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農業問題論文

農業問題論文

時間:2022-05-14 05:07: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農業問題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農業問題論文

農業問題論文:農業科技園現存問題思索

四川省農業科技園區發展現狀

農業科技園區是農業科技成果引進、吸收、創新和集成開發的重要基地和窗口,有力地促進了先進實用技術的應用。以蒼溪縣農業科技園區為例,野聚土防水、少耕免耕、機械進園、高位嫁接、平行拉蔓、自動微噴、種養循環冶等獼猴桃技術推廣面積不斷擴大,由原來的20hm2擴大到133.33hm2,還輻射帶動廣元市元壩區采用聚土防水新模式發展獼猴桃66.67hm2。農業科技園區展示了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機械化和產業化,真正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帶動當地和周邊的農業產業發展,極大地提升農業產業水平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如廣安市以觀塘鎮為核心建成面積達346.67hm2的廣安市現代農業示范區核心區設施農業基地,輻射帶動近400km2的現代農業發展,惠及12個鄉鎮近30萬農民群眾,2010年農民人均增收3738元。

存在的問題

由于在建設園區時沒有進行整體規劃,且多數園區從方案論證到規劃設計時間倉促,未能做好規劃準備[5-6],無地方特色,有些園區選擇的產業根本就不適合當地種植;部分園區只重觀賞價值輕實用價值,從美學的角度考慮的多,偏重觀光休閑功能,造成科技園區在后期使用中的諸多不便;甚至有的地方為了迎合某些主要領導的意圖,在園區內大量引進野高、精、尖冶的設施,片面追求展示現代農業技術和先進設施,而不是真正地從發展角度出發、以科技發展農業為目標,僅成了政府的野形象工程冶[2-3]。調查表明,農業科技園區數量最多的地區為四川省經濟社會發展程度最高的成都片區,該區面積占全省10.93%,但是卻建設了33個農業科技園區,在全省園區總數中的比例較大,達到35.48%;農業科技園區數量較多的地區為川東片區和川南片區,川東片區和川南片區的經濟發展程度居全省總經濟發展程度的中等水平,二者園區的建設密度也相差不大;農業科技園區數量最少的地區為攀西片區和川西北片區,這2個片區的經濟發展速度較慢,落后于其他幾個地區,尤其是川西北片區,其占地面積非常大,約占全省面積的1/2,但是其農業科技園區發展時間晚,較落后,截至目前僅有4個省級園區。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的目的就是起到示范帶動的作用,為農民做榜樣,幫助農民一起發家致富,促進新的科學技術在農村得以推廣和應用。但是,目前部分園區的建設是以政府投資為主,造成政府主觀意識太強,對園區的建設方面干預太多,不能引進最佳的科學技術,往往導致經濟效益較低,或是過分貪大求洋,脫離實際,使其示范容易但是推廣困難,老百姓在經濟上和技術上受益甚少,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科技對農業園區的建設至關重要,只有將科技融入到農業園區的建設中去才能建設出好的農業科技園區[1]。但是部分園區在建設期間科技支持力度過大,但是在運行時缺乏創新意識和自主研究精神,導致一些最新的科學技術還未能掌握,不能創造出具有高市場競爭力的、高效益的技術品牌,同時由于園區的科技水平不能得到提高,又制約了自身特色產業的發展。另外,園區技術推廣擴散方式單一,基層農技服務體系沒有與科技示范基地有機結合在一起,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素質較低、未經過專業的培訓,導致其在指導農民從事農業生產時力不從心,不能為農民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4]。

發展對策

在園區建設期間,要聘請專家對園區的水平布局、垂直布局、功能定位、主導產品及優勢產業進行科學的規劃和充分的論證,避免市際、縣際之間的規劃雷同重復;在園區運行期間,可采用專家大院、科技特派員的方式引進人才,針對產業發展中的問題進行科研活動,注重加強對基層農技人員的培訓,培養一支專業的技術隊伍;同時建立創新人才激勵機制,使科技人員特別是高素質科技人才心甘情愿扎根園區,把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成為符合我國新階段農業發展要求的現代農業新型技術創新體系、示范推廣體系和產業開發體系[5]。按照結構合理、優勢突出、層次分明、分工協作的原則,在四川省建設一個資源配置合理、區域分工明確、優勢特色互補的農業科技園大網絡,做到區有綜合性示范園區,縣有高標準示范園區,鄉有特色示范園區。形成野核心區要示范區要輻射區冶梯度推進的技術傳播途徑。在充分發揮發達地區數量多、標準高、規模大的農業科技園區帶動作用的同時,高度重視偏遠地區園區數量少、檔次低、規模小的問題,這些地區更應加快園區建設,努力實現全省滿覆蓋。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機制,是農業科技園區運行機制的核心。農業科技園區要建立健全企業或業主準入機制,嚴格把關入主園區的企業和業主,同時園區應遵循野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冶的原則,逐步建立野產權清晰、責任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冶的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完善市場導向與技術創新有機結合的企業經營機制,保障園區持續穩定發展[4-11]。

結語

筆者認真總結了四川省農業科技園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其發展的對策建議,其目的是在四川省農業科技園建設的進程中能夠減少錯誤,促使其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

農業問題論文:農業生產的環境成本問題

摘要:農業環境成本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為控制對環境的損害而付出的代價以及最終給環境造成的實際損失。由這個定義可以看出,最初的環境成本特指企業的環境成本,主要是指工業企業。隨著農業生產的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人們的目光已經由工業領域擴大到農業領域,研究農業生產的環境成本問題。

1 農業環境成本的內容

農業環境成本與企業環境成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根據聯合國國際會計和報告標準政府顧問專家工作組第15次會議文件《環境會計和財務報告的立場公告》:“環境成本是指本著對環境負責的原則,為管理企業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業執行環境目標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由此可見,企業環境成本是企業內部成本核算的一個方面,是企業的實際成本支出,屬于會計范疇;農業環境成本不僅包括預防性的成本支出,更重要的是分析農業生產行為實際對環境造成損害,是整個社會共同承擔的環境代價,屬于公共環境經濟問題。農業環境成本可以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農業生產本身所產生的環境成本,間接成本是指上游與下游產業所產生的環境成本,如化肥、農藥的生產,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企業因使用原料的特殊性所產生的環境成本,如皮革加工、秸稈造紙等。根據不同的生產部門,農業環境成本還可以分為種植業環境成本、畜牧業環境成本、水產業環境成本等。本文所分析的農業環境成本是指種植業部門的直接環境成本,包括動植物資源成本、土壤資源成本、水資源成本、大氣污染成本、生命健康成本等。

2 農業環境成本的核算方法

核算環境成本的方法很多,如預防費用法、恢復費用法、生產率變動法、機會成本法、間接替代法、市場價值法、人力資本法等。不同的環境成本,可以選擇不同的方法進行核算。

2. 1 動植物資源成本核算

動植物資源的減少,其造成的損失是無價的,同樣,各種動植物資源的恢復和保護也蘊藏著不可估量的價值。核算動植物資源的環境成本可以采用恢復費用法和維護成本法。

恢復成本取決于恢復的面積和單位面積恢復的費用,恢復費用的具體費用包括土地費用、勞動力費用、動植物資源引進培育費用和相關的技術費用等。其中動植物資源的引進培育費用是關鍵,對植物的稀有程度越高,費用就越大,一般常見的資源引進,費用很低,甚至不需要具體的費用。恢復成本既可能是一次性的,也可能是長期的,但保護成本是長期的,同樣道理,動植物資源的稀有程度越高,保護的費用就越高,常見的動植物資源只需保證其生產空間,一般不需要額外的保護費用。相反,如果需要對野生動植物生長進行控制,費用另當別論。

2. 2 土壤資源成本核算

土壤資源成本的核算方法常用的有兩種,一是恢復費用法,即將土壤的自然生產能力恢復到一定水平的費用;二是生產率變動法,選擇不同地區或同一地區不同年份,核算由于土壤自然肥力不同或變動而引起生產率變動所產生的凈收益差異(E)。

式中,P為產品價格;Q為產量;C為單位成本;i為產品種類。

使用恢復費用法計算土壤資源成本,關鍵在于選擇恢復土壤自然生產能力的方法和要求達到的技術指標。如果采用休耕的方法,其成本就是正常耕種的凈收益,如果采用種植綠肥等方法,在以上基礎上,其成本還應該包括種植綠肥或其他方法所產生的凈費用。

由于技術進步等因素的干擾,采用生產率變動法很難直接測定由土壤肥力下降所引起的單位面積凈收益的變化。土壤肥力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大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因此可以通過單獨測量化肥的超正常施用量,判定土壤資源的環境成本。首先是確定在現有技術水平條件下,單位面積凈產值最大時化肥的最小施用量,然后計算化肥實際施用量與最小施用量之間的差額和相應的價值,最后將差價扣除因減少化肥施用而采取的其他環保手段的費用,就是使用化肥而產生的土壤資源成本。

如果替代費用超過減少化肥施用節省的成本,就會出現替代不經濟,所以替代品的經濟性和環保性同等重要。用同樣的方法可以核算農藥投入對土壤所造成的環境成本。事實上,無論化肥和農藥的投入量如何減少,都不可避免地會對土壤造成一定的損害,關鍵是把這種損害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一是可以由土壤自身進行修復,二是可以通過其他比較經濟的技術手段實現修復。

2. 3 水資源成本核算

水資源環境成本有三項內容,核算也分三個方面。

核算水資源的浪費成本,關鍵在于確定水資源的價格、節水灌溉的用水標準以及相應所增加的灌溉設備費用,如果價格較低,水資源的浪費就是經濟的。提高水價,水資源的環境成本就會由外部成本轉化為內部成本,節水灌溉的經濟性就會增強。

2. 3. 2 地質災害損失的核算

在我國北部平原地區,農業灌溉用水主要來自于淺層地下水。由于地下水嚴重超采,目前在山東、河南、河北等19個省區共形成了59個漏斗區。并引發了比較嚴重的地質災害,如地陷、裂縫等,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地質災害損失的核算,一是通過調查統計計算已經造成的經濟損失,二是預測災害發生的概率和將來可能造成的損失。 2. 3. 3 水污染環境成本的核算

農業生產對水資源造成的污染主要來自化肥、農藥、除草劑的使用,因此水污染環境成本的核算方法與土壤資源的環境成本核算方法類似。二者的差別在于水的流動性較強,水資源的污染會進一步對動植物資源和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由此造成的二次污染和損害的核算,可以分別參考動植物資源的環境成本核算和生命與健康成本核算。

2. 4 大氣污染環境成本核算

2. 4. 1 溫室效應的成本核算

農業生產的溫室效應損失=溫室效應造成的凈損失×農業生產對溫室效應的負責系數

農業生產對溫室效應的負責系數=農業生產N[,2]O排放量占N[,2]O總排放量的比例×N[,2]O對溫室效應的負責系數

2. 4. 2 秸稈燃燒的環境成本核算

首先確定秸稈燃燒所造成的損失項目,如交通事故、高速公路關閉、飛機停飛、火災等,其次統計和計算相關項目的實際經濟損失,最后將這些損失合計就是秸稈燃燒的環境成本。其中涉及生命與健康方面的損失,核算方法參見關于生命與健康成本的核算。

2. 5 生命與健康成本核算

在生產中與農藥的接觸對人體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可以致病、致殘甚至致亡,相應發生的醫療費、誤工費,以及由于勞動能力的部分或全部損失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都屬于生命與健康成本核算的內容。與農業生產不相關的行為,如服藥自殺所造成的損失不是環境成本核算的內容,精神損失由于沒有統一的標準且難以衡量,也不在核算的范圍。通常使用人力資本法核算生命與健康成本。

人力資本法也叫工資損失法,它是通過市場價格和工資多少來確定個人對社會的潛在貢獻,并以此來估算生態環境變化對人體健康影響的損益。

進一步計算疾病成本和勞動能力喪失成本:

式中,R[,j]為農藥對傷殘的負責系數;Y[,0]為期望壽命(參考“WHO推薦的標準期望壽命表”);Y[,j]為第j人的實際年齡;E[,j]為勞動能力損失系數(死亡者系數為1,傷殘者根據傷殘輕重確定,具體可參照GBD傷殘等級分類);W[,y]為年人均收入;D[,j]為年陪護費用。

3 農業環境成本的控制

3. 1 維護土地的多樣性

目前,農村土地耕地化現象非常嚴重,不僅邊邊角角都被利用,就是原來的河道、林地、草灘甚至墳地也被開墾變成了耕地。土地的過度利用將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一是使許多動植物失去了生存的空間,農作物一統天下,不利于生物間的競爭與進化;二是土地耕地化使水土流失問題更趨嚴重,農作物的耕種具有很強的季節性,在春播與秋播期間,地面沒有任何植被覆蓋;三是提高了旱災與澇災的成災率,因為大量的水塘、溝渠甚至河道都被平整開墾為耕地,排澇蓄水以及灌溉的能力大大減弱。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們在保護耕地的同時,一定要保護農村土地的多樣性,林地、草地甚至荒地也要得到一定的保護,對池塘、河道、溝渠進行全面規劃,禁止耕地對其侵占。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應該主要依靠技術與資金投入,而不是耕地面積的無限制擴張。

3. 2 科學施肥,減少無機肥施用量

全面使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避免化肥的盲目使用。發展復合肥、生物有機肥,壓縮無機肥的施用量。生物有機肥技術是以畜禽糞便為原料,以秸稈、豆粕等有機廢棄物為輔料,配以多功能發酵菌種劑,通過連續池式好氧發酵,使之在5~7天內除臭、腐熟、脫水,最終成為高效活性生物有機肥。有機肥內含有多種有益微生物,能不斷釋放出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和多種植物生長刺激素。肥中除含有氮、磷、鉀三大元素外,還附有含鈣、鎂、硫、硅、錳、鋅、硼等中量和微量元素。能增加土壤團粒結構,提高土壤保肥、保水、保溫能力,減少病蟲害,改善作物品質。施用有機肥料的土地比施用傳統化肥的土地一般增產10%以上。現在,生物有機肥的生產技術比較成熟,市場供不應求,發展生物有機肥,可以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

3. 3 發展生物農藥和物理捕蟲技術

生物農藥是指利用生物資源開發的農藥,包括植物農藥、微生物農藥和抗生素等,生物農藥具有對人畜的毒性較小不污染環境以及病蟲不易產生抗藥性等優點。由于技術上還存在一些問題,生物農藥在我國的推廣和利用受到了一定的制約,許多生物農藥的有效成分為活體微生物,其產品制劑化技術要求高,而我國生物制劑的劑型及其工藝水平落后,致使活體微生物農藥的制劑化成為生物農藥發展的一個瓶頸。因此要加強技術攻關,使生物農藥產業不斷取代化學農藥,成為農藥的主體。同時,應重視物理捕蟲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如使用燈光、振頻等物理方法誘蟲、殺蟲。根據昆蟲趨光的天性,在其成蛾期間,在田間布置具有誘蟲和殺蟲功能的頻振殺蟲燈,殺蟲效果不亞于使用農藥,并且沒有污染,還可以大大節約成本。山東龍口市在果樹和蔬菜生產中推廣頻振式殺蟲燈技術,全市目前已應用頻振式殺蟲燈3000多盞,控制果蔬面積6000多hm[2],每年可減少農藥使用150t,節約成本上百萬元。

3. 4 推廣與普及節水灌溉

根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農業用水將短缺600億~700億m[3],推廣和普及節水灌溉勢在必行。截止到2002年,全國節水灌溉工程面積只有2000萬hm[2],約占農田有效灌溉面積的36%。其中防滲渠灌溉的面積1000萬hm[2],管道輸水灌溉面積150多萬hm[2],噴灌面積230萬hm[2],微灌面積30萬hm[2]。節水效果越好的方式,其應用面積越小。發展節水灌溉,一要解決技術問題,開發和推廣適合不同地區使用的節水灌溉設備與技術,在華北平原地區,應推廣和普及管道輸水灌溉技術,在城市郊區,發展噴灌和滴灌技術等。二要解決制度問題,建立農業用水的市場機制,有償用水,利用價格杠桿,使農民自覺使用各種節水設備。

3. 5 全面建設農村生態文明

農業環境成本的控制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在農村全面建設生態文明,是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必由之路。

政府應適時引導,通過示范、教育,推廣和普及生態文明的知識,同時通過支持具體生態項目的建設,推進農村生態文明,農、林、牧、漁全面發展,維護土地利用的多樣性,利用有機物的投入發展農業。禁止秸稈燃燒,實現秸稈的綜合利用。加強面源污染的防治,改善水體和大氣環境質量。發展小沼氣工程,實現循環經濟。

農業問題論文:基層農業發展銀行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

隨著金融體制、糧棉流通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農發行進入了職能調整的關鍵時期,干部職工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日益多樣化,改革和發展過程中還將面臨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因此,新時期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現結合目前基層農發行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就如何加強基層行思想政治工作作些探討。

一、存在問題

目前,糧棉收購資金已由過去的封閉管理轉變為以防范信貸風險為核心的風險管理,“三項改革”的進程在加快,經營管理的壓力在進一步加大,給新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從目前基層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來看,與改革和發展的形勢還不夠適應,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雪對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認識不足。為了適應農發行職能調整的需要,上級行加大了改革力度,特別是干部人事制度及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必然要觸及到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部分員工將會產生一些消極悲觀情緒。同時,隨著上級行加大了業務經營考核的力度,特別是加大了對人均有效資產及人均利潤的考核,一個行經營指標完成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本單位的效益和職工收入的多少,而且還關系到農發行的生存和發展,這就必然迫使基層行的領導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花在業務經營上,把完成上級行下達的經營指標看作是硬指標,而把思想政治工作看成是一些沒有量化和定性的軟指標,沒有找準思想政治工作與業務工作的結合點,存在重業務經營而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有的領導干部埋頭業務工作,對干部職工的思想動態不注意調查研究,對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性沒有足夠的認識。

二、雪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難度在不斷加大。在當前改革和發展進程中,部分干部職工對有些問題的思想認識還比較模糊,并存在一些不良的傾向。一是有的同志缺乏正確的理想信念和職業道德觀念,對農發行的辦行宗旨和職能調整的認識存在偏差,信心不足。二是有的同志安于現狀,不能正確對待當前收購資金風險管理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一定程度上還存在松勁、畏難和厭戰情緒,在學習和工作上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進取心不強,缺少危機感和以行為家的主人翁責任感。三是有的同志缺乏艱苦奮斗,勤儉辦行的思想和作風,存在盲目攀比傾向,這就加大了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難度。而目前的黨、團、工會組織中部分干部職工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識和經驗,效果不夠理想。

三、雪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有待進一步改進。目前基層農發行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方式方法上還停留在比較粗淺的層次上,在思想教育上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現象,在內容上比較單一,方法上比較陳舊,缺乏創新意識和超前意識,往往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系統性不夠,實效性不強,沒有最大限度地發揮好思想政治工作對業務工作的服務和保證作用。

二、對策思考

隨著農發行職能調整及改革與發展步伐的加快,干部職工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將明顯增加,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必須要在發揚思想政治工作好傳統的同時,不斷地改進方式方法,通過把握好情、理、法、行、活五個關節點,以增強思想政治工你的凝聚力、說服力、約束力和感染力,不斷提高實效性。

一、情:以人為本,“感情投資”,增強凝聚力。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對人民群眾懷有深厚的感情。只有具備了這種感情,才能在具體工作中表現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態度,處理問題公平、公正的態度,幫助職工及時解決問題的態度。“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作為聯系人際關系中不可缺少的紐帶,在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要建立干部職工之間的感情,就需要領導者對群眾進行“感情投資”,這種投資是激發群眾工作積極性的催化劑,領導者要想得到群眾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首先就應該懂得怎樣理解、尊重和信任群眾,關心、愛護和支持群眾。俗話說:“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只有耕耘,才有收獲,很難想象,一個對職工冷漠無情的領導者,卻能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情感是在與干部職工的交流中產生的,是在幫助職工解決困難,關心下屬切身利益的具體行動中產生的。因此,處于農發行職能調整及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作為基層行的領導,應該增強主動性,多深入基層,多深入一線,多和下屬交流,尊重他們的人格,了解他們對農發行前途的想法,傾聽他們對改革的建議,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并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二、理:曉之以理,以理服人,增強說服力。俗話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僅應當動之以情,更需要曉之以理。大的道理要講清楚,小的道理也要說明白。凡事都離不開一個“理”字,職工最服的是理,而不是權;職工最怕的是理,而不是官。目前,凡是涉及到“三項改革”及行內的一些重大事項,都可以通過行務公開的形式,把其中的道理對職工講清楚,說明白,這樣思想就容易統一,改革方案就能夠得到順利實施,工作的開展才能順暢。反之,如果在出臺改革方案時,沒有傾聽職工的建議,草率行事,硬性推進,在處理具體問題時不是以理服人,而是強迫命令;對待不同意見不是以禮相待,而是強詞奪理,壓制報復;對干部職工提出的要求和反映的問題,不是曉之以理,而是虛假應付,敷衍了事。這樣下去的結果是領導威信的降低,干群關系的淡薄,使本來很好解決的問題就會變得更加復雜化,本應避免的矛盾也會出現,最終導致工作難于開展,改革難以推進。因此,基層行領導在做下屬工作時,尤其是在做犯了錯誤的職工工作時,一定要注重情理結合,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寓情于理,相得益彰。情與理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將道理與情感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情理交融,情通理達,才能順利地化解矛盾。

三、法:依法行政,按章辦事,增強約束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目前雖然還沒有出臺針對農業政策性銀行的法律,但是,要管好用好政策性資金,必須要遵守國家相關的法律,必須按封閉管理和風險管理的規章制度辦事。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要正確處理好情與法的關系,這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中常常遇到的問題,如:當行內的干部職工違規違紀時,為了教育本人,警示別人,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是必要的。但是,在給予處分的同時,還應分析一下該同志違紀的原因,在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下,還要盡可能地幫助其解決困難或化解矛盾,達到既維護紀律,又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但是,在具體工作中不能循私情,更不能以情代法,在這方面應該 注意三點。一是不能因與已有私情而姑息遷就。行領導在處理問題時要公開、公正,方可服人,樹立威信,特別是要注意跳出個人感情的小圈子。二是不能因違紀有因而感情用事。在處理問題時要注意事物的兩個方面,既要分析犯錯誤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又要維護規章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堅決執法,以達到教育人的目的。三是不因與已有私情而妄加施法。對待那些與自己有不同意見的人,執行規章制度要公正,不能假公濟私,打擊報復,這是領導者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忌。所以說,依法行政不僅體現著領導者的水平,更是領導者的責任。如果既能做法律制度的執行者,又能做法律制度的遵守者,學法懂法,按章辦事,公道正派,不僅可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而且最終可以贏得干部職工的信任。

四、行:以身作則,落實行動,增強感染力。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情與理都要以實際行動為基礎。行動是無聲的思想政治工作,光有說教,沒有行動,就不能取信于干部職工。實際行動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在目前農發行處于改革與發展的關鍵時期,作為行領導要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反對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牢記“兩個務必”,輕車簡出,勤儉節約,清正廉潔。

五、活:靈活多樣,生動活潑,提高實效性。在新的歷史時期,農發行干部職工的思想比較活躍,行為方式和人際關系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從內容到形式,從觀念到方法上都要不斷進行新的探索,特別重要的是要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動載體,把理論性、可操作性和趣味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切忌形式主義、教條主義,切忌簡單生硬,在突破傳統的說教和高壓模式上下功夫。一是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充實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增強干部職工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促進團結和協作。二是通過開展演講比賽、智力競賽、辯論賽等形式把農發行的改革和業務經營貫穿進去,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三是通過組織外出參觀學習,以及先進工作者外出旅游等活動,與規范化管理工作結合起來,一方面拓展其知識面,一方面增強他們做好規范化管理工作、實現業務經營目標的信心和決心。四是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培訓班,把文化業務知識的學習與愛崗敬業教育結合起來,在提高干部職工的文化和業務素質的同時,增強其熱愛本職工作的意識,只有這樣,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農業問題論文:農業法學若干理論問題研究

【關鍵詞】農業法概念調整對象基本屬性基本特征基本原則

農業法學已成為一門法學學科。本文主要對農業法調整對象、基本屬性和基本特征以及基本原則若干理論問題作一深入研究。

一、農業法的概念

農業法有廣義、狹義之分。

廣義的農業法,是指調整在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所發生的特定農業和農村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不僅是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和農民(或農戶)等農業法主體從事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的行為準則;而且也是國家領導、組織、協調和管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重要手段,是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強有力工具。

狹義的農業法,是指1993年7月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20__年12月28日經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農業法》不僅是指導和統帥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的基本法律,而且也是制定各項具體農業法律的直接法律依據。據統計,1979年以來,我國已制定和頒布了《農業法》、《農業技術推廣法》、《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防洪法》、《防沙治沙法》、《森林法》、《漁業法》、《草原法》、《種子法》、《動物防疫法》、《野生動物保護法》、《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環境保護法》、《鄉鎮企業法》、《農業機械化促進法》、《農業稅條例》等20多部農業法律、50多部農業行政法規以及農業部制定的460多部部門規章,同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也頒布了許多農業地方性法規和農業地方性規章,可以說農業立法工作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

本文研究的農業法是指廣義的農業法。

二、農業法的調整對象

傳統大陸法學理論是按照法(即指法律規范的總稱)所調整的社會關系(實際上是指社會關系的不同領域)來劃分法律部門的。法律部門劃分的最基本的標志,是法律規范所調整的對象,調整同一類性質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結合成一組,即構成了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這一理論在劃分、規范法律部門方面起過極其重要的歷史作用,至今我們仍然應主要堅持以社會關系作為劃分法律部門的基本標準。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在現代市民社會,平權的民事關系與非平權的管理關系以及隸屬性的行政關系日益交融、難以分辯;同一類性質社會關系已成為一個具有多元化、立體化和復雜化特征和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呈現出一個法律部門不一定就只能調整一種社會關系,一種社會關系也不一定就只能由一個法律部門來調整,即一個法律部門也可能調整有著內在統一聯系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社會關系或一種社會關系也可能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法律部門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進行調整。目前,農業和農村經濟關系已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社會經濟關系,它已成為一個具有多元化、立體化和復雜化特點與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同時,農業和農村經濟關系的特點之決定,目前一個法律部門無法調整全部的農業和農村經濟關系,而應由目前的民法、行政法、經濟法等法律部門從不同角度、不同手段、不同方法進行既有分工、又有協作的綜合性調整。

筆者認為,農業法的調整對象應是特定農業和農村經濟關系。“特定農業和農村經濟關系”,這個詞是農業法概念中起決定性的重要詞語,含義是:農業法不是調整所有的農業和農村經濟關系,也不是調整非農業和農村經濟關系,而只是調整特定或重要的農業和農村經濟關系,即部分農業和農村經濟關系,它是有一定范圍的。我國農業法調整對象的特定農業和農村經濟關系,它包括以下四類:

1.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的民事關系。它指的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或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自然人和法人以及其他組織之間在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形成的財產關系。所謂財產關系,是指人們在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經濟內容的社會關系。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的民事關系,如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關系、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土地租賃關系、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關系、農業社會化服務關系、農業知識產權的使用許可和轉讓關系、鄉鎮企業聯營和合伙關系、農業技術開發和轉讓與咨詢和服務關系等等。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的民事關系具有民事關系的特點:(1)民事關系為橫向方面社會關系;(2)民事關系中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3)自愿、公平、互利、協商達成這類關系;(4)當事人之間的權利與義務一般應是對等的,即等價有償的;(5)當事人可以相對自由地處分自己的權益。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的民事關系具有自身的特點:(1)這類民事關系在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形成的;(2)這類民事關系的當事人中至少一方為農業法主體;(3)這類民事關系只包括財產關系,具有一定經濟內容的民事關系,不包括人身關系,民法中的民事關系包括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4)這類民事關系主要由農業民事法律規范加以保護。

2.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的行政關系。它是指農業行政主體(職能行政主體與授權行政主體)在依法行使農業行政職權時,與相對主體(行政相對人)在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農業行政主體產生行政職權有兩種方式:一是法律、法規的規定,如《農業法》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工作統一負責,組織各有關部門和全社會做好發展農業和為發展農業服務的各項工作。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國農 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工作,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工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林業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有關的為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工作”;又如《憲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二款規定:“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和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行政工作”等等。二是行政授權。如村民委員會在某些行政管理方面,因法律法規授權而成為行政主體,如《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五條第三款規定:“村民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管理本村屬于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財產”。有的是一個行政主體依法把自己行政職權的部分或全部賦予給另一個組織,從而使后一個組織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職權。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的行政關系,如通過核發獸藥生產許可證、獸藥經營許可證、獸藥制劑許可證、獸藥產品批準文號、植物檢疫證書、獸醫衛生合格證、畜禽產品檢疫證明、種子生產許可證、種子經營許可證等形成這類關系,還可以通過進口飼料許可、農藥登記許可等發生這類關系;等等。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的行政關系具有行政關系的特點:(1)在行政關系中,必須有一方是行政主體;(2)行政關系具有隸屬性,即縱向的命令與服從;(3)當事人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的權利與義務不能自由處分;(4)行政主體必須依法行使行政職權,真正做到“依法行政”;(5)行政主體享有優益權,并有處理行政爭議的權力。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的行政關系具有自身的特點:(1)在農業行政法律關系中,必須有一方是農業行政主體;(2)這類行政關系在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形成的;(3)農業行政主體依行政職權在農業和農村經濟領域發生的這類行政關系,即農業行政經濟關系或具有一定經濟內容的行政關系,不涉及政治、公安、民政、軍事、外交等領域的行政關系;(4)這類行政關系主要由農業行政法律規范加以保護。

3.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的經濟管理關系。它是國家經濟管理機關在實施國家管理農業經濟職權時發生的與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等組織和農民在組織、管理、調控、監督中產生以及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內部的縱向方面社會關系。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的經濟管理關系包括四類:第一類國家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管理關系,它是國家對農業生產部門、流通部門和其他農業生產流通直接有關的部門進行集中統一組織、指揮、協調和管理的關系。第二類國家機關與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和農業勞動者之間的經濟管理關系。第三類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內部的經濟管理關系。第四類農業經濟監督檢查關系,這主要是指國家通過財政、銀行、審計、統計、會計、海關、稅務、物價、工商行政管理等依照農業經濟法律、法規對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進行監督檢查而形成的關系等。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的經濟管理關系具有經濟管理關系的特點:(1)這類經濟管理關系,為縱向方面社會關系;(2)這類經濟管理關系是不對稱經濟關系;(3)這類經濟管理關系,具有指揮和服從、領導和被領導的隸屬性質,經濟法主體之間的地位是非平權的;(4)這類經濟管理關系,以“社會整體利益”為本位;(5)這類經濟管理關系中,經濟職權不可隨意轉讓、放棄和拋棄,即行使經濟職權,對于國家經濟管理機關來說,既是權利也是義務。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的經濟管理關系具有自身的特點:(1)這類經濟管理關系在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形成的;(2)這類經濟管理關系的當事人中至少一方為農業法主體;(3)這類經濟管理關系是國家領導、組織、協調和管理農業和農村經濟采用的重要形式;(4)這類經濟管理關系主要由農業經濟法律規范加以保護。

4.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的其他經濟關系。如農業環境保護關系,農村勞動關系,農村社會保障關系等。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的其他經濟關系具有自身的特點:(1)這類其他經濟關系在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形成的;(2)這類其他經濟關系的當事人中至少一方為農業法主體;(3)這類其他經濟關系主要由其他農業法律規范加以保護。

三、農業法的基本屬性

農業法以調整特定農業和農村經濟關系為對象,而民法、行政法和經濟法也從不同角度對經濟關系進行調整,顯然,農業法與民法、行政法、經濟法這三個法律部門聯系最為密切。

(一)農業法的民法屬性

民法是指調整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民事法律規范的總稱。民法的內容包括物權、債權、知識產權、人格權、親屬、繼承六大部分。民法其性質:為權利法,為私法,為實 體法,為平等者的法律,為人法(即規制人的行為),任意性規范為主。民法基本原則的內容包括:民事主體地位平等原則,意思自治原則,公平原則,等價有償原則,誠實信用原則,權利不得濫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農業法調整對象特定農業和農村經濟關系之具體類型之一的“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的民事關系”也屬于民法調整對象的一部分,如農業法中的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等已成為民法中物權之重要內容;又如《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六條“關于承包合同違約責任”的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承擔違約責任”;再如農業知識產權的使用許可與轉讓應遵循民法中知識產權法的基本原則;等等。隨著社會主義農村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的民事關系越來越多,理所當然這類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的民事關系受民法調整,必須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則,這樣才能真正維護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和農民的合法權益。因此,農業法中的民事法律規范充分體現民法屬性

(二)農業法的行政法屬性

行政法是關于行政權力的授予、行使以及對行政權力進行監督和對其后果予以補救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行政法其目的在于保障國家行政權力運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中國行政法的主要內容:有關行政主體的法律規范;有關行政行為的法律規范;有關行政程序的法律規范;有關行政違法和行政責任的法律規范;有關行政救濟的法律規范。行政法既調整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又規范公安、民政、軍事、外交等。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是行政合法性原則和行政合理性原則兩條。國家法律賦予農業行政管理機關依法享有行政職權;農業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職權在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實施的是行政行為。顯然,農業行政管理機關在行政管理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時,必須依據行政法原理和行政法律規范,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對此,《農業法》第87條第2款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規劃、指導、管理、協調、監督、服務職責,依法行政,公正執法”。可見,農業行政管理機關依行政職權在農業和農村經濟領域發生的各種行政關系,從行政的角度來看是具有一定經濟內容的行政關系;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是具有行政因素的經濟關系。但無論從哪種角度來說,都具有行政隸屬性質,一方下達指令、命令,一方必須服從,遵照執行。顯然,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的行政關系應屬行政法調整內容之一,必須遵循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才能使農業行政管理機關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因此,農業法中的行政法律規范充分體現行政法屬性

(三)農業法的經濟法屬性

經濟法是調整以社會整體利益性為根本特征的經濟組織、經濟管理、經濟監督、經濟調控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目前,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法律部門,已得到法學界和其他理論界以及社會實踐的共識。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包括:遵循客觀經濟規律的原則;經濟組織本體利益和充分體現社會整體利益相結合的原則;實行經濟治理權和經濟自治權相結合的原則;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原則;經濟上的公平與公正原則;不得濫用經濟權利的原則。經濟法的主要內容包括:競爭法、產品質量法、反壟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計劃法、統計法、產業政策法、計量和標準化法、銀行法、價格法、自然資源法、財政法、會計法、審計法、稅法、合作社法、國有資產管理法、國家投資法、國家采購法、產業結構調節法、對外貿易管理法等等。農業法主要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的經濟管理關系,目前,國家頒布的農業法律中,主要是農業經濟管理法律,如《土地管理法》、《森林法》、《漁業法》、《草原法》、《動物防疫法》、《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農業稅條例》等。因此,農業法中的經濟管理法律規范充分體現經濟法屬性

四、農業法的特征

1.農業法其管理手段特征。農業法作為管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一種手段,與其他管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手段相比較,有它自身的特片,即具有以法律手段管理經濟的那些共有的特征。概括地說,農業法在管理農業和農村經濟時的主要特征是:(1)以國家意志的形式出現,具有高度的權威和普遍的約束力;(2)以明確的、具體的而又穩定的法律規范形式,規定了人們在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的權利和義務關系;(3)以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其貫徹實施;(4)能建立和維護穩定和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的正常秩序,以保證其他各項管理手段的正常運轉而發揮各自的作用。

2.農業法其法律屬性特征。即農業法其法律屬性兼有公法、私法和社會法的多元性。農業法以調整特定農業和農村經濟關系為對象,在特定農業和農村經濟關系中,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的民事關系由民法調整,民法屬私法領域;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的行政關系由行政法調整,行政法屬公法領域;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的經濟管理關系由經濟法調整,經濟法屬社會法領域。從涉及經濟關系中的調整對象上看,私法的調整對象為平權性質的平等經濟關系;公法的調整對象是行政性質的不平等經濟關系;社會法的調整對象是管理性質的不對稱經濟關系。顯然,農業法其法律屬性具有多元性。

3.農業法其調整原則特征。即農業法其調整原則的多元性。從涉及農業和農村經濟關系的上述三元法律結構來看,公法調整不平等主體之間農業和農村經濟關系,主要堅持“依法行政”原則;私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農業和農村經濟關系,“意思自治”為其原則;社會法調整表面平等、實質不平等的不對稱關系,為矯正不對稱關系的內在利益失衡,“傾斜保護”原則應運而生。

4.農業法其調整方法特征。即農業法其調整方法上的多元性。私法主要依靠任意性規范進行調整;公法主要依靠強制性規范進行調整;社會法以強制性與任意性規范的結合為特點。

5.農業法其調整目的特征。即農業法其調整目的的多性。私法主要調整目的是保護“私人利益”;公法主要調整目的是保護“國家利益”;社會法主要調整目的是保護“社會整體利益”。

從上述農業法的特征來看,農業法調整對象的特定農業和農村經濟關系的多元化、復雜化,應由多個法律部門共同調整,因此,農業法學是一門法學學科。

五、農業法基本原則

(一)農業法基本原則的概念

所謂農業法的基本原則,是指貫穿于整個農村法制建設之中的總的指導思想和為農業法所確認或體現的根本法律準則。這一概念蘊涵下列要義:其一、農業法基本原則對整個農村法制建設具有指導作用,它既是農業立法的原則,又是執行法律、進行法制治理和處理法制問題的根本準繩,即它是包括農業的立法、司法、執法和守法在內的整個農業法制活動的總的指導思想和根本法律準則;其二,農業法基本原則本身具有規范作用,任何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和農業勞動者以及其它農業法主體在進行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動中,司法機關和仲裁機關在解決農業和農村經濟糾紛中,農村經濟管理機關在監督、調控農業和農村經濟 的活動中,都必須以農業法基本原則為根本依據,嚴格遵守,否則,即構成對農業法律法規的違反,應追究法律責任。

(二)確立農業法基本原則的依據

確立我國農業法基本原則的依據應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1)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應是社會主義法治經濟)是確立農業法基本原則的重要理論依據;(2)憲法規定的經濟制度是確立農業法基本原則的根本法律依據;(3)農業基本政策是確立農業法基本原則的重要政策依據;(4)《農業法》頒布實施為確立農業法基本原則指明了基本方向;(5)農村改革和實踐的成功經驗是確立農業法基本原則的現實客觀依據。

(三)農業法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

1.確立農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首要地位與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實行保護的原則

農業是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母體產業。但是,農業的基礎地位并不意味著其基礎本身是天然牢固的。恰恰相反,農業的特點和性質決定了它是一個典型的風險型產業、天生的弱質產業:(1)農業的自然風險無時不在;(2)農業的市場風險也很大;(3)農村政策風險經常出現;(4)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具有投資大、共享性和見效慢的特點;(5)農業社會效益高而經濟效益低;(6)農業生產的調整周期長且生產有剛性;(7)農業生產分散性,特別是我國農業經營規模小、現代化水平低、生產成本和流通成本都較高,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也處于不利的地位;(8)農民的無組織性,使得農業和農民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9)由于歷史的原因,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結構,農村經濟和文化發展的不平衡、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工農業發展速度比例不協調、城鄉居民收入不平衡以及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村基礎設施落后,給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帶來嚴重障礙。農業的上述特性的綜合作用的直接結果,正如中共中央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的那樣:“農業無論在產品市場的競爭中,還是在經濟資源的競爭中,常常處于軟弱和不利的地位。因此,農業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中是需要加以保護的產業”。黨的十三屆八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決定》也指出:“經濟建設,必須始終把農業真正擺在首位,切不可農業狀況一有好轉,就忽視和削弱農業的基礎地位”。

2.促進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與保障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原則

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應是一種法制經濟或法治經濟,在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市場主體的資格需要由法律來確立;市場主體的經濟行為需要由法律規范來界定;市場運行的規則需要靠法律來構筑;市場競爭的公平開展需要由法律來保障;市場主體的財產權需要由法律來維護;市場主體之間的各種農業和農村經濟糾紛和各種違法犯罪行為需要由法律定分止爭;社會保障體系也需要靠法律來建構。因此,國家除制定《農業法》外,還需要盡快制定配套健全的農業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行必嚴,違法必究”。否則,沒有法律的引導、規范和制約,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無法有序運行,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就無法律環境的切實保證。

3.調動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和農業勞動者發展商品經濟積極性與尊重他們生產經營自主權和保護他們合法權益的原則

實踐已反復證明,農業問題,實質上就是農民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關于農業問題的決定,把調動億萬農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作為制訂一切農村經濟政策的根本出發點,是完全正確的。而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來自經營自主權和物質利益兩個方面,而農民的物質利益又是同生產經營自主權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即不尊重農民的自主權,也就是損害農民的物質利益;同樣,不保護和承認農民的合法財產權,也就是削弱農民的自主權,其結果必須會挫傷和打擊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影響農業生產的發展。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尊重農民的生產經營自主權,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切實減輕農民負擔,使廣大農民從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和工作中得到實惠”。這也是對農村法制建設的具體要求。同時,在現階段,尊重和保護農業集體經濟組織等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的經營自主權和物質利益也尤為重要,《農業法》第七條第一款規定:“國家保護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的財產及其他合法財產不受侵犯”。

4.遵守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保護農業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原則

農業生命的對象是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是經濟再生產過程同自然再生產過程相互交織在一起的,這是農業生產區別于工業和其他生產部門的根本特點,而農業生產的這一根本特點,在任何社會形態中都不會發生根本的改變。農業生產的根本特點表明,它要求人們進行農業生產時,不僅需要遵守經濟規律,而且同時必須遵守自然規律。因此,中共中央《關于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我們對農業的領導,一定要從實際出發,一定要按照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同時,農業是一種資源型產業,它對農業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依賴程度比工業要大得多,珍惜和合理利用農業自然資源,大力提高資源利用率,搞好資源保護,切實保護生態環境,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統籌規劃國土資源開發和整治,嚴格執行土地、水、森林、礦產、海洋等資源管理和保護的法律”。

5.堅持從農業、農村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分類指導發展農業的原則

我國農業,除具有一般的季節性、地域性、分散性、周期性、連續性和不穩定性等特點外,還有我國自身的一切特點,諸如人多耕地和林地少,農業資源分布不均勻且地域差異大,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不平衡,農業基礎設施脆弱,農業技術裝備水平較低,農民的文化落后、技術缺乏,農業生產能力還處在不高、不穩、不平衡狀態,自然災害頻繁且抗災能力還不強等。上述這些特點,要求在發展我國農業時,必須從我國農村地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條件各不相同,農林牧漁業各有特點的實際情況出發,堅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和分類指導發展農業的原則來制定農業法律法規,來解決我國的農業和農村經濟問題,注意防止一刀切,脫離實際,照搬照套。正如彭真同志所說:“是法律服從實際情況,還是實際情況服從法律?誰是母親、誰是兒子?實際產生法律,實際是母親,法律、法理是兒子”。同時,在加強中央統一立法的同時,應充分發揮地方立法之作用,并實行中央與地方立法的合理分工,上下結合,法制統一,加強農業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切實指導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

6.轉變政府職能與對農業和農村經濟實行宏觀調控的原則

隨著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的農業也必須由自給、半自給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努力推進和盡早實現上述農業兩個根本性轉變,必須轉變政府職能,對農業實行宏觀調控,逐步實現對農業的科學化與現代化管理。根據國家對農業確定的“引導、支持、保護、調控”基本方針,必須轉變政府職能與對農業和農村經濟實行宏觀調控,具體表現在:(1)從微觀的直接管理轉向宏觀的間接管理;(2)從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轉向主要依靠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及必要的行政手段;(3)從生產的計劃管理轉向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管理與服務;(4)從主要指導農林牧漁業轉向整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綜合管理;(5)從依政策行政轉向依法行政;(6)從只重行政執法轉向行政執法與執法監督并重。

7.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支援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原則

農業經濟活動是一個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周而復始的社會再生產過程。同時,又是一個 對投入、資源、環境和科技高度依賴的社會經濟部門。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農業的商品化、產業化、社會化、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農業與國民經濟其他部門和社會各方面的聯系越來越密切,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的某些環節特別是化肥、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的供應,農產品的儲運、加工、銷售等成為影響和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顯然,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不僅要依靠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和億萬農民以及農業部門的努力,而且必須依靠全國人民和社會各行各業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關心和支持。因此,有利于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支援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應成為我國農業法又一項基本原則。

農業問題論文:農業依法行政還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

目前農業依法行政還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在實踐中有何新舉措和新經驗

依法行政是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和必然要求,也是政府正確履行職責的基本準則。作為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必須充分認識實施依法行政的重要性,不斷增強法律意識、法制觀念和依法行政的自覺性。認真履行職責,堅持服務“三農”,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作出貢獻,把依法行政落實到農業行政行為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對此,我們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嚴肅認真對待,增強規范行風、整頓執法和反腐倡廉工作的緊迫感。要認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并切實加以解決。

一、當前農業依法行政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當前,農業依法行政的工作離服務“三農”的高標準、嚴要求還有一定差距,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在行風建設上,一些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不夠健全。行政行為的規范性還不夠、透明度還不高;服務“三農”的意識還不強。作為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多年養成的習慣是有請必到、上門服務,甚至是給基層說好話。卻不懂得用當代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去指導和監督,工作方式局限于“達標”、“認定”,卻沒有用統攬全局的工作意識。

2、在農業行政執法工作上,存在著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現象。一方面,農業執法人員如何利用掌握和利用相關法律、法規,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有一定的困難和差距。一些違反行政法律法規的單位和個人沒有得到應有的處罰,或者是處罰過輕,依法行政的力度不夠;另一方面,有的單位只停留在宣傳、文件等表面形式或無關痛癢的執法檢查上,執法人員執法行為不太規范,也直接影響到執法工作的有效開展。

3、在隊伍建上,農業執法人員素質不高,宣傳力度不夠大。一方面,行政執法人員缺乏系統全面的法律、法規知識,有的工作人員思想保守,認為農業部門社會地位不高,依法行政難以開展,工作有畏難情緒,導致了執法的力度不大。另一方面,社會上許多人只知道有《民法》、《刑法》,卻對農業法律法規了解不夠,不少部門和單位的領導、工作人員及廣大群眾普遍認為,農業依法行政是“弱職部門”,制約力不強,執法力度不大,不象公安、工商、技監等“強職部門”具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力。因此,對農業執法人員的隊伍建設不重視,依法行政的輿論宣傳氛圍不濃,支持的力度不夠大。

4、在經費保障上,缺少專項執法經費。農業執法經費嚴重不足,是制約農業依法行政的重要瓶頸因素之一。經費不足,導致收支混亂,亂收費、亂罰款現象時有發生,并屢禁不止,使依法行政工作難以有效開展。

5、在廉政建設上,執法亂收費和執法人員管理不嚴現象屢禁不止。執法不公,多頭多層執法、違規執法等奢侈浪費、違法違紀行為時有發生。這些問題,盡管發生在少數單位、少數人身上,但產生的影響是惡劣的,危害是極大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部門的整體形象,影響了行業戰斗力,影響了農業、農村經濟和農業部門自身的發展。

6、在監督機制上,不夠健全。農業依法行政的監督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內部的執法監督和人大、政府、司法、法制、監察等有關部門以及社會和人民群眾對農業行政人員執法工作的監督。目前,由于思想認識、領導精力、人力、財力等原因,也存在執法監督不到位的情況。特別是檔案部門的執法人員都是兼職的,職責不清,也制約了檔案執法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產生的原因

引起農業依法行政的困難和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行政執法主體的少數領導干部對行政執法的重視程度不夠、執法人員的法制意識不強以及行政執法理論研究的薄弱等,是其主觀上的原因;法律規范相互之間存在的矛盾、執法體制不順、執法人員素質偏低、執法程序不完善、法制宣傳不夠深入以及行政法制監督體系不完善和不到位等,則是其客觀原因。

此外,行政執法主體屬于行政機關的比例不高、部分行政執法主體的執法活動不夠正常,執法手段不夠、檢測設備不足、辦案條件太差,執法中取證難、處罰決定難以實施等,都是農業依法行政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三、加強農業依法行政的建議與對策

(一)加強依法行政的法制建設

隨著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的不斷加強,法律制度日臻完善,農業工作要做到依法行政就必須牢固樹立憲法意識、法律意識,認真學習掌握法律法規。

一要結合開展普法教育,加強法律知識的教育和培訓,使各級農業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掌握國家的基本法律法規,熟悉地方法規,提高法律素質,增強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二要嚴格執行法律,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各級農業部門和工作人員都必須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范行政權力。要認真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追究制,嚴格行政責任。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體制,

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

三要全面貫徹實施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國家賠償法、行政處罰法等規范政府共同行為的重要法律以及相關配套法規、規章。規范執法程序,糾正本位主義和地方及部門保護主義,堅決消除執法中的腐敗現象。

四要搞好行政復議,加強行政監督。行政復議是行政機關自我糾正錯誤的重要監督制度。各級農業管理部門都要認真實施行政復議法,履行行政復議職責,開展行政復議工作,加強行政系統內部的層級監督和專項監督,密切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關系,維護社會穩定。要嚴格追究不履行行政復議職責者的法律責任。堅決查處糾正對行政復議申請該受理的不受理,該作決定的不作決定,以及“官官相護”等違法和不當行政行為,確保法律和政令暢通。

五要加強農業行政立法,完善法制體系。農業行政立法是法制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法律、法規規定的進一步具體化和補充。要按照立法法的規定,嚴格遵循法制統一原則,完善立法程序,提高行政立法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程度。

(二)轉變農業依法行政的管理職能

農業行政管理部門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按照政治體制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加快職能轉變,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不斷改進作風,提高行政效率,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

一要加快職能轉變。積極改革行政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切實把行政管理職能轉變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要善于運用法律、經濟手段管理社會,推動發展。要進一步調整機構設置,理順職能分工,逐步實現職能、機構和編制的法定化。

二要建立完善政務公開制度,積極推行政務公開。把政務信息公開經常化,增強行政決策與行政管理的透明度,擴大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凡是關乎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大計和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及其辦理結果,都要以適當方式公開,廣泛征詢群眾的意見。

三要依法行政,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要堅持教育、制度、監督并重,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堅持標本兼治,注重治本,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加大查處大案要案的力度,糾正行業不正之風。

四要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加強自身建設。要把提高農業行政人員的素質作為首要任務,通過深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展牢記“兩個務必”和“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教育,增強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政策的自覺性、堅定性。要教育工作人員,以對人民群眾極端的熱忱,對黨和國家事業極端負責的精神,認真履行職責。要多深入基層,體察民情,為民謀利。要嚴格依法行政,按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管理經濟和社會,切實貫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法制原則。

(三)狠抓依法行政各項保障措施的落實

在新形勢下加強依法行政問題,農業系統各部門擔負著重要的職責。農業系統攤子大、行業多,直接面對市場主體,特別是面對千家萬戶的廣大農民群眾。我們的一言一行不僅關系黨和政府的形象,而且對社會各方面都會產生影響。在農業依法行政中,要規范“四個行為,執行九項規定”,形成“敬業為農、優質服務、文明執法、廉潔高效”的農業行風。

我們要重點加強四個方面的行為規范:

一要規范執法行為。在行政執法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辦事,做到熱情、周到、公平、公正執法。特別是涉及到依法罰款、取消營業資格、銷毀市場禁入物品等行政措施的,要秉公辦事,講清道理,文明執法,不得態度蠻橫、簡單生硬。對有明確辦理時限的審批,要及時辦理,不準無故拖延。要切實履行職責,防止濫作為和不作為的現象發生。

二要規范服務行為。本著方便用戶、服務群眾的原則,結合各自工作特點,積極開展政策咨詢、法律援助、信息服務、技術指導。應積極選擇適當的載體,廣泛開展科技下鄉、技術培訓、電話熱線和網絡服務等活動。在推廣應用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的過程中,主要采取宣傳、示范、引導的辦法,做到尊重農民意愿,不搞強行收費的服務項目。凡涉及面向農民收費的服務項目,如病蟲防治、發放資料等,都要與農民協商,簽訂責權利都十分明確的合同,保證服務質量。

三要規范政策行為。在制定和貫徹農業政策時,要貼近農業,心系農民,時時刻刻把農民歡迎不歡迎、擁護不擁護、滿意不滿意作為驗證工作成效的尺度,時時刻刻把廣大農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認真貫徹執行土地承包法,不得隨意侵犯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嚴格執行農村稅費改革政策,不違規出臺加重農民負擔的項目,防止出現任何形式的農民負擔反彈;對國家和省委省政府扶持農業、搞活農產品流通等各項政策,都要帶頭執行,督辦落實。

四要規范辦事行為。凡直接為市場主體特別是為農民群眾提供管理和服務的事項,尤其是涉及行政審批和收費行為的事項,都要按有關規定辦理。對項目的設立依據、審批程序、審批條件、審批時限、收費標準、審批紀律、監督電話等,都要通過各種途徑向社會公布,提高辦事透明度,實行公開辦事。

農業執法是農業系統的重要職責,是保護農民合法權益、促進農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工作。反對腐敗、廉潔從政是執政黨對黨員和領導干部的必然要求,是鞏固執政地位的客觀需要,是服務“三農”的前提條件。農業系統要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認真履行農業行政執法職能,切實抓好反腐倡廉工作。農業系統在行政執法中必須做到“四個不準”,在反腐倡廉中必須堅持“五個嚴禁”。

“四個不準”是:

一是不準多頭多層執法。按照《農業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在其職責范圍內要健全行政執法隊伍,推行綜合執法,嚴格執法層級管轄,突出解決好多層執法的問題。農業執法,以縣級農業部門屬地管轄為主。

二是不準無證人員參與執法。所有執法人員都要實行崗前培訓、競爭上崗、亮證執法,接受群眾監督。凡不持證、亮證執法的,一律視為違規執法。

三是不準生產經營假冒偽劣農資產品。嚴格農資生產經營主體資格審查,把好市場準入關。凡未經審定登記以及檢驗不合格的農資產品都不準 銷售。尤其是農業系統生產經營的農資產品,一定要做到來源清楚、質量合格、標識規范、價格合理。因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給農民造成損失的,要依法賠償,并追究單位及當事人責任。

四是不準以執法為名亂收費、亂罰款。所有農業行政機關和執法機構一律不得下達執法創收任務。執法收費要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不得擅自增加項目、提高標準,更不得不執法也收費。違反規定的,一經查實,要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吊銷執法證件,清出執法隊伍。

“五個嚴禁”是:

一是嚴禁以權謀私。在行使行政審批權和分配使用財政資金過程中,嚴禁搞權錢交易,為個人和小團體謀取利益。

二是嚴禁奢侈浪費。嚴禁超標準配備小汽車和用公款互相宴請、大吃大喝以及支付高消費娛樂活動。

三是嚴禁收受“紅包”。嚴禁收受與其行使職權有關系的單位、個人的現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和貴重禮品。

四是嚴禁轉移、截留、擠占、挪用農業項目資金。對弄虛作假騙取項目資金、不按項目要求執行的違紀行為要嚴肅查處。

五是嚴禁公款旅游。嚴禁以開會、考察、招商、研討、培訓等名義變相公費旅游。嚴格控制出國(境)團組,非經濟貿易行為的一律不得組團出國。精減會議和文件,各類會議一律不準贈送禮品和紀念品。

規范行風、整頓執法、反腐倡廉,是農業系統事關全局的大事、要事。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規范“四個行為”,嚴格執行“四不準”、“五嚴禁”的規定。要按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要求,管好自己的人,辦好自己的事,看好自己的門,確保本單位、本部門不出現群體性事件和惡性案件。要通過加強規范行風、整頓執法和反腐倡廉工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和農業系統自身建設與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農業問題論文:農業灌溉問題與對策探討

1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大幅減少

威海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先后修建了羊亭、張村、嶗山、斥山等一大批國家級高效節水示范工程,到2010年統計高效節水面積為8.27萬hm2。然而,近期普查威海市現存的高效節水面積僅為3.45萬hm2,減少了近1/2。通過調查發現,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業園區的建立(如羊亭工業園區的建立),工程管理機制的缺乏,工程年久失修,水源發生變化,不具備灌溉條件等原因,導致了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大幅減少。其中:工程老化減少面積近5020hm2;工程報廢減少面積1.97萬hm2;5年以上未灌溉的面積有1.74萬hm2;工程占地及其他原因有6113.33hm2。

2管理體制不健全,難以保證工程長效運轉

以前的農田水利設施都是集中建設、集體管理,重建設、輕管理,建管脫節現象嚴重,管理體制不健全,導致灌區配套設施老化、破壞,高效節水面積大幅度縮水。水利工程只運行不維修,或者只是簡單維修,致使其老化損壞嚴重,效益衰減。目前高效、協調的水資源統一管理體制尚未健全,部門利益、地區利益、群眾利益對于水資源統一管理體制的建立制約較大。農田水利工程在管理上存在工程產權不明、維修經費難以落實、管理人員能力薄弱、部門職責不明和管理職能不到位等問題。基層管理機構不完善,管理服務人員素質不高,文化層次和專業技術水平較低,管理和服務職能不到位。

3發展對策

3.1建立新型節水機制,推進灌區節水改造

根據現階段威海市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積極爭取資金,以搞好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以及末級渠系改造工程為重點,把解決水資源短缺放在全局戰略性位置,統一規劃,綜合開發,兼顧生態環境建設,構筑起以大中型灌區為主、各種小型灌區為輔的水資源開發體系,積極推行節約用水,合理開發地下水,加大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及環境整治力度,以實現全市農業水利與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建立新型的農業節水機制,努力搞好灌區節水改造工程的運行管理。尤其是灌區末級渠系作為農業水利設施發揮重要效益的關鍵環節,是灌區的終端網絡,如果被堵塞或者被破壞,一方面導致農田無水可灌,另一方面也是對國家投入巨額資金進行項目改造的一種浪費。如文登市完成對米山、南圈、姚家莊3座水庫灌區配套與改造1846.7hm2。通過灌區的配套改造和節水改造工程的實施,達到了節約灌溉用水,增加、改善和恢復灌溉面積的效果,確保了農業生產用水和增產增收。

3.2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實施高效節水工程戰略

目前,威海市的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為3.45萬hm2,其中低壓管灌節水面積3.36萬hm2,微灌節水面積586.67hm2,噴灌節水面積261.33hm2。通過對末級渠道和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一是改善灌溉條件,疏通了渠道,灌溉用水的問題得到了較好地解決;二是提高用水效率,項目區內輸水速度、灌水效率、灌溉保證率明顯提高;三是提高農民的節水意識,渠系硬化,協會合作,縮短了灌溉時間,不僅改變了以前小型灌區上游農田用水無節制、下游農田無水可灌的情況,而且有效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率。如2011年度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完成后,文登市項目區年增產值977.2萬元,年節地31.33hm2,省工5.66萬個,年節能28.3萬kW?h;乳山市項目區新增供水能力450萬m3,恢復和新增灌溉面積1866.67hm2,改善灌溉面積666.67hm2,年新增節水能力286萬m3、糧食生產能力750萬kg、經濟作物產值500萬元;榮成市項目區年新增供水能力586萬m3,恢復和新增灌溉面積2824hm2,改善灌溉面積180hm2,年新增經濟作物產值254萬元、節水能力309萬m3。

3.3興修小型攔蓄工程,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威海市地處膠東半島,市內丘陵密布,河網縱橫,市內沒有大江大河,但中小河流密布,僅50km2以上河流就有34條,塘壩3393座,這些都蘊含著豐富的水資源,而且時空分布較廣,有利于水資源的梯級開發和合理利用。因此,應通過合理地修建小泵站,增加灌溉面積,提高中低產田的效益。同時,加快小塘壩的除險加固速度,適時進行灌溉配套,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3.4推行土地集約化經營,創建新型節水灌溉模式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和勞動力結構的變化,土地集約化符合我國當代農業發展的方向,特別是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政策資金向專業大戶傾斜,對專業大戶等進行政策資金的補貼,更為土地集約化的進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了更好地保證糧食安全,解放更多的勞動力,使機械化、專業化進入農業生產領域,應該出臺相關的政策,扶持專業大戶,大力推行土地集約化經營。通過土地集約化經營,農民對于實施節水灌溉的意愿將會增加,新型的機械化節水型灌溉方式將得以推廣,水利設施的維護及管理也會自覺得到重視,經過這種需求與建設的互動,不僅解決了農業節水灌溉方式推廣中存在的問題,也解決了只建不管、維修困難的現狀。既延長了工程的使用壽命,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系數,也確保了農業的增產增收。

4結語

威海市農業灌溉目前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要提高農業灌溉用水系數,保障農業增產增收,確保糧食安全,以及在進行農業高效改造的同時保證工程長期高效發揮效益,還必須在新的條件下,結合威海市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農業灌溉的新模式,為保證農業灌溉、糧食高產穩產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

農業問題論文:縣農業行政執法存在問題和對策

摘要:結合農業行政執法實踐,分析了我縣農業行政執法目前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加強法制建設,完善農業行政執法體系,建立執法人員系統培訓制度,健全農業行政執法保障體系,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建立健全制度,加強執法監督,促進農業投入品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等對策與措施。

關鍵詞:農業行政執法,存在問題,對策

__是農業縣,農業的安全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農業行政執法工作,有效地促進和實現依法治農、依法興農、執法護農,對促進農業生產,有效遏制坑農害農現象,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助農增收起著保駕護航的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業行政執法工作存在諸多難點。

1農業行政執法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立法不具體、不明確、含糊、籠統,法律責任不清,執行中不好操作

農業行政執法涵蓋的法律法規多,當前我國農業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備,對法律責任規定得過于籠統,對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公司和從事零售的小散戶違法行為在處罰條款上一視同仁,從而造成可操作性不強,縣級農業行政執法過程中對零售小散戶的處罰難以執行到位。

1.2農業行政執法機構的主體不合法,硬件設施落后

我縣農業行政執法主體——《__縣農業局執法大隊》是農業局下屬事業單位,屬事業性質,股級建制,人員工資實行全額撥款,但是,農業行政執法沒有獨立的專項經費,沒有專門執法車輛,辦公設施差,調查取證手段落后,導致執法手段落后,執法檢查、調查取證和實施處罰困難。缺乏相應的配套和保障,以致于影響了執法水平和質量的提高。

1.3農業行政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不高,執法人員身份不合法、待遇差,工作積極性不高

根據工作需要, 我縣農業(種植業)行政執法人員均從農業局內部進行調整,調整后農業執法大隊共6人,其中大學生2人,大專生 2人,中專生2人;副主任科員1人,中級職稱者2人,初級職稱者2人,工人編制1人;5人持有委托執法證,平均年齡48歲。沒有一個畢業于政法專業,絕大多數是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技術人員,屬事業編制,對農業相關法律、法規系統學習時間較少,缺乏行政執法所必備的法律知識及相關的執法技能,在具體執法過程中存在執法人員不善執法和不敢執法的現象。同時,執法人員沒有相應的崗位津貼,長期從事行政執法工作而編制為事業性質,執法人員在職稱評定上由于沒有從事技術工作而受到影響,從而影響了工資標準,這些因素影響著農業行政執法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1.4管理相對人多而雜,相對人及農民群眾法律意識淡薄

農業行政執法相對人涵蓋面廣,重點是農業投入品經營業主,相對人面廣量大,經營人員多而雜,僅僅種植業投入品種子、農藥、化肥經營業主全縣分別有二百多戶,經營人員也相當復雜,文化素質普遍偏低,一些不懂農業生產、缺乏農資經營常識的人相繼融入了經營農資的行列,有的人因利益驅動故意違法,有的法律意識淡薄,因不懂法而違法,這些都給農業執法工作帶來了許多難處。在市場檢查過程中,管理相對人受到處罰時,往往以不懂法、不知法為由,推卸責任,逃避處罰,干擾執法工作的正常開展;同時,農民群眾的法制觀念也不強,自我保護意識差,往往在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時不知或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由于農業相關法律法規部分處罰條款對農業投入品零售小散戶的適用性較差,我縣農業行政執法機構及執法人員主體不合法,造成執法底氣不足,執法機構硬件設施落后,必須的執法工具不到位,執法隊伍素質不高,執法人員待遇差,沒有解決后顧之憂,加之管理相對人多而雜,管理相對人和農民群眾法律意識淡薄,導致我縣農業行政執法存在執法難,難執法的問題。

2解決農業行政執法工作中問題的對策

2.1加強法制建設,提高法律法規可操作性

在相關法律法規修改時,建議立法機關能考慮到各個層面的可操作性,在處罰力度上既要對從事生產、經營的大公司有威懾作用,也要對零售小散戶違法行為有懲戒作用,利于基層農業行政執法工作中對違法行為能夠執行到位,否則,無法執行的懲罰條款就等于是一紙空文。

2.2完善農業行政執法體系

政府必須為農業綜合執法提供保障,依法組建農業綜合執法隊伍,明確其行政機構性質,為推行綜合執法、穩定隊伍和保證農業綜合執法公正性奠定基礎。扎實搞好執法隊伍建設,挑選辦事精干、工作大膽、為人公正、已取得專業執法許可、長期從事執法工作、熟悉法律知識、專業素質高的優秀人員從事農業綜合執法工作,并明確執法人員行政工作身份,解決執法人員后顧之憂。

2.3建立執法人員系統培訓制度

介于農業行政執法人員多數來自于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技術人員,未經過系統的法律法規學習,應建立執法人員系統培訓制度,把行政執法人員的培訓納入日常管理的范圍,加強對所有行政執法人員的培訓

,定期安排執法人員參加法律法規的學習培訓,努力提高執法人員綜合素質,確保執法人員持證上崗,亮證執法,規范執法,提高執法效率和水平,造就一支政治合格、業務精通、作風過硬、公正廉潔的農業執法隊伍。2.4健全農業行政執法保障體系

農業綜合執法工作面臨“三農”,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案件錯綜復雜,執法辦案費用必不可少。農業綜合執法市場檢查、專項整治、現場勘測等工作所需辦案經費、辦公用品、交通工具、通訊設備、攝像器材等應立入財政預算,保證工作經費和執法辦案經費,建立健全農業行政執法保障體系。

2.5加強法制宣傳教育

提高全社會的法律意識,特別是管理相對人和廣大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法制宣傳教育要建立一些長期有效的制度,堅持對管理相對人實行定期不定期的法律法規培訓和技術培訓。使普及法制宣傳教育的工作制度化。通過報紙、廣播、電視、標語、印發資料等多種宣傳形式加強農業法律法規宣傳,推動全社會依法治農氛圍的形成。

2.6建立健全制度,規范執法行為

通過制度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水平。建立健全農業行政執法管理制度、行政執法人員管理制度、行政執法公開制度、重大案件審批、查處、備案制度、執法過錯和錯案追究制度。做到制度到位,責任到人。依靠制度,強化管理,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嚴格做到主體合法、依據合法、行為合法、程序合法。

2.7加強執法監督,確保依法行政

建立健全農業行政執法監督機制。一是加強行政機關內部對行政執法的監督,實行執法責任制和評議考核制,明確執法機構領導干部及執法人員的責任。二是建立健全外部監督機制,向全社會公布執法依據、執法程序、投訴電話,接受管理相對人的監督,接受人大的監督檢查,接受司法機關和社會輿論監督。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糾正本位主義和地方及部門保護主義,堅決消除執法中的腐敗現象。

2.8突出重點,強化源頭監管,促進農業投入品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

抓住重要的農時季節,對重點市場、重點品種、重點經營戶進行拉網式執法檢查;還要對市場進行不定期突擊檢查,一旦發現違法違規經營行為要立即予以制止,并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給予相應的處罰,嚴厲查處坑農害農事件。通過集中執法、專項整治、明查暗訪、接受舉報等途徑,及時掌握違法案件線索,發現一起,嚴厲查處一起。通過重大案件的查處,有力地打擊各種違法行為,保護農民利益。

農業問題論文:戶戶通平臺構建及農業科技信息傳播問題思考

論文關鍵詞:戶戶通平臺;農業科技信息傳播;電話;互聯網

論文摘要:科技信息戶戶通綜合服務平臺(以下簡稱戶戶通平臺)是以電話網、互聯網、廣電網、專家網和組織網五網融合為基礎,以電話機(固定電話、移動電話)、計算機、電視機、收音機、農信機為載體,以農村科技服務組織、農業科學數據庫和專家團隊為支撐的農業科技信息傳播系統。它以需求為目標、市場為導向,運用計算機技術、通信網絡技術、現代管理技術對涉農政務、實用技術、社科知識、市場信息等科技資源進行系統整合,主要通過電話等應用終端曲線上網,為農業、農村和農民提供高質量的科技傳播與咨詢服務。

目前,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仍然面臨著“網破、線斷、人散”的局面,農業科技資源分散、條塊分割嚴重,重復建設、封閉運行突出,科技資源共享機制尚未形成,信息瓶頸、梗阻現象相當普遍,涉農企業、合作組織、農民群眾急需的科技經濟信息無法及時獲取和。以需求為目標、市場為導向,整合各類涉農科技資源構建的簡便、快捷、經濟、實用的戶戶通平臺,其優勢體現在:有利于提高各級政府、涉農組織聯動解決“三農”問題的協作能力,較好地解決農業科技服務與農村需求相脫節的問題;有利于推動科學技術和其他生產力要素充分結合.較好地解決了如何提高農村電話電視普及應用率問題;有利于科技信息在農村的適時傳播和廣泛應用,較好地解決農業科技信息最后一公里問題。

1平臺構建及科技傳播過程

1.1平臺系統體系

戶戶通平臺主要以電話網、互聯網和廣電網為載體,通過語音、視頻和網站提供信息的查詢、、技術支持與協作,解決農業科技信息進村入戶問題,其總體構架包括科技信息需求終端、科技信息處理平臺、科技信息資源系統和科技資源協作網絡等。

科技信息需求終端指戶戶通平臺的受眾對象或目標人群,主要包括基層農技推廣機構、農村專業合作組織、涉農企業、廣大農民和城鎮居民等終端用戶。科技信息處理平臺指系統具備的信息處理和資源配置管理功能,包括數據庫、用戶、權限、角色管理和信息匹配等。科技信息資源系統指市級科技信息咨詢服務系統,主要結合農村需求統一設計數據標準和人機界面,組織信息搜集、分析和加工。科技資源協作網絡指農業與科技管理部門、委托機構、相關單位及專家網絡。

1.2技術功能和傳播過程

(1)技術路線。為了保證戶戶通平臺低成木、高效率地運行,程序設計采用瀏覽器/服務器模式。運用智能體技術,通過專用服務器和特定軟件實施電話網與互聯網的有效連接,如利用系統語音合成軟件使動態文字信息轉換成電話可以識別的語音信息;利用系統上傳下載軟件使戶戶通信息數據庫和互聯網的相關信息互聯互動;利用數字技術和計算機技術使動態信息靜態化、靜態信息號碼化、復雜信息簡單化;利用通訊技術和網絡技術使用戶(電話)撥號進人戶戶通系統平臺,查詢互聯網上的科技信息或把自己的信息到互聯網上(稱為電話曲線上網或電話間接上網)。在現有科技信息網絡平臺的基礎上,建立戶戶通信息平臺(外網)和工作平臺(內網),使用統一熱線電話號碼或借助農村遠程教育網,通過人工(或自動)接受與處理,構架用戶與互聯網之間的橋梁,通過各級專家團隊的協作聯動,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技術服務。

(2)平臺功能。戶戶通平臺主要具有信息、資源共享、快速查詢、用戶接人、文字語音轉換、遠程培訓、協作互動、服務管理、系統維護等功能。信息平臺(外網)主要用于公眾信息和用戶供需信息的。工作平臺(內網)作為科技服務資源庫和科技系統網絡調度平臺,存放當地技術、人才、市場信息,以備加工、和應用。

(3)咨詢流程。當用戶通過電話或機頂盒電視咨詢問題時,可根據戶戶通系統提示按鍵進人戶戶通信息數據庫獲取和科技信息。當咨詢者認為信息數據庫無法滿足自己需求時,可根據系統提示進人戶戶通人工服務平臺,工作人員將利用信息平臺進行答復處理。如果用戶提出的問題咨詢服務中心坐席專家不能實時處理,則提交調度服務中心或市縣互動服務平臺,由相關專家借助三方通話予以解答,對于技術性比較強或必須現場處理的問題,調度服務中心將根據情況就近指派專家隨戶戶通現場服務直通車實地解決。

(4)管理模式。戶戶通平臺運行的成敗取決于管理模式是否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前期以政府投人為主,逐漸轉為市場化運作模式。以市場為主的管理模式需在實施過程中逐步探討。當前主要采取以政府為依托、農業和科技部門為主體、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規律要求的管理模式。可以組建戶戶通調度服務中心、咨詢服務中心、農業專家團隊和科技協作組織。

2戶戶通平臺的運作實踐

蹼陽市在媒體宣傳、熱線咨詢、網絡傳播、實地指導、教育培訓和示范開發“六位一體”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基礎上,結合多年開通17S(要技術)科技服務熱線(160S17S, 1688S17S專家咨詢和語音信箱相結合)的成功實踐,2004年投資15萬元引進神農智能電話查詢系統,開發建成了科技信息戶戶通綜合服務平臺,2005年蹼陽市科技信息戶戶通工程建設項目列人河南省科技攻關計劃,2007年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其具體做法包括:①開發建設了戶戶通綜合服務平臺,該服務平臺是一個集信息查詢、信息、

信息管理和呼叫聯動于一體的綜合性科技信息服務系統,由“五個一”構成,即一個戶戶通網管系統、一個戶戶通網站()、一條戶戶通熱線9600175)、一支強大的專家團隊和一組電話應用終端。②開發建設了科技信息專家數據庫,作為科技信息的主要來源和平臺建設的核心。③引進開發了虛擬電子郵件系統,可以支持農戶利用電話接收、發送“電子郵件”。④開發建設了農業科技短信平臺,可以為用戶提供農業技術、市場預測、市場行情、供求信息、務工信息和農家樂等點對點服務。⑤開發了科技信息供需甄別系統軟件,可以把復雜信息簡單化,解決農民甄別真假信息能力較弱的問題。⑥組建了一批綜合性機動化的專家團隊,利用戶戶通熱線、現場服務直通車保證用戶咨詢問題的及時準確解答。⑦編制了戶戶通平臺應用指南,解決了農民如何利用電話間接訪問互聯網的問題。⑧簽訂了符合市場規則的雙贏合作協議,保證了戶戶通平臺的持續運行和健康發展。⑨建立了市縣鄉三級高效協作體制,具備了組織開展聯動協作服務能力。⑩建立了多媒體宣傳推介機制,實現了農民、專家、媒體和戶戶通平臺的良性互動。

由于戶戶通網絡的科技信息豐富實用,專家服務權威熱情,每天都有不少農民拔打戶戶通熱線(9600175)來咨詢各類科技信息。近年來,戶戶通平臺咨詢人數呈現出急劇增長趨勢,有時一天超過50人次。

3戶戶通平臺的成效分析和問題思考3.1應用成果

科學研究和運作實踐表明:戶戶通平臺運用于農業科技信息傳播,主要可以取得以下三方面成果:①沖破傳統農技推廣觀念和體制束縛,形成大農業、大科技聯動工作格局,通過建立上下聯動、協調運作機制,可以逐步實現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六化”,即服務組織網絡化、服務管理規范化、服務機構市場化、服務手段信息化、服務利益共贏化和服務能力持續化;②遵循專業化市場化原則,符合現代農業科技傳播的發展規律。平臺的維護運行、信息的采集更新、團隊的服務活動等都需要專業人才和資金支持,長期的運行必然要走專業化、市場化之路;③實行低成本啟動運作,拓展戶戶通網絡發展空間,既不收取信息服務費,也不收取技術服務費,甚至連專家現場技術服務的交通費都不收取,農民獲取和科技經濟信息的成本非常低、熱情非常高,戶戶通平臺在廣大農村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

3.2優勢特點

案例實踐、社會調查和數學統計表明:戶戶通平臺傳播農業科技信息既科學實用又快捷節省,主要優勢包括以下四個方面:①投資量小、覆蓋面大。所有電話普及的鄉村用戶只要有一部電話,記住戶戶通熱線電話號碼,就可以通過平臺查詢、信息。②內容豐富、實用性強。傳播內容涵蓋涉農政務、市場供求、農業科技、工業科技、衛生科技和大眾科技等農村科技信息,農民用普通電話即可間接上網交流。③人機結合,異地同步。系統自動應答、晝夜服務,可以通過專家體系異地同步地為農民提供科技信息服務。④解決困難,節省花費。用戶不用電腦、不用寬帶,不付信息費,不付專家費,可以大量節省獲取和科技信息的成本。

3.3存在的問題

戶戶通平臺的協作機制不夠完善,人機互動效應需要進一步強化,專家信息庫的先進性和本地化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系統應用查詢方法需要進一步改進,運行成本需要進一步降低,應用終端需要進一步拓展,媒體宣傳需要進一步擴大。

3.4戶戶通平臺的發展思考

(1)從戶戶通平臺傳播農村科技信息的過程看,應該運用現代科技傳播理論,構建高效農業科技信息傳播體系,較好地做到以下三方面的結合:①網絡平臺的規劃建設和協作體系的建立完善相結合。例如,在建成市級戶戶通綜合服務平臺、規劃建設縣區鄉鎮戶戶通信息服務平臺的同時,建立市、縣、鄉三級科技資源協作系統,做到電話曲線上網和專家實時服務的有機結合。②傳統的科技傳播經驗和市場化運行機制相結合。例如,在吸取現場指導和技物結合等傳統農技推廣經驗的同時,進一步引進市場經營理念,用電信運營商的電話資費分成彌補戶戶通平臺維護和運行經費的不足,可以避免重建輕管或有建無管現象的發生。③科技信息傳播方法的實用性和科技信息傳播內容的先進性相結合。例如,戶戶通平臺上網查詢科技信息的方法簡便易行、快捷節省,具有經過專家團隊甄別、符合農村需求的科技經濟信息數據庫,能夠奠定戶戶通平臺的應用基礎。

(2)從戶戶通平臺傳播農村科技信息的內容看,應該以農村市場需求為導向,構建先進實用的科技信息數據庫。不僅要解決好把科學知識和技術信息傳播給一般社會公眾的問題,還要解決好傳播過程中的信息搜索和甄別問題。科技傳播的信息量和復雜度急劇增加,科技傳播過程的不確定因素也日益劇增。戶戶通平臺在選擇相關信息時,要忽略不相關或者不先進、不實用、不準確、不科學的信息方面。另外,要充分發揮科技專家團隊的作用,盡量減少農民選擇應用科技信息時的盲目性,增強科技傳播、信息傳遞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并使傳播內容更加適應傳播體制,傳播方法更加適應農民需求。

(3)從戶戶通平臺傳播農村科技信息的效果看,應該更加符合中國農村科技傳播的現實,既要解決或彌補當前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也要解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技術信息棚架,以及農民急需的各種經濟信息、技術服務無從獲取的問題。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業現代化和農村信息化指日可待,農民科技經濟信息需求與日俱增,農村通訊事業長足發展,戶戶通平臺的應用前景自然會更加廣闊。

(4)戶戶通平臺作為現代科學傳播理論和農業科技傳播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運用農村信息化推動農業現代化的范例,對轉變中國農村傳統生產經營觀念、變革中國農業技術推廣體制,以及推動發展中國家農業科技傳播事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5)戶戶通平臺不僅適用于農村社區科技信息的傳播與交流,也適用于城市社區科技信息的傳播與交流。不僅適用于工農業生產和社會發展領域的科技信息傳播與交流,也適用于商業流通領域市場經濟信息的傳播與交流。可組織科研力量進行相關技術開發,使戶戶通平臺在現代信息傳播和交流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6)戶戶通平臺作為新生事物,既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有其生長發育和成熟的過程。在各級 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由科技或農業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社會力量參與,共同推動戶戶通工程建設。戶戶通平臺傳播的內容要豐富實用,傳播的方法要科學完善,傳播的體制要不斷改革,傳播的機制要不斷創新,切實增強農業、科技共同體與政府、媒體和受眾之間的互聯互動。

農業問題論文:簡論壽光市生態農業旅游發展問題調查分析和對策

一、壽光市生態農業旅游發展基本現狀

近年來,壽光市旅游業的發展緊緊圍繞“突出農業生態特色,做大做強旅游產業”的總體思路,以做大做強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為目標,打響了“魅力菜鄉,生態壽光”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條高科技、生態型、鄉村化的旅游發展新路子。目前,已逐步發展成為集品種技術研發推廣、農業觀光旅游、會議展覽舉辦等綜合功能于一體的現代農業園區,是壽光市乃至山東省蔬菜產業對外展示交流的重要窗口。

二、壽光市生態農業旅游發展問題的資料來源及說明

本次調研活動包括到壽光市鄉鎮(洛城街辦)走訪調查,對蔬菜高科技示范園負責人、相關管理部門、農戶進行了深度訪談。

(一)以下為數據分析結果

基本情況調查:

絕大多數農戶對新農村建認比較了解,對新農村建設充滿信心,但是對生態農業旅游產業不是很了解,希望通過我們的調查分析,能加大農戶對生態農業旅游產業的了解。

(二)新農村建設與生態農業旅游發展產業發展前和發展后,農村的各方面也有很多的變化,大多數農民認為:

新農村建設后與生態農業旅游產業發展之后,農村的生產發展總體情況是有待進一步提升;主要生產力發展方向是農村生產規模擴大,更加生態化,技術化。但是旅游業發展相對滯后,希望有關部門通過科學技術的發展,加大發展生態農業旅游產業。

三、壽光市生態農業旅游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生態農業旅游是現代旅游產品中一項頗具開發潛力的產品。目前,在傳統觀光旅游降溫的情況下,人們紛紛選擇生態農業旅游作為產品開發的新熱點。與此同時,由于一些地區對于生態農業旅游資源的開發一哄而上,竟相模仿,又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和科學的規劃,使得開發帶來的負效應甚至超過了其帶來的積極影響。

存在的問題:

1.產品類型單一,缺乏鮮明特色,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不強近年來,隨著人們經濟條件的改善,需求急劇增長,這為生態農業游客提供了廣闊的客源市場。生態農業旅游優良的生態環境、獨特的風格、低廉的價格對游客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但是,經營者競爭意識淡薄,忽視對生態農業旅游產品內涵的挖掘。這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多數產品以觀光層次為主,游客選擇范圍小;在內容與形式上重復開發和模仿建設傾向明顯,缺少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

2.行業管理力度不夠目前,生態農業旅游通常各自為陣,經營者缺乏科學的管理理念和協調發展觀念,而旅游行業管理機構還沒有制定科學合理的生態農業旅游管理體制。

3.農民素質的影響。提高農產品質量,只能依靠科學技術的創新發展,而農民是科技文化知識擁有量最少的群體。調查顯示,在轉移勞動力中,男性高于女性,文化素質較高者居多,而留下來的農業勞動力文化素質普遍較低。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業勞動力將會出現文化素質下降,女性比重上升的現象,這勢必會成為影響壽光生態農業加速發展的重要障礙。

4.龍頭企業小規模的多,大規模少。目前來看,全市批發市場、金玉米公司、海惠集團、金正食品公司等幾家龍頭企業規模較大外,總體上規模偏小,水平偏低,帶動優勢不明顯,與建設新農村新形勢的需要還有差距。還有一些企業缺乏自主創新,依賴性強,存在盲目跟風的問題,產品銷售渠道不暢,經營風險比較大。

四、提出對策

第一:制定合理的生態農業旅游景點,增加產品類型多樣化,發揮特色優勢,增加知識性、趣味性,增加游客選擇范圍,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農業旅游,要根據當地的旅游實際,規劃農業旅游,以市場為導向,進行綜合規劃,包括客流量和旅游方向規劃。

第二:增加行業管理能力,增加行業之間的聯系,促進旅游一體化建設,發揮壽光市生態農業旅游的優勢作用,增強政府等有關部門對壽光市生態農業旅游的管理。同時在增強行業管理的同時,減少對生態環境和景觀的破壞。

第三:提高農民的素質。加強科技文化培訓教育,增強農民的勞動技能。一是打破傳統的培訓模式,建立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民培訓機制,如推行培訓教師進村、媒體資源進村、人才培養進村等形式開展培訓。二要充分發揮電視、廣播、網絡等宣傳媒介的作用,向農民宣傳市場經濟的基本理論以及市場競爭的成功案例。

第四:加強政府對小企業的引導,加強企業與農民的聯系。同時企業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避免盲目跟風的問題,增加產品銷售渠道不,減少經營風險等,充分發揮企業對生態農業旅游的引導作用。

農業問題論文:目前農業依法行政還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在實踐中有何新舉措和新經驗

依法行政是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和必然要求,也是政府正確履行職責的基本準則。作為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必須充分認識實施依法行政的重要性,不斷增強法律意識、法制觀念和依法行政的自覺性。認真履行職責,堅持服務“三農”,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作出貢獻,把依法行政落實到農業行政行為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對此,我們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嚴肅認真對待,增強規范行風、整頓執法和反腐倡廉工作的緊迫感。要認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并切實加以解決。

一、當前農業依法行政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當前,農業依法行政的工作離服務“三農”的高標準、嚴要求還有一定差距,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在行風建設上,一些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不夠健全。行政行為的規范性還不夠、透明度還不高;服務“三農”的意識還不強。作為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多年養成的習慣是有請必到、上門服務,甚至是給基層說好話。卻不懂得用當代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去指導和監督,工作方式局限于“達標”、“認定”,卻沒有用統攬全局的工作意識。

2、在農業行政執法工作上,存在著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現象。一方面,農業執法人員如何利用掌握和利用相關法律、法規,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有一定的困難和差距。一些違反行政法律法規的單位和個人沒有得到應有的處罰,或者是處罰過輕,依法行政的力度不夠;另一方面,有的單位只停留在宣傳、文件等表面形式或無關痛癢的執法檢查上,執法人員執法行為不太規范,也直接影響到執法工作的有效開展。

3、在隊伍建上,農業執法人員素質不高,宣傳力度不夠大。一方面,行政執法人員缺乏系統全面的法律、法規知識,有的工作人員思想保守,認為農業部門社會地位不高,依法行政難以開展,工作有畏難情緒,導致了執法的力度不大。另一方面,社會上許多人只知道有《民法》、《刑法》,卻對農業法律法規了解不夠,不少部門和單位的領導、工作人員及廣大群眾普遍認為,農業依法行政是“弱職部門”,制約力不強,執法力度不大,不象公安、工商、技監等“強職部門”具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力。因此,對農業執法人員的隊伍建設不重視,依法行政的輿論宣傳氛圍不濃,支持的力度不夠大。

4、在經費保障上,缺少專項執法經費。農業執法經費嚴重不足,是制約農業依法行政的重要瓶頸因素之一。經費不足,導致收支混亂,亂收費、亂罰款現象時有發生,并屢禁不止,使依法行政工作難以有效開展。

5、在廉政建設上,執法亂收費和執法人員管理不嚴現象屢禁不止。執法不公,多頭多層執法、違規執法等奢侈浪費、違法違紀行為時有發生。這些問題,盡管發生在少數單位、少數人身上,但產生的影響是惡劣的,危害是極大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部門的整體形象,影響了行業戰斗力,影響了農業、農村經濟和農業部門自身的發展。

6、在監督機制上,不夠健全。農業依法行政的監督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內部的執法監督和人大、政府、司法、法制、監察等有關部門以及社會和人民群眾對農業行政人員執法工作的監督。目前,由于思想認識、領導精力、人力、財力等原因,也存在執法監督不到位的情況。特別是檔案部門的執法人員都是兼職的,職責不清,也制約了檔案執法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產生的原因

引起農業依法行政的困難和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行政執法主體的少數領導干部對行政執法的重視程度不夠、執法人員的法制意識不強以及行政執法理論研究的薄弱等,是其主觀上的原因;法律規范相互之間存在的矛盾、執法體制不順、執法人員素質偏低、執法程序不完善、法制宣傳不夠深入以及行政法制監督體系不完善和不到位等,則是其客觀原因。此外,行政執法主體屬于行政機關的比例不高、部分行政執法主體的執法活動不夠正常,執法手段不夠、檢測設備不足、辦案條件太差,執法中取證難、處罰決定難以實施等,都是農業依法行政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三、加強農業依法行政的建議與對策

(一)加強依法行政的法制建設

隨著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的不斷加強,法律制度日臻完善,農業工作要做到依法行政就必須牢固樹立憲法意識、法律意識,認真學習掌握法律法規。

一要結合開展普法教育,加強法律知識的教育和培訓,使各級農業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掌握國家的基本法律法規,熟悉地方法規,提高法律素質,增強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二要嚴格執行法律,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各級農業部門和工作人員都必須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范行政權力。要認真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追究制,嚴格行政責任。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體制,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

三要全面貫徹實施 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國家賠償法、行政處罰法等規范政府共同行為的重要法律以及相關配套法規、規章。規范執法程序,糾正本位主義和地方及部門保護主義,堅決消除執法中的腐敗現象。

四要搞好行政復議,加強行政監督。行政復議是行政機關自我糾正錯誤的重要監督制度。各級農業管理部門都要認真實施行政復議法,履行行政復議職責,開展行政復議工作,加強行政系統內部的層級監督和專項監督,密切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關系,維護社會穩定。要嚴格追究不履行行政復議職責者的法律責任。堅決查處糾正對行政復議申請該受理的不受理,該作決定的不作決定,以及“官官相護”等違法和不當行政行為,確保法律和政令暢通。

五要加強農業行政立法,完善法制體系。農業行政立法是法制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法律、法規規定的進一步具體化和補充。要按照立法法的規定,嚴格遵循法制統一原則,完善立法程序,提高行政立法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程度。

(二)轉變農業依法行政的管理職能

農業行政管理部門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按照政治體制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加快職能轉變,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不斷改進作風,提高行政效率,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

一要加快職能轉變。積極改革行政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切實把行政管理職能轉變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要善于運用法律、經濟手段管理社會,推動發展。要進一步調整機構設置,理順職能分工,逐步實現職能、機構和編制的法定化。

二要建立完善政務公開制度,積極推行政務公開。把政務信息公開經常化,增強行政決策與行政管理的透明度,擴大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凡是關乎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大計和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及其辦理結果,都要以適當方式公開,廣泛征詢群眾的意見。

三要依法行政,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要堅持教育、制度、監督并重,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堅持標本兼治,注重治本,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加大查處大案要案的力度,糾正行業不正之風。

四要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加強自身建設。要把提高農業行政人員的素質作為首要任務,通過深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展牢記“兩個務必”和“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教育,增強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政策的自覺性、堅定性。要教育工作人員,以對人民群眾極端的熱忱,對黨和國家事業極端負責的精神,認真履行職責。要多深入基層,體察民情,為民謀利。要嚴格依法行政,按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管理經濟和社會,切實貫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法制原則。

(三)狠抓依法行政各項保障措施的落實

在新形勢下加強依法行政問題,農業系統各部門擔負著重要的職責。農業系統攤子大、行業多,直接面對市場主體,特別是面對千家萬戶的廣大農民群眾。我們的一言一行不僅關系黨和政府的形象,而且對社會各方面都會產生影響。在農業依法行政中,要規范“四個行為,執行九項規定”,形成“敬業為農、優質服務、文明執法、廉潔高效”的農業行風。

我們要重點加強四個方面的行為規范: 一要規范執法行為。在行政執法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辦事,做到熱情、周到、公平、公正執法。特別是涉及到依法罰款、取消營業資格、銷毀市場禁入物品等行政措施的,要秉公辦事,講清道理,文明執法,不得態度蠻橫、簡單生硬。對有明確辦理時限的審批,要及時辦理,不準無故拖延。要切實履行職責,防止濫作為和不作為的現象發生。

二要規范服務行為。本著方便用戶、服務群眾的原則,結合各自工作特點,積極開展政策咨詢、法律援助、信息服務、技術指導。應積極選擇適當的載體,廣泛開展科技下鄉、技術培訓、電話熱線和網絡服務等活動。在推廣應用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的過程中,主要采取宣傳、示范、引導的辦法,做到尊重農民意愿,不搞強行收費的服務項目。凡涉及面向農民收費的服務項目,如病蟲防治、發放資料等,都要與農民協商,簽訂責權利都十分明確的合同,保證服務質量。

三要規范政策行為。在制定和貫徹農業政策時,要貼近農業,心系農民,時時刻刻把農民歡迎不歡迎、擁護不擁護、滿意不滿意作為驗證工作成效的尺度,時時刻刻把廣大農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認真貫徹執行土地承包法,不得隨意侵犯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嚴格執行農村稅費改革政策,不違規出臺加重農民負擔的項目,防止出現任何形式的農民負擔反彈;對國家和省委省政府扶持農業、搞活農產品流通等各項政策,都要帶頭執行,督辦落實。

四要規范辦事行為。凡直接為市場主體特別是為農民群眾提供管理和服務的事項,尤其是涉及行政審批和收費行為的事項,都要按有關規定辦理。對項目的設立依據、審批程序、審批條件、審批時限、收費標準、審批紀律、監督電話等,都要通過各種途徑向社會公布,提高辦事透明度,實行公開辦事。農業執法是農業系統的重要職責,是保護農民合法權益、促進農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工作。反對腐敗、廉潔從政是執政黨對黨員和領導干部的必然要求,是鞏固執政地位的客觀需要,是服務“三農”的前提條件。農業系統要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認真履行農業行政執法職能,切實抓好反腐倡廉工作。農業系統在行政執法中必須做到“四個不準”,在反腐倡廉中必須堅持“五個嚴禁”。

“四個不準”是:

一是不準多頭多層執法。按照《農業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在其職責范圍內要健全行政執法隊伍,推行綜合執法,嚴格執法層級管轄,突出解決好多層執法的問題。農業執法,以縣級農業部門屬地管轄為主。

二是不準無證人員參與執法。所有執法人員都要實行崗前培訓、競爭上崗、亮證執法,接受群眾監督。凡不持證、亮證執法的,一律視為違規執法。

三是不準生產經營假冒偽劣農資產品。嚴格農資生產經營主體資格審查,把好市場準入關。凡未經審定登記以及檢驗不合格的農資產品都不準銷售。尤其是農業系統生產經營的農資產品,一定要做到來源清楚、質量合格、標識規范、價格合理。因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給農民造成損失的,要依法賠償,并追究單位及當事人責任。

四是不準以執法為名亂收費、亂罰款。所有農業行政機關和執法機構一律不得下達執法創收任務。執法收費要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不得擅自增加項目、提高標準,更不得不執法也收費。違反規定的,一經查實,要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吊銷執 法證件,清出執法隊伍。

“五個嚴禁”是:

一是嚴禁以權謀私。在行使行政審批權和分配使用財政資金過程中,嚴禁搞權錢交易,為個人和小團體謀取利益。

二是嚴禁奢侈浪費。嚴禁超標準配備小汽車和用公款互相宴請、大吃大喝以及支付高消費娛樂活動。

三是嚴禁收受“紅包”。嚴禁收受與其行使職權有關系的單位、個人的現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和貴重禮品。

四是嚴禁轉移、截留、擠占、挪用農業項目資金。對弄虛作假騙取項目資金、不按項目要求執行的違紀行為要嚴肅查處。

五是嚴禁公款旅游。嚴禁以開會、考察、招商、研討、培訓等名義變相公費旅游。嚴格控制出國(境)團組,非經濟貿易行為的一律不得組團出國。精減會議和文件,各類會議一律不準贈送禮品和紀念品。規范行風、整頓執法、反腐倡廉,是農業系統事關全局的大事、要事。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規范“四個行為”,嚴格執行“四不準”、“五嚴禁”的規定。要按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要求,管好自己的人,辦好自己的事,看好自己的門,確保本單位、本部門不出現群體性事件和惡性案件。要通過加強規范行風、整頓執法和反腐倡廉工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和農業系統自身建設與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熟女高潮喷水了|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99re6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 大地资源免费更新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久国产精华特点| 多毛小伙内射老太婆| 超碰97资源站|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麻豆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线路2区| 日韩av激情在线观看| 色偷偷www8888| а√资源新版在线天堂| 黄a无码片内射无码视频|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丰满人妻被两个按摩师 |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国产免费观看黄av片| 亚洲av色先锋资源电影网站| 国产欠欠欠18一区二区| 欧洲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 亚洲加勒比无码一区二区| 两性色午夜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波多野结衣av高清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亚洲日韩欧美| 中文在线天堂网www| 又大又长粗又爽又黄少妇视频 |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