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測繪專業論文

測繪專業論文

時間:2022-04-19 05:47: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測繪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測繪專業論文

測繪專業論文:測繪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

一、測繪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意義高等院

校本科教育要求學生不僅具備扎實基礎知識,對工科生還要求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以及一定的創新能力,咸陽師范學院測繪工程專業是旅游與資源環境學院依托學院專業優勢,在地理信息系統和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基礎上,于2012年獲審批并新增開設的專業,該專業主要面向各種工程施工、鐵路、公路、橋梁、城市規劃、農業、林業、土地管理等行業,培養大地測量、攝影測量和遙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統等方向的優秀的工程技術及工程管理人員。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基本建設的規模也相應擴大,作為工程建設排頭兵的測繪專業的作用也越來越大,測繪工程專業呈現良好的就業形勢,然而,作為一個新辦專業如何建立一個完善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提高學生實踐技能,更好地促進理論教學以及專業更好發展成為本研究的初衷。

二、測繪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特點

1、實踐教學內容所占課時比重大

以咸陽師范學院測繪工程專業為例,實踐教學在專業教學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如:工程測量學:理論(40學時),實踐(24學時)占37.5%;控制測量學:理論(36學時),實踐(20學時)占35.71%;GPS原理及應用:理論(42學時),實踐(14學時)占25%;習(2周);數字測圖軟件應用(2周);測繪程序設計實訓(2周)。

2、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重要環節

測繪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一般安排在理論課之后,一般以小組為實習單位進行,實踐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需要團結協作,完成的內容涉及儀器的對中、整平、觀測、讀數、記錄等外業工作及計算、檢核、繪圖等業內工作,這些環節既鍛煉了學生的儀器操作、觀測、計算、繪圖等方面的能力,也加深了學生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

3、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專業素質的重要環節

眾所周知,測繪行業屬于艱苦行業,專業特點決定了工作地點在野外,風餐露宿,披荊斬棘是對測繪人工作狀態的描繪,因此,在校期間,對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顯得至關重要,測繪專業實踐環節一般都安排在野外進行,而且基本都是在理論學習完成之后進行的,大多安排在學期的中后期,夏有酷暑,冬有嚴寒,加之外業條件有限,需要學生們客服各種困難,吃苦耐勞,錘煉意志,培養自己堅毅的品質,培養起測繪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優秀品質和專業精神,[2]為成為合格的測繪專業人員做準備。

三、測繪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的構建

實踐教學在測繪工程專業的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實踐教學課程體系設置的科學合理與否,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效果,根據我院教學實際,從實驗、實習及實訓三個環節著手,對實踐教學從內容、課時、地點、形式、能力要求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實踐,力求使實踐教學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滿足測繪用人單位的職業能力要求。

1、內外結合的實踐基地建設研究

針對測繪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實際,在原有校內實驗基地建設的基礎上,積極開發和建設校外實習基地,校內實驗基地主要針對課間的儀器操作進行,校外實習基地的建立滿足了地形測量、控制測量、形變監測以及各種工程測量的實踐教學需要,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創造了條件。

2、實訓性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積極探索和實踐“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方式,將測繪實習與測繪生產任務相結合開展實訓性教學模式,利用目前旅環院與相關測繪生產單位(如:陜西地礦局區域地質礦產研究院、西安天穹勘測公司等)建立的良好關系,開展“實習——生產”一體化的實訓教學模式,使學生通過參與測繪生產任務切實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中,在實踐中加深和鞏固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在實踐中鍛煉能力,培養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質。

3、測繪工程專業實踐技能教學模式研究

注重實踐教學的效果研究,在實踐教學中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老師教,學生照著做的模式”,在實踐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實驗(習)內容,在測繪實踐教學計劃中,針對項目內容,讓學生從踏勘、選點、技術設計書的編寫、觀測方案的制定做起,讓學生熟悉測繪工作的各個環節,針對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解決,開放性實踐內容的設置,培養了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滿足測繪單位對測繪人才的要求。具體地,在專業實踐能力培養中制定了涵蓋基本能力及操作、專業能力專項訓練及職業能力綜合實訓的課程體系,具體如下:(1)基本能力培養及操作訓練模塊包括:計算機操作,工程制圖與綜合,測繪程序編寫,測繪儀器操作。(2)專業能力專項實習模塊,包括:地形測量實習,控制測量實習,工程測量實習,數字測圖軟件應用實習;測繪程序設計實習(3)崗位綜合實訓模塊,包括:測繪工程頂崗生產實踐及畢業設計。通過“三位一體”的實踐課程培養體系,使本科生從各類測繪儀器的操作到各種測繪實踐內容有一個完整的訓練,加上嚴格的成績評定系統及開放的實驗條件,確保了實習的效果。同時,在實踐教學中積極安排并開展測繪實踐技能競賽等活動,包括測繪儀器操作比賽、測繪技能大賽等,通過這些競賽活動的開展,一方面讓學生樹立起競爭意識,另一方面,通過測繪技能競賽活動的開展達到對實踐技能的檢驗和提高,為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結束語

測繪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是學生能力提升的重要環節,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學生對測繪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將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實踐技能提高及專業素質的培養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通過本科階段的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切實提高自身的能力,適應社會的需求,為學生的就業提供有效地幫助,切實提高學生的競爭能力。

作者:趙敏寧 李青云 韓申山 廖世芳 單位:咸陽師范學院旅游與資源環境學院 長安大學地測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61363部隊

測繪專業論文:高校測繪類專業英語教學改革

一、高職院校測繪類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1.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職業教育

2014年,就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提出明確要求。2014年6月,國務院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這是我國教育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開啟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征程。

2.全球化趨勢日益顯著

隨著我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以及一帶一路下的國際技術交流合作進一步加深,國內外十分缺乏測繪類應用型專門人才。隨著科學技術的大力發展和全球經濟交流合作的日益增多,測繪工程已成為一門前沿學科,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現代企業要求測繪類專業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很快就能勝任。

3.測繪專業的工作需求

我國高職院校的測繪類專業都開設了大學英語這門基礎課程,有些還沒有開設測繪類英語專業課程。而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教學缺乏銜接。在測繪領域,一些進口的先進儀器設備僅僅配有英文說明書;高精度數據處理軟件也是全英文界面。所以,為了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測繪類專業英語的教學質量,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并與國際接軌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高職院校測繪類專業英語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二、高職院校測繪類專業英語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對測繪類專業英語課程重視不夠

一方面,高職院校學生生源多樣,英語水平層次不齊,英語基礎薄弱,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學習自主性不強。很多教師和學生片面認為畢業生主要從事技術性工作,英語沒什么用途,學好技術才是關鍵,學校不重視英語,英語課時開設少,大部分教師任意刪減教學內容,英語教學走過程,無法保障英語教學質量。[1]專業英語詞匯相對生僻復雜,大多數學生慢慢放棄學習專業英語。

2.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落后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教師在講授專業英語時都采用詞匯講解+課文翻譯的方式。教學過程過分強調專業詞匯的講授,忽略聽說讀寫能力、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英語應用文稿的閱讀能力。學生腦海里儲存了一些亂碼的單詞因子,學生不會說,知識不會用。

3.師資力量匱乏,教學水平薄弱

師資力量問題一直是影響高職院校發展的一個瓶頸,測繪類專業英語教學也不例外。大多高職院校測繪類英語教師畢業于英語專業,測繪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相對薄弱,教學中難免會影響專業教學效果。一部分專業課教師兼任測繪英語教學,英語水平有限,無法進行流暢的英語授課,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同時,高職院校對基礎學科教師進廠、進修、進企業進入生產一線、校企合作單位以及用人單位交流學習的機會很少,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專業英語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

4.教材內容陳舊,脫離生產實際

鑒于師資緊缺,有些院校測繪英語用基礎英語代替;有些院校測繪類專業英語教材與專業課的學習內容知識陳舊,脫離生產實際,嚴重滯后于最新的測繪技術和測繪知識,測繪術語也已過時,教材中使用的閱讀材料還停留在上個世紀。教材知識面狹窄,部分教材知識僅僅簡單涵蓋了工程測量方面,沒有擴展到整個測繪類(如土建工程、機械工程、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等)學科,這不利于開闊學生的專業視野。

三、高職院校測繪類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策略

1.重視測繪類專業英語教學,適當增加課時量

對于高職學生來說,目前的現狀是工作需要英語,升學考英語。高職教育不是終結教育。例如我院的測繪類專業學生,通過3+2人才培養模式,畢業后可以升入本科院校學習。我們應該加強英語學習,而不是放棄。

2.創新教學模式,革新教學方法

時代以變化引領潮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詞匯+翻譯的授課模式,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以職業能力里為導向。英語的教學與專業發展、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相結合,使高職英語教學在培育社會所需人才的基礎上,滿足學生就業需求。[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任務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為學生創設足夠多的語言交流與練習的情景與平臺。

3.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升教學效率

多媒體教學集圖、文、聲、形等多種信息與一體,在課堂教學時既能通過畫面刺激學生,使學生充分展開聽覺、視覺神經功能來強化知識,又能使課堂教學活動生動、活潑、有趣自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3]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的結合便能夠聽懂并逐步掌握測繪專業知識。

4.更新教學內容,選編校本教材

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和測繪類專業特點制定專業英語教學目標,組織專家組,選編校本教材。教材內容與測繪類專業知識緊密結合,順應時代潮流,貼近生產生活實際。

5.完善考核方式

建立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一方面加強重點專業詞匯、表達方式的測驗。另一方面注重原版的儀器說明書或軟件說明書閱讀測試。同時抽選日常話題進行口語測試。

四、結束語

為了培養高職院校測繪類學生的專業英語能力,提升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適應測繪技術的發展和全球化交流合作的需求,增強就業競爭力,我們一直在路上。

作者:王國龍 單位: 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測繪專業論文:專業認證背景下的測繪工程專業課程

1課程體系構建的背景

淮海工學院的辦學定位是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努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上手快,后勁足”的應用型復合性人才。2009年開始,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開始進入普及推廣階段。2012年測繪地理信息類專業認證開始試點,2013年與2014年分別有四所和五所學校通過認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測繪工程專業特點就是應用型學科。我校測繪工程專業有近30年的辦學歷史,自2000年開始本科辦學,2012年開始準備專業認證工作,對照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2012版)與測繪工程專業補充標準對課程體系的要求,對2010級培養方案進行修訂,由于認識的局限性,在課程體系方面還是存在一定問題。在學校統一組織的2012級與2014級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中,針對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重點參考了認證標準,對課程體系進行了優化與調整。2014年9月已經向有關管理部門遞交了認證申請。

2培養目標與畢業要求

2.1培養目標

在工程教育認證標準(2012版)中,培養目標的基本涵義是對該專業畢業生在畢業后5年左右能夠達到的職業和專業成就的總體描述。培養目標要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具體要求包括:①專業應該有公開的、符合學校定位的、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培養目標;②培養目標應包括學生畢業時的要求,還應能反映學生畢業后5年左右在社會與專業領域預期能夠取得的成就;③建立必要的制度定期評價培養目標的達成度,并定期對培養目標進行修訂。評價與修訂過程應該有行業或企業專家參與。基于學校2014級培養方案修改的原則,結合國際教育認證標準中的培養目標,制定了符合學校定位與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測繪工程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測繪地理信息工程方面的基礎理論與知識,掌握工程測量、地理信息工程、海洋測量等方面的技術,適應以3S技術為代表的現代地理空間信息技術發展,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在城市與工程建設等行業、部門從事測繪工程技術方面的設計、生產、管理等工作。逐步建立測繪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的評價標準體系,結合學校培養方案的修訂(一般2~4年),定期評價培養目標的達成度,對培養目標進行修訂,在評價與修訂過程中邀請企業專家參與。

2.2畢業生獲取知識與能力

在工程教育認證標準(2012版)中,畢業要求的基本涵義是對學生畢業時所應該掌握的知識和能力的具體描述,包括學生通過本專業學習所掌握的技能、知識和能力。具體要求是專業必須通過評價證明所培養的畢業生達到10個方面的要求。依據認證標準要求,為反映學生畢業后5年左右在社會與專業領域預期能夠取得的成就,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在培養方案中制定了對畢業生的基本要求,畢業生在校學習期間應獲得9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2.3學位授予標準

在2014級培養方案中對畢業生獲取學位做出了詳細規定,同時出臺了《淮海工學院授予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工作實施細則(2014版)》。畢業標準主要包括: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身體素質,符合學校規定的德育和體育標準,《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測試成績達到50分(含50)以上;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所有課程和環節,取得170學分;取得規定的第二課堂10個素質拓展學分。學生必須在規定的修業年限內取得大地測量員或工程測量員職業資格等級證書(由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局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組織考試)。符合淮海工學院學士學位授予條例規定,可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3課程體系的優化

3.1課程體系優化的背景

在認證標準中對課程體系提出了明確要求,課程設置應能支持培養目標的達成,課程體系設計應有企業或行業專家參與。課程體系主要包括:①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課程(不少于總學分的15%);②工程基礎類課程、專業基礎類課程與專業類課程(至少占總學分的30%);③工程實踐與畢業設計(論文)(至少占總學分的20%);④人文社會科學類通識教育課程(不少于總學分的15%)。同時在測繪工程專業補充標準中對課程體系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按照認證標準與測繪工程專業補充標準中對課程體系的要求,原培養方案中的課程體系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個別課程未開設、個別課程學分比例不夠等。依據學校對2014級培養方案修訂的原則意見,通過廣泛調研,并征求企業專家的意見,修訂了測繪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對課程體系進行了優化,體現了海洋測繪的特色。

3.2課程體系的構成

依據學校對培養方案的原則框架,結合工程認證對課程的要求,考慮到課程設置能夠支持培養目標的達成,同時聽取了企業專家的意見。

3.3課程體系結構

3.3.1通識教育平臺

此平臺是全校所有專業學生要獲取的學分的基礎平臺,包括公共基礎必修課程和素質與能力拓展選修課程二個模塊。在課程名稱后[A(B),C]格式中,A表示課程學分,B表示此課程中包括的社會實踐學分,C表示開課學期,C為1-4表示第1-4學期連續開設,C為空時表示機動開設。形勢與政策課程為2學分,不計入總學分。在公共基礎必修課程模塊中共設置了12門課程,共計40.5學分。其中形勢與政策2學分不計入統計,有5門課程是由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兩部分組成,社會實踐合計共占6學分,具體課程如表2所示。素質與能力拓展選修課程模塊中有三個部分,共計10學分。第一部分是一般性公共選修課程6學分,學生可選修人文、藝術、自然科學、衛生與心理健康等課程。學校有選修課程數據庫與相應管理辦法,每學期都開設,學生可依據興趣自由選擇。第二部分是素質拓展學分(A類:創新獎勵),第三部分是素質拓展學分(B類:社會實踐),學校出臺了《淮海工學院素質拓展學分認定實施辦法》對學分進行認定。

3.3.2大類教育平臺

此平臺包括自然科學類基礎課程、工程基礎類必修課程、專業基礎類必修課程三個模塊,課程學分與開課學期如表3所示。在自然科學類基礎課程模塊中共設置了7門課程,共計25學分,其中工程訓練是集中性實踐環節,地球科學概論為雙語課程。在工程基礎類必修課程模塊共計14.5學分,其中設置了5門課程。在專業基礎類必修課程中共設置了6門課程,共計18學分;課程設計1個,共計1學分;集中性實踐環節3個,共計8學分。

3.3.3專業教育平臺

此平臺包括專業主干必修課程與專業拓展選修課程二個模塊,課程學分與開課學期如表4所示。在專業必修課程模塊中共計44學分,其中設置了7門課程,共計18學分;集中性實踐環節6個,共計26學分。在專業拓展課程模塊中,共設置了27門課程,共53.5學分,學生選修19學分。其中提供了“地球科學概論”和“地球信息科學導論”二門雙語課程。

4結束語

為培養合格的國際工程教育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對照工程教育認證標準(2012版)的要求,針對2014級培養方案中的課程體系進行了優化,制定了測繪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提出了畢業生獲取知識和能力的基本要求,經過課程體系的調整使之符合認證標準的要求。依據認證標準,課程體系需要不斷持續改進,因此,在培養方案執行過程中應該不斷找問題,定期對課程體系進行優化。

作者:謝宏全 單位:淮海工學院

測繪專業論文:GPS工程測繪專業技術論文

隨著科學專業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由美國國防部建成的GPS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開始投入使用。這種導航系統主要通過測距和定時進行空間交會定點,并以此將實時、連續和高精度的三維坐標、速度及時間信息提供給世界各地的用戶。此導航系統的應用及推廣,將會給人類生活帶來更多便利與發展。

一、GPS系統組成及優點

GPS定位系統主要是由工作衛星的空間部分、地面監控部分及用戶部分組成的。這三部分分別具有獨立的功能和作用,同時各部分之間又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定位系統。

GPS地面接收機接受天上四顆以上的定位衛星的電磁信號,接收機可根據所接受到不同衛星之間信號的時間差,準確的計算出接收機該時距離各衛星的距離。由于GPS衛星在空中位置可知,因此可通過一定的計算公式將衛星位置和已測出的距離進行換算,確定接收機在地球上的位置,包括經緯度、海拔等地理信息。目前,GPS導航系統已開始應用于考古測繪、農業生產、城市交通及國際戰爭中。如在黑龍江的三江平原地區,因其是漢魏遺址,所以是考古重要地點,文物保護部門利用該定位專業技術,對遺址進行精確定位,并將遺址群繪制成為平面彩色圖系,不僅使數據精確,更節省了人力物力;城市交通上以上海為首,歷史性的跨入了“衛星時代”,交通部門可通過衛星定位對城市車輛進行定位,方便政府部門的管理,更便捷了百姓生活;國際戰爭上,利用衛星定位系統能夠準確計算敵方陣營及重要部署,能順利開展戰爭,給敵方造成致命突襲,有力把握住戰爭局勢。

現采用的最新GPS衛星定位系統,能對發生的各種復雜變更情況較快適應,節省時間,避免人力損耗,能克服傳統測量方法所存在的弊端,對動態監測過程能夠真正實現數值化和信息化。在工程測量實際測繪過程中,GPS系統不只可以用于測量和導航,同時可用于測速及測時。GPS定位系統在測量過程中具有如下優點:

1.測站間的相互通視是傳統測量學中一個較難解決的問題,但在利用GPS定位系統過程中,避免了測站間的通視問題,能夠使選點更加方便靈活,并使造標費用大大節省。

2.定位精度較高。GPS測量的優越性能隨距離的增長而愈顯突出。在一份對北京土地開發項目實施中,所要開發地區涉及10個邊遠郊縣,而且多數位于山區地帶,工作人員進入該地區后,易迷失方向,難以定位。通過GPS測繪專業技術的使用,可在50km以下的基線上,相對定位精度達到百萬分之一上,在100km以上的基線上,定位精度達到千萬分之一,輕松解決定位難問題。

3.定位迅速。利用該定位系統進行靜態相對定位時,對20km以下的基線,快速相對定位通常只需20分鐘;在動態相對定位時,完成初始化工作以后,可任意時刻對流動站進行定位,觀測時間僅需幾秒。

4.全天候工作。利用該專業技術進行觀測定位的過程中,不受時間、地點限制,也不會因天氣狀況影響觀測效果。在平面控制測量的過程中通常以導線如結點、閉合導線的形式進行測量;在重要構造物測量時,通常布設成線形鎖、三角網的形式。

二、工程測繪過程中GPS專業技術實施

1.工程測繪選點與標志的建立

在選點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要求:點位應選在交通便利的地帶,同時保證該地帶視場要開闊;在對電磁波有干擾的地帶不宜選點,如高壓線、電視臺及大面積的水域地帶都將干擾電磁波的接收,在選點時不容忽視。

2.工程測繪外業的觀測

GPS的對外觀測作業主要有天線的安置、實時觀測及對觀測結果的記錄等。

2.1安置天線

安置天線過程中主要注意對中、定向、整平和對天線高的量測。在靜態相對定位的過程中,要把天線架設在三腳架上,并在標志中心的上方進行對中,同時保持基座上的水準氣泡在居中位置。調整天線定向過程中,要確保定向標準線正向北方,誤差小于5度。測量天線高時,應從相位中心量起,直至觀測點的標志中心,此段垂直距離即為天線的垂直高度。

2.2觀測作業

在進行作業觀測任務時,及時捕獲衛星的信號,并實時跟蹤處理,獲得定位所需的信息和數據,在安置完天線以后,為確保電源和接收機的正常開通,要將接收機安置在離天線不遠的安全區域內,在開啟電源進行觀測時,要保證系統已檢查無誤。

2.3數據處理與成果校核

為了保證對外觀測的質量和預期定位精度的實現,對觀測成果的校核成為一重要環節。在結束觀測任務以后,要對獲得的觀測數據及時進行分析、校核,對出現的不合格的觀測結果要及時采取補測措施,經確認數據無誤后,方可對數據進行處理。

三、GPS工程測繪實施實例

1.GPS用于大橋的控制測量

作為對長江兩岸鄂州市和黃岡市起連接作用的鄂黃長江公路大橋,在建造初期為使施工及設計便利,采用GPS專業技術對首選方案Ⅲ、Ⅳ橋位進行Ⅲ等平面控制測量。以雙大地四邊形布網作為設計方案。與江面垂直的長邊約為1200m,平行的短邊約為500m。雙大地四邊形與兩個國家Ⅱ等以上大地點聯測。

在平差處理以后,控制網的精度通常為:誤差在最弱點位中為1.93cm,在最弱邊長相對為1/113000,使Ⅲ等平面控制測量的精度要求得以了滿足。

2.GPS測量用于導線控制測量

在河北境高邑至邢臺段的京深高速公路地處華北平原,地勢坦蕩平整,最大相對高差在20m左右,平均海拔大約在50m,境內分布較多村莊。植被多為小麥及田間行樹并密集分布著機耕道和公路。

在導線測量過程中,采用三臺Wild 200 GPS接收機,采用點連接方式開始作業,三臺接收機同時作業。完成作業后,使其向前滾動。

3.GPS測量用于密林、密灌地區路線控制測量

由海南中線新建公路海口至屯昌路段德測設中,從石山到永發鎮有20km距離,覆蓋較厚的植被,其中有剌密灌、荔枝、龍眼、雜草地較多,人跡罕見,并分布大量火山口。這種地區幾乎沒有可能使用紅外儀導線進行測量。為提高高等級公路測設質量,采用GPS沿路線每隔2km作一對GPS點,這一對GPS點應保證足夠的水平通視距離。

在這2km一對的GPS通視點的建設下,可在此基礎上前后各支出不超過1km進行放線測設工作,以此不僅能夠保證工作的測設質量,又能使作業的勞動強度大大減小,縮短了測設周期。

測繪專業論文:測繪工程專業技能競賽的實踐與創新

1競賽對測繪專業教育教學的推動作用

目前,在高等教育教學中普遍強調實施素質教育,并開展了廣泛的技能大賽,激發了大學生提高實踐能力的熱情,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和能力,有效地推動和促進了測繪教育教學改革。1)以競賽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為學生就業奠定基礎。技能競賽不僅是一項技術性、專業性較強的技術“較量”,更是一次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的過程。參與技能競賽的學生經過層層選拔、不斷淘汰、強化訓練,接受教師悉心輔導,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增強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臨場應變能力、人際溝通能力以及形體禮儀規范,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職業素質的養成,為提高學生就業競爭核心能力找到了載體。2)以競賽搭建近距離交流的平臺,推動全方位多層次溝通。通過測繪技能競賽搭建的橋梁,使學校與政府、學校與社會、高校與高校之間的溝通渠道更加通暢,學校教育教學也更加接近社會需求;專業教師與測繪行業企業專家之間的近距離交流,使指導教師的水平不斷提高,促進了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加深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認識理解,使教育教學活動更具有時效性和針對性。技能競賽促進了教育教學過程與生產實際過程的協調一致,使學生及時掌握測繪行業的最新動態,實現了人才培養與測繪行業標準的對接[3]。3)以競賽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打造了“雙師型”教學團隊。高校教師特別是工科院校專業課教師,不僅要具有牢固的理論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更要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參加測繪工程的背景。在測繪技能競賽中,專業教師承擔著選拔、培訓、指導參賽選手的重要任務,故要求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能夠規范正確地進行示教。各高校為在測繪技能競賽中取得好成績,有計劃地委派教師到測繪行業企業進行專業實踐,以了解測繪產品生產的組織方式、技術流程、質量保證、產業發展等基本情況,熟悉測繪行業企業的操作規范、工作職責、用人標準和管理制度等具體內容,學習測繪專業在生產實踐中將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能、新工藝、新方法等,通過參加工程實踐,測繪教師的職業素養不斷提升,“雙師型”教師隊伍逐漸形成[4]。4)以競賽引領測繪教育教學改革,提升了測繪學科建設水平。測繪技能競賽吸收了測繪行業發展的前沿技術,反映了測繪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和最新的職業技能要求,也賦予了專業教學新的內涵,為創新教育教學培養模式提供了切入點,嚴謹教學、規范操作的教學思想更加牢固。各高等學校將測繪綜合技能競賽與實驗教學項目緊密結合,通過汲取測繪技能競賽的規則和標準,對已有實驗教學項目進行改造和提煉,使課程教學內容更加充實,實驗效果更加顯著。根據競賽的需要,各高校還不斷提升測繪實訓基地的軟硬件條件,規范操作規程,優化儀器設備配置的合理性,逐步建設成為測繪儀器設備先進,功能完善,集教學、實訓、考核為一體的開放性實驗基地,測繪學科的整體建設水平不斷提升[5]。

2測繪專業大學生綜合技能競賽的創新設計

目前,我國大學生測繪綜合技能競賽的主要目的是對測繪教育教學改革的一種探索,雖然為學生提供了進行社會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的舞臺,取得明顯成效,但也存在著學生受益面較少、教師參與不足、競賽主體單一和競賽制度設計不夠健全等諸多問題,影響競賽的發展空間和綜合效應,值得我們對競賽機制進行思考與創新。1)創新學生全員參與的長效機制。目前,省級以上的各類測繪技能競賽都是以學校為單位分配參賽人(隊)數,學校只能按要求篩選一小批精英學生進行重點培養,然后經過反復實訓再參加比賽,競賽實際成為少數優秀學生的表演舞臺,大部分同學只能是旁觀者。為了使競賽讓更多的大學生受益,學校應針對不同競賽項目,設置相應的校(院)級競賽,逐步擴大培養實踐能力和工程人才的覆蓋范圍。通過組織校(院)級技能競賽,打破參與技能競賽人數的限制。同時,學校最好能將技能競賽項目設置為選修課程,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在參加技能競賽的同時完成學分,避免因競賽加重學生負擔。學校從低級技能競賽中選拔優秀學生組隊參與更高級別的技能競賽,這樣做既能完成優秀團隊的選拔工作,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競爭意識,擴大競賽的影響力,并保證測繪學科技能競賽的可持續發展[2]。2)創新教師積極參與的激勵機制。教師參與大學生技能競賽的積極性不高成為眾多高校的一個普遍現象,也是制約測繪技能競賽向更大規模、更高水平發展的重要瓶頸。導致這種現象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高校缺乏教師參與指導競賽活動的政策導向和激勵機制。學校應更新教育觀念,調整有關政策,制定規章制度,將參與競賽指導納入教師的考核評價體系,建立教師積極參與的激勵機制,對參與指導競賽的教師實施專項激勵政策。同等條件下,在晉職晉級、崗位聘任、出國學習、評優評獎、項目申請等方面享有優先權,對在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以及涌現的先進個人或團隊設置專項獎勵。激發教師積極參與、主動指導競賽的內在動力,形成教師從“要我指導”轉變為“我要指導”的良好局面,真正地調動起教師參與指導學生競賽的積極性[6]。3)創新主辦主體多元參與的共贏機制。目前,全國性測繪綜合技能競賽的主辦主體主要是行業主管部門、學會協會等,這些主辦主體雖然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但是很容易導致行政主導,使賽事失去活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一些具有科技創新需求和科技創新能力的行業企業有主辦競賽的愿望和訴求,但是由于缺乏行政資源,沒有權威性等原因,很難成為競賽的主體,扮演著“贊助”、“支持”或“協辦”的角色,在參與競賽的力度、深度與廣度上有待進一步挖掘。學校應根據測繪行業企業的科技創新需求,與企業合作建立實訓實習基地,定期舉辦各類競賽,并邀請行業企業專家擔任裁判,請行業企業領導現場觀摩,組織有關企業進行現場招聘等,使企業從“后臺”走向“前臺”,由“配角”成為“主角”。積極探索高校與行業企業、高校與社會部門之間的合作,形成行政主管部門主導,測繪學科理論性競賽由高校主辦、具有實踐特色的創業設計大賽由行業企業主辦、測繪科普性公益項目競賽由學會主辦等多元參與的合作共贏模式[7]。4)創新競賽制度設計的動態機制。技能競賽是一種評價制度,旨在通過競賽評判學生的實踐技能水平、創新能力和教育教學質量,為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推進測繪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指向性意見。大賽就是指揮棒,大賽比什么、怎么比,對測繪教育教學的影響是巨大的[8-9]。然而,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和不斷發展的新要求,決定了測繪技能競賽制度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目前,全國開設測繪工程專業的本科和職業院校達120多所并覆蓋全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帶來測繪教育的發展也很不平衡,對大賽的競賽制度提出了挑戰。管理部門應總結和汲取各類大賽的成功經驗,在競賽層次上,形成“校校有比賽,層層有選拔,全國全省有大賽”的梯級分工;在競賽體系上,構建“基礎型、技能型和創新型”競賽體系;在競賽內容上,將單項比賽與綜合比賽有機結合,加大專門型人才的選拔和激勵力度;在競賽評價上應實行“多證書制”,如獎勵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和其他證書等,使技能競賽的活力和時效性不斷增強。通過技能大賽的制度創新設計和動態調整,引領測繪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就業、推動企業發展[10]。

3結束語

培養卓越工程人才,是中國高等工程教育的戰略目標。測繪綜合技能競賽對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素養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議由教育部高等學校測繪地理信息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牽頭,制定并建立大學生綜合技能競賽全員參與、多元參與、積極參與和制度引領的長效機制,創新大學生綜合技能競賽模式,為卓越測繪工程創新人才的培養創造條件。

作者:焦明連 單位:淮海工學院 測繪工程學院

測繪專業論文:地球物理學專業測繪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摘要:本文闡述了目前國內高校地球物理學專業測繪課程設計的現狀,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改善建議。具體以北戴河地球物理專業實踐教學為例,進行重、磁和GNSSRTK綜合實踐教學設計探索,對學科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參考意義。

關鍵詞:地球物理學;信息化測繪;北戴河實踐教學

一、引言

地球物理學專業以人類生息的地球及其周圍空間為主要研究對象,綜合運用數學、物理學、地質學、測繪遙感科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的理論方法和現代高科技手段,從事探索地球內部結構、資源勘察、地質災害預測等方面的工作[1]。地球物理學作為地球科學的先導學科,在對地球物理性質的基本認識、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需要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應該得到重視和發展[2]。目前全國共有24所大學開設有地球物理學專業,包括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武漢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著名高校,高校數量有逐年增加趨勢。作為一門實踐性和探索性并重的學科專業,地球物理學專業實踐教學是本科生人才培養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3]。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本科實踐教學為例,建立有專門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包括秭歸基礎地質認識、周口店野外地質教學和北戴河地球物理觀測實驗教學三大基地。本文結合地球物理專業的特點,針對各高校地球物理學專業信息化測繪課程的現狀,重點探索當前地球物理專業測繪課程的改革方向,并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物理專業北戴河實踐教學為例進行探索。

二、信息化測繪與地球物理學

測繪科學致力于提供空間和時間服務,在地球物理學中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同時為許多地球物理問題的解決提供邊界約束[4]。利用空間衛星可以對地表、斷層、塊體的位移和運行提供精確的約束,代表技術有: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衛星重力測量、干涉合成孔徑雷達(InSAR)等。空間觀測技術的飛速發展,促使近代測繪學科完成了由模擬測繪到數據化測繪的轉變,并向信息化跨越,使人們的生活開始進入“智慧地球”和“大數據”階段[5]。信息化測繪科學與地球物理學相交叉,產生了許多新的研究方向和學科,如構造大地測量學、空間物理大地測量學等等,在地震科學、地球動力學、淺層地質災害分析等領域應用潛力巨大。

三、高校地球物理學專業信息化測繪課程設計現狀及改進

雖然測繪遙感是地球物理學專業的組成部分,但是目前國內各高校相關課程設置整體薄弱。在各高校的地球物理專業測繪相關課程中,北京大學開設有《重力學與大地測量》專業基礎課,同濟大學開設有《測量學》及實習并作為工程地球物理方向的建議選修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開設有《測量學》及實習作為專業基礎課,另有《大地測量學》為專業選修課,中國科學院大學該專業開設有《現代大地測量學基礎》、《物理大地測量學》、《測量數據處理理論和方法》,武漢大學開設的相關課程最多,主要有《大地測量學基礎》、《空間定位技術及應用》、《地球物理大地測量學課程設計》、《遙感原理與應用》等。目前地球物理學專業的信息化測繪課程教學上以武漢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較為完善,值得借鑒。目前國內高校地球物理學專業測繪課程建設上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測繪課程偏少和老化,很多高校都只開設有《測量學》一門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或選修課,課程教學停留在經緯儀、水準儀和大平板繪圖講授,內容老舊,與現代信息測繪脫節;(2)測繪課程認識上的片面化和工具化,目前許多高校的地球物理教學和宣傳只提“重、磁、電、震”,對測繪基礎認識和應用能力缺乏,沒有從空間和時間角度來綜合分析傳統地球物理觀測結果;(3)專業背景師資不足,由于各學科歷史發展的局限性,造成了測繪教學和地球物理學專業的分割,一定程度上導致教學思想的偏頗。針對以上問題,地球物理學專業測繪課程設置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注重測繪基礎類課程設置,讓學生理解和認識各類參考框架、坐標系統、高程基準面、幾何觀測和物理觀測的統一、測量數據精度評定等,具體可以選擇《大地測量學》為基礎課程;(2)引入現代空間測繪遙感課程,空間衛星技術改變了傳統測繪的作業模式,也體現在部分地球物理學教學方法的改進上,例如衛星重力測量、高頻GNSS與地震波融合、InSAR(遙感)地表觀測及動力學反演等;(3)綜合設計實踐教學,將現代空間測繪遙感技術的實踐教學融入傳統的“重、磁,、電、震”四類地球物理學教學方法中,進行數據聯合反演處理分析地球物理學問題。

四、北戴河地球物理實踐教學信息化測繪內容設計探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戴河地球物理實習是相關專業的核心實踐課程,為了深化信息化測繪下的教學改革探索,將GNSSRTK教學作為此次實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重、磁實踐教學一起進行整體設計,具體教學分為兩部分:一是實習站內GNSSRTK單方法的操作實踐。主要在實習站內進行RTK的原理和操作講解;安排學生分組進行GNSSRTK操作練習,掌握點測量、點放樣和點檢校的方法;了解RTK進行區域地物地籍圖測量的方法,理解RTK在實際工作中的限制影響因素。二是野外重、磁和GNSSRTK方法組的綜合教學,讓學生掌握不同技術方法聯合作業的特點及要求。由于磁法對坐標的精度要求低,可以用手持GPS獲取施測點坐標,因此RTK配合重力測量是此次實踐教學的重點內容。RTK在此次重力測量中的應用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剖線坐標點放樣,取代傳統拉測繩、插筷子的模式;二是重力施測點高程坐標采集,用于取代低等水準測量的地形改正;三是RTK進行采礦區的體積測量計算,用于重力異常校正,測線終點處有多個巨型灰巖采礦坑相連,等效直徑超500m,平均深度40-50m。

五、效果與體會

筆者結合自己專業研究背景和教學實踐,具體探索了信息化測繪背景下北戴河地球物理學專業測繪課程實踐教學,有以下幾點體會:

1.理論聯系實際,教學效果好。實踐教學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深化,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具體數據采集分析工作,在實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掃除課堂學習的盲點。具體在實踐操作中,學生直觀感覺了不同坐標系下觀測值的差異和適用情況,RTK測量過程中單點、浮動和固定解的影響因素,靜態和動態觀測的區別聯系。

2.綜合設計難度高,激發探索精神。改變以往單一實驗方法教學模式,將重、磁、GNSS結合在一起,讓學生結合地球物理學研究和應用實際,自主進行觀測方案設計、人員安排、觀測方案實施和后期模型反演分析。21世紀地球物理學向著系統化、信息化、協同化方向發展,因此需要利用不同觀測手段的優勢,共同解決地球物理反演多解問題。綜合設計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綜合管理組織能力。

3.增加專業技能,拓寬就業選擇。地球物理學專業學生的就業分為兩種[6],一是地球物理勘探,主要在油礦勘察行業,近年來就業萎縮,同時行業性質導致女生就業更為困難;二是理論地球物理,主要從事地震相關行業研究工作。隨著中國北斗技術的飛速發展,進行測繪相關課程改革后將有利于拓寬地球物理學專業學生在測繪類相關行業的就業面。總體而言,結合信息化測繪進行地球物理學專業測繪課程教學改革探索,符合本專業發展特點和時代前進方向,對學生創新精神、學科交叉能力和國際性視野的提高作用顯著。本文對地球物理學專業測繪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結合具體實踐教學進行改革嘗試,教學反饋效果好,具有一定的現實參考意義。

作者:何平;鄒蓉 單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

測繪專業論文:測繪工程專業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摘要:

依據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和“信息化測繪”時代對高校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結合專業提出的培養目標,文章從專業課程教學內容與時俱進、加強測繪新技術下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多樣化實踐基地建設、本科生導師制以及科研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等方面闡述了測繪工程專業培養模式改革嘗試與實踐效果,不僅為河北工程大學測繪工程專業達到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奠定基礎,也為其他工科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一種思路與借鑒。

關鍵字:

測繪工程;專業認證;培養模式;測繪新技術

一、引言

隨著空間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以及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測繪科學經歷了“傳統測繪”、“數字化測繪”,再到“信息化測繪”的快速變革[1]。特別是2014年1月和2015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分別和批復了《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4〕2號)和《全國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綱要(2015-2030年)》,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在國家政策驅動和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總體戰略部署下,現代測繪技術突飛猛進,地理信息數據獲取、處理、分發服務等領域的關鍵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測繪行業呈現跨越式發展,這給我國測繪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對高等院校培養服務于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及相關部門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推進中國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教育質量,建立與工程師制度相銜接的工程教育認證體系,促進工程教育與企業界的聯系和中國工程教育的國家互認,提升國際競爭力[2],教育部2006年啟動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試點工作,2009年后進入普及推廣階段,標志著我國高等工程教育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契機,并于2015年3月,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推出了最新的《工程教育認證標準》(修訂),設置了通用標準和專業補充標準。作為工科特色鮮明的測繪工程專業,我校正在積極按照工程教育認證標準開展測繪工程專業建設及認證工作。為達到工程教育認證標準(2015年版)和“信息化測繪”時代對高校測繪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求,測繪專業應制定符合認證標準、學校定位和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測繪工程專業培養目標[3-4],為此提出新的培養目標,即注重現代測繪學科新理論新技術、專業技術能力、工程設計與管理能力、團隊合作、組織與領導能力、繼續學習能力的培養和評價,關注畢業生社會認同感及用人單位的信息反饋,體現新測繪時代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的本質要求。面對新的培養目標,如何更新教育思想觀念,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是目前測繪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5]。為此,本文以河北工程大學測繪工程專業為對象,探討工程教育論證建設背景下,為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對測繪專業人才的需要,在測繪工程專業培養模式方面做的一些改革嘗試。

二、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一)融入新技術,更新教學內容

當前,測繪新設備新技術日新月異,使測繪的作業方式、生產手段和組織形式都發生了變化,不僅提高了測繪效率,而且大大減輕了測繪人員的勞動強度。為了保證測繪工程專業學生緊跟測繪新時展步伐,在專業課教學方面應當確保教學內容與時俱進,不斷融入本專業的新技術和新應用的相關知識[6],引導學生不斷去接受專業前沿信息,以高新技術突出測繪學科的作用。近年來,我校測繪工程專業不斷引進了TrimbleGPS測量系統、低空無人機、軌道幾何狀態檢測儀、三維激光掃描儀等先進設備與技術,而相關課程的教材對最新儀器的使用方法和測量新方法原理涉及的不多[7],為了使學生對這些新設備新技術相關知識與應用有足夠的了解,相關教師對《工程測量學》、《攝影測量學》、《GPS原理與應用》以及《變形監測及數據處理》等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重新設計、拓展和深化,并隨著測繪科學的發展不斷更新、完善教學內容,保障教學內容與專業發展不脫節的同時,促進學生對專業的認知,激發學生從事本專業的興趣。

(二)拓展新的實習環節,加強學生專業技能培養

測繪工程專業必須注重實際動手能力與技術應用能力培養,不僅要培養學生外業操作和維護儀器設備能力,而且也要培養學生運用專業軟件進行內業數據處理能力,特別需要加強學生使用測繪新儀器新技術的專業技能培養,促進學生緊跟新時代測繪發展的步伐[8]。因此,在保障傳統基礎測量實習與設計環節的基礎上,包括測量學實習、數字化測圖實習、控制測量課程設計與實習、GPS實習、工程測量課程設計與實習和畢業實習等,對各項實習內容進行整合調整,借助引進高、精、尖儀器設備,拓展測繪新技術的實習環節,如增加多功能全站儀應用實習、軌道精調課程設計、3D激光掃描儀使用與數據處理實習、高光譜儀使用實習、遙感實驗以及工程結合的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實習等。另外,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組建測繪機器人、3D建模、GPS定位與技術、低空無人機、遙感等興趣小組,并每年舉辦綜合測繪技能大賽,鍛煉、提高和檢驗測繪工程本科生測量技能,為今后就業增強了競爭力,例如,目前累計成立50人的無人機攝影測量興趣小組,完成了邯礦集團太行礦區、永年廣府古城、平山縣營里鎮石榴溝村等區域的飛行方案設計、無人機航拍、像控點測量、數據處理和立體測圖等工作,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

(三)開拓實踐基地,提供多樣化工程實踐機會

近年來,我校測繪系在不斷完善校內及邯鄲市內實習場地的同時,積極面向社會,開拓省外、企業實習基地建設,注重校企合作,建立校企聯合的測繪工程專業實習與就業基地。目前,測繪工程專業已與山西省煤炭地質物探測繪院、開灤集團、中煤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地數碼集團有限公司、河北博翔地理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以及一些煤礦企業等簽訂了校企聯盟協議和校外實習基地協議,建立了近20余個教學實踐科研基地,并在相應的實踐基地聘請具有高級職稱和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工程師進行指導;另外,鼓勵學生在GPS應用、三維激光掃描儀應用、三維校園建設等方面進行工程模擬實踐,開展以“在工程實踐中成長”為主題的項目現場實踐等活動。通過多層次、多領域、多形式、多內容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為測繪工程專業本科生提供多樣化工程實踐機會,保障課堂理論學習與工程實踐無縫結合,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以及應用理論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激發創新能力,同時在工程實踐中,有利于培養學生團結合作、愛崗敬業、艱苦拼搏的良好專業素養,為他們今后進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創新培養方式,實施導師制

在創新培養方式方面,測繪工程系通過一系列輔助措施來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生活指導和專業知識學習輔導,如組建生活和學習興趣小組,對優秀本科生實施導師制。值得一提的是測繪工程本科生導師制在學院最先實施,其做法是:在剛進入大二階段學生中選取成績優秀或動手能力強,具有較強專業興趣的同學,安排測繪系具有博士學歷或經驗豐富的教師作為本科生導師,每位導師可帶3~6位本科生進行跟蹤指導,并在以后學習階段實行淘汰制,目的是為學生提供一種與專業老師接觸和交流的途徑,幫助解答學生思想、生活和學習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特別是在專業課程學習與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培養優秀拔尖學生的同時激發學生之間良性競爭,以及學生對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習的動力。目前,測繪工程系本科生導師制已實施3年,從學生成績、參與工程實踐與課題的能力和積極性以及創新項目申請來看,該項制度取得較好的效果。

(五)結合教師科研課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培養

針對《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和我國高等院校的教學宗旨和教學目標,測繪工程專業培養應當鼓勵學生參加科研,科技創新活動,提高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因此,在本科生培養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大學生科研創新項目以及老師科研課題,吸收優秀大學生加入到教師的科研或科技服務項目中來,培養學生針對實際科研問題進行思考分析和尋求方法解決的能力,并讓學生經歷從項目方案設計到組織實施再到驗收的全過程,獲得豐富的實踐經驗。通過產、學、研結合的培養模式以及教師的言傳身教,給學生創造從事測繪生產、科研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了解學科前沿,引導學生制定研究計劃及撰寫科技論文,不僅有利于學生鞏固和拓展所學的理論知識,鍛煉其實踐與自身創新能力,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能力[9];同時也有利于促進教師將科研融入教學,及時給學生灌輸學科發展的前沿和動態信息,提高教學質量。近三年來,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礦區變形監測、土地權屬確定,地籍測量、地形圖測繪、軌道精調、線路測量、邊坡放樣與監測、流域下墊面信息提取、種植結構提取、流域資源環境監測等,測繪工程專業本科生400多人次參與完成教師橫縱向科研課題40余項,申請獲得省、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項目9項,極大地鍛煉和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組織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三、結語

在工程教育認證建設背景下,面對信息化測繪時代和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對測繪人才的要求,進行測繪工程專業培養模式改革是培養符合當前社會經濟需要的創新性復合型測繪人才的首要任務。本文從更新教學內容、注重學生技能培養、實踐基地建設、導師制和引導學生參與科研等方面闡述了近年來我校測繪工程系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一些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不僅為河北工程大學測繪工程專業達到工程教育認證標準相關要求奠定基礎,也為信息化測繪時代測繪人才培養以及其他工科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一種新思路;但同時應該注意到,測繪專業人才培養必須緊跟測繪時展步伐,因此人才培養模式需要不斷改革創新,并在實踐中得到不斷的改進與完善。

作者:王賀封 張安兵 曹媛 單位:河北工程大學礦測學院

測繪專業論文:測繪專業生見習心得感悟

為提高我們測繪專業所有人的專業素質和動手的能力,并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深化用理論去指導實踐,用實踐去理解理論的馬克思辨證唯物主義法。學校安排了為期一周的專業實習,實習內容為dj-6經緯儀測圖,繪平面。我們在實習過程中要掌握儀器的操作而且要鍛煉熟練程度,同時培養我們在施測現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緊張而有難忘的一周測量實習生活在一片勝利的歡呼聲中結束了。通過本次實習,鞏固、擴大和加深了我們從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掌握了經緯儀的基本操作,并達到了一定的熟練程度,而且還有機會學會了地形圖的繪制方法。在鍛煉大家畫草圖、運用cad繪圖的能力同時也積累自己的繪圖經驗和提高自己的繪圖速度。不僅從此次專業實習中獲得了測量實際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還著重培養了我們的獨立工作能力,培養我們在施測現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進一步熟練了測量儀器的使用技能,提高了數據計算能力和對數據的敏感程度,并對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全過程有了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礎的知識,有了一定雄厚的基礎才可以決定上層建筑。因而此次實習不僅讓我積累了許多經驗,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因為我們大家都明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馬克思辨證唯物主義真理!

本次實習也讓我真正體會到測繪專業是一個團隊的工種!我們組有七名組員,每個人的工作任務和各自的長處是不一樣的,我們配合起來才能發揮出較高的效率。我的主要任務是使用儀器測出數據。同時這次實習也拓展了我們與老師與同學的交際,合作的能力。因為以前人家說測繪專業特別需要團隊合作精神,我都沒有能夠完全了解。的確,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也是不可能將要做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組全體成員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正所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另外這次測量實習培養了我們小組的分工協作的能力,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深化了友誼。在實習過程中難免會碰到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鬧得大家都不愉快,但是我們能夠及時地進行交流和溝通,忘記昨天的不愉快,迎接新的朝陽!我們完成這次實習的原則也是讓每個組員都學到知識而且會實際操作,并且能夠單獨的完成一項工作,達到相應的鍛煉效果后進行輪換,以達到共同進行的目的,而不是單純搶時間,趕進度,草草了事收工,這樣也達不到實習的預期目標。即使收工了,百分之百也要重新來過,這樣的話太劃不來,既浪費時間和精力,有摧毀了組員的積極性,百害而不一利。因為測繪專業有自己的《測繪法》,它規定了測圖的精度要求,這是每一位測繪人員都必須遵守的。

另外,如果我們在平時就這樣馬馬乎乎,對我們自己而言是自己對自己不負責,現在馬虎慣了,將來對待工作也回、會草草了事!另外,我們擁有這樣讓你鍛煉的機會是少之又少的,馬馬乎乎就等于將一次絕佳的機會給浪費了,丟掉了確實很可惜!所以,我們這個組的每個組員都分別進行獨立的觀察,記錄每一站,對經緯儀測量都是在現場進行計算,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沒有對上一步的檢核,絕不進行下一步的測量,做到步步有檢核,回來后還要對內業進行準確計算,因為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避免測量的不準確還要進行重測。即使重測,我們懷著嚴謹的態度,錯了就返工,決不馬虎。直至符合測量要求為止。我們深知搞工程這一行,需要的就是細心、耐心、毅力和做事嚴謹的態度。

只有這樣,日后走上工作崗位才會得心應手,少走彎路。例如:進行測圖時就要注意以下幾點:

(1)標尺要立直,盡量避免晃動,有晃動時,應該選擇數據最小的時候進行讀齲在讀數前一定將視野的氣泡調平(兩側的線重合),否則造成的誤差會很大。

(2)當用經緯儀測量角度時,如果目標較小,最好使單線與目標重合,如果目標有一定寬度,可以用雙絲夾住目標。

(3)在測量時候一定要小心,因為稍微碰了一下儀器,就要重新調整對中水平,否則就會導致數據錯誤,也可能導致儀器的損壞。

(4)在讀取數據時,每位成員都要細心,既要看得準,還要果斷,不能猶豫不決,任何一個錯誤都有可能導致最終的成果的報廢。

(5)選點非常重要,點一定要選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時要注意并非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加測量、計算和繪圖的勞動量和多費時間,而且會因點多而雜亂產生較大的誤差。

(6)要先將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確定下來,然后在添加其余次要方面,這樣不但條理清楚,有利于作圖的準確和隨時進行實物和圖形的對比從而檢驗測量數據的準確與否。我們還要對所測過得范圍能夠做到胸中有數,避免漏測、重測。

(7)團結就是力量,紀律才是保證經過每個組員的團結工作,當我們完成了測圖的工作,并且看到我們畫好的圖紙時大家都興奮不已。在我們組的同學交流測量中的經驗時,大家感覺收獲都很多,有的說儀器的展點很重要,因為這關系到誤差的大小,有的說測量中點不能架設的太遠,有的說量取全站儀的儀器高和目標高時要盡量減少誤差,水準儀施測過程中尺墊得使用以及架儀器過程中氣泡的精確對中和整平,還有就是我們要有一顆愛護儀器的心,對所用的儀器要精心呵護,在學校如此,走上工作崗位后更要如此,這樣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得麻煩等等吧。

想想大家每天早上六點多就起床背上儀器頂著大太陽去測量,算出誤差大的大家一起討論和修改,有必要的就不厭其煩的進行重新測量,有了團結的力量我們還是干的很有勁的。我也從別人那里學到了以前不是太清楚的東西,比如數據的處理、碎部點的簡化觀測以及一些作圖的疑問都在測量中得到了答案。

測繪專業論文: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

摘要:本文首先介紹了現代測繪的本質和內涵,接著介紹了在現代測繪的背景下測繪人才培養所出現的問題,最后具體從各個角度探討了測繪專業人才培養的措施。

關鍵字:測繪工程現代測繪人才培養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必將充滿各種競爭,無論是政治、軍事的競爭,還是經濟、科技的競爭,歸根結底都是人才的競爭。高等學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別是要培養適應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學校肩負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開展專業教學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現代觀念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本文對高等院校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探討,并為應用型測繪人才的培養提供參考意見。

一、現代測繪的內涵

從現代信息論的觀點看,測繪學是一門關于地球空間信息的學科。傳統的測繪受地面測量技術、時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產品主要是單一的地形圖和在地形圖基礎上編繪的專用地圖;它不能及時反映地球表面形態的變化,特別是大范圍或全球變化;其產品制作周期長,已不能滿足地區經濟和全球經濟高速發展的多種需要。信息技術加快了人類社會的運行速度。測繪學是提供人類生存空間、自然環境及其變化信息的學科,它的學科內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如何界定測繪學的含義,已是世界各國測繪工作者所關注的問題。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國際上將測繪學(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為一個新詞,以準確反映學科實質,Geomatics一詞由此應運而生。隨后,有關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國學術界主要是地學界成為熱門話題,由于對其含義理解不同,其中文譯名將它譯成。地球空間信息學。,已基本得到認同。不管人們對Geomatics的含義如何理解,根據ISO的標準定義和國際測繪聯合會(IUSM)對。測繪學。的定義,兩者的含義是基本類同的,只不過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間信息的范圍更寬一些。Geomatics更準確地描述了測繪學在現代信息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適應了現代社會對地球空間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點,因而發展和提高了測繪學的研究和工作領域,符合現代測繪學發展的實際。現代測繪工程的核心技術是空間技術,包括GPS、衛星遙感和航測,測繪的范圍從地面擴展到整個近地空間,加之通訊、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使地球空間信息學科的理論和技術體系比傳統的測繪學有了很大的發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適合于納入數字地球的理論和技術框架。隨著數字地球構想的實施,測繪學面臨一個歷史性的發展新機遇,傳統的或現代測繪學將以地球空間信息學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學分支學科之林,以更強的活力向前發展。

二、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出現的問題

當前測繪工程專業在課程設置及目標定位中還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和矛盾。主要表現為:在課程內容整體設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不重視研究社會的需求,因人設廟、因人保廟的現象時有發生。在課程結構安排上表現出重技術課程、輕管理課程,從而導致學生畢業后適應能力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橋施工一線的畢業生。沒有很好地緊貼市場,國家經濟發展迅速與測繪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反應相對遲緩的矛盾仍然存在,適應社會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場經濟建設主戰場的技術應用型、復合型測繪人才沒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和目前專業框架、格局相對單一的矛盾。在中國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的情況下,測繪作為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的一項先行性、基礎性工作,具有很強的科學性、技術性。面向21世紀,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北京申辦2008奧運成功、數字地球、數字中國、數字省區、數碼城市的建立、中國成功加入WTO、注冊測量師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測繪主體體制及運行機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對測繪市場及測繪教育帶來了空前發展的機遇,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具體來說,現代社會對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要求上,正從過去的技術型向市場技術應用管理型轉變。主要表現為:三個高技術的綜合運用(GPS、GIS、RS),三大能力的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公關能力、職業遷移的能力)、三大意識的形成(市場經濟主體意識、工程質量管理意識、國際競爭合作意識)。因此重視和加強對測繪工程專業應用性、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研究,提高測繪工程專業學生的社會競爭能力和適應能力更具有現實和長遠意義。

三、測繪專業人才培養措施

1.測繪學科研究的方向

測繪學科是采用各種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間對象的定位、描述和表達,動態變化與監測,并將所獲得的各種空間信息進行加工、存儲與處理,使之綜合應用于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科學研究、社會發展等各個領域中所形成的一門學科。測繪科學既是地球學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門工程應用學科,她服務于各種工程建設,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種民用工程、礦山工程、海洋工程、軍事工程、環境工程、生態工程等領域。

隨著空間和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測繪學科正在經歷著一場深刻的革命,并將成為一個重要的信息產業。面向二十一世紀,測繪學科的發展趨勢和方向是:測量數據采集和處理自動化、實時化、數字化、智能化;測量數據管理科學化、標準化、信息化、一體化;測量數據傳播與應用網絡化、多樣化、社會化、廣泛化。GPS技術、GIS技術、RS技術及其集成是測繪學科的前沿領域,也是未來數字地球的基礎。

2.注重課程設置

現代測繪科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空間信息,而以空間信息理論為核心的測繪學科,與地學、生態、環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關學科都有密切的聯系。現代測繪高新技術,往往是多種專業技術的綜合系統,只有將各類知識融匯貫通,構成有機的知識網絡,才能適應現代科技相互交叉、滲透、移植的特點。而傳統的測繪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專業性過強,學科領域單一,知識結構面太窄,特別缺乏相鄰的專業知識,這種知識結構顯然滿足不了現代社會的要求。因此為了培養應用型測繪專業人才,我們認為課程設置應根據目前的國情、市場經濟的要求,既要考慮測繪知識的系統性,又要兼顧學科的綜合發展趨勢具體應設置的主要課程如下:基礎及公共課:包括數學、物理、政治、外語、大學語文、文獻檢索、計算機基礎、計算機高級語言、計算機圖形學、數字圖像處理、技術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法律基礎、體育等。測繪專業課:包括測量學、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大地測量學基礎測量平差基礎、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測量原理及應用、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應用、地籍測量與土地管理等。相關專業課:包括城鎮規劃、自然地理學、采礦學工程與工業攝影測量、土建概論、數據通訊與模式識別。

3.注重工程意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

與精英化高等教育或研究型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相比較,。應用型人才。培養途徑具有以下4個主要的特點:應用型人才的知識結構是圍繞著一線生產的實際需要加以設計的,在課程設置和教材建設等基本工作環節上,特別強調基礎、成熟和實用的知識,而相對忽略對學科體系的強烈追求和對前沿性未知領域的高度關注;應用型人才的能力體系也是以一線生產的實際需要為核心目標,以大工程為背景,在能力培養中特別突出對基本知識的熟練掌握和靈活應用,比較而言,對于科研開發能力就沒有更高的要求;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更加強調與一線生產實際的結合,更加重視生產實習這個教學環節,通常將此作為學生貫通有關專業知識和集合有關專業技能的重要教學活動,而對于研究型人才培養中在理論上給予特別重視的畢業設計與學位論文,則更重視與工程實踐地結合,或者用綜合實踐代替。應用型人才要注重工程意識(求真務實、嚴謹規范拼搏進取)和工程文化(求善求美、以人為本、協調發展)地培養,建立科學的發展觀,能夠妥善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科學活動是認識世界地活動,工程活動是改造世界地活動,在工程活動中能夠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尤為重要。要注重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創新精神、增強其創新意識、激發其創新愿望、提高其創新能力,以便他們更好地與各自的專業相結合而創造地學習,即在學習中進行創造,在創造中深入學習,把自己培養成為富有創新意識的應用型人才。

4.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測繪工程專業同其它專業相比尤其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為實踐是創新的基礎。應該徹底改變傳統教育模式下實踐教學處于從屬地位的狀況,構建科學合理培養方案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必須為學生構筑一個合理的實踐能力體系,并從整體上策劃每個實踐教學環節。這種實踐教學體系是與理論教學平行而又相互協調、相輔相成的。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包含三個方面。第一,受實驗學時的限制,很多實驗不能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有充分的時間親自動手,因此,應增加實驗室的開放時間,讓每個大學生都能經過多個這種實踐環節的培養和訓練,這不僅能培養學生扎實的基本技能與實踐能力,而且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很有好處。第二,應盡可能為學生提供綜合性、設計性、創造性比較強的實踐環境,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這也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第三,從長遠的觀點來看,實踐環節應盡量與測繪單位的生產實際相接合。測繪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生產服務,因此,實踐環節必須要面向實際的生產應用,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還需要教育部門與生產單位共同努力去創建一個良好的互動機制。

總之,探索對于測繪人才的一種合理的培養模式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測繪專業教育者應該從多個角度探索測繪人才的培養,為我國的測繪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測繪專業論文:非測繪專業工程測量課程設計論文

摘要:分析非測繪專業工程測量的課程特點和教學要求,結合目前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提出教學改革設計思路和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的課程活動設計,并結合在教學上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和在課程考核上注重“多維度”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效,提出能反映多樣化和多層面化的考核項目的綜合考核辦法。

關鍵詞:工程測量;課程設計;教學改革;評價方案

《工程測量》課程是我院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主要面向土木工程、建筑學、工程管理、工程造價等專業,本課程培養學生系統地掌握工程測量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學會常規測量儀器的操作,了解測繪新儀器、新技術的原理及其應用,同時熟悉地形圖的應用,能夠從事相關專業中的測量工作,具有使用各種測量儀器的的能力,更好地從事測量方面的工作,以便更加適應社會需求[1]。

1工程測量課程基本信息

1.1主要內容

《工程測量》課程主要內容:水準測量、角度測量、距離測量與直線定向、測量誤差、小地區控制測量、地形圖的基本知識、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及應用、建筑工程施工測量、道路工程測量、房屋建筑建筑物變形觀測等[2]。該課程教學主體上分為兩大模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理論教學主要教授學生測量基本理論與方法,實踐教學主要是使學生正確熟練操作儀器并掌握相關的測量技能,具備解決工程施工能力。

1.2學時安排

我院的《工程測量》課程共48-64學時,3-4個學分,每學年有9個~11個班級授課,年修讀學生300人以上。

1.3與其他課程的關系

《工程測量》以建筑材料、建筑制圖等課程為基礎,同時又為建筑施工、砌體結構、地基與基礎等后繼專業課程提供必要的基礎知識。既是前面所學課程的延續,又是學習后續課程的基礎,只有掌握了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并運用其它的專業和基礎知識,才能熟練完成項目施工過程的技術指導和管理。

1.4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隨著教學深入,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有:(1)學生沒有吃透測量原理、不能很好的理論聯系實際[3];(2)在實踐操作中有諸多不合規范的操作習慣;(3)部分學生心態浮躁不得更適當的學習方法、不能潛心研究學術問題。例如:不注重知識的連貫性學習;(4)面對棘手問題不能夠發散思維立足于新的視角合作的解決;(5)課程考核不能全面客觀的反應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掌握程度[4]。2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改革設計思路課程體系與內容的改革圍繞相關專業培養目標,以人才培養質量及人才全面發展、社會需求為導向,根據工程測量課程的教學特點和行業發展的新要求,不斷探索和深化教學改革,做到課程體系改革與教學內容改革有計劃、有措施、有特色的落實到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1)在理論教學上,教學內容吸取國內其他更高水平院校同行的先進經驗;深入到社會項目上,與一線的技術員和專家共同探討;優化和完善工程測量教學大綱,適當刪減過時保守內容或者僅作簡單講述;(2)在實踐教學上,積極加強校內實驗室和校外實訓基地建設[5];通過測量技能大賽、產學研結合等多種方法,促進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積極增加投入購置新型教學儀器設備,努力改善教學條件以滿足教學要求;加強與生產單位以及測繪儀器銷售商的交流;(3)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形成了以授課課件、實踐操作錄像等方法相結合的立體感官教學方法[6][7];嚴格要求學生遵守測量規范和操作程序、培養良好的專業工作習慣,提高學生們的專業素質;通過參加專業比賽,鍛煉并檢測學生的測量技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們的測量專業知識;(4)另外,關注提高學生的“測、繪、算”技術能力,使學生熟練掌握全站儀,了解GPS測量技術[8],學習CASS成圖技術,讓學生嘗試結合EXCEL編寫簡單的計算軟件;(5)在考試改革上,采用綜合性筆試和平時性考核項目的多維度考核辦法,不斷探索優化更加客觀的考核方式,以全面的反映出學生參與該課程學習的程度以及獲得該課程總體知識、能力、素質綜合成果的體現程度。

3工程測量課程目標

(1)掌握各類普通測量包括水準測量、角度測量、距離測量和小區域控制測量的基本原理和測量方法;并會正確規范熟練的使用各種常規測量儀器包括水準儀、經緯儀和全站儀;(2)會結合現行規程規范和選取合適的儀器,設計一般性的測量方案,并進行有效率的測量和內業處理包括建筑工程施工測量項目、建筑物變形監測項目。

4工程測量課程活動設計

4.1各類普通測量以分組比賽類型教學

下面以四等水準測量為例作介紹。(1)目的:使學生正確熟練的操作水準儀;使學生深入的掌握水準測量原理、四等水準測量的規范操作工序和規范的水準內業處理,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基礎和提高實操水平;(2)活動安排:水準測量原理、四等水準觀測方法、內業處理流程、學生練習水準儀、普通水準測量實驗,計劃4課時;分組完成四等水準外業、內業,提交成果資料,計劃2課時;成績和總結,評定成績并總結問題、分析原因,計劃2課時;(3)評價方案:儀器操作與觀測方法占30%,觀測記錄和內業處理占30%,觀測記錄和內業處理,占30%;小組總結報告占30%;出勤占10%。

4.2建筑工程施測量以案例分析來完成教學

下面以民用建筑施工測量為例做介紹。(1)目的:了解施工測量任務、特點及測設的基本工作;掌握測設點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和施工控制測量的方法;掌握民用建筑施工放樣流程;(2)活動安排:課堂講解施工測量任務、特點及測設的基本工作,計劃2課時;課堂講解測設點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和施工控制測量的方法,計劃2課時;觀看民用建筑施工放樣現場教學視頻,課堂提問學生,總結分析施工放樣流程,學生完成案例分析學結,計劃4學時;(3)評價方案:課堂提問占40%;民用建筑施工測量案例分析學結占50%;出勤占10%。

4.3建筑物變形測量以完成項目類型教學

(1)項目目的:使學生了解建筑變形測量的意義與重要性;理解建筑物變形測量的施測內容與測量方法;熟悉建筑物變形測量項目的整個流程;(2)活動安排:收集該項目相關的資料,了解此建筑物的變形情況,配置測量儀器,制定觀測計劃,計劃2課時;布設水準點、觀測點,做垂直位移測量,計劃2課時;布設控制點和工作基點,做水平位移測量,計劃2課時;處理數據,整理項目成果,并給出項目結論及建議,計劃2課時;(3)評價方案:外業測量占30%;觀測記錄和內業處理占30%;項目總結報告占30%;出勤占10%。

5工程測量課程學習評價方案

理論考試內容圍繞教學大綱進行,在學期末組織學生考試。其他考核項目在授課期間進行。制定如下考核方案:(1)綜合性筆試,占總評成績比重50%,評分標準依據參考答案評分;(2)小組數據和總結報告,占總評成績比重10%,評分標準是水準測量占25%、角度測量占25%、距離測量占25%及小區域控制測量占25%;(3)建筑工程施測測量案例分析總結,占總評成績比重10%,評分標準是民用建筑施工測量案例分析總結占50%,工業建筑的施工測量案例分析總結占50%;(4)建筑物變形測量項目成果書面材料,占總評成績比重10%,評分標準是成果精度統計及質量檢驗結果占30%,變形測量過程中出現的變形異常和作業中發生的特殊情況匯總占20%,變形分析的基本結論與建議占30%,附圖附表占20%;(5)課程論文,占總評成績比重5%,評分標準是把握測繪科學前沿動態占40%,內容充實可靠占50%,論文形式要素正確占10%;(6)出勤,占總評成績比重10%,評分標準是曠課、遲到、早退酌情扣分。

6總結

結合工程測量課程特色和學習目標,在非測繪專業的工程測量教學實施中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分別從不同知識板塊設計教學活動,并在課程考核上注重“多維度”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效,才能更加客觀全面的反映出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以及獲得知識、能力、素質等綜合成果的量度,這樣才能更好的達到工程測量課程的教學質量與效果,為社會培養出適應企業需求的技術型人才。

作者:許善文 唐小方 單位:廣東白云學院

測繪專業論文:淺談測繪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本文為咸陽師范學院2012年教學改革項目《測繪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編號:201202001)研究成果

【摘 要】 本文在闡述實踐教學意義的基礎上,介紹分析了咸陽師范學院旅游與資源環境學院測繪工程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現狀、主要措施、基本要求與實踐效果,以期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和就業競爭力能力。

【關鍵詞】 咸陽師范學院;旅游與資源環境學院;測繪工程;教學基地

一、實踐教學的重要意義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強實驗室、校內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全面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1]實踐教學環節是對理論知識進行鞏固從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和理解的重要途徑,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知識創新能力,切實提高教學效果。測繪工程專業作為一門專業性很強的綜合學科,[2]要求學生既要掌握測繪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具有測繪工程項目施測的基本能力,測繪工程專業基本能力的培養包括各種測繪儀器的操作能力、測繪工程項目方案設計、工程施測能力、計算能力、繪圖能力等。因此,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成為實踐教學的首要任務。因此,在日常實踐教學中,在訓練學生的測繪基本功和基本能力的同時,注重對學生測繪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基于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從而有效地保證了教學效果。

二、咸陽師范學院旅游與資源環境學院測繪專業實習基地建設狀況

1、校內實驗、實習場地建設,能夠滿足日常測繪教學

咸陽師范學院旅環院自20世紀80年代開設土地資源管理以來,根據專業課程《測量學》、《地籍測量》的教學實踐需要,在校園內布設有控制點、并埋設有相關的測量標志,能夠滿足日常測繪儀器實驗教學以及開展地形測量、控制測量、水準測量的教學需要。借助校園地形地貌特點,在校園內相對空曠且地勢較高的西山南和西山北布設有GNSS觀測點,滿足了靜態相對定位及RTK等實踐課程教學內容的開展,校內實習基地由于在校園里,實驗、實習內容的開展方便快捷,一方面免去了測繪儀器的搬運及師生交通的勞頓;另一方面,實驗實習內容開展期間,師生的食宿等問題都可以在校園內方便地解決,具有便捷的優勢。

2、積極拓展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實踐技能提高創建新的平臺

2012年,隨著學院測繪工程專業的開辦,校內實習基地由于容納人數有限,而相關專業的測繪實習安排也都較為集中,實習期間“撞車”現象時有發生,場地容納有限,鑒于此,在校內實習基地建設的同時,積極拓展建設校外實習基地成為實踐教學環節中實習基地建設的必然,通過專業課程教師的考察,最終將實習基地選擇在距離校園5公里的周陵鎮,在此建設了占地面積約2Km2的實習基地,該區域位于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區域內有村莊、農田以及新建的道路等基礎設施,地形及地貌特點及交通條件等均滿足了作為實習基地的基本條件,校外實習基地建成后,能夠滿足測繪工程專業《地形測量》地形圖測繪實習內容、《控制測量》中的精密測角、精密測距及精密水準測量實習內容、《工程測量》中曲線放樣、點位放樣、高程放樣實習內容、《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地籍測量》界址點測量、界線測量、地籍調查等實踐教學內容以及《GPS原理及應用》中靜態相對定位、RTK測量、點放樣等的實踐教學需要的開展,有效地解決了校內實習基地容量有限的問題,目前,該基地建設中的不足之處是,基地距離鎮中心有一定距離,師生實習期間的吃飯問題不能很好解決,實習期間的生活多有不便。

3、開拓藍田實習基地,解決了師生食宿問題

針對師生實習中食宿不能很好解決的問題,2015年通過積極聯系,將部分測繪實踐教學內容安排在藍田縣焦岱鎮,該實習基地位于秦嶺北麓,地形條件復雜,食宿方便,加之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關中民俗鄉土氣息,有秦嶺腳下的“普羅旺斯”之稱,由于其理想的實習條件,省內開設有測繪專業的相關高校(均將實習地建于此。目前,藍田實習基地的拓展,很好地解決了實習中的食宿問題,實習基地的拓展,使得實習安排較為靈活。

三、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中的幾點思考

1、實習基地建設要因地制宜,規模適當

在實習基地建設中,要兼顧校內和校外實習基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周邊的交通條件,既要滿足各實踐教學的內容與要求,又要顧及布局的科學合理性,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對于實習基地的選址還要顧及交通條件、儀器搬運及師生的生活方便等因素。為確保良好的實習效果,在實習中,既要考慮到傳統測量技術的應用,同時也要對測量新技術的使用有所體現。

2、實習基地建設要標準化

測繪實習是學生測繪技能提升的重要演練場,因此,實習基地的建設要力求標準化,選點、埋石、外業測量、數據記錄、檢查驗收等各個環節都要按照測量規范進行,達到測量實習規范性的要求,同時對學生的測量計算、成果驗收也要嚴格按照規范的要求進行,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訓練其良好的職業能力。

3、實習基地建設要突出多種用途,實現多個項目的實習內容

測繪實習內容多,涉及到地形測量、工程測量、控制測量、地籍測量等多門課程的多個實習內容,因此在實習場地建設中要考慮到實習內容,力求使實習基地滿足多個實習內容的要求。

四、實踐教學基地建成后的評價

1、場所固定,方便了實習內容的開展

無論是校外實習基地還是校內實習基地,都有固定的場所,方便了各項實習教學內容的開展,實習指導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安排實習教學,另外,儀器的存放和師生實習期間的生活也有了保障。

2、達到了規范化的實習要求

無論是校內、校外實習基地,均有標準化的實習場地,實習中,嚴格按照測量規范要求進行,測量前期準備,外業觀測及測后數據處理都按規范要求進行,對各實習小組成果嚴格驗收,如有不合格,要求重測或補測。規范化的要求、嚴格操作流程要求確保了實習的效果。

3、綜合性的實習場地有效確保了多個實習內容的開展

校內、校外相結合的實習場地,確保了多個班級、多個小組測繪實習內容的展開。目前,結合實習內容及實習點狀況,將實習內容進行了如下安排:校內實習基地安排有測繪儀器綜合實習、水準測量實習、導線測量實習、GNSS測量實習;校外實習基地安排有地形測量、地籍測量、數字測圖原理綜合實習、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

五、結束語

測繪實踐基地建設是確保實習效果的重要保障,也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條件,[3]在實習基地建設中要充分考慮到實習基地的多用途及標準化,這樣才能確保實習基地對實習的促進作用,切實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及創新能力,達到良好的實習效果,為學生就業奠定良好的實踐基礎,提高學生的競爭力。

測繪專業論文:基于能力本位的測繪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

摘 要: 本文介紹了在以能力為本位新的形勢下,測繪工程專業《工程測量》課程體系在教學內容、實踐實習、教學方法及考核方法等方面所進行的研究與實踐。

關鍵詞: 能力本位 《工程測量》 課程體系改革

隨著科技的發展,測量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得測繪科學不斷地分化和綜合[1]。面對日益發展的現代測繪科學技術,測繪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必須與高速發展的測繪技術相適應。因此,加強測繪教學改革,以能力培養為本,提高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才能使學生與快速的社會發展相適應。為適應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市場的需求,我校測繪工程教研室以能力本位為指導思想,對《工程測量》課程體系進行改革,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課程體系的構建

由于《工程測量》教學比較復雜,它既有理論知識的教學,又有實踐能力的教學,必須克服困難、大膽創新、承前啟后、勇于改革。因此,我們從我校學生實際出發,以能力培養為中心,對測繪專業的《工程測量》課程體系進行了初步嘗試,并對原來的舊的課程體系進行了拓展,將其分為測量基本技能模塊(包含普通水準測量、角度測量和全站儀的使用)、控制測量模塊(包含三四等水準測量、導線測量和GPS靜態測量)、地形測量模塊(包含紙質測圖和數字化測圖)、施工測量模塊(傳統方法作業測量和動態RTK測量、全站儀施工放樣測量等)和變形測量模塊(包含沉降監測、位移變形監測和傾斜監測等)五個模塊。改革后的課程體系突出了能力本位,加強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2.《工程測量》課程體系改革的措施

2.1以能力為本位,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

過去我校將《工程測量》作為專業基礎課定位,往往由于時間倉促與安排粗略,使部分學生無法將課堂知識與技能聯系起來(表1為改革前《工程測量》課程體系教學情況)。舊的培養方案中理論與實踐課時比例不盡科學,造成學生雖然對測量理論熟悉,但對數據處理能力和綜合運用相對較弱的情況。為此我們針對崗位技能的特點,根據測量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社會需要,對其進行改革,改革后《工程測量》課程體系教學情況如表2所示。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測量形勢,我們對教學計劃每年討論修改一次。

由表1和表2的對比可以看出,改革后的工程測量課程橫跨三年,使工程測量技能的培養達到“三年不斷線”的要求;理論與實踐課時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實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互相配合,著力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

2.2以能力為本位,對實驗實習進行改革。

傳統的測量實習,存在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弊端[3]。為保證《工程測量》課程改革的成功,我校把測量實習分為校內、校外兩個階段,同時對工程測量實習基地進行改建,在2008年新建1個校外測量實習基地――周立波故居測量實習基地,實習場地面積增至近6平方公里,能實現各測量模塊的一體化教學,同時承擔200多人的測量實習。并在測量儀器室的基礎上建立測繪實踐教學中心,主要用于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為“崗位零適應期”的目標提供硬件支持,并專門引進工程測量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壯大專業教師的力量。

通過對2011級、2012級和2013級測繪工程專業的《工程測量》課程體系改革后,采用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后,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質的飛躍。特別是在第四學期結束后的測量工鑒定考試中,學生的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成績顯著(如表3所示)。表3反映出在使用新的工程測量課程體系后,考試通過率有大幅度提高,理論成績通過率與實習成績通過率最高分別達到87.36%和98.28%;鑒定考試通過率有很大提高,特別是中級工,參加鑒定和通過鑒定的人數為歷年之最,通過率遠遠高于全省平均值。這充分說明課程改革對操作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據實習單位的反饋,2011級學生對測量崗位的適應時間比往屆學生縮短,運用能力大大提高。

另外,在每兩年一次的湖南省測繪技能競賽中,2010年我校參賽選手獲得了個人第二名和團體第二名的好成績。在2012年湖南省舉辦的“拓普康杯”測繪技能競賽中,我校參賽選手獲得個人第一名和團體第一名的好成績。從上可以看出,經過改革后,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2.3以能力為本位,加強《工程測量》教學方法的改革。

面對快速發展的現代測繪技術,特別是GPS、RS和GIS技術的發展,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已經難以適應現代測繪教育的要求[4]。為此,我們成立了多媒體課件開發小組,定期舉辦多媒體課件展評和上網交流會,切實提高教師的軟件應用能力和多媒體教學能力。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學生在課堂獲得的理性知識與實踐獲得感性知識融為一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除了采用現代的教學手段外,我們還根據測量實訓的特點采用任務型教學。任務型教學就是設定幾個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工程測量的技能。教師根據各測量模塊的要求,結合測量的儀器、場地,從學生“學”的角度出發,對內容進行再加工,精心設計各種教學任務。同時以展示任務成果的方式體現教學成就,引導學生對這些學習成果進行積極評價,從而達到實訓的目的。

2.4以能力為本位,改革成績考核方法。

傳統的課程考核方法都是以期末考試為主,這樣不利于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為此我們把理論和閉卷答題為主要的考試形式改為以考查學生綜合能力為主的考核方式[5],以課業綜合考核為主,以筆試考核為輔的考核模式。綜合考核包括學生的實驗實習報告、施工放樣、數字測圖和變形監測等多種形式,通過書面測試和操作測試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得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得到比較科學合理的評價。另外,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承認的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專業技術等級考試,提高畢業生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收集最新中文国产中文字幕| www国产精品内射老熟女| 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ppx人交| 好日子在线观看视频大全免费动漫 | 在线观看a级片| 免费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久久综合噜噜激激的五月天| 中文字幕久无码免费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免费在线播放视频| 5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水果派解说| 国产av综合第一页| 成人免费无遮挡无码黄漫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国模私拍|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app| 日日狠狠久久8888偷偷色| k频道国产在线观看| 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a级毛片免费| 日韩av无码社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成人鲁丝片午夜精品| 人人妻人人超人人| 国产98在线 | 日韩| 少妇精品导航|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青草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狠狠色综合tv久久久久久|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日射精情感性色视频| 97免费人妻无码视频| 性一交一乱一乱一视频| 99久久国语露脸精品国产| 亚洲a∨国产av综合av下载| 扒开女人内裤猛进猛出免费视频|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很躁| 国产乱女乱子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