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03 15:19: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臨床醫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由于《臨床醫學概論》課程內容較多,包括診斷學、治療學、臨床流行病學、循證醫學、內科學常見病、外科常見疾病、婦產科常見病、兒科常見病、老年常見疾病等內容,教師備課需花費大量時間及精力;因此,高職院校應結合國家執業助理醫師資質考試大綱調整教學內容。課堂教學重點應側重于“診、內、外、兒、婦”的理論及實訓課的教學,部分執業助理醫師考試涉及內容少或不考的教學內容以專題講座形式講授,如循證醫學、流行病學等。
2調整教學方法
《臨床醫學概論》教學以前均以傳統的教學方法(LBL)為主,調整后根據不同科目內容采用不同教學方法,如內科學、兒科學、婦產科學、外科學在“LBL”教學基礎上增加了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PBL)和以“病例”為引導的教學法———CBS教學法。CBS方法不僅強調理論知識,而且更強調結合臨床病例深入地掌握理論知識,使理論聯系實際[2]。PBL代替以往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中心、學生被動聽的封閉教學模式,變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其發揮出最大潛能[3]。部分涉及執業助理醫師資質技能考試、操作性強的內容,如診斷學體格檢查部分,應當改為“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方式。此方法不僅提高學生的技能操作能力,而且節省了上課學時,同時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參與性;而對于難度較大的心肺腹部聽診部分內容則直接利用現代化仿真模擬聽診系統進行教學,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水平。為鍛煉學生的理論聯系實踐能力,提高學生臨床思維水平,本課程教學應當增加24學時的醫院臨床實踐見習課。
3調整教學資料
本院《臨床醫學概論》師資隊伍由校內專任教師與校外兼職教師組成,校內教師以青年教師居多。限于本課程教學的特殊性及師資的差距大,根據調整后的教學大綱,課題組成員進行深入探討,通過專家訪談和問卷調查,制定統一的教學計劃、教學進度、教案、講稿、課件、教學重難點,最后形成“六統一”的教學光盤以便資源共享,并在2012高職非臨床醫學專業班實施教學。教學過程中每周四下午課題研究組進行集體備課交流,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得到快速提高,其對《臨床醫學概論》教師團隊建設和師資隊伍培養起到較大促進作用。
4實施效果
我院目前所開設的非臨床醫學專業有口腔醫學、口腔技術、醫學影像技術、醫學檢驗技術和康復治療技術,分別為普通高職和五年制高職兩個層次?;趯Α杜R床醫學概論》課程建設的學大綱、學計劃和教學進度、案、統一講稿、統一課件和學重難點的“六個統一”,縮小了因學生層次不同、專業類別不同而形成的教學效果的差距,有利于順利開展本門課程的教學督導、同行評價和教學互評三級教學評價。高職院校應圍繞“三貼近”教學理念,在本課程建設的“六個統一”的基礎上,大力培養青年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快速提高教學效能。其有利于本門課程校內專任教師與校外兼職教師的溝通與交流,縮小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的教學差距;有利于內科學教研室教學團隊的建設和《臨床醫學概論》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和實踐??傊?,高職院校通過對《臨床醫學概論》課程建設的探討,使其更加適應高職非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和專業發展的實際需要[4]。
5結論
英文名稱: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
主管單位:南昌大學醫學院
主辦單位:江西醫學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9-8194
國內刊號:36-1242/R
郵發代號:44-119
發行范圍:
創刊時間:2000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伴隨著世界經濟與學技術的蓬勃發展,醫療技術的發展在現當代取得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就臨床免疫學檢驗工作而言,已成為現代醫院診療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現代醫療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如何有效地對臨床免疫檢驗的質量進行控制已直接影響到臨床的診斷結果的準確性,同時也間接影響到最終地臨床治療效果。由于在整個標本采集的過程中免疫檢驗標本從采集到結果的檢驗需經歷的環節較多,這就對臨床醫師對患者的生理、病理情況以及爭端方法的熟悉程度及綜合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 臨床免疫學檢驗的建立與發展
臨床醫學免疫檢驗自建立至今已經歷了一百個春秋。自從19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隨著很多學者專家開始從免疫動物或者攜帶有傳染病病毒的患者血清中發現有能夠治愈患者疾病的特異性結合病原體或其一系列的衍生產物的物質,而這些物質及為我們現在所熟識的抗體。就現代醫學理念來講,將能夠引起人體體內產生抗體的物質統稱為抗原。正是由于抗原以及抗體的發現,才促使現代醫學專家學者開始對人類或動物體外抗原刺激體內反應產生抗體這一現象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隨著免疫學理論以及分子生物學還有其它以現代科學技術為依托的新興臨床免疫學檢驗繼能夠有日新月異的發展。
3 提高臨床免疫檢驗質量的方法
3.1標本采集與設備管理的優化
作為檢驗分析前對質量控制的要求來說,檢驗人員首先需要做到對標本的采集和保存工作;密切注意整個樣本采集過程中的樣本采集的時間、止血帶的使用時間和方法、采血的姿勢、抗凝劑和穩定劑的選用情況。免疫檢驗工作,首先要求檢驗人員注意對整個標本的采集和處理工作。不同的采樣試驗對所采集的標本的要求有所不同。對于大多數以病人血清為標本的免疫檢驗而言,采集血清的時間應在清晨被采集者未進食前為宜,保持針筒的干燥性,抽血完成后需要馬上除去針頭并將所采集到的血液注入到干燥的試管內,注意在整個注血過程中采樣人員的注血速度不宜過快,不能對所采樣本進行振搖等一系列不允許的動作,以防溶血。在將整個血清分離完成后,應及時送往檢測,如需要求對所采試樣進行保存的話,可將試樣置于冰箱內冷藏,不宜速凍,以防止因為反復凍融而對整個檢驗結果產生不良的影響。作為對測定的血清標本的收集過程來說,激素類和治療藥物的使用要特別注意收集時間的變化以及檢驗人員的變化對整個測定結果的影響;其次,在采購人員對于相關儀器設備及試劑的選擇方面也同樣對整個測量結果有著十分大的影響;作為整個檢驗的執行者來說儀器設備性能的好壞將直接對檢驗結果的精確度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在整個檢測結束后要注意地成套儀器的保養和維護工作,工作人員要經常對溫度計、水浴箱、酶標儀、稀釋棒、恒溫箱、吸量管、分光光度計等臨床免疫檢驗的儀器設備進行核定、校正以及檢查等工作,從而確保儀器設備的使用性能,減少實驗過程中因為儀器所引起的誤差,繼而來保證檢驗結果準確性的目的,最終為意識的治療及患者的康復提供最有用的保障。對于當今品魚龍混雜,質量不一的試劑市場來說,慎重選擇且經常對試劑性能進行有關試劑的檢定工作是保證檢驗成功的重要因素。
3.2 提高技術人員的素質
人是整個免疫檢驗過程中的主體,是整個免疫檢驗過程中最積極、表現最為活躍的因素。在免疫檢驗過程工作的所有環節,都需要靠人來對整個試驗進行操作和把握,最終實現對整個臨床免疫檢驗質量控制的目標。因此,在整個臨床免疫檢測過程中檢驗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與業務能力會對整個免疫檢驗的質量和結果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就要求臨床免疫檢驗的工作人員要每天按時對相關檢測設備進行消毒、搞好實驗室的衛生;做好相關實驗儀器的定期檢查工作:如冰箱、恒溫箱、水浴箱、酶標儀、熒光顯微鏡等,做好對整個實驗儀器的記錄使用情況,并如實填寫實驗報告,按規定進行免疫檢驗的質控工作,并分析情況做好記錄,簽字等工作。
4 臨床免疫學檢驗與生物技術
以現代新型科學技術為依托的臨床醫學免疫檢驗技術的廣泛應用,對現代免疫學研究的發展起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飛,其結果又在更深的層次以及更為廣范的領域內促進了現代高新生物醫療技術產業的發展,能夠使諸如細胞工程技術以及基因工程技術為代表的現代高科技技術得到更廣泛應用。近年來伴隨著疫苗、基因工程抗體治療以及重組細胞因子研制為主的生物工程制品產業有了蓬勃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現代免疫學防治的開展,對許多傳染性疾病的傳播起到了強有力的遏制作用,從而為挽救更多的生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當前計算機網絡已經遍布于人們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在大數據的環境下,人們的生活、工作以及思維也有了較大的改變,大數據也在我國的其他很多領域中都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如醫學藥物、建筑行業、工業領域等,本文主要簡單論述了大數據環境下的臨床醫學學科服務。
關鍵詞:
大數據環境;臨床醫學;學科服務
大數據環境下,醫療信息正呈現快速增長的方式,且以遞增的方式在持續增長。因此必須要對這些大數據進行有效的歸類、整合,從而有效提升醫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所以,探究大數據環境下的臨床醫學學科服務就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大數據環境下的臨床研究學科服務
1.1通過調查,積極了解用戶的需求首先要積極了解用戶的需求,才能結合用戶的實際需求對其提供相應的學科服務。所以,學科館的工作人員應該積極開展調查活動,或通過問卷方式、或通過深入座談方式等,積極了解醫生的一些有效信息,如他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使用圖書館資源的次數、喜好等,還應該積極了解他們的主要研究課題及方向,以及他們想要從圖書館資源中或是管理員處獲取什么樣的信息幫助等。雖然每個臨床醫生所研究的疾病有所不同,但是在這些信息中,還存在交叉的內容,因此學科的管理員應該在深入了解每個醫生研究內容的基礎上,將這些信息按照不同的類別進行劃分,這樣不但可以更好地開展學科服務,還能幫助各領域的醫生進行資料的整合,促進他們更加高效地研究。
1.2構建對口數據的平臺某醫學專業認為,在大數據環境下,醫學科研必須要具備以下三個特征,即臨床醫學資源的標準化、科學化;大樣本、多中心的臨床研究;利用臨床的信資源信息進行醫學資源的整合、利用和研發。這也表明,大數據環境下,醫學的大數據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須要對大數據進行有效整理,才能對其進行有效利用,并且還要加強不同組織之間的有效合作,進而實現數據資源的有效共享。學科館的工作人員可以結合醫生的不同需求,不斷豐富對口館藏資源;還應該積極收集一些服務對口的大數據資源;還可以幫助醫生收集一些本院的大數據,構建專門的數據庫,這樣也便于醫院展開有效合作,并逐步豐富數據庫的資源。同時,館員要積極關注當前大數據平臺上的有關信息,逐漸擴大學科館的數據量,并積極利用學科館現有的數據資源,給用戶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學科服務。
1.3充分利用平臺,輔助醫生的研究以及研究成果的發表學科館的醫療大數據可以幫助醫生進行疾病的診斷以及疾病的治療和研究,并且還能用于一些流行病學的研究,還能幫助醫生去分析一些藥物的副作用等。因此,學科館員在挖掘醫療大數據時,可以圍繞這些方面的資源進行展開,這樣可以便于醫生進行課題的研究和分析。學科館員可以利用數據庫中的數據分析功能,采用文獻計量法,積極挖掘某一個專業領域中的研究熱點、研究重點以及其他的相關信息等,幫助醫生積極了解一些研究領域的新動態、新進展,還可以幫助醫生去選擇一些投稿雜質,從而有效提升醫生的創新性觀點的發表成功率或是申請專利的成功率。同時,學科館員還必須要對大量的信息進行過濾、篩選、歸納、整合,找出這些數據之間的聯系,并挖掘出這項數據所存在的潛在價值,以圖表或是數據等更加直觀形象的方式提供給醫生。
1.4充分利用平臺,有效匯總研究成果2011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要求每一位申請基金的人員都必須要提交自己長期保存的數據、訪問學科館的記錄以及共享的內容等,這樣的規定也提醒研究者必須要實時保存并有效匯總自己研究中所用到的一些大數據。學科館員可以幫助醫生構建自己的課題組以及個人研究檔案,這樣醫生在申請基金時,就可以利用這些數據進行有效匯總。
2大數據環境下的臨床醫療學科服務
2.1利用醫療大數據幫助醫生進行臨床的診斷專科醫生只需要了解自己所研究的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相關疾病的知識就足夠了,完全沒必要去了解所有的??萍膊≈R,如果遇到一些疑難雜癥或是需要跨科診斷時,如果學科館具備良好的臨床大數據數據庫,那么醫生可以將病人的各項指標輸入到系統中,通過挖掘類似的數據就可以找到相關的病例信息,再結合病人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準確診斷,并制定出最佳治療方案。這樣不但有效地降低了醫療診斷的成本,還能減輕病人的經濟壓力。如果數據庫中沒有相似的病例,醫生就可以將病人的信息進行整理錄入數據庫系統中,這樣也能豐富數據庫的內容,也可以借鑒給其他醫生進行參考。
2.2采用小數據進行個人的匹配醫學的服務對象是個人,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以及體質都會有所差異,即使得的是同一種疾病,很多人的表征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在使用醫療大數據的時候,必須要結合病人的實際情況,利用大數據發現規律并采用小數據進行個人的匹配,最終找出最佳治療方案。
2.3提供健康服務的信息不管是健康的人群或是病患以及家屬,他們都希望可以獲取健康的信息,以促進或是幫助患者減輕痛苦,特別是那些患有嚴重疾病的人們,更是這樣,他們想更多的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預防措施。因此學科館員可以幫助醫生建立一些健康信息服務的網站、微信公眾號或是博客,給人們普及健康服務信息。健康服務信息就像是醫生與病人之間的一架橋梁,通過健康服務信息的普及,不但可以提升病患以及病患家屬的健康常識,也能減緩他們對疾病的恐懼,幫助他們正確面對疾病、戰勝疾病。同時健康服務信息還能有效減緩醫患關系,進而給患者提供一個更加健康、和諧的就醫環境和就醫場所。
總之,在大數據環境下,臨床醫學學科服務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學科館員應該結合實際情況,積極構建學科館的醫療信息數據庫,進而給用戶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學科服務。
參考文獻:
[1]趙志清,鄒立君.大數據視角下的臨床醫學學科服務[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5,(10):77-80.
1、臨床醫學類專業包括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麻醉學、中醫學、醫學影像學、中醫骨傷、眼視光醫學、放射醫學、針灸推拿、傣醫學、蒙醫學、精神醫學、維醫學、哈醫學、藏醫學等等。
2、臨床醫學專業是一個很好的專業,但是由于近年來報考的人數非常多,所以畢業生人數增多,就業壓力也比較大。臨床醫學這個專業什么都學,可以說是比較萬能的,包括什么內科、外科、兒科、婦科等等。
(來源:文章屋網 )
本次研究通過國家教委有關部門從國內醫學院校收集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和教改情況等有關資料。由于部分院校所提供的資料項目不全,故統計時,作了技術處理,在有關表格及討論中不再一一說明。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現狀。
本次調查共收集到49所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的學時情況。資料顯示:(1)必修課總學時都比較高,最高達4593學時,平均也達3575.80學時,明顯超過其他專業;(2)實踐(驗)學時較少,與理論課的比例均不到1∶1;(3)選修課學時所占比例較低,各校差別也很大。
2.臨床醫學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情況。
本次調查收集了69所院校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情況,現將總體情況統計列表。調查結果表明,必修課從總體上看要多于選修課(選/必比例為1.62);考試課明顯多于考查課。調查資料還表明,在臨床醫學本科專業的必修課課程設置中,各醫學院校開設的課程(必修課)有74門,其中有45門為30%的院校開設,有37門為50%的院校開設,有33門為80%的院校開設,有19門為100%的院校開設。這19門課程可分為公共基礎、基礎醫學、臨床醫學3個類別。它們是:政治課(含原理、社會主義建設、中國革命史)及體育、英語、無機化學、有機化學、醫用物理學、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病理解剖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實驗診斷學、體檢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兒科學。其中有11門為主干課程,它們占國家教委規定的臨床醫學專業主干課程的91.67%。根據69所院校提供的資料表明,作為臨床醫學專業主干課程的醫學免疫學有14.4%的院校未開設。資料顯示:(1)在必修課程中,新興學科、邊緣學科、綜合學科課程比較少或沒有,只有極少數的院校開設了分子生物學(4.35%)、社會醫學(5.80%)、臨床藥理學(4.35%)、急診醫學(2.90%)、老年醫學(2.90%)、病生(1.45%)、臨床營養學(1.45%)、衛生管理學(1.45%)、臨床免疫學(1.45%)等課程,少數院校開設了理療康復學(11.59%)、專業英語(17.39%)以及文獻檢索(26.09%)、衛生統計學(27.54%)、法醫學(28.99%)等課程;部分院校開設了醫學倫理學(34.78%)、衛生學(34.78%)、細胞生物學(37.68%)、局部解剖學(37.68%)、醫學遺傳學(46.38%)、外科總論(46.38%)、流行病學(47.83%)、醫學心理學(47.83%)、醫學遺傳學(46.38%)、生物學(57.97%)等課程,整個課程體系與以前相比變化不少;(2)開設的選修課缺乏系統性和規范性,課程門數也明顯少于必修課;(3)各院校的課程內容都有一定差異,在平均開設的38門課程中,只有19門相同(50%)。課程設置上的相似與差異反映了臨床醫學專業的共性,也反映了地區與辦學院校的個性。
3.課程及課程設置的改革情況。
從本次所收集到的資料看,不少醫學院校對課程設置進行了改革探索:
(1)試行學分制。部分院校在臨床醫學專業試行了學分制。例如在課程設置中,將臨床醫學專業的所有課程根據學科性質分為7個學科群(包括理論及思想教育學科群、公共基礎學科群、醫學基礎學科群、專業基礎學科群、體育學科群、人文社會學科群),每一學科群都規定了應修學分,每個學生只有修滿各學科群的規定學分才能畢業。
(2)設置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課程。80年代中期,我國已有少數醫學院校根據國外教改經驗,推出以臨床問題為定向的基礎醫學課程改革方案。其做法改變了傳統課程中以學科為基礎的課程組織形式,而是以問題為基礎。在教學中,各門課程采用綜合性的以問題為基礎的輔導、上課、實驗室訓練和社區為基礎的臨床實踐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教學,以幫助學生把理論學習同臨床實踐相結合[1]。
(3)開展預防醫學教學。近年來,部分院校在臨床醫學專業開展了預防醫學教學,并在實踐中建立了非預防醫學專業預防醫學教學體系。這個體系包括:以防疫站、社區保健所為主的預防醫學教學基地;以群體醫學、三級預防、全科醫學、2000年人人享有醫療保健、整體醫學觀、初級衛生保健等為內容的課程設置;以數據統計處理、開展健康教育、發現和處理社區衛生保健問題為基本機能,強化醫學生預防疾病為主的觀念和能力[2]。
(4)開設社會醫學實踐課。為了加強教學環節,一些院校在臨床醫學本科教學中,利用每學年的第三學期,有計劃地增設了社會醫學以及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統計、計算機課程,同時組織學生參加社區實踐,讓學生學習和了解社會衛生保健現狀,參與初級衛生保健工作,建立大衛生觀和大健康觀,提高社區工作能力,以適應醫學模式的轉變。
(5)組織學生早期接觸臨床。少數院校安排一年級學生進臨床,接觸病人,了解與醫療活動有關的各個方面,增強他們對臨床醫學及醫療衛生工作的感性認識,進一步明確學習動機,端正學習態度,穩定專業思想。醫學生早期接觸臨床與課間見習和實習相比,有著不同的要求,其目標是讓學生較早進入專業環境,解決與專業相關的社會、心理等問題。
(6)優化課程結構。部分院校根據21世紀的社會發展需求和教育規律,在優化課程結構方面作了嘗試。例如,將臨床醫學本科專業的所有課程分為專業素質課程、思想文化素質課程、身心素質課程、自然科學素質課程及隱形課程等幾大模塊,并規定了每一模塊的基本要求。學校在學生的不同階段,通過對各模塊間的課程進行有機組合,實施教學,使課程的結構得到優化,進而提高醫學生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近幾年來,我國的部分高等醫學院校在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改革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未從總體上改變我國臨床醫學專業課程體系中存在的不合理狀況。這些改革的影響面還很小,其適用性、科學性和普遍性還需要在實踐中進行驗證和完善。但不管怎樣,這些改革和探索對我國高等醫學教育的改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討論
1.臨床醫學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問題。
在當前形勢下,我國的高等醫學教育正面臨著新的挑戰。這個挑戰主要來自3個方面:(1)不斷增長的社會醫療衛生保健需求使醫療服務的內容和范圍不斷增加,服務的對象由原來的個體逐步擴大到群體、社區乃至全社會,服務的內容也由原來的生理方面擴展到社會、心理方面,并由此建立了新的醫學模式,這就對醫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醫學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向上迅速發展,宏觀的研究已經由個體上升到群體和社會,并出現了整體化、綜合化、社會化的趨勢,微觀的研究也從原來的器官組織深入到細胞和分子水平,這使得醫學教育課程所涉及的內容更為廣泛;(3)醫藥人才市場的形成,以及就業競爭機制的出現都對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的社會適應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使得醫學教育原有的封閉式辦學模式開始向開放型現代教育模式轉化。面對這些挑戰,近幾年來,我國的高等醫學教育已經進行了改革和調整,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從總體情況看,也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主要是醫學畢業生的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差;知識結構不合理,知識面過窄或知識過于陳舊;思維不活躍,缺少創造性思維;綜合素質不高等,這些都與臨床醫學教育的課程設置和課程體系中普遍存在著課程內容陳舊、實踐課比例太少、人文社會科學課程薄弱、選修課太少且不規范、總課時太多等問題有關。
2.課程設置和課程體系改革的指導思想。
課程設置改革的指導思想是:拓寬基礎,優化專業,注重實踐,加強人文,形成特色,促進醫學人才素質的全面提高。其中,前5句是方法和手段,也是改革的具體要求;最后1句是改革目標。這個目標是與我國高等醫藥教育的總體培養目標一致的,是課程體系改革的總要求。
3.幾點建議。
課程體系的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點。為了進一步推動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體系改革,根據上述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1)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教育思想、觀念滲透于教學工作的各個方面,貫穿于教育改革的全過程。因此,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是課程改革乃至整個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礎和先導。當前,高等醫學教育思想觀念轉變的重點是:確立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最終實現相互結合、全面發展的辯證統一的思想;確立加強素質教育特別是加強文化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努力提高綜合素質的思想;擴大與強化實踐教學,進一步加強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思想;確立在教師主導下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和加強學生創造精神培養的思想;確立在一定的教育目標指導下,加強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思想。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設置與體系應當在新的教育思想的指導下,通過不斷改革,更好地適應21世紀的社會醫療保健需求。
(2)從寬度和深度兩個方面,加強基礎課程?;A課程應包括自然科學課程、人文社會科學課程及醫學基礎課程。這3類課程,前2類以拓寬為主,后者以加深為主3類課程的相互結合,以及部分課程的交叉融合將形成寬厚的臨床醫學基礎課程。
(3)進一步優化課程結構。應根據醫學科學的進步和社會衛生保健需求的變化,調整、發展和優化課程結構。具體要求是:從人才培養目標整體出發,根據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打破學科課程間的壁壘,加強學科間在邏輯和結構上的聯系[3]。精煉、濃縮臨床醫學專業的傳統課程,增設醫學的新興學科課程和跨學科的綜合性課程。對于這一點,國外的醫學教育改革經驗值得借鑒。日本的醫學教育通過改革,建立了4種類型的課程[4]:即學科型(單科型、傳統型),主要有解剖學、生理學、藥理學、病理學、內科學、外科學等課程;部分跨學科型,主要有腦、神經外科學和診斷學等課程;跨學科型(綜合型),主要有器官系統綜合課、以癥狀為中心的課程和以疾病為中心的課程等;需要型課程,主要有以問題為中心或以專題為中心的課程。美國醫學院校則在傳統課程中,開設了某些綜合課程,其綜合的方式有3種:一是將相互關聯的2門學科綜合開課,如微生物和傳染病、病理學與實驗室醫學等;二是按器官系統或醫學問題設計綜合課程[5]。因此,結合國情和醫學發展的新趨勢,應增設分子遺傳學、社會醫學、家庭醫學等新型課程和以系統、癥狀、某一專題或某種地方病為中心的綜合課程,以改革傳統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模式。
(4)增設人文社會科學課程,培養醫學生的文化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加強人文教育是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熱點。在美國,人文科學已成為醫學教育的一部分,到1995年,幾乎所有醫學院都開設了人文科學課程[6]。我們可結合國情、校情,借鑒國外的有益經驗,在臨床醫學專業教育中開設人文社會科學課程。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可以必修課、選修課和隱形課程等多種形式進行,并貫穿醫學教育全過程。
(5)加強實踐教學課程,明確課程實踐目標,注重能力培養。這就要求在專業教學中,授課學時與實踐學時之比達到1∶1,并合理安排課間見習和實習(驗),對集中見習的做法應作進一步的研究;要有組織、有計劃地安排學生早期接觸臨床和社區衛生工作。在加強實踐教學過程中,還應注重實踐課程目標的層次性和系統性,正確區別和把握早期接觸臨床、實驗、課間見習與實習等不同課程要求,以保證不同內容之間,理論課與實踐課之間,乃至實踐課目標與培養目標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協調發展。
(6)有條件的院校可試行學分制或主輔修制。實行學分制可以增加學生選課的自主性和靈活性,進而發揮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但考慮到臨床醫學教育課程體系的復雜性,也可以建立學年制與學分制相結合的課程模塊,既能調動學生積極性,也能穩定教學秩序。要適當減少總學時,在此前提下,根據社會需要和辦學條件,建立若干課程群和專業方向,允許學有余力的學生輔修其他專業方向或選修跨專業課程,以增強畢業生的社會適應性。
(7)在適當減少必修課總學時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和規范選修課。一方面,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解決原有課程體系中的某些問題。選修課要堅持“二多二化”,即多方向、多學科,系統化、規范化。要注意選修課與必修課,以及選修課中專業與非專業課程間的相互聯系、組合。
加大投入,改善教學環境隨著招生人數的增加,教學設施與教學環境也要及時的更新和改善,這樣才能滿足不斷增長的教學需求。明確培養目標臨床醫學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應培養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醫學人才。
二、調整課程結構,修訂教學大綱
緊扣培養目標,整合課程內容,注重能力培養,提高學生臨床操作的基本功,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1)課程體系建設要緊跟時代步伐,適時修訂,全面改善。(2)課程的宏觀結構應以醫學為主,德智體多結構發展。將新興學科、邊緣學科、交叉學科及時引入教學。(3)加強學生素質培養,強化人文科學、社會科學以及人文社科交叉融合的課程。(4)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動手能力。(1)改變傳統教育模式,從課堂講授式、單向式、被動式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要更加注重學生的接受程度,提高學生自學能力。(2)教學方法向多元化發展。減少課堂講授學時,只講授課程的核心內容。采用啟發式教育,逐漸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模式。(3)減少大班上課人數,適量增加小班授課,開展課堂討論、案例分析等,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4)在臨床技能中心,利用模擬病人開展情景式教學,增加學生的技能訓練。
三、調整教學計劃,突出實踐教學
按照學分制要求,重新修訂教學計劃,減少理論課學時,突出實踐教學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增加素質教育的內容。(1)重視教學基地建設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實習期對于學生特別重要。加強教學基地建設,對教學條件、教學狀態、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評估,從而建立與完善各個實習基地間的交流、互惠互利,促進實習質量。(2)修訂實習計劃,提前進入實習期通過提前實習,可以減輕考研和就業對于實習教學的干擾,讓學生專心學習,確保實習質量。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的年齡比例、學歷比例都要達到一個正常水平。形成老帶新、新促老的優勢循環。增加青年教師學習的機會,使其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打破常規,建立以督導、學生為主體的評估體系。把學生也作為評估的一個主體,直接參與到其中,能直接反映出授課效果與授課質量。
五、加強質量監控力度,改革學生考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