業,了解行業形勢、特征,認識自己的專業能力、實踐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適應社會能力,從而具備創新素質和創新創業能力,對自己人生進行規劃,確定自己的奮斗目標。在創業過程中,能夠進行獨立的觀察和思考,善于發現問題、求新求變求異、勇于探索,不斷提高和完善自我,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并通過自我發展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才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二、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面臨的問題

(一)創新創業教育理念不夠成熟

高校在開始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時,沒有真正把握創新創業的本質,對創新創業教育認識存在誤區,認為自主創業的畢業生是極少數,是學生畢業后的事情,在大學開展創業教育意義不大,對創業教育觀念沒有上升到以社會責任的理性層面與價值高度。學校、教師和學生缺乏成熟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還停留在教授學生如何獲得財富和利潤的層面上,過多局限于對學生創業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創新創業綜合素質的提高。[3]

(二)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不夠完善

科學的課程體系既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平臺和依托,也是完成教學目標、實現教學目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雖然高校普遍開始重視創新創業教育,但是目前國內創新創業教育仍處于起步階段,將創業教育方面的課程列入必修課的學校還比較少,大多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創新創業課程,并沒有在學校課程體系中體現,存在課程內容設置缺乏科學性,教材體系建設沒有權威性,課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缺乏統一性,課程評價機制較為單一等問題。并且課程類型單一,教學方式不夠靈活,課程與實踐脫節,只注重知識教學,忽視了實踐操作,既不能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又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無法真正培養出創新創業人才。[4]

(三)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缺乏融合

創新創業教育是專業培養的向導,專業教育是創新創業的基礎,只有創新融合專業,才能切實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專業學習與創新學習既有階段性的區別,又是密切聯系、相互滲透、互為因果的整體,創新創業教育不能脫離專業教育而孤立地進行,它應是融合專業、互為滲透的教育形式。雖然高校越來越重視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陸續開設了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但是這些課程大多與專業脫節,沒有結合專業進行課程內容和體系的調整,創新創業教育忽視了與專業教育的聯系,在專業課程教學中缺乏激發創新創業靈感與課堂教學有機融合,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就難有成效。

(四)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分離

創新教育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教學活動,其著力點是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求新求變求異、積極探究的心理取向。創業教育是培養創業意識、創業品質、創業能力的教學活動,其落腳點是提升學生社會實踐本領,理性地規劃職業發展路徑。從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的基本內涵的比較中,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內容結構相互融合,在實踐過程中互動發展。但是在高校推行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往往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分離,如經管類學生偏重于兼職創業而忽視創新教育,工科專業多注重創新訓練而忽視創業教育。但是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創新是創業的基礎,創新教育成效只有通過培養的學生未來的創業實踐來檢驗;創業是創新的載體和表現形式,創業的成敗取決于創新教育的根基扎實程度。因此,創新創業教育不是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的簡單疊加,而是蘊含著一種新的教育理論、教育機制和教育實踐。只有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和創業教育有機融合,才能達到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

(五)創新創業教育資源缺乏整合

相關資源缺失或缺乏整合制約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這主要體現在師資、教材、創新創業基地等方面。師資是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要素,創新創業教育要求教師要有豐富的社會閱歷和一定的創業經驗。我國高校大部分教師畢業后即進入學校任教,既沒有社會實踐經驗和創業經歷,也缺乏創業教育意識和創業實踐指導能力,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傾向于理論說教。教材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局限性,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的優質教材,特別是與學科專業相關的系列創新創業實踐類課程。同時缺乏穩定的創新創業平臺,大多創新創業實踐借助于學科競賽、創新設計類競賽、創新創業項目來開展,只有部分學生參加,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難以達到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同時,缺乏與社會資源整合和組織協調,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學習管理經驗、體驗創業過程、提高教師創新創業的教育能力,難以實現;聘請一些創業成功人士、企業家或企業培訓導師作為兼職教師,也不容易。

三、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思路

(一)更新理念,樹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意識

理念決定著創業教育的方向。“創新是民族的靈魂”,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根本目標不是為了緩解當前的就業壓力,而應站在為社會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的高度,著眼于整個民族的創新與創業意識的培養。因此,高校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加強學習、更新理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作為基本思想定位,建立健全課堂教學、實踐訓練、指導幫扶、校企合作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置于素質教育及專業教育的大視野下,融入通識課程、專業課程以及整個教育教學的各環節,落實到大學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以確保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效果和廣覆蓋。

(二)以人為本,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課程是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基本載體,構建科學系統的課程體系是高校開展好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在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改革中,一要科學設置課程,根據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設置課程內容,形成一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人文素質,以及未來創業所需的基本知識和能力。二要突出專業特色,在設置創新創業公共必修課的基礎上,注重創新創業類課程與專業課程的有機融合,以專業教育為載體,在教學中滲透創新創業教育理念。三要理論聯系實際,創新創業實踐活動與專業實踐教學有效銜接。挖掘和充實各類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在傳授專業知識過程中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建設依次遞進、有機銜接、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群,構建一個多層次、立體化的課程體系,并強化課程對創新創業的實用性和指導性,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5]

(三)校地合作,共建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高校培養人才的教學方式要從目前的“知識傳授型”向“創新創業型”轉化,高素質師資隊伍是決定創新創業教育成功與否的要素。缺乏創新精神的教師很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沒有創業意識的教師也很難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必須建立一支由理論教師和實踐教師、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構成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師隊伍,才能達到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一是加強對教師的創新創業教育培訓,鼓勵教師通過培訓學習了解有關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的知識和方法。二是讓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體驗感知創業過程,或給予一定的創業實踐機會和創業實踐,提高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能力。三是聘請一些優秀企業家、工程技術專家、政府部門官員或有過創業經歷的人作為兼職教師,通過短期講學、參加創業論壇等方式參與學校的創業教學,彌補高校實踐型教師不足的缺陷。[6]

(四)加強實踐,提高創新創業教育質量

實踐是創新的源泉,實踐教學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重要平臺。正確認識實踐教學的目的和功能,擺正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根據工科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制定實踐教學大綱和實踐教學考評體系,規范實踐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更新教學手段和方法。在教學活動中,應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總結和實踐教學經驗的交流,探索適合創新創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新模式。在校內,開設專業創新實驗課程和綜合性實驗課程,使學生得到足夠的基本技能訓練,專業創新實驗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綜合實驗課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在校外,深化校企合作層次,加強對實訓教學基地建設,與企業聯合制定和完善以學生實踐能力為主線的培養方案,使學生既要學有所成,還要學以致用,讓學生將校內所學知識用于生產實踐,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業能力。[7]

(五)搭建平臺,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素養

大力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組織學生參加科技創新比賽和創新創業項目,是學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培養社會需求的創新創業型人才的重要途徑。一是設置開放性實驗室,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設計創新性實驗,開發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豐富創新實踐經驗。二是創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利用暑期社會實踐,讓學生走進企業單位,實地接觸崗位,邊學習邊實踐,積累創業經驗。三是搭建創新創業競賽平臺,讓學生形成科研小團隊,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省、國家級科技創新比賽活動,“以賽代練”促進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四是承擔創新創業項目,學生通過參與各類創新創業項目,增加學生實踐鍛煉機會,提高創新創業實踐能力。

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的基本特征,要求構建以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研究分析,對工科專業來說,實行工程教育認證,是培養創新創業應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也是工科專業教育發展的需要。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要求專業課程體系設置、師資隊伍配備、辦學條件配置、教學組織實施等,都要圍繞學生畢業能力的目標達成這一核心任務展開,并強調建立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持續改進機制,以保證專業教育質量和專業教育活力。2015年臨沂大學啟動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申報工作,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成為臨沂大學第一批申報的三個工科專業之一。我們以申報工程教育認證為契機,在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創新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各個方面,按照工程教育認證要求,認真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創新人才培養水平。

(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完善人才培養方案

新修訂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明確的專業觀念和良好的職業素質,掌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領域的學科基礎與專業知識、技術,具備工程項目實施和管理能力,掌握電氣工程及自動化領域系統運行、工程設計、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富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具有沂蒙精神特質和國際視野,能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應用領域從事系統維護、研發及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按照工程教育認證標準中關于專業素質結構、應用知識和創新能力結構、工程技術知識結構的要求,重視理論與實踐應用、知識與工程技術、素質與創新能力相結合,修訂新的人才培養方案。依據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實質等效的標準,確定人才培養的三個要求:基本知識要求、基本素質要求和基本能力要求。面向經濟社會發展和職業崗位需要,使學生在系統掌握專業理論的同時,具備個性發展與工作崗位需要的綜合素質。依據電力行業專業特點,設置電力系統、電氣控制和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三個專業培養方向,分專業方向培養,保證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和崗位適應性。逐步形成專業特色鮮明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

(二)構建創新課程體系,實施創新創業教育

構建“以能力培養為目標,以項目設計為導向,體現工科教育特點”的應用型創新課程體系,進一步完善滿足創新創業教育要求的電氣工程專業課程,探索構建“通識課程+創新創業課程+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在課程結構方面,減少必修課學分,擴大選修課比例,課內總學時控制在2300學時左右,總學分160,選修課占總學分比例不低于20%,實踐學時不低于總學時的35%。課程體系構成如下:(1)通識課。它由人文和社會類課程、工具類課程、創新創業類課程構成。通過通識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從事電氣工程領域工作所需的相關人文、外語和計算機等方面的知識,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基本素質。(2)專業基礎課。它由自然科學類(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普通物理、C語言程序設計)和電類課程(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路原理)構成。是學生具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領域的學科基礎與專業基礎,培養學生的專業基本素養。(3)專業課程。它由專業必修課(電機學、電力電子技術、電力系統分析、自動控制原理、電氣控制與PLC、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技術)、專業方向課、專業選修課和專業實踐課構成。通過專業課的學習,使學生具備適應崗位要求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并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創新方法與創業基礎,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創業能力,能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應用領域從事系統維護、研發工作,具備工程項目實施和管理能力。

(三)推行OBE培養模式,注重綜合能力培養

要以創新設計為重要載體,以社會發展對電氣工程人才的需求為導向,來設計最佳的培養方式。推行目標導向教育,通過確定學習成果、構建課程體系、確定教學策略、自我參照評價、逐級達到目標五個關鍵性步驟,推動目標導向、任務驅動、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教學方式改革。科學組織設計教學活動,建立工作任務與知識、技能的聯系,構建“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推行“做中學”“學中做”,在理論教學的各個階段穿行實踐訓練,貫徹改革思路。在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學分分配、考核指標體系、獎懲制度等方面使上述理念具體化、制度化。將創新精神、創新創業理念與內容融入教學的各個環節。通過教學內容,直接傳授創業知識;通過運用參與式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創新創業體驗,在創業體驗中磨練學生的創業品質,錘煉學生創業能力;通過第二課堂與創新創業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綜合素質。

(四)優化設計實踐課程,加強實驗實踐教學

電氣工程新版培養方案,強化實踐環節教學,減少理論學時,增加實踐學時,注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增加實踐教學比重,確保專業實踐教學必要的學分與學時,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教學,開設一定數量的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實驗,安排結合實際的課程設計和生產實習、畢業實習。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設置的實踐教學學時數由占課時總數的27%提高到35%。構建了多層次、模塊化的電氣工程應用型創新人才實踐教學體系,由基礎實驗模塊、應用實驗模塊、設計實驗模塊、綜合訓練模塊和創新創業實踐模塊五部分組成。借助校內、校外實驗實踐平臺,使課內、課外、社會三大課堂有機結合,并貫穿于電氣工程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全過程。推行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方案。在專業課教學中,選擇部分應用性強的課程,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密切聯系起來,將課堂搬進實驗室,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更好地達到實踐對理論的驗證、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開展從專業到實踐創新循序漸進的教學模式,真正讓學生在實踐動手過程中掌握理論知識,同時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創新設計類實驗,不斷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

(五)建立校企合作平臺,積極推進產教融合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指以高校為技術依托、以學生為主體、以需求為導向,高校、企業、政府共同參與的一種教育培養模式。積極發展與供電公司、電力設計、發電企業的聯系與合作,一方面通過校企合作能夠及時準確把握市場脈搏,了解市場需求,不斷推動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另一方面又能夠充分利用企業、科研機構等的教學環境、教學資源及其在人才培養方面的獨特優勢,促進教育與生產、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斷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與社會適應能力。電氣工程專業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必須以需求為導向,堅持實踐能力培養與職業素質教育結合,與能源電力行業和輸配電裝備制造業建立校企聯盟,將產學研合作打造成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使學生順利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過渡,實現從大學到創業就業的無縫對接。

(六)改革學業評價方式,注重學生能力考核

弱化終結性評價,推廣形成性評價。在課程考核成績加大作業及階段性測驗、期中成績、課程設計、實驗或實際操作成績的比例,全面考核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真實反映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水平。實行激勵性評價,制定學生參加科研、課外實踐、學科競賽、發表學術論文等可以獲得創新學分的激勵機制。對部分課程的能力考核與職業資格考試和技術等級鑒定接軌,以提高考核評價的社會可信度和有效度,同時使學生可以得到相應的技能等級證書。建立實踐教學質量評價和管理體系,提高實驗教學、實習實訓、實踐和畢業設計教學質量。建立教學管理評價機制,對培養目標是否達成進行定期評價,通過評估保證學生畢業時達到工程教育認證培養目標的要求,使學生畢業后具有較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和更強的創新創業能力。總之,創新創業教育是時代的要求,是促進經濟科技發展和提高綜合國力的需要,是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的重大舉措,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又是創新人才素質的集中表現,只有創新教育才能真正讓學生擁有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因此,工科專業作為培養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的主力軍,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必須體現專業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專業理論知識和教學實踐的結合,搭建良好的運行環境和有效運作的平臺。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以課程建設為核心,突出專業特色和優勢,制定和完善教學督導和評價制度,持續改進教學的各個環節,探索完全適應工程專業認證要求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體系、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只有這樣,才能切實轉變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創新創業型人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EB/OL].

[2]李志義.創新創業教育之我見[J].中國大學教學,2014,

(4):5-7.

[3]榮海平,武偉強.大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培養[J].大學教育,2015,(4):47-48.[4]鮑桂蓮,馮愛秋,肖章柯,等.對國內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狀況的分析與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1,(35):22-23.

[5]鞠志宇,陳新華,賈曉紅,等.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5,(1):74-76.

[6]尹喜.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路徑的探索[J].臨沂大學學報,2015,(2):44-46.

[7]周海波,王桂蓮,呂翠微.工科類創新創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黑龍江教育,2013,(6):66-67.

篇(6)

關鍵詞:創新人才培養;創業教育;合肥工業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的重點高校,學校一直重視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近年來,學校通過明晰培養理念、制訂培養體系、搭建實踐平臺、融入科技創新等多種途徑提升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形成了“工程基礎厚、工作作風實、創業能力強”的人才培養特色。本文中,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學校創新人才培養情況作一分析。

一、明晰培養理念,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圍繞“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這個主題,結合專業基礎理論和當前社會發展實際,學校制定了“2015年本科教學計劃和研究生培養方案”,形成了“以立德樹人的道德教育體系為引領、以能力導向的一體化教學體系為基礎、以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實踐教育體系為支撐”的“三位一體”人才培養體系。“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重點強調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注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新的培養體系以能力提升為導向,通過多種途徑為學生提供準工業化的工程訓練,實現學校與社會的無縫對接。具體來說,合肥工業大學主要采取了以下幾個措施。一是強調通識課程中的綜合教育。在新的培養計劃中,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學校通識課程在內容和形式上分層次進行并有所側重,將原來集中在課堂中講授的教學模式改為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新模式。同時,學校通過舉辦各類講座、深入企業實習、社會實踐等方式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工業培訓中心依據學校的辦學思路,圍繞加強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綜合分析與創新能力、自主設計與創業能力的培養和創建國內一流人才培養基地的目標,設計有自身特點的“多層次準工業化實訓與創新訓練”教育教學培養方案。第一,以培養學生的實訓、實驗素養為主要目標的基礎教學平臺。基礎教學平臺以工業培訓中心實訓平臺為依托,以“工程認知博物館”為基礎,開展基礎工程實訓項目,使學生掌握扎實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工程素養。第二,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實驗能力、加強學生課程之間的聯系為主要目標的綜合設計實訓教學平臺。綜合設計實訓教學平臺主要以工業培訓中心先進的和自行研制的實訓裝置為依托,制定了多門綜合設計實訓內容。學校的綜合設計性實訓鍛煉了學生工程設計能力,提高了學生綜合實訓技能,培養了學生的實際工程綜合設計、安裝和調試的能力。第三,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為主要目標的創新實訓教學平臺。創新實訓教學平臺主要以中心綜合創新訓練基地為依托,實訓內容取材于“大學生科技作品大賽”“教師科研項目”和學生自主選題。通過創新性實訓、暑假夏令營等活動,學生養成了嚴謹的科學態度、協作的團隊精神和務實的科研作風;通過“項目申報”和“自主型訓練學習”實訓項目的開展,學生具備了初步的創新思維和研究能力。二是強調基礎課程中的滲透教育。學校通過學科基礎課程的課堂教學,把相關的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內容滲透到各學科中,以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同時,學校要求每位教師深入研究課程教材,找出課程內容與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結合點,充分利用傳授知識來提高學生素質。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是知識教育,更是價值觀教育和行為規范教育。在進行學科基礎課程滲透教育時,各學科之間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既合理分工又密切合作,注重不同課程間能力培養的差異性與共同性,共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三是強調專業課程中的系統教育。創新人才的培養,夯實專業基礎是根本。在新的培養計劃中,學校對專業課程的安排進行了縝密的論證,嚴格設置課程,明晰課程間的關系和排課的前后順序,并明確了相應課程的實踐要求及能力標準。學校已經初步建立和形成了“集培養目標、過程管理和質量提升”三位一體的“能力導向的一體化教學體系”,并以此為指南,修訂了2015年培養方案。學校從培養的總目標開始進行能力目標分解,建設與能力相匹配的課程體系,建立課程與能力培養之間的有機聯系,并以此為基礎設計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和與之協調的課程實驗與實踐、課程群實驗與實踐以及綜合實驗與實踐,從而建立理論、實踐、能力和素質一體化的教學體系。四是強調實踐環節中的適應教育。實踐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學校在教學計劃的制訂中突出實踐,構建并完善學生的知識系統、動力系統、時間系統、思維系統以及實踐系統,加強學生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學校在校內建設了11個準工業化實習基地,讓學生身臨其境地了解工業環境和產品生產過程。同時,學校還設定專門的實踐課程教學內容并進行單獨考核,很多課程內容是必須在企業里完成的。例如,學校車輛工程專業針對我國特別是安徽省許多大型汽車企業負責人是校友的實際,在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等生產設備先進、技術力量強、管理水平高的大型汽車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實習基地,使學校汽車類專業大學生通過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直接參與到企業的研發活動與生產實踐中,并將畢業論文(設計)寫(做)在產品上,在“真刀真槍”的鍛煉中磨煉創新人格、提升創業能力。五是強調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創造性。創新教育關鍵在于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既要尊重學生的興趣與選擇,又要加強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與培養。學校要求工科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取得6學分以上創新學分,其他科類學生必須取得4學分以上創新學分。同時,學校成立了創新學院,一方面通過課堂教學充實學生創新創業知識,另一方面依托校內外基地廣泛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和能力。以學校車輛工程專業為例,其集中實踐環節包括工程訓練(A)、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機械設計課程設計、電子實習、汽車駕駛與拆裝實驗、汽車專業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環節,共計40周3分。具體來說,在內容上,提高綜合性、設計性、研究性實驗項目的比例,并指導學生自制實驗儀器設備;在手段上,充分應用網絡技術、仿真技術等計算機模擬系統,構建了汽車構造與電子控制原理、汽車故障診斷等創新試驗平臺,供學生開展自主創新實驗;在形式上,針對不同學生情況,在基本技能培訓、設計能力培養、綜合能力鍛煉、科研創新能力訓練等不同層次上設計不同的實踐教學項目,并推進實驗室全天候開放。

二、強化實踐實訓環節,夯實工程實踐基礎

作為一所學科專業結構以工為主的學校,合肥工業大學將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作為重要的培養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學校逐步建立了完備的工程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并且每年進一步加大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投入,保證工程實踐的時效性、創新性和科學性。一是制訂比較完備的實踐培養方案。學校在教學計劃制訂中要求把近1/4的學時用于實踐實訓,在實踐中內化知識,在實踐中提升水平。目前,學校形成了課程實習、社會實踐、自主實習及畢業實習等多種方式的工程實踐體系,保證了學生工程實踐的時間和途徑。同時,學校制定了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標準,嚴格按標準考核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結果。工程訓練課程內容是目前國內實訓項目最多的工程訓練之一,大力支撐了學校“工程基礎厚、工作作風實、創業能力強”的人才培養特色。學校分析研究本科四年學習過程,針對不同年級學生所具有的知識、能力背景,搭建多類型工程訓練實訓實驗教學平臺,采取“遞進式、多層次、模塊化、創新性、開放式”為特色的現代工程訓練實踐教學模式,形成了貫穿本科全過程的完善的工程訓練實踐教學體系.二是搭建準工業化的校內實踐平臺。目前,學校建有4個國家級產學研基地、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安徽省產學研聯合研究生培養基地、13個校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6個校內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和大學生科技創業服務中心、178個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和212個研究生校外科技服務基地。學校每年承擔2.5萬本科生和1萬名研究生的實踐教學與工程訓練任務,每年另有約50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進入校內外聯合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開展專題實習實訓。三是入駐企業參與生產實踐訓練。學校與安徽省16個地級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巨一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股份公司、安徽軍工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合肥合鍛機床股份有限公司等幾十家企事業單位形成聯動對接,建立學生實踐實訓基地,讓學生直接入駐企業體驗工業流程。學校新能源汽車研究院成立之初,就十分注重實踐育人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早在2009年,學校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和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的23名研究生赴江淮汽車協助開展新能源汽車研究開發工作。這些研究生在一年多時間里成長迅速,他們中的21名研究生于2011年畢業后即選擇留在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專門從事新能源汽車開發工作。目前,這21名學生均成為新能源汽車研發的業務骨干。四是融入科研團隊歷練。學校不但強調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更重視能力的實際應用。學校通過實際項目操作來鍛煉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讓學生參與國際、國內及學校舉辦的各類競賽將創意轉化為成果,實現能力到應用的轉化。同時,學校要求所有研究生必須進導師課題組,在課題組中選擇研究方向,跟隨導師團隊一起進入科研領域,在具體項目實施中不斷提升實踐能力。另外,學校探索高年級本科生導師制,有條件的本科生提前進入導師科研團隊,在執行具體科研項目中進一步鍛煉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學校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國防裝備技術研究院、光電技術研究院(合肥現代顯示研究院)、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合肥光伏光熱研究院(教育部光伏系統工程研究中心)、工業信息研究院、智能交通和信息安全研究院、工業與裝備技術研究院等專職科研機構都承擔著培養學生的任務。學校還建立了“英才班”“卓越班”“博雅班”等英才計劃創新實驗班,制訂個性化培養方案,實行雙導師制,通過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導來提升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完善服務體系,搭建創新創業平臺

篇(7)

關鍵詞:電子商務;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2010年教育部下發《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要求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加強創業基地建設,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大學生自主創業扶持政策,強化創業指導和服務,推動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由于電子商務專業本身的網絡特性非常適合于網上創業,教育部強調要把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教學計劃,結合專業教育,全程融入于人才培養方案全過程。

一、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及特征

創新創業教育在高等院校是指以創造性和創新性為基本內涵,以課程教學、實踐活動為主要載體,以開發和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的教育。重點是使大學生在接受全面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其未來從事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知識、創新創業能力等綜合素質。創新創業教育既強調培養大學生的競爭能力和擇業能力,又要求高等教育直面信息時代與知識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所帶來的機會與挑戰。

創新創業教育包含專業教育、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涉及課內教育教學、校內實踐教學和校外拓展訓練。我們把創新創業教育與學校的電子商務專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理論實踐一體化、工學結合和頂崗實習的“三模塊”教學組織模式,注重學生校內外實訓實踐項目質量,使學生認清自我,形成良好的創業習慣,增強創新精神,挖掘學生潛力,實現創業行為。

創新創業教育不是單獨進行的教育,而是應該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到專業培養計劃中,二者結合起來,不斷地深入實踐,將創新和創業的內容漸漸滲透到電子商務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

二、現行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問題

目前,在我國高校中,創新創業教育正逐漸成為一種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開始面向全體學生,并逐漸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人才培養目標沒有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融合。僅開設了一至兩門以就業為主的就業創業指導或基礎性創業課程,根本談不上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更談不上和專業教育結合,缺乏創新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活動開展的結合。(2)現有的創新創業教育課設置有待改善,所開展的創新創業還停留在課外環節,處于被動、臨時應付、不規范的發展狀態。同時,課堂教學有待優化。(3)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問題,有待進一步加強。(4)創新創業氛圍不濃。對創新創業教育認識的不足,創新創業服務體系不健全等原因,使得高校中創新創業文化氛圍不濃厚,致使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技能缺乏孕育的土壤。

三、電子商務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實踐

目前,我們以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切入點,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建立了電子商務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以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我們還構建與實施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培養創新創業能力,探索創新創業教育與知識教育、專業教育相融合的模式,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一些具體做法。

1.構建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

①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系列化創新創業課程(包括必修與選修)。②在第二課堂活動中設立系列化創新創業課程講座。

2.構建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

將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學科競賽、人文素養和思想素質教育、品牌講座、社團活動、理論與人文類競賽活動、文藝體育活動、社會實踐活動、職業技能培訓等第二課堂活動整合形成“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該計劃包含科研創新訓練計劃、創業訓練計劃、科技競賽計劃、人文素養提高計劃和職業技能培訓計劃五方面內容(五個子計劃),每個子計劃又包含若干項目類,每個項目類由若干具體活動項目組成。

具體活動項目為:①科研創新訓練計劃:主要是組織教師開展科學研究(包括學生申請科研課題、參與教師課題研究等)、創新型實驗、開放實驗等活動。②創業訓練計劃:主要是組織學生開展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活動。③科技競賽計劃:主要是組織學生參加學科競賽、挑戰杯競賽和專業(技能)比賽。④人文素質提高計劃:主要是組織學生開展社團活動、理論與人文類競賽活動、群眾性(非專業)文藝體育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⑤職業技能培訓計劃:主要是要求學生參與外語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和各類職業資格、專業技能的培訓和考證活動。

3.提升創業型人才培養保障條件

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引進企事業單位一線工程師或者技術人員作為外聘教師,指導學生實習實踐,鼓勵教師參加電子商務學術交流、申報課題、進修或者參加培訓班、企業掛職或者參與企業電子商務項目開發等方式提升教師能力。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特別是與電子商務領域相關企業的合作,能增加創業教育體驗的深度和廣度,同時能促進就業,創造就業。加強電子商務實踐平臺構建,通過基于實際工作崗位需要設計的實踐教學平臺,全真模擬創新創業實踐,進行項目開發創新和自我技能訓練,實現了校企無縫對接。

四、總 結

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中國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大大促進了以互聯網為載體的網絡創業熱潮。創新是電子商務行業人才的一致追求,技術的創新,使得電子商務更具廣泛的應用性,也推動了電子商務行業迅速地成長壯大起來。為此,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通過創新創業教育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專業教育理念基礎上,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加強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將專業教育理念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相結合。理念決定行動方式,行動方式決定行動效果,正確的教育理念引導正確的教育行動,能有效提升教育成效。因此,在開展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要正確認識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關系,改變傳統的專業教育理念,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以創新創業能力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為重點,樹立將電子商務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結合為一體的教育理念,在專業教育中全過程滲透創新創業教育。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

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Z].教辦〔2010〕3號.

[2] 沈小平.面向創業訓練的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

討[J].教育與職業,2009,(8).

[3] 徐麗娟.電子商務創業型人才培養途徑的實踐與研究

[J].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學報,2010,(2).

[4] 王慧.以電子商務創新創業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實訓

基地建設與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0,(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av无码无线在线观看| 国产av天堂亚洲国产av麻豆 |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av无码久久久精品免费| 男生女生在床上插插插的免费动漫| 中文字幕日产无码| 黑人玩弄人妻中文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h动漫| 久久久亚洲精华液精华液精华液|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蓝导航 |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国产乱老熟300部视频| 国产内射在线激情一区|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电影 | 免费中文熟妇在线影片| 天码欧美日本一道免费| 国产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四川少妇被弄到高潮| 8x成年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香蕉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碰碰人人av熟女天堂|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制服 丝袜 人妻 专区一本| 人妻夜夜爽爽88888视频|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 中字幕视频在线永久在线观看免费| 东北妇女精品bbwbbw| 激情内射人妻1区2区3区|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全部孕妇毛片| 一本到在线观看视频| 爆乳女仆高潮在线观看| 欧美丰满少妇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