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工業生態學論文

工業生態學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22 17:40: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工業生態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工業生態學論文

篇(1)

[關鍵詞]生態城市 含義 研究狀況

一、生態城市的含義

生態城市這一概念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發起的“人與生物圈(MBA)計劃”研究過程中提出的,但其概念迄今仍未達成共識。

1984年,原蘇聯生態學家揚諾斯基提出:生態城市是一種理想的城市模式,是技術與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創造力和生產力得到最大限度發展,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物質、能量、信息得到有效利用,生態良性循環的一種理想環境。同年,我國生態學家馬世駿認為:生態城市是自然系統合理、經濟系統有利、社會系統有效的城市復合生態系統。

美國生態學家理查德•雷吉斯特(Register)提出,生態城市追求人類和自然的健康與活力。他認為生態城市是生態健康的城市,是緊湊、充滿活力、節能并與自然和諧共居的聚居地。

歐盟提出了可持續發展人類居住區十項關鍵原則。楊開忠教授認為“生態城市是一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態保護三者高度和諧,技術與自然達到充分融合,城鄉環境清潔、優美、舒適,從而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創造性、生產性并有利于人們生存的城市。”

我國學者黃光宇教授等認為生態城市是根據生態學原理,綜合研究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并應用生態工程、社會工程、系統工程等現代科學與技術手段而建設的社會、經濟、自然可持續發展,居民滿意,經濟高效,生態良性循環的人類住區。我國著名學者黃肇義、楊東援在總結國內外生態城市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最新的生態經濟理論,提出了如下定義:生態城市是全球或區域生態系統中分享其公平承載能力份額的可持續子系統。它是基于生態學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諧,社會公平和經濟高效的復合系統,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與人工協調,人與人之間和諧的理想人居環境。

二、國外生態城市的研究

1820年歐文提出“花園城”的概念,倡導花園城鎮運動;1898年霍華德在《明日的田園城市》一書中提出“田園城市”的理論,在城市規模、城鄉結合、人口密度、綠化帶等方面做出系統規劃,在其影響下,西方國家相繼出現一些花園城市。

20世紀以后,以美國芝加哥學者帕克的《城市環境中人類行為的幾點建議》(1916年)、國際現代建筑協會第4次會議通過的《雅典》(1933年)、卡爾遜的《寂靜的春天》(1962年)、世界思想庫羅馬俱樂部的《增長的極限》(1972年)、丹尼斯L.米都斯等的《只有一個地球》(1972年)為代表的著作,系統地闡述了社會學家和生態學家們對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環境惡化的擔憂,這引起人們更加關注保護生態環境,關于生態城市的研究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較早涉入城市生態學研究領域,20世紀80年代曾組織召開了多次有關該領域的地區和國際學術會議,并從九十年代開始,在世界范圍陸續召開一系列生態城市研討會。

1990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伯克利召開了第一屆國際生態城市研討會,與會的700多名專家學者就如何根據生態學原則建設城市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設性的意見,并草擬了今后生態城市建設的十條計劃。

1992年在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舉辦了第二屆國際生態城市學術研討會。大會就生態城市設計原理、方法、技術和政策進行了深入具體地探討,并提供了大量研究案例。同年美國在加州的伯克利實施了生態城市計劃。

1996年在西非國家塞內加爾舉行了“第三屆國際生態城市會議”。會議進一步探討了“國際生態重建計劃”。2000年在巴西國家庫里蒂巴舉行了“第四屆國際生態城市討論會”。 2002年在中國深圳舉行了“第五屆國際生態城市討論會”。

2003年2月至4月,在中國深圳組織召開了“生態城市發展國際網絡討論會”,此次會議安排了生態城市規劃和管理、生態住宅和生態建筑、環城市生態系統工和固體廢棄物管理、綜合城市水管理、工業生態學問題、人類生態學和生態文明的能力建設等六個會組,在世界范圍內征集了更多的論文,有更多的人參與,把關于生態城市的研究推上空前。

三、國內生態城市的研究

我國關于生態城市的研究最早萌芽于古代“天人關系”的思想。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我國古代城市建設過程中起到很大的影響作用。

近代以來,我國生態城市建設的研究起步較晚,1978年我國正式把城市生態環境研究列入國家發展計劃,許多學科,如生態學、城市規劃學、環境學,才開始從不同領域研究城市生態環境。馬世駿提出的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理論,為我國生態城市研究奠定了基礎,一直指導著我國的生態城市復合系統理論的研究和實踐。

1986年以來,我國建立了一些很有價值的生態城市示范點,推動了城市建設的轉型。1996年頒布的《國家環境保護“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提出“要建成若干個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清潔優美、生態良勝循環的示范城市”。

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提出:“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要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同時十六大報告還指出:“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也明確要求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確定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新的發展觀,要求不斷改善城市經濟發展模式,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人與自然和諧,推進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陳曉麗等.城市規劃原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4.L).

[2]忙福德,倪文彥,宋俊嶺譯.城市發展史.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黃光宇.田園城市、綠心城市、生態城市.重慶建筑工程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研究所,1998.

[4]王佳瑋.基于生態城市建設的產業綠色化研究――以上海市為例[D].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第10頁.

篇(2)

關鍵詞:生態文明;理論研究;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X1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169(2012)05001305

一、引 言

20世紀中期,西方工業化國家先后發生了嚴重的環境污染事件,人們開始反思工業化弊端。從1962年《寂靜的春天》的出版,到1972年《增長的極限》的發表和瑞典斯德哥爾摩 “人類環境會議”的召開,再到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和2002年聯合國 “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的召開,等等,國際社會一直在尋求一種有別于傳統工業化的模式,希望走上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同時,一些學者開始從社會文明形式的高度來思考工業文明。保羅·伯翰南在其1971年發表的《超越文明》中預見了一種“后文明”即將出現,但沒有指明這種“后文明”將是一種什么形式[1](P1—2)。1995年,美國學者羅伊·莫里森在《生態民主》一書中正式將生態文明定義為工業文明之后的一種文明形式[2](P5—12)。與此同時,西方生態、生態社會主義的思潮和運動也悄然興起。加拿大學者威廉·萊斯分別于1972年和1976年發表了著作《自然的控制》和《滿足的極限》,指出生態危機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制度基于“控制自然”觀念的科學技術和社會異化的消費觀念,要解決生態危機就必須建立“易于生存的社會”[3](P58—76)[4](P37—52)。此后,相繼出現了雙重危機論、政治生態學理論、經濟重建理論、生態社會主義理論,形成了系統的生態理論。在實踐上,生態運動也在西方政治和社會文化領域興起。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初的“綠黨”受到民眾擁護,在工業化國家不斷發展壯大,在許多國家的議會中取得越來越多的議席。例如,有明確政治綱領的德國綠黨,提出了生態社會主義的口號, 1998—2002年還與社民黨聯合獲得了執政地位,現在綠黨已經成為德國的第三大黨。20世紀90年代以后,生態社會主義明確提出了“紅色綠黨”的概念及其政治、經濟、社會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主張,形成了生態社會主義的思想體系和政治綱領。

我國政府非常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七大”明確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促使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同志專門就生態文明進行了明確闡述:“建設生態文明,實質上就是要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在中央政府及主要領導的積極推動下,我國的生態文明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取得了顯著進展。

二、生態文明理論研究進展

我國生態文明理論研究始于1984年,當時著名生態學家葉謙吉最早使用了生態文明的概念,他從生態學和生態哲學的視角來界定生態文明,認為生態文明是人類既獲利于自然,又還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時又保護自然,人與自然之間保持和諧統一的關系[5]。之后,理論界開始廣泛研究生態文明,尤其是“十七大”以后,生態文明成為許多學科研究的熱門課題。據統計,截止2011年底,我國共發表了以“生態文明”為題的期刊論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及報刊文章累計達10 029篇。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年9月第12卷第5期 陳洪波,等: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理論與實踐進展 第一,關于生態文明概念與內涵的研究。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視角對生態文明進行了界定。一是認為生態文明是人類的一個發展階段,如陳瑞清等認為,人類至今已經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三個階段,在對自身發展和反思的基礎上,人類即將邁入生態文明新階段[6][7][8][9]。二是認為生態文明是社會文明的一個方面,如余謀昌等認為,生態文明是繼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種文明,四大文明一起支撐和諧社會大廈[10]。三是認為生態文明是一種發展理念,認為生態文明與“野蠻”相對,是在工業文明已經取得成果的基礎上,用更文明的態度對待自然,建設和保護生態環境,改善與優化人與自然的關系,從而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11][12]。四是認為生態文明是改善人民生活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途徑,是一種建立在先進生產力基礎上的文明形態。在確保人民群眾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礎上,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轉變生產模式和行為模式,走一條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而又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互動發展的可持續發展之路[13]。總體而言,目前關于生態文明的概念的討論很多,但尚未形成一種公認的、權威的概念。

第二,關于生態文明與傳統文化的研究。許多學者從儒釋道和佛教中探究生態文明的文化淵源。研究認為,儒釋道從各自的角度闡釋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如:儒、釋、道都強調“天人合一”,把尊重生命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共同的生態價值觀。佛教認為生命主體與生態環境是一個統一體,天地同根、眾生平等,天地萬物本身就是一個大的生態系統[14][15][16]。總之,我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生態文明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佛性統一、萬物平等,等等,這些樸素的自然觀及其生態實踐觀,對于建設當代生態文化體系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篇(3)

中國科協副主席馮長根,農業部國家首席獸醫師于康震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李召虎教授,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吳常信教授,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張沅教授,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農發集團原副董事長區仲生高級農經師,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陳煥春教授,中國農業工程學會理事長、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朱明研究員等領導、專家出席開幕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汪懋華教授,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微生態學分會理事長、四川農業大學程安春教授,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印遇龍研究員,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劉波研究員,南京農業大學朱偉云教授,荷蘭瓦赫寧根大學André Aarnink研究員,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豬生產咨詢委員會主任、推廣教育主任Wayne Martin,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熱帶農業研究所首席研究員Liang Juan Boo,哈佛大學副教授Haining Shi,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李玉芝副教授,美國蛋品工業中心主任、美國依阿華州立大學Hongwei Xin教授,丹麥DLG公司技術總監Plamen Nikolov等知名專家作了《工程技術與中國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動物微生態與粘膜免疫》、《生豬機體氮代謝及其減排調控研究進展》、《保障生態安全的無害化養豬微生物發酵床工程化技術體系》、《反芻動物瘤胃甲烷生成機理及其營養調控》、《環境與福利友好型豬舍系統》、《豬和雞的小規模生產和市場系統》、《利用水稻秸稈日糧減少瘤胃的甲烷排放》、《粘膜免疫與腸道感染》、《對美國豬舍系統的評估》、《美國蛋雞產業現狀與研發機遇及蛋品工業中心(EIC)的作用》、《環境控制與飼養管理》的報告。

會議設立了2個分會場,共有48位國內畜牧獸醫界及相關領域的專家、教授和青年學者做了內容豐富的專題交流,特邀嘉賓在分會場從本學科角度闡述改善生產的策略與技術,而來自公司的技術研發專家則從具體技術上深入淺出地闡明環境控制設備的優點和效果。

篇(4)

關鍵詞:生態實驗課;改革;創新型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2)10-0032-05

一、時代和生命科學的快速發展對其課程改革和建設提出挑戰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環境相互關系及其作用機制的科學,具有鮮明的綜合性和實踐性特征。我國基礎科學發展規劃,把生態學列為生命科學的四大基礎學科之一,足見其重要性。現在生態學這個術語已經是一個廣為人知的名詞。作為研究有機體與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它是在很廣泛的空間尺度、時間尺度和組織尺度上進行研究的,并分別在個體、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及景觀等層次上對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進行野外、實驗和理論的研究和探索。在當代,生態學已經不僅僅是一門學科了,它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思想,變成人們思考問題的一種思維方法和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方式已滲透到了人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影響著整個人類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更是全球生態化的世紀。當今人類可以不懂生命科學,但不能沒有生態意識。生態教育已經成為當今人類素質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人類逐漸向可持續發展方向邁進的今天,生態教育即綠色教育已成為全人類的必修課。在人口如此眾多的我國,環境、資源和能源等生態危機的解決都有待于全民族生態道德水平的提高。

這一切,無論是對生態學的理論教學還是實踐教學都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對生態學實驗課程改革和建設、尤其是生態學實驗室的投資和建設都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二、從“規范”出發,重新制定其教學大綱

一直以來,全國各高校在制定或進一步完善生物技術專業各門實驗課程教學大綱的時候,往往都會依據自己長期傳統的辦學經驗或照搬國內外一些著名高校的辦學模式和辦學理念來制定或完善相應課程的教學大綱,但實踐證明,這是不科學的,這很容易導致經驗辦學和各高校主觀辦學等不規范辦學現象的發生,給地方和全社會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所幸,經過第一屆和第二屆“高校生命基礎課程報告論壇”和2008年5月在蘇州大學召開的“全國生物類專業建設及專業規范交流研討會”及隨后的多次會議的交流和研討,由高等學校生物科學與工程科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牽頭出臺了《高等學校本科生物技術專業規范》(本文簡稱《規范》)等規范性文件,進一步明晰和完善了生物技術專業的專業規范,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建立了一個辦學的宏觀框架[1]~[3]。

1.《規范》解讀

該《規范》規定生物技術專業是以理為主、以工為輔的理工復合型專業,本專業培養應用研究型或技術型人才。為此,《規范》無論在其培養目標上,還是在其人才培養規格上都強調要培養學生掌握生物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受到扎實的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的訓練,并能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從事生物技術及其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學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者攻讀研究生學位等等。生物技術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的核心就是培養本專業的創新型人才。

為了實現生物技術專業培養目標,達到人才培養規格的要求,《規范》規定了本專業的知識體系為包括“生物與環境”在內的十大知識領域及108個知識單元和449個知識點,知識體系涵蓋了生物學發展的方方面面。“生物與環境”為十大知識領域之一,可見,生態學教育是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專業知識體系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規范》的專業知識體系中,與生態學課程直接相關的部分包括的知識領域是“生物與環境”及14個知識單元和42個知識點,分別占生物技術專業學生專業知識體系中所含知識領域、知識單元和知識點的10%、12.96%和9.35%,是本專業學生知識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生態學理論課程建設、實驗課程建設、尤其是生態學實驗室建設和投資的依據和前提。

2.我校從《規范》出發,制定生態學實驗課程教學大綱

《規范》規定了生物技術專業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規格、人才培養的專業知識體系,列舉了生態學課程知識體系所包含的知識單元和知識點,為生態學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教學大綱的編寫提供了直接的理論框架和事實依據。

為此,我校針對生態學實踐教學和生態學實驗室的投資和建設實際,在仔細研究《規范》中相關內容的基礎上,制定了我校生態學實驗課程教學大綱,并結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中的有關指標的要求,進行了生態學實驗室儀器設備的投資預算。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針對我校的辦學水平和我校生物技術專業學生的基礎狀況等實際問題,我們在生態學實驗課程教學大綱別強調了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本實驗課程的教學目的和任務是通過本課程學習幫助學生加深對生態學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理解,使其學習如何著手研究生態學問題、掌握相關的研究方法,并為學生自主學習和研究提供條件,促進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獲取知識、發展技能和培養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同時受到科學方法、精神和價值觀的教育。

篇(5)

論文關鍵詞:優化結構,生態農業,產業鏈

 

構建農業生態產業鏈要求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以生態為基礎,在農業結構調整中把發展糧食與多種經濟作物生產,發展農田種植與林、牧、副、漁業,發展大農業與第二、三產業結合起來,利用傳統農業精華和現代科技成果,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協調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生態上和經濟上良性循環,實現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

一、優化結構后的農業產業鏈應具備的特點

1、綜合性。生態農業強調發揮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以大農業為出發點,按照“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全面規劃,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使農、林、牧副、漁各業和農村一、二、三產業之間相互依存,提高綜合生產能力。

2、多樣性。生態農業充分吸收傳統農業精華,結合現代科學技術,以多種生態模式、生態工程和豐富多彩的技術類型裝備農業生產,使各區域都能充分發揮地區優勢,各產業都依據社會需要和當地實際協調發展。

3、高效性。生態農業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多級利用系列化深加工,實現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降低農業成本,實現經濟增值,提高效益,為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創造農業內部就業機會,保護農民從事農業的積極性。

4、持續性。發展生態農業能夠保護改善生活環境,防止污染,維護生態平衡,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變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常規發展為可持續發展,把環境建設同經濟發展相結合優化結構,增強農業發展的后勁。

二、和諧生態農業鏈必須具備的核心產業及產業群

一個和諧的生態農業鏈必須具備一個或若干個核心產業,以及由此輻射的產業群。各產業之間可以通過產品加工程序形成產業鏈,也可以通過上下游產業的剩余構成產業的食物鏈。產業之間相互交換廢棄物,使廢棄物可以資源化利用。如種養結合的稻田養魚,稻田為魚提供了較好的生長環境,魚吃雜草、害蟲,魚糞肥田,減少了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控制了農業面源污染,保護了生態環境,增加了經濟效益。由此實現各產業間的持續、穩態的物質(能量循環),最終形成若干農副產品,將農業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剩余物在系統內部生態處理,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同時,解決農業生產對自然環境的污染。

1、種養殖業子系統。種養殖業在循環經濟產業體系構建中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大力實施農業清潔生產,促進生態化水平的提升。具體技術途徑包括:肥料方面,多是施有機肥,改善土壤肥力,大力推行配方施肥、測土施肥等新方法,推廣精準施肥等新技術。將微量元素及有機肥混合配方使用,同時結合其他方法,提高利用率,減少肥料損失。農藥方面,大力推廣農藥的科學合理使用,減少農藥的使用量期刊網。在水資源利用方面,大力發展節水農業。通過硬化渠道、噴灌、地膜下灌溉等新的技術方法,提高水的生態效率,在既定條件下,減少用水量,實現用水減量。在耕作方面,強化科技支撐作用,盡量采用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科學的方法做到精確播種,精準收獲,以節約種子,提高作物對光、水、肥的利用率,在農作物收獲時,做到適時收割,減少農作物損失。從物質流動的特點看,種養殖生態農業系統中存在著物質代謝和共生兩種類型。其中,以基糖復合為代表的模式,表現為物質的代謝或循環過程;以稻鴨系統為代表的模式,表現為營養物的共享。一是基糖復合:果基魚塘,糖基上可以種植各種果樹,能產生良好的經濟效果。還可以在種植的高桿植物下養殖雞、鴨、鵝等家禽,既可以吃草、蟲,又可以增加一部分經濟收入,家禽的糞便還可以肥地。二是稻鴨魚共生:稻鴨魚共生是依據生態學原理、利用動物植物之間的共生互利關系而建立的一種共生體系,它利用了空間生態位和時間生態位以及鴨的生態學特征(雜食性),并運用現代技術措施,將鴨圈養在稻田里,讓鴨和稻“全天候”共生共長,以鴨捕捉害蟲代替農藥治蟲、以鴨食雜草代替除草劑,以鴨糞作為有機肥代替部分化肥,從而以鴨代替人工為水稻防病、治蟲、施肥、中耕、除草等。

2、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農業系統。一種是四位一體式:以生態學、經濟學、系統工程為原理,以土地資源基礎,以太陽能為動力,以沼氣為紐帶,種植業和養殖業結合,通過生物質能轉換技術優化結構,在農戶的土地上,在全封閉的狀態下,將沼氣池、畜禽舍、廁所和日光溫室等組合在一起。它是生態農業和庭院經濟巧妙結合的新型的生產模式。另一種是五配套式:即指沼氣池、果園、暖圈、蓄水窖和看營房五配套,它是一種立體養殖和多種經營體系,具體步驟是:圈下建沼氣池,池上搞養殖,除了養豬外,圈上還放籠養雞,形成雞糞養豬、豬糞池產沼氣的循環。特點是以土地為基礎,以沼氣為紐帶,形成以農帶牧、以沼促果,果牧結合的配套發展和良性循環系統。種養殖生態系統加上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農業系統可形成更高一級的生態系統,由于該系統的多種經營特征比較明顯,所以把它稱為生態農業鏈。

三、農業生態產業鏈的構建基礎

農業生態產業鏈的構建需要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以生態為基礎,在農業結構調整中發展生態種植業、生態林業、生態牧業、生態漁業,延伸生態產業鏈,發展生態型農產品加工業,農產品貿易與服務業,倡導農產品的綠色消費。生態鏈的各個環節之間通過廢物變換、循環利用、要素耦合等方式形成網狀的相互依存、密切聯系和協同作用的生態產業系統。各產業部門之間,在質和量上相互制約、相互依賴,各個系統有產品產出,各系統之間通過中間產品和廢棄物的相互交換而相互銜接,從而形成一個完整和閉合的生態產業網絡,其資源等到最佳配置,廢物得到最佳利用,環境污染降到最低水平。

農產品加工業是農業生產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連接著初級農產品和最終消費,同時又是一個薄弱環節。從循環經濟的角度看,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就是要以生產綠色食品為根本,采用農產品精深加工工藝技術、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技術,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實現農業資源的持續利用。

參考文獻:《農業技術推廣與農村招商引資》

《農業管理理論與實踐》

《土地規劃與村鎮建設》

篇(6)

關鍵詞:生態批評;人文主義;后現代;精神圈:主體間性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544(2012)04-0047-05

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文壇曾經有過相當轟動的一幕,就是王曉明等學者掀起的關于“人文精神”大討論,這種局面比起文學界曾經的顯赫固然算不了什么,但在文學日益邊緣化的當下,那種盛況之后再也難得一見。但面對此情此景,我們似乎還想追問,曾經被諸多作家學者牽腸掛肚的“人文精神”今天怎么樣了,它比起當初“大討論”時是發展壯大了還是日暮途窮了?圍繞這個問題,我對當下的文學寫作和文學批評的現狀作了研究整理,我認為,生態主義批評是當下“人文精神”存在的主要狀態之

一、生態批評的現狀

文學的生態主義批評實質是思想批評,它最關鍵、最重要的本質特征是其生態整體論思想。它的崛起應該是近幾十年的事情,至于確切從什么時候開始圈內似乎并沒有達成一致,王諾認為“生態文學研究或稱生態批評從20世紀70年端,并迅速地在90年代成為文學研究的顯學。”魯樞元先生認為生態文藝學是“始于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的一門學科,是“繼女性批評、后殖民批評之后的一種新的理論思潮與批評方法,是日益嚴峻的生態困境、日益高漲的生態運動在文學藝術領域的反映”。

可以肯定的是,生態批評(eeoeritieism)這個術語自2002年被引進我國之后,短短的幾年里,已經引起學界高度的重視。曾繁仁、魯樞元、王寧等知名學者發表著述對其進行探討,《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藝報》、《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文藝理論》、《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重要刊物都刊發或轉載了相關的專題論文。王諾對生態批評給出的定義是:“生態批評是在生態主義、特別是生態整體主義思想指導下探討文學與自然之關系的文學批評。它要揭示文學作品所反映出來的生態危機之思想文化根源,同時也要探索文學的生態審美及其藝術表現。”這點上當下生態學批評界也基本上是認同的。王諾等還認為其具有跨學科性和現實功能,跨學科性主要體現在方法論的科學取向:即結合科學研究的新發現,尤其是從生態學的發現出發,以生態學的生物多樣性、復雜性以及萬事萬物共生、共棲、相互關聯的整體主義原則為基礎,批判性地研究人類中心主義思維定勢下人與自然關系的張力,批判性地研究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傳統中對自然的信念、審美、以及倫理關系的樣態和走向:現實功能則體現在對西方現代文明的傳統價值觀念的反思,即借助生態環境科學的認識,以文學文本為對象,反思工業文明發展對人類生存環境的破壞,從而重新審視人類本體、人類生存本體、以及本體意義上人類進化與自然關系中的自我實現的智慧,反思人類在自然中位置、人類在自然中的行為意義,反思人類文化與自然的關系,從而作用于人類對自然的情感、態度、想象與觀念。

曾繁仁指出,生態批評的核心特征和主要價值決定了它的主要任務――探尋和揭示導致生態危機的思想文化根源。結合西方的生態思想和我國古代生態智慧,生態批評應當深入探討以下最基本的思想問題:生態整體主義與人類中心主義、和諧共享與征服占有、整體合一與二元對立、生態發展觀與唯發展主義、人格完善動力與欲望滿足動力、簡單生活觀與消費文化、生態正義與社會正義、綠色科技與科技至上等。

每一種話語的發生都有其深厚的社會背景,生態批評引起普遍的關注是因為生態危機確實已經成為當下不容回避的、最大的人類危機。如果一切都以人當下的利益而出發,最后不只是影響環境與生態,也會影響人自身未來的發展甚至生存。因為人總是把當下看得高于一切,尤其在一個人類不再相信上帝的世俗社會,也不再有理想和夢想,所有的努力只是為了當下的生活舒適,對于之外他者無暇旁顧。很難想象,如此下去,人類在破壞了環境、破壞了生物生長的環境之后,還能在人類間和平共處。那些提倡肆無忌憚的與狂歡,毫無節制、紀律與倫理的個人中心主義,如果作為反叛曾經的壓制而作一時的矯枉過正尚可以理解,如果長期如此,沒有人知道人類前途路在何方。我不認為人對于宗教、對于神的虔敬一定束縛人的快樂。大自然的力量是人類無論如何都不能抗衡的,對于大自然的尊重,是人類生存所必須的。人類只能在遵守自然的游戲規則的前提下才能幸福生活,當下有悖于這種“生態整體觀”思想和行為亟待轉變。

二、生態批評的后現代性

庫伯認為生態批評在原初意義上已經被置入后現代主義話語譜系中,并且是作為其構成因素生長起來的:第一,它以后現代主義話語譜系的基本理念解構現代性中的人類主體特權(人類中心主義),為生態主義的文學批評奠基;第二,它運用后現代主義的去中心化方法,在歷時l生的建構過程中不斷消解自身殘存的中心主義、整體主義、本質主義,使理論創造走向圓融和自覺;第三,它為后現代主義文學批評增加了生態學維度,對后現代主義文學批評從單純解構走向建構有推動之功。庫伯等人強調生態批評與后現代主義思潮的歸屬關系,說明其已發現了這個線索并試圖用它來強化生態批評的解構力度。在上述這些意義上,生態批評全面走向了生態美學的論域。

現代社會打著“為人”的旗號消解了神話,用知識代替想象,用理性主宰世界,拋棄了有機論、目的論,通過對世界的還原以及機械的數學、物理解釋,宣判了自然之死――自然失去了目的、價值、意義,制造了世界的祛魅。于是“自然失去了所有使人類精神可以感受到親情的任何特性和可遵循的任何規范。人類生命變得異化和自主了”,從而造成了人與自然的對抗,引發了生態危機。事實上,不止是生態危機,當各種建立在感性的基礎上的人類情感也在隨著知識理性和科學理性消失,靠感性維系的一切傳統道德情感,仁義理智信,都行將崩潰。當下這種過于理性的社會給人帶來物質的充實和發展的同時,卻給人的“精神圈”以及整個“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生態批評的后現代性主要在于它倡導的“生態整體論”解構了“人類中心主義”,特別是“中心”這個詞匯,因為歷史上一切罪惡與戰爭都是圍繞著這個“中心”展開的,因為有了這個中心,似乎周圍的非中心都是次要的了,都要為中心服務了,或者可以為中心作出犧牲了。出于這個理由,希特勒大量的屠殺猶太人,美國人歷史上也長期把黑人邊緣化,強國更可以以此來要求弱國服從自己的利益需求、男性也可以奴役女性等等。這種中心主義,固然倡導一種主體性的釋放,而這種個人主體性的張揚勢必遮蔽他者的主體性,也是偏頗的。

生態批評的后現代性甚至不僅僅消解“人類中心主義”,“在去中心化活動中,生態批評不斷擴展主體理念適用的場域,在將有生命個體理解為主體之后又嘗試著恢復靈性主體概念,承認萬事萬物都是中心和目的,以便最終消解生命(生態)中心主義。”這種精神符合人文主義精神。人道主義與人本主義可能更接近于人類中心主義,但人文主義不是,盡管它的目的也是人,但它的眼光投得更遠,為人類的終極幸福而不是眼前的利益,所以它會發現并批判一個看似健康發展社會的弊端。我們習慣于在理性指導下所作的一些不符合長遠利益的事業,特別是科技理性極端化后,這種理性便出現了偏頗,成了“偽理性”。此時“理性”本身也是一種遮蔽,特別是經過啟蒙階段,工業革命階段,“理性”成就了實證主義偉大的成功后,人們開始對“科技理性”迷信,狂熱。由于實證主義在拒斥形而上學的同時,也拒斥了對世界統一性原理及其發展原理的考察,形成“管中窺豹,只見一斑”的局面,“理性”此時已經迷失,失去了自我矯正的能力,人們只看到當下的物質利益,而忽視了這種產出的過程對生態造成的破壞,以及這種破壞最終可能會危及所有人的生存。以人為本,不只是為這一代人,而應該為了子孫萬代。人文主義就是保持自己的這種“人文理性”,重新矯正被扭曲和遮蔽了的“理性”和人文精神,在新的時代下,不惜采用解構的策略實現其真實理性的復歸。

生態哲學的后現代性還在于它主張運用系統綜合的思維方式,倡導多元對話的價值觀念,倡導均衡協調的實踐理念。在生態世界觀的指導下,社會發展將不再矛盾重重、危機重重,而是可持續的,是充滿和諧與詩意的。正是生態學和生態學思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認識世界和思考問題的方法,從而使生態學成為“顛覆性科學”。1969年,保羅?謝帕德和丹尼爾?麥金利出版了一本書名為《顛覆性的科學》的著名論文集,認為生態學涉及人類的最終極的義務,最先將“生態學”與“人類道德”聯系起來,提出了生態倫理學問題。接著,學者們主張將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結合,認為科學同樣需要人文關懷,必須用人文精神制約科學技術的力量及其應用,從而把生態學與政治、經濟、文化等一系列科學聯系起來,誕生了生態哲學、生態社會學、生態政治學、生態文化學、生態經濟學、生態批評、生態文藝學、生態美學,等等。

但自從生態主義批評進入中國后,在引起普遍關注的同時也一直受到一些人的詬病,其中有相關利益集團。也有部分學者,他們認為倡導生態主義就會影響社會的發展,認為生態主義或生命主義試圖顛倒“以人為本”的普世價值觀,使之成為以“動物為本”或以環境為本,是反人類的,并因此對生態主義大加撻伐。他們認為只有人類才有可能調節生態的平衡,必須堅持“人類中心主義”地位。換成動物為中心,就更不可能了。其實上他們是誤解了生態主義。

三、生態批評也是一種人文批評

生態批評也是一種人文批評,是人文精神在新的時代和歷史條件下對人類生存環境作出判斷和回應。王諾認為“生態美學”是一門有著狹義和廣義之分的“符合生態規律的當代存在論美學”:“狹義的理解是指建立一種人與自然的親和和諧的生態審美關系;而廣義的理解是指建立一種人與自然、社會、他人、自身的生態審美關系,走向人的詩意的棲居”。王寧認為,“作為一種文學批評方法,生態批評的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了文學批評界長期以來占統治地位的以人(社會、作者和讀者)為本和以文本(作品)為本的既定批評定勢,使得以(文學中的)生態環境指向和(文學文本的)自然生態閱讀占據了批評家的批評想象和理論話語。”

二人的觀點表面看是要解構“以人為本”的傳統價值觀,而本質上都是在圍繞著“人”展開,意在為人類保留一份“詩意的棲居”地,在一個商品泛濫、銅臭彌天的時代給人保留一份精神的憩園。只是生態批評認為,既然文學是一種人學,那么文學作品就應該以描寫人為主,不僅要描寫單個人的過去,更要著眼于整個人類的未來。當下建構一種有利于人類社會健康發展的生態文明體系,就是人類最大的理想。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擺正人與自然的位置,平等地善待自然,與自然為鄰,與自然為友,在發展人類自身的同時,充分尊重自然的客觀規律,一切以自然的需要為主,而不是把人類的主觀愿望強加于自然,這樣便可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使得一種可持續的發展目標得以實現。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取得雙贏:既造福于人類,同時盡最大可能維護自然生態環境,從而確保我們的子孫后代能夠繼續繁衍下去。

這點上于文杰表述得更明確,它認為,“生態人文主義是一種獨特的人文主義。其獨特性有四:其一,歷史淵源深厚:其二,文化內蘊豐富;其三,涉獵范圍廣闊;其四,影響意義深遠。”他不但認識到生態主義就是一種人文主義。還認識到人文主義寬泛性和機變性,“在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人文主義不只是一種文化傳統,也不只是一種社會思想,還不只是一種文化思潮或歷史運動,它更是一種具體的社會實踐與人文關懷。”認為生態主義理應包含在人文主義之中,這是符合當下人文主義在后現代時期的現狀的。

他的論述為人文主義發展到生態主義階段基本上勾勒出了一條輪廓:“人文主義經過古典時期的奠基和近代早期的復興之后,從宗教文明的背景中走出,部分獲得了自由”,但這里面也存在一定的隱憂,其中就有“生命欲望的過度張揚”。如布羅代爾所說,“人文主義是朝向逐步解放人的戰斗歷程。不斷關心著它可以變更和改善人類命運:同時他也認為人文主義夸大了人性,削弱了上帝的作用”。對上帝的排斥和放逐,使這種和世俗醞釀了現代文明的危機。再加上技術意識的異化,直接影響世界文明的正常發展。民族意識的膨脹,也為極端民族主義的形式帶來了隱患。在近代社會里,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感成為人文主義的組成部分,是有其合理性的。然而,由于工業技術文明的萌芽、海洋爭霸的角逐,和商業貿易的崛興,在民族國家不斷形成的背景下,民族意識不斷膨脹,工業文明為背景的科技理性又以更強大的力量,限制人的來自文化傳統中的信仰道德與理想等,人文主義品質面臨更為嚴重的危機。

在18世紀50年代以后,人們已經開始反思工業文明的弊端。由此開始人文精神的理性和批判性再次發揮功效,“應該說,富有理想色彩的人文主義,不僅是社會發展進程中安全、穩定、和諧的重要因素,同時對于現代社會諸多弊端的消除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這些理想不僅有益于調整現代社會的發展方向,同時重視人的信仰與德性不僅是人類文明的核心問題和重要依據,而且是人類政治與經濟的靈魂,同時也是世界文明由發展走向幸福的最終目標。”生態主義就是人類反思工業文明弊端并為療救這種弊端而提出的新的學說體系。

翟永和則從另一個角度肯定了生態主義就是人文主義而不是反人文的:“一切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從根本上來說都具有廣義的‘殺人’性質。因為它破壞了人的生存所需要的潔凈空氣、天然的水源、安全的食品、寧靜舒適的環

境,促使扼殺生命的“現代病”的蔓延滋生,反常地和“殺人不見血”地結束了許多無辜的生命。”

現代西方“生態中心論”倫理學創始人利奧波德認為,我們不應該把自然環境僅僅看作是供人類享用的資源。而應當把它看作是價值的中心。生物共同體具有最根本的價值,這應當成為人生倫理和道德情感的指導,以便把社會良知從人類擴大到自然生態系統和大地。這點上或許令“人類中心論”者不滿,但根據系統價值觀的觀點,人類作為生態價值系統內要素之一,與自然價值共同構成統一的價值系統,在這個系統內部,人類價值與自然價值這兩大要素之間存在著互為因果的雙向互動關系。人類若想使自己居于其中生態體系統穩定和諧,便不得不考慮自然的價值。但“生態哲學的實踐向度并不在于追求‘至善至美’的純粹理想王國,而是在反思和祛除工業文明的環境災難中,探尋和推進后工業時代生態文明的多種可能性路徑,在全面清掃工業文明的環境災難的基地上,呼喚徹底轉換經濟增長方式,發展生態產業、綠色產業、動植物救助產業等,因地制宜地推進后工業時代綠色環保產業和農耕文明的復興。”

生態意識是后現代文化的核心理念,它主要包含如下內容:其一,熱愛自然、關愛生命的環境意識。其二,從生態危機的貧瘠土壤中滋生出憂患意識和人類良知。其三,摒棄生成物質化和生活物欲化傾向。其四,呼喚人的全面需要與適度消費,追求人真正的幸福。“揚棄工業文明,建設生態文明,需要從根本上調整產業結構、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尊重人的真實而合理的需求選擇,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生態友好型社會,這就不僅需要制度和法律的保障,同時需要人文精神來豐富人的生活內涵,提升人的生存境界。”可以說這些內容都是人文精神的本質所在,科學精神必須與人文精神相結合,才能真正成為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內在動力。

我們反對絕對的人類中心主義,提倡相對的、善意的、溫情的“人類中心主義”,這樣的“中心主義”兼顧人類利益和生態整體利益,強調兩者的并存共榮、協調發展。我們國家提出的“科學發展觀”、“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節能減排”等生態理念,所體現的正是相對人類中心主義的要義,也理應成為生態批評的理論基礎和立足點。這就是人文主義在生態方面的表現,一方面祛魅“人類中心主義”,另一方出發點仍然是人。這種生態整體論世界觀包含了對人的基本權利的充分尊重,同時又將這種尊重擴大到生命環鏈中的其他物種。

正是出于“為人”的目的,生態學者往往在一些問題上徘徊俳惻。生態主義者一方面作出生態平衡方面的努力和呼喚,可是面對著人類的欲望,托馬斯一方面站在宗教與道德的立場上抨擊了人類屠戮動物和掠殺植物的罪行;另一方面又慨嘆“人類優于動物界、植物界,這畢竟構成了人類歷史的前提條件。”他從人類優越性的神學基礎人手,對圣經故事中的人類中心主義進行了質疑。但是,又有誰能夠抵擋得住許多人類中心主義論者的理論沖擊與誘惑呢,尤其是弗朗西斯?培根的沉思:“如果我們注意終極因由,人類可以被看作世界中心,因為如果把人類從這個世界抽取出去,余下的就會亂套,漫無目的。”是的,你可以憐憫和同情一切動物與植物,可是你能指望他們和它們來主宰這個世界的和平與和諧嗎?!他還提出了令他困惑的,也擊中了人類與自然世界之間難以和諧共處要害的四個悖論:“要城鎮還是要鄉村?”“要耕耘還是要荒野?”“要征服還是要保護?”“要殺生還是要慈悲?”

四、人與自然如何共處

關于人為什么要與自然和諧共處及如何相處的問題,當下的人文學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學說,除了西方引進的諸如“生態整體主義”理論,國內學者楊春時提出了“主體間性”理論,他認為“人類近現代史是主體性凱旋而歌的歷史,然而主體性的勝利也造成了人與自然、人與世界的割裂和對立,這種局面反過來影響了人類自身。”

人和自然的關系其實也是自我和他者的關系,對于如何處理人和自然的關系,自我和他者的關系,“只有把現實存在的主體與客體的對立轉化為自我主體與世界主體之間的平等交往,建立一個主體間的生活世界,才能達到本真的存在。這就是說,現實主體必須放棄片面的主體性地位,改變對世界的主人態度,把異化的、現實的人變成自由的、全面發展的人;同時,將現實的、異己的客體世界也當做有生命的、與自我主體平等的主體世界。兩個主體通過交往、對話、理解、同情融合為一體,成為自由的、超越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在主體間性美學體系中,主客二元對立的格局被打破,主體不再局限于有感知、有情感、有理智的人,而是擴充到萬事萬物;世界不是作為無生命的、缺乏能動性的客體存在著,更不是作為人類認識、改造的對象存在著,而是作為人之外的另一個主體存在著,這樣,世界主體才能夠與人平等對話、和諧共處。”

海德格爾的“詩意的棲居”與這種主體間性理論相似,也是一種生命主義或生態主義。但這里的主體間性不只是人與自然,與其它生命之間,也包括闡釋者與文本之間,前者具有主體性,但后者亦有限定性,都不能隨意的展示所指,由此實現尊重“主體間性”前提下人與自然的和諧。

魯樞元則提出“精神圈”概念。他認為應當有一種“低物質能量運轉的高層次的生活”,這就是“詩意的生存”。從消費的角度說,即以藝術消費取代一部分冗余的商品消費,“以精神資源的開發替代對自然資源的濫用,以審美的偷悅取代物質揮霍的享樂,以調整人類自身內在的平衡減緩對地球日益嚴重的壓迫”。同時,對于生活在信息時代虛擬世界中的人們來說,“文學藝術是‘精神繁榮’中最容易顯示成效的一個方面,高揚‘文學藝術’的精神價值,也許是我們規避‘計算機統治’、‘數字化風險’從而‘化險為夷’的智慧的選擇”。

在人文精神生態主義階段后人類應該如何生活,魯樞元等于說在這方面給出了答案:即人類在減少向自然的索取之后,如何扭轉當下這種能源消耗性生活,就是轉向審美的愉悅,精神的繁榮。魯樞元認為社會生態學對地球生態系統的劃分有意無意忽略了地球生態系統中人的心靈性的、精神性的存在。因此指出,在巖石圈、大氣圈、技術圈、智能圈之外,還應該有一個以人的信念、信仰、理想、想像、反思、感悟、追求、憧憬為內涵的圈,這就是“精神圈”。與其他圈層相比,精神圈對地球生態系統的影響更大,更深遠。也可以說,對自然、生物、生命的關懷,其實上是人“精神圈”健康發展的需要。人需要大自然、草原、海洋,及其生物對人類精神詩意的喚起,而不是豎立在視野內的煙囪、廠房對人的壓抑。

在《生態文藝學》中,把文藝生態放在地球生態系統中考察它的序位,定位于精神生態,因而指出:“人類的文學藝術活動是與人類的整體存在狀況密切相關的,它既是一種幻化高蹈的精神現象,又是一種有聲有色、緊貼自然的生命現象,……但若要對它做出較為貼切的解說,或許需要新的學問,需要一種與自然、與生命、與人的存在更為貼近的學問,一門更有利于從整體上、系統上解說的學問。”

篇(7)

關鍵詞:工業園區生態化 布局設計 生態化設計

1.經濟工業園區背景分析

園區屬于典型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多風少雨,多年平均氣溫6.9℃,一月平均氣溫-7.3℃,七月平均氣溫20.5,多年平均降雨量保持在300-350mm間,園區現轄19個行政村,總4.3萬人.耕地面積6333公頃,農作物總播種面積6403公頃,有溉面積4953公頃.農作物主要有小麥、蠶豆、啤酒花、大麥、洋芋、麇谷等。

2.經濟工業園區生態化設計總體構想

園區空間格局可以概括為“一心、四帶、五片區”。該空間局體現出功能分區明確、城市與機場關系協調、生活區與工業區分離、組團功清晰,時序安排得當、聯系便捷、道路功能明確。.

3.園區產業定位與空間布局設計

3.1園區產業定位

工業園產業選擇和功能定位以全面建設節約型社會、帶動城市整體產業發展、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為目標.園區的產業選擇和功能定位符合當今技術產業發展方向和市場需求: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和思路;選擇特色優勢產業;選擇低能耗、附加值高的產業領域;選擇技術成熟、成長性好、附加值高產業領域,服從地區整體自然生態環境保護要求,通過設置一定進園門檻拒絕污染型產業,選擇環保型、生態型產業減少和避免產業在運營過程中對環境破壞。

3.1.1園區產業用地空間布局

結合園區概念性設計,基于經濟、環境上的考慮,園區產業布局應將同類產

業集聚在一起.通過企業間上下游關系進行分工協作,降低成本;同類企業通過技術交流和相互借鑒管理經驗形成知識外溢;同類企業污染物類似易于污染防治。有利于政府、園區管委會集中管理,共享基礎設施,產生集聚效益.基于園區產業基礎分析,通過統一規劃逐步實施東西分工總體布局,形成城區型經濟和城鄉一體化總體用地空間格局。

4.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的生態化設計

4.1工業生態系統設計

4.1.1共生系統

園區共生系統以工業生產、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為三個核心成員,通過成員間以及成員與教育機構、污水處理中心、科技開發機構、集中供熱站等公共設施之間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通過廢物回收站、公共綠地等附屬成員輔助作用構成一個完整共生系統,實現可持續發展。

4.1.2園區內主要生態工業鏈網

基于園區產業定位,根據“循序漸進,虛實結合’’原則和整體規劃,結合當前項目招商情況和市場供求確定經濟工業園區近期優先發展四大類企業為:新材料類、生物制藥類、電子信息類、生態農業類企業.但是園區未來發展并不局限于目前規劃企業,根據技術發展和市場變動確定合理入園企業進入退出機制,適當調整園區發展戰略.圍繞核心企業構建相關附屬企業組成工業生態群落,通過產品、能量和水級聯使用與遠程企業聯系在一起,構成一個虛實結合生態工業鏈網結構.

4.1.3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工業鏈網

隨著科技發展,電子產品將朝著小型化、綠色化、智能化、個性化方向發展,設計好電子工業生態產業鏈網對于園區發展至關重要.電子工業生態鏈網以集成電路、家電生產、液晶顯示器及光纖產業為主構成產業集群.充分利用當地原料.大大降低運輸費用和造成污染,使經濟和環境共同獲益。

4.1.4生態農業生態鏈網設計

生態農業是從系統思想出發,以生態學、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原理為指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有效經驗建立起來,以獲得較高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為目標農業發展模式。

4.2景觀生態系統設計

根據城市規劃設計院對園區相關規劃,在景觀生態系統整體設計上為實現中國傳統文化和地方特色有機結合,充分考慮實際狀況,引進中國傳統風水文化,從實用、可操作性和謀劃長遠出發構建人與自然、人與天道和諧發展.對工業園區進行具體景觀生態系統設計,需要運用景觀生態學原理與方法,在充分利用周邊良好自然生態環境基礎上綜合考慮園區產業特性、生態特性,對園區包括斑塊、廊道、基質等景觀要素進行生態化設計,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創造一個與周邊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山、水、園、林"式高科技生態園區。

4.3“廊道”設計

根據性質、功能對經濟工業園中景觀“廊道”進行劃分可分為生態景觀軸線和生態景觀走廊兩種類型,共同充當園區景觀流、物質流、能流、信息流等載體。

4.4支持系統設計

工業生態系統和景觀生態系統有效運轉需要強有力支持系統作為支撐.經濟工業園支持系統設計包括基礎設施系統、管理服務系統和激勵約束系統等.

5.經濟工業園區生態化建設對策性建議

工業園區生態化建設需要各參與方共同努力,為營造適應生態工業園建立大環境,需在政策法規,市場技術,管理服務等各方面努力,共同扶持生態化工業園區發展,促進經濟健康持續穩定發展.結合經濟工業園區實際以下提出經濟工業園區生態化建設對策性建議。

5.1政策法規方面

從目前國內外實踐來看工業園區生態化建設要努力完善以下政策法規。

制定法律法規.制定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政策法規,借鑒日本、美國等國經驗著手制定綠色消費、資源循環再生利用等行業在資源回收利用方面政策法規.建立健全各類廢物回收制度;制定充分利用廢物資源經濟政策,在稅收和投資等環節對廢物回收采取經濟刺激措施等;建立激勵機制,以經濟利益為紐帶制定充分利用廢物資源經濟政策.對節能、降耗、減污高新技術以及新型生態工業園建設要在征地、審批和投資環境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實施企業“合格資產”加速折舊財政激勵政策.建立政府主導風險投資機制.國內工業園生態化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各方面規章制度不是健全.經濟工業園在進行生態化設計與建設時應立足于本地實際,在政府引導下建立一套適合當地生態工業園區發展機制,促進其快速健康發展。

5.2市場技術方面

加強技術創新.工業園區生態化建設對技術開發提出了更高要求.從技術類型看工業園區生態化建設需要是綠色技術,在進行綠色技術開發過程中從綠色設計、清潔生產、低排放到產品消費后回收利用滲透工業生態學理念.根據水資源匱乏實際,在節約用水和廢水回收利用技術方面要更加注重創新,為解決水資源的問題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持;優化社會主義市場機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工業園區生態化建設必須依賴于市場機制.國內外成功生態工業園都是發生在市場經濟體系較為完善,經濟比較發達國家或地區。

5.3管理服務方面

經濟工業園生態化運行需要有一個良好管理機制.成立開發辦公室作為直接管理機構,成立專門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對生態園進行有效管理.在園區內設立“一站式”服務機構,集中為企業服務,與行政區環境保護部門一起為園區外與園區企業有物質聯系企業提供相應服務.通過提供信息和專業化服務,降低企業交易費用和創新成本,引進法律、會計、公證、就業等中介結構還要注重引進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等中介機構建設,為生態技術成果應用與轉化服務。

參考文獻:

[1] 高成康.我國生態工業園的理論系統及實證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15-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vr| 国产精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新网站|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一区9| 久久青青草原国产毛片| 色妞www精品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国产精品麻豆va在线播放|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丰满岳乱妇bd在线观看中字| 在厨房拨开内裤进入毛片| 国产在线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在线天堂www中文| 国产六月婷婷爱在线观看| 欧美肥臀大屁股magnet|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专区| 中文成人在线| 国产成 人 综合 亚洲网站|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系列| 国产免费无遮挡吸奶头视频| 亚洲色精品88色婷婷七月丁香|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不卡|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麻豆|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看片|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 野外做受又硬又粗又大视幕| 亚洲男同帅gay片| 女的被弄到高潮娇喘喷水视频 | 真人床震高潮全部视频免费| 一本一道色欲综合网中文字幕 | 欧美性色19p|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