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課程整合論文

課程整合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23 15:16: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課程整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課程整合論文

篇(1)

【關鍵詞】信息技術;理科課程整合

一、運用積件思想,尋求高層次整合方法

目前,在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這個領域中,市場上已有一定數量的理科教學軟件,但能夠真正適合教學的卻不多,加上教師自制課件的水平又不是很高,很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復”的現象。因而尋求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開發和應用的新路子——積件思想應運而生。積件“是由教師和學生根據教學需要自己組合運用多媒體信息資源的教學軟件系統”,是一個完全開放的軟件系統,它包括帶有學科特色的教學平臺和多媒體資料庫,師生可以根據教與學的情境和教學平臺,選用、增刪、修改已有的軟件,或方便地制作新軟件,為教與學服務。例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全國中小學計算機研究中心聯合從國外引進的數學幾何教學平臺《幾何畫板》,它不僅為教學幾何教學提供了方便,而且也非常適用于物理中的力學、光學課程教學。又如《CSC電子備課系統》、《天翼全景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等中學物理、化學、生物版都是面向師生設計的新一代大型集成化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理科教學平臺,它們集眾多教命令家和優秀教師的科研成果及教學經驗于一體,為提高教學質量、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辦法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必要的手段,它們界面簡單,容易學習,直觀好用,充分體現積件思想,很受師生的歡迎。

在素材資料庫的建設方面,中學理科教師應該成為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先行者。目前許多教師在Internet網絡上已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并把自己制作的課件、教案、論文等放在該網站中,同時還把其它網站已有的課件通過鏈接功能融合到自己的課件里,以“搭積木”的形式,把教學實踐過程中制作的每一個課件鏈接起來,通過長時間教學的積累,逐步建立一個完整的教學課件體系。這樣其它教師和學生也可通過網絡共享自己的課件,克服了傳統的“軟件包”形式的課件不能共享的缺點,提高了課件資源的利用率,充實了網上學科資料庫。教師和學生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網絡終端通過Internet網絡來訪問這些網站,進行教學的探討和鞏固性學習。

運用積件思想,走素材資源庫和教學平臺相結合的新思路,是軟件開發和應用走出目前困境的有效方法,也是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高層次整合的有效手段。因此學科教師應根據教學實際,運用積件思想,充分利用現有條件下的網絡、多媒體信息資源庫和教學軟件,從中選取適合自己教學需要的內容來制作課件,從而適應不同教與學情境的需要,徹底改變教學

軟件在設計、開發和使用上的相互分離的局面,使計算機輔助教學在課內或課外的運用朝著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這一更廣闊、更深層的方向發展。

二、構建模擬實驗教學模式,發揮演示實驗、虛擬實驗室功能

1.信息技術與中學理科實驗教學整合,發揮演示實驗作用

中學物理、化學、生物三門學科均是實驗科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實驗教學和演示實驗是中學理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理、化、生課堂的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中,由于受到常規實驗儀器、實驗材料、危害程度等條件的限制,實驗效果不如人意。而采用模擬型實驗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實驗的輔助,模擬一些重要的在目前條件下難以完成的實驗,彌補常規實驗的不足,提高實驗的演示效果。

例如,做物理《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若用常規儀器按傳統實驗方法進行演示,由于常現實驗儀器和環境的限制,蠟燭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影像隨著物距的變化而變化的這一現象不是很明顯,誤差較大,致使學生對凸透鏡成像的特點不甚理解,并產生迷惑。此時如改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凸透鏡成像規律模擬實驗,演示物距從無窮遠至小于焦距的整個實驗過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變化情況,整個模擬實驗過程流暢、直觀、明了,從而使學生對該實驗有了一個清晰完整的認識,利于學生對凸透鏡成像規律概念的形成。

由此可見,通過信息技術與中學理利實驗的整合,可以突破常規實驗條件的局限,所以我們應當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特長,對那些難以觀察到的、復雜的、困難的實驗進行模擬,使之成為常規實驗的補充,并與常現實驗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實驗教學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從而有助于學生發現規律、形成概念、獲得新知,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實驗技能。

2.運用網絡技術支持下的虛擬實驗室,發揮學生自主探索性實驗作用

在傳統的理科實驗室,由于怕發生意外和造成實驗儀器的損失,許多實驗中的規章制度對學生進行了諸多限制;由于實驗條件的限制,實驗結果往往和理論不一致,甚至出現相反的數據;有些實驗材料的選用和實驗產物的排出,有悖現代環保意識。這一切無不暴露出傳統實驗室的弊端。

網絡虛擬實驗是在web中創建出一個可視化的三維物件環境,其中每一個可視化的三維物體代表一種實驗對象,學生可通過鼠標的點擊及拖動操作,進行虛擬實驗。這種虛擬實驗室為學生提供了全方位的開放性操作環境,使學生在課堂上實現了虛擬世界的真實體驗。信息技術與理科實驗教學整合能夠培養學生觀察實驗、自主模擬實驗,歸納、總結、抽象成所需知識和技能的能力,并促使學生建立科學的世界觀。

學生在網絡技術環境下進行多媒體虛擬實驗操作的同時,還可以通過網上人機對話,一邊操作,一邊網上暢游,或與其它同學交流、討論、獲取新知。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觀察。進行虛擬實驗,從而掌握學習方法。

三、構建探索研究性理論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

探索研究性理論教學模式依托由信息技術支持的網絡環境,網絡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在學習任務的驅動下小組成員相互協作地收集信息、交流討論、總結歸納、完成學習任務,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生物教學中的《克隆技術對人類的影響》課題,克隆技術是生命科學研究的重大突破,是與高中生物密切相關的科學問題。克隆技術在農業、醫學和社會生活各方向都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問時也存在著過度和濫用的問題,以及由此所引發的一些負而的社會影響。這一研究性課題旨在提高學生關心社會、關心人類、關心未來的思想意識,并在學中利用網絡資源收集和處理生物科學信息的過程中,培養其創新思維與創造能力。

四、利用網絡資源,增進課堂教學效果

進入網絡時代后,網絡環境為師生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庫,網絡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已成為一個現代教育工作者必備的信息素養。網上資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的特點,例如中國中小學教育教學網()可謂是一間完整的中小學教學資源庫,它為我們提供了同步教學、優秀課件等多種資源,且處于動態的更新之中,通過了我這些優秀課件、優秀習題,再作進一步的組織加工就能設計出適合自己風格的課件,為提高課堂教學正效果服務。

例如,在物理中《浮力》的教學時,須向學生解釋浮力產生的原因。先設想一個立方體浸沒在水中,它的六個表面都受到水的壓力,它的左右兩側面、前后兩側面,受到的壓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只有上下兩面由于深度不同,受到的壓強大小不同,壓力也因而不相等。浮力的產生是由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的壓力和上表面受到水的向下的壓力差。但如果使用語言和文字向學生講授向上向下壓力差時,學生理解起來比較抽象,對整個過程反映比較茫然。可通過中國中小學教育教學網物理課件庫下載相關課件解決這一難題。該課件以動畫的形式慢鏡頭表示前、后、左、右的壓強、壓力相等,小木塊保持不動,但加載上、下表面壓強、壓力時,小木塊慢慢向上移動。活潑的動畫效果、直觀的圖形,快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同時為講授下一節阿基米德原理打好理論基礎,而這一切是傳統教學難以做到的。總之,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環境中進行學習,由此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正效果的目的。

五、擴大信息來源,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1.了解學科發展形勢,及時把握教學動態。理科學科發展較快,通過Internet網絡小的權威網站查看有關學科發展動態,可以做到緊跟形勢,在學科教學時作出及時的調整。對于理科學科,必要的習題也是必要的,但訂購的習題集往往又存在著題型偏舊、信息過時的缺點;為了克服這一缺點,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網絡這一信息資源,從權威網站或重點中學網站上的試題庫中下載最新試卷,用來給學生作測試題和平時練習。這些題目往往題型新穎、信息準確,對于啟發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視野有著很大的幫助。

2.增進學習交流,提高教學水平。網絡的交互性給教師互相學習交流提供了機會。教師可以一方面利用E-mail。與有關專家進行交流,學習前沿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還可以參與網上的教師繼續教育和一系列教育網站的教育論壇。如在中國名師教育網上可以與重點學校的名師專家探討學科教育應培養怎樣的人才,在中國園丁網的教育論壇可以與各地的同行探討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對學科教學改革的看法,通過網上學習交流,達到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目的。

總之,信息技術應用于理科教學,對傳統教育理念和課堂教學模式的沖擊是非常之大的,但它并不排斥傳統的理論、實驗教學模式,實際運用中應把它們兩者辯證統一起來,最終實現信息技術與理科課程教學的科學整合。通過整合激發學生對理科學科學習的興趣,課堂內外參與意識會增強,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會加深,尤其是實驗教學,學生的實驗理解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均會取得長足的進步。同時,信息技術與理科課堂教學的整合也能鞭策教師進一步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完善課堂教學,使教學過程更具有科學性,幫助教師在課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課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識,發展更多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鄧鳩洲,淺析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整合性建設研究[J]中同電化教育,2002,(8)

[2]李友興,基于網絡環境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01,(3)

[3]秦力,網絡環境下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J].教育現代化,2002.(6)

[4]管長存,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州探[J]。中小學電教,2002,(9)

篇(2)

【關鍵詞】美術電腦手繪板 ;基礎教育;初中美術設計;教育手段

我校從零起點開始,在中學六、七年級階段嘗試手繪板教學,現已開展《走進手繪板》《不一般的繪畫》《素雅的青花瓷》等教學案例, 如何有效利用教學資源,達到美術教學與手繪板結合的根本目的,即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學會運用電腦手繪板進行美術作品、小報、動畫等創作、通過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并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提高學生美術審美能力。我們利用電腦手繪板教育的優勢,使之與美術教學的整合,是我們本次研究迫切需要的。下面筆者就初中美術設計與電腦手繪板整合分享一線經驗;

一、了解需求,開設手繪板課程

在學校六、七年級學生中開展,電腦繪畫板使用學生問卷,內容涉及是否喜歡電腦手繪板,是否喜歡美術課都用手繪板形式等,根據學生需求,來設計開發手繪板課程。分析如下:婁塘學校對全校6至8年級中各一個班級的整體抽樣調查。共下發240份問卷,回收240份,問卷有效率100%

現對情況分析如下:

第一題:你覺得用電腦繪畫板上美術課有趣嗎?共240人回答有趣;

第二題:通過體驗學習,你更喜歡用電腦繪畫板嘗試以下哪些美術知識的學習?(可多選)其中點線面知識及美術溝通知識21%、設計類知識17%,占比率比較高;

通過六年級、七年級、八年級240份問卷調查顯示:手繪板受到學生的喜愛,學生偏向的課程為點線面知識、美術構圖知識、設計類知識等;

二、挑選課程,設計手繪板方案

課程組老師開展集體教研,梳理中學美術教材,根據學生需求、挑選教材上適合手繪板教學的課程,并進行編寫。

三、注重傳統,融入手繪板教學

在美術教學中,學生對設計美術設計特別感興趣,采用三步走形式:1、結合學校四節活動節徽設計先采用傳統教學,勾線筆完成設計初稿,2、用彩色鉛筆或水彩進行上色,完成手繪稿,3、挑選手繪稿繪制手繪板節徽作品,參加評比通過三步走形式,通過循序漸進的形式,學生不僅能設計出富有創意的作品,也能熟練運用手繪板,本學年還開展《素雅的青花瓷》《向大師學色彩》等課例,課堂中采用說一說、評一評、議一議、畫一畫的方法,集思廣益,讓設計者說一說自己的困惑,讓同學評一評他的作品,并讓同學們幫助他議一議如何設計會更好,通過融入手繪板教學,在節徽設計的舞臺上,學生們的思路寬了, 心中的舞臺也更大了。

四、分層學習,亮學生成長

(一)手繪基礎學習,

根據六七年級年齡特點,采用手繪板中的鉛筆效果,開展《我最喜歡的卡通人物》手繪體驗活動,通過臨摹作品,創作作品活動,學生們收集卡通人物,并用手寫方式畫下來,有了一個起步式的歡樂體驗;

(二)手繪針對性學習

通過手繪板初步體驗后,對學生開展《黑白灰之美》、《素雅的青花瓷》、《向大師學色彩》的手繪創作學習訓練學生的創作.進一步掌握手繪板操作;

(三)結合校園文化進行創作

結合我校四屆活動套餐,設計每年四個節日的節徽從原本的手畫到用電腦手繪。學生在創作中體驗快樂,體驗學校校園文化,設計獲勝的作品,將張貼于學校節徽墻上,開展了四屆的節徽設計讓學生通過手繪板創作體驗到了收獲的快樂。

五、教學相長,收獲自信滿滿

這一年學校高度重視,課程團隊老師分別在三、六、七年級中各挑選一個試點班進行課程研究。同時開展分層培訓,培訓分為教師培訓及學生培訓,教師組成員為漢王手繪板教師,學生為試點班學生。通過一年的手繪板教學嘗試,撰寫多篇論文及開展教學展示活動,學生也開闊了眼界,有了更大、更好的展示舞臺。

對于目前一學年的課程分析,手繪板教學不僅受到學生的歡迎。還提高了課堂效率。每次在電腦教室上的美術課,學生總是特別的注意力集中,作業完成時間也壓縮為原來的一半。學生有更充分的時間欣賞其他同學的作業,也有時間去仔細討論。經過一個學年的教導,課程都是從教材中開發,并沒有脫離新課標。所開發的課程也都是一些設計類,情感分析類,下階段將繼續結合設計類課程開發更多手繪板課程,讓我們的農村孩子有更多展示的舞臺。

參考文獻:

[1]張華《課程與教學整合論》載《教育研究》2000第2期.

[2]王大根主編《新課程初中美術教學案例》,少年兒童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篇(3)

關鍵詞:建筑設計;幾何學;集合;等差數列

Abstract: open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we can see, all the place of someone there will be a building, and nearly every building in the buried a science - mathematics.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building generally contain some of the mathematical knowledge, including geometry, series and set theory, in order to achie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architectural beauty, show a unique architecture and mathematics subject and integral beauty.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Geometry; The collection; Arithmetic progression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一、數學與建筑

數學是什么?說得具體一些,數學是以數和形的性質、變化、變換和它們的關系作為研究對象,探索它們的有關規律,給出對象性質的系統分析和描述,并在此基礎上分實際,培訓得具體解法的科學。如果換一個角度,數學也可看成是對客物質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一種抽象。

建筑是什么?“建筑”——指建筑物和構筑物的通稱。建筑物,這是為了滿足社會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質技術手段,在科學規律和美學法則支配下,通過對空間的限定組織而創造的人為的社會生活環境。構筑物,是指人們不直接在內進行生產和生活的建筑。如煙囪、水塔、堤壩等。建筑從形態學來說,構成建筑形式的基本要素為:點、線、面、體。點是所有形式之中的原生要素,從點開始,其它要素都是點派生出來的。例如,一個點展開變成一條線,一條線展開變成一個面,一個面展開變成一個體。建筑的所有形態,都是依據點、線、面、體四個基本要素構成的,體現的就是一個“形”字。建筑從工程學說,側重的是工程計算,這是建筑構成的基礎,也是建筑構成的手段。例如,把點變成線,把線變成面,把面變成體的量度,是建筑構成的重要特征。這在建筑工程中,是計算的基本內容。這里,除建筑構成已表現出來的長度、面積、體積等特征外,“量度”還反映了重量、角度、強度等“量”和其它特征。這些歸納起來,便是“數”。

總之,建筑中的“數”與“形”,是對客觀物質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一種表現,是人類為了適應環境的一種創造。

數學與建筑有什么聯系?

如前所敘,同樣是“數”與“形”,一種對其抽象,一種對其表現。一種是其抽象,一種對其表現。表現依據了抽象,抽象來自表現。在建筑工程的實踐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數”與“形”的問題。例如,在房屋設計中,既要進行各種技術經濟指標以及荷載、內力、構件截面等數量的分析與計算,又要進行建筑、結構、水暖電工等圖形的分析與繪制;在組織施工中,既要進行建筑資源(如材料量、勞動力……)等數量的分析與計算,又要進行建筑資源使用的時間安排和空間布置等的分析與繪制……。在實現建筑工業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將會遇到更多的“數”與“形”的問題。

另外,作為現代數學基礎的集合論,基本原理已經納入中學教學課程。集合論的基本術語,如集合、子集、交、并、非等已常見于建筑理論文獻中。

二、建筑設計中的等差數列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數列為數列(sequence of number)。數列中的每一個數都叫做這個數列的項。排在第一位的數列為這個數列的第1項(通常也叫做首項),排在第二位的數稱為這個數列的第2項……排在第n位的數列為這個數列的第n項。

一般地,如果一個數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于同一個常數,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arithmetic sequence),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common difference),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前N項和用Sn表示。

在中國現存的排列最整齊的大型塔群寧夏一百零八塔,著108座塔,排列成12行.從上往下,各行塔數次為1,3,3,5,5,7,9,11,13,15,17,19.這些都是奇數。在這其中就隱藏著數學的規律,在數學里,利用等差數列可知:連續前n奇數的和,等取n=10,得1+3+5+7+9+11+13+15+17+19=100,總共要建108座塔,其中100座可以安排成連續奇數1至19的和。剩下8座可以拆成3+5,也是奇數的和。由此得出分拆表達式108=1+3+3+5+5+7+9+11+13+15+17+19,正好是一百零八塔自上而下各排塔的個數。

在調查方法設計、實驗設計、數據和結果處理分析中,都需要運用概率論和統計學的知識和方法。常用的有頻率和分布的統計和圖示,算術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的計算枷權平均數的計算,全距、標準差和平均差的計算,方差分析,相關分析,回歸分析和經驗公式確定,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等。

三、建筑設計中的幾何學

幾何學(Geometry)這個詞就來自古埃及的“測地術”,它是為在尼羅河水泛濫后丈量地界而產生的。自然界中常見的簡單幾何形狀是圓、球、圓柱,如太陽、 月亮、植物莖干、果實等等,而幾乎找不到矩形和立方體。矩形和立方體是人類的創造,而這正是和建筑活動有關的,因為方形可以不留間隙地四方連續地延展或劃分,立方體可以平穩地堆壘和架設。金字塔在如此巨大的尺度下做到精確的正四棱錐,充分顯示了古埃及人的幾何能力。希臘人在發展歐幾里德幾何的同時,寫下了建筑史上最輝煌的一頁。希臘建筑的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尺度和比例,“帕提農給我們帶來確實的真理和高度數學規律的感受”(勒·柯布西埃)。幾何學的產生則是和建筑活動密切有關的。

到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普遍確信建筑學是一門科學,建筑的每一部分,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都能夠被整合到數學比例中。“比例”成為建筑幾何學在文藝復興時期的代名詞,而象心形、圓形、穹頂則是文藝復興時期建筑的基本形式,只要人們用幾何化的形式來詮釋宇宙和諧概念的話,就無法避免這些形式。在這一時期,建筑師追求絕對的、永恒的、秩序化的邏輯,形式的完美取代了功能的意義。

17世紀科學革命所揭示的宇宙是一部數學化的機器。這一時期法國最重要的建筑理論家都是科學家,在笛卡爾理性主義精神的引導下,一切問題討論的基礎都以理性為原則,數學被認為是保證“準確性”和“客觀性”的唯一方法。笛卡爾通過解析幾何溝通了代數與幾何,蒙日則將平面上的投影聯系起來,在《畫法幾何》中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平面圖式空間形體方法,將畫法幾何提高到科學的水平。與傳統的模擬視覺感受方式不同,畫法幾何切斷了視覺與知識之間的直接聯系,賦予建筑以不受個人主觀認識影響的客觀真實性,時至今日仍然是建筑學交流最重要的媒介。

建筑的幾何學價值首先表現在簡潔美。幾何學的理論基礎在于格式塔心理學的視覺簡化規律,簡潔產生了重復性,重復演繹出高層建筑的節奏和韻律美,最終形成建筑和諧統一的審美感受;同時,簡潔的形體易于諧調,使不同的形體組合具有統一美感。

新古典主義的乃是對巴洛克、洛可可風格的夸張豪華、過度裝飾的風格產生反感,受到意大利龐貝城出土的影響,開始企圖恢復希臘與羅馬的建筑特質,特別重視幾何學的構成關系將幾何形式帶入建筑設計中,文藝復興時期,人們普遍確信建筑學是一門科學,建筑的每一部分,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都能夠被整合到數學比例中。“比例”成為建筑幾何學在文藝復興時期的代名詞,而象心形、圓形、穹頂則是文藝復興時期建筑的基本形式,只要人們用幾何化的形式來詮釋宇宙和諧概念的話,就無法避免這些形式。在這一時期,建筑師追求絕對的、永恒的、秩序化的邏輯,形式的完美取代了功能的意義。例如上海的東方明珠電視塔,就是幾何學中的圓柱與球的結合。三根豎直的圓柱形通天巨柱,是一個球體完美的結合。東方明珠電視塔利用球和圓柱的巧妙結合,將數學的嚴謹與藝術的浪漫融為一體,創造了純潔的、充滿詩情畫意的建筑形象。

總之,對于我們建筑類中專學校來說,在各類專業課程的講授與學習當中,數學知識的應用說是比比皆是的。例如,勞動力的安排、施工進度、配料、支座反力,需要一次代數方程的計算;生產增長率,簡支梁受壓區高度,需要二次代數方程的計算;勞動生產率、鋼筋錨固錨長度、配料允許范圍的計算,建筑材料的代換,需要代數不等式的應用;土方施工中“零點”位置的確定,變截面梁鋼箍高度的計算,建筑構件形體及自重的計算,需要大量的幾何及三角計算;均勻荷載作用位置的函數及冪函數的應用。

參考文獻:

[1]蔣聲,蔣文蓓,劉浩;數學與建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2]《建筑中的數學論文》/潘峰

篇(4)

關鍵詞:《汽車文化》;素質化教學;探索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6-0159-02

從第一輛汽車誕生到今天,汽車已成為人們出行必不可少的一項交通工具,尤其是近幾年,汽車在中國的迅猛發展,更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涉足汽車行業,因此普及汽車知識及文化,也成為當今高校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我校座落于中國的四大汽車生產基地之一的重慶,擁有重慶市重點支持的國家級品牌學科――車輛工程,因此在本世紀初,我校就開始面向全校非汽車專業學生開設了素質選修課《汽車文化》,以普及學生的汽車知識,提高其文化修養,為將來學生的就業鋪設好基礎。經過十幾年的教學探索,開創了課堂教學與課外培養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有效促進了我校汽車文化的普及和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一、教學內容的整合與更新

汽車文化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它是人們在制造和使用汽車的實踐活動中形成的一套行為方式、習俗、法規、價值觀念等集合體,它以汽車產品為載體并與之結合,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點和行為。傳統的汽車文化課程主要以介紹汽車歷史、汽車總體構造、汽車的外形與色彩、著名的汽車公司與車標、汽車名人、汽車運動、汽車時尚及汽車與社會等內容為主,隨著汽車的普及,人們獲取汽車知識的愿望更加迫切,因此汽車文化課程又面臨了新的挑戰:除了作為傳播汽車知識的有效渠道外,還肩負起激發學生喜歡汽車文化、崇尚汽車文明等新的使命。因此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必須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將以人為本、節能減排、綠色汽車等新的理念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引導學生以發展的思維去獲取知識,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同時建立視頻資料庫,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素材。

二、師資隊伍的建設

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的文化素質、專業水平,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學生的文化素質水平,師資隊伍的建設關系著該門課程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課程組形成了以學科帶頭人、實驗師、專業教師、高工為集合的師資隊伍,建設了一支老中青相結合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為課程的持續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并開創了一套獨特的教學模式,對整合后的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化劃分,由不同的教師來完成課程的講解,充分發揮每個教師的專長。例如:汽車緒論由資歷較深的老教師介紹,旨在了解汽車對人們行為方式、習俗、法規、價值觀念的綜述;汽車造型與色彩由設計專業的教師來講解,增強學生對汽車的審美水平;汽車新技術新發展,由從事汽車研發項目的專業教師結合自己的項目,與學生探討交流等等。

三、課內教學方法的改革

傳統的多媒體教學方法,主要以教師講授與圖片展示為主,眾多的內容必然會引起學生的煩燥情緒,嚴重影響了課堂氣氛,造成課堂效率不高,尤其表現在以下三大模塊。

1.汽車知識模塊,專業性較強,包括汽車構造和理論兩大部分,由于部分同學,尤其是文科同學,缺乏機械方面的知識,他們根本無法理解如此復雜的汽車結構。

2.汽車車標是汽車文化最核心的內容,但是眾多的車標在介紹時,容易給學生形成羅列感覺,從而顯得空洞乏味,對汽車文化本來就不感興趣的同學來說,更是無法進入大腦,而成為過眼煙云。

3.汽車時尚及汽車與社會,包括汽車車展、汽車運動、交通安全、能源危機等內容,互動性、社會性較強,僅憑教師的講解,無法讓學生充分了解汽車時尚,了解汽車與社會的關系。

針對以上三大模塊,我們分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1.汽車知識模塊,首先采用啟發式教學和形象化教學,深入淺出地講解汽車原理及構造。比如介紹汽車的四大總成,可以采用擬人化的方式,汽車的心臟――發動機,汽車的軀體――底盤,炯炯有神的眼睛――車大燈,造型各異的大嘴――散熱柵,不知疲憊的四腳――車輪,色彩斑斕的外套――車身,布控于全車的神經網絡――汽車電子,這樣,一輛完整的汽車就展現在了學生面前,再輔以動畫視頻,內容既不顯枯燥又便于記憶。汽車博物館建好后,還可通過實物參觀,進一步了解汽車的構成。

2.汽車車標、經典汽車及汽車名人,我們采用了PPT競猜的方式,給學生三個提示,在提示下來競猜,然后將答案以圖片或文字的形式告訴大家,寓教于樂,不僅能擺脫由于車標羅列帶給學生的煩躁情緒,還能加深學生對車標及品牌等知識的認識。

3.汽車時尚及汽車與社會,我們采用課內觀看視頻和課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來進行,汽車車車展,汽車電影,汽車廣告,在視頻中感受汽車所帶來的便捷,帶來的視覺上的沖擊及刺激。此外,由于學生才是時尚的主體,對于部分在汽車時尚方面有獨特見解的學生,我們鼓勵其走上講臺,與同學分享心得體會,在鍛煉他們表達能力的同時,也將最新的時尚帶給了大家。

通過對傳統多媒體教學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打造出了一門有汽車專業特色的品牌課程。

四、課外培養環節的開設

單一的課堂教學始終無法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增加一系列課外培養環節,建立課外實習基地,對激發學生的興趣,增進老師與學生的互動,提高學生適應社會、參與社會的能力,有極好的促進作用。

1.借助網絡開展課外討論。當今社會是一個知識更新非常迅速、信息交流非常頻繁的社會,QQ作為當前最流行的聊天工具之一,借助網絡進行實時的交流溝通,可獲取更多新的知識及資訊,因此,建立課外討論的QQ群或鼓勵學生參與汽車論壇活動,已成為延續課堂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

2.培養和選拔汽車博物館導游學生。隨著重慶理工大學汽車博物館的建設,重慶有了屬于自己的第一家汽車博物館,汽車博物館的建設充分考慮了資源的分配,將汽車專業的實驗室建設與汽車文化展覽有機結合,并建設有專門的汽車構造與汽車文化的授課基地,通過培養和選拔汽車博物館導游學生,一方面能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參與社會的能力。

3.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汽車文化的活動。積極參與汽車文化活動,感受汽車文化氛圍,對于更好地理解汽車文化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課程組在汽車學院的支持下,每年定期舉辦各種汽車文化的相關活動。例如:2005年起的舉辦汽車文化節(如圖1所示),進行以汽車、人與社會為主題的宣傳活動;2000年起的汽車零部件拆裝大賽(如圖2所示),分專業組和非專業組兩個級別,吸引了全校的汽車愛好者參加。

4.創辦了汽車愛好者協會。針對全校的汽車愛好者,課程組開設汽車文化的第二課程,創辦了汽車愛好者協會,課程組教師定期到協會指導學生參加各種社會調查,參觀車展、觀看汽車比賽等社會實踐等,長期與汽車導報合作,組織學生參與汽車評論活動等。

五、考核方式的改革

通常的素質選修課,考核方式大多采用論文形式,隨著電腦的普及,很多學生通過網絡粘貼相關內容來應付結業論文的現象不斷出現,論文質量得不到保證,因此新的考核方式亟待制定。為了強化學習過程,我們采用了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逐漸引導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考核方面,更多強化平時成績與實踐環節成績,如PPT講演、主題辯論等,而弱化綜合論文方式,以避免學生抄襲。

通過將課堂教學與課外培養的有機結合,我校的汽車文化課程走出了一條素質教育的新路徑,為其他高校的素質文化選修課提供了一定的經驗,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還在進行。

參考文獻:

[1]劉文廣,楊蘭柱.《汽車文化》公選課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甘肅科技,2008,(24):171-172.

[2]宋景芬,張國方,曾娟,李江天.大學生文化素質類課程建設的理論與實踐[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80-82.

篇(5)

[關鍵詞]應用型 創新 培養模式 實踐 課程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5)11-0139-03

眾所周知,電子信息類專業屬于新興的現代技術科學,只有一百余年的歷史,卻受到各個國家的高度重視。特別是近三十年來,電子信息技術作為科技發展的主流,極大的推動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給世界帶來了新的挑戰和競爭格局,同時為新興學科的孕育和發展提供了沃土,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新學科得到了發展和壯大,形成了電子信息學科群。從社會發展的歷史來看,經濟實力和科學技術的較量,最終歸結為人才的競爭,從而必將沖擊傳統的教育體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如何更新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以新的教學體系和方式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1] [2]

一、優化培養目標,明確社會對學生的能力需求

應用型本科教育是20世紀中葉發達國家提出的一個概念,是伴隨著這些國家的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現狀而提出并得到發展的,其側重點是工程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統計30所世界著名大學的電子信息學科學院的設置,有如下特點:首先,人才培養學院的設置采用多學科并存,互相促進和補充的方式,往往把計算機技術、電氣類專業、通信工程等放在都在同一學院;其次,統一學科平臺培養,打通相關學科的基礎平臺,同一學院不同學科的學生在相同的基礎平臺上受教育;第三,實行學分制,嚴格推行選修課和必修課制度,選修課學分所占比例大;第四,按學生個性實際,因材施教,多種培養模式并存,本科統一招生,分出層次培養,向社會輸出不同類型和要求的人才。[3]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生活的各領域大量引進國際先進科技和制造技術,加大了市場對從業者技術能力與職業素質的要求。高等教育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適應不了多類型科技人才需求,也適應不了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4]

世界范圍內對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其出發點是為了適應經濟發展和人才的個性化差異。我國目前所面臨的經濟發展現狀,對人才需求的多樣化更趨明顯,從調研分析、規劃設計、應用服務等各色工程技術人員都有較大需求。具體到電子信息學科,其快速的技術更新換代,對人才多樣化需求尤為明顯。應對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進行調查和數據歸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專業培養目標,并根據這些重點制訂教學體系。

二、根據需求,建立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

研究實踐教學體系需要深入分析傳統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結合學科發展和區域經濟現狀,確立專業培養目標,改革和確定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總體架構,規劃和完成實踐教學體系的如下功能。[5]

1.針對基礎理論和專業課,設置相關的實驗并明確實驗要求,培養學生知識廣度。

2.構建利于學生長期乃至終生學習的實踐技能總體架構,力爭使學生融會貫通本學科的專業知識,并能吸收跨學科的知識。

3.理論聯系實際,密切結合工作和應用實際。培養學生掌握知識脈絡、前因后果,具備基本知識容量。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結合實際,讓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如生產管理、質量控制等內容講授時不能照本宣科而要因地因時制宜。

社會要求大學生不僅要有專業知識,還應適應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所以,要培養學生具有較好的基礎理論知識和系統的專業知識,還應下大力氣提升其創新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為此,需要構建多門課程有機聯系、靈活運用的專業知識點網絡,構建課內、課外融合的知識集合,構建理工、人文互相促進的知識側面以及理論和實踐結合的知識框架。目前電子信息類學生對以下幾個方面感到困惑:

1.知識太抽象。在電子信息學科,像信號與系統、電磁場、通信原理等課程都是專業核心課,其知識體系依賴于數學建模和分析,理論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而實際問題解決需在這些理論的基礎上進行較為深刻的分析。

2.雖然計算機在現代社會很普及,但計算機編程能力依然體現了一種綜合性素質,包括分析能力、設計能力、編碼能力等。電子信息類專業中單片機、DSP等智能芯片,網絡協議,圖像編程更是適用性技術,如果編程能力跟不上,就會造成專業應用能力不足。

3.系統化、網絡化思維的建立需要學生對多門專業課形成系統,因為課程知識的組合能力決定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盡管設置有一些精品課、課程群,但是其有效作用需進一步整合和提高,特別是應及時應用和更新知識補充。

4.在全社會鼓勵創新的大背景下,學生往往抓不住實際創新的“點”。

由于這些原因,可能學生在學校接受了大量的理論學習和訓練,可是到實際的工作崗位上以后卻感覺知識大多用不上,特別是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不足。例如,學生學習過大量的電路設計和分析,但在面對實際應用時卻不會設計電路了,有時就直接使用書本上講過的電路。然而書上介紹的電路往往是較長時間以前的驗證過的知識,有時是過時的,其大小、功能、性能有時是不合適的,甚至有些地方可能是不合理的,這樣就會造成加工好的PCB電路板調試時可能會出現問題。還有大部分的學生就認為從網絡上下載的東西是正確的,不認真甄別就拿來直接使用。

為此,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要重視這些不足,探索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努力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或更高的學習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因而需強化幾個訓練:①借助課內實驗,使學生明晰基礎理論;②突出三個世界信息轉化,凝練算法思想、熟練掌握開發環境,提升編程能力;③建立各級各類實習實訓基地,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創新能力。通過這些措施,讓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前得到預備訓練和實戰工作的機會,將來在工作中就能盡快適應。

三、發揮自身優勢和特色,構建適于學科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

高等學校應緊緊抓住國家經濟建設的戰略重點,瞄準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趨勢,跟蹤區域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對創新人才的需求,形成學科鏈、專業鏈對接產業鏈,產學研緊密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6]

(一)整合與優化電子信息類專業理論課程體系

1.優化專業課程設置。根據“基礎扎實,寬口徑培養,應用型創新”的原則,構建學科平臺課程,建設核心課程的特色化,加強前沿和交叉學科選修課程,使學生理論與實踐、基礎與專業、軟件與硬件、能力與素質平衡發展。

2.深化課程體系和教育教學方式的改革,建設電子信息類專業的精品課程體系,建設學科基礎課的精品課程或精品課程群。開展“軟件開發類課程群”、“系統集成類課程群”、“電子產品研發類課程群”、“控制類課程群”建設,從而促進教育質量全面提高。

3.開設“應用型創新拓展課程或講座”。聘請校內外有實踐經驗的專家上課,從生產實際出發,啟發學生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深入理解,激發學生的創造激情。

(二)改革和優化電子信息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1.減少和優化驗證型實驗,在明晰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精簡驗證型實驗的內容,優化組合多課程的驗證性實驗。如把數字邏輯、模擬電路與微機原理等課程的實驗有機地結合起來,建立綜合性課程設計;將計算機網絡和通信原理的驗證實驗結合,形成綜合訓練等。探索實驗單獨設課、單獨考核的可行性和實現機制。

2.增加設計型、綜合型實驗。設計型、綜合型實驗可規劃為教師案例式和學生自我規劃式,可以涉及多門課程知識,個別試驗可以充分論證后形成創新項目或創業項目,也可與社會上的相關的學科專業競賽相結合,如電子設計大賽、數學建模大賽等。學生查閱資料,設計實驗方案的過程中,即可以綜合應用知識,又可以形成創新團隊,孕育創新能力,培養和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獲得的成果和發表的論文均可取得學分。

3.改進實驗方法和手段。除了傳統的在實驗室借助設備實驗模式外,可以結合論文、調研、綜合性設計、參與科研和生產項目等多種方式,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開展實驗。在實驗方法上可以借助計算機軟件設計和模擬、虛擬儀器等多種手段,學生可自主開發虛擬實驗相關的軟件,在開發過程中既掌握了基本的實驗方法,也充分考慮未來科學技術的發展,掌握最新技術的應用。

(三)學科和專業的交叉、融合和知識滲透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電子信息系統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功能變得越來越強大。結構變得越來越復雜。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也相應的越來越多,但有一點必須把握,這種變化的知識核心是基礎,主要包括電路相關和計算相關,宏觀上就是硬件和軟件。如何將各種知識融會貫通,工程實踐教育就成了一個試金石。例如機電一體化作為以電子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向機械行業滲透,產品不再是單獨的“機械”,也不是“純電子”,而是一個機械電氣系統,是由機械、電子、計算機等集成的產品。探索電子信息類專業教育過程中的學科和專業交叉、融合和知識滲透問題,是各級各類高校面臨的迫切問題。

四、抓師資培養,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高校要培養適應經濟發展的合格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就必須首先著力建設好人才培養的教師隊伍,切實重視“雙師型”人才,爭取做到科研和教學并重,以教學為中心。目前有些高校過于重視教師的科研能力,有的高校強調教學但或多或少忽略教師的實踐水平,這對應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都有負面作用。所以,高校在引進新教師或培養原有教師時,除了關注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外,應該特別關注其創新能力,這種創新能力不單單是科研水平和論文數量的量化,更應該是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也就是不僅要求教師有學術性,而且要求教師有工程實踐性。

高校在積極引進高水平人才的同時,應注重加強對青年教師的選拔和培養工作,還應最大限度地用好教學經驗豐富的專業基礎課教師隊伍,共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分析、設計和創新能力。

另外,創新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思想指導,特別是創新理念,學校、學科領導應與時俱進,接受創新教育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理解以學生為中心的觀點,積極引領和實施國際化戰略,努力營造自我和學生的終身教育理念等。大學作為知識傳承和再生產的主體,應緊緊圍繞知識和傳授知識,以培養人才特別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為己任,追求知識創新。[7]

五、結束語

我們應明確電子信息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構建學科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結合學校和學生實際需求,大膽實踐,勇于探索。我們要聚焦人才培養,轉變思路,圍繞地方經濟建設和學科產業發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加強高校與企事業單位、科研院等的合作,實現社會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注重學生的道德教育與專業教育協調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加強大學科融合,強化基礎課程,增加拓展課程。

當然,由于電子信息學科專業理論技術的不斷發展,課程體系和實踐體系仍需要不斷完善和創新,因此這個過程應該是永無止境的。

[ 注 釋 ]

[1] 朱高峰.中國工程教育的現狀和展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

[2] 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邱捷,胡增存,等.國外著名大學電氣信息類專業教育研究[A];第二屆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4]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簡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 神顯豪,李亞娟.基于工程能力培養的地方工科院校教學模式改革探索――以電子信息類專業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5(5).

篇(6)

[關鍵詞]高等學校;課程體系;板塊;核心課程;信息球

Abstract:The curriculum system in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falls into three patterns:The tree pattern,the plate pattern and the globe pattern. The tree pattern consists of onedimensional type of line, twodimensional type of plane and threedimensional pattern of space. The plate pattern includes the theory of plate structure and the theory of core curriculum. The globe pattern prefers mainly to the theory of globe model. The three patterns , which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are supported by the respective theories, may be followed by the designers of curriculum system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Key words:[JP3]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curriculum system; plate tectonics; core curriculum; information globe[JP]

高等學校課程體系設計是一項很復雜的由理論到實踐的工作。它是指運用系統方法,在全面考察課程體系各要素及其相互關系的基礎上,確定課程體系目標,組織課程資源,制定課程體系并做出評價的過程。其任務是貫徹教育思想,制定課程實施方案,保證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本文試圖運用已有的課程設計理論,結合高等學校課程體系發展狀況,探討課程體系的樹狀形態、板塊形態和球體形態及其設計。

課程體系猶如一棵富有生命活力的樹。樹的各部分形成一體,干和枝主次分明;根枝地位不同,方向有別,分叉點高低不同分層次,離根越遠越易動搖;活生生的樹四面八方都可延伸,是開放的。課程體系的發展如同一棵樹的成長,其變化遵循生物學規律,有生、老、病、死的過程;有枝葉繁茂,殘枝敗葉之象。同時,還遵循遺傳學規律,可以嫁接,“倒插楊柳”等等。

在樹狀模式理論中,最典型的是一維線型模式,即主干學科論。在縱橫交錯的課程體系中,存在著樹狀的主干與枝葉的關系。樹干代表主干課程,枝葉代表拓展課程,“樹干”與“枝葉”的有機結合,才形成合理的課程體系架構。主干學科論強調課程體系結構的組織上要突出主干,兼顧枝葉。主干學科是指作為專業主要理論基礎的學科。主干強調把某門學科中已公認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規律和事實作為它的重點內容,并同時強調課程內容的科學性、系統性和連貫性。例如:工科專業,其主干一般是指技術科學類學科,而不是作為工科共同基礎的數學、自然科學類學科和綜合性應用性很強的專業技術課程。枝葉課程是與專業的關系不如主干學科密切的課程。這些課程可以是職業領域的需要,體現職業性;可以是工程對象的需要,體現工程性。枝葉課程起著配角的作用。課程體系中有了明確的主干學科課程,教學內容才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系統性,培養出來的學生才具有堅實的學科基礎和理論水平,具有適應技術進步和工作領域的遷移能力。

依照學科主干論,設計課程體系時應注意以下三點:

在課程時序上要遵循學科的內部邏輯,符合學生接受和掌握知識的規律性。在學科邏輯上,盡量按照從易到難、從未知到已知,以及由感性到理性,由基礎到專業的邏輯順序安排相應課程要素、組織課程結構。這里可以按一定的邏輯組建“課程群”。所謂“課程群”是指課程體系中由具有某種性質或擔負類似功能的幾門課程組成的小集群[1]。有了“課程群",我們就可以按照“課程體系——課程群——主干課程”遞階制約的方式,分層次來組織和優化課程體系。

正確處理好基礎課程和前沿課程的關系。盡管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新科學、新技術日新月異,但相對來說,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論的發展變化并不大,因此,在構建課程體系時,一方面要使課程內容要素具有前沿性、實用性,另一方面要使課程內容要素具有基礎性、穩定性。

保持合理結構在課程體系中的相對穩定。“平臺加模塊”課程體系結構是一種具有自我調節、自我更新功能的課程體系結構。進行專業課程模塊設置,可以使這些課程在編制時跳出單門課程的框架束縛,按照功能類型、需求類型、學科類型等進行編制,從而以不同的模塊組合去滿足各種個性化的課程體系目標的需求,同時也能較好地保持課程自身的完整性和穩定性,有利于作為基本訓練和打基礎的課程如英語、計算機等實行連續性設置。

樹狀模式理論還包括二維平面線型模式和三維立體線型模式[2](P94-108)。

所謂“二維”就是指縱向維和橫向維。縱向維就是指高等學校課程體系中直接為專業服務的課程系列。這一系列(如工科)通常按理論與應用、一般與特殊的邏輯順序分為三個層次:數學和自然科學課程,如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學、普通化學等,一般稱“基礎課”或“科學基礎課”;技術科學課程,如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電工學、電子學等,一般稱“技術基礎課”;工程技術課程,如金屬切削機床、電機設計等,一般稱“專業課”。有的專業,再進一步把工程技術中一些帶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理論內容集中起來作為一類課,叫“專業基礎課”。這只是第三層次即工程技術類中的一個子層次。

橫向維是指高等學校課程體系中與專業有關的課程系列。這一課程系列,通常按其要達到的素養目標,分為若干課程組或知識塊,如人文社會科學課程組、經濟管理課程組、相關技術課程組等。人文社會科學課程組,是指那些直接研究與人類休戚相關的事物的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課程,如哲學、藝術、歷史等。經濟管理課程組是指有關經濟與管理的課程,如工業經濟、企業經濟、企業管理等課程。相關技術課程組是指專業工作中需要運用的作為技術手段的課程,如材料、測試、控制等技術課程。它們雖非各專業的理論基礎,但其作用不可低估,可以培養專業人員的品德、陶冶他們的情操、提高專業人員的社會效益以及活化他們的思維。

二維結構的課程體系反映了特定學科領域內具體規律的“硬課程”,即知識實體課程,但沒有包括那些反映各門學科共同規律的“軟課程”,即知識鏈課程或方法論課程。因此,這種課程結構仍是不完善的。于是,在“二維”之上又發展出“三維立體線型模式”。

所謂“三維”就是指“縱向維”和“橫向維”以及貫穿兩者的“軸向維”,即專業維、素養維和方法維。方法維課程包括哲學方法、一般科學方法和各門學科的具體研究方法。方法論課程旨在讓學生掌握科學方法論體系,具有哲學思辨能力,善于跨領域地進行概念和方法的移植。隨著科學和技術的不斷分化與綜合,方法論課程在高等學校課程體系結構中越來越重要。

高等學校具有為社會發展服務和為個體發展服務的雙重目的。為了保證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目標要有基本的規格,相應地要有一套必修課程和教學環節來保障;為了滿足個性發展的不同要求,在保證基本規格的前提下,具體的智能結構可以不拘一格,相應地要有可供選修的課程,必修課和選修課就構成基本的模塊。這就是板塊形態或板塊模式理論,或簡稱“模塊論”,包括模塊組合論和核心課程論。

首先看模塊組合論。模塊組合論,是指按照學科結構理論和智能結構理論,將課程組設置成模塊,根據學生發展的需要來拼搭課程體系。根據課程模塊彈性化和因人而異的組合,使課程體系能夠兼容多種類型人才的培養。模塊組合論的基本要求是課程模塊化、拼接合理化和體系彈性化。

課程模塊化。全部課程按其所要達到的知識、能力、素養目標,分成若干個課程組。如:分成“必修課程組”、“指定選修組”、“任意選修組”;也可分成“必修知識塊”、“指定選修塊”、“任意選修塊”;還可分成“主干課程模塊”、“定向課程模塊”和“輔修課程模塊”;也可分成“專業基礎知識塊”(包括公共課、基礎課、技術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方向知識塊”(在同一專業中體現不同專業方向的課程)、“輔助技術知識塊”、“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塊”和“經濟管理科學知識塊”等。課程或知識分塊主要是根據本專業的社會需要、知識的類型以及個體的未來發展要求。有了這些模塊,構建課程體系就有了前提。

拼接合理化。這是指課程模塊之間的拼接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規范來進行。這些要求和規范包括:①目標一致性:這是指各課程模塊都要為總的培養目標或課程體系目標服務。②結構層次性:一方面,模塊的組織和拼接要反映學科本身固有的邏輯;另一方面,模塊的組織和拼接要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思維運行軌跡,保證低水平、基礎性的學習任務在先,較高水平、專業性的學習任務在后。前一方面是依據學科知識本身的規律提出的要求,后一方面則是根據學習者的身心發展特點作出的規定。③接合意義化:就是要使課程模塊與課程模塊之間以及模塊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之間建立必然的聯系,由此使課程結構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體系彈性化。體系彈性化,首先是課程要求上的彈性化。以往的課程體系在課程設置上統一要求,很少照顧到不同學生不同專業方向的要求。“吃不飽”、“吃不了”和“不夠用”、“用不了”的情況同時存在。因此,同一門課程對不同的專業和不同的方向,應開出幾個品種和檔次以顯出課程要求的彈性。如:同是體育課,可開出基礎體育課、專項體育課、保健體育課等,可使學生量“體”選學,各得其所;同是力學,根據不同方向,可開設“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塑性力學”等,使學生量“力”定“學”,各有專攻。這樣才能滿足不同專業、不同專業方向的不同學生的需要。其次是課程組合中突顯個體性。為了保證培養目標的基本實現,為滿足社會發展和個體成長的多樣性的需要,不拘一格育人才,課程體系也應體現個性化的要求。如:在指定的某個知識塊中,具體選學哪門課程可由學生自定;在修滿規定學分的情況下,增加哪些課程由學生做主;在完成主修專業的同時仍有余力輔修其他專業,由學生自選。個性化的要求主要體現了學生的興趣。但僅憑學生的興趣,不一定能優化知識結構,還需要導師的選課指導。因此,建立導師制,由富有經驗的導師根據社會的需要和學生的興趣特長,指導學生選課,構建彈性化的課程模塊,最終才能形成富有彈性的課程體系。

近年來,高等學校在設計課程體系時,發現必修課程模塊比較龐大,限制了選修課程的開設。這種現象在不同科類之間是不同的,工科比文科更甚。這是因為工科的教學內容有兩個顯著的特點:變動性大,隨生產力變化而變化;可選性小,在特定的生產力下,其必備知識和能力是比較確定的[2](P106)。因此,為了保證基本培養規格,工科的大多數課程應該是必修的,而選修課只限制在生產技術中那些即將出現尚未成為現實的內容上,或者同主干課程聯系不太緊密的內容上。

其次看核心課程論。國內對“核心課程”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的是張華博士。他對“核心課程”概念的歷史發展、“核心課程”的本質、“核心課程”與“邊緣課程”的關系等進行了探討。這里主要援引他的一些觀點。從詞源來看,核心課程是課程體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課程,它與課程體系其他部分(或稱邊緣課程)形成有機的、內在的聯系。這一概念一般認為起源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德國赫爾巴特學派教育家齊勒(T.Ziller)所確立的“齊勒計劃(Ziller plan)”,以及美國教育家帕克(F. Parker)的“帕克計劃(Parker plan)”為標志[3]。因此,齊勒的課程設計是文化核心或學科核心,“帕克計劃”則強調兒童核心。這是早期核心課程開發的兩個基本取向。

核心課程理論發展至今已形成了四種典型的價值取向和課程體系設計模式,折射出不同的課程價值觀。首先是社會取向的核心課程觀。它所體現的課程價值觀是進步主義和社會改造主義,倡導兩種典型的設計:“生活領域核心”和“社會問題核心”。“生活領域核心”設計以普遍的、無可爭議的人類活動如“保健”、“生存”、“保護自然資源”等為基礎;而“社會問題核心”設計則來源于當代社會生活各層次中困擾人們的關鍵的、有爭議的問題。但兩者的共同點是,均基于學習者作為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參與者的共同需要、問題和關切,而不是學科知識或其它。其次是經驗取向的核心課程觀。它體現出倡導兒童中心的進步主義以及形形的當代人本主義價值觀。這種課程觀的設計是一種“活動—經驗核心(the activity-experience core)。它以學生直接感覺到的需要和興趣為核心來確定通識教育。盡管這種核心課程觀從未在教育實踐中成為主流,但它卻從未中斷。恰恰相反,在那些倡導“理性解放”的課程理論家的吶喊中,在那些追求自由的先進教育家的實踐中,經驗取向的核心課程觀一直在不斷發展著[4]。再次是學科取向的核心課程觀。它所體現的課程價值觀是要素主義和永恒主義,認為文化知識或學科知識在人的發展中具有根本性,文化知識或學科知識又有等級優劣之分,應把那些“文化精粹”或“經典名著”置于課程體系的核心,作為核心課程。第四是混合取向的核心課程觀。這一觀點認為,處于課程體系核心位置的課程應謀求學生、社會與學科三者間的平衡與整合。傳統的核心課程觀是傳統二元論的思維產物,是受工具理性所支配的。新的核心課程觀必須充分認識學生、社會和學科三者的關系,用一種連續論和整體主義的視野來重視審思三者的內在統一。因而,在課程設計中應體現這種統一,在統一中追求實踐理性和解放理性,最終生成個體的健全人格。這種混合取向的核心課程模式符合時代精神的發展趨勢,理應成為核心課程體系的當代追求。 在設計核心課程體系時,需處理好“核心課程”與“拓展性課程”的關系。在論述影響“核心課程”與“拓展性課程”關系及其制約因素時,張華認為兩者是一種有機的、生成性的關系;社會分工的需要和相關人員的利益,學生變化中的需要、興趣與關切,以及社會需要和期待等是重要的制約因素[4]。我們認為,設計“核心課程”受到如下因素的制約:①國家意志是在階級社會特有的制約因素;②社會生產力是根本的制約因素;③學術領域是最具高等教育特色的制約因素;④學生需要是終極的制約因素;⑤課程體系現有發展水平及課程論是來自課程自身的制約因素[5]。在設計課程體系時,“核心課程”與“拓展性課程”是相對的。它是隨著課程的價值、評價主體的取向和社會時代背景的不同而呈現出變動關系。因此,在考察以上制約因素時,不存在確定不移、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核心課程”與“拓展性課程”的關系。開發“核心課程”、確定“核心課程”與“拓展性課程”關系的過程,是一個價值追求的過程。

蘇聯數學家馬庫雪維奇把人腦儲存的信息分為核與殼兩類,提出了合理儲存信息的模式[2](P97),為我們提出課程體系的球體形態提供了理論依據。課程體系猶如一顆原子。居于原子中心帶正電的原子核,使帶負電的電子圍繞原子核運動。原子的質量絕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最穩定。電子較靈活,受原子核控制。居于課程體系核心的部分是最為穩定的,圍繞核心部分的是可變動的,須隨著知識的發展而不斷新陳代謝。這就是球體模式理論,或簡稱“球體論”。

在課程信息球體中,信息核貴在穩,信息殼貴在變(見圖1)。課程體系球體核心的相對穩定即使在未來社會中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社會變革加劇并不意味著穩定將完全消失,而是意味著穩定與變化的加速交替。而且在高度綜合和高度分化并存的社會,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都具有存在的價值。因此,構建具有開放性、變革性和統合性的球體課程體系并不應排斥課程內容的穩定性及課程組織的一定的分化性。那么,如何將穩定與彈性、統合與分化有機地統一于同一課程球體之中,是有待深入探討的問題。

圖1信息球體剖面

球體模式論是在整體優化理論的基礎上形成的。普朗克在《世界物理圖景》中指出:科學乃是統一的整體,它被劃分為不同的領域,與其說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質決定的,還不如說是由于人類認識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可見,客觀世界是一個整體,僅僅為了研究的方便,它才被劃分成一門門獨立的學科。然而,這種劃分往往掩蓋了以學科為基礎的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系,限制了學生的視野。加之忽視了課程結構的總體設計和教學中的因人設課,使課程體系(主要體現在培養方案中)變成了毫無聯系的一門門課程的堆砌。它妨礙了大學生價值判斷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的形成。因此,課程體系還存在一個整體和局部的矛盾,整體優化論(簡稱“優化論”)由此而生。

課程體系是一個開放系統,它要不斷接受來自社會、學生以及學科本身的發展、教育學和心理學的成果等各方面的作用。無論是其整體還是局部,都會與外部的因素發生作用,是一個不斷更新、改進和提高的過程。這樣,課程體系才能與外界保持平衡,才能使內部彼此協調從而達到優化的結構。結構優化必須注意找到內容的結合部、課時上的配比度和時序上的銜接點。

首先,課程目標是各門課程在課程體系中優化的結合部。課程目標是學校全部教育內容和教育實踐活動的直接目標。它包括總目標和分目標,總目標與學校培養目標一致,對每門課程的目標起指導作用,某一門課程的目標作為分目標是總目標的具體化。只有課程體系內的分目標達成一致才能使課程體系目標最優化。一致性的課程目標應體現為:相關的幾門課程要圍繞同一個知識、能力或素養目標分工合作,各司其職,既體現不同課程的不同要求,又體現課程體系的整體性。

其次,課程的課時配比度是各門課程在課程體系中定位的關鍵。課時配比度是指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重要性及其開課時量之間的比例。在課程體系中存在著基礎課與專業課、理論課與實踐課、必修課與選修課、講授課與自修課等課程關系,由于總課時一定,因而,這些課之間都有一定的課時規定。一類課時的增加,就會減少或削弱另一類課程的開設。可見,課時配比適“度”才能有效發揮該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應有作用。課程之間的課時配比度,決定于該類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們可以借用類似巴班斯基所提倡的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與方法,根據每門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評出其“功能系數”,借助數學模型得出最優的課時配比。浙江大學采用培養方案結構因子分析方法,借助“結構指數”來定量地表述課程之間的聯系,進而求得各類課程比例的范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2](P102)。

再次,在設計課程結構過程中找到時序上的銜接點。找到時序上的銜接點,是指根據學時的配比度與開課時序,各門任課教師了解自己所任課程在課程體系整體中的位置,從整體優化的觀點出發來安排本課程。教育家懷特海認為:“真正重要的順序,是教育應該采用的涉及質量的順序。”[6]可見,此處最重要的是確定課程邏輯結構圖。課程邏輯結構圖是標明課程體系內課程要素與課程要素之間內在關系、開設先后順序、時量等的圖示。該結構圖有助于揭示課程要素之間的重復和脫節,發現能力上的斷線現象和課程時序安排上的不合理。上海交通大學就計算機專業課程結構優化作了一些探討。該專業每學年開始時,都要召開培養方案論證會。他們把課程邏輯結構圖公之于眾,發動全體任課教師評頭品足,以課程的新發展和教學上的新經驗修改和完善課程邏輯結構圖。由于切合了本專業的特點和學生的智能結構,所培養的人才素質也較高。

高等學校課程體系構建的具體模式和表現形態不可一概而論,也不可僅從某種理念出發,想當然地憑直覺來判斷取舍。高等學校課程體系不僅要考慮開設哪些內容要素,而且要周密地安排合理的要素順序,可流通的層次及互補的組合。如:單一課程(學科或活動)可與綜合課程(綜合學科或綜合活動)組合,旨在實現它們之間的交叉互補;核心課程可與個別化課程匹配,旨在實現統一要求與個人基礎的結合,一般目標與分層目標的結合;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聯姻,旨在統一安排與個別選擇的結合,實現“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的機制;系統課程與微型課程相輔佐,旨在實現廣度與深度的融合,使課程內容、教師能力與學生興趣相結合等。諸如此類的組合模式很多,但都必須實事求是,結合各類學校具體的培養對象、教學目標和辦學條件等多種因素加以綜合考慮,在實證研究和探索實踐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加以改革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孫根年.課程體系優化的系統觀及系統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1,(2):88.

[2]宓洽群.大學教學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89.

[3] 張華.論核心課程[J].外國教育資料,2000,(5):15,19-20.

[4]張華.體驗課程論——一種整體主義的課程觀[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9,(10),(11),(12).

篇(7)

論文摘要:課程管理權的變革是課程改革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課程管理權涉及課程的設里權、課程內容的選擇權、課程的組織權以及課程的評價權等一系列問題。當代課程改革中這些權力的變革無不與知識觀的變革有著密切的關系。后現代知識觀時現代知識觀的挑戰構成了其中這些權力演變的重要理論基拙。從知識觀演變的角度出發來審視當前語文課程管理權的變革,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作為課程的一個重要門類,語文在中國教育史上一直居于絕對的主流地位。而中國語文教育的發展軌跡也與人們的知識觀息息相關。其中現代知識觀與后現代知識觀對語文教學改革影響極其巨大。

一、兩種知識觀的比較

近代知識觀呈現出客觀性、中立性、確定性、普遍性等特征。建立在上述特征基礎上的近代知識觀念呈現出強烈的獨斷性和專斷性。

1.客觀性、中立化的知識觀念排除了認識主體在知識生成過程中的地位。真理成為了一種單純的符合論,只有與外在客觀本質相符合的認識才能被視作真理。無疑,這種知識觀念假定了一個超驗本質領域的存在,它是紛繁復雜的現象背后隱藏著的永恒不變的本質。這樣真理的獲得無非是一種鏡式的反映過程。

絕對主義真理觀念必然導致專斷主義和精英主義意識。客觀化的真理觀念要求真理的“發現者”祛除掉價值關切,以完全中立化的立場來客觀地認識世界,發現現象背后的本質。然而,蕓蕓眾生卻難以擺脫自身的一己私利和偏見。這樣,真理的掌握大權便責無旁貸地落到了社會少數精英身上。精英主義的真理意識排斥了普通民眾對真理的分有權利。在絕對主義真理觀念之下,現實社會分化成為全知的圣人與無知的民眾之分。在此,具有嘲諷意味的事情出現了:主張客觀性、中立化的絕對主義真理觀卻受到了權力等級話語的無情浸染。也正因為絕對主義真理觀念的虛偽性,后結構主義者福柯認為知識是與權力控制分不開的。亦即“任何時期的·知識型’同時就是權力機制”。基于現代知識觀的客觀性、中立性、確定性、普遍性等特征,后現代知識觀明確提出反價值中立性、反本質主義、反唯科學主義原則。

2、后現代主義認為科學是與利益、權力密切相關的,科學甚至已經成為了意識形態。美國后現代主義哲學家大衛·格里芬認為,社會對科學造成的影響是實質性的。他指出:“科學是一個相當偏私的參與者,利用自己的地位使某些社會、政治和經濟力量合法,而使另一些力量非法。法國后現代主義思想家福柯則認為,科學與權力之間具有一種內在的互動關系:科學亦施行權力,權力亦能產生知識。“科學同樣也施行權力,這些權力迫使你說某些話”。科學和權力相互交織,所謂的科學價值中立只不過是人們一廂情愿的事情。

后現代主義認為,現代知識觀力圖建構一種總體性的知識,但這種努力有近乎癡情妄想。它認為,外在世界處于一種破碎的狀態,“我們今天生活在一個客體支離破碎的時代,那些構筑世界的磚塊業已土崩瓦解……我們不再相信有什么曾經一度存在過的原始總體性,也不相信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有一種終極總體性在等待著我們”。不僅如此,主體也在經歷著一個碎裂過程,沒有任何恒久的、穩定的東西存在,一切都是短暫的。這表明,試圖依靠被肢解的主體在支離破碎的世界當中尋求內在本質的努力都將不可避免的失敗。

這樣,在后現代主義知識觀看來,沒有什么西是確定的、一成不變的,沒有什么東西具有絕對的權威。所謂的權威、圣賢都不過是人們一廂情愿主觀杜撰出來的東西而已。在當代課程改革中,這種知識觀反映得異常明顯。通過課程選擇權與評價權的變化,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其內部隱含著的知識觀的變革。

二、課程選擇權:由“封閉”到“開放”

歷史發展到今天,人類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知識,這些知識是學校課程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礎。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都可以進人到課程當中去,這是因為,課程是知識中的精華部分,進人課程的知識必須經過一定的選擇和過濾,也就是說,只有符合一定標準的知識才能進人到課程體系當中去。但是,究竟什么樣的知識最有價值?不同的知識觀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這也就導致了課程選擇標準的差異性。

課程選擇問題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開來的:(1}誰擁有課程選擇的權力?(2)課程選擇的標準是什么?(3)課程的選擇范圍有多大?遵循上述思路,我們也可以從兩個方面對這次語文課程改革進行追問:(1)語文課程的設置主體有什么變化?(2)語文課程內容的選擇向度有什么變化?

(一)課程設置主體:由“國家壟斷”格局,轉為多層次共同開發課程的新模式

在我國傳統的教育管理體制中,國家在語文課程的制定中扮演的是主導性角色。1985年前,我國基礎課程教材建設,基本上采用的是國家統一管理的單一模式,全國實行統一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材。這種全國上下“大一統”的局面盡管有利于國家對教育的控制,但很難適應各個地區的差異,造成了實際教學中的很多困難。

針對這種情況,在原國家教委1992年頒布的《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試行)》中首次提出了“國家安排課程”和竺地方安排課程”,實現了建國以來課程管理政策的較大突破。但地方安排課程的比例依然很小,留給各地管理課程的余地還不大。以1992年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中課程計劃》為例,在整個義務教育階段中,“國家課程”達9 458課時,占總課時(10 162課時)的93.1%,“地方安排課時”只有704課時,僅占總課時的6. 9%,而學校安排課程則完全沒有。也就是說,盡管80年代以后,國家對課程設置的權限有所放松,但是地方與學校的參與仍然是微乎其微的,國家仍然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

在教育部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教基[2001]17號)中,對課程管理的“國家主導”模式進行了較大改動,而是突出強調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并且明確規定了各級管理者的任務,即教育部主要負責總體規劃基礎教育課程,地方則擬訂國家課程的實施計劃,規劃地方課程,而學校則獲得了明確的課程開發的權利:“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

我們可以看出,這次的語文課程改革非常注重打破語文課程設置的一元化,賦予了地方和學校課程開發及管理的權力,力圖讓多種力量參與其中,以求設計出符合教育實際的語文課程。

文課程改革的這些舉措表明,地方和學校正在由課程設置的“象征性主體”轉向“參與性主體”,語文課程的設置正在由“完全國家課程”走向“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共存的格局。當然,在課程設置的三個主體之間的權力不是同等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必須符合國家的宏觀課程政策。

(二)課程內容選擇:從單一的“學科向度”到學科、社會、人本的“多元向度”

傳統語文教學內容的選擇非常注重“雙基”,即語文基礎知識與語文基礎能力,在選擇向度上極其關注語文學科本身的知識體系及邏輯順序,并嚴格按照語文的知識體系編排教材。這種“學科向度”的選擇方式的結果是,語文教材內容嚴格遵從學科邏輯系統,從而呈現高度的穩定性。這樣做的所帶來的一個直接后果是,語文教材漠視社會的發展變化,漠視學生的興趣愛好,以至于本來應該豐富多彩的語文課程變成了語文知識的組合,學生對語文學習毫無熱情。

在語文課程新標準中,力圖改變語文課程這種只面向學科自身的封閉狀態,恢復語文課程的人文色彩,面向不斷發展的社會,面向學生個人價值的提升。在教材的選文方面,新課程標準強調:

教材內容安排應避免煩瑣化,簡化頭緒,突出重點,加強整合,注重情感態度、知識能力之間的聯系,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選文要有典范性,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難易適度,適合學生學習’可見,這次語文課程改革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向度上也有多元化的趨勢,即力圖避免完全的“學科向度”,而要兼顧“社會向度”與“人文向度”,既要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又要促使學生關注身邊的社會,提升自己的整體素養。

從以上兩個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通過這次語文課程改革,語文課程的設置主體、選擇向度、選擇范圍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并且這種變化呈現出一種一致性:它們都在由一種“封閉”的特征轉向“開放”,即開放課程的設置主體,開放課程的選擇向度,開放課程的選擇范圍。

語文課程的選擇之所以會呈現出這樣一種由“封閉”到“開放”的態勢,這可以從知識觀向度加以闡釋。從知識觀角度而言,傳統語文課程選擇的“封閉”特征是與現代科學主義知識觀對“絕對真理”的推崇分不開的。絕對主義知識觀具有精英主義氣質,它剝奪了普通民眾對真理的分有權。絕對主義的真理觀反映到國家對課程的選擇上,便表現為,只有少數的專家、學者才是某一個知識領域的權威人物,才可能接受國家的委托制定課程。而真正的教育實施者和接受者,教師與學生對于課程是沒有任何發言權的,他們必須絕對地相信課程的制定者,相信課本的知識就是本學科的精華,是最客觀的、最有用的知識。而他們自己的個人經驗和個人知識在教學大綱以及教材面前是絕對微不足道的,是不應當進人到課程中去的。

后現代知識觀對這種所謂的“專家知識”提出了質疑:是否專家的知識就意味著絕對的真理?在后現代知識觀這里,“真理”的客觀性并不存在,它所看到的是知識與權力的結合:真理只是一種話語上的霸權而已。傳統知識觀以“真理”的名義把知識進行了分等:最具有客觀性的、可證實的自然知識在知識王國中具有最高的地位,而那些難以達到客觀性的、帶有個人的主觀色彩的知識則是沒有科學價值的,或者是次級的知識。現代知識觀的這種認識直接導致了課程設計中的專家霸權,導致了對生活世界和社會真實的遺忘。不管愿意接受與否,在實踐當中,原有的課程設計方式在事實上壓制了差異性,漠視了知識的分立性和個人性存在。

這樣,課程內容應當是開放的,整合的,變革的,沒有固定的、不可逾越的框架與結論,沒有誰應當包攬課程的制定,也沒有誰能夠為課程內容設置一個固定的選擇尺度。賦予地方、學校課程開發與管理的權利,也有助于使課程更加符合各地的實際情況。而課程內容選擇向度和選擇范圍的擴大,也有利于培養全面發展的“多向度”的人。從這個角度來說,語文課程標準對傳統語文課程的改革無疑具有重大意義。

三、課程組織權:由“緊密”到“松散”

所謂課程組織,即選入課程的知識以何種方式加以組織和實施。在傳統的課程改革中,人們關注更多的往往是對內容的改革,而很少把目光投向課程的組織問題。但是,近年來,隨著新教育社會學派等的崛起,人們逐漸開始關注這個問題。而在本次語文課程改革當中,也十分注意在課程知識的組織方面進行改革。在語文課程新標準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方面的陳述。這種改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程組織重心由“微觀”走向“宏觀”

原有的語文教學大綱對語文的教學內容進行了詳盡而又細致的規定,并且對教師執行教學內容的過程也有嚴格的控制。在20世紀50-60年代的教學大綱中,甚至對每個年級的教學篇目、課文的中心思想都有明確的“規定”。教師在教學中更多R的是“被動執行”,甚至,在“應試教育”盛行的背景下,教師必須對教學大綱具有絕對的“忠誠”,因為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與考試是息息相關的。

與教學大綱相比,語文課程的新標準在對課程組織的控制上要明顯寬松許多,課程標準的重點是對國民素質的基本要求作出規定,因此,對教材的編寫、教師教學和學業評價的影響是間接的、指導性的、彈性的,給教材、教學與評價的選擇余地和靈活空間都很大。從課程標準的內容上看,它所著力的部分主要是從“課程理念”與“課程目標”、“實施建議”的宏觀角度展開闡述,而很少就細小的類目進行規定。這樣一來,學校與教師在課程設置和實施中的權力明顯增大了。這也是語文課程所推行的“三級課程”的基本精神的反映,即要改變國家對語文課程的絕對主導地位,而讓學校、教師等多種主體參與進來。

(二)打破學科本位,提倡學科之間的開放性

在過去的課程組織組織中,是以“分科課程”為基本理念的。它強調不同學科門類之間的相對獨立性,強調一門學科的邏輯體系的完整性。分科課程有助于突出教學的邏輯性和連續性,有助于組織教學和評價,但是,“分科課程容易導致輕視學生的需要、經驗和生活,容易導致忽略當代社會生活的現實需要,容易導致將學科與學科之間割裂,從而限制了學生的視野。束縛了學生思維的廣度”。為了改變這種過于強調學科本位、學科之間缺乏整合的現象,新課程標準非常注重在保留語文學科特色的基礎上,使語文課程向其他學科開放。

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課程標準強調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提倡跨領域學習,與其他課程相結合,這些表述表明,語文課程標準已經對過去的完全學科本位的課程設計有了完整的認識,因而比較注意強調語文學科向其他學科的開放,以培養學生完整的語文能力。

(三)注重生活化和實踐性,首次提出“語文課程資源”的概念

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是圍繞一本語文教材而展開,語文課程的實施也主要是在課堂中進行,在充滿權威性的教材面前,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以及教材之外的知識是沒有任何作用的,課程的組織幾乎從未將它們考慮在內。但是,在語文課程新標準中提出了“課程資源”這一概念。“‘課程資源’是指形成課程的要素來源以及實施課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條件”。應該說,這個概念的提出大大擴大了課程的外延。新課程標準對“語文課程意識”的強調也是顯而易見的:

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絡,報告會等等,自然風光、文物古跡、民俗風情,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

“課程資源”概念的提出意味著課程組織理念的一個重大轉變:日常生活知識和語文學科知識的界限正在趨于模糊或融合之中。這樣,生活知識的地位得到了認可,大大豐富了語文學習的空間。這些現象表明,對語文知識進行嚴密區分與組織的理念已經被淘汰,課程組織呈現出由“嚴密”轉向“寬松”的趨勢。新課程標準已經認識到,傳統語文課程的“科學化”傾向正是語文課程不受歡迎的原因,作為一門人文學科,顯然,只有在生活世界當中,語文課程才能找回自己的價值。

四、課程評價權:從“一元”到“多元”

由于現代知識觀確立了知識的客觀性、普遍性、中立性,排斥非理性在認識中的合法地位,使得評價出現了一元化、單向度的特點,人的主動性、能動性、創造性得不到張揚,內在的豐富情感得不到理直氣壯的表現,這也正是傳統教育被斥為“應試教育”備受譴責的深層原因之一。本次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點是革除傳統教學評價的這些弊端,并明確提出要建立旨在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在這個體系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它既保留了傳統評價理念的一些要素,同時也將后現代評價觀的合理要素融人了其中,體現出了二者相結合的特色。概括地說,新課程教學評價體系體現了教學評價的下列走向:

1,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傳統教育評價中,“評價內容仍然過多倚重學科知識,特別是課本上的知識,而忽視了實踐能力、心理素質以及情緒、態度和習慣等綜合素質的考察”。這表明新課程改革已經充分認識到了工具理性主義泛濫給教育評價所帶來的危害,因此,明確指出,評價既要關注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也要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使學生在情感世界和認知世界內獲得同步發展。

2,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過程與結果并重。評價要“注重過程,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重心的轉移”。終結性評價面對的是學生的“過去”,關注的是結果,只求學生能提供問題的答案,而對學生究竟是如何獲得這些答案漠不關心,“學生獲得答案的思考與推理、假設的形成以及如何應用證據等,都被擯棄在評價的視野之外”。因此,新課程的評價更為關注學生求知與探索的過程,要求教師深人了解學生的發展,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的探索精神,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

3、教師評價、家長評價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新課程要求打破被評價者的被動地位,并傾聽來自多方面的聲音,建立學生、教師、家長、管理者和專家共同參與、交互作用的評價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饋信息促進被評價者的發展。這樣,在評價學生的發展上,各個評價主體都有發言權,既保證了評價的全面性,同時也有利于被評價者的自我反思、自我改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婷婷丁香五月激情综合| 骚片av蜜桃精品一区| 成年女人免费v片|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综合一区| 艳妇乳肉豪妇荡乳av无码福利|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942|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综合 欧美 亚洲日本| 色135综合网| 国产又黄又大又粗视频|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日射精情感性色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男女做爽爽爽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日天干夜夜狠狠爱|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 99热这里有精品|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精品多毛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 最近中文字幕视频完整版在线看 | 午夜天堂一区人妻| 男女啪动最猛动态图|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蜜桃| 破了亲妺妺的处免费视频国产|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12裸体自慰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直播 | 久久人妻av一区二区软件|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 男女交性配全过程无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