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外語專業

外語專業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02 15:04: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外語專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外語專業

篇(1)

關鍵詞:“專業+外語”;課堂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課外輔導;考察方式

外語院校的獨特語言資源優勢對非語言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探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專業課教學中運用外語具有一定的條件與客觀的基礎。外語院校在招生中對學生外語具有較高的要求,同樣在非語言專業的招生中,對學生的外語水平要求也比普通高校的高。這也是非語言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模式的基礎條件。因此,《國際政治概論》在外語院校國際政治專業教學中便使用外語工具與外語資料進行教學。再加上《國際政治概論》課程的國際特性,《國際政治概論》課程不論從課程性質還是教學目標來看,外語的使用是必不可缺的。目前,外語院校的《國際政治概論》大都以英語的使用為主,而且國際政治的主要理論和著名學者來自于英語世界的國家,故而,這里主要討論《國際政治概論》與英語相融合的“專業+外語”教學模式。

一、“專業+外語”教學模式的含義及特點

“專業+外語”教學模式是一種創新教學組織形式,是將專業課與外文元素相融合,形成一個有機的課程教學模式,包括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為一體的系統教學。

“專業+外語”教學模式具有幾個獨特的特點:一是資源整合,專業課的知識結構與外文元素在教學內容中重新構建為一個新的教學內容體系。二是內在協調,外文元素與專業知識進行有機結合,從邏輯結構、語言場景、資料觀點等方面實行融合。三是專業為主,外語為輔。“專業+外語”教學模式的融合中要突出專業的重要性,外語是為專業的提升而服務,外語處于輔助地位,不能喧賓奪主。四是“專業+外語”教學模式是一個體系,從課程內容、大綱、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教學輔導(課內與課外)到考察方式等每一個教學環節都包含在內,每一個環節都體現出專業與外語的融合與協調。

二、“專業+外語”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的辦法

(一)教材欠缺,不利于非語言專業的專業課教學

目前國際政治概論的教材版本主要有,陳岳教授主編的《國際政治學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迄今已經修訂了三次;李少軍著《國際政治學概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再版三次;梁守德、洪銀嫻著《國際政治學》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2004年改版為《國際政治學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這些教材的內容理論性較強,專業程度較高,研究領域較廣,是針對專業院校國際政治專業的學生使用的。外語類院校的國際政治概論課程還沒有專門的適用教材,大多選用上述三種版本中的一種作為參考。這對外語院校國際政治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是有制約的。

外語類院校國際政治概論課程沒有專門的適用教材,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做出更多的努力,在教學中自己編制教學內容,原則就是將外語類院校語言資源優勢與國際政治概論的專業特性進行有機結合,實現專業與外文的有機融合,將外文的工具功能與外文專業素材有機融合進專業知識的教學中,滿足學生的專業需求與外語能力提升的雙重教學目標。

(二)師資不足,制約了專業課教師之間教學方法與教學經驗的交流

國際政治概論與歷史學、政治學、社會學等相比,在我國的開設是一門新興的學科。我國高校擔任國際政治概論授課的教師隊伍數量較少,歷史較短、經驗較少,國際政治概論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研究也比較有限。外語院校的國際政治概論的開設始于近幾年,教學方法更加單一,經驗也尤為不足。師資的嚴重不足制約了該課程的有效教學。

針對此種現象,可以通過自己培養與向外借用的雙向途徑來解決。一是自己培養。本專業教師通過外派學習和特殊培訓,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與外語能力,將專業與外語進行有機的整合,成為適應“專業與外語”教學模式的教師。該種方法是在本專業師資充足的情況下,允許教師不需要完成教學任務的情況下,直接將課程與外語進行融合的訓練。二是通過評聘外籍教師彌補專業教師的外語能力不足,這屬于外來嫁接,并沒有直接實現“專業+外語”教學模式的有機融合,需要專業教師在教學中同時學習外語教學方法與技巧,不斷進行整合。這種方法屬于一個過程漸變,是一種在本課程不間斷,而教師不能獨立直接完成的情況下的選擇。三是跨院系師資共享。本專業教學資源不足以滿足教學目標的情況下,在同一所高校內,其他院系的相關專業教師可以相互借用,達到師資共享。對其他院系采用的“專業+外語”教學模式的成功經驗可以吸取并借用師資,發展本專業。這種“借雞下蛋”的方法在專業課教學資源不足的情況下,也是一種較好的選擇。

(三)專業課教學研討機制欠缺

高等教育中存在的現實是專業課程教學中幾乎是一個教師講授多門專業課,而且一門專業課一般只有一位教師擔任,這樣就造成一門課程的教學在校內幾乎沒有共同的研討基礎,教師擔任多門專業課,也使得教師在一門專業課中的時間、精力與專業水平有限,影響了專業課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針對專業課教學現實狀況的教學研討機制嚴重滯后與不足,導致教學中教師之間的教學方法研討幾乎不能展開,也制約“專業+外語”教學模式的探索。

基于此,在信息網絡技術發達的條件下,全國的高校可以通過設立同門課程的教學研討會,對同一門課程的教學方法技能、存在的問題、各自的經驗等進行討論研究。全國范圍的同一門課程教學方法研究會的成立勢在必行。借助網絡,進行網絡研討會,既節省時間、又方便教學方法的討論與經驗交流,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專業課程的教學質量。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深感專業課程教學獨立性的弊端,專業課教學似乎變成了教師自己的獨門絕技或閉門造車。當然,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學習一些先進、科學的教學方法,但是研討會還是應該設立的。比如,國際政治概論已經是目前高校的必須課程,教學的范圍廣、層次高,從本科教學、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都有該課程。全國幾乎所有的高校都開設該門課程,當然,不同的院校有自己的課程特色,但是,國際政治概論中的基礎理論、基本內容、基本方法等還是基本一樣的。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國內《國際政治概論》的教學與國外高校的國際政治學課程的教學逐漸接軌,該課程的教學研討在國內高校,甚至與國外高校的研討也已經成為可能和必要。一是全國專業課程教學研討制度、機制的建立。機制和制度是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基本保障,沒有制度,研討會將流于形式,失去意義。二是建立專門性組織機構,提供研討平臺。目前,我國外語院校數量有限,都開設國際政治概論課程,學生培養的目標基本一致,教學的內容基本相似,這非常有利于外語院校《國際政治概論》課程研討會組織的建立。當然,除了外語類院校,全國的其他開設國際政治概論或其他專業課程的學校也可以聯合起來,建立該課程的教學研討組織。

(四)重視不夠,主動不足

“專業+外語”教學模式的創新在我國外語類院校是一項新的課題。它需要多方面的共同關注與協同努力。中央政府部門,教育部門,各省市的教育機構與部門雖然也不斷的強調教學方法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緊迫性,但是,沒有形成必要的規章制度,政策與計劃的落實往往不到位或流于形式。各類高等教育院校一直以來也提倡和推動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但是專業課的教學方法的重視程度還是有限的,形式比較單一。再加上,高校更多的是在拼科研、拼就業率、拼知名度,在有限資源的條件下,對于專業課程教學方法的關注已經顯得“力不從心”了。最關鍵的是專業任課教師的教學方法改革的主動性低。由于大學的課程教學質量很難有一個尺度給予衡量,也沒有一個健全、科學的激勵、監督機制。再加上,專業課教師除了大量教學任務外,更多的是科研的壓力。因此導致專業課教師對課程教學方法的主動關注程度較低。

整體而言,對專業課教學方法的探索是很有限的。“專業+外語”教學模式的推行首先要求教師必須有高度的職業責任意識和創新精神,這樣才能提高“專業+外語”教學模式的教學質量。其次是該教學方法的運用不能生硬嫁接,要實行有機融合。不論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外輔導還是考察方式,對專業與外語的有機融合必須是內在的協調。畢竟外文語言與中文語言是兩種不同的領域。盡管,目前中外文的翻譯水平已經比較高,但是,二者之間的差異還是本質的,這對整個教學過程的有機融合增加了難度。要做到專業漢語的邏輯結構與英語本身語義的合理內化是一門極高的藝術,是專業教學的最高追求境界。

三、“專業+外語”教學模式中需處理好的關系

外語院校“專業+外語”教學模式中,非語言專業的教學中不同學科之間存在諸多不同的聯系,它們之間的關系處理對非語言專業的特色人才培養,對新教學模式的探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非語言專業中的專業外語與大學公共課英語

大學公共英語是高校非語言專業更確切地說是非英語專業的必修課。在我國的高校教學中,通過大學英語四級是大學生畢業的一個必備要件已經成為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大學生對公共英語的重視與學習甚至已經超出了其對專業課程的關注。從語言角度看,專業外語和公共英語都屬于一個性質,但是,非語言專業課程中的專業外語學習因其考核的性質與要求的不同,并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在這里,某種程度上,公共英語已經被放在了大學非語言專業課程學習的首要地位,因為它關系到學生是否能通過四級考試,是否能夠拿到畢業證。當然,公共英語是專業英語的基礎,公共英語的教學有助于專業英語教學的展開與深化。

(二)非語言專業中的專業課程與專業外語課程

非語言專業中的這兩種課程的性質不同,在教學中的邏輯序列,課程的先后設置上也不同。專業課是該專業設施的基礎課程,是體現該專業特色的必要課程。專業外語課程則是在專業課的基礎上,對專業課程的語言升級和對專業的更高層次的學習。某種意義上說,專業課程是專業外語的基礎,專業外語是專業課的升華。在培養新時代人才方面,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三)非語言專業中的專業課與公共課程

一般來看,非語言專業中的專業課在教學中占有絕對的主導地位,不論是從學分的設置、學時的安排上都可以看出專業課的地位是突出的,但是,這也是往往被忽視的一點,認為公共課不重要,只是一個學分而已,從而造成對其知識的掌握,和對公共課對專業課的基礎作用認識不夠。實際從學科本身的角度看,公共課是專業課的基礎,更應該將公共課的基礎打牢。“萬丈高樓平地起”,公共課是基礎課的基礎,這一地點是不可否認的,因為這也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基本要素。

(四)非語言專業中的專業課與公共英語

從高等學校的學科專業設置來看,公共英課在四年大學制的前兩年,占據整個大學的一半教學時間。從考試的重要性來看,每年舉行兩次,全國統一命題、統一閱卷,統一考試。從考試的結果看,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的畢業。公共英語在我國的高校教學中的地位與分量已經是不言而喻的了。與其相比,專業課的所占據的時間、考核的嚴格程度、考核結果要相距甚遠。一門專業課一半占用一個學期,個別的兩個學期,每周的課時安排也比較少,一般是一周一次2個學時。專業課考試方式比較靈活,以閉卷考試為主,也有部分開卷考試,或小論文考核方式。考核的結果一般不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畢業。

四、“專業+外語”教學模式下《國際政治概論課程》與英語相融合的具體教學策略

(一)教學內容方面

“專業+外語”教學模式中由于教材的欠缺,導致專業課教師必須自己組織教學內容,將專業知識與外語進行系統建構和有機整合。現有版本的教材中幾乎全是中文,這對外語院校的學生來講不能體現出外語院校的語言特色,因此,根據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基礎等不同的內容,適當采用外文講述與解讀。具體做法:

一是專業術語用英文。國際政治概論課程中幾乎所有的理論、流派、學者都是西方國家的,因此,專業術語英語的直接使用從根源上消除了對專業術語理解的語言歧義,有助于學生對專業學習的理解與掌握。如,國際政治(international politics)、權力(power)、帝國主義(imperialism)、和平與戰爭(peace and war)等。

篇(2)

自我評價 為人誠實穩重,開朗樂觀,謙虛自信,積極進取,富創造力,責任心強,自學能力強,具有堅韌的毅力,不怕吃苦;有親和力、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求職 意向 期望工作類型:全職 期望從事行業:化工/橡塑,醫藥/保養,其他行業 期望從事職位: 外貿 業務, 外貿 經理, 外貿 采購 期望工作地點:國外,天津,北京,重慶,南京 期望工作薪水:4000-5999 工作經驗 2006/4-/ 化工企業及貿易 工作地點: 河北 工作職位: 外貿業務 員 工作職責和業績: 自2006年畢業 一直從事產品的采購和出口工作,日常工作主要負責國際市場開發以及國內產品的采購;通過參加各種規模的展會來推廣公司的產品尋求海外市場;熟悉產品的裝載、運輸、出口等一系列工作;產品涉及醫藥,化工等,熟悉出口操作流程和采購流程。

教育背景 2003/6 - 2006/6 河北金融學院 學歷: 大專 專業: 語言文學類 :商務 英語 描述: 外貿方向 英語 語言能力 英語 - 熟練 外語 簡歷 LIU CHANG (Miss Jenny) Email: myse****.cn Msn: gogo****

OBJECTIVE:

International Saler or Assistant about Business English

EXPERIENCES:

Two years experiences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refered Pharmaceuticals , Construction Equipments, Medical Instruments and Safety and Security products, main to develop the foreign market and the purchase in the domestic market; Followed the whole flow including excellent communicating with customers and sign the contract, the delivery and shipping of the goods and after the sale services and so on .

EDUCATION

Major in Business English, awarded the excellent

Graduated in June 2006 From BaoDing Finance College

Main Academic Courses

Cambridge Business English Basic Accountancy

Translation Business English Writing and

Oral English Listening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se Western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Marketing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Theory of Finance

QUALIFICATIONS

Passed CET6, CET4

Have a good command of oral English and business writing

Proficient in the use of Microsoft Word and Excel

A fast learner, energetic, flexible and responsible

AWARDS AND HONORS

篇(3)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外語專業;職業能力;培養

作者簡介:覃幼蓮(1974-),女,廣西貴港人,玉林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廣西 玉林 53700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3年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英語專業教學模式與評價體系的改革與實踐:以能力培養為導向”(項目編號:2013JGA21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08-0032-02

21世紀以來,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大量應用型本科專業應運而生,以與精英教育完全不同的方式為社會培養和提供了大量高級應用型人才。隨著應用型本科專業的發展以及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引起了廣泛關注。有專家呼吁,本科生也應定位為普通勞動者,意即職業能力培養應為普通本科教育的應有之意。[1]實地調查及文獻研究顯示:部分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學生職業能力教育仍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2]目前對于應用型本科外語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研究還處于探索與發展中,從外語應用人才培養的視角,應用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和方法,深入探討應用型本科外語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構成要素和培養對策,對于創新外語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和滿足社會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一、應用型本科外語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構成要素

實現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突破,首先需要把握職業能力的基本構成要素。個體職業能力的高低取決于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三要素整合的狀態。[3]在應用型本科外語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中,要根據外語專業的特點,正確認識職業能力要素的內涵和內在聯系。

1.應用型本科外語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

應用型本科外語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是指在從事外語相關職業活動所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主要包括外語專業知識、外語專業技能和相關專業知識等,是職業能力的內在要素。

(1)外語專業知識。外語專業知識是指外語的系統化知識,主要由相關語種的文學、語言學和社會與文化等知識組成。在應用型外語專業的職業能力中,一方面,外語專業知識為職業工作提供了基礎,并在工作中得以體現。另一方面,學生的職業能力會受到自身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的影響和制約,具有綜合與全面的外語專業知識能促使學生在職業中適應工作全局或者更多的工作層面,增強工作的適應力和創造力。

(2)外語專業技能。外語專業技能是指對外語掌握、表達和綜合應用方面的技能,主要表現是能準確把握語音和語調,規范使用詞法、句法和章法,熟練掌握聽、說、讀、寫和翻譯技能,具有較強的外語綜合運用能力。外語專業技能是應用型本科外語專業學生的核心技能,體現職業能力的價值。

(3)相關專業知識。相關專業知識是指與外語專業相關聯的其他專業知識,涉及到外交、外事、金融、經貿、法律、軍事、新聞和科技等多個專業。在不同的專業中應用外語知識進行工作,是應用型外語專業人才的工作特點,具備與外語專業相關聯的其他專業知識是從事相關職業的基礎。

2.應用型本科外語專業學生的方法能力

應用型本科外語專業學生的方法能力指在從事外語相關職業活動所應具備的學習方法、思維方法及工作方法,是職業能力的顯性表現。

(1)學習方法。“方法”一詞對應于英語中的“approach”,它是以取得最佳學習效果為目的,根據學習者內外部情況的變化、對觀念、策略和技巧進行不斷調控的動態系統。[4]學習是獲得職業能力和發展職業能力的重要途徑,無論是在學校階段或是在工作階段,正確的學習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職業能力。

(2)思維方法。思維方法是思維能力的重要標志,也是職業能力的重要體現。思維模式制約著語言結構,不同文化之間的思維模式不同,造成在語言表達上的各異。[5]外語的思維方法是指使用外語規則和概念進行思維活動的途徑、手段或辦法,是用外語直接進行思維活動的整體性描述,能夠有效提升外語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

(3)工作方法。工作方法是為了完成工作任務而采用的手段和辦法,是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體現,是職業能力的重要表現。外語應用的顯著特征是以外語作為工具從事相關工作,反映了應用型外語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特點,也是應用型外語專業人才的價值所在。

3.應用型本科外語專業學生的社會能力

社會能力是個體在社會中的適應和社會技能的綜合表現,是利用已有知識和技能在社會中實現個人價值的能力。大學生的三種主要社會能力是:事務處理能力,一般人際交往能力和建立與發展友誼的能力。[6]這三種社會能力既相互關聯又具有一定獨立性,共同表達了社會對職業能力的需求。

(1)事務處理能力。事務處理能力是在工作中參與社會、遵從社會規則、處理事務風格和保持良好心理素質的綜合能力。工作過程是處理事務的過程,而事務處理過程是與工作單位以及社會相關聯的,這就需要有較強的事務處理能力。在處理與外語有關的各種事務中,需要將人文和科學融合、母語和外語結合,以及了解本族文化與異國文化,才能在工作中占據主動,表現出較強的外語職業能力。

(2)人際交往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表現在工作中與周圍人員建立聯系和吸收、轉化周圍信息,以及處理各種人際關系的具體行為。工作中必然會與人打交道,要做好工作必須具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能較好地與其他人交往并樂于交往,處理好人與人之間、上下級之間和單位內外之間的關系,以及跨文化交際的關系,這樣才能使工作順利開展。

(3)建立與發展友誼能力。其是指一種心理境界、處事態度和友情表達的方式,表現為對他人的尊重、支持、忠誠、接納和交流等的態度和愿望。應用型本科外語專業學生應具備在工作與生活中能與同事、客戶,包括外籍同事和客戶,建立和發展友誼關系的能力,從而達到與他人緊密聯系、交流合作的目的。

二、應用型本科外語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對策

職業能力是通過學校、工作和社會等方面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參加工作前的學習和訓練對培養職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學校教育中,應突出“外語+相關專業”的培養模式,從教學體系、專業實習和課外活動等方面加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

1.教學體系重視職業能力培養

教學體系是組織和實施專業教學的總體設計,反映了實現專業目標和培養職業能力的整體過程。應用型本科外語專業教學體系應重視構建適應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

(1)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是課程設置、安排和結構的總體設計,是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礎。應用型本科外語專業學生要具有應用外語知識從事相關專業的工作能力,不僅要牢固掌握外語知識,還要掌握相關專業的知識。在課程體系中,應構建“外語+相關專業”的課程體系,在外語專業課程的基礎上,開設外事類、翻譯類、經貿類、科技類或旅游類等相關專業的課程,培養學生從事相關專業工作的職業能力。

(2)教學模式。應用型本科外語人才的職業能力特征決定了教學模式應具有多元化、能力本位以及與相關專業聯系等屬性,使得“外語+相關專業”教學模式成為必然的選擇。在外語教學中使用任務型、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學方法,利用網絡多媒體現代教學技術,創設多種語言學習和實踐機會,培養學生扎實的外語基本技能和綜合應用能力。在相關專業的課程教學中,采用校內與校外實訓相結合、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學校與企業共同合作,培養外語基礎好、專業水平高、職業能力強的外語專業復合型人才。

2.專業實習突出職業能力訓練

專業實習是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過程,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手段。專業實習要以能力本位為指導,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外語相關專業工作為內容,落實“外語+相關專業”的實習模式,注重實習的專業化、崗位化和全程化,將實習工作落實到實處。

(1)實習專業化。實習專業化是指實習要突出“外語+相關專業”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方式,利用外語知識在相關專業進行實習,使學生的外語技能與相關專業技能結合。有關涉外的貿易、商業、企業、金融等領域中有大量以外語為基礎的工作崗位,需要大量的應用型外語人才,在這些與外語有關的領域進行實習,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大有益處。

(2)實習全程化。實習的全程化是指采用“見習+實習”的方式,分為幾個階段,多次安排,全程貫穿。在學生進入學校以后,分階段到與外語相關的單位進行短期見習,在畢業前進行系統實習,從而實現見習和實習的連貫性和全程化,保證職業能力培養四年不斷線,使得學生能循序漸進地了解外語相關專業,逐步提高職業能力。

(3)實習崗位化。實習的崗位化是指實習要突出“實習+崗位”的方式,采用崗位實習或頂崗實習的方式,使學生熟練掌握具體崗位的技能,積累實際工作經驗,提升職業能力,從而使學生能順利在實習單位或其他單位的相關崗位就業,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

3.學生課外活動滲透職業能力內容

在高校中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是拓展學生的相關知識、提高語言表達和專業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學生活動的主題、內容和形式上,突出“外語+活動”的形式,在活動中滲透職業能力的培養。

(1)學生活動的主題。應用型本科外語專業學生活動的主題應該是以外語應用能力和相關專業技能為核心,以人文素養為基礎,以職業指導等為拓展,具有鮮明的外語特征和時代氣息,起到引導和鼓舞學生應用外語進行交流和溝通以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2)學生活動的內容。活動內容是活動的具體項目,應以外語為主線,以內容為載體,開展各類語言技能和專業技能實訓活動,如口語實訓、翻譯實訓、商務談判實訓、商務禮儀實訓、酒店管理實訓等,開展有益于培養人文素養和身心健康的活動,如調查活動、科技活動、文娛活動、體育活動、公益活動等。

(3)學生活動的形式。活動的形式是根據活動內容實施的具體行動,可以是嚴謹、認真的仿真模擬實訓,也可以是輕松活潑的聚會、沙龍等文體活動,以及各種各樣能促進專業發展和素質提高的競賽活動等。活動應以外語作為主要語言,模仿西方國家的交流形式,營造外語氛圍,學習西方禮儀,增強外語的滲透力和吸引力,寓教于樂,提高學生外語應用能力和專業技能。

三、結束語

應用型本科外語專業與其他本科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有共同之處,但外語類專業著重于外語與相關專業的結合。在應用型本科外語專業教學中,要強調理論性、知識性和職業性并重,應用“外語+相關專業”的模式,突出外語理論知識與相關專業技能的結合和融合,在培養學生具有扎實外語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注意培養學生相關專業能力,并在實踐過程中提高職業能力,以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外語人才。

參考文獻:

[1]盧德生,羿羽.本科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挑戰與出路[J].教育與職業,2009,(13).

[2]劉文清.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現狀與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24).

[3]姜大源.職業教育學基本問題的思考(一)[J].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2006,27(1).

[4]文秋芳.論英語學習方法系統的結構、特點與調控[J].外語研究,1996,(1).

篇(4)

關鍵詞: 船舶類高職院校專業外語教學改革思路

船舶工業是我國的重要產業,隨著與國際接軌的業務越來越多,造船企業中很多的船舶資料均以英文形式出現,因而那些既有專業技能、又懂專業外語的畢業生不斷受到造船企業的青睞。然而,船舶類高職院校的畢業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雖然有一定的專業技能,但專業外語的掌握普遍薄弱,實用性不強。船舶類高職學院如何從市場需求出發,改革專業外語教學,實現以船舶為依托、以外語為特色的教育模式,增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

一、船舶專業外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設置缺乏統一性

表現在沒有設立專業外語教研室,各專業的專業外語教學工作都是獨立安排,因此沒有統一的規定和管理,在課程內容、教材選擇、課時安排和教學計劃等方面的設定上都很隨意,缺乏系統性。

(二)沒有合適的教材

所用的教材不夠新穎,難度偏高,實用性不強,使用上也比較隨意,基本上是誰任課誰選定教材,缺乏統一管理。

(三)沒有專職從事專業外語教學的教師

負責教授專業外語課程的教師變動性很大,不固定,既有船舶專業的教師,又有外語專業的教師,專業教師的英語水平有限,英語教師的專業知識匱乏,兩者不能很好地結合。

(四)缺乏校企交流

專業外語教學只限于課堂和書本,沒有和企業進行過深入的交流和調研,無法了解專業外語在企業內部的實際應用情況,也無法了解企業對專業外語的具體要求,教學上沒有針對性,也失去了從企業中獲得教學資源的機會。

二、船舶專業外語改革思路的確立

(一)船舶專業外語教學改革的目標

以就業為導向,通過重組船舶專業外語的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模式,加強校企交流和教材建設,激發學生學習專業外語的積極性,切實提高船舶專業外語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二)對課程設置的改革

1.建立專業外語教研室,整合五個專業的資源(人才和相關數據),成立專門的教學組織機構,對于專業英語教學進行整體掌握。

2.修訂教學大綱,制訂統一的教學計劃,根據不同專業的具體情況確定教學課時。完善教學考核辦法,加強教學階段的監督和管理。

3.重新編撰教材,嚴格設定教學內容,教材的使用由專業外語教研室統一管理。

4.培養專職從事專業英語教學的教師,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管理,保證教學質量。

5.加強校企交流。經常指派教師去造船企業調研,了解船舶行業發展新動向,掌握專業外語在企業中的應用情況,并從企業中獲得第一手的教學資料。

(三)對教材建設的改革

1.教材建設原則

以“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為原則,在內容編排上注重實用性,把船的一般知識和專業知識相結合,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生動新穎。

2.教材構建的目標及其特色

(1)在選材上注重實用性,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要做到讓學生一學就有興趣,學過了就用得上。

(2)新教材要區別于傳統教材,將船舶的一般知識和各專業的具體知識彼此區分又相互聯系,形成兩個教材體系,即通用冊和專業分冊。

(3)根據我院的教學模式實際情況,采用合理的教材模塊設計,適合我院專業英語的課時分配情況。

(4)在教材的設計風格上將大量的圖表、數據、樣例充實進去,使學生學起來直觀明了、輕松有趣。

(5)在教材中創新地增加模擬實驗部分,設置對話和實際場景模擬練習。

3.教材編寫內容

根據學生應該掌握的內容,初步設定通用本和分冊均包含10個單元。

專業英語(通用篇):適用于各個造船專業。整編各個專業通用的英語信息,使學生能讀懂基本的專業資料。

篇(5)

關鍵詞:高校外語專業 復合型外語人才 課程設置

一、引論

跨入21世紀,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的今天,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于外語人才的培養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高校和外語教育者應該充分適應社會對英語專業日益增高的要求,適應新形式,設定合理的培養目標,并圍繞目標設置合理的課程體系。實際上,關于新形式下外語人才的培養目標從20世紀90年代始,相關專家已經就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課程設置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例如,全國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組長何其莘教授曾指出英語專業的課程應分為三大塊:1.語言技能課;2.語言知識課3.相關知識課。但是,社會的快速發展決定了外語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與其適應的課程設置始終處于動態變化之中,傳統的外語人才培養模式仍存在著一些與時代要求不相適應或滯后的問題。本文試在分析傳統外語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對課程設置提出幾點改革的建議。

二、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及其問題

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的目標提出以來,很多專家學者曾經提出過許多各有特點又大致相同的課程體系,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三種模式:

外語+另一門外語;外語+本族語(漢語);

外語+其他領域專業知識(如商務、金融、法律、管理等)。

理論上講,這三種模式各有其合理性:第一種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可以掌握兩門甚至兩門以上的外語,學生在就業時就可以尋找和任何一門自己所掌握的外語有關的工作。如果某個工作要求畢業生精通兩門外語,而這兩門外語又正好是學生自己選擇的復合專業,那么無疑這種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會具有很強的競爭力。第二種模式下培養出的學生不但掌握了外語,而且還加深了本民族的知識,這在漢語日益重要的今天,將會大大提高學生在漢英文秘,漢英互譯方面的素質。第三種模式最為常見,學生既精通外語,同時又通曉某一領域相關的專業知識,畢業后可以馬上進入相關專業的各種狀態,將外語作為自己的特長和有力工具,為自己另外一個專業服務。

綜上所述,三種模式在理論上有其合理性,但在實踐上卻又有自己的缺陷。主要問題有:“一是現有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下1+1<1,即外語專業學生畢業時外語語言技能相對純,外國語言文學專業學生較弱,其他專業知識相對有關專業學生較為膚淺。二是學生被動學習,接受現成知識已成慣性,主動學習、探索研究的熱情欠缺,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較弱。三是現有培養模式下外語教育中依然“費時低效”,學生在大學學習階段仍然有相當多時間在“炒冷飯”,小學、中學外語學習模式到大學并沒有得到明顯改變。”

同時,為數不少的學校還存在著大量削減基礎課、增加應用性課程的問題——許多學校誤認為相關知識課程開設越多,越五花八門,培養的人才復合性越強。實際不然。所謂復合型人才,一是要符合社會要求;二是要以某一專業為主體,其他專業補充式服務于主體專業,或融入主體專業;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能夠運用所學專業去開創性地工作。因此,無論人才培養怎么復合,我們最終要的還是復合型外語人才,“外語”的基礎不可以削弱,這是一切知識的平臺,沒有了這個平臺,其他的專業知識便無處依附,“復合型”也就無從談起了。這些問題的存在,不能不說與課程設置的滯后無關。因而,只有培養模式的確立顯然是不夠的,確立了培養模式后再設置與培養模式和社會需求相適應的課程體系才是最重要的。 三、如何設置合理的課程體系

那么,到底我們該設計一種什么樣的課程體系來既保證“復合型”目標的實現,又能克服上述問題的實現呢?筆者以為,課堂設置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一、二年級的基礎課要保證充足課時,要讓學生在低年級時在聽、說、讀、寫、譯各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英語作為一種交際工具來使用上基本不存在障礙。“外語學科的基礎課尤為重要,學生聽、說、讀、寫、譯等綜合技能主要是通過基礎課的教學訓練而獲得的,外語學科的分流培養是以前基礎課基本學完而且學生語言功底扎實為前提的。因此,基礎課的學時數務必要得到保證,只能加強,不能減弱。”

2.設計不同專業知識的模塊,按模塊操作課程。學生基礎課程結束,基礎知識的平臺搭建以后,自三年級開始按模塊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比如,商務貿易模塊,翻譯模塊,文秘管理模塊,市場營銷模塊,師范教育模塊等。幾個模塊之間,又可以有小的平臺,即供幾個模塊共選的專業知識課程,比如,上述前四個模塊都可以設計高級商務英語、商務英語閱讀、經貿報刊選讀等課程。學生按模塊選課,方向清晰,目標明確,可以實現“以語言學知識,以知識帶語言”的目標。這與有關專家提出的“EGP+ESP”的模式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采取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專門用途英語)與EGP嫁接的方法,即在基礎階段采用EGP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語言基礎(包括基本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在高級階段采用ESP教學模式培養,提高學生的語言工作能力。”

3.嘗試引入實踐性課程。學生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運用語言,因而給學生創造運用語言的機會,會讓學生在實踐中及時檢驗自己的理論知識。“根據學生的專業方向,選擇與專業相關的企業、機關、學校、律師事物所、旅行社、外貿公司進行社會實踐(時間一般在周末和每年的寒暑假)。學校、學生本人和各實踐單位應簽訂培養合同,以確保實踐的質量。實踐單位每半年對學生的各項能力、表現做出公正的評價,并記入學生的成績檔案。”

4.融學生能力培養于全部課程之中,課程目標的設置要以培養學生運用外語進行工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核心,這是實現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和保障。

四、結語

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勢在必行,社會的發展沒有給我們留下任何自由的選擇的空間。有問卷調查表明,國家部委,國有企業,外經貿公司,部隊和教育部門對于單一外語類畢業生的需求量已降為零,而期望外語專業本科生具有寬泛知識的則占66%。面臨此形勢的外語教育工作者,應該加強研究更為合理的課程體系設置,更好的為培養復合型外語人才服務。

參考文獻:

[1]石云龍.《多維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載《江蘇高教》.2003年第五期.

[2]孫如鳳.《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理論與實踐研究——對評估機制的思考》.載《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3期.

篇(6)

[關鍵詞]非外語專業;翻譯教學;翻譯人才培養

[作者簡介]劉衛東,廣西民族大學碩士生導師(兼職),梧州學院外語系副教授,廣西梧州543002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06)07―0205―03

一、引 言

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飛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前炙手可熱的專職翻譯職位已漸漸“失寵”,市場需要的是更加全面的人才,需要的是既懂外語翻譯,同時又有著深厚的本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傳統的囿于外語專業學生的翻譯人才培養模式面臨著困擾,單一外語專業知識和基礎技能型的人才已顯現出對市場的不適應。社會對翻譯水平和翻譯能力的需求使翻譯教學不再局限于外語專業,培養翻譯人才不再是外語專業的專利。市場需求的變化不僅對外語專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同時也給廣大的非外語專業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因此,為了適應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外語翻譯教學的現狀進行審視與反思,對翻譯教學的改革進行深刻思考和探討。

二、非外語專業翻譯教學現狀

目前在非外語專業大學英語教學的實施過程中,翻譯教學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長期以來一直是英語教學當中的薄弱環節。現行《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本)認為“閱讀是掌握語言知識,獲取信息,提高聽、說、寫、譯等能力的基礎。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始終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由于《大綱》確定了這個目標,大學英語教學無論是教材的編選還是教法的實施,都是圍繞著閱讀能力的培養和語言知識的傳授來進行的,精讀課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形式,翻譯能力的培養顯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從課程設置來看,現在的大學英語教學基本上沒有翻譯教學課程的位置。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教法和各項教學活動的安排都不約而同地受到四、六級考試大綱的支配。雖然近年來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呼聲越來越強烈,教育部也在極力地為減弱四、六級證書的作用而作出相應的變革,頒布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明確了外語學習中對翻譯的要求,但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培養不夠,尤其對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不夠,對翻譯理論和技巧有規律、有計劃、有步驟的傳授不夠。再者,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使用的教材中完全沒有系統全面介紹翻譯知識的獨立單元,所占篇幅最多的是閱讀理解部分,涉及翻譯的內容僅局限于每個單元后面的漢譯英和英譯漢練習,針對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翻譯教材也為數極少,翻譯教學缺乏系統性,學生的翻譯能力根本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同時,不少外語教師對專業英語的教學認識不足。他們往往混淆教學翻譯與翻譯教學、通用英語與專業英語的區別,認為英語教學只是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技能,從而忽視了對學生專業英語的提高;更不用說對學生進行專業英語翻譯的指導了。盡管有些大學為外語專業、經貿專業、管理專業等開設了專業英語課程。但更多的研究還只是局限于英語專業,如“外語+經貿專業”的培養模式。

三、非外語專業翻譯教學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對外語翻譯人才要求的提高,大學英語教學面臨著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現行的教學模式顯然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這與現行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對翻譯教學的忽視和誤解是息息相關的。

1.語言能力并不等同于翻譯能力

近年來,基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大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和壓力與日俱增,四、六級考試通過率越來越高,大學生在詞匯、語法、閱讀理解等方面的提高尤為顯著。欣慰之余,人們卻對他們的翻譯能力不免擔心。

許多學者認為,語言能力強的人翻譯能力自然就強。但Krings等學者的研究卻表明,“盡管語言能力是從事翻譯工作的必要條件,但僅僅具備這一能力是不足以保證翻譯質量的”。翻譯能力是一個綜合性甚強的概念,翻譯能力的培養離不開翻譯理論的學習和翻譯技巧的訓練,沒有一定的翻譯理論和技巧,單靠提高閱讀能力、死記語法規則和擴大詞匯量,是無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的。現行大學英語教科書上雖然每一單元都提供有翻譯練習(主要是漢譯英的練習),但大多數的練習都只停留在句型的套換上,片面強調語言的轉換而忽略邏輯思維的訓練,缺乏從篇章結構上的宏觀把握。這樣的練習從根本上說不能算是翻譯,充其量只能算是句型訓練。單靠句子轉換式的翻譯訓練系統性不強,難以讓學生認識到翻譯的實質,更不能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翻譯能力的培養只有通過翻譯教學才能實現。”而培養翻譯能力不單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還要培養他們的邏輯分析能力、謀篇布局能力、文化轉換能力等等。翻譯是一門較為復雜的學科,翻譯理論和技巧的傳授是不可能在大學英語課堂上一筆帶過的,而必須在學生達到一定的水平后開設專門的翻譯教學課程,按照翻譯教學的要求和目的進行訓練。

2.通用英語與專業英語存在著較大的差別

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界對通用英語教學和專業英語教學之間的區別仍存在著認識不清的情況。不少的英語教師認為,英語只有一種,英語教學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掌握好英語的基本技能;只要基礎英語學好了,專業英語就會迎刃而解。這一錯誤的觀點嚴重影響了專業英語教學的發展,也阻礙了學生進一步應用英語技能以適應社會工作需要的目標進程,結果造成不少畢業生手握英語四、六級證書,英語成績也非常優秀,但卻連看懂本專業的英語原文資料也覺得非常困難,更不用說翻譯了。因為他們所學的都是通用英語,要進行特定行業的英語運用,他們的英語學習還必須拓寬到適用于特定語言場合的專業英語。

一般而言,大學英語所涉及的單詞詞匯多為一些日常用語,而各個專業的專業英語所涉及的單詞詞匯則帶有非常濃厚的專業色彩,并層出不窮地出現于各種專業文章之中。同是一個簡單的詞匯,在不同的專業其含義便會有較大的不同。例如,“pencil”一般指“鉛筆”,而在光學上卻是指“光線錐”、“射束”;在熱學上的“colorpencil”指的是“筆型溫度計”;“metal pencil”在機械上則是指“焊條”;“pencilrocket”在氣象學上指的是“高空氣象觀測用的小型火箭”等。至于專業英語篇章的翻譯,則更是復雜。這是因為,不同的專業,其文體類別有著不同的目的和功能,對語言的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文體,甚至同一文本,本身也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這往往要求譯者采用不同

的翻譯策略。如果不管什么文體都只遵循一種原則或只采用一種策略,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足取的。單靠大學英語教科書上的簡單句型轉換是翻譯不出什么好文章的。

3.教學翻譯和翻譯教學有著本質的區別

不少大學英語教師對“翻譯教學”這一概念的認識還十分模糊。他們往往認為,現行大學英語教材上每一單元課文后面都有翻譯練習,教師參考書以及指導學生學習的參考書上也有幫助對課文理解的參考譯文,在課堂教學上教師也會采用英漢兩種語言進行對比,也會要求學生用漢語翻譯課文的內容,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上并不缺少翻譯練習。的確,這些翻譯訓練對學生掌握和運用外語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這些訓練只是外語教學的手段和工具而并非教學的目的,是“教學翻譯”而并非“翻譯教學”。“教學翻譯”和“翻譯教學”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兩者無論是在教學目的還是在教學手段上都截然不同。“翻譯教學不是為了掌握語言結構和豐富語言知識,也不是為了提高文體的水平。純正意義的翻譯的目的是要出翻譯自身的成果,而教學翻譯的目的只是為了考核學員外語學習的成果。”試以課文上的翻譯練習為例,這些練習無論是在結構上還是在邏輯上都顯示出明顯的人為排列和編造,大多數的練習都只停留在句型的套換上,很容易就可看出英語句型的脈胳和特征,缺乏從自然語言篇章結構上的邏輯思維訓練,而練習的目的主要是鞏固所學的外語詞匯和語法結構,其結果并沒有使學生的翻譯能力獲得真正的提高。真正的翻譯教學應該是把“翻譯作為一門專業來教”。翻譯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全面系統地培養學生的翻譯能力,而語言的能力訓練只是為翻譯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礎和鋪墊,解決翻譯能力中“能”(能夠翻譯)的基本要求。

四、非外語專業翻譯教學的可行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資源的日益豐富,翻譯的需求已呈現出廣度上的多元化和深度上的專業化,傳統的文學翻譯逐漸退居到十分次要的位置,而原來作為邊緣的非文學類翻譯已走向中心的主導地位,大量的涉及金融、商貿、醫學、機電、化工、電子、計算機、物理、航空、生物技術等諸多領域的繁復資料需要的是既具備本專業知識又精通外語的高素質翻譯人才。這恰恰是外語專業學生的一大弱項,而對非外語專業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專業知識扎實,對專業材料的理解能力強,其優勢是顯而易見的。當前有些大學已經意識到這一點,陸續為外語專業、經貿專業、管理專業等開設了專業英語課程。但更多的研究還只是局限于英語專業,如現階段正在實踐或試驗的“外語+專業知識”、“外語+專業方向”等模式,其中更多的是“外語+經貿專業”培養模式的采用。然而,偏僻的專業術語和深奧的專業知識往往會使英語專業的學生望而卻步,令他們在翻譯過程中舉步維艱。再者,如果翻譯單單依賴于外語專業的學生,不僅在專業素質上難以勝任,而且在數量上也遠遠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形勢的變化,市場的需求,再也不是少數的外語學院畢業生能夠滿足得了的,大量的外文資料無疑需要大批的專業翻譯人才,而非外語專業學生數量眾多,學科分布廣泛,是挖掘和培育翻譯人才的重要源泉,如果讓他們有機會學習翻譯理論知識,讓他們接受系統的翻譯教學,他們將很容易適應各類翻譯工作,且極有可能成為各自領域內的出色譯者。同時,經過外語教育界的共同努力,大學新生入學前已具備了相當的英文功底,總體水平在逐年提高。《國家基礎教育英語課程標準(3~12年級)》明確規定,高中畢業生要達到“3000個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的要求。這樣一來,現行的大學英語教學中低水平的教學重復完全可以避免,大學英語基礎課程完全可以縮短,從而使翻譯這些應用課程設置得以實施,以滿足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由此可見,對非英語專業學生加強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勢在必行的。

篇(7)

[關鍵詞]英語專業 復合型人才 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09-0209-01

一、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的必要性

多年來,高校英語專業教學為國家經濟建設和對外交往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隨著國際國內形式的變化,國家對外語人才的需求呈現多層次、多行業、多領域的特點。面對多元需求,外語教學也應“隨需而變”,樹立人才培養的“多元觀”,為國家未來發展培養不同特點、不同專長的高素質人才。在這一背景下,如何創新教學模式,培養各行業所需要的有競爭力的人才,是英語教學管理者及教師面臨的挑戰,也是急需探討、交流和分享的問題。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應用型的外語人才已經成為必須研討的課題。

二、“英語+專業”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在英語專業下設四個方向:分別為教育、旅游、涉外文秘和媒體主持方向。根據《大綱》的要求,該學院在培養復合型外語人才方面采用了以下模式:

(一)明確培養目標、專業方向和專業特色

1.英語專業(教育方向)。培養英語語言基本功扎實、知識面寬、聽說能力強,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諳熟教育規律,掌握現代英語教育教學技能,能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從事教學、教育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

2.英語專業(旅游方向)。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基本功,善于溝通和跨文化領域進行交際,掌握實用的旅游知識,熟悉旅游業務,具有飯店旅行社經營管理和導游能力,能熟練運用英語在旅游行業的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涉外導游,涉外禮儀接待,酒店服務與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

3.英語專業(涉外文秘方向)。培養語言基礎扎實,善于跨文化交流與溝通,具有涉外文秘管理和辦公能力,熟悉涉外文秘業務,掌握實用的涉外文秘知識,能熟練運用英語在涉外文秘行業的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涉外禮儀接待、涉外文秘管理與服務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

4.英語專業(媒體主持方向)。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深厚的人文底蘊和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善于跨文化交流與溝通,掌握實用的涉外媒體主持知識,熟悉涉外媒體主持藝術,能熟練運用雙語(英語、漢語)在各類涉外傳媒及相關領域和行業從事多種節目風格的播音與主持、活動策劃與組織、部門協調與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

(二)建立高素質、雙師型外語人才培養的師資隊伍

要培養具有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的外語人才,必須有高素質的雙師型的師資隊伍。由于大部分師資都是研究型外語大學培養出來的,不可避免地會在除英語專業以外的其他專業知識上有所局限。為此,學院對師資隊伍建設加大了力度,如加大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力度,充實教學第一線;培養和引進并舉,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強化教學梯隊以及教學團隊的建設。初步形成了一支以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和教學名師為主體,一批具有碩士、博士學歷的教師為中堅的高效精干的教師隊伍。

(三)建設“英語+專業”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的校內外實訓基地

實習是檢測學生是否掌握了所學知識以及是否能有效利用所學知識到生活實踐的重要手段,為此,華橋外國語學院積極建立校內外實訓基地。如針對英語教育方向學生,學院分別與長春市的十幾所公立小學以及六所中學建立了合作基地關系,學生能真正走到課堂上去運用所學到的相關知識;針對英語旅游方向,學院與長春市的六家大中型旅行社建立基地關系,方便旅游方向學生去實習。此外,學院還將英語媒體主持方向的學生帶進電視臺等單位進行實習。除了校外實訓基地,學院還在校內為學生搭建實習平臺,如部分文秘方向學生留在學校檔案室,熟悉文秘工作;部分教育方向學生留在學校里為老師們做助教等方式。學生通過校內外實習工作,真正掌握了相應的專業知識。

(四)建立切實可行的“英語+專業”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

為了實現“英語+專業”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目標,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始終把教學質量作為辦學的生命線,以“強化意識、構建體系、完善標準、形成機制”為指導,實行全面質量管理,構建了教學質量管理體系,規定了各教學環節的質量標準,管理制度健全,執行嚴格,運行有效。學校堅持“從嚴治校、從嚴治管、從嚴治教、從嚴治學、從嚴治考”的原則,著力規范教學行為、教學管理行為和學習行為,努力做到事事有章可循,有章必循。

綜上所述,多元化的時代和社會呼喚適應性強、有應用能力的復合型外語人才。復合型外語人才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構建與區域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專業體系,建立復合型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才能為我國現代化建設輸送更多、更好的復合型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大毛片视频| 少妇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无套内谢老熟女| 国产成人小视频| 亚洲色无码国产精品网站可下载| 国产老肥熟xxxx|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片| 亚洲一线二线三线品牌精华液久久久|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最新版天堂资源网在线 | 精品国内在视频线2019| 色婷婷五月综合激情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影院| 欧美老人巨大xxxx做受视频| 国产乱人伦app精品久久| 18禁美女裸体无遮挡网站| 国产狂喷潮在线观看| 激情国产av做激情国产爱| 亚洲第一成人网站| 日韩一区国产二区欧美三区| 永久天堂网av手机版|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天天干天天日夜夜操|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免费网站| 一二三四免费观看在线视频中文版| 日韩制服国产精品一区| 精品无码av无码专区| 欧美性巨大╳╳╳╳╳高跟鞋| a级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 高潮迭起av乳颜射后入| 亚洲国产精品悠悠久久琪琪| 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不卡| 国产亚洲日韩欧美另类丝瓜app|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