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農業開發論文

農業開發論文

時間:2022-05-15 04:04: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農業開發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農業開發論文

農業開發論文:農業檔案資源開發應用

1充分認識農業科技檔案的重要性

農業科技檔案是農業科研活動的真實寫照,它直接記錄一切科研生產活動的過程和成果,是人們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原始記錄。是人們在科技活動中勞動與智慧的結晶,是生產、建設和科學技術研究等科技活動的依據和條件。

2開發利用科技檔案信息資源的作用

(1)開發科技檔案信息資源,可使知識潛能轉化為力量,使科技檔案利用社會化,是深入開發科技生產力的內涵、廣度、深度和先進性的手段。

(2)開發科技檔案信息資源,是使歷史積累轉化為現實價值,把歷史和現實的有用信息直接有效地為科技生產服務,解放生產力,扭轉以往科技檔案封閉管理,使其隨著科技的進步而不斷貶值的現象,充分發揮科技檔案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的作用。

(3)開發科技信息資源,促進了知識創新、交流和利用,也帶動了知識經濟的興起。科技檔案的信息資源交流,實際上是生產技術的轉讓和管理手段的借鑒,因此,交流的越廣泛越及時,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越大。

(4)開發科技檔案信息資源,不僅推動了科技領域的發展,也給檔案工作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充分體現出檔案工作的自身價值。

3開發利用農業科技檔案中的信息資源,必須使科技檔案轉型

科技檔案是科學技術的信息源,是進行科技交流的手段。技術市場開放,科技成果投入市場交流后,更離不開科技檔案。要充分挖掘含于科技檔案中的有效信息提供利用,首先要搞好檔案管理工作轉型。

3.1科技檔案工作由單純保管型轉向開發利用型

科技檔案信息資源的儲備庫,是為了以后利用而建立。它凝聚著科技人員勞動所創造的價值,是一種潛在生產力。只有利用檔案,才能促進生產力發展和科技工作進步。任何科技檔案再有價值,永遠把它鎖在柜子里,發揮不出作用,更不能使有價值的信息資源轉化為生產力。過去檔案工作是專一進行搜集整理、鑒定保管工作,雖然也能提供一些利用,但只是被動服務的。把要查找的材料查出來保管好,別丟失“就算完成了檔案工作任務”。所以檔案利用率很低,更談不上開發利用。這種管理方式如果不轉型是不能適應商品經濟要求的。隨著科技體制改革,科技檔案管理工作也應進行改革。應由保管型轉向開發利用型,使檔案中的有用信息及時傳遞出去,提供服務。科技檔案的挖掘利用是一項再創造過程,要付出辛勤的勞動,每位檔案管理工作者,都應提高利用科技檔案的自覺性,不斷地探索整理出成套的技術資料提供服務。

3.2由封閉型管理轉為開放型管理

過去的科技檔案管理工作很少參與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封閉式管理模式束縛著管理者,把科技檔案看成是死材料,并有神秘感,把檔案鎖得嚴嚴的。在“搜集整理鑒定分類立卷保管”的循環模式中“完成任務”。其結果是利用率不高。改變成開放型其管理模式就是“搜集整理鑒定分類立卷服務挖掘利用反饋信息”使科技檔案工作步入良性循環軌道。同科研生產活動、同經濟活動、同社會活動直接見面,為社會提供有效利用。

4開發利用農業科技檔案信息資源的建議

科技檔案的綜合開發利用就是把它由“靜止”狀態開發為“流動”狀態,由保管狀態轉為利用狀態,發揮它的技術效用和社會經濟效益。可從以下幾項工作中的薄弱環節著手:

4.1規范檔案管理,提高科技檔案的質量和完整性,打好成果轉化基礎

科技檔案是進行科研的重要依據,是科研活動的必要條件,科技檔案同科研活動關系十分密切。我們要搞好科研,必須有完整、準確的科研檔案作為依據。如今的科技檔案管理工作已不僅僅局限于科技材料整理、分類、保管的過程,而應列入研究課題、科研計劃和成果管理的工作之中。為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發揮科技檔案的再利用價值,科技檔案工作者必須首先做到熟悉檔案材料,做到對每個項目檔案的形成、整理現狀及相關項目之間的有機聯系心中有數,了解其可供開發的利用價值;積極主動地向科研及管理人員搜集檔案材料,并與他們進行檢查與核對,避免遺漏;另一方面,還要提高科研人員的科研項目檔案意識。

4.2深化和拓寬農業科技檔案的內容和利用領域

隨著科技體制改革,在科學研究和推廣成果中,各種科技合同正在推廣,技術市場正在開拓,科學技術隨著有償轉讓使它成為商品。深化和拓寬農業科技檔案的利用領域,非常重要。目前農業科技檔案已經成為科學技術開發,技術出口與引進,經濟建設與各項生產等活動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科技檔案人員應當不斷地挖掘與整理出系統完整的信息資料,才能深化和豐富農業科技檔案內容,拓寬利用領域,才能有效的促進成果轉化,為經濟建設提供服務。

4.3加強科技檔案網絡建設,實現資源共享

一方面,將以往形成的、可開發利用的檔案按照規范的著錄和標引要求,建立檔案目錄數據庫,通過網絡檢索利用及信息反饋形式,提供檔案原件的利用服務;另一方面,利用先進的計算機設備和軟件,將傳統紙質的科技檔案進行數字化,建立檔案文本信息資源庫,通過網絡實現信息的遠距離快速傳輸,實現資源共享。同時,還可以開展網上咨詢服務工作,為成果的推廣、應用提供快捷方便的信息服務。從而為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自動化、網絡化建設創造有利條件,推動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進程。

4.4加強科技檔案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健全和完善科技檔案保密制度,正確處理新形勢下檔案公開與保密的關系。采取有效措施和技術手段,保證數字檔案信息管理系統運行安全、可靠,以保護農業科技檔案中需要保密的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

4.5提高檔案工作者的整體素質,是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關鍵因素

檔案工作者在政治上要堅持原則,擁護黨的路線和方針政策。在職業道德上要愛崗敬業,具有強烈的奉獻精神和服務意識。在業務上熟悉農業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具備科技檔案管理以及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知識與技能,同時,具有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善于吸收檔案行業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并能將之運用到工作實踐當中。

綜上所述,知識經濟給科技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面對全新的世界,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思維和工作模式,把握時機采用切實可行的對策,搞好科技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

農業開發論文:農業科技人才開發模式革新

當前,我國農業科技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在“十一五”期間,我國農業科技轉化率只有40%左右,大大低于發達國家80%以上的水平。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國缺乏大量的農業科技人才。沒有相當數量的農業科技人才,農業先進技術的研究、試驗、示范及推廣就無法進行。目前我國農業科技人才短缺的問題非常突出。據2008年《中國農村發展報告》統計,全國農村所擁有的農業科技人才,僅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0.64%。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每萬名農業人口中就有40多名農業科技人才,而我國僅有6名。筆者認為解決農業科技創新人才短缺的問題,除了加速農業生產科技人才的培養外,還要注重創新農業科技人才開發模式的探索。

1構建互動式農業科技人才開發模式

“科研、推廣、農民三結合互動式”農業科技人才開發模式,就是由農業科研、推廣、農民三方組成的既有明確分工又有密切協調的團隊,在團隊中通過互動,使三類人才都得到不同程度開發的同時,解決農業研究、開發、推廣與農業生產相脫離的問題。發揮政府在互動式農業科技人才開發活動中的統籌與協調作用。在互動式農業科技人才開發過程當中,政府和市場起著不同的作用,政府主要是政策的制定、監控及協調工作,具體運作應當引入競爭機制,發揮市場的作用。三結合互動式農業科技人才開發模式的運行不僅牽涉到農、林、牧、漁等農業口上的行政管理部門,而且涉及教育、科技行政管理部門和各種群眾團體,需要統籌與協調的因素眾多,必須依靠政府行為,在部門之間開辟出一條新路,建立一種機制,通過政府權威以“建立回路”的形式確保互動式農業科技人才開發在統籌協調的基礎上順利進行。換句話講,政府起一個心臟膜瓣的作用,通過各個部門對農業科技人才開發提供服務和投資,保證三結合互動式農業科技人才開發模式順利運行。同時對農業科技人才開發效果予以評價,及時了解開發活動中所存在的問題,便于政府對農業科技人才開發活動的統一協調。具體思路是由各級分管農業的領導代表政府來協調各個部門,以市場化的方式選擇項目,以項目帶資金,同時政府要制定各種鼓勵科研人員、推廣人員、農民三結合農業科研及推廣項目管理的政策、制度和條例,推動三結合互動式農業科技人才開發向前發展。加強農業科技人才團隊建設。根據團隊理論的基本原理,在“三結合互動式”農業科技人才團隊的建立和運行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團隊必須有一個明確的愿景,即能夠為全體團隊成員所接受的團隊工作目標;二是團隊成員是在自覺自愿的基礎上加入團隊的,不能通過行政命令搞“拉郎配”,將農民硬性分配到農業科技研究或推廣項目團隊中去;三是團隊組建要考慮個體的性格、知識、能力等方面的情況,使團隊成員之間能夠取長補短,形成互補;四是在團隊運行過程中,要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協作,既要強調統一行動又要給個體留有學術自由的空間,既要有紀律又要講民主,要充分發揮團隊領導的核心作用。改革農業科技項目績效評價制度。農業科技項目績效評價制度改革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要將農業科技活動育人情況,包括項目參與人員數目、結構以及團隊成員實際參與科技工作的狀況等,納入農業科技項目績效評估指標體系,作為一項硬性指標加以考核;二是要改變評價方式,農業科技項目特別是應用型農業科技項目的績效評價不能由只有理論界專家組成的評估小組進行評價,要吸收政府官員、受益群體代表、農業生產一線專業技術人員加入評估小組,對農業科技項目的學術價值、社會影響、經濟效益、育人效果等實施全方位評價。

2實施農業科技人才引進工程

拓展人才引進渠道,消除人才流動壁壘。實施人才引進工程,制定特殊優惠政策,必要時可以試行“一人一策”,最大限度地引進人才。在引進人才的過程中,要大力宣傳本地區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美好藍圖,更要利用各種形式大力宣傳引進和吸納農業科技人才的重大意義和優惠政策,吸引一批優秀農業科技人才來貢獻聰明才智。開發留得住、用得上的農村實用型、應用型人才,吸引具有一技之長的農業技術專家和院校畢業生到鄉鎮、農村就業,這是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的當務之急。同時,依托國家重大科研項目、重點學科、國際學術交流合作項目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引才聚才”平臺,建立健全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培養人才、開發人才”的良好運行機制,營造對農業科技人才價值的全社會認同感。將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放在重要的戰略位置,逐步放寬農業科技人才政策的要求,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從各方面鼓勵各種人才為農業發展積極作出貢獻。與此同時,將“引入”和“派出”的戰略有機結合在一起:所謂“引入”,即公開招聘農業科技人才。為了引進突出農業科技人才,通過提供適當的優越生活條件和科研條件以及專項優惠政策引導鼓勵他們奉獻國家,從而逐步培養出適合當前農業發展的具有世界眼光的農業科技前沿領域的帶頭者和實踐者,培養出一支具有中國特色的與國際接軌的農業科技人才隊伍。所謂“派出”,即通過將優秀的農業科技人才派出留學、考察、培訓,以此來學習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放寬視野,增強科技實力,以此來提升我國的農業科學技術以及管理水平。加大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進一步暢通吸引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的“綠色通道”。從解決“三農”問題和發展現代農業的重大關鍵技術需求出發,結合實施的項目以及平臺建設的要求,對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分層次、有重點地進行。對于攜帶創新項目或創新技術回國創業的留學人員,采取來去自由的管理政策并在工作與生活安排、職稱確認、特聘崗位津貼領取等方面為其提供便捷服務。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委以重任,為他們施展才華提供機會和舞臺。建立創新創業基地,探索實行國際通行的科研管理機制,創造良好環境,形成海外高層次人才新型使用和激勵制度,促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積極投身農業科技創新事業。

3建立高效有序的農業科技

人才培養、評價、激勵機制對農業科技研究人才可采取“產、學、研”一體化培養模式。將設立農業科技人員領軍人才培養 計劃作為農業科技研究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注意發掘各高校及相關科研機構中具有潛力的農業科技人員并將其派出國外訪問考察學習,使其在參與重大或重點科研項目的實踐中逐步成長為優秀的學科領軍人物。在深化農業科研體制改革,整合農業科技資源的同時,建立以農科院、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及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通過對農業生產中重大技術難題的攻克和核心技術的研發,獲取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農業科技成果,從而發現、培養和集聚具有高素質的農業科技創新人才。產學研結合模式必須以互惠互利為基礎,以合同的方式明確規定各方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權利與義務以及研究成果的產權歸屬等問題,形成一種研究生合作培養的長效機制。采取“經紀人———協調員”雙層培養模式來培養農業科技推廣人才。即分類培養農業推廣人員,將“農業科技經紀人”(指專門從事為農業科技成果轉移牽線搭橋、溝通供需、市場化運作的人員)同“農村科技協調員”(指為基層農民提供全程綜合咨詢服務,幫助農民解決生產全過程中各種科技問題的人員)區分開來。對農業科技經紀人的培養:一要改革完善農技推廣學歷教育體系,使我國現行的“農業推廣碩士”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更符合目前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需求。建立多層次的農業科技經紀人培養體系,大力發展農技推廣相關專業的本專科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二要發揮龍頭企業在“農村科技服務港”中的支撐、推廣作用,了解其對農業技術的實際需要、技術轉移流程以及市場行情。提供良好的實踐平臺,為農業科技經紀人的發展創造條件。對農村科技協調員的培養要建立健全農村科技協調員的考核和激勵機制,明確農村科技協調員的職責與權利;建立“星級協調員”的考評制度,開設專項補貼,完善農村科技協調員培訓體系。采取“農村基礎教育和農業職業技術教育”相結合的模式來培養農業科技實用人才。農村基礎教育要從適應廣大農村發展生產、勞動致富、渴望人才的需求出發,將素質教育作為農村教育的重點,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提供人才保障。農業職業技術教育要使青壯年農民能接受不同形式的職業技術教育,從而掌握一定的勞動生產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學有所獲,學有所用。為形成重真才實學、重工作業績的用人標準,要建立以業績為重點,以品德、知識能力等要素構成的人才評價指標體系。一要建立科學化的評價標準。

根據研究領域和專業類別的不同,分別制定不同的評價認可標準,實現評價標準的科學化;二要運用靈活化的評價方法。遵循學術規律,改變評價周期過短和繁瑣的評價辦法。對具有特殊專業技術才能、獲得重大科技成果、作出突出貢獻、得到社會和同行認可的科技人員,可不受現行技術職務申報條件和程序的限制,采取更加靈活的方式進行評審。以聘期評價為主,取消各種不必要的評價、答辯和檢查活動。強化專業技術職務聘后管理,把任期考核結果作為專業技術人員職務續聘、升降、解聘及工資調整的主要依據;三要建立多元化評價主體體系。即在評價主體上要多元化,以用人單位評價為主導,以同行專家評價為主體,以社會中介機構評價為補充。在分配制度上,要充分體現人才的價值。要堅持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的原則,對在農業技術創新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中取得突出成績的人才和團隊實行重獎,加大宣傳力度,提升他們的社會價值,形成對科技人才尊重的濃厚社會氛圍。要堅持按勞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原則,按照崗位、貢獻大小、能力水平實行年薪制,給予高層次農業科技人才優厚的生活保障。要盡快改善農業科技人才的生活、工作條件,為農業科技人才創造寬松的環境,使他們潛心研究農業科技發展問題。各級財政每年要安排專項資金,專門用于農業科技人才的教育、培訓和獎勵。在收入分配上,要積極推行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辦法,分檔次提高科技人員的工資水平。制定優秀農業科技人才選拔管理辦法。對在農業技術開發、引進、應用、推廣實踐中勇于創新,做出較大貢獻的人員、獲得縣級(市、區)政府以上各級政府獎勵或榮譽稱號的人員可作為學科技術帶頭人培養。對提拔三農領域的領導干部,要面向基層農業優秀科技人才選拔。對在新農村建設中貢獻較大的農業科技人才,要優先推薦選拔到領導崗位上。

農業開發論文:云南農業科技文獻的開發利用

剛剛閉幕的九屆人大《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指出:“農業依靠科技增產的潛力很大,要調動農業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加強對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普及優良品種、推廣生產、加工、貯藏、保鮮等方面的先進適用技術。”這是非常正確的。我國農業的根本出路就是產業化、科技化、現代化。目前盡管我國農業科技水平比很多發達國家落后,但從絕對數量統計來看,我國的農業院校、農業科技文獻,還是相當龐大可觀的。如果能夠對此予以高度重視、利用、其效果是不言自明的。

當前的問題是許多新見解、新發明、新觀點、新成果還局限在實驗室里、課堂上、期刊著述中、圖書館內。廣大迫切需要脫貧致富、走向市場的農民又苦于找不到切實可行的理論指導,面對這種情況,作為擁有現代化設備、豐富藏書的農業高校圖書館,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理應承擔起開發利用農業科技文獻的歷史重任。本文試圖從云南地方農業科技文獻開發利用這個角度入手,結合云南農業大學圖書館所開展的這項工作進行分析研究。

1.云南農業科技文獻的獨特性

云南是一個農業省,85%的人口在農村,75%的國民收入、70%的財政收入和80%的輕工業原料都直接或間接來自農業。農業在云南國民經濟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云南地處云貴高原,又是多民族地區,自然條件與社會條件都十分復雜。山區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90%以上。高原獨特的立體垂直氣候明顯,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云南農業生產的地域性特征尤為突出。由于農業生產與自然條件密切相關,種植技術和養殖方法必須因地制宜。因此研究好云南,對于全國各種不同地區農業都會產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這也正是云南農業文獻的獨特之處。

云南農業科技文獻是記錄農業科技與生產實踐的載體。在內容上具有地方特點的天文、水利、自然災害、氣候、土壤、物產等資料,是反映云南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有價值的記載。一個學科的發展很大程度體現在其發表的文獻中。地方農業是進行地方農業科研的情報保障。科研課題的實用性只能建立在充分可靠的情報基礎上。云南地方農業科技文獻反映了云南農業科技生產的歷史、現狀、動態和水平,記載了大量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留存了無數理論方法、實驗數據和科學構思,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通過利用這一豐富的情報源,不但可以了解本地區農業科技發展的動態和趨勢,而且有助于研究全國其它地區農業發展的普遍情況,進一步促進教學、科研和推廣應用水平的提高。因此充分發揮地方農業文獻的優勢,有力地開發這一智力資源,對深化文獻情報工作,直接為農村經濟建設服務具有重大意義。

2.云南農業科技文獻書目控制的針對性

云南農業大學是一所多學科的高等農業院校,擔負著為全省培養農業科技高級專門人才,開展推廣農業科研、科技扶貧等重任,廣大農民迫切需要大量的農業情報信息。農業高校圖書館不僅是學校的文獻情報中心,而且也是全省的農業情報中心。云南農業大學圖書館館藏文獻較為全面地反映了云南省各地農業生產技術狀況以及種植業、養殖業的研究成果、實用技術和先進經驗。揭示出云南農業的地區特征與地方特色。針對我省特殊的省情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依靠我館54萬冊藏書,6388種期刊,4000多份內部資料的優勢,把分散在不同類型出版物中,不同藏書范圍內的云南地方農業文獻予以集中,加以報導。第一步就是對云南地方農業科技文獻進行專題書目編制工作,有針對性地全面揭示館藏,充分反映館藏特色,這樣不僅可以彌補現有檢索工具的不足,還可以提高文獻的利用率與查準率,具有較強的情報檢索功能。

云南農業科技文獻目錄的編制主要針對我校所開設的主干課和科研課題,包括糧作、經作、植保、園藝、畜牧獸醫等。為了方便檢索,目錄的編制體例依照《中圖法》農業科學分類表序列,目錄后附漢語拼音為序的著者索引。著錄格式完全依照國家標準檢索期刊條目著錄規則中析出文獻格式著錄,為建立云南農業文獻專題數據庫打下堅實的基礎,隨著信息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云南農大的圖書情報工作也將采用微機處理系統,加大信息容量,加快傳遞速度,增強圖書情報職能,提高服務能力,發展成以數據庫為核心,以數據通迅網絡為目標,兼有較強信息貯存和處理功能的信息檢索咨詢服務體系,目前主要是以數據庫使用為核心。

3.開發期刊文獻的重要性

期刊是重要的情報源,具有內容新、傳遞快、周期短、信息量大的特點。從已收集的云南農業科技文獻看,期刊論文占絕對數量,達90%。地方性農業期刊形式靈活、面廣量大、綜合性、時效性、地區性較強,它是本地區農業信息和科技成果的重要載體。從云南農大圖書館收集的3767篇云南農業科技文獻看,農學、植保、園藝三部分論文分布在79種期刊中,省農科院主辦的《云南農業科技》載文量最高,占30%;《云南農業大學學報》、《云南甘蔗科技》、《云南煙草》、《云南茶葉》、《云南熱作》……載文量依排序遞減。省內各地州發行的期刊如:《昆明科技》、《紅河科技》、《曲靖科技》、

以及省外期刊《西南農業學報》、《中國農業科學》《中國煙草》、《中國水稻科學》等也刊登云南農業科技文獻。從期刊文獻的內容分析,我省的烤煙、甘蔗、茶葉、水稻種植資源,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論文多,研究范圍廣。文獻發表的數量隨時間的增長而遞增。由此可以看出開發利用期刊文獻,引導讀者利用,對深化本省農業技術改革,科技興農都具有重要作用。4.利用本校文獻的實用性

云南農大的著者既是科技文獻的創造者,又是利用者。他們所生產的文獻主要特征是以提高教學質量、充實教材內容、完成科研項目為基點。所研究的課題與教學活動緊密結合、與指導學生課程試驗、畢業實習緊密結合。本校作者著述的論文反映了我校教學、科研水平,充分開發利用之,對于促進本省農業科學技術發展,科技扶貧、科技推廣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從本校著者所發表文獻的內容上看,側重于農作物、經濟作物、果蔬花卉的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遺傳育種、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發表文獻最多的是水稻病害研究、蠶豆病害研究、花卉病害研究等。這和省屬重點植物病理學實驗室建在我校有關。近年來云南農大著者發表的《云南農業生態》、《滇型雜交水稻》、《植物病原菌》、《云南甘蔗》、《云南蘭譜》等專著,以及多種自編教材都是教學、科研必不可少的參考資料,為了運用現代技術和科學方法開發本校教學、科研人員的論著及科研成果,云南農大圖書館正在自建《云南農業大學科技論文專著、專利、科技成果數據庫》預計收錄3000多條信息。我們認為要想持續性地補充數據庫內容,必須有可行的地方農業文獻呈繳制度作保障。 云南農大圖書館圍繞學校重點學科以及對碩士學位授予點的專業,開展定題、跟蹤服務,對所收集的文獻進一步深加工,撰寫了《略述蕎麥生產的現狀和開發利用》、《云南農業抗病育種研究近況》、《優質米生產現狀和開發利用概述》等三篇綜述性文章。以最實用的情報形式提供給用戶,均被國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其中《云南農業抗病育種研究近況》還被云南省農學會評為優秀論文。農大圖書館還開展了跟蹤本校重點科研課題,如:滇型雜交水稻及兩系利用,云南煙草品種資源的收集和綜合研究,云南水稻、煙草、馬鈴薯病毒鑒定,國際科技合作項目云南省及其英國中部土壤侵蝕率和土壤保持方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云南高原蘋果園昆蟲群落及害蟲防治研究等專題情報服務。將所收集的農業文獻以文摘或題錄的形式提供給用戶。此外還很注重情報服務投入、產出的效益分析,不斷總結經驗。

農大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和少、邊、窮地區。農村缺乏科技知識已成為阻礙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針對這種情況,云南農大圖書館在收集地方農業文獻的基礎上編印了《農業科技信息》,主要報道我校、我省農業科研、教學所取得的成果和科技動態,其稿件覆蓋面達60%以上。從本省實際出發,重點刊載具有云南特色的農業新技術、新方法,體現專業性、針對性以及結合農事季節的實用性的特點,到目前為止刊出60期,贈送省內外各科研單位、教學單位、農村基層單位,收到了大量的反饋信息,深得基層農技人員的好評。大學生利用節假期帶回家鄉,青年教師下鄉鍛煉、扶貧帶到農村,為廣大農民提供時效好、針對性強、信息量大、參考價值高的實用信息,為科技興農和科技扶貧服務。由此可見圖書館能夠通過對地方農業文獻的深加工,縮短與讀者需求的距離。

5.強化用戶情報意識的必要性

高校圖書館按照科學的編排方法,對地方農業文獻進行收集、整理、加工、濃縮,以目錄、索引、文摘、綜述、通報等形式,從一次文獻到二次文獻、三次文獻的開發,其最終目的是提供給用戶利用。因此用戶的情報意識和吸收情報的能力直接影響到情報產品的開發利用。

為了提高讀者的情報意識,促進用戶對情報產品的承認,更好地發揮地方農業科技文獻的情報功能,農大圖書館不但對本校師生進行文檢課堂教學,還在大學生社會實踐撰寫調查報告和畢業論文時進行必要的情報工作引導,如開設“題錄的特征及其情報價值”、“農業科技文摘的功能與寫作”、“云南地方農業文獻的重要作用”等專題講座。還通過答讀者問的方式對讀者進行輔助性培訓,編印《怎樣利用圖書館》手冊,在新生入學時進行學前教育。針對寫好畢業論文、科技論文、如何答辨等畢業生的實際問題編印了《農業科技論文寫作技巧和方法》。通過一系列的用戶教育,激發了大學生熱愛云南,立足農業的思想,使他們在農業產業化、科技化、現代化進程中作出更多的貢獻。

農業開發論文:生態旅游農業開發模式的研究

摘 要:生態旅游農業是一種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的具有休閑、娛樂、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態旅游產業。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它是將農業景觀、生態景觀、田園風光景觀的深層次開發與旅游業延伸交叉形成的新型農業開發模式。作者提出了生態旅游農業的內涵,并對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運行進行實證分析,總結其成功的運行模式與經驗,認為生態旅游農業是當前及今后我國農業發展的一種模式,建設生態農業科技園區是發展農業和旅游業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生態旅游農業 ;開發模式;實證分析

一、引言

生態旅游農業是一種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的具有旅游、休閑、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態文化旅游產業。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收入不斷增加,消費需求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加上政府積極宏觀引導,及時推出了“黃金周”節假日,為城鄉居民休閑消費提供時間保障,許多工商企業紛紛響應,加大投資力度,抓緊開發生態旅游資源,增加城鄉居民選擇的旅游天地。據統計,我國東部沿海省份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已見成效。如浙江金華石門農場的花木公園,富陽縣的農業公園,福建漳州的花卉、水果大觀園,廈門華夏神農大觀園,上海浦東孫橋現代化開發區等。廣東省已發展80多個觀光果園,每年接待游客400多萬,收入達10多億,有力地帶動了周邊農民致富。

二、生態旅游農業的內涵

1、生態旅游農業的概念

生態旅游農業是以農業生產為依托,使農業與自然、人文景觀以及現代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高效產業。它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僅指用來滿足旅游者觀光需求的農業;廣義的生態旅游涵蓋較為廣泛,主要包括“觀光農業旅游”、“休閑旅游”、“鄉村旅游”、“農村生態旅游”等不同概念,具體講是指在充分利用現有農村空間、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村人文資源的基礎上,通過以旅游內涵為主題的規劃、設計與施工,把農業建設、科學管理、農藝展示、農業產品加工與旅游者的廣泛參與融為一體,是旅游者充分體驗現代農業與生態農業相結合的新型旅游產業。

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第一,要有具備開發農業生態旅游的資源基礎。生態旅游農業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旅游觀光農業,必須建立在具有可供旅游觀光開發的農業資源基礎上,從而把農業資源轉化成旅游觀光資源,擴大農業資源的功能。第二,要突破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對傳統農業進行加工和包裝,把農業生產、科技應用、藝術加工和旅客參與農事活動融為一體,成為一種新型的農業生產經營形態,突破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第三,要以生態旅游為導向。農業生態旅游是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基礎上,拓廣了生態旅游觀光功能,巧妙利用城鄉各種差異來規劃、設計、組合而引起旅游者消費欲望。使旅游者親身感受和參與現代農業技術與生態農業等大自然情趣,把現代農業及自然資源景觀與旅游資源融為一體,最終達到生產、生活、生態的有機結合,既發展了農業,又保護了環境。第四,觀光農業旅游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伴隨著近年來農業產業化

發展的新趨勢,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人們關注的新興課題,而旅游業以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在此種情況下,經營者迎合當今社會人們追求“個性化”、“生態化”,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需求心理,把兩個領域有機結合起來而成為一個新的項目,是農業和旅游業的進一步延伸,也是農業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

2、生態旅游農業的特征

與傳統農業和旅游業相比較而言,生態旅游農業具有如下特征:

(1)功能齊全、雙重效益。生態旅游農業為旅游者提供了一定的鄉村空間,旅游者在景區內觀光、休閑、參與娛樂、品嘗美食。甚至親自勞作,既增長知識,親近自然,又陶冶情操。園區內還可舉辦節日慶典活動,加強游客之間感情交流,傳播信息,增進友誼,縮小差距。企業和農民則通過銷售產品,提供食宿服務和勞務以增加收入。

(2)保護環境、持續發展。觀光農業的建設嚴格按照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的要求進行生產,只允許在殘留有害物質規定標準范圍內適量的使用化肥、農藥,其產品為無公害的、安全、營養的綠色保健食品,大量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生態環境優美,生物多樣性在這里得以充分體現,植被覆蓋率也大大高于一般農區。這種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利用相結合,適當注重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的做法,遵循了農業發展的規律,符合農民的利益,使農業走向一條健康的持續發展道路。

(3)回歸自然、身心享受。工業化的飛速發展導致城市污染的加劇,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使人們的精神日趨緊張,人們渴望親近自然,回歸自然,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和享受。生態旅游農業滿足了城鄉居民的這一要求,它用生態學、美學和經濟學理論來指導農業生產,通過合理規劃布局,自然調節和人工調節相協調,使農業生態系統進入良性循環,具有生產、加工、銷售、療養、旅游娛樂等綜合功能。農業與旅游業的結合不是簡單的轉換,而是把農業中(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牧業、漁業等)具有旅游資源部分的功能進行整合發掘和利用,使它充分滿足人們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個性化需求。

(4)科技特色、高效農業。生態旅游農業具有高科技特色,它是“三高”農業的具體體現,尤其在一些大型觀光農業科技園區,大片土地通過平整與規劃,用先進農業技術進行開發,由掌握先進技術的人來管理,造成具有相當規模、各具特色的農業整體,成為具有較高的先進農業技術支持和科學管理手段的新型農業。這種農業不論在優質品種、栽培管理技術還是在農業生產工藝、景觀外形外貌等方面都是棋高一籌,是一般大田農業區無法比擬的,游客在這樣的環境中游覽,不僅賞心悅目,還能學到科技知識,產生深刻印象。

3、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布局原則

(1)因地制宜。農業生產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合季節性,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必須根據各地區的農業資源、農業生產條件合季節特點,充分考慮其區位條件合交通條件,因地、因時制宜,突出區域特色。

(2)盡可能與旅游業相結合。充分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區和景點,擴大和增加觀光農業項目,通過相互帶動作用,發展農業與旅游業合一的新型產業。

(3)充分考慮客源市場。發展生態旅游農業首先安排在大城市郊區和經濟發達的地區,這里的人們對觀光農業的要求強烈,經濟條件可能,交通比較便利,發展生態旅游農業的條件比較優越。

(4)必須搞好基礎設施建設。首先搞好交通、水電、飲食、住宿等基礎設施,設計專門的旅店、餐廳、農宿以及娛樂場所和度假村,開發具有特色的農副產品及旅游產品,以供游客觀光、游覽、品嘗、購物、參與農作、休閑、度假等多項活動。

(5)與農村建設規劃相結合。要搞好農村居民點和道路規劃,合理開發和整治土地,改善農村環境,在保留歷史民俗農舍的同時,興建體現觀光特色的農村新民舍,以供游客觀光旅游。

三、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開發實證分析

珠海市生態農業科技園是一個集農業高新技術引進、開發與生產、加工、出口以及觀光旅游為一體的外向型農業科技園。該中心是在原珠海農科所基礎上僅憑5000元流動資金起家,園區現已發展集科研、生產、商貿、旅游、教育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集團化科研經濟實體,2001年該中心的科技創收就達5000多萬元,旅游收入1000多萬元,出口創匯達860多萬美元,成為目前我國最具實力的外向型農業科技園區之一。

1、區位與市場分析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的建設,區位優勢比較明顯。珠海地處富饒美麗的珠江三角洲,陸地與澳門相連,有二個口岸可直接與澳門通關。水路與香港相通,行船只需1小時。離廣州、深圳不到2小時的車程。京珠高速、珠海機場、珠海港、九洲港構成了陸、海、空的立體交通。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地處珠海的城鄉結合部,環境優美,面積廣闊、交通便利,基礎條件十分好,從交通上來說,從園區到市區只有10分鐘車程,并且已開通了公共汽車和觀光巴士,市政府于2002年底修通4車道的旅游景觀路直達園區的門口,交通非常便捷。從地域上來說,園區的核心區2000畝,已成為永久性的農業科研用地并辦妥了征地手續,領取了土地證。市政府還給園區預留了1500畝的土地,可以作為第二期的開發用地。

2、設計景觀的理念分析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在策劃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學、培訓、商貿的概念,即達到“一區多園、一園多用”的目的。園區策劃者認為,旅游的概念很廣泛,只有差異才是最好的旅游資源。人們出國考察或旅游就是看他們從未看過的東西,正如外國人看長城,我們去埃及看金字塔,都常有一種非常想看的沖動。農業科技園區發展旅游業,就在于它可以通過現代農業的新品種、新栽培模式與傳統農業不同來顯示出差異,加之把其藝術化處理,就成為非常好的旅游產品。所以,制造差異就可能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市場,并且這種旅游還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優勢。

正是源于這種理念,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在建設初始階段。就把旅游的理念融了進去,每建設一個溫室或安排一個項目,他們都考慮到了生態、環保、休閑觀光、教育培訓、商貿銷售等因素。并且做到了園區一邊建設、景點一邊可以開放,2002年該園區就接待了來自我國外的賓客30多萬人,旅游創收超過了1000萬元,占園區總收入的1/4。入園的游客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個市場,人流帶動了物流。園區內生產出來的花卉、種子、種苗、果蔬,就地成了商品。并且這些商品的銷售價格都高于外邊的市場。比如,該園區在溫室里栽培的小番茄,一般來說,農貿市場銷價為5元/斤,而在園區內則可銷售到15元/ 斤,客人不嫌其貴,就在于它是一個特殊的旅游產品。游客一般都有花錢的心理準備,但一定要花得開心,所以只要產品的質量好,加上銷售的方式奇特,他們是可以接受的。因此,該園區栽培的番茄不是摘下來賣,而是長在溫室內,掛在藤上賣。如果一家三口來旅游,小孩子都樂意到大棚去摘番茄了,一邊摘一邊吃,一直到摘了滿滿的一袋才罷手。而父母看到小孩如此投入,心里也樂開了花,再高的價格也會買,這正是體驗經濟的所在。可見旅游開發,必然會帶動商貿的發展,真是一舉三得。

3、開發生態旅游農業資源的策略和措施

(1)更新策劃理念,走企業化、市場化發展之路。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根據自己的地域優勢和產業優勢以及園區所擁有的有利條件,在主導產業上選擇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設施生產,在策劃的理念上注入了旅游、休閑、示范、教學、培訓、商貿的概念。把差異作為最好的旅游資源加以開發,通過現代農業的新品種、新栽培模式與傳統農業的不同顯示出其差異,達到開拓市場的目的。

(2)產學研緊密結合,多層次、多元化發展。一方面,園區自身就是一個農業科技研發、產業化拓展的孵化器,通過其示范、推廣和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地區千家萬戶的農民進入了產業圈。另一方面,園區也積極的與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聯合開發高新技術。

(3)以科技為本,優化資源配置。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經過多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發展優勢,確定了獨具特色的科研發展方向、主導產品和技術定位。在技術定位上實施自有技術與引進技術相結合的戰略,注重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在主導產品上發展本土品種與引進西洋品種相結合,既不斷培養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種,也不斷從國外引進新品種,為園區設計獨特的生態旅游景觀提供了技術支撐。

(4)建立配套完善的旅游設施。利用設施農業和先進的生產模式,種植瓜果、蔬菜、花卉等近1000個品種,創造出新、奇、特的觀光效果,并配套建立了相應的旅游設施“農科之窗”、“荷塘觀賞”、“八卦田園”、“野菜園”、“水車陣”、“垂釣走廊”、“珍禽園”、“沙漠植物園”、“心靈茶莊”等一大批集科研、環保、生產、旅游于一體的生態園林景觀,吸引了大量的境內外游客。

四、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開發的經驗與啟示

1、理念創新。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從籌建就樹立了“差距產生效益”的新理念,并認真思考如何尋找和利用差異來改造傳統農業。他們通過尋找自然資源、農業產業、區位優勢等方面差異點來營造新的生態旅游景觀,打造園區獨特的品牌。例如園區于2000年元旦至春節在園區成功舉辦珠海首屆南瓜文化藝術節,展示了全世界數百個珍、奇、特、新的南瓜品種,大的如大鼓,重達100多公斤,小的如雞蛋,輕才20克,黃、白、紅、綠、青、藍、紫七彩繽紛。進入南瓜園仿佛進入了南瓜大千世界、南瓜的藝術殿堂。南瓜節開幕一個月,創下門票收入130萬的記錄,由此也帶出了一個新的產業——觀賞玩具南瓜規模化生產。這樣通過理念創新,運用農業高新技術開發新品種,利用生態學和景觀學原理精心設計各種差異化的景觀和景點,打造出一個融“自然美景、現代科技、人文情懷”的生態旅游區,豐富和發展了農業和旅游的內容和新領域,找出一條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道路。

2、制度創新。一是科研管理體制創新。首先,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打破傳統立項方式:不搞純理論的基礎研究。其次,科研立項與市場供求密切結合,由市場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第三,完善對科技人員和項目承擔單位的激勵制度,對于課題成果的產業化效益,實行“技術折股,按比例提成”的激勵機制。第四,建立起課題組成員課題研發的風險金制度,以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率。二是用工、分配體制創新。該科技園區作為事業單位,存在多種形式的用工制度(如編內人員由財政負擔工資,編外人員由企業自收自支)。通過大力提倡績效工資,形成報酬級差,混淆用工身份,建立崗位津貼和獎勵制度,對承包部門實行“定職能、定崗位、定編制、定工資總額”的“四定”改革,將津貼和獎勵與個人的工作崗位和業績掛鉤,按勞分配,多勞多得,拉開檔次,園區內崗位競爭意識、危機意識得到進一步的強化,使該園區逐步向現代企業用工制度方向邁進。

3、組織創新。珠海農業科技園內實施的是一種將科研、生產、示范推廣、科普教育、觀光旅游及貿易緊密結合的戰略。因此在園區的組織結構上也具有其特殊性。具體組織架構如下:

一是園區運作的管理機構。珠海農業科技園建立了園區辦公室,負責統一協調園區的各項工作,包括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對外聯絡、招商引資、項目監督、后勤服務等管理工作。

二是科學決策的專家機構。農業園區的運作還必須建立各類專家決策機構,以對園區的重大項目進行咨詢、決策。珠海農業園區采取緊密型的專家依托機構與松散型的專家群體相結合的方式。如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建立了較為緊密的業務關系,把廣東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中山大學、珠海大學園區作為技術依托單位。在重大項目的申報、規劃、實施之前,均要征求這些院校專家的意見。而對于一些階段性或臨時發生的問題、項目,則采取專家會議或專項邀請專家具體解決實際問題的做法。

三是項目創新的研發機構。珠海農業科技園區是以名優花卉、特色蔬菜、南亞熱帶水果及觀光農業為主導產業的園區,因此設立了與項目相關的研發機構,如分子生物學研究室、組織培養研究室、育種中心、蔬菜研究室、觀賞植物研究室等,負責園區內各種技術攻關、產品開發,并完成國家、省、市各種科技攻關項目。

四是項目實施的企業管理機構。珠海農業科技園區設立了生產部、設計部、綠化工程部、餐飲部、旅游部銷售部等機構,專門 負責產品的開發、項目的承接、實施和運作,是直接產生經濟效益的部門。主導產品的技術支撐來源于研發機構,實施部門視為生產性機構。

五是成果推廣的網格系統。園區設立了技術推廣部,主要任務是推廣、普及農業高新技術,配合當地農業部門抓好各項農業技術服務工作,同時組織科技人員深入項目區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及時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保證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同時還在當地的農業產業區建立示范基地,從產前提供種苗、產中指導、產后回收產品,實行一條龍服務,解決了農民的技術、資金和市場問題。

六是科普教育的培訓機構。園區建立了培訓機構,一方面采取各種形式對農民和農業技術干部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確保各項高新技術措施在生產中得到落實,也負責對來園區學習、參觀學生的農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同時還與珠海市電視大學、珠海市職業中學聯合開辦了園藝花卉大、中專班,為當地城市美化培養中初級技術人才。園區現在不僅是科研、示范的基地,同時也是“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廣東省德育教育基地”、“珠海市農業科技干部再培訓基地”、“珠海市中小學生的農科教實踐基地”等。

七是市場接軌的營銷網絡。園區在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成立了永源公司、金波公司、生力公司及銷售中心,專門負責國外市場的開拓,各個產品均形成了銷售的網絡,為中心的產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2002年園區的出口創匯達860萬美元,年旅游收入達1200萬元,生產性收入達4000萬元。

4、科技創新。科技是園區發展和壯大的動力源泉,園區非常重視科技創新工作。

一是確立主導產業,發展與之相關的技術和產品。通過對珠海區位優勢、氣候優勢、資源優勢及市場需求的認真分析,珠海農業科技園區確立了以名優花卉、特色蔬菜、優質種苗和觀光農業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方向,并以此為目標建立相關的農業技術體系。由于主導產業和相關技術體系的建立,促使珠海農業園區的發展目標明確,各個主導產品均按既定目標實施。如:名貴蝴蝶蘭在園區的年生產量已達120萬盆,組培苗達300萬株,成為國內最大的蝴蝶蘭生產基地之一,成為園區強大的經濟支柱。

二是實施自有技術與引進技術相結合的戰略。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認識到國際市場競爭的嚴峻性,不僅注重開發具有自有知識產權的技術,如甘茶蔓高產種植技術、保健植物加工技術、名優花卉的優質高產技術等,同時還不斷引進和發展國外先進的技術和手段,如無土栽培技術、設施農業技術、基因工程技術、細胞工程技術,形成了在國內外均具有競爭力的技術資源體系,為技術創新奠定了基礎。

三是發展本土品種與引進西洋品種相結合。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近幾年一方面不斷培養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種,如本地南瓜、豬籠草、樹仔菜、荔枝、龍眼等,也不斷從國外引進新品種,并進行試驗、篩選、鑒定,確定了一系列蔬菜、花卉、水果名優品種,為加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實現產業化提供了豐富的品種資源,也為園區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提供了廣泛的資源。在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珠海高科技農業園區送展的產品一舉奪得廣東省瓜果類金、銀、銅三個大獎,在第四屆中國(廣州)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上,珠海園區設計建設的“奇異瓜果園”獲得“室內藝術園景設計大獎”,種植數個特優品種獲得園林精品的單項金獎、銀獎和銅獎等殊榮,說明園區在品種的研究上處在國內同行的先進水平。

四是短期性項目與長遠性項目相結合。如近兩年珠海農業高科技園區根據市場的需求,在春節、國慶節、元旦等重大節日時,引進種植了郁金香、百合等花卉產品,獲得了時效性的經濟效益。同時,園區也十分注重與園區科技的長遠發展規劃和目標緊密相關的項目,它們或許短期內見不到效益,如:組織培養、育種、基因工程等是一些投入大、收效慢的項目,但它卻是園區發展最具生命力和創造性的部分,因此,珠海高科技農業園區每年投入近百萬元用于該類應用基礎項目的研發,現在各類名貴花卉的無性繁殖系統和各種樣品的分析測試手段已經建立,為園區科技發展儲備了充足的項目。

五是完善科研設施,努力創造項目實施的設施條件。要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農業技術和品種,就必須擁有與人才、項目相適應的先進儀器設備,以確保項目的高質量、高水平和高效益。近年來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投入了300多萬元,購置了國際一流的儀器設備,建立了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組織培養室、分析測試室,形成了在珠三角乃至全國農業園區具有競爭優勢的實驗設施,為吸引人才、實施項目、創立品牌奠定了設施基礎。

六是建立科研+公司十基地十農戶的科技推廣體系。為了實現園區這一目標,珠海農業科技園經過幾年實踐,摸索了一條科研+公司十基地十農戶的模式,即將基地建立在珠海斗門農民的土地上,實施產前提供種苗、肥料、農藥,產中指導農民技術,產后回收產品的一條龍服務,將科研成果、技術、種苗與農業生產和市場緊密結合,形成規模化的農業產業鏈,用科技和市場帶動農民致富。目前該基地已經將綠色蔬菜出口到澳門及珠海市的各大機關、超級市場,創造了良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七是重視信息系統的建立,隨時掌握科技的發展趨勢。珠海農業科技園在信息系統的建立上,不僅注重國內科技期刊和資料的收集,建立了園內圖書資料室、科技檔案室,還為各個職能部門、主要科技人員均配備了計算機,充份利用國際互聯網系統搜集國內外科技信息,同時還建立了園區自己的農業科技網站,這些均為科技資源的搜索、電子商務的運作、項目的國際化奠定了信息資源的基礎。

5、模式創新。通過幾年的實踐,珠海農業高科技園區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摸索出了一套混合型的管理模式,即在園區的管理上,有民營企業的做法;有外資企業的管理;還有領導的個人魅力和格化的管理。為此,稱之為“混合型”的管理模式。

一是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管理模式。珠海農業高科技園區在宏觀管理上,注重分析國內政治、經濟形勢,及時調整經營戰略;在重大科研項目上對人財物進行宏觀調控,集中有限的資金,進行投入、集中的打殲滅戰。在微觀上按照市場規則進行運轉,采取目標管理,放權讓利,各自經營實體實施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政策,充分調動了園區企業和員工的積極性。

二是充分發揮機制靈活的優勢。園區借鑒民營經濟機動靈活,果斷決策,管理到位的管理優勢,為我所用,提高效率。這一管理模式對領導層、決策者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園區領導們敢于負責,善于拍板,不錯過任何機會,給投資者十足的信心和優質服務,有利地吸引了眾多的投資者。如該園區領導們在與臺灣商人談判合作規模化開發蝴蝶蘭花項目的過程中,無論對方提出什么問題,馬上作答。雖然投資額在1000多萬以上,但只用了2小時便簽訂投資協議,一個星期后開始興建,三個月開始產出,速度之快,連臺商都感意外。

三是注重吸收國有企業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優勢。在吸取民營企業管理先進經驗的同時,同時注重吸收國有企業好的管理模式。國有企業組織健全,規范經營,依靠群眾,充分發揮黨團、工 青、婦衛等組織的作用,強化各部門的功能,特別是把人的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來抓,這些都是農業科技園在管理上要借鑒和吸收的。

四是注意是借鑒臺資企業的管理模式。臺資企業具有很強的管理優勢,他們在管理理念上比較先進,完全是按照現代企業的要求,制訂出既先進、又科學的管理制度。臺資企業注重市場調查預測、控制成本核算、保證產品質量、做好售后服務、重視人的作用。這種經營策劃的理念值得學習。如園區在與臺灣商人合作生產蘭花的項目運作過程中,確實學習到了臺商的精明能干,信息靈通,善于控制成本,精于開拓市場、敢于大膽投入,市場占有率高等先進的管理方法。

五是充分發揮領導集體或個人的人格魅力。要管理好一個園區,還應強調領導或領導集體的個人魅力和人格化的管理,樹立領導威信很重要,企業員工對他的主管有點崇拜也并沒有害處,但不應搞個人崇拜。當然,領導的威信或他人對你的崇拜都應建立在領導的個人魅力、人格化的基礎上,即領導政治上的成熟、業務上的精通、懂得領導藝術、率先垂范、關心同事、以人為本,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整體,什么樣的困難都可以克服。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創出了品牌,創出了效益,走出了一條特色的路子,這無疑與領導層的威信有著很大的關系。

五、結論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根據自己的地域優勢和科技優勢以及園區所擁有的有利條件,在策劃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學、培訓、商貿的概念,把差異作為最好的旅游資源加以開發,通過現代農業的新品種、新栽培模式與傳統農業的不同顯示出其差異,選擇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設施生產作為主導產業,走出一條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新路子,并通過其示范、推廣和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地區千家萬戶的農民致富。這一案例的實證分析表明:一通過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可以產生獨有的農業要素差異,可以發展為新型的特色主導產業;二適應消費層次的深化和生態保護的需要,農業的性質發生巨大變化,它已經成為具有多功能性的產業,農業將成為體驗經濟的主導產業;三有效的經濟組織是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科技園區作為現代農業和旅游業交叉的載體,是一種新型的經濟組織創新,它將成為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主流。四是人力資本由于其在思想理念、信息資源、現代管理、風險投資等方面的優勢,將在農業科技園區的建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農業開發論文:論水土保持與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

摘要:金沙江流域光、熱、土地等自然資源豐富,已經引起各方面關注,正在進行農業綜合開發。由于特殊的地質構造和特定的自然地理環境,其開發必須搞好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的基礎和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是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的道路。

關鍵詞:水土保持 農業綜合開發 生態農業

金沙江發源于青海省,全長2308km,在云南省境內河長1560km,流域面積10.91萬km??2??,人口1300萬人,占全省人口的34%,現有耕地88.3萬ha,占全省耕地31%,可開墾荒地8.03萬ha。金沙江河谷豐富的光、熱、土地資源,眾多的礦產和優勢的水能資源,被譽為“大西南的聚寶盆”。金沙江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和豐富的資源優勢,已成為國家和云南省經濟開發的重要區域,從1994年起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已經拉開序幕,尤其是自麗江縣塔城至永善縣黃華鄉,河長1305km,4465km??2??內的干熱 河谷區(即海拔小于1500m地區)的16個縣市是開發的重點。現就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中有關水土保持問題,提出一些看法,進行討論。

一、自然概況

1、區位與地貌

金沙江流域位于云南省北部,其地理座標為99°00′-105°8′E,24°28′-29°15′N。行政區域有迪慶、麗江、大理、楚雄、昆明、東川、曲靖和昭通八地、州、市的47個縣、區。流域西北部為橫斷山脈,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峰海拔為麗江縣境內的玉龍雪山,海拔5596m,最低點為東南的金沙江河谷,海拔1016m,境內高峰林立,以山地為主;流域東北部為云貴高原的北緣,地勢南高北低,以中山山原為主,最高山峰是東川市境內的拱王山,海拔4247m,最低點是水富縣金沙江水面,海拔267m,地勢起伏大,“V”型谷多。流域內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積占總面積的38.9%,地處橫斷山脈的迪慶州、麗江地區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積高達62.1%和45.2%;東北部的東川市、昭通地區也分別達到62.5%和43.8%;處于流域中部的昆明市、楚雄州、大理州、曲靖地區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積占21.3─33.6%??[1]??,可見本區地形地貌之陡峻。

2、地質構造與巖性

本區地質構造復雜,巖性多變,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有滇藏“歹”字型構造,賓川-??程海斷裂、元謀--綠汁江斷裂、普渡河斷裂、小江斷裂和巧家一蓮峰斷裂等,境內斷裂廣泛分布活動強烈,地震頻繁而且烈度大,對山體穩定有較大影響??[2]??。本區地層古老,古生代、中生代地層均有出露,巖性多為砂巖、頁巖、玄武巖、石灰巖和第四系松散堆積物。砂巖呈紫紅色泥質膠結,極易風化;頁巖具有明顯的薄層理,多為粘土質頁巖和砂質頁巖,透水性小,易風化呈碎片;玄武巖具有氣孔狀結構,裂隙發育,表層易風化;石灰巖具有可溶性;花崗巖具有原生裂隙,易風化;第四系堆積物易被流水侵蝕沖刷,構成泥石流豐富的固體物質來源。在地層和巖性組合上,往往又是軟硬相間,抗侵蝕能力弱,在陡峭的地形條件下和森林植被破壞后極易造成水土流失并惡化為滑坡和泥石流。

3、干濕季節分明,降水集中

本區雨季一般為5─10月,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時85%以上,降水量有隨海拔增高而增多的趨勢,山區降水量要比壩區、河谷區多。由于全區地勢高差懸殊,局部地區容易形成控制面積小,歷時短促,降水強度大的單點性暴雨,從而激發滑坡泥石流暴發。

二、水土保持是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的基礎

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主要是土地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問題。這些資源的開發將對這一區域的生態環境產生重大影響。然而,開發資源、發展經濟是人類長期執著的要求,通過資源開發,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對于流域區內貧困人民群眾盡快脫貧致富,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共同富裕是十分重要的大事。但是,任何資源的開發,必須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需要構成危害。這是人類經歷了長期成功與失敗的教訓,從漫長的痛苦中得出的劃時代抉擇??[3]??。鑒于金沙江流域特定的地理環境和特殊的地質地貌因素,在進行農業綜合開發時,一定要把搞好水土保持放在首要地位,這是農業綜合開發的基礎,原因有三條:

1、流域內土壤侵蝕嚴重

主要表現在侵蝕面積大和潛在危害大這兩方面。據1987年遙感資料表明,本區土壤侵蝕面積達46922.62Km??2??,占流域面積42.7%,見表1。尤其是海拔1500以下的河谷區及其支流,土壤侵蝕更為嚴重,據16個縣(市)資料表明,土壤侵蝕面積大于土地面積45%以上的有12個縣(市),占75%。元謀縣高達74.4%,見表2。屏山水文站的泥沙有68.1%來自攀枝花市以下河段,河段含沙量呈上升趨勢,見表3。

潛在危害大主要是金沙江流域尤其是目前重點開發的干熱河谷區有效土層的厚度淺薄,土壤母質多為第四紀殘坡積層,侵蝕模數大。加之山高谷深坡陡、降水量少,蒸發量強,年干燥度大于1.5,旱季干燥度4以上。焚風效應明顯。森林植被以稀樹灌木草叢和禾本科草叢為主,覆蓋率低,農村燃料缺乏。斜坡物質穩定性差,一旦某要素被破壞,旱洪災害頻繁。據考察,全流域五十年代,五年一旱,到八十年代變為三年一旱;洪災從8─9年1次,縮短到4 ─5年1次。地處東川市境內的小江,兩岸泥石流由五十年代的38條,發展到八十年代的107條,1971─1978年共發生泥石流173次,而1979─1985年共發生泥石313次,而且規模越來越大。每到雨季,山體滑坡、巖體崩塌和溝岸瀉溜等屢見不鮮,堵江斷流現象時有出現。昆明市松花壩水庫,六十年代進庫泥沙平均為5.2萬t/a,七十年代進庫泥沙平均為7.3萬t/a,八十年代進庫泥沙平均為13.2萬t/a,大大縮短了水庫使用壽命。昭通地區的巧家縣,1950年有山泉3020個,到1981年已干涸708個,縣城大龍潭流量六十年代為0.14m/s,八十年代已下降為0.097m/s。

嚴重的土壤侵蝕,使土地耕作層變薄,肥力下降,地力衰退,農業生產水平低而不穩。農業生產長期處于“大災大減產,小災小減產,風調雨順增點產”的局面。生態環境的惡化,制約著這一區域經濟的發展,是這一區域貧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2、地質構造復雜,山地災害嚴重

本區有眾多的斷裂帶,特別是深大斷裂帶及其派生的次一級斷裂帶,常常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災害的活動區。據方光迪、張信寶調查,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內)分布有滑坡、泥石流災害點999處,其中滑坡、崩塌447處,屬大型滑坡、崩塌有114處,中型294處;發育泥石流溝552條,屬大型中高頻率泥石流溝66條,主要分布在主河道兩岸及支流臘普河、金棉河、黑穗河、龍川江和小江流域,活動頻繁,危害嚴重??[4]??。本區新構造運動強烈,地震頻繁,地震降低了巖石強度和山坡穩定性,地震后往往伴隨水土流失。又據云南省氣象局1950─1980年30年資料統計,金沙江流域,發生較大的洪旱澇風等災害1363次,其中水土流失嚴重的昭通地區和東川市,發生災害的次數是其它地區的2.4倍,農田受災面積日趨擴大??[1]??。

3、生態環境脆弱

本區是由青藏高原向云貴高原和云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是地質環境脆弱帶,也是生態環境脆弱帶。山地垂直自然帶幅窄,遞變急劇,微域差異顯著,使每一個垂直自然的環境容量小,經不住外界沖擊。加之地勢高亢,坡度陡峭,地質結構松散,在這種地質地貌條件下所形成的環境和農業生產對外界干擾的敏感性強,自我調節、自恢復能力差。本區礦產資源的大量開采,將對地表、沉積圈和一些自然地質作用的影響日益增強;礦產資源的采掘、挖空和爆破,使地表靜壓負荷、動壓負荷的產生和變化,導致或誘發構造應力狀態的變化和重新分配??[5]??,地質環境受到破壞。

三、水土保持是金沙江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

如前所述,由于金沙江流域土壤侵蝕嚴重,地質構造復雜,山地災害頻繁和生態環境脆弱,因此,在開發的同時必須十分注重環境保護和治理,融開發與保護治理為一體,納入綜合開發的具體內容。地處金沙江中游的迪慶州和麗江地區生態惡化,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金沙江沿岸幾乎全是裸露荒山,雨季頻繁出現的山體滑坡造成大面積泥石流,挾帶泥沙沖入金沙江;著名的瀘沽湖已受到旅游業帶來了污染和沿湖植被破壞導致的大面積水土流失的危害,程海沿湖養殖場污水不加處理直排入內,加速了水體富營養化??[7]??。土地資源開發、礦產資源開發和公路、鐵路建設等都一定要有水土保持方案并堅決付諸實施,同步進行。提倡開發與治理相結合,以開發促治理,以治理保開發,在治理中求發展。追求經濟效益必須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搞好水土保持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核心。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認真對待,協調好各方面的因素,將各項開發項目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形成系統的最佳整體。否則,就會顧此失彼或相互制約或被抵消,起不到綜合開發之目的,寓環境保護于資源開發之中,以良好的生態環境支撐經濟發展,又以經濟發展帶動環境建設,使兩者達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用持續發展的觀點看,促進社會進步和文明,是人類追求的長遠目標,發展經濟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而生態環境效益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保障,是基礎。不能只追求眼前的經濟效益,急功近利,而損害持續發展的長遠利益。只有搞好了水土保持,這一區域的經濟增長才能持久;不注意水土保持不僅危及本區域人民利益,而且對長江中下游帶來危害。只有搞好了水土保持,才能使金沙江流域的環境質量得到提高,最終實現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

水土保持主要包括坡地改梯地、興修農田水利、植樹造林、改良土壤等。金沙江流域坡耕地多,土層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糧食產量低而不穩。以坡地改為梯地為重點,集中成片地進行坡地改梯地和坡面水系建設,使耕地土層增厚,蓄水能力增強,溝、凼、池配套,形成有效的防護體系,既減少地表徑流使土壤不受沖刷,又攔蓄了水源,減輕了水土流失。興修農田水利,可以促進環境的改善,保障農業穩產高產,又提供了較好的生產生活環境,改善了人們的生存條件和脆弱的生態環境。植樹造林是確保農業開發持續開發的綠色屏障,是金沙江環境建設的主體。改良土壤主要是實施有機肥耕作法,橫坡聚垅免耕法,充分發揮用地養地的作用,這是山區防止土壤侵蝕和污染的重要方法。在某種意義上講,水土保持就是金沙江流域環境保護和建設的主要內容,搞好了水土保持才能較好地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才能做到生態環境好轉,山地災害減少,土地生產力提高,環境容量擴大,整體效益顯著。

四、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是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的道路

農業綜合開發的目的不僅要使流域內廣大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而且要使這一區域的社會經濟、生態環境持續發展和不斷好轉,以及不損害子孫后代的利益為宗旨。因此,必須探索資源開發利用更為合理,生態環境更穩定安全的持續發展的方法。最近興起的“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6]??,可供我們借鑒。

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的含義是:以強化降水就地入滲防治水土流失為中心,土地資源合理利用為前提,以建設基本農田、植被和發展經濟林果、養殖業為主導,達到農、林、牧、果綜合發展,生態經濟良性循環為目的。

金沙江農業開發(尤其是干熱河谷區)的指導思想應該是:以生態經濟理論為指導,順應自然規律,做到開發與治理保護相結合,使綜合開發區農業生產持續發展,生態環境不斷好轉。既充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增加收入,滿足人民生活需求,又不給后代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帶來憂患。對于地形地貌變化復雜,地質構造運動強烈,氣候類型多樣,土壤種類繁多,人口素質差異大和社會經濟條件不平衡的金沙江流域來說,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不可能是一種模式,應該是多種模式。這就需要加強科學研究和試驗示范工作,及時總結各地經驗,分類指導,才能使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健康發展,起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就金沙江廣大山區來說,農業綜合開發要實行治水改土與造林綠化相結合,搞好水平梯地(田)建設,固定基本農田并使其向高穩產農田方面轉化。據調查,水平梯地比坡耕平均減少徑流72.2%,提高土壤含水率32─40%,耕作層的土壤機械組成中小于0.01mm的粘粒增加1─3%,減少土壤沙性,提高了保水保肥能力;梯地蓄水保土后增產糧食一般65%以上,從長遠看,只有走生物水(植樹造林),土壤水(改良土壤),工程水(農田水利)“三管齊下”,和推廣農業新技術新方法,調整產業結構,合理利用土地,逐步做到宜農則農,宜牧則牧,宜林則林,宜果則果,才是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的主體。要加強水利、林業、農業等部門的協作,做到工程、生物、農耕三大措施一齊上,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一起抓,融農業綜合開發與水土保持為一體,并轉化為具體的政策、措施和行動,加以有效地實施。另外,要和控制人口增長與普及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結合起來,正確處理好人口、環境與資源開發的關系,強化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和資源管理的政策法規,才會使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向著可持續發展方向深入,實現21世紀議程。

農業開發論文:淺談山區農業綜合開發的治水方略

摘要:山區農業綜合開發的治水方略應以小流域為單元,實施山水林田路統一規劃,攔蓄灌排節綜合治理,需排則排,需灌則灌,需路則路,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關鍵詞:山區 農業 開發 治水方略

一.探討山區農業綜合開發治水方略的必要性

我國是多山的國家,山區面積占國土面積的69%,山區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56%。山區是中國的資源寶庫和大江大河的源頭,全國90%的林地、77%的草場、76%的湖泊和98%的水能都集中在山區,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山區也是我國生態系統脆弱、水土流失嚴重、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全國3000萬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山區。

我區山區面積為700平方公里,占全區面積的60%;山區農民有25萬人,占全區農民的55 %。2003年全區農民人均收入3215元,其中平原區農民人均收入3852元,而山區農民人均收入只有2480元。我區歷屆黨委、政府都非常重視山區建設,各種形式的山區開發也由來已久,但目前山區的經濟發展仍相對滯后,是我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工作中的難點、重點。山區在我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沒有山區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區的現代化。

水是制約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了水,山區就有了生機;有了水,也就解決了農業的基本生產條件。旱、澇、堿等自然災害,都與水有著直接的聯系。水利建設是農業綜合開發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農業綜合開發中水利項目投資歷來占大頭,可以說做好了“治水”這篇文章,也就抓住了農業綜合開發的關鍵。而山區農業用水的問題更加突出,農作物既受旱魔的威脅,又遭洪水的踐踏,山區農業生產條件更加脆弱。我區的山區分布于濟南市區南部,屬于泰山北脈延伸的低山丘陵地帶。最南部為花崗片麻巖,其它多為石灰巖。由西到東分別與長清、泰安、章丘打界,包括仲宮、柳埠、高而、西營、繡川五個鄉鎮全部及港溝、彩石、孫村的南部。

農業綜合開發是我國支持“三農”的重要方式。自1998年起,我區按照先易后難的順序,優先在境內平原地區開展了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已取得顯著成效,近年來又把目標轉移到山區。山區地面起伏,坡度大,溝壑多,不能照抄平原地區“天成方、樹成行、渠相通、路成網”的模式,而要根據山區的地形地貌、地表巖性,按照排除農業生產的障礙性因素,實施農業綜合開發。

由于自然條件的制約,我區境內的山丘地區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加強山丘區農業綜合開發,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區域共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戰略措施。探討山區與平原區治理措施的異同,特別是水利建設的異同,建立山區不同類型區的水利建設模式,對于下一步指導好山丘區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二.山區農村水利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區山丘區歷史上水旱災害頻繁,建國后黨和政府發動廣大人民群眾開展了大規模、連續性的水利建設,初步改變了“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的局面。近年以來,圍繞防洪排澇、農業灌溉、人畜飲水、水土保持四大體系進行了連續性建設,強化了水利基礎產業的地位,增強了整體服務的功能。但由于資金實力不足,山區水利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水資源緊缺是制約山區發展的重要因素

山區水資源比較貧乏,灌溉用水嚴重不足,已成為制約農業持續發展的“瓶頸”。原用于農業灌溉的臥虎山、錦繡川、狼貓山水庫轉向為城市供水,山區境內可利用水量更加緊張,而需水量有增無減,使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1.水庫灌溉效益低。山區水庫灌區原設計灌溉面積為8.8萬畝,歷史上最大灌溉面積為8.0萬畝,目前實際灌溉面積僅為2.0萬畝,灌溉面積只有原設計面積的22.7%。

2.灌溉水的利用系數低。根據對棗林水庫北干渠渠系實測,干渠水的利用系數僅為31%,灌溉水的利用系數僅為23%。灌水最高曾達到500立方米/畝次,相當于正常灌溉的7—8倍,灌溉水的浪費問題十分嚴重。多數小水庫位置較高,但因未配套防滲渠道,有的看著水用不上,有的先放水入河再提水上山。

3.輸水渠道工程標準低、質量差、年久失修。由于受建設時期各方面的制約,灌區絕大部分的渠道由石灰沙漿片石砌成,又經多年運行凍融、山洪沖擊,老化退化損壞嚴重。據統計,山區已建渠系完好率只有33%,渠系建筑物完好率只有25%,其余的幾乎全部報廢不能正常使用。

4、田間工程不配套。水庫灌區只有干渠和少量支渠,無斗、農、毛田間配水渠道,“水出干渠口,順坡滿山流”是山區農田灌溉時的真實寫照。山區灌溉均為溝畦漫灌,落后的灌溉方式,加上土地瘠薄,水、土、肥流失嚴重。

5、大多數農田為雨養農業。山區無水源可灌溉的面積12.0萬畝,占54.5%,這部分土地只有靠天吃飯。

由于上述原因,造成山區灌溉水的利用率低、水資源浪費大,水利設施灌溉效益逐年下降,單采用一般節水灌溉技術是不夠的,必須發展高效節水農業。

(二)洪水災害仍是人們的心腹之患

建國后,山區人民群眾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對境內河道曾多次進行治理,有效地減少了洪澇災害,擴大了耕地面積,發展了農業灌溉。但由于經濟條件所限,治理標準較低,經多年老化、水毀或人為破壞等,目前河道治理工程殘缺不全,只能排泄五年一遇的洪峰流量。由于河谷狹窄,坡降陡峻,水流湍急,險灘眾多,汛期常有山洪暴發,致使河水漫溢,而枯水期則往往水流干涸,不能滿足中下游地區用水的需要。為了根除水害,開發水利,必須采取有效的治河防洪措施,以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現有河道排水不暢,達不到設計防洪標準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主河槽多為未經治理的天然河道,彎道多,險段多。

2.河床不斷刷寬淤高,抬高了洪水水位,山洪暴發時經常決口漫溢成災。

3.建筑物老化、退化嚴重,有的河堤單薄矮小或殘缺不全,有的根本無河堤。

為防止洪澇災害,確保沿河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應盡快實施河道治理工程。

(三)水土流失是山區農業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南部山區是我區水土流失的防治重點,經多年治理,水土流失依然嚴重。全區共有水土流失面積630平方公里,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50平方公里,尚有水土流失面積28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為55.6%。目前存在以下特點:

1.水土流失治理進入攻堅階段。多年來,按照先易后難的順序,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50平方公里,剩余未治理的多是硬骨頭,土層淺薄,位置較高,坡度較陡,治理難度很大,需要的投入也大。

2.人為水土流失有加大趨勢。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南部山區一批建設項目相繼上馬。有的建設單位對棄土及大面積的植被破壞不采取任何措施,導致水土流失面積邊治理邊破壞。水污染雖不十分嚴重,但也有擴大之勢,也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三.山區農業綜合開發的水利重點

我區山區的農業綜合開發,應以治水為中心,以綠色食品生產為帶動。

開展山區水利建設,應適應現代水利和資源水利的要求,建設新型的高效節水灌溉區,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的利用系數,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水資源,努力擴大灌溉面積,提高灌區效益,促進山區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按照這一指導思想,山區水利建設必須打破傳統的農業灌溉和灌區模式的束縛,從農田供水、配水到灌水與管理,都要根據山區的特點及地形、地質條件、土壤種植結構,按照先進、節水、高效、科學、經濟的原則建設成多環節統籌供水、高效用水的新型農田灌區。

(一)防汛工作必須保證萬無一失

對山區境內未達標的小水庫進行加固、整治,使其達到國家規定的防洪標準,滿足穩定安全的要求;對塘壩進行排隊查體,該加固的加固,能增容的增容,應治漏的治漏。因我區山區位于省城近郊,有條件的水庫、塘壩可以結合旅游需要,建設水上旅游項目。臥虎山、錦繡川、狼貓山三座大中型水庫和八達嶺、黃巢、白炭窯等小水庫都可以利用水工建筑物及相關自然環境,挖掘并創造優美的水面環境和視覺景觀。

山區排水河道要本著優先治險,“疏浚、防護、攔蓄”相結合,標本兼治,分期實施的原則制定年度實施計劃。所有排水河道都要按照防洪標準進行拓寬,裁彎取直,疏浚、清淤,改建阻水橋梁,分期分批對岸坡進行改造。在骨干河道特別是河川徑流豐富的河道一側或兩側,留一定寬度進行園林綠化,結合現有的歷史文化景點,布設河濱綠化公園,按照“一河清泉水,一條致富路,一條經濟帶,一道風景線” 模式布局,把山區排水河道建成為人們的親水岸線。

(二)多途徑開辟灌溉水源

土層淺薄,攔蓄設施配套標準低,水源奇缺,一直是限制山區農業生產發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從山區開發的一開始就應把著力點選在解決水源上,采取蓄好雨水,用好井水,引好庫塘水,多途徑開辟水源。因保泉需要,南部山區開發利用水資源,要貫徹“蓄水為主,抽取為輔”的原則,積極興建地面攔蓄水工程,嚴格限制開采深層地下水。

1.適量建設小型水庫、塘壩工程。一是新建或續建現有小水庫、塘壩,增加地表水攔蓄能力;二是在地表水與地下水連通密切的地帶興建漏水水庫、塘壩,增加地表水入滲量,加大地下水的存儲量。

2.積極興建微型群系攔蓄水工程。在地質地形條件復雜、位置較高地區,采取攔蓄雨季地表坡面、溝道徑流,或導引匯集小山泉,建設水池、水窖等微型群系攔蓄工程,再利用山地的自然落差,對農作物進行自壓(或加壓)節水灌溉,保證農作物關鍵期的用水。該工程具有投資少、工期短、見效快的特點,適應山區地形變化復雜、一家一戶經營的特點。

3.建設生物土壤滲蓄工程。利用生物多樣性原理、多維用地原理和層次結構原理,從空間和時間上進行土地利用結構和物種搭配,使具有不同生態特性的生物分別占據群落的不同空間位置,各得其所,減少種間競爭,促進種間繁榮,使單位面積容納更多的生物種類和數量,產生更多的生物量和發揮更大的防護功能。

(三)做好水環境保護工程

水環境保護包括兩方面,一是防治水土流失,二是防治水污染。

為治理水土流失,保護飲用水源,恢復名泉風貌,山區應以小流域為單元,實施山水林田路統一規劃,攔蓄灌排節綜合治理,做到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坡面治理與溝道治理相結合。對于在生存條件惡劣的高山、深山地區的農民,應積極采取生態移民方式,使他們的生活條件逐步得到改善;其它區域內的農民可以采取疏散措施,減少單位土地上人口的承載量。生態移民盡可能一次到位,集中向新建城區遷移。

多年來的城鄉建設和交通建設,在南部山區遺留了許多廢棄的采石場、取土場等。他們多數分布在城鎮周邊和交通干線兩側,嚴重損害了生態自然景觀,應及早進行治理,盡快達到穩定邊坡和綠化環境的目的。

我區的南部山區是濟南市的飲用水源地,境內各排污企業要建造、裝置必要的污水處理設施,凈化水質;要做好河道徑流的調控工作,留有足量的水量排泄污染物,提高河水的“自凈”能力,防治新的水污染。

(四)大力推廣綜合節水技術

1.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的指導思想

山區農業灌溉與平原區相比,具有下列特點:

(1)水資源特別匱乏。因水資源用途的多元化,山區多數旱地只能進行有限的補充灌溉,起“關鍵水”的作用。

(2)灌區小而散。由于地形變化大,水源分散,很難形成較大的灌區,大灌區的某些節水灌溉設施和技術在這里不適用。

(3)經濟基礎薄弱。山區屬貧困落后地區,經濟條件較差,節灌設施和機具應以中小型或廉價為主,有條件的可以引進一些現代化的設施。

(4)果園節水是重點。林果業已成為山區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目前林果面積已達32萬畝,且規模還將擴大。

山區應考慮不同水源狀況、經濟條件、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等,從水資源合理開發入手,進行灌溉農業、旱地農業節水保水等技術的優化組合,充分利用已有水源和天然降雨,確保作物需水關鍵時期的水分供給,抑制田間水分的無效消耗,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產率。

節水綜合措施體系見框圖。

2.工程節水措施

對于水源較好、坡地平緩的地區,以實施渠道防滲灌溉技術為主;對于提水灌區和地形復雜、坡度較大的地區,以推廣管道輸水技術為主;對于經濟條件較好的高效經濟作物或果樹生產區,可以發展噴灌、滴灌等現代灌溉技術,使有限的水資源發揮最大的綜合效益。

在實施節水工程的同時,積極探索非工程節水措施,進一步挖掘節水的潛力,不斷向全方位節水農業邁進。擬推廣的非工程措施有:一是實行窄溝、短畦灌溉,杜絕大水漫灌;二是結合農膜覆蓋推廣膜上灌溉,讓灌溉水在地膜表面的凹形溝內借助重力流動,并從膜上的出苗孔注入土層灌溉作物。

3.非工程節水措施。

(1)農藝節水措施

農藝節水措施具體有:

深耕蓄水保墑。加大耕作層深度,利于土壤水分的深層蓄積,減少地面蒸發耗水量。對于果園來說,不可能實行全耕,可采取“虛實并存”的耕作技術。

地面覆蓋技術。秸桿覆蓋、地膜覆蓋等可明顯減少地面蒸發量、提高地溫,應大力推廣。

增施有機肥。有機肥能增加土壤養分,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

推廣抗旱保水劑和生物制劑。抗旱保水劑具有快速吸水和緩慢釋放的特點,且能反復吸放,吸水能力為其自身重量的1200—1500倍。

推廣使用“FA旱地龍”。FA旱地龍用于拌種、浸種可促進根系發達,用于葉面噴施能有效地控制葉片氣孔的開張度,減少植物蒸騰,還具有促進植物生長的許多營養成分。

調整植物的布局、結構,增加抗旱品種的推廣應用。。

(2)政策與管理節水措施

要把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為一門科學來對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轉重建輕管的局面。建成的小型水利資產要及時移交給有關單位和個人,向他們頒發產權或使用權證書,采取專業管護、拍賣經營、個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實有效、適合當地社會情況和不同工程類型的運行管護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進入良性運行軌道。

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可為當地人民帶來直接或間接利益,同時也促進了泉水的噴涌,具有明顯的公益性。對于直接經濟效益大的節水項目,鼓勵農民自籌資金或向銀行貸款,財政給予補貼,自建、自管、自用;對于直接經濟效益不明顯或完全是為保泉的,應以政府投入為主。

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組織管理、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等制度,實現節水工程自我維持、自負盈虧、良性運行的目的,確保各項設施持久發揮效益。對于水源較大的灌區應按水文邊界組建農民用水者協會,建好、管好、用好灌溉水工程設施。

四、結語

山區農業綜合開發的治水方略具有明顯的特點,又因我區山區地處省城近郊,對水利建設的要求更是高品位的—要與生態、經濟、社會發展聯系起來,量水而行,以水定供,以供定需。應以小流域為單元,實施山水林田路統一規劃,攔蓄灌排節綜合治理,需排則排,需灌則灌,需路則路,要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在充分利用現有水源工程的前提下,大力開展小水源工程建設。最南部花崗片麻巖山區(面積170平方公里),地表水資源豐富,宜大量在溝道內興建攔蓄水工程;中北部為石灰巖山區,巖石溶洞、裂隙發育,地表水滲漏強烈,宜在匯水點興建水池、水窖等微型群系蓄水工程,引用好山泉水,適量開采淺層地下水。

大力推廣綜合節水技術,不僅要重視工程節水措施,還要注重非工程節水措施,進行節水技術的配套與組裝,探索本地高效節水農業—特別是果園的綜合節水模式并大力推廣,使有限的水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

農業開發論文:清初蒙古地區的農業開發及生態保護問題

[摘要]清初,為了穩定北部邊疆,安排中原難民,清政府開始著力口外內蒙古地區的農業開發。為此調整了邊疆政策,即由封禁而為松弛,進而鼓勵中原漢民出邊,以圖對內蒙古地區的農業開發有所促進。經過清前期一個世紀的開墾,這些地區的農業得到了發展,成為較穩定的半農半牧區。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問題的另一方面是農業的開發導致了生態環境的惡化。這給予我們深刻的警示。

[關鍵詞]內蒙古;農業開發;環境破壞

清代以前,蒙古地區向以畜牧業為主要生產方式,農業很不發達。清朝立國后,隨著統治的穩定,開始注意口外蒙古地區的農業開墾問題。這是因為:第一,糧食問題曾是引發蒙古與明王朝沖突的重要原因之一,清政府由此認識到,要穩定蒙古就必須解決糧食問題。同時,蒙古王公也深感缺糧之苦,因此也主動要求發展農業。如康熙年間,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疏言:“思得膏腴之地,竭力春耕,以資朝夕”[1] ;第二,康熙、雍正時期,準噶爾部屢次反叛,北疆戰事頻繁。但由于這一地區農業不發達,所以清軍所用糧草不得不從內地長途輸運,異常艱辛。清政府由此認識到,就地解決北疆的糧食問題,對于北部邊防意義重大。如康熙言“邊外積谷,甚屬緊要”[2] ;第三,則是為了減輕中原人口的壓力。清朝統一全國后,人口迅速增長,人與土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康熙指出:“今太平已久,生齒日繁,而由土未增,且士商僧道等不耕而食者甚多。或有言開墾者,不知內地實無閑處。”[3] 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上諭說:“國家承平日久,生齒殷繁,地土所出,僅可贍給,偶遇荒歉,民食維艱,將來戶口日滋,何以為業?”[4] ;第四,中原地區幾次大的自然災害造成了大批難民,為減少難民對社會穩定的沖擊,清政府不得不開放蒙地,允許他們到此謀生。由于上述,促使蒙古地區的農業得到開發。

早在康熙初年,已有一部分蒙古牧民開始兼營農業生產,但十分粗放。康熙三十年(1691年)七月,玄燁巡行塞外漠南蒙古地區時,對此描述說:“農業非蒙古本業,今承平日久,所至多依山為田,即播種后則四出放牧,秋獲乃歸。”[5] 清政府雖派遣內地官員前去教授耕種技藝,并配發種籽、農具等,如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派“原任內閣學士黃茂等,前往教養蒙古”[6] ,但蒙地的開發仍未有大的進展。后清政府容許中原漢民來蒙地開墾,蒙古地區的農業才迅速發展起來。

蒙古地區的農業是在清政府容許中原漢民來蒙地開墾后才得以迅速發展起來的。這經歷了清政府由嚴禁漢民出邊,到放松邊禁再到積極招募漢族農民開墾的政策調整過程。

清初,為鞏固統治,清政府實行蒙漢隔離政策,以防止中原漢族的反清斗爭傳播到塞外,影響蒙古的穩定。順治十二年(1655年),順治帝下令,內地民人“不得往口外開墾牧地,王公屬人,有私來內地者,一律發還”[7] 。并沿長城北側劃定了一條東西長千里,南北寬50里的禁地,蒙漢不得逾越。禁地內,蒙民不得放牧,漢民不得耕種。

但隨著人多地少矛盾的尖銳化,不斷有無地或少地的內地農民突破禁令到此墾種謀生。清政府鑒于統治漸趨穩定,遂逐漸松弛封禁令,默許內地民人以“雁行”方式出邊,春去秋歸,在塞外種植。只是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做出限制性的規定:“凡內地民人出口,于蒙古地方貿易耕種,不得娶蒙古婦女為妻”[8] 。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六月,陜西、山西、河南等省發生嚴重的旱澇,大批災民欲往口外蒙古地區謀生。迫于洶涌的難民潮的壓力,康熙帝曉諭各地官府“給予出口印票,令其前往”[9] ,并令長城沿邊關隘予以放行。康熙此令在事實上承認了漢民出邊的合法性,表明清政府禁止漢民出邊政策的轉變。

雍正元年(1723年),“河南黃水潰決,泛濫于直隸地方,比年以來,兩省近水居民耕種無資,衣食匱乏”[10] 。迫于災民就食的壓力,清政府下令內地乏食民人,可往口外蒙古地區墾殖謀生。雍正要求各旗容留流入蒙古的災民,“特許其吃租”,并指示戶部:“惟開墾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凡有可墾之處,聽民相度地宜,自墾自報,地方官不得勒索,……不得阻撓。”[11] 蒙古地區稱此令為“借地養民”令,標志著清政府對漢民出邊由默許進而鼓勵的轉變。此令一開,又有大批災民流入蒙古,加速了塞外農業的發展。

乾隆時繼續這一政策。乾隆八年(1743年),直隸地區鬧旱災,乾隆指示喜峰口、古北口、山海關等關隘的官弁,“如有貧民出口者,門上不必攔阻,即時放出”[12]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直隸、河南等地大旱,朝廷干脆明確鼓動災民去口外謀食,“今年關東盛京及土默特、喀喇沁、敖漢、巴溝、三座塔一帶,均屬豐收,爾等何不各赴豐稔地方傭工覓食”[13] 。

清政府放寬邊禁的政策使內地遷居蒙古地區開墾謀生的漢族移民數量大增。在康熙到乾隆的百余年間,從古北口、獨石口外,昭烏達、卓索圖盟南部地區各旗,至張家口、歸化城土默特和河套鄂爾多斯七旗地區,村舍和農田星羅棋布,昔時的蒙人游牧之區,今則成為蒙漢雜居,耕牧兼營的半牧半農區。

清政府不僅只是準許內地難民到蒙地開墾,而且實施積極的招墾政策,以擴大蒙地的開辟。

康熙、雍正年間,清政府為平定準噶爾部的反叛,統一西北厄魯特蒙古中部,在蒙古地區大量駐軍。為解決軍需糧秣的供應,康熙三十年(1691年),批準歸化城蒙古都統關于招民開墾歸化土默特地區的官牧場及莊田閑地的請求。接著,又批準了察哈爾都統招民開墾察哈爾東南部右翼四旗所轄官牧場的請求。雍正時,清政府撥出大量土地招民墾種,同時還規定以招墾成績的大小作為考核官員政績的依據。雍正四年(1726年),清政府規定:“直隸張家口外地畝,分作十分招墾。如招種八分以上,題請議敘,不及五分,題請議處”[14] 。雍正十三年(1735年),為解決八旗軍駐防需要而建的綏遠城建成后,即從山西等地招納漢族農民前來開墾土地四萬余頃[15] 。

乾隆元年(1736年),在陜北與鄂爾多斯部相毗鄰的河套地區的榆林、神木等處邊口,招民墾種“蒙古余閑套地約三四千頃”[16] 。乾隆十七年(1752年)議準:“科爾沁左翼后旗、札薩克郡王旗昌圖額爾克地方,西自遼河起,東至蘇巴爾漢河止,一百二十里,北自太平山起,南至柳條邊止,五十二里,西至柳條邊十六里,東至柳條邊二十里,準其招民開墾。”[17]

除官府招墾外,蒙古的王公和土地所有者也爭相招納漢民,向他們出租土地,以獲取地租收入,這對以前根本不懂可從土地上獲得收益的蒙古王公和蒙民來說極具誘惑力。租種蒙地的漢族農民,除向蒙古族地主繳納歲租外,不再負擔其他勞役徭差,這與內地農村相比負擔要輕許多,因此也極愿意向蒙地流動。于是,在陜西、山西、直隸等省毗鄰內蒙古地區,尤其沿長城南北和黃河流域河套、土默川平原等地,逐漸形成“自張家口,至山西殺虎口沿邊千里,窖民與土默特人,咸業耕種”的局面[18] 。來自內地的漢族農民帶來了先進的耕種技術,同時也改變了蒙古牧民“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經營的習慣,促進了當地農業的發展。

清前期,蒙古地區的農業開發主要分布在四個地區:即東部蒙古地區、察哈爾地區、歸化城土默特地區和河套地區。開墾區域已突破長城邊外50里界限。東部蒙古包括哲里木盟、昭烏達盟、卓索圖盟,其中卓索圖盟喀喇沁地區農業發展較為迅速。該地區靠近長城,與內地連成一片,農耕歷史較長。清初,流入蒙古的漢族農民率先在此耕種居住。至康熙末年,僅“山東民人往來口外墾地者,多至十萬余”[19] 。隨后,內地民人繼續北移,越過喀喇沁深入到克什克騰旗、敖漢旗、翁牛特旗等旗地。經過清前期一個世紀的開墾,至18世紀中葉,這些地區開始成為較穩定的半農半牧區。

察哈爾地區,在康熙中葉已開墾出大片農田。雍正二年(1724),察哈爾都統丈量察哈爾右翼四旗土地,僅私墾一項就有近3萬頃[20] 。

歸化城土默特位于內蒙古中南部,自然條件適宜農業,元、明時期曾在此屯田。清統一漠南蒙古部后繼續倡導發展農業。清政府在這里設置“軍糧地”,“公主府”地,“戶口地”等等,刺激內地農民到這里墾殖。雍正十三年(1735),清政府又開放土地4萬頃,招山西等地農民開墾。至乾隆八年(1743),歸化城都統奉旨普查土默特兩旗土地,原有土地75048頃,牧地只占14268頃,其余土地已經開墾[21] 。

河套地區位于內蒙古西部,具有依靠黃河水灌溉的條件。山陜北部的貧民多由土默特而西私向蒙人租種土地。到乾隆時,在靖邊、榆林、神木等處邊口,漢民種蒙古閑套地三、四千頃,歲得糧十萬石[22] 。但由于該地區長期干旱無雨,水利設施的興建還未興起,所以,清前期該地區與內蒙古東部地區相比,農業發展較遲。

蒙古地區的農業開發是伴隨著漢族農民的移入而展開的,而塞外農墾的發展,又促使更多的移民涌入。很多人由當初的“雁行”戶,而為“依蒙族,習蒙語,行蒙俗,入蒙籍,娶蒙婦”的定居戶,從而形成了眾多的移民村落。移民的增加又促進了農業開發的進程。

在“山西邊外歸化城”一帶[23] 。因為地域接鄰的關系,很多貧苦的山西百姓都前往該處耕種,甚至“竟將全家搬出口外”。雍正初,僅大同等府百姓“散居土默特各村落”者,“已不下二千家”[24] 。與山西、直隸兩省北部接界的察哈爾地區,雍正初,僅在張家口至鑲藍旗西界的“各處山谷僻隅”,就查到“所居者萬余”[25] 。為加強管理,清政府特設張家口、多倫諾爾、獨石口以及豐鎮諸廳。乾隆初,僅張家口廳轄下,即有村寨514個,民戶和鋪戶7522家[26] 。

熱河地區原本屬蒙古牧場,康熙中在此建立避暑山莊后,即在其周圍“聚民至萬家”[27] ,他們亦大多是“直隸、山東無業貧民”[28] ,或“晉齊流寓客”[29] 。隨著遷居者的增多,雍正元年(1723年),清政府特別設置熱河廳,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又升廳為府,并把周圍設立的各廳改稱州縣,如改喀喇河屯廳為灤平縣,四旗廳為豐寧縣,烏蘭哈達廳為赤峰縣等等,隸屬于承德府下。據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統計,承德所屬各州縣共有戶879,口41496[30] 。至于其它蒙古地區,比如東邊的喀喇沁諸旗,至乾隆初,留居該地的民戶“多至數萬”[31] 。又如中部的伊克昭盟和烏蘭察布盟,察哈爾北邊的錫林郭勒盟以及西邊的阿拉善特旗等,雖然內地移民在人數上較上述地區要少,但也不斷有人進入。伊克昭盟所屬七旗,沿黃河及長城一線,差不多都有山、陜等省民戶開墾的印記。清政府在漢民聚居區實行類似保甲制度的牌甲制度,設立牌頭、鄉長等職,負責編審戶口,造冊上報,以利于農業區的管理。

口外蒙古在清代以前,雖在沿河套地區出現過農業,但面積很小,技術水平亦較低下。經清康、雍、乾三朝近一個世紀的開發,至18世紀中葉,該地區的耕地基本被開發出來。在東起科爾沁草地,向西沿長城、黃河河套,直到阿拉善旗的廣大區域內,凡屬內地移民聚居之區,都阡陌成行。乾隆時,直隸總督孫家淦說:“口外之山綿亙千里,名曰大壩,凡壩內之田,皆已招民耕種。”[32] 隨著大片土地不斷被開墾,過去常需內地接濟糧食的內蒙古地區,糧食已基本自給。不僅如此,隨著生產的發展,口外的糧食還有出口。康熙對此描述說:“向日口外蒙古窮困,人不聊生,朕近日來任人經理,多方培植,今已家給人足,樂業安生”[33] ;“今河南、山東、直隸之民往邊外開墾者多,大都京城之米,自口外來者甚多,口外米價雖極貴之時,秫米一石,不過值銀二錢,小米一石,不過值銀三錢,京師亦常賴之。”[34] 原來只以畜牧業為主的內蒙古地區,已成為農業牧業都有相當發展的地區。一些蒙古牧民因長期與漢民雜居,掌握了農耕技術,直接從事農業生產。乾隆寫詩贊道:“蒙古昔種田,撒種委之法,謂曰靠天收,秋成為刈獲”;“而今則不然,均習耕耨務,課雨與量晴,不殊三農綠”[35] 。蒙古人從初期不懂農耕技術,粗放經營,“靠天收”的狀態,到“均習耕耨務”,懂得了關心天氣的晴雨,反映了蒙古牧民在農業生產上的進步。

蒙古地區的農業開發,改變了該地區單一粗放的游牧經濟落后面貌,促進了這一地區經濟的發展,這對穩定清王朝的北部邊疆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地區的農業開發又緩解了中原地區人口的壓力,減輕了自然災害對社會穩定造成的沖擊,這對鞏固清初的統治也起了重要作用。

蒙古地區的農業開發對蒙古地區的經濟發展的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這種開發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我們今天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蒙古地區的土質以黃土和古沙為主,當覆蓋其上的植被完好時,土壤就受到保護,一旦植被遭到破壞,就會發生風蝕沙化現象和強烈的水土流失。乾隆以后,蒙古地區的耕墾活動一直未有停止。由于長期大量的墾殖加之戰爭的摧殘,原有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導致了上述現象的發生。如光緒《靖邊縣志》載:“陜北蒙地,遠遜晉邊,周圍千里,大約明沙、扒拉、堿灘、柳勃居十之七八。有草之地僅十之二三。明沙者細沙飛流,往往橫亙數千里;扒拉者,沙灘陡起,忽高忽陷,累萬累千。……草場不旺,蒙民生計甚苦,若再開墾,蒙民實更窮迫”。又《橫山縣志》載:同治十三年六月,“響水堡東新開溝,沙磧起蛟,山水暴漲,沖決溝。”與該地區鄰近的興縣(今山西興縣)“嘉靖以前,山林茂密,雖有澍雨積霖,猶多滲滯,而河不為青肆。今辟墾曠,諸巒麓俱童山不毛,沒夏秋降水峻激,無少停蓄,故其勢愈益怒涌汩急,致堤岸善崩。”[36] 其實,蒙古地區的土地墾殖在清代之前已經進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顯現。如毛烏素沙地在公元五世紀初還是一個水草肥美的地方,赫連勃勃所建的“夏”即建都城于此,名統萬城(今陜西橫山縣西)。但由于400余年的墾殖,至唐長慶年間,豐茂的草原已變成戈壁荒漠,當年“臨廣澤而帶清流”的統萬城即淹沒于沙海之中[37] 。唐人許棠詩云:“茫茫沙漠廣,漸遠赫連城”[38] 當是真實寫照。但這種種由環境破壞帶來的嚴重后果往往為人們所忽視,在短期利益的驅動下,墾殖活動仍不斷進行。民國時期,土地開墾有增無減。如駐伊克昭盟守軍陳長捷部在今伊金霍洛旗一帶開荒1萬頃,不僅把達爾罕壕、紅海子灘等幾處較好的草場開墾了,甚至連成吉斯汗陵的禁地也沒放過[39] 。新中國成立后,雖也提倡植樹種草,但在發展糧食生產的思想指導下,墾殖活動仍在進行。據統計,從1953年至1990年,內蒙古墾地計5574.9萬畝,而致沙化面積增大。如伊克昭盟1957年沙化面積為16446.5平方公里,1974年為35000平方公里,20年擴大了2倍。庫布齊沙漠1957年面積為16200平方公里,1977年擴大到16756.8平方公里,20年擴展了500多平方公里[40] 。渾善達克沙地南移,曾是水草豐美的多倫(元上都建于此)已被侵蝕。近年來頻繁發生于京津地區的沙塵暴,其沙源蓋出于內蒙古地區的沙地,這和歷史上對植被的破壞有著直接的關系。

生態破壞是一個漸進過程,正是包括清初在內的墾殖及以后持續不斷的墾殖活動促使這一區域生態的惡化。如今“沙災嚴重,強沙塵暴天氣由20世紀50年代5次增加到20世紀90年代23次”[41] ,沙化面積繼續擴大,甚至推進到到北京的周邊。因此,恢復內蒙古地區的良性生態已刻不容緩。當務之急應遵照中央的部署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應大力營造防護林,同時種植速生用材林和經濟林,以便解決農民對木材的日常所需和退耕后的生計問題,以減少濫墾濫伐。在已沙化的土地上,應大力種植適宜沙地生長的檸條、沙柳、沙棘等植物,用以防風固沙。通過這些措施鎖住沙龍,不使沙地擴展。在草場退化區,應改良牧草,減少載畜量,以使草場恢復,等等。總之,應保護好現有的自然植被、因地制宜發展各種人工植被,如此長期堅持就能使已經惡化了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有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經濟才可獲得持續發展的條件。

蒙古地區的農業開發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借用學者對古樓蘭地區因屯墾過度而致生態惡化的一段評述:“屯田的迅速發展缺乏與生態環境的協調過程,在古代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還沒有像今天這樣覺醒,在外來移民還沒有對當地的自然條件有充分了解的情況下,就開展了大規模農業生產開發,其引入的農具、栽培技術、生產管理方式都缺乏與當地生態環境相協調的過程,造成了生態系統內部結構的破壞、功能下降。”[42] 留下的教訓是深刻的。

蒙古地區的農業開發,一方面在短期內促進了農業生產,解決了“燃眉之急”,而另一方面,就長期而言,則是破壞了生態環境,從而導致生態系統的全面惡化,其最終結果是阻滯經濟發展,甚而使人類社會失去了生存條件。今天,我們搞西部大開發,切記保護環境,切不可對已然十分脆弱的生態再造成破壞,要使經濟的發展與環境相協調,這是歷史給予我們的警示。

農業開發論文:城市郊縣生態農業旅游開發初探

【摘要】文章以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郊縣馬山縣為研究對象在闡述生態農業旅游內涵,在分析了馬山生態農業旅游開發的現狀、條件和優勢的基礎上,提出了城市郊縣發展生態農業旅游應注意的問題與對策、發展措施等。

【關鍵詞】城市郊縣;生態農業旅游;開發研究

一、生態農業旅游的內涵

生態農業旅游(eco-agricultural tourism)是20世紀首先在發達國家興起的一種旅游方式,這種旅游以農業為基礎,以農業旅游資源為主要旅游吸引物,包括農業生產過程、農村風貌、農民勞動生活場景等主要旅游吸引物,是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相互滲透的產物。我國的生態農業旅游自古有之,古代文人墨客的郊區旅游和田園休閑活動就屬于其中,但是現代生態農業旅游在我國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后期深圳首先開辦的荔枝節可作為我國生態農業旅游開端,此后我國生態農業旅游蓬勃發展,1998年國家旅游局推出的“華夏城鄉游”主題旅游,以“住農家店,吃農家飯,干農家活,看農家景,享農家樂”為口號,把生態農業旅游推到了一個新的頂點。

這種旅游形式對城市居民為主體的游客群產生特殊的吸引力。因而,生態農業旅游在許多城市化率高的發達國家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特別是歐美、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在我國的一些地區特別是一些大城市的郊區也出現了生態農業旅游的項目,并得到了旅客的好評,顯示了其強大的發展勢頭。

二、馬山生態農業旅游開發現狀及發展的條件和優勢

(一)生態農業旅游開發現狀

生態農業旅游資源是指能吸引旅游者前來進行旅游活動,為旅游業所利用,并能產生經濟、社會、生態等綜合效益的鄉村景觀客體。作為生態農業旅游資源的鄉村景觀應該同時具有吸引功能和綜合效益功能,應該是生態環境保護較好的、給人以美的享受的旅游活動客體。馬山生態農業旅游資源分布不均,主要呈面狀與點狀相結合分布在古寨鄉、里當鄉、古零鄉、加方等鄉,除個別景點已經開發外,其它的旅游資源都呈未開發狀態,發展潛力巨大。

(二)區位條件和優勢

臨近大城市,市場區位優勢明顯。大城市是一個地區的經濟中心,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是重要的旅游客源地。生態農業旅游主要是吸引城市居民利用節假日、休息日與朋友一起到近郊在另外一種氛圍里、另外一種情調中輕松身心,釋放壓力。南寧市城區人口150.06萬,馬山位于南寧北距南寧96千米,成為南寧最近便捷的周末、節假日和休息日休閑首選之地。

馬山縣交通區位優越,但縣域內部交通落后,可進入性較差。馬山縣具有得天獨厚的外部交通優勢,210國道、大化至柳州直達公路在縣城白山鎮交匯,紅水河水運可達柳州、梧州等地,西南出海大通道水南高等級公路貫穿全縣的4個鄉鎮。南距首府南寧市96千米,北距河池市180千米,東距柳州市230千米,西距平果縣80千米,是“四市六縣”的結合部。但馬山是一個石山地區,但縣境內部交通仍比較滯后,許多地方的道路等級不高,交通不便捷對馬山旅游的開發明顯是一個制約因素。

(三)資源條件和優勢

馬山縣特色農業突出、特色農業品種多,知名度高。已進行注冊商標的黑山羊、里當土雞、金銀花、旱藕和桑蠶稱為馬山五寶,在全區甚至國內外都很有名,2004年中國特色之鄉推薦評定委員會授予馬山縣“中國黑山羊之鄉”的稱號,喬利鄉成為“南寧市12個食品供應基地”之一,區域內蔬菜、水果等綠色食品資源豐富。

生態農業旅游資源的少數民族文化背景濃郁,生態農業旅游資源與其它旅游資源組合分布,相得益彰。馬山縣的主要民族是壯族,境內的瑤族主要是過山瑤,在馬山境內仍保留著許多獨具特色的壯族、瑤族的傳統風俗,如壯族的三聲部民歌、打扁擔、打榔、壯族會鼓、歌圩等。此外,壯族、瑤族的傳統節日豐富多彩,有添丁節、花朝節、祭掃節、敬牛節、達旺節、達努節等。

(四)機遇條件和優勢

我國旅游業正在持續迅猛發展,黨中央和國務院將旅游業確定為“第三產業中的積極發展的新興產業序列的第一位”,按照世界旅游組織專家的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國和第四大旅游出境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提出將廣西建成為特色鮮明、設施完善、服務一流、馳名中外的中國旅游強省,把旅游業打造成廣西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對外開放的形象產業。南寧作為廣西經濟政治文化中心,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尤其是中國—東盟博覽會落戶南寧,南寧正在成為一個祖國西南出海大通道的樞紐城市和中國—東盟國際大通道的樞紐城市以及中國到東南亞旅游的節點性城市,馬山背靠這樣擁有150萬人口的國際化大都市,在宏觀有利形勢和微觀有利區位條件下旅游業勢必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五)其它條件和優勢

環境保護意識強,生態農業示范點成為石漠化山區的綠洲。馬山是典型的石山地區,石山面積占了全縣面積的一半以上,近年來,當地政府和百姓認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開始自覺地保護和恢復當地的生態環境。他們采取“山頂林、山腰竹、山腳藥果、地上糧、低洼桑”的生態發展模式,使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協調發展,使生態脆弱的石漠化地區披上綠裝,與石漠化地區寸草難長的惡劣環境形成了鮮明對比,成為石漠化山區的綠洲。

三、馬山縣生態農業旅游開發可能出現的問題與對策

(一)協調農業種植與旅游發展關系

生態農業旅游必須依托一個或幾個大城市才能生存,它也不可能把全縣的農業都作為生態農業資源進行旅游開發,協調、正確處理旅游與農業的關系、農業種植與旅游發展關系顯得特別重要,必須加強規劃與指導。發展生態農業旅游的方針應當是:立足農業,積極穩妥地發展旅游;以農業為基礎,以旅游為方向,逐步壯大旅游業收益。

(二)注重營造農村氛圍的旅游環境

參加生態農業旅游的大部分游客來自城市,這部分游客希望獲得與城市生活不同的新奇感受,視聽覺上應營造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農村景象,游客住宿地建筑則應突出地方民俗特色,與周圍農村環境保持一致,盡量避免城市化傾向,室內裝修也應考慮農村布置陳設,放置小型的農做工具,讓游客“住農家店,吃農家飯,干農家活,看農家景,享農家樂”,營造農村氛圍的旅游環境讓游客體驗鄉村野趣的獨特魅力。

(三)提高旅游服務接待設施和環境的衛生標準及水資源的利用率

來自城市的游客已經習慣于都市生活的衛生標準,相比較而言農村的衛生條件較城市差,馬山大多數農村的生活衛生標準達不到城市衛生要求,馬山應抓住利用發展沼氣建立生態點和生態區的有利時機合理、有效利用生活、生產和牲畜產生的有機廢物變廢為寶,減少廢物排放提高住宅周圍環境質量。馬山喀斯特巖溶地區缺水嚴重,在建設生態農業旅游景區提高服務設施和環境衛生標準的同時注意節水技術在農業和生活中的應用,對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實行農業灌溉用水與生活用水分類管理多次利用。

(四)因地制宜,突出特點、重點,避免盲目開發、產品雷同

馬山縣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差異大,對農作物種植類型影響很大。全縣地貌以山區丘陵為主,東北部為大石山區,一般海拔在500米至600米,耕地稀少缺水,在石山區以“山頂林、山腰竹、山腳花、地上糧、低洼桑”為主要農業生產模式,同時增加植物種類以突出季相,產生層次,形成山區垂直生態農業景觀。中部和西南部為土嶺丘陵,地勢平緩一般海拔在300米至400米,農業生產優勝明顯,形成江南魚米之鄉風光。在馬山生態農業旅游開發初期,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優勢特色農業旅游資源為基礎,以點帶面逐步展開,“點”應選擇在生態旅游資源條件優越、區位優勢明顯的地區,如綠色種植基地、生態點或生態區。

(五)注重提高整體配套水平

景點景區休閑、度假、購物等必須設施與服務配套跟上,尤其對當地歷史特點和風土人情生動形象多介紹,代購、代郵農產品、優質土特產制品和旅游紀念品。

四、馬山縣生態農業旅游的實施

(一)加強培訓,提高農民素質

生態農業旅游要有“高素質的農民隊伍和高素質的旅游服務”,沒有高素質的農民就不可能實現生態農業旅游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培訓內容其中包括一般培訓和專業培訓服務,以提高農民綜合素質。農民培訓的對象主要是“農家樂”接待戶、經營業主、農村基層干部等。

(二)實施政府主導型戰略,牽頭做好聯動工作,充分發揮旅游主管部門的作用

政府主導是我國旅游業發展的一條重要經驗。政府創造條件、營造環境、牽頭解決難點問題,要充分認識發展旅游業對啟動地方經濟的作用,充分認識旅游管理部門的重任。旅游業的發展關鍵是思想觀念的發展,旅游主管部門必須在發展思想觀念方面要做好引導,多宣傳、多學習、多研究、多創新,旅游業才能真正實現大發展。

(三)實施品牌、產業化發展戰略

實施品牌戰略,重視區域品牌的策劃和宣傳,加強農業標準化水平建設,加快培育農產品加工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的步伐,產業化經營和產品多樣化個性化。生態農業旅游產業化以構建產業基地為基礎,加工轉化為龍頭,商品市場為載體,龍頭企業為核心,生態效益目標,堅持“基地化建設、專業化生產、區域化布局、商品化經營”原則,寓產業化于生態農業旅游的規劃開發建設中,通過生態農業旅游建設打基礎,產業化鏈條來延伸,市場化經營來牽動,實現生態農業旅游的優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

(四)完善經營模式,形成各方面都滿意的利益分配形式

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形成了很多有效的經營組織形式,如“公司+農戶”模式、“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經濟能人+農戶”模式、“協會+基地+農戶”模式。在生態農業旅游產業化經營中可以按照利用共同體理論,由農民、企業、政府等參與者結成“風險共擔、利益共存”的利益共同體。在馬山開發生態農業旅游可以按農民意愿、結合旅游開發類型組成多種形式的經營模式,可以考慮采用“股份制龍頭企業+基地+入股農戶”利益結合形式,村民變股民,企業與農民按照股份制原則興建龍頭企業,按股分紅,共擔風險、利用均沾,形成先進、完整的產業鏈。

(五)注重生態農業旅游與當地鄉土文化緊密結合,造就有文化品位的生態農業旅游產品

生態農業旅游不能只停留在觀賞、采摘的表面繁榮上,必須走與生態旅游與文化旅游相結合的道路,馬山縣居住有壯、漢、瑤、仫佬、布依、苗、侗和毛南等8個民族,其中壯、瑤少數民族占83.73%。當地鄉土文化濃郁,有許多獨具特色的壯族、瑤族的傳統風俗和豐富多彩傳統節日,在發展生態農業旅游時要注重發掘和整理,使之成為旅游中的賣點。

(六)政府要制定和完善發展生態農業旅游保護政策

第一,增加對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推進農村稅費改革,減輕農民負擔,落實農村的各項政策;第二,農業部門要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組織科技下鄉入戶,為農民送去生態農業系統模式的實用技術,與農民一齊動手建設各具特色的“景點式”、“花園式”、“果園式”的生態農業文明村;第三,將加快發展旅游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重點項目建設計劃,實行產業扶植政策,調動各方面力量積極投身于大旅游的發展當中;第四,制定加快旅游發展的財政扶持和實行稅費優惠政策、土地使用政策,實行對外開放吸引旅游投融資、人才引進,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引進來。

農業開發論文:試論農業科研單位科技開發與企業薪酬管理研究

[論文摘要]隨著農業弱勢地位的改變,農業科研單位科技開發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科技開發工作邊緣化的趨勢日趨明顯。對農業科研單位科技開發中企業薪酬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論述,并提出了建立現代企業薪酬制度,促進科技開發事業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以期為農業科研單位建立合理的企業薪酬管理制度提供參考。

[論文關鍵詞]農業科研單位;科技開發;企業薪酬管理

農業科研單位是我國農業的主要技術支撐力量。20世紀80年代初,在國家科技體制改革政策的引領下,為解決自身發展和生存難題,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我國農業科研系統的科技開發被提到了議事日程,由此開始了其艱難而漫長的歷程。科技開發工作的開展,為農業科研單位的平穩發展作出了主要貢獻,給科研人員安身立命方面帶來的思想變化,意義更是深刻而長遠。近些年來,隨著農業弱勢地位的改變,農業科研單位科技開發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科技開發工作邊緣化的趨勢日趨明顯。企業作為農業科研單位科技開發工作的主導力量,建立科學合理的薪酬制度,既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更是完善分配制度,改革激勵機制,主動求變以適應新環境的重要途徑。

1農業科研單位科技開發所處的環境

1.1外部環境

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6年聚焦“三農”,糧食安全、生態安全、食品安全等突出問題被提高到國家發展的戰略層面,農業作為國家基礎產業的地位受到各級政府更深層面的重視。隨著國家經濟的連續增長、財力的不斷增強,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的時機和條件et趨成熟,國家對農業的投入持續增加。由于農業領域大環境的改變,農業科研單位的弱勢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廣大科研人員在課題上項和收人方面的情況有了改觀,生存壓力得到了緩解,農業科研單位生存發展與科技開發的依存度也隨之降低。與此同時,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企業的社會成本不斷增加,農業科研單位的科技開發面臨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

1.2內部環境

1.2.1科技開發的吸引力減弱 由于國家對農業科研的投入增加,加之農業科學研究屬公益性質,課題上項與市場開發的依存度有所降低,農業領域的基礎研究重新受到重視,農業科研人員上科研項目的難度逐漸降低。通過課題經費支撐,農業科研人員可以圍繞所學專業搞研究、出論文、出成果、評職稱、領津貼、補(政策性收入)差額。科學研究畢竟是農業科研單位的主流工作,基于維持和提高生存水平為主要目的的科技開發工作的吸引力自然減弱,部分因為沒有課題而被推到開發一線的人員再轉到科研隊伍已不可避免。

1.2.2工作重點轉移與科技開發工作的邊緣化 在農業科研單位,科技成果的市場轉化固然重要,但從社會分工的角度看,對農業科研單位的評價更多的是科研水平的高低、創新能力的強弱和科技成果的多少。科研工作大環境的改善,使得農業科研單位原先的科研開發兩條腿走路的發展模式發生了變化,以課題、經費和成果為內涵的科研工作的中心地位越來越突出,人才工作、后勤工作隨之被提升到更高層面。而科技開發工作,由于受市場、人才、分配制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邊緣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據調查,許多單位在全員評聘時,為科技開發管理部門的職能定位大費周折;為避免分類定位和財政經費受影響,更多單位在年度工作報告中連科技開發創收的數據都不敢公開,可見科技開發工作的邊緣化程度。

2農業科研單位科技開發中企業薪酬管理存在的問題

隨著農業科研工作大環境的改善和科技開發工作邊緣化,對農業科研單位的科技開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但應該看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市場化平臺,農業科研單位的生存和發展已離不開科技開發。目前,企業已成為農業科研單位科技開發工作的主導力量,理順企業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是科技開發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保證。薪酬管理是現階段農業科技開發企業存在的突出問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對新形勢、新環境下穩定農業科技開發隊伍意義重大。

2.1與科研人員相比。開發人員的收入比較優勢正逐漸喪失

長期以來,科技開發工作的比較優勢較科研人員而言,開發人員能得到相對高的收入。為此,科技開發人員付出了專業、論文和職稱等的代價。令人尷尬的是,隨著市場化進程的深入,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科技成果的商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逐漸加大,科技開發企業獲利越來越困難。與此同時,隨著國家新一輪分配制度改革的實施,公益性農業科研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與科研人員相比,開發人員的收入優勢正逐漸喪失。

2.2事企難分,導致平均主義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業科研單位開發企業的分配主體地位有所加強,企業已經擁有了較大的分配自主權。但是,事企難分導致的分配干預,使得企業在真正意義上的分配主體地位難以實現。即便在已經初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企業,由于國有法人股份較大,企業董事長、總經理等重要職位多由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擔任,基于農業科研單位職工收入整體平衡考慮,這種雙重身份決定了其在企業薪酬管理和利潤分配等重大問題上產生顧慮,并在相當程度上左右著企業的決策,平均主義傾向難以避免。

事業單位的性質和“大單位、小社會”的管理需要,使得農業科研單位企業薪酬管理上的平均主義傾向以內、外兩種方式表現出來。其外部現象表現為在企業工作的職工與農業科研單位科研人員、管理人員之間的收入差距拉大;在企業內部,則更多地同是農業科研單位正式職工的企業經營者、骨干人員與一般人員之間表現為平均薪酬。

2.3報酬激勵方式單一

與國內大多數中小國有企業一樣,農業科研單位的科技開發企業的報酬激勵方式較單一,大多仍是基本工資加獎金、年度獎等構成。在福利方面,由于在企業工作的開發人員具有農業科研單位職工和企業職工的雙重身份,退休后按事業單位人員享受相關待遇,所以多按照事業單位進行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帶薪休假、教育培訓、顧問服務、家屬關愛福利和有助于實現個人內在價值的精神獎勵較少。

3建立現代企業薪酬制度,促進科技開發事業持續發展

農業科研單位科技開發內外環境的變化,科技開發工作的邊緣化以及薪酬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使科技開發隊伍的穩定性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在科技開發企業內部建立現代企業薪酬制度已刻不容緩。

3.1現代企業薪酬制度的內涵

薪酬是企業對員工為企業所做貢獻應予的相應回報和答謝,狹義的薪酬僅指可以貨幣化衡量的部分。廣義的薪酬即報酬,可分為外在(物質)報酬和內在(精神)報酬,其包括了企業員工對工作本身的成就感和個人價值的實現。現代企業薪酬制度是指基于企業分配主體地位、企業文化和績效管理而建立的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遵循市場經濟規則,在國家法律規范和職工民主參與下,企業向經營者、勞動者和投入生產要素的個人自主分配報酬的一整套科學的規程、標準和辦法,是企業激勵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決定工作滿意感,激發員工工作動機,增強企業凝聚力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機制調節、企業自主分配、職工民主參與、政府監控指導”的新型分配格局的具體體現。

3.2建立現代企業薪酬制度的基本原則

3.2.1競爭性原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基于不同崗位的勞動力薪酬水平,類似行業、企業有著一定的標尺,沒有無視勞動力市場標準的所謂“無價人才”。確保企業的薪酬水平與類似行業、類似企業的薪酬水平相一致,是企業薪酬水平保持外部均衡的需要。對一個企業來說,薪酬標準過高,固然會對員工產生激勵作用,提高工作效率,穩定員工隊伍,吸引優秀人才,但勢必加大企業的人力成本,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發展后勁;薪酬標準過低,雖然節約了企業的人力成本,但工作效率和員工的工作熱情及主動性降低。

3.2.2公平性原則亞當斯公平理論認為:“公平感是員工是否對獎勵感到滿意的一個中介因素,只有當人們認為獎勵是公平的,才會產生滿意,激發動機。”現代企業薪酬制度的公平性原則要求支付相當于員工崗位價值的薪酬,不同崗位的薪酬水平應當與這些崗位對企業的貢獻相一致。要避免骨干員工與普通員工之間的報酬差距大于工作本身的差距,可適當拉開同等工作上優秀員工與一般員工之問的差距。但企業內部職工間收入差距過大或過小,都不利于企業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內部激勵機制的形成。

3.2.3多層次目標原則績效考核結果是薪酬支付的依據,考核目標的多層次原則,即smart原則,是判定現代企業薪酬制度是否合理的主要標尺。按照smart原則的要求,作為企業薪酬制度主干的績效考核目標,應該是明確的、可衡量的、可操作的、相關的和有時限的。

3.3現代企業薪酬制度的建立

3.3.1崗位確立與崗位評價崗位確定是根據已設立的企業組織機構,明確各部門的職責,結合企業的戰略目標、經營目標等,視各部門工作量大小和難易程度,確定崗位職數。崗位評價就是在崗位職數確定的基礎上,將部門工作分解、細化到各個具體工作崗位,確定各自工作范疇,結合年度目標進行崗位工作量化。崗位確立與崗位評價是對企業所設的崗位的難易程度、責任和相當價值進行評測的過程,是績效評價的基礎,是保證薪酬制度公平性的關鍵步驟,通過一些方法來確定企業內部崗位與崗位之問的相對價值,進而納入薪酬結構的標準程序。

3.3.2薪酬結構的建立薪酬結構是根據企業預期目標,確定薪酬總量,按照薪酬總量進行分類,視各崗位的重要程度、難易程度、繁重程度和工作條件等因素,合理訂立各具體崗位的薪酬量、薪酬種類及比例,并按一定的量化分數確立薪酬等級。在薪酬結構的建立中,要充分汲取現代管理科學的精華,結合企業實際,將期權激勵、晉升制度及家屬福利關愛等人性化薪酬方式量化到相應崗位,增加企業職工的價值實現感和成就感,培養其對企業的忠誠度。

3.3.3市場調研結合企業性質、行業范疇、規模、戰略目標及年度經營目標等因素,合理進行企業定位,在此基礎上,通過社會調查方法,調查本企業相關崗位在勞動力市場上的薪酬狀況,并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和分析,為企業薪酬水平貨幣化提供依據。市場調研的目的就是檢驗企業薪酬制度的競爭力,調查的重點是本地區、本行業主要競爭對手的薪酬狀況。通過市場調查,可以了解市場薪酬水平,分析本企業各崗位薪酬水平的高低,從而驗證企業各崗位薪酬水平的合理性,以保持企業薪酬水平的對外競爭力。

3.3.4薪酬標準設立根據市場調研結果,修正、調整企業薪酬體系,將個人薪酬等級貨幣化,進而確定各崗位薪酬組成的貨幣量。薪酬標準是薪酬制度的標尺,是企業薪酬制度競爭力、公平性和多目標原則的最終體現。要根據勞動力市場水平變化和企業需要,建立薪酬制度和薪酬標準的反饋及調整機制。

3.4農業科技開發企業建立現代企業薪酬制度應注意的問題

農業科研單位的科技開發企業現代薪酬制度的建立,受“大單位、小社會”的現實環境影響,有其自身特殊性,以下幾個問題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3.4.1企業的自主分配地位要確立企業的自主分配地位,嚴格按照《公司法》的規定,首要前提是建立“產權明晰、權責明確”的現代企業制度。在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中,要本著讓更多職工分享改革開放成果的精神,廣泛吸收職工參股,擴大其在企業重大決策中的話語權,使企業職工的收入能更好地與企業效益掛鉤。其次,要充分利用農業科研單位大環境和工作中心的變化,謀求單位主要負責人對企業管理簡政放權,削弱行政管理干預,強化企業的主體分配地位。

3.4.2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在建立現代企業薪酬制度時,除考慮企業薪酬水平在行業、地區中的競爭力外,要結合農業科研單位“大單位、小社會”的現實環境,注意企業員工薪酬水平與農業科研單位科研人員、管理人員收入水平的相對平衡,避免差距過大導致的人才單向流動,促進農業科研單位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

3.4.3企業的職工參與在薪酬制度的設計、建立中,要充分考慮農業科研單位開發企業所處的人際環境,廣泛征求企業職工建議,加大職工的參與度。這既是管理者的自信心以及對職工的信任體現,又有利于職工報酬的心理價值實現和勞資雙方和諧關系的建立。

農業開發論文:淺析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會計管理工作研究

論文關鍵詞:會計管理 農業綜合開發 項目 財務管理

論文摘 要:社會在不斷進步,經濟形態也隨之不斷更新,與此同時,國家更加重視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因為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運行,對農業綜合開發的資金運行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會計管理工作在資金運行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本研究通過對農業綜合開發利用的調查,對資金運行現狀進行分析討論,發現現階段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形勢一片大好,但是在會計管理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結合會計管理體系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中所起到的作用,提出了現階段在整個體系中存在的不盡如人意的一些現實情況,并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相應的解決措施和建議,力爭使財會管理工作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中起到更加積極的作用,推動我國農業綜合開發的順利發展,從而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進步。

一、農業綜合開發項目

農業綜合開發是一項中央政府設立專項資金用于對農業資源進行的綜合開發利用項目。它的目的在于支持農業發展、改善農業項目的條件、使農村經濟結構更加合理,并同時提高農業生產效益等。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包括土地治理項目和產業化經營項目。

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也多種多樣,其中包括土地治理、基本農田建設、優勢農產品項目、養殖、土地改造、綜合治理、灌溉節水等土地治理項目;還包括農產品加工等在內的許多產業化經營項目。

1、農業綜合開發的形勢

現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形勢一片大好,主要體現在:國家對農業開發項目的餓政策好,實行“國家引導、配套投入、民辦公助、滾動開發”的投入機制。 農業綜合開發在這種好的形勢下,應該抓住機遇,強化資金運行管理體系,大大提高財會管理在新形勢下的作用,力爭通過強有力的會計管理工作,增強農業開發項目的資金管理體系,使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健康、快速向前發展。

2、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管理現狀

在有政府投入、扶持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中,資金的管理、運行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目前,一些農業開發項目的資金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問題反映在財務會計管理中的有很多。所以,一定要加強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中會計管理工作。作為財務管理中重要的一環,會計管理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它關系到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改革、發展前景和效益。當前,很多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會計管理工作存在問題,表現在管理混亂、缺乏監督管理機制,影響了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發展,致使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發展不利,農村經濟建設受到嚴重阻礙。所以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合理、高效的管理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資金,能讓財務運行有條不紊,充分發揮其使用作用,而會計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對整個財務管理體系起著支撐和保障作用。

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會計管理工作的現狀

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是政府關于財政支農的一個重要項目。但是在具體的運行過程中,資金的運用存在一定的問題。

1、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管理紊亂

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運行中,資金管理紊亂。主要表現在:(1)財政資金報賬不及時,資金撥付進度緩慢。在項目進行過程中,存在財政資金報賬不及時的現象,在項目驗收合格后,除質保金和工程管護費外仍有資金余額未撥付;(2)借出財政有償資金到期未收回,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中,政府為了更好的支持農村經濟建設,除資金補貼外,還提供一定數額的有償資金,但是,由于立項時對項目單位審核不嚴格,弄虛作假申報并獲得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項目,到還款期時用款單位因各種原因無法償還,造成有償資金無法按照規定數量收回或者完全損失,個別基層財政部門墊付到期有償資金,這就無形之間增加了財政的損失和負擔;(3)資金利息收入未按規定轉作本級有償資金,在資金利息收入的處理中,不能按照規定進行,同時造成了項目資金利息管理的紊亂;(4)部分農發部門和鄉鎮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中違規用大額現金結算;(5)項目報賬內容與計劃、合同不一致。超出規定的范圍使用資金;(6)由于會計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有限,或者責任心不夠,導致會計科目運用不規范,也是導致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紊亂的一個重要因素;(7)項目竣工后移交手續不健全接收單位資產不入賬,如用農發資金購置的農機設備、林木等沒有登記固定資產臺賬。(8)部分返還的土地治理項目財政有償資金滯留在市、縣兩級財政,未按規定返還農民和農村基層組織,及時解除各級財政部門與借款人的債權債務關系。(9)個別項目存在以撥代報現象。所以,這就需要加強會計管理工作,這就要求會計管理制度進行改進和更新以適應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發展和需要。管理制度的落后勢必會影響會計管理應用及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整體財務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2、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會計管理監管、評價體系不夠完善

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在政府的強力支持下,形式大好,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監管、評價體系有著密切的關聯。一些地方鄉鎮財政資金緊缺,財政保障存在問題,土地治理方面的項目資金運轉、構成存在相當大的問題,所以運行難以達到有關規定的要求,導致資金預算、計劃結構不合理。所以,這種現狀使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資金存在相當的缺口,以至于不能按時、按量、按計劃的完成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其次,由于會計管理體系不完善,造成項目報帳過程不規范現象頻繁出現,出現一些票據造假現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國有資產的無形減值、流失。因為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大多數效益較低,所以,在會計管理監管、評價體系存在漏洞的基礎上,致使農業綜合項目開發資產無形流失。所以,一定要加強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會計管理監管、評價體系,以保證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順利發展。

三、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會計管理的幾點建議

1、增強意識,完善會計管理機制,改善農業開發項目資金紊亂現象

通過對現狀的分析,會計管理的意識一定要加強,應該建立完善的會計管理機制,做到專款專用、按時按量回收有償資金、及時報賬、項目合同與上報內容、計劃保持一致、農發資金做到專款專用。加強資金管理就要加大投入的力度,一定要嚴格按照《農業綜合開發財務管理辦法》中的有關規定加強財務管理,實行各級政府、部門、鄉鎮乃至個人分責制度,確定保證 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資金合理使用。在此同時,還要要加強對有償資金和信貸的管理,準確評估風險,按時、按量回收資金,降低風險。建立完善的會計管理體系,能有效的解決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過程中資金被挪用的現象,所以在體系完善的同時,有效的防止了通過各種手段挪用、騙取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款項的弊端,同時也有效的杜絕了部門、個人利用各種方法占用財政資金的現象。與此同時,不但使資金的支出、收入合理、高效,還能增加資金使用的透明性,在增強會計管理工作的同時也從根本上防止了腐敗現象的產生。

2、更新和完善會計管理制度

要想使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更加合理,就必須完善會計管理制度,必須有相適應的管理制度做保證。

(1)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是一項巨大的工程,涉及的范圍廣,技術要求高,只有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標準和制度,才能促進會計信息化系統在技術上的協調和整體效能提高。健全的會計管理制度是會計工作有法可依、科學管理的前提和基礎。必須根據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財務管理工作的現狀,建立健全各項會計管理制度。

(2)針對目前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會計管理落后,不適應會計信息化管理的情況,應及時更新和完善現有制度。對現行制度中不符合農村綜合開發項目特點的,應及時改進;不全面、合理的地方,要及時完善。總之,管理制度要與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工作相適應,保障呢業綜合開發工作能夠穩定、高效的運行。

(3)建立健全的會計管理制度的同時,還應做好制度的落實和執行工作,突顯管理制度的權威性和約束力。如果在具體工作中不執行相應的標準和制度,有法不依,那么建立財務管理制度就失去了現實意義,同時也不利于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既快又好的發展。

3、強化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監管、評價體系

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監管、評價體系不夠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業綜合開發建設的發展。不管是項目的運行前的成本核算,還是項目的運行之中,都要有的放矢完善相應的監管、評價體系。票據的規范問題,要絕對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事實,報帳過程中嚴格審核,不要讓投機者有機可乘。這樣,不但降低了工程成本,同時也防止了發票需開問題。所以,一定要全面建立、健全會計監管體系,防止豆腐渣工程的出現,確保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建設質量,迅速提高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發展。所以要做到無論是日常檢查,還是運行中檢查、

和完工檢查,都要細致、嚴格,確保國有資產的增值,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充分發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作用,提高經濟效益。

4、加強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會計人員素質的高低同樣決定著會計管理工作的進行。所以要加強培養力度,拓寬培養渠道會計人員的培養要不拘泥于特定形式,可以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如加強與院校的結合、崗前培訓與集中培訓相結合等。在培訓的過程中也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培訓計劃,切實發揮培訓的作用,達到最佳的培訓效果。同時多方面培養,全面提高素質也是培養人才的關鍵。

在提高業務水平的同時也要提高思想素質會計人員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思想素質、堅定的政治信念、健康的思想和高尚的品格是成為優秀的財務人才的基礎。

提高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端正的態度是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培養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會計人員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有較強的責任心,愛崗敬業,甘于奉獻,鉆研進取。

四、結論

綜上所述,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和會計管理工作密不可分,因為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運行,對農業綜合開發的資金運行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會計管理工作在資金運行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所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資金能否管好、用好,是一項重大課題,它關系到能否按時、按量完成開發項目,同時還關系到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前景。左右著農村經濟建設的未來。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會計管理工作應該得到重視,以便為政府支持農村綜合開發的資金得到有效利用。所以要加強會計管理工作的建設和完善,更好的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

農業開發論文:新舊會計準則對農業企業技術研究與開發支出會計處理的不同

【摘 要】當前,隨著研究開發支出的大幅度增長,農業技術研究與開發支出的會計處理成為會計界關注的焦點。農業技術研究與開發的成功與否,將成為農業企業成敗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這將促使農業企業越來越重視農業技術研究與開發,從長期來看,加大增強農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和開發支出必然能讓農業企業在以后的長期內受益。

【關鍵詞】農業企業技術 會計處理 開發支出 費用化 資本化

在當今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國際經濟環境下,科學技術作為生產力在社會的各個方面大顯身手,農業企業同樣需要依靠科技提升競爭力,增加農業技術研究與開發支出。農業技術研究與開發的成功與否,將成為農業企業成敗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這將促使農業企業越來越重視農業技術研究與開發,農業技術研究與開發支出占農業企業總支出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大。研究開發支出的會計處理,隨著研究開發支出的大幅度增長,成為會計界關注的焦點。

一、我國農業企業研究開發的現狀

農業企業的研究開發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技術引進、自主研發(內部研發)、合作研發。與市場經濟比較成熟的國家相比較,國內農業企業還沒有成為科技創新的主體,整體上自主創新的能力薄弱。較多農業企業對外部技術依賴性較大,內部研究開發支出較低。隨著國內外市場競爭不斷加劇,我國農業企業逐步實現研究與開發支出內部化,研究開發的支出必然增大。

二、研究與開發支出作為會計所反映對象的特殊性

研發活動作為一種投資行為,具有投資活動的一般特性,即時間性和風險性,又有不同于實業投資的特殊性,農業技術研發活動更是如此,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計量困難

知識的投入具有明顯的特殊性,知識的創造和投入并不一定代表與經濟相關的知識存量的增加。這是因為:(1)研發成果轉化為真實的生產力需要時間,有的甚至經過數年才能取得正的現金流量;(2)知識本身就是無形的、難以量化的,從而也是難以計量的;(3)新知識的投入有可能導致原有知識存量中的部分知識陳舊過時甚至失效。這使得知識的累計投入不是簡單的一加一的關系。因此,對農業企業而言,研發活動的確認和計量具有很大的彈性。

(二)具有比一般投資活動更大的不確定性

雖然風險是投資活動的一般特性,但由于研發活動是建立在新的科學知識或技術原理基礎上的高度激烈的商品和技術競爭,只有在研發成果可以轉化為商品的情況下才可能產生收益,因此,研發活動具有的不確定性遠遠大于其他的投資活動。研發活動的風險主要包括:(1)技術風險。由于受技術規律、技術壟斷、產品標準化等方面的限制,研發成果不可預測,有失敗的可能性。(2)經營風險。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瞬息萬變,農業企業的管理者在確定研發活動的發展方向時出現失誤、資金渠道不順暢、技術骨干離職等因素,都會導致研發活動半途而廢而無功而返。(3)行業風險。如果同行業競爭者的研發活動領先于農業企業,或者農業企業研發成果的產業化工作不到位,則意味著農業企業競爭的失敗。(4)環境風險。如社會意識形態、法律及生態環境、國家政策、重大政治事件等,都會給農業企業的研發活動帶來風險。

三、對新會計準則中研究和開發支出的會計處理變化的評價及其影響分析

舊的會計準則要求研究與開發支出全部費用化,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新的會計準則要求對研究與開發支出區分研究支出與開發支出,在“研發支出”中又細分為“費用化支出”和“資本化支出”進行明晰核算,研發階段的支出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開發階段的支出符合條件的可以予以資本化。無法區分研究階段支出和開發階段支出,應當將其所發生的研發支出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

2006年2月15日頒布的新會計準則體現的是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在一定條件下研發支出資本化的做法與國際上的普遍做法一致,有利于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接軌。有條件的資本化本身比單一的費用化或是單一的資本化更合理,這對農業技術研究與開發支出的會計處理將產生積極影響。

(一)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

農業技術研究與開發是兩個相互聯系的階段,研究活動是一種初步的探索性工作,是一個基礎階段,能否帶來經濟效益非常不確定,而且受益對象不明顯,而開發活動是將研究成果付諸于實踐,比研究階段更進一步,帶來經濟效益的確定性高,所以將研究過程中發生的費用進行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而開發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在開發成功時進行將其資本化,不成功還是進行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這比單一的費用化或單一的資本化更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

(二)符合資產的定義

農業企業農業技術研究與開發活動已經投入了大量的經費,當然是一項過去的事項,它不是為了取得本期的利益,而是為產生未來的經濟利益,當研究開發成功時,就可以成為農業企業的一項資源,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也能夠被農業企業控制,并且在開發過程中的成本也可以可靠計量,顯然符合資產的定義。

(三)更好地協調謹慎性與相關性原則

單一的費用化能很好地遵循謹慎性原則,但損害了相關性原則,而單一的資本化能很好地遵循相關性原則,但又忽視了謹慎性原則。一定條件下資本化能很好地協調謹慎性與相關性原則,既可以避免費用化帶來的資產低估,同時也最大限度地降低資本化所帶來的風險。

(四)有利于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接軌

我國加入了世貿組織,我國經濟緊密地與世界經濟融合起來,世界各國間的投資和對外貿易更加自由化,環境的變化就必然要求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慣例接軌,采用一定條件下資本化的做法與國際會計準則及英國會計準則規定的做法相一致,這樣,可以縮小與國際之間的差異。因此,一定條件下資本化的選擇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五)資本化開發支出能夠更客觀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

新舊會計準則對“研究與開發支出”的會計處理結果可能扭曲企業的決策,導致錯誤的收益衡量。研究發現,費用化研究與開發支出的處理方法,往往導致企業價值被低估。相反,部分研發支出的資本化能增加農業企業的資產,農業企業財務狀況也會一定的程度有所好轉。對于試圖進行外部融資的農業企業來說,這無疑能降低負債比率,增加農業企業的融資信心,提高農業企業的商業信用,幫助其擴大融資渠道。而且,從長期來看,加大增強農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和開發支出必然能讓農業企業在以后的長期內受益。

農業開發論文:淺談四平市農業開發項目實施與管理

1項目區自然概況

1.1地理位置及范圍

項目區位于四平市鐵東區石嶺鎮,地處市區東南7km,東與葉赫接壤,南西兩面與遼寧省昌圖縣隔河相望,北與城東鄉為鄰。

1.2水文、氣象

項目區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春季干燥多風,夏季溫熱多雨,秋季涼爽干燥,冬季寒冷漫長,一年中寒暑溫差大,其特點是溫度、雨量、光照等季節性變化顯著。據四平氣象站30多年的氣象資料,全年主導風向為西南風,平均風速3~5 m/s,多年年平均氣溫為5.9℃,極端最高氣溫為38℃,極端最低氣溫為-38℃。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20mm,最大降水1008 mm(1957年), 最小降水350 mm(2007年),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4.9%,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740mm(e601),日照時數2546h。無霜期130—150d,凍結期一般在11月上旬至翌年4月初,區域標準凍土深度1.50m。

1.3地形、地貌及土壤

項目區地貌形態為丘陵,海拔高度174~370m,相對高差196m。英城子—田家洼子—邊沿子—上二臺一帶地勢較為平坦。本區地形為構造剝蝕地形,表層為殘積亞粘土,砂碎石,基底為變質巖,巖性為角閃巖、大理巖、泥片巖。

1.4耕地種類、數量及開發潛力

本項目區耕地種類主要為旱田,總耕地面積13767畝。項目實施后可以大大地改善農業生產的基本條件,提高了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增加了糧食產量和農民收入,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開發潛力巨大。

1.5自然災害

由于項目區特殊的地理地貌和地理位置,本區為典型的旱作雨養的農業區,受自然影響較大。當地農民對科學耕種認識不足,盲目追求眼前利益,再加上田面無任何水利工程設施,經常發生春旱、秋澇,致使糧食產量低而不穩,自然災害比較嚴重。

2項目區組織實施與運行管理

2.1組織機構設置

該項目在四平市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領導下,由四平市鐵東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石嶺鎮作為項目承建單位,成立農業綜合開發領導小組。領導組長由鎮長擔任,副組長由分管農業副鎮長擔任,成員包括財政、農業、畜牧、水利、林業、農機等部門的負責人和技術人員,鐵東區農發辦協調各部門工作。

2.2 項目實施管理方案

2.2.1項目管理中執行“四制”管理機制

為滿足工程管理的需要,按照國家基本建設程序進行管理,嚴格執行“四制”,即采用項目法人負責制、招投標制、工程建設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大管理機制。

項目法人負責制:項目領導小組作為鐵東區石嶺鎮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的負責人,全面承擔工程項目的籌劃、籌資、建設、經營、資產保值和增值,全面負責工程的建設和經營管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經批準后,正式成立項目領導小組,并按有關規定資金按時到位。

招投標制:按照“公開招標、公平競爭、公正評標”的原則,委托招標公司公開招標,整體實施,分項運作。

工程建設監理制:全面負責工程施工全過程的質量、進度、造價等的監督和管理。

合同管理制:對參與項目實施的各方,與項目的實施有利害關系,就項目的實施簽訂一系列的合同,對于項目的實施成功提供了保證。項目單位與各項目部簽訂年度責任書,明確項目部在工程質量、進度、造價和安全等四個方面的目標職責,適時進行考核。

2.2.2項目管理中實施“四控制”原則

四平市鐵東區財政局開發辦項目管理部門與監理單位共同承擔相應的監理職責,對所承擔的管理項目的質量、進度、造價以及安全進行控制和監督,協調參建各方的關系,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嚴格實施“四控制”即:質量控制、進度控制、投資控制、安全控制。

質量控制與管理:四平市鐵東區農業綜合開發辦統一組織參建各方主要成員組成“工程質量管理委員會”,負責工程全面的質量管理工作,檢查、督促、協調、指導、評價各參建方的質量管理工作和結果。同時進行培訓,組織現場觀摩,提高全體參建人員質量意識。

進度控制與管理:四平市鐵東區農業綜合開發辦根據批準的可研中確定的進度控制目標,在實施過程中,根據總進度編制實施進度總計劃,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分層次、分項目編制進度計劃。承包單位還須編制施工周、日計劃,以保證工程施工進度滿足總進度要求。對關鍵項目進行跟蹤,定期對進度計劃進行更新,及時調整偏差,確保總進度目標的實現。

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四平市鐵東區農業綜合開發辦對工程投資實行“靜態控制、動態管理”的管理模式。靜態控制即在工程建設過程中,以執行概算作為基本計劃,采用總量控制、合理調整的原則,嚴格控制工程投資水平,以不突破經國家批準的靜態總投資為總目標。在工程建設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投資價差和融資費用,這就需要通過動態管理,合理確定動態投資,控制投資的總規模。投資控制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建立執行概算、合同價兩個價格控制體系。

(2)建立合同項目實施控制價。

(3)對合同價的價差進行管理。項目管理部門則會同監理對具體合同項目的造價進行嚴格控制,保證單一項目不超過執行概算。

安全控制與管理:四平市鐵東區農業綜合開發辦為加強工程安全的監督與管理,除配備安全專職工作人員外,增加工程施工專業工作人員,并且聘請專家擔任安全總監。

2.2.3資金管理

項目建設資金的安全運行是完成項目的必要保證,項目建設資金實行核算體制,進行項目資金使用、監督和資金預決算。建立一整套的資金管理辦法,設立項目資金專戶和臺賬,專人搞好項目資金記賬、原始憑證管理。建立健全的資金使用規章制度,按項目進度安排建設資金。強化審計監督和監察,運用法律和紀律手段定期檢查項目的資金使用情況,確保資金使用合理,避免單位和個人擠占挪用專項資金。

(1)建立資金專戶。對國家投資與地方配套資金在銀行設置專門賬戶,專職會計,統一管理,集中使用。石嶺鎮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的工程建設由承擔單位統一管理,確保資金用在項目建設上,達到專款專用,按申報計劃實施,不擠、不占、不串、不亂。

(2)嚴格審批程序。嚴格堅持萬元以內由項目辦公室審批,萬元以上要由項目領導組組長審批。健全審批手續,即主管領導、經手人、收貨人、批準人都在票據上簽字,確保國投資金賬賬相符,賬物相符,賬實相符,并制定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加強資金管理,做到誰出問題誰負責任。

2.3 項目建成后的運行管護

建筑物工程采取公開招標方式,由有水利施工資質的單位承建,并簽定承包合同,工程完成后,由質檢部門組織進行工程檢查驗收。

開發項目完成后,鐵東區開發辦與項目所在區域的石嶺鎮簽定水利工程設施運行、管理、維修合同書,落實到責任人,并由鐵東區開發辦負責人定期檢查合同執行情況,對項目運行的全過程實施兼管,以確保工程發揮最大效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被三个男人绑着躁我好爽|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精品无码综合福利网| 丁香五香天堂网| 中文在线а√在线| 姑娘免费观看完整版高清中文| 欧美性videos高清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小说|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怡红院免费的全部视频|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蜜臀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a三级三级|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 东京道一本热中文字幕| 成年丰满熟妇午夜免费视频| 男人的天堂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边做边流奶水的人妻| 6080yyy午夜理论片中无码| 疯狂撞击丝袜人妻|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三上| 亚洲国产精品线路久久| 久久强奷乱码老熟女| 大地资源网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国产女主播白浆在线看| 精品成人乱色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97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 午夜福利视频| 十四以下岁毛片带血a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