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論文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4-25 15:25: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論文

篇(1)

一、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意義

1、是聚集社會正能量的需要。教師的師德師風狀況,直接影響學生的培養質量和人才質量。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作為公共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維護國家、社會、職業集團利益和倫理秩序為出發點和基本原則,它所要求和倡導的職業道德規范是:熱愛教育事業,教書育人,改革教學方式,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面向全體學生,熱愛、尊重、了解和嚴格要求學生,為人師表,作風正派,廉潔從教以及集體主義和人道主義原則等,是整個社會生活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了與人們利益密切相關的政治、經濟、法律、生活等重要的社會領域,對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有著直接而密切的關系,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證。2、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培養高素質教師的需要。高校教師是高級人才的培養者,也是學校聲譽的奠基者和傳播者,是民族優秀文化與世界先進文明交流借鑒的紐帶,更是優良學風、校風的建設者和示范者。良好的師德師風是教師隊伍素質中至關重要的方面。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自覺按照社會主義教師職業道德要求進行自我教育、自我鍛煉、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自覺抵制和克服各種與社會主義教師職業道德要求相悖的道德意識,才會使社會主義教師道德原則、規范轉化為個人穩定的內心信念,才會按照社會主義教師道德原則、規范去工作,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贏得了社會的尊重。同時,市場經濟和開放環境給教師職業道德帶諸多新挑戰,直接影響到?高校教師政治信念、價值取向、職業精神,要切實解決教師隊伍中現實存在的問題,就必須大力加強和改進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實抓緊抓好師德建設。3、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高等學校所要培養的是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在人格與心理上全面發展的高級專業人才,這就使得高校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除應具備較為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之外,還應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不僅要以高深的專業知識吸引學生,同時也要以高尚的人格和品德來感化學生。教師的道德品質、思想情操、精神風貌和行為習慣等,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通過這些,真正實現學生在專業上成才,在精神上成人。

二、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舉措

1、在實踐中鑄造師魂。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也離不開實踐,實踐是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根本途徑。在教師職業道德修養過程中,從教師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師的道德行為和習慣,自始至終都是在社會實踐中和教育教學實踐中完成的。教師只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在處理師生之間、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及教師與社會其他成員之間的關系中,才能認識自己行為的是與非,才能辨別善與惡,才能培養自己良好的教師道德品質。教師必須積極投身教育實踐,在實踐中逐步提高道德認識,積累情感體驗,磨煉道德意志,堅定道德信仰。防微杜漸,躬行實踐,端正道德品行,淡泊名利,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德立教。師德建設作為高校德育工作的前提,教師必須首先鍛煉師德,然后才能推己及人,服務人培育人,為社會培養出道德健全,人格高尚,全面發展的人才。2、熱愛學生,嚴謹治學。要充分發揮教師教書育人的作用。大學生既有獨立性的一面,又有亟需引導的一面。一般來說,大學教育是一個人思想價值觀最后定型的關鍵時期,而且與教師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一個高明的大學教師,就是在不經意間傳達出自己的想法,從而對班級和學生進行塑造的。就這個意義來說,所有教師都負有育人的責任,其素質的高低和師德師風直接影響到高校德育的質量。要大力加強以院校黨政干部、共青團干部、德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為主體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建設,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力軍作用。廣大教職員工特別是德育教師、學生輔導員、班主任要把言傳與身教結合起來,把做人做學問結合起來,把“課堂上講的”與“課堂外做的”結合起來,提高師德和業務水平,以良好的形象和人格的魅力去影響和教育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表率和楷模。要把解決思想認識問題與真心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在日常教育中見功夫,在優質服務中見精神,使大學生在點點滴滴中受到感染和啟迪。3、加強師德制度建設。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風尚的形成,重在培養和建設。要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師德評價和激勵機制,通過體制和機制來約束、規范、評價教師的師德,以先進人物的優良的品質、高尚的情操激勵教師講師德。為此,要構建科學有效的師德建設工作監督評估體系,結合學校實際,完善師德建設的規章制度,制定可操作的實施辦法,健全師德建設的長效機制。

作者:張宏書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部

篇(2)

關鍵詞:經濟轉型期;地方院校;教師;職業道德

中圖分類號:G45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05-0259-03

一、經濟轉型期地方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困惑

根據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教授的觀點,經濟轉型指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型[1]。從1978年確定改革開放的戰略部署以來,經濟轉型進程為我國帶來了巨大的改革紅利和發展成果。我國國民經濟保持了三十多年的持續高速增長,2010年國民生產總值趕超日本,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此同時,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大發展,高校數量、在校生規模、辦學層次和質量水平得以大幅提升,為我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和人員保障。但伴隨著經濟社會轉型的不斷深化,高等教育“大而不強”的問題也愈發突出,高校自主創新研發能力和水平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差距較大,不能有效滿足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而愈演愈烈的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更是凸顯了我國高等教育質量和制度設計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尷尬現實。綜觀國內學者對此問題的分析論證,盡管對此“癥狀”的解答眾說紛紜,見仁見智,但經濟轉型期高校部分教師職業道德素養不夠,職業奉獻敬業精神弱化是造成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大而不強”問題的一個非常重要而根本性原因。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的等價交換原則和功利主義價值取向對教師職業道德領域構成了非?,F實和直接的沖擊與挑戰,“一切向錢看”,“給多少錢干多少活”等不良思想甚囂塵上,“無私奉獻、甘做人梯”的傳統師德遭到拋棄,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水平面臨“整體下滑”的尷尬境況。突出表現在如下方面。

1.人生觀、價值觀扭曲,功利主義思想嚴重。市場化大潮的沖擊,社會氛圍的包容開放,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導致部分高校教師重新思考和定位個人的職業發展和價值取向,社會功利主義的大氛圍和個人家庭生活的現實壓力也驅使這些高校教師無法甘受教師職業的清名高潔,“象牙塔”的神圣光環被市場化的現實所打破。兼職、創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甚至利用職業之便把眼光盯向了自己的學生。這些教師很快在市場化的歷練中把自己重新培養成一名合格的“商人”,“等價交換、市場法則、經濟利益為上”等思想觀念被奉為圭臬,而忘卻了自己的教師職業本分,對本職工作推諉拖延,虛與委蛇、消極應付。本來應該是在充分完成本職教學科研工作任務的前提基礎之上,在業余時間利用自身的聰明才智和專業學識從事力所能及的社會兼職或自主創業等“第二職業”,實際運作中反而成了以“第二職業”為主業,教師職業反而成了副業與兼職,徹底“本末倒置”,乃至不務正業。

2.職業意識模糊,職責不清。部分高校教師對“教書育人”的職責認識不到位,只重教書不重育人,認為自己只要把院系規定的教學任務完成好,把課講好,就算盡職盡責了,平時也大體能盡心努力備課上課,但鑒于高校教師不用坐班,“踩著鈴聲來,踏著鈴聲走”,除了上課時間以外,學生根本見不到老師,缺乏和學生的課外交流和互動,不注重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精神輔導,不愿意花費時間精力去分析研究大學生關心的熱點疑點難點問題,不研究大學生的思想發展動態和規律,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的發展問題與需要漠不關心,甚至刻意回避,把“育人”職責完全拋諸腦后。這也是目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收到良好效果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3.職業操守缺失,學術不端行為嚴重。出于評優晉職晉級等利益考慮,高校部分教師不是把聰明才智和經費設施等資源用于踏實嚴謹的學術研究與創新探索,而是挖空心思弄虛作假、投機取巧,學術不端行為嚴重,背棄學術的客觀性和學者的獨立人格為利益集團代言,搖旗吶喊,隨意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誤導公眾和決策者,隨意篡改實驗數據和資料、學術論文著作公然抄襲剽竊他人成果或自我抄襲,甚至出現教師剽竊學生的研究成果等極端行為,學術良心和職業操守徹底淪陷,甚至踐踏了做人的基本原則、道德底線和法律準繩。同時,高校個別教師出現了“學閥”行為,利用個人的威望和資歷壟斷或圈占國家和學校的教學科研資源,對不同意見者打擊報復,打壓排斥,缺乏應有的“學術爭鳴、百舸爭流”的寬容與氣度,以“終極學術裁判”的姿態出現,扼殺了科學研究的活力與精神。

4.缺乏學術理想和執著精神。受現有的高校教師職業管理體制等因素的影響,高校教師的職稱聘任和工資福利待遇掛鉤,而且很多地方高校實行職稱聘任終身制的做法,即一旦獲聘相應學術職稱,無論其后續學術水平和科研發展進步如何,職稱只升不降,更不會被剝奪取消,與職稱相對應的各種福利待遇也“旱澇保收”,缺乏動態化的管理約束機制,從而導致部分地方高校教師一旦達到自己設定的預期發展目標,就自認為萬事大吉了,在學術研究、科研探索、教學發展等方面偃旗息鼓、休養生息,刀入鞘、鞍入庫。放棄了為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和人類文明進步繼續拼搏奮斗的學術追求和理想信念,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地方高校教師的福利待遇和勞動奉獻相錯位的奇怪現象大量存在。而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學研究后繼乏力的問題也部分源于此。

二、地方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困惑的成因分析

造成如今地方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困惑局面的原因錯綜復雜,不同的專家學者會從不同的角度對此問題進行分析,見仁見智。但總體來講,之所以形成如今地方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經濟轉型期由于制度規則處于不斷調整試錯的混沌狀態,市場邏輯依靠其強大的影響力和感召力而對道德邏輯的侵入和滲透所造成的。具體來說,如下。

1.社會生存成本的上升強化了人們的經濟利益訴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使社會生產力水平大幅提升,但同時也不斷刺激和強化著人們對更高質量生活水平的夢想和追求。在社會財富增長的同時,社會各種商品和消費物價水平也大幅上漲,特別是子女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的剛性支出在人們支出結構中所占比重愈發突出,甚至被人戲稱為“新三座大山”,地方院校教師社會生存成本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不可同日而語。而在地方院校教師社會生存成本大幅增加的同時,則是受制于地方財政實力薄弱和地方院校舊有的僵化的收入分配體制等因素的束縛,地方院校教師體制內收入水平增長緩慢,根據我們對省內部分地方院校教師收入水平的調查分析,基本處于當地社會城鎮職工收入水平中等或偏下的位置,這直接導致地方院校教師收入支出矛盾日趨緊張,社會生存成本的大幅上升也必然驅動地方院校教師利用一切資源開源節流,以滿足更高質量品位生活方式的要求。

2.寬松的社會管理氛圍為地方院校教師人力資本的最大化提供了機會和舞臺。我國進入經濟轉型期以來,隨著對社會主義建設發展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政府對社會公眾個人行為的行政管制逐步放松,允許和鼓勵公眾在法律的框架以內依靠個人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創造社會財富并獲得相應的合理回報。特別是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確立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從而造福于人民”。黨的十七大報告更進一步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社會管制的日漸寬松和公眾觀念的漸趨寬容,個體私營經濟蓬勃發展的輝煌成就,也不斷刺激和強化著擁有信息、知識和技術等人力資本優勢的地方高校教師走出“清貧”的“象牙塔”,融入“繁榮”的市場經濟大潮,以全面提升和開發自身人力資本的社會價值,謀求更好的經濟回報和社會地位。

3.既有的教師管理機制與柔性靈活的職業特性也為地方院校教師提供了個性發展的空間和條件。盡管在不同的大學理念指導之下,對大學教師的工作職責有不同的理解,但從我國地方高校教師目前的工作職責來看,主要承擔著教學、科研、服務社會以及文化傳承等職責,而且教學作為地方高校的基本職責往往位居各項職責之首。從地方院校教師各項工作職責的工作特點來看,都具有創造性、遲效性、復合性的典型特點,這必然要求教師在盡可能寬松自由的氛圍中,憑借自己的專業技能和個性特點創造性地履行各項工作職責,從而導致高校教師職業管理制度規范往往以原則性的指導意見為主要形式,很難制定出嚴謹細致的具體規范制度來對教師職業行為進行有效約束和監督考核。寬松的高校教師職業管理機制和柔性靈活的職業特性一方面為高校教師創造性地履行工作職責提供了必要的自由發展空間和便利條件,但同時也導致教師職業行為約束機制弱化,為部分高校教師背棄職業操守,“掛羊頭賣狗肉”等不良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

三、完善地方院校教師職業道德素養的建議

面對經濟轉型期地方院校教師職業道德困境的諸多問題,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問題的出現的原因是錯綜復雜、多種多樣的。既有部分教師職業意識淡漠的個體性原因,也有轉型期社會價值規范標準調整博弈過程中經濟性標準強勢侵入道德規范領域所造成的宏觀層面原因,同時也有作為經濟動物的人追求自身經濟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考量。而只有對問題根源有清晰準確地分析理解,才能有的放矢,對癥下藥。

1.應該承認和尊重地方院校教師從事一定社會兼職或自主創業等“課余活動”以謀求其人力資本更高利用效益回報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切不可一概否定,嚴格取締。但“課余活動”必須要有所規制,有所邊界,正如2011年出臺的《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明文規定“不得從事影響教育教學工作的兼職”,只要不影響地方院校教師正常履行其教育教學工作,高校教師完全有權利用自己所擁有的時間精力和專業技能等各種資源條件去從事社會兼職等各種社會經濟活動,正如法學上所講的“法無禁止即許可”。這樣一方面確實可以通過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或成果而獲得一定經濟收入以提高教師社會勞動收入水平,從而有助于改善教師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水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地方院校教師通過更多地融入社會生產生活實踐,觀察分析理解社會發展中的客觀實踐現象和問題,在專業理論技能和社會生產實踐相互融合、相互檢驗、相互促進的過程中推動專業技能與社會實踐的良性互動,協調發展。同時,這也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所明確提出的“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偉大思想的具體體現和落實。

2.要增強地方院校教師職業意識水平。盡管難以量化統計調查,但不可否認的是,伴隨著我國政治經濟體制轉型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市場經濟規范和價值標準成為社會規范和價值體系中占主導位置的強勢力量,反映在高校系統中,突出表現在部分高校教師的擇業動機定位于高校教師職業社會地位高、收入有保障、工作自由靈活等現實性利益考量方面,把教師工作僅僅簡單地當作一個謀取經濟收入來源的職業類別而已,而對高校教師職業在啟迪學生心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推動科學技術文化的提升等深層次本質性意義與價值方面的認知模糊不清,這種認知上的偏差直接導致部分高校教師行為功利化、短視化情況較為嚴重,道德失范行為不斷。為此,非常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強化教師職業責任意識建設。一方面,在教師職業準入階段,要加強和重視候選人員擇業動機的考察和鑒別,從源頭上減少單純出于經濟動機而缺乏職業奉獻精神等動機不純者進入高校教師行業的風險和概率,教師職業是非常需要奉獻精神的神圣職業,缺乏奉獻精神而過于看重經濟利益回報的人是不大適合教師職業崗位的;另一方面,則要加強教師從業期間職業責任意識的培育和發展,鼓勵和引導高校教師樹立對本職工作的正確認識,用社會主義價值觀、榮辱觀、道德觀等審視、監督自身道德修養水平和問題,用《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規范自身行為,深刻理解自身工作對學生、對社會、對國家的重要價值和長遠意義。提高教師忠實履行自身職責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3.要規范和強化教師職業行為約束機制建設和制度落實。職業道德作為社會一般道德原則在具體職業領域的體現,同樣具有內化性的特點,即只有在被職業主體認同與接受并將其有機融入自身價值體系之中的條件下,才能有效指導職業主體的行為選擇和表現。從職業道德的養成機制來看,單純依靠行為主體的自覺性培養和自我發展是極其緩慢而曲折的,同時,職業道德規范的“軟性約束”特征又非常容易導致行為主體在面臨諸多外部誘惑的時候輕易背棄道德規范要求而產生道德失范行為。為此,就有必要在強調教師職業道德自律的同時建立切實有效的地方院校教師職業道德外部規范約束機制和體系,以確保地方院校教師能恪守職業道德規范而不逾矩。具體來說,需要注意如下幾個方面:首先,明確教師崗位職責和工作要求,完善教師教學科研工作任務考核監督管理辦法,調整教師收入分配管理制度,將現行的僵化的“身份等級制”工資收入分配制度逐步轉變為以業績考核為依據的動態化績效工資制度杜絕“大鍋飯”“渾水摸魚”等不良現象和行為的發生,合理拉開收入分配差距,充分體現“多勞多得”的基本收入分配原則要求,從地方院校教師諸多“搭便車”現象的原有分析可以看出,職責不清、賞罰不明是其癥結關鍵。其次,要改革和理順地方高校教師現行的人事管理制度,逐步規范落實合同化管理制度,建立嚴格細致的動態化人才聘用機制,特別要注意構建和落實高校教師退出機制建設,對那些確實無法履行高校教師崗位職責或有嚴重職業道德失范問題的教師,要堅決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的有關規定,清理出高校教師隊伍,只有這樣,才能對那些職業意識模糊不清和職業道德觀念缺失的教師以有效的威懾力和警示督導作用。再次,在教師日常晉級晉升考核管理方面,地方院??梢越梃b國外著名高校較為流行的“非升即走”制度設計,即在預先給定的一定時期以內,如果該教師未能達到預期的任務要求從而晉升到更高級別層次的職稱或職位,則必須離開。目前國內某些著名高校也在積極借鑒這項制度,當然,鑒于地方院校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科研能力不強的現實困境,可以考慮結合各地方院校實際,分階段分層次逐步推進。這項制度設計的目的就在于給教師以現實的壓力從而推動和促進高校教師扎實投身于教學科研工作實踐。最后,要構建地方院校教師職業道德救助機制,可以選聘學校內外職業道德素養深厚、職業道德培養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組成職業道德顧問或咨詢委員會,具體負責對地方院校教師職業道德培育與發展過程中的諸多“疑難雜癥”進行“望、聞、問、切”,以對癥下藥,治病救人。

當然,地方院校教師職業道德作為職業化培育體系中的核心與關鍵要素,其塑造與提升是一項長期而緩慢的漸進式發展過程,特別是在我國當前所大力推進的全面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轉型過程中各種價值原則、思想觀念和利益主張之間的矛盾與沖突愈發顯性化和尖銳化的復雜形勢下,塑造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我國傳統師道規范原則的地方院校教師職業道德體系,更是需要教師、學校和社會有關各方群策群力、齊抓共管,正可謂“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吳敬璉.中國經濟轉型的困難與出路[J].中國改革,2008(2):9-13.

[2]徐廷福.美國教師專業倫理建設及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5(5):71-75.

篇(3)

 

回歸教師本位,致力于教書育人的價值追求,通過制度杠桿矯正師德師風的扭曲,用工作方法創新強化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是我國高校高質量發展面臨的迫切任務。

 

一、高校師德師風的特質與職業道德規范要求

 

1.高校師德師風的特征。所謂師德,就是教師的職業道德。具體而言,是教師作為這個職業的從業人員所應具備的與職業活動有關的特殊道德。師德是社會賦予教師的角色內涵。在中國古代,以儒家為代表的師德表現主要是熱愛學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身作則、因材施教等。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教學的進步,師德已經被賦予了一些新的內涵。所謂師風,就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它是教師職業形象是否良好的晴雨表,是衡量教師教書育人使命和任務的重要方面。師德師風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師德是師風的基礎,師風是師德的表現,二者共同折射出教師教書育人的內在氣質和精神風貌。師德師風是教育行業作風建設的核心,決定著學校的精神風貌和人文風格,也成為人民群眾評議教育的一桿標尺。

 

2.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從我國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具體要求來看,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包括五個方面。

 

第一,愛國守法。在愛崗敬業方面,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教師職業。愛是教師職業的基礎,愛崗敬業是教師處理與教育事業之間關系的準則,是全部教師職業道德的基礎前提。如國家教育部出臺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指出:教師要愛國守法、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生學習等。可見,愛國是一個人民教師首要的政治規范。守法,是一個人民教師最基本的行為準則。高校教師應立足本職崗位,堅持法制教育與師德建設相結合,提高依法執教水平。高校教師的愛國之情最終就要落實到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愛國的最大體現就是盡職盡責,教好書,育好人。

 

第二,嚴謹治學。在嚴謹治學方面,要求高校教師應具有科學精神、探索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精神。高校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優良的學風,刻苦鉆研自身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提高業務水平;愛是師德的基礎,專是核心;注意嚴謹治學,要不斷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教育教學方法靈活性和改進力度,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教師自身的學識與道德水平,在潛移默化中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生,也影響著學生對教師的看法,進而影響著師生關系,所以高校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全方位提升自身實力。

 

第三,認真貫徹落實師德要求。師德師風建設是在教育改革和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提出的,要求加強師德建設,提升自身素質。努力打造一支思想過硬、品德高尚、為人師表的高校教師隊伍,這是有效推進教育教學融合管理的根本保障。各高校要出臺相應的教職工職業道德規范以此來規范教師的道德品行。師德師風的規范有助于使廣大教師按照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來自覺地履行對社會、學校和學生的責任和義務,激勵廣大教師追求崇高職業理想,從而達到不斷完善自我和提高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水準。

 

第四,強化自身修養。一個師德師風良好的教師,應該具有自覺的師德師風修煉,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多元化的師德師風建設路徑,唯有如此,才能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在實踐中豐富和提升理論,在理論指導下創新和完善師德師風建設的實踐活動。激勵廣大教師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要引導教師樹立愛崗敬業的理想信念,堅定教師職業理想信念。教師學習理論知識,要善于不斷創新,并具體運用于實踐活動。

 

第五,健全制度規制。師德師風建設不僅要進行理論教育,重視道德感染和熏陶作用,還要用規章制度矯正、規范師德師風建設中的不良行為。高校要制定和完善師德師風教育的各項法律法規,為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提供制度依據和調節杠桿。高校教師要以相關政策法規為標準,以強化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創建優秀教師隊伍為重點,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高校教師要自覺遵守制度規范,做到既可以從理論上武裝自己,又可以在行為上約束自己。

 

二、我國高校師德師風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因其自身的特殊性,故受到多方面的關注,雖然學校相關方面和教師自身在都在不斷地努力,但師德師風的建設具有長期性、反復性和復雜性,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教師個體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影響,師德師風存在的問題仍然很多,學生、家長和社會輿情表現出極大的不滿。

 

1.學術弄虛作假,科研精神扭曲。絕大多數高校在日常教學中都高度重視教師的學術道德規范,但是違背學術道德的行為卻時有發生,近年來,關于論文抄襲、學術造假、項目腐敗等負面新聞報道也屢見不鮮。高等教育的產業化,只重數量,不重質量,量化管理和科研,使得某些教師為了評職稱或科研項目等,弄虛作假,扭曲科研精神,這種學術舞弊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學術道德、學術規范的不尊重,既阻礙了學術進步,又影響到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揮。

 

2.價值觀念易位。有少數高校教師在經濟多元化的社會環境中價值觀偏移了原本正確的方向,一些教師的三觀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迷失了自我。他們只是把教師職業作為一種謀生的工具,并沒有把它當作一種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崇高事業;他們盲目逐利,金錢至上,從本質上喪失了教師職業的事業心和責任心;他們急功近利,消極應付本職工作,更多地關注物質利益,那種“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奉獻精神已無蹤影。

 

3.師生關系淡薄,師生交流困難。常言道,教誨如春風,師恩似海深。然而,這種師生間的深厚情誼如今已成為稀缺資源,隔膜和應付困擾著校園生活?,F在很多高校師生之間的互動方式比較單一,互動雙方缺乏主動性,缺少溝通平臺。由于教師和學生缺少溝通,親情也逐漸淡化,有的老師上課來,下課走,很少主動關心學生的思想動態,這使得教學與育人二者相分離。4.教學水平不高,教學能力欠佳。有些教師工作責任心不強,缺乏認真負責的態度;有些教師對教學、科研工作投入精力較少,心態浮躁;有些教師只注重一些表面功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不安心于本職工作,刻苦、積極鉆研的教師更是少之又少;有些教師不求上進,缺乏創新,思想落后,知識陳舊,不注重授課技巧的提高。

 

三、強化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時代要求

 

“十三五”規劃推出了教育現代化與人才強國,人力資源強國,實現人才優先的發展戰略。在這一特定歷史背景下,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既具有理論意義又具有時代特征。

 

首先,明晰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理論特質。教育部要求全國高校覆蓋、常態化地展開師德師風建設工作。袁貴仁部長在2016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中強調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他認為提高教育質量,關鍵是教師。西北政法大學資深教授趙馥潔先生在其“師道的自覺”中闡述了教師在實現職業價值基礎上追求人師境界的為師自覺;專業精通,形成學術特色的治學自覺;在知識融會貫通的基礎上著力將知識轉化為智慧實現傳道的自覺;在規范教學的基礎上實現藝術教學育人的自覺;去偽立誠、戒浮求實的師風自覺;追求正師風、守師德的自覺。

 

其次,凸顯各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個性。從西北工業大學的抽樣問卷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得知,高校師德建設最受關注的問題是學術功利化現象比較嚴重,因此,矯正這一現象是目前所有高校面臨的普遍問題。此外,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應立足于高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彰顯自身的個性。政法類院校的教師在師德師風建設中應該倡導公平、注重正義,政法類院校要在全國范圍內起到“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模范帶頭作用;理工科院校的教師應該具有嚴謹縝密的邏輯思維、自覺奉獻的愛國精神、勇于創新的科研精神以及動手設計的自我能力,更要德以明理,學以精工;綜合類院校的教師應該具有兼容性、廣泛性和多元化的人文特色,德才兼備,博大精深更是師德的主要內涵。

 

最后,適應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新生態。深化改革,彰顯全面發展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時念,聚焦實現中國夢,是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新生態。高校師德師風建設也要適應新發展理念,強化宣傳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愛與責任”師德師風主題教育活動。師德師風建設作為學校的一項全局性、長期性的工作,我們要站在新的發展時期,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以更積極的態度,更務實的作風,更有效的方式,用心打造一支師德高尚、師風純正、學生滿意、社會認可的優秀教師隊伍,為實現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做出積極的貢獻。

篇(4)

[論文關鍵詞]職業性格 高校教師 專業成長

目前教師專業成長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高校管理者過于重視教師專業成長的外部推動力,忽視教師專業成長中非常重要的內部因素之一即教師職業性格,其后果便是教師職業壓力加大,專業成長帶來的快樂和幸福感漸漸消失,職業倦怠顯現。因此,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必須高度重視教師職業性格的靈魂作用、動力作用,有意識地創造條件,重視教師職業性格的塑造,促使教師的專業成長始終保持積極的價值方向和強大的心理動力。

一、職業性格在高校教師專業成長中的靈魂作用

(一)職業性格在高校教師專業成長中的靈魂作用

教師職業性格是教師在教育職業生涯中所形成的適應教育職業要求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而高校教師專業成長意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由非專業人員成長為專業人員的過程。從表面看,職業性格與高校教師專業成長關系不大,實際上,二者在各自的成熟和發展中彼此影響,而率先發展的職業性格始終引領著高校教師的專業成長,影響著其發展狀態,并賦予教師專業成長以靈魂。沒有職業性格的高校教師意味著其職業特質的缺失,其發展也是脆弱和短命的。

1.職業性格內容是高校教師專業成長的生長

靈魂。生長靈魂代表了高校教師專業成長中的生長

欲望和期待。這種欲望和期待是由教師職業性格的內容所賦予的。高校教師具有相似的職業訓練和發展歷程,也易具有共性的職業性格。教師職業生涯中所形成的教師職業期待和承載的職業傳統構成了其職業性格的主要內容,如職業成長意識、職業興奮、職業敏感、職業自尊等。這些職業性格內容為教師提供了其專業成長所必須的成長欲望,使其始終對自己的專業成長充滿自信和期待。另外,教師職業性格一經形成,便固著于高校教師的職業行為,其具體內容無時無刻都以外在的職業行為表現出來,高校教師的專業成長作為教師核心的職業行為,必然受控于教師職業性格的內容,成為教師職業性格的外顯行為和檢測標準??梢姡處熉殬I性格的基本內容主宰著高校教師專業成長的可能性,具有職業性格便意味著教師專業成長是可能的,否則是不可知的。

2.職業性格的結構是高校教師專業成長的感性靈魂。感性靈魂代表了高校教師專業成長中的情緒情感、意志品質和自我調控等,是教師專業成長中的感性表現,如熱愛、忠誠、控制、愉快,這些特質集中反映在教師職業性格的結構中。

高校教師職業性格的結構體現在職業情感、職業意向、職業意志和職業理智幾個方面。職業情感包含了教師對教師職業的情緒、態度,如對學生的熱愛、對情緒的控制等;職業意向包含了教師對職業道德行為的期待,對職業公平、職業未來發展預測、自己職業成長的設想等;職業意志代表了從業的堅定性,在職業實踐中排除壓力和困難,全力維護職業聲望的性格特質;職業理智是指教師在職業成長中踏實治學的性格特點。

高校教師職業性格的結構外顯了教師專業成長的感性結構,使教師專業成長富有激情、富有規劃、富有毅力,它所體現出的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未來成長的預測和計劃、對職業的堅定和維護,都是高校教師專業成長得以持續的內在靈魂,也是教師專業成長高于生長靈魂的感性靈魂所在。

3.積極職業性格是高校教師專業成長的理性靈魂。理性靈魂是高校教師專業成長的高級靈魂,他統領前兩種靈魂,集中體現了教師專業成長的育人性、創造性、無私性、完美性和高尚性。積極職業性格表現為教師自覺體現教師職業性格結構中對教師職業所賦予的所有積極內涵,如富有教育教學的理智感,始終保持求真、求善、求美的職業追求等等,積極職業性格是高校教師職業成長的最高境界,也是高校教師專業成長中所需要的理性靈魂,它以超出社會規則、條例的姿態展示教師的職業良知和職業情操。理性靈魂引導高校教師在專業成長過程中拋棄世俗困擾,主動、愉快、持久追求和實現自己高尚的職業理想。

高校教師專業成長中的三個靈魂層級代表教師專業成長的三個階段。教師因年齡、修養等因素,其職業性格具有不同的深度、成熟度和完善度,在此基礎上所形成的教師專業成長也出現了不同的等級,但無論在哪個等級,教師職業性格對高校教師專業成長的靈魂作用都不能忽視。

(二)職業性格在高校教師專業成長中的動力作用

1.職業性格影響高校教師專業成長的速度和質量。高校教師的專業成長是建立在教師職業心理特點基礎上的成長,其發展速度和質量受制于高校教師的職業性格。

高校教師專業成長的速度和質量是有差異的,其原因可能與學術水平、政策推動、研究環境等有關系,但這些外部因素并不起決定作用,動力源自內心,只有教師熱愛自己的職業,教師職業性格的動力作用才會凸顯出來。在職業性格推動下的高校教師專業成長,其成長過程是幸福的、可持續的。否則,其發展是遲緩的甚至會停滯不前。

2.職業性格帶給高校教師專業成長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職業性格是個性心理的核心。當人的行為與自身的性格特質相吻合時,個體就表現出愉快、積極、主動的行為,否則就會表現出痛苦、消極、應付性的行為。在教師職業生涯中,教師職業性格是一種內化的性格特征,教師專業成長是職業性格的外化表現形式,當外化行為與內在性格相吻合時,教師專業成長行為的情緒體驗是自覺、主動的,否則就會表現出被動、無奈、倦怠之情緒,造成教師專業成長的動力缺失。

目前,我國高校之間的競爭加劇,高校管理者急于用成果、量化指標、硬指標來提高學校聲譽和地位,這些功利性目的自然由高校教師來實現,為了鞭策教師在這些成果上的努力行為,高校將教師的資格、職稱、地位、榮譽與這些指標掛鉤,完成并超額完成指標的教師被視為學校的財富,被稱為學校優秀骨干教師,至于他是否承擔了本科教學任務,教學投入質量如何、教學效果如何、對學生的教育投入如何卻成為一種形式,教師的基本職業素養少有問津,而這些又是教師從業以來對本職業工作的基本認同,并已經形成穩定的職業性格。這種浮躁的“學術環境”使高校所應有的專業成長在導向上出現了問題,教師不再是做學問的教育者,而是不斷計算投入和產出的商人,這直接傷害了教師的職業性格,使教師的職業期待感和認同感發生動搖,導致教師專業成長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喪失乃至職業道德大幅度滑坡。

可以這樣說,教師職業性格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心理保衛者,二者相容,便會有效促進專業成長,實現高校教師專業成長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二者抵觸,便會引發心理沖突,甚至使部分教師改變或背離積極職業性格。因此,實現職業性格和教師專業成長的內外互動,會使高校教師專業成長更加自覺和主動。

3.積極職業性格的形成直接激勵高校教師的專業成長。教師積極職業性格具體表現在職業倫理性格、職業求知性格、職業實踐性格等方面的逐漸成熟,這是在其職業實踐中逐漸得到穩定的。在此引領下,教師的專業成長也在教師的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過程中逐漸成熟,可以說,教師積極職業性格的成熟歷程也激勵了教師高境界、高水平的專業成長。

教師積極職業性格對教師專業成長的推動作用在教師的教育研究實踐中尤為突出。一位熱愛教育職業的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以職業倫理性格的塑造為己任,以獲得學生的尊重為職業的根本,必然要不斷地“正己”,注重身教,追求自己專業知識的不斷增長;教師在備課、上課、與學生交流、學術探索的過程中,職業求知性格不斷形成,面對問題積極解決,內心的愉悅成為自己進一步探索的最好獎勵,教師專業成長的情感和欲望不斷加強;教師在自己喜愛和擅長的領域中自覺地從事教育研究實踐,職業實踐性格不斷形成,在努力與學生、知識、研究對象、實驗材料打交道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藝術和科學研究能力,使其在自己的職業領域中如魚得水。

二、以職業性格的塑造促進高校教師專業成長

高校教師的專業成長不會因制度的健全和引導而必然發展,學校應分析教師的職業性格,主動為教師提供一個有利于教師積極職業性格形成的平臺,營造具有高校教師職業性格的專業成長氛圍,實現教師整體專業素質的提升。

(一)提供認知環境,促進內心修養

當今很多教師的職業性格尚不穩定,這需要一個塑造過程,而自身的修養和不斷內省將促進積極職業性格的形成。

陳寅格曾說過,中國相當一部分知識分子自身尚缺乏“獨立之品格,自由之精神”,這直接道出了我國一些知識分子缺少對知識的尊重和對未來社會發展的責任。在這個欲望叢生的社會里,知識分子追求物質財富的滿足無可厚非,但這應該建立在基本職業道德底線上,這種主動的約束常常來自于自身的職業性格。高校對教師職業性格的內在引導主要是通過開展職前和職后的教育理論和實踐學習活動,為教師提供一個良好的認知環境,使其不斷地修身、正己,形成日趨穩定的職業性格,這種職業性格在面對外界的不良誘惑和學生及社會的期待目光下,會表現出一種穩定的和積極向上的職業追求。事實上,在各種制度不完善的今天,積極職業性格在教師專業成長中顯得尤為重要。

(二)創造外部環境,塑造職業性格

教師職業性格也可以通過外在的引導和強化給予塑造。

目前高校校園文化和政策導向都傾向于教師的論文、書籍、課題數量和級別的推崇和追捧上,將這視為教師專業發展的第一要義,教學和科研已經失去了教師職業性格中最基本的價值平衡。這種校園環境不利于職業性格的塑造。所以,實現職業性格的塑造應從更新學校管理者的理念人手。

高校教師的科研活動應以專業成長為前提,最終要服務于社會,特別是學校的教學工作。學者高偉曾指出“教育領域的知識生產、思想創造更為引人注目,最為主體的’品質’和’立場僦更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教師的價值選擇,從知識生產和知識復制——他怎樣想和怎樣做,就直接介入了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教師的職業性格決定了教師的價值選擇。在各種職業教育、職業定位、制度導向、文化導向等所有的高校管理理念中,只有將教師職業性格的塑造作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基本理念,才能保證教師的職業行為、專業成長具有真正的品質和立場。

篇(5)

關鍵詞:民族地區;體育師范生;師德;養成教育

一、相關概念

(一)民族地區

民族地區總的來說就是少數民族聚集區。一般民族地區都是指:1.特定的一個或幾個少數民族世代生活的地方;2.少數民族人口較為集中,人口比例較大的地方;3.擁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民族習慣以及民族文化;4.民族地區一般都享有國家的優惠政策以及一定的法律自治權。本文特指地處革命老區及邊疆地區的民族地區高校。

(二)體育師范生

師范生是指各級各類師范學?;驇熧Y培訓機構的學生。除接受思想品德和文化科學教育外,還接受教師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訓練的學生,體育師范生主要是指各級各類學生中選擇體育教育專業且未來將從事教育工作的師范生。

(三)師德

教師的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是教師應有的道德和行為規范,是全社會道德體系的組成部分,是青少年學生道德修養的楷模之一。從實踐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淵博學識和人格魅力的教師,會對其學生產生一輩子的影響。

(四)養成教育

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語言習慣和思維習慣的教育。從狹義上單指人良好道德品行和規范行為習慣的養成;從廣義上講,指人的基本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心理素質,涉及知識結構、思維方法、生存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和教育,其著眼于人的基本素質,通過外在教育的教化和自我內化,經過“外育”和“內修”形成內外結合完善的系統的教育。師德養成教育是指通過長期的教育實踐訓練和教育生活體驗以及教師文化熏陶,使個體能自覺主動地形成良好的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師人格的過程和方式。

二、調查情況

1.調查對象

本次主要對地處老少邊地區的百色學院及河池學院體育教育師范專業大一至大四的在校本科生進行調查。

2.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問卷主要包括體育師范生職業認同度;對師德的認識;民族地區高校師德教育現狀以及對傳統師德觀的態度等問題,調查問卷共設計20道題,其中單選題15道,多選題3道,問答題2道。此次調查共發放了600份問卷,其中回收問卷491份,有效問卷448份,有效率為91.24%。

3.調查方法

本文遵循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和方法,在深入研究既往文獻資料的前提下,通過實地問卷調查,以理論指導實際,以實際驗證理論,總結歸納民族地區高校師范生師德養成教育的現狀。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兩種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法。對老少邊地區高校的體育師范生進行問卷調查,由調查結果分析民族地區高校體育師范生師德教育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

(2)文獻調查法。通過搜集、閱讀關于師德教育研究的專著、教材、論文、雜志等,了解當前相關的理論和實踐動態,對其進行重新梳理,為研究提供必要的依據。

三.民族地區體育師范生師德養成教育的現狀

通過對收集到的調查問卷進行分析,民族地區高校體育師范生師德養成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的問題:

(一)師德課程設置情況

師德教育課程的內容應該包括一般公民道德、師德規范、師德原則、師德培養方法與教育有關的法律法規的知識等一系列內容,這些知識對于一個教師是不可或缺的知識。調查發現,民族地區高校體育師范生師德教育課程主要以思想政治課為主,雖然在考取教師職業資格證的時候有涉及相關的教師職業道德知識,但都是零碎的,并沒有形成系統、專門的師德課程。本文認為對體育師范生進行師德知識的滲透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形成師德意識和進行師德實踐,這都是建立在對掌握師德知識的基礎之上,對于師德知識教學永遠是不可忽略的一個關鍵環節,要通過師德知識的滲透讓未來一代的“準教師”們了解將來所從事的職業對其特殊性要求所在,以明確具體的師德規范要求來提高他們的理性認識。

(二)體育師范生缺乏相應師德知識

師德知識主要包括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與教師職業相關的法律、社會公德方面的知識,它對于師德情感的養成、師德實踐能力的培養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了解并掌握師德知識是教師進行自我行為調節、教育學生、促進教學的至關重要的基礎。但體育師范生掌握師德知識的情況如何呢?調查發現“超過半數在校體育師范生對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和要求不甚了解,54%的在校生不能保證畢業后在教育崗位上有合格的教師職業道德。據問卷統計資料顯示,被調查的448名在校體育師范生中,對教師職業道德基本內容和要求能夠講完全、講清楚的人占5%;講不全、講不清的人占26%?!爆F實生活中一些教師也出現違反法律法規的現象,如偷看學生信件、對學生進行體罰等違法行為,這些都反映出教師對法律法規知識的掌握還不夠。從這些調查可以看出,高校在進行師范生師德教育時,不能僅僅局限于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內容的教育,還應加強與教師職業相關的法律知識的培養。

(三)師范院校教師隊伍的師德素質有待提高

師范院校教師的師德水平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道德養成。作為培養教師的搖籃,師范學校培養的學生將來也是教師,這就決定了師范院校的教師師德狀況對于師范生師德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響。

一方面,部分教師師德素質不高。在民族地區高校,由于長期存在師資隊伍不足的影響,師德教育工作以學校中思想政治老師、黨政干部、學生工作者等為主,雖然他們平常經常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實踐經驗較為豐富,但是部分教師存在學歷層次較低,職稱不高等情況,缺乏專業教育的理論知識,對師德規范、師德教育工作的意義、特點及規律沒有系統、規范的把握,教育工作大都依據自身的工作經驗來進行教育,往往以政治上的要求來代替對教師的職業道德要求,師德教育泛政治化,脫離了教師主體、學生主體。

另一方面,一些民族地區高校教師的師德表現不盡人意,表現為愛崗敬業意識淡薄,注重個人功利,關愛學生力度不夠,師生關系疏遠,教師對學生缺乏真誠的關心和幫助,學生缺少與老師溝通的機會,嚴謹治學精神欠缺,忽視課堂教學為人師表作用不明顯,自律意識函待提高,部分教師不能嚴格要求自己,違反職業紀律,如隨意中斷課堂教學,打亂課程計劃安排,隨意調課,有的因為其他事務誤課,隨意縮短教學時間。

另外,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師德教育不僅需要思想政治專業教師及學生工作隊伍的正確引導,師德教育貫穿教學的每個環節,每位老師的教學行為都或多或少影響著學生,還需要其他教師的通力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在認識上,民族地區高校往往將師德教育視為思想政治專業教師的分內之事,沒有把師德教育納入整個師范教育的工作重點,而是將其置于邊緣位置,難以發揮出其他課程所應有的育人功能。

(四)學校師德管理監督的缺失

高校教師對于師范生師德的潛在影響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所以學校應該加強對教師師德的監督與管理。然而,一些民族地區校對教師的考評主要是對科研、教學方面的要求比較嚴格,主要集中在教學課堂的監控,但在職業道德、約束機制、導向機制等方面流于形式,對于教師職業的態度,深層次的職業道德精神卻很少涉及,更沒有科學測評標準和措施;在教師培訓中,往往只注重專業素質和學歷層次的提高,對思想素質、職業道德的培訓重視不夠。這種管理監督工作面對現行不完善的教師管理制度、激勵機制和師德建設體系,勢必導致教師“重業務、輕道德”現象的不斷蔓延。

(五)體育師范生自身的問題

體育生作為高校中一個特殊的群休,具有鮮明的性格特點,主要表現在紀律比較懶散,文化基礎知識相對比較薄弱,不喜歡學習理論知識,導致了師德教育成效不高。

1.從事教師職業的可能性降低

隨著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讀書無用論”、“一切向錢看”等錯誤觀念對師范生的價值選擇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從“教師職業的社會地位”的調查結果得知,大部分學生認為,“教師職業是崇高的,對教師職業在社會中的地位還是比較滿意的,但也有一部分學生認為,教師職業社會地位的變化不太明顯。”這種結果表明了教師這個職業并沒有引起全社會的足夠重視,教師的工作條件、工作環境等都不是像人們所想象的那么優越,特別是是部分農村地區和偏遠地區的教師,工作條件更差。同時,隨著就業政策的改變,現在實行的是雙向選擇,體育師范生特別是具有球類特長的學生可以選擇自己鐘情的工作,而不必走上教師這一工作崗位。另一方面,盡管許多體育師范生愿意從事教師職業,但面對現在進入學校這類事業單位“逢進必考”的政策,很多師范生也不一定能順利進入教師行業,特別是一些學習成績、專業技能并不突出的體育師范生,在這一方面并不占優勢。正是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師范生從事教師職業的可能性降低,最終導致一些師范生認為師德教育對于他們來說是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師職業理想、教師情感等對于他們來說也沒有意義,而要求他們要熱愛教師事業就顯得不切實際。

2.學生個體道德素質不高

師德是師范生提高自身內在修養和不斷發展的動力,也會對他們的職業定位和職業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師范生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加強和完善自身的修養。而對于體育師范生師德的培養,除需要進行師德教育外,更離不開本人對自身道德的修養,只有自身具備了一定的道德基礎,才能形成師德發展的生長點。然而在當前,一方面,由于受社會上一些道德失范現象的影響,大學生的道德狀況也不容樂觀。誠信的缺失是當前大學生的一大問題,如考試作弊、個人簡介材料作假等;花錢大手大腳、奢侈之風盛行、互相攀比現象嚴重影響同學之間人際關系不和諧等等,這些問題在體育師范生中同樣存在。另一方面,部分體育師范生由于受到多元價值觀及社會轉型期的思想影響,在理想信念上出現迷茫,以致道德價值觀念和行為呈現出復雜化的傾向,對社會公德等方面抱著不屑一顧和無所謂的態度。這些反映出體育師范生對自身的思想道德要求較低,不注重個體道德素質的培養,這必然影響著他們養成高尚的師德。

3.師德學習積極性不高

教育的真諦不僅僅只是知識和技能的傳授,還蘊含著豐富的倫理道德內涵。調查顯示,雖然大多數體育師范生還是比較熱愛教師這份職業,也有從事教師工作的意愿,但他們由于自身的局限,對于師德的認識還比較膚淺,不能充分地認識到師德素質在教師個體素質中所占據的核心地位,不能發揮出自己在師德教育中的主體地位,表現為:在師德知識學習過程中積極性不高,認為只要通過這門課程的考試就算是掌握了一定的師德,而并沒有去真正了解一些師德知識背后所存在的深刻內涵。同時,由于他們對中小學教學一線的關注度也不夠,并不清楚作為教師,究竟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師德品質,做好師德實踐的準備也就無從談起。

參考文獻:

[1]黃蕾主編.教育專業倫理[M]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4

[2]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新時期師德建設與師德修養讀本[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

[3]王輔成,史文校,周金虎.教師職業道德修養[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4]李春玲.教師職業道德四[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篇(6)

關鍵詞:高校;教師素質;創新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812-2485(2013)12-

1 深刻領會十關于教師素質的內涵

黨的十報告提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边@一重要論述,寄托了黨和國家對廣大教師的期望,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在轉型時期,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高校必須深刻領會十精神,明確十關于教育發展的新要求,把握教師素質的內涵。

1.1 師德修養是教師的立足之本

教師道德比其他職業道德有更高、更全面的內涵要求。教師的工作是以心靈塑造心靈,用人格塑造人格。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表現出的是教師的知識、才能、思想道德和個性,展示的是教師的靈魂和整個內心世界,以及敬業樂業、獻身教育的精神情操和實際行為。因此,“師者,人之模范也”,已成為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特征。高校要鼓勵教師做貫徹落實十關于教師素質的模范,并貫穿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廣大教師要認真教書育人,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切實把立德樹人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根本任務,愛護學生,關心學生,注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學生全面發展,成為學生愛戴、社會尊敬的好教師。

1.2 業務能力是教師的安身之基

十提出,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隨著科技進步和中國經濟社會的轉型,教育對教師隊伍的素質要求更高、更全面,教師要努力學習學科專業新知識,學習教育理論和教學新方法,掌握教育教學新技術;要善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創新學習;要善于融會貫通,幫助學生增強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

1.3 創新精神是教師進步之魂

高校要落實十關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創新是教師活的靈魂。培養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創新型人才,教師責任重大,必須敢創新能創新善創新。教師既要能夠推陳出新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又要善于引導和鼓勵學生創新,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一代新人做出貢獻。

1.4 榮譽感是教師的發展之力

榮譽感是教師發展的根本動力。榮譽感越強,教師發展越強勁。高校應千方百計保護和提升教師的榮譽感,使教師從根本上自覺自愿地發展。高校要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激發教師勤奮進取、獻身教育事業的積極性。開展多種形式對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德育工作者、學科帶頭人等項評比表彰活動,使之形成制度化,不斷擴大名師團隊的規模,以增強教師的榮譽感。

2 廣西高校教師隊伍素質建設存在的問題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現,教師年輕化的已成為一種趨勢。高校35歲以下教師已占到教師總數的35%—40%左右,大量高學歷的青年人加入教師隊伍,改善了高校教師年齡結構,加之近年來教師隊伍的退休加速,使得教師年輕化趨勢愈加明顯。廣西高校教師隊伍素質創新建設出現新的情況。

2.1 教師身兼數職已成為普遍現象

據媒體報道,從2008-2012年,5年間廣西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高了9個百分點,而高校教師數量的增長速度明顯滯后,不能滿足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師生比呈逐年上升趨勢,教師工作量越來越繁重,責任越來越大,大部分教師既承擔教學任務,又擔任班主任或輔導員工作,有的還兼任有科長、處長等多個行政職務。如廣西多數高職院校,由于教師隊伍嚴重缺編,多數教師普遍擔任有多個崗位,而現在的高職院校都呈現出多校區辦學的勢態,教師來回奔波于各校區之間。“一個蘿卜多個坑”在廣西一些高校已很普遍。繁重的工作帶來了他們內心無法擺脫的煩惱,現代社會中多重生活的壓力,導致部分教師產生了職業倦怠。

2.2 教師職業道德滑坡日益明顯

社會轉型期,傳統道德觀念受到沖擊,在市場經濟的功利性驅逐下,一些教師過分追求物質利益,處事過于計較個人得失和自身價值;一些教師敬業意識淡漠,教書育人缺乏責任,忽視學生的成長、成人成才和發展,對教育教學工作敷衍了事;一些教師不擇手段謀取名利,在課題研究、撰寫論文、教學成果等方面造假或搞學術腐敗,嚴重影響了教師的形象。

2.3 教師知識結構單一且更新不易

一是應試教育體制的存在,理工科教師缺乏社會人文知識,文科教師缺乏自然科學知識,面對交叉學科、綜合學科的不斷涌現,很難引導學生進行跨學科、跨專業的系統思維和創新;二是年輕教師的加盟,雖然改善了師資隊伍的結構,使高校的學術水平與科研實力的提高成為可能,但是由于年輕教師承擔著繁重的教育教學及行政工作,難于抽空開展知識更新;三是在隊伍管理上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激勵機制,優勝劣汰機制也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影響了教師的進取心。

3 高校教師隊伍素質創新培養的路徑

高校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關于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促進教師全面發展的重要論述中,需要加強對教師隊伍素質創新培養路徑的探討。

3.1 完善高校師德修養考核制度

高校要進一步完善教師職業道德考核、監督和獎懲制度,全面實施教師職業道德學年考核辦法,建立學校、同行、學生參與的多主體評價方式,采用個人自評、學生參評、組織測評相結合的辦法,對每一位教師的師德修養、工作作風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作為教師聘任、獎懲、職稱評聘、職務晉升、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嚴格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高校教師要優質地上好每一堂課,教好每一次實驗,批改好每一道作業,指導學生寫好每篇論文,做好每一位學生的思想工作,這是增強教師責任意識的具體要求,是履行好職責的有效途徑。

3.2 健全教師教育教學協作團隊

高校要根據教師隊伍素質及結構,制定培養目標和發展計劃。老教師資歷深,教學經驗豐富,科研水平、學術水平較高;年輕教師優點就是充滿活力,工作激情高,若是能建立一個好的培養、運用機制,年輕教師隊伍將能夠激發巨大的創新能力,為學校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堅實的保證。因此,建立老、中、青三結合的教師教育教學協作團隊很重要。要按照教師崗位職責要求,加強對年輕教師各個教學環節的基本功訓練,增強對教學活動和教育規律的認識,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技能。要做好訪問學者、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培訓工作,充分發揮中年教師在教學和科研中的核心作用。老教師要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創新培養,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學協作團隊,指導年青教師搞好教學,開展課題立項,進行學術研究,促進教師隊伍的素質提高。

3.3 深化改革教師內部管理機制

一是進一步理順人事管理體制。強化競爭激勵機制,加強人才隊伍引進和建設,合理配置教師資源,優化隊伍結構,提高辦學效益。二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科學設置崗位,實行以崗定薪,兼職兼酬,多勞多得的分配辦法。三是建立和完善長聘和短聘、固定編制與流動編制相結合的靈活多樣的用人機制。四是改革教師管理模式。高校要按照相對穩定、合理流動、專兼結合、資源共享的原則,探索建立相對穩定

的骨干層和進出有序的流動層相結合的教師管理模式。通過聯合辦學、校際協作、青年教師兼任班主任或輔導員、互聘聯聘教師、聘任兼職教師等途徑拓寬教師來源渠道。采取措施,向企業和科研機構招聘優秀人才擔任客坐教師,促進教師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此外,高校要建立教師淘汰機制,調整或辭退不能履行教師職責的人員。

總之,高校要加強教師隊伍的創新培養和建設,必須深刻領會十關于教師素質的內涵,突破教師管理體制的束縛,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師評價機制,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形成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不斷探討教師隊伍創新培養的新路徑。

作者簡介:

篇(7)

教育是崇高的事業,作為這一事業的承擔者――教師,常常被冠以“辛勤的園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稱號。但與這些榮譽相對應的,教師也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與歷史任命。由于高等學校職能定位的特殊性,就使得高校教師比一般中小學教師肩負了更多的社會責任,因此確立良好的高校教師形象就愈發顯得重要。一般來說,現代高校具有三大職能,分別是:教學、科研以及社會服務。與這三大職能相適應,作為一個大學教師,應該注重塑造相應的形象。

一、樹立以師德為追求的教育者形象

教學是教師這一職業的根本屬性,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其根本任務是為祖國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古人云:“師者,人之模范也?!币簿褪钦f,教師職業是需要通過示范這一特殊的方式來“傳道、授業、解惑”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通過自己的道德觀念、人格品質、學識素養等作用于學生,從而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因此塑造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是樹立教師社會形象、有效推進教學的核心要求。在新時期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做好其形象塑造工作,必須加強教師職業道德的自主建構。

第一,自覺加強敬業精神。近年來,隨著社會的多元化發展以及經濟大潮對思想觀念的沖擊,一些不良社會風氣開始潛入大學校園,侵蝕一些教師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唯利是圖、追逐金錢現象開始在大學教師中滋生,這嚴重地削弱了大學教師的敬業精神,破壞了其職業形象。因為“拜物教”現象的存在,一些教師無心教學,疏于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據一項調查數據顯示:當前大學師生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僅有9.6%的學生是與教師經常交往的”[1],因為缺乏交流的主動性,使得教與學都表現出一種“禮節性社交”。而按照雅斯貝爾斯所說,當師生之間的交流變為一種“謹小慎微”的社會交往時,“大學的精神生活就要開始走下坡路了”[2]。因此有學者認為,當前的大學應該構建一種“存在性師生關系”,即以一種本源性的真誠與信任為基礎,建立“作為教師的人”和“作為學生的人”之間的關系[3]。而這種師生關系改變的核心要件在于教師的愛崗敬業,做一名能夠率先垂范、為人師表的稱職教師。朱熹曾說:“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因此,敬業就要求大學教師能夠深刻認識所從事職業的責任與義務:以學生為中心,關心學生的成長、因材施教;以教學為手段,盡心盡職,刻苦鉆研;淡泊名利,培養教書育人的職業理想。

第二,不斷提升育人意識。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其中教書注重的是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而育人則強調對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潛移默化的影響,以及對學生如何做事、做人的指導。相比較而言,教書易而育人難。育人難主要就難在塑造學生的性格與品德。孔子有四教:文、行、忠、信,這并不簡單是“四科內容”,更主要地還在于它體現了自孔子以來中華民族在教育中所強調的“把培養弟子的仁德、構建符合仁道精神的品格放在第一位”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說,教學以育人為目的是古今教學之宗旨。但是,要想育人,首重正己。作為大學教師,要在建立良好教學關系的基礎上為人師表,注重自己的道德修養與其他素養的提升,以良好的作風、為人、品格感召學生。同時,也要掌握正確的育人方法,把道德感召與科學、規范的教育理論聯系起來,以有效的思想教育貫穿整個教學,因材施教、循序漸進,以學習―發展―進步―成才這一漸進過程體現教書育人的全面要求。

第三,努力塑造良好人格。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教師的人格是一切教育工作的依據,因為教育的真正力量只能產生于教師的人格,教師的人格力量在教育事業中的作用遠超過任何規章制度,“教師的人格是思想、道德、行為、舉止、氣質、風度、知識、能力等眾多因素的綜合”[4],是教師吸引學生的正能量。而教師良好人格的塑造,內在的要求表現在要具備高尚的師德與強烈的責任心,關愛學生,努力踐行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同時要學識淵博,專業精湛,以自己對所教專業前沿問題的把握,以及自己對相關知識體系的構建與反思引導學生“向學、求知”,并以此來獲取學生的認可與尊重。同時,良好教師人格的塑造,就外在條件來說,也離不開得體的言行。教學能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能否得到學生的喜愛,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師的外在形象。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藝術,同時還包括著裝、舉止等。端莊大方的著裝、簡潔科學的表述、幽默生動的語言等都是吸引學生的有效教學手段,同時也是教師良好形象的重要方面。

第四,不斷磨礪教師的教學本領。教師的教學本領,簡單地說就是教師駕馭教學過程、順利完成教學活動的能力。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經說過,要想做好教師,一是有責任心,沒有責任心就不會敬業,就不會愛學生,當然也就做不好老師;二是要有本領,如果說責任心是教師的“軟件”,那么本領則是教師必備的“硬件”。這種本領可以從兩個維度進行分析。其一有精博的專業知識――“精”在于“知得深”“博”意為“曉得廣”。這就要求高校教師能夠不斷地吸收與積累知識,勤學多思、樂學好問,構建自己的知識網絡,蓄積出一條常流不腐的知識的河流,以“居高臨下”之態面對教學的知識需求。其二有高超的教學技能。教學技能是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知識淵博但卻教學無方的教師可以是受人敬仰的學者,但卻不一定是優秀的教師。一般來說與當代高校教學特點相適應的高校教師教學能力主要包括:教學認知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調控能力、教學評價能力以及運用教學媒介能力等。這些能力的獲得并不能一蹴而就,特別是對一些青年教師來說,還需要有針對性地學習,在平凡的教學工作中不斷積累沉淀,依靠不斷地培訓、學習與實踐,化量變為質變,在掌握教學技能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性探索,努力滿足社會對教師的價值訴求,塑造教育家的形象。

二、塑造以學術素養為核心的學者形象

自19世紀初柏林大學倡導“通過科學研究進行教學”開始,科研就成為近代大學的基本職能之一??蒲惺且凰咝H瞬排c技術力量的集中體現,是衡量高校水平的重要標志,是高校夯實學科基礎、更新知識體系最直接有效的途徑。教師只有通過科研才能了解、學習、探索本專業最新學術成果,從而在課堂上轉化為教學內容,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創新型人才。高校教師不能甘于只把自己定位于一個知識的中介者與傳播者,同時還要具有科研意識與科研能力,并把一定的科研成果應用于教學,以“教學與科學研究相統一”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因此,除卻教育者,高校教師還應該追求以學術素養的提升來推動學校整體的教學質量與學術聲譽,樹立學者的良好形象。

首先,不斷提高學術水平。在德國,選擇教授的“黃金標準”不是社會交往與人際交流能力,也不是文筆或授課是否精彩,唯一看重的是其“論文的學術內涵,以及從中反映出的獨立研究能力”[5]。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高校教師,就必須要有獨到的科研成果,能夠以高水平的學術積累推動科研的創新性發展。但是,學術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時間的積淀,而在這期間,難免會有“門可羅雀”“板凳冷”的寂寞與尷尬,而這往往也成為一些青年教師在學術之路上的“攔路虎”與“絆馬索”。但是,越是難以企及的高度,往往越具有追求的價值?!安怀霭婕此劳觥笔敲绹咝=處熕毡樽裱幕旧娣▌t,雖然這種以論文出版作為衡量學術水平與教師職業價值的標準還有待商榷,但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科學研究在高校教師發展中的意義。作為高校教師,必須掌握廣博的專業知識,并且在對本專業領域的探索與反思中,開拓進取,不斷創新,以較高的學術水平為社會服務的同時,奠定良好的學者形象。

其次,維護良好學術聲譽。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過,古今之大學問者,必經三境:一境為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二境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三境為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三重境界既道出了科研的艱辛與快樂,也點明了科研工作厚積薄發的基本規律。由此我們認為,真正的科研工作者必須要擁有質樸的品格與淡泊名利的性格,要能夠以對科研道德的遵守,抵制一切學術不端行為,誠實不欺、治學嚴謹,能夠抵制名利的誘惑,鄙視“利祿之徒”,并以對“哲學之才”的追求維護良好的學術聲譽。因為“利祿之徒”的科研是功利性的,是希冀帶來好處并改善其物質狀況,這些人“掌握著科學和藝術這一至為高貴的工具,卻毫無高尚的追求,以手拿粗器的苦力自居,在最為自由的王國中,卻長著一顆奴隸般的心靈”是極其可悲的。而“哲學之才”的科研則是為了“知識的圓滿貫通”,他們被研究本身所激勵,并在熱情的科研工作中獲得報償[5]。這二者之間最大的區別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怎么去做,而怎么去做則包含了科研道德要求與對學術聲譽的維護。

再次,樹立學術信仰。高校教師要想取得杰出的科研成就,就要樹立“以學術為志業”的理念,把追求學術的發展作為自己人生的理想和信仰,以積極求學的心態、強烈的獻身精神和責任意識,為科研事業的發展奉獻力量。正如有學者指出:“假如對知識的探求不再成為文化想象中激動人心的內容,大學教師也就不可避免地不再擁有特殊的、獨一無二的地位?!盵6]在這個意義上說,大學教師要想成為受學生尊敬的教育者、新文化的創造者、精神文明的引領者,就必須要意識到自己作為知識分子的獨特地位,強化自己的歷史使命與社會責任,通過樹立崇高的學術信仰來引領科研活動,履行高校教師的職責。

三、確立服務社會的知識分子形象

20世紀初形成的威斯康星思想主張“高等學校應該為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由此,高校的職能從教學、科研擴展到社會服務,形成了現代高等教育的三大職能。而當歷史行進到20世紀末,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知識開始被確立為社會經濟的核心,這就使高校服務社會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受重視。經濟與高校的深度融合也體現出了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由于經濟因素的促進,高校的規模越來越大,學科建設與科研能力不斷提高,高校日益成為新科技、新文化、新思想誕生的搖籃。但另一方面,由于經濟大潮的沖擊,在潛在利益的驅動下,高校服務社會的職能被解構,一些高校教師不再以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宇宙世界之間應建立起怎樣合理、健全的關系”這一根本問題的探索作為服務社會的信仰與指南,而是“只知茍且;只知規避責任;只知迎合意旨;只知從中取利;只知說假話;只知在夾縫中討生活”[7]。更有甚者,一些高校教師不顧自己的形象,把服務社會變為“服務金錢與權力”,自污身份,以社會所賦予他的獨特話語權為既得利益“鼓與呼”。之所以會出現如此情形,主要是因為一些大學教師遺忘了自己知識分子的形象,沒能以知識分子的自覺參與社會服務。

何為知識分子?有觀點認為,現代社會的知識分子不單單要受過良好的教育,同時還要具有批判精神,能夠把社會良知與普遍價值內化于心,并進而呈現出強烈的社會關懷[8]。由此可見,知識分子是“有知識的人”,但又不僅限于此,他還要能夠“顯示出一種對社會核心價值的顯著關心”,自覺地把自己看作是理性、正義和真理這些抽象觀念的專門看護人,是當道德標準在市場與權利場所遭到忽視后能對其進行謹慎保護的人[7]。因此,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不但要有知識,更重要的還要有道德意識與批判精神。對于大學教師來說,不能只滿足于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學或者人文知識服務社會,還應主動確立自己知識分子的社會形象,用自己在特定學科或者公共領域內所擁有的話語權表達出對公共事業的強烈關注,以對社會責任的堅守而不是一己私利的追求來展現大學教師的崇高形象。而要實現這一點,至少要滿足以下兩個基本要求。

首先,要具有關懷社會的意識。相對一般民眾而言,大學教師往往掌握更多的知識,對社會、歷史、文化的演變與發展有更深刻的認識,因此在相關問題上也就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略浾f過:對知識話語權的掌握是一種巨大的權力。要想運用好這種權力,就要求大學教師走出“象牙塔”,走出校園,關注社會發展,以自己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對社會問題進行理性判斷,以社會責任與民眾的利益作為價值追求,構建公共性與社會性的社會角色與形象。其次,要具備服務社會的精神。高校作為知識資本極為集中的組織機構,應以促進國家的發展、提高國家的根本利益作為自身的最終目的。教育事業的繁榮與蓬勃發展離不開國家與政府的支持和指導,這是其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因此“國民教育就必須服務于國家發展的方向,為國家的強盛提供強有力的知識服務和智力支撐”[9]。作為高級知識分子的高校教師應該具有主動服務社會的精神,在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追求創新并把相應成果積極轉化,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為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助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少妇高潮大叫好爽|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帅小伙自慰videogay男男|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小说| 男女啪啪高清无遮挡免费 | 久久精品青青大伊人av| 18禁美女裸体免费网站| 国产猛烈高潮尖叫视频免费| 大陆少妇xxxx做受|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麻豆|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 小12萝裸体自慰出白浆|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在线观看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三上悠亚公侵犯344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好深好爽办公室做视频| 黑人大荫蒂老太大| 亚洲va中文字幕| 一本大道加勒比久久综合| 窝窝人体色www| 日本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 国模丽丽啪啪一区二区|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郑州公司| 99噜噜噜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 日韩av无码免费播放|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视频出来呀|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性色| 亚洲精品国产a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