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誠信教育論文

誠信教育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4-18 04:36: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誠信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誠信教育論文

篇(1)

1.1提供虛假貧困證明,夸大貧困程度

目前,高校貧困生的審核主要依賴于生源地民政部門開具的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但這些材料的真實性欠缺。在開具貧困證明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未經調查分析,直接根據申請人的要求填寫家庭收入、蓋章,導致部分虛假貧困生有機可趁,或是部分貧困生夸大貧困程度,在后期的班級評議中,這部分虛假貧困生隱瞞家庭人口和收入,欺瞞同學和老師,加入高校貧困生庫,取得參評獎助學金的資格。

1.2考試舞弊

一般貧困學生為了獲得更多的資助,會刻苦學習,積極參與相關活動,以獲得更高的綜合測評排名,這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現象。但是,部分貧困生陷入了追求考試高分的怪圈,在考試過程中,采用作弊的不光彩手段,他們一般信奉“考試不作弊明年當學弟,寧愿沒人格不能不及格”的錯誤理念,甚至將自己的作弊動機歸結為“別人作弊,我不作弊吃虧”。

1.3拖欠學雜費、助學貸款

國家對高校貧困生提供助學貸款,是為了緩解高校貧困生在教育資金問題上的壓力,從而讓莘莘學子都能擁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但是,在當前情況下依然存在部分貧困生在助學貸款的使用和還貸方面的失信現象。這小部分貧困生為了表現家庭貧困,故意拖欠學費,以獲得老師的關注和同學的關心;甚至有學生用學費來購買高檔日用品、消費品,以及用獎助學金來繳納學雜費。助學貸款到期不還,貸款不能清零、違約率降不來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其中,個別同學因家庭或個人原因,確無償還能力,但有能力償還的畢業生拒接電話、推脫,是嚴重缺乏誠信和責任感的表現。提高貧困大學生道德素質,加強自律意識有利于貧困生的誠信教育,做到誠信貸款,誠信還款。

1.4資金使用不誠信,感恩意識缺乏

設立獎助學金的目的本是為激勵學生,幫助經濟困難學生解決學費問題和生活問題。但是,部分學生拿到資助金后卻是想到了與人攀比,購買高檔電子產品、服飾和請客吃飯等,甚至向父母隱瞞獲得資助的事實。感恩意識缺乏主要體現在獲資助的學生把獲得獎助學金當成自己的“特權”,甚至向老師“要”獎助學金,卻不參加任何志愿活動,不為社會、學校做任何貢獻,也在無形中弱化了獎助學金本該起到的激勵作用。

2培養貧困生誠信的具體措施

2.1加強誠信教育,樹立全員育人意識

對大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個全員育人的工程,誠信教育作為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應該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輔導員老師團隊的重視。輔導員老師應充分了解貧困學生在心理情況,家庭情況,誠信意識和感恩意識等各方面的實際情況,在工作中積極主動地給予這類學生幫助,更多地關心和照顧他們,同時將誠信教育滲透入這一過程中,向貧困學生強調誠信的重要性和失信的代價,從而不斷提高貧困學生的誠信意識。當然,輔導員老師在進行教育工作的同時也應該注意提高自身的溝通技巧、教育形式多樣化等問題,從而提高誠信教育工作的效率。在開展誠信教育的過程中,要關注貧困生的家庭、了解他們的成長環境,善于結合當代社會的主流文化思潮和時代特點,令高校、學生家長、社會愛心人士三位一體,實行全員育人,共同開展誠信教育工作。

2.2進一步完善誠信監督和大學生誠信評定體系

對于高校助學貸款,如今存在很大的誠信問題:學生畢業后沒有意識到按時還款的重要性,誠信度不高,導致高校老師追蹤還款工作困難。從某種意義上說,國家助學貸款是學生跨入社會的第一筆信用記錄,學生在助學貸款上的誠實守信,不僅僅對于其個人信用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還對于整個國家信用體系的建設有著強大的促進作用。當前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諸如逃課,作弊,弄虛作假等失信問題,應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視,不斷建立和完善大學生誠信監督體系,建立大學生日常行為操評系統,收錄大學生的學習成績、課堂考勤、違紀、歷年所獲資助,參加志愿活動等信息,并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創造一定公眾輿論的線上線下環境,形成強效的監督合力,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行為規范和誠信。這些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弘揚誠實守信,另一方面可以讓失信者承擔很大的風險與成本,從而促進大學生誠信意識的形成。

2.3獎懲分明,營造誠信的校園文化氛圍

對于學校的獎勵和懲罰,應該讓學生意識到其重要性。在當前情況下,大多數的學生對于誠信的重要性是有自身的認識的,但是某些失信懲罰制度的不健全導致一些大學生沒有充分認識到失信的嚴重后果,其中有些人甚至產生了失信會帶來好處的錯誤觀點。所以,要重視后期跟蹤管理,積極深化思想教育性,做好相應的跟蹤管理工作,使受資助的學生認識到合理利用助學金的重要性。對于獲得資助的貧困生,應充分利用獎助所帶來的正面影響,讓學生樹立回報社會,報效祖國的感恩意識。對于未獲資助的貧困生,更要引導其認識資助審核過程的公平性,讓他們調整好自身心態,以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投入到學習工作中去。適當給優秀的學生合理的獎勵,給失信或者違反秩序規定的學生相應的懲罰。

2.4學會感恩,塑造健全人格

篇(2)

(一)學業誠信方面

大學生學業誠信缺失主要表現在考試作弊、畢業論文造假等方面。由于獨立學院學生普遍學習基礎較差,自我監控能力不強,因此他們對于大學學習更加難以適應。這一情況造成獨立學院學生面對考試或畢業論文設計等硬性學業任務時感到更加困難,不少學生寄希望于通過非正當手段完成學業,并由此使得獨立學院學生中更容易形成不講學術誠信,功利至上的不良風氣。因此,獨立學院學生對學業誠信問題往往不以為然,有的學生甚至理直氣壯的認為考試作弊、論文造假是合理現象。

(二)就業誠信方面

大學生就業誠信缺失主要表現為在求職過程中偽造證書、篡改成績等。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相對嚴峻,與普通本科生相比,獨立學院學生在就業競爭中更處于劣勢。出于對就業勝算的考慮,有些學生為往往會采用偽造獲獎榮譽證書、篡改求職簡歷成績等手段。對于這些現象,不少獨立學院學生表示理解,認為這也是迫不得以。另一方面,為由于一些獨立學院片面追求就業率,對學生就業誠信問題態度曖昧,進一步強化了本校學生對就業誠信缺失現象的合理化認知。

(三)社會誠信方面

大學生社會誠信問題涉及面較廣,比較集中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獎(助)學金評定、惡意拖欠學費、人際交往失信等方面。獨立學院一般為民辦或民資公辦學校,大多數獨立學院的辦學經費主要來自學生的學費,同時由于政策落實不同,獨立學院學生的獎(助)學金授予項目也較普通本科院校更為稀缺。因此,獨立學院學生惡意拖欠學費、偽造獎(助)學金申請文件的現象時有發生。對于這些問題,大多數學生表示反感,但當自己面對這些問題時,有些學生往往言行不一,降低對自己的誠信要求。綜上所述,獨立學院學生的誠信缺失問題主要表現在學業誠信方面,就業誠信和社會誠信方面也有所體現。就其特點而言,獨立學院學生更容易將誠信缺失現象合理化,從而使得他們對自身的誠信要求降低,對自身的誠信缺失行為也更少表現出羞恥感和負疚感。

二、獨立學院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

總體而言,獨立學院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內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兩方面,這兩方面原因又互相影響,互相作用。

(一)內在原因

獨立學院學生誠信缺失的內在原因主要是學生自身因素。總體而言,獨立學院學生的成長環境和生活經歷與普通本科生差別不大,能力方面與普通本科生相比也無明顯差異,但在學習經歷方面獨立學院學生相對普通本科生挫折較多。因此,獨立學院學生在學習方面自信心較差,挫敗感較強,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往往不愿負出艱苦的努力,而是寄希望于通過不誠信的手段完成學業。另一方面,由于獨立學院的辦學層次和社會評價普遍低于普通本科院校,許多獨立學院學院學生無法理性看待這一落差,很多時候表現出自我評價較低,自卑感較強等心理特點,從而更容易降低對自身行為規范的要求。因此在對待誠信問題時,許多獨立學院學生誠信標準偏低,誠信觀念淡薄,對誠信缺失現象態度曖昧,對自身的不誠信行為也更傾向于合理化的解釋和開托。

(二)外在原因

獨立學院學生誠信缺失的外在原因主要包括學校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總的來說,學校因素也是社會環境因素的一部分,但由于學校是學生直接接觸且有密切聯系的社會環境,因此這里將學校因素與其它社會環境因素分別加以討論。

1.學校因素

獨立學院一般為上世紀初開辦的第三類本科院校,大多數獨立學院辦學歷史較短,辦學經驗尚不豐富,且在一定時期內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因此,不少獨立學院對學生的誠信教育不夠重視,客觀上縱容了學生的不誠信行為。事實上,大多數獨立學院的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誠信缺失現象也深為反感,并希望能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和管理。但在處理具體問題時,不少學校顯得投鼠忌器,擔心管的過嚴會影響學生的就讀意愿,從而影響生源數量。另一方面,加強學生誠信教育也涉及到一定人力物力的投入,在一些學校看來這是“得不償失”的舉措。總之,許多獨立學院限于一些主、客觀條件,對學生的誠信教育難以達到理想狀態,客觀上使獨立學院學生的誠信缺失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2.社會環境因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是新形勢下國家發展的必然選擇。但由于種種原因,社會上也出現了功利至上,不講道德的不良風氣,并在廣大高校學生中產生了消極影響。作為教育產業化的產物,功利主義思想在獨立學院學生中也頗有市場,功利主義者往往只重個人名利,不顧社會規范。在對待誠信問題上,有些學生認為只要能達到目的,誠信與否并不重要;有些學生則認為誠信雖然重要,但無法帶來直接效益,因此在面對現實問題時依然按造功利原則行事。此外,社會上的一些誠信缺失現象也為學生的不誠信行為提供樣板,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從年齡層面來看,獨立學院學生正處于自身社會角色整合的重要階段,社會風氣的好壞對他們的人格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然而社會不良風氣的改善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對于學生的誠信教育,學校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三、獨立學院學生誠信教育的實現路徑

誠信缺失問題難以解決,直接原因是某些個人或團體通過不誠信行為能夠獲得短期利益。但從長遠來看,不誠信行為的泛濫會造成社會信用體系的崩塌,最終還是會損害每個人的切身利益。許多獨立學院雖然在一定時期內以盈利為辦學目的,但作為學校畢竟承擔著教書育人的社會責任,因此,開展針對學生的誠信教育也應該是獨立學院的重要工作之一。具體的工作思路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探討。

(一)思政教育層面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高校學生工作的傳統形式,獨立學院學生的誠信教育可以作為學院思政工作的重要內容加以開展。由前文所述,獨立學院學生學業誠信缺失主要的原因是在學習上自信心不足及自卑感較強。以學院思政工作為平臺,開展旨在提高學生自信的心理輔導和心理訓練,有助于獨立學院學生提高自我評價,增強完成學業的信心,從而使他們減少對不誠信學術行為的依賴,逐漸形成依靠自身努力完成學業的正確態度。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院校都設有專門的學生工作部門,并承擔相應的思政教育工作。因此,在思政教育層面開展學生誠信教育工作不需要太多的額外投入,實際操作的可行性較大。

(二)學校管理層面

在學校管理層面開展學生誠信教育,主要是通過行政手段規范學生的誠信行為,并對學生的不誠信行為給予一定的處罰。從長遠來看,如果放任學生的不誠信行為,會造成學校教學質量不斷下降,最終損害學校的根本利益。因此,獨立學院學生誠信行為規范和相應獎懲條例必須得到落實。同時也要注意,針對學生的行政管理始終應該圍繞教育目的,而不是片面追求管理效果。因此,針對獨立學院學生誠信行為的管理要與相應的思政教育相結合,使學生在接受規范管理的同時增強誠信意識,在思想上摒棄對不誠信行為的錯誤認知。

(三)學生自身層面

由前文所述,獨立學院學生的不誠信行為主要受學校和社會消極因素的影響,同時由于自我評價和社會期望較低,獨立學院學生對自身的誠信要求往往偏低,自覺提高誠信意識的難度較大。因此,獨立學院學生的自我誠信教育應該以學校思政教育和有關行政管理規范為基礎,在這些外力引導下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誠信觀,從而自覺遵守誠信行為規范。另一方面,獨立學院學生應該積極配合學校的誠信教育工作,認真學習有關誠信行為的管理規范,不斷內化誠信意識,最終實現自覺的自我誠信教育。

四、結語

篇(3)

網絡時代所引起的網絡誠信問題就更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重視。作為當今社會新鮮事物的主要接受者,大學生與網絡之間有著更多的契合點,這種契合點使二者之間更容易“一見鐘情”,為此有些大學生在網絡狀態下出色的表現讓社會變得徇麗多彩,但也有不少大學生因網絡的出現而迷失方向,違背社會道德。事實上,大學生作為社會的新鮮血液,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主要力量更需要這種誠信的品質在心中,把它作為進入現實社會與網絡社會的接入點,使做任何事情都要以誠實守信為準則,為構建和諧社會主義增添正能量。

二、網絡對大學生誠信行為的負面影響

(一)網絡誠信缺失導致大學生道德感與責任感的缺失

道德感與責任感是一個人對自己和社會主動施以積極有益作用的精神。道德感作為一種高級情感,是人們用一定的道德標準去評價自己或他人思想和言行時產生的內心體驗。責任感從本質上講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業、利國家、利社會,用正確的態度對待自己的一言一行。客觀而言,網絡是個隱匿又開放的環境,其自由、開放、隱匿的特點使人們的約束力與克制力大大弱化,甚至出現一種“規范真空”的狀態,這樣的狀態下人的自制力往往變得不堪一擊,再加上大學生的意志力比較薄弱并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擾。因而,面對虛擬的網絡環境,大學生往往會拋棄現實社會的限制與約束,在交往與做事過程中出現道德感與責任感的缺失,任意放縱自己的行為,不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承擔任何責任和后果,道德感與責任感在他們心中早已趨近為零。這種現象足以說明,大學生缺乏網絡誠信意識、網絡道德水平下降、自我調控能力的不強。對這些敏感大學生來說,網絡道德感與責任感的缺失很容易造成擾亂社會行為的產生,這不僅擾亂社會正常的社會秩序,還有損國家形象,影響社會穩定。

(二)網絡誠信缺失導致大學生社會角色沖突

在網絡社會中由于網絡的自由性、開放性、隱匿性,使得身心還在發育階段的大學生在交往過程中能夠自由進行角色扮演,甚至還能在網絡上刻意掩飾自己真實身份而進行相互攻擊、謾罵,污染網絡環境,破壞社會的行為準則,拋棄在現實社會中約束自身行為的法律和道德約束,在網絡社會中“游戲人生”。由于虛擬社會與現實社會的差異,促使部分大學生在現實社會與虛擬社會中來回切換自己的生活,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道德觀受到嚴重的破壞,甚至部分大學生逐漸分不清現實社會和虛擬社會的區別,形成多重人格,難以以誠信為準繩約束自己的行為,更難使自己在現實角色與網絡角色之間取得平衡。這種角色的沖突與互換長久下去自然會破壞角色規范的實現,還會阻礙現實社會中正常的角色規范。這樣的不良循環長久下去必然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不僅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帶來負面影響,也會對大學生的身心發展帶來阻礙,更會對他們未來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三)網絡誠信缺失導致大學生人際關系冷漠

網絡世界雖是現實世界的延伸和發展,但卻不能等同或高于現實世界,大學生在虛擬社會中的行為舉止還應以現實世界為基礎。然而,現在的部分大學生似乎已經忘卻了現實社會的存在整天沉溺于網絡,在網絡世界里漸漸失去了在現實社會中與人交往的本領和技能,甚至對現實社會持有抱怨、悲憤、失望的態度,不愿意與外界溝通交流,但卻覺得虛擬世界是他們的理想世界,那里面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于是他們越來越多的宅在網絡里,成為現實社會里的“宅男宅女”。可以說,一個“宅”字映射出網絡交往給大學生帶來的弊端,一是它使人們之間原本面對面的交流變為以各種動畫表情、字母符號等虛擬元素進行情感交流,看似熱烈生動的溝通交流,但是與面對面的談心相比,在交流中少了眼神的凝視、肢體的互動以及真情實感的流露;二是長期沉溺于網絡中會讓大學生產生自閉心理,這種心理使大學生對現實情感逐漸感到麻木進而產生交往的冷漠化,久而久之使整個現實社會中人與人的交往變得冷漠化。

三、影響大學生網絡誠信行為的原因

(一)網絡誠信日益弱化,網絡社會公德缺位

網絡社會不同于現實社會,具有很多明顯的不確定性,導致網絡失信行為極易在互聯網中產生與存在,且很難受到道德的約束與法律的制裁。因此,一些大學生并不認可“網絡中聊天撒謊是件不道德的行為”,反而認可“網絡聊天或者交往中可以有不誠信行為的存在”,并且持這種贊成觀點的人大有人在。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調查顯示,被調查者中有31.3%的人認為“網絡聊天交往出現撒謊的行為是可以接受的”,還有37.4%的被調查者認為,“在網絡中可以毫無顧慮的從事任何行為”,網絡社會真正變成了“隱身人”的樂土,網絡誠信日趨弱化。網絡給人們帶來了豐富的資源與廣闊的知識,這也使一些不善鉆研的大學生可以巧走捷徑,不腳踏實地、投機取巧,養成弄虛作假、浮躁的不良學風,導致網絡社會公德的缺位,如明目張膽的在網絡上找人替考、買賣答案或者剽竊論文等情況略見不鮮。這不僅敗壞了一個大學生應該有的良好學風,還踐踏了學術尊嚴,加促了學術腐敗,更導致了大學生思想品德與學術水平的急劇下降。

(二)網絡違法現象日益猖獗

虛擬性和隱蔽性是網絡社會特有的功能,這種功能使人們在從事道德行為時在自由度和隨意度上大幅增加,但這也進一步為社會生活中逃避道德責任的人提供了更多的機會。網絡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網絡違法事件,但因網絡犯罪在手段上顯得高明不易被人察覺和查處等原因,一些大學生網民也抓住了這樣的心理通常在不考慮后果、不承擔責任的情況下,帶著虛假面具在網絡上與他人進行各種網上活動,甚至采用欺騙的方式贏得對方的信任,從中獲取不合法利益。但是,這些大學生并沒有覺得網絡中這樣的行為是不道德或者違法的,反而將這樣的行為視作一種本領,并爭相效仿,情況十分堪憂。

(三)學校誠信教育不足

在傳統應試教育之下,一個學校的領導和教師評價一個學生好與不好的標準多還從分數方面考慮,很少去考慮一個學生的德育是否良好。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人才觀,這種只重“分”不重“德”的傳統教育體制忽略了學生更為重要的品格和才能,將教育徹底引入到一個很大的誤區。客觀而言,如今我國高校在誠信理論教育方面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意識基本停留在空白階段,這顯然與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不相適應,并沒有很好的將教書與育人相結合,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這也就成為了導致大學生誠信意識薄弱的主要原因。

(四)學校管理制度方面的不足

學校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就可能使學生有空子可鉆。例如,學校在日常考勤、成績考核、論文審查、考試監督等方面的管理不到位,監督不嚴等漏洞就很容易讓一些愛鉆空子的大學生有機可乘,他們這樣的心理長久下去就很容易養成誠信缺失的惡習。同時,在誠信教育管理方面,我國的很多高校并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大學生誠信教育機制對大學生的誠信進行管理、規范與約束,由于制度管理的不完善,在其約束力上自然也就顯得疲乏無力。這不僅是對高校誠信制度管理的一個嚴厲責問,同時這些不誠信行為也從另一個側面加劇了大學生誠信的缺失,造成了誠信缺失行為的不斷泛濫,泛濫的誠信缺失行為蔓延至網絡中就造就了大學生網絡失信行為的產生。

四、加強大學生網絡誠信教育的對策

(一)精準定位大學生網絡誠信教育理念

做好大學生的網絡誠信教育主要的任務是要精準定位網絡時代下大學生的誠信教育理念。在這方面需要堅守兩個原則:一是知行合一原則,它是大學生網絡誠信教育首要遵守的原則。在現代社會培養和塑造符合當代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是大學生網絡誠信教育的目的與宗旨,所以在高校的教育實踐中應該切實將誠信教育和網絡實操統籌起來,通過網絡信息平臺不斷擴充知識,豐富教學內容,完成學、思、知、行四個方面的完整統一。同時,在知行合一當中需要任課教師熟練掌握網絡教學,認真學習和鉆研網絡教學技能,使自身的網絡技能與學生的網絡知識結構保持一致。因為誠實守信的高尚品格是思想與行為的統一,是在長期的、持續的、穩定的言行一致中形成的,是值得社會與眾人信賴與認可的,所以一時的、不長久的作秀之風是不能被認可與信賴的。二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大學生網絡誠信教育原則。首先,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要求教育管理者在進行學生網絡誠信教育中應當以學生為中心,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立場出發考慮網絡誠信教育的開展,把持學生的自治化教育,培養大學生自尊、自愛、自信、自立的積極人生觀,增強大學生自身對網絡真假信息的辨別意識。其次,以人為本管理原則要求學生作為網絡誠信教育管理的主體而非客體參與到其中,積極進行網絡誠信教育的管理工作,使其在整個教學管理工作中發揮主觀能動性。

(二)開創網絡誠信教育的師生互動模式

大學生的網絡誠信教育應該從網絡時代的特點與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教師應當通過與學生的互動了解學生的需求,學生通過參與教學的管理了解教師管理的不易及自身需要遵從的規范要求,從而更好的實現師生間的良性互動。所謂的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從實質上就是要求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從學生的內心出發挖掘出內心當中善的一面,并將其大力發揚使其思想進步的一種行為。那么在開展師生互動方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一是開展師生互動教學評價模式。任課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教學評價,使學生更好的了解教師教學內容,同時也更好的使任課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內容進行改進。二是開展師生互動教學內容模式。任課教師首先可以通過了解學生的需求,搜集整理一些學生愿意接受并與網絡誠信教育相關的資料提供給學生。其次,學生也可以親自查詢或借助網絡整理一些與誠信教育相關的內容與任課教師一起開展討論。三是開展師生互動交流模式。網絡給老師與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師生互動交流平臺,在這里各自不因身份的限制而有所規避,學生和老師可以在完全自由、平等的狀態下聊天、討論,敞開心扉,這不僅增進了師生之間的關系,還有利于開展大學生的誠信教育。

(三)完善大學生網絡誠信教育評審機制

大學生誠信教育可以通過建立大學生網絡誠信教育評審機制這種教學效能的硬約束力來實現。一是要建立大學生網絡誠信教育評價機制。教育評價機制是建立在開放、公平的環境下,從大學生的自我評價、教師與學生互評、學校評價、社會及家庭評價等幾個方面進行考慮,切實做到評價全面,不可疏漏的一種機制。這種機制可以通過激勵的形式促使大學生養成誠信的意識。二是要建立大學生網絡誠信教育懲戒機制。針對大學生網絡社會中的不誠信行為,特別是針對一些情形惡劣的行為,校方要做出嚴厲的懲戒措施以此警示學生。三是要將高校的網絡誠信評價系統與社會網絡誠信評價系統進行聯網。通過聯網的方式使社會用人單位更容易了解到大學生在學校的誠信行為,能更好的選擇企業所需人才,但同時也通過這種方式從另一個側面強化大學生的誠信意識。

(四)優化網絡環境,營造文明上網的文化氛圍

篇(4)

關鍵詞:學術誠信 研究生 輔導員

一、概述

研究生學術誠信是指研究生對學術研究的認同和竭盡全力的態度和行為,直接關系到研究生的學風建設和道德建設。本研究在調研川內部分高校研究生學術誠信問題的現狀的基礎上,從學術誠信問題的現狀和原因、導師輔導員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入手分析,希望能進一步加強輔導員在學術誠信建設中的作用。

二、調研結果及分析

本次問卷對象主要是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的研究生,共收回有效問卷128份。其中電子科技大學占79.51%,四川大學占20.49%。調查對象按性別劃分:男性占46.88%,女性占53.13%;按專業劃分:工科占58.59%,文科占32.81%,理科占7.81%,其他占0.78%。

1.研究生學術誠信現狀

通過調查統計發現,絕大部分研究生對于學術誠信的問題還是較為重視,但是普遍認為當前研究生學術誠信的總體狀況一般,學生對于目前學校的學術誠信狀況表示不樂觀,同學們認為自身對科研誠信有所了解,但還是存在學生大量引用資料拼湊論文的現象。

對于當前研究生學術的總體誠信狀況,69.53%的同學認為誠信狀況一般,不誠信只是個別問題;23.44%的同學認為誠信狀況較差,不誠信已成為一種風氣;只有7.03%的同學認為氛圍很好,不值得擔憂。

2.研究生學術誠信缺失原因

經過對研究生群體的問卷調查,發現導致研究生學術誠信缺失的原因是復雜的,社會大環境、價值取向的影響、學生對學術不誠信的認識不足、監管機制的不完善都有十分巨大的影響。

從表1中可以看出,無論哪種原因,都有超過半數的同學選擇。可見,原因的組成是復雜的。

從表2可以看到,對于一些基本的學術不誠信行為,大部分研究生同學還是能區分。但對于一些小問題,仍有較大一部分學生不覺得是屬于學術不誠信行為。往往他們在完成學術論文或者其他工作的過程中,無意識的導致了學術不誠信的情況。

3.輔導員在其中發揮作用的現狀

我們對比調研了導師和輔導員在學術誠信教育對學生的影響,結果如下表: 從表3看到,輔導員和導師相比,在學術誠信教育中發揮的作用較小。結合輔導員學生工作的優勢,校內也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學術誠信宣傳活動,針對這些學術誠信活動的效果,我們也在同學中開展了調研。

從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同學們對于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都是歡迎的。

三、加強輔導員在學術誠信建設中的作用可以采用的措施

通過對研究生學術誠信現狀的調查結果分析,可以看到目前輔導員在學術誠信建設中發揮的作用較小。今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增強其作用:

1.輔導員參與學術誠信教育氛圍營造

輔導員要以開展學術誠信相關的學生活動為契機,更多的融入參與。如開展各類學術誠信講座,開展論文規范指導工作,介紹學校相關懲罰制度;定期參與教研室的會議等,通過這些方式,輔導員參與到學術誠信教育中。

2.完善獎懲制度

輔導員需要建立適當的監督制度和獎懲制度。將學生按團隊或者按支部劃分為不同小組,每個組自行制定學術誠信公約。定期檢查各組同學的論文,如果發現有不誠信的行為,將根據情況給予批評、警告等處罰。此外,還可以將學術誠信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考評范圍。

3.運用好新的網絡宣傳手段,豐富活動形式

輔導員可以借助其豐富的學生活動經歷,創新教育活動形式獲得同學們的認同。利用好微博微信等平臺,拍攝學術誠信宣傳微視頻等,這些新穎的活動形式更能被廣大同學接受。

四、結論

研究生的學術誠信意識還需要加強,學術誠信建設工作還需要廣大教育者的繼續努力。輔導員作為和學生接觸最多的人,更要時刻參與到學術誠信教育中,力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沖.研究生學術誠信狀況調查及對策分析[J].浙年專修學院學報,2010,(02):1-6.

篇(5)

摘 要:誠信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是為人之道、做人之本,是一個人為學和立業的根本,也是當代大學生塑造健康人格、實現人生價值的道德基石,無誠則萬事難成。然而當代大學生的誠信狀況卻頗令人擔憂,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現象比比皆是,這值得反省和深思。本文從誠信的內涵入手,概括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的主要表現,剖析其誠信缺失的原因,并探討改進和加強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途徑。

關鍵詞:誠信;誠實守信;誠信缺失

古人云:人無信而不立。誠實守信,不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一個人如果言而無信、欺詐撒謊,必然得不到他人的信任,最終導致眾叛親離;一個社會如果失去誠信,必然喪失秩序和規范,變得混亂和黑暗。

一、誠信的含義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誠信的解釋為:“誠,信也,從言成聲”,“信,誠也,從人言”,可見“誠”與“信”兩者想通。但具體而言,“誠”指內誠于心,“信”指外信于人,在現代的基本含義是信守承諾,踐行契約,不欺騙、不欺瞞。

誠信既指人的一種觀念、意志和品質,同時又是一種行為規范,用于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現實關系。誠信是人之為人的重要品質,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也是教育必須弘揚的一種美德。素質教育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其首要目標就在于教育學生做一個講誠信的人。

二、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的主要表現

據《中國青年報》的一次調查統計表明,誠信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匱乏,到大學階段達到了誠信的最低點。

當前大學生誠信缺失主要表現學習、經濟、就業等以下五個方面。

1.學習方面。學習的過程是艱苦的,要想學有所成,必須付出努力和汗水。然而現在很多大學生都在設法走學習的“捷徑”。逃課曠課現象在大學生當中司空見慣。很多大學生在作業方面奉行“拿來主義”,要交作業的時候采取抄襲方式,對所學的內容不領會、不理解。同時據調查了解,在很多高校所處理的學生違紀事件中,考試作弊和考場違紀占了絕大比例。在很多地方高校當中甚至出現了專門幫人作弊的學生群體,這部分大學生被稱為“職業”,可以作業、論文或者代為考試等。

2.經濟方面。這主要體現在獲得資助和償還助學貸款兩個方面。為了幫助家庭貧困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近幾年國家對高校大學生的資助力度進一步加大。一方面,國家投入大量的資金設立了獎助學金,然而很多學生為了獲得資助,謊報家庭收入、弄虛作假,編造家庭貧困原因等。另一方面,國家自1999年開始推行助學貸款制度,國家助學貸款、生源地貸款為很多家庭貧困學生解決了燃眉之急。但是此項工作卻遭遇“信用瓶頸”。在實踐中,一些家庭并不貧困的大學生偽造家庭貧困證明騙取助學貸款,一些大學生畢業后不守承諾,故意不償還助學貸款,從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高校的誠信信用。

3.就業方面。這主要體現在高校畢業生群體中。隨著高校大規模的擴招,畢業生就業競爭日益激烈。為了獲得一份滿意的工作,很多畢業生想法設法“包裝”自己、“推銷”自己。很多學生挖空心思編造簡歷,一味突出介紹自己的專長,涂改學習成績,更有甚者偽造證書,編造社會實踐經驗、學生干部經歷等。據某校招單位反饋,曾在收取的簡歷中發現同一學校,甚至是同一班級出現多位同樣職位的學生干部。還有一些畢業生無視就業協議,任意違背、單方毀約的現象在畢業生中比較常見,這種失信行為往往使用人單位陷于被動,同時也降低了學校的信用等級。

4.網絡行為。現代社會科技日新月異,網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大學生已然成為網絡使用的主流人群,他們利用網絡學習知識、了解新聞、聊天交友等。在網絡這個虛擬空間里,遵守網絡道德,講求誠信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在大學生群體當中,盜看別人的電子信件、虛假消息等現象時有發生,影響了正常的網絡秩序,這是網絡誠信缺失的體現。

三、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

1.缺乏制度保障。當前我國處于轉型期,很多法律法規,尤其是誠信方面的還尚未完善、健全。而誠信本身屬道德范疇,它對于人們的約束力是屬于道德層面的,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也沒有相應的社會輿論進行監管,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誠信的缺失。

2.社會環境影響。當前是網絡時代,信息傳播速度飛快,時下社會各個領域、各個層面出現的失信現象,同時社會對失信行為的漠視,以及對誠信行為的不以為然,社會關系中人際交往感情的淡漠、誠信的缺失、安全感的缺乏等,這種負面影響對大學生誠信意識的養成都產生了重要的消極作用。

3.學校教育不力。目前誠信教育已被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然而由于市場經濟和全球化視角所帶來的價值取向多元化的沖擊,再加上當前很多高校的教育方式方法或是內容相對不足,都不能很好地起到應有的教育作用。

4.家庭教育偏差。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家長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最直接效仿和學習的對象。我國的家庭教育長期以來強調智育,往往忽略孩子的道德教育,不注重誠信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甚至自己失信,為孩子誠信行為的養成樹立了負面的榜樣。

四、改進和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對策

大學生誠信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參與。

1.加強誠信教育的制度建設,形成學生誠信評價機制。

要加強誠信教育的制度化建設,建立高校學生誠信評價機制。比較可行的是高校建立大學生的個人誠信檔案,來督促大學生重視誠信實踐,不斷增強誠信意識,從而形成誠信教育的長效機制。同時,要建立大學生誠信表彰機制和失信懲戒機制,弘揚校園的誠信行為,批評失信行為,逐步培養大學生的規則意識和制度意識。

2.普及信用知識,提升大學生誠信意識和誠信認知水平。

在大學生中普及信用知識,使其認識到誠信的重要作用。要寓誠信教育于大學生的日常行為管理和校園文化活動之中,結合學校的考風、學風、校風教育,邀請專家學者做專題講座,開展以誠信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努力營造誠信教育的文化氛圍,引導大學生不斷加強自我修養,不斷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和自律能力。

3.堅持以人為本,加強教育工作者的自身修養。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起著導向作用,代表著一種道德感染力和號召力。因此在誠信教育過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科學定位道德教育價值,常抓誠信教育。同時,學校教育工作者可以結合大學生的年齡特點、生活經驗和喜好,開展多種形式的以道德實踐為主的誠信道德體驗教育。

4.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環境建設,注重家庭誠信教育影響。

要營造誠信教育良好的外部環境,需要社會、高校和家庭共同的努力。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作為給予學生最直接影響的家庭,要注重誠信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努力營造良好的家庭誠信氛圍,言必行,行必果,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通過耳濡目染的影響幫助學生養成誠信品格。(作者單位: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

參考文獻:

[1] 周平.當代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問題與對策.高教視野,2008(5)

篇(6)

關鍵詞:貧困生; 認定; 道德風險。

1 貧困生認定中道德風險的釋義和特點。

1. 1 貧困生認定中道德風險的定義。

道德風險并不等同于道德敗壞。道德風險是20 世紀 80 年代西方經濟學論文" target="_blank">經濟學家提出的一個經濟哲學范疇的概念,即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進自身效用的同時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動。

道德風險亦稱道德危機。貧困生認定中道德風險指高校在開展貧困生認定工作過程中,部分家庭經濟條件不符合貧困生認定標準的學生通過開據相關證明,積極申請貧困生資格,試圖通過貧困生的認定獲得國家或者學校資助的行為。

1. 2 貧困生認定中道德風險的特點。

根據我國貧困生資助政策的性質和目標,高校貧困生認定中道德風險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風險的破壞性。道德風險發生以后,一方面由于家庭經濟條件不困難的同學擠占了國家和學校的助學資源,使得家庭真正困難的同學得不到應有的資助; 另一方面道德風險產生以后會對其他同學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甚至有可能產生“傳染效應”,使國家助學政策大打折扣,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二是風險控制的長期性。高校貧困生資助問題自 1994 年以來就已經成為教育論文" target="_blank">高等教育界的研究熱點,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我國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已經完全構建起來。然而在貧困生認定方面,盡管各高校都在不斷完善工作方法和認定程序,但在實際工作中,還沒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貧困生認定制度與辦法,無法避免道德風險的產生。

2 道德風險產生的原因。

2. 1 學校和學生之間信息不對稱是道德風險發生的前提。

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高校貧困生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在貧困生認定過程中,高校主要依靠與學生談話,審閱學生個人申請、相關民政部門出具的學生家庭貧困證明,班級同學和班委反映的情況進行一個綜合的了解。特別是對學生家庭成員以及家庭收入等信息無法一一進行核實,只能以民政部門開具的證明為準。學校與學生之間存在的嚴重信息不對稱,容易誘使學生通過開取虛假證明騙取貧困生資助。

2. 2 民政部門不作為為道德風險的產生提供了條件。

盡管目前各高校貧困生認定的方式不盡相同,但都主要包括以下程序: ①由學生本人報告家庭經濟情況; ②縣民政局、鄉鎮政府、村委會、街道居委會出具貧困家庭證明; ③班委、同學、室友反映情況; ④高校學生管理人員通過調查學生消費情況來了解學生生活水平。其中硬性條件就是必須有民政部門出具的家庭貧困證明。一些民政部門責任意識不強,對學生家庭經濟情況完全不審核或者僅進行形式上的審核,只要學生申請就蓋章就蓋章,不作為、亂作為現象嚴重,使家庭貧困證明的可信度降低。

2. 3 寬泛的認定標準為道德風險發生提供了可能。

確定大學生貧困標準是開展學生資助工作的首要問題。在貧困生認定過程中,可以通過一些硬性標準,比如孤兒、單親、殘疾、低保戶、兄弟姐妹上學多、山區等,來認定特別困難和比較困難的同學。但對一般貧困生的認定缺乏量化指標,更多地依靠高校學生管理人員、同學等的主觀評價來予以認定。一些學生在利益的誘惑下產生機會主義傾向,通過開具虛假證明、夸大家庭貧困狀況等來獲取貧困生資格。另外由于區域經濟狀況和生活水平差異很大,各地對貧困家庭的認定標準也不統一,這種差異在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間更加明顯,造成了貧困程度認定標準的不確定性。

2. 4 學生資助專管員專職不專加大道德風險產生可能性。

當前多數高校雖然設立了專門的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統籌安排學生資助工作,各院系也指定一名老師負責本院系學生資助工作,基本上形成了一整套的管理體系。但在實際運行中,各院系負責學生資助的老師一般為高校學生輔導員,導致學生資助工作專管員專職不專。另一方面,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張,學生的個性特征更加多元。

如何迅速準確了解學生以及他們的家庭情況,在不傷害學生的同時識別學生提供信息的真假,對輔導員來說是一項極大的挑戰。學生資助工作專職不專與貧困生認定挑戰加大之間日益擴大的矛盾增加了認定道德風險。

2. 5 利益驅使是道德風險產生的主觀原因。

有心理學家把人的需要由低級到高級分為 5個層次: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并認為較低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后,人們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自 20 世紀90 年代以來高校基本建立起了一套比較完善的資助政策體系,包括“獎、貸、勤、助、免”、綠色通道及師范生免費教育等,對人均國民收入仍偏低的中國大學生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誘惑,不論個人需求狀況處于何種階段,他們都期望通過申請貧困生補助,以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的層次再上一個部分。導致個人理性( 爭相申請貧困生補助) 與國家集體理性( 僅真正的貧困者才應得到資助) 出現不完全對接情況,使高校的學生資助工作效能大打折扣、偏離預期目標。

3 預防道德風險應該采取的措施。

產生道德風險的同學受益,可能會助長他們的機會主義傾向,并可能引起其他同學的效仿或者對學校助困工作的異議,不利于大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因此高校必須采取措施,切實防止貧困生認定過程中道德風險的產生。

3. 1 加大對國家資助政策和學校資助工作的宣傳和教育力度。

要通過召開班會、開展講座、制作宣傳欄等多種方式,加大對國家資助政策的宣傳教育,使大家充分認識到國家各種資助政策的目的。只有每一位同學都獲知國家資助政策的目的和意義,才能真正發揮貧困生資助工作的積極作用。特別是對申請貧困生認定的同學,要另行開展小范圍的再宣傳和再教育,讓有產生道德風險傾向的同學充分認識自己的行為將會產生怎么的后果。

3. 2 提高民政部門對開具的學生家庭貧困證明作用的認識。

家庭貧困證明但對于學生爭取相應資助和高校資助工作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必須使民政部門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作用,積極負責地去核實學生的家庭情況信息并如實出具證明。學校在要求相關民政部門出具貧困證明的同時,還應提供學生家庭成員的年齡、職業、收入來源、健康狀況、經濟狀況及以前受資助的情況的一些證明。另附反映當地居民生活水平的統計指標和社會保障指標。從而有效避免這些學生產生道德風險。

3. 3 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積極引導學生處理好義與利的關系。

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是構建社會主義社會的需要,是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需要,也是避免貧困生認定工作道德風險的必要措施。在加強誠信教育中,要積極引導學生處理好義與利的關系,使大學生在不損害集體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個人正當的物質利益。只有把利益與道德之間的關系處理恰當了,個人才能真正地服務于社會、才能體現出個人真正的價值、也才能正確獲得自身利益。

3. 4 充分發動班干部的“電子眼”作用學生干部來源于學生,對班級同學的性格特點及生活消費習慣有更準確具體的了解。在進行貧困生認定的過程中,可以多聽取班干部的意見。班干部也可以對那些產生道德風險傾向的同學進行必要地勸說和阻止,這樣不僅避免了道德風險的產生,也會增強班級凝聚力和同學的集體榮譽感。

參考文獻:

[1] 高鴻業。 西方經濟學[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篇(7)

【關鍵詞】學分制;考試制度

一、實施學分制與考試制度改革的相互關系

(一)學分制是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是獨立學院教學管理體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學分制是以學分來衡量學生學業完成狀況的教學管理制度,從根本上說這是一種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培養學生個體綜合素質提升為導向的管理制度。獨立學院是我國高等教育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適應社會日益增長的教育要求和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過渡的產物。學分制能為獨立學院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的運行機制,符合獨立學院的發展方向、特點和規律,與獨立學院以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目標相吻合。作為新成立不久的獨立學院,我院目前的教學管理模式正處于從學年制向學分制轉變的過渡階段。

(二)考試制度是保障學分制度實施的關鍵,考試制度改革對教學制度改革具有先導作用

考試是高等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考試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引導著教學過程和方向,是評價和改進教學使之有利于培養創新人才的基本途徑。不同考試制度下的考試標準和內容存在差異,直接影響著人才培養的質量。創建科學、合理的考試制度對人才培養方案的具體實施和教育目標的最終實現起著關鍵作用。同時考試對于教學活動主體有很強的導向作用,教師考什么決定學生學什么,教師如何考決定學生如何學,學生考試結果又影響教師如何改進教學。因此學分制的實施有賴于建立完善的、適應社會對人才培養要求的考試制度,考試制度改革在教學管理體制改革中必然處于先導位置。

(三)學分制下考試制度改革應充分考慮其對素質教育的作用

在學分制下的考試制度應按照科學發展觀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把考試當作一種教學手段,而不是教學目的,不是簡單的對人素質高低、知識多少的測量,而是學習取向甚至是個體價值取向的導向。引導學生把被動的、功利的學習動機變為主動的、深層次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和探索創新的意識,由單純追求考分轉變為追求個人能力的全面發展。

二、我院現行考試制度與學分制不相適應的幾個問題

(一)考試功能異化,考試評價理念有誤

考試不是為了檢測和反饋學習情況,服務于教學。相反,考試成了教學的目的。教學只是為了考試,是為了評分排名,是作為決定學生能否能夠獲得學分、獎勵、畢業的依據,考試目的趨于功利化,考試的功能和作用被局限了。由于存在考試目的定位偏差,“唯分數論”現象造成學生的應試能力得到片面強化,其認知、個性趨于同一化。考試就意味著課程的終結,學生也很難在學習中對知識有更深層次的體會。究其原因,問題主要出在對考試分數的價值判斷上,過分地強調考試的評價功能,從而導致教師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

(二)考試形式單一,無法全面考核學生的能力和素質

目前大多數課程考試形式比較單一,閉卷考試多,開卷考試少;筆試形式多,口試、答辯形式少;理論考試多,實踐考試少;一次終結性考試多,多次綜合性考試少;閉卷考試已經成為最主要考試形式。以2012-2013學年為例,在全院開設除體育以外的183門課程中,期末考試采用閉卷形式的有165門,比例超過了90%。這種考試形式側重于簡單判斷和靜態考核,記憶能力成了考核的主要方面,而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的考查嚴重缺失,阻礙了學生創造性和發散性思維的培養,不僅抑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容易使學生認為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考份試卷過關,而不是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三)考試內容偏重書本理論知識,考前劃范圍情況普遍

受考試形式單一局限性的影響,考試的內容大多側重于教材和課堂筆記,老師說的那些“條條框框”成了學生意識里的“考試重點”,學生普遍是“背多分”式學習,所謂“上課記筆記,課后背筆記,考試默筆記,考完全忘記”的情況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取向。考試內容偏窄,只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能力,容易造成學生死記硬背,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有的教師在考前為學生圈重點、定范圍,學生為了考試過關經常是考前突擊式的死記硬背,甚至會讓學生產生作弊的動機,對學生的誠信教育不利。

(四)成績評定不夠科學,不能客觀反映教學效果

目前多數課程考試以期末的卷面考試成績為主體,課程總評成績中平時成績所占的比例較少,我院各課程考核評分比例中平時成績的最高比例均未超過30%。期末考試的成績基本就決定了學生課程學習的最終成績,作為教學過程階段的形成性、診斷性、綜合性評測很少,基本上是一次性的終結性評價。學生要在一至兩周的“期末考試周”內完成整個學期的課程考核,短期內面臨著較大的考試壓力,加上試題內容的抽樣性,考生受所處的環境、心理狀態、發揮水平等其他偶發性因素的影響,考試結果存在偶然性,并不能全面、客觀反映教學效果及學生能力。

(五)考試的反饋功能缺失,以考促教的作用無法體現

考試的各個環節無論從出卷、閱卷還是考后分析都由任課教師一手包辦,考試質量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個體的專業素質和責任心,考試過程變成了教師的單邊活動,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考試。在考試信息反饋環節上,老師在閱卷及成績錄入系統后只是填寫一張試卷分析表,且分析表的內容大多數流于形式,沒有真正有效及時的對考試命題、考試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更缺少和學生互動交流的機會。考試的信息反饋功能缺失,沒有起到師生間教學活動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教師也就無法根據考試結果和相關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不利于發揮考試對學生學習的激勵和引導作用。

三、適應學分制條件下我院考試改革的幾點構想

(一)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念

要打破把教學和考試簡單的看作是向學生灌輸知識的手段這個固有模式,就因該要大力倡導以知識為基礎,以能力和素質提高為核心,以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為導向,以學生素質全面和諧發展為目標的教學觀念,管理部門和教師要明確考試只是評估學生知識技能掌握程度手段之一的認知,而不是把考試作為教學的目的,要淡化把考試分數作為衡量教學成果的觀念,從根本上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考試評價理念。

(二)促進考試形式多元化,提高考試內容科學性

要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出發,就必須打破單一考試模式,按照各學科特點和學制要求設立不同的考試形式。考試形式應根據課程的特點多樣化,降低閉卷考試采用的比例。采用開卷、口試、撰寫論文、調研呈文以及實踐操作等方式來豐富考試形式。教學管理部門要引導各系、部積極開展考試形式多樣化改革,鼓勵教師不墨守成規,敢于探索和創新考試方式,提倡無論是哪種考試方式,只要是有益于學生素質培養的就是好方式。對于采用筆試考試形式的,各系、部應嚴把試卷質量關,考試內容應當更注重考察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建議將需要以死記硬背為考核方式的科目改為開卷考試,考試題目更主觀化,將考試側重點放到考查學生的理解和思維能力上,比如“兩課”的卷面考試可以允許學生帶 “小抄”進場,但要提高試卷主觀題的比例以及平時成績在總評中的比重。

(三)注重成績構成的多樣化,加大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重

大多數課程成績是由平時成績與期末試卷成績構成,平時成績主要是教師根據學生出勤、作業及平時表現給分,其構成比較單一,而且在總評成績中的比重也較低。要使考試成績評定能夠更科學,能真正地反映學生的能力、素質狀況,就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平時考核,這也是被有些教師一直忽視的。因此建議教師應根據課程的性質特點以及教學要求,多采取平時檢測、小論文及調查報告等多種多樣的考核環節,并將這些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一起按照適當比例計算,作為學生該門課程成績。在設置課程成績構成比例時,平時成績所占的比重應不低于期末考試成績所占的比重,從而引導學生注重學習的過程,改變以往臨考突擊的學習態度,而不是只注重期末成績。

(四)加強對試卷的分析反饋,形成有效促進教學提高的機制

考試不是課程教學的終結,通過考試能發現許多平時教學中無法發現的問題。考后工作除了閱卷和登分任務外,更為重要的是分析、總結、交流等環節。提高教師對考后信息反饋的重視程度,應要求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試卷成績進行各項分析,同時要對試卷中反映出的問題和情況做進一步研究。教學管理部門要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客觀科學的評價。通過試卷分析,教師應對教學方法的改進加以總結,同時也應幫助學生查漏補缺,更好地掌握知識和學習方法。為避免學生期末考試結束就放假離校的情況,建議將期末考試周期提前一個教學周,以便教師和學生在考后環節里能有互動交流的時間和機會。

四、結束語

實施學分制的目的是將競爭機制引入教學領域,充分調動教師、學生之間教與學的積極性,為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性人才培養提供良好環境。要切實有效的實行學分制,就必須要有與之相適應的考試制度做保障。只要我們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就一定能將我院學分制下的考試制度改革推向前進。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丝| 成人午夜视频精品一区| 一边捏奶头一边啪高潮视频|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东京热一精品无码av|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久久电影网午夜鲁丝片免费|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 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精华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有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 九九九免费观看视频| 天天干天天日夜夜操| 好爽别插了无码视频| 欧美大屁股xxxx| 国产三级a毛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乱妇乱子在线播视频播放网站 | 久青草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少妇厨房愉情理伦bd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不卡视频 | 久久高清内射无套| 日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男受被做哭激烈娇喘gv视频| 大帝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播放| 公和我做好爽添厨房中文字幕|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85麻豆|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久久亚洲精品11p| 老妇女性较大毛片|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视频| 熟妇人妻系列av无码一区二区| 极品人妻老师的娇喘呻吟| 午夜天堂一区人妻|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