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農業畢業論文范文

農業畢業論文范文

時間:2022-05-14 05:00: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農業畢業論文范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農業畢業論文范文

農業畢業論文范文:提高農業類院校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探討

農業類高等院校作為典型的應用型高校,以培養綜合素質高、專業基礎好、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農學類專業屬于多學科交叉學科,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與生物相關的知識技能,還要掌握與實踐相關的知識,畢業論文這一實踐教學環節在農業類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本科論文答辯一般安排在大四下學期,對煙草專業而言,開展本科畢業論文的目的在于,不僅使同學們掌握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能讓同學們在論文寫作中善于發現問題,理性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并把研究結果上升到理論高度,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為大學生將來走向工作崗位和事業發展做好基本準備。

一、目前農業類本科生畢業論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思想上不重視

大部分學生認為畢業論文不是理論課,又是最后一個實踐教學環節,沒有具體的考核方法,畢業論文只是走過場,最后基本都能通過,因此思想上有所懈怠。另外,農業類高等院校本科畢業生實習多以大田試驗和實驗室試驗為主,本科生試驗基本上是跟隨研究生進行的,因此,也存在大量本科畢業生直接從碩士生畢業論文中摘抄一部分的現象,造成了一些本科生存在依賴心理,對本科畢業論文寫作不上心等。

(二)教師指導精力不夠

在農業類高等院校,很多教師自身的教學任務本來就較為繁重,同時還要承擔各級科研任務或忙于其他教學事務,能夠用在指導本科生論文上的時間非常有限。教師對畢業論文的松懈態度,也間接地影響到了學生。

(三)論文答辯管理松懈

就學校而言,本科畢業論文答辯流于形式,首先是考核不嚴格,答辯只是走走過場。盡管論文評定中存有優、良、中、及格和不及格幾個等級,但缺乏比較具體的評定細則,在實際操作中很容易被人扭曲,產生很多不合理的問題。評定老師自由裁量的彈性度太大,于是出現了許多人情分。

二、提高農業類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措施

(一)高校和教師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為學生畢業論文的開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一是開設論文指導課,提高本科生論文寫作水平。在學生接觸論文寫作途徑不多的情形下,學校就應該相應地開設論文指導課,為學生開辟一條容易獲取論文寫作知識的渠道。通過該渠道,不僅可以讓學生明白撰寫本科畢業論文的重要性,并由此激發學生對畢業論文的興趣,還可以使其掌握收集資料的方法,懂得畢業論文的規范和論文寫作的方法與技巧。

二是加強教師的指導責任。學生本人的主觀能動性對畢業論文質量的影響很大,但指導老師的作用也不可小覷。如果指導教師愿悉心指導學生,他們就很容易寫出一篇質量尚可的論文。反之,論文質量必然有所下降。因此,學校有必要實行導師負責制,落實導師責任。

三是提倡畢業論文多樣化。應用型本科院校本科畢業論文要求應該因專業而異,形式多樣化。根據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要求,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畢業論文(設計),也可以是反映學生真才實學和創新能力的與專業相關的作品、設計、調研報告、競賽取得的成果、參加科研訓練和“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取得的成果、在報刊發表的優秀文章等。

(二)大學生應加強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意識

一是注重平時的學習,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農業類院校開展的多項學術報告,接觸相關前沿性研究;做到多問、多思,提高自己的基礎理論知識。

二是積極參與畢業論文課程實習,在畢業實習期間要理順思路。在畢業設計開展前,積極查閱大量文獻,了解所做試驗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在試驗期間及時發現問題,分析獲取的試驗結果;獲取第一手的實驗結果,為畢業論文的寫作打好堅實的基礎。

三是樹立良好的心態。要認識到畢業論文的寫作是對大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理論運用能力的重要訓練途徑,同時也是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畢業論文寫作過程的訓練,不僅提高了大學生綜合運用專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術的能力,還提高了大學生獨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隨著中國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跨入“大眾化教育”階段,畢業論文答辯“走過場”“搞形式”之弊越來越嚴重,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嚴重下滑。本科畢業論文是教育部剛性要求,要從實際出發,應避免走過場、流于形式。應用型本科院校要依據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因專業而異,形式多樣化,制定出適合本院校的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具體要求,通過畢業論文寫作,切實起到提升學生科研能力、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發揮本科畢業論文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使其在大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河南農業大學煙草學院)

農業畢業論文范文:清華畢業生2000畝的現代農業

2009年從清華大學畢業,王可為選擇回家鄉成都創業。經歷半年的商務酒店試水,他發現國家政策將加大對農業扶持的力度后,毅然轉行,在金堂縣隆盛鎮承包了2000畝土地,引進農業技術種植蔬菜、育苗中草藥和開發有機草莓酒。經過近三年的發展,2012年企業純利潤達到300萬元,2013年有望突破1000萬元,他經營的成都天慈創意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成了當地現代農業的示范性代表。

距成都東北60公里處,是金堂縣隆盛鎮,王可為經營的2000畝土地就坐落于此。早在2007年,王可為仍是一名在校大學生時,就看好農業發展的前景。那一年,他前往韓國進行短暫的交流學習,十幾天里他住在一位韓國大學生(活動partner)的家中。這個韓國家庭經營一個規模不大的育苗農場,農場現代化、自動化程度高,雇傭工人少,“回報率卻很高。我還發現韓國的農業土地集中度高,采用產業化經營,韓國政府對農業的補貼也非常大。”進入清華大學就自個兒開餐館的王可為,敏銳地感覺中國的農業也有可能走產業化道路,“與韓國相比,中國的農業現代化程度低。”

真正投身于農業創業,是2010年——從清華大學畢業后半年的事兒,“很巧合,也很復雜。”

從清華大學環境設計專業畢業后,王可為回到成都,與朋友開了一家商務酒店,“租了十幾套房,在一層樓掛上牌子就算開業了。”經營酒店有得賺,他們從一家開到了三家,但是,王可為認為要在商務酒店上有所發展相當難,“當時商務酒店算是潛力行業,要做大,得投入大量資金。而物業成本、人工成本都漲得快,住店房價卻在下降,成本高價格低,利潤不斷縮小。”

那時,王可為留意到中央一號文件,在201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中,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是一大亮點,“在‘十二五’期間,農業產業結構將發生變化”。王可為的老家金堂縣是成都的農業大縣,提出了打造“世界現代田園城市樣板之城”的口號,“市、縣、鎮政府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出臺了相關優惠政策。”看到從中央到市、縣、鎮政府的農業大力扶持政策,王可為“巧合”地投入到農業創業中來。

乘著政策的東風

“沒有農業政策上的支持,誰會干這件事(農業)?”

與商務酒店相比,王可為認為農業創業的上升空間更大,但是,經營農業求不得快,“盈利慢一些。僅靠自己從事農業很難,頭幾年賺不到錢,需要政府的支持。所以,從事農業創業選地方很重要,必須是當地政府重視農業。”王可為堅信,中國政府會越來越重視農業,“要控制好物價就要解決農業問題。農民在土地上賺不到錢,就不愛種地了,選擇離鄉打工。農民由生產者轉成消費者,對國家的(食品安全)壓力很大。食品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國家必須扶持農業。”王可為分析2010年的農業形勢時認為,農業產業化是一個趨勢,“政府傾向扶持農業大戶,因為小戶的抗風險能力差,很可能扶持的錢白給了。發達國家的農業也是如此,都是產業化,大戶做農業。”

當時,金堂縣出臺了農業扶持相關政策,“經營一定數量以上的土地,經營者會得到資金補貼。”扶持不僅涉及土地租金補貼,還有農業設施等單項或專項補貼,“年初的土地租金,年底政府會補貼。”與朋友聊天時,大家都認為2010年是從事農業創業的大好時機,“我們先租到地,種中草藥立足,再找機會發展。”當時,王可為已經與浙江的企業探討引進農業先進技術“鳥棚”。

王可為遞交了承包申請書,投資300萬元,租地2000畝,“我們來投資,縣鎮政府肯定歡迎。首先,我是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大學生比較少;我們還有高科技項目,這也是一大吸引力。隆盛鎮是金堂縣的農業示范鎮,需要做出有示范作用的項目。”王可為的高科技項目之一是從浙江引進的“鳥棚”,一個“鳥棚”占地2000平方米,棚內最高點距地面17米,“采用立體種植法等在棚內種植,產量能提高三至五倍。”此外,王可為在申請中還強調了中草藥育苗,他將把育苗賣給附近的農戶,等育苗生長成熟后再收購、加工,“一千多畝土地是用來種中草藥的,這樣就帶動了周邊農民收入的增加。”

從浙江引進“鳥棚”、中草藥育苗、與日本合作種植草莓……王可為整合資源,2010年成功租地2000畝,“做生意就是整合資源,實現我們的目標。”

“前幾年,政府對農業的扶持有點像風險投資。”王可為回想2010年時的情形時說。

因為,在農業產業化道路上,政府也沒有太多的經驗,“扶持的項目,存在不少的失敗案例,這樣一來,就造成了浪費。”2010年前后,像王可為一樣申請到土地的創業者還有不少,“但是,有些人根本做不出農產品,干了一二年就不干了,浪費了政府的補貼。這也是當時的政策漏洞之一。”但是,近兩年來政府對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道路看得越來越清晰,“以前政策是希望創業者做出農產品,現在是真的希望能把農產品銷售出去。”從而,政府的農業扶持方式更具體化,從土地、農用設備等向銷售等環節傾斜,“比如,向我們提供免費的農貿市場。政府的農業扶持政策將越來越理性。”

交朋友并不只靠喝酒

與農業打了三年交道,王可為一路走下來還算順利,“基本完成了預想的目標,也克服了許多問題。”雖然王可為在大學就開飯店經商,但是,回到農村創業農業,還是頗多不適應。“我生長在金堂縣,但我畢竟不是農民出身,而且農業是一個全新行業。剛開始,要適應與政府人員、農民打交道,這是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一大軟肋。”

與地方政府建立聯系,喝酒成了一項“兼職”,“每個星期我至少要喝二三次酒,在鄉鎮酒文化比較重要。”喝酒是與地方政府人員建立“感情”的一條捷徑,“談事情必須先談感情。有幾次很尷尬,真的沒有話題。”慢慢地,王可為發現地方政府人員對年輕人的話題感興趣,“他們接觸大學生的機會少,經常會問我北京的見聞。有得聊,我就放開了。”

與地方政府人員打交道還算容易,“我的事做成了,也是他們的政績。”做農民的“政治工作”,卻讓王可為難受。

在農場,王可為要與農民們工作、生活在一起,與他們搞好關系顯得格為重要。農場的管理人員剛開始只有十幾人,需要大量雇傭農民干活,“一次要用工幾十上百人,從附近幾個村莊找人。”在農村,已經沒有那么多剩余的勞動力了,年輕人都跑到城里打工去了,“當時的市場價是一人一天30~50元,但是,有人要價七八十,他們不但要價高,還干活偷懶。”用工問題在王可為創業之初,成了一大主要問題,“我真的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也許農民認為城里人有錢吧。”好在王可為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固定聘請離任的村干部當顧問,由他們去做農民的工作,“在職的是不能聘請的,這不符合(法律)。”離任村干部與農民們喝點酒,基本能解決與農民的感情、思想問題,但是,也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有一次,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農無緣無故跑進農場,破壞莊稼,“村干部說,這個老農品德有問題,天天在村里使壞。”無奈之下,王可為只有報警。

在農村疏通了感情通道,王可為遇到了更為棘手的長期問題——農業經驗不足。

在創業團隊中,有幾個大學生積累了一定的農業經驗,但是,與老農相比差距明顯。農業對自然的依賴程度高,水質、土質,乃至空氣,都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創業之初,王可為培育的種子明顯水土不服,產量與預期存在很大差別。其中,草莓產量上不去,直接影響了農場的經濟效益,“我們研制了有機草莓酒,市場上供不應求。但是,現有的畝產量只有預期的一半,只能靠擴大種植面積提高總產量。”王可為對草莓的質量要求很高,這是從日本引進的一項農業技術,雖有日本技術人員的指導,但產量仍沒有太大的起色。

好在王可為初步解決了有機蔬菜的農業經驗不足問題,“我們與農村專業農戶合作。老農戶是什么農作物好賣就種植什么,專業農戶以家庭為單位,長年只種一二種農作物,經驗豐富。此外,專業農戶還從事相關農作物領域的貿易和市場。為了擴大規模,我們需要與他們合作。”

在王可為的規劃中,有機草莓酒會在農場中占有一定的經濟比重,但他認為最有潛力的還是育苗,“這不是一二年能做的事,需要時間,需要技術累積。育苗不但包括蔬菜,還涉及半夏、紅豆杉等中草藥,我們在育苗方面仍處于實驗、學習階段。”

大學生投身農業比較實際的模式

對于大學生投身農業,王可為在態度上也發生了變化,“這也與政策有關。”

兩年前,要是請王可為在“大學生怎么在農業中創業?”問題上表態,他也許不太贊成“小打小鬧”。因為,當時的地方農業政策傾斜產業化,“大學生來到不熟悉的地方,不能協調當地政府,會遇到不少麻煩。大學生要是經營幾畝十幾畝地,是得不到政府的重視的。”此外,“小打小鬧”的競爭對手是普通農民,而農民從事農業既沒有土地成本,又沒有勞動成本,這樣的競爭環境下,大學生創業者很難生存。進行農業產業化經營,對絕大多數的大學生而言不現實,“存在瓶頸——資金。”大學生從事農業創業,似乎此路不通。

十八大以后,家庭農場的提出為大學生從事農業帶來了新的希望。

“政府意識到土地產業化在操作層面上存在問題,因為農業需要精細管理才能產生效益,而大規模經營農業很難做到精細管理。雖然天慈現代農場的規模大,但是,農場中有很多小項目是與當地專業農戶合作的,這些專業農戶可以說是家庭農場。此外,注重食品安全也是中國發展的一個趨勢。家庭農場是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的,要是能把家庭農場形成聯盟,加強監督管理力度,會加強食品源頭的安全。”

在家庭農場概念下的“小打小鬧”,大學生進入農業并不是與農民競爭,而是與專業農戶形成合作關系,“大學生接受信息快,可能會給農業帶來新想法。或能開拓銷售渠道。”與專業農戶合作還能克服大學生自身的短板。農業是一個經驗性強的行業,大學生從書本中學到的農業知識屬于乏乏而談的那種,這些知識不可能針對不同的地域。大學生剛進入這一行,需要為農業經驗交“學費”,與專業農戶合作會產生互補效應。

“這是一種比較實際的創業就業模式。”王可為說。

農業畢業論文范文:最難就業季且看農業專業畢業生“輕松上崗”

699萬高校畢業生使這個夏天成為“史上最難就業季”。此時,有人忙著找關系,有人忙著投簡歷,有人頻繁轉戰各大招聘會,然而,卻有這樣一批學生,他們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坐等”企業上門。

“對不起,您來晚了。”近日,湖北荊楚種業公司人力資源部主管赴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園藝系“求”人,該系主任楊艷芳遺憾地婉拒這位主管:您來得太晚了!

早在兩個月前,該系種子生產與經營專業的35名學生就被省種子集團、中糧集團等企業挖走了。

同樣的情景在該校其它專業“復制”。畜牧獸醫專業今年只有40名畢業生,而在就業推薦會上,溫氏、同星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卻開出了上百人的訂單。

其實早在去年底,該校涉農專業的學生就被“等米下鍋”的企業拉去頂崗實習。實習期間,包吃包住,津貼均在1000元以上。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學生就業沒問題,關鍵是要找好、找準崗位。”該院院長田曙曦信心滿滿。

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每年畢業生約2000名,目前離畢業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該院已簽約畢業生超過80%。數據顯示,近幾年來,該校涉農專業畢生業就業率均保持在98%以上,在就業較難的當今,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訂單人才”模式打造“就業流水線”

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學院如何滿足不同的需求?“訂單人才培養,能夠很好地搭起橋梁。”田曙曦表示。早在幾年前,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就創新了訂單人才培養模式。“企業可以‘下單’,我們為其量身定制,人才一‘下線’,即可投入‘生產’。”

湖北同星農業公司是該院聯系最密切的企業之一,2009年就在該院設立畜禽加工、銷售等訂單培養班,09屆畢業生馬公敬畢業后到同星公司就業,從技術員干起,今年已成長為一個養雞場場長,年收入過十萬元。連續4屆,該院每年都有學生進入同星公司,不少人已成長為公司中層管理者。

“學生畢業后,只需簡單培訓即可上崗,我們企業省心、省力。”同星公司人力資源部夏經理十分贊賞這種模式。目前,學院與省畜牧獸醫局、省水產局、省種植管理局等政府機構牽頭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會,同時,與省種子集團、伊利乳業、九州通集團等151家企業簽訂了長期穩定的校企合作協議,鑄就了一條以學校為始端、以用人企業為終端的無縫對接的“就業流水線”。

“就業易招生難”窘境有待突圍

然而,涉農專業就業“火熱”的背后也有苦澀。“就業再順利,可每年的農學專業招生還是不盡如人意。”學院招生辦主任龔建平告訴記者,學院每年招生計劃約2000人左右,但報考人數只占到50%-60%,會計等非農專業還可以,缺口基本集中在涉農專業。“隨著高校擴招和生源的減少,今年水產、畜牧、畜牧獸醫等農學專業招生壓力較大。”動物科學系主任南佑平坦言。

一邊是好就業,一邊是難招生?中間“梗”在哪?‘‘學生不愿學農,主要是受傳統觀念影響,認為學農辛苦而且待遇低。”田曙曦認為。

田曙曦呼吁,就業市場叫好,招生市場不叫座的現象應引起足夠重視。這種冰火兩重天的現象會導致農村人才斷層。應研究獨立招生、定向培養基層農技人員等扶持政策,以保證農學專業人才不斷檔。

記者感言

資本“洼地”必成人才熱土

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弱質產業的成長速度將快于發展成熟的產業,其后發優勢將越發明顯。被視為弱質產業的涉農產業,正迎來這一“黃金機遇期”。

產經界大鱷們顯然已經看到了這一商機。近年來,他們紛紛攜資下鄉,武鋼、網易養起了豬,聯想控股中新農業、匯源果汁開發有機農田……在房地產不景氣、制造業徘徊的大環境下,承載著人類的“剛性需求”,偏偏又發展不足的農業,既能作為企業拓展空間的新疆土,也可成為資本尋找出路的避風良港,自然惹人眼饞。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城鄉一體化、農業現代化進程加速,涉農產業資本洼地現象將更加突出。

資本與人才總是“如影隨形”,資本密集型產業,必定也會是人才聚集之地。可以預期,涉農型人才的職業道路將越來越寬廣。這一片熱土,需要大批人才去耕耘。也許不久,涉農人才將成為“稀缺資源”。

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農學專業畢業生“俏崩了”,這還只是涉農產業“一才難求”的開始。

農業畢業論文范文:畢業大學生投身有機農業大有作為

戴著草帽、捋起褲腿、通渠插苗……走進締詩蘭卡生態園中,一對20來歲的小情侶在田埂中正埋頭于農活。陽光打在他們的臉上,滿是明媚的笑容。小杜和小陳是今年的大學畢業生,很多同學正苦惱找工作的時候,他們已經著手開拓事業:職業農民。他們承包了1.5畝有機栽培棚,一年下來收成收入預計可達100萬元。

半年就能學會有機農業種植法

大家都說今年是就業最難的一年,畢業生不少都降低薪金標準,以求找到一份工作。有著同樣苦惱的小陳無意間在創美優品網站上了解到,原來有家公司與華農合作,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創業機會。大學生只要經過半年的學習,就可以掌握來自澳大利亞頂級的有機農業種植法,并通過網絡營銷、家庭農場承租、種植高產值物種等渠道賺錢。

畢竟這個東西是新鮮模式,家里人一開始有不少擔心。“當時來到生態園考察的時候,看到有華農的學生也在此當農民,這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心。”小陳說,于是他與雙方家長商量后,各出5萬元,今年3月用10萬元承包了一個1.5畝的棚。

10萬起始資金一年就能回本

這時,難題又來了。一個棚前期運營的費用大概要投入50萬元左右,對于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當時把心中的疑惑說了出來,得到公司那邊的回應,公司不僅給他每個月發5000元的工資,前期投入幫忙出40萬,賺到的錢按投入的比例分配。”小陳說,這下和女朋友就可以安心當個現代農民了。

剛開始的半年時間是學習種植技術和營銷,接下來就是學習如何進行營銷。小陳說,一個棚是一個立體的營銷體系,種植出來的作物可以賣錢,還可以讓家庭來承包小片的農場,而水管種植區域下面還能種植高達8000元一斤的金線蓮。

小陳算了一筆賬,收成好的話,一年一個棚大概能賺100萬左右,減去與公司分賬的利潤,大概自己拿到手的有20萬,再加上一個月5000元的工資,一年下來,他和女朋友合伙的10萬元就能回本。小陳笑著說,雖然同學們都不大看好這個事業,但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大學生加入農民的行列。

農業畢業論文范文: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影響因素及對策

【摘 要】當下,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十分嚴峻。本文結合農業院校的特點,分析了當前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并針對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緩解就業壓力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高等農業院校 畢業生 就業 對策

一 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現狀

研究發現,在金融危機的影響逐漸消退后,社會對畢業生的需求總量在增加,但由于各種原因,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在好轉中面臨著挑戰。一方面,高校大規模擴招,大學生數量不斷增多;另一方面,勞動力市場供過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國正面臨著城市新增勞動力就業、農民進城打工、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三峰疊加”的局面,而由于國有大中型企業實行下崗分流、減員增效,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精簡機構、裁減人員,以及鄉鎮企業近幾年不景氣的形勢,致使就業崗位沒有明顯增加,人才市場需求不旺。①目前龐大的就業隊伍,使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仍顯得十分嚴峻。總體來說,就業現狀呈現出以下特點:

1.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方式靈活,就業渠道增多

目前,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與普通高等院校畢業大學生一樣通過供需見面、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方式,落實工作。就業方式主要有正規就業和非正規就業兩種。正規就業方式有固定的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工作報酬,能長期連續就業,是目前主要的就業方式。而非正規就業方式則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工作地點,也沒有固定的收入,屬于短期的、階段性的就業。目前國家應鼓勵就業渠道多樣化,為大學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從2012年起,網店經營、家教和自由職業等都被列入正規就業范圍。

2.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地區依舊失衡

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大部分人固守大城市、開發地區和經濟發達地區,而不愿意去“老、少、邊、窮”地區的傾向仍然非常顯著,就業地區不平衡的局面依然嚴重。另外,性別歧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女大學生的就業。在校期間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的男女性別比例大約是九比一,雖然女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工作搜尋強度都高于男生,但女生的就業率低于男生,失業持續時間高于男生。

二 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存在的問題

1.傳統觀念束縛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

“望子成龍”“出人頭地”等傳統觀念促使大學生躋身公務員的“獨木橋”。相反,由于政策、激勵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大學生到基層去的社會氛圍還不強烈,基層就業的局面尚未完全打開,渠道尚不暢通。高校缺乏對社會需求和用人單位崗位的職業能力要求的了解。例如,只有部分高校開展用人單位人才需求調查,并及時將相關數據信息反饋給學校相關部門,反饋給一線教師,以增強職業指導工作的針對性。可見,高校缺乏對大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以及缺乏對崗位職業能力要求的了解,將導致所培養的畢業生無法符合用人單位在職業能力方面的崗位要求。

2.服務手段落后、信息渠道單一,制約了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

目前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仍在沿用傳統模式,以粗放的招聘會和單調的政策指導課來開展畢業生就業工作。而且,信息不對稱、信息搜集的渠道和手段單一,信息不足或信息短缺等問題在高校表現仍然突出。高校部分專業設置忽視社會需求,忽視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指導思想。從教育部的常規統計數據中可發現,高校文科專業的就業率與高校內部專業結構之間的相關性很低。就業率很低的專業沒有及時縮招或調整,反而存在繼續擴招的現象。這導致了高校畢業生的供給不能吻合用人單位的用工需求。

3.受精英教育的影響,許多畢業生不能及時調整心態,期望值過高,與時代要求形成了較大的反差

“理想工作”加劇了大學生“就業難”。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難”在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很多大學生在上學期間就開始思考自己的就業意向,但畢業時對于能干什么、適合干什么、喜歡干什么等問題尚不明確,相當多的大學畢業生畢業后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主要體現在薪酬、工作單位和工作區域等方面,因此加劇了就業壓力。不少大學生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有很高期望。他們的就業觀念:一是瞄準國有企業;二是不愿到農村和西部貧困地區工作,扎堆城市和東部發達地區;三是不愿從基層做起,不愿干苦、臟、累的工作。受上述觀念的羈絆,許多畢業生在擇業競爭中受挫,由于自設門檻,失去了許多工作鍛煉的機會。

三 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對策

針對以上的實證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些緩解大學生就業的對策,希望對大學生、高校和社會提供參考。

1.加強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心理準備

高校可通過開展團隊拓展、朋輩輔導以及就業一對一咨詢等方法,為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提供支持與幫助,建立個性化的職業指導模式。職業指導個性化是指職業指導工作在解決普遍學生的普遍問題的基礎上,重點解決學生個性特征的職業咨詢、服務和指導問題,從而提高職業指導的針對性。

2.提高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專業化水平

高校應注重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鼓勵大學生將專業知識運用于實踐。另外,高校還可成立專家庫,邀請具有社會實戰經驗的專家走進大學課堂,為大學生的專業化提供社會基礎,進一步優化學校資源。職業能力可分為自我學習能力、信息處理能力、數字應用能力、外語應用能力、與人交流能力、與人合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八個模塊。目前,華南農業大學根據教育部《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在大二、大三開設《職業素養提升與就業指導》必修課課程。

3.繼續加強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

讓大學生在校期間提前了解就業形勢,結合大學生就業影響因素及自身特質,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減少畢業后適應工作、社會的時間。目前,高等農業院校已聘請一些校內外的專家學者對學生進行職業咨詢和指導,使學生得到專業、優質和滿意的職業指導。

4.深化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職業素質提升

綜合素質是目前用人單位聘用畢業生的關鍵,它要求大學生在實際工作環境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因此高等農業院校要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良好的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強化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三個方面來重點培養和發展大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幫助大學生做好求職準備。

農業畢業論文范文:關于高等農業院校環境工程畢業論文(設計)改革的思考

【摘要】結合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就如何提高農業院校環境工程畢業設計的多樣性及實踐性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對提升農業院校環境工程的畢業設計質量并突出自身特點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畢業設計;農業院校;環境工程

環境工程專業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為一門邊緣交叉性學科,其發展目標是解決不斷涌現的各種實際環境問題。經過20多年的發展,其所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泛,已成為一門集自然、社會和技術科學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環境工程學科不僅研究水、氣、固廢、噪聲等主要環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術和措施,還研究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探討廢物資源化技術,以及對區域環境進行系統規劃和科學管理,以獲得最優的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目前,我國設置有環境工程專業的高校已超過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礎和重點學科存在明顯差別,其環境工程專業發展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大多數理工科類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養方案注重于對學生工程思維和設計能力的培養。我校的資源環境學院準備新設環境工程專業,在環境工程的人才培養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類大學,一定要突出農業院校的特色并發揮現有優勢,找準適合自己的立足點。

安排在第七學期末開始的畢業設計(論文)是環境工程專業實現培養目標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對學生所學理論和技能的綜合運用和檢驗,也是保證本科教學質量的最后一道防線。畢業設計(論文)輔導環節對學生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鞏固與擴展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培養提高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解決本學科領域的實際問題和初步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2.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設計和研究觀念,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傳統;3.使學生在方案設計、材料調查與搜集、工程繪圖、理論計算、實驗研究、數據處理、外文閱讀、使用計算機、查閱文獻、經濟分析、工具書的使用、文字表達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進一步的訓練和提高。鑒于畢業設計階段對于本科生培養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設置安排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途徑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希望能為我校環境工程新專業的建設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建議。

和理工科類院校不同,農業院校的環境類專業一般都源于土壤學、生物化學、生態學等學科,其本科課程設置主要是幫助學生形成以土壤、農業化學和農業生態資源等專業的知識體系。因此,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在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的安排上,也應與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從目前來看,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的畢業論文(設計)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的設置比較單一,重實驗輕設計。很多農業院校的環境專業本科生畢業只有畢業論文可做,而無畢業設計的內容供學生選擇。由于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一般建設較晚,在師資、課程體系、實踐環節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設計及應用的教學、科研方面,農業院校環境類專業的基礎顯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農業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的師資力量尚難以開展對學生進行畢業工程設計的指導;同時,由于學生們受專業課程設置所限,他們的工程思維和設計能力與工科學生相比都有較大差距,因此很多學生也不愿意選擇他們感覺更為吃力的畢業設計工作。然而,目前環境工程本科生就業的去向主要還是與環保工程設計、施工、運行等相關的公司和企業,而諸如環境管理部門、環境監測站等事業單位現在大多都呈人才飽和狀態,可接受的本科畢業生非常有限。由于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在工程設計能力方面的弱勢,在就業時與工科院校同類專業的畢業生競爭時就處于明顯的劣勢。因此,有必要通過畢業設計來加強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工程思維和設計能力,使他們能夠具有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設計基礎和能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轉我校該專業畢業生就業時面臨的不利局面。

2.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的設置未能充分突出農業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體現農業院校學生現有知識體系的優勢。與工科院校相比,農業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在專業的歷史沿革、學科組成和行業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為了提高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競爭力,需要在畢業論文(設計)這一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上充分體現農業院校的特色與優勢。農業院校的環境工程人才培養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學的方法,而應走有生態特色的辦學之路,培養出可投身于農村環境污染防護的人才。農業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態學科的優勢地位,畢業生相對于工科院校的學生具有更扎實的生態學知識。此外,當前環境工程畢業生就業的一個重要方向是環境影響評價咨詢工作,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又在其中占據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慮讓一部分學生在完成畢業論文(設計)時從事生態環境評價的工作。這樣一來可以發揮農業院校學生生態學基礎扎實、生態知識結構較全面的優勢,提高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二來可以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并適應市場需要,為從事生態環境評價特別是農村地區環境評價的單位輸送可用人才。

3.畢業論文(設計)立題與實際聯系還不夠緊密,約束性題目難以調動學生的創新熱情。由于教師設計的畢業論文(設計)題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來自于實際的工程項目,部分題目陳舊甚至經年不變,擺在學生面前的是一些舊知識舊問題,使得設計成果沒有實用價值和科學意義。這在一方面打擊了某些學生在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的熱情和積極性,也使得某些本來就對畢業設計(論文)重要性認識不足的同學更加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對工作應付了事。

為提高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設計)的完成質量,進一步加強農業環境類專業學生的市場競爭力,在畢業論文(設計)的設置和指導上可以考慮以下的一些改進措施:

1.加入一些和農村環境保護治理相關的設計類題目。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環境工程大多是在給水排水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因此,工科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在畢業設計的內容上受給水排水專業的影響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為排水管網和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設計。農業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設計內容,由于專業基礎所限,無法與之進行有力的競爭。因此,應在設計內容上著眼于和農村地區和農業環境相關的工程。如目前農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農村污水的處理都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內容,相關的工程也建設了不少。可以設定一些如農村小型給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處理站的課題。在處理工藝選擇上,由于農村地區的特殊條件,一般應選擇操作較簡單且成本較低的常規處理工藝,這樣更符合農村地區的實際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藝處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濕地處理畜禽類廢水,都是可行的設計題目。學生經過這些設計工作的鍛煉,將有助于他們在畢業后從事農村環保治理的相關工作,不僅提高學生的就業率,也可為農村環境的治理培養可用人才。為達到這一培養目標,學校在青年教師的引進和培養上也要考慮有工程背景的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同時可以通過幫助青年教師去設計類單位進行工程實踐等措施,提高他們的工程素養和設計能力,從而達到輔導學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體現資源與環境的緊密結合,設置適量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題目。工科院校的環境專業一般更側重于各種污染治理技術工藝的開發與研究,對環境與資源的重視不足。農業院校則注重于從宏觀側面上分析環境與資源的關系,將自身對土壤學、氣象學和生態學等學科的研究優勢體現在資源和環境管理方面。為進一步體現農業環境院校學生在這方面的特點,有必要在畢業設計時通過設置合適的環境影響評價的課題來提高學生的相關能力。另一方面,環境影響評價咨詢工作在當前對環境工程本科畢業生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就業方向,其中主要的一個部分就是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和做工作設計不同,由于農業院校學生在生態學方面有較扎實的基礎,因此和工科院校學生相比并不遜色,甚至某些方面他們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學生要更加深入,相關的知識結構也更加全面。為本科生畢業設計設置適當的環境影響評價課題,不僅發揮了農業院校學生在生態環境評價方面的一些優勢,也可為學生的就業提供有效的幫助。當然,這同樣也對學校的師資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在課程設置上需要加入環境影響評價的課程,對青年教師的引進和培養,也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一個可取的方法是鼓勵青年教師考取國家的環境影響評價注冊工程師,通過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來保障本科生培養的質量。

3.將畢業論文與教師主持的科研項目或課題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科研素養。環境工程專業由于本科就業的壓力較大,相當一部分的學生選擇畢業后繼續攻讀本專業的研究生。對于準備攻讀研究生的本科生,特別是已取得報送推免資格的學生而言,在本科畢業階段通過完成畢業論文來得到一定的科研能力的鍛煉是很有必要的。對于無需復習考研和找工作的保送生,可以安排他們盡早進入畢業論文的課題。在課題的選擇上,應盡量從老師的在研項目中選取適當的一部分讓學生來參與并完成,而不是只是簡單的讓本科生給在讀碩士生打下手。根據筆者的經驗,只要老師進行有效的輔導,并選取學生力所能及的課題,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本科生同樣可以參與到實際科研項目中,并做出較好的科研成果,有些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在高度上甚至不遜于在讀的碩士研究生。對于要復習考研和找工作的畢業生,也要盡早安排他們進入畢業論文的課題。老師要幫助學生按安排好時間,一方面要讓他們認識到畢業論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照顧到學生復習考研和找工作的實際情況,盡量做到兩頭兼顧。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農業院校環境工程本科生的培養質量,有必要在畢業論文(設計)環節的進行適當的調整,提高畢業內容的多樣性,加強其實踐性,并突出農業院校的特色,為培育出更多可投身于農村環境治理的人才而貢獻一份力量。

農業畢業論文范文:農業水土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中的突出問題探討與對策

摘要:畢業設計是實現本科培養目標的重要階段,文中針對農業水土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中的突出問題,探討出現這些問題的可能原因,并提出提高學生畢業設計質量應采取的相應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畢業設計;創新能力

石河子大學水利建筑工程學院始建于1965年4月,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學院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形成了具有鮮明區域特色和優勢的學科體系。農業水土工程專業擁有“農業工程”一級博士點;“農業工程”和“水利工程”一級碩士點;“農業水土工程”和“水工結構工程”二級碩士點;下設農業水利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本科專業。

就業方向:可以從事農業水利、水資源、水環境、水保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以及相關的科研和教學工作。

畢業設計是農業水土工程專業學生在畢業前最后的學習和培訓階段,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識的深化和拓寬,是對學生整體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全面檢驗[1],是實現本科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階段。培養具備農業水利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在農業水利、水利水電工程、水土保持等部門從事水利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實驗研究以及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一、畢業設計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畢業設計時間緊任務重

畢業設計安排在第四學年最后一學期,學生在畢業設計期間,正是忙于找合適工作的關鍵時期。因此,參加各種招聘會和單位面試會花去同學們的較多時間。另外,一些考研的學生要到被錄取的學校復試。因此,真正用于畢業設計的時間少于教學計劃安排的時間。畢業設計教學計劃安排的時間一般是十二周,要完成一個好的畢業設計成果,需要學生們查閱大量資料、計算大量數據和繪制十幾張成果圖紙,工作量較大,要想在有效的時間內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們的壓力就會很重。

(二)對畢業設計的設計思路不清楚

農業水土工程專業培養的是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不管學生將來是做技術工作還是繼續深造,在專業上都會遵循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研究思路,然而,學生在選擇畢業設計選題后往往沒有一個清晰的設計思路,不知如何思考,不知從何下手,不會設計技術路線,對設計對象、設計內容、主要設計方法感到茫然,不知如何進行下去。

(三)創新能力不強

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在選題上沒有創新。指導教師的選題大部分多年不變,或選題略作改變,內容和要求沒有本質改變。另一方面:學生在大學四年中學習了專業知識,也完成了許多階段性的課程設計,為完成畢業設計做好了專業準備,但在畢業設計過程中應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學生往往不能把各知識點有機結合,缺乏創新能力。

(四)學能力差

學生完成畢業設計,首先要根據指導教師的畢業設計布置的任務和要求,查閱適當的文獻和資料。查閱文獻和資料的方式,如圖書館,新華書店,上網,但學生使用這些手段獲取信息的能力相對較弱。學生往往是把指導教師當作他們的“資料庫”,可以通過專業書籍和相關信息的訪問解決的問題,他們也要指導教師解決。比如,水電站廠房畢業設計中一些新疆當地的雪荷載系數、一些屋蓋的設計數據,很多手冊上都有,但是學生不會找,即使教師提供了相關的手冊,也不會在上面尋找適合自己選題的合適的數據。

二、解決對策

(一)定期檢查,落到實處

為了建立有效的畢業設計質量控制,本院農業水土工程專業畢業設計在第二周安排了開題報告檢查、第六周中期檢查和第十周畢業設計預答辯檢查。開題報告的檢查除了指導教師的批閱外,督導專家還要進行批閱,給出分數。中期檢查由督導專家根據學生的設計進度和出勤等質量控制指標給學生評分,及時反饋,督促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內容。第十周畢業設計預答辯檢查是全面檢查畢業設計整個過程。檢查不流于形式,扎實到位,督促教師和畢業生在有效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地完成設計。

(二)重視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是指開題者對科研課題的一種文字說明材料。包括綜述、關鍵技術、可行性分析和時間安排等四個方面。提綱包括:

(1)課題的目的、意義、國內外研究概況和有關文獻資料的主要觀點與結論;

(2)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各項有關指標、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進行試驗性研究);

(3)大致的進度安排;

(4)準備工作的情況和目前已具備的條件(包括人員、儀器、設備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設備和儀器(用途、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價格等);

(6)經費概算;

(7)預期研究結果;

(8)承擔單位和主要協作單位、及人員分工等。

畢業設計開始時,指導老師就要非常重視開題報告的撰寫,促使同學們查資料,把畢業設計的設計思路搞清楚,為主動思維、創新設計做好準備。

(三)建立規范指導

教師的規范指導是保證畢業設計質量的基礎。首先,要建立審查機制。教師的選題要經過仔細審查后,根據專家小組的意見和建議,重新修改,直到達到畢業設計要求才能使用;其次,畢業設計的指導教師根據不同研究方向組成教學團隊,集體研究、討論每一年的畢業設計選題,這樣,大家可以集思廣益,既避免畢業設計不斷重復同樣的選題,又避免出現生、偏、難的選題,同時對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也非常有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選題,教師可以根據學科特點選擇學生,教師在指導畢業設計過程中,從開題報告到計算說明書的撰寫、圖紙的繪制,都要在教學過程中規范。計算說明書在形式上必須按照工程設計規范撰寫,在內容上也要按照工程設計規范設計,圖紙的繪制要按照農水類制圖規范進行規范指導,關注細節,督促學生規范制圖,及時改正錯誤。此外,答辯的標準化進程和畢業設計數據文件管理的標準化,對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也很重要,因此必須規范畢業設計的各個方面。

農業畢業論文范文:組織各個崗位上的青年學習人民日報“關于中小學畢業生參加農業生產問題”的社論

四月八日人民日報發表的“關于中小學畢業生參加農畢生產問題”的社論,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這篇文章用工人階級的觀點,以老老實實講道理的態度,精辟地說明了青年學生參加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批判了某些青年學生對于參加農業生產的各種錯誤看法,鼓勵學生樹立高尚的理想:以當新中國的第一代有文化的農民而自豪。這篇文章是幾年來報刊上向青年進行關于參加勞動生產的宣傳中最有說服力的文章。這篇文章一經刊出,就受到社會上普遍的重視。有不少青年學生在讀了之后,扭轉了不愿參加農業生產的錯誤思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青年學生都充分領會到這篇文章的深刻意義,也不是各個崗位上的青年都重視了這篇文章。為了更大的發揮這篇文章的教育作用,青年團組織要主動地協助黨的組織,組織廣大團員和青年群眾,學習和討論這篇文章。

首先,應當組織中小學生特別是應屆畢業生學習這篇文章。目前中小學畢業生的思想情況是:完全贊成這篇文章的論點的是少數,完全反對這篇文章的論點的也是少數,多數人是贊成一部分,不贊成一部分,或者是在道理上贊成,在情感上還有抵觸。為了進一步鞏固贊成者的思想,使更多的學生提高覺悟,團的組織應和學校有關方面配合,深入細致地引導學生討論這篇文章。在討論時,不必機械地照本宣科,可以根據文章的精神,針對學生的思想問題,提出幾個問題由大家漫談。例如可以漫談青年人應該有什么樣的理想?在新社會什么樣的人才丟人?都當干部行不行?都進工廠行不行?等等。也可以聯系當地出現的典型事例,例如縣長拾糞,青年學生已經參加農業生產的事跡,進行討論。鑒于輕視勞動的思想是幾千年剝削階級遺留下來的毒害,不可能在短期內清除,而學生畢業在即,心情緊張,因此,學習這篇文章的時間不宜過長,要適可而止;不要勉強學生在學習時齊起表示態度,更不要批評和打擊志愿升學的學生。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應該允許學生專心準備功課,準備參加畢業和升學考試。如果不愿學生這種愿望,連續不斷地向他們進行勞動教育,不但妨礙了他們的學習,而且也收不到教育的效果。將來在各大中學校招生發榜之后,可再多向那些沒考上學校的學生作思想工作,為他們參加農業生產打下思想基礎。

輕視勞動、看不起勞動人民、不愿從事體力勞動的思想,并不是青年學生所獨有,各階層人民、各個崗位上的青年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這種思想。因此,要改變這種風氣,不但要向學生進行教育,而且要向各方面的人民和青年進行教育。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篇文章值得各個崗位上的青年認真地講一講。

國家機關和人民團體特別是青年團組織的工作人員,應該率先學習這篇文章。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參加管理國家的人,人民團體的工作人員,是作人的工作的人,這些人在思想上和行動上應當作群眾的表率。但是,在這些人中往往有不少人輕視勞動,不但自己不愿參加勞動,而且不愿自己的兒女和弟妹參加勞動。據有些學校反映,最難打通思想的學生家長中不少就是國家機關和人民團體的工作人員。面人民群眾往往又以這些人的馬首是瞻,如果這些人能帶頭轉變社會風氣,工人農民就好說通。因此,我們希望國家機關和人民團體的工作人員,結合著學習這篇文章,檢查一下自己對自己的親人升學就業的態度,檢查一下自己對自己的工作的態度;他們還應互相監督,防止某些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和私人關系,為自己的子女和弟妹升學就業謀特別的方便。青年團的干部如果有人自愿到農村參加生產,作時代的開路先鋒,國家和人民將會對這種行動表示極大的歡迎和嘉勉。

中小學教師,同樣應該學習這篇文章。現在雖然有不少學校教師在問學生進行勞動教育,但也有不少教師思想不通。他們認為學生參加農業生產是可惜,而不是可喜;特別認為學生從事服務性工作是曠世奇談。他們沒有題識到為祖國培養有文化的農民是教師空前未有的光榮職責,而只是斤斤計較自己教出來的學生能有幾人考取學校。如果這些教師的思想不扭轉過來,身受他們教誨的學生怎么能改變不愿參加農業生產的思想。因此,教育者應首先受教育,教師應好好學習這篇文章,改換一下教育觀點。如果不然,教育的結果是:青年的文化越高,思想越壞,我們的國家的未來又將有誰可以依靠?

對于工廠工人和部隊青年,也可以組織他們學習這篇文章。工人目前雖然從事體力勞動,但是也有些工人不愛勞動,特別不愿從事艱苦勞動;而鬧工資待遇、貪圖享受的現象也不少;特別是有些從技工學校和初中畢業的學生參加工廠的青年工人,自認為自己有文化,看

不起工人,常覺得國家對不起他們。組織他們學習這篇文章,一來以端正他們輕視勞動的思想,二來也可以教育他們艱苦奮斗,不向國家提出過高的要求。部隊青年雖然一般有較高的覺悟,但是每當復員時就有些青年不愿回到農村,學習一下這篇文章,也會使他們的思想覺悟提高一步。

對于農民、對農業合作社的干部和鄉村干部,也應該向他們宣傳這篇文章的精神。現在有些學生自己愿參加勞動,但怕家鄉的輿論壓力。如果廣大農民、社鄉干部接受了這篇文章的觀點,大家不是以蔑視的眼光而是以歡迎的態度對待回鄉青年學生,學生的心情決不會像目前這樣沉重。現在有的地方,如河北省通縣專區的農業勞動模范、農業社主任聯名給全專區的中小學畢業生寫信,歡迎他們回去參加生產,這種作法一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總之,不論與升學就業有直接關系或間接關系的青年。不論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不論是青年和非青年,都應好好學習這篇文章。學習這篇文章的目的,不只是在解決一部分中學和高小畢業生的升學就業的問題,而是要改變人們的人生觀,改變社會風氣。要一改長期以來輕視勞動、輕視勞動人民的剝削階級思想,教育青年一代有高尚的理想,肯吃苦、肯吃虧,堅決聽黨的話,作時代的先鋒。

當然,千百萬人的習慣勢力是最可怕的勢力,這個思想教育工作是十分艱巨的,需要作提期的努力。但是真理總會被人們接受的。一旦真理掌握了廣大群眾,中國青年的精神面貌將為之一新。我們衷心地希望各地團組織重視這個工作。

農業畢業論文范文:談高小、初中畢業生從事農業勞動問題

每年,總有大批高小、初中學生要畢業。在畢業前后,大家都要反復考慮自己的出路,這是必然的,也是應該的。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同學是能夠從國家空前的實際需要與可能情況出發,認為能夠考取學校,就去升學,不能考取學校,就去從事各種勞動生產或進行自學。這也是正確的。但也有部分同學考慮這個問題時,仍然存在著一些不正確的看法。

有些同學埋怨說:“為什么國家不多辦幾個學校,讓我們都能升學呢?”畢業學生要求升學,這是自然的;國家也要求有一定數量的高小、初中畢業學生升學,作為國家培養專門人材的預備力量,以更好地滿足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事實上,解放以來,學校和學生的數目比解放前都增加了很多。但是,由于我們的國家大,人口多,人民生活有了改善,能夠上學的兒童也越來越多,而國家今天又處在剛剛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要集中力量發展工業,尤其是發展重工業,所以就不能拿出很大經費來辦學校。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是建立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沒有生產的優先發展,特別是工業——重工業的發展,沒有雄厚的物質力量,要大量發展教育事業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實際的。正如很多學生家長和學生所說的;“目前政府不能多辦學校是有計劃的,好像剛翻身的大家庭,搞好生產最要緊,一下要樣樣足是不可能的”。這樣說的很對。因此,目前高小、初中畢業生,特別是高小畢業生,大多數需要從事勞動生產或進行自學(城市畢業生更要認識自學的重要性),而比較少數才可以得到升學機會。

一年以來,由于各地都大力進行了勞動教育,許多高小、初中畢業生、學生家長、社會輿論,對于畢業生參加勞動生產的重要都有了認識,如有的家長說:“今年孩子變勤快了,能粗能細,這是共產黨教育的好”,學生說:“從前在街上買點菜、灌點油,提在手里,怪難為情,現在可不是了”。今年三月廣東梅縣召開的知識青年代表會議上,畢業學生代表說:“如果考不上高中,一定愉快地回農村,把自己的青春獻給壯麗的社會主義建設專業。一年以后我們再帶回寶貴的禮物,在這里和大家會師。”這樣的話,說得入情入理。

但是,由于社會歷史的各種原因、還有許多不正確的認識。有的認為“勞動有貴賤之分,工業貴,農業賤”。或者說:“工農業不算什么職業”、“風吹雨打日頭曬,吃喝穿戴不如人”。他們認為農業條件不好,勞動苦。因而,愿意參加工業生產,不愿意從事農業勞動。這些想法顯然是不對的。

所謂從事勞動生產,就目前總的情況來看,多數的高小、初中畢業生,特別是家在農村的,是應該要從事農業勞動的,只有很少的學生才能參加工業生產;另有一部分不能升學的學生則只有在家自修,并進行一些家庭勞動。大家知道。我國的農業生產,占國民經濟的很大比例,而工業生產這幾年來,發展速度雖然很快,但仍占較少成份。這樣的經濟發展情況,就決定了絕大多數高小、初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這一現實情況,不能一下改變。再說新社會的勞動事業,也是沒有貴賤之分,只有分工之別。不能認為工業勞動重要,而農業勞動就可以輕視。今天從事農業生產苦不苦呢?若與舊社會比:第一,沒有地主壓迫、剝削,勞動是為國家為自己;第二,可以找到比較先進省力的生產工具,進行生產,第三,有政府關懷、幫助。應該說,勞動情況已大有不同。自然,今天的農業勞動條件還是不夠好的,因而,進行勞動還不是非常輕松易舉的事情。但是,這種情況,會因國家工業的發展,而一年一年的有所改變。更要緊的是,美好幸福的社會主義未來,是要靠我們用辛勤的勞動去爭取,今天誰能從事最艱苦的勞動,誰就是最光榮的。我們如果因怕苦而不愿到農村,貪圖舒服,那是很可恥的。

勞動需不需要文化?這點,很多群眾和學生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是仍有不少人是作否定的回答。他們說:“種地不用文化”、“務莊稼何必要念書”。因此,就產生兩種現象:一種,認為有文化的高小、初中畢業學生,參加農業生產太可惜,所以主張繼續升學,不同意參加勞動;另一種,認為種地既不要文化,“反正要回農村,學文化也無用,所以主張”遲早要參加生產,遲參加不如早參加”,因此,不好好學習,或實行退學。這些認識都是不正確的。種地需不需要文化,務莊稼要不要知識?我們的答覆是肯定的。今天高小、初中畢業學生從事農業生產是需要的,而且,社會生產越發展,需要的文化亦越高。在舊社會的小農經濟生產中,勞動人民多少年來在地主壓迫下,得不到文化,并使用著簡單的生產工具進行生產,沒有合理的生產組織,生產勞動也很粗糙,因此,人們沒有文化,沒有知識,也在那里生產。但是,在我國今天農村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卻不能是這樣。首先,從農村互助合作生產方面來看,這種生產是一種社會化的生產,有比較嚴密的組織,和新式農具相結合。因此,需要有文化的人從事各方面的工作。合作制越高級,所需要的文化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就越迫切。沒有相應地文化科學的發展,農民文化的提高,和有計劃地供給農村以文化知識人材,就不能實行農村社會主義的徹底改造。再說,今天農村的個體生產和個體勞動,為了進一步發展生產,也不能不僅得一點文化,有文化比沒文化好。因此,認為勞動不需要知識,務莊稼不需要文化,高小、初中畢業學生從事農業生產勞動太可惜等想法是錯誤的。座該加以改變。

畢業學生到農村去,究竟能起什么樣的作用,也是值得加以說明的一個間題。有些人,連畢業學生自己,都對這個問題,仍抱懷疑態度。說他們回到農村來“掂不起輕,拿不起重”、“瓶不滿,半瓶子晃燙,弄啥也不中”。這是不了解、或輕視這批畢業學生回農村有巨大作用的一種思想表現。自然,許多年齡較小的學生,目前回到農村確實還不能起很大作用,但是積極組織和領導他們學習,再過幾年就不同了。至于年齡較大的學生回到農村后,不論在文化事業上,或在生產事業上,都會起巨大作用的。這批學生是在國家關懷和培養下,取得了一定的文化科學知識,他們回到農村,就是一支很大的比較有教養的先進生產戰士和先進文化傳播者。根據已往回到農村的高小、初中畢業在的情況來看,他們回到農村。至少有三種作用:首先,通過他們一部分人在農村當民校教員、農村宣傳員、讀報組長等,進行文化上的傳播,使農村識字人會漸漸增多起來。農村的文化革命,也將在他們的幫助下,得到進一步的深入,文化低的農村,逐漸變成文化較高的農村,如各地冬季和常年民校的教師中。高小畢業生一般均占三分之二以上。有許多畢業生在農村圖書室、俱樂部、業余劇團等組織中則起了骨干的作用。其次。在互助合作運動事業中,所需要的成千成萬的具有各種文化水平的初級辦事人員,也將陸續得到解決,如山西新建的一萬余個合作社中,擔任會計和助理會計的高小畢業生有五千八百余人,而這個數目是遠不能滿足需要的。再次,農村生產技術水平。也將通過他們向廣大居民的宣傳、介紹,得到逐步提高。如廣西凡林縣一九五四年五月召開的從事勞動的高小、初中畢業生代表會的二百四十一個代表中,就有一百五十一人運用黃泥選種、鹽水浸種等先進生產方法,有一百三十三人宣傳并組織群眾向旱災、蟲禍等自然災害作斗爭。農業技術水平提高,對農業生產率的提高,意義是很大的。

一兩年來,我們已看到農村模范知識青年,是在到處不斷出現。除大家熟知的全國聞名的徐建春等模范人物外,還可以舉出很多例子。就手頭所有的材料。如廣東梅縣出現的有艱苦勞動、克服困難、帶動全村組織起來,而自己又光榮地參加了共產黨的優秀青年范浩華;有安心農村工作、在各項運動中連獲十次功臣模范、光榮入黨的林金亢;有熱愛勞動。在養羊事業中作出優異成績的楊東和;還有運用科學知識,進行農業技術革新而獲得豐收的李根達。其他各省、各縣也都有這樣的模范青年,這里不一一枚舉。因此,有一定文化知識水平的畢業學生,回到農村,對農村社會主義改造,對農村生產發展,對農村文化事業的增進,是有巨大意義的。輕視畢業學生回農村的作用是不對的。

畢業同學為了在農業勞動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就必須發揮長處。克服弱點,努力學習生產知識,不但要學習先進生產技術,還要虛心向有經驗的老農學習。同時,還要努力學習階級斗爭的知識,在實際工作中親身領會黨的各項政策,增長自己的政治水平。這樣,從而使自己在學校所學得的各門基本知識,和實際聯系起來,讓自己在參加農村勞動生產和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斗爭的過程中,逐漸成為農村生產建設中的專門人材和有實際斗爭鍛煉的政治工作者。

我們希望成千百萬不能升學的高小、初中畢業的農村學生,除年齡幼小只能幫助家庭做一些零碎活而主要地應當組織起來有計劃地自學外,其他均應多方面地加以考慮,端正自己的認識,服從國家的需要,愉快地走上農村的生產建設崗位。

農業畢業論文范文:淺談農業院校應屆畢業生的勞動合同意識

[摘要]以吉林農業大學為例,文章通過對吉林農業大學大四應屆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農業院校應屆畢業生的勞動合同意識普遍不高。通過原因的分析,從學校、家庭、社會以及大學生自身方面提出了解決的途徑。

[關鍵詞]農業院校 應屆畢業生 勞動合同意識 現狀 問題 途徑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尤其是勞動合同意識要求越來越高,這一方面反映了我國依法治國的基本理念,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

一、應屆畢業生勞動合同意識的基本內涵

合同意識即契約意識,是指合同雙方按照自己的意思依法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時,其合同必須得到遵守,此時合同即是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這也是“誠實信用原則”和“公平原則”的基本要求。當然對于合同意識的研究,有的學者認為合同意識和契約意識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例如宮艷鋒在《大學生擇業的法律意識及培養》一文中,分析大學生擇業法律意識的現狀時,就分別闡述了大學生擇業中缺乏契約意識以及缺乏合同意識[1];戴伶俐、章毓林在《分析大學生就業法律盲點加強就業指導中法律意識的培養》一文中,就畢業生求職過程中法律意識淡薄的表現,分別分析了契約意識盲點和合同意識盲點等[2],把契約意識與合同意識作為兩個不同的概念,但是又沒有對這兩個概念進行具體界定,作具體分析。因為契約本身具有法律約束力,它被國際慣例和本國法律所確認。所以筆者認為,契約意識即合同意識。

應屆畢業生的勞動合同意識,就是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在對勞動合同法及其相關的法律了解的基礎上,在自己與用人單位之間依法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時,對于勞動合同得到遵守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種心理要素的有機綜合體。

二、農業院校應屆畢業生勞動合同意識現狀

對吉林農業大學的500名大四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實際有效問卷492份,回收比例98.4%。收回的有效問卷中包括男生256人,女生236人,女生的對勞動合同的了解占21.14%,男生的了解情況占29.42%。總體上來看,男生對勞動合同的了解略高于女生。調查問卷也從文理科對學生進行了調查,文科生對勞動合同的了解為27.95%,略高于理科生對勞動合同的了解。

以下是調查問卷涉及到的具體內容:

另外,問卷還就大四學生了解勞動合同及相關法律法規的途徑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在對勞動合同了解的學生中,其中121人通過電視、網絡等媒介了解,59人的了解途徑為報紙、雜志,35人的了解途徑為家庭的影響,25人的了解途徑為學校教育。

從問卷調查表中可以看出,農業院校的大四學生對于勞動合同法律法規有一定的感性理解,如都認為應該簽訂勞動合同,但是對于勞動合同的具體內容所知不多。例如,關于試用期,關于勞動合同的七項條款,關于就業協議與勞動合同的區別等等。通過對農業院校應屆畢業生對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了解途徑的調查知道,學校教育在對大四學生的勞動合同意識的影響方面所占比例最小。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雖然農業院校應屆畢業生的勞動合同意識有一定程度的感性提高,但是農業院校應屆畢業生對勞動合同的理性認識有待于進一步提高,這也需要農業院校進一步加大其對大學生的勞動合同法律法規的教育。

三、農業院校應屆畢業生勞動合同意識淡薄的原因

(一)傳統觀念的影響

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的影響,從古代人們就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因此很多畢業生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寧愿選擇忍氣吞聲。而許多用人單位也抓住了大學畢業生的這一心理,不斷侵害大學畢業生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我國勞動合同法是一個新發展的法,發展時間不長,因此還沒有深入人心。這也導致了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勞動合同意識淡薄。

(二)用人單位的因素

隨著我國高校的擴招,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畢業就等于失業”已經成為大學生的口頭語,大學畢業生工作難已經成為全國普遍的問題,國家也正在積極解決大學生的就業難問題。個別用人單位在招聘大學生的時候,利用大學生找工作難的現狀以及大學生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不簽勞動合同或者在簽訂勞動合同時制定不利于大學生的格式合同或霸王條款,大學畢業生在無奈之際為了工作只能接受。這也使得大四學生從師兄師姐的找工作經驗中感覺到學習勞動合同法律法規也沒有用,所以懶得積極主動學習。

(三)學校因素

首先,農業院校的學生生源主要來自農村,在農村教師資源以及信息資源較貧乏,所以在以前的初高中接受的法律知識教育相對較少。其次,學校在大一、大二講授法律知識,學生普遍存在著片面的看法,即法律與己無關,至于將來那是四年以后的事情[3]。同學們到了大四畢業的時候早就忘記以前所講的知識,而且大部分教師重視的是理論知識的講授,根本無法讓學生形象地接受,學生也只是為了考試而學習。再次,學校的就業指導也不會主動講授法律知識,在大學生的就業中起的作用不是太大,這也是應屆畢業生勞動合同意識低的重要原因。通過調查發現,對于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律法規有一定了解的大四學生中,50.4%的學生的關于勞動合同法律相關的知識來源于電視、網絡等媒介,另外24.6%的學生的勞動合同意識來源于報紙、雜志等,14.6%的學生的勞動合同意識來源于家庭的影響,10.4%的學生的勞動合同意識來源于學校教育。

(四)學生自身因素

大學畢業生由于其心理尚不成熟,對社會容易產生消極的看法。對于勞動合同意識,很多面臨畢業的大學生沒有意識到其重要性,而且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認為企業不會為了這么點小事而故意設置陷阱。殊不知,很多違法組織偽裝成合法企業的形式欺騙大學生,有的大學生剛邁入社會就進入了傳銷組織。

四、提高農業院校應屆畢業生勞動合同意識的途徑

提高農業院校應屆畢業生的勞動合同意識,對于維護農業院校和社會的安全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學校方面

首先,農業院校應該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對心理不太成熟的大學生,學校應該定期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講座,讓大學生知道個別司法腐敗并不代表我們就可以懷疑整個法治社會的建設,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不要選擇私了、忍氣吞聲等方式,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吉林農業大學對此就做得很好,學校設有專門的心理輔導機構和專業教師,每周固定時間來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咨詢或心理問題。

其次,農業院校應該專門針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進行勞動合同法律法規教育。通過對大四學生進行此種教育,可以更好地引起大四學生的興趣,而且記憶更加深刻。此階段的教育形式可以多樣化,例如,運用案例教學法,通過聯系實際生活,使大四學生更深刻地意識到勞動合同的重要性,從而提高自身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最后,農業院校要充分發揮就業指導中心對大學生就業的指導作用。就業指導中心的教師要加強對勞動合同法律法規的學習,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幫助大學畢業生解決就業中的疑難問題。對于簽訂勞動合同中有疑問的地方,可以幫忙解答一下,幫助大學生認清正規企業和非法組織的區別,從而讓大學畢業生找到滿意、稱心的工作。

(二)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對于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應該注意,要給自己的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當孩子遇到心理問題時,及時與孩子進行溝通,多聽聽孩子的意見。對于孩子在簽訂勞動合同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多種渠道盡量對孩子進行指導,幫助孩子分辨勞動合同中的就業陷阱、用人單位的違約等,積極支持他們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社會方面

針對社會的個別司法腐敗現象,要堅決地打擊,樹立良好的司法、執法形象,凈化社會風氣,讓大學生樹立對法律的信仰,增強大學畢業生的維權意識。對于違規招聘大學生的企業堅決予以查處,對于制定不合理條款的企業也要公正地運用法律給予處罰。嚴厲打擊違規企業,為大學生的擇業創造良好的、安全的社會氛圍。

(四)學生自身方面

大學畢業生已經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其行為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對其作出的行為也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要提高大學生的勞動合同意識,最重要的就是大學生自身。大學生應該主動學習勞動合同法律法規知識,提高自身的勞動合同法律素質。在簽訂勞動合同時,遇見霸王條款應該主動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從而真正提高大學畢業生的勞動合同意識,樹立對法律的信仰。思想家盧梭說過:“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的,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里,它形成了國家真正的憲法,它每天都在獲得新的力量,當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時候,它可以復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個民族的精神。”[4]所以提高農業院校畢業生的勞動合同意識關鍵要看大學生自身對法律的信仰,對勞動合同法律法規的接受和認識。

提高農業院校應屆畢業生的勞動合同意識是一項綜合系統的工程,這需要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緊密結合起來,還需要大學畢業生自身的不斷努力,最終樹立對勞動合同乃至整個法律的信仰。

農業畢業論文范文:提高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的方法研究

摘 要 畢業設計是本科教學階段最后一項綜合性的實踐教學環節,是集中反映本科教學質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從影響畢業設計質量的因素入手,就如何提高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質量,針對性地提出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有效措施,為該專業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 農業水利工程 畢業設計 教學質量

畢業設計(論文)(以下簡稱畢業設計)是高校人才培養方案中最后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重要實踐環節。①②縱觀各大高校,畢業設計基本包括選題、開題、答辯幾個主要環節。如圖1所示。農業水利工程專業作為一個理論性、實踐性均很強的工科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無疑是學生是否具備系統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能否最短時間勝任用人單位的具體工作。在畢業設計工作以前,教學工作重點是教授學生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技術課的基本理論及相關課程實驗、實習的理論與方法,對工程實際的系統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及預算等的教學訓練相對較少。畢業設計階段正是將系統理論知識與工程實際有機融合,實現知識向能力的轉化,通過畢業設計開發學生蘊藏的潛在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③因此,如何提高該專業學生畢業設計質量,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意義重大。

1 影響畢業設計質量的主要因素

1.1 畢業設計與擇業時間相擠占

在大學擴招背景下,就業問題嚴重困擾著畢業生,影響畢業設計教學的順利進行。④大四第二學期是學生畢業設計階段,也正是各水利局、設計院及施工單位等積極召開招聘會之際,學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參加招聘會、準備面試等方面,指導老師也無法強迫學生留在校內學習,耽誤其求職。部分提前找到工作的學生,一種是選擇崗位與所學專業相同或相近的學生,安心開展設計;一種是就業崗位與所學專業相差較大,對開展本專業畢業的設計興趣不濃,消極應付。

1.2 選題不夠科學

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指標體系中明確要求,畢業設計的合格標準為:選題的性質、難度、份量、綜合訓練等情況結合實際,基本符合培養目標要求。畢業設計選題是第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 選題好壞將直接決定畢業設計的質量。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出現有的選題太大、范圍不明確, 有的選題工作量偏小、質量差, 有的選題內容單一、綜合性不強等情況。還有一小部分畢業設計題目陳舊、重復,結合實際的課題數量少,創新的課題更少。⑤如水工建筑物設計、灌區規劃及土地利用規劃類設計題目,一般情況下計算工作量均很大,一人一題開展設計任務較重,學生大多很難吃透每一部分的內容,多參照教科書逐項套改;對于滴灌類設計計算內容相對較少,考慮因素不多,應增加相關預算及效益分析等內容,以提高設計飽和度和綜合性。諸如此類的教師選題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研討。

1.3 設計指導不力

常言道:“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學校對畢業設計指導工作高度重視,一是對指導教師資格進行審核,一般要求中級以上教師才可以指導本科生畢業設計,否則只能作為協助指導教師;二是對學生畢業設計場地明確規定。按照畢業設計任務書要求,只有成果錄入及排版階段,或部分設計的計算機軟件驗證才到計算機中心開展,否則均要求在學院制定的班級教室進行,便于教室跟蹤指導和檢查;三是學院對指導教師到位情況嚴格檢查登記,確保指導到位。

1.4 畢業答辯流于形式

畢業答辯是對學生和指導教師近3個月設計工作的全面檢驗,也是對學生是否達到學校培養要求和是否滿足社會需求標準的最終檢閱。對學生而言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特別是少數民族學生。學院通常情況下都要成立畢業設計成果審核小組,對所有學生的設計成果進行初審,合格一個答辯一個,初審不合格者限時修改,并推后答辯。堅持做到程序規范,統一要求,確保質量。

然而,大多數學校因為畢業設計不及格而不予畢業的學生很少,不及格率一般不超過畢業學生總數的1%,有的甚至一年沒有一名學生在畢業設計中被淘汰,這樣的結果如同部分不合格產品貼上了合格的標簽流向了社會與企業。⑥可見,在畢業設計中淘汰學生很難執行, 這也是造成學生對畢業設計不夠重視的主要因素。

2 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措施

2.1 科學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由于農業水利工程專業授課任務重,課程學時大,各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基本都有課程實習及設計環節,例如《混凝土結構》、《泵與泵站》、《水工建筑物》、《灌溉排水工程學》等,因此,應科學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為畢業設計留足充分的時間。按照學生擇業階段來看,大四第二學期,也就是畢業前的最后一個學期基本上不能再安排任何的授課任務,專門留作學生的畢業設計和階段性的參加招聘會,否則畢業設計無法順利完成,更達不到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要求。

2.2 緊密結合工程實際,科學選題

畢業設計題目是畢業設計質量好壞的先決條件,主題決定內容。首先,選題必須符合專業培養目標的基本要求。其次,教師選題要盡可能結合本專業、本領域當前研究的熱點,⑦合理掌握選題大小、難度等,以達到畢業設計既考查學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掌握的情況,又能夠滿足設計工作量飽和度的要求。避免出現選題范圍太寬,學生無法深入,或者題目太窄,工作量不足的問題。

2.3 加強指導教師隊伍建設及管理

指導教師知識儲備和責任心是決定畢業設計質量的關鍵因素。畢業設計指導教師要選拔教學經驗豐富、學術水平高、責任心強的教師擔任。同時,學院應加強對指導教師的量化考核。在師資緊缺的情況下,一是對首次擔任設計指導教師的人員,加強培訓和經驗交流,確保設計指導質量。二是緊密結合學生畢業實習,聘請實習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與學院教師聯合指導,即可豐富設計內容,又可為后續就業打好基礎。三是建立健全畢業設計教師獎懲制度。對于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兢兢業業、認真負責的指導教師則應給予適當的獎勵;反之,給予批評教育或取消其指導教師資格,并與年度考核掛鉤。⑧四是以學科專業分類統籌,形成指導教師團隊,避免指導教師知識結構單一問題,切實提高畢業設計質量。五是加強畢業設計過程管理。畢業設計從開題到答辯結束有三個月的時間,畢業設計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影響畢業設計的質量。學院必須采取定期不定期的檢查指導教師到位情況,并嚴格執行畢業設計中期檢查制度,⑨同時嚴格指導教師CAD機房值班制度,集中解決學生設計中遇到的問題,確保畢業設計質量及進度。

2.4 規范畢業答辯程序,嚴格評分

要切實提高畢業設計質量,在加強畢業設計過程監管的同時,必須堅持采用答辯前初審的辦法,合格一個答辯一個,初審不合格者,限定時間修改完善,進而答辯;同時嚴格答辯程序和評分標準,由學術水平高的教授擔任答辯組長,嚴格把關,對于個別學生發揮不好,答辯不合格者,酌情給予二次答辯,答辯結果直接上報學校教務部門,作為最終答辯成績。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高度重視,并認真開展畢業設計,從而提高畢業設計質量,學校才能真正培養出“下得去,用得上”的合格專業人才。

2.5 采取手工與電腦相結合的畢業設計模式

為防止學生互相復制的現象發生,要求學生設計說明書、設計圖紙等設計資料必須手工計算和繪圖,待指導教師審核檢查無誤后,最后在一周左右時間內由學生完成電子版輸入,提交成果。比如灌區規劃項目,教師可以提供給學生規劃藍圖和具體要求,并為學生建議參考書目,鼓勵學生多看有關灌溉排水工程實例的資料,運用《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的總體規劃原則,借鑒已建灌區的經驗,仔細構思,敢于動手,⑩切實激發學生畢業設計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全面提高設計質量。

3 結語

畢業設計是教學計劃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參與的一項綜合實踐活動。 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應面向工程一線,緊密結合產、學、研,積極采用已建或在建工程項目為畢業設計題目,同時要能充分發揮當代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提高畢業設計實效,增強學生投身工作崗位的自信。畢業設計是一項復雜的教學過程,只有學生和指導教師高度重視,增強責任心,學院加強過程管理,就一定能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乃至人才培養的質量。

農業畢業論文范文:云南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畢業生就業取向調查與研究

【摘 要】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為進一步做好就業工作,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畢業生的就業取向等情況進行了調查與分析,并對如何做好今后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畢業生;調查;對策

高校連年擴招導致了畢業生數量急劇增加,面對嚴峻的就業市場,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困難問題日益凸顯。如何做好高校的就業工作、發揮好高校服務社會的功能以及大學生如何擺正自身心態以適應社會,是包括畢業生、家長和高校都要認真思考的現實問題。為了更好地了解學院應屆畢業生對就業的看法和亟待需要學校幫助的問題,我們特別組織本次調查。希望通過調查分析來進一步了解目前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就業取向,以及他們對于前途的期望和價值判斷,以便今后更好地為畢業生就業服務,推動學院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不斷向前發展。

1.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采用對畢業生發放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調查對象兼顧性別、不同地區、不同學歷和專業,充分考慮了樣本的廣泛性和代表性,總計發放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90份,有效回收率為95%,范圍覆蓋學院2010屆畢業生,符合調查要求。采用自編調查問卷“云南農業大學應屆大學生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問卷”,答題方式包括單選和不定項選擇題。根據研究內容和需要,對所有數據采用Excel辦公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處理。

2.調查結果與分析

2.1 對就業形勢的看法

問卷調查顯示,面對2010年更加嚴峻的就業形勢,47.4%的畢業生認為目前就業形勢相當嚴峻,就業困難;44.7%認為就業前景還好,就業不算難;4.7%認為很好,就業很容易;3.2%表示不太了解。畢業生對自己的就業前景的看法中,持樂觀態度的有27.9%;一般態度的有47.9%;不樂觀態度的有17.9%;不清楚的有6.3%。從問卷中可以看出畢業生對當前就業形勢有清醒的認識,就業選擇趨于務實化,總體上比較理性,但面臨的壓力比較大,比較缺乏信心,并且畢業生隨著應聘找工作的頻率增加,就業信心受打擊比較大,這會給就業帶來一定負面影響,同時也影響畢業生的就業心態。

2.2 就業去向和待遇的選擇

就業作為人生的重大選擇,與學校的發展、畢業生本人及家庭利益息息相關。對于“畢業生畢業后望自己去什么樣的工作”的調查顯示有11.6%選擇升學(包括讀研、讀博等);28.4%選擇到黨政機關;32.1%選擇到事業(高等學校、科研設計單位、其他教學單位等);18.9%選擇到國有集體企業;8.9%選擇到三資企業;12.1%選擇到私營或民營企業;2.6%選擇到部隊;15.8%選擇自主創業。從中可以看出畢業生在面臨嚴峻的就業市場面前,就業選擇范圍比較大,就業心態比較切合實際,更加務實,選擇的行業和崗位體現了一定多樣性;報考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比例仍比較高一方面反映出學生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就業穩定性看好,也間接反映了學生面臨就業壓力大的心態。尤其注意的是今年畢業生選擇企業和自主創業首次超過公務員,表明畢業生對穩定性工作期盼值下降,更愿意接收風險挑戰。

在薪酬方面,畢業生認為就業的理想報酬:選擇800元以下0.5%;800~1000元有1.6%;1000~1200元有2.6%;1000~1500元有10.5%;1500~2000元有40.5%;2000元~3000元有26.4%;3000元以上有17.9%。今年畢業生尋求的待遇較往年偏高,可能與當前物價上漲有關,直接影響到畢業生的生存成本。

2.3 對就業難及解決的途徑認知

調查顯示畢業生在面對選擇就業的主要途徑時有6.8%的人選擇學院推薦;5.8%的人選擇靠父母親朋找;10.5%的人選擇到的人才市場找;10.5%的人選擇網上求職信息;21.6%的人選擇用的人單位來校招聘;6.3%的人選擇同學相互介紹;38.5%的人選擇以上任何途徑均可以。說明求職途徑多樣化,同時學院還應繼續加大校企合作,加大實習基地建設,促進就業。

問卷顯示認為造成大學生就業困難的主要原因是35.8%認為高校擴招;12.6%認為人才市場化;5.8%認為人才高消費;27.4%認為學校專業設置不合理;17.9%認為經濟發展不能滿足就業需求;36.8%認為畢業生期望過高,且眼高手低,不肯降低期望。

作為畢業生認為自己最欠缺的是:17.9%認為專業及基礎知道薄弱;38.4%認為實際動手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不強;18.9%認為對就業政策、擇業技巧掌握不夠;8.9%認為團隊精神不強、不善于與的人溝通;15.9%認為社會經驗不足、社會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不強。問卷中畢業生認為在學校所學的知識中最有用的:有27.9%的人選擇專業知識;20.6%的人選擇基礎知識;14.2%的人選擇計算機知識;17.3%的人選擇外語;20%的人選擇其他。調查表明學生對提高個的人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認識越來越高,同時也輔證了學院開設的各類就業、創業講座和求職禮儀講座是必要的;同時學院的課程教學改革也應適應就業的需求,加大專業技能的培養力度。

2.4 對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的意見與建議

調查顯示擇業過程中對畢業生的決策影響最大的是:36.8%的人認為是父母;9.5%的人認為是老師;21.1%的人認為是朋友;32.6%的人認為不受他的人影響。說明父母在畢業生就業的選擇方向上目前起的作用仍然很大,學院也根據調查結果于今年針對性開展了致畢業生父母的一封信,為的就是更好的動員學生家長加入到畢業生就業工作來,協助學院做好畢業生的思想工作,一起構建“學院、 畢業生、 家長”三位一體的促就業工作機制,服務就業工作。

畢業生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部門應該給予同學最重要的幫助體現在:40.5%的人選擇收集和職業需求信息;32.1%的人選擇組織校內招聘會和其他招聘活動;23.5%的人選擇開展就業政策、制度、法規咨詢;18.4%的人選擇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24.7%的人選擇幫助學生提高求職技能;7.4%的人選擇就業協議書簽署指導;22.6%的人選擇幫助解決求職、就業中的其他困難;16.8%的人選擇對學生進行就業心理輔導。該結果說明,高校應該充分發展和利用網站、郵箱、QQ等信息平臺來促進就業信息的傳播和宣傳;同時就業指導工作應繼續完善職業咨詢與指導服務功能,從學生的生涯發展出發,使學生從入學開始就認識到職業生涯發展的任務,在探究自身特質和興趣的基礎上選擇符合自身的職業發展道路;同時內容上應開展提高綜合素質、就業形勢教育、就業心理、 創業和求職技巧等教育活動來促進畢業生應對就業的競爭能力。

3.對策及思路

調查顯示,畢業生在面對市場經濟的沖擊下,多數畢業生在尋找崗位時就業期望值偏高,存在“十年寒窗,一舉成名”的心理、擇業標準趨向功利化、就業準備不足、工作經驗和自身能力欠缺等問題,基于以上調查結果,我們認為加強和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

3.1 加大就業和創業政策宣講,轉變學生就業觀念

面對復雜多變的就業市場,要求畢業生要具有積極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從而在眾多的就業崗位中謀得一職。特別是在經濟恢復之初,高校首先應幫助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和創業觀,這是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關鍵。在職業指導過程中及時根據社會的需要,引導教育學生轉變就業觀念,淡化“鄉土觀念”和“鐵飯碗”意識,具有多元就業意識,使畢業生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思想;同時做好宣傳普及“大學生是普通勞動者”的觀念,充分利用各類創業講座、就業講座等對畢業生進行正面引導和教育,宣講各類國家政策,鼓勵學生主動深入基層、深入西部、去第三產業創業、去中小企業就業、去社區就業和創業等。

3.2 積極推動教育教學改革,促進高校就業工作

做好畢業生的就業工作,不僅關系到畢業生和家長對教育投資的期望,也關系到社會對學校教育質量的認可程度,同時也是高校教育教學的質量水平以及服務社會功能能力的客觀反映。因此高校應以就業為導向、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積極探索改革教育教學。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切實推進面向社會服務的學科專業結構、招生規模和學位設置等方面同就業狀況緊密掛鉤,及時調整學科專業結構,調整的人才培養結構和模式,課程設置、學科建設應及時調整、滿足社會發展需要,拓寬專業口徑、增強專業適應性,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競爭力,使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更能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促進畢業生在畢業前就能具備更好的競爭能力以迎接社會挑戰。

3.3 提高指導質量,強化服務職能,保障就業工作

結合高校就業工作特點,積極探索就業指導新途徑,使就業指導形式多樣化,以為畢業生提供個性化的就業指導為主要抓手,低年級主要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高年級進行擇業觀、就業心理、創業等教育,畢業班著重進行求職技巧,就業政策等教育。就業指導要重視就業指導課教師的選配、培訓;以實踐教學、就業講座、邀請企業家座談、模擬招聘等多種形式進行,讓畢業生了解自己進行準確定位,同時掌握如何獲取、辨別和篩選就業信息的方法。

3.4 實施創業教育,以創業帶動就業

高校應認真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9〕3號)中關于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文件精神,結合國家、省和學校出臺的一系列積極扶持創業的優惠政策,積極開展以創造性就業和創造新的就業崗位為目的的創業教育,探索出有效、持久地新工作思路,為就業工作地開展增添了活力。 努力使畢業生不僅是現有崗位的占有者,而且爭取成為就業崗位的創造者,同時也能提高創業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就業能力和發展能力。充分結合畢業論文課題的設計和學校開展的“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創新創業計劃項目的實施,廣泛的動員畢業生參加。創造性的使“挑戰杯”等科技競賽融入日常的畢業生就業工作,形成良好的創業氛圍,活動既培養了畢業生的事業心、進取心,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業技能與主動精神,使自主創業成為學院今后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之一。

通過調查研究,我們進一步深刻認識到就業工作直接關系到學校的改革和發展,關系到高校的生存和發展,是高校賴以生存的生命線,是實現高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這就要求高校的就業工作今后需要從一般性的管理、指導工作等方面進行有效轉變,通過創新就業工作新思路,探討就業工作新方法,來進一步做好就業工作,促進畢業生就業。

農業畢業論文范文:對我國大中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觀問題的若干思考

【摘要】 在當代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如何正確地進行職業評價,正視擇業方向,是大學畢業生必須要思考的問題。本文就大中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觀問題展開探討。

【關鍵詞】 農業院校 畢業生 就業觀

改革開放多少年來,我國的經濟建設一直保持著持續增長的可喜勢頭,可想,順理成章是很高的就業率。然而,目前人才就業形勢已經嚴峻到與經濟的高速度發展不相匹配的程度。在畢業生數量日益增多的同時,農業院校就業難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有太多的問題值得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及全社會人們的思考。問題到底在哪里?本文試從人才就業觀念談起。

一、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職業觀就是擇業者對職業的認識、態度、觀點,如對職業評價、擇業方向等的認識,是擇業者選擇職業的指導思想。正確的職業觀從根本上說就是為人民服務的職業觀。擇業要以國家需要為重。追求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職業和個人的前程是正常的,但要清楚地認識到美好的生活來自于奮斗,個人理想和前途根基于國家的前途、人民的事業。因此,個人擇業,首先要服從國家和社會的需要,要充分考慮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把擇業同民族的振興、祖國的富強聯系起來,并以此為已任。要提倡無私奉獻的精神。只有具有無私奉獻精神而又有才能的人,才是一切用人單位歡迎的人,也是獲得豐富報酬的人。

二、市場經濟條件下就業觀的重塑

重塑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就業觀,具體來說,必須確立以下幾種新就業觀。

1.自主就業觀。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尤其是勞動力市場的建立,用人單位及勞動者在勞動力市場的主體地位得以確立;同時,“實行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和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一方面預示著國家將加大勞動就業制度改革的力度,鼓勵并支持勞動者自主擇業;另一方面也預示著勞動者就業的門路、范圍將更加寬廣;再一方面也昭示人們,勞動者就業關鍵靠自己,越是觀望等待越會困守落泊。因此,廣大求職者必須認清形勢,盡快樹立自主就業觀念,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大就業”觀念。。

2.競爭就業觀。樹立競爭就業觀從根本上講是由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決定的。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也必然要在勞動力市場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求職者對競爭就業要有良好的心理準備。具體說來,一是要充分認識到競爭就業的必然性,認識到失業是社會的正常現象,適度的失業有利于形成全社會積極向上的氛圍,有利于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提高社會生產率;二是要自覺培養競爭就業的進取精神,在就業舞臺上敢于競爭、善于競爭,并抓住每次機遇競爭就業;三是平時要積極參加各種有益的競爭活動,為未來的就業競爭打下良好的基礎。

3.跨域就業觀。跨域就業觀包括:(1)跨所有制就業觀。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特別是勞動就業制度的變革,要求人們形成多元就業觀,特別是要敢于棄“公”圖“私”,進行新的職業開拓。(2)跨域流動就業觀。也即是要破除本土觀念、區域觀念,形成跨域流動就業觀念。目前,農村尤其是鄉鎮企業,職工素質較低,十分需要掌握嫻熟技術的人員,因而,有一技之長的求職者去鄉鎮企業就業,不僅有利于解決鄉鎮企業對人才的渴求,更利于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每一位就業者應從這種剛剛萌動的就業潮中得到有益的啟迪。

4.自我創業觀。要實現就業并走向成功,首要的是真正樹立起自我創業觀,將創業看成是開創新的生活道路、實現新的人才價值的機遇,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優良的創業品質。自我創業觀具體包括:自立自強觀念、轉業轉崗觀念和艱苦創業觀念。

5.儲備就業觀。勞動力市場遵循著優勝劣汰的競爭規律,這就決定了每個人在一生中會面臨多次的職業變更與職業選擇,而求職者能否順利地實現就業,能否找到理想的或者更能發揮自己作用的職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身所具備的或者所儲備的職業素質。一些統計及研究表明:職業儲備不足者,就業、再就業的困難大,失業的可能性也更大。這就意味著要順利地實現就業與再就業,就必須做好充分的職業素質準備或儲備。

三、農業院校學生自身就業能力的提升

1.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是提升就業能力的基礎

就很多農業院校畢業生而言,與其說是“就業困難”,不如說是“就業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從事什么樣的工作。大中院校作為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其次,正確進行自我分析和職業分析。第三,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第四,培養職業需要的實踐能力。除了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外,還需具備從事本行業崗位的基本能力和專業能力。大學生只有將合理的知識結構和適用社會需要的各種能力統一起來,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2.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是提升就業能力的關鍵

學校和社會是有差距的,其運行規則和社會的運行規則有很大不同。這種環境的隔離,往往使得校園里的學生對社會的看法趨于簡單化、片面化和理想化。同時,一些企業對應屆畢業生表示出冷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剛畢業的學生缺乏工作經歷與生活經驗,角色轉換慢,適應過程長。因此,在不影響專業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大膽走向社會、參與包括兼職在內的社會活動是學生提升自身就業能力和盡快適應社會的有效途徑。

3.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提升就業能力的根本

當代大中農業院校學生在求學期間,由于只注重專業知識,而忽視心理素質的培養,結果就使一些人在面對困惑或逆境時,總是表現出一臉的茫然,影響到自己的擇業選擇。尤其在求職過程中,有些學生一旦遭遇失敗,便一蹶不振,這也是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之一。因此,學生在求學過程中應注意提高心理素質,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鍛煉自己堅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職中,充分了解就業信息,沉著、冷靜應對所遇到的困難,用積極的心態掃除成功路上的障礙,直到達到勝利的彼岸。

4.樹立正確的擇業心態是提升就業能力的保證

首先,要積極、主動尋求就業,而不能被動的“等、靠、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已經實現用工制度的雙向選擇,畢業生主動“推銷”自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實現就業的途徑。其次,要破除傳統就業觀念,避免盲目追求,正確認識自我,實現多元化就業。所以,只要畢業生能轉變觀念、面對現實,就不難找到能夠發揮自己特長的工作。

四、振興創業文化的重要性

面對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嚴峻挑戰,應對之策當然是多方面的,但轉變畢業生的就業觀念,塑造大批高層次的創業者,應該成為我們今后拓展畢業生就業空間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而在當今時代背景下要轉變畢業生的就業觀念,振興創業文化無疑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舉措。因為創業的價值不僅僅可以解決創業者自身的就業問題,也不僅僅能為社會創造幾個工作崗位,更為深遠的意義在于創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源動力。高校作為社會先進文化成果的生長點和發源地,振興和繁榮創業文化,既是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也是新形勢下有效解決畢業生自身就業問題的必然選擇。如果不及時培育創業文化來轉變人們的就業觀念,在畢業生中盡快涌現出一批“為社會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的勇者”,以拓展畢業生就業空間,那么,大規模擴招后的大學生紛紛畢業,迅速涌入就業市場的時候,就業壓力可能會達到難以承受的程度。因此,我們應當未雨綢繆,把振興和繁榮創業文化,推行創業教育,塑造大批高素質的創業者,作為畢業生就業教育的重要舉措。

(作者單位:吉林省畜牧業學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精品成人av片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欧美疯狂性受xxxxx另类| 国产肉体ⅹxxx137大胆| 国产gay男性奴视频网站| 男人国产av天堂www麻豆| 免费无毒永久av网站|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中文| 又硬又粗又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少妇激情艳情综合小视频| 国产96av在线播放视频| 日日噜狠狠噜天天噜av|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 影音先锋人妻啪啪av资源网站|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麻豆| 中文亚洲欧美日韩无线码|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免费观看mv大片高清| 欧美性群另类交|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 免费欧洲毛片a级视频老妇女 |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 成全电影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噜噜噜噜私人影院| 亚洲gv白嫩小受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天堂资源中文www| 9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观看|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直播| 国产精品亲子乱子伦xxxx裸|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中文 | 久久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voyeur精品偷窥222|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 熟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