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古代建筑文化論文

古代建筑文化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6 15:57: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古代建筑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古代建筑文化論文

篇(1)

論文關鍵詞:村鎮建筑文化 倫理思想 等級制度 風水觀念

論文摘要:迄今為止,建筑文化尚是一個新概念,陳凱峰在其《建筑文化學》一書中認為建筑文化內涵便為有關建筑的所有意識形態方面的要素,是建筑思想、建筑觀念、建筑意識、建筑情感、建筑意念、建筑思潮這一類心理層方面的要素群。

建筑文化的分類方法很多,如果以區域性差別(或空間差別)來劃分建筑文化總體的話,則有城市建筑文化與村鎮建筑文化之別;如果以歷史性差別(或時間性差別)來劃分建筑文化總體的話,則有現代建筑文化與傳統建筑文化之分;如果以時空禍合關系來組合上述建筑文化的類型的話;則有:現代城市建筑文化、現代村鎮建筑文化、傳統城市建筑文化、傳統村鎮建筑文化。“村鎮建筑文化”的內涵是指:目前仍位于廣大村鎮這一特定地域范圍內的傳統的建筑藝術、建筑技術、建筑制度、建筑物以及建筑思想。

1、倫理思想、宗法觀念、等級制度在中國村鎮建筑文化中的反映

倫理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三綱五常”為核心。倫理思想反應在村鎮建筑布局和建筑規格等方面,在聚族而居的村鎮中形成講究長幼、輩份與尊卑的思想觀念。

1 .1尊卑關系與村鎮院落布局

四合院是中國傳統建筑院落布局中最基本和最常見的合院形式之一,不僅在官式建中。

被廣泛使用,也是傳統民居最理想的建筑形式。生活在四合院里的人們,即可以使自己擁有寬敞舒適的生活環境,人們相互之間又能充分發揮養老扶幼、互幫互助的和睦共處的團結意識,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都是不可言喻的。此外,四面建房的空間構成也更順應“天圓地方”的大空間結構,因此,如果說四合院是以人的居住需求建造的,那么它的規模與內容以及圍和形態則與大自然更為協調。然而它又是封建社會倫理道德、儒教文化的產物。四合院四面建房,無論是從中央庭院還是外觀輪廓,包括空間內容上,都體現出規矩、方整的內涵。而在四合院四方四正中又暗含著“井”字格局,這不僅呼應了從奴隸制社會就有了的“井田制”,而是“井”字分割可為“中”字。中是對稱的、穩定的,也是嚴肅的,它不僅容易附會出許多象征內容,而是由中字引申出的“中庸”、“中正”、“中和”等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也正是中國傳統儒家倫理思想的體現。

中國傳統村鎮建筑講究主軸線,而廳堂由于其主體建筑,是家庭活動的中心,又是最富有公共性的禮儀用房,所以布置在主軸線的最重要部位,而以高大的屋頂、顯眼的外形、碩大的體量、講究的用材來表現主人的地位或接待的規格,其次序安排也充分體現了人倫關系。

1.2家族觀念在村鎮院落建筑群體布局中的反映

中國的鄉村一直以來處干封閉狀態,一家一戶是封閉的,整個村、鎮也是封閉的。一般情況下,以婚姻和血緣關系結成的家族往往住在一些規模大小不一的院落里,也可能是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如果兒孫輩成了家,家里人口多,家境又比較富裕,則可能增建院落。隨著子孫的繁衍,院落不斷增多,或者在主軸線上按漸進的方式一進又一進地建造,或者在主軸線兩旁另辟軸線,增建院落。 1 .3等級觀念與村鎮建筑

中國封建等級制度對于傳統村鎮建筑文化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根據張彥玉在《明史·輿服志·百官第宅》中記載:“庶民廬舍,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不過三間、五架,不許用頭拱、飾彩色。正統十二年令稍變通之,庶民房屋架多而問少者,不在禁限。”此外,清代對村鎮家廟,祠堂的規模亦有規定,如《清史稿·志·禮》所述。

2、風水觀念對中國村鎮建筑文化的影響

風水在古代中國相當盛行,中國村鎮建筑文化不僅受倫理道德規范和宗教觀念的影響,受封建等級制度的制約,而且也深受風水觀念的影響,風水講述:“覓龍、察砂、觀水、點穴”。

村鎮住宅大門正對別人的屋角不吉,要掛一個牌子,上書:“對望”二字,以示平安;如大門斜對人家的煙筒也不吉,是沖撞了“黑煞神”,家人出人不順,也要掛一個牌子,_上書“吉星拱照”—這個牌子亦頗為講究,紅底黑子,高寬比為1: 4,要釘在房檐處;若有鄰家的雙煙筒面對住宅,則要在墻頭掛鏡子,利用反光把黑煞神返回去;還有合院的東、西兩廂房不能前寬厚窄,因“前寬厚窄似棺形”,等于“宅之人住在棺材中,若前窄后寬,則吉。在宅綠化上,講究“前不栽楊,后不栽柳”,因楊樹不成材,而柳樹彎曲,喻意錢都“溜”走了。此外,我國北方村鎮街口常有刻著“泰山石可擋”的石碑,這是防止街巷煞氣沖人宅內的風水鎮煞。

風水內涵相當龐雜,大家說法不一,尤其中鄉村風土先生不能科學的解釋風水,多為穿鑿附會,令人難以捉摸。不過,風水中確有合理之處,也是中國傳統村鎮建筑文化的結晶之一。

3、自然現象對中國村鎮建筑的影響

篇(2)

關鍵字:文化,自然,城市,本土建筑,,文脈,以人為本,建筑的情感

中圖分類號:TS958 文獻標識碼: A

文脈主義建筑思想主要來源于后現代主義建筑思想,西方20世紀七十年代興起的一個設計活動流派,最早呈現在建筑范疇,形成于美國,很快波及到歐洲及日本,經過30多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系統和理論基本,并由建筑范疇擴散到其他的設計領域尤其是產業設計范疇。文脈主義建筑思想是建筑師對現代主義國際風格的一種批判與改良。建筑師試圖使建筑本身富有一種原有的內涵與秩序,是對建筑人文性與歷史性的重生。將其拓展到建筑的文化現象是,建筑文化現象在當今現實社會中,由于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地區差異的變化,城市化進程不一,外來建筑文化的引入,傳統文化的歷史再現,人們觀念和時尚變異形成一種新的態勢。建筑設計雖作為一種工程活動,但其具有社會活動的某些性質,其需要是人文的引入與提升,這樣的建筑才是以人為本的,既符合時展有擁有歷史的延續。

隨著不同文化的交流與碰撞,文化的引入導致建筑附了異域風情,這些必然的新的科技的引入和材料,施工方法的先進,使建筑在物質、精神文化上取得了進步。我們城市面貌正在改觀,從城市中心到城市的邊緣、從公共建筑到居住建筑,是煥然一新的變化,這對已有的建筑文化是沖突、是融合,是將建筑賦予情感的。

幾千年的傳統建筑文化,以其保守的、封閉的觀念,存在、積淀,由于外來文化的碰撞,一批有識的建筑學家和建筑師,正在探求新的建筑的地方性及建筑文化在地區上的差異。地區建筑文化形象,有形、無形地影響到創造者―――人的素質上來,對建筑的。從理性和感性出發,創作了地方上有形象特征的建筑。南方的、華東的、東北的、西部的不能不看到它們受到地區歷史建筑文化和自然環境的影響,文化對建筑的影響是靈魂上的。人們建筑時尚觀念的要求,雖然它們的探索在地區上不怎么顯現,卻隱藏著深刻的內涵,一種有意識的創作活動,體現了一種地區精神和民族精神。人們看慣了那“方匣子”之后,又重新回顧起對歷史建筑的愛好和評價,一種自身精神文化的寄托和價值觀,在建筑藝術中寄托這文化與歷史哲學觀,它是新的現代中建筑形象和藝術形式的化身。一種認識上的精神表現,它呼喚人們的向往,回憶和重新建立新的起點。這種探求是有意義的行為,有意義的創作,雖然表現的內涵和外化上有層次之分,高低之分,在大的浮動中可以窺視出它的探求高文化的精神,我們正需要一種定勢、一種再現、一種發揚。那就是新的地方建筑文化的研究,一種人文歷史的延續,豐富建筑的內涵。

中國傳統自然觀講求“天人合一”,傳統建筑的營造思想體現著人與自然相和諧共生的思想,上到中國古代的宮殿建筑,下到平常百姓的民居,都統一于這一哲學上的觀點,并收儒家傳統禮制思想的影響,“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隨著國家的發展與進步,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大地上的建筑活動如同雨后春筍,城市改變了模樣,但除了那一口口濃重的方言與舌尖上躍動的沒有向人們述說著城市的不同人們很難從建筑上區分出不同的城市,這難道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么!千城一面往往它表現在城市中出現了偏大的批量化,負責的建筑單體。更可以說,這樣的建筑,這樣的城市是對不起它的文化的,更可以說,這里的建筑沒有繼承一個城市真正的靈魂――建筑。建筑師不能把城市中形形的建筑按照單純的立面改造去重新提升。應該要求我們在建筑創作方案初期引入文化的元素,去提升城市的建筑內涵與意義。

當代建筑有許多優秀的案例作品體現了文化觀點對建筑的影響,在這里筆者主要對王澍老師作品與崔愷先生的作品加以簡析,一是王澍老師的中國美術學院新校區設計,二是崔愷先生的蘇州火車站進行分析。

中國美術學院新校區專家樓設計――瓦山

瓦山坐落于中國杭州,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內,瓦山的建筑造型獨具匠心,融入了中國古代山水畫作的意境,建筑造型并不是簡單的體塊堆砌,而更多的考慮的是一種中國古典哲學文化的傳承與展現。設計者在其建

筑空間處理上引用了中國古代造園哲學與傳統文

化。大量的木構件的使用使得建更具有地域性建

筑的風采,木構看似復雜但其組織結構簡單,便

于施工。建筑出挑的大屋頂與素雅灰色的瓦的運

用使得建筑的氣質文雅,灰黑色的瓦片白色的墻

體(夯土墻),自然本色的木材的色彩搭配使得

瓦山傳承者中國文人的文化觀,世界觀,自然觀。

而對于城市,象山位于杭州市郊,以自然界的形

體悠然自得,因此瓦山建筑結合了部分水體,植被減弱了建筑體的生硬,更使得瓦山融入環境。

從建筑文化觀點,建筑重新喚起這種幾乎快被我們遺忘了的面向自然的鄉土營造做法,如何將其納入現代建造體系是必須研究的問題。為了真正實現傳統夯筑技藝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的運用,王澍老師從2001 年在杭州太子灣公園內完成兩堵夯土墻開始,一直到2010 年數次赴法國CRAterre生土建造實驗室進行技術交流,將近10 年時間里,他一直在進行著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與此同時進行的,另一項工作是對場地現場挖出來的土進行取樣,并送到實驗室做土性分析。傳統的夯筑技藝是一種非常可持續的建造方式,土源就取自于現場,或是平整場地或是開墾坡地的土方,這也是那些先民們面對自然和諧相處時的一種智慧之道。對他們而言,這個土意味著存在的依靠,需要蓋房子的時候它們成為了一種適合的建材,而一旦荒廢坍塌了之后,這個土還能用來種植莊稼,滿足基本的生存需求。

蘇州火車站新站

蘇州火車站位于老城北邊,隔護城河與姑蘇相望。滬寧之間現代化的軌道交通系統的發展使老車站難以滿足其使用要求,需要一個大規模、綜合性的軌道交通樞紐取而代之。新站的建筑創作核心問題是

如何使龐大的空間體量與蘇州特

有的小尺度、細膩、幽雅的文化

氛圍相協調,堅持“蘇而新”的

本土建筑原則。經過研究分析,

將菱形作為一個符號系統進行發

展,從大跨度的鋼結構站房站棚

系統,到門窗檐口和吊頂格棚,

以及室內外地面鋪裝等不斷演繹,再配以白墻黛瓦的蘇式淡彩,還有大大小小的蘇式庭院以及廣場兩側的候車敞廊,使這個龐大的現代化車站能夠與古城的環境對話,成為蘇州建筑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結語:作為本土建筑的又一典型代表蘇州火車站在延續了蘇州古城的原有肌理和延續。而且傳統園林的營造思想予以體現建筑設計中。新建蘇州火車站的設計自始至終堅持了“以人為本,以流為主”的理念。呼應蘇州民居中“窗”的建筑意象;兩組鑲嵌著菱形燈籠的圓柱撐起大跨度的雙層菱形網架,栗色的結構桿件呼應著粉墻黛瓦。斜坡頂、燈籠柱映襯在粉墻上,光影浮動、若隱若現。北站房人口處隨著高橋飛架,凸顯現代建筑品位,向往來旅客展現著千年夢醒,一朝沖天的美好故事……。在設計中對于現代化、大空間的交通建筑在城市尺度、建筑體量方面如何融人到古城蘇州的城市環境中,如何延續城市肌理和文脈等問題進行了研究和思考。努力探索創造出符合“蘇而新”特征的具有鮮明地域性特征的建筑精品。

篇(3)

關鍵詞:葉縣縣衙;明代;建筑風格;建筑藝術

身為一個葉縣人,以前我并沒有深入了解學習家鄉的點點滴滴,直到一次巧合的機會,源于我的“國家大學生創新性試驗計劃項目”,我又重新回到了家鄉,開始了對葉縣縣衙的相遇、相知、相愛……

葉縣縣衙是國內至今保存得比較完整的為數不多的古代縣衙之一。據清同治《葉縣志》記載,明初洪武二十九年(1396)在縣城東街路北建縣衙,主持其事的是主簿藹文昭,“時天下初定,諸事草創,文昭參贊政務,晝夜勤勞,縣署學舍,悉所經理,治縣漸張,皆其力也”。明朝縣衙經明末戰火,破壞十之七八,僅馀大堂五間。清朝開國,舊縣衙不堪使用,便于十字街東另辟新址,建新縣衙,以示萬象更新。經不斷增修,到同治年間(1862—1874)形成一個完整的建筑群。葉縣縣衙坐北朝南,大堂為整個建筑群的中心所在,巍峨壯觀。

縣衙的修復工程巨大,縣委、縣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整個修復工作嚴格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較好地保留了明清風格。修復后的縣衙由大堂、二堂、三堂及所屬的東西班房、六科房和東西廂房以及監獄、廚院、知縣宅、西群房、虛受堂、思補齋、南北書屋、后花園、大仙祠等,共41個單元、153間房屋,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衙署。葉縣縣衙作為我國古代的地方政權組織,它不但在那時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在今天,它也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

一 縣衙建筑

縣衙大堂前的卷棚,主體采用天溝羅鍋椽勾連搭連接的作法,是高級別縣令在建筑形式上的反映,在我國古代的木作技術中更是罕見,對于研究古代建筑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 縣衙戒石銘

葉縣縣衙的戒石銘,是縣衙內唯一一座碑式官箴。碑高2.1米、寬1.28米,厚20厘米,坐落在大堂前甬道正中。明嘉靖《葉縣志·公署》有“戒石亭在儀門內”的記載,而葉縣縣衙正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所建,作為明代縣衙,戒石亭在甬道正中,與史實記載吻合。“戒石銘”碑正面書“公生明”三個大字,碑背面則是由北宋著名書法家、曾任葉縣縣尉的黃庭堅書寫的官箴,內容是:“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此為官警句。

三 縣衙楹聯

葉縣縣衙卷棚中間的楹聯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卷棚兩梢間的楹聯為:山色壯金銀唯以不貪為寶;江流環鐵石居然眾志成城。大堂有楹聯曰:我如賣法腦涂地;爾敢欺心頭有天。二堂有楹聯曰: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三堂楹聯曰:一塵不染邪思永退;兩袖清風正氣長存。葉縣縣衙的楹聯其實就是葉縣縣衙的人文歷史,代表著葉縣縣衙的古往進來。這些楹聯已成為葉縣縣衙的一道靚麗的風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包蘊了社會對執法者的官德渴求。自古以來,人們就認為官風決定民風,官風正,民風淳,官德好,百姓就會起而仿效。

葉縣縣衙建筑群中軸穩健,兩翼開張,主次分明,布局嚴整,堂樓祠宇,錯落有致,既能體現地方政治核心的威嚴,又照顧到了方方面面的實用,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建筑群具有其獨特的建筑藝術風格。它打破了“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寢、獄房居南”的傳統禮制思想。采用了“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寢、獄房居東”的獨特建筑群體布局手法,同時,整個建筑群融南北風格于一體,規模宏大,布局嚴謹,深邃森嚴,變幻無窮。整個葉縣縣衙古建筑群甬道相連,庭院銜接,一步一院、一院一景,相映成趣。回到家鄉,回顧和整理作為一筆重要政治遺產的縣衙制度文化,特別是通過考察和解讀所存較為完備的河南葉縣縣衙這一歷史縮影,了解它的歷史原貌和歷史發展,探尋其根植于中國這塊土地上綿延數千年而不衰的歷史淵源,借鑒其優秀的設計手法,對于今天我們從事建筑設計亦具有偉大的現實意義。看過一句話,說是在21世紀的建筑設計中,人們特別重視建筑設計所包含的文化要素,因為建筑設計的核心是一種靈魂文化設計,一個沒有蘊含文化的設計至少是一個不成功的設計,因為“建筑文化”是“建筑藝術”的內涵,“建筑藝術”是“建筑文化”的外現,沒有一定深度的文化內涵,建筑頂多只能達到美觀,不能上升到真正藝術的高度。真正的建筑藝術作品,必須具有深蘊的文化內涵。從建筑的最本質的意義上理解,建筑的最高境界是一種文化,建筑是文化之魂,因為建筑是社會的一面鏡子,反映時代的面貌,它是歷史文化的載體,更是人類文化的紀念碑。它是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者的高度統一體。如河南葉縣縣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就是目前我國現存的古代衙署中唯一的明代縣衙建筑群。它是中國封建社會縣級政權衙門的實物標本和歷史見證,是一座十分珍貴的文史資料庫。

總之,建筑的最高境界是一種文化;中國古建筑是我們聆聽中國歷史韻律的絕好媒體,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只有讓“懷舊”演變為一種“時尚”,才能使與我們朝夕相伴的情感建筑、文化建筑展現出無限生機和活力!才能使中國古建筑(如葉縣明代縣衙等)喚回它應有的歷史、文化和靈魂。

參考文獻

[1]《葉縣志》.河南葉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主編.中國古籍出版社出版.1988年7月第1版.

[2] 王建輝,易學金主編.中國文化知識精華.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

[3] 東南大學.潘谷西主編.中國建筑史.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年1月第5版.

[4]《縣衙楹聯與官德修煉》,《政策瞭望》,袁浩,王曉杰.2009年第6期.

[5]《明清時期衙署建筑制度研究——以豫西南現存衙署建筑為例》牛淑杰,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第80頁.

篇(4)

    【論文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給人們帶來新材料、新結構、新技術的同時,也帶來了對地域建筑的沖擊,通過探索地域建筑的創作因素,結合時展創造出以人為本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地域建筑。    

    建筑,是一棵樹,它們植根于這片土地,從這片土地上吸取養分,如果它與這片土地割裂開的話,實際上它的生命力也就跟著消失了。世界上沒有兩棵完全相同的樹,每一棵樹都有自己的靈魂,每一棵樹都在歷史的長河中年年更替新的枝葉,年年記載著歷史的變遷。這就是我對地域建筑的理解,她就是一棵有生命力的樹。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各地的人們前所未有的被拉近,但是同時也帶來了對地域文化的沖擊,城市的市中心已經開始出現趨同化現象。旅行在城市建筑中的人們開始疑惑,我在哪里,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每一個城市都應具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地域文化特質,每個城市都應給人不同的感受,一片街區、一棟建筑、或厚重、或秀美、或人文、或休閑。大量的老建筑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沒有歸屬感的全球化的現代建筑,城市失去記憶,就像失去記憶的人一樣蒼白和迷茫。如同一棵大樹被無情的砍伐,然后隨意的嫁接新的枝條。

    在具體的建筑設計創作中,我們應從以下方面綜合分析,設計出真正意義上有生命的地域建筑。

    充分結合當地地形、地貌、氣候等自然條件進行建筑創作

    特定自然環境是地域建筑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自然環境包括了氣象氣候、水源水流、地形地貌和物種資源等等, 在建筑中可表現為采光、通風、形體空間等。巧妙地結合自然環境, 才能創造出具有宜人空間和強烈地域特征的建筑形態。

    回到建筑最初的功能,她是作為人類抵擋風雨的遮蔽物出現的,在物質生活比較貧乏的時期,無論在中國,還是歐洲,都是巢居或者穴居,都是有同類性質的建筑形式。后來由于自然氣候、物質條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文化習俗,不同地區的人們根據當地的地形地貌、氣候條件、地方物質條件,產生了不同的建筑發展之路。比如南方氣候炎熱潮濕的山區產生了底層架空的干闌式建筑;黃河中上游利用黃土斷崖挖出橫穴,我們稱之為窯洞;東北與西南生長這旺盛的樹木,他們利用原木壘成墻體的井干式建筑。

    舉一個尊重當地的地理、氣候等自然條件的例子,馬來西亞建筑師在創作中注意結合熱帶雨林的氣候條件,創造有地區特色的建筑。特別是楊經文成功地運用生物氣候學進行高層建筑的生態設計,注重采用自然通風、屋頂遮陽格片、外墻綠化系統等防曬、隔熱、通風等措施,節約能源,并保持了地區特色

    又如汶川水磨新城的規劃,以教育、人居、旅游為主,發展成為現代服務型城鎮。依河發展的水磨新城,由于地形條件的制約,規劃區一山臨水,呈現出山水城市形態。

    合理依據當地資源進行建筑創作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但同時我們還應認識現階段國情,即我們仍然處于發展中國家,沿海與內地經濟發展的差距,東、中、西部經濟發展的差距仍然存在,我們應根據特定地區的實際發展水平和技術水平來選擇適宜的建筑創作方式。

    地域建筑創作最適宜的就是綠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設計手法主要有三種,一是從建筑所在地域出發,提倡利用本地材料和傳統技術的設計方法,二是既注重地方性,又適當引入適宜技術,三是利用最新理論和最近科技來設計。我們應在充分利用當地傳統技術來創造經濟節能的建筑,并非一定要通過高成本,高技術來刻意追求綠色建筑的標準。

    例如,一次在媒體上看到了報道膠東半島的海草房,海草房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態民居之一。由于生長在大海中的海草含有大量的鹵和膠質,用它苫成厚厚的房頂,除了有防蟲蛀、防霉爛、不易燃燒的特點外,還具有冬暖夏涼、居住舒適、百年不毀等優點,深得當地居民的喜愛。

    又例如簡單、適用、有效、經濟的山東交通學院圖書館生態設計。該建筑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是一座地上5層、地下1層的現代化校園建筑,總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通過包括遮陽、自然采光、中庭和邊庭自然通風、圍護結構高性能保溫、水池替代冷卻塔、地道風等各種節能技術的運用,在設計中采用普通建筑材料,普通適宜技術,降低材料與技術成本。

    以人為本,關注時展進行建筑創作

    縱觀我國建筑發展史,從秦磚漢瓦到唐代的斗拱,再到宋、清的營造法式,每朝每代都在傳承與創新中變化,都具有那個時代的歷史文化和技術烙印,都是“新的時代建筑”。

    如果建筑無法圍繞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那么就將停滯不前。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社會發展帶來社會觀念的變化和思維模式的更新,極大地影響著人們的審美觀和價值觀,社會生活方式也發生很大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節奏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斷變化。而建筑的空間與形式,是人們某一種生活方式的直接物質與精神。

    以人為本,就是設計者將自身融入到使用者的世界中,細心發掘特定區域的人們在時代的變遷中,他們的生活方式,心里感受和需求是什么。如今設計者經常缺乏的是對生活的體驗,對當地生活的深入了解,對老百姓的追求的是什么,喜聞樂見的是什么,以及氣候因素等等方面如果沒有生活體驗。實際上就很難創作出真正具有地方文脈、地域特點的建筑。

    繼承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建筑創作

    中國建筑文化源遠流長,有豐富深遠的文化哲理,創作思維上強調“天人合一”的整體和諧觀。中國又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地區地理條件、經濟、科技和建筑文化有明顯的地域差異,中國傳統的建筑文化正是由各個地區、各個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組成。

    一個有意思的例子,有人提出想要體會古代的唐詩宋詞的韻味,就要用陜西話去讀,同樣的道理,如果在建筑創作中沒有與當地傳統文化很好的融合的話,在建筑創作中可能會忽略很多建筑中最本質的問題。

    建筑屬性就具有地域性,就是依托地域文化誕生的,建筑脫離不了文化屬性。我國從南到北,從西到東,雖然氣候、環境、民族各有不同,建筑都包含有當地地域特征和文化的背景,由于不同民族在生存的地理環境、歷史淵源, 心理結構、倫理觀念及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建筑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載體, 其各方面都滲透著本民族的文化特點。

    對地方建筑形式提取與變形, 傳承具有藝術價值的建筑文化。比如美國SOM 事務所設計的上海金茂大廈通過對中國古代密檐式塔形象的成功抽象, 將高聳的體量分成幾段來處理。每段的高度自下而上逐漸縮減, 形成了密檐式古塔的意象, 在表達中國建筑的地域特征方面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綜上四點,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滲透,相互影響,我們應以整體的思維方式去進行地域建筑創作,辯證的分析當地經濟技術、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變化的差異,由宏觀到細節,由表及里,深入思考。”建筑是地域文化的載體,特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相對獨特的地域文化。我們在設計創作時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材制宜,尊重生活,強調品質,創造出既符合現代人們需要,又具有傳統特色的、具有生命力的地域建筑。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現代設計,仿古建筑,應用探討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中國古代建筑以木結構居多.木結構有很多優點,倒如卯榫結合整體抗震、雕粱唾棟藝術純粹、單體組合空間豐富等;但也有許多致命的缺點,例如取材匱乏、腐朽老化、制作復雜、單體空間單調等。現代鋼筋混凝土結構如何合理化、規律化的在古建筑中應用,使現代結構的仿古建筑既保持濃郁的中國古代特色又能摒棄木結構的致命缺點,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二、現代設計中仿古建筑的特點分析

1.現代設計中仿古建筑的概念簡述

中國建筑文化歷史悠遠,形成獨特,建筑物造型優美,結構嚴謹,宏偉中不失細膩,莊嚴中不失優雅。而“仿古建筑”一詞正式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但直到上世紀末學術界在理論上的探討, 褒貶不一, 可以說它經歷了一個坎坷不平的產生發展和成熟的過程。

仿古建筑形式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仿古建筑形式是指利用現代建筑材料或傳統建筑材料, 對古建筑形式進行符合傳統文化特征的再創造。狹義的仿古建筑形式是指利用傳統建筑材料, 在特定范圍內對古建筑的復原,嚴格講屬于文物修復范疇。

2.仿古建筑的特點簡述

仿古建筑通俗點講既是用現代的施工工藝體現古代建筑的外形。而我們知道由于古代建筑材料和理論的局限性,古建筑并不存在高層結構;故而現今的仿古建筑多以單層和多層為主。眾所周知,現代多層建筑多為砌體結構和框架結構。所以在仿古建筑中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主。

(一)中國古代建筑特點體現在使用木材作為主要建筑材料,并保持構架制原則。為了保護木材,表面需加油漆,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中國古代建筑形成獨具特色的彩畫制度,令世人嘆為觀止。鑒于木結構的耐火性很差且使用周期短,在現今建筑中已經不提倡使用;而構架制的結構形式和現在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極為相似:傳力途徑明確,主體的承重結構和圍護結構分開。這就說明框架結構是最能體現古建筑精髓的結構形式。這也為室內空間的靈活布局創造了條件。

(二)中國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種多樣的罩、掛落、隔扇、屏等自由靈活地分隔室內空間。但彩畫制度這一形式在現今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中也只能通過外貼或噴繪等裝修手段才能達到。

(三)中國古代建筑創造并使用斗拱結構形式,斗拱是中國古代建筑體系中所特有的形制,它既是梁和柱之間傳遞荷載以及承擔抗震作用的結構構件,又以其自身優美、華麗的造型而成為建筑的主要裝飾構件。集結構功能與裝飾功能為一體的精華所在。隨著現代結構形式及建筑材料的發展,斗拱這一重要的結構構件應用在仿古建筑中時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實質性作用,而僅僅作為一種具有觀賞性的裝飾構件。但是它作為古建筑的代表性構件是不可或缺的。

(四)中國古代建筑組群大多以庭院為組合單位:單體建筑沿周邊布置,圍合成中間的庭院。這樣的庭院整體風格是內向的:內部開敞而富于變化,外觀較封閉。按照中國的封建禮制觀念,庭院強調中軸對稱布局,以突出主體建筑,并求得整體的平衡。正是由于這種理念,古代建筑的單體建筑形式也是高度統一,無論是宮殿、寺廟、住宅等,不論其規模大小,外觀體形皆由臺基、屋身和屋頂三部分組成。這些特點難免單調,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古建筑的多樣性,而古代建筑師則從建筑組群沿軸線作多層次的縱身布局,從而使庭院變化豐富多彩的。而在古代園林的設計中這些特點并不明顯,原因是中國古代園林建筑以“師法自然”為原則,極盡自由靈活之能事。這才有了現在我們熟知的各式園林。

三、現代設計在仿古建筑中的應用

仿古建筑中應盡可能的以現在設計方式來使得各個方面的特點得到顯示。中國古建筑中以明清時期的蘇式園林古建最具代表性,也最為人們熟知;所以在仿古建筑形式中以仿明清蘇式古建為主。仿古建筑的主受力構件大體可分為:柱、梁、桁、檁、椽。傳力方向為:屋面椽檁桁梁柱;途徑明確,受力簡單。筆者將以一個簡單的仿古建筑設計做出分析。

1.景點的整體規劃

如圖1,該景點是為紀念一個上古凰落架”的傳說依山而建。簡單地分為兩個標高平臺。

首層平臺是一個小型的游園,二層平臺是圍繞一顆老梧桐樹的紀念游園。兩個高差所形成的兩個立面采用漢閼組合造型,第一立面兩組組合,中間設神道,通過神道臺階上至第一層游園平臺,該平臺采用對稱手法完成以鋪裝、落差廣場、旱地噴泉等要素組合的休閑廣場;第二立面一組組合,中間設過門閥門,闋門兩側分列兩組閣和宮墻,通過闋門上至二層紀念平臺。該平臺上設紀念亭和老梧桐樹遙相對應。其間夾雜綠化、鋪裝、廊道、水池等園林設計因素。

2.單體設計

如圖2,漢闋的造型古樸剛勁,別名鳳闋,能夠很好地突出該景點紀念。鳳凰落架”的古老傳說。將單體的闐分體量大小,前后不一地組臺在一起形成立面造型就要求單體的闊比例及大的構件仿古特點明顯,且利于現代結構施工。

設計中通過對古代漢鬩造型有選擇取舍,強調大形體的同時忽略某些結構細部,盡量通過小型裝飾構件體現古樸的昧道。單閆分上下兩層檐,中間是空口回音腔體,內置風鈴致枚,每當山風吹過鈴聲清脆引人尋覓。戧脊、覆瓦條等構件粗拙剛勁.線條挺拔。雙層闋頂面覆墨綠琉璃平瓦,其余外露面鋪青灰陶土磚。闋體正面中間置古式青銅浮雕。總體組合色調以青灰的闋墻、青灰的鋪裝地面、墻上銅制金屬花箍、古松柏、紅綠的花草構成既莊重又活潑的紀念場所。單體組合方面通過闋體的高低、前后錯落,材質的轉換,橫向豎向線條的對比,墻體古式花盆的點綴形成單體的統一,豐富的多角度觀感組合立面。

3.結構分析

如何用現代鋼筋混凝土結構百分之百解決建筑設計的思路,在基礎承載、基礎形式、墻體形式、闋頭形式、細部構件等方面分別對待,既要考慮安全合理.又要考慮經濟實用。由于該地盛產石灰石,所以在基礎和墻體上采用了M7.5水泥砂漿漿砌MU20石灰石,在圍頭標高范圍內采用了內部框架,兩層檐板和豎向腔板從框架梁上以折板的形式挑出,板厚100 mm,壬10配筋,根部由于雙層板厚承載剪力不是問題,主要荷載考慮板自重、瓦板重量、風荷載、雪荷載。內部框架柱基礎伸人漿砌石灰石滿足錨固,并每隔800mm環形拉結一道框架梁,框架梁內側挑出基礎板,上漿砌石灰石作為壓載。且為防止風的側向力,必須在框架基礎上砌夠足夠壓載的石灰石,防止闋頭的側傾。其余戧脊等構件按照加工尺寸,用細石混凝土9號鉛絲做骨架,壁厚15 mm,預制后,焊接在相應位置的預埋鐵件上。外露裝飾分90采用鋪裝、抹面涂料、斬假石等做法。

四、結束語

通過對現代設計在仿古建筑中的應用案例分析,對現代結構的仿古建筑借助古老傳說的優美意境,和諧地與景觀規劃有機地融為一體有了淺顯的認識和大膽的嘗試。該景點建筑建成后,給人以建筑總體布置。彰顯雄渾大氣,單體建筑突出沉穩厚重,細部裝飾刻意精雕細琢的感覺,是謂成功的現代設計思路,同時也成為人們在閑暇時觀賞、游覽、休閑、散步的理想場所

參考文獻:

[1]牛毅勝 淺析現代設計在仿古建筑中的應用 [期刊論文] 《山西建筑》 -2007年28期

[2]張向東 肖勝利 夏琪谷 洪勛 馬學 仿古建筑地震災后重建施工技術 [期刊論文] 《施工技術》 ISTIC PKU -2011年6期

[3]張福萍 仿古建筑結構設計實例簡介 [期刊論文] 《煤炭工程》 PKU -2003年9期

[4]謝海燕 淺談仿古建筑的設計――永定下洋溫泉度假酒店設計 [期刊論文] 《建筑設計管理》 -2012年7期

篇(6)

關鍵詞:祠祀建筑;中國傳統文化;儒家倫理

中圖分類號:TU-8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3)02-0001-04

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建設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中國傳統祠祀建筑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儒家倫理內涵進行研究,在當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歷史進程中有其深刻涵義。

一、中國傳統儒家倫理的內涵

所謂倫理,就是在人類社會中人與人,人與自身,人與社會、自然之間的關系、行為規范以及所涉及的各種哲學思考。關于儒家倫理,學術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綜合多數觀點,筆者從“三綱五常”“理想人格”及“社會責任”三個方面解析儒家對倫理關系、個體價值、社會責任的理解。

(一)三綱五常

傳統儒家倫理思想形同于等級制社會,注重等級次序,其中最重要的觀念就是“三綱五常”。“三綱”一詞到漢朝才有,孔子、孟子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指的是君臣父子之間的關系。如孔子曰:“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孟子言:“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因此,早期儒家所講的君臣父子關系,不是一種絕對的服從或上下卑賤的地位,而是一種相對的關系。“三綱”的提法到漢朝才正式出現,西漢儒學家董仲舒從天人關系出發,根據“天尊地卑”思想,建立了“三綱五常”。他認為,在人倫關系中,君臣、父子、夫妻三種關系存在著天定的、永恒不變的主從關系,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漢儒的“三綱”否定了人的獨立人格,與當代的人文主義倫理觀相沖突,是一種落后的等級觀念,阻礙了歷史的進步。五四及后來的社會主義,主要批判漢儒絕對僵化的“三綱”次序。“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整、規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系的具體行為準則。孔子提出“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關系的重要性。孟子則歸納為處理社會關系的準則,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儒家的“仁”就是愛人,過去儒家講愛人,包含階級區分;現在講愛人民,為人民服務,沒有階級區分,應肯定下來。“義”就是要態度公正。“禮”就是要有一定禮節。“智”就是要有知識。“信”就是說話算數,不說假話,不互相欺騙。這些是任何社會的人都必須遵守的起碼的公共生活規則。中國現代哲學家國學大師張岱年認為:“對‘三綱’應加以批判,對‘五常’應加以分析。仁者愛人,以及義、禮、智、信,應加以肯定。”[1]

(二)理想人格

儒家倫理內容豐富而且復雜。其核心是人格意識和社會責任[1]。孔子說:“天地之性,人為貴。”這是儒家肯定了人的價值。“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這是承認平民有不可奪的意志,有一個不可辱的人格。孟子說“憂樂天下”“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及“唯義所在”,反映了“理想人格”在人生中的體現。《禮記?大學》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意思是從天子到普通民眾,都是把建立理想人格看作根本。儒家所強調的理想人格,往往成為實現“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無私奉獻、勇于犧牲、愛國愛民”這些正面行為的精神支柱。儒家認為擁有“理想人格”的人實現了人的內在超越,代表了儒家追求的終極理念“道”或“理”。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是儒家倫理的一個核心內容。

(三)社會責任

儒家的一個特點是強調社會責任心,認為每個人對社會都有一定的責任[1]。儒家不認可彼岸世界,他們認為世界就是眼前的物質世界,所以儒家思想是入世的,是用來解決現實問題的。實現的手段就是“修、齊、治、平”。《禮記?大學》說:“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儒家從由近及遠、由己及人的原則出發,把改造社會、治理天下的社會責任歸結為個人的道德完善,并看成是萬事之本。“修身、齊家”是為了“治國”,是為了“平天下”,個人家族的和諧是為了整個國家、天下的和諧。儒家強調個體與群體、個體與社會之間的統一性,體現出了個體與群體、個人價值和社會責任之間的辯證統一。宋代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明末顧亭林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都反映了“社會責任”這一儒家倫理的思想核心。

二、中國傳統祠祀建筑文化中體現了儒家倫理內涵

中國傳統祠祀建筑和佛教寺廟、道教宮觀、天地祭壇等一樣,都屬于祭祀建筑。然而,佛寺及道觀供奉和祭祀的是佛教及道教世界的各種神佛,天地祭壇祭祀的是諸如天、地、日、月等各種自然神,而祠廟供奉和祭祀的是“人神”。祭祀建筑中用于祭祀“人神”的建筑叫祠祀建筑,主要建筑形式為祭壇、祖廟、先賢祠等。從中國祖廟建筑的發展歷程看,中國傳統祭祖建筑隨著祖先崇拜觀念的出現和祭祀活動的展開而誕生,又隨著祭祖活動的發展而不斷充實,并逐步制度化、規范化,而先賢祠又是祖廟演進和發展的產物,是祖廟和祭祀活動宗教色彩淡化,政治性、實用性增強的結果。

(一)祠祀建筑中的“三綱五常”

《說文解字》:“,履也,所以事神至福也。從示,從豐。”從“”字的詞源學考察,禮的起源和核心是崇拜、祭祀神靈和祖先。“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谷丘隆,民所取財用也……”是對原始人類產生自然崇拜和祭祀禮儀的最好概括。“禮”是中國傳統建筑的重要倫理內核[2]。儒家倫理的 “三綱五常”以“禮”的形式表現出來,重點體現在祭天、祭祖先、祭圣賢,直至今日還在影響著中國社會。祠祀建筑是儒家行“禮”的主要建筑場所,通過建筑形式、裝修風格、內外空間表現“三綱五常”要求的“尊卑有序、內外有別、仁義禮智信”的倫理內涵。

傳統祠祀建筑的建筑形式主要是祖廟和先賢祠。《禮記?曲禮》言:“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廄庫為次,居室為后。”[3]可見傳統中國祖廟的重要性與普及程度。由于歷朝以祭天為帝王專享特權,一般百姓則對天敬而遠之,各自祭自己的祖先,所以祖廟是祠祀建筑中分布最廣泛的一類。儒家倫理的等級次序主要體現在祖廟這種建筑形式、裝飾風格及規模中。如傳統中國祖廟分為兩類且不可逾越,一類是皇室、諸侯用于供奉祖先牌位和祭祀祖先的建筑物,這類祖廟被稱為太廟或宗廟,如北京的太廟等;另一類是臣子百姓用于供奉祖先牌位和祭祀祖先的建筑物,也被稱為家廟、宗祠、祠堂,如江西婺源的蕭江宗祠、廣州的陳家祠等。在裝飾風格及規模方面帝王諸侯、臣子百姓都有森嚴的等級區別,不可混淆。例如斗結構、龍鳳符號,朱黃顏色等只用于帝王。建筑規模上,臣子百姓的祠堂不能超過太廟。祖廟的作用是提供一個精神聯系的紐帶,通過祠堂祭祖的儀式強化血緣關系,強調家族內部的上下尊卑,宣傳孝悌忠信的倫理道德。儒家倫理的“五常”主要體現在先賢祠這種祠祀建筑中。如江西新余魁星閣、成都武侯祠、浙江鄞縣忠應廟等。《禮記?祭法》言:“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則祀之,以死勤事這

則祀之,以勞安國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8]按此說法,那些善于理政,勇于安邦,忠于國君,勤勤懇懇,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良將、名士、英雄等均在儒家祭祀之列,其實這就是對實現了“五常”理念的人的崇拜和紀念。

(二)祠祀建筑體現“理想人格”追求

孔子說:“天地之性,人為貴。”孟子說:“人人有貴于己者。”儒家強調人格,有人格意識。人格一詞,近代才有,古代叫“人品”。儒家特別強調人作為一個人的意義。儒家的理想人格以“五常”(仁、義、禮、智、信)和“五德”(忠、孝、節、勇、和)等形式體現,祠祀建筑文化中祭祀的對象就是那些實現理想人格的祖宗及先賢們。祖宗是人之生命的本源,對其崇拜和祭祀是人類對自身產生、繁衍的一種感激和報答的體現,在儒家文化中以理想人格“孝”的形式表現。“孝”有兩方面的含義:第一,尊祖敬宗。施孝(盡孝)的主要方式是祭祀,在宗祖廟中通過奉獻供品祭祀祖先,盡孝的對象是死去的先人,有一定的宗教形式。第二,傳宗接代。先賢祠則供奉著被儒家崇拜的圣人、忠臣、廉吏,名士等,體現了儒家文化對具有“理想人格”的人的敬仰和崇拜,起到了道德模范的作用。如代表圣人的曲阜孔廟;代表忠臣的杭州岳王廟;代表廉吏的開封包公祠;代表名士的江油太白祠等。

一般宗教如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等都設置彼岸世界,而儒家沒有彼岸世界概念,按照儒家的看法,世界只有一個,就是生活于其中的現實世界。因此,祠祀建筑祭祀的“人神”不是一般宗教意義上的“神”,而是在現實人生中實踐且成就“理想人格”的人,是先祖和“法施于民”者、“以死勤事”者、“以勞安國”者、“能捍大患”者等。另外儒家的“圣人”也有別于一般宗教所說的天使、佛或神仙,依舊是人,只不過是出乎其類、拔乎其萃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這些“人”承載著一個民族或家族的終極理念、歷史情感、生活理想及宗法關系等。

(三)祠祀建筑文化中包含的社會責任

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血緣聚落形態,對于血緣聚落來說,祠祀建筑(祖廟、先賢祠等)是聚落必不可少的公共建筑。它既是宗族象征,也起到了道德模范作用。傳統祠祀建筑承擔著個體啟蒙、文化傳承、道德教化的社會責任。在傳統農業社會中,基礎教育在家庭、家族、聚落中進行,宗族大姓在祠堂設立私塾,族內弟子在祠堂接受教育,個體通過在祠堂私塾學習成為合乎其社會規范的人。先賢祠中供奉的圣人、忠臣、廉吏、名士以及宗祠內祖宗起到了榜樣的作用。這使得祠祀建筑成為“道德的感化所”,個體從中受到道德教化和人格熏陶,使其服從家族和聚落的管理,每位成員從中明確了自己的社會角色,從而維護了倫理綱常。受到儒家文化影響的祠祀建筑還承擔著孤兒院和養老院的社會責任,使得族內的鰥寡孤獨廢疾者在祠堂能受到照顧。另外,祠堂還發揮著社會文化、娛樂功能,每年春秋祭祀或年節大慶,請戲班演大戲等。如今江西一些宗祠的戲臺,如江西玉山縣胡氏祠堂戲臺、弋陽縣李氏祠堂戲臺、樂平市鎮橋鎮程氏祠堂戲臺等,仍然保存完好,依然發揮著社區文化中心的作用。

三、結語

中國傳統祠祀建筑文化之所以體現出儒家倫理內涵,就在于他是儒家行“禮”及宣揚“孝悌”思想的重要場所。孔子的“禮”,包含內在精神和外在形式兩方面:其內在精神是維護當時的宗法等級制度及相應的各種倫理關系;其外在形式包括祭祀、軍旅、冠婚喪葬、朝聘、會盟等方面的禮節儀式。這些內容在中國傳統祠祀建筑文化中都有充分的體現。孔子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強調人類的“仁愛”精神始于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真情實感,這是人與人關系中最切近、最根本的感情。同時,孔子強調的“孝”,是“父慈子孝”。他所說的“悌”,是“兄友弟恭”。雙方的關系是相互的,對應的,所以,這種充滿人性色彩的倫理思想值得繼承和弘揚。

《禮記?禮運》言:“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3]這雖是傳統儒家的社會倫理主張,但也表達了當代人們對社會道德的樸素要求。中國在1999年就已進入了老齡社會,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回歸符合當前大多數人的利益,同時也為社會長期繁榮穩定發展奠定了倫理基礎。所以,在當代社會中加強傳統祠祀建筑文化的影響力,有助于弘揚“忠貞愛國、尊老愛幼”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同時也為重新構建社會主義倫理道德提供了一條新思路。

最后,關于祠祀建筑文化的儒家倫理研究有一點必須明確,即傳統儒家倫理在當代中國社會文化中的地位。在當今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我們可以且應該繼承傳統儒家倫理思想中積極的成分,吸收其合理的民主性的精華。文化不僅具有階級性,而且還有歷史的連續性[4]。中國傳統祠祀建筑倫理作為儒家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必然有“精華”(如“五常”“五德”)和“糟粕”(如森嚴的宗法等級制度)。如何傳承和發展,正確的態度是“揚棄”,即符合當前人類社會共同價值及道德觀的,弘揚之;不符合,則拋棄之。

參考文獻:

[1]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 儒家倫理與公民道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M].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6.

[2]秦紅嶺.建筑的倫理意蘊:建筑倫理學引論[M].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82.

[3]馮國超.禮記[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4]張和增.論儒家倫理思想的現代價值[J].無錫南洋學院學報,2007,6(1):80-85.

Confucian ethics in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classical Chinese ancestral shrine

CHEN Muchua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 P. R. China)

篇(7)

關鍵詞:戲臺建筑 祭祀 發展史 特征

Abstract:Chinese opera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ts rich. The Chinese on both sid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remains in the ancient stage, it is used as a supporting opera culture building, also opera like means deep, concentrated many charm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Stag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type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is the carrier of ancient opera culture, living fossil is ancient opera culture "". A love of Theatre building based 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stage building little problems, fieldwork in this paper,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troduces the origin, from the stage, focus on the stage of evolu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eriods of history stage change of contrast,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building history of.

Keywords: stage construction; sacrifice; development history; characteristics;

1. 戲臺建筑的起源與發展

與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樣,中國戲劇藝術起源于上古的宗教祭祀活動。宗教的祭儀樂舞演化出歌舞表演形式,宗教活動場所則演化出最初的歌舞場所--神廟戲臺[1]。

原始社會,由于生產力落后,極易遭到天災人禍的打擊。人們在面對這些不能被人力控制的疾苦、時疫、死亡等諸多問題時,都把希望寄托給鬼神天地、祖先亡靈,以求生生不息。因此,五花八門的祭祀敬神活動應運而生。而各種神廟祭祀形式,內容不外乎兩類:一是呈獻供品,二是獻演歌舞[1]。古時的歌舞獻祭,是神和凡人的精神交流。在那種大型聚集活動場景中,人們可以暫時放下煩惱苦痛,享受這一刻時歌舞帶來的精神洗禮。祭祀也由“敬神”慢慢轉為“娛人”。只有這時,人們才能不惜花費金錢而名正言順地得到文化娛樂[1]。這是歌舞祭祀得以廣泛傳播的內在因素。

秦漢以前,戲曲還依附于寺廟建筑而不能獨立生存,其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祭神獻祖。隨著它的影響漸漸擴散,在秦漢至西漢時期,戲曲表演不單單在人民生活中流行,也開始盛行于皇宮貴族之中,并成為上層階級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戲曲漸漸脫離對寺廟建筑的依附性,獨立出現在各個城市中,并且由開放場所逐漸轉變為室內場所。到了宋代,由于“里坊制”的廢除,城市形態處于一個開放熱鬧的時期,大城市中出現了各種技藝集中表演的瓦舍,內部有茶肆、飯鋪、書場、以及勾欄,觀眾需付費才能進去觀看。這個時候的戲曲已經發展成一種商業模式,戲曲演員不再作為公共表演而演出,而成為一種職業,并有了自己的固定模式和商業基礎。明清時期,戲曲的劇種、曲種、演出都達到鼎盛,各地區的戲臺建筑也競相精雕細琢,滿足人民日益發展的審美需要和視覺效果。清朝后期,由于清政府的軟弱無能,中華民族陷于水深火熱之中,戲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受到嚴重阻礙,許多優秀的劇種都流失,戲臺建筑也遭到破壞和毀滅,使戲曲文化一度受到打擊和衰敗。

2.戲臺的發展演變

“古戲臺”是指清末以前修建的有頂蓋的長久性戲臺[2]。那么研究戲臺,首先我們應明白,何為戲臺?是否是上臺表演的“臺”即為戲臺?是高于平地即可稱為“臺”?大眾普遍觀點是,戲臺即舞臺,是為戲劇演出而建的專門場所。我認為這種定義,沒有確切地將戲臺所界定的空間概念給講出來。

在戲臺的固定化演變過程中,戲臺形制經歷了三個階段:露臺、戲亭到形制成熟的廟臺,并由四面觀慢慢向三面觀、一面觀演變。

2.1露臺

露臺之名,早在漢代就有記載。《漢書?文帝紀贊》曰:“(文帝)嘗欲作露臺,召匠人計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產也,吾奉先帝宮室,常恐羞之,何以為臺?”以“露”稱臺,是因為上面沒有覆蓋。所以露臺可理解為露天之臺。早時的露臺,一般都是在大殿前用磚石建造一方形臺子,和殿基齊高相連。發展到后期,和殿堂相連的露臺,進一步發展為獨立的形制,和殿堂獨立開來,成為與殿堂遙遙相對而設立于庭院中央的露臺,這就向戲臺的建制邁進了一大步。

這時候的露臺表演形式,有學者認為還是觀者平視或俯視演出人員。這是因為中國封建社會等級尊卑關系中的“三教九流”,而戲子為下九流之列,所以就有《隋書?音樂至》里描述的“每歲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為戲場。百官起棚夾路,從昏達旦,以縱觀之,至晦而罷”[4];也有學者認為觀者是平視或仰視演出人員,因為當時露臺的高度有限,觀者與露臺的距離也不遠,這就決定了觀者看演出的角度,或平或仰,但很少俯視。我認為,前者是從統治階級角度出發,而后者是站在勞動階級層面來考慮。但不管何種觀點,這都給我們透漏一個信息:古戲臺尚未明確劃分觀者和演出者的高度。

漢代時期,露臺常是降神之所,用來招徠天神,為民間傳統的信仰建筑。唐代時期,露臺大量用于歌舞演奏,這在敦煌壁畫中俯拾皆是[5]。直到宋金時期,即使露臺已經廣泛分布于中國的北方地區,但露臺的功能始終是以祭祀為主,并不只限于歌舞表演。

2.2舞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的詩句展現了“亭”作為單體建筑的可觀性:從高度上統領畫面的視覺中心,起到了良好的視覺效果。這為后世建造戲臺提供了理論依據。

山西臨汾市牛王廟戲臺,是早期戲亭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戲臺。它獨立于庭院中,與其它建筑不相連,山門設在最南端,觀眾看戲,需繞過戲臺,戲臺屬倒座式,如果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不能同時修建戲臺和寺廟,這時,自然可先建寺廟,在寺廟前留下開闊的空間,待來日有了人力物力,再建戲臺,而不影響寺廟的完整性[5]。戲臺采用樂樓形式,為木構亭式舞臺,平面呈正方形,三面有墻,正面當臺口,無前后場之分。戲臺的建筑結構為“井”字形框架,頂部有單檐歇山頂或十字歇山頂兩種形式,是研究中國戲劇發展史的寶貴的實物資料。

這一時期的戲臺還處于“亭”這個階段,后臺與前臺的功能沒有區別開來,內部裝修也簡單,整體色彩感也單調,而且也沒有完全脫離對廟宇的依附性。

2.3成熟的戲臺

明清時期,觀戲成為城鄉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戲場建筑形式的改進,觀演關系的發展,多發生在明代。[6]戲曲內容在后期發展為兩軍對打的場景,其所相應的戲臺也不得不開始擴大,前后臺有了明確的劃分,一些戲臺的后臺甚至比前臺規模還要大。此時的戲臺在不同地區衍變出各種類型的戲臺建筑。

廟臺,即元代農村的戲臺,因為他們多與神廟相連,故稱之為“廟臺”。此時的廟臺,常以兩進院為主,坐南朝北,屋頂為單檐歇山頂。戲臺后設廂房,廂房常與山門相連,戲臺以屏風或屏門為隔斷,形成戲臺前后場空間,用樓梯連接。此時的廟臺不僅數量巨多,造型也精巧細膩,規模遠盛于前例,具有了很高的欣賞價值。

草臺,農村臨時搭建的戲臺。農村在趕上廟會的時候,當地人民都會請戲班,用草席、竹竿或木竿,搭出一個將后臺、前臺看棚結合在一起的臨時建筑。觀眾看戲多為仰視,通常為一面觀。草臺可以搭建在陸上,也可搭建在水上,依稀額南方地區也搭在船上,形成一個流動的戲臺。

茶樓,也可稱茶園,是清代興起的一種戲曲演出場所,即在茶園酒肆中設臺唱戲。開始的時候,這列建筑是以飲茶為主,看戲為輔,到后期卻成為專門的看戲場所。這類戲臺相對于草臺、廟臺的區別之處是,將表演場所放在室內,且觀眾的位置也有了明顯的等級之分。一般的觀眾坐樓下的散座,也稱“池子”,有錢的人家坐在樓上戲臺兩側的“包廂”。這類戲臺,觀眾看戲時三面圍觀。室內的戲臺對光線要求較高,演出的光線也由自然光變成人工光照,相當考究。

3.演變對比

“戲臺”,引用《中國古戲臺建筑史》[4]中羅德胤先生給出的定義,為“以戲曲表演為主要功能的有頂建筑”。這一概念,我認為,將中國戲臺建筑的發展、功能及空間都道了出來。縱觀中國戲曲建筑史發展,中國戲臺建筑在多方面都表現出各種演變形制。

從屋頂形式上來講:由的露臺到歇山頂的戲亭,最后屋頂得到解放,各種繁復美麗的屋頂形式都被用與戲臺建筑,發展到后期卷棚、懸山、硬山、八角攢尖等等。在中國古建筑中,屋頂是建筑的第五個立面,其形式具有嚴格的等級制度[7]。明清時期,民居多以硬山為主,戲臺作為酬神祭祀的舞臺,其禮制等級高于民居,但又非官式建筑,因而戲臺不得采用廡殿頂。

從戲臺裝飾上講:從最初少有裝飾近乎簡陋到繁雜裝飾極盡奢華。后期的戲臺,從講究實用的柱礎到雕刻精美的隔斷,從名人志士題寫的匾額到平仄協調的楹聯,從裝飾性極強的雀替到交錯復雜的藻井,把民間藝人的創造思維和藝術積淀都鐫刻在古戲臺一磚一石上。但是在這看似變化巨驟的面目之下,不變的一直都是是一個審美趣味復雜,藝術氣質對立,充滿矛盾的神廟戲臺:神秘與直白、典雅與庸俗、質樸與豪奢等等[8]。民居和神殿裝飾所表現出的不同藝術氣質和精神追求,源于宗教的神性和世俗的閑適,而神廟戲臺作為人神交流的工具和場所,成為人們這兩種情感需求的統一體。

4.結束語

戲曲,是中華文化精髓之一。它不僅是歷史故事的再現和重演,同時它本身也是一部歷史。戲臺,是戲曲的載體和活標本,隨著戲曲的誕生而誕生,也隨著戲曲的發展而發展。戲曲,在繁華落盡、燈光暗淡之下后,使人們帶著意猶未盡的心情離開,而戲臺建筑卻始終留在原地,等著下一場節目的盛大演出。它本身所蘊含的人們對神靈的崇拜、敬畏,慢慢發展成為古人自娛自樂的精神寄托。這之中,戲臺的演變,發展、繁榮、衰敗,都伴隨著它建筑本身的一層層加工、雕琢、修飾,發展成為今天成熟的戲臺建筑,在中國建筑史上成為特色鮮明的單體建筑。既是研究中國建筑史不可或缺的歷史資料,更是我們值得保護、研究,發揚光大的中國建筑文化。

參考文獻:

[1]高琦華.祭祀樂舞與神廟戲臺[J].中國戲曲學院學報.2009,(8):1-3.

[2]田雪鷹.承載民族精神與情感的古戲臺[J].中國社會科學學院報.2008,(3):1-5

[3]喬忠延.山西古戲臺[M].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第一版.2004.

[4]羅德胤.中國古戲臺建筑[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

[5]高琦華.戲臺考究[J].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03,(6)

[5]薛林平,陸鳳華. 山西寺廟戲場建筑研究―――戲臺位置剖析[J]. 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3):21-48

[6]薛林平,王季卿. 山西明代傳統戲場建筑研究[J]. 同濟大學學報.2003,(3):10-11

[7]潘谷西.中國建筑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第四版.2001

[8]徐力凡.明清古戲臺建構的裝飾性與南北對比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2013(5)

[9]林然.福建民間信仰建筑及其古戲臺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2007(6):5-9.

[10]薛林平.湖南傳統戲場建筑研究[J].建筑歷史期刊.2009,(2)

[11]喬艾藝.江蘇書院建筑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2013,(5)

[12]吳健.祁門古戲臺場地建筑探析[D].碩士學位論文.2006,(6)

[13]薛林平. 浙江傳統祠堂戲場建筑研究[J].建筑歷史.2008,(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丰满少妇性开放视频| 少妇下蹲露大唇无遮挡| 激情内射亚州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法国少妇xxxx做受| 少妇系列之白嫩人妻| 在线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 人妻丰满av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 18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bbw极品另类| 男生女生在床上插插插的免费动漫| 特级毛片在线大全免费播放 |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18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电影 | 绝顶高潮合集videos| www国产内插视频| 亚洲aⅴ天堂av天堂无码麻豆| 欧美人与牲动交xxxx| 国产片av国语在线观麻豆| 少妇内射高潮福利炮| 苍井空浴缸大战猛男120分钟| 第一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图图等你|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美女裸体跪姿扒开屁股无内裤|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色欲人妻aaaaaa无码|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青草久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一区| 丝袜美腿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