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小學科學實驗論文

小學科學實驗論文

時間:2022-06-11 08:38: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小學科學實驗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小學科學實驗論文

小學科學實驗論文:提高小學科學實驗課教學實效

一、在交流中生成方案

科學教學中,脫離了外顯的動的探究,內隱的思的探究就顯得生命力不足;沒有內隱的思的探究,外顯的動的探究就成了沒有靈魂的空殼。動與思互生互動,探究才是真正的科學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既要關注學生外顯的動手活動,更要關注內隱的思維活動,提供學生自主制訂實驗計劃、小組交流實驗計劃、全班形成實驗計劃的機會,讓學生在交流實驗計劃時,注意引導學生學會傾聽,互相補充,從而使學生在交流中集思廣益,形成實驗計劃,在學習中保持高漲的情緒,促進學生主動探究,為提高實驗的實效性提供保障,為學生在實驗中提升科學素質奠定堅實的基礎。如在教學《巖石會改變模樣嗎》這課時,我適時提供材料(每組一個酒精燈、兩塊小巖石、一把木質鑷子、一盒火柴、一個燒杯、水),請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討論實驗方案,全班交流時學生取長補短,如生1:實驗前先觀察巖石的模樣(師:對了,這是個對比實驗,實驗前后都應觀察巖石的模樣。)。生2:實驗時把巖石放酒精燈的外焰加熱,再放水里冷卻。生3:要反復幾次實驗,這樣看到的現象才明顯。生4:巖石如果有裂縫或者掉小碎塊,就可以證明冷和熱會改變巖石的模樣。生5:實驗完后觀察巖石的模樣,填好記錄單(我及時表揚:你是個細心的孩子,懂得提醒同學們要及時做好記錄。)。接著根據剛才形成的實驗方案,讓學生實驗……這樣教學,實驗計劃來自于學生,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由于明確了實驗步驟,學生有效地得出了實驗結論,智慧的火花在實驗中迸發。

二、在實驗中親歷過程

心理學研究表明,對兒童來說,態度的形成需要實踐的過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復的模仿練習,而知識的獲取主要通過感性經驗的積累,小學生常常依靠動手操作認識和理解世界。因此,在科學實驗課教學中,教師應提供充足的實驗材料,讓每位學生都有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學生在親歷實驗過程中通過分析實驗數據,反思實驗過程,水到渠成地理解科學概念,這樣獲取的科學知識記得更深,記得更牢。如在教學《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時,在學生做“使物體發出聲音”實驗時,我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組實驗。學生分組實驗時,有的當材料員,有的當實驗員,有的當匯報員,有的當記錄員,在小組長的組織下,分工有序地動手實驗。匯報時,有的小組用撥動鋼尺發現鋼尺由于振動發出聲音;有的小組用撥動橡皮筋使橡皮筋振動發出聲音;有的小組用敲擊音叉,把音叉放入水中,發現音叉振動發出聲音;有的小組在鼓面上放一些黃豆或泡沫,通過敲擊鼓面,鼓面振動發出了聲音……這樣教學,學生通過分工合作,都親歷實驗過程,親歷感受制造聲音,提升“物體由于振動產生聲音”的科學概念的過程,課堂呈現智慧共享,思維共振,情感共鳴的動態生成場面,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綜上所述,在科學實驗課教學中,教師要細心呵護小學生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幫助他們親歷科學實驗的過程和方法,發展他們的個性,增強他們的創造性,提高他們的科學素質。

作者:尤金田 單位:南安市教師進修學校

小學科學實驗論文:小學科學實驗課課前準備

1、實驗材料的準備以安全性為第一

教師始終要把安全放在第一,將隱患消除在準備階段。有些實驗在操作過程中存在一些安全因素問題,教師在提供材料時就要注意。如酒精燈的使用方法、試管的正確夾放、對物體正確的嘗與聞等,教師一定要在實驗前進行安全教育和說明,消除安全隱患。但教師不要怕完成不了實驗或出于安全的因素,就直接替學生完成實驗。這樣做的結果是影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不能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我們要盡量讓學生完成自己設計的一些實驗,只要不出現大的問題就放手讓學生自己來做實驗進行探究。例如熱脹冷縮的實驗,教師在提供了裝滿紅水的小瓶后,要求學生自己想辦法通過實驗來觀察受熱和受冷后的變化,強調一下實驗安全問題,具體過程教師并不干預。

2、實驗活動材料應具有科學性、趣味性

在實驗活動中,為學生準備的材料應能揭示與教學目的相關的一系列現象,能體現所要學習的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并具有科學性,精心準備能激起學生興趣的材料,學生在實驗活動中才不會感到枯燥無味,才可順利地通過揭示自然現象的規律,認識事物的本質特征和內在聯系,建立正確的科學概念。例如:《固體和液體》一課,選材就要選有一定趣味性的冰、油(凝固)、雞蛋(煮熟去皮)等在一定條件下固態和液態可互為轉化,實際它們在常態下是液體,然后把它們放到水中沉浮觀察,進一步知道它們的一些性質。糖、鹽、泥土在水中可分解,還可通過一些手段重新分離出來,這樣更有趣,從而得出固體和液體的一些科學性質。有時還要提前對器材作必要的處理,如潮濕天氣做摩擦起電的實驗,要事先烘干實驗器材,想辦法保持實驗現場的干燥等。《肥沃的土壤》一課,認識蚯蚓對土壤的改良作用,重點是觀察蚯蚓在土壤里的生活狀況。觀察蚯蚓的生活環境,要選擇好在潮濕、肥沃的泥土,人不要過多地去動泥土,以免影響蚯蚓的正常活動,或者教師用一個透明的玻璃箱放好潮濕肥沃的泥土,讓它安靜地生活一段時間后,翻開泥土觀察,對比蚯蚓活動前和后的泥土變化體現出蚯蚓能起改良土壤的作用。

3、觀察活動的材料應聯系當地實際進行選擇

小學生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他們渴望認識自然科學現象,弄清為什么有的樹到了秋冬季會落葉,而有的卻抽出了新芽,動物靠什么越過寒冷的冬天等問題。為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這一興趣特點在全面了解當地的自然資源的前提下,根據學校所處的位置,尋找一些抬頭可見、唾手可得的活動材料,來豐富科學教學內容。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充分利用這一自然優勢,通過多種形式,使原本生動的科學課更加豐富多彩。例如:《植物和我們》一課,選取的植物最好是當地比較常見的植物,學生在市場上或日常生活常見到的,如南方和北方選材就不一定相同,椰子、荔枝在南方能看到它的生長,而北方就不一定能看到它的生長情況,北方的蘋果,南方就不一定能看到它的種植。通過活動把內容記好日記,并能結合當地的特點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培養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使他們在獲得科學知識的同時,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植物的不同和相同》一課,教師要告訴學生選擇有代表性的植物,在當時的季節和當地是易找的,能使學生容易找出兩種植物之間的不同和相同,有利于對植物進行分類的植物種類。如選擇成熟的玉米與水稻,學校里較多的樹和盛開的花,對比更強烈。而選擇韭菜和剛出苗的小麥,本身易混淆則不好比較。《生命離不開水》一課,植物體內有豐富的含水量,可要選擇比較容易擠出水的植物,如桔子、西紅柿、蘿卜等,從而能引發學生想辦法解決水的來源。《認識液體》一課,做液體的流動快慢的實驗,要選擇黏稠度區別比較明顯的不同液體,如食用油、水、牛奶,這樣才能讓學生更清楚地看出流動的快慢,認識液體這一特點。

4、實驗研究的材料要具有多樣性

首先,在歸納事物本質特征時,要選取多種代表性事物,提供足夠證據。例如:《我們周圍的土壤》一課,一般一個地方的范圍是一種土壤。為此,教師要做個有心人,利用外出的機會在不同地方采集不同的土壤,有機會也可帶學生多去幾個地方,選取不同的土壤,觀察認識不同土壤適合種植不同的植物,才能分析不同種類土壤的差異。《紡織材料》一課,紡織材料有柔軟性、透氣性、牢固性、吸水性、防水性等,要讓學生選取多種不同的紡織品進行觀察實驗。讓學生感受到紡織品的多樣化然后展開發散思維,想象設計未來的衣服樣子,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總之,科學實驗準備材料,是科學教師必備的基本功。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及學校和當地的實際情況,采取多種形式,如教師之間的材料交流使用,發動學生收集,教師平時的積累等,做好科學實驗課前準備,以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王啟仟 單位:福建省永安市南門小學

小學科學實驗論文:小學科學實驗課問題

在2009學年度下學期,我曾執教過青島版四年級下冊的《認識光》一課,當時聽課的是我們縣教研室的人員、鎮教研室人員、所有科學課教師。這節課有分工、有合作、既有學生動手,又有教師動手,一節課忙得不亦樂乎,課堂氣氛很是活躍。課后評課,自以為很優秀的這節課沒曾想到被評為中課。在交流時,評委的肯定與表揚是有的,但最多的還是給出了意見和建議。這節課目標定位模糊,課堂雖熱鬧,但比較低效。課下評委問了很多同學,這節課你到底學會了什么知識,大多數同學只是搖頭不知道。還真有這么巧的事,在時隔幾年后的今天,我看了《山東教育》上的一節課,幾乎和我那節課如出一轍,課題雖不一樣,但結果是一樣的:目標未落實,效率不高。說到底,以上狀況直接導致了小學生較弱的動手操作能力。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探究為核心的學科。實驗中千變萬化的現象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的興趣,進面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實驗是提高學科教學質量和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環節,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對課程的實施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科學課上為了讓學生通過實驗揭示自然規律,就必須加強學生動手、動腦、操作的能力。作為傳授知識的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就不要怕麻煩,耐心指導學生做,分小組做,并且達到人人會做的目標。我認為應著力做好以下幾點。

一、實驗應當突出它的實踐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科學課這門課的特點就是實驗教學,而科學實驗是學生獲取科學基礎知識,發展科學能力的很重要的有效途徑,也是學生所從事的學習活動,說到底就是讓學生“把手動起來”。因此,實驗應當突出實踐性,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1.要拓展實驗的內容。選擇學生生活實踐密不可分的小實驗,或配合課堂教學的系列實驗或補充實驗,或有趣味的和新穎的實驗等。

2.要拓展實驗的空間。拓展實驗的空間實際上就是把實驗由課堂向課外、教室向家庭、學校向社會延伸,它的形式有課外興趣小組活動,開放實驗室,建立家庭小實驗角等。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時間比較充分,形式又多樣化,又有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個性差異,因此更能有針對性地通過實驗操作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開放實驗室就是在規定時間將實驗室向樂于開展科學小實驗的學生開放,提供相關的實驗器材,放手讓學生開展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活動。這樣,不同層次、不同需要的學生便可以自主發展,并能在寬松自如的氣氛中積極自主地進行動手實驗了,也許創新的火花就在這不知不覺中點燃了。建立家庭小實驗角就是鼓勵一些有條件的學生在家中添置少量的儀器或準備一些實驗的代用器材,開展一些個人感興趣的、自己設計的小實驗,讓這些學生也能像科學家那樣去實驗、去創新。

二、創設比較良好的實驗環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動起手來,每一個學生都能有事可做

1.讓學生在實驗室中,就好像在家中、在學校里、在課堂上一樣。創造一個安全、舒適、溫馨的實驗環境,讓學生樂于其中,也在樂中學到了知識,增長了見識。

2.將動手操作進行完整,要形成書面文字,讓同學們做好記錄。為此,每一次實際動手操作之后,都要形成書面文字,比方說今天做了什么實驗,哪些同學合作參加了,用了什么儀器,步驟是怎樣的,有什么現象發生,結果又是怎樣的,都要詳細地記錄下來,最后還要寫下自己的感受,文字不需要寫得太多,但最主要的還是要寫上自己的真實想法

3.不要為操作而操作,而是通過操作,讓同學們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加深印象,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識。操作要有一定的目標性,盲目而雜亂的課堂實驗教學嚴重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了課堂效率。

三、在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時,教師要組織學生先進行一番討論,讓學生對同一個問題進行猜測和假設

把同一個猜測、假設的同學分為一組,讓學生明白做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驗證什么問題而做。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我們要不要記錄,要注意哪些事項。在實驗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什么結果,怎樣操作實驗會更準確等問題。經過這番討論、研究,讓學生明白科學是一件很嚴肅的事,在探究過程中要細心、認真,并懂得科學探究實驗是有趣而新奇但又嚴肅的事,容不得半點馬虎。這時學生的注意力會很集中,就會有計劃,有目的去動手操作,以此,慢慢地就提高了他們動手操作的能力,也鼓勵了學生自由探究。學生能獲得更準確的科學知識,同時,也培養了自己動手操作實驗的能力。四、在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時,教師要給每組學生一個明確的分工或者讓學生自己給自己分工為了強化學生的小組意識,我對學生的評價都是以小組為單位的,讓小組成員一榮俱榮。所有的活動都是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的。小組成員之間要有不同的分工,明確自己的任務。雖然科學小組成員的學習水平是不同的,但經過特別的加強訓練,學生之間就會形成彼此尊重、平等互助、友好交流的氛圍,從而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還有一點,我沒有把它當做第五點,也沒放在第一點,我把它單獨列出來,也表明了我對它的重視。科學實驗課的創設情境,提出問題這一步,實際上也就是我們以前所說的導入新課這一步,我認為這是極其重要的。有很多人總認為小學語文、數學、英語課的導入新課尤為重要,而對于常識課,尤其對科學實驗課的導入新課并不重視。

我認為持這種說法的教師可能沒有親臨教學第一線,或者說親臨第一線但沒代過這門課程。這樣說可能有些過重,但在我的教學歷程中,我發現科學實驗課導入的重要性絲毫不遜色于語、數、英。創設情境,提出問題的順利進行能為科學實驗課打下堅實的基礎。三、四、五、六年級的科學課我都帶過,“1+1”的問題我們姑且不論它等于幾,我也不管它與本堂課的內容有關無關(我認為導入內容與本課內容無關也無妨),這四個不同程度的年級的學生我都問過,可想而知,不同年級對這個問題的反應是不同的。低年級的同學會很自豪,高年級的同學會很不屑,初、高中生可能會遲疑,如果你問大學生或者教授,那他可能就會很吃驚“這個問題很復雜,需要好好研究”。我常常以此導入,并且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們一線教師的教與學對科學課中的實驗課教學的落后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我們沒有推脫,沒有氣餒。我們要知難而上,順勢而為。可喜的是在縣教研室的正確領導下,在我們鎮的學校領導及鎮教研室的共同努力下,再加上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我們的小學常識課,尤其是科學實驗課已初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我們鎮的科學課教師在全縣的講課比賽中年年獲獎,并且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學生的成績也在逐年穩步提高。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會有豐碩的成果。普通教師說的話就普普通通,沒有什么大話、套話,也沒有什么豪言壯語,我們只會以滿腔的熱情去譜寫我們農村的落后教育。領導拭目以待,我們教師、學生家長也都在拭目以待!

作者:蘇浩 單位:山東省蒼山縣長城鎮中心小學

小學科學實驗論文:小學科學實驗設計綜述

一、我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現狀

1.實驗時間過短。老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不考慮學生接受能力只在乎講解進度,小學生的實驗時間也被縮短,只有幾分鐘的時間。有時候小學生還沒做完實驗,沒看到實驗現象,由于時間不充裕,被迫停止實驗,實驗過程過于匆忙,只表現于形式而不注重結果,使實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老師的實驗指導過于詳細。在進行實驗操作前,老師將方法、步驟等都講解得很詳細,學生只是按老師的講解去操作,沒有自己的想象空間,從而失去對實驗的興趣,不能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

二、小學科學實驗的目的

1.培養小學生的感官協調能力。小學科學實驗的目的在于通過提高小學生的觀察能力,來培養小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老師引導,充分調動學生的口、眼、耳、鼻等各感官協調合作、共同參與,使小學生明白觀察事物不是只能用眼睛,其他感官也可以參與“觀察”。

2.讓小學生掌握科學研究方法。在科學實驗中,老師應著重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和掌握實驗技能,讓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通過啟發學生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理解能力,培養小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3.科學術語的掌握。小學生處于習慣養成時期,老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注意運用科學術語進行講述,使學生在掌握科學術語的同時養成良好的科學學習態度。

4.培養學生主動“發現”的能力。通過主動學習來獲得知識,能夠加強小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能力。通過主動提問和思考,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小學生主動地投入學習當中。

5.結合學生能力解決生活問題。培養小學生能夠利用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需要在實踐過程中對小學生進行適當的表揚,鼓勵小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培養獨立處事能力。

三、小學科學實驗設計

1.基本實驗。這是科學實驗的初級階段,先向小學生展示在科學實驗中需要用到的基本設備和儀器,學生需要認清實驗時要用到的基本物品和材料,并能夠掌握基本儀器的操作方法。對于處在起步階段的小學生來講,經過這個階段的實驗學習,小學生可以對實驗內容進行準確的表述,并能夠清楚地了解實驗的方法,目的以及步驟,從而得到正確的實驗結論。在老師示范過程中,清楚實驗的觀察對象,并能夠用準確的語言來描述和解釋實驗對象。

2.基礎實驗。是在基本實驗的基礎上,對小學生已經掌握的重要的科學結論進行驗證的實驗部分。通過實驗,小學生可以運用已掌握的實驗技能,講述實驗的要點、方法、目的、原理、步驟以及注意事項,學生可以對簡單的圖標和文字資料進行講解和說明。

3.有關社會生活的科學實驗。當小學生已經很好的掌握了前面的基礎實驗后,在生活中運用科學實驗來解決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在這個階段,學生可以運用自己掌握的科學知識,自己制定實驗計劃、方法、步驟,通過自己的實驗去解決實際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當然這也需要一定的前提條件:學生在實驗選材方面需要做到經濟、環保;所進行的實驗對象要在自己能力控制范圍之內;可以選擇多種不同的途徑進行實驗操作。

4.科學探究實驗。這已經達到科學實驗的最高境界。通過以上實驗教學,小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科學素養,也擁有了一定的探究能力,這個階段是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對身邊不清楚的問題提出猜想,然后自己設計實驗過程,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實驗來得出結論,驗證自己的假設,直到實驗成功。國家的發展立足于教育,從小抓起,著重培養小學生觀察、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關鍵,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觀察、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小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從而推動國家的建設和發展。

作者:孫立 單位: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伊通鎮第四小學校

小學科學實驗論文:小學科學實驗中的材料準備

一、優化實驗方案精簡所需的實驗器材

我們常在教學中發現教材中所設計的實驗方案繁雜所需實驗器材較多實驗材料準備起來困難、麻煩。我們為什么不能在達到同等探究目的的前提下更換材料或者實驗呢?變“為實驗而實驗”為“為探究而實驗”。如在四年級下冊《生活中的靜電》這一課中,為了探究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役計了在直尺上懸掛兩個氣球的實驗,同步用不同的方式摩擦兩個氣球使氣球上帶上電荷再靠近兩個氣球觀察現象從而得到實驗結論。在這個實驗中需要氣球、棉線、絲綢、毛皮等多種材料而且還需要對氣球吹氣、懸掛、摩擦整個過程復雜淮備工作較多而且對環境要求較高。實驗室我們可以把氣球換做生活中常見的塑料泡沫,并直接把它懸掛起來,再摩擦、靠近、觀察,過程就方便得多了,也達到了同樣的實驗效果,并且塑料泡沫非常常見岸生可以自己準備省去了教師的很多準備環節。

二、充分調動學生準備材料的主動性

我們所使用的材料大多來源于生活肩的材料可以完全由學生準備。我們盡量讓學生從熟悉的周圍事物入手啟行準備材料。如鳳仙花、油菜、蠶、各種不同的種子、植物的根、各種宕石等。這些材料的準備過程也是學生認識身邊事物的過程,成為一個學生自我建構和自我完善的過程,最終達到造就他們科學素養的目的。

三、不同實驗材料分類存放便于下次使用

我們有的教師往往在精心準備完一個實驗材料后就會隨意丟棄下次教學時又要經過收集、準備這樣的重復過程無疑增加了工作量。我們可以在第一次收集、使用后按照“年級一單元一課程”這樣的模式獨立存放起來便于其他教師或自己的再使用而且在使用時還可以對上一次的材料再更新、再優化。

四、一物多用盡顯其能

我們有時準備的實驗器材并非只有一個用途啟也可以用于其他實驗中。如四年級下冊一單元中《簡單電路》中所使用的各種電路小元件也可以用在《點亮小燈泡》《不一樣的電路連接》中。再如在《導體和絕緣體》一課中待檢測的銅片、塑料片、鐵片、瓷片等也可以用在五年級下冊二單元《傳熱比賽》中的“誰熱得最快,’中。這樣一物多用顯示了材料的多種功能更激發了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究。實驗材料的準備是我們實驗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科學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想全、想細、敢于創新通過優化使其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赴它們在我們科學教師手里成為學生科學探究的啟蒙工具。

作者:趙靜 單位:陜西省漢中洋縣南街小學

小學科學實驗論文: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思考

一、合理選擇科學、典型、貼近生活的材料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要使學生上好課,就得千方百計點燃學生心靈上的興趣之火。”“材料引起學習,材料引起活動”,在探究學習中,為學生提供合理的實驗材料有助于學生探究活動的順利開展。只有通過對合適的材料的操作、擺弄和思考,才能使學生從中感悟獲取科學知識的方法和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實驗材料并不是信手拈來就可以使用的,教師應當精選最能達到預期實驗效果的典型性材料,增強實驗效果,彰顯科學原理。如教學《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時,對巖石標本的選擇要下工夫。從顆粒、顏色、層理、軟硬度、光滑度、是否透明等方面考慮,使提供的巖石標本涵蓋大理巖、板巖、頁巖、礫巖、花崗巖、石灰巖六類巖石的基本特點。又如教學《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時,在選擇樂器類實驗材料時,有目的地選擇吉他、小鼓、鑼、笛子等發聲方法和原理不同的弦樂器、打擊樂器、金制樂器、管樂器。像這樣精選具有典型性的材料組織實驗,有利于學生建構正確完整的認知結構,符合概念建立應從一般到特殊的科學規律。如教學《聲音是怎樣傳播的》這一課中“土電話怕勺制作.教材選用一次性杯子和棉線.取材方便.貼近生活,效果很好。選取全面、科學、典型、貼近生活的材料,有助于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合理組織探究活動,加強小組分工合作

1.實驗探究要有明確目的任務和活動要求

探究目的和任務不明確,就會導致學生置身于探究活動之外,顯得漫無目的。雖然有時學生的興致很高,但不能達到探究活動的目的。因此在組織探究之前要讓學生明確所要探究的問題和目的,知道他們要完成的任務,并以適當的激勵語言激勵他們,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探討的主動性。我覺得較好的一個方法是在課件上黑板上寫上學生要探究完成的目的和任務,或是要驗證的假設和注意的事項。明確的活動要求是指引學生順利完成探究的保障。如果沒有明確的要求,學生不按正確或是特定的要求去做,那么探究目標的完成就沒有保障,也可能出現事與愿違的相反結論。小組探究活動前有時教師應當給學生做必要的引導或演示實驗方法,步驟。如教學《運動后會怎樣》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討論如何收集一瓶新鮮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用什么方法對它們加以比較等問題,同時把收集一瓶純正的空氣和一瓶呼出的氣體的過程方法用圖文形式在課件中展示給學生參考,達到很好的引領示范效果。

2.合理分工合作

小組合作是當今課堂組織探究活動的主要形式,小組合作學習不是簡單地把學生劃分成幾個小組,而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小組合理搭配。在課堂教學中將優秀生、中等生和后進生結合起來,組成若干個四人學習小組,每一位學生都要被指定擔任一種特定的角色,如小組長、記錄員、中心發言人、操作員、協調員等,這些角色可以輪流互換,保證每個成員都體驗難度不同的角色,都有動手操作和記錄觀察的機會,可以采取小組長負責制。小組成員的合作分工,具體任務事項要落實到人。小組合作探究時,教師可以在組間巡視、注意觀察學生的操作、學習情況,在一些活動的關鍵之處適時予于指導和講解,化解難點,使探究順利進行。

三、組織交流匯報,引導實驗現象分析,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實驗做完之后,教師必須了解學生是怎樣做的,看到了什么現象,有什么發現和疑問,這就有了交流匯報的環節。教師可以請實驗很成功的小組交流他們探究的問題、實驗的步驟、看到的現象和得出的結論,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總結概括實驗結論,這是實驗探究活動由動手轉入動腦的過程,是思維從感性到理性的質的飛躍,只有實現了這個飛躍,學生才能真正獲得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運用學過的科學知識解釋觀察到的實驗現象,這既鞏固了學生已有的科學知識,又鍛煉了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這個過程是整個探活動最困難的階段,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科學知識儲備、認知能力、思維規律給予恰當的引導。如教學《運動后會怎樣》一課,實驗后讓學生交流竹簽在新鮮的空氣瓶里和呼出的氣體瓶里燃燒有什么不同,學生很容易通過實驗明確燃燒的時間不同,然后出示呼出的氣體和空氣成分的對比表格,讓學生提升認識:呼出的氣體與空氣比較含氧氣較少,二氧化碳較多。

四、重視實驗與生活的聯系,將探究活動延伸到課外,促學生形成探究的意識

科學源于生活,生活蘊含科學。小學科學教學應該貼近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生活化,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科學,在實踐中探究科學,將學習的科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讓學生明白自然界中處處有科學,生活中到處是科學,特別是經過實驗后,及時出示一些與實驗結果聯系緊密的例子或問題,使學生真正意識到科學的重要,對后續的學習將產生很深的影響。如在學生認識了電可生磁、利用電可以制造電磁鐵之后,可以讓學生在課后觀察哪些地方用到了電磁鐵,它們各自起著什么作用?自己能不能制作一個磁力強大的電磁鐵?又如教學《種子的萌發》時,經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特別是實驗、交流、總結后,可以提出了下面一些問題:

(1)插秧前,為什么要把稻谷種子浸泡后堆起來,用稻草蓋幾天后種在地里?

(2)為什么糧食必須曬干后才能入庫貯存?這些問題讓學生感到很有興趣,他們當然就樂于探索。長此以往,他們的探究習慣就會不知不覺地養成。總之,在科學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使學生樂此不疲地進行探究,養成良好的探究習慣,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是一個科學教師教學的出發點和目的所在。要進行有效的實驗教學,就必須根據教材內容、學生認知水平和實驗教學設備等,不拘一格地靈活選擇適當的教學形式,設計行之有效的實驗方案,使實驗教學與科學探究過程實現互相和諧的統一。

作者:鞠榮慶 單位:江西新建縣實驗小學

小學科學實驗論文:農村小學科學實驗教學

一、農村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現狀

1.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時基本是黑板上畫、嘴巴上說

本來,小學科學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養小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要讓學生觀察演示實驗,動手做分組實驗。此外,要讓學生走出教室,觀察大自然中的各種小動物的外觀特征和行為習慣;要讓學生走進樹林、走進草地、走進莊稼地觀察了解植物的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的過程,這樣,就能達到前面所說的目的。而現在的狀況是教師在黑板上畫實驗、嘴上說實驗,學生背實驗,這和前面所說的目的完全是背道而馳的。

2.對于實驗教學情況學校沒有實查

在進行教學工作檢查時,檢查組找來教務主任,了解開課設節情況,匯報的情況都是按文件、按規定開課設節,看課表也有科學課,數量也是足額的,查實驗開出情況,文字記載都有。看來,科學課的教學基本沒問題。然而,當檢查組走進教室,走到學生中間,再了解實驗教學的情況,又會是什么情況呢?我們先拿出科學課本問學生,這個實驗做了嗎?學生答,做了,又問那個實驗做了嗎?又答,也做了。看來,實驗教學真沒問題。然而,當我們拿出儀器,讓學生重復他們所說的做了的實驗時,學生傻眼了,他們說不出儀器名稱,更不能重復實驗過程。那他們為什么說做了實驗呢?經詳細了解,學生道出了實情。原來,為了應付檢查,教師統一交待說,課本上的實驗如果有人問,就說都做了。當我們再和教務主任交流時,教務主任說他們也知道實驗教學的真實情況,但教師要么是年紀偏大,要么是兼課教師,要么是新上崗教師,要真上實驗課有難度。此外,開展實驗事前要準備,事后要歸還清理儀器,教師覺得很麻煩。我們提醒:做實驗不是有實驗教師準備嗎?教務主任告訴我們,實驗教師都是兼的,農村小學沒有專職的實驗教師。

3.實驗教學納入績效考核力度不夠

學校為了正常有序運轉,制定了各種制度,備課、上課、輔導學生、各種值班等,期末或年終對照制度,對應逐項檢查,扣分加分與績效工資掛鉤。而實驗教學搞不搞,對績效工資的影響微乎其微,更不要說與職務晉升、評先評優有聯系了。有了這些理由,哪位教師還愿意搞實驗教學呢?

二、加強農村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對策

1.領導要切實提高認識

這個“領導”有三層含義:政府領導、學校部門領導、學校領導。政府領導要管學校基礎設施設備的資金投入,在“普九普實”階段,這一點基本到位了,但更要從宏觀上過問設施設備的使用情況,要督促學校部門領導查一查學校實驗教學這些“小”事情,要有長期的戰略眼光,不能追求短期的投資效果;學校部門領導要從素質教育的高度認識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實驗教學是否開展,有沒有效果,效果好到什么程度,關鍵在學校部門領導,因為具體的制度、獎罰的措施,都是從這里出臺的,執行操作這些制度措施也是在這里實施的。可以說,小學實驗教學沒有學校部門領導的真抓實管,光靠科學課教師的自覺性,要想落實實驗教學的確有難度。學校部門領導要制定實驗教學制度和措施,更要有真檢查。對實驗教學,會上要強調,會后要檢查,期末年終要總結,實驗教學的效果要與教師的績效工資、職務晉升、評先評優掛鉤,要組織培訓實驗教師,提高他們的實驗教學能力,惟有如此,才能徹底改變農村小學或更大范圍小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學校領導處于操作執行層面,大多數農村小學的領導就是一線教師,有雙重身份,既要貫徹上級的制度措施,又要在教學中身先士卒,身體力行,在操作執行制度措施的過程中,要多從正面鼓勵科學課教師上好實驗課,協助教師做好實驗,解決科學課教師在實驗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及時表揚實驗課上得好的教師。在執行制度時要人性化操作,讓教師帶著愉快的心情上好每一堂實驗課,為實驗教學營造良好的氛圍。

2.農村小學的科學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實驗操作能力

現階段,農村小學教師第一學歷普遍不是很高,受過實驗操作專業訓練的更少,要想上好科學課,必須過好實驗操作這一關,怎么辦呢?途徑有兩條:一是自學充電,二是培訓提高。加強農村小學實驗教學,縣級教育部門要安排教師到進修學校進行學科知識、實驗操作的專業培訓,要依托本鄉鎮中學的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的教師,進行校本培訓。同時,還要組織公開課、示范課、觀摩課等活動,為教師引路,提高科學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實驗操作能力。對教師的自學、培訓,學校要在經費和時間上給予支持。

3.實驗儀器因地制宜,重點配置,提倡就地取材和自制

小學實驗儀器配備有國家標準、省級標準,農村小學如果都按這個標準配備,難度大,“普九”以后,雖然配備的力度大,配備的儀器數量多,但按標準查差距還很大。就目前的現狀來說,農村各校要在有限的經費范圍內精打細算,根據本校的規模重點配置。建議小學的儀器配置不要分科,按通用儀器、專用儀器兩類配置,優先考慮通用儀器,其次考慮專用儀器。通用儀器使用的頻率高,而對于專用儀器學校要量力而行,盡量配置。目前,儀器配置的現狀往往會讓科學課教師以儀器配置不全為借口,不積極開展實驗教學,這需要學校領導鼓勵、督促教師圍繞所做的實驗想辦法,能替則替,能代則代,對于簡單的儀器則鼓勵教師自制,小學科學實驗中用到的材料都很普通,農村小學一般都能找到,至于觀察實驗中用到的小動物、植物則可以實地觀察。在小學實驗儀器配備中,教師要摒棄“高、精、全”的想法。

4.用制度保證小學實驗教學切實開展

農村小學條件差,人手少,主管的上級部門多,每個部門都發有相應的規定、制度,匯集到學校就多了,檢查也多了,對于制度及檢查,學校領導先恐懼,再松懈,然后應付,最后也就找不到重點了。其實,學校工作的重點說一千道一萬,那就是“教學”,小學科學實驗也是教學,應成為小學領導管理工作的重點,并制定相應制度。實驗教學有了制度就要有檢查,檢查的結果要和語文、數學等課程的檢查結果一樣,進行績效考核評價,直接影響績效工資、職務晉升、評先評優等,只有與教師的切身利益掛鉤,教師才會真正重視實驗教學。

作者:卓尚位 單位:湖南省慈利縣通津完小

小學科學實驗論文:小學科學實驗課堂

一、引導設計法

課堂上,學生自主探究,親身經歷探究活動,并不等于教師就不管了,教師要發揮課堂組織者和引領者的作用,引導學生進行研究、交流和討論。引導設計法,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在小組或在全班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歸納小結出一個方案,再根據方案進行實驗的方法。如教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6課《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鹽》一課時,教者就要組織學生充分討論,制定一個研究計劃。如“100毫升的水是多少?是否用量筒量還是用有刻度的燒杯?食鹽又是怎樣取?是把一大包鹽倒在杯里,還是一份(一勺)兒一份(一勺)兒地加?一份(一勺)是多少?一克、兩克還是五克好?是否攪拌……”這些都要讓學生充分討論,理解清楚,然后再制訂一個研究計劃,學生再根據研究計劃進行實驗。再如教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4課《空氣的熱脹冷縮》這一課時,我們要引導學生思考、討論:“空氣和液體等物質不一樣,空氣是看不見的物體,我們怎么知道它的體積有沒有變化呢?如果用瓶子裝,瓶內的空氣體積膨脹,瓶內的空氣就會往外擠,我們又看不見空氣,怎么辦?怎樣才能看到瓶內的空氣往外跑……”通過研究、交流、討論等,最后制定出一個可行方案進行實驗。

二、儀器提示法

在學生懂得一些儀器的使用方法后,對儀器的操作有了一定的技能,知道一些簡單儀器的操作。儀器提示法,就是教師在實驗前根據預案,估計學生實驗時可能要用到的實驗儀器等擺放在實驗準備桌上,提供給學生,學生根據實驗目的、要求,選用必要的儀器設備,進行實驗。如教學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3課《簡單電路》一課時,只要你給每組學生提供1個小燈泡、1個小燈座、2根導線、1個電池盒和1節電池,學生很快就能根據這些材料及實驗要求,連接成一個簡單電路。如果再給每組學生提供1個小燈泡、1個小燈座、2根導線,學生就能連接成兩種電路(串聯電路或并聯電路,通過比較得出哪種是串聯、哪種是并聯)。再如教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5課《金屬熱脹冷縮嗎》一課時,學生已經知道水、空氣等一些液體和氣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我們為學生提供“固體熱脹冷縮演示器”、酒精燈和水,學生根據實驗目的及要求,就知道在加熱前,銅球是能夠通過銅環的,當用酒精燈加熱銅球后,銅球是否還能通過銅環呢?然后用酒精燈加熱銅球后試試是否還能通過銅環,結果銅球不能通過銅環了,將銅球放入冷水冷卻后又試,銅球又能通過銅環了。(這里要特別提醒學生:注意使用酒精燈的安全;禁止用手觸摸銅球,加熱后的銅球會燙傷皮膚等。)

三、放手實驗法

放手實驗法(危險實驗除外),就是教師在實驗前不作任何的提示或指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實驗,根據實驗情況,自己進行調整。再根據實驗得到的各種數據,進行歸納、小結,從而獲得知識、經驗、能力或者驗證所學知識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知識來自于學生親身實踐中,能形成深刻的印象,能確信其可靠性。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又能使學生形成科學的態度,學會科學實驗的方法,進而提高進行科學實驗的能力和技能。如教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2課《物質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一課時,當學生知道怎么樣才是溶解后,再做“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這個實驗時,你只要提供面粉、沙、食鹽和高錳酸鉀等這些材料,學生根據課本及表格內容,自然就知道怎樣做這些實驗,然后根據實驗結果,進行對比、交流、歸納、小結出哪些物質在水中溶解了,哪些物質在水中沒有溶解。再如教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2課《電磁鐵》一課時,教師只要提供學生大鐵釘、導線、大頭針、電池、指南針等材料,學生就知道怎樣制作電磁鐵,接通電源后,大鐵釘的兩端都會有磁性,會吸引大頭針。碰到指南針時,發現釘尖或釘帽會和指南針的南極或北極相吸(電磁鐵也有南北兩極),再和其他小組同學交流、對比后,就會發現為什么我的電磁鐵的釘尖是南極而你的電磁鐵的釘尖是北極,原來是我的繞線方向不同(或我的電池接法不同),從而得出電磁鐵有南北兩極,而電磁鐵的南北極與導線纏繞方向和電池的接法有關。

四、結語

總之,要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在小學科學實驗課堂上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根據不同的實驗內容,指導學生探究“自學課本法、引導設計法、儀器提示法、放手實驗法”,可以使學生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獲取知識(成果),又能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等技能。

作者:聶有禮 單位:福建省武平縣實驗小學

小學科學實驗論文:對小學科學實驗的科學性問題研討

一、實驗材料簡單易得,卻忽略了其科學性

在教學中是分三個層次來說明的:①由生活中用筷子攪拌引出實驗室用玻璃棒攪拌(同一水平上的介紹)。②引導學生在更廣泛的應用上思考兩者的適用性。可以介紹兩者本身的性質差異,一個是木制,一個是玻璃的。學生了解到木制品雖不會摔碎,輕便,但易腐蝕,有吸附性。玻璃雖易摔碎,稍重,滑手,但卻耐腐蝕,吸附性弱。無論是從實驗效果還是科學規范來看,玻璃棒都勝過筷子。③玻璃棒是為科學實驗專門制造的,筷子是為吃飯專門制造的。雖然他們在特定情況下都還有其他功能,但是我們在從事嚴謹的操作時,最好選擇特長功能就是所需功能的器材。也許我們會認為反正在小學階段也區分不出兩者的差異,只要生活化的實驗能讓學生更加熱愛科學,回家也會主動用隨手可得的生活用品做探究,就不必用那些規范來過早束縛他們。

看上去是這樣,但事實是,抱著這種想法會把生活化等同于淺顯化、自由化。隨意的材料和不規范的操作會帶來不盡人意的實驗結果。若沒有良好的實驗效果作為激勵,學生的探索的積極性會被慢慢消磨。而且,從中高年級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態來分析,他們更傾向于“有游戲規則的游戲”。所以,無須擔心科學規范帶來的死板。只有知道了規則帶來的好處才能更有效地開展探究活動。所以,作為科學課,教給學生一些標準化儀器的用法,讓他們熟練地使用到各種實驗中,本身就是不需回避的教育目標之一,也更容易激發學生“我是小小科學家”的自信與自豪。

二、實驗情境缺乏實際意義

如《食物的消化》教學片段:(分發實驗材料:白面饅頭,碘酒溶液。)師:大家喜歡吃饅頭嗎?生:喜歡。師:請大家品嘗一下吧。(學生伸手欲拿饅頭。)師:哎,等一下!大家的手干凈嗎?(學生一愣,看手。)生:要先洗手才能抓著吃。生:手上有很多細菌的。師:平時大家用過碘酒嗎?它可以幫我們殺菌消毒。(教師指導學生在手指尖上涂抹碘酒,然后學生用手抓饅頭。)生:啊!饅頭變黑啦!生:是變藍了!師:這樣的饅頭你還敢吃嗎?(學生搖頭,有好奇為什么變色的,也有因為沒吃到饅頭略顯失望的。)教師想用“吃饅頭”來巧妙地使學生無意間發現淀粉遇碘酒變藍的科學現象,進而引導探究。但看似自然而然的過程卻有諸多疑點:第一,學生會在生活中用碘酒當成“洗手液”或水來用嗎?第二,碘酒沾在食物上即使沒有變色,吃下去安全嗎?第三,本來是先“洗手”后吃饅頭的,怎么最后又不能吃了?推敲之下,發現教師可能只是為了設計一個生活情境來承載科學知識,卻忽略了這個情境的現實意義。

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教師有時會想當然地認為生活中“不是一定要這樣做,但是這樣做了也可以”。但事實上“沒有人會這么做”。看似有創意,實際上沒有操作價值,只是為了上課而設計的。這種現象與當下科學課倡導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有密切聯系。在公開課上,很少看到學生面前放教材,大多是一些實驗材料和教師自己設計的記錄單。在備課時,教師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研究各種課程資源,然后整合成一節課的內容。大多數時候,為了跳出教材,為了不與教材重樣,有些教師寧愿丟棄現成的已成熟的環節,也要用自己的設計取而代之。哪怕這個設計并不科學。為什么這么辛苦呢?有的說:怎么能用教材上的例子呢?太沒創意了,開公開課就是要求“新”。有的說:教材的情境創設不夠生動有趣。仔細思量,教材之所以那么安排一定有作者的意圖。假如你是細細揣摩后覺得不如意就罷了,但假如你僅僅是因為使用次數多了,沒新意了就任意舍棄,那就太魯莽了。我們要創新,也需要經典啊!所以,我想老師需要的是一顆平常心,踏踏實實立足于教材基礎,創造性地有根據有理由地生成新的教學資源,而不是簡單地以求異為榮,也不需要以“某某化”的模式來生般硬套。畢竟科學性才是科學的靈魂,其他的都是構成它的血肉和外衣。

三、實驗教學的內容停留在感性層面,缺乏理性提升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要求進行“真實”問題的學習,要以自然現象或社會生活中的有關科技問題為學習主題,讓學生在嘗試解決這些“真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知識,形成科學技能和態度。然而,我們很多時候,因為時間或教學設計或學生原因,會有一種挫敗感:怎么上了這節課和沒上一樣呢?學生知道的在上課前就知道了,想知道的上完課還是不知道。忙忙碌碌一節課,準備那么多實驗材料,分組實驗熱熱鬧鬧,回答問題有聲有色,怎么感覺還是白忙活了呢?當然,這種感覺在實驗課、閱讀課上不多,但在科學方法和思維訓練課上就多見了。這可能與該類課型的屬性有關。它并沒有外顯的操作性強的規范,更多的是通過表面的活動去尋找內在的方法和規律。不僅要求教師設計的系列活動要有內在系統性、層次性,而且在組織分組活動的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分析、歸納,提升,如《調查》、《預測》等。本學期,我上了一節公開課,四年級下冊《預測》,經過幾番磨課,對此深有體會。假設把“生活層面”的外延擴大到教學的初始及最終回歸的綜合狀態,如果經過一節課的學習,學生還是只能用初始的狀態來應對回歸,那么這是一節失敗的課。而且學生也會懷疑做了那么多的實驗,思考了那么多的問題到底有何價值。

同時,教師也要反思,歸納出的方法是否源于學生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思維的提升能不能更好地分析、解決問題。記得第一次試講時,我設計了兩個實驗:預測玻璃珠、食鹽放入水后液面的變化情況。每次實驗后都通過交流討論,歸納怎樣才能獲得正確的預測。學生很快就認識到需要充分的經驗和證據,而經驗和證據的獲得可以通過觀察、實驗、查資料、調查等。最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預測經歷,分享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原因。此時,我感覺到學生饒了個大圈,又回到了初始狀態,整節課被兩個費時的實驗占去30分鐘,對實驗的小結僅僅停留在歸納的層次上,沒有提升,更沒有提升后的應用指導、鞏固。尤其是最后環節,恍惚又回到上課開始時的情境創設了。反思之下,感悟到了許多問題,最關鍵的是實驗中、實驗后沒有科學知識、方法、思維的提升,導致一直在低層次徘徊。通過改進,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層次:①什么叫預測?②要想準確預測最關鍵的是什么?怎樣收集證據?③只有具備了充分正確的經驗和證據才能更精確地預測。④在預測中發現新問題。要尋找新的證據來進行新的預測,所以預測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探究方法,它對探究有推動作用。⑤預測還能幫助我們分析未來形勢并采取有效措施。⑥科學預測與人類的生產、生活、生命息息相關。

這六個層次組成的學習內容具有良好的生成性,使松散的課堂有了主心骨,層層提升之后,整節課就環環相扣,步步向上,充滿緊湊感和節奏感。最重要的是學生的探究思路持續向前,在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欣然領會了“預測”的要點,提升了思維品質。從前后兩次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中,看出實驗與“游戲”,與“玩”的根本區別在于它本身的科學性和其中貫穿的嚴謹的科學思維。

在實驗的科學性方面上,我們還會發現一些誤區。如教師語言表達的不規范,隨意性大,缺乏對學生語言的有效指導;以現象的再現、觀察、描述和操作流程為實驗教學的重心,缺乏對科學原理的了解;在一些對比實驗中,忽視對數據的分析。所有這些問題,可能源于老師覺得一旦涉及科學概念、原理、公式、數據就不再是小學科學,而是跨界到中學了,同時也擔心學生會因此失去興趣。而事實呢?比起“一切盡在掌握”的瀟灑,“一切皆有可能”的探索讓學生更有自我效能感。一個有自我效能感的人,又怎么會沒有興趣呢?

科學離不開實驗。真實的具有科學性的實驗是學科學、做科學的重要的環節,是第一手資料的可靠來源,所以我們對實驗器材的選擇、實驗教學的設計、實驗語言的使用等各方面都要力求做到科學無誤。只有這樣,科學實驗才能更科學。

作者:薛玲 單位:江蘇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心小學

小學科學實驗論文:探索小學科學實驗器材配備的重要性

一、實驗器材課時化準備的概念與內涵

1.實驗器材。實驗器材主要指在科學教學中支撐師生開展科學探究活動的各類儀器、耗材等物品,包括學校統一訂購的器材、自購器材、自制教具、學生自帶材料等。

2.有效準備。實驗器材的有效準備主要指對實驗器材的儲存、管理、課前準備等環節進行優化,這樣做不僅能減輕教師負擔,還能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3.課時化。課時化主要指按照教材編排,整理出每節課所需要的實驗器材,然后用一定的載體把材料分裝好,最后在儀器柜中按一定方法有序存放。實驗器材的課時化準備最終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為更好地滿足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服務。

二、實驗器材課時化準備的操作策略

1.建立器材清單

按照常規性實驗教學要求,一課一課地建立實驗器材清單,列出每一節課所需要的材料名稱及數量,且清單中要注明每個實驗活動的類型。教師把實驗分成分組實驗、演示實驗、搜集整理實驗、過程性實驗四類,不同類型的實驗準備要求是不同的。實驗器材還要從學生準備、教師準備兩方面來說明。此外,教師要對所準備的器材易耗品進行標注。為了便于使用,部分有難度或特殊的實驗,教師還要給出操作建議,比如六年級下冊“放大鏡”一課實驗器材清單。

2.配齊實驗器材

目前大部分學校都能按照省一類或二類標準配備實驗器材,但是從教學實際看,僅有這些器材是不夠的,還需要教師根據教材的實驗要求添置更多的器材,包括器材種類的增加和原有器材數量的擴充等。例如,六年級上冊“簡單機械”單元,就要用到羊角錘、尖嘴鉗、核桃鉗、開瓶器、螺絲刀等許多物品,這些大都需要教師為學生準備,而且最好是每組準備一套。

3.備齊輔助用品

實驗器材的課時化準備基本上是一課或一個實驗活動一個實驗器材包。因此,需要很多輔助用品來幫助整理。在實驗器材的整理中需要用到的輔助用品主要有塑料自封袋、塑料框、塑料瓶、塑料帶蓋盒子、塑料或不銹鋼托盤、橡皮筋、滴瓶、工具箱(整理箱)等等。

4.合理分裝器材

選用不同的輔助用品對實驗器材進行分裝整理,使這些實驗器材便于小組分發與學生操作等。塑料自封袋:適合封裝紙片、豆類等易零散的物品,例如,六年級上冊“形狀和抗彎曲能力”需要用到一些紙來折成各種不同的形狀,這些紙可用自封袋封裝在一起。大號的自封袋有時還能把同一小組的所有器材一起打包。塑料瓶:適合盛放粉末類物品,例如,四年級上冊“溶解”單元食鹽、小蘇打的準備等。塑料盒:適合盛放一些小物品,例如,在四年級下冊“導體與絕緣體”中要檢測近20種物體,可把這些物體找齊后統一放在盒子中,扣上蓋子后存放,便于以后上課使用。橡皮筋:適合捆綁一些棍棒等易散的器材,例如,六年級上冊“做框架”中的細竹棒。塑料筐:適合盛放較多數量的實驗器材,如可以把同類器材(一般12個小組的器材)集中存放在一個筐內,一般可以一課一筐或幾筐,上課的時候直接把筐子帶走即可。滴瓶:適合盛放液體類的物質,如水、食用油、碘酒等。工具箱(整理箱):適合盛放一些體積較大的物品或工具,例如,六年級上冊“認識工具”一課中需要用到剪刀、螺絲刀、榔頭等十多件物品,對此選用工具箱存放比較好。

5.有序存放器材

(1)專用性實驗器材的存放。我們把僅用于某個實驗活動的器材稱為專用性實驗器材。這類器材一般按照課時統一用大塑料筐盛放在一起,朝外一側貼上標簽紙做好標注,然后存放在儀器柜的指定位置。儀器室的儀器柜按照年級—學期—單元—課時的順序分成三上、三下、四上、四下、五上、五下、六上、六下8個區域,每一區域按單元數量再劃分成若干區域,每個單元區域再按照課時順序存放專用性實驗器材,力爭做到一課一存放。儀器柜的外面統一制作標簽,對實驗器材進行標注,這樣就便于教師以后查找與整理器材。

(2)通用性實驗器材的存放。通用性實驗器材主要指像小刀、剪刀、尺子、放大鏡、酒精燈、三腳架、燒杯、燒瓶、滴管、藥匙、托盤、水槽等多個實驗活動中都可以用到的物品。這些物品也專門設立一個或多個儀器柜存放。

(3)特殊性實驗器材的存放。特殊性實驗器材主要指酒精、稀鹽酸等化學試劑和化學藥品。這些物品由于比較特殊,對人有危害性,因此,要專門設立一個或多個儀器柜存放。

三、注意事項

1.器材準備要提早。一般在開學前或上學期末,就要對實驗室的材料進行排查與整理,列出缺少的材料清單,然后統一由教研組向學校提出采購申請,力爭在開學前或上課前準備好相應的材料。

2.管理制度要規范。實驗器材的課時化準備是對實驗器材分門別類地進行存放。如果實驗后器材不能得到及時整理,就會給后面的實驗活動帶來影響,從而降低準備的有效度。因此,教師需要在原有實驗室管理制度的基礎上規范實驗器材課時化管理制度,加大約束力,提高教師的自覺性。

3.實驗器材要優化。在教學過程中,隨著教學理念的提升,教學設計的優化,實驗器材也會得到改進與調整。因此,教師還要及時用優化后的器材替換以前的老器材,讓實驗器材與實驗教學發展同步。

4.準備方式要多樣。實驗器材的課時化準備給教師的實驗教學帶來了很大便利。然而,課時化準備也不能準備好實驗所需要的全部器材,例如,動物、植物、冰塊等一些難以保存的物品。因此,教師必須將課時化準備與其他準備方式(如臨時準備、學生準備)結合使用,以確保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

實驗器材的課時化準備是筆者在科學教學中的有益嘗試。通過實驗器材的課時化準備,不但教師的負擔減輕了,而且教學效率也提高了。同時,學生在充分的實驗探究活動中增強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動手動腦能力。

作者:楊海慶 單位:浙江省杭州市聞濤小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8888米奇|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国产国产裸模裸模私拍视频 | 欧美video变态另类| 美女自卫慰黄网站| 中文字幕人妻偷伦在线视频|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视频| 起碰免费公开97在线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国产绳艺sm调教室论坛| 把女邻居弄到潮喷的性经历| 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 精选国产av精选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免费看插插插视频| 欧美又大粗又爽又黄大片视频| 制服丝袜美腿一区二区|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a一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极品粉嫩小泬无遮挡20p|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永久免费看| 欧美黑人粗大猛烈18p| 男生戳美女两腿中间那个视频|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极品老师腿张开粉嫩小泬 | 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 黄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日韩欧美激情兽交| 亚洲男同志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思思| 欧美老人与小伙子性生交| 免费中文熟妇在线影片| 中国老太丰满毛耸耸| 真实国产老熟女粗口对白| 亚洲 中文 欧美 日韩 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