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中學思想品德論文

中學思想品德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0 14:52: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學思想品德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中學思想品德論文

篇(1)

政治觀點實際上來源于生活的總結,是對人類生活經驗的歸納,生活結合知識,交相輝映,讓學習變得有聲有色,用生活中的事實去驗證觀點,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政治觀點不在是空中樓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會深刻周詳。學習《正確認識自我》一課,我破臼除窠,模擬成一場綜合性的拓展活動,播放音樂、即興表演,可以登臺演講,可以引吭高歌,我出一些帶有政治觀點但是有趣而且常見的題目,讓學生回答,要求聯系生活實際,不能憑空杜撰,學生回答、小組評論、大家議論、教師總結。課堂氣氛其樂融融,學生群情踴躍,課堂上氣氛活躍。思想品德教師要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向社會、走向實踐,開展社會調查、現象觀察,廣泛收集信息,努去發(fā)現問題,運用已有的知識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與結論,這也是鍛煉學生積極思維的好方法。

二、實踐有利于理論聯系實際

課本上的道理是確鑿而翔實的,課本的榜樣是感人的至深的,可是在實際生活中并不都是如此,有關理論常常與學生的生活相距較遠,初中學生由于其生活閱歷,知識水平的有限,對思想政治理論的許多概念原理直接了解有一定的困難,很難把課本的理論知識有效地聯系到自己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中去,這就需要借助實踐的力量了。增強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來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如在上《維護消費者權益》時,讓學生自編自演這樣一個小品:一個身穿馬褂的老頭在地上,正在口若懸河地向圍觀的觀眾吹噓自己的藥如何神奇能包治百病,這時不小心帽子被擠落在地上,原來他是個禿子,既然你的藥能治百病,為什么不先治自己呢?騙局被揭穿了,他是賣假藥的騙子,為了避免更多的人被蒙騙受害,問大家應該怎么辦?學生都說:“送派出所。”短短幾分鐘,不僅激活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思維,而且還使學生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

三、溫故知新的價值

舊知識必須不斷溫習,才能夠加深記憶,這樣,原有知識能激活,和新知識融匯,新舊知識連帶的方法多多,比如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巧妙的提問,還有通過小測驗等激發(fā)回憶,對已學的知識進行鞏固,通過對原有舊知識的喚起,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把舊知識當做橋梁,這樣非常有利于新知識的進入和接受。教師帶領學生,檢查舊知識的要點,檢查復習的方法很多,要避免枯燥,目的在于激活,形式多多益善,可以是口頭問答,可以是單詞默寫,可以是搶答,可以是黑板書寫在檢查課外作業(yè)之后,教師要及時批閱回復,學生的錯誤要糾正到位和及時,要給予一定的評價,優(yōu)秀者要不吝贊美,設若有缺點,糾正后要給予解釋和說明。一般而言運用五級記分法或百分制記分法,形式多種多樣,活潑生動。教師檢查復習的內容可近可遠,近也許是上一次課上學習的內容,遠則或許是上學期學過的內容,有機結合,根據學習的新內容,教師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讓問題趣味橫生,盡己所能創(chuàng)設新穎的情景,讓課堂熱情洋溢,群情激昂。

四、認真分析思想道德建設的策略

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是提高中華民族整體素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現在,我國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約有3.67億,占總人口的28%。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不僅關系到現階段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而且關系到我們民族未來的素質,關系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堅持執(zhí)政為民本質要求、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具體體現。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就是要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3.67億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發(fā)展成才,牽動著億萬家長的心,關系到億萬個家庭幸福,關系到社會的和諧與安定,是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完成這一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后世。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重要的戰(zhàn)略任務,又是緊迫的現實任務。這是因為:從客觀上看,近年來國內外情況的深刻變化,使未成年人成長的環(huán)境更加復雜,他們的思想道德建設既面臨新的機遇,也面臨嚴峻挑戰(zhàn)。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為我們學習世界各國先進文化提供了重要條件;同時腐朽文化通過各種途徑對未成年人進行滲透,資本主義腐朽生活方式對青少年的影響不能低估,尤其是資本主義文化垃圾和腐朽生活方式與一些先進的文化成果摻雜在一起,魚龍混雜,瑕瑜難辨。其傳播又以高科技手段為媒介,影響面廣,滲透力強。未成年人世界觀、人生觀尚未形成,涉世不深,缺乏對真善美、假惡丑的識別能力,很容易受到腐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尤其是社會轉型期,市場經濟體制和民主法制不健全,社會上還存在種種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消極因素,給未成年人成長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加上社會轉型期社會問題比較突出,收入差距凸顯,就業(yè)問題嚴重,未成年人過早地感受到未來競爭的壓力,有些人對前途感到茫然和困惑。如果說人的正確思想來自社會實踐;錯誤思想觀念也往往同人在社會生活中的消極體驗有關。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和廣泛存在的不公正現象,有的未成年人感到難以理解,無所適從;有的在求學、就業(yè)、交友等問題上已經有了初步的消極體驗;不少人正在經歷“成長中的煩惱”,對自身前途難以把握。未成年人沒有學會辯證地思考問題,不善于區(qū)分主流和支流,不能正確對待生活中的黑暗面。久而久之,心靈就會受到傷害和扭曲。

五、結語

篇(2)

關鍵詞:思想品德 課堂教學 培養(yǎng) 創(chuàng)造思維

新課程標準指出:“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社會的變化發(fā)展對人的思想觀念和道德品質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和更高要求。初中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fā)展和學習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階段,處于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發(fā)展上得到有效幫助和正確引導。”而近幾年來,隨著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深入,許多老師深感初中思想品德課難上,現在的學生難教。學生的體會是思品課沒有新意,枯燥無味,這極大地影響思品課的教學效果,更難以實現思品課的智育和德育雙重功能。筆者認為作為思想品德教師,在新課改的形勢下,無論從教學方法上,還是教學思想、教學觀念上都應該深深反思,找出應對之策。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探討了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

興趣是創(chuàng)造的動力,成功的先導。興趣是創(chuàng)新的啟動器,也是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的必要條件,興趣會促使你產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會吸引你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創(chuàng)新活動中去,主動積極地追求、探索、想象和創(chuàng)造。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我們不妨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或者巧設疑問,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用興趣來吸引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創(chuàng)造,就要勤于積累各方面的素材,巧于設計問題、情境,善于駕馭語言技巧,將引人入勝的寓言,幽默的故事,生動活潑的奇聞趣事、漫畫、圖片等通過電化教學手段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去,讓學生每節(jié)課都有新鮮感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有可能帶著愉快、高漲的情緒去克服一切困難,執(zhí)著地去探求。要鼓勵學生表現與眾不同的創(chuàng)見,提倡個性化發(fā)展,對學生提出的不合理的問題應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這種教學民主的思想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個性。在這方面,教師要善動腦子,肯動腦子,舍得下功夫,做課堂教學改革的有心人,采用有效方法的手段,激發(fā)學生興趣,激活課堂教學,進而改變學生對政治課不感興趣的狀況。學生愛學了,課堂活躍了,師生融洽了,成績提高了。可見,只要教師充分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去啟發(fā)誘導,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一定能使學生愛學習,促使學生產生創(chuàng)造意識。

二、巧妙設疑,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學實質上就是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教師在課堂上巧妙地提出問題,有了疑問,學生就會積極思考,這時教師就要承擔授業(yè)、解惑的責任了。先讓學生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通過引導,激勵學生去尋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當學生得到成功喜悅的同時,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也得到發(fā)展。要鼓勵學生質疑,向教師提問題,要學要問,學問學問,有問才有學,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發(fā)現問題,而不是單純地被動地思考教師提出的各種問題。教師質疑和學生提問,不僅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而且會增強教學效果。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要結合社會實際和學生自身的認識情況,通過質疑來讓學生思考問題,允許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恰恰是這些問題反映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所謂方法和學習需求,解決好這些問題正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最佳教育點。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尊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調整講課程序,引導學生在解決自身問題的同時,把握好教材的內容。

三、拓展教學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中組織興趣活動與小論文比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性不足的缺陷。興趣活動可以就一門課的內容來組織。興趣活動小組可以是長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小論文比賽是就大家所關心的某個社會熱點問題開展的論文比賽。論文比賽要有計劃、有安排,包括比賽次數、比賽內容、比賽形式等都應納入教師的教學工作計劃。教師對學生的論文比賽要給予必要的指導,包括課題選擇和設計的方法、資料收集的方法、資料整理和研究的方法、論文撰寫與修改的方法等方面都要給學生必要的指導和幫助。興趣活動和小論文比賽的作用:一是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和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思想品德教學內容的理解,將所學的內容運用于實際生活;二是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分析認識社會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受到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三是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增進同學間和師生間的團結和友誼。興趣活動和論文比賽的組織簡單易行,值得每一個思想品德教師積極組織和開展。這樣更有利于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健康發(fā)展。

四、重視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目前很多學生認為學習思想品德課沒有用,學習是為了應付考試,為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學習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授課時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學用結合的原則,向學生闡述與思想品德內容有關的當前國際國內熱點問題,引進黨的方針政策;引進我國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新材料、新觀點、新問題;引進社會生活中的軼聞趣事,不斷擴大學生的視野,用新知識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像教育家贊可夫所說的,要把沸騰的生活“請進”課堂來,讓“大社會”走進“小課堂”。例如講授“祖國統(tǒng)一”時,我為學生補充近幾年勢力分裂祖國的一系列活動,以及我國《國家法》的制定時事材料,引導學生分析活動的本質。實踐是認識的第一源泉,新課程強調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注重學生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活動,這將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的理性思維提升到一定高度。

總之,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它是依據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fā)人的智慧潛能和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我們應努力追求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以適應知識經濟和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思想品德評價 存在問題 對策分析

一、關于中學思想品德評價的文獻綜述

重慶市巴縣中學教師郭榮在其論文《淺談中學生思想品德評價的不同方式》中提出品德評價對學生的品德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它引導廣大學生,按照國家對中學生的基本要求這個標準方向去努力;它指出中學生品德的優(yōu)劣程度,行為表現的好與差、正確與錯誤,發(fā)揮診斷功能;它能引起學生強烈的情緒體驗,激起行為動機,進而發(fā)揮強化良好品質,抑制不良品質,起到揚善抑惡的作用。席家煥在其論文《中學生思想品德的定量平價》指出學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也是個體思想品德方面知、情、行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由量變到質變的矛盾運動過程,雖然中學生的思想復雜多變、千發(fā)萬別,但不是虛無漂緲.不可捉摸的,它和其它事物一樣,是可以用數量來表示或量化的。馮建軍在其論文《學生思想品德評價的量化方法探討》一文指出,所謂思想品德評價就是教師、學生群體(包括自己)依據一定的社會評價標準,對學生的道德品質、思想行為等做出一定的價值判斷。思想品德評價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促進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在我國傳統(tǒng)的學校管理中,學生思想品德的評價一向采用等級記分的方法,即用甲、乙、丙、丁或優(yōu)、良、中、差四等表示,這種方法雖容易區(qū)分學生的品德等第,便于實行,但劃分時標準很難把握,且有點粗略。粉碎“”后,適應高考的需要,實行了品德操行評定法,這種方法對學生品德考查,只寫評語,不分等級,利用這種方法雖然簡便易行,能反映學生思想品德的主要特點和發(fā)展狀況,也曾對中學教育和高招選優(yōu)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這種只用語言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定性描述,往往是寫得模糊、抽象、籠統(tǒng),難以區(qū)分學生品德存在的差異,不利于比較。近幾年來,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下,學生的操行評語多是只寫優(yōu)點,不寫缺點,使得招生工作者根本無法擇優(yōu)。

二、 “人本”評價與“績本”評價

(一)對“績本”評價的審視與反思

所謂“績本”評價,即以學生的成績作為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依據,成績好的學生,一般都冠以“思想好,有上進心”,可以獲得較高的品德等第,而其它的品行表現只作為一般性的考查。這種“一俊遮百丑”的現象長時間的存在,即使在品德測評中加入了思想、心理等其它方面的指標,但在實際測評中,這些也被看作軟指標,是只能憑印象進行模糊評價的。這種只重學習成績的評價往往事與愿違。事實上,成績好的學生,并不一定思想好、品行正、求上進,他們也可能存在思想上、心理上,甚至學習動機、態(tài)度和習慣上的種種問題。

(二)“人本主義”對評價的意義

關于人的學說,科學地揭示了人的本質,認為“人是一切物的尺度”,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發(fā)展的觀念。我國改革開放背景下興起的教育人本論,是以辨證唯物主義為指導的、融我國儒家“人本”教育傳統(tǒng)與現代西方“人本主義”教育理論于一體的教育思潮。其基本涵義是:發(fā)現人的價值,發(fā)揮人的潛能,發(fā)展人的個性,促進人的全面提高。

(三)全面評價學生,正確處理好“人本”與“績本”的關系

人的發(fā)展是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人的發(fā)展應當是全面的發(fā)展、整體的發(fā)展和個性化的發(fā)展。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是需要的,但是,中學生品德評價更應當是對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發(fā)展作全面的評估。評價中要正確處理好“人本”與“績本”的關系,以人為本,體現全面發(fā)展原則和個性化發(fā)展原則。

三、當前思想品德評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品德測評指標的設計問題

科學的品德測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指標體系的科學化。從目前的品德測評工作的實踐來看,指標體系的設計質量依然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其中問題較為突出的便是指標體系的可操作性問題。

在現實中,人們?yōu)榱饲蟮弥笜说目刹僮餍裕瑢⒅笜梭w系設置得過分細致和具體,甚至出現了包含幾十條指標的龐大指標體系。但其效果卻適得其反,由于其過大過重的工作量而不被人們所歡迎和接受。但如果指標過于籠統(tǒng)、抽象,人們無法通過指標去獲得有關應測評對象的思想品德特征的信息,那么,測評的有效性就會受到影響。因此,如何兼顧品德測評指標體系的客觀性和可操作性是品德測評研究中人們關注的重點。

(二)品德測評的量化問題

目前,全國各地中小學品德測評,普遍喜歡實行量化。科學而又合理的量化具有現實意義:有助于克服品德測評過程的許多主觀臆斷性;有助于提高學生品德測評的效率與效果;有助于德育管理與德育研究;有助于強化德育工作。

“量化”是否能全面、真實、精確地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量化”實際上只重視對學生行為結果的評分,并不注意行為過程,因此有些學生的行為不是出于對品德測評目標的自覺遵守,而是為了躲避扣分,爭取高分,是一種表面行為。這樣就導致學生品德得分的多少與他們的實際水平掛不上鉤。

(三)思想品德測評方法實踐可行性的問題

在思想品德測評中,人們總是刻意追求它在理論上的完善性和方法上的先進性。如目前有關研究人員提出采用模糊數學或其他先進計量手段的測評方法。雖然它們在技術上都有一定的先進性和科學性,但中小學教師卻不愿接受或難以接受,主要是計算操作繁瑣,不便人們使用。

因此,如何使思想品德評價更具針對性,能科學而準確地確定學生發(fā)展的水平,仍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繼續(xù)進行探索。

(四)評價目標不夠明確,評價的標準不夠科學的問題

目前的思想品德評價過程中卻存在著評價目標不明確的現象。很多學校"為了評價而評價",沒有真正意識到這項評價活動的重要性,弄清楚所要達到的目標。他們僅僅將之作為學校德育工作不得不完成的一部分。中學階段,包括入黨、評優(yōu)、高考升學等等一系列的活動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對學生思想品德狀況的考察。在這種壓力之下,學生為了自己的前途,學校為了升學率和榮譽,往往就會將這種品德評價活動給"利益化"。這種評價目標的扭曲勢必影響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整個德育工作的質量。

(五)評價的方法和主體過于單一,不夠多樣化的問題

評價方法的單一性在這里主要表現為:評價主體只重視定性評價或者只重視定量評價。不可否認這兩種手段在學生思想品德評價方面都有各自的優(yōu)點,但是單獨使用所得到的評價結果卻都是缺乏科學性的。定性評價的優(yōu)點是可以讓人對于被評價者的思想品德有個整體、宏觀的認識。缺點是這種評價不能很好地展示學生們品德發(fā)展的歷程。

四、針對當前思想品德評價中存在問題的改進建議

思想品德測評雖然存在諸多問題,但對學生道德的發(fā)展仍具有積極意義,仍然是德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我們提出一些對中小學的思想品德測評進行改進的建議。

(一)完善評價內容、建立科學評價標準

1、不斷完善評價的具體內容

針對測評標準、內容的不確定,我們認為應該保留真正意義上的道德品質的內容,將其他非道德教育的內容放入其他相應的測評之中。比如,以一般人們常用的品德檢測與評定指標體系的結構形式為例,品德分為道德品質、法紀品質、政治品質和思想品質四個部分。每一個部分之下,又分為不同的內容。但真正屬于學生道德發(fā)展范疇的并不多。法紀觀念中的學法、守法和用法,與法制教育的關系更為密切。政治品質中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觀念、社會主義公民意識和主人翁精神、社會主義民主生活習慣,則與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對這些內容的評價不應在道德評價中進行。只有比如家庭道德心、社會公德心等內容才是道德教育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因此也才是品德測評的主要內容。讓思想品德測評真正做到名副其實,是品德測評發(fā)揮作用的基礎。

2、建立科學合理的品德評價標準

在整個道德評價過程中,擁有一套科學合理的品德評價標準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評價活動只有按照統(tǒng)一的標準才能使得評價結果具有可信度。

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品德評價標準,首先存在一個依據的問題。"究竟我們應該依據什么來確定這一標準?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努力:第一,國家出臺有關德育工作的法規(guī)、政策。第二,不同時期社會需要。

依據問題解決后,還有另一個更現實的問題:怎樣建立一套合理、科學的思想品德評價標準。這里,有兩點必須要堅持,既要考慮評價標準各項指標的完整性又要本著"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原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當然,在評價標準中還存在一個評價指標權重的問題。在如此數量繁多,關系復雜的評價指標中,究竟應該怎樣對每一個具體指標內容設置分值,協(xié)調各項評價指標之間的分值分配,這都是需要仔細探討的。

3、推動品德評價的方法和主體的多元化

現今學校大多采用評語評價法,等第評價法等或定性或定量的評價方法。這些方法在實施過程中都有它們各自的優(yōu)點,但是如果只片面地采取某一種方法就難免會使評價過程帶有主觀性,評價的結果缺乏科學性。總結國內外對于品德評價方法的研究成果以及當前中國中學生思想品德評價的現狀,我們認為以下幾種方法可以說都從不同的角度推動了其多元化的進程,在現實都具有它們各自的可行性。

這種多元化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首先,以班主任為代表的教師仍然是重要的評價主體。其次,同學之間的互評也十分重要。再次,中學生自己既是評價對象同時也是評價的主體之一。最后,與學生關系最為緊密的家長也是重要的評價主體。

(二)建立動態(tài)、靜態(tài)相結合的測評模式

動靜態(tài)結合的模式有利于改善測評方法不科學所帶來的問題。靜態(tài)特征是在測評中易被發(fā)現、容易進行測量的。但學生的道德發(fā)展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應該歷史地進行測評。在測評中,常常進行的是相同年齡段學生的橫向比較,忽視了每個學生自身的動態(tài)發(fā)展。學生的每一個進步,都是教育者應該珍惜的。如果不能在測評結果中及時地反映出來,就容易錯失道德進步的關鍵期。考慮到學生面對分數有可能產生的負面反應,有的學校拋棄了分數,為每一位學生建立個人的5成長冊6,教師和學生共同將道德成長的一點一滴記錄下來。學生脫離了分數,放下了包袱,為自己的進步而自豪,也在記錄自己成長的同時自覺地思考道德問題,不斷地反省、提高。這就是一種很好的做法。現代學校中,同輩群體對青少年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我們應考慮建立個人縱向測評與群體橫向測評相結合的測評模式。讓學生不僅知道自己的發(fā)展狀況,更能了解同輩群體的狀況。不單有自省而且有比較。這樣,能更好地促使學生道德水平的提升。班主任在評語中要指出學生的優(yōu)點、需要努力的方向,應以表揚鼓勵為主。

(三)改變測評結果的不恰當使用

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道德注重自身修養(yǎng),是一種發(fā)自個體內心的對道德自我完善的追求,是對自己道德的提升的渴望。使中小學生的品德測評結果成為學生對自己成長的認識,才是品德測評結果超越性、非功利性的使用之法。如果我們的測評的結果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思考自己的道德水平有了多少提高,是如何達到這一提高的,將教師的注意力吸引到思考自己道德教育中的優(yōu)缺點,將各級各類教育行政部門的注意力吸引到思考如何建立更好的行政措施幫助青少年道德發(fā)展的道路上來,這樣我們的品德測評才會走向更美好的未來。在改革和發(fā)展的時代,道德教育任重道遠,改善中小學品德測評更是迫在眉睫。我們呼喚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關注品德測評,改進我們的品德測評工作。

(四)重視品德評價結果的反饋

既然我們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評價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他們的德性,提高他們的思想品德水平,那么僅僅獲得評價結果是遠遠不夠的。要真正將它們反饋給每位學生也就是眾多評價對象身上才算真正實現它的價值,整個評價過程才算完整,評價才能發(fā)揮它的引導和激勵的功能。因此,我們必須在評價活動的最后將評價結果反饋這一工作真正重視起來。

參考文獻:

[1]吳剛:《現代教育評價基礎》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4.7

[2]周謙:《教育評價與統(tǒng)計》[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8

[3]金娣.王剛:《教育評價與測量》[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11

[4]祝佳佳:《中學思想品德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D]2012.5

篇(4)

時事熱點與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機結合,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還能培養(yǎng)學生運用書本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使時事政策教育滲透到學生思想的深處,充分發(fā)揮時事政策教育的育人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將時政熱點引入思想品德教學

教師是學生獲取知識途中的指路人。作為思想品德教師,應拋棄應試教育思想,致力于改革課堂教學,充分挖掘、研究時政熱點,創(chuàng)設情境,將之引入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使學生學之有趣、思之有味。

1. 課堂滲透。教師應將時政熱點作為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來開發(fā),將教材中的基本理論與時事政治內容相聯系,使基本理論更具體、更生動、更具說服力,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例如,在講述到《和平與發(fā)展是時代的主題》這一節(jié)知識時,我將最新的時政熱點――朝韓危機問題引入到課堂,2010年韓國“天安號”事件后,朝韓兩國摩擦不斷,美國不停攪局,以藉此鞏固其在東北亞的軍事和政治影響力,而中國則呼吁在六方會談框架內通過對話協(xié)商妥善解決各方關切,實現半島和平穩(wěn)定及東北亞的長治久安。這個事件給我們哪些啟示?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興致勃勃地列舉出相關的知識點:A. 和平與發(fā)展是時代的主題,求和平、謀發(fā)展、促合作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B. 但世界的和平局面又是不穩(wěn)定的,各國人民仍然面臨著爭取與維護世界和平的艱巨任務C. 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威脅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主要根源D. 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地區(qū)穩(wěn)定的重要力量。

2. 時政開講。每節(jié)課開始時抽出2到5分鐘,簡潔、快捷地播報新聞。多年來,我一直堅持這樣做,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愉悅中增長了知識。

3. 用時政熱點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我將具體的操作步驟概括為三步。(1)準備環(huán)節(jié):搜集社會熱點。教師應有敏銳的政治眼光,捕捉反映當前國內外形勢發(fā)展的熱點信息。(2)基礎環(huán)節(jié):仔細研究社會熱點,找到和思想品德教學的結合點。教師應將熱點信息與教材知識點巧妙地結合起來,把與教材內容有關的社會熱點、焦點問題作為背景材料,讓學生在學習中解決社會生活的實際問題。(3)關鍵環(huán)節(jié):課堂中運用社會熱點創(chuàng)設思想品德教學情景。這也是時政熱點切實走進思想品德教學的落腳點。

4. 將時政熱點作為試題的背景材料。以時政熱點作為背景材料中佛山近幾年中考命題的一大特色,因此,我們在中考政治復習備考中,力求體現這一基本特色,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例如,在復習到《大力發(fā)展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這一節(jié)內容時,我結合佛山最近提出的“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文化先行”的熱點,設置了一道問答題:

材料一:2010年8月17日,上海世博會佛山案例館舉行開館儀式,50個紅色CHINA功夫李小龍雕塑震撼亮相。活動期間,在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qū)“未來城市館”,以“文明傳承的佛山模式――陶文化在佛山的過去、現在、將來”為主題的展示,受到了世界各地游客的青睞。

材料二:2010年11月29日,歷時三載、由市政府斥資3000萬元的祖廟全面修繕工程圓滿竣工。千百年來,祖廟承載著佛山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借此契機,祖廟恢復傳統(tǒng)的秋祭、鄉(xiāng)飲酒禮活動,并賦予其更加包容的新內涵。

材料三:2010年10月14日,佛山召開“智慧佛山,文化先行”工作會議,提出通過三至五年的努力,基本建立起適應“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戰(zhàn)略要求的文化發(fā)展格局,打造“文化魅力之城、文化創(chuàng)意之城、文化民生之城”。

⑴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請您回答:祖廟的全面修繕對佛山的發(fā)展有何積極意義?(6分)

⑵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佛山在開展“智慧佛山,文化先行”工作中,應怎樣將佛山打造成為文化魅力之城?(4分)

5. 指導學生做社會調查。結合綜合探究課,指導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點滴知識都在實踐中得到印證和升華。

6. 指導學生撰寫政治小論文。政治小論文具有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特點,在社會政治考試中也曾出現過這種題型。通過撰寫政治小論文,教師可以促使學生運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觀點來分析和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增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在實踐環(huán)節(jié)中學習和把握時政熱點

良好的氛圍可以促使人形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使人受益終生。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應養(yǎng)成關注時政熱點的習慣,營造隨時隨地關心時政熱點的良好氛圍,在實踐環(huán)節(jié)中學習和把握時政熱點,逐漸形成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

1. 設置時政專欄。在黑板報設置“時政熱點”和“時政熱點點評”專欄,安排關心時事、有條件獲取時政新聞的學生負責每天把時政新聞抄寫在專欄里,無需太多,每天的頭條新聞即可。學生可以固定,最好能夠輪流。“時政熱點點評”專欄,起初可以老師帶頭作一些簡單的點評,帶動學生作點評。專欄每天刷新一次。若學習時間太緊張,也可一周刷新一次。

2. 閱讀報刊。學校、班級征訂《佛山日報》《時事》《中學生時事政治報》《半月談》等報紙雜志,學生每日課余時間抽空閱讀,養(yǎng)成愛讀書看報的好習慣,積累時政知識。

3. 觀看時政節(jié)目。學生每天看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周末還可以看每周評論等節(jié)目,有興趣的同學可做好摘記。

篇(5)

【摘要】思想品德課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可以發(fā)揮理論聯系實際的作用,更好的實現思想品德教育,具有課堂教學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關鍵詞】中學思想政治課社會實踐

過去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材內容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比較少,教師往往強調理論觀點的灌輸,而忽視學生理解、體驗和實踐的感悟。這種脫離生活的理論教學,淡化了思想品德課固有的科學內涵,很難達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實踐表明,只有思想品德課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才能真正發(fā)揮理論聯系實際的作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練,都需要在實踐中鍛煉。因此在政治課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是優(yōu)化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貫徹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基本原則。新課程以廣闊的自然和社會為背景,與社會、學生的實際有著廣泛聯系。社會實踐活動是進行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具有課堂教學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一、讓課堂活起來,再不是呆板的說教

《課程標準》規(guī)定:“思想政治課是對中學生系統(tǒng)進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常識教育的必修課程,是中學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它對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而要提高中學生覺悟、規(guī)范和訓練其行為,做到“知行合一”,“信”無疑是首要前提。所謂“信”,是指信念,它是人們對某種政治主張、思想觀念、道德規(guī)范的由衷信仰和強烈的責任感。課堂教學中傳授的知識,能否內化為學生覺悟、外化為學生行為,關鍵是讓學生深入實際,在社會實踐中去比較、去檢驗,并強烈地感受到“內化”與“外化”的必要性。社會實踐是促使學生形成堅定信念的“催化劑”、“知行合一”的中介和關鍵。

因此,教師應將教學知識與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并設計成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讓學生借助課前收集的資料和以往的生活經驗加以解決。可以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密切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共鳴。這樣就能激活他們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初步感悟本節(jié)課的內容。如在導入“珍愛生命”時,可列舉四川地震事例,以鮮明的反差引起學生內心的共鳴,引導學生進行了熱烈討論,激發(fā)學生對生命的思考,培養(yǎng)學生人文主義的情懷;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如在教學“學會與父母溝通”在導入時,可先讓學生談自己與父母相處過程中的各種煩惱,把家長請進課堂講述家長的煩惱,然后組織學生自主探究,尋找造成他們與父母溝通困難的原因,并在家長和學生互動的基礎上探討如何搭建心靈溝通的橋梁。這樣思想品德課就活了起來,再不是呆板的說教。

二、達到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

以往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中,學生被固定在課堂的某一位置上,不容許亂說亂動,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習缺乏足夠寬松的生活空間和交往空間,不能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思維和想象空間。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學習空間,模擬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把學生置于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中來開展教學活動,沒有了高高的講臺,沒有了插秧式的座位安排,以往課堂教學給學生施加的各種束縛得到了釋放,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加寬松的氛圍。

如在教學“造福人民的經濟制度”一課時,有老師做出較好的范例。老師搬走了課桌,把椅子圍成了半圓形,仿造中央電視臺來了個“實話實說”,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他們熟悉得生活氛圍,把課堂教學組織成了一次訪談節(jié)目,老師充當主持人,每小組選一名學生當嘉賓,其余學生當現場觀眾,課堂中,嘉賓和觀眾暢談了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變化,我們中學生該如何面對變化發(fā)展的社會生活,以及中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的意義、方式和注意問題。達到了學生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

我們知道,思想政治課社會實踐活動,是指學校有目的、有計劃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活動情境,以與學生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現實問題為題材,通過各種項目和活動形式,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開展以教師指導學生實踐為主的各種活動,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改造社會的能力。社會實踐活動包括行為規(guī)范的訓練、社會服務活動、參觀訪問、調查研究等等,可結合教學內容的重點和學生思想狀況的實際,與學校中的班、團、隊的德育活動,與有關學科的教學活動,與學校中其他相關的德育活動在內容上相互滲透和融合,在形式上相互溝通和配合,以期形成合力作用,發(fā)揮學校德育功能的整體效應。

三、發(fā)揮中學思想品德課的真正作用

篇(6)

——關于初中思想品德學習型教研共同體的若干問題和策略

 

    (溫武訓,中學政治一級教師,工作單位:揭陽岐山中學,地址:廣東省揭陽市東山區(qū)營前村揭陽岐山中學,郵編:522031,聯系電話:13502658962,郵箱:wenwuxun@163.com。)

 

【內容摘要】

當前,學習形式化,缺乏生命力;學習散漫化,缺乏凝聚力;學習功利化,缺乏創(chuàng)造力等問題的存在和發(fā)展,嚴重制約著初中思想品德學習型教研共同體的建設。基于此,要采取以學習為抓手,培養(yǎng)教師研究意識,提高教師研究能力,凸顯學習型教研共同體的研究功能;以學習為手段,開展多種形式活動,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凸顯學習型教研共同體的實踐功能;以學習為先導,培養(yǎng)教師反思能力,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凸顯學習型教研共同體的反思功能;以學習為載體,提煉教育科研成果,構建積極評價機制,凸顯學習型教研共同體的發(fā)展功能等策略加強初中思想品德學習型教研共同體的構建。

【關鍵詞】

    教研組;初中思想品德;學習型教研組;教研共同體。

    一、序言

教研組作為學校教學工作的基層組織,是學校中各學科教師發(fā)揮集體智慧,提高教師自身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水平,提高學科教學水平和效益的教學研究組織。加強教研組的建設,對做好教研工作,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思想品德學科作為落實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對于發(fā)揮其學科特點與本色,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健全學生的健康人格,實現學生的最佳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基于此,加強對當前初中思想品德教研組的建設研究就尤為重要。筆者認為,建設學習型教研共同體是加強初中思想品德教研組建設的重要途徑。

二、制約初中思想品德學習型教研共同體建設的因素

當前,初中思想品德教研組建設和管理在一些具體環(huán)節(jié)還存在嚴重的缺陷和問題,制約著初中思想品德學習型教研共同體的建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研組學習形式化,缺乏生命力。一些教研組一般都安排了正常學習和活動的時間、內容和要求,看似井井有條、轟轟烈烈,其實透過現象看其本質,這些安排均形同虛設,往往是“活動目的不明確,活動主題不具體”,從而出現了活動過后收效甚微甚至一無所獲的狀況,這種活動當然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1]現實中,教研組工作事務性多而研究性少,教研組工作活動性多而主題性少, 教研組工作分散性多而合作性少,教研組工作褒揚性多而糾正性少。這確實是目前許多教研組活動形式化的真實寫照。“學校教研活動越來越沾染上‘媚俗’之氣,愈加失去了對教師的吸引力”,教研活動變成了教師職業(yè)的負擔。[2]

第二,教研組學習散漫化,缺乏凝聚力。有的教師教學的板書設計合理、優(yōu)美俊秀;有的教師根據教材要求畫圖栩栩如生;有的教師風趣幽默、旁征博引、妙語聯珠;有的教師思維嚴謹、思路廣闊。如何加強組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就顯得十分重要。在現實中,組員之間各自為政、單打獨斗的分散性單兵作戰(zhàn)的現象比較普遍,而教師之間合作交流、集體備課的立體性的協(xié)同作戰(zhàn)比較少見。這種問題的存在制約著教師之間的真誠合作與交流,當然也就制約著各位教師個性特長的充分發(fā)揮和教研組優(yōu)勢資源的充分挖掘,這對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是很不利的。

第三,教研組學習功利化,缺乏創(chuàng)造力。受中考指揮棒的影響,傳統(tǒng)觀念認為教師的任務就是教學,而研究不是自己的職責。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如果教師沒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沒有以研究為依托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如果遇到新情況和新問題時,可能就會茫然不知所措。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即便教研組也舉行些許教研活動,但純粹是為成果而研。結果是為科研而科研,追求教研論文的發(fā)表和數量的攀比,應付各種考核,不能做到以研促教學,以研促發(fā)展。目前學校教研活動的“功利化”泛濫,導致活動功能擱淺,形式主義浮出。這種所謂的教研沒有實際的意義,更談不上教研組的自身發(fā)展。[3]

三、建設初中思想品德學習型教研共同體的策略

以上問題的存在和發(fā)展,嚴重制約著初中思想品德學習型教研共同體的建設。基于此,學校必須對傳統(tǒng)的教研組學習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努力建設初中思想品德學習型教研共同體。

1、以學習為抓手,培養(yǎng)教師研究意識,提高教師研究能力,凸顯學習型教研共同體的研究功能。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是隨著時代的前進,不斷變化、發(fā)展的。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要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以適應時代對教育的需求。[4]

要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讀書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在積極調動自己已有的經驗背景的基礎上,深刻而獨特地去體驗、理解、感悟作者的文字和再造文本的過程,所以堅持閱讀能夠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

要加強課題研究。教研組的成員都是走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非常適合以問題為中心組織開展課題研究。在組織開展教研活動和課題研究中,應圍繞課改實踐的需要,鼓勵組內教師把自己在實踐中碰到的問題作為研究對象,并發(fā)揮教研組集體力量聯合攻關。以我校為例,結合本校實際,先后申請了廣東教育學會中學思想政治課專業(yè)委員會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廣東省思想(品德)政治小課題《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中實施民主教學的研究》和廣東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十二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中學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學科教研組建設研究》子課題《初中思想品德學習型教研共同體建設的研究》,已順利獲得立項,進行實驗和研究,產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有教學競賽獲取一等獎,教學設計獲省三等獎,論文獲區(qū)一等獎。

由此,我們研究發(fā)現,構建學習型教研組,首先應該以教研組為平臺,走教研與科研相結合的道路,讓教研帶動科研,科研促進教研,打造研究型教師和具有研究功能的教研組。

2、以學習為手段,開展多種形式活動,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凸顯學習型教研共同體的實踐功能。湖北省的一位教育學者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師群體的最有效兩種學習方式,一個是做中學;另一個是把聽懂的東西做出來。實際上就是說,教研組及教研活動要務實,如此才有真正的意義。[5]

要開展磨課活動。一次次的磨課,給予我們的不止是一個個鮮活的案例,重要的是在磨課的過程中,有同伴之間的交流切磋,有師傅們高瞻遠矚的引領,有智慧的碰撞,有深刻的啟發(fā),有豁然開朗的認識,更重要的是還有精神層面上的對治學的嚴謹態(tài)度,對教學的執(zhí)著追求。

要實行推門聽課制度。如此,更能拓展教師的教學視野和思路,在教學理念、手段、方法上進行合理的借鑒。推門課由于事先不通知教師,很容易引起誤會,所以,聽課者在聽課過后,千萬別忘記“拉上”教師的課堂之門,應該及時與上課教師溝通交流,在實踐“收放自如”管理技藝的同時專心做好“反饋”和“指導”。

要開展青藍工程。大力開展“青藍工程”活動,通過精細化管理加快我們學校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聘請本校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師擔任青年教師的指導老師,通過指導老師的傳、幫、帶、手把手地傳授給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和教學藝術,在備課、上課、作業(yè)、命題、課題研究等方面給予指導,使青年教師的業(yè)務水平、教學水平得到提高,盡快成為教學骨干、能手。

我們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構建學習型教研組,不能停留理論上,應該將學習型組織的理論和教學實際結合起來,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問題,在教研活動中討論、研究問題,并付之于實踐,使學習型教研組成為務實的具有實踐性的教研組。

3、以學習為先導,培養(yǎng)教師反思能力,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凸顯學習型教研共同體的反思功能。著名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公式:成長=經驗+反思。[6]我校的教研組的教師及教育教學活動都滲透了反思行為,并取得成效。我們認為,學習型教研組,應該是反思型的教研組。

    倡導“深度匯談”。深度匯談是一個開放的發(fā)散過程,教師們首先根據主題懸掛自己的假設,也就是擺出自己的觀點,然后,用互相探詢的方式進行深度匯談。深度匯談的原則是視彼此為合作伙伴,互相敞開心扉,通過過程顧問的引領,讓每個成員說出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使討論不斷向深入邁進。

要不斷反思,并在此基礎上撰寫教學反思、教學案例、教育教學故事和論文。教師上課前后的感受,課前課后教師或學生的教育教學故事,都可以寫下來,形成寶貴的資料。教學反思是一個從發(fā)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它被廣泛地視為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一言以蔽之,構建學習型教研組,不能淺嘗輒止,應該思考我想研究(或解決)什么問題(確定研究問題);我為什么要研究(解決)這下問題(寫出問題提出的背景);我認為應當怎樣去研究(解決)這個問題(寫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這個問題解決得怎么樣(寫出問題解決的效果及反思),并在此基礎上形成教學反思、教學案例、教育教學故事和論文,使學習型教研組成為務實的具有反思性的教研組。

4、以學習為載體,提煉教育科研成果,構建積極評價機制,凸顯學習型教研共同體的發(fā)展功能。學習型教研組通過培養(yǎng)彌漫于整個組織的學習氣氛,充分發(fā)揮組內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學習型教研組具有持續(xù)學習的能力,可以在學習的基礎上持續(xù)創(chuàng)新,可以實現教師個體的全面發(fā)展和教研組可持續(xù)發(fā)展。構建學習型教研組,無疑要打上發(fā)展的烙印。[7]

提煉整理教科研成果,彰顯教師發(fā)展的軌跡。要創(chuàng)造條件充分展示學校教師的教育教學成果,增強教師的歸屬感和榮譽感。以我校為例,利用A幢大廳文化宣傳欄平臺,展示辦學以來我校教師在教育教學各方面的成果;編輯學校教師成果,結集出版;舉辦岐山教育論壇,展示教師風采等等。這種做法,既在一度程度上展示了學校的辦學成果,正面宣傳了學校,也有利于鞭策教師進一步加強學習研究,增強了其對教育事業(yè)的歸屬感和榮譽感,對促進其專業(yè)成長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構建積極評價機制,樹立教師正確的發(fā)展觀。教學評價是指導、監(jiān)督、引領教學工作的重要手段,能對教學工作起到一個很好的導向作用。教研組在平時教學工作中關注強調的重點,就應是在教學評價中實施的要點,抓住重點,實施要點評價,會使評價工作更好的為教學工作服務。

實踐證明,構建學習型教研組,應淡化師生分數掛帥的負面影響,提煉整理教科研成果,彰顯教師發(fā)展的軌跡在師生中建立競爭激勵機制,調動師生積極性,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打造發(fā)展型教研組。

四、結語

篇(7)

關鍵詞:以人為本;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教學思維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初中思想品德課并不受重視。雖然應試教育思維主導著初中的教學工作,導致教師和學生普遍將思想品德課當作“副科”來對待,教師不重視對課程的研究,學生也沒有學習的積極性。但是,義務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思想品德課堂對學生意識形態(tài)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應該轉變傳統(tǒng)的思想品德教學思維,以人為本,讓初中思想品德課堂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要。

一、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改變授課模式

學生只有在學習中收獲了成功,心情才會受到鼓舞,才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中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就要更加重視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對學生的學習困惑有一個真切地了解。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才能通過各種渠道幫助學生重拾學習的樂趣,重獲學習的自信,從而促進學生身與心的健康成長。調查發(fā)現,很多學生之所以會對思想品德課產生喜歡或厭惡的情緒,很大程度上是由任課教師決定的。在上課地點、上課時間相同、課程內容也相同的情況下,如果任課教師比較受學生的歡迎,那么課堂教學的效果也就比較好;而如果任課教師不受歡迎,則課堂教學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作為教師,應該不斷地給學生以肯定和鼓勵,用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學生就會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所以,當學生在學習上或者思想上有了一定的進步,教師就要及時對其進行鼓勵。同時,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生的心理變化給予充分的關注,根據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從而幫助學生培養(yǎng)思想品德學習的興趣,進而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如果一個班級中沒有太多的學生,而教師又有足夠的精力,還可以用分層教學的方式,按照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二、轉換教師與學生的角色,采用互動的教學方式

1.由單相傳播變?yōu)殡p向互動

“以人為本”的課堂應該是活躍的。初中生身上的青春活力應該在思想品德課堂上體現出來。要想使思想品德課氣氛活躍,首先要實現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一堂思想品德課,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也就是說,教師必須將課堂當作一個舞臺,對每一個人要扮演的角色有一個清晰的定位,而且要使每一個學生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幫助學生樹立起課堂主人翁的意識,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實踐中來。

2.互動的教學方式

“以人為本”的課堂應該是互動的。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中,講述的人只能是教師,學生能夠做的也只是聽講和做筆記。這樣的課堂枯燥而乏味,不適合初中生的心理發(fā)展需要。因此,應該采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以達到活躍課堂氣氛的目的。比如,每節(jié)課結束后可以將下節(jié)課的新知識點布置給某一小組的學生,讓他們預習,并進行初步的總結,下次上課前,該小組就本節(jié)課內容進行簡短地發(fā)言,將本組搜集到的與本節(jié)課知識點有關的資料與全班分享,也可以提出對某一知識點的獨特見解。通過參與講述,學生會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思考,從而將知識內化到自己的觀念體系中。同時,登臺講課給了學生鍛煉口才、協(xié)調能力與合作能力的機會,也為其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臺。

3.多樣化的提問方式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提問的主體是教師,提問的對象是學生。通常情況下,學生都是被動地參與到問答中的。誠然,一定程度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能夠從回答問題的表現上體現出來,但是,提問的目的不僅僅在于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熟悉程度,還在于了解學生的能力。傳統(tǒng)的提問方式很難反映出學生能力的大小。所以,要建立“以人為本”的課堂,就要對傳統(tǒng)提問模式進行改革。可以將提問的主體由教師變?yōu)閷W生。鼓勵學生提問,可以幫助教師掌握學生的思路變化。

4.手腦互動,課堂內外相配合

開展課堂實踐活動,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1)將學生分成幾個合作小組,在課堂上組織小組討論,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進行課堂討論,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對問題的探討,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

(2)鼓勵學生寫思想品德性論文,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見解,并對思想品德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評論,然后將自己的評論轉化為文字內容。選擇高質量的學生論文推薦到報社與廣播站,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鍛煉其表述能力。

(3)采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多媒體的課堂應用是一種趨勢。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對學生形成視覺、聽覺的雙重刺激,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提高學習效率。

“以人為本”要求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調整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調整教學方式,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為基礎,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發(fā)揮思想品德課對學生思想的積極引導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克永.以人為本,轉換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思維[J].文理導航:中旬,2011(11).

[2]阿米南木艾合買提.初中思想思想品德課教學新探索[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av天天做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亚洲欧美闷骚影院| 一出一进一爽一粗一大视频免费的|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我国产码在线观看av哈哈哈网站| 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v网站| 中文在线а√在线|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不卡网站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 大胸少妇午夜三级| a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入口| 强行交换配乱婬bd|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国语对白做受xxxxx在| 999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香蕉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真人一进一出120秒试看|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丁香花| 免费男人下部进女人下部视频| 女性女同性aⅴ免费观看|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 | 日本极品少妇xxxx|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华液|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线路久久|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最新75 |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国产a级三级三级三级| 欧美人妻在线一区二区| 全部露出来毛走秀福利视频| a级国产乱理伦片| 国产在线视频www色|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