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供應鏈金融風險體系

供應鏈金融風險體系精品(七篇)

時間:2023-06-07 15:46: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供應鏈金融風險體系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供應鏈金融風險體系

篇(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5)17006103

1概述

供應鏈管理體系不斷完善,衍生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成為各大銀行和供應鏈主體企業的重要業務板塊之一,伴隨互聯網技術、電子商務發展起來的“電子供應鏈金融”開拓了供應鏈金融領域新的藍海,供應鏈金融迎來“線上革命”,在線供應鏈金融如火如荼。在線供應鏈金融服務盡管提供了技術支持進行管理的可視化操作,但是區別于傳統供應鏈金融的周期短、主體多、環節復雜、可控性差等特點對在線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風險評估與度量也就成為了金融機構或者核心企業風險管控的重難點。

某礦業集團旗下的AMLS物流公司在傳統線下供應鏈金融業務基礎上,重組H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依托平臺優勢,創新性的構建“平臺+基地”模式,為鋼鐵流通轉型升級開創新路。然而該供應鏈金融服務交易體系中卻存在不可忽視的風險:一方面企業內部控制和日常操作能力有限,組織結構和專業管理團隊不完善,跨界經營的風險控制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沒有做好融資上下游企業的風險評級和動態監管,盲目追求擴張和擔保融資,造成一系列的壞賬問題出現。如何有效把控在線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風險是H公司發展在線供應鏈金融所需思考的重要問題。

本文以H公司為例,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探究在線供應鏈金融風險評價良好對策,為H公司或其他在線供應鏈金融服務企業提供參考。

2在線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識別

本文對H公司在線供應鏈金融風險識別為四個方面:內部風險控制、日常操作風險控制、資金及賬戶監管風險和外部環境風險。

(1)內部控制風險是指H公司對企業融資的控制能力,包括指H公司接收融資企業供應鏈金融業務申請后,H公司或AMLS對整個供應鏈的核心把握能力,具體表現在H公司企業組織結構及管理團隊、業務評估審核、融資企業授信、AMLS子公司財務等風險;

(2)日常操作風險是指H公司進行在線融資業務時需要注意的具體業務操作問題,它主要表現在操作人員管理、監管體系構建、企業風險評級等方面;

(3)外部環境風險主要涉及行業環境和政策風險,H公司必須及時應對市場環境變化,及時根據市場鋼材等大宗生產資料價格、需求等變化作出反應,同時行業政策法規也是H公司在線融資業務需要考慮的問題之一;

(4)資金及賬戶監管風險主要表現在H公司需全力保障現金流暢通,并及時督促貨物銷售回款至融資企業在平臺開設的賬戶。

3在線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評價

3.1在線供應鏈金融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1)指標體系構建。

按流程過程中風險發生可能性的不同,H公司在線供應鏈金融風險評價指標大致而言可歸納為四個一級指標和若干二級指標,具體指標體系構建如表1所示。

表1H公司在線供應鏈金融評價指標體系

一級指標二級指標變量名

H公司在線供應鏈金融評價指標體系

外部環境風險W1行業政策風險W11

行業市場環境變化風險W12

內部控制風險W2組織結構及管理隊伍風險W21

融資企業授信風險W22

AMLS及子公司財務風險W23

業務評估審核風險W24

日常操作風險W3操作人員管理風險W31

融資企業信用評級風險W32

監管體系風險W33

交易結算及資金賬戶資金管理風險W41

監管風險W4貨物銷售變現風險W42

壞賬準備風險W43

(2)指標權重的確定。

本文?用層次分析法,邀請了12位專家學者依據標度法的判斷規則對H公司在線供應鏈金融風險評價指標進行判斷分析,通過專家評分,計算得到綜合判斷評價表如表2所示。

表2專家綜合判斷評價表

一級指標外部環境風險內部控制風險日常操作風險交易結算及資金監管風險

外部環境風險10.1900.3430.414

內部控制風險5.25013.8334.167

日常操作風險2.9170.26111.25

交易結算及資金監管風險2.4170.240.81

利用和法計算其最大特征值λmax,及相應的標準化特征向量ω(k)計算步驟如下:

①將判斷矩陣A的每一列正規化,可得到矩陣:

3.2在線供應鏈金融風險評價模型構建

表3H公司在線供應鏈金融風險評價指標權重系數表

一級指標權重二級指標權重

H公司在線供應鏈金融評價指標體系

外部環境風險W10.079行業政策風險0.455

行業市場環境變化風險0.545

內部控制風險W20.574組織結構及管理隊伍風險0.257

融資企業授信風險0.283

AMLS及子公司財務風險0.135

業務評估審核風險0.325

日常操作風險W30.189操作人員管理風險0.315

融資企業信用評級風險0.273

監管體系風險0.412

交易結算及資金0.158賬戶資金管理風險0.167

監管風險W4貨物銷售變現風險0.521

壞賬準備風險0.312

(1)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的在線供應鏈金融風險評價模型。

從建立的在線供應鏈金融風險評價指標體系中可以看出,在線供應鏈金融風險評價指標中包含有大量的定性指標,而某些定性指標只能通過比較模糊的概念進行評價,無法對其用精確的分數進行評分。因此基于這種現象,本文引入模糊綜合評判的方法來構建供應鏈金融風險評價模型,將供應鏈金融風險評價指標進行相對量化,來確定供應鏈金融風險水平。

模糊綜合評價法具體步驟如下:

①確定因素集。

K=k1,k2…kn,K為被評判的模糊對象,而kii=1,2,…,n是影響對象

K的第i個因素。其中ki又有m個子集ki1,ki2,…,kin。

②確定評語集。

D=d1,d2,…,dm,D是評判級,djj=1,2,…,n是評語等級。

③確定評判矩陣。

使用評語集對各元素進行評價,一個模糊評判向量:Ti=ti1,ti2,…,tin由單個因素構成,所有單因素下的模糊評判向量便構成了因素模糊評判矩陣:Tij=ti1,ti2,…,tim(i=1,2,3,…,n;j=1,2,3,…,m)。其中Tij表示對第i個因素做第j級評語的隸屬度,調查方式可采用專家評定法,讓專家通過打“√”的方式進行選擇。

④確定各因素加權系數。

風險評價模型的構建要充分考慮到各指標之間權重的不同,本文在前述中己通過層次分析法確定了各指標的權重系數。

⑤計算綜合評價向量及綜合評價值。

Q=WT=q1,q2,…,qn

其中:qi=∑ni=1wttij

引進參數集M=m1,m2,…,mn,其中mj表示第j級評級等級分數區間的中值,以便更易于區分結果的優劣程度。在線供應鏈金融業務等級綜合評級值為:

A=QM=∑qjmj

(2)風險評價模型在H公司融資業務中的應用。

XL鋼鐵集團是黑龍江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集團,年產鋼材700萬噸,該鋼廠生產出來的鋼材在區域內市場占有率較大,進出庫比較頻繁。2013年,全國鋼材產能過剩,鋼材價格一路下跌,導致產成品庫存積壓,資金鏈緊張,因此XL鋼鐵將其東北地區的所有倉庫的管理權委托給AMLS倉儲管理公司,并按照“信息化、可視化、定置化”的標準對倉庫的貨物進行管理,并以此通過H公司在線融資平臺向華夏銀行申請在線動態貨值融資。

本文將使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XL鋼鐵公司通過H公司電商平臺向華夏銀行申請動態貨值融資進行風險評價:

①確定評判矩陣T。本文結合銀行對企業的授信評判方法(參考銀行信用評價評語集),將評價等級分為七級,選取各區間的中值作為等級參數,所對應的參數向量為M= (9.5, 8.5,7.5, 6.5, 5.5,4.5, 2) ,具體如表4所示。

表4評判等級及含義

級別分值含義

AAA9-10極好,風險很小

AA8-9很好,風險小

A7-8良好,風險較小

BBB6-7一般

BB5-6較差

B4-5差

F≤4極差

②構造模糊評判矩陣。本文邀請了對電子商務平臺開展物流金融業務有一定研究的五位老師針對XL鋼鐵公司的在線供應鏈融資各項風險指標進行了評價,結果如表5所示。

表5在線融資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各項指標評價結果

根據上述評價結果,得出各評價指標分屬各評價等級的隸屬度,并構造模糊關系矩陣T:

T=0.40.600000.20.60.20000.60.400000.20.800000.20.40.40000.20.60.20000.40.600000.60.4000000.80.20000.80.2000000.60.40000.40.40.2000

③計算綜合評級向量及綜合評級值:

Q=WT=q1,q2,…,qn,其中:qi=∑ni=1wttij

經過計算得Q=(0.292,0.573,0.135,0,0,0,0),最后通過公式A=QM=(0.292,0.573,0.135,0,0,0,0)(9.5,8.5,7.5,6.5,5.5,4.5,2)得其綜合評價最終值為

A=8.657。

根據評價等級A=8.657在AA級的區間內,則得出XL鋼鐵企業申請在線動態貨值融資業務的風險評價結果為AA級(風險等級見表5),業務風險較小,根據業務風險大小為企業提供不同的差異化服務,在質押率、服務費率、融資期限及融資額度上制定不同的標準。

篇(2)

一、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特征

(一)行為風險

行為風險是指,供應鏈金融在實際辦理過程中無意間的過失,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損失。這種供應鏈金融風險在實際應用中屬于很難避免的風險模式。在當下國內商業銀行的業務辦理中,供應鏈金融的行為風險是金融業務管理人員所面臨的核心管理問題。

(二)文化差異風險

文化差異風險是指,在構成供應鏈金融的同時,不同企業由于其企業文化與企業經營理念存在差異性,從而導致金融工作發生錯亂。這種差異性往往會導致金融供應鏈出現混亂,嚴重影響企業的經濟發展。

(三)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由于市場在發生變化的時候,企業沒有隨之進行銷售計劃的變動,從而造成的商業銀行還貸風險,這種風險廣泛存在于國內供應鏈金融中,為我國大部分的企業帶來不可預測的經營風險。

(四)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當前國內中小型企業中,普遍存在的一種供應鏈金融風險。由于這些中小型企業處于發展初期,其自身管理不夠規范、技術力量薄弱,缺乏相應的信用管理機制,從而造成了信用風險的發生,為企業帶來了不必要的后果,嚴重阻礙了企業自身的發展。

二、商業銀行供應鏈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物流環境的錯綜復雜

當下,國內的物流發展水品仍舊處于十分落后的階段,對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在我國物流市場長期占有主導地位的往往都是生產性企業自營物流和聯合物流,這種情況導致了規模較小、技術落后、缺乏物流管理標準的中小型企業很難獲得相應的物權保障,在物流過程中無法對產品進行有效管理,使得銀行對于這類物品的流通也喪失了控制權,風險管理無法正常運作,直接導致了供應鏈金融存在嚴重的風險。

(二)信用環境混亂

就我國目前的金融貿易信用環境來說,常規的貿易交往往往都是通過票據進行結算,這種缺乏有效法律機制的信用模式,對于我國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極其不利。今年來,人民銀行針對這一情況曾進行過嚴厲的管理措施,但由于國內缺少相關的管理規范,使得我國貿易與國外貿易在信用環境上存在極大差別。這一問題成為當下供應鏈金融中的主要矛盾因素。

(三)企業資金管理不明確

由于國內缺乏專業的集團企業資金管理體系,使得國內企業在進行資金管理的過程中,往往存在缺乏專業管理人才、資金管理部門混亂缺乏實際作用、投資部門復雜化沒有統一的管理機制等情況,在企業實際生產運營的過程中,很多企業都無法清楚的區分資金管理部門和投資部門。這些問題,都是由于當下國內企業資金管理缺乏相應管理體系,以至于很多企業在資金的風險性管理上存在不明確、不重視的情況,直接危害到了企業的經濟發展。

三、商業銀行供應鏈風險防范措施

(一)商業銀行應正確選擇合作對象

在供應鏈金融的構建過程中,商業銀行應該正確選擇合作對象,首先,經營狀況與銀行合作度成為選擇合作對象的首要衡量條件,選擇生產經營狀況穩定、銀行合作程度較高的企業,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供應鏈金融中存在的風險,這類企業包括鋼鐵、石化、電信、汽車等產業鏈。通過與這類企業進行合作,在獲得合作經驗的同時還可以幫助銀行有效擴大服務范圍。同時,銀行也可以通過對供應鏈成員企業的詳細資料進行調查,從而實現在供應鏈企業中的篩選,對于存在經營風險和不合規操作的企業要及時予以淘汰,以此,保證了企業供應鏈金融的正常發展。

(二)加強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

商業銀行的全面風險管理要求,是當下供應鏈金融中衡量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標準。全方面風險管理指的是,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風險管理工作在可控制范圍內與其他企業或者零售業務進行統一風險管理的過程,這一過程中需要依據各類業務的相關規定對企業間全部的資產組合進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真正實現了供應鏈金融的全面風險管理。

(三)將供應鏈金融與商業銀行進行統一的風險管理

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的目標是在風險管理能力、人力資源、資本和其他相關資源的范圍之內,其管理需要處于供應鏈金融的承受能力以內,只有這樣才能穩妥的管理供應鏈已經承擔的風險,將風險與收益做到維系平衡,使得風險調整后獲得收益最大化。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必須與供應鏈的目標與原則相兼容,并且能著重評論兩個層面的問題,一是由于供應鏈金融中不同的產品其風險管理成本特征差別極大,在產品具體推出之前,預先對風險管理的成本及收益進行對比,有效預防供應鏈風險。二是對供應鏈金融與相關業務進行邊際收益對比,通過數據比對來決定是否推行該業務,這一方式有效預防了供應鏈金融風險,做到了對企業及供應鏈的有效管理。

(四)加強對客戶資信質押貨物的管理

商業銀行與物流企業都應該針對性的對相關業務進行嚴格的操作規范和管理程序,通過這些措施有效杜絕因企業內部漏洞而產生的風險。例如,商業銀行為提高對質物的管理能力,需要不斷完善內部操作管理規范,防止銀行操作中的風險狀況;物流企業為提高自身質物管理能力,需要不斷提高倉庫管理水平,同時實現倉庫管理信息化,制定完善的辦理質物入庫、發貨方案,在源頭上對物流運作進行管理,實現企業運作風險的有效管理。

篇(3)

關鍵詞:國有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

本文主要從供應鏈金融的定義和內涵出發,對我國當前國有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管理中種種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討論,并針對這些問題產生的風險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希望這些建議能夠幫助國有商業銀行解決實際應用中存在的供應鏈管理風險問題,提高國有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管理水平,提高國有商業銀行的綜合競爭能力,促進國有商業銀行健康持續發展。

一、供應鏈金融鏈概念和內涵

供應鏈管理是一種全新的概念形式,供應鏈管理發展時間比較短,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才正式提出來,至今發展了三十幾年的時間,雖然供應鏈金融管理的概念時間較短,但是供應鏈金融管理對企業管理和經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供應鏈金融管理已經深入人心,企業爭相把供應鏈金融管理作為自己的核心發展戰略。由此可見,供應鏈金融管理的重要性。供應鏈在企業的經營中廣泛應用,并為企業提供了全新的管理形式,應用供應鏈管理的企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降低了自身的經營成本,擴大了市場份額,供應鏈金融管理在實際應用中,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效益。正是由于這種巨大的優越性,讓企業堅信供應鏈金融管理會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

供應鏈金融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對資金和貨物的控制,從最初的原材料開始,一直到最終到產品銷售。通過一種成體系的網絡,將供貨商制造商零售商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新型供應模式。供應鏈金融管理最初是由生產擴大化這個概念衍生而來的,它分為向前延伸和向后延伸,例如一些汽車公司將汽車的各個零配件由各個不同的供應商來生產制造,這就是向前延伸,向后延是指企業的供應鏈涉及到產品和服務方面。供應鏈管理就是通過原材料的供應,制造分配銷售將企業和客戶之間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從而滿足顧客的需求。

二、供應鏈金融風險

供應鏈金融風險主要集中于商業銀行在對企業融資的過程中。由于企業自身情況的變化和外部環境的變化,會對供應鏈產生一定的風險,這種是無法預測的。這種風險會使得供應鏈金融最終的收益和預期收益產生偏差,導致商業銀行無法從企業那里收回貸款從而導致壞賬和呆賬產生風險,從而影響到國有商業銀行的正常運營。因此國有商業銀行必須充分意識到供應鏈金融的風險,并針對這些風險,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這樣才能及時的解決問題規避風險。國有商業銀行的供應鏈金融,管理風險主要存在于兩個方面,一種是外部環境帶來的風險,它包括各種政策性風險和市場風險。政策性風險指的是在國家經濟發展的轉型期國家會出臺一系列的政策對現有的經濟結構進行調整,從而導致一部分企業發展經營狀況產生變化影響到國有商業銀行,影響到國有商業銀行之前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從而使得國有商業銀行之前的投資面臨嚴重的風險。市場風險指的是,由于商業市場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導致,企業無法按照原計劃生產和銷售產品從而導致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益下滑無法歸還商業銀行的貸款,從而導致商業銀行面臨風險。

另外一種是內在的風險,這種內在的風險主要包括企業的信用風險和經營風險。企業的信用風險主要存在于我國的中小型企業當中,中小型企業信用的缺失是我國國有銀行信用貸款面臨的主要難題,這是因為中小型企業從一開始就面臨著技術力量不足,資產規模較小,生產周期短,因此導致中小型企業的信用不足,嚴重制約了商業銀行對中小型企業的貸款。信息風險指的是,由于供應鏈將供應商和制造商,零售商分解開來導致他們之間的信息交流不能夠順暢,信息交流中會產生誤差從而導致信息風險,供應鏈上游的企業無法充分了解市場顧客的實際需求從而生產出與市場有所差距的產品和服務,從而帶來一定的風險。

三、供應鏈金融風險控制。

在供應鏈金融風險控制當中,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決這個問題。一種是通過供應鏈市場自償性來解決,一種是通過利用資金來控制風險,另外一種是通過核心企業的帶動引入其他合作形式來分散降低風險。

通過對現金的控制來控制供應鏈金融風險,供應鏈金融服務和傳統的銀行貸款有著重大的區別,這種差別在于對系統性授信理解不同導致的,傳統對銀行貸款主要是針對貿易資金專款專用的背景下實現。在貿易專款專用背景下,銀行可以對企業對利潤做出比較充分和明確的預測,從而評判企業還款的風險程度。同時,在這中貿易專款專用的背景下,銀行有著比較系統具體的炒作模式和流程,可以對企業對還款進行有效對控制,實現企業對銀行對按時還款。因此,在當前供應鏈金融新發展情況下,國有商業銀行要充分利用現金控制,來實現對企業還款對評估和控制。要實現對資金對控制,主要從現金流對管理和資金流向對控制兩方面來實現。在對資金流對控制方面,國有銀行要控制授信的總量,要對授信人或企業對資產進行詳細對了解,還有授信人的還款能力。對企業來說,就是對企業采購和銷售能力進行詳細對考察。除此之外,銀行還有時間周期的管理問題,主要體現在現金流對風險控制方面,現金流存在的意義主要是保證制造商和供應商、銷售商能夠在一定對時間內順利完成物資和資金對交換。

四、結語

供應鏈金融對國有商業銀行來說是一種全新的貸款模式,供應鏈金融是從整個供應鏈角度出發,基于供應鏈來對企業進行授信的過程,這種供應鏈貸款新模式為企業的融資帶來了全新的方式,也是銀行對自己經營管理進行改革,提升自身業務水平提供了新的方法。雖然我國的國有商業銀行在供應鏈金融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面臨的問題還很多,但是供應鏈金融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供應鏈金融對于提升商業銀行,提高績效水平,增強國有銀行的市場競爭能力,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因此我們要大力,扶持和發展商業銀行的供應鏈金融,但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還處于起步階段,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本文首先回顧了供應鏈以及供應鏈金融的有關理論內容,從供應鏈金融的起源談起,介紹了供應鏈金融的特點、意義,著重介紹了有關供應鏈金融風險的特點,針對當前供應鏈金融存在對風險問題,進行詳細的研究并針對這些風險問題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能夠為商業銀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提供理論指導。

參考文獻:

[1]徐靜. 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管理研究[D].山東大學,2010.

[2]王璇. 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控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

[3]鄭曉煒. 供應鏈金融的模式及風險研究[D].河北經貿大學,2014.

[4]馬寧. 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管理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

篇(4)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信用問題管理體系

近年來,我國金融界興起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屬于金融創新業務。隨著現代物流業發展對金融服務創新需求的日益增太,服務于生產、流通和銷售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創新業務實踐越來越多,信用管理體系建設的問題成為供應鏈金融業務創新發展的瓶頸問題。

一、供應鏈金融的創新業務實踐

在我國,對供應鏈金融創新業務的探索,大致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物流銀行”的設想到“融通倉”概念的提出;第二個階段,從“倉單質押”業務的嘗試到“物流銀行”業務的開展;第三個階段,從“物流銀行”業務的開展到供應鏈金融戰略的提出與實施。…在供應鏈金融創新的實踐發展上,我國形成了兩條業務發展的主線模式:

其一是基于傳統的商業銀行貿易融資,結合生產貿易企業的業務特點和實際需求,由商業銀行創新業務而提供的結構性貿易融資業務模式。該業務模式通過貨權質押、信托收據、保險及公證、貨物監管、提貨通知、貨物回購、資金專戶管理、期貨保值等一系列結構化設計來掌握貨權、監控資金,為提供集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為一體的個性化的組合貿易融資方式。

其二是基于供應鏈管理模式,通過第三方物流企業(3PL),創新出來的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和融通倉等供應鏈融資模式。這種業務融資模式比結構性貿易融資模式更創新了一步,它是基于供應鏈金融的思想,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從專注于對企業本身信用風險的評估,轉變為對整個供應鏈及其交易的評估,這樣既真正評估了業務的真實風險,同時也使更多的企業能夠進入銀行的服務范圍。

二、供應鏈金融的信用管理問題

目前國內外關于供應鏈金融領域的研究和實踐都比較活躍,特別是在國內,供應鏈金融創新實踐在不斷進行嘗試。隨著業務的發展,在發展過程中的信用問題凸顯出來,信用管理問題阻礙著供應鏈金融的創新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信用替代的局限。目前以銀行為主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是基于所謂的核心大企業的信用替代而成立的,這在中小企業的融資中表現得很突出。即需要銀行融資的中小企業必須和一家值得銀行信賴的大企業發生業務往來,從而得到“某種資格的認定”或者借用大企業的信用,使其達到銀行認可的資信水平。實際上是中小企業利用大企業的良好信譽與實力以及和銀行穩固的信貸關系來為其提供間接的信用擔保,從而獲得銀行的融資支持。雖然在發展中,通過供應鏈管理建立了諸如“1+N”或者“N+1+N”這樣的業務關系,然而這種融資組織管理方式的效果是使更多的金融資源向那些核心集團性企業歸集,通常會將核心企業的信用放大,用以對供應鏈上的企業進行更大的授信來支持該業務的創新開發,這樣,信貸風險的聚集擴散效應往往會擴大。因此,僅僅依靠這種信用替代來發展供應鏈金融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也會招致更大的風險,最終阻礙了供應鏈金融創新的健康發展。

第二,信用管理的局限。在我國,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主要是基于傳統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的結構性貿易融資業務模式和基于供應鏈管理中銀行通過與第三方物流企業(3PL)合作的供應鏈融資模式。雖然這兩種創新模式解決了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中的許多問題,但目前也顯現出發展創新動力不足的態勢。在目前的融資模式中,銀行為了控制風險,就需要了解企業抵、質押物的規格、型號、質量、原價和凈值、銷售市場和銷售對象以及承銷商的情況等,還要查看各種權利憑證的原件、辨別真偽。這些工作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大大超出了銀行的日常業務與專業范疇。另外,目前供應鏈金融創新業務模式的最高收益往往還超過不了傳統銀行業務模式的收益。因此,以銀行為核心的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是動力不足的,很難成為銀行的主流業務。

第三,技術手段的局限。目前供應鏈金融僅僅停留在銀行和企業的層面上,供應鏈管理所依賴的網絡信息技術目前在銀行和企業中很難同步發展,網絡信息技術的落后會造成信息不完整準確、業務銜接不順利流暢,往往還會引致風險的發生,供應鏈金融信息技術基礎的創新問題亟待得到解決。由于供應鏈管理數據庫對于整個供應鏈上的企業和產、供、存、銷、資金具有實時監控的功能,需要具備處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和滿足多方面查詢的要求。因此,技術創新問題的解決是供應鏈金融創新得以順利發展的關鍵,而目前的技術手段的局限性是很大的。

第四,信用組織的局限。目前的供應鏈融資僅僅局限在作為銀行對傳統業務的一種創新與補充。實踐證明,在供應鏈金融組織中,銀行為主體的融資組織形式是有極大局限性的。供應鏈融資往往會比傳統的貿易融資具有更大的風險,傳統的貿易融資強調的往往只是特定交易環節供需雙方企業的信用狀況和貿易的真實背景,而供應鏈融資不但要強調這一點,而且更加強調整個供應鏈風險的監控與防范,對供應鏈各個環節潛在的風險都要加以識別與控制,這就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并且,從目前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來看,供應鏈融資中的存貨大部分是中間產品,具有很強的專用性,不易通過市場來評估其價值,也不易在市場上變現。因此,供應鏈金融的風險控制更加復雜、所需要的措施也更加全面,而目前的信用組織形式很難滿足供應鏈金融發展的需求。

三、供應鏈金融的信用管理建設

目前建設好信用管理體系是促進供應鏈金融創新業務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體系的建設。

(一)必須加快供應鏈金融管理環節中的信用制度建設

1.建立中介信用機構,完善社會征信服務體系。供應鏈產業的信用問題主要來源于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由于供應鏈產業參與者眾多、行業和地區跨度大,容易產生供應鏈內生性的混亂和不確定因素。體現在既有產品與技術的更新周期頻繁、市場需求波動的影響,又有諸如自然災害、戰爭與恐怖襲擊等外部事件的影響,同時也會遭遇到企業戰略的調整沖擊,這些不確定因素都會增加供應鏈自身信用問題的風險。二是供應鏈產業的白發性擴散作用。由于供應鏈金融的信用基礎是基于供應鏈整體管理程度和核心企業的管理與信用實力,因此,隨著融資工具向上下游延伸,風險也會相應擴散。如果供應鏈上某一個成員出現了融資方面的問題,就會迅速地蔓延到整個供應鏈,這對于供應鏈自身的資金管理和綜合管理是非常大的考驗,也是對銀行信貸管理的極大挑戰。由于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征信信用管理體系,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問題凸顯,如果管理不善,極易引發大的金融災難。因此,建議盡快建立供應鏈金融中介信用評級機構,建立基于供應鏈產業的新型的中小企業投資機構和信用擔保服務機構,完善供應鏈產業的社會征信業務體系。

2.加快供應鏈信用管理環節法律規章制度建設。目前,我國有關供應鏈信用管理環節中的法律規章制度的建設嚴重滯后。有關倉單質押、動產質押和票據業務的法律法規尚有許多空白,期待完善的地方很多。現實法律中,合同法中沒有明確地規定倉單的法律地位,真正的倉單流通管理體制還沒有建立起來。一般物流企業簽發的倉單又沒有權威機構認證和監管,倉單的標準化程度低,使用和流通范圍十分有限。同時,從我國的“物資銀行”、“倉單質押”到“物流銀行”、“供應鏈金融”的金融創新發展模式來看,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金融風險預警和防范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金融立法制度還須進一步健全。

(二)必須把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納入到金融全面風險管理

全面風險管理涵蓋了各層次的金融風險,全面風險管理偏好對資源分配起引導作用。它通過準確計量各類風險確定經濟資本,通過經濟資本的分配決定各類資產規模,改善業務組合的風險與收益配比關系,將有限的資源從效益較差而風險較高的業務上釋放出來,為效益更好而風險可控的業務騰出空間oE6]由于供應鏈涉及不同的行業、不同技術領域和不同的行政區域,這就涵蓋了幾乎所有的金融風險。因此,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必須納入到金融全面風險管理之中,這樣才能有效地管理好供應鏈出現的風險。

篇(5)

關鍵詞:鋼鐵行業;存貨質押;運作模式;風險管理;流程

中圖分類號:F275.6 文獻標識碼:A

0 引 言

作為一種新興融資模式,供應鏈金融為商業銀行開拓了新的市場,同時也為各個產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拓寬了融資途徑。各行各業紛紛試水供應鏈金融,鋼鐵行業存貨質押業務尤其火熱。然而2012年,全國鋼材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自2012年8月份以來,從鋼鐵生產企業、貿易商到物流倉儲企業,已有多家公司公告,坦承涉入與鋼貿相關的糾紛中。11月,銀行集體訴訟大批鋼貿企業利用虛假質押騙貸一事引起了行業內的高度關注。由此可見,鋼鐵行業存貨質押業務火熱的背后,隱藏的是風險管理巨大的漏洞。因此,如何控制好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風險已成為熱點問題。文章將針對此問題展開研究,第一部分主要說明論文的文獻研究來源,第二部分主要為結合文獻與調研實際總結得出的鋼鐵行業融資現狀,第三部分主要說明此現狀產生背后的銀行風險管理問題及原因說明,第四部分則針對第三部分提出的問題及原因,從完善風險管理流程及創新業務開展模式兩方面提出建議,第五部分總結本文主要論點及結論。

1 文獻研究

對于存貨質押風險管理的研究,國外集中在對風險度量指標的定量研究,國內則較多通過定性分析評價風險。Barsky和Catanach[1]建立了融資業務風險分析概念模型,這個模型將業務風險劃分為五種:業務過程風險、環境風險、信息技術風險、人力資源風險和基本結構風險。盛巧玲,吳炎太[2]認為供應鏈存貨質押融資風險主要包括六大類風險,并基于此建立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將層次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價法相結合來評價存貨質押融資業務的風險。

總而言之國內外針對存貨質押融資模式下的風險研究大都從風險類別出發,提出風險管理建議,而缺少對于風險管理流程的探討。本文從風險管理的流程出發,分析風險控制問題,并據此提出銀行規避存貨質押風險的解決方案。

本文所依據的主要闡述如下,對于風險管理體系,錢軍[3]針對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在風險識別、風險計量、風險監測、風險控制等流程方面的現狀,提出了基于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模式的風險管理流程的基本對策。段偉常,張仲義[4]認為物流金融風險管理體系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價、風險控制等三個典型過程。關于鋼鐵行業供應鏈融資風險管理問題,孔月[5]認為銀行在業務開展中存在專業水平低、評估指標不合理等問題,而陸岷峰,欒成凱[6]認為信息非對稱導致“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并提出構建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化解個體鋼材市場危機是當前保持商業銀行健康、穩步發展的重要措施。關于風險應對策略,楊海明[7]認為應從現金流量控制和結構授信安排兩方面加強管理,而陸岷峰,欒成凱[6]認為應從加強風險管理和創新產品策略兩方面應對風險。

2 鋼鐵行業存貨質押融資現狀分析

(1)鋼鐵行業盈利能力縮水,利潤率下降,融資企業違約嚴重

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鋼貿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鋼材價格一路走低,導致鋼鐵行業盈利空間不斷縮小。鋼鐵生意往往資金占用較大,因此中小型鋼貿商在資金鏈中出于劣勢地位,對大型鋼鐵生產企業不能賒賬,對客戶銷售又需墊付資金,從而造成資金鏈兩端吃緊,需承擔很大的資金風險。因此,當鋼材價格波動激烈、銷售情況不理想時,資金鏈出現大缺口無法填平,因而常常無法償還貸款而造成違約。

(2)信貸政策審批標準不合理,中小企業融資難,造假現象頻繁

銀行為了減少貸款業務的風險,設置了很高的準入門檻。對貸款企業資質進行評估時,最需要融資的中小型的企業往往很難達到銀行的貸款標準。為了獲得貸款,部分中小鋼貿企業不得不冒險,編寫虛假材料以騙取貸款。由此導致虛假質押和重復質押的情況頻發,銀行面臨高信用風險。

(3)鋼貿業務成為融資平臺,資金挪用嚴重

由于鋼鐵行業利潤率低,一些取得了貸款的鋼貿商為了獲取更多利益,將利用鋼貿生意貸來的款項逐漸投向房地產、股票期貨市場、金融公司或民間借貸市場等高收益行業,幾乎所有的資金都在體外循環,鋼材市場已慢慢成為純粹的融資平臺[3]。在此狀況下,銀行所貸出的錢無法解決鋼鐵行業的資金短缺問題,一旦體外循環的資金不能及時補充進來,資金鏈就會斷裂,整個供應鏈也受到極大的挑戰。

(4)過度授信過度擔保現象嚴重

2008年國內擴大內需刺激措施推出,鋼貿企業融資平臺作用發揮到了一個高峰。在此期間,銀行受利益驅動,降低貸款的審批標準,大肆鼓勵鋼貿商進行貸款,盲目對鋼貿企業授信,導致過度授信、過度擔保現象嚴重。

3 鋼鐵行業存貨質押融資風險管理問題及產生原因

總結存貨質押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認為主要包含評估與監管兩個環節,具體操作流程如圖1所示。

基于上面的存貨質押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流程,對銀行的風險管理進行分析發現:由于目前供應鏈金融體系還很不完善,業務的各個環節的操作沒有一定的規范,缺少科學地評估和準入的體系,供應鏈信息不對稱和風險管理意識差等原因,銀行現行的風險管理存在很多漏洞。這些漏洞體現在業務風險管理操作中的各個環節。下面將對存貨質押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及其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

3.1 風險評估與準入

(1)中小鋼貿商報表數據失真,委外風險評估誤差大

對于鋼鐵行業存貨質押融資的過程中存在委外評估導致的風險估計誤差大的問題。在授信前,銀行需要對借款企業的資質進行評估。但是對于銀行而言,其自身并不具備風險評估業務能力,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銀行大多是與固定風險評估機構進行合作。由銀行向風險評估機構出具業務數據文件,如融資公司報表、質押物價格等,風險評估機構則根據銀行提供資料進行分析評估,為銀行出具風險評估報告,銀行根據風險評估機構提供的評估報告進行風險利益平衡,決定是否通過鋼貿企業融資要求。而這一操作流程實質上存在比較大的漏洞,一方面,由于具有融資需求的鋼貿企業大都為中小企業,而風險評估機構的主要針對對象是大型企業,因此存在指標要求與實際對象不符的問題。另一方面,在現實中,不排除借款鋼貿企業的經營道德水平低下的狀況,報表數據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經營的狀況。因此銀行期望通過專業風險評估機構獲得風險評估的準確結果,往往因為鋼貿企業的利益驅動而希望落空,風險評估結果往往遠低于實際值,這樣直接導致了銀行的風險提高和決策失誤。

(2)準入標準不完善,物流企業資質能力不足

作為供應鏈金融業務操作的重要主體,物流企業的選擇至關重要。而目前對于物流企業的選擇尚缺乏一個完善而全面的準入體系。在存貨質押業務的不同模式下,物流企業起到的作用不盡相同,因此存在的問題也大有不同。在委托監管模式下,物流企業大多是中小型倉儲企業,銀行對于物流企業大多僅考察其物流運營與存貨監管的安全條件及其他條件是否符合質物的倉儲要求等,而對于其是否具有完善的日常監管制度、專業人才等以及風險預警能力往往并不做要求。一方面,這源于中國物流倉儲企業普遍水平低,大多數物流倉儲企業作為中小企業難以滿足全面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商業銀行缺乏對于物流倉儲企業資質的重視,風險管理體系存在漏洞。由于這種妥協式不規范的準入體系,導致不合格物流企業進入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體系,甚至出現鋼貿企業與物流企業勾結騙貸,導致重復質押、虛假質押問題頻發。而在統一授信模式下,物流企業大多是大型綜合物流企業,綜合能力較強,品牌與信譽較好,綜合監管技術水平高于一般物流企業。對于此種物流企業,銀行的主要評判標準為業內評價和規模組織架構,而往往缺乏對于合作意愿的考察。由于綜合性物流企業主營業務盈利水平高于一般企業,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僅為增值性擴張業務,因此難以受到企業戰略性重視,監管責任意識缺乏,業務監管力度低,導致操作風險增加。

3.2 業務監管環節

(1)供應鏈信息不對稱,質押物監管水平低下

現在的存貨質押供應鏈金融業務中,銀行大多將對質押物的監管事務交由物流公司負責,銀行會定期派遣監管員進行現場檢查[8]。這樣的監管模式中,物流企業在質押物監管的環節中掌握著來自市場、借款企業和銀行三方面的信息,而銀行往往只能從物流企業處獲得關于質押物的信息,供應鏈上下游間信息不對稱,極易導致借款企業和物流企業勾結騙貸的情況發生。另外,盡管銀行會派遣監管員進行現場檢查,以期監督質押物,降低風險。但由于監管員通常不具備專業的物流知識,很難對鋼材的價值和數量進行準確的評估,存在較高人工風險和操作風險,因此銀行派監管員的辦法并不是減小風險的有力措施。在這樣的監管模式下,質押物的監管水平較低,由此帶來的道德風險和人工風險居高不下。

(2)風險管理意識差,對資金流向的監控力度小

鋼材市場的融資中存在嚴重的資金外流現象,主要由銀行對資金去向監管不力造成的。鋼貿是一個利潤空間非常小的行業,很多鋼貿商運用質押鋼材進行貸款后到房地產等高利潤空間的行業去投資,專款不專用。然而銀行在對貸款資金去向的監管方面明顯意識不強,力度不夠。借款企業在銀行貸款時需在銀行設立專門賬戶,但在銀行的實際業務操作過程中,很少涉及對專門賬戶資金流向的管理,這使得銀行面臨較大的信用風險。當市場發生波動,某一鋼貿商資金鏈斷裂,不僅銀行難以回收資金,甚至會影響整個供應鏈的上下游企業,帶來巨大的供應鏈系統風險。

(3)風險預警意識差,風險應急控制難度大

風險的預警和應急控制屬于銀行業務管控的一個重要環節,預警機制的存在可以使銀行進行存貨質押業務的風險大大降低。然而在現行的融資業務流程中,對風險預警的投入極少,大多數銀行缺少建立健全的風險預警與應急處理機制。一方面銀行缺乏風險預警的意識,另一方面由于業務操作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和標準不完善導致預警困難。

4 鋼鐵行業存貨質押風險管理建議

在上述的風險管理問題及原因中,分析了存貨質押業務目前開展的主要管理問題及其產生原因,針對以上風險管理問題,認為主要應通過完善風險管理流程體系,從流程環節上解決風險管理問題;另一方面,諸如信息不透明等導致風險管理問題的根源,究其根本是其模式開展本身存在問題,由此認為從根本上解決如上問題,需從業務模式上展開創新。在風險管理建議中,將主要從完善風險管理流程體系與創新業務模式開展兩方面展開。

4.1 完善風險管理流程體系

(1)加強評估力度,降低鋼貿企業信用風險

評估和準入作為一項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開端,銀行必須加強對于環節的重視。一方面,由于供應鏈金融業務主要針對中小企業,因此銀行必須完善現有風險評估體系,制定符合中小企業實際情況的評估指標,弱化對于財務指標的要求,加強對于非財務指標的要求,保證評估指標能夠切實有效地把握項目風險,避免“報表決定一切”的評估方法。另一方面,培養熟悉鋼貿業務的專業人才進行實地考察和評估,對鋼貿企業的業務情況及相關合作情況進行全面的把握和掌控,降低由于鋼貿企業造假導致的信用風險。

(2)嚴格準入標準,降低物流企業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

由于供應鏈金融實際操作中,銀行缺乏物流管理能力,需要借助物流企業的幫助開展業務,因此物流企業的監管能力和道德水平極大影響了業務開展的風險水平。對于物流企業的選擇,銀行應加強對于準入體系的完善,可采用招標合作形式,根據業內評價及初步考察選定部分物流企業作為初步合作意向對象,向初選名單企業發放招標邀請書,由意向物流企業投標,結合投標資料并對其進行深入調查分析,由專家進行評估后確定合作物流企業名單,確保物流企業的物流監管能力和風險預警能力。另外,對于物流企業的考察指標,特別是大型物流企業,應加強對于合作意愿的權重要求,保證物流企業對于該項業務的重視程度和責任意識,降低由物流企業導致的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

(3)完善質押物監管體系,銀行需對物流企業形成制約

完善的質押物監管體系有利于提高質押物監管水平,可以防范物流企業失信現象的發生,有效降低信用風險。一方面需選擇信譽度高的物流企業,督促物流企業加強質押物監管。另一方面,銀行自身也需要提高自身的物流專業水平,培養自己的物流管理人才,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質押物資質認定和后期的質押物倉儲管理方面對物流企業形成制約。

(4)加強貸款賬戶的管理,實時追蹤資金去向

銀行需要加強對借款企業貸款賬戶的管理,發揮供應鏈金融的特色優勢,為借款企業的上下游企業設立業務往來賬戶,實時監控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資金往來狀況以掌握發放的款項去向,確保貸款企業專款專用。在借貸合約中進行規定,嚴格限制貸款資金流出鋼鐵行業,設置大力度的違約處罰;與物流企業聯合進行嚴密的監管,確保實時掌握借款企業的財務狀況。

(5)銀行聯合物流企業建立全面的風險預警及應急控制系統

由銀行或物流企業單獨建立的預警和應急機制是片面的,對存貨質押業務的風險預警不能僅僅停留針對某個單一對象或某個單一環節,要對整個供應鏈進行全面的管控,銀行需要通過預警系統對借款企業、供應商、下游企業的運營狀況進行有效的監控。建立全面的風險預警和應急控制系統需要對組織結構進行調整,可以由銀行和物流企業聯合設立專門的預警應急機構,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明確各自的職責,有效改善與經營有關的流程,提高信息交換的效率。在第一時間發現風險,并且快速做出反應,及時分散轉移和規避風險。

4.2 創新業務開展模式

(1)建立集成的電子信息交易平臺

信息不對稱導致存貨質押業務開展問題頻發。針對這一問題,可建立全面集成的電子信息交易平臺。在這樣的電子信息平臺下,貫穿整個產業鏈的集商流、資金流、物流于一體的信息資源可以實現及時透明的共享。平臺之中的成員不僅可以共享信息,還可以共享平臺的金融服務、物流服務等。建立這樣的信息交易平臺,不但可以降低存貨質押融資業務中的操作風險,避免物流企業與貸款企業勾結騙貸;更有利于銀行收集借款企業的交易信息進行風險評估,降低風險評估成本。

(2)銀行與物流公司聯合,設立物流銀行

物流企業責任意識差、銀行專業水平低妨礙業務開展。由此,可成立物流銀行,將銀行的資金流與物流企業的物流進行結合,形成專業化的戰略聯盟。銀行與物流企業實現了完全的責任和利益捆綁。合二為一的銀行和物流企業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擁有共同的目標,這就直接避免了物流企業監督責任意識差、與貸款企業勾結騙貸帶來的信用風險。

(3)引入信用保險,豐富風險規避手段

目前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一旦業務出現授信風險,管理方式單一,大都采取風險自留或與物流企業及擔保企業風險共擔的方式。因此,銀行可考慮在此種業務中引入信用保險和監管保險,保證一旦在供應鏈金融中出現授信風險,僅靠貿易自償性難以及時、足額地收回授信時,銀行就可通過保險公司的信用保險來及時化解授信風險。信用保險開展,既能解決供應鏈中企業的融資問題,又能解決銀行授信的擔保問題;同時,保險公司又開辟了一個新的業務領域,是一項企業、銀行、保險公司三方共贏的創舉[9]。

(4)引入第四方風險管理商,加強物流企業監管

由于目前中國物流企業普遍小而雜,自身道德水平低,物流企業與鋼貿企業勾結騙貸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認為有必要存在第四方能夠對物流企業進行監管,確保物流企業操作的規范合法性,降低由于物流企業自身道德水平低導致的操作風險。第四方風險管理商可為銀行提供業務全流程的風險控制方案,降低供應鏈金融的操作風險,監控物流企業及擔保企業參與主體的業務操作,有效彌補了銀行自身監管能力不足的漏洞,銀行可專注于金融業務的開展,符合供應鏈發展專業性分工的大趨勢。

5 結束語

2012年頻繁爆發的鋼鐵行業存貨重復質押事件,可以看出存貨質押業務背后隱藏著巨大的風險管理漏洞。本文首先結合文獻研究以及現場調研,說明了鋼鐵行業存貨質押業務的現狀問題。而這些問題來自于銀行風險管理的漏洞,對此,文章從風險管理流程角度分析,認為銀行的風險評估與風險監管存在問題,并分析其產生原因。在問題分析基礎上,文章從完善風險管理體系與創新業務開展形式兩方面給予建議,認為銀行要加強評估準入體系建設,提高對于業務開展過程中的質物與資金的監管水平,完善風險預警機制;并可以考慮通過建立電子信息平臺、與物流公司聯盟、引入信用風險以及風險管理商來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Barsky N P, Catanach A H. Evaluating business risks in the commercial lending decision[J]. Commercial Lending Review, 2005,20(3):3-10.

[2] 盛巧玲,吳炎太.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供應鏈存貨質押融資風險模糊綜合評價[J]. 科技管理研究,2012(11):52-57.

[3] 錢軍. 全面風險管理模式的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流程之構建[J]. 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84-86.

[4] 段偉常,張仲義. 物流金融風險管理體系及評價方法研究[J]. 石家莊學院學報,2009,11(4):14-17.

[5] 孔月. 大型鋼貿企業參與供應鏈金融業務探究[J]. 鐵路采購與物流,2012(7):39-41.

[6] 陸岷峰,欒成凱. 非對稱信息下鋼材市場融資風險應對策略[J]. 華北金融,2012(11):8-12.

[7] 楊海明. 淺論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的兩個重要手段[J]. 物流工程與管理,2012(12):71-72.

篇(6)

摘要:2008年以來我國商業銀行紛紛退出了供應鏈金融產品,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商業銀行作為貸款人,在此過程中,存在一定的信用風險。基于供應鏈金融的背景分析了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現狀,風險管理的要求,以及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商業銀行;風險管理

0引言

近年來,中小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中小企業融資難這一難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中小企業的發展。目前,國內大多從政策扶持,例如建立金融支持體系,建立中小金融機構,以及加大城市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來緩解這一困境。商業銀行在貸款審核方面相對嚴格,對借款人的要求相對較高,程序復雜,而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的特點,企業規模不大、財務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欠缺等原因,導致貸款審核不通過,或者由于以上原因,商業銀行會相應上調貸款利率,以至于企業陷入融資約束的困境。在此背景下,供應鏈金融業務逐漸發展起來,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為中小企業解決融資約束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同時也為商業銀行產品創新提供了新思路,依托核心企業為其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資金。

1供應鏈金融的含義

供應鏈最早源于德魯克提出的“經濟鏈”,之后波特將其發展為“價值鏈”,最終演變為“供應鏈”。供應鏈指的是圍繞核心企業,從原料的采購、到運輸加工、分銷、銷售最終要消費者手中的過程,我們將這一過程稱之為供應鏈。供應鏈金融是對多個企業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包括供應鏈上的單個企業和與該企業相關的上下游的多個企業,促進了這些企業之間“產一供一銷”鏈條的穩定和順暢,將金融機構的資金注入到實體經濟中以達到資金的高效利用,在銀行、企業和產品供應鏈之間構建一個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產業生態圈。

2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發展現狀及風險管理要求

2.1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發展的現狀

在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的發展中,深發行由于起步較早,處在領先的地位。除此之外,廣發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以及工農中建四大行也開始逐步開展供應鏈金融的業務。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蔓延,沿海地區眾多中小企業由于資金鏈斷裂而紛紛倒閉,此時,國內商業銀行為降低不良貸款利率,在信貸政策方面,相對緊縮;由于傳統融資渠道受阻,導致供應鏈金融業務蓬勃發展。目前,在國內經營的一些外資銀行也紛紛推出了供應鏈金融業務,供應鏈金融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

2.2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

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還不夠完善,相對于供應鏈上的其他企業商業銀行更加注重核心企業的信用狀況,商業銀行一般通過對核心企業的財務狀況、資信情況、信用評級狀況來審核并核準授信額度;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的貸款額度將依據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合作的密切程度以及貿易往來的頻率來確定,總金額在上述核準的授信額度范圍內。我國商業銀行對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管理大體上分為以下兩類:

2.2.1以核心企業的風險管理為著眼點

在供應鏈中,與核心企業往來的資金流是供應鏈中小企業還款的主要來源,因此核心企業的實力是供應鏈還款的基礎。在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中,對核心企業的風險控制顯得尤為重要,核心企業經營的好壞,將關系到整個供應鏈上資金的運作。從宏觀層面上來說,商業銀行有必要深入了解核心企業的經營情況,行業特征以及可能面臨的風險,以增加對行業政策變化的靈敏度。此外,也要對核心企業的綜合實力包括財務方面(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能力)、企業職工以及管理人員素質、企業規模等方面,全方位多層次的考核核心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

2.2.2以供應鏈的整體風險管理為著眼點

供應鏈上整體具有較高的競爭能力是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基礎,其中核心企業是否擁有較為強勁的管理團隊,是否具有較高的信用評級,關系到整個供應鏈上企業信用的評級。供應鏈上所有企業組成了一個整體,其中某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會導致整個供應鏈資金斷裂,發生系統性的風險。因此,銀行有必要從總體的角度來考量供應鏈金融的系統性風險,這是風險控制的前提,也是維持供應鏈金融良好運作的基礎。商業銀行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控制風險:第一,立足整體綜合考量供應鏈中的運作模式,對供應鏈金融的信用做綜合全面的評估,嚴防虛假貿易;第二,確保貿易的真實性,充分了解商品的競爭實力。

2.3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2.3.1準入門檻以及信用體系的不健全

商業銀行銀貸風險的門檻是客戶準入,在客戶準入中,信用評估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供應鏈融資業務中,風險管理制度大多建立在“合理控制資金流”的基礎上,這一風險管理制度一般包括貸前、貸時、貸后三個方面。貸前主要包括對貸款公司信息流的調查;貸時主要是對貸前所收集到的信息流的審查;貸后主要是跟蹤貸款人資金流的去向,有效控制資金流。然而,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大多沒有針對供應鏈特有的性質,來建立與之相應的信用評級體系,目前商業銀行采用的“主體+負債”的信用評級模型,其評價指標以及指標的權重方面仍然不夠合理,不能從本質上區分傳統的信貸客戶和供應鏈金融下信貸客戶評級的優勢和區別。

2.3.2供應鏈內部企業協同性較差

由于供應鏈中中小企業自身的缺陷,例如自身規模太小、信譽度不高、信息不對稱以及擔保抵押不足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供應鏈各企業之間管理的協同。我國除了少數壟斷行業諸如鋼鐵、通信、汽車等行業優質企業較多,其供應鏈條相對穩定,其他行業各企業之間的合作極不穩定,這無疑增加了商業銀行信貸風險。

2.3.3第三方中介機構質量不高

目前,國內物流企業眾多,質量參差不齊,其經營環境不夠完善還有待提高;一些小的公司管理團隊素質不改,配送技術也還未達到國外先進水平,此外物流信息的共享方面也有一定的缺陷,不能及時為因為提供更新數據。除此之外,第三方機構由于管理團隊素質不高、對市場敏感性不高,在運營中可能會出現倉儲租賃手續不全、質押不規范以及一些原因,而致使銀行的經營風險上升。

2.3.4商業銀行產品創新能力以及信息技術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產品過于單一,還未能找到一種能為全部企業提供全方位深層次的金融產品。在供應鏈金融行業處于領先地位的國外銀行,在信息技術方面比較先進,例如:實現了信用證貿易中,銀行以及買方的單證處理;企業之間通過互聯網等信息平臺實現數據共享等服務,為銀行供應鏈金融產品的創新提供便利,最大限度的為銀企雙方的合作提供了便利。然而,與國外相比,國內銀行金融信息技術相對落后,信用憑證、應收票據的確認方面大多人工確認為主,還難以實現信息的共享,這一現狀無疑增加了銀行運營的成本,同樣也增加了操作風險。

2.4供應鏈金融視角下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對策

2.4.1運用“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增進供應鏈內部中小企業信用供應鏈金融的運用

在提升中小企業的信用水平上上功不可沒。以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為靠山,合理利用企業之間的貿易往來,為供應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將“互聯網+”融入供應鏈金融,把供應鏈中的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等信息數據化,借助“互聯網+”實現信息共享。這樣既為銀行考察貸款企業的資信水平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最大程度的保證了貿易背景的真實性以及貿易信息的時效性,杜絕了中小企業采用不正當當手段獲取貸款的可能性,最大可能的規避了逆向選擇的風險,提高了風險控制的有效性。

2.4.2完善的供應鏈金融主體準入審核制度加強對核心企業的審核

我國的經濟發展正處于關鍵時期,增長速度放慢,傳統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正在經歷轉型的重要時期,銀行頻頻發生不良貸款的情況,其中中小企業占很大比例,極大的打擊了銀行同意貸款的意愿,從銀行的角度來看,銀行獲取有關企業真實的經營情況,資信水平以及財務狀況的渠道有限,僅有的信貸“三查”只能依靠人工,耗時耗力,效果不佳,銀行的風險防范和規避無法保障;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供應鏈金融的應收賬款融資、保兌倉融資以及融通倉融資等方式雖說解決了中小企業資信不足的問題,但是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如果能夠提高解決的效率那就更加完美了,商業銀行應建立系統的審核制度,根據企業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以及企業內部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國家政策導向以及市場行情來對供應鏈上的企業進行打分并實時監督。核心企業是商業銀行判斷供應鏈是否強勁的重要依據,商業銀行在對貸款業務進行審核時,要將核心企業列為其審核的重點,將核心企業的授信業務延伸,在對核心企業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時占用核心企業的額度,以此來約束核心企業作為風險的承擔著。

2.4.3健全法律法規,培育良好的信用環境和法制環境

政府應對更好的管理中小企業,完善并創造性的提出了很多管理辦法,大量真實有效的中小企業的經營信息和財務狀況都掌握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手中,例如國家的稅務、社保、商檢、房產管理等部門,以及社會公眾服務企業,如供水、供電等,都不同程度的掌握了中小企業的相關信息。銀行征得中小企業的授權,獲得相關政府部門的批準查閱其部門內部數據庫,搜集與中小企業融資貸款有關的第一手資料。另外,銀行還應該與政府有關部門簽訂共享信息承諾書,承諾合法合規使用上述信息。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相關信息,可以有效的幫助銀行簡化審批程序,降低風險概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風險防范能力。

2.4.4大力發展物聯網,促進供應鏈金融的高效運行

物聯網即通過傳感器裝置將所有物品連上網絡,生成一個龐大的物流信息數據庫。將物聯網融入供應鏈金融,以網絡物流信息為基礎,利用物與物、物與人之間雙向信息傳遞,能夠對中小企業的信用水平進行更加客觀準確的評級。另外,物聯網技術還可以幫助銀行以及第三方物流企業更好的實時監控存放在倉庫的抵押物品,隨時掌握供應鏈上下游中小企業的生產銷售狀況。銀行和第三方物流企業引入物聯網傳感設備和智能監控系統,并實行信息共享,對用于融資抵押的貨物或者標的物品進行識別、定位、跟蹤、監控。企業、第三方物流監管方以及銀行都可以通過物流數據庫隨時監督動產的狀態和變化,杜絕中小企業惡意串通物流企業騙取貸款的可能。

參考文獻

[1]曾小燕.我國供應鏈金融發展研究[J].商業評論,2012,(1).

[2]何昇軒,沈頌東.基于第H方bB2B平臺的線上供應鏈金融風險評估[J].東南學術,2016,(3).

[3]汪小華.農業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的評價及控制研究[J].農業經濟,2015,(12).

篇(7)

關鍵詞: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

據國家信息中心和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等的調查顯示:我國中小企業要獲得融資十分困難。在參與調查的企業中,超過81%的企業認為一年內流動資金部分或者全部不能滿足需要,超過60.5%的企業認為自身得不到中長期貸款,融資困難嚴重制約中小企業的長期發展[1]。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學術界及實業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探索,供應鏈金融應運而生。

供應鏈金融是指銀行對產業鏈中上下游企業提供全面金融服務,以促進供應鏈核心企業及上下游配套企業產、供、銷鏈條穩固,并通過金融資本與實業經濟的協作,構筑商業銀行、企業和商品供應鏈互利共存、持續發展的一種新型產業生態[2]。由于供應鏈金融將核心企業的信用延長至供應鏈上中下游,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上下游企業資金不平衡的問題,而且淡化了企業因自身規模而帶來的融資瓶頸,加速企業財務周轉,為銀行提供了穩定的客戶群體,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十分明顯。但供應鏈金融作為銀行新型的盈利模式在實踐過程中仍存在不少問題。本文基于商業銀行立場,對供應鏈金融發展過程面臨的風險進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風險管理對策。

一、供應鏈金融實踐模式

最早從事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是荷蘭一家開辦質押融資的銀行。國外,馬士基、UPS都是供應鏈金融活動的參與者,供應鏈金融業務已經成為其主營業務。國內,深發展銀行是供應鏈金融的先驅,中信銀行以及工農中建也相繼涉及供應鏈金融業務。

由于供應鏈金融活動參與者背景各異,這里筆者舉簡化例子:假設存在原料供應商R,制造商M,批發商W,M為核心企業。

出于生產需要,M向RMS購買原料。由于M實力強大,遂要求RMS賒銷,即M暫不付款,形成RMS的應收帳款。由于RMS在備貨過程中就需要墊付,財務很難周轉,遂尋求保理商幫助,讓其通過購買債權對方式向RMS支付現金,解決RMS流動性問題。這一過程中最關鍵就在于M的信用,M守信與否都將直接關系到壞賬率。W向M購買產成品,由于M實力強大遂不準備向W賒銷。W只能通過直接付款、承兌匯票、向銀行貸款等方式。而除了直接付款方式,其他方式需要W有足夠都授信,而我們都知道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授信是十分珍貴的。銀行此時的作用便被放大,對于M,銀行了解M作為是核心企業,信用充足。銀行便通過占用M的授信方式,向W發放買放融資用于支付M的貨款。

不難看出,M的存在,加速了M和W的現金流轉速度。對于銀行而言,在保證核心企業的風險可承受的前提下,自身資金成本也得到降低。

二、供應鏈金融運行中銀行承擔的風險及產生原因

(一)供應鏈金融風險量化工具匱乏帶來的內生風險。由于融資行為是單向的,因此銀行在供應鏈金融實際操作上往往處于被動局面。銀行作為特殊企業,需要控制風險,保證收益。出于計劃經濟體制遺留,“貸長不貸短,貸大不貸小”,“銀行追著大企業跑,中小企業追著銀行跑”等現象層出不窮。在這些現象背后,折射了我國銀行偏好短期利益的浮躁心態及借貸原則的扭曲。

而這都會造成供應鏈金融的操作環節過于繁瑣復雜,讓有融資需求的企業墊付時間成本。因為涉及到供應鏈各級企業,銀行需要正確度量企業授信額度以控制風險敞口。同時銀行還需根據供應鏈自身特征,實時管控資金流量;此外對銀行自身來說,還需要考慮到自身股權結構以及風險承受能力:對于國有控股的銀行而言,存在國家的隱形擔保,風險承受能力強;而對于股份制銀行,股東存在風險厭惡,會降低風險承受力。

雖然供應鏈金融歷史十分悠久,但在我國仍不存在普適方法量化銀行的成本收益,也沒有精確的計量模型能讓銀行進行風險識別與核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銀行主觀方面決策帶來的不確定性,無法按部就班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雖然已有不少學者建立了模型用于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價,確定準入條件等模型,但由于模型測度的數據多來自上市公司或知名企業,對以中小企業為服務主體的供應鏈金融而言,缺乏代表性。

(二)法律體系不健全帶來的法律風險與道德風險。由于我國尚不存在關于供應鏈金融的法律,雖有《擔保法》、《合同法》、《公司法》和《動產抵押登記辦法》等法律進行規范,但就供應鏈金融業務而言,因為只有適用主體類似,無法覆蓋供應鏈金融的方方面面,所以存在諸多法律漏洞,如《擔保法》未明確規定原材料、半成品和應收賬款等可以質押;《物權法》則規定質權人不限于金融機構等等。此外由于合同形式多樣,鑒別十分困難,甚至企業間沒有真實的貿易行為,但通過偽造合同或者偽造財務報表也能夠獲得銀行授信的現象。長期以往,銀行壞賬會積累到直接危害到整個國民經濟的地步。企業單方面違反與銀行簽訂的借貸合同,將所獲得的流動性用于它用,嚴重影響企業的還貸;企業獲得貸款并取得收益后卻有意謊報虧本,并偽造財務報表,影響銀行的判斷;企業貸款后對資金利用不充分,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對銀行與企業均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等都是其可能的表現形式。

(三)不確定性引發的質押物貶值風險。當出現因利/匯率變動等原因使企業無法順利銷售完存貨時,企業資金無法回籠,無法按時還貸,銀行可處置企業的質押物。由于質押物多樣,若質押物變現成本很高或變現價值低于銀行授信敞口余額時,商業銀行便不會將其變現,因此持有此類質押物對于銀行而言反而無法遏制風險敞口。

(四)企業協同發展弱化致使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失效風險。企業協同主要指企業間通過內部協同作用,自發地出現空間與效率上的有序結構。由于供應鏈金融是銀行通過給核心企業資金支持,再使核心企業支持配套企業從而達到解決資金困難的問題的方法,其高效運作的前提是核心企業與供應鏈上中下游企業必須存在協同關系。實際上,由于核心企業實力強大,在合作過程中擁有絕對話語權,對上游可以要求賒銷,對下游不允許其賒銷,給上下游企業帶來巨大壓力,供應鏈金融無法抬升中小企業信用,名存實亡。

(五)企業間動態投機導致銀行經營困難。在供應鏈金融的具體實踐中,由于企業間合作關系是隨著合同的產生而產生,隨著業務的完成而結束。因此,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均可選擇下次合作或不合作。由于供應鏈金融沒有強硬的控制機制,當企業面臨多條供應鏈時,會自主選擇利益可獲得性最大的;在供應鏈條有限的條件下,會自動退出盈利空間小的。這種動態的投機風險給銀行、企業間合作與供應鏈融資都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增大銀行供應鏈金融的操作難度。

三、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對策

(一)實時監控企業間資金流動。由于供應鏈金融風險在整個供應鏈條中傳遞需要一定時間,這就為遏制風險提供了有利條件。銀行可以通過成立獨立于自身以及核心企業的第三方監控機構,允許第三方機構使用自身信息渠道,分享自身在企業間資金往來的實時信息優勢。

銀行也可與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制定好保密協議,允許第三方機構獲取企業財務數據以監測可疑交易行為,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和危機處理效率,更加穩定的幫助商業銀行發展相關業務。銀行也需要對核心企業的經營績效進行評估測量,一旦出險或者風險有增大可能,立即告知相關企業進行預防和改進。

(二)建立健全征信與法律體系。征信當局首先要能保證信用信息大體真實、完整,提供多樣化的信用信息使用渠道,并及時更新信用數據庫,輔助銀行做好客戶信息管理以及貸款后的動態信息分析,使銀行能夠綜合使用信息,優化自身操作方法,提高自身前期的風險鑒別能力,降低風險。但以上這些措施是針對客觀的外部企業信息而言,銀行只能根據信息來規避風險,銀行出于被動地位。下面介紹一種主動性的風險控制方式。

為了改變銀行在供應鏈金融業務實施時所處的弱勢地位,銀行自身應該建立企業動態信用評價門檻,嚴格對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企業進行信用風險評價,通過提高門檻來甄別出風險隱患大的企業。銀行還應該加強供應鏈中的信息流整合,幫助形成企業間良性互動溝通機制,健全社會信用系統和企業、個人信用登記制度。

從監管當局的角度看,監管當局要對惡意規避商業銀行債務的企業實施聯合制裁, 維護商業銀行債權,建立公正法制化的商業環境, 盡可能讓商業銀行在維護自身權益上去行政化, 減少銀行風險損失。

(三)進行抵押品的契約設計。黃金是資產保值的有效工具,能夠較好地規避通貨膨脹給資產帶來的風險。當供應鏈金融過程中出現了質押物品,銀行可黃金保有當局建立合作并將質押物按恒定的轉換價格轉為代表黃金的憑證,以黃金的保值性避開抵押物貶值的風險,到期再將黃金憑證轉為抵押物退還給企業。由于這一過程完全可以電子化,因而不會增添任何管理成本。銀行還需要時刻關注抵押品市場價格,一旦抵押品價格下降至警戒線,銀行需要通知融資企業補充保證金。

(四)企業協同發展弱化致使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失效風險解決。協同問題的產生與否在于核心企業的配合程度。商業銀行理應構建一個交流平臺,定期與核心企業,中小企業溝通,主動去發現企業的難處。銀行還應該制定統一規范和完善的業務流程,使運作條款與系統內部協調步調一致。銀行要在融資過程中,和所有供應鏈主體進行緊密的合作,提升供應鏈企業的運作水平。規范準入與退出機制,對違約違規企業要有經濟與信用上的懲罰措施,經濟上可以收取罰款或違約賠償金,信用上銀行可以提高違規企業的二次準入門檻或降低授信額度。

(五)銀行進行供應鏈利益分配。追逐利益是企業天性,供應鏈金融投機風險的產生實際上是企業天性和企業家精神匱乏的體現。在供應鏈條上,企業想要實現利益最大化,都需要以整個供應鏈的價值增值和企業間互利共贏為基礎。為此銀行要引入激勵機制,注重轉變企業理念和供應鏈上不同節點企業合理分配既得利益,以公共人的身份進行利益分配。

(六)引入供應鏈金融專門人才。由于供應鏈金融的復雜性,需要熟悉金融、國貿、法律、計算機編程和財務知識的復合性人才,而我國目前尚不存在對供應鏈金融的普及教育,唯一與之相近的是物流管理,而目前物流管理人才顯然不能滿足供應鏈金融的需要。

所以銀行應當引進高水平高素質的復合型專業人才,抓好全員經營理念,實際技能以及實際業務操作上的培訓,尤其要盡快提高信貸人員的政策法律水平和業務操作技能,以順應供應鏈金融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 中國國家金融展―會議實錄[R].20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猛少妇色xxxxx猛交| 美丽人妻被按摩中出中文字幕| 国产肉丝袜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国产片av不卡在线观看国语 | 里番本子纯肉侵犯肉全彩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极品少妇无套实战| 久久黄色网站| 欧美日产国产精品| 亚洲a∨国产av综合av下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五月| 国产喷水1区2区3区咪咪爱av|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又大又紧又粉嫩18p少妇| 亚洲第一成人网站| 欧美人与动牲猛交a欧美精品| 十八禁无遮无挡动态图| 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九九| 97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毛片| 在线视频夫妻内射|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xx性欧美肥妇精品久久久久久| 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 玩弄chinese丰满人妻videos | 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 久久人妻av一区二区软件| 777精品久无码人妻蜜桃|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五月婷婷俺也去开心|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