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21 09:04: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早產兒臨床護理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目的分析發展性照顧在早產兒中的臨床護理應用效果。方法選出本科室86例早產兒,按照不同護理方法將其分為常規組與發展組各43例,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發展組實施發展性照顧護理,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發展組早產兒的睡眠時間、攝奶量、體質量增長以及住院時間均優于常規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常規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9%,發展組為9.3%;發展組低于常規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發展性照顧在早產兒中的臨床護理應用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臨床指標,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值得推行。
發展性照顧是近年來新興起的一種新生兒護理模式,它將新生兒看作一個生命個體,并根據不同新生兒的實際情況實施護理措施,力求通過行為干預與環境營造促進新生兒的生長發育,進而優化其生活質量。本研究為了進一步分析發展性照顧在早產兒中的臨床護理應用效果,選出本科室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的86例早產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出本科室86例早產兒,按照不同護理方法將其分為常規組與發展組各43例。常規組:男22例,女21例;體質量2.6~3.1kg,平均(2.86±0.33)kg;出生胎齡24~37周,平均(31.5±2.2)周;出生身長36~49cm,平均(42.9±3.8)cm;出生頭圍26~35cm,平均(30.7±2.1)cm;陰道分娩29例,剖宮產14例。發展組:男23例,女20例;體質量2.6~3.2kg,平均(2.84±0.32)kg;出生胎齡24~37周,平均(31.6±2.2)周;出生身長36~49cm,平均(43.0±3.7)cm;出生頭圍26~35cm,平均(30.9±2.2)cm;陰道分娩28例,剖宮產15例。對比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1.2方法: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營造安靜、舒適的環境,讓早產兒充分休息;實施保暖措施,必要時將其早產兒放入暖箱中,盡快進行母嬰接觸、母乳喂養,提倡母嬰同室;及時接種疫苗;盡快完善相關檢查。發展組實施發展性照顧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包括:①環境護理:確保早產兒所處環境的整潔與衛生,以防感染;避免光線與噪聲的干擾,尤其避免強光直射眼睛,以防造成眼損傷;降低各種設備的音量,說話時盡量輕聲細語;②體溫護理:保持適宜的室內溫度與濕度,確保早產兒皮膚溫度處于36.5℃左右,肛溫為36.5~37.5℃;③鳥巢式護理:用棉布做成橢圓形“鳥巢”,將鳥巢置于暖箱中預熱,調整鳥巢以讓早產兒保持最舒適姿勢,根據早產兒的體溫變化,適當調節暖箱的溫度與光線強度,預防出現灼傷現象,一般采用柔光,有利于早產兒眼睛的保護,暖箱應每天用清水內外擦洗,不可殘留奶漬、葡萄糖等,每周更換一次,同時進行細菌培養,檢查消毒質量,以確保早產兒干凈,舒適。③撫觸護理:每天進行2次撫觸,每次10min,于洗澡或喂奶1h后進行,動作應輕柔,同時用親切的語言與早產兒對話,以提高其對聽覺與直覺功能;⑤吸吮護理:盡早進行早產兒配方奶喂養,不能進行喂養的早產兒應及早進行非營養吸吮能力鍛煉,6~8次/天,以避免喂養不耐受,進而改善其呼吸與胃腸功能,降低能量消耗。
1.3觀察指標:①對比兩組早產兒的臨床指標,包括睡眠時間、攝奶量、體質量增長以及住院時間;②對比兩組早產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觀察指標包括腹脹、嘔吐、胃殘留。
1.4統計學方法:選擇SPSS21.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用%、(x-±s)表示,組間比較分別用χ2、t檢驗;P<0.05視為差異顯著。
2結果
2.1臨床指標對比:常規組早產兒的睡眠時間、攝奶量、體質量增長以及住院時間分別為(16.7±0.3)h/d、(36.9±2.2)ml/d、(12.8±0.45)g/d、(16.6±1.1)d,發展組分別為(19.8±0.2)h/d、(51.4±3.1)ml/d、(18.0±0.37)g/d、(9.0±0.8)d,發展組均優于常規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
2.2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常規組出現腹脹4例,嘔吐3例,胃殘留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9%;發展組出現腹脹2例,嘔吐1例,胃殘留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3%;發展組明顯低于常規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發展性照顧護理可針對新生兒的實際情況,提供環境護理、體溫護理、鳥巢式護理、撫觸護理、吸吮護理等措施。其中,環境護理可確保新生兒在安靜、舒適的環境下睡覺,有助于提升其睡眠質量;體溫護理可保持新生兒處于中性溫度,避免體溫變化;鳥巢式護理可有效保護新生兒的身體,降低外環境溫度對其皮膚直接造成影響,進而確保新生兒內環境的穩定性;撫觸護理可消除新生兒脫離母體后的不安全感;吸吮護理可促進腸胃蠕動,提升新生兒的機體免疫力。護理過程中還能不斷排除環境中可能對新生兒生長發育造成干擾的不良因素,進而改善新生兒的生存環境,提高其生存質量。本研究對比分析了常規護理與發展性照顧護理在早產兒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結果顯示,發展組早產兒的新生兒的睡眠時間、攝奶量、體質量增長均明顯增加,且住院時間明顯縮短,不良反應發生率也較低,由此可知,發展組的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常規組,也就證實了發展性照顧護理在早產兒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優于常規護理。綜上所述,發展性照顧在早產兒中的臨床護理應用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臨床指標,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值得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