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銀行會計論文

銀行會計論文

時間:2022-05-07 09:50: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銀行會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銀行會計論文

銀行會計論文:促進銀行會計內部控制的手段

銀行工作者對會計內部控制認識不到位,缺乏風險控制意識目前,有很多銀行的管理者和會計人員對會計內部控制沒有明確的認識,片面的認為會計內部控制是會計管理人員和會計檢查的責任,于己無關,因此在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上也存在應付、敷衍的不良現象。會計內部控制不是簡單的制度、文件的編輯,而是一種對會計管理工作的立體的、動態的監督方法,它貫穿于會計管理工作的全過程。另外,銀行管理者與會計工作人員對風險的防范意識和控制也比較淡薄,致使銀行過分追求擴大經營規模,而忽視了管理與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有的甚至存在利益驅動,重經營,輕管理,違規經營、違章操作現象嚴重,近年發生的一些金融風險和案件無不說明這一點。

會計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完善,制度落實不到位銀行會計內部控制制度是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的行動指南,管理者和會計人員是通過會計內部控制制度來實現風險控制的目標的。隨著金融行業和金融業務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計算機網絡技術也在銀行各項業務中被廣泛應用,促使銀行業務有序的運行和發展。與此同時,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銀行業務中應用范圍和深度的擴大,也給會計內部控制帶來新的契機,對銀行內部控制制度和風險防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建立和完善銀行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并確保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時效性和合理性,為控制管理工作的進行提供依據。另外,即使銀行有健全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但是依然存在制度沒有具體落實的情況,在執行上走形式主義,使會計內部控制作用得不到有效地發揮。

銀行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參差不齊近幾年來銀行業務發展較快,新設機構網點多,且會計人員配備普遍控制緊,使得會計結算人員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不能達到要求。另外,銀行人員流動性加大,跳槽頻繁,股份制銀行會計人員平均年齡低,從事會計工作時間短。有些業務人員被簡單培訓就上崗操作,有些業務人員對業務不熟悉,操作技能低,無法完成崗位職責的要求。

對會計內部控制的監督評價體系不夠完善隨著銀行業務的不斷拓展,以及銀行對高新科技的廣泛應用,傳統的會計內部控制已經滿足不了銀行發展的需求,出現了審計獨立性差、頻率低、范圍窄等各種弊端,這就是導致會計內部控制工作不到位、制度沒落實的根本原因。

強化銀行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具體措施

(一)更新會計內部控制的管理理念,提高風險控制意識對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管理理念進一步創新,把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看作是一種創造價值的方法:做好內部控制工作,減少銀行損失,就是增加了價值。反之,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的不到位,就造成了銀行的損失;另外,在會計內部控制管理上,要避免教條主義和本本主義的束縛,會計內部控制要隨著銀行經營狀況的變化而變化,隨著銀行經營環境的變化作出及時有效的調整;還有就是會計內部控制管理機構要具有獨立性,會計內部控制工作人員要強化監督檢查力度,提高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的執行力;最后,要建立和完善會計內部控制工作制度,進一步強化內控制管理的工作能力。

(二)完善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的監督評價體系樹立正確的會計內部控制觀念,逐步建立和完善會計內部控制的監督評價體系,并且針對會計內部控制標準,銀行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自己的內部控制系統進行實施效率、效果的評估是達到內部控制的重要保證。通過對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的監督和評價,能夠充分調動會計內控制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以及銀行內廣大工作人員的參與配合管理的積極性。建立管理水平的高低與其所得的績效成正比的監督評價體系,消除對員工的扣罰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達到激勵員工努力工作的效果。針對會計內部控制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定期的查漏補缺,及時的整理和完善,把會計內部控制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經常性的工作。同時將銀行的部分收入與會計內部控制相聯系,建立風險管理考核小組,利用監督考核體系對各項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測和督促。

(三)強化企業文化建設,建立“以人為本”的會計內部控制管理體系構建會計內部控制管理體系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創造和諧的內部控制工作文化氛圍。在會計內部控制工作中,既要重視銀行的規章制度對工作人員的約束力,也要充分認識到和諧的內部控制文化氛圍對員工的約束力和影響力,良好的會計內部控制文化氛圍有利于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利于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把銀行會計內部控制工作人員作為內部控制的主要載體,明確工作人員是會計內部制度的建設者和執行者的地位,建立一支業務素質過硬、政治作風正的內部控制工作隊伍,才能更好的適應新時代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的發展需要。

(四)強化會計內部控制的宣傳,提高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要加強對會計內部控制的宣傳,提高工作人員會計內部控制意識,通過積極宣傳和營造和諧工作氛圍以及建立監督評價體系,贏得員工對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及管理工作的肯定和支持。加強業務培訓,全面提高會計人員政治業務素質。各項制度最終需要人執行,銀行會計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有賴于一支政治素質好、業務素質硬、管理水平高的會計隊伍。為此必須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針對80后、90后新人的特點開展思想和道德教育,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會計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育,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針對性實效性強的各類崗位培訓,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消化,提升業務實際操作能力,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服務打下基礎,因此會計人員要具有扎實的業務功底,深刻認識財務、稅務等多項相關的監管法規,掌握運用 管理會計、風險計量、價值估值等理論,并且熟悉內部控制工作的制度、工作流程等內容。

(五)增強計算機應用系統在會計內部控制中的滲入程度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類已經進入了一個信息化的時代,計算機網絡應用系統在銀行工作中也被廣泛使用,因此利用計算機的先進技術實現會計內部控制工作也成為銀行管理系統開發的目標。銀行在研發新產品或者系統升級時,要時刻將會計內部控制思想落實到新產品的設計理念、構架和流程上,實現計算機控制代替人工控制,有效的降低甚至消除人為控制的失誤和風險。計算機系統在會計內部控制滲入的程度,也直接反映了銀行的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銀行會計內部控制工作水平高低的衡量標準。因此,擴大計算機應用系統在會計內部控制滲入的深度和廣度,以此提升銀行會計內部控制的工作水平。

結語

總之,銀行只有建立和完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貫徹落實會計內部控制工作,才能確保銀行的各項規章制度規范有序地運行,才能保證銀行和客戶資產的安全和完整,才能確保銀行穩健經營以及企業價值最大化。

銀行會計論文:加強基層人民銀行會計管理的思考

摘要:目前,人民銀行會計工作在管理體制和管理方法上還不適應改革的發展。應完善內控制度,規范會計行為,加強會計監督,改革會計管理體制和方法,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一、會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人民銀行的會計工作是加強金融管理、行使中央銀行職能作用的重要基礎工作,是銀行全部業務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近年來,會計工作在加強內部管理、強化基礎建設、完善內控制度、嚴肅結算紀律、加強財務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隨著改革的深入發展,人民銀行的會計工作也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在管理體制和管理方法上還存在一些不適應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內部管理不嚴,具有內部制約性質的基本規定未認真執行。二是財務支出隨意性較大,行為不夠規范。三是會計監督不到位。四是會計人員素質和會計分析水平有待提高。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人民銀行會計職能作用的發揮,要認真研究分析并加以解決。

二、會計工作中存在問題的根源和成因分析

(一)內控制度落實的環境影響著會計內控制度落實的成效。

內部控制制度落實的環境包括很多方面,起主導作用的是單位管理者對會計工作的重視程度、對會計信息的使用程度及對會計核算和會計知識的掌握程度。基層行對會計管理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軟化,主要是個別縣支行的領導對會計工作管理重要性在認識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沒有真正把會計工作納入自己的管理范圍,平時研究少,過問少。主要表現為:

第一,有的行領導局限于傳統觀念,認為會計工作實行雙重管理,即上級會計主管部門和單位領導,對會計工作的管理局限于上級主管部門的意見,缺乏對本單位會計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表現在會計工作滿足于賬平表對,資金不出現問題,從而使會計反映、監管作用未能發揮出來。

第二,部分行常常抽調會計人員搞行里中心工作,使一些會計人員不能正常從事會計業務;把會計業務熟練的人員充實其他部門,使會計部門成為基層行基礎知識培訓基地。

第三,有的主管行長缺乏對會計知識、會計業務的了解,關心本行費用指標的多少、經費的松緊較多,對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了解不深不細,對會計信息缺乏認真分析,對自己是會計責任主體缺乏足夠的認識。

(二)崗位設定與現有會計人員配置的矛盾。

按照內控制度的要求,縣支行會計國庫科承擔著會計管理和會計核算雙重職能,一般應設置接柜崗、記賬崗、復核崗、聯行崗、綜合崗、系統維護崗、會計主管崗、事后監督崗、電子聯行崗、票據交換崗、結算管理崗、會計檔案管理崗等崗位。其中事后監督員、票據交換員、系統維護員、會計主管員不得參與日間賬務處理,記賬員、復核員必須交叉,聯行來賬、往賬和聯行對賬與管理必須分離,印、押、證必須分開管理。但實際工作中存在人少崗位多的矛盾。要保證正常業務開展,必須一人多崗,一人多責,如遇培訓、外出檢查、正常休假等情況,兼崗和頂班就不可避免。人少崗位多的矛盾還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不按制度要求充實會計人員,就會不同程度出現混崗、兼崗現象,各個崗位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不復存在,風險隱患較大;另一方面,縣支行人員較少,會計業務量較小,按制度要求充實會計人員,勢必造成會計人員占全行人員比重較大,人力資源的浪費,不利于縣支行其他工作的開展。

(三)實現重要崗位定期輪換制度與縣市支行人員素質的矛盾。

按內控制度的要求,聯行、記賬、同城票據交換、財務等重要會計崗位人員原則上兩年輪換一次,會計主管人員原則上三至五年輪換一次。強制性的定期輪崗或離崗審計,對防止會計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盜用聯行資金,減少會計資金風險,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縣支行執行起來有一定的困難。

其一是縣支行從事過會計工作的人員少,懂核算、懂會計管理的人員更少。據統計,某市9個支行中有會計從業資格的不足50人,具有中級會計師資格的不足20人,現有會計人員一半以上無會計證。在這樣一個人員素質較低的情況下,搞崗位定期輪換條件不成熟。

其二是調整的新手較少接受過會計知識培訓,對會計制度了解不多,對防范金融風險缺乏認識,特別是會計核算操作無從著手,需要一定時間培訓、熟悉的過程。從該市各支行近兩年調整的會計人員看,調整人員較多的行,出現的問題也較多。大范圍地調整會計人員,勢必影響會計基礎工作水平的提高。

其三是聯行、結算工作技術性較強,聯行結算人員必須對《票據法》、《支付結算辦法》等支付結算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才能適應人民銀行結算管理的需要。外來的會計風險很大程度上是靠一線結算人員的工作經驗來防范的,如果聯行結算人員輪崗過勤,也會

一定的會計風險。

(四)會計財務部門與營業部門、國庫部門之間的業務管理有待于進一步協調。

在會計管理上,會計部門、營業部門之間時常出現不夠協調的情況,這容易產生管理上的漏洞和重復。會計部門是轄內金融會計,也是人民銀行會計工作的管理部門,營業部門和國庫部門是具體業務操作部門。而縣支行會計國庫部門,既承擔著營業具體業務,還要負責國庫、會計財務業務,業務管理分別接受中心支行會計財務科、營業室、國庫科三家的指導,由于具體工作布置和管理“政出多門”,縣支行會計國庫科無所適從。比如,在登記簿設立上,上級行三個部門合計要求設置登記

簿有60種之多,近一半完全可以合并或撤消重復登記。如果三家在業務管理上統一要求,縣支行會計國庫部門能夠節省一定的人力、物力,從事金融服務和結算監管,會使整個會計管理和監管有一個較好的發展。

三、加強會計管理工作的思路與對策

(一)提高對會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文秘站版權所有

會計工作的好壞不僅關系到會計核算質量和金融風險的防范,而且關系到貨幣政策的實施和金融秩序的穩定。因此,要高度重視和支持會計工作,從觀念上實現兩個轉變,從工作上處理好一個關系。

第一是會計人員思想觀念的轉變。中央銀行會計是宏觀金融管理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會計人員在管理范圍上,不僅要管好中央銀行的基礎貨幣,及時辦理各金融機構的繳存款及其相互之間的資金清算,還要管理結算。在管理內容上,會計部門要利用其掌握的第一手資料,搞好會計分析,通過其固有的反映、監督職能,為宏觀管理提供可靠信息,同時做好內部資金和財務的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第二是會計工作要實現由“核算型”到“管理型”觀念轉變,即以記賬、算賬、報表、費用核算為中心的會計核算體系轉到以加強監督管理,保證資金安全為中心,以執行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為主要任務的會計核算體系。中央銀行會計工作范圍也要逐步延伸拓寬,反映、控制、監督、管理、分析、預測都是中央銀行會計的職能和任務。

第三是處理好會計改革和加強會計管理的關系。會計改革勢在必行,任務繁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中的金融活動需要更加嚴格的管理。作為金融管理職能部門之一的會計部門,管理與改革同等重要。因此,應當處理好改革與管理的關系。改革可以促進管理水平的提高,而管理水平的提高又為改革的順利進行開辟道路。人民銀行會計應加快改革步伐,盡早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

(二)夯實會計基礎,規范會計行為。

銀行會計工作是一項基礎性、技術性和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會計風險具有隱蔽性、持續時間長、危害大的特點。為確保會計核算操作的合法性、規范性,必須從強化會計基礎工作入手,狠抓會計制度和崗位責任制的落實,規范操作程序和會計行為。

首先是完善內控制度,強化制約措施。對現有不合適、不合理的會計制度及時進行補充、修訂,使之更嚴密、更完善,通過建章立制,使內控制度的觸角延伸到會計核算的每一個角落,保證有章可循,有章必循,違章必糾,堵塞漏洞。

其次是嚴密程序,強化管理。要按照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的原則,對所有崗位都要制訂制約措施,避免管理失控、制度懸空。嚴格實行印、押、章使用與保管環節的相互分離,會計核算與事后監督相分離,做到相互牽制,相互監控。

再次是明確責任,獎罰分明。要對會計人員的職責權限和會計崗位責任制作出明確規定,把會計制度、任務和工作職責具體分解到會計部門的各個柜組和崗位,落實到具體經辦人員;對主管行長、會計主管、復核員、經辦員的責任應做出具體的規定,使各級人員各司其職;對會計核算中出現的問題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最后是加強事后監督。長期以來,人民銀行會計工作反復強調對核算過程的檢查核對,但卻忽視了對核對結果的監督,核算過程中的檢查核對只在經辦人員之間相互進行,起不到應有的防范作用。為此,要設置事后監督崗位,對發生的會計業務進行全面檢查,建立會計核算的第二道防線。

(三)改革會計管理體制和管理方法。

解決基層人民銀行會計人員配置不合理、會計監督不到位、會計人員不能正確履行職責等問題,只靠健全內控制度難以奏效,必須從改革會計管理體制人手,打破會計工作分級管理的體制,實行會計核算集中管理。集中管理主要體現“四集中”:

一是集中會計核算,就是改變現行人民銀行四級會計核算管理體制。將會計核算主體由縣支行提至中心支行,建立以中心支行為基本核算單位,各縣支行為網點終端的集中式會計核算體系。

二是集中事后監督,即在中心支行建立事后監督中心,把各營

點的會計憑證集中到監督中心,監督人員按照業務種類、憑證要素逐筆監督審查,對照核算中心數據處理過程中發現的各種差錯,杜絕各類違章、違紀及違法行為,達到提高會計核算質量、防范會計風險的目的。

三是集中賬務查詢。即在核算中心設立查詢專柜,專門負責各類查詢查復,以檢查發現查詢中漏查、錯查、遲查現象。

四是集中會計檔案保管。即集中核算后營業網點的主要會計憑證,必須于次日傳遞到事后監督中心,由事后監督中心監督移交至核算中心。各營業網點可以不保管會計檔案,會計檔案由中心支行集中保管,專人負責。集中管理不僅有利于職能的轉換,使基層人民銀行擺脫大量繁瑣的具體業務,集中力量,突出監管,而且也能很好地解決基層人民銀行崗多人少的問題,既節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可解決會計監督“四個不到位”問題和會計、營業室、國庫三家在業務管理方面的不統一、不協調現象。

(四)全面增強會計人員素質,提高會計分析和管理水平。

會計核算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會計人員必須具有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職業道德、全面的業務知識和技能。為此必須在強化會計隊伍建設、提高會計人員素質上下功夫。文秘站版權所有

首先要穩定充實現有會計隊伍,不斷更新和掌握新的技能,使他們盡快適應業務發展變化的需要,自覺按照各項制度的要求履行職責;加強對會計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紀律教育,增強法律意識、紀律意識,提高自覺執行各項法律、法規和內部規定的自覺性。

其次,從領導到會計人員都要重視會計分析,充分發揮會計分析對加強金融宏觀調控的重要作用;利用會計部門的自身優勢,通過與統計等部門的信息交流,選擇定點聯系行等手段,詳盡占有資料,充分利用電腦,建立對口的會計信息資料庫,選用正確的方法,為決策和管理提供服務;建立會計分析和考核制度,將會計分析列為會計工作考評的項目,以促進會計分析的開展和分析水平的提高。

銀行會計論文:對我國中央銀行會計風險控制研究

論文摘要:自2007年以來,由美國次貸危機產生的“蝴蝶效應”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正廣泛而深刻地影響甚至改變著世界經濟格局。作為宏觀貨幣政策的制定者和金融穩定的維護者,各國中央銀行都在應對這次危機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會計作為中央銀行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探討在新形勢下中央銀行會計風險的控制,對于提高央行的資產負債質量、維護金融市場穩定作用巨大。

論文關鍵詞:中央銀行;會計風險;控制

一、我國中央銀行會計風險概述

所謂風險,是指“損失發生的不確定性”。因此,中央銀行會計風險,可以定義為中央銀行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由于會計核算錯誤或會計信息提供失誤而導致的決策失誤,以及因為主客觀條件惡化或其他情況,使中央銀行的資金、財產、信譽等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隨著金融危機發生后所帶來的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中央資產質量惡化的可能性仍將存在,會計作為記錄、計量、反映資產負債信息的最直接工具勢必面臨著相應風險,其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會計標準不完善形成的會計風險

人民銀行作為我國國務院的組成部門,在國務院領導下,承擔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的職責。作為國家的中央銀行,人民銀行資本全部由國家出資,屬于國家所有,同時,人民銀行實行獨立的財務預算管理體制,會計核算要反映預算執行情況,會計目標在一段時間內表現為單一的受托責任觀,以真實完整的記錄和反映各項業務活動情況和財務收支情況,維護資金和資產的安全。隨著人民銀行所開展業務活動的拓展、所運用的會計核算系統的完善、會計信息使用目標的多元化,對全面了解人民銀行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服務成本效率等相關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權責發生制的資產、負債信息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但我國中央銀行會計屬預算導向會計,以收付實現制為核算基礎,以當期實際發生的收支金額為基礎進行會計確認,當費用發生期與受益期不在同一會計期間時,容易產生收入與費用、成本的背離,當資產、負債計息期跨越多個會計期間時,無法真實反映人民銀行資產負債的完整信息。會計核算存在諸多不足:一是不能全面記錄和反映央行資產負債情況,不利于防范財務風險。目前人民銀行會計制度規定,人民銀行財產按實際成本入賬且在存續期內不對資產價值進行調整,這就使得儲備資產中的金銀、外匯儲備等價值波動較大、市場風險較高的資產容易發生貶值,無法真正反映其價值。二是對于具有明顯市場特征的金融工具沒有引入公允價值的計量模式,無法表明其現時價值和未來價值,在市價波動時無法通過賬面價值調整來維護人民銀行的財務穩健。三是再貸款、再貼現等不計提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折舊在表外核算且不計提跌價準備,使得會計報表容易產生資產虛假膨脹,無法反映人民銀行資產的真正質量,無法實現與國際同行的會計可比。四是未強調配比性原則,中國人民銀行的資產負債表采用的是收付實現制的計量基礎,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資產負債表則采用權責發生制,兩種報表計量基礎不同,當合并后就不能真實反映央行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會計信息失真,不利于提高我們對外提供的本外幣合并報表的質量,對提高會計信息的透明度和人民銀行的公信力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二)內部控制不完善形成的會計風險

自1984年以來,我國中央銀行會計核算經歷了模擬手工代替(1984~1994年)、單機版會計核算(1994~2005年)和網絡集中核算(2002年至今)三個階段。盡管目前的“中央銀行會計核算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強了內部控制,但仍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一是缺乏獨立的會計風險管理部門。目前,從總行到基層行,會計風險的管理和控制主要由會計部門負責組織,從管理體制上來講,會計部門既是教練員又是裁判員,會計風險評估工作獨立性難以保證。二是控制活動不嚴密,技術防范手段落后。部分內控措施未有效嵌入集中核算系統中,無法從根本上防范人為的操作風險。比如,操作員普遍采用代碼加口令認證方式登錄集中核算系統,操作員代碼公開,無法避免操作員循環使用口令和相互借用操作員代碼和口令的情況。三是內部監督未完全到位,較易引發風險隱患。目前,雖然人民銀行系統內部均增設了事后監督部門,與原有的內審部門監督、紀檢部門監督等共同構成了比較完整的監督體系。但這些監督均為事后監督,存在時效性不強的問題,不利于及時發現資金風險或業務差錯。同時由于內部監督的手段仍沿用傳統的做法如仍以賬簿、憑證檢查等方式為主,而且對會計的監督行為主體又分散于會計、事后、紀檢、內審等多個部門,存在監督手段落后,難以形成合力的問題,不利于對會計風險的控制。

二、我國中央銀行會計風險防范對策

隨著央行資產負債管理的進一步加強,維護宏觀經濟穩定職責的進一步強化,引入權責發生制、優化會計業務處理流程、加強和改善內部控制等手段都為在復雜的內外環境下,我國央行會計更好的適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并面對由此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提出了可供參考的建議。

(一)重塑中央銀行會計標準

經歷過金融危機之后,國際社會對建設高質量的會計準則的認識達到了空前的統一,如何確保會計信息的“如實反映”成為會計今后的發展方向。目前得到普遍認可的是與比較有影響力的會計準則體系(/IFRS和GAAP)趨同。針對我國中央銀行所處的經濟體制、預算體制等特點,我們建議,中央銀行會計標準應該進行改革,但如何改,則需要斟酌考慮。首先,中央銀行會計標準改革應該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客觀性原則。這是由中央銀行的職能所決定的,這就要求中央銀行的會計標準應該能夠反映央行的特點,應該考慮央行特有的業務性質;二是審慎性原則。這是因為央行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金融組織,它必須首先考慮的是一個國家的政策效應和資產安全,為此,我們在重塑央行會計標準的時候應該重點考慮資產減值的確認、貸款撥備和損益的確認等相關問題。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經歷了金融危機質疑的情況下,美國公允價值計量仍被保留下來,這反映了公允價值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強大的生命力,同時公允價值計量也是我國會計準則體系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的重要標志。因此建議根據世界經濟一體化和會計標準國際化的趨勢,遵循公認的會計原則,改革人民銀行會計標準,引入權責發生制會計,從資產本身的性質和重要性出發,考慮使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結合權責發生制改革人民銀行對持有的金融資產的計量手段,改變單一的歷史成本計量屬性、協調預算制度與會計核算制度。

(二)加強改善內部控制,構建全面有效的中央銀行會計風險管理機制

根據COSO(美國虛假財務報告全國委員會贊助組織委員會)的內部控制管理模式,人民銀行的風險管理應該是一個全面的、系統的內部管理的過程。它不僅僅局限于對某一個風險環節的處置和干預,而是一個動態的、持續的風險管理過程,滲透到人民銀行方方面面的業務處理過程,涉及到各級人民銀行和人民銀行各部門的管理人員及崗位人員,遵循重要性、及時性、協調性、成本效益和獨立性原則。建議借鑒ERM框架的理論成果,進一步細化人民銀行風險管理要素,與風險管理目標、人民銀行各級機構結合起來,將人民銀行會計風險管理要素分為內部環境、目標確定、事件的識別、風險評價、風險應對、控制活動、信息溝通和監控。在風險分析活動中,各級人民銀行的工作目標、戰略部署、 計劃安排要合理地反映外部環境、可使用資源,要考慮到存在的主要風險。在風險識別活動中,要識別內外部環境中所有的風險環節,不論大小都不能遺漏,保證風險輪廓勾勒的完整性。除了做個別風險分析,還要考慮同時發生某些風險的情況。了解了風險的重要程度后,中央銀行各級部門應迅速做出“反應”,決定是否接受風險、避免風險,還是減輕風險。對于中央銀行完全不能接受的風險,比如違法違規經營的風險,一般是避免這種風險,即放棄帶來這個風險的工作計劃或行動安排,因為任何風險控制的措施都不可能完全消除風險,對其他有相對的風險回報的風險,單位可以考慮接受,但要采取減輕風險的措施,才能將風險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同時,建議引入CSA(控制自我評估),定期對風險管理機制的要素、過程、效果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對會計風險管理機制進行修正和完善,確保其始終處于有效的狀態。

(三)改善會計信息的揭示與披露

離開了來自銀行內部和外部及時、可靠、完整的會計信息,中央銀行的風險防范與控制就根本無從談起。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和會計標準國際化趨勢的進展,全世界的中央銀行越來越傾向于使用國際通用的會計標準進行核算和披露。中央銀行向透明化的轉移源于兩個趨勢:第一,獨立的和負責任的中央銀行可以帶來較低的通脹率,這被認為是非常重要的公共利益;第二,理論和實踐都集中為對信息需求的增加和信息不對稱的減少,這將導致更有的決策和更高的產出。按照IMF關于提高透明度的要求,我國央行應克服傳統的思想傾向,改善領導理念,針對金融市場參與者的信息需求,謹慎地制定原則,制定中央銀行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明確中央銀行會計信息披露的范圍和內容,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及纏上逐步建立健全會計信息披露機制、會計信息披露監督機制和會計信息披露考評機制,增加會計信息透明度。具體措施為:一是改進會計核算手段,提高會計核算的集中化和網絡化程度;二是建立和健全會計信息披露機制,逐步實現會計信息披露的標準化和程序化。

防范與化解中央銀行的會計風險是防范與化解整個央行風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更好地執行央行職能,維護金融穩定有著積極的重要作用。在我國經濟日益呈現多元化趨勢的情況下,防范與化解中央銀行的會計風險絕不能僅僅停留在操作層面上,而要多方面、全方位看待。

銀行會計論文:研究國有商業銀行會計管理模式

國有商業銀行會計在組織它的內部核算的同時,還要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支付結算服務。這種特殊的經濟地位,決定了國有商業銀行會計除了發揮反映和監督兩個基本職能外,還發揮著對外結算服務這一重要職能。由此產生了國有商業銀行會計體系的另一分支一-結算會計。

目前,國有商業銀行的會計管理模式基本上停留在財務會計階段,是一種重反映、輕監督,重財務、輕管理的“記賬式”會計。監督職能被人為削弱,為結算服務職能沒有被充分認識。隨著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和發展的不斷深入,有必要重新審視現有會計模式,研究和探討新的模式:一方面,要充分運用管理會計的理論、技術和方法來加強經營管理,控制經營活動,實現“記賬式”會計向“管理型”會計的轉變;另方面,要重視和加強為結算服務的職能,促進安全、效益兩大目標的圓滿實現。

一、國有商業銀行會計管理模式必須遵循的原則

(一)核算與管理并重原則。銀行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標,要講求經濟核算和經濟效果,為企業記好賬,為客戶服務好是無可非議的。但要實現利潤最大化,單從財務核算上做文章是不夠的,還必須運用管理會計的理論和方法對經營過程進行控制和管理。

(二)內部核算與外部核算并重原則。銀行會計不同于其他行業會計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它一方面要核算銀行本身的業務活動,包括金融資產、負債、權益的增減變化;同時,由于銀行的大部分業務活動是由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經營活動引起的,這就決定了銀行還要核算、反映和監督國民經濟各部門、各企業的資金活動情況,為其提供各項支付結算服務。因此銀行必須在搞好內部核算的同時,加強對外部核算的控制、監督和管理,確保營運資金安全。

(三)事前規劃、事中控制與事后監督并重原則。事前規劃是對銀行未來的會計活動進行科學的安排與籌劃。事中控制是銀行對日常會計活動進行嚴密的監控與跟蹤,按照崗位分離、相互制約的內控原則,加強對財務核算、支付結算等整個會計活動過程的控制,以及時發現并消除事故、風險和隱患。事后監督是銀行對已經完成的會計業務進行檢查、復核和把關。通過事后監督可以發現和糾正會計制度建設和制度執行中存在的漏洞和問題,從而實現完善制度、規范操作、化解風險、提高效益的目的。會計的事前規劃、事中控制和事后監督環環緊扣,缺一不可。

二、國有商業銀行會計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和內容依據上述銀行會計的職能和原則,我們可以將國有商業銀行會計管理模式設計為總會計負責下,財務會計、結算會計、管理會計并行的會計體系,其基本框架如下圖:

(一)財務會計。財務會計的服務對象是銀行所有者(投資者),其核算依據是《會計法》、《會計準則》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等法律法規制度。財務會計的核算對象(內容)是以貨幣表現的經營活動過程及其結果,具體包括:銀行擁有各項資金、財產的數額及其增減變化情況;經營活動過程中各項人力、物力和財力的耗費;經營過程中取得的各項收入和財務成果。

按照國有商業銀行的經營特點,應建立由預算會計、成本會計和費用會計構成的,各自相對獨立又互相滲透、互為補充的財務會計核算體系。1.預算會計。它是財務會計的核心,包括財務收支預算和固定資產預算等。其核算和管理的內容包括兩方面的指標:一是反映一定時期財務規模總量的指標,如各項收入、支出、費用、稅金、利潤、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等;二是反映一定時期財務水平的相對指標,如收息率、付息率、人均利潤率、費用率、產權比率、資本比率、固定資本比率等。2.成本會計。設置成本會計的目的,是為了增強舍員成本意識,樹立核算觀念,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取得最大的財務成果。其核算和管理的內容,按與銀行經營活動的關系而言,可分為經營成本的核算與管理和管理成本的核算與管理。成本核算一般可實行一級法人監管下的四級核算制(總行、一級分行、二級分行和縣市支行),支行以下的分理處、儲蓄所可實行簡易成本核算。3.費用會計。費用會計的核算內容包括與經營活動直接相關的業務費用和為組織與管理而發生的管理費用。當前,城區行可采取“報賬制”,實行統一管理,集中核算:農村行可采取“劃撥制”,實行先撥后用,分散核算;對部分費用科目可實行授權核算。在財務會計的核算與管理過程中應注意兩個問題:其一,必須遵循一般會計原則,特別是真實性原則、一致性原則和配比原則。其二,分清三個界限:一是成本支出與非成本支出;二是按比例控制支出與按比例計提支出;三是本期成本、費用與下期成本、費用。

(二)結算會計。結算會計的服務對象是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居民個人。其核算依據是《支付結算會計制度》、《現金管理條例》、《賬戶管理規定》、《聯行制度》和相關會計法規制度。結算會計的核算對象是以貨幣表現的各項資金結算和往來業務。

按國有商業銀行的業務特點,應建立由門市業務會計、資金清算會計和聯行會計組成的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互為補充的結算會計核算體系。1.門市業務會計。它處在業務第一線,直接面向客戶,為客戶服務,所以又稱網點會計或柜臺會計。其核算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客戶存款的存取、貸款的收放以及為客戶辦理匯票、本票、支票、銀行卡等各項人民幣和外匯結算業務。2.資金清算會計。它以銀行各項往來資金清算為核算內容,具體包括:內部資金清算、聯行往來、系統內存、借款、通存通兌、同業往來清算和與人民銀行的資金往來等。3.聯行會計。主要核算系統內各級聯行電子匯兌往來、實時匯兌往來以及與人民銀行的電子聯行往來等。

在結算會計的核算與管理過程中應注意把握好以下兩點:一是必須搞好風險防范,加強內控機制,牢固樹立“內控優先”的思想,始終貫徹“規范操作、授權分責、監督制約、賬務核對、安全謹慎”五大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在為客戶提供各種結算服務的同時,確保銀行營運資金安全。二是依靠現代科技手段進行管理,逐步實行會計電算化、網絡化。推行會計電算化、網絡化,可以改變國有商業銀行的形象,增強業務競爭力;可以規避會計核算過程中的違規、虛

假行為,防范和化解行為風險;可以節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三)管理會計。管理會計的服務對象是國有商業銀行內部各級行領導和各職能部門業務管理人員。目前這方面雖無統一的法規和制度,但應依據管理會計的相關理論和特定的技術、方法。

管理會計的核算內容主要是控制、預測、決策等經營管理活動。銀行內部應靈活運用數學、統計學、運籌學等各種科學方法,對貨幣信息和非貨幣信息進行核算預測、決策、規劃和控制。按照銀行經營活動特點,可以將管理會計劃分為預測會計、決策會計和責任會計三個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管理會計體系。1.預測會計。符合實際的計劃與決策必須以科學的預測為前提,預測的內容依據不同時期的經營狀況而定。就現階段而言,預測的內容主要包括存款、貸款、收入、成本、利潤等各項經營指標的短期、中期和長期預測。預測的方法主要有定量法和定性法。2.決策會計。決策是指決策人為達到預期的經營目標,對預測的結果進行進一步分析、計算和判斷,從可供選擇的方案中確定最優方案。決策可分為短期決策、中期決策和長期決策。現階段,主要有存貸款目標決策、投資決策、新業務品種開發決策、利潤目標決策等。3.責任會計。責任會計是將會計數值同經濟責任、會計控制同業績考核相聯結,對銀行內部各職能部門的經濟責任和工作成績進行計量、檢查和考核。建立良好的責任會計制度,不僅可以促進經營管理的改善和經濟效益的提高,而且可以使銀行內部各部門從全局出發,調節和控制自身的經營活動,為實現銀行的總體經營目標而相互協調運行。推行管理會計應注意以下三點:一是應貫徹“循序漸進、分步實施”的原則。由于國有商業銀行目前對管理會計還比較陌生。為此,一是可選擇經營管理水平較高、會計力量較強的行進行試點,積累經驗后,再在各級行內部全面推開;二是應明確管理會計的核算主體為各級經營行和管理行,其中責任會計的核算主體為各級行內開展業務經營活動的各職能部門。三是管理會計既要利用大量的賬內數據,又要采用大量的賬外信息資料,因此必須利用計算機等現代科技手段進行運作,才能保證管理會計這一科學管理方法順利運行。

(四)會計中心。國有商業銀行會計中心是財務會計、結算會計和管理會計三大系統的管理、指揮、協調和監控中心。其主要職責:一是會計制度管理;二是會計機構和人員管理;三是會計工作目標管理;四是會計報表信息管理;五是網絡中心的運行:六是會計檢查、監督和輔導。會計中心應設總會計,對全行的會計反映質量和核算監督過程負總責。

綜上不難看出,商業銀行的上述會計管理模式充分體現了以下管理優勢和特點:(1)既發揮了會計的反映和監督兩大職能,又體現了國有商業銀行結算會計的特點:(2)既體現了效益原則,又體現了“核算與管理并重、內部核算與外部核算并重、事前規劃與事中控制和事后監督并重”的會計理念,能促進銀行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益的提高;(3)既體現了金融業務發展的客觀要求,又體現了金融會計內部控制的一般原則,能有效規避會計風險,保證銀行營運資金安全。

總之,國有商業銀行在精心做好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會計結算服務功能,同時將管理會計的理論和方法運用于會計管理實踐,形成一個融核算與管理、反映與監督、經營與服務于一體的會計管理新模式,是改革和深化會計管理的現實選擇。

銀行會計論文:銀行會計體制金融革新影響

一、金融創新對銀行會計沖擊的表現

在我國經濟體制轉型成功和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金融業呈現出一種多元化結構并存、相互競爭的新格局,金融業務得到快速發展,金融新產品層出不窮。而會計部門面臨的不確定性卻逐漸增大且已嚴重影響到金融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會計風險成為當前金融管理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按照現行金融制度安排,我國已建立了以總、分行基本制度為主體,以會計業務責任授權、崗位工作規范、操作規程、實施細則等為輔的制度體系。但在現行的經濟運行中,環境的迅速變化以及在實踐領域中日益顯現的人格特性使得在起初的制度設計中得到充分論證的制度框架產生了諸多不確定性,極易導致金融會計風險的形成和爆發。

1.呆、壞帳損失的確認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呆、壞帳核銷的實質是為了更好地保全資產和維護債權。如果商業銀行僅僅熱衷于呆帳核銷,而對相關檔案及資料妥善保管采取不作為的態度,放棄擔保期間的努力,就會形成實際意義上的呆、壞帳損失。另外呆、壞賬的確認難度也較大。

2.微觀有效激勵不足與宏觀監管不作為并存。一是由于歷史的原因及轉軌期間的制度“真空”,金融業產權問題亟待解決,內控制度薄弱、權利制約失衡、會計信息失真、崗位設置不合理、信息不對稱等現象屢有發生,極易發生操作風險。二是由于環境的不確定性、復雜性、微觀行為主體自身缺乏知識遷移能力以及對信息的不完全考慮,金融會計人員常傾向于在既有方案附近尋找解決方案,在海量信息面前表現出“有限理性”,而這很難激發會計人員參與學習的動機。三是部分金融企業在本位主義驅使下的違規競爭、高息攬存現象,使金融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從而形成市場風險。

3.現行信息管理體系與防范金融會計風險自相矛盾。由于政企不分,金融企業現行運作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仍照搬政府的運作方式,形成龐大的委托鏈條和過長縱向管理鏈條,橫向的分工與制衡關系強調不夠,信息管理體系只是被動地適應,并沒有起到促使金融企業流程再造、職權重新分配、工作重新分工的作用,極易產生信息失真和信息不對稱現象,在經濟效率降低的同時,反而加大了邊際成本和交易成本。

4.知識內隱對金融會計人員專業素質和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知識運用過程中,由于因果關系不明、人格特性模糊以及既得利益(特權、優勢等)的維護,知識的橫向、縱向轉移十分困難,共享機制難以有效形成,顯明知識成為冰山一角,更多的知識則隱藏于金融會計人員。

二、對銀行會計改革的幾點思考

(1)重新考慮和組合銀行結算體系。現行支付結算辦法對銀行匯票、商業匯票的開辦行與使用范圍進行了較為嚴格的限定。在實際操作中,中小金融機構由于匯路不通被排除在銀行匯票的開辦之列,而商業匯票由于城鄉信用社條件所限也被排除在外。小型金融機構結算工具單一無法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但為了自身業務的拓展,小型金融機構自身變通的開辦商業匯票一類的業務。結果給人民銀行的會計檢查帶來了難度,因為從會計結算監督的角度來論,私自變相開辦結算工具屬于超范圍經營,但從支付結算辦法中又找不到強有力的證據。因此,無論從業務的拓展上還是監管角度,甚或服務經濟方面,都應對原有支付結算辦法進行修訂。

(2)拓展金融企業會計要素范圍。對會計對象按會計目標進行基本分類即形成會計要素,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是反映一個會計主體制定時點財務狀況靜態信息和某會計期間經營成果動態信息的“資產”和“負債”。根據金融企業的會計目標需要,將會計定義的“資產外延擴充”,即把現行會計制度中的資產區分為“確定資產”和“不確定資產”。同理,“負債”也應包括“現實負債”和“或有負債”兩種。

(3)采用多重化的計價基礎。傳統會計多采用歷史成本作為計價基礎,具有精確性、客觀性等優點,應繼續堅持并不斷完善。由于新金融工具不存在歷史成本,其會計計價最可行的辦法是按其公允價值進行計價。不同的會計計價基礎適應著不同的經濟業務的計價要求,更符合金融發展的客觀實際。

(4)實現銀行業會計制度的國際協調。資本市場是市場體系的核心,資本市場全球化已經成為不可否認的事實。

銀行會計論文:談商業銀行會計部位風險及對策

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會計職業活動分工的具體化、職業活動的內容豐富化,會計的職能、作用在擴展和深化,會計在社會經濟管理中的地位在逐步提高。銀行會計作為會計信息系統的一個分支,在商業銀行的經營和管理中逐漸發揮著重大作用,銀行會計作為信息的供給者、經營活動的監督者,肩負著依法核算、提供真實信息、控制風險、提供優化服務和實施會計監督的基本職責,是現代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基礎和實現穩健經營的重要保證。銀行會計風險也自始至終存在于銀行業務處理的全過程,因此,加強銀行會計風險的防范是我國金融風險防范工作的首要任務。

一、商業銀行會計部位易產生的風險

商業銀行是以信用為基礎、以經營貨幣借貸、結算業務、提供金融服務為主要職能的高負債、高風險行業。銀行會計作為信息的供給者、經營活動的監督者,肩負著依法核算、提供真實信息、控制風險、提供優化服務和實施會計監督的基本職責,是現代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基礎,現代經濟生活中,銀行會計已成為經濟管理活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銀行會計人員直從事著錢、財、物等容易誘發人思想變動的會計活動,會計人員素質的高低、職業道德的好壞,會計內控制度是否完善等都直接影響會計部位活動,會計部位涉及的主要風險有:

(一)操作風險

1.操作風險及產生的原因

操作風險是指會計人員非主觀原因產生的因會計理論知識淺薄、業務操作技能不熟練,對財經法律、法規,會計制度、內控制度了解不深入等造成的風險,或在日常會計工作中因工作失誤、受外部事件的沖擊帶來的直接或間接損失產生的風險。造成操作風險的因素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幾點:

(1)會計人員業務素質低。會計人員會計理論水平、會計操作能力、財務管理能力差,不熟悉財經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客觀不能嚴格按照《會計法》和《企業會計準則》的各項管理規定進行銀行會計職業。

(2)會計內控制度不健全。沒有按照“內控優先”的原則,建立與會計業務發展相適應的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銀行會計內控制度對相關會計業務缺乏必要的控制手段,部分權力制約失衡。

(3)內部監督、檢查力度不夠。監督、檢查人員業務素質不能滿足會計業務發展需要,內部稽核、審計人員對稽核、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沒有及時要求跟蹤整改,檢查制度執行不徹底,會計主管對會計業務的正常跟蹤檢查不能做到事前防范等,潛在操作風險加大。

2.操作風險帶來的影響

銀行會計人員面臨的操作風險主要有:印、押、證風險;預留印鑒卡管理風險;往來類帳務核對風險;票據支付風險;現金出納風險;賬戶、科目管理風險;崗位口令管理風險;帳實核對風險;上門收款風險等。

操作風險帶給銀行的影響可能是聲譽上的詆毀,也可能是直接財產損失。目前,會計人員發生的操作風險主要體現在票據支付結算風險和會計內控制度執行風險。《人民幣單位存款管理辦法》規定,存款單位辦理印鑒更換手續,必須持單位公函、經辦人身份證件、原預留銀行印鑒等方可辦理更換手續。2006年12月,一單位會計向我行下轄某支行申請辦理法人代表印鑒名章更換手續,理由是單位法人代表名章丟失。單位沒有出具公函,而是出具了蓋有“財務專用章”的法人代表印鑒名章更換說明,會計人員沒有仔細審核更換印鑒說明簽章,直接辦理了更換印鑒。后得知,該公司法人代表名章沒有丟失,而是公司法人代表與股東之間產生了矛盾,其中會計人員在沒有公司授權的情況下,私自更換了印鑒。由于會計主管在審核簽字時發現問題,及時與該單位溝通,及時采取措施,才避免了操作風險。

2006年7月,我行一外匯會計接柜人員在辦理一客戶的美元資本金結匯時,因外匯管理局核發的“開戶通知書”上注明貸方累計發生額最高為500萬美元,接柜人員在辦理結匯時,該客戶資本金賬戶貸方累計發生額已超過500萬美元,由于會計人員對外匯賬戶限額管理不是很了解,沒有及時提醒客戶到外匯局辦理增資登記手續,對超過500萬美元部分辦理了結匯,受到了外匯管理局的批評,使我行的聲譽受到了影響。

2007年2月,我行收到已經南京市某商業銀行貼現的到期銀行承兌匯票一份,金額680萬元,經核對底卡聯,該筆銀行承兌匯票確系我行開出,解付人員在核對被背書人簽章時發現,改行委托收款簽章不是“結算專用章”,而是“業務用公章”,于是我行及時把該筆票據退回。南京市某商業銀行后來電話告訴我們,由于會計人員對貼現票據委托收款簽章不熟,造成該筆資金沒有及時劃回,不僅影響了該行聲譽,同時造成資金五天在途損失。

上述案例是銀行會計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真實的操作風險反映,現實生活中,操作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問題及會計內控制度執行問題,有完善、嚴密的會計內控制度,會計人員不用心去學、認真領會,一知半解,加上培訓力度不夠,沒有全面的、系統的操作概念,勢必造成經辦中的操作風險。業務素質是生命、是本錢,良好的業務素質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務質量 、提高服務水平,貼近人于人之間的距離,更好地服務客戶、貢獻社會,提升經濟增加值。會計人員要認真學習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辦法》、《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認真學習銀行會計各項內控制度和操作流程,提高業務素質,化解操作風險,保障銀行資產及個人財產免遭損失。

(二)道德風險

1.道德風險及產生的原因

道德風險是指會計人員有章不循、違章操作,故意違反職業道德,造成金融資產損失的可能性。道德風險這一術語起源于保險業,早期的火險業主發現,那些對其房地產進行全額保險的業主對毀滅性的火災具有特殊的興趣,特別是當他們房產的市場價值低于投保價值時,該座房產就會莫名其妙地發生火災,漸漸地這一術語被用來解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進自身效用時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動”,道德風險的產生帶有一定的功利性。道德風險通常有如下幾種形式:

(1)顯著性道德風險和隱蔽性道德風險。顯著性道德風險是指會計從業人員不加任何掩飾,公開違反職業道德并造成各種資產損失的可能性。如會計人員漠視會計制度和內控制度規定,有章不循,有令不止,拒不執行命令,導致資產損失,其特點是性質惡劣,目標明確,時效性強,影響極壞,但這種情況在一般情況下較少;隱蔽性道德風險是指會計從業人員出于私欲,通過秘密操作或受大環境的影響,違反職業道德并造成各種資產損失的可能性。盜用他人印章、微機操作密碼,私自篡改會計賬表,非法占有、占用銀行資金等,最終造成銀行資產的損失。其特點是隱蔽性和流動性強,目標具有不確定性,不易發現等。當前,此類道德風險在銀行內部比較普遍,危害性極大。

(2)管理決策型道德風險和執行型道德風險。前者是指由于管理人員在決策過程中的敗德行為導致各種資產損失的可能性,具有危害性大、傳染性強、防范難度大的特點,意大利帕瑪拉特公司,美國世通、安然公司,是典型的管理決策型道德風險;后者是指一般人員在處理日常業務和事務中的敗德行為造成資產損失的可能性,具有明顯的傳染性強、崗位局限性強的特點。

2.道德風險帶來的影響

目前,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是市場風險和道德風險,而真正的風險主要還是來自于道德風險。市場風險可以采用統計計量的方式來規避,但道德風險卻是無法規避的。道德風險產生的后果比操作風險帶來的后果嚴重,往往直接導致資金運營安全程度的降低,甚至形成事實上的資產損失。

有些會計人員監守自盜,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權利,私自浸吞公款,給銀行資金造成巨大損失。工行佳木斯市佳西支行會計科原科長胡俊軍盜用公款涉案金額達2316萬元,辦案人員在總結胡俊軍案發經過時得出,工行佳木斯市佳西支行在會計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方面存在嚴重問題,該行長期重業務發展,輕思想政治工作,忽視對員工的職業道德教育,為胡俊軍案發埋下了隱患。

一種高尚行為的產生絕非偶然,他是理想與信念的升華,是志向與抱負的體現。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夠喚起會計人員的覺悟及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能夠激起會計人員更加認真地做好本職工作,自覺地按照會計制度、財務規章去約束和節制自己或他人的違禁行為,使自己在工作中敬業愛崗、克己奉公、遵紀守法、廉潔自率,遵守會計職業道德能夠規避道德風險。

(三)會計內控制度風險

1.會計內控制度風險概念

銀行會計內控制度是指商業銀行為保障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提高會計經營管理效率,避免或降低風險,實現經營目標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會計內控制度的核心是防范風險。

銀行會計內部控制包含五個要素:會計內部控制環境、風險識別與評估、內部控制措施、信息交流與反饋、監督評價與糾正。會計風險識別與評估主要指:內部控制發生的問題一般反映為建立識別、計量和管理風險的程序和方法,包括對各項業務均制定全面、系統、成文的政策、制度和程序,并定期修訂和完善。銀行會計內控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崗位責任制;授權批準制度;入帳審批制度;實物控制制度;記帳與保管分離制度;內部稽核制度;內部審計制度;業績報告和獎懲制度等。

會計內控制度風險是指會計內控制度不健全、不嚴密,會計內控制度執行情況較差,組織結構混亂、職責不清等造成的風險。

2.會計內控制度風險帶來的影響

當前銀行內控制度建設已成為銀行安全、健康運行的保障,俗話說: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內控制度建設、執行情況的好壞,直接影響商業銀行的持續、快速發展。銀監會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對內控制度在商業銀行中的作用進行了闡述,指出商業銀行內控是銀監會監管的基礎和前提,任何監管制度都不能代替銀行的內部控制。為保障會計工作順利開展,必須加強會計控制環境的建設,實現會計機構合理化設置,實現會計人員合理配置,明確會計人員崗位職責,加強會計風險與評估,對存在的風險進行測量、評估并提出風險防范措施,加強會計監督與評價。

完善、嚴密的會計內控制度有利于建立崗位責任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秩序;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有利于保護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有利于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有利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實現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

會計內控制度沒有健全或沒有建立,或會計內控制度僅僅停留在紙面上、口頭上,勢必造成職責不清、管理混亂、濫用職權、缺乏制衡,效益低下、缺乏競爭。

通過最近幾年的工作實踐,筆者總結出那些會計人員業務素質高、職業道德好,企業文化先進的支行,在內控制度的制定及執行方面都比較好,競爭能力強、發展有后勁;那些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差、缺乏良好職業道德,沒有企業文化建設的支行,在內控制度的制定及執行方面都比較差,競爭能力差、發展乏力。

四年前河南安陽市發生2070萬元詐騙銀行大案,安陽市農行班子集體辭職。內黃縣成信物資有 限責任公司經理武文正利用承兌匯票,采取內外勾結或買通工作人員方式,詐騙銀行巨款達2070萬元,此案涉及5個基層營業所,6名基層營業所負責人及一批相關責任人員。事件發生后,農行總行黨委非常重視,及時成立調查組進行調查,調查結果發現,安陽市農行在內控制度的建設及內控制度執行中存在嚴重缺陷,用人不當、失察;內控制度不完善,制度執行形同虛設;監督、檢查機制流于形式;有章不循、無視上級文件,內外勾結,是一起典型的詐騙銀行資金案。

為使會計人員“辦事有依據、操作有規章、過程有監督、事后有考核”,會計人員必須把內控制度的執行與道德風險、操作風險有機結合在一起,建立、健全會計內控制度,嚴格按照會計內控制度的要求進行會計核算、會計監督,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監督,通過風險預警、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分析、風險報告等措施,對會計業務風險進行有效防范和控制,使會計內控制度的風險降低到最小限度。

二、防范銀行會計部位風險對策及建議

面對以上銀行會計風險,如何有效防范已成為商業銀行穩健經營和管理的重要因素。筆者認為,防范銀行會計風險應從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完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等幾個方面入手,制定、落實相應的對策。

(一)提高銀行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

會計作為一項經濟管理工作,要求會計人員不僅具有相當的經濟理論水平、政策法規水平和相關業務知識水平,同時要具備會計理論水平、會計操作技能和財務管理能力。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可以有效防范會計部位操作風險。業務素質的提高是一個漸進過程,需要實踐經驗、時間積累和培訓,需要個人的努力和建立相應考評機制等,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可從如下幾個主要方面抓起:

1.加強培訓與自學相結合。建立會計人員培訓制度,通過考試、培訓和在線學習等形式,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綜合業務水平。受銀行內部減員改革的壓力影響,每年新進入銀行的員工和從其他崗位上調整的員工往往沒有經過會計業務上崗培訓,便直接進行會計業務的操作,操作風險進一步加大。培訓是短時間內解決員工上崗及獲得新業務知識的有效途徑。培訓應注重層次性,對會計管理人員注重業務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訓,對前臺營業人員注重操作技能和業務知識的培訓。由于培訓時間有限,自學應成為會計人員最好的首選課堂,自學可以不受地域、條件、環境的限制,為個人積累更多的精神財富。培訓應注重實效性和結果,每年給會計人員建立培訓檔案記錄,使培訓工作制度化、合理化,通過培訓提高員工學習業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加強不同業務崗位交流。銀行會計內控制度要求,不相容崗位不得混崗操作,會計流水式的作業,控制了內部風險,但對會計人員全面了解會計業務的全過程提供了困難。網上銀行、重要客戶服務系統、遠期結售匯、遠期外匯買賣、國內信用證等新業務、新品種的推出,會計人員必須定期崗位交流才能系統、全面了解各項新業務、新知識。為使會計人員成為“一才多用”、“一專多能”的綜合人員,定期的崗位交流不僅可以防范風險,同時造就了業務較為全面的會計人員。

3.加大銀行教育經費的投入。目前,銀行職工教育經費按照計稅工資的1.5%提取,用于銀行職工教育發展。根據實際工作情況,這一計提比例不能適應員工培訓需要,通過多渠道加大對員工的教育經費投入,做到教育經費專款專用,應為今后人員培訓提供保障。韋爾奇自認為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就莫過于培養人才,他曾說:“有想法的人就是英雄。我主要的工作就是去發掘一些很棒的想法,擴張它們,并且以光速般的迅捷將它們擴展到企業的每個角落,我堅信自己的工作是一手拿著水罐,一手拿著化肥,讓所有的地方都枝繁葉茂”。現在許多企業在招聘員工的時候,學歷越高越好,進來之后,沒有及時的培訓和培養,由于知識的不斷貶值導致人才的浪費,人力資本抬高了,人力資本效用卻沒有提高。

4.建立激勵約束機制。《會計法》明確要求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具有會計從業資格,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各商業銀行也有規定,從事不同崗位的會計人員應具備不同的會計等級資格,然而實際工作中,由于激勵約束機制考核不健全,仍有部分會計人員未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會計資格等級證書,對會計人員的自我約束放松了警惕。建立會計人員業務資格等級管理,明確不同崗位必須具備的相應業務資格等級,實施等級差別化管理,將等級管理和專業技術崗位職務掛鉤,調動會計人員學習的積極性。

5.加強會計內控制度建設、提高風險防范能力。根據《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建立規范、嚴密的會計內控制度,建立會計部位的風險預警、評估與識別。個別會計人員內控意識薄弱,相互之間盲目信任,互不設防,導致崗位制約機制形同虛設。要充分認識培養和提高會計人員風險意識的重要性,在堅持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業務技能培訓的同時,尤其要加大風險意識教育的力度,將風險意識教育作為經常性的工作來抓。在進行風險教育的過程中,要將制度要求講深講透,務必使員工充分認識按照內控要求操作的必要性,將按制度辦事轉化為每一名員工的自覺行為,形成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各級機構負責人要帶頭執行內控制度,做執行內控制度的典范。會計人員應監督機構負責人執行內控制度,發現機構負責人違反內控制度應自覺進行抵制,并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二)加強銀行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類活動越來越社會化、規模化,人類的職業活動日益結成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有機整體,社會對會計的職業活動的要求亦越來越高。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依靠嚴密的、程序化的內部治理結構進行內部監管,可以有效防范會計部位道德風險,更好服務社會、服務客戶。職業道德建設要結合員工思想道德建設、員工價值實現最大化進行,職業道德建設可以從以下方面抓起:

1.加強會計人員的思想道德建設。俗話說:“思想是行動的指南”,先進的、高尚的思想是指引自己前進道路的燈塔。作為一名合格的銀行會計人員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之間的關系,把實現銀行價值最大化與個人價值最大化結合起來。銀行會計人員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的“二為”方針,加強自身職業道德修養建設,貪污、挪用,行賄、受賄,違規開立賬戶、出租、出借賬戶,提供虛假信息、做假帳等都是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行為,必須堅決抵制。

2.開展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企業在長期生產活動中凝結起來的一種文化氛圍,核心是把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經營目標、發展戰略和廣大職工認同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方式結合在一起,是一種先進的 管理理論和手段。通過開展“家園文化”、“素質工程”、“職工之家”等建設活動,激發員工的凝聚力、創造力,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增強自身的榮譽感和成就感。通過活動的開展,讓會計人員從內心感覺到會計職業的艱巨性和光榮感,樹立高昂的斗志和團隊協作精神,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大發揮。

3.開展“警示”教育、“現身說法”教育。通過宣傳先進人物的先進典型事例,發揮模范示范效應,堅定員工敬業愛崗的熱情,樹立敢于同不良現象和違法行為作斗爭的決心。通過設立“警示牌”如:“我的微小失誤,可能給銀行造成巨大損失,私欲、失德、腐敗將會給銀行和自己帶來恥辱”;“時時保持敬業精神、處處維護客戶利益”及時提醒會計人員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務水平、滿足客戶需要、維護銀行信譽、敬業愛崗。通過違法犯罪的員工講解自身犯罪經歷,發揮“現身說法”的真實性、震懾力,告戒員工要遵紀守法、按章辦事、明辨是非、秉公執法、廉潔自率,“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

4.提高會計領導人員的道德水準。《會計法》明確規定,單位負責人應對企業的會計工作負責,應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應對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會計人員在本單位領導的具體領導下進行會計職業活動,單位領導的道德水平、道德修養直接影響會計人員的道德水平發揮。要深入開展理論學習教育,切實解決好會計領導人員的權利觀、地位觀、利益觀。把反腐倡廉與開展黨風廉正建設結合在一起,使會計領導人員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

5.加強法制教育。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建立和日臻完善,依法、合規經營已成為銀行發展的基本條件。銀行會計人員要認真學習國家的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規,自覺遵守《會計法》、《商業銀行法》、《擔保法》、《票據法》和相關規章、法規制度,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的關系。通過新聞媒體曝光的的重大案件和系統內查處的典型案件,開展法制教育和警示教育,我們在講效益、講競爭、講原則的同時,也要講道德、講法制、講貢獻。在廣大干部職工中開展艱苦奮斗、職業道德教育,開展法紀教育,使會計人員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對那些職業道德水平不高、自率性不強的會計人員,用法律的手段約束、制約其不道德行為。

(三)加強會計內控制度建設

隨著經濟全球化、金融一體化的推進,以及外資銀行進入國內,同業競爭日益激烈,中國銀行業能否接受挑戰,全面提高內控水平,將決定其在競爭中的成敗。根據巴塞爾委員會的要求,為有效評估和管理操作風險,銀行需要建立專門的內部控制來增加自身的經營安全和穩健保障。會計內控制度是會計工作健康、穩健發展的指引,會計內控制度的完善與否,執行情況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銀行資產的安全和完整,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銀行經營目標的實現。會計部門應建立健全以會計檢查、會計監督、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管理、會計機構和人員等級管理、會計工作考核為內容的會計管理體系,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監督。加強會計內控制度建設可以從如下方面抓起:

1.健全會計組織機構,配備合理、適當的會計人員。會計組織機構的設計要與銀行的業務類型和規模相適應;會計內部分工要明確具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會計人員選定要符合要求,合理確定人員數量,創造良好的控制環境。

2.加強會計規章制度、操作流程的建設。會計部門應根據《會計法》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制定相應的銀行會計基本規定、核算制度和操作規程,健全崗位責任制,保證“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責,辦事有標準,工作有檢查”。

3.建立授權制度,跟蹤授權管理執行結果。銀行會計部位的授權主要有:大額現金、轉帳授權;開銷戶授權;自制憑證授權;錯帳沖正授權;內部劃帳授權等。依法辦事、按章操作,會計人員應了解自己的職責權限,在授權范圍內開展會計職業活動。

4.內部稽核和審計制度。通過建立內部稽核每旬、每月通報制度,把稽核與內部控制相結合,通過每日稽核對差錯率較高的網點點名通報批評,同時把憑證稽核差錯與員工經營績效考核掛鉤,責任到人,對在工作中屢查屢犯的會計人員予以重點監控、重點防范;加強內部審計,通過專項審計、離崗審計等審計方式,檢查內控制度的執行情況,發揮審計的監督作用,將審計目標偏重于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效益“三性”審計轉向以經營審計為主。通過對內部控制系統的評價結果確定審計的重點、范圍和方法。發現問題要認真對待,嚴肅處理,決不能下不為例,姑息遷就。

5.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完善內控制度。樹立“制度至上”和“按典辦事”的經營理念,嚴格執行制度,“用正確的方法,辦正確的事情”。通過建立定期考核機制,設立會計人員違規行為積分卡,對違歸規人員進行跟蹤;通過建立責任追究制度、設立員工違規行為處罰辦法,堅強對會計人員監管。通過檢查實施,不斷完善會計內控制度,完善監督與糾正機制。

6.通過改進系統網絡及系統自動控制程序,輔助內控制度的貫徹執行。建立電子化資金清算中心、柜面操作系統、現代化結算網絡,實現信息交流與反饋。規范會計人員操作規程,減少人工處理的任意性和靈活性,通過系統預警功能,實現會計處理的事前控制

銀行會計論文:中央銀行會計監管職能的強化路徑選擇

摘 要:在新的形勢下,中央銀行的會計應該擺脫單純內部會計束縛,要有監管的職能。本文對中央銀行如何發揮會計監管職能提出了五條建議。

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特別是我國加入WT0以后,對我國中央銀行會計監管職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銀行會計應當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擺脫單純內部核算會計的束縛,切實樹立會計監管的理念和思想。因此,本文擬對如何發揮中央銀行會計監管職能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一、央行會計監管的內容及作用

第一,對金融機構會計的內控制度監管。一是對金融機構的會計基礎體系做出評估,決定是否許可運行。中央銀行會計部門應當對金融機構的會計憑證制度、財務記載與核對制度、會計核算系統的設計是否科學等方面的內容做出全面審查和評價,看其是否滿足防范會計風險的需要。二是對金融機構內部控制狀況進行實時監控,監督金融機構會計是否執行了會計審慎性原則和合規性原則,指導和促進金融機構改進和加強會計內部控制管理,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第二,對金融機構會計核算質量的監管。當前,有些金融機構受利益驅動,經營思想出現偏差,會計工作行政化,違背會計核算原則,造假賬現象時有發生。這種行為嚴重妨礙了人們對金融機構經營活動真實與否的判斷,破壞了會計核算的基礎,使國家進行宏觀經濟決策失去了可靠的依據,甚至造成失誤。因此中央銀行把金融機構提供的會計信息是否真實、準確、完整作為會計監管的內容是十分必要的。具體包括金融資本金核算是否真實、管理是否嚴格;存款準備金以及金融機構存、放、匯的數據是否準確,經營利潤反映是否真實等內容,以此保證央行會計部門掌握最全面、最系統、最權威的監管資料。

第三,對金融機構支付結算制度執行情況進行監管。結算紀律的監督管理主要包括賬戶管理規定的執行情況,即各金融機構是否存在未經中央銀行審批,擅自為企業開立賬戶或擴大賬戶的使用范圍的現象;票據的簽發、使用和受理是否嚴格遵循《票據法》和《支付結算辦法》的規定;各類舉報情況的調查和處理以及聯行匯差資金的監管等。

第四,加強對地方性金融機構的會計監督和指導。目前,商業性金融機構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集中反映在地方性金融機構無會計主管機構,會計核算組織雜亂無序,非規范性、隨意性較大。因此,人民銀行會計部門應在各自轄區內,幫助地方性金融機構根據統一會計制度,選擇和設計符合本企業具體情況的會計核算形式和具體的財務管理制度,并監督指導其實施,以此規范其經營行為,確保地方性金融機構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運行模式健康發展。

二、加強央行會計監管職能的幾點想法

一是要轉變觀念,重視會計監管。要改變過去那種會計部門只要賬平表對就行的想法,樹立會計部門身兼兩職的觀念,既要堅持和發揚會計“三鐵”精神,確保會計核算質量,又要履行會計監管職能。對待會計監管工作,要改變只重視結算紀律監管的片面認識,充分全面地發揮會計監管職能。使會計監管融入金融監管范圍,成為金融監管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二是制定完善金融會計法規體系,統一會計監管標準。當前,要加強和完善會計法規的建設,盡快出臺會計監管的有關制度辦法,明確金融機構所享有的權利、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要盡快修訂完善金融業統一的會計制度,統一規范會計科目,統一銀行賬號的編制方法,統一報表編報格式,做到內容規范、歸類明確。明確金融機構業務穩健處理的會計政策、有問題貸款的計息政策、計提風險準備金的政策等,使中央銀行會計監管能夠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便捷高效,樹立央行監管權威。

三是要正確處理會計監管與其他部門監管的關系。一方面要正確處理會計監管與中央銀行其他監管的關系。會計部門的監管,主要是對金融機構的會計業務是否按合規性、真實性和審慎性原則實施的監督管理,是專業性的業務監管;而其他部門的監管主要是對金融機構的市場準入、退出及經營合規性等方面的監管,是綜合性的全面監管。因此,會計在實施監管職能時,既要加強與其他監管部門的聯系和溝通,又要準確把握會計監管的特點,避免各部門監管效果相互抵消或重復勞動,以提高人民銀行整體監管效能。另一方面,要正確處理會計監管與財政審計監督的關系。隨著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等社會中介機構的日漸成熟和完善,借助這些中介機構對金融機構的會計業務進行檢查監督,也是中央銀行會計監管的一種方式。

四是會計監管要與加強金融服務相結合。人民銀行會計部門擔負著對金融機構會計監管和提供會計服務的雙重職責,會計監管不能獨立于會計服務職能。一方面,中央銀行會計部門實施監管職能,查處違規行為,對被查處對象來說是實施監管職能,但卻為整個金融系統創造了一個公平高效的經營環境,對其他金融機構和客戶而言則是一種行政服務。另一方面,中央銀行會計監管的大部分內容是對金融機構服務過程的監管,其監管職能也是在中央銀行為金融機構提供服務或金融機構為客戶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實現的,因此會計監管要與服務緊密結合。另外,在監管方式的選擇上,要通過調查、分析、現場指導以及柜面服務等多種形式,參與到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當中,提出好的建議,促使其提高經營業績,使商業銀行切身感受到人民銀行監管帶來的好處,消除其逆反心理,自覺地接受和配合人民銀行的監管。

五是監管形式要多樣化,特別要注重運用科技手段,提高監管質量和效率。人民銀行會計部門在實施會計監管時,要結合實際情況,拓寬監管思路,使監管方式多樣化,針對不同的監管內容采用不同的監管手段,如對會計核算制度可采用事前審批的方法,而對結算紀律的檢查也不能只局限于現場檢查,大量的工作還是日常柜面監督,對金融機構準備金及財政性存款繳存情況的監管則可以通過加強對金融機構報表的審查來實現。要加強中央銀行會計監管系統建設,充分利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手段,借助于先進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和暢通的通訊網絡,加快研制開發會計監管軟件,建立一套科學、有效、完備的會計監管系統,設立計算機信息數據庫,進行數據整理計算和分析。通過將中央銀行會計部門的非現場監管系統與金融機構會計業務處理系統聯網,實現系統的信息共享。

銀行會計論文:淺談我國商業銀行會計改革目標和發展趨勢

【摘要】筆者就當前我國商業銀行會計改革目標和發展趨勢進行探討。重點分析了我國商業銀行及其會計制度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指出商業銀行只有進行會計改革,盡快完成與國際趨同,才能在國際金融界立于不敗之地。

在市場經濟國家的金融體制中,商業銀行是金融組織體系的主體。所謂商業銀行,是以金融資產和負債為經營對象,以利潤最大化或股東收益最大化為主要目標,提供多樣化服務的綜合信用中介機構。它以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辦理匯兌結算為主要業務,并以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為主要經營原則。在整個金融體系中,它是惟一能夠接受活期存款的銀行,通過發放貸款,創造存款貨幣,從而具有信用創造的功能。現代商業銀行的業務經營活動,范圍極廣,最能全面反映銀行的基本特征。過去,我國的四大專業銀行身兼政策性銀行和商業性銀行的雙重職能,既辦理政策性信貸業務,又辦理商業性信貸業務,結果是:一身兩任,職能不清,業務界限不清,風險責任不明,使國有專業銀行難以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資金自求平衡、自擔風險、自我約束及自我發展,難以辦成真正的商業銀行。會計改革是我國商業銀行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我國政府提出銀行業的開發時間表而顯得極為緊迫。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序是“先農村,后城市;先企業,后銀行。”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整體戰略規劃在二十多年的改革歷程中,尚未得到清晰的描繪,但細枝末節的具體改革每天都在國有商業銀行中進行。只是不曾顯現出明確的戰略目標或戰略走勢。20世紀90年代以后,歷史讓我們走到了一個必須審時度勢地看待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戰略選擇的時刻,我們必須從大處著眼來分析局勢,酌定戰略,除舊布新。

一、我國商業銀行存在的問題

(一)產權制度存在缺陷

1.出資人缺位與越位并存。由于國有商業銀行是國家獨資銀行,就像眾多的國有企業一樣,沒有人來代表出資人對其行使決策權和監督權。雖然國務院對國有商業銀行派有監事會,但一方面由于與其自身利益沒有直接關聯,難以實行真正有效的監督,形成出資人缺位;另一方面,由于是國家獨資銀行,各級政府特別是一些地方政府借此干預國有商業銀行的正常經營活動,造成出資人越位,使國有商業銀行政企不分,承擔了大量政策性金融業務。這是形成國有商業銀行大量不良資產的重要原因。

2.股權結構不合理,法人治理不規范。由于國家是國有商業銀行的惟一股東,無法建立真正意義上的董事會和監事會。國有商業銀行實際上集股東權、監督權和經營權于一身,沒有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形成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者之間的制衡機制。這種沒有制衡機制的治理結構是不規范的,其后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二)經營管理明顯滯后

1.資本金不足。根據年報統計,2002年末,除中國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達到8.15%外,其他3家銀行都在7%以下。而且超過一半的資本金被占用在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上。隨著近年來特別是去年以來資產的快速增長,國有商業銀行資本金不足的問題更加突出。

2.不良貸款比率過高。根據年報統計,2002年末,按照貸款質量五級分類方法,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總額為21371.58億元,不良貸款比率高達25.39%,其中:中國農業銀行最高,為36.63%;中國建設銀行最低,為15.17%。

3.呆賬準備金嚴重不足。根據年報統計,2002年末,國有商業銀行的呆賬準備金余額為1547.83億元,占全部貸款余額的比率為1.84%,其中:中國銀行最高,為5.20%;中國工商銀行最低,只有0.45%。相對于巨額的不良貸款而言,國有商業銀行的呆賬準備金可謂杯水車薪。

4.經營效益低。從賬面上看,近幾年國有商業銀行都是盈利。但是,如果按貸款風險足額提取呆賬準備金,足額提取定期存款應付利息,足額消化表內應收利息掛賬,則實際財務成果都是虧損,甚至是巨額虧損。國有商業銀行這種虛盈實虧的狀況,與國際上業績優良商業銀行1.5%以上的資產收益率水平相比較,差距是很大的。

5.勞動效率低。主要是分支機構龐大,管理層次多,人員多且素質較低;經營管理費用高。

6.內部控制乏力。主要表現在,缺乏有效的風險控制和激勵約束機制,服務質量比較低,存在較大的道德風險,違規違法行為和金融犯罪案件仍然較多。

商業銀行的上述問題,既是國民經濟深層次矛盾的反映,也是內部管理長期積弊的表現。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因素;既有政策原因,也有主觀因素;既有經濟體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政府管理體制的影響。

二、我國商業銀行會計改革的目標

(一)通過商業銀行會計改革,建立完善穩鍵的會計制度,為金融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革和綜合改革奠定基礎。作為中國商業銀行,就是要改進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達到產權清晰、權責分明、科學管理,建立法人治理結構,進行股份制改革。

(二)提高會計的信息質量,增強會計披露的透明度,防范金融風險。

(三)適應WTO的要求,使國有商業銀行會計標準為國際化標準,便于國外投資者更好地了解我國商業銀行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和發展潛力等,更便于我國銀行業在國際資本市場籌集資金。

三、我國商業銀行會計的發展趨勢

(一)銀行業的會計標準與國際會計標準應該趨同。但我國商業銀行所執行的會計標準與國際會計準則是不一致的。這種不一致,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和維護公平、公正的金融競爭環境很不利。因此,必須將國際通行的會計標準全面引入我國商業銀行,擯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上市銀行、非上市股份制商業銀行之間會計標準的差異性,促進我國商業銀行更快、更好地發展。

在會計國際化標準建設方面,應重點抓好以下幾點:第一,注重資產質量。嚴格按照資產的定義,合理確認和計量商業銀行的各類資產價值,確保資產價值真實可靠,提高資產質量。特別是商業銀行應當根據貸款對象的財務和經營管理情況,以及貸款的逾期期限等因素,分析其風險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借鑒國際通行的做法和巴塞爾協議的規定,及時、足額計提貸款呆賬準備,科學計算資本充足率。

第二,借鑒國際會計慣例,對發生或有損失可能性較大的或有事項,應在表內確認和計量或有損失和預計負債,并充分披露各種擔保業務、貸款承諾、銀行承兌匯票以及各種衍生金融工具等或有事項。

第三,按照商業銀行股份制要求和巴塞爾協議的規定,科學核算所有者權益,為商業銀行評估資本充足率程度,籌集與充實資本,提供有效的會計信息。

第四,按照國際會計慣例和謹慎性原則,確認利息收入原則。按發放的貸款到期(含展期,下同)90天及90天以上尚未收回的,應計利息,停止計入當期利息收入,應納入表外核算;已計提的利息收入,在貸款到期90天后仍未收回的,或應收利息逾期90天后仍未收回的,沖減原已計入損益的利息收入,轉作表外核算。表外核算的應計利息,在實際收到時確認為收款期的利息收入。

第五,全面引入“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不應當僅僅按照它們的法律形式作為會計核算的依據。

第六,對國內尚未發生而國際銀行比較規范成型的銀行業務,全面引入國際會計標準和國際慣例來規范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核算和管理。

(二)會計要大集中。適應統一法人管理體制的會計大集中是未來我國商業銀行會計發展的重要趨勢。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會計信息的傳輸與交換連接方式、速度等方面發生了質的變化。我國商業銀行統一法人管理體制要求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會計報表生成與會計檔案管理能夠同步在系統內的總、分支機構中得到迅速反映和管理,手工核算與紙介質記錄將逐步為電子和電子信息取代,銀行與銀行、銀行與客戶之間的交易及其資金清算信息能夠通過電子信息方式即刻完成;銀行不同分支機構之間的會計和支付信息通過網絡傳輸,銀行的不同分支機構被聯為一體,形成銀行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業務管理系統。這一會計信息系統能為銀行投資者、債權人、管理部門和監管當局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因此,中國商業銀行統一法人體制會計模式發展的必然結果就是要集中會計核算、集中事后監督、集中編制會計報表、集中會計檔案保管,并按照“物質上集中,邏輯上分期控制,資金上集中清算”的方式統一資金清算。

(三)管理會計的應用。長期以來,中國商業銀行重信貸指標,輕內部管理;重數量增長,輕質量增長,信息系統落后,成本資料和分析手段欠缺,成本費用觀念淡薄,忽視成本、效益的恰當配備。在面向市場,走向市場的背景下,全面引進和運用解析過去、控制現在和規劃未來的管理會計成為未來我國商業銀行會計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四)會計核算和管理手段現代化。未來中國商業銀行會計核算和管理手段的現代化主要表現在:1.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如數據庫技術在會計信息的采集、處理、儲存和會計內控的運用,網絡技術在支付結算、網絡銀行、手機銀行的運用,計算機通訊技術在會計信息的傳輸、電話銀行、自助銀行的運用,多媒體技術在電子回單箱、各種自助銀行業務的運用等。2.人工智能技術在會計內控中的全面運用。3.業務摘要顯示、打印“漢字化”。4.縮微膠片、光盤縮微等縮微技術在會計檔案中的運用。5.會計檔案電子介質化趨勢。隨著新技術的廣泛應用,CD盤、MO盤、磁帶和磁盤等無紙化介質將成為主要的有效的會計檔案。

綜上所述,我國商業銀行市場化改革的力度在不斷加大,但商業銀行會計改革卻嚴重滯后,因此,為了進一步使我國商業銀行適應國際化市場,商業銀行會計改革已刻不容緩。

銀行會計論文:淺談銀行會計風險防范的研究與分析

[論文關鍵詞]銀行會計 會計風險 風險防范 會計風險防范 銀行會計風險

[論文摘要]在市場經濟加快發展的條件下,銀行業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日益突出。特別是銀行風險問題,受到業內高度重視。如何化解和防范銀行風險成為當前銀行管理活動中一個十分迫切而又重要的內容。

一、引言

銀行會計制度是規范銀行會計行為的準則。會計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執行不力就會發生會計風險。目前各家銀行管理者普遍把工作重點放在了抓營銷、清陳欠上,一些銀行管理層對會計風險防范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忽視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制度缺陷造成社會上不法分子和個別會計人員有機可乘。已有的各項會計規章制度不能有效落實,則會留下了一定的風險隱患。主要表現為:一是會計人員安全防范意識淡薄。“印、押、證”做不到三分管,保管聯行印章、密押人員臨時離柜不上鎖,換崗不詳細交接等。二是有關人員把關不嚴,票據不折角驗印,日常核算中漏蓋、錯蓋印章的現象較多。三是操作規程不規范。一些領導和會計經辦人員不熟悉近幾年新頒布的會計結算法規,對一些業務只憑老印象辦理。四是會計核算不規范。各家銀行普遍存在下列現象:票據大小寫金額不符,憑證、賬號、戶名、金額隨意改動,印鑒缺損,銀行印章不齊全,現金支票、轉帳支票漏蓋騎縫章,轉訖章、現金收(付)訖章、業務專用章等不按規定使用,會計科目使用不正確,存在亂用會計科目現象,利息計算不準確,多收、少收、漏收利息現象時有發生,濫用銀行內部憑證,不按規定用途和程序審查批準。

會計風險由內外兩方面的因素構成。外部風險主要表現在金融詐騙、政策性虧損給銀行造成的損失;內部風險由會計主體主觀和客觀因素引發。

二、強化會計電算化系統風險控制

電算化內部控制制度,應結合電算化會計系統的特點建立內控制度。采用電算化會計處理以后,銀行各個管理部門越來越依賴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所產生的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而這些記錄和報表的準確性及可靠性取決于內部控制功能的強弱。銀行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潛在的控制問題比手工會計信息系統更多,更為復雜,其技術性也要求更高。于是,不可避免地會帶來一些新的風險,如系統文件不可讀,易于被篡改和毀壞,如果編程錯誤,則會造成錯誤的重復性和連續性,更有可能產生舞弊和犯罪行為等。由于會計電算化系統所產生的會計信息日益增多,沒有健全的內部控制,很難保證銀行會計信息的收集、傳遞和處理能夠及時、準確,更談不上有效地利用這些信息來安排各項經營活動。要提高銀行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可靠性,必須針對銀行會計電算化的特點,從電算化系統的研制開發與維護、職責分離、系統鑒定、應用環境、操作、數據輸入、輸出、系統安全、硬件與系統軟件控制等多方面研究銀行會計電算化系統內部控制措施。由于各行情況不一,內控制度不可能完全一樣,但在目前條件下,為了指導各行建立完善的、恰當的內部控制,加強銀行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安全可靠性,人民銀行總行應制定一個統一的會計電算化內控制度作為指導,各行可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進行補充。建立一套適合自身會計電算化系統的管理和控制制度。做到“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據可查、凡事有人監督”,防范銀行會計電算化帶來的會計風險。

三、建立金融風險補償制度

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為對付日益加劇的金融風險,除了加強對金融機構的內部控制以外,普遍采取了國際上比較流行的外部措施建立金融風險保險制度。結合金融業的實際,應對資本充足率及經營管理水平較高的金融企業實行低保險,以促進改善經營管理。從發展眼光看,金融企業投保可以使客戶增強對銀行的信任感,是加快業務發展的有效措施。金融會計風險的補償機制,可先將一些風險大的業務項目參加投保,例如對儲蓄所工作人員和出納人員的人身安全險,現金收付安全險,票據支付結算險,聯行往來等風險。還可采用由金融企業自己提取風險準備金的補償機制,但須取得財政部門核定的提取項目和費率,允許列入成本。

四、提高會計隊伍的素質

金融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有賴于一支政治素質好、業務素質硬、管理水平高的會計隊伍。為此,(1)必須對會計人員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造就一支精通各項規章和有章必循、執章必嚴、敬業勤業的會計隊伍。(2)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會計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育,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短時間、針對性強的崗位培訓,達到熟練地掌握各項業務技能。(3)要選好各級會計主管人員,會計主管不僅要政治素質好,精通會計業務,還要有較強組織能力,善于用人,調動會計人員的積極性,最重要的是要堅持原則,以身作則,以自己的優良品質去影響會計群體。(4)對會計要害崗位的人選應嚴格把關,經常考核,不僅要注意其八小時內的表現,還要了解八小時以外的情況,如發現生活異常,參與賭博等不良行為,經教育無效,要調離要害崗位。

與此同時,加快與國外銀行的學習、交流,以借鑒和引進國外銀行先進的管理思想和制度,加快與國際慣例的接軌,不斷提高管理效率。外資銀行的全方位進入所帶來的示范效應,為我們加快管理創新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有助于我們積極引進優秀人才,徹底打破內部分配關系中存在的平均主義,貫徹責權利相結合、按勞取酬的原則,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五、提高認識,處理好業務發展和防范風險的關系

擴大業務規模,增強資金實力,是銀行的發展方向。但發展要建立在穩健的基礎上,要注意風險的防范。從農行的效益上講,不僅存、貸款、結算業務、中間業務創造效益,防范會計風險實際也是效益實現的保障。因為會計風險的存在,是造成資金損失的基礎,而有效地防范了會計風險,就相當于創造了相對效益。在發展業務,增設營業網點時,不僅要考慮業務收入和人員成本的關系,而且要考慮投資成本。這樣,就可撤并那些高險低效的網點,加大集約化經營的步子,推動財會力量的加強,有效地加大會計防范風險的力度。

六、總結

總之,財會人員一定要把好“財會關”,管好“錢”,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恪守“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賬”的行為準則,敢于堅持原則,實事求是,向黨和人民負責,堅決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和權益,不斷完善財會制度,努力提高財會水平,控制銀行會計風險,將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為銀行各項業務穩健發展保駕護航。

銀行會計論文:上市銀行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摘要]我國上市銀行會計信息披露存在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不能保證上市銀行真實地反映其會計信息及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不規范、不統一等問題。因此應采取加強會計制度特別是銀行業會計制度的建設,加強社會中介機構對上市銀行會計信息披露的評價,健全金融法律法規,加強對信息披露的監管,完善上市銀行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制度等措施,以確保上市銀行會計信息披露真實可靠。

[關鍵詞]上市銀行;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一、上市銀行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目前,國內上市銀行的會計信息披露工作已形成了初步的規范框架,基本做到了信息披露真實、有效。但從上市銀行信息披露規范的要求看,上市銀行會計信息披露工作仍然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當前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尚不能完全保證上市銀行會計信息的質量。2000年以來,隨著銀行上市步伐的加速,財政部和人民銀行相繼并實施了一系列規范金融企業的會計核算和信息披露的會計制度和規則。客觀地講,這一系列制度和規則的實施,提高了我國金融類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縮小了與國際會計準則和慣例的差距,但存在需認真對待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現行的會計制度不能準確反映比一般工商企業復雜的商業銀行的常規貸款以外的風險及風險準備。按我國目前的會計制度,商業銀行在信用證方面的風險、表外擔保業務的風險、抵押品方面的風險、銀行金融機構相互拆借的風險、銀行承兌匯票方面的風險等,難以在財務報告中充分反映和披露。同時,目前銀行對這些方面的風險所計提的準備也很不充分。第二,上市銀行雙重審計問題。2000年11月14日,中國證監會首次了金融企業上市信息披露特別規定,即金融類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必須接受境內外會計師事務所的雙重審計。雙重審計制度的實施,不但有利于促進上市銀行會計標準與國際會計標準的接軌,也有助于國外投資者了解我國商業銀行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等信息,便于商業銀行融入國際資本市場。但由于采用的會計標準不盡相同,上市銀行境內外的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存在一定差異。這些差異的存在容易使投資者在判斷標準上產生混亂,以致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另外,與其它上市公司相比,雙重審計制度也增加了上市銀行的經濟負擔。

2.上市銀行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少上市公司不是把信息披露看成是一種應該承擔的義務和股東應該具有的權利,而是把信息披露看成是一種額外的負擔,因而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處于一種被動應付的局面。這主要表現為公司對應披露的信息不作全面的披露,而是采取避重就輕的做法,故意夸大和隱瞞部分事實,誤導投資者,有的公司甚至對一些重大事件不予披露。

3.上市銀行信息披露不規范、不統一。由于當前有關銀行業務的新制度出臺較多,銀行在消化政策時需要一定時間,因此在執行上出現了一些滯后。如2001年年度報告中,有的銀行在境內外審計差異調節表中表述國內會計準則采用收付實現制核算,對逾期拆放金融性公司債權不計提準備金或對拆放同業及金融性公司的準備金計提納入貸款呆賬準備中核算,對應收利息提取壞賬準備等等,都不符合現行制度規定。另外,各銀行對披露的一些銀行業指標的含義和計算口徑均未作具體說明,使投資者無法理解。

4.上市銀行信息披露的商業秘密和金融安全問題。按照中國人民銀行2002年的《商業銀行信息披露暫行辦法》的規定,上市銀行應進行全面、充分的會計信息披露。我國上市銀行的行業信息披露基本上是借鑒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監管指標體系,從而存在一定的不足。上市銀行的信息披露側重于維護投資者的知情權,它應有別于中央銀行側重于保護存款人利益和維護金融安全所要求的信息采集。中央銀行提取的監管信息中,有一部分可能涉及到上市銀行的商業秘密甚至是國家的金融安全問題。從維護上市銀行和國家利益出發,它是不適合向市場作公開披露的。例如,中長期貸款比例、境外資金運用比例、國際商業借款比例等。

二、提高上市銀行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對策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規范上市銀行的會計信息披露,提高上市銀行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第一,加強會計制度建設,完善信息披露規則。實踐證明,會計制度不完善,財務報表就無法反映真實的財務狀況。因此,健全的會計制度有利于保證銀行編制出客觀的、具有可比性的財務報表,以確保會計信息的質量。另外,從開放經濟的角度來看,上市銀行會計信息披露不僅要符合國內的會計制度,還要符合國際上通用的上市銀行信息披露的要求;除了要披露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外,還要重點披露銀行信貸資產質量狀況、不良資產的處置和承擔方式;同時還要更徹底地披露發行人情況、企業內控機制建立健全情況、與主要業務風險有關的指標及其變化情況、表外業務、敏感會計科目運用和變化情況、資本充足率、資產的流動性等。

第二,加快銀行業會計準則的建設進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規范會計政策選擇行為的基礎。而制定銀行會計準則是建立銀行業會計信息披露制度重要的基礎工作。由于商業銀行的行業特殊性,銀行業會計準則的制定工作可以考慮由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以及其他商業銀行人士共同參與,廣泛征求銀行財會工作人員的意見。在制定會計準則時,必須充分考慮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的要求,從而使會計信息能夠全面反映銀行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對于會計政策和會計方法的選擇,要體現銀行業高負債的特點,對風險披露要認真研究每一種金融工具內在的風險,要合理和充分地運用審慎的會計原則,真實、全面地反映銀行經營中潛在的風險。同時,還要正確處理好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之間的關系,將準則的指導性和一貫性與制度的政策性和約束性有機結合起來。

第三,加強對信息披露的監督檢查,提高公司違規成本。信息披露違規行為之所以層出不窮、屢禁不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監管機制體系的不完善導致違規行為被監管者發現的可能性較小。同時,違規行為即便被發現其違規成本也比較小。從政府監管來看,目前,證監會監管的重心過分集中在股票發行、上市的審批方面,對二級市場監督力度不大,從而給上市公司造假行為以可乘之機;從市場監管來看,一些中介機構缺乏職業道德,為牟取利益不惜為上市公司出具的虛假財務報告提供虛假證明。因此,財政部、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等有關部門應加強協調,盡快統一、完善和出臺有關金融法規和實施細則,以法制手段保障金融數據的真實性;銀監會應改進以往監管工作偏向市場準入而對市場退出方面監管不足的現象。在開展現場監管和非現場監管工作中,把真實性檢查作為一個重點,嚴格檢查核實金融機構貸款質量和重要財務數據,督促金融機構穩健合法經營;提高對信息披露違規行為查處的概率并加大對違規者的處罰力度,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違規者的違規期望收益。

第四,逐步建立上市銀行的單一審計制度。上市銀行財務報告審計應從境內外雙重審計逐漸向單一審計過渡。為此,須著眼于兩點:第一,進一步加快上市銀行會計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的步伐;第二,提高境內會計師事務所職業判斷水平和嚴格職業道德規范。這樣,上市銀行的財務報告審計業務便可只由境內一家會計事務所來實施。

第五,完善上市銀行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提高會計信息透明度。法人治理結構的不完善是阻礙上市銀行提高會計信息透明度的重要原因之一。為提高會計信息的透明度,增強會計信息的可信度,首先要建立合理的股權結構,改變一股獨大的局面。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建立合理的股權結構,分散控股股東的股權,可以解決中小股東與控股股東利益不對稱的現狀,有效地均衡信息分布。同時,建立健全獨立董事制度,增強董事會內部的制約機制,以此有效地監督公司對外信息披露情況。

第六,建立和完善銀行內部控制制度。金融數據失真與金融機構自身內部控制水平不高密切相關。為確保金融數據的真實性,必須全面提高上市銀行內部控制水平,強化制度執行和對主要負責人的監管、處罰力度,堅決杜絕人為的虛報、瞞報行為。同時,上市銀行還應該在建立健全具有獨立性和權威性的內部稽核審計機制的基礎上,引入外部市場監督力量,從內外兩個方面推動銀行內部控制機制的完善和風險防范能力的提高,真正使內部控制制度成為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保證。

第七,正確處理信息強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的關系。中央銀行應要求商業銀行按《商業銀行信息披露暫行辦法》進行信息披露,同時也要鼓勵商業銀行在自愿的基礎上披露更多的信息。強制披露和全面披露對于促進資本市場有效性、減少因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內幕交易和信息誤導、維護投資者利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要慎重行事,因為商業銀行信息有其特殊性,信息披露處理不當甚至會危及國家的金融安全。因此,對商業銀行信息披露應本著強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相結合的原則,除了必須披露的內容外,給銀行留有自愿披露的余地。在現階段應側重披露總量指標,對資本充足率、資本構成、風險管理等關鍵信息公開披露,對銀行風險指標謹慎披露,以向監管當局披露為主,適度公開披露。

銀行會計論文:關于建立完善銀行會計內控制度的思考

摘 要:銀行會計是銀行業從事經營活動的基礎,它貫穿于防范金融風險的全過程,近年來金融業之所以不斷出現會計信息失真和案件現象,是其內控制度上的缺陷所致。要夯實銀行經營活動安全運營的基礎就必須加強銀行會計系統的風險防范,維護健康的會計秩序。

關鍵詞:建立 完善 銀行 會計 內控制度

一、銀行會計風險的主要表現形式

1.會計核算中存在的風險。銀行會計的核算是對銀行經濟活動的確認、計算和報告的過程,是按照金融機構會計制度的要求和統一規范的操作程序,真實、完整、及時地反映會計數據。然而,在市場經濟運行機制不完善和法制法規不健全的環境下,應用權責發生制來確認收入和費用已導致銀行機構財務核算虛收實支問題日益嚴重;在委托關系下,由于所有者與經營者的利益不一致,而導致銀行利用會計操縱、扭曲會計信息以維護和擴大自己的利益的現象時有發生。

2.會計操作中存在的風險。銀行會計是建立于嚴格的專業運行機制和統一規范的操作程序進行工作的,會計崗位是以分工明確、職責分明為原則。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受行為動機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會計人員為了迎合銀行管理者的利益,往往選擇對管理者有利而對其他契約人不利的會計方法,甚至可以任意歪曲、篡改會計數據,提供虛假的信息等。

3.會計監督中存在的風險。銀行會計的監督是對日常會計憑證、賬表、賬冊等進行審核,對業務經營活動的合理性、合法性、合規性進行監督。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監督機制不完備、監督手段不完善、人員配備不到位等原因,會計部門的監督作用沒能做到及時到位,檢查力度不夠,相對弱化了會計的基本職責,加大了產生風險的可能性。

4.人員管理中存在的風險。銀行業這幾年發展迅速,各種新業務、新辦法、新手段不斷出現,對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有些會計人員自身業務素質不高、操作行為不規范、工作責任心不強等,導致了原始憑證不真實、不合法、不完整,記賬憑證填制不規范;賬證、賬實、賬表不相符;不按規定設置、使用會計科目和會計賬薄;會計政策、會計處理方法前后不一致等。

二、建立銀行會計內控制度應遵循的原則

為建立一套完備的銀行會計內控制度,就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真實性原則。會計核算的目的在于為經營者提供有助于經營決策的信息,披露銀行經營中取得的業績和存在的問題,會計信息的失真,將影響經營決策的正確性,會計核算必須根據要素齊全、真實無誤的會計憑證收付款項、登記賬簿,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的記錄必須經過換人復核,達到賬賬、賬表、賬據、賬實、賬款、內外賬六相符,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2.規范化原則。規則化原則就是要按照會計準則、金融業會計制度的具體規定進行會計核算,規范處理各種會計業務,提供真實、全面、準確的有用信息。銀行會計處理方法及程序應遵循一致性原則,并建立統一的會計行為規范、會計指標體系、會計計算方法,從而使會計信息不僅能為管理者的決策提供依據,同時也符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需要。

3.謹慎性原則。謹慎性也稱穩健性原則,即所謂“寧肯預計可能發生的損失,而不預計可能發生的收益”的穩健態度。在會計核算中必須對收入、費用和損失的確認持謹慎態度,合理估計可能發生的損失和費用。按照“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的規定,對貸款資產的損失預提貸款呆賬準備金;對應收利息的壞賬數額預提壞賬損失;對銀行固定資產做到保值和增值及更新換代提取固定資產和折舊等,通過這些方法來構筑會計內部規避經營風險的堤防。

4.監督性原則。銀行會計部門通過對會計處理的全過程進行監督,檢查會計資料的合法性、合規性、合理性,保證銀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使銀行的經營層能及時發現經營中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以便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堵塞漏洞,形成一道內控的安全保障機制。

5.授權授信原則。通過對會計處理過程實行逐級授權、分級審批的原則,使各崗位人員在各種職責范圍內開展工作,行使職權,從而達到相互牽制、相互制約,達到會計核算安全穩健運行的要求。

三、建立完善銀行會計內控機制體系的對策

健全完善的銀行會計內控體系應包括三個相對獨立的控制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在一線會計核算全過程中融入具有相互牽制、相互制約作用的制度,建立雙人、雙職、雙責為基礎,以“防”為主的監控防線;第二個層次,是設立事后監督,對會計部門各個崗位、各項業務進行日常性、周期性的檢查,建立以“堵”為主的監控防線;第三個層次,是以現有的審計稽核、紀檢監察部門為基礎,對會計部門實施內部最后控制,建立有效的以“查”為主的監控防線。對此,必須采取如下對策:

1.加強崗位內部控制機制建設,實現崗位間的監督制約。按照責任分離、相互制約的原則建立會計崗位責任制,堅持現金與有價單證保管與賬務記錄相分離、重要空白憑證保管與使用相分離、賬務收支審批與會計核算相分離、呆賬準備金的確認與銷核相分離、賬務處理與后續稽核相分離的準則,按照會計制度、業務性質和合理負擔的要求設置記賬、復核、事后監督等崗位,明確每個崗位的職責和權限,并相互制衡,嚴禁會計人員一人從事兩個以上重要崗位的工作和越崗越權處理業務,一切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

2.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強化安全保障機制。它包含三層意思:一是會計人員處理業務必須依據事前授權分責的權限行事;二是對一般業務或直接接觸客戶的業務,均要經過復核,重要業務必須實行雙簽有效的“四眼”原則,禁止一個人獨立處理業務的全過程;三是對于不相容職務必須進行分離。

3.狠抓內部崗位責任的落實。建立會計內部控制負責制,主管會計的副行長向行長負責,應定期檢查會計工作;會計主管對主管行長負責,具體組織和管理各項會計工作,監督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處理重要會計事項,定期抽要會計業務,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定期向主管行長匯報工作,但不參與具體事務;一般會計人員對會計主管負責,執行各項會計制度和操作規程,履行所承擔職責;下級行對上級行負責,并接受總機構的監督和指導。

4.切實加強會計的隊伍建設。一是要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堅決克服思想政治工作是組織、宣傳部門的事,與己無關的思想,牢牢把思想政治工作抓在手上;二是要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加強對會計人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三是要深入持久地開展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思想品德;四是要切實加強會計人員的自我修養,從思想上筑起防范道德風險的鋼鐵長城;五是出臺會計崗位風險金制度,實行獎勵與處罰機制有機結合,對責任大、易出差錯的崗位應建立不同等級的風險金,充分調動會計人員增強監督意識的自覺性、主動性及照章辦事的自覺性。

5.加快完善我國的金融會計法規制度。它包含以下含義:一是法規制度要配套,要銜接一致;二是法規制度的制定應盡量適應會計環境的變化,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預見性;三是提高會計制假風險和制假成本,切實加大處罰力度,讓制假者望而卻步;四是保證會計核算與監督的獨立性,隨著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引入銀行系統,為保證會計核算與監督的獨立性提供了物質基礎,會計核算將是高效的,而會計委派制的實施,又為會計監督提供了組織保障。

銀行會計論文:銀行會計科目設置的缺陷及改革思路

會計科目是會計核算的一種基本方法,是按照會計要素的具體構成進行科學分類而確立的會計核算項目。會計科目設置的科學與否,直接影響到經濟活動側重點的反映和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建設銀行會計科目設置是建設銀行會計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和規范建設銀行會計核算的必要前提,是進行財務、會計分析的基礎。科學地設置會計科目直接影響到建設銀行會計核算和財務分析的質量和效果。

一、建設銀行會計科目設置現狀

建設銀行現行的會計科目是1993年根據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明確專業銀行要轉換經營機制,實現企業化經營,逐步做到自主經營,自我發展,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完善,自我約束方針的管理要求而設置的。此后,伴隨著建設銀行業務的不斷開拓,會計科目的設置進行了多次修改。建設銀行現有會計科目分設為兩大類:

(一)表內科目:反映建設銀行會計要素實際增減變化的會計科目。按科目性質分為4種,分別為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損益類科目;按業務內容分為13種,主要為財政性存款、企業存款、儲蓄存款、證券及投資、信貸資金貸款、債券及貸款、政府投資基金及貸款、委托基金及貸款、現金及金融機構往來、業務、其他資金、所有者權益、損益等。

(二)表外科目:不反映建設銀行會計要素實際增減變化,而僅用于反映各項登記備查事項以及或有資產、或有負債的會計科目,如國庫券收款單、開行貸款、銀行承兌匯票等科目。

以上兩大類會計科目由總行統一規定設置一級科目。各省、市、自治區分行根據實際情況,在不違背總行統一原則下增設二級會計科目,但在上報總行時,須并入統一規定的科目內。到目前為止,共設有一級會計科目246個。其中表內科目219個,表外科目27個。

二、現行建設銀行會計科目存在的問題

(一)適應不了向商業銀行轉軌的需要

建設銀行原有的會計科目基本上是在計劃經濟模式下,按自身業務特點,即財政撥、貸款資金,負責國家基本建設資金的管理等特色而設置的。1993年以后隨著金融體制改革,專業銀行逐步向商業銀行轉軌,四大專業銀行傳統業務界限被打破,業務互相滲透,建行財政資金業務也逐漸失去優勢。為適應從財政職能向存款貨幣銀行職能轉換的變革,建設銀行會計科目也作了相應的修改。而且隨著向商業銀行轉軌的深入,新業務不斷開拓和發展,建設銀行會計科目增減變化次數也隨之增多。但就目前的執行情況來看,仍無法全面反映市場經濟形勢下建設銀行經濟行為的深刻變化。主要表現為不同業務會計科目自成體系,缺乏統一性、系統性,有的甚至存在漏洞,如“內部往來”科目等,利用其在途時間差,搞繞規模貸款,無形中增加不少會計核算上的風險。

(二)適應不了中央銀行實施銀行監管的需要

中央銀行為更好地實現職能轉換,對銀行業務實施有效監管,近期已制定了新的統一銀行會計科目,使各商業銀行共同性質的業務,在不同銀行中會計科目代號、名稱、核算內容等做到一致,以統一評價尺度;同時也有利于規范銀行業會計核算,避免違規經營和便于中央銀行監管信息的歸集和分析。建設銀行現行的會計科目帶有很濃的計劃經濟色彩,提供原始的核算信息可利用率低,其主要表現在現行科目核算內容與人民銀行新的統一銀行會計科目的口徑不一致,如統一銀行會計科目的貸款類業務按長、中、短期劃分。而建設銀行貸款類會計科目則不分長、中、短,而按貸款類別或部門劃分。每季向人民銀行提供相關統計報表時,柜臺一線會計人員則要按原始憑證和賬簿另行加工整理后方可上報。造成原始信息資源的巨大浪費,也給違規經營、調賬調表的行為以可乘之機,難以適應中央銀行現行監管的需要。

(三)適應不了金融國際化發展趨勢的需要

我國加入WTO在即,建設銀行海外業務不斷發展,海外分行紛紛設立。截止1999年底,建設銀行在香港、新加坡、德國已有三家海外分行,在漢城、紐約、東京開設了代表處,行含分行已有1000多個。建設銀行與外資企業、國外商業銀行以及國際金融組織業務往來與合作日益頻繁,會計核算國際化已成為建設銀行會計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要求。而會計科目是會計核算的總括反映,是會計語言的基本詞匯,會計核算國際化首先要求會計科目要適應國際化的要求。建設銀行現行的會計科目和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會計報表在國際金融交往中不易為人所理解和接受,有礙于國際間的信息交流。如建設銀行現行會計科目設置中,不論是否為本行資產負債業務,全部納入表內核算,具體表現為“委托類”業務。對于此類業務,從根本上說不屬于建設銀行本身的資產負債業務,僅屬于表外業務或備忘性質業務的核算。由于科目設置上的不合理,降低了由此產生的資產、負債信息的可信度,造成外行難于看懂的情況,削弱了資產負債表信息的可用性。因此,有必要借鑒國際慣例和通用原則,結合我國及建設銀行的實情,制定出一套科學、規范、完整、統一的,分類合理又很適用的會計科目,以促進建設銀行業務全面發展,加速其業務發展的國際化進程。

(四)適應不了經營管理的需要

隨著建設銀行向商業銀行轉軌的不斷深化,新業務的不斷拓展,相應的會計制度、會計科目相伴產生。由于政出多門,使得會計科目核算的內容顯得雜亂。同一性質的業務在不同會計制度中,所使用的科目名稱不同,科目代號不同。如同為下級行存上級行款項,人民幣科目為×××系統內存放“,而外匯科目為”××××轄內行活期外匯存放“。而有的是同一種會計科目名稱,在不同行核算內容不一致。如”其他應收款“,A行除按制度核算正常內容外,還任意擴大其核算內容,如基建款掛賬、繞規模貸款等。最終全行合并的會計報表則很難真實反映經營業務的全貌,更談不上為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因此,亟待科學設置全行統一的會計科目,并嚴格界定其核算范圍。

(五)適應不了統一電算化管理的需要

建設銀行會計電算化從內部管理角度出發,在橫向上要求本、外幣會計,對公、對私、房貸、信用卡等實施統一的電算化軟件。會計柜臺實施綜合柜員制,資金清算、會計統計報表等一條龍的大會計管理形式;在縱向上要求統一機型、統一會計核算應用軟件,實現建設銀行系統全國或全區大聯網。目前,建設銀行內部會計核算應用軟件分別有:對公會計、對私儲蓄會計、外匯會計、房貸會計、信用卡會計等。由于每套應用軟件所依據的會計制度不同、會計科目代號不同、電算化范圍不同、數據集中的程度也就不同,為實施統一的電算化管理帶來極大不便。

(六)適應不了現代化信息系統的要求

現代化的信息系統,必須能夠有效地監測經濟組織各項管理規定和控制措施的執行情況,是防范和化解風險的重要基礎和手段。而建設銀行現行會計科目設置所構成的信息系統,由于其會計核算無法準確、詳細地提供信貸資產分行業的資料;不能及時提供各項資產、負債期限的分布和配比情況;不能全面提供某客戶在本行的整體交易情況。風險管理信息的可加工性能差,就無法滿足管理上復雜多變的需要,適應不了現代化信息系統的要求。

三、建設銀行會計科目改革的思路

改革建設銀行會計科目設置,應遵循《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會計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會計準則。從建設銀行業務發展目標出發,充分體現一級法人的原則,同時要充分借鑒國際慣例和國外商業銀行通用做法,充分考慮我國中央銀行設置的“統一銀行會計科目”的要求,制定建設銀行會計科目。具體思路應該是:

(一)調整會計科目的結構和分類

會計科目可由原來分設兩大類改為分設三大類,即表內科目、表外科目和備忘科目。

表內科目:可按會計要素劃分為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損益類科目。主要根據資金流向,核算建設銀行的主營業務和其他相關業務,同時也核算與建設銀行自身資產、負債有關的各種經濟活動。

表外科目:主要核算建設銀行日益發展的各種或有資產、或有負債業務。這些業務是以銀行自身的信譽對外承諾,在資金流動前并不構成建設銀行真正的資產或負債,但卻具有一定的風險,例如建設銀行開出的各種擔保書,不可撤銷信用證等。

備忘科目:核算的內容主要是那些不構成建設銀行自身的資產或負債的各類業務,以及僅用于登記備忘事項的科目。如:開行貸款利息、政府投資等委托業務,可從原表內核算轉入備忘科目核算。又如“國庫券收款單”、“重要空白憑證”等一些登記事項,原來在表外核算的,也可一并轉入備忘科目核算。這樣可簡化表內科目核算,使表內科目能真實反映建設銀行資產負債的真實情況。

(二)本外幣兼容

建設銀行要發展成為現代化商業銀行,其會計科目不僅要全面反映人民幣業務,如對公、對私、房貸、信用卡等業務,而且要反映外幣業務。應將本外幣業務納入同一套會計科目中,以體現建設銀行所經營金融業務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本、外幣業務按幣別不同,采用分賬制核算原則,不同幣種業務通過“外匯買賣”科目來調整各幣種間的賬務平衡關系。

(三)遵循流動性原則,將現有存款類科目名稱重新定義

根據管理和統計的需要,存款類科目應體現不同所有制主體形式,不同的存款期限,按流動性強弱對會計科目進行排列,以準確反映各項資金來龍去脈及流動情況。

(四)根據資產、負債結構對應和風險控制原則,對現有貸款科目名稱進行重新定義

(1)貸款應根據資金流向,分為短、中、長期貸款,與負債結構對應。對短期貸款可按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的標準行業設置會計科目,以反映短期貸款行業投向,滿足統計需要;對中、長期貸款,因風險性大應按貸款用途劃分,體現會計的重要性原則。

(2)貸款類會計科目要較多地考慮風險性的要求,在深入考察各項貸款風險度的情況下,正確區分正常貸款和不良貸款。對不良貸款除設置“逾期貸款”外,還應增設“呆滯貸款”、“呆賬貸款”,以重點關注此類資產風險狀況,充分反映建設銀行資產的風險程度。

(3)對其他具有貸款屬性且交易量大的業務,要專門設置相應貸款科目。如:建設銀行信用卡業務發展迅速,通過信用卡進行消費、提現結算已深入人心,而由此引起信用卡透支金額、筆數也日益增加。為具體、真實地反映這一業務開展情況,應將信用卡透支貸款從“其他貸款”科目中分離出來,增設相應的科目進行核算、管理,增強對該業務管理的透明度。

(五)增設資產負債共同類科目

為適應電算化業務發展,以利于通存通兌等相關業務的開展,便于上下級行、兄弟行之間,銀行內部資金往來的清算,有必要增設資產、負債共同類科目。如:“資金清算往賬”、“資金清算來賬”、“內部往賬”、“內部來賬”、“本行代他行通存通兌款項”、“他行代本行通存通兌款項”、“結售匯平盤資金清算往來”、“外匯買賣”等科目。這樣可加強對這些業務的管理和細化,及時清算往來資金,減少亂用會計科目進行違規經營的可能性。同時也可減少“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的壓力。對規范、限制該科目使用,及時清理應收應付款項、防止會計核算風險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六)適用中間業務發展需要,增設相應會計科目

資產業務、負債業務、中間業務是現代商業銀行的三大支柱業務。建設銀行在向商業銀行轉軌的十幾年間,業務發展的重點主要在傳統的資產、負債業務領域,這從原來的會計科目設置中就可看出。隨著存、貸款利差的一再縮小,我國商業銀行已真正進入微利經營時期。僅靠傳統的存、貸款業務來實現商業銀行的效益目標的空間較為有限,而業務多元化是當前商業銀行發展的趨勢,中間業務作為新利潤增長點,必將成為建設銀行業務重點發展的方向。而建設銀行會計科目設置也必須順應這種發展趨勢,在損益類科目設置中將中間業務收入與支出從原“手續費收入”、“手續費支出”科目中分離出來。按業務種類設置“中間業務收入”、“中間業務支出”等會計科目,嚴格各種中間業務收支的會計核算,以精確反映各項中間業務發展狀況,準確評價和指導中間業務發展。

(七)會計科目要適度超前建設

銀行會計科目設置要相對穩定,不能朝令夕改。不僅要反映當前業務內容,還要考慮對一些當前尚未開辦,但客戶需求且在可預見的將來有開辦可能的新業務,適當超前設置會計科目,如“協定存款”等。避免以往每開辦一項新業務,為滿足核算需要,新臨時加一塊“補丁”,或臨時找一相關會計科目一并核算,造成部分會計科目核算內容臃腫的局面。總之,會計改革是銀行改革的基礎。會計科目設置的科學、合理與否,不僅關系到會計核算的科學化、規范化問題,而且關系到建設銀行向商業銀行轉軌能否深化和順利實現的關健。因此,盡快改革建設銀行會計科目已勢在必行。

銀行會計論文:試論外匯銀行會計的若干特殊處理方法

銀行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銀行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的、系統的、綜合的反映、監督、分析和參與決策的過程。外匯銀行是以經營外匯業務為主的金融機構,與本國貨幣比較,外匯業務有它的復雜性和特殊性。筆者根據長期來在外匯銀行會計方面的實踐和理論研究,就外匯業務與本幣業務的區別、外匯銀行會計的若干特殊處理方法及有關注意事項作一介紹。

一、外匯業務與本幣業務的區別

外匯業務與本幣業務的區別,并不僅僅是幣種的區別。從業務操作上來看:外匯業務有匯與鈔的區別,有現匯與期匯的區別,而本幣則沒有;外匯業務是多幣種、多帳戶的業務,其帳戶與本幣的不同之處在于,各商業銀行的人民幣帳戶在中央銀行,而外匯的帳戶則在國外的商業銀行,并且同一幣種往往不止一個帳戶,甚至一個幣種在不同的國家都可有帳戶;目前,人民幣資金的管理基本上是簡單的頭寸管理,至多在單一的國內拆借市場上做些拆借業務,而外匯業務的資金管理,完全是一種經營性管理,面對的是國際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人民幣的清算主要是系統內的應收應付的聯行清算,外幣資金的清算則是借助于帳戶行的實收實付的清算;本幣業務的授信,主要考慮企業的經營風險,而外幣業務的授信,除了考慮企業的經營風險外,還要考慮利率、匯率風險,國際政治、經濟風險,行風險等。

二、原幣記帳法

由于外匯銀行經營各種外匯業務,必然涉及各種外國貸幣和本國貨幣。各國的貨幣單位、貨幣價值或匯率不同且匯率經常在變化,因此,會計人員在處理帳務時,為了將外幣和本幣同時表現在帳上并使借貸雙方保持恒等,據以計算經營成果、編制會計報表,以全面、正確反映外匯銀行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就必須采用科學的外幣記帳方法。現代外匯銀行已成為國際間資金劃撥清算的結算中心,擁有數量眾多的客戶,涉及多幣種、多種類的結算方式。因此,外幣記帳方法均采用以各種貨幣為記帳單位、對本幣和各種外幣各設置一套帳簿的原幣記帳法。當外匯業務發生時,對有人民幣外匯匯率的外幣,都直接以原幣為記帳單位,從填制憑證、登記帳簿到編制報表都直接按原幣核算,且每一種外幣都各自成為一套帳務系統,各自有一套會計帳簿和會計報表,以全面反映各種貨幣資金增減變動情況。

三、外匯買賣

使用原幣記帳法時,為了使實際收付的本幣與外幣這兩種不同單位、不同價值的貨幣得以平衡起見,須設置特定的原幣“外匯買賣”科目和本幣“外匯買賣”科目作為橋梁,分別與原幣有關科目和按當日該外幣匯率折合的實際收付人民幣現金或相當科目對轉。當買入外幣時,以外幣為記帳單位記入(外幣)“外匯買賣”帳戶的貸方及其相應的外幣會計科目借方;同時以人民幣為記帳單位,以相應的人民幣金額記入(人民幣)“外匯買賣”帳戶的借方及其相應的人民幣會計科目貸方。賣出外幣時,記帳科目與以上相同,但借貸方向相反。

如果某種外幣的買入大于賣出,其“外匯買賣”科目為貸方余額,俗稱“多頭”;反之,買入小于賣出,其“外匯買賣”科目為借方余額,俗稱“空頭”。當某種外幣對人民幣匯率呈上升趨勢,對銀行來說,外幣“多頭”有利,“空頭”將遭損失;相反,若匯率呈下降趨勢,則“空頭”有利,“多頭”有損。因此,外匯銀行的會計人員必須密切關注“外匯買賣”帳上各種外幣帳戶的余缺情況,以便在遇到外匯匯率急劇變動時,采取必要措施,避免遭受損失。

外匯銀行年度會計決算時,各種外幣“外匯買賣”科目的外幣金額按決算匯率折算為本幣金額,然后將它與人民幣“外匯買賣”科目余額(可視作外幣金額的成本)進行比較,將其差額轉入損益帳戶。

四、虛增的資產

以上對特定設置的“外匯買賣”科目作了一些論述,它屬于哪一類性質的科目?一般認為該科目在資產負債表中的余額,既能反映在資產方,也能反映在負債方,它具有資產負債雙重性質,因此主張歸屬于資產負債共同類。在外匯銀行的會計實踐中,也明文規定該科目為資產負債共同類科目。

要確定“外匯買賣”科目是什么性質,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資產?什么是負債?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發表的“財務會計概念公告第6號”對資產和負債所作的定義為:

“資產是可能的未來經濟利益,它是特定個體(entity)從已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所取得的或加以控制的。”

“負債是將來可能要放棄的經濟利益,它是特定個體由于已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將來要向其他個體轉交資產或提供勞務的現有義務。”

從以上兩則權威性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理解把會計科目劃分為資產類、負債類和資產負債共同類這種分類方法是基于財產、人欠、我欠的經濟角度來分類的。那么“外匯買賣”科目應該屬于哪一類性質的科目?不能因為它在資產負債表中能分別反映資產和負債余額就認為是資產負債共同類性質的科目,而應該從上述財產、人欠和我欠的經濟角度來分析它的實質,然后確定它的性質。“外匯買賣”科目性質不同于它所類似的資產負債共同類科目,如有關聯行往來科目、同業往來科目、國外行往來科目以及活存透支科目等。這些科目在資產負債表上的余額,有時反映在借方,有時反映在貸方;有的則同時反映借貸方余額,是確確實實反映銀行對各科目下企業、單位或個人的人欠與我欠的經濟關系,因此屬于資產負債共同類科目,無疑是正確的。但“外匯買賣”科目則不然,試舉下例說明:以人民幣買入100美元,當日美元外匯匯率為USD100=CNY830,按原幣記帳法應作如下分錄:

借:現金一美元戶USD100

貸:外匯買賣一美元戶USD100

借:外匯買賣一人民幣戶CNY830

貸:現金一人民幣戶CNY830

上述分錄中:(借)“外匯買賣”并不是反映它本身資產的增加或是負債的減少,它所反映的是它的對應科目(貸)“現金”人民幣戶科目資產的減少;同樣,(貸)“外匯買賣”也并不是反映它本身資產的減少或是負債的增加,而是反映它的對應科目(借)“現金”美元戶科目資產的增加。由此可知,“外匯買賣”科目本身既不是資產,也不是負債。從經濟角度看,它的金額增減,并不表示財產、人欠、我欠,而是反映它所對應的資產、負債科目金額的增減變化。因此“外匯買賣”科目外幣帳戶貸方余額并不表示外幣負債,相反,而是表示外幣資產多于外幣負債,所說的外幣多頭就是這個意思。同樣,“外匯買賣”科目外幣帳戶借方余額并不表示外幣資產,而是表示外幣負債多于外幣資產,稱之為外幣空頭。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外匯買賣”科目本身既不屬于資產性質,也不屬于負債性質,而是一個虛擬性質的科目,它僅僅起本外幣轉帳中平衡借貸關系的作用。

五、作出謹慎的選擇

“外匯買賣”作為外匯銀行會計經常使用的一個科目,的確給會計人員帶來了很多方便,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這個虛擬性質的、特殊的科目在編制會計報表時也須做特殊的處理。筆者認為“外匯買賣”科目既不屬于資產性質,也不屬于負債性質,因此在編制會計報表時要扣除該科目余額。假設某外資銀行由于業務性質及經營管理的需要,其美元“外匯買賣”借方余額為500萬美元,若在編制會計報表時不扣除該科目余額,外匯資產就會多出500萬美元,若按當時匯率折算,約合人民幣4,150萬元,這個巨大數額的資產顯然是虛增的,是不存在的。

要編制一張不包括“外匯買賣”科目余額的會計報表,須分多個步驟進行。以下是筆者的一些具體做法。

1、編制各幣種以原幣別為單位的試算平衡表;

2、按照確定的匯率將各種外幣試算平衡表上各科目金額折合成本幣并逐一合并,對有多個幣種的“外匯買賣”科自若借貸方方向不一致的,應取其軋差數填列;

3、依照我國政府對外資銀行的非現場監管政策要求,外資銀行須將人民幣業務數據、外匯業務數據分列填報,這種報表編制方式雖然無法將“外匯買賣”科目余額扣除,但在上報的文字分析材料中應對此進行說明;

4、外資銀行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對外公布的資產

負債表是一張將本外幣合并的報表,以反映銀行的整個資產負債情況,合并以后的資產負債表不包括“外匯買賣”科目余額。

在上文談到,各種外幣“外匯買賣”科目的外幣金額按決算匯率折算為本幣金額,然后將它與人民幣“外匯買賣”科目余額進行比較,將其差額轉入損益帳戶。進一步說,外幣“外匯買賣”科目金額折算為本幣后與人民幣“外匯買賣”科目余額是相等的,且在不同的方向,因此同時去掉后不會影響資產負債表的平衡關系。

美國商業銀行會計管理的主要特點及啟示

會計是商業銀行業務運作的基礎性平臺,良好的會計管理系統對于商業銀行的高效、穩健經營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擬分析美國商業銀行會計管理的主要特點及其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啟示。

一、美國商業銀行會計管理的主要特點

(一)會計管理集權化程度較高,會計機構布局側重于總行

會計管理涉及商業銀行前中后臺的業務運行,會計管理的模式與商業銀行的經營特點密切相關。

目前,美國主要的商業銀行大都采取“大總行、大部門、小分行”的經營模式,大量業務、特別是高端的投行咨詢業務、資金托管業務、大型企業集團服務等均集中于總行的各相關部門完成。商業銀行的分行雖然很多,但主要是營銷中心企業和個人客戶,職能相對單一。這種經營模式的形成主要是出于提高效率、控制風險、降低成本的需要。在各個分行,其職能重合率較高,如按“塊塊管理”的業務運行模式來進行操作,一方面分散了全行有限的專業力量,另一方面,加大了全行的成本支出。而按產品線、業務線由總行各個部門來進行“條條式管理”,可以節約成本,也更有效率。這種經營模式決定了美國商業銀行的會計管理具有集權化程度高,機構布局側重于總行的特點。

以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紐約銀行為例,其各個領域的業務主要集中于總行及總行直屬機構。只有中小企業業務、個人業務由總行和分行共同完成。與之相應,紐約銀行的會計管理機構設置高度集權,布局側重于總行。該行在總行設有龐大的財務會計部,其下又劃分了多個二級部。

紐約銀行總行財務會計部完成了全行主要的會計管理工作,而在各國內分行與海外分行,由于其主要任務是營銷客戶和確保本分行的經營合法且與總行的經營目標一致,相關的會計信息的產生與管理主要通過計算機自動完成,只有很少的專職會計管理人員。

(二)會計業務的處理集約化程度高,主要業務均通過后臺處理中心完成

后臺處理中心的設置是專業化管理的重要表現,它可以充分利用資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強化風險控制。近20年來,現代信息技術在美國的商業銀行得到了大規模的應用,各商業銀行普遍采用超大型計算機和商業智能等技術來處理跨空間、跨部門、跨產品的數據集成問題,這使高度集中的后臺業務處理中心的建立成為一種潮流。在美國的主要商業銀行,總行可以通過計算機系統和網絡,將全球范圍內所有客戶資料信息、單據審查、賬務處理等后臺工作集中完成,專業人員進行24小時的集中處理。分行不再分散進行電腦系統的開發和建設,分行的前臺部門的主要職能是營銷客戶,而不是業務處理。總行不僅將全行的業務處理集中完成,還可以通過將后臺業務處理中心選擇建在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地區,在提高業務運作效率的同時,大大降低運作成本。

仍以紐約銀行為例。該行將各個業務領域的所有操作性的職能分離出來,通過設置專門的后臺業務操作中心,實現一般業務操作和處置的集約化管理。該中心于1988年由紐約市的紐約分行總部,搬遷到遠離紐約市的一個小城Utica,此中心由此就稱作“Utica Operations Center”(優特卡業務操作中心)。Utica在安全和環境方面都要優于紐約市區,而且人力成本較低,僅此在成本費用方面就為紐約銀行節約大筆開支。

(三)高度發達、細致全面的內部管理會計體系

美國商業銀行經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凡是競爭力強、利潤高的銀行都有自己的核心業務和領域。按照美國國會1999年通過的《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美國的商業銀行幾乎可以從事任何金融性服務,但幾年下來,發展最快的商業銀行并不是在所有的領域全面出擊的所謂“全能型”銀行,而是那些根據自身的特點,不斷強化自己的核心業務和核心產品的銀行。

與核心產品與業務戰略相對應,美國商業銀行在資源安排、機構設置、業務流程、風險控制等方面均緊緊圍繞自己的核心業務和核心產品進行布局。這就需要有一套強有力的、能夠客觀公正地進行業績評價,為經營管理決策提供信息支持并提高銀行成本控制的能力的管理會計體系。

在美國的商業銀行中,管理會計體系的主要職能是協助銀行實現對各個層面的客戶、產品、業務部門的收入、成本和效益分析和計算,使管理層能及時掌握哪些產品、哪些部門以及哪些客戶是能夠為銀行帶來收益的,收益的大小是多少;哪些產品、部門是虧損的,虧損的程度有多高。據此,管理層可以科學地作出有關核心產品或業務的擴張、維持、收縮或退出的決策。

在紐約銀行的財務會計部中,專門有一個管理會計部門,其主要任務就是定期考核各產品和各部門的收益和成本支出情況,該部門提供的管理會計信息是紐約銀行確定自己的核心業務與產品的重要依據。除了對核心業務與產品進行深入細致的成本收益核算,美國商業銀行中的管理會計部門還要參與經營目標的制訂、經營方案的決策、計劃預算的編制、預算的執行情況分析等經營活動,從而把成本的控制納入日常的管理過程,并使業績的評價可以更加客觀和公正,以更好地處理內部利益關系。

(四)規范而精煉的對外財務會計報告體系

美國的商業銀行每個月要向美聯儲和其他監管機構報告合并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另外,凡是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的銀行,每個季度,要公開披露其合并資產負債表、合并損益表及其他會計報表。

合并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主要由商業銀行本部、各子公司與海外分行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合并而成。由于信息技術的應用,在美國的商業銀行中,對外會計報表的編制主要集中在總行,并不需要很多的人力。例如,紐約銀行財務會計部的會計部門下分四個組:財務報告組,負責全行會計報表的匯總和分析(這種分析工作主要集中于各種比率分析,如資產回報率、成本收益比等);國際會計組,主要負責收集海外分行與子公司的會計報告,匯總后交給財務報告組;成本計算組,主要負責全行成本的計算與分攤;會計制度組,主要負責根據監管部門和職業會計準則的要求,制定全行會計核算的主要原則。

耐人深思的是,美國的商業銀行在國內的各分支經營機構大多沒有單獨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這些經營性分支機構所形成的只是一種統計性的報表。其統計的主要內容有五個指標:本行的個人客戶及公司客戶存款額、本行對個人客戶及公司客戶的貸款額、本行的中間業務收費額。這些指標實際就是對分行進行考核的主要標準。對美國的商業銀行來說,在現代信息技術高度發達與聯網的情況下,分支經營機構實際上只不過是分布在不同區域的業務延伸柜臺,對他們來說,單項的業務考核指標比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要有意義得多。只有很高級別的大區分行和總行才編制對外報告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

二、美國商業銀行會計管理給我國商業銀行的啟示

(一)強化管理會計,使會計部門的主要職能與全行的發展戰略相一致

對我國商業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而言,在今后相當一個時期的改革目標是通過綜合改革,轉換經營模式和增長方式,實現以效益為中心的可持續增長。效益型增長主要是通過優化收入結構和風險成本管理來實現,而不是主要依賴于擴張貸款、增加利差收入來實現,效益型增長意味著要依靠產品、技術和服務的創新來適應市場和開發新的發展空間。

為盡早建立我國商業銀行效益型增長模式,應強化對各部門、各產品的效益核算,在現行的財務會計體系以外,應另外建立一套管理會計體系。該套體系主要是滿足于銀行內部的管理需要而不是銀行外部使用者的需要,其數據來源為主機集成數據,而不一定非要是總賬與會計科目。

(二)加快業務中心建設,提高商業銀行會計業務處理的集約化程度

會計業務是商業銀行各項經濟活動的基礎,具有業務量大、專業性強的特點。要按照集約高效的原則,再造和優化業務流程,通過建立后臺業務處理中心提高各行會計處理的集約化水平。

建立后臺業務中心意味著再造業務處理流程,科學組織前、后臺的業務布局,將各種非柜面業務以及需通過柜面但無須即時辦理的業務(如托收承付)、操作風險較高的業務(如各種信用證的審單業務)逐步納入后臺會計業務處理中心,不斷充實業務處理中心的職能。這樣,一方面不斷提高業務處理的集約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改變目前各行會計操作風險點多面廣、難以監控的現象,提高商業銀行的風險防范能力。

(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科技,形成自上而下的會計信息體系

近年來,我國銀行業在技術領域進行了大量的基礎建設,建設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圍繞著“數據大集中”這條主線進行的。目前,在國內銀行業,工商銀行的數據系統已經集中到了北京和上海,并很快實現全行一個數據中心。與此同時,其他商業銀行的數據系統也正在從分布式架構改造為集中式架構。

盡管我國商業銀行集中式的數據系統正在形成,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各行會計業務信息自上而下產生的機制仍未形成,管理數據仍然分割,無法實現各部門的共享。隨著數據中心的建立,各行的業務數據和信息資源也將高度集中,因此,有必要改變傳統的按部門、分專業“自下而上”層層上報匯總、編制各種會計信息報表的模式,而代之以自上而下的會計信息集中形成機制。各行會計信息報告部門的職能不應是信息的匯總和傳送,而應逐步將主要精力放在數據的集中處理和分析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 全部露出来毛走秀福利视频| 综合三区后入内射国产馆| 内射爽无广熟女亚洲|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图图等你 |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 国产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熟妇人妻中文字幕| 狠狠色噜噜狠狠亚洲av|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 日韩精品国产另类专区| 西西人体444www高清大胆|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丰满岳乱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 成人无码a级毛片免费|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国产亚av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激情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久无码| 人人爽人人爱| 2020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疯狂做受xxxx高潮欧美日本| 手机看片久久国产永久免费|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裸体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大地资源高清在线视频播放| 日本高清h色视频在线观看| 五月婷婷俺也去开心| 久久69国产精品久久69软件 | 少妇系列之白嫩人妻|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里番本子纯肉侵犯肉全彩无码|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