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城市型農業論文

城市型農業論文

時間:2022-05-15 04:25: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城市型農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城市型農業論文

城市農業論文:資源型城市新型農業發展論文

1淮南礦區農業生產條件評價

1.1地貌情況。

地形地貌決定農業發展面積,淮南以淮河為界,淮河以北主要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適合農業發展,淮河以南多為丘陵地帶。

1.2發展布局。

淮南城市發展布局具有明顯的特點,即總面積廣卻分散,眾多煤礦企業分割城市,嚴重制約城市集約型發展,但這確是新型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多個小城鎮由市中心帶動起來,會起到以點帶面,以面促點的循環效果。

1.3水資源較為充足。

水源作為農業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在淮南卻成為了促進因素,據統計,淮南市年降水量達到10億立方米左右,同時淮河上游具有大量來水。

1.4擁有良好的現代農業基礎。

2009年,淮南市印發《關于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促進和加快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現代農業發展,并著力打造都市農業“一圈三區”新模式,即主城區都市農業圈、潘鳳采煤沉陷地都市農業區、鳳臺加工服務型都市農業區和毛集休閑觀光都市農業區。

2面臨問題分析

淮南市煤炭資源豐富,被稱為“建在金庫上的城市”,但是經過多年粗放型發展,資源匱乏,帶來一定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問題。

2.1塌陷區面積大。

淮南煤炭資源開采幾乎都是井工開采,煤炭開采之后會形成大量采空區,隨著采空區自然充填,地表會形成大面積的塌陷區,進而造成積水和沉陷湖等,導致生態壞境的破壞,眾多的塌陷區也分割了耕地面積。

2.2土壤質量下降。

由于長期排矸開采,各煤礦均有大量矸石山,矸石經受雨水沖刷,有害有毒物質流經土壤,同時采空區的塌陷造成水土大量流失,進一步造成農業生態物質元素鈉磷鉀不平衡。

3解決途徑探究

農業的發展根本問題是土地,而類似淮南這類資源型城市發展帶來的最大問題正是土地破壞,因此,充填開采和土地復墾是重中之重。

3.1充填開采。

利用井下采空區處置煤矸石的充填采煤技術,既可以減少煤礦固體廢棄物排放、又可以減輕開采沉陷災害、提高礦井資源回收率,是實現煤礦綠色開采的理想途徑和關鍵技術之一。充填開采可以實現地面沉陷的微變形和保障建(構)筑物安全;改變大量矸石升井占地堆放并污染環境、地表塌陷破壞環境和“三下”呆滯資源浪費的多重被動局面。對于新型農業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3.2采煤塌陷區土地復墾。

由于采空區塌陷,導致地表土壤性質差異較大,針對不同情況,應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復墾措施,以保證土壤生產力的恢復。針對尚未穩定的塌陷區,積水深度和塌陷區域在動態變化,根據變化規律,在湖底進行水產養殖,已經形成的穩定邊坡發展水產作物;針對塌陷穩定但盆底較淺的塌陷區,可以采取人工造田,同時種植業和養殖業相結合的模式;針對已穩定深層塌陷區,可采用水產養殖與加工相結合的綜合模式。此外,可以在礦區周圍進行生態旅游業的發展,將礦井塌陷區建設為人工湖,圍繞修建人工游樂園,同時可將廢棄礦井加入游樂項目中,優化土地資源利用效率。

4結論

本文針對淮南礦區塌陷區等不同實際生態情況,因地制宜規劃發展,實現資源城市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生態產業化的升級和創新。淮南市擁有良好的農業發展基礎,將塌陷區改造發展新型農業,不僅可以實現科學系統化的產業結構,同時能夠提高就業機會,增加當地收入,優化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堅持政府引導、項目帶動、科學調整、技術依托的模式,必將促進淮南礦區新型農業的快速發展,為當地創造一定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給類似地區的發展提供參考。

作者:汪穎 袁媛 單位:淮南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城市型農業論文:發展現代農業振興經濟型城市建設分析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阜新的自然環境和農業資源;阜新經濟轉型現代農業發展現狀;阜新市發展現代農業的經驗;加快發展阜新現代農業的改進建議;結語幾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農村土壤、河流污染少,無疫病區、阜新宜牧草場廣闊,農民有從事畜牧業的傳統習慣、豐富的土地資源、適宜的氣候條件和豐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阜新經濟轉型產業發展方向和重點、阜新市轉型發展現代農業取得的初步成果綜觀、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初具規模阜新市現已引進和培育、農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業總產值增幅較大、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專業基地建設步伐加快繼、農村固定資產投資成倍增長、經濟轉型試點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項目立項審批難由于阜新地區工業基礎薄弱、缺乏金融資本的有效支持、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亟待建立、發展現代農業必須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現代農業應以農產品精深加工為主導、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現代農業應以民營為主、現代農業必須發展綠色經濟、重視軟硬環境建設、打造知名品牌努力打造幾個知名品牌、重視生態建設把經濟發展、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進一步加快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先用之于民,再取之于民”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摘要:通過實際調查,在分析阜新經濟轉型和發展現代農業的思路以及總結阜新發展現代農業成果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阜新發展現代農業進行了理性思考,提出了促進阜新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的建議與措施。

關鍵詞:經濟轉型現代農業產業結構農業產業化

1阜新的自然環境和農業資源

阜新市位于遼寧省西北部,北鄰科爾沁沙地,東接遼河平原,西靠熱河山地,為遼河與大凌河流域上中游淺山丘陵區域。土地總面積10316萬hm2,其中耕地面積3716萬hm2,林地面積約30167萬hm2,草場面積約7萬hm2;丘陵山地占58%,風沙地占8%,平原占23%。總人口193萬,其中農業人口108萬。阜新地區人均耕地約0137hm2,農村人均耕地超過014hm2,為全國人均耕地的4倍。農村土壤、河流污染少,無疫病區。該地區屬于北溫帶亞溫帶亞濕潤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降水集中,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氣溫年平均在711℃~716℃,活動積溫337716℃,年日照時數282617h,是遼寧省日照時數最好的地區。正常年份年降水量在45520mm,大水面蒸發量1789mm,無霜期154d左右。阜新宜牧草場廣闊,農民有從事畜牧業的傳統習慣,發展畜牧業有著較好的基礎。糧食年產量15億kg左右,其中70%以上為玉米,年產各類農作物秸稈20億kg,大部分可用做飼料,豐富的飼草飼料資源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條件。阜新擁有健全的種畜繁育體系,原種豬場、關山種羊場、阜新種牛場在全國種畜同行業中占有重要位置。豐富的土地資源、適宜的氣候條件和豐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使得阜新經濟轉型發展現代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2阜新經濟轉型現代農業發展現狀

1、阜新經濟轉型產業發展方向和重點2001年12月8日,國務院將阜新市確定為全國第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歷經4年的轉型實踐,阜新市經濟轉型思路漸漸清晰,即堅持“自力更生,龍頭牽動,科技支撐,以民營為主,市場運作”的方針,立足現有基礎和優勢,構筑“主導產業+支柱產業”經濟格局,變單一經濟結構為多元經濟結構。發展現代農業作為經濟轉型的重點方向,把發展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業作為主導接續替代產業。同時培養玻璃、電子、橡膠、氟化工業等一批支柱產業。經濟轉型的最終目標是走出以煤為主的黑色經濟,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建設以現代農業為主導的綠色經濟,建立起阜新市在區域經濟中的優勢地位。發展現代農業的重點是著重發展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推進阜新市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建設一批綠色農業產品生產基地,走“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都市市場和國際市場=高附加值生態農業”的道路,努力建成為遼寧省和全國的現代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

2、阜新市轉型發展現代農業取得的初步成果綜觀4年實踐,“以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的現代農業發展理念漸漸清晰,農業產業化的雛形已初步顯現。農業也不再局限于第一產業,而是三種產業的搭接和融合,努力尋求一個鏈條式的綜合式產業。阜新市大力發展了高科技農業、特色農業、生態農業以及與農業相適應的農產品加工業,由種養業向現代加工業和現代物流業延伸,建設了一批科技含量較高的農業園區和農業專業小區;大力發展了以優質牧草為主的飼料作物種植業,現代農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果。

3、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初具規模阜新市現已引進和培育70多家龍頭企業,包括河南雙匯、內蒙伊利、上海大江、草原興發、東阿阿膠等國內有知名度的優質農產品加工企業。初步形成了生豬、肉雞、乳品、肉羊、白鵝、肉兔、雜糧、食用菌、牧草、花卉等14個農業產業化鏈條,已建成東北地區最大的肉食品加工基地和食用菌加工出口企業。龍頭企業和產業鏈條、農產品生產基地帶動了農產品加工業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由2000年的1217%上升到2005年的26%,總量居阜新市第二位,基本完成了培育農產品加工業第一階段的布局,初步構筑起接續主導產業框架[2]。

4、農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業總產值增幅較大從表1可以看出,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由1999年的265103萬元增長到2005年的700531萬元,增幅達264125%,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14156%,增幅較大。農業(小農業)比重由1999年的6816%下降到2005年的4710%,下降幅度2116%;林業比重由1999年的211%上升到2005年的417%,增幅達12318%;牧業比重由1999年的2819%上升到4714%,增幅達6410%。4年來,林業和牧業呈現較快增長趨勢,畜牧業迅猛發展,種植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21213特色種植業迅速崛起經濟轉型給阜新市的種植業結構調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這突出表現在以高油大豆、專用玉米、雜糧、食用菌、花卉、專用馬鈴薯、紅干椒為代表的特色種植業迅速崛起。阜新市發展特色農業的一個特點是打造綠色品牌,截至目前,阜新市已有4戶企業、4個產品、約423313hm2基地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有16戶企業、35個產品獲得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①。特色種植業中,雜糧發展尤其突出。在轉型中誕生的香香食品集團、五彩雜糧公司、化石戈谷業有限公司等雜糧加工龍頭企業,采取公司與農戶簽訂單的形式組織雜糧生產,使雜糧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在2005年種植的約4113hm2雜糧中,為上述龍頭企業配套的生產基地就超過約0167hm2。龍頭企業的引導和牽動,使小米乳、綠豆乳、紅豆乳為代表的阜新市雜糧產品以獨特的風味迅速打開了市場。

5、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專業基地建設步伐加快繼

2001年國家批準建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后,阜新市又相繼建立了29個專業小區。在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內,已成立14家農產品加工重點企業和10個研發中心,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專業小區配套設施相繼完成。

6、農村固定資產投資成倍增長僅在2003年的農村投資中,除國家和地方財政用于電網改造、水利、道路等基礎性投資外,分布在鄉鎮的企業、基地和農戶共完成7億元的投資,是2002年的215倍,2001年的313倍。213阜新市發展現代農業遇到的主要困難和問題轉型4年來,阜新市現代農業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面臨的困難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也很多

7、經濟轉型試點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阜新市作為國家確定的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國家和遼寧省的支持多是針對具體項目,多是一事一議,缺乏一種長期有效的機制和統一的政策扶持。阜新市在財政、稅收、信貸、土地、社保等方面與其他城市沒有特殊之處,在招商引資方面不具備優勢,沒有形成政策洼地效應[3]。

21312項目立項審批難由于阜新地區工業基礎薄弱,企業規模小,規劃上報規模不大,與國家開設的專項項目對路少,很難進入國家計劃,在項目爭取上處于劣勢,爭取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國債扶持項目很難。同時,國家為抑制投資的過快增長,實行了最嚴格的土地政策,停止新批建設用地指標,許多轉型項目因用地審批問題而擱淺,土地問題已成為阜新市招商引資的瓶頸。

8、缺乏金融資本的有效支持,項目資金籌措難由于經濟發展滯后,阜新地方財政緊張,配套能力較弱,對一些重點項目很難給予足夠的資金支持,不利于引進科技含量較高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阜新市是信貸貸差地區,許多信貸資金靠拆借籌措,不良貸款率較高。除4家國有商業銀行外,只有1家地方城市銀行———阜新市商業銀行,在4家國有銀行中,工行、建行審貸權已經收到省行,阜新市行只有報送權,沒有審批權,經濟轉型缺乏金融資本的有效支持。

9、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亟待建立調查問卷顯示,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農民渴望建立完善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盼望盡快建立市場信息反饋體系,能獲得正確市場導向;盼望建立健全科技推廣體系,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盼望建立權威的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使產品符合國際標準;盼望政府不越位,不要強迫命令;盼望健全生產資料市場的法制監管。

3阜新市發展現代農業的經驗

阜新市轉型4年來現代農業發展的成果與存在的問題,如何在阜新這樣一個資源枯竭、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現代農業,實現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盡快轉變,農業發展中應注意哪些問題等等,這些都值得我們進行理性思考。

1)發展現代農業必須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建立現代農業發展體系,就必須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整合農業資源。

2)發展現代農業應以農產品精深加工為主導,打造特色產業鏈。人們對農產品加工食品的消費逐年增加,農產品加工業有著相當大的發展空間。當今的國際農業競爭,不再是單個產品、單個生產企業的競爭,而是包括農產品質量、品牌、價格和經營成本、經營方式在內的整個產業體系的綜合競爭。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是對農業資源實行縱向整合、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3)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現代農業應以民營為主,依靠科技支撐。民營為主是解決經濟發展資金困難的有效途徑。在轉型投入上,堅持以民營為主,地方政府應為民營經濟提供便利,積極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向一、二產業延伸,促進民營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同時按照現代企業的發展方向,加快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公務員之家

4)現代農業必須發展綠色經濟。發展綠色經濟不僅是世界潮流,也符合阜新市情,是阜新市經濟轉型的競爭力和生命力所在。要以發展綠色經濟為主旋律,阜新市要力爭建設成中國一流的綠色食品基地。綠色不僅包括綠色食品,還包括生態、環境、政府服務、人文和消費。

4加快發展阜新現代農業的改進建議

國家應盡快建立對阜新等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的長期有效機制和統一政策扶持,在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國債扶持項目上給予一定的傾斜,最終使直接投資項目轉變到政策扶持項目。例如,對阜新規模較大的龍頭農產品加工企業,國家可以通過國債資金予以扶持;對農產品加工企業、承包農業園區或養殖小區的下崗職工和農戶,由農業發展銀行提供貸款支持;對利用礦區復墾地為吸納下崗職工再就業而創造的企業,應少征或通過行政劃撥方式免征土地出讓金和相關費用等。地方政府及其行政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是轉型成敗的關鍵,高素質和富有感召力的政府團隊對經濟轉型具有重要作用。阜新市各級政府應積極轉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轉變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建設服務型政府,清理地方性法規,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打造標準化、公開化平臺,開展一站式服務。

411重視軟硬環境建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政府應努力創造良好的投資硬環境和服務軟環境,樹立環境經濟理念,用市場手段經營好城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優化投資環境,努力打造阜新市經濟轉型的城市品牌。對各類投資項目實行保姆式服務,對重大項目建立綠色通道,努力建設良好的政務環境、政策環境、法制環境、人文環境和輿論環境。其次,盡快建立健全包括信息服務、科技服務、氣象服務、政策和法律服務以及市場營銷在內的相應機制。

412打造知名品牌努力打造幾個知名品牌,以知名品牌宣傳阜新新形象,以阜新新形象帶動知名品牌,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政府應重點扶持象福龍生物科技、比牛哥乳業、田園實業等管理科學、有發展潛力的本地企業,通過遼寧省和全國范圍內新聞媒體宣傳這些品牌,在打造出全國知名品牌的同時宣傳阜新轉型中的新形象,打造城市品牌。這樣既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同時也有利于招商引。413重視生態建設把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和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加強水利、生態、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把水資源的節約、保護和開發利用放在首位,搞好外引水源和域內水源項目建設,抓好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和節水灌溉、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等項目建設。大力推廣節水技術、發展節水型農業。

414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努力提高就業率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逐步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科學文化水平和職業技能;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勞動職業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調整勞動力供給結構,以適應勞動力市場的供給需求,增強向二、三產業轉移的能力,提升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水平。同時,要在農業內部進一步挖掘就業潛力,提高農業內部的吸納能力,擴大、實現農業勞動力在農業內部的充分就業。

415進一步加快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步伐一是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建設;二是加快建設種養業良種繁育體系;三是加快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和應用體系;四是加快建設農產品流通體系,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儲藏、保鮮和運輸業,強化農產品流通和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的產業對接,推進貿工農、產加銷專業化經營一體化;五是加快建設農業生態保護體系。

416“先用之于民,再取之于民”既然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轉型的重點方向,政府就應加大對相關企業和農民的扶持力度,實行“先用之于民,再取之于民”的政策。在扶持中,政府應注意多采用市場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應鼓勵銀行降低貸款門檻、提供優惠利率、延長還貸時間,考慮給予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農戶貸款補貼或者提供政策性貸款,幫助解決資金問題。

5結語

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資源枯竭城市經濟轉型,需要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資源優勢進行分析,趨利避害、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需要龍頭牽動、科技支撐、民營為主,需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如何實現資源枯竭城市振興已成為一項世界性的難題,探索一條符合阜新市實際情況的資源枯竭城市的成功轉型之路,不僅實現阜新可持續發展,而且將為中國118座資源城市的發展起到示范作用,這對國民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平穩實現漸進式制度變遷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城市型農業論文:城市化進程中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研究

摘要:基于當下城市化進程中都市農業發展的熱潮,文章對都市農業與城市化的關系進行梳理,著重分析北京市房山區都市農業發展的現狀及出現的問題,并提出北京市房山區都市農業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城市化;都市農業 ;房山區

一、城市化與都市農業的關系

(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是都市農業形成的直接原因

在中國的工業化、城市化推進過程中,農業和農村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化、工業化的起步階段,農業、農村和農民為其后來的推進奠定了基礎、提供了客觀條件。在工業化、城市化步入中等發展水平以后,就應該用工業化和城市化中所獲得的資源和收益反哺農業、農村和農民發展,最終實現全面協調的可持續發展。都市農業是城市化水平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農業產業形態,都市農業產生于城市化進程中,并服務和依賴于城市化建設與發展(周春江,2011;田玉敏,2010)。

都市農業與傳統意義上的農業不同,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與城市的經濟生活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它服務于城市,城市也反哺于它;其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延伸產業鏈,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同時也有一定的改善生態環境和豐富城市生活作用;科學化生產管理和先進農業技術對于其推動作用明顯;生產、運輸和銷售環節高度集約化,增加了抵抗自然災害和不穩定的農產品交易市場的沖擊。

(二)發展都市農業是解決城市化問題的客觀要求

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必然帶來一些伴生問題。城市中生活和工作壓力大、居住條件緊張、交通擁堵、環境惡化等成為了普遍現象。城市人口密度大,空間寶貴,居民生活節奏緊張,對于農產品有著極大需求量,因此都市農業的作用日益凸顯。然而,這種作用不僅僅體現在農產品的供應上,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高要求使得都市農業在生態和旅游方面的貢獻日益凸顯(寧超喬,2006;金國峰,2004)。正是這種巨大的需求缺口,迫使都市農業在補充城市功能方面必須做出更大的調整和更重要的貢獻,這也是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決定的都市農業必須全方位、高標準的發展。

(三)發展都市農業是推動城鄉一體化的必由之路

當前,我國城鄉一體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城市經濟迅猛發展,鄉村經濟相對滯后,城鎮居民收入水平高,且增長幅度明顯高于農村居民,城鄉收入差距較大。在農村地區,由于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出現大量剩余的勞動力,農產品結構性過剩情況嚴重,農民只增產不增收。為縮小農村與城市的差距,發展都市農業及其產業化的推進已經迫在眉睫,主要原因有如下兩點。

1. 通過發展都市農業,能夠促使農業具有與工業相同的交通、信息、電力等基礎設施,并且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奠定基礎,有力地促進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侯滿平,2006)。

2. 都市農業作為城市與鄉村聯動的最佳結合點,能便利地利用城市資本集聚科技成果,采用先進的生產方式,實現農業的集約化和規模化生產,有效地提高農業生產的空間利用能力,縮小農業生產和工業生產之間的差距,同時帶動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

由此看來,城市化進程與都市農業的發展有著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有著特殊作用和特殊地位的都市農業勢必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而快速發展,并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房山區城市化進程中都市農業發展現狀

(一)農業物質裝備水平顯著提高

2011年,房山區高標準農田面積不斷擴大,在全區42.11萬畝的可耕地面積中,有25萬畝就是高標準農田,比重達到58.6%。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能達到75%,超過國家平均水平。

(二)房山區糧食種植日益規模化

2011年,房山區糧食總產量達到15.2萬噸,種糧農戶為尋求更高效益,彼此融合,進行規模化生產,已有201戶種糧大戶的種植規模達30畝以上,總承包面積18000畝。

(三)設施農業效益最為突出

2012年上半年,房山區已發展20581畝設施農業,同比增加1065畝,增長7.4%。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2012年上半年房山區都市農業發展勢頭強勁,其生產總值逐年增長迅速。但是,由于2012年7月21日發生特大暴雨災害,使房山區都市農業下半年蒙受損失,特別是觀光休閑農業受其影響嚴重,業績大幅度下滑,民俗旅游、觀光休閑農業這一年僅實現收入2.6億元,與2011年相比下降13.3%。

由此可見,房山區都市農業發展潛力巨大,但該產業發展尚未完全成熟,抗風險能力較差,亟需對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決對策,以實現房山區都市農業發展的突破性飛躍。

三、房山區都市農業發展的問題

(一)城市化發展水平較落后

近幾年,雖然房山區城市化水平顯著提高,但受城鄉二元結構和農村發展水平的限制,與北京其他區縣相比,還有不少差距。2011年,房山區城鄉一體化進程綜合實現程度達到80.94%,在北京各遠郊區縣中處于第四位,落后于排名前三的平谷84.64%,門頭溝81.18%和懷柔81.11%。2012年,房山區的綜合排名在全市十六個區縣中處于第十位。從監測結果看,房山區尚未實現城鄉一體化的目標,其城市化水平仍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耕地資源、水資源匱乏

由于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房山區耕地面積大幅度減少,復種指數不斷下降,糧食和經濟作物總產量明顯降低,不利于都市農業發展,特別對種植業的發展產生了較大沖擊。

在水資源方面,房山區人均水資源量為1200立方米,但人均可用水資源量僅258立方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由于連年干旱,房山區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緊缺,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三)主導產業扶持力度欠缺

房山區的產業結構已初步形成“二三一”的產業格局,但是整個產業依然缺乏規模培育,科學技術含量過少,可持續性不足,三個產業分配依然不合理等特點,導致主導作用不突出,進而影響了城市化進程和都市農業的發展。種植業、畜牧業、民俗旅游產業還缺乏規模整合、規范和檔次的提升,缺乏科學化管理和經營,與真正意義上的主導產業還存有一定差距。房山的主導產業沒有作為主打產業進行整合、扶持,也沒有起到“火車頭”的作用,其發展還有待進一步進行整合調整。

(四)觀光農業綜合服務落后

當前,房山的觀光農業園區發展迅速,但在這一過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問題,最突出的就是房山觀光園區布局零星分散,大多數園區規模較小,活動內容單調,缺乏完善的休閑娛樂設施。由于園區整體發展水平較低,宣傳力度不足,缺乏科學指導,使得園區的社會知名度較低,缺乏對游客的吸引力。

(五)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房山在北京屬于農業大區,山區面積占總土地面積的65.7%,但是復雜多樣的地質狀況,嚴重阻礙全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制約都市農業發展。房山區基礎設施滯后主要表現在道路和水利設施兩個方面。在交通道路方面,城區道路缺乏合理規劃,不同等級道路之間錯綜復雜,銜接不合理,不能很好地發揮整體協同效應,整個路網形態混亂,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在城區中覆蓋率較低,直接阻礙了農產品的流通。在水利設施方面,供水設施老化,全區供水不足,排水系統落后,不能滿足全區建設發展的需要(劉偉,2009)。

四、加快房山區都市農業發展的建議

(一)加強房山資源管理,提高資源利用率

房山區都市農業發展中耕地資源短缺,為此應建立土地集約利用和優化機制,認真組織開展房山區土地利用普查評價工作,評估現有可利用土地,對其開發和投入產出情況進行了解,并且對可供開發利用土地、低效利用土地和閑置土地的數據信息進行詳細統計(劉偉,2009)。在土地市場供應中,政府發揮著主導作用,利用這一點,房山區在建立土地管理動態維護機制的基礎上,可以對都市農業用地進行有計劃的安排和供給,保障土地的高效利用率,避免無規劃建設和無目的開發的情況發生。

(二)促進主導產業升級,打造農業示范區

首先,對于已經有一定規模的食用菌產業,應大力推進房山區食用菌產業發展,引進先進技術,集中資源優勢,進行規模化生產經營,打造食用菌產業鏈,將食用菌作為房山特色品牌產品推向全國,爭取成為北京乃至全國的食用菌高端產業示范基地。

其次,建設現代都市型養殖業體系。養殖業一直是房山區的優勢產業之一,發展都市農業,應該充分利用這一資源生態優勢和品牌產業優勢,通過強化養殖業支撐保障體系,加強養殖基地建設,提升房山養殖業知名度,建立生態循環系統等各項工程措施。此外,房山區要建立一套運行良好、功能完善的現代都市型養殖體系,引進科學技術積極改良所養殖的畜禽品種,改變傳統的飼養管理方式,改革對畜產品的經營流通手段,進行規范的經營管理,推動房山養殖業不斷趨于規模化、專業化,使房山區成為一個現代化的養殖產業大縣。

(三)做好觀光農業特色,實現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綠色產業成為了一個新興的經濟增長點,房山區應抓住這一機遇,加快發展綠色產業和綠色休閑產業,特別是重點發展林果、花卉和生態休閑農業。房山區要實現特色觀光農業園區的可持續發展,還必須考慮其所處地理位置和城鎮居民對觀光農業的消費需求(王占鋒,2010)。在房山周邊地區,居民通常對休閑度假及城鎮旅游具有較高的需求,所以在周邊地區應該重點開發休閑觀光農業園和風光型農業園。而在房山區中心集鎮地區,具有農莊特色,發展農莊經濟也是該區域的建設重點,所以在中心集鎮地區,大多以建設休閑農莊為主,突出發展農莊式的農業休閑園區。房山區發展觀光農業,不能僅注重其休閑娛樂功能,還應該著眼于農業生產,引進農業高科技品種,拓展園區功能,使觀光園區成為娛樂性、科學性和文化性并存的高級休閑農業園區。

(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集聚農業發展力

在道路交通方面,房山區充分利用北京市建設軌道交通的機會,對軌道交通沿線的土地資源進行整合規劃,實行有效開發,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發揮每一寸土地的價值。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改造區內路網,加強與城市中心交通聯系,方便農產品運輸。

在水利灌溉設施方面,著眼房山區水資源匱乏的現狀,要特別重視灌溉用水計量的精細化管理,在保證全區農產品品質的基礎上,采取各種節水措施,最大程度降低農業用水量,實現都市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針對農業節水灌溉,房山區正加大力度實現智能化管理,爭取對全區農業用水建立統一的信息管理系統。

在應對農業自然災害方面,重點強化公共安全設施的建設,還要特別強調防災減災工作的落實,在規劃中注重對防災場地的預留建設,保證有充足的空間應對突發狀況;建立完善的減災應急體系,尤其是對墑情、旱情和水情的應對,建立自動監測網絡,提高農業抗旱防澇能力,增強農業的減災水平。

(五)構筑科技支撐體系,推動規模化經營

根據房山區的農業產業發展及定位,房山區農業科技支撐體系的主要功能是利用首都北京的人才、科技、信息等優勢,研發或引進房山農業產業發展所需要的先進、適用技術,創建房山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房山農產品品牌。同時積極主動尋求農業技術的國際交流合作,努力跟進國外農業技術發展新趨勢,全面提升房山農業科技化水平。

房山區政府應結合實際情況,確定支撐未來本地區農業科技體系建設的重點:一是以大力發展生物技術為核心力量,積極構建種源產業生產體系;二是以現代工業技術為依托,構筑農業裝備產業;三是以科研院校的人才和技術為依托,構筑農產品質量保障體系和科技中介服務體系。

(作者單位: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城市型農業論文:人類理想型城市農業一體化方略

[摘 要]本文旨在探討新型的理想化養老城市伴隨理想的一體化農業,以期指導新城市內外建筑布局、農業布局和農業發展。堅持永續最佳生態原則,系統全面優化設計,生產優質綠色食品,并創造保持其必不可少的土壤養分最佳生態狀態;農業各產業均以農場形式組織生產;農業教學科研農場三者一體化,務農人員培訓持證上崗,按崗位操作規程從事務農工作;各農場按新城市需求訂單進行生產。高科技盡可能地在農業上應用,全面實現理想新城農業現代化。

[關鍵詞]理想新城;一體化;優化;永續生態;頂層設計

1 理想城內農業總體規劃――戰略規劃

高樓農業:食用菌、種菜、養雞(下蛋期雞、1000只/千人)、養豬(100頭/千人)、養牛(高產期牛、20頭/千人)等,種菜區與睡眠區相鄰相通。人需要氧氣排出二氧化碳,蔬菜正相反。菜園的富氧空氣輸向人用、“人用”后的富二氧化碳空氣再返輸給蔬菜,實現人呼吸與蔬菜呼吸“互惠”。采用植物聲頻發生器促進植物生長和滅蟲。

1.1 新城內與城外農業一體布局DD統籌規劃

城市內農業:高樓農業、池塘河養魚、果樹。

城市外:高樓養牛養豬養雞等(適者進城)、果樹、種植需量大的農作物,如土豆、大白菜、花生、地瓜、甜玉米等。

規劃需考慮的關鍵要素:固體肥料、液肥(糞水)、飼料、農機、污水處理、循環利用、土壤養分保持與實時檢測、無公害農藥、病蟲防治、氣候、地質、水源、人工增雨驅雨、道路、橋梁、儲藏、運輸、車輛……

1.2 新城內外水務規劃DD科學處理

A雨水-河流:城市內雨水流入河和魚塘。

B飲洗水:無污染的水庫或地下水經二級超濾成為無菌的飲洗水、游泳水。

C中水-魚塘:洗滌水和游泳池水經一級超濾后(中水)直接用于沖廁、余水進入區內魚塘(戶外游泳池)和區外大魚塘、其濃水排入沖廁污水管道;

D沖廁水:多區集中處理,一級超濾水排入區外魚塘或河流或澆地,濃水排污水道;

E污水道-城外處理站:沖廁超濾濃水再科學處理后(除臭分解油)供澆地、干糞便發酵后制造有機肥供高樓種菜。

F有油污的涮鍋洗碗水給豬和雞飲用。無油污的沖碗水同沖廁水處理。

1.3 城市食物消耗與農業生產一體化DD訂單生產

新城人口總數是固定的,每天消耗食物也就相對固定,這樣就可以訂制農副產品需求計劃,農業生產管理部門按訂單計劃生產,做到農業產出與消耗平衡,杜絕每類食物供大于求或供不應求,必須做到不浪費人力物力和土地。這一目標的實現,始于頂層設計。

1.4 農場與農學農研一體化DD統一管理

目前,德國農業全面實現了機械化,不需要太多的人工勞動。生產出來的產品更不愁銷路。政府完善保險制度,使醫療、退休、工傷等保險覆蓋到每個農民,從而做到老有所養,無后顧之憂。所以,在德國,想當農民十分困難,每位農民都必須參加專業培訓,持證上崗;在德國大學,農業專業名額特別少,每10-15個申請人中才有一個被幸運錄取;農民是德國最愜意的職業,是社會中最富的人群,就業率特別高,只要能畢業,就幾乎不會有失業的問題。

理想城農業充分體現高度組織化、高度現代化,每個工位都有其崗位工作流程、操作規范。務農人員要求高技術、高技能、高素質,持證上崗。這樣就使得農業教學機構和農業科研機構與農場、具體務農人員一體化,相當于現代國際大企業的培訓部門和研發部門。每位務農人員都要學習園藝、農學、土壤、環境、畜牧、飼料、飼養、防治病等專業全面基礎知識,這樣,每個人可以在“知識和智慧”指導下工作。

主城區外端為從事農業工作人員居住生活區。退休之后可自愿選擇居住在城內其它地方。飲食、住宿、醫療保障同城區老人和學生一樣。

2 農業各產業一體化DD統一安排

2.1 有機物循環利用與工廠化無害化制肥一體化DD永續生態

遵循生態規律,創造最佳的生態環境DD耕地土壤養分維持穩定最佳狀態,是生產優質綠色食品必不可少的條件。加強建設土壤退化防治與障礙因子消減技術、土壤培肥與有機廢棄物資源化技術、養分精準管理與高效利用技術和新型肥料創制。

廢物利用與生態保護一體化。城市污水處理與農業用水一體化。

植物吸收土壤中一些元素而生長,畜禽吃了植物和人吃了蔬果肉蛋奶,吸收有益營養成份,排泄廢物,通過科技手段,將這些廢物變成有機肥料返回土壤,實現人與農業大循環。

中央7臺報道,湖北省鄂州謝柞豹1996年開始高樓養豬,豬糞養魚。

中國農村“地靠糞養,苗靠糞長”的諺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施用有機肥料對于改良土壤的作用和植物生長的作用。施用有機肥料既增加了許多有機膠體,同時借助微生物的作用把許多有機物也分解轉化成有機膠體,這就大大增加了土壤吸附表面,并且產生許多膠粘物質,使土壤顆粒膠結起來變成穩定的團粒結構,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和透氣的性能,以及調節土壤溫度的能力。所以盡可能地科學地施用有機肥。

有機肥原料有雞鴨等禽類糞便、豬牛羊馬等畜類糞便和人糞便;秸稈、樹枝樹葉、豆粕、棉粕、果殼、酒糟、醋糟、木薯渣、糖渣、糠醛渣等廢棄物;屠宰場雜物等;人餐廚垃圾等;河道和下水道淤泥。這些廢棄物中含有大量農作物特別需要的氮、磷等元素。

利用它們加工生產成有機肥,必須采用工廠化無害化科學方法。規劃時,有機肥廠靠近各養雞場、養豬場、養牛場等養殖場。

值得一提的是,奶牛每天都產生大量糞尿,并有大量沖洗廢水,通過污水處理,有形固體可制成顆粒有機肥,污水制成肥液。乳品加工廠每天會產生大量洗刷罐廢水,同樣可以分離出固形物、含氮磷的水和符合排放標準的凈化水。

城市生活用水分為飲用洗物優凈水、沖廁中水兩大類;洗物水可以經過超濾處理變成中水,用于沖廁;沖廁污水經處理后,干物質變成固體有機肥,污水變成液肥,收集于湖塘,湖塘兼有水庫功能,養魚、澆花澆地、畜禽飲用、沖洗地面。

多級循環利用十分重要。例如,牛糞用于制造有機肥(俗語稱為牛鮮花)、沼氣、再生燃料、生態蜂窩煤等。可實施“牛糞便-蠅蛆-雞-豬-魚-肥-草-牛”循環利用鏈條模式,即利用有機牛糞繁殖蠅蛆或蚯蚓,可作為雞的高蛋白質飼料,雞糞發酵后可喂豬,豬糞處理后喂魚,魚塘淤泥制成有機肥料,促進蔬菜牧草莊稼生長,用作牛飼料。

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所有元素利用與循環,才可確保實現生態環境優化,人類與植物、動物、自然和諧共生。

2.2 鮮奶是萬食之王DD突出牛業

人吃各種食物,最終進入人體內的基本營養成分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盜浚如水、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分解后的小分子物。

中國俗語說“金水銀水不如奶水”,因牛奶營養成分齊全又均衡、尤其含有活性免疫物質和多肽激素、容易消化吸收、食用方便,是最“接近完美的食品”,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可謂是“萬食之王”、“白色血液”、“人類的保姆”,越來越受到各國民眾的青睞。乳制品已成為很多國家人的當家食品。世界每年人均飲奶量達90千克,發達國家超過270千克,而中國只有零頭,很多中國人一生沒喝過牛奶。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談到二戰后歐洲重建問題時曾說過“沒有什么投資比得上向兒童提供牛奶更重要!”。日本政府在二戰后更是提出了“一杯奶強壯一個民族”的口號,使得戰后一代人的身體素質有了明顯的改善。美國政府通過“三杯奶”運動,解決了國民鈣營養的問題。印度,政府繼旨在發展現代農業、解決國民吃飯問題的“綠色革命”取得階段性成果后,發起了“白色革命”,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提倡飼養奶牛和提高牛奶產量,實現增加國民營養、改善國民體質的愿望。2000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再次提議,將每年的6月1日定為牛奶日。由此,一些具有農業戰略思想的學者認為“牛業是農業半壁江山”。

事實證明,世界上每一個長壽的國家、每一個健康的民族都與牛奶的人均占有量息息相關。乳品消費量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標之一,眾多國家都已把增加國民牛奶的消費量作為改善國民營養、增強國民體質的重要舉措之一。綜之可說,沒有好牛奶不算好生活。

3、農業發展與高科技發展一體化

3.1 成熟技術全面應用

很多方面科技的進步都與農業現代化緊密相連,諸如“克隆組培”工廠、農業自動化控制系統、物聯網應用技術、立體種植、人行路上空間生長結果、自動化播種流水線、電動汽車運輸、綠色環保農藥、基因育種、低成本高效大棚、人工增雨驅雨、衛星遙感、衛星定位農機械、高產食用菌、無土栽培、少土栽培、緩釋肥料、電子滅蟲、果味玉米、果味黃瓜等。

加強農業電腦軟件開發,如種植軟件、飼養軟件、管控軟件等,通過互聯網傳輸研究中心、管控中心。

3.2 量子技術應用

眾所周知,我們所見的有形物質結構是分子、原子、質子、電子等,電子以光速不停旋轉,電與磁是一體兩面,電子運動就產生了微弱磁場,或稱為復合電磁波,有人稱為量子(量子有多層概念)。每一種粒子都會發出共有一樣的復合電磁波,如粒子是生物體就稱為生物波。波,都具有共振特性。

3.2.1 具有檢測土壤養分手機

20多年前,美國一位發明家根據波這個特性制造出了給人體體檢的量子檢測儀。其工作原理:先用儀器捕獲各種各樣生物波,將眾多波編碼制成數據庫,檢測時,選定項目,電腦程序讓儀器發射相應波,如與檢測棒測到的波發生共振,電腦程序可得出半定量結果,基于互聯網,成了具有體檢功能的手機[3],此款手機目前在調試軟件。

如果捕獲土壤、肥料中諸多生物波制成數據庫,就成了土壤肥料檢測儀DD探棒(托盤)接觸樣品,電腦就會自動檢測,目前電腦處理能力,幾秒鐘就可以檢測一項指標。并可通過互聯網實時傳到監控中心,專家們根據檢測結果,實施補肥、補水等措施。同理,還可以建各類植物和各種禽畜正常生理體檢項目和疾病生物波數據庫。

3.2.2 量子技術培育新品種

俄籍華人姜堪政1959年開始生物場導(量子技術)實驗研究,1978-1993年從事動植物以及人體生物導實驗,發現小麥的生物微波能促進玉米分蘗生長增產,陸續研發出具有甜瓜味等多種水果味的黃瓜,采用該方法可以產生花生味向日葵籽等很多新品種,能適應人們多口味需求,這些新品具有傳代性[4]。

城市型農業論文:城市化進程中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研究

摘要:基于當下城市化進程中都市農業發展的熱潮,文章對都市農業與城市化的關系進行梳理,著重分析北京市房山區都市農業發展的現狀及出現的問題,并提出北京市房山區都市農業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城市化;都市農業 ;房山區

一、城市化與都市農業的關系

(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是都市農業形成的直接原因

在中國的工業化、城市化推進過程中,農業和農村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化、工業化的起步階段,農業、農村和農民為其后來的推進奠定了基礎、提供了客觀條件。在工業化、城市化步入中等發展水平以后,就應該用工業化和城市化中所獲得的資源和收益反哺農業、農村和農民發展,最終實現全面協調的可持續發展。都市農業是城市化水平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農業產業形態,都市農業產生于城市化進程中,并服務和依賴于城市化建設與發展(周春江,2011;田玉敏,2010)。

都市農業與傳統意義上的農業不同,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與城市的經濟生活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它服務于城市,城市也反哺于它;其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延伸產業鏈,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同時也有一定的改善生態環境和豐富城市生活作用;科學化生產管理和先進農業技術對于其推動作用明顯;生產、運輸和銷售環節高度集約化,增加了抵抗自然災害和不穩定的農產品交易市場的沖擊。

(二)發展都市農業是解決城市化問題的客觀要求

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必然帶來一些伴生問題。城市中生活和工作壓力大、居住條件緊張、交通擁堵、環境惡化等成為了普遍現象。城市人口密度大,空間寶貴,居民生活節奏緊張,對于農產品有著極大需求量,因此都市農業的作用日益凸顯。然而,這種作用不僅僅體現在農產品的供應上,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高要求使得都市農業在生態和旅游方面的貢獻日益凸顯(寧超喬,2006;金國峰,2004)。正是這種巨大的需求缺口,迫使都市農業在補充城市功能方面必須做出更大的調整和更重要的貢獻,這也是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決定的都市農業必須全方位、高標準的發展。

(三)發展都市農業是推動城鄉一體化的必由之路

當前,我國城鄉一體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城市經濟迅猛發展,鄉村經濟相對滯后,城鎮居民收入水平高,且增長幅度明顯高于農村居民,城鄉收入差距較大。在農村地區,由于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出現大量剩余的勞動力,農產品結構性過剩情況嚴重,農民只增產不增收。為縮小農村與城市的差距,發展都市農業及其產業化的推進已經迫在眉睫,主要原因有如下兩點。

1. 通過發展都市農業,能夠促使農業具有與工業相同的交通、信息、電力等基礎設施,并且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奠定基礎,有力地促進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侯滿平,2006)。

2. 都市農業作為城市與鄉村聯動的最佳結合點,能便利地利用城市資本集聚科技成果,采用先進的生產方式,實現農業的集約化和規模化生產,有效地提高農業生產的空間利用能力,縮小農業生產和工業生產之間的差距,同時帶動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

由此看來,城市化進程與都市農業的發展有著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有著特殊作用和特殊地位的都市農業勢必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而快速發展,并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房山區城市化進程中都市農業發展現狀

(一)農業物質裝備水平顯著提高

2011年,房山區高標準農田面積不斷擴大,在全區42.11萬畝的可耕地面積中,有25萬畝就是高標準農田,比重達到58.6%。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能達到75%,超過國家平均水平。

(二)房山區糧食種植日益規模化

2011年,房山區糧食總產量達到15.2萬噸,種糧農戶為尋求更高效益,彼此融合,進行規模化生產,已有201戶種糧大戶的種植規模達30畝以上,總承包面積18000畝。具體情況見表1。

(三)設施農業效益最為突出

2012年上半年,房山區已發展20581畝設施農業,同比增加1065畝,增長7.4%。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2012年上半年房山區都市農業發展勢頭強勁,其生產總值逐年增長迅速。但是,由于2012年7月21日發生特大暴雨災害,使房山區都市農業下半年蒙受損失,特別是觀光休閑農業受其影響嚴重,業績大幅度下滑,民俗旅游、觀光休閑農業這一年僅實現收入2.6億元,與2011年相比下降13.3%。

由此可見,房山區都市農業發展潛力巨大,但該產業發展尚未完全成熟,抗風險能力較差,亟需對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決對策,以實現房山區都市農業發展的突破性飛躍。

三、房山區都市農業發展的問題

(一)城市化發展水平較落后

近幾年,雖然房山區城市化水平顯著提高,但受城鄉二元結構和農村發展水平的限制,與北京其他區縣相比,還有不少差距。2011年,房山區城鄉一體化進程綜合實現程度達到80.94%,在北京各遠郊區縣中處于第四位,落后于排名前三的平谷84.64%,門頭溝81.18%和懷柔81.11%。2012年,房山區的綜合排名在全市十六個區縣中處于第十位。從監測結果看,房山區尚未實現城鄉一體化的目標,其城市化水平仍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耕地資源、水資源匱乏

由于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房山區耕地面積大幅度減少,復種指數不斷下降,糧食和經濟作物總產量明顯降低,不利于都市農業發展,特別對種植業的發展產生了較大沖擊。

在水資源方面,房山區人均水資源量為1200立方米,但人均可用水資源量僅258立方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由于連年干旱,房山區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緊缺,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三)主導產業扶持力度欠缺

房山區的產業結構已初步形成“二三一”的產業格局,但是整個產業依然缺乏規模培育,科學技術含量過少,可持續性不足,三個產業分配依然不合理等特點,導致主導作用不突出,進而影響了城市化進程和都市農業的發展。種植業、畜牧業、民俗旅游產業還缺乏規模整合、規范和檔次的提升,缺乏科學化管理和經營,與真正意義上的主導產業還存有一定差距。房山的主導產業沒有作為主打產業進行整合、扶持,也沒有起到“火車頭”的作用,其發展還有待進一步進行整合調整。

(四)觀光農業綜合服務落后

當前,房山的觀光農業園區發展迅速,但在這一過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問題,最突出的就是房山觀光園區布局零星分散,大多數園區規模較小,活動內容單調,缺乏完善的休閑娛樂設施。由于園區整體發展水平較低,宣傳力度不足,缺乏科學指導,使得園區的社會知名度較低,缺乏對游客的吸引力。

(五)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房山在北京屬于農業大區,山區面積占總土地面積的65.7%,但是復雜多樣的地質狀況,嚴重阻礙全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制約都市農業發展。房山區基礎設施滯后主要表現在道路和水利設施兩個方面。在交通道路方面,城區道路缺乏合理規劃,不同等級道路之間錯綜復雜,銜接不合理,不能很好地發揮整體協同效應,整個路網形態混亂,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在城區中覆蓋率較低,直接阻礙了農產品的流通。在水利設施方面,供水設施老化,全區供水不足,排水系統落后,不能滿足全區建設發展的需要(劉偉,2009)。

四、加快房山區都市農業發展的建議

(一)加強房山資源管理,提高資源利用率

房山區都市農業發展中耕地資源短缺,為此應建立土地集約利用和優化機制,認真組織開展房山區土地利用普查評價工作,評估現有可利用土地,對其開發和投入產出情況進行了解,并且對可供開發利用土地、低效利用土地和閑置土地的數據信息進行詳細統計(劉偉,2009)。在土地市場供應中,政府發揮著主導作用,利用這一點,房山區在建立土地管理動態維護機制的基礎上,可以對都市農業用地進行有計劃的安排和供給,保障土地的高效利用率,避免無規劃建設和無目的開發的情況發生。

(二)促進主導產業升級,打造農業示范區

首先,對于已經有一定規模的食用菌產業,應大力推進房山區食用菌產業發展,引進先進技術,集中資源優勢,進行規模化生產經營,打造食用菌產業鏈,將食用菌作為房山特色品牌產品推向全國,爭取成為北京乃至全國的食用菌高端產業示范基地。

其次,建設現代都市型養殖業體系。養殖業一直是房山區的優勢產業之一,發展都市農業,應該充分利用這一資源生態優勢和品牌產業優勢,通過強化養殖業支撐保障體系,加強養殖基地建設,提升房山養殖業知名度,建立生態循環系統等各項工程措施。此外,房山區要建立一套運行良好、功能完善的現代都市型養殖體系,引進科學技術積極改良所養殖的畜禽品種,改變傳統的飼養管理方式,改革對畜產品的經營流通手段,進行規范的經營管理,推動房山養殖業不斷趨于規模化、專業化,使房山區成為一個現代化的養殖產業大縣。

(三)做好觀光農業特色,實現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綠色產業成為了一個新興的經濟增長點,房山區應抓住這一機遇,加快發展綠色產業和綠色休閑產業,特別是重點發展林果、花卉和生態休閑農業。房山區要實現特色觀光農業園區的可持續發展,還必須考慮其所處地理位置和城鎮居民對觀光農業的消費需求(王占鋒,2010)。在房山周邊地區,居民通常對休閑度假及城鎮旅游具有較高的需求,所以在周邊地區應該重點開發休閑觀光農業園和風光型農業園。而在房山區中心集鎮地區,具有農莊特色,發展農莊經濟也是該區域的建設重點,所以在中心集鎮地區,大多以建設休閑農莊為主,突出發展農莊式的農業休閑園區。房山區發展觀光農業,不能僅注重其休閑娛樂功能,還應該著眼于農業生產,引進農業高科技品種,拓展園區功能,使觀光園區成為娛樂性、科學性和文化性并存的高級休閑農業園區。

(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集聚農業發展力

在道路交通方面,房山區充分利用北京市建設軌道交通的機會,對軌道交通沿線的土地資源進行整合規劃,實行有效開發,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發揮每一寸土地的價值。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改造區內路網,加強與城市中心交通聯系,方便農產品運輸。

在水利灌溉設施方面,著眼房山區水資源匱乏的現狀,要特別重視灌溉用水計量的精細化管理,在保證全區農產品品質的基礎上,采取各種節水措施,最大程度降低農業用水量,實現都市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針對農業節水灌溉,房山區正加大力度實現智能化管理,爭取對全區農業用水建立統一的信息管理系統。

在應對農業自然災害方面,重點強化公共安全設施的建設,還要特別強調防災減災工作的落實,在規劃中注重對防災場地的預留建設,保證有充足的空間應對突發狀況;建立完善的減災應急體系,尤其是對墑情、旱情和水情的應對,建立自動監測網絡,提高農業抗旱防澇能力,增強農業的減災水平。

(五)構筑科技支撐體系,推動規模化經營

根據房山區的農業產業發展及定位,房山區農業科技支撐體系的主要功能是利用首都北京的人才、科技、信息等優勢,研發或引進房山農業產業發展所需要的先進、適用技術,創建房山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房山農產品品牌。同時積極主動尋求農業技術的國際交流合作,努力跟進國外農業技術發展新趨勢,全面提升房山農業科技化水平。

房山區政府應結合實際情況,確定支撐未來本地區農業科技體系建設的重點:一是以大力發展生物技術為核心力量,積極構建種源產業生產體系;二是以現代工業技術為依托,構筑農業裝備產業;三是以科研院校的人才和技術為依托,構筑農產品質量保障體系和科技中介服務體系。

(作者單位: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城市型農業論文:資源型城市發展現代農業路徑探索

【摘 要】發展特色農業,是農業自然規律與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實施農業由弱變強的戰略決策,也是農業實現持續、穩定、高效發展的最佳選擇。本文遷安市為例,通過轉變發展思路,探索出適合當地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條資源型城市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的突圍之路。

【關鍵詞】資源型城市;現代農業;發展思路

發展特色農業,是農業自然規律與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實施農業由弱變強的戰略決策,也是農業實現持續、穩定、高效發展的最佳選擇。作為資源型重化工業城市,遷安在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進程中,堅持把“一產抓特色”作為加快科學發展的戰略任務,按“旅游串線農業建點”的思路,積極探索發展現代農業新模式,走出了一條資源型城市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的突圍之路。先后涌現了55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特色村,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已經成為惠及全市10多萬農戶的支柱產業、富民產業,2011年全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接待人數12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和瓜果采摘等農業綜合收入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698元,同比增長15.9%。2011年遷安被國家農業部、國家旅游局評為全國首批“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也是河北省內唯一一家。

一、升華思路:在城市轉型中找準農業科學發展的正確方向

作為一個依礦而興、依鋼而起的典型資源型城市,遷安自“七五”以來依靠資源優勢實現了較快發展,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成績,但在工業經濟實現快速發展的同時,貧富差距和區域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日益突出,歷屆市委、市政府班子費盡了腦筋,做了許多積極的探索,但由于缺乏治本之策,該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隨著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土地資源的日益減少、礦業資源的日漸枯竭,以及國內一些資源枯竭城市發展的困境,讓遷安深切認識到要想實現科學發展,農業的基礎地位不能動搖,不能離開農業談轉型。為此,遷安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了實施“四五”轉型攻堅計劃,建設“魅力鋼城、綠色遷安”的目標,把發展現代農業和旅游服務產業作為帶動經濟發展 “兩翼” 的戰略構想。就是在傳統產業優勢和城鄉建設優勢的基礎之上,主動引入創意思維,使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旅游發展相結合,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與休閑旅游業發展相結合,生態建設與生態旅游相結合,大力發展現代特色休閑農業,將遷安創建成為“國家級休閑農業示范區”。一系列思路目標的提出,在全市上下引起熱烈反響和強烈共鳴,迅速成為加快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強大動力。

二、明析舉措:在產業攻堅中創新農業科學發展的嶄新局面

(一)規劃先行,構建科學合理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布局

按照“旅游串線農業建點”的思路,在《遷安市城市總體規劃》、《遷安市城鄉統籌規劃》、《遷安市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和《遷安市旅游總體規劃》基礎上,聘請湖南省休閑農業規劃設計中心專家高起點、高標準科學編制了《遷安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總體規劃》,依托市域三大主體功能區和四條綠道,將全市劃分為發展以傳統農業體驗、農業生態景觀、高科技農業示范等為主的中部南部都市農業休閑觀賞區、發展以設施蔬菜、特色果品、規模養殖、農產品加工、旅游農業、觀光農業、體驗農業等為主的東部北部高效農業旅游體驗區和發展以礦山改造、生態保護、生態修復和地質公園文化為主的西部生態農業地質文化景觀區等“三個特色區”;以四條綠道周邊區域為重點“順藤結瓜”建設新三撫路沿線的物華京東水果采摘帶、灤河沿岸的詩意灤河濕地景觀帶、萬太路沿線的神韻遷安地質文化帶、建彭路沿線的錦繡田園高效農業帶等“四個休閑產業帶”。通過四條綠道建設,實現特色景區、景點和農業生態園、采摘園的有機串聯,以綠道為藤、景區為瓜,順藤結瓜,將綠道建成游客觀光消費之道、市民休閑健身之道、農民增收致富之道。

(二)政府引導,促進現代休閑農業健康有序發展

先后制定了《關于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獎補辦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實施意見》和《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扶持獎勵辦法》,市財政每年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扶持現代農業發展,并專門設立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專項基金。近年來,遷安每年實際投入農業的資金都在2億元以,在這種引導和鼓勵下,全市民營企業家踴躍響應,九江公司、正元集團、聯旺集團等紛紛“出招”,投向休閑農業及相關產業的資金近20億元,也吸引了香港賽伯萊船運有限公司、香港融信華創公司、北京伊薩德投資公司、中糧集團等戰略投資者也紛至沓來。投資20億元的長城國家公園、5.4億元的紅峪口10里旅游畫廊等一批休閑旅游項目已經落地,塔寺峪旅游開發、掛云山度假區、山葉口旅游開發等項目正在積極推進。幾年來,依托綠道的帶動引領,先后建設了紅峪口、大龍王廟、成山等16個集農事體驗、采摘、觀光、休閑、旅游等于一體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和白羊峪現代休閑農業示范園區、瑞陽生態大觀園、龍澤谷葡萄農莊等8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園區,投資20億元正元國際養生文化村、1億元的九江農場等一大批休閑農業項目正在抓緊建設。在統一規劃指導下“各炒一盤菜,共辦一桌席”,已經形成了集聚發展的態勢。

(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發展

堅持特色發展理念,在建設中特別重視在農業休閑項目中挖掘、培育、提煉各自特色,以點帶面,促進全市現代休閑農業實現特色發展。一是挖掘區域特色。充分利用區域特色優勢資源辦好休閑農業項目,讓休閑服務體現區域特色,如在北部長城沿線依托長城資源、立足燕山丘陵地貌、良好生態和古樸的民風,以“綠道藤上結金瓜”模式長城沿線紅峪口、白羊峪、冷口、徐流口等山村以“吃農家飯、住農家院、摘農家果、體驗農家風情”為重點的民俗農家樂項目,形成的具有獨特魅力的長城山野休閑農業產業帶,其中白羊峪長城旅游景區被評為“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村”。二是培育產業特色。以村或一個有特色的農業產業帶為基礎,發揮優勢產業特色,有序推進休閑農業生態園建設,與優勢農業產業相互促進發展,培育出休閑農業產業特色。如以龍澤谷生態農業科技園為基礎,通過項目與周邊3000多畝的葡萄種植基地有機聯,形成一個集葡萄種植、葡萄酒的生產制作、葡萄文化鑒賞、生態旅游、高端會議為一體的以葡萄為特色的現代葡萄酒農業生態莊園。三是提煉服務特色。不斷擴大休閑農業服務功能,實現服務內容由常規化向多樣化轉變,服務形式由提供式向互動式轉變,更多的策劃出如貫頭山酒業釀酒、弘業地毯手工織毯、李姑店手工抄紙等一批有地方風俗特色的休閑、娛樂、體驗等服務項目,更多的提煉出內容豐富、別具特色、游客參與性強的地方品牌服務項目,實現特色化經營。

(四)依靠科技,為發展現代休閑農業提供科技支撐

科技進步是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一是強化科技成果轉化。依托毗鄰京津的區位優勢,成立了河北省首家縣市級現代農業特邀院士工作站,加強了與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河北、北京等華北五省市農科院合作,加快了科技成果轉化步伐,累計引進示范創新成果、新技術440項,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8%。二是健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延伸農技推廣網絡。全市按照“六有”、“四統一”要求投資2800萬元,建設了8個區域技術推廣綜合站。三是實施品牌戰略。加快綠色有機食品認證,全市農業企業取得有機食品標識28個,綠色食品標識15個。注冊正式商標24個,其中中國名牌1個,河北優質產品2個,省名優農產品28個,輻射帶動全市30萬畝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四是提高農民素質。通過采用科技培訓、專家講學、農技電波等多種方式開展農業生產技能培訓,培養現代農業經營者。幾年來,已累計培訓農民20萬人次,從業人員中初中以上比重達到80.5%,有一技之長的農村勞動力比重達到83%。

三、創新機制:在現代化進程中凝聚農業科學發展的強大合力

(一)優化發展現代休閑農業軟環境

結合創先爭優活動,堅持以“四五”轉型攻堅的宏偉目標統一思想,以科學的考評激發干勁,以健全的機制引領方向,在全市唱響了“清簡務本、行必責實”的干事創業導向。根據三大主體功能區分類考評,將農業和生態旅游型作為單獨一個類型,探索建立有利于主體功能區建設的資源配置機制、財政轉移支付機制和生態補償機制,增強區域發展的協調性、互補性。

(二)完善基礎配套設施

切實解決好影響休閑旅游農業發展的用地、用電等實際問題。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目前,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2918公里,道路密度為241.6公里/百平方公里,形成了“七橫八縱”的綜合交通道路網體系,各景區均可乘公交快速到達。目前,投資6000萬元的,30公里森林生態綠道和47公里長城山野綠道正在加快建設,年內將全部建成。完善旅游服務功能,成立了遷安旅游咨詢服務中心,配備了專職工作人員,游客接待中心也正在加緊建設,建立健全了旅游接待制度,完善了相關設備設施,為游客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

(三)規范市場管理

為確保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市場安全有序,健全了旅游安全保障體系,成立了成立休閑農業協會,出臺《遷安市休閑農業星級劃分及評定標準》。加強旅游環境保護,強化衛生管理。提同時,通過舉辦“旅游服務技能培訓班”、“餐飲、客房服務培訓班”、“農家樂培訓班”等多種形式,對全市鄉村旅游從業人員開展業務培訓工作,培訓人數達到萬余人次,培訓率達80%以上,促進了全市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和旅游服務品質的全面提升。

(四)作好品牌宣傳推介

以舉辦成山金秋采摘節、石梯子溝觀花節和楊各莊民俗文化節等各類休閑農業旅游節慶活動為載體,借助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宣傳推介平臺,做好“以節促旅、以會促旅”文章,不斷增強了遷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美譽度。

城市型農業論文:新興能源型城市發展現代農業的探索

【摘 要】本文以甘肅慶陽市為例,強調農業的基礎地位,提出在轉型發展中給農業以合理地位,以農業綜合開發為基礎,以農業產業化為龍頭,以農業科技進步為支撐,全面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關鍵詞】能源型城市;發展;現代農業

慶陽市位于甘肅省東部、鄂爾多斯盆地西南,素稱“隴東”。歷史上的慶陽是我國旱作農業的重要發源地,在我國農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曾被譽為“隴東糧倉”。“十一五”時期,甘肅省根據全國發展大局、甘肅省區域發展戰略,特別是慶陽煤炭石油資源豐富的實際(見注釋),確定把慶陽建設成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甘肅省新的經濟增長極。這樣慶陽市轉型發展的歷史課題就鮮明的提了出來。如何在轉型發展中處理好建設能源工業基地和推動現代農業的關系?慶陽的初步探索可以概括為:在轉型發展中給農業以合理地位,以農業綜合開發為基礎,以農業產業化為龍頭,以農業科技進步為支撐,全面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一、突出農業的基礎地位

轉型發展、建設大型能源化工基地,農業怎么辦?慶陽市農業發展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必須堅持農業的基礎地位,農業最忌瞎折騰,農民最怕政策搖擺。為了在發展能源工業的起步階段就考慮到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問題,保護好青山綠水,實現富民與興市的雙贏,慶陽市在深入開發“紅、黑、綠、黃”四大資源優勢產業時,就給農業以科學、合理的地位、定位。在建設國家級大型能源化工和西電東送基地的同時,依托慶陽豐富的“綠色資源”即綠色農產品和子午嶺生態旅游資源,努力把慶陽建設成綠色農產品加工出口創匯基地,使之成為甘肅優質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全國規模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和白瓜子加工出口基地、全國品質最優、發展面積最大的黃花菜基地,爭取農產品加工出口始終位居甘肅省第一。以此構筑起慶陽轉型發展、跨越式發展的產業體系,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中實現農業現代化。

(一)遠學近比,高起點謀劃

為了避免走傳統能源型城市那種資源開發城市興盛,資源衰竭城市衰敗的老路,慶陽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全市經濟社會要“率先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就是要在全省各市州率先、中遠期要在陜甘寧周邊城市、西部城市中率先;創新發展就是要借鑒類似地區開發建設的經驗教訓,避免走錯路、走老路;和諧發展就是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兼顧各方方面,實現經濟發展與政治穩定、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統一。綠色發展就是走綠色發展的道路,使經濟社會發展始終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實現多方利益的共贏。不僅要使慶陽市成為全省“兩翼齊飛”之“東翼”的核心區域,還要按照陜甘寧區域經濟圈中心城市和甘肅省循環經濟發展的目標,將我慶陽市建設成為綠色能源之都和西部經濟強市。

(二)高起點開發資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甘肅省對慶陽市的定位決定了慶陽率先騰飛必須依賴能源資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盡管石油、煤炭是黑色的,但我們堅持用綠色的理念、循環經濟的方式開發利用它。慶陽市不僅堅持引進大型央企開發資源,提高石油產能,形成強有力的煤炭生產能力,提高資源就地加工轉化升值的能力;還要求各級政府著眼綠色發展,叩門招商,吸引中石油、華能、中電、中鋁等大型國企進入慶陽參與資源開發,使其成為全省新的經濟增長極和發展循環經濟的領頭羊。

(三)按照現代農業理念,加快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步伐

農業是慶陽市傳統的優勢產業,堅持用現代的理念、現代的手段謀劃、改造、發展農業,不斷夯實“三農”工作的基礎。按照“川變白、塬變紅、山變綠”的目標,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全力實施紫花苜蓿、肉牛、肉絨羊、生豬、全膜玉米、瓜菜、蘋果等“七個百萬工程”建設,大力發展循環農業,促進特色農產品向規模型、質量型、效益型、區域特色性轉變。堅持農業綜合開發,堅持用產業化的手段推進農業現代化,著力引進、培養一批大規模的農業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農畜產品品牌,使慶陽農業真正成為綠色的、有競爭力的農業。

(四)堅持工業反哺農業方針,加大支農力度

堅持按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逐年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伴隨資源開發力度加大,慶陽財政狀況逐年好轉。2011年,慶陽市財政大口徑收入突破百億元大關,達到105.2億元,小口徑收入完成44.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9.8%、47.7%,財政運行實現了平穩快速增長。隨著財力增加,“十一五”時期支農支出年均增幅40.54%。2011年僅市財政就安排三個7000萬元,支持糧食增收、農村公路建設、水利與生態建設。同時積極引導協調社會資金、信貸資金向農村流動,形成了中央和省上項目投資加力、市縣鄉政府扶持加強、社會力量廣泛投入、農民積極增加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二、突出農業基本建設

近年來,慶陽市把農業綜合開發作為農業基本建設的主要抓手,在改善農業基本條件和基礎設施,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使農業基礎有了很大改善。

(一)全力改善農業的基礎條件

農業綜合開發充分利用項目綜合、資金綜合、措施綜合的三大優勢,堅持集中連片、規模開發、綜合配套,以改造中低產田為重點,綜合運用水利、農業、林業、科技四大措施,大力建設方田林網化、道路砂石化、灌溉節水化、耕作機械化、種植區域化的高標準農田和糧食生產基地,顯著改善了項目區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了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僅近兩年來,全市就完成改造中低產田面積6.99萬畝,項目區新打(維修)機井57眼,新打小電井480眼,新建蓄水窖120眼,架設輸變電線路35公里,埋設管道214公里,完成節灌850畝,營造防護林3470畝,修筑機耕路310公里,引進推廣先進適用新技術和新品種37項(次),完成技術培訓2.6萬人(次)。通過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為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發展現代農業奠定了一定基礎。

(二)提升現代農業水平

堅持把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同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有機結合,圍繞特色產業搞開發,圍繞做大龍頭企業搞開發,僅近兩年全市農業綜合開發共完成產業化經營項目19個,扶持了一批具有規模優勢和輻射帶動能力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糧大戶,不斷推進農業經濟結構調整,提高農業效益,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加快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步伐。并不斷推廣新品種應用、雙壟溝播、測土配方施肥、保護性耕作等新技術,購置了先進的農業機械設備,形成了技術和市場、專家和農民有機結合的科技合力,初步走出了一條圍繞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農民科技水平提升的開發之路。

(三)增強現代農業資金保障

通過中央財政資金引導、地方財政資金配套,同時吸引銀行貸款、農民自籌和其他資金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不斷加大農業綜合開發投入力度。近兩年慶陽市共完成農業綜合開發總投資14643.6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投資完成5600萬元,地方配套完成2373萬元,自籌資金完成5006.6萬元,銀行貸款完成1664萬元。通過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機制,有效發揮了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四兩撥千金”的作用,進一步擴大了全市農業綜合開發的總體規模,從而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三、突出農業產業化的龍頭帶動作用

農業產業化是發展現代農業的主力軍,近些年慶陽市農業產業化發展呈現了良好態勢。

(一)龍頭企業不斷壯大

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迅速,新建、改建、擴建農產品加工企業積極性高漲,新建企業投資規模大、建設標準高、科技含量高。目前,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到234家,上半年新建農產品加工企業11家,改建、擴建農產品加工企業26家,計劃總投資17.44億元,已完成投資5.37億元。全市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23家,市級龍頭企業68家。企業生產經營基本涵蓋了全市草畜、蘋果、瓜菜三大主導產業,有92戶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銷售收入8.66億元,帶動20.63萬農戶發展特色產業基地建設。

(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蓬勃發展

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達到843個,創建省級示范社30個,市級示范社50個。僅去年上半年,新建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57個,其中示范性合作社13個,涉及種植業、養殖業、科技服務等多個領域。在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帶動下,全市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達50.17萬畝,較上年增加13.53萬畝。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立和成長壯大,引導農民有組織地進入市場,大大提高了農戶生產、銷售行為的可預測性和有序性,有效地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三)農業品牌建設成效顯著

制定完成綠色食品地方標準29項,建成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點49個。全市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33個,產品認證34個;綠色食品產地認證14個,產品19個;有機食品產地認證3個,產品12個。“慶陽蘋果”等6個農產品通過國家地理標志登記;“早勝牛”、“隴東黑山羊”、“慶陽蘋果”3個農產品證明商標成功注冊。“維思特”杏制品、“古象”奶粉等11個農產品榮獲甘肅省名牌產品,“新一代”等21個品牌獲甘肅省著名商標;“維思特”牌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實現了我市農產品申請注冊中國馳名商標零的突破。全市農產品的市場認可度和知名度明顯提升,品牌效應逐步凸顯。

四、突出農業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

為了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兩個一號文件精神,慶陽市委、市政府專門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快農業科技創新促進農業農村持續穩定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全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預期目標、重點工作和保障措施。全市各級農牧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進一步明確了工作重點、完成時限和要求,使農業科技教育工作有目標、有計劃、有措施、有保障地推進。

(一)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緊緊圍繞“草畜、果品、瓜菜”三大產業開發,依托慶陽市農科院建設,加強農業科技源頭儲備和技術創新,組織實施了隴東地區日光溫室棚型結構對比、瓜菜新品種引選、高原夏菜品種試驗示范、黃花菜種質資源征集及特晚熟品種選育、胡麻新品種引選、小麥原原種擴繁與基地建設、冷季型草坪草引選等農業科研項目23個。 積極實施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推廣計劃,全市引進推廣名優特瓜菜、特種芽苗菜、特種玉米新品種、立體穴盤基質育苗、有機無土栽培、膜下滴滲灌、膜面集雨、多層覆蓋、全膜覆土穴播、納米生物技術等農業新品種新技術53項(次),經過試驗示范,篩選出了一批優質、高效主導品種,形成了一批綜合配套適用技術,加快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步伐。

(二)創新農技推廣方式

在深入調研,多方論證的基礎上,市委一號文件明確了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的基本思路,全市按照“明確職能、三權歸縣、財政保障、雙重管理、以縣為主”的基本思路,按鄉鎮設置農業技術推廣站,確保公益性職能有效履行。全市依托鄉鎮農技推廣機構條件能力建設項目,加強鄉鎮農技站業務用戶、儀器設備、交通工具等基礎條件建設,基層農技推廣服務能力得到效提升。

(三)深入開展農民培訓

圍繞科技創新和現代農業發展,結合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全市農業科研、推廣單位及農民培訓機構的技術人員,綜合運用現場培訓、集中辦班、入戶指導、田間咨詢、發放資料等多種方式,深入田間地頭和農家院落開展技術培訓和咨詢服務。僅去年上半年,全市完成農民實用技術培訓23.6萬人次。依托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項目實施,市、縣農廣校,以農村種養專業戶、農民專業合作社骨干、植保員、防疫員、沼氣工等人員為重點對象,完成陽光工程項目示范性培訓4196人。全市各級農廣校積極創新教育教學模式,通過送教下鄉,采取進村辦班、半農半讀等多種形式,完成中專、中專后繼續教育151人。

對我們慶陽市而言,當前農業和農村發展仍然處于艱難的爬坡階段,適應轉型跨越發展需要,在建設大型能源化工基地的背景下如何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我們的探索只是初步的,需要繼續思考和解決的問題還很多。比如,在工業反哺農業方面力度不大,貧困人口占比比較大。在農業綜合開發也存在一些需要繼續解決的問題,如農業基礎建設薄弱,自然災害頻發;農業生產方式落后,生產效益低下;種植結構單一,農業科技水平低;農業生產力落后,土地產出率不高等。在農業產業化方面,仍處在初級發展階段,還存在不少的差距和問題。主要表現:一是發展不平衡。部分縣區新建、改擴建農產品加工企業、養殖企業數量少,投資規模小,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入駐企業不集中,帶動效應不明顯。二是龍頭不強。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中年銷售收入過2000萬的僅33戶,過億元的僅5戶。龍頭企業量少質弱,“龍頭”作用發揮不充分。絕大多數企業尚未建立起真正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三是鏈條不長。絕大部分農產品領域尚未形成從生產到加工、包裝、儲運到銷售、服務的完整產業鏈,特別是龍頭企業科技研發投入不足,絕大多數是以分揀、包裝為主的初級加工,產業鏈條短,同質化生產現象突出,產品的附加值不高,缺乏市場競爭力。四是機制不優等等。

城市型農業論文:鹽城市新型農業信息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 近年來,鹽城市農業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存在著服務體系不健全、專業人才缺乏、平臺效能不高、信息資源整合不到位、信息化技術應用發展滯后等一系列問題,提出了強力推進服務體系、平臺、信息資源、智能農業、營銷平臺的建設等對策,力爭2018年全市新型農業信息服務覆蓋率達到97%。

關鍵詞 農業信息服務;覆蓋率;現狀;問題;對策;江蘇鹽城

農業信息化是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強大推動力[1-2]。鹽城市提出到2018年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明確了21項發展目標任務,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新型農業信息服務覆蓋率2018年前要達到97%,而目前全市只有76%,與目標值仍有較大差距。為此,筆者系統分析了鹽城市新型農業信息服務工作的現狀,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快提升鹽城市新型農業信息服務覆蓋率的對策。

1 鹽城市新型農業信息服務現狀

近年來,鹽城市認真實施農業信息服務全覆蓋工程,不斷創新服務模式,積極打造新型信息服務平臺,在全省率先構建了“四電一報”(即電視、電臺、電話、電腦、報紙)新型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實現了“讓農民天天能看到電視、讓農民處處能聽到電臺、讓農民時時能找到電話、讓農民隨時能點到網絡、讓農民隨時能讀到報刊”的服務目標,有力地提升了全市農業信息服務覆蓋率,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但總體看來,目前全市農業信息化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制約著新型農業信息服務覆蓋率的提升。

2 存在的問題

2.1 信息服務體系仍不健全

目前全市9個縣(市、區)中只有東臺、大豐、阜寧等3個縣(市)有單獨的事業編制性質的農業信息中心,其他縣(區)還未成立專門的農業信息中心,只是與其他科室合署辦公,而且專職從事信息工作的人員偏少。鄉鎮農業信息服務站點比例不高,即使有標準也不高,普遍達不到“六有”(有信息服務站牌子、有上網設備、有熱線電話、有農業信息大聯播鄉鎮二級網站、有信息欄、有服務制度)的標準。

2.2 信息化人才十分缺乏

目前農業信息網絡人才十分缺乏,從市、縣層面來看,缺少既懂農業、又懂計算機網絡的復合型人才,導致農業信息資源綜合利用率較低。從鄉鎮層面來看,雖然部分地區配備了農業信息員,但多以兼職為主,除了信息收集、報送工作外,還有很多其他工作要做,導致其精力不足,難以保證農業信息服務的工作質量。

2.3 信息服務平臺效能不高

雖然近幾年打造了一批農業信息服務平臺,但從總體來看,平臺的利用率不高,服務覆蓋面不廣泛,效能偏低。如《鹽城農業信息網》等農業網站信息更新速度不快,點擊率不高。三農服務熱線 “12316”公眾認知度有限,撥打率不足。村級信息綜合服務平臺剛開始示范,“一點通”視頻終端數量偏少,信息服務范圍有限。網上營銷平臺缺乏,通過網絡銷售的農產品比重不到3%。

2.4 信息資源整合不到位

農業信息采集標準化程度低,指標體系不健全,采集點不足,覆蓋面不夠。縱向上,市、縣、鄉、村4級未能真正形成信息資源的有效互通與共享;橫向上,農業部門與物價、統計等部門也缺乏正常的信息溝通與交流渠道,信息采集、的數量和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3-4]。

2.5 信息技術應用發展滯后

農業信息化工作重點仍處于信息的收集和上,而忽視了信息技術如“3S”(RS、GIS、GPS)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智能決策系統在農業生產領域中的應用。近年來,通過實施江蘇省農業信息化全覆蓋工程項目,鹽城市雖建成了一些信息技術應用示范點,但數量少,覆蓋范圍不廣,僅是“星星之火”,未形成“燎原之勢”,需進一步加強示范推廣。

3 對策

今后幾年,應圍繞當前農業信息工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緊扣農業現代化工程的目標要求,以江蘇省農業信息服務全覆蓋工程項目為抓手,主攻健全體系、平臺、信息資源、智能農業、網上銷售、技術培訓等方面的建設,力爭2018年實現新型農業信息化服務覆蓋率97%的目標。

3.1 主攻服務體系建設,在健全信息工作隊伍上求突破

加快農業信息化步伐,體系隊伍是基礎,人員素質是關鍵。要搞好信息化服務工作,必須強化體系隊伍建設。一是加快組織體系建設。借助農技推廣體系、事業單位改革契機,建立健全基層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十二五”末,縣級要全面成立專門的農業信息中心,鄉鎮要完善提高信息服務站點,要求全部達到“六有“標準。二是加快人才隊伍組建。引進、選拔一批既懂計算機網絡、又懂農業經濟運行規律的復合型人才充實到信息化工作隊伍中來,不斷提高農業信息服務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水平。三是加快技能素質培訓。組織信息專家及專業技術人員對基層信息服務人員在信息采集編輯、上網查詢、智能農業應用技術等方面進行培訓,提高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應用能力,增強信息服務意識和工作責任感。

3.2 主攻平臺建設,在拓展信息傳播渠道上求突破

在鞏固提高“四電一報”信息服務的基礎上,全力打造新型農業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引導農民調、指導農民種、幫助農民銷,不斷擴大信息服務覆蓋率。一是重點打造網絡信息服務平臺。改版升級《鹽城農業信息網》,解決欄目不全、版面不新、功能不強等問題,增強信息的集散力和用戶的凝聚力,打造蘇北領先、全省一流的農業門戶網站。加快建設《江蘇啤麥網》《華東蔬菜網》等農業特色網站,不斷推進農業特色產業的發展。二是重點打造“12316”熱線咨詢平臺。借助江蘇省農業信息全覆蓋工程項目的實施,加快建設東臺、大豐、鹽都、建湖4個縣(市、區)“12316”三農熱線工作站,實現全市范圍內“三農”熱線信息服務全覆蓋。同時,加強與鹽城移動公司的合作,全面建設“12316”移動農業信息專家平臺,實現專家與農民面對面視頻交流,提高服務質量與效果。三是重點打造村級綜合服務平臺。按照“1處固定場所、1套信息設備、1名信息員、1套管理制度、1套長效機制”要求,加快建設村村“一點通”綜合信息服務平臺。2011年,射陽縣已在全省率先建成并開通運行。在此基礎上,今年將再建亭湖、濱海、大豐3個村級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示范縣。2012年后1~2年內其余5個縣(市、區)也將陸續開工建設,屆時將真正實現全市范圍內為農信息服務“村村通”。

3.3 主攻信息資源建設,在提升信息服務效率上求突破

信息化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的加速器,而信息資源是這一加速器的重要粒子。必須加強信息資源建設,全力推進信息收集工作。一是加強信息資源整合。完善市、縣、鄉、村信息互通機制,強化與物價、統計、氣象等部門的橫向聯合,整合信息資源,拓寬采集渠道,豐富信息來源,提高信息采集的網絡化、標準化水平。二是強化網絡內容保障。完善《鹽城農業信息網》等農業網站的網絡信息更新機制,健全信息采集隊伍,大力采集政務信息、市場、技術信息上網,加快農業網站內容更新速度,提高農業網站為農信息服務水平。三是推進數據庫建設。積極統籌農業系統內部各部門的力量,重點建設“農產品品牌及加工數據庫”、“農業環境和災害監測數據庫”、“農業地理信息數據庫”、“農產品品種數據庫”、“農作物實用技術數據庫”、“畜禽養殖技術數據庫”等6大數據庫系統,提高服務水平和效率,為農業生產和領導決策提供參謀助手作用。

3.4 主攻智能農業建設,在推進信息技術應用上求突破

積極順應物聯網發展趨勢,加快“3S”、自動控制等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步伐,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提升農業生產信息化水平。一是重點建設遠程監測指揮系統。聯合鹽城移動公司,建設全市農業生產遠程視頻監控和指揮中心,監測點將覆蓋全市各縣(市、區)重點鄉鎮,實時掌握全市各地農產品生長發育、農業自然災害、植物病蟲害等動態信息,為及時、科學指導農業工作提供現代化手段。從縣級層面來講,2012年阜寧縣和響水縣將建成縣級農業遠程監控指揮中心,今后幾年,其余各縣(市、區)也將逐步建設該系統,不斷提升全市電子政務水平。二是重點建設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2011年,鹽城市在全省率先建成了集政府監管、基地追溯、企業誠信、信息查詢于一體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引入政府部門、檢測機構、企業基地等應用試點用戶100個以上,基本實現了農產品生產可控制、信息可查詢、產品可溯源、問題可追溯等功能。2012年,重點建設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二期工程,擴大監測示范用戶,改造升級平臺功能,為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駕護航。三是重點建設“數字農業”地理信息系統。借助“數字鹽城”地理信息平臺,聯合國土部門,以高效農業為切入點,建成“數字高效設施園藝”、“數字休閑觀光農業”、“數字土壤”、“數字畜禽養殖”等數字農業平臺,及時農業地理信息,推動農業產業快速發展。

3.5 主攻營銷平臺建設,在增加農產品網絡銷售率上求突破

網絡銷售是農產品銷售的新型業態,也是目前增長速度最快的銷售方式。但鹽城市農產品網絡銷售比例偏低,必須加快推進電子商務,力爭到2018年網上銷售比重達到40%。一是積極打造鹽城市農產品營銷網。建成集產品廣告、交易洽談、網上訂購、網上支付等功能于一體的農產品網上營銷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拓展鹽城市農產品營銷范圍,增強市場競爭能力。二是引導創建網上營銷店。積極引導企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在淘寶網、江蘇農業優質農產品營銷網等網站上建立優質農產品營銷店鋪,不斷提高鹽城市農產品網上銷售比例。三是鞏固提高農產品網上交易會。在2011年成功舉辦鹽城市首屆農產品網上交易會的基礎上,組織和引導更多的企業到網上交易會進行展示展銷活動,力爭把鹽城市網上農產品交易會辦成全省規模最大、名牌最響、效益最好的網上交易會。

城市型農業論文:依托城市型觀光農業發展思路

摘要:文章研究的重點就是關于現代都市中發展生態農業的一系列探索,對都市生態農業的內涵、以及建設都市生態農業的基本途徑和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的分析、探討。

關鍵詞:生態農業;觀光季節性;可持續發展

觀光農業是傳統農業與現代旅游業相結合形成的一種新型交叉型產業。近年來,我國的中心城市觀光農業相繼開發了許多觀光農業項目,有些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

一、郊區觀光農業項目發展現狀

城市邊緣區是指位于城市和鄉村之間,以土地的城市和鄉村利用方式相混合為典型特征,人口和社會特征具有城鄉過渡性質的一個獨特地域。在這一地域,城鄉之間的相互影響大,城鄉用地犬牙交錯,鄉村用地逐漸被城市線網分割,土地利用、人口和社會特征在傳統村鎮基礎上出現城市化趨向。

以城市為依托、服務于城市,城市經濟實力雄厚,科技力量強大,不但為觀光農業的發展提供了科技實力,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充足的客源。關注生態性、強調生產性、突出觀光性、重視生活性,這是觀光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改善和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觀光農業的基本功能。

二、科學開發城市觀光農業的建議

發展休閑旅游農業是當前積極應對金融危機、促進農民創業就業增收的有效舉措,是促進鄉鎮企業轉型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推動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力量,應積極從以下方面抓緊抓好:

(一)項目論證需要從多角度入手

觀光農業項目的開發具有不同于一般項目的特點,它需要從更廣泛的角度去綜合論證,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本地區農業資源基礎的分析。即農業、資源基礎、自然景觀系列、鄉村民俗的可展示性。以山東壽光為例,其觀光農業的發展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處于前列的,在投資建設觀光農業旅游景點時也能本著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則,缺山少水就依靠自己的蔬菜種植技術做大旅游,菜博會為這個從前默默無聞的縣城帶來了國內國際知名度;生態觀光農業使其成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2)市場定位分析。從目前我國觀光農業的發展現狀來看,觀光農業首先是城市居民的“后花園”,其目標市場應主要定位在城市的居民,為他們提供一個自然、傳統、休閑的場所。

(3)區位選擇分析。城市邊緣區農業地帶應為首選,這些區域有著獨特的地域性和明顯的發展優勢。通過發展城市邊緣區、城市近郊區,帶動交通便利、農業基礎較好的區域發展觀光農業。

(二)觀光農業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觀光農業的基礎是農業內部功能的良性循環和生態的合理性。因此,觀光農業的發展要保證旅游與生態農業的協調,對植根于符合自然生態的生態農業和傳統農村民俗文化必須加以保護并得到充分體現:

(1)必須立足現有基礎進行開發,嚴格控制濫用耕地。

(2)必須因地制宜,突出個性和特色。

(3)避免對環境和景觀的破壞,如在旅游景點內設立不當的建筑等。

(4)控制“農業觀光園”周邊的工業以及城市化等對景點的不利影響。

(三)政府要積極有效地進行宏觀調控,理順管理體制

(1)全面規劃,確保重點。對都市農業的發展要在全市郊區或一個區域內全面規劃,選準重要項目,集中資金,重點開發。對開發項目要注意整體規劃,分步推進,使都市農業、觀光休閑農業具有豐富內容,才能有經常性的吸引力。

(2)理順管理體制,加強規劃和創建管理、服務體系。在旅游開發區要防止出現管理體制混亂,政出多門的現象,要分清責任,各司其職。政府有關部門應做好觀光農業發展規劃的指導;建立一些咨詢服務機構,加強對觀光農業發展的調查研究與總結,以建立農業政策信息服務體系。此外,還應制定一些優惠扶持政策,如引資、稅收優惠等。

三、都市生態農業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都市生態農業的建設無論是在我國還是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都是新世紀的巨大工程,要想使生態農業走向科學化、合理化,緩解經濟發展與環境惡化的矛盾,維護自然生態平衡,絕不是一年兩年的時間就可以達成的,它需要的是世世代代的努力,所以,建設都市生態農業需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它造福的是子孫萬代。

(一)更新觀念,樹立新型農業環保道德

生態農業不同于傳統農業,也不同于現代農業,他需要的是一個全新的農業道德體系的支撐,加強生態農業的宣傳力度,得到全社會的支持,并且要把農業環境道德觀放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中去,認真對待,積極貫徹,規范各種社會行為。

(二) 轉換機制,提高農業環保工作效能

第一步先建立生態農業決策系統,生態農業機構最好要有多個部門參與,而且要明確工作的職能和性質,將常規的農業生產管理改為生態農業建設管理。接下來還要制定生態農業建設規劃,有計劃、有步驟的開展生態富民家園,并在開展生態鎮和生態農業的工作中累計成功的經驗。最后對國家實施的各種關于建設生態農業的法律法規等要嚴格執行,落實農業環保各項措施。

(三)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化,增強生態農業的發展后勁

既要抓生態農業產業基地建設,也要抓龍頭型企業建設,按照專業化的生產要求,根據就地生產、近地加工的原則,建立農產品加工企業,形成品牌效應。除此之外還要開展國家交流與合作,吸取國外成功經驗的同時,落實我國的現狀,然后積極招商引資,借助外部資金和人才的力量開發建設項目。

城市型農業論文:資源型城市農業主導產業選擇的實證研究

摘要:通過對大冶市實地調研考察,分析了大冶市農業產業化發展階段主導產業的選擇與培育問題,根據大冶市農業主要產值數據(2004-2008)及相關資料,運用因子分析法構建了農業主導產業選擇評價模型。論證了大冶市發展現代農業應以農產品加工和畜禽業為主導產業,建立健全農業產業的組織形式,帶動農業產業化的全面發展,促進資源型城市轉型。

關鍵詞:資源型城市;農業主導產業;大冶市

1 引言

要進一步推動資源型城市的經濟轉型,正確選擇和培育農業主導產業是重要前提。由于農業發展具有較為明顯的地域特征與資源稟賦特征,隨著農業產業化的不斷發展,不同地區由于資源稟賦及經濟狀況的差異而出現不同層次的新問題。因此,各地區只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與其經濟發展及資源狀況相適應的農業主導產業,才能保障農業產業化具備豐富的經濟與資源基礎,得到長足發展并進一步促進農業其他產業甚至其他國民經濟一級產業的較好發展。

大冶市依托長江,背靠武漢,北連黃石,南毗九江,西鄰咸寧,成為承接長江開發帶和大中城市輻射的交匯點,從自然地理條件來看,大冶市地形以平畈、丘陵、山地為主,其中丘陵地帶占全市面積67%,平畈地帶占全市面積15%,具備農業發展的優勢條件。大冶市氣候特征屬于典型的大陸季風氣候,冬冷夏熱、四季分明、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7.3℃,平均降雨量1 507.3mm,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光照雨量,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

大冶市總面積1 566hm2,其中耕地面積5.015萬hm2,園地面積2.259萬hm2,林地面積3.63萬hm2,水域面積1.467萬hm2,擁有小型水庫114座,總庫容量1.54億m3,有較灌溉面積3.32萬hm2,豐富的水土資源、為農業牧副漁提供了先決條件。

早在大冶市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一批全國資源枯竭城市之前的2005年,大冶市政府就意識到了農業產業化對經濟轉型的重要影響,并將發展農業產業化作為大冶市經濟發展和經濟轉型的重大政策。2007年10月,根據國務院頒布的《關于推進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意見》,大冶市政府確定了農業產業化的目標,即力圖將大冶市建設成三個“大縣”和兩個“示范縣”,經過幾年的實踐摸索,大冶市以現代農業發展為方向,通過農業產業鏈的完善、產業集群的形成及龍頭企業的引進與培育,在經濟轉型時期發展新農村取得了初步成果,使農業生產過程和農業產品通過產業化實現價值,使得農業產業化生產關系更為規范,確保和協調了各方之間的利益關系。大冶市農業產業化發展是以畜禽養殖加工、水產休閑養殖、花卉苗木、優質糧油等為四大主導產業。以養殖和加工為主的農產企業,生態環保,資源浪費程度極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大冶市生態環境惡化的壓力。農產品加工企業作為鄉鎮企業重要的一部分,是農業勞動力非農化的重要載體,是消化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主要渠道。目前大冶市規模以上產品加工企業共327家,完成年銷售收入1 567 895萬元、利稅22 983萬元,吸納就業4萬人,極大地促進了大冶市經濟發展與轉型。

2 大冶農業主導產業選擇的實證研究

農業主導產業對地區國民經濟發展和農業產業化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與影響。那么,本文依據(2004-2008年)大冶市農業各主要產業指標值數據,并參照國內外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運用因子分析法,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或理論模型,論證大冶市選擇發展農業主導產業促進經濟轉型產生的影響力及作用力。

2.1 指標選取及理論依據

(1)以經濟學家錢納里和庫茲涅次為代表的結構主義觀點,認為社會經濟的發展依賴于產業結構的合理轉化,產業結構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了社會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這里將社會發展的因素總結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3個方面,以此來分析主導產業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2)對于三級指標的選取,這里主要從主導產業的特點及社會發展對主導產業的要求等方面加以考慮。主導產業的經濟效益主要指的是產業的市場競爭力、生產增長能力,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對其他產業的帶動與影響。

(3)主導產業的生態效益主要反映產業對社會生態環境的影響或改善程度,包括森林、水土資源的利用與破壞、人口承載等。

(4)主導產業的社會效益主要指產業對社會民生問題的解決與改善程度,這里根據以上原則選取就業增長率和人均收入增長來解釋這一問題。

2.2 樣本選擇及研究方法

2.2.1 樣本選擇

自轉型以來,大冶市致力于發展新型產業以擺脫其資源依賴,并于2008年《湖北大冶轉型和可持續發展規劃》中提出大冶市將“重點扶持農業中的糧食種植,畜禽業,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的發展,促進農業產業基地的建成,”據此選取大冶市農業中的6個產業部門進行分析,其中各數據來源于《大冶市統計年鑒》(2004~2008),《湖北省統計年鑒》(2004~2008)及2008年、2009年大冶統計白皮書,與大冶市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2.2 研究方法

應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影響主導產業發展的潛在變量作為評價體系的二級指標,它既可歸類于三級指標,構成合理、層次性的指標體系,也可解決各影響因素之間的多重共線性。同時,通過因子分析得到有實際解釋意義的公共因子。

應用層次分析法確定變量的主觀權重,分析系統中各因素的關系,建立系統的遞階層次結構模型、確定上下層次元素的隸屬關系,然后對同一層次各元素關系上一層次的重要性進行比較,構成兩兩比較判斷矩陣,進行層次內元素權重確定。一般情況下采用9級標準來反映因素之間的相對重要程度(表1)。

注:元素i與j的重要性介于ay=zn-1與ay=zn+1之間時,其標度值zn(n=1,2,3,4)

該方法主要通過判斷矩陣導出排序權重,使權重在定性的基礎上得以量化。

2.3 產業評價指標及定量計算

2.3.1 理論模式的建立

根據大冶市產業發展現狀及各產業部門的發展特點,選擇三級評價指標包括有需求收入彈性系數x1,生產增長率系數x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x3,就業增長率系數x4,產業人員收入增長系數x5,能源消耗系數x6,排污強度x7,土地利用率x8,產業專業化率x9,產業影響力x10,產業內人均產值系數x11,人口承載力x12,森林覆蓋率x13。

根據綜合分析及試驗,選擇提取3個主因子,表2是特征值及各主因子對應的方差貢獻率。

從表2中可看出,從13個原變量中產生了3個主因子,共解釋總方差的85.925%。

表3為因子載荷矩陣,顯示每個因子主要由哪些變量提供信息。由表3可看到,第1因子主要與需求收入彈性、產業專業化、產業影響力、生產增長率、人均產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等因素正相關,更多地是反映社會發展的經濟效益;第2因子主要與土地利用率、森林覆蓋率、能源消耗率、人口承載、排污強度等因素正相關,更多的是反映社會發展的生態效益;第3因子主要與就業增長率、從業人員的人均收入增長系數正相關,是反映社會發展的社會民生效益。

根據表3中各變量的特征,確定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大冶市產業結構評價的二級指標,構建評價體系(圖1)。

2.3.2 指標權重確定

主要通過判斷矩陣導出排序權重,使權重在定性基礎上得以量化,具體計算如下圖2。

在對矩陣作出一致性檢驗并計算出一致性率后,即可得出各項指標的權重如表4。

得出以上數據結論后,最后計算各項產業的綜合得分情況,如表5所示。

表5中所得出的結論,給出了大冶市農業各產業在指標體系中的各項數值,以上數據是大冶市農業各產業在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等各方面競爭力的數據表現形成。在表5中可以看到,各大產業中,最具市場需求和市場競爭力的產業是畜禽業,其需求收入彈性值為2.082 1;而最具生產增長能力的產業則是農產品加工業,其生產增長率值為0.738 8。

2.3.3 分析結果

綜合以上表中數據結果,將各產業指標值與各指標權重進行復合計算,得出評價模型:

Fj=Wi Rij。(1)

其中,Fj為某地區的j產業各項指標的綜合得分,Wi為第i項指標的權重,Rij為j產業下,i項指標的具體值。本文中,主要涉及到6個農業產業,因此,其中n=6。

將指標權重與數值代入模型(1)中,得出各項產業的綜合得分及排名如表6。

從表6中可以得出,大冶市農業發展各產業根據其綜合得分排名,依次為畜牧業(1.398 1)、農產品加工業(1.327 4)、糧食種植業(1.287 9)、水產業(1.207 3)、蔬菜種植業(1.116 7)和林業(0.879 2)。大冶市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可以根據以上綜合得分進行選擇與扶持。

主導產業的選擇是一個動態、復雜的過程,需要在不同時期根據不同情況和經濟發展條件作出調整與改進。對于大冶市農業主導產業的選擇,除了在一定程度上參考以上評價指標體系和評比結果,作出選擇與決策以外,還需要根據城市轉型程度和經濟發展狀況及時作出調整,以更好地促進大冶市的經濟轉型。

3 理論建議

目前,大冶市在發展農業主導產業過程中,要進一步健全農業產業化組織,努力推進農業產業化主體要素的發展。

(1)大力扶持龍頭企業,使其發展壯大。大冶市市級財政要加強對龍頭企業的扶持措施,通過財政傾斜、逐步抬升勁牌公司、福潤公司等龍頭企業的品牌影響力,支持具有資源優勢的龍頭企業:如水產品加工、稻 加工和蔬菜加工等公司進行資源整合,同時還要培育后備發展力量。

(2)培育具有資源優勢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圍繞畜禽養殖,水產品、優質水稻和花卉苗木等4大優勢產業,重點推行標準化生產,扶持建設規模化專業化的生產基地。

(3)使農村經濟合作組織逐步完善。完善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生產發展,信息傳遞,生產資料供給等相關鏈條,大力加強中間組織建設,健全農縣產業化組織形式,構建一體化經營體系等措施進行促進農業產業順利發展并推動城市最終轉型。

城市型農業論文:資源枯竭型城市農業循環經濟的思考

【摘要】 文闡述了農業循環經濟的內涵與原則,以遼寧阜新為例,分析了資源枯竭型城市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必要性,總結了阜新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并提出了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保障措施,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提供了經驗借鑒。

【關鍵詞】 資源枯竭型城市 農業循環經濟 可持續發展

阜新是因煤而興的資源型城市,故有“煤電之城”、“共和國的發電機”的美譽。然而,隨著煤炭資源的日趨枯竭,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帶來的經濟與環境發展問題也日益突出。“全國第一個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市”、“農業部首批循環農業示范市”,阜新被賦予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結合經濟轉型,阜新將建設循環型工業、循環型農業、循環型第三產業和循環型社會確定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向。實踐證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資源型枯竭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農業循環經濟的內涵與原則

1、農業循環經濟的內涵。農業循環經濟是以循環經濟理論為指導,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原則,以農業資源循環利用為途徑,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為特征,按照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組織農業經濟活動,實現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農業循環經濟的原則。農業循環經濟的“3R”原則,即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的行為原則。減量化原則――農業生產過程中減少投入量和廢棄物排放量。主要形式是“九節一減”,即節地、節水、節種、節肥、節藥、節電、節油、節柴、節糧與減人。再利用原則――做強農產品加工業,對各類農產品及其副產品、有機廢棄物進行系列開發、反復加工、深度加工,不斷增值,延伸產業鏈。再循環原則――農業廢棄物實現肥料化、能源化、飼料化、無害化、資源化、生態化循環利用,重新變成可利用的資源。

二、資源枯竭型城市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必要性

1、經濟轉型的需要。資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礦產資源開發進入衰退階段,其累計采出儲量已達到可采儲量70%以上的城市。隨著資源枯竭,資源產業萎縮。在這種情況下,要大力發展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原則的循環經濟,培育接續替代產業,進而破解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的難題。

2001年12月,阜新被國務院確立為全國第一個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2007年11月6日,國家正式確定阜新為循環經濟試點市。同年,農業部確立阜新為首批循環農業示范市。阜新地區人均耕地5.6畝,農村人均耕地超過6畝,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為遼寧省人均耕地之首,是遼寧乃至東北重要的糧食和畜牧業生產基地。農產品加工業是阜新經濟轉型中打造的三大產業基地之一。阜新農產品加工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由轉型前12.7%上升到27.3%,成為繼煤、電之后的重要接續產業。在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過程中,需要以龍頭企業與農業園區為載體,堅持農業循環經濟的再利用原則,實現農產品、畜禽產品、林產品深加工、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由此可見,農業循環經濟是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需要,同時也為其發展帶來了契機。

2、保護生態的需要。目前,農業發展中除了受到耕地減少、水資源短缺等資源瓶頸的制約,還面臨著一系列生態環境惡化問題:化肥、農藥、農膜過多使用,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滯后,造成土壤質量下降,威脅農產品質量安全,帶來“白色污染”等。因此,要發展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為特征的農業循環經濟,減輕農業污染,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阜新是內蒙古高原和遼河平原的中間過渡帶,屬于遼寧西北部的低山丘陵區。地處亞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屬于資源性缺水城市,水資源相對短缺,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態退化。阜新農業生產過程中也同樣存在著長期濫施和偏施農藥化肥、地膜回收不力、用水浪費所造成的農業面源污染問題。解決上述問題需要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堅持“九節一減”的減量化原則,推廣節水灌溉技術發展節水農業,增施有機肥、控制化肥用量、優化肥料結構,減少高毒農藥使用量和薄膜殘留量。由此可見,農業循環經濟是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需要,同時也為其發展提出了要求。

3、改善民生的需要。民生問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和根本,“三農”問題是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拓寬農民就業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阜新總人口19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8萬人,百萬農民致富增收是關系民生、“三農”問題的大事。阜新已建立起以農作物秸稈、林產品、農產品、畜產品為資源的四大循環經濟體系。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等10多個循環經濟鏈條運行良好,帶來可觀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通過種養大戶、龍頭企業、農業園區等農業循環經濟載體的培植,“四位一體”生態戶的推廣,“彰武五峰模式”的典型帶動,在安置農村勞力、帶動農戶致富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由此可見,農業循環經濟是改善民生的需要,同時也為其發展提出了目標。

三、阜新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實踐

2001年被確定為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以來,阜新的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由2001年的22.1億元增長到2009年的134.4億元。其中,農業(小農業)比重由2001年的44.6%下降到2009年的40.0%,林業比重由2001年的3.9%上升到2009年的8.3%,畜牧業比重始終位居首位。2007年阜新被確定為全國循環農業示范市以來,在農業循環經濟的實踐中不斷涌現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模式。

1、“四位一體”生態模式。“四位一體”,是遼寧省首創的以沼氣為紐帶的能源生態綜合工程。該工程將沼氣池、畜(禽)舍、廁所和日光溫室有機組合,實現產氣、積肥同步,種植、養殖并舉,取得能流、物流和社會諸方面的綜合效益。“四位一體”以其投資少、風險小、效益高,農產品無污染、無公害,節水、節能等特點,在遼寧農村發揮了重大作用。

隨著阜新市豬、牛、羊、禽等畜牧業的發展,阜新通過發動農戶建“四位一體”生態模式戶的辦法,使畜禽糞便得到處理,減少糞便對環境的污染,使農戶用上清潔的能源。阜新市“四位一體”生態模式戶從1990年開始,2009年全市累計建設生態模式戶4.5萬戶,年綜合處理畜禽糞便約72萬噸,年產沼氣900萬立方米,年增收節支超億元,被評為遼寧省農村能源建設先進市。

2、秸稈綜合利用模式。阜新糧食年產量15億公斤左右,其中70%以上為玉米,年產各類農作物秸稈20億公斤。2009年,阜新市農作物秸稈青(黃)貯6.5萬窖,秸稈氣化站6處,大中型沼氣池45座,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40%以上。通過以下方式實現了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一是農作物秸稈通過青(黃)貯、氨化飼料化,發展草食畜牧業;二是利用農作物秸稈生產食用菌;三是農業機械粉碎后直接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四是農作物秸稈通過氣化爐裂解產生可燃氣體供給農戶。

3、種養加復合模式。阜新市彰武縣五峰鎮,根據當地的土壤、氣候特點和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的條件與經驗,創造出一個適于半干旱地區農業發展的“五峰模式”。一是五峰鎮擴大甜玉米種植面積,為遼寧金禾實業有限公司的保鮮玉米深加工項目提供原料,打造了甜玉米種植―保鮮玉米深加工產業鏈條;二是發展黃牛飼養,為福元公司屠宰、初加工肉牛提供牛源,為清河門皮革加工基地提供牛皮原料,打造了肉牛飼養―肉牛屠宰加工產業鏈條;三是實現農業和牧業之間的良性循環,打造了甜玉米種植―秸稈青貯―肉牛飼養產業鏈條;四是實現清潔生產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打造了養牛―牛糞―沼氣―照明(燃料)、沼肥產業鏈條。

4、林下種養模式。阜新在加快林業生態建設同時,充分利用林地空間,實施了林下種養。由最初的林糧、林草等常規模式,逐漸開發出了林藥、林菌、林煙、林下養殖等20多個高效、高產和高附加值的發展模式。涌現出如阜蒙縣太平鄉林煙模式、王府鎮林瓜間種、海州區林菌間種、彰武縣林下養鵝等一批產業典型。2009年,阜新林下經濟開發實現產值8.5億元,農民增收由最初的200多元提高到630元。

5、農業園區模式。阜新經濟轉型以發展現代農業為突破口,以農業園區為載體,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較高科技含量和多層次的園區發展格局。以雙匯等加工企業為龍頭,建立養殖業、有機農業、綠色農業發展鏈條;建成了沿101公路、阜沈公路、阜錦公路、阜錦高速公路布局的線狀園區帶,各類農業園區和小區達322個;建成了以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龍頭沿城市外環布局的環狀園區帶,經濟轉型農業園區達20個,設施農業小區達55個、各類種養棚舍達5400棟。阜新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被批準為全國農產品加工示范區及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同時,阜新與清華大學、中國農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建成了奶牛、雜糧、食用菌、蔬菜、林業等10個產業研發中心,引進推廣新品種112個、新技術18項。

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保障措施

農業循環經濟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必須要建立強有力的保障措施,推動農業循環經濟的長效發展。

1、加大宣傳,轉變觀念。無論是農業增效還是農民增收,農戶參與都是至關重要的。目前由于農戶農業循環經濟的觀念意識缺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因此要轉變農戶的思想觀念,強化農業循環經濟意識,引導和教育農民積極參與。根據農村的特點,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宣傳標語、宣傳車、村務公開欄、科技入戶、典型示范工程等途徑,開展多層次、多樣式的宣傳,將農業循環經濟新理念有效地應用于生產和生活之中,營造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

2、加強培訓,提高素質。農業循環經濟不同于以往的傳統農業生產模式,需要具備一定農業知識和技術的農民。然而,我國農業生產者文化素質不高。因此,需要“政府、市場、企業”多方協同,加大培訓投入,建立農民技能培訓網絡,引導農民參與培訓。發揮農業科研和技術推廣機構的作用,加強對農民的技術培訓,使農戶得到科學用藥、合理施肥、保護性耕作、立體種植和間作套種、生態畜禽養殖、沼氣綜合開發利用、節地節水技術等應有的技術指導。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更好地適應農業循環經濟的需要。

3、確保多渠道資金投入。農業生產的特殊性與農民收入的波動性,農村信用環境欠佳,使得資金問題成為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瓶頸。因此,需要多層次、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政府財政、銀行信貸、社會資本投入力度。爭取國家、省級的農業投入,加大市(縣)本地財力的投入。推動政策性銀行(農發行)、商業銀行(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增加信貸投入,重點支持特色農業、生態農業、畜牧養殖、生態建設。鼓勵非銀行金融機構、大型企業等投資主體參與農業循環經濟項目。

4、發揮政府管理與服務職能。政府應轉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應強化責任意識,把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納入地方基層政府的職責范圍之內,把資源和環境作為硬指標納入政績考核體系。應加強組織領導,進行規劃引導。阜新已率先成立了“農業循環經濟領導小組”,編制了《阜新市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管理辦法(暫行)》、《阜新市農業循環經濟發展規劃》、《阜新市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實施方案》。應采取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取向。對環境污染、農藥超標、化肥過度使用的可采取限制性政策,對節約資源、清潔生產、農業廢棄物資源化、沼氣工程的給予鼓勵性政策。

城市型農業論文:發展城市型現代農業的融資思路

摘要:城市型現代農業是資金和技術密集型農業,城市型現代農業的建立,需要資金的強有力支持,拓寬融資思路,開辟新的資金來源渠道,建立新的籌資方式,是解決現代城市型農業發展資金短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融資渠道;工商資本;信用社改制

城市型現代農業是依托城市,為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和改善城市生態系統為目標,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形態更高的農業?城市型現代農業是資金和技術密集型農業,城市型現代農業的建立,需要資金的強有力支持,特別是農業自然條件較差,農業基礎建設比較薄弱的地區,建立城市型的現代農業,就更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因此,如何解決融資問題,便成為發展城市現代農業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當前,大多數地區農業投入主要來自三個方面:農戶的投入?政府的財政和各專項支農資金的投入?信貸投入?由于各種原因,上述三種渠道已不能滿足現代農業建設的需要?為此,必須拓寬融資思路,通過對正規金融?政府財政和民間資本的整合,通過體制創新和政策創新,建立新的資金來源渠道和籌集資金的方式,解決現代型城市農業發展資金短缺的問題?

一?以土地流轉為主要形式的融資方案

從我國沿海地區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看,農業投資的回報率并不一定比工業低?例如,根據對浙江省的調查,其農業收益率一般在20%或者更高,基本接近?甚至超過工業的收益率?正是由于農業有著較高的投資收益,才吸引了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進行深度和廣度的開發?吸引工商資本參與地方城市型現代農業的建設,要以土地的流轉為前提?具體做法可以有如下幾種選擇:

(一)成立農地開發公司,通過農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實現農地經營權的集中

成立農地開發有限公司,一方面將不想種地但又不愿放棄土地承包權的農戶的土地,通過土地經營權的有償轉讓集中起來,另一方面將已經脫離農業生產并在非農產業就業甚至在城鎮定居的農民的承包地,通過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租讓或有償轉讓集中起來,統一進行管理并出租給愿意從事農業開發的工商企業?

農地開發有限公司可以有兩種形式:第一種形式是村或鄉鎮范圍內的農地開發有限公司,其主體由村或者鄉鎮范圍內的經濟組織構成?這種公司可以是隸屬于村或者鄉鎮政府的經濟組織,也可以是不受村或者鄉鎮政府管轄的獨立經濟組織?第二種是直接由工商資本自己成立的農地開發有限公司?農戶土地經營權向這兩種公司的集中,可以采取間接出讓的辦法,即農戶將承包土地的經營使用權作價,間接出讓給鄉村農地開發有限公司;也可以將承包土地的經營使用權作價,直接出讓給工商資本自己成立的農地開發有限公司?

在現實中,出讓土地經營使用權的農戶,是選擇間接出讓土地經營使用權的方式還是選擇直接出讓經營使用權的方式,主要看哪種方式更有利于保護出讓農地的農戶利益?從出讓方即農戶的角度考慮,直接出讓的方式更能保護農戶的利益?由于減少了中間環節,土地經營權出讓方與受讓方可以直接面對面地協商制定受讓價格,提高整個受讓過程的透明度?而采用間接受讓的方式,由于增加了一道中間環節,即出讓土地經營使用權的農戶與農地開發有限公司之間的土地受讓過程中,農戶面對的不是工商資本而是一個中介組織?這樣一來,農戶土地經營使用權受讓收益中的一部分將流向中介組織?受此影響,中介組織與農戶的關系就有可能演變為利益對立的關系,反映在具體的受讓過程中就是,中介組織會盡可能地壓低受讓價格和抬高向工商資本的出讓價格,從中謀取更多利益?

但是,從受讓的角度考慮,工商資本如果采用一對一,即逐一向農戶談判?簽約的方式獲得土地的經營使用權,將大大增加談判費用和成本?因此,出于節約費用成本的考慮,工商資本寧愿選擇間接的方式取得土地的受讓?轉讓農地經營使用權方式的選擇是市場行為,應尊重市場的選擇,而不應進行行政干預,更不能體現政府的意志?

(二)以土地經營權入股的形式直接與工商資本結合

除了直接和間接出讓土地的經營使用權外,市場經濟還為其他形式的土地經營使用權的集中創造了條件?例如,農戶可采用以土地經營使用權入股的形式,直接與工商資本結合,參與城市型現代農業的開發和建設,例如與工商資本一起成立現代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與第一種融資形式不同,在這里,出讓土地經營使用權的農戶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他們可以直接介入公司的生產,并按照股份有限公司的章程行使自己的權力和履行自己的義務?例如,股東有對企業經營活動的表決權,有權對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股東從企業獲得的收益是土地的逐年分紅收益,而不是出讓土地經營使用權的一次性收入?采用這種形式,既可以充分發揮股東的生產積極性,也可以減輕工商資本購買土地經營使用權的資金支付壓力?這里需要提出注意的問題是:第一,入股土地的股份作價要合理,否則農民不會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轉讓土地的經營使用權?第二,堅持按照股份公司的規章制度辦事,尤其要根據制度的安排,進行正常的股份分紅和保護股東的權益?否則,土地經營權的集中就會因缺少基礎而不具有可持續性?

(三)村或鄉鎮公共土地的經營使用權直接出讓給工商資本

公共土地從產權性質來看,均屬村鎮所有,沒有承包到戶,所有權和經營使用權結構比較簡單,便于流轉?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從事農業開發,包括養殖業?林業?休閑觀光農業和生態農業的開發,具有很大的潛力?

總之,在進行土地流轉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其中最突出和重要的是,要盡量避免依靠政府動員和行政手段實現土地經營使用權的集中,更要避免一些村莊或鄉鎮行政組織,借土地經營使用權集中和進行流轉的時機牟取私利,或者損害農民的利益?

二?推進信用社改制和建立以小額信貸為基礎的融資方案

從農村信用社獲取貸款,是發展城市型現代農業融資的一條重要渠道?

目前,農村信用社向農戶發放的小額信貸,是從國外引進并經過在國內農村地區充分實踐后,被證明是有效支持農業和農戶經濟發展的一種金融服務形式,特別是在當前的農業結構調整中,它做到了信貸資金直接進村入戶,使發放貸款的對象更明確,針對性更強,在地方農業結構調整中發揮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無論從地方還是從全國農村的金融發展來看,信用社是農村地區主要的支農金融機構,信用社開展的小額信貸金融業務,是真正有效支農的金融業務?因此,深化信用社改革,依托信用社的小額信貸支農金融服務,通過對小額信貸制度的不斷深化和創新,可以建立推動地方城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的融資平臺?具體做法如下:

(一)將農村信用社改制為農村股份制商業銀行

地方農村信用社要想實現增資擴容和壯大資金實力,將農村信用社改制為農村股份制商業銀行不失為一種切實可行的途徑和辦法?農村信用社是目前農村地區,尤其是鄉鎮以下農村地區惟一向農業和農民提供信貸服務的金融機構?地方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離不開農村信用社的支持?盡管農村信用社為地方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但不能因此而忽略其自身存在的嚴重問題?這些問題只有通過改革,才能得到徹底解決?當前,農村信用社改革,第一,可以通過股份制改造,吸收民間和社會資本,實現其增資和壯大資金實力,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目的?第二,不僅可以避免地方民間資本流出地方,而且還可以吸納大量的外地資金,為地方發展服務?第三,可以在中央和省市級政府的支持下,改善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狀況,提高資產的優良率和自有資本的充足率?而在多種改革形式中,將信用社改制為區域性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

(二)調整小額信貸金融服務的投向和規模

無論是從全國還是從各個地方的發展情況看,小額信貸在實踐中都被證明是一種有效支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服務形式,仍然需要在當前和今后的金融發展中繼續堅持?對于地方來說,將小額信貸金融服務與城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結合起來的關鍵,是要根據城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相應地調整小額信貸金融服務的投向和規模?具體做法:一是小額信貸的投放要向城市型現代農業發展傾斜,例如向設施農業和養殖業?休閑觀光農業?園藝農業傾斜,重點滿足這些農業發展的需要;二是要在資金投放的規模上,適當放寬數量限制?現代農業是資金密集的農業,對資金的需求數量要大大超過傳統的種植業?如果仍然堅持小額信貸的資金投放標準,即每筆一般在2000元左右的話,很難滿足現代農業項目建設的需要?因此,要根據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適當將每筆小額信貸的資金投放規模提高,同時擴大和推廣聯保貸款,以適應種植業以外的農業發展對資金需求量大的特點?提高的標準視地方的發展需要來定?

三?創建農村開發投資基金

地方政府為了更好地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專門建立了財政擔保基金,旨在解決農戶由于缺少貸款抵押而面臨的貸款難問題?應該說,財政擔保基金的建立,對于緩解當前普遍存在的農業貸款難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財政擔保基金在使用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第一,如果財政擔保基金擔保的農業項目失敗,金融風險就會轉變成財政風險,直接威脅到政府的運轉?第二,財政擔保基金擔保的農業項目,大多數是規模比較大的項目,而對于規模經營比較小的現代農業生產項目則很少能夠照顧到,因此,不能從根本上滿足絕大多數中小農業開發項目的需要?第三,財政擔保基金主要由財政資金構成,不允許有其他資金進入,也不允許與民間資金結合?在地方財政實力比較弱的情況下,財政用于建立擔保資金的投入將是有限的,而且,在充分利用民間資本和社會閑散資金方面并沒有發揮積極的作用?

鑒于財政基金存在的上述問題,我們建議地方政府在現有財政擔保基金的基礎上,將這部分資金從財政中分離出來,成立專門的農村開發投資基金,并吸收民間資金入股?農村開發投資基金的主要金融活動有兩個:一是對城市型現代農業的融資項目進行擔保,從而使這些項目能夠從農村金融機構那里獲得需要的資金;二是對農業和農村的生產項目直接進行投資,用投資獲取的利潤來確保基金的可持續發展?

四?幾點建議

發展城市型現代農業的融資方案和實施,不僅涉及到像土地流轉這樣政策性很強的問題,而且也涉及到民間金融浮出水面和農村信用社改制等深化改革的問題?因此,融資方案的制定者不僅要在戰略上對包括土地和金融政策在內的農村發展政策有深入的認識,有靈活運用政策的高超技巧,有對現行體制進行改革和突破的膽略和雄心,更有建立適應未來經濟發展政策和體制框架的遠見卓識,而且要在戰術上制定出有利于當地城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的具體

政策和措施?為此,我們建議:

(一)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的流轉,創造條件吸引工商資本

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進行深層次開發,對于建立地方城市型現代農業是一條有效的途徑:第一,與小農相比,工商資本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再融資的能力,可以滿足城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的資金需求,進行規模生產和開發,并取得規模經營收益?第二,工商資本,尤其是科技型的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從事開發生產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生產的過程,有利于傳統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造和提升農業的綜合競爭力?第三,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進行開發,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所需要的資金,而且也帶來了先進的管理思想和手段?將工業化生產的管理方式引進農業生產領域,對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和產后進行全過程規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活動的管理效率?第四,城市型現代農業是為城市居民提供副食品和觀光?休閑服務的農業,其生產活動始終與最終消費緊密結合在一起,有利于解決農業生產者進入商品市場難和渠道不暢產生的風險問題?

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進行深層次開發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就是,在不改變土地所有權的前提下,土地的承包經營權要能夠進入土地市場進行流動?因此,地方城市型現代農業的發展,必須要首先解決土地要素流動性差的問題,要在體制和政策創新的基礎上,推動和發展土地要素的流動,在土地要素的流動中,完成現代農業對傳統農業的替代?根據新的土地承包法,在非農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較高比重?農民收入中來自工資性收入占較高比重且恩格爾系數比較低的農村地區,應在體制和政策創新的基礎上,鼓勵土地經營權的有償轉讓,鼓勵探索多種形式的土地流轉,以便在土地流動的基礎上實現農業生產的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生產的競爭力?

(二)加快農村信用社轉制步伐

在新一輪農村金融改革中,通過將農村信用社改制為區域性的農村股份制商業銀行,可以吸收大量民間資本入股,達到擴充資本和壯大金融實力的目的?農村信用社向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改制,目的主要是解決當前信用社產權不清?經營機制不順和資本不足?不能有效支持城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的問題?將農村信用社改制為農村股份制商業銀行后,其運行機制和運行目標都將發生變化?商業性金融機構要更好地為現代農業發展服務,就必須在大的發展環境方面進行制度?政策和金融產品方面的創新?例如,通過建立必要的金融服務制度,規定其金融投放總量中有多少百分比的資金必須用于現代農業的建設;或者在其資金投放總量中,有多少百分比的資金必須用于小額信貸金融服務,支持現代農業發展?通過制定一些優惠政策,鼓勵其對現代農業提供金融服務,如根據服務現代農業的實際情況,給予支農信貸財政貼息和專項補助等;通過金融產品創新,引導流出農業和農村的資金回流農業和農村?

(三)加緊對建立民間中小金融機構的可行性論證和籌建的前期準備工作

從我國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和深化的進程來看,國有金融機構獨家壟斷的格局必將打破,多種所有制和多種形式的金融機構會共同出現在同一個金融市場,并通過相互之間的補充,支持國民經濟的發展?目前,央行已經明確表示在不遠的將來,通過某種制度創新,允許民間資本通過參股國有商業銀行?地方性商業銀行,甚至在符合商業銀行法的基礎上組建私人中小型商業銀行的途徑,允許民間資本浮出水面,給予其合法開展金融活動的空間?有些地方是否存在有組織的民間金融機構或者“地下錢莊”,不能給予一個肯定的回答,但是,從大量民間資本存在這一現象,可以肯定許多地方存在大量的民間借貸行為?如果沒有這些民間借貸在支持民營經濟的發展,地方的民營經濟也不會發展到今天?一方面存在大量的民間資本,另一方面存在大量資金需求,能夠將兩者結合起來并賦予其合法經營的紐帶,就是金融創新?因此,地方政府應該從現在起就要高度重視民間金融的發展動向,摸清民間金融的基本情況,緊跟國家金融改革的方向,有重點地培養金融方面的一些專門人才,并對地方金融市場進行深入的調查,有重點地引導和規范民間金融的借貸行為,為日后時機成熟時建立民營和私營中小型商業銀行創造條件?

城市型農業論文:生態旅游農業是推進資源型城市農業產業化的可行選擇

生態旅游農業作為一種新型的農業生產經營形態,是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基礎上,有機地附加了生態旅游觀光功能的交叉性產業。這種新興產業外向型強、關聯度高、增長快、拉動廣,是符合現代產業發展趨勢的朝陽產業,對發揮資源型城市資源優勢、促進農業產業化、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和巨大的現實推動作用。隨著國家對資源型城市轉型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生態旅游農業在資源型城市農業產業化上大有可為。

一、發展生態旅游農業是打破資源型城市農業基礎束縛的有效途徑

受資源開采理念和技術手段限制,資源型城市開發往往會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破壞,對耕地、草原、植被的破壞尤為嚴重,這些因素決定了資源型城市農業經濟不可能走常規發展道路,必須在精細化、集約化發展上謀求新的突破。生態旅游農業將農業景觀、生態景觀、田園景觀的深層次開發與旅游業延伸交叉,寓休閑娛樂、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體,可有效提高農業科技普惠率和農副產品商品率,且其所創造的良好環境、農村特有的民俗文化等無形產品轉化成比較可觀的旅游經濟收入,可有效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最大化地創造財富。

二、發展生態旅游農業是發揮資源型城市農業比較優勢的理智選擇

依托資源開發和產業集聚,資源型城市往往成為區域的中心城市或副中心城市,經濟實力較為雄厚,市民人均收入較高,消費拉動力較強,這為發展生態旅游農業提供了較為穩定的市場空間和充足的社會開發資金。同時,資源型城市農業屬于城郊型農業,大多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和科技水平,交通、水電等配套設施較為完備,這也為生態旅游農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三、發展生態旅游農業是改善資源型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

生態旅游農業是生態農業與旅游業的交叉滲透,不僅可衍生出豐富的農產品,而且具備休閑娛樂、文化教育、醫療保健及美化環境等綜合效用。由于產業本身倡導綠色化、環保化,使其在農業生產上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由于過分施用化肥、農藥所帶來的生態破壞,充分發揮其維持生態平衡、凈化空氣、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等協調人與自然體系的功能,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四、發展生態旅游農業是推進資源型城市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可行方式

生態旅游農業能夠促進農村商業、服務業、交通運輸業、加工業、建筑業等相應產業發展,可以吸納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推動農村經濟結構轉型,加速農村城市化進程。生態旅游農業強調生產性、科學性、知識性、藝術性和商品性的融合,在生態旅游農業推廣過程中,先進科學技術成果的應用,不僅可以使農業生產要素配置得到改善,大幅度增加產品附加值,而且通過示范培訓,能夠普遍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水平和生產技能,培養造就具有一定科技水平、能基本運用現代技術、了解社會信息的新型農民,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技術支撐。

筆者認為,資源型城市發展生態旅游農業應主要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科學規劃,優化生態旅游農業布局。要堅持高起點規劃,按照“旅游開發、規劃先行”的工作思路,遵循“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合理開發、體現特色、有效利用、科學保護”的原則,因地制宜地編制生態旅游農業發展規劃,科學合理地確定生態農業功能區。要突出規劃的科學性,規劃的制定和實施,必須符合資源型城市本地可持續發展綜合規劃的基本框架。要突出規劃的整體性和長效性,嚴格按規劃建設。同時,要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以優化生態資源為開發前提,盡量保持原生態,避免對生態環境的二次破壞。

二是突出生態功能,彰顯生態旅游農業特色。特色是生態旅游農業的魅力所在,沒有特色就沒有吸引力、競爭力。要遵循“差異產生效益”的發展原則,樹立“民俗文化就是資源、特色品牌就是客源”的理念,堅持以“農業為基礎、農民為主體、農村為特色”,利用當地特有的農業資源優勢、特殊的農業文化底蘊、特別的農業產業景觀,精心做好“吃、住、行、游、娛、購”六篇文章,走生態農業、觀光農業、體驗農業的綜合配套開發之路。要注重體現休閑性和參與性,重點發展集療養度假、觀光賞魚、采摘垂釣等為一體的觀光農業,建立鄉村休閑民俗農莊,讓游人住農家屋、品農家菜、干農家活、采農家果,充分享受鄉村風情和民俗文化。

三是突出科技含量,打造生態旅游農業精品。生態旅游農業不同于一般農業,它要求經營者要富有科學文化知識,精通農業技能,善于經營和創新。在實際工作中,要強化科技引導牽動作用,加大與科研院校合作開發力度,實現農業與科技雙向拉動。要以“立足城市自然資源、匯聚現代農林科技、展示未來自然田園”為主題,著力打造一批高科技精品觀光農業園區,使農業科技與休閑觀光有機結合起來,為科研工作提供農業高科技研究場所,充分展示農業科技新成果,滿足游客休閑娛樂、開闊眼界、學習參觀的需求,滿足農業啟蒙教育、科學知識普及、親體農耕活動的需求。

四是突出扶持培育,壯大生態旅游農業規模。政府支持和引導是資源型城市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生態旅游農業的重要支撐。要建立完善“政府扶持、業主為主、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著力培育重點基地和優勢產業,不斷壯大優勢產業規模,盡快形成生態旅游產業帶和產業鏈。政府每年應安排若干建設用地,解決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必需土地問題;金融機構應逐步把休閑觀光農業區建設納入信貸支農項目,在貸款要件、貸款利率上給予一定傾斜。同時,要制定民營資本參與生態旅游農業建設的優惠政策,鼓勵其以協作、參股、合作等多種形式參與建設,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資機制。

五是突出營銷推介,叫響生態旅游農業品牌。營銷是觀光農業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是提高生態旅游農業品牌知名度、爭奪客源市場的關鍵所在。因此,要加強農業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建設,提高農產品質量,打響特色牌、生態牌、旅游牌,以高品質、高知名度的農產品增強吸引力、提高競爭力。要努力拓寬對外宣傳領域和渠道,通過農事節慶、節會等活動,增強對外宣傳實際效果,進一步提升本地生態旅游農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叫響生態旅游農業品牌。

城市型農業論文:長株潭城市群發展“兩型農業”的稟賦分析

[摘要]發展長株潭“兩型農業”具有重要意義。要積極推進長株潭城市群的現代農業建設進程,需要了解長株潭城市群發展現代農業的稟賦和基礎條件。本文從生態環境保護、現代農業基礎、綜合經濟實力、科技人才基礎、體制機制基礎等五個方面分析了長株潭“兩型農業”發展的稟賦。

[關鍵詞]長株潭城市群 兩型農業 稟賦

一、問題的提出

“兩型農業”是“兩型社會”的外延,即“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建立“兩型農業”,就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和生態損耗強度為核心,以節能節水節材節地、資源綜合利用和有效保護、改善環境為內容,以最少的資源消耗和環境代價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長株潭要率先發展“兩型農業”,需要明確稟賦要素,發揮“兩型農業”建設的有利條件。

早期關于自然資源稟賦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大都認為,豐裕的自然資源作為一種潛在財富,可以便利地被轉化為資本,豐裕的自然資源為經濟起飛提供了很好的支持。Habakkuk(1962)、wright(1990)、David(1997)、De Ferrantietal(2002)等認為,自然資源的豐裕使美國獲得了更高的生產率。Gylfa-SOn&Thorvaldur(2001)發現,挪威因成功管理了豐裕的自然資源而實現了經濟繁榮。不過,Auty(1993)第一次提出了“資源詛咒”(即豐裕的資源對一些國家的經濟增長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條件,反而是一種限制)和“荷蘭病”概念。Sachs&Warner(1995,1997,2001)對“資源詛咒”假說進行開創性的實證檢驗。本文擬對從基礎要素和高級要素兩個層面來探討“兩型農業”的稟賦,為推動長株潭地區乃至全國“兩型農業”的發展和農業現代化提供科學的依據。

二、長株潭城市群“兩型農業”建設的稟賦分析

1、長株潭城市群建設“雨型農業”的基礎要素分析

(1)豐富的自然資源稟賦是促進“兩型農業”發展的載體

發展兩型農業必須提升環境的承載能力。資源節約農業和生態環境保護得到推廣和普及,進一步增強了長株潭環境的承載能力。一方面減輕了農業對資源的需求壓力,另一方面治理以前對環境的污染,減少對環境新的破壞。

第一,長株潭城市群區位和資源稟賦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豐富優質的自然資源保障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從而使整個社會的經濟增長有了一個穩定的基礎;反之,資源也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經濟系統。自然資源影響產業時空布局。長株潭城市群水光熱生物資源是豐富的,具備發展兩型產業的自然條件。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降水豐沛,適宜于發展農業。長沙農副產品較為豐富萁中寧鄉豬、瀏陽黑山羊、瀏陽金桔等享譽中外。長株潭人均水資源擁有量2069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54.7%,具備較強的環境承載能力。

第二,兩型農業的發展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湘江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規劃已上報國務院,2008年關閉、停產、退出污染企業594家;國土資源部批復了株洲35平方公里重金屬污染耕地的處置方案;長沙在大河西先導區實施了“大部制”改革,開展了首批排污權交易試點;湘潭市規模工業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已從2007年全省第10位上升到了第2位。

(2)現代農業發展具有良好的經驗和現實基礎

第一,農業生產條件較好,農業產業化發展初具規模。長株潭地區農業生產水平優于全省平均水平,糧食、生豬產量占全省20%以上。龍頭企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帶動了農產品資源的充分利用,促進了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的形成和發展。初步形成了以生豬生產為龍頭,集產前種苗供應、產中飼料、獸藥、疫苗供應到產后豬肉貯運加工、皮革制造、副產品利用及豬糞生產復合肥為一體的生產體系。

第二,農業結構調整有新的突破。現代農業的形態不斷創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產基地。如長沙的四大產業帶產值占全市農業總產值34%。畜牧業產值占總產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42%提高44%。據統計,2008年,僅長沙市就有各類高科技農業觀光園、農家樂、度假村、休閑垂釣基地300余處,閑觀光農業收入超過億元。其經營收^占農村經濟的比重逐年攀升。工廠化農業已經初具規模。工廠化種養殖面積在不斷增加,產值也增長迅速。

第三,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迅速,農產品市場廣闊和農產品流通順暢。農副產品資源較為豐富為長株潭農產品加工業提供豐富的原料。長株潭形成肉食品加工產業帶。市場體系逐步建立,農產品銷售網絡不斷拓展。長沙通過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改造、新建“農家店”938家,建設村級農資服務站1450個,全市農資統銷分購、集中配送、連鎖經營的新型農資服務網絡體系基本建成。

第四,農業設施裝備水平提高。農業機械逐年增加,先進適用農機具逐步普及(見表1)。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進一步夯實(見表2)。2007年長株潭旱澇保收面積達403.12千公頃,節水灌溉面積達126.17千公頃。

(3)長株潭城市群的綜合經濟實力是促進“兩型農業”發展的堅實基礎

長株潭城市群經濟總量保持快速增長,新型工業化進程加快,投資和消費需求持續旺盛,外貿進出口穩定增勢,財政收入持續增收,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作為湖南省經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綜合實力顯著,發展優勢突出,聚散功能強勁,為長株潭兩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經濟基礎。

第一,經濟實力和增長潛力促進長株潭城市群“兩型農業”發展。近年來,長株潭經濟具有顯著的綜合實力和較強的增長潛力。從增長方面來看,2004―2008年,長株潭城市群5年GDP增長速度分別為14.7%,14.0%,14.1%,15.7%,14.5%,年均增長14.6%,比全省年均12.6%的增速快了2個百分點;比全國年均10.82%的增速快了3.78個百分點。由此,可見長株潭經濟增長潛力巨大,目具有互補性。

第二,產業基礎和結構優化有利于促進長株潭城市群“兩型農業”發展。產業基礎雄厚,主導產業和主導產品的分工有著明顯的互補性。2008年長株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1562.99億元,占全省43.8%。產業結構逐步優化。2008年長株潭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8.21:52.49:39.30(同期全省為18.01:44.19:39.00),因此,可以說,長株潭結構高級化水平較高,二、三產業比較發達,第一產業比重逐年下降,第三產業保持對國民經濟的有力支撐。長株潭產業一體化初見成效,具有建立集約化程度較高的“兩型農業”生產體系的產業基礎。在三次產業中,符合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高新企業古有較大比重,而且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長株潭集中了全省大部分產值過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五大行業增加值過百億。“十五”末,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939.2億元,占全省總量的61.7%。

第三,消費能力強,具備兩型產業發展的基礎。截至2007年。長株潭城市化水

平為50.97%,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3.9%。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品質好、有利于健康的綠色食品,肉蛋奶、精品水果、蔬菜以及無公害食品在人們的食物結構中所占的比例逐漸提高。兩型農業可以為城市提供新鮮、衛生、無污染的農產品,滿足城市居民的消費需要。消費升級和綠色消費品的基本理念已經形成,也有這樣的現實需求。從消費來帶動投資,帶動經濟發展,帶動“兩型社會”的建設是有非常重要的現實需求基礎。

第四,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經濟外向度升高。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流動,到城市落戶、經商、辦企業。長株潭城鎮化率為81.40%,高于全省58.61%的平均水平。長株潭地區招商引資、進出口貿易、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取得明顯成效,開放型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三市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達占全省的60%以上,三市進出口總額占全省的80%左右。

2、長株潭城市群建設“兩型農業”的先進要素分析

(1)長株潭城市群強大的科教、智力資源是促進“兩型農業”發展的支撐

第一,智力資源儲備充足,能夠不斷運用到農業中來。長株潭擁有密集的科教和智力資源。聚集了全省90%以上的科研人員和80%以上的科技成果,不少科研成果達到了世界水平。在科技投入、科技產出、科技促進經濟增長、科技促進社會進步等方面都處于領先位置。長株潭擁有59所高校,90多萬名專業技術人員。擁有兩院院士達45人,有10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9個部省級重點實驗室、49個博士后流動工作站。科教和智力資源可以為農業培養新型農民和科研人才。同時還可以開發農業新技術、新方法、新成果,也可以將工業的科技運用到農業上,促進長株潭“兩型農業”的發展。

第二,科教實力雄厚,具有發展兩型農業的科教條件。其一,長株潭農業科技研發在全省乃至全國都處于領先地位。湖南農業科學院就有13個研究所(中心),以及3個國家級農業工程技術中心。各龍頭企業科技資源儲備豐富、人才資源雄厚。金健米業、亞華種業、隆平高科等企業還啟動了“博士后流動站”。其二,農業科技服務能力迅速提高。目前,僅長沙市就有農技推廣服務機構242家。科技助農直通車工程和“雙百”星火科技富民工程,每年培訓農民30萬人次,推廣農業技術150項左右,推廣新品種200個以上。其三、農業科技的領先研發與快速推廣不斷促進長株潭農業科技進步,其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明顯高于湖南省其他地區。在2007年各市州科技進步總得分排名中,長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分列1至3位。長沙、株洲、湘潭三市的科技活動經費支出占各市州支出總和的70.6%,地方政府科技撥款占63.2%,R&D經費支出占76.6%,大中型工業新產品銷售收入占56.5%,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占55.9%。隨著科技環境不斷改善,人才制度更加靈活有效,吸引優秀科技人才能力越發突出,科技資源的洼地效應將更加凸顯。

(2)體制機制創新是促進“兩型農業”發展的制度保障

第一,創新城鄉統籌體制。發展長株潭“兩型農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之一就是城鄉差距過大,城鄉二元結構明顯。在長株潭實施創新城鄉統籌體制,有利于去除造成城鄉差距的根源。通過城鄉統籌工程,堅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大力促進農村人口轉移,著力消除城鄉二元結構,使城鄉居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顯得非常迫切。

第二,農村公共產品制度創新是促進“兩型農業”發展的保障。例如,株洲啟動了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集體土地流轉等試點;湘潭開展了基礎設施建設債券融資、土地征轉分離等試點,已經實現了長株潭1300萬居民共享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務。長株潭城市群實施以交通為先導的基礎設施工程,已經形成了長株潭海陸空交通網的集散暢通。

第三,其他方面的制度創新。長株潭實施了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推進農村金融改革、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為“兩型農業”發展提供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金融服務和支撐體系。湖湘文化的底蘊深厚,也具有發展兩型產業的文化基礎。比如,長株潭城市群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很具備這樣的優勢,湖南人非常有“敢于擔當、敢于天下先”的精髓。

三、結論與政策

1、結論

在長株潭城市群建設中發展兩型農業,具有優越的基礎要素優勢和部分先進要素的條件,但是這些基本要素只能提供脆弱的、轉瞬即逝的發展能力,而且不能禁受要素成本、貿易和政策等方面的波動。為防止靜態效率變成動態無效率,需要進一步發揮先進要素的作用。創造先進要素應當成為長株潭發展兩型農業的首要任務。

2、政策建議

要提升農業核心競爭力,推進長株潭城市群“兩型農業”建設,應做好以下幾點:充分發揮長株潭城市群的工業優勢,不斷加大工業反哺農業的力度;充分發揮長株潭城市群的科教資源優勢,不斷加大農業科技投入;緊緊抓住統籌城鄉發展的歷史性機遇,不斷縮小城鄉差距,增加農民收入;緊緊抓住“兩型社會”改革的歷史性機遇,突出建成一批農業的重大基礎和產業發展項目;新型工業化和新型農業化相結合,繼續生態環境保護,突出“兩型農業”項目,瞄準農業龍頭企業,加快對內對外合作步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牲交大片无遮挡|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片2022| 国产乱xxxxx97国语对白| 中文字幕人妻高清乱码| 孕妇特级毛片ww无码内射| 风韵丰满熟妇啪啪区老老熟女百度|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暖暖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完整版| 成人夜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丰满爆乳bbwbbwbbw| 亚洲中文字幕成人无码| 一区二区在线 | 国|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亚洲av|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视频| 国产肉体xxxx裸体784大胆| 亚洲av永久精品无码桃色 | 国产人与zoxxxx另类| 69sex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欧美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www国产精品内射老熟女| 亚洲尤码不卡av麻豆|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 玩弄人妻少妇500系列网址| 2019日韩中文字幕mv| 又白又嫩毛又多15p|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se情网站|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app| 9 9久热re在线精品视频| 老太脱裤让老头玩ⅹxxxx|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太深太粗太大太猛太爽了视频 | 麻花传媒剧国产mv高清播放|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劲爆∧v内射-百度| 十八岁以下禁止观看黄下载链接 | 台湾成人娱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