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8 02:42: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農業資源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中日農產品貿易的發展,促進了貿易與生產開發相結合的新機制的形成。這一新機制的形成,使貿易雙方傳統意義上的貿易關系發生了根本的改變,貿易雙方為了確保貿易產品的品質及安全等,通過簽訂合同的方式,積極展開了生產領域里的合作,進行了貿易產品生產資源的國際化配置,使貿易雙方的農業資源效益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為今后中日農業互惠互利、共同發展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子。
一、中日農產品貿易發展的背景與現狀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伴隨著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日本農業的比較利益下降,務農者減少,農業出現了萎縮,國內農產品自給率逐年降低,農產品供給出現了不足的局面。日本政府為解決國內農產品供給不足的問題,從80年代后期開始,放寬了對外國農產品的進口的限制。在此背景下,日本商社為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采取積極的措施,增加對國外資金、技術的投入,用以開發、生產、進口適合國內消費者需求的農產品。日本把這一農產品貿易形式,稱之為農產品的“開發輸入”。
中國的農產品供給狀況與日本大不相同,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農產品供給出現了相對剩余。中國政府為了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利用問題,進一步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提出了擴大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出口的農業發展戰略。中國的這一農業發展戰略恰恰迎合了日本的農產品“開發輸入”,并且,中國農業生產成本低的優勢,有力地吸引了日本商社從中國開發進口農產品。從90年代初開始,日本從中國進口的農產品逐年增加,日本的貿易統計資料顯示,1990年總金額是28.8億美元,2000年增加到73.9億美元,10年間增加了2.6倍。特別是生鮮蔬菜進口增長十分迅速,由1992年的2.9萬噸增加到2000年的36.3萬噸,8年間增加了12.5倍。與此同時,日本對中國的農產品出口也在增加,特別是種子出口,從1997年的58噸增加到2000年的207噸,3年間增加了3倍多。日本在中國的農產品“開發輸入”,不僅促進了中日農產品貿易量的快速增加,而且,對中國的農業發展也產生了積極地影響。我們過去的研究證明,日本在中國的蔬菜“開發輸入”,對中國的農業技術進步、生產效益的提高以及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中日農產品貿易開發與農業資源配置效益
眾所周知,傳統的農產品貿易形式是出口國將農產品出售給進口國,貿易雙方是單純的商品交換關系,并不涉及生產領域里的合作。而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的日本從中國的農產品(主要是蔬菜)開發進口,則是雙方為了貿易展開了生產領域里的合作,形成了貿易與開發生產一體化的貿易新形式。這種貿易形式主要有3個基本特征:日方商社以訂單形式向中方企業訂購產品,日方提供生產訂購產品的生產資料及生產技術;整個生產過程按照日方的技術指導進行,產品質量標準必須完全符合日方要求;所生產的合格產品全部由日方商社進口到日本。
日本在中國開發進口的農產品主要有:肉食加工品、面食加工品、蔬菜(包括蔬菜加工品)等。其中,蔬菜的開發進口量約占從中國進口蔬菜總量的70%。在蔬菜的開發進口中,日本大蔥是鮮為人知的產品,2001年日本從中國進口的3.7萬噸大蔥中有90%以上屬于在中國開發生產的日本大蔥品種。
在傳統的貿易理論中,無論是李嘉圖的比較成本理論,還是赫克歇爾-俄林的生產要素稟賦理論,還是邁克爾·波特的競爭優勢理論,都是從分析一國資源優勢與生產要素配置人手,闡述國際貿易發展的動因。而伴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國際貿易形式出現了新的變化,貿易雙方形成了貿易與生產開發有機結合的跨國經濟體系。在此情況下,僅僅考察一國的資源優勢與生產要素配置,顯然已經不能正確解釋貿易發展的根本動因,中日間的農產品貿易開發亦是如此。為此,我們用中、日生產日本大蔥的資源投入與產出的實際,考察中、日生產日本大蔥的資源配置效益,揭示中日農產品貿易發展的動因。
(一)日本大蔥在中國的開發生產過程
日本大蔥以脆、甜為其特點,適合日本人的食生活習慣,是日本主要蔬菜品種之一,全國年消費量超過50萬噸。20世紀90年代以前,日本大蔥的生產量和消費量基本保持平衡,進入90年代以后,由于日本農業勞動力減少,機械化程度低、手工勞動量大的大蔥生產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日本大蔥生產量減少,價格開始走高,在此情況下,日本農產品商社開始把目光放在海外開發生產上。1996年以前,日本的大蔥“開發輸入”主要來自于臺灣、韓國,1996年日本大阪一家農產品商社與中國山東省安丘市的一家蔬菜加工企業通過簽訂合同,開始了日本大蔥在中國的開發生產。合同的主要內容是:第一,日方公司與中方公司合作開發生產日本大蔥,日方公司為中方公司提供所需種子、農藥、肥料等生產資料,提供生產技術指導,中方公司提供土地、勞動力、生產設施等,按照日本的質量標準進行生產。第二,雙方公司合作開發生產的產品,由日方公司按合同價格全部收購出口到日本,中方公司無權自行處理。1996年日本大蔥在中國開發生產成功后,由于日本大蔥與普通蔬菜相比生產效益好,生產者的生產積極性很高;同時,由于開發生產的產品質優價廉,受到了日本消費者的歡迎,市場需求不斷擴大,進行開發生產的公司不斷增多,開發生產規模不斷擴大,開發進口量由最初的1千噸增加到2000年的3萬多噸,短短的4年間增加了30倍以上,這種旺盛的貿易生命力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
(二)中日兩國日本大蔥生產中的資源效益比較
表1是中國及日本生產日本大蔥的投入與產出情況,從表1可以看出,雖然日本生產大蔥的產出價值是中國的2倍多,但由于日本的勞動力資源緊缺,生產大蔥投入的勞動力價值皇中國投入勞動力價值的近15倍,所以,日本農戶生產大蔥低于中國農戶生產日本大蔥的收益。不過,如果是中國農戶生產中國大蔥,其效益并不能達到生產日本大蔥的效益,原因是日本大蔥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好(品質好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日本大蔥種子技術含量高),品質好帶來了高價格、高收益。當然,效益好的原因還有國際市場的因素。但是,中國開發生產日本大蔥所取得的高收益,可以說是日本的農業技術資源與中國的土地、勞動力資源跨國優化配置的成果。
(三)日本大蔥在中國開發生產的效益分析
日本大蔥在中國的開發生產項目,雖然比一般作物投資大、成本高,但由于所生產的產品品質好,并且全部銷往日本市場,所以,其經濟收益明顯高于國內普通種植業生產項目。表2是我們對日本大蔥生產基地農戶不同生產項目的收益情況調查。
從表2可以看出,無論是土地收益率或者是勞動收益率、資金收益率,日本大蔥生產比糧食生產、中國蔬菜生產都成倍提高。這種土地、勞動、資金收益率的提高應該說是日本大蔥的貿易開發,促進了大蔥生產資源及生產要素(包括:土地、勞動力、資金、技術等)的優化配置,產生了國際資源優化配置效益。
三、結論
從日本大蔥的貿易開發可以看出,中日農產品貿易開發已經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單純的貿易關系,貿易同生產形成了有機聯系的整體,貿易雙方進行了貿易產品生產資源的優化配置,使資源效益得到了充分發揮,對于促進兩國農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增強了中日兩國農產品貿易的生命力,取得了雙贏的效果。目前,這種貿易形式雖然局限于部分農產品。但是,應該看到,這是世界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形成的中日兩國農業互利合作、協調發展的新機制。這種新機制如果推廣到中日農業的全面合作上,可以避免或減少目前兩國農產品貿易中出現的問題,加強中日農業戰略互惠關系,共同應對因工業化發展帶來的農業衰退——農產品短缺的危機。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農業資源危機等進行講述,包括了農業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保護農業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優化農業投入結構、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指農村經濟和社會經濟全方面的持續發展、人口增長和農村貧困問題給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農業生產所需的主要農業自然資源面臨短缺危機、農業資源污染嚴重,生態環境日趨惡化等,具體資料請見:
摘要:農業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關鍵,作為人類生存和農業發展基礎的農業資源應受到更加廣泛的重視。本文從農業資源角度出發,探討了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特征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農業資源問題,提出了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農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可持續發展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和領先領域,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使農業具有長期持續發展的能力。而農業資源如土地、水資源、勞動力和資金等作為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和條件,直接影響著農業發展和社會發展,應得到更加廣泛的重視。因此,本文從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探討中國的農業可持續發展。
1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
《中國21世紀議程》對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明確為:保持農業生產率穩定增長,提高食物生產和保障食物安全,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改變農村貧困落后狀況,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合理、永續地利用自然資源,特別是生物資源和可再生資源,以滿足逐年增長的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從農業資源角度來理解,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充分開發、合理利用一切農業資源(包括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社會資源),合理地協調農業資源承載力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提高資源轉化率,使農業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優化配置達到農業資源永續利用,使農產品能夠不斷滿足當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1.1農業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保護農業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把農業發展、農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資源環境保護結合起來,盡可能減少農業發展對農業資源環境的破壞和污染,置農業發展于農業資源的良性循環之中。大力發展文化科技教育事業,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保證,是形成自覺保護資源環境的前提。
1.2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優化農業投入結構。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漁各業,實現生產經營適度規模化,農業生產結構合理化,農產品品種多樣化和品質優良化,實現農業生產的高產、優質、高效和低耗,變原來的粗放經營為集約經營,達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1.3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指農村經濟和社會經濟全方面的持續發展。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不單純地是追求數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實現農民日益富裕、農業社會全面進步,使農村的資源環境、人口、經濟和社會相互協調,共同發展。
2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農業資源危機
2.1人口增長和農村貧困問題給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
人口過快增長特別是農村人口過快增長與農村教育、醫療衛生等條件發展不相適應,加劇了人口數量與質量的矛盾,造成了農村勞動力素質難以提高和充分就業等問題;現有近5000萬的貧困人口分布農村,貧困造成資源環境惡化,資源環境惡化又加劇貧困,最終對農業發展產生嚴重的制約,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貧困-資源環境惡化一經濟發展減緩的惡性循環。
2.2農業生產所需的主要農業自然資源面臨短缺危機。主要表現為:一,近30年來中國耕地總體數量不斷減少。據統計資料,1996年,我國30個省、市(區)中,已有14個省、市(區)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總數的47%,其中有7個省、市(區)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聯合國規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線,盡管如此,占用、毀壞的耕地情況仍未好轉。再加上耕地質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減少、土地負擔指數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資源危機。二,農業用水危機正在加深,農業每年缺水達3.0x1010m3,受旱面積約2.0xl07hm2,全國有8000萬農村人口飲水困難,300個城市缺水;亂開濫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續下降,漏斗面積不斷擴大。如華北已經形成了1.5-2萬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區,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導致灌溉成本不斷上升。
2.3農業資源污染嚴重,生態環境日趨惡化
工業“三廢”污染急劇向農村蔓延。環境監測表明:在全國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嚴重,流經城市河段82%受到嚴重污染。化肥、農藥和農膜等大量使用帶來了嚴重的農業污染,中國農藥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農藥超量使用使得農藥殘留超標率和檢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糧食增產出現了邊際負效應。農藥、化肥等的濫用不僅使土壤、水體和大量農產品受到污染,導致不少農作物高產地區的農田生態平衡失調,病蟲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農產品質量下降等問題也日益嚴重起來。鄉鎮企業的高速發展也對農業資源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隨著鄉鎮企業的高速發展,鄉鎮企業的工業污染給土壤和水資源造成嚴重破壞。這樣不僅污染了農業生態環境,造成資源惡化,制約了鄉鎮企業的發展,而且嚴重影響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面臨的農業資源問題已經非常嚴重,再加上一些休耕、免耕等保護農業自然資源、恢復生態環境的措施執行不力,嚴重影響到農業可持續發展。在市場經濟下,如果單純地追求經濟效益,忽視農業資源保護,就會使目前已經惡化的局勢進一步加劇,導致農業生產嚴重缺少后勁;制約農業發展進而制約中國整個經濟發展。
中國農業的未來任重道遠。但是只要我們認真分析面臨的困難,積極采取解決措施,如開展生態農業、集約化農業,建立健全資源產權制度、農業自然資源的評估方法和有關農業資源的法律法規等,節約農業資源,降低資源消耗,減少農業資源的浪費,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增強農業資源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保證程度,就可以實現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摘要:農業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關鍵,作為人類生存和農業發展基礎的農業資源應受到更加廣泛的重視。本文從農業資源角度出發,探討了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特征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農業資源問題,提出了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農業資源;農業可持續發展;內涵和特征;對策
《中國21世紀議程》中指出,農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可持續發展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和領先領域,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使農業具有長期持續發展的能力。而農業資源如土地、水資源、勞動力和資金等做為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和條件,直接影響著農業發展和社會發展,應得到更加廣泛的重視。本文從農業資源角度來探討中國的農業可持續發展。
1農業資源
農業資源是指人們從事農業生產或農業經濟活動中可以利用的各種資源,包括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社會資源。農業自然資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為農業生產服務的物質、能量和環境條件的總稱。它包括水資源、土地資源、氣候資源和物種資源等等。農業社會資源指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因素中可以用于農業生產的各種要素,主要有人口、勞動力、科學技術和技術裝備、資金、經濟體制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規等。
在農業發展過程中,農業資源已成為評價和衡量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所以,節約和合理開發利用農業資源,解決農業資源日益尖銳的供需矛盾,實現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2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特征
1991年在荷蘭召開的國際農業與環境會議上,國際糧農組織(FAO)把農業可持續發展確定為“采取某種使用和維護自然資源的方式,實行技術變革和體制改革,以確保當代人類及其后代對農產品的需求得到滿足,這種可持續的農業能永續利用土地、水和動植物的遺傳資源,是一種環境永不退化、技術上應用恰當、經濟上能維持下去、社會能夠接受的農業。”《中國21世紀議程》對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明確為:保持農業生產率穩定增長,提高食物生產和保障食物安全,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改變農村貧困落后狀況,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合理、永續地利用自然資源,特別是生物資源和可再生資源,以滿足逐年增長的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從農業資源角度來理解,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充分開發、合理利用一切農業資源(包括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社會資源),合理地協調農業資源承載力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提高資源轉化率,使農業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優化配置達到農業資源永續利用,使農產品能夠不斷滿足當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2.1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2.1.1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首先就意味著發展。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只有發展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農產品需求;這種需求不僅指數量增加上的滿足,更應指農產品質量提高上的滿足。
2.1.2農業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保護農業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把農業發展、農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資源環境保護結合起來,盡可能減少農業發展對農業資源環境的破壞和污染,置農業發展于農業資源的良性循環之中。
2.1.3有效控制農村人口,提高人口素質。努力控制農村人口過快的增長速度,以便減輕農業人口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大力發展文化科技教育事業,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保證,是形成自覺保護資源環境的前提。
2.1.4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優化農業投入結構。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漁各業,實現生產經營適度規模化,農業生產結構合理化,農產品品種多樣化和品質優良化,實現農業生產的高產、優質、高效和低耗,變原來的粗放經營為集約經營,達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2.1.5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指農村經濟和社會經濟全方面的持續發展。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不單純地是追求數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實現農民日益富裕、農業社會全面進步,使農村的資源環境、人口、經濟和社會相互協調,共同發展。
2.2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特征
2.2.1生態可持續性
要保證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農業資源環境的可持續利用,只有遵循自然生態規律,保持生態平衡,才能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2.2.2經濟可持續性
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指農業產量穩定持續增長,農產品質量不斷改善,農業生產率穩定提高,農民收入和農業經濟效益可持續增長。
2.2.3人口適度性
人口是重要的經濟資源,但是作為消費者又給農業資源、農業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必須控制人口數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質,增加人力資源的資本存量,才能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
2.2.4農業增長方式的集約性
科學技術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農業科技特別是農業高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能使農業增長從單純依靠資源和環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提高農業增長的科技含量。
2.2.5目標的多元性
農業可持續發展不僅要提高農業產品的產出率、產品質量和農業經濟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把社會進步和資源環境保護放在首位,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者的統一。
3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農業資源危機
3.1人口增長和農村貧困問題給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
人口過快增長特別是農村人口過快增長與農村教育、醫療衛生等條件發展不相適應,加劇了人口數量與質量的矛盾,造成了農村勞動力素質難以提高和充分就業等問題;現有近5000萬的貧困人口分布農村,貧困造成資源環境惡化,資源環境惡化又加劇貧困,最終對農業發展產生嚴重的制約,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貧困-資源環境惡化一經濟發展減緩的惡性循環。
3.2農業生產所需的主要農業自然資源面臨短缺危機
首先,近30年來中國耕地總體數量不斷減少。據統計資料,耕地由1957年的人均0.173hm2下降至1995年的0.08hm2。到1996年,我國30個省、市(區)中,已有14個省、市(區)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總數的47%,其中有7個省、市(區)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聯合國規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線,盡管如此,占用、毀壞的耕地情況仍未好轉。再加上耕地質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減少、土地負擔指數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資源危機。
其次,農業用水危機正在加深,主要表現在:(1)農業和城市缺水嚴重。農業每年缺水達3.0x1010m3,受旱面積約2.0xl07hm2,全國有8000萬農村人口飲水困難,300個城市缺水。(2)水澇災害嚴重。90年代成災面積已經相當于50年代的273%,嚴重影響了中國農業的生產和發展。(3)亂開濫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續下降,漏斗面積不斷擴大。如華北已經形成了1.5-2萬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區,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導致灌溉成本不斷上升。
3.3農業資源污染嚴重,生態環境日趨惡化
工業"三廢"污染急劇向農村蔓延。環境監測表明:在全國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嚴重,流經城市河段82%受到嚴重污染,25000km的河流污染物超標,受污水、工業廢棄物和城市垃圾危害的農田達0.1億hm2;化肥、農藥和農膜等大量使用帶來了嚴重的農業污染,中國農藥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1995年為26.8萬t,預計2000年將達30萬t,農藥和化肥的超量使用使得農藥殘留超標率和檢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糧食增產出現了邊際負效應。農藥化肥等的濫用不僅使土壤、水體和大量農產品受到污染,導致不少農作物高產地區的農田生態平衡失調,病蟲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農產品質量下降等問題也日益嚴重起來。
鄉鎮企業的高速發展也對農業資源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隨著鄉鎮企業的高速發展,鄉鎮企業占整個工業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中期的11%增加到1997年的45%,"三廢"污染的農田面積已達0.1億hm2,比1983年增加了2.5倍,約有15%的農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因為污染,糧食減產100億kg以上,直接損失達125億元,給土壤和水資源造成嚴重破壞。這樣不僅污染了農業生態環境,造成資源惡化,制約了鄉鎮企業的發展,而且嚴重影響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由于對農業自然資源掠奪式的開發利用,如陡坡毀坡毀草等,形成了"邊治理、邊破壞"和"局部有所改造、整體繼續惡化"的被動局面,使得土壤侵蝕嚴重,水土流失嚴重,森林生態功能降低,土地沙漠化仍在發展。
中國面臨的農業資源問題已經非常嚴重,再加上一些休耕、免耕等保護農業自然資源、恢復生態環境的措施執行不力,嚴重影響到農業可持續發展。在市場經濟下,如果單純地追求經濟效益,忽視農業資源保護,就會使目前已經惡化的局勢進一步加劇,導致農業生產嚴重缺少后勁;制約農業發展進而制約中國整個經濟發展。
4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對策
4.1加強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法制建設和管理
4.1.1法律法規是資源環境管理的基礎和依據,法律管理應成為強化資源環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可持續發展的今天,隨著對農業資源系統認識的深化和實踐的需要,應全面審理中國現行有關農業資源的法律、法規和管理體系,提出修訂和補充措施,并制定相應的法律實施細則、條例和管理辦法,把法律規定的原則具體化,增強其操作性,要注意有關法規的前后一致性和相互之間的協調性。
4.1.2建立并完善農業資源產權制度。建立并完善資源產權制度,調整并劃分清各類農業資源的產權關系,從法律上支持、監督產權所有者對農業資源保護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并以法律形式強化農業資源管理的協調機制。
4.1.3制定農業資源綜合管理法律。在目前現有農業資源的各種基本法規中,一般都是就某種資源論資源,較少涉及一種資源和其他資源作為農業資源整體的關系和綜合管理的規定,因此,要樹立農業自然資源整體化觀念和農業資源立法的前瞻性,強化綜合管理意識;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資源綜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建立農業資源綜合管理法律體系,實現對農業資源的綜合管理。
4.2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消除貧困
4.3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優化資源和生產要素的組合進一步擴大生態農業和持續農業的試點,及時推廣應用。積極穩妥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形成結構合理的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的大農業格局,使各業之間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發展農業產前、產后的延伸產業,形成種養加和農工貿相配套的農業產業化體系,使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得以提高,確保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4.4合理開發農業資源,加強資源的保護利用政策
4.4.1保護耕地。今后中國各項建設都應力求少占地、占壞地;堅持有償用地,有借有還;盡可能利用各種空閑地,減少占地損失;有計劃地開墾邊遠地區的宜農荒地。
4.4.2改善農業資源
環境。防止工業"三廢"直接排入農業環境而造成危害;嚴格控制鄉鎮企業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農業自身的污染源,即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殘毒農藥的使用,防止過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農用水體富營養化等等。
4.4.3注意引進、吸收發達國家有關農業資源的節能、資源保護和環境修復的先進技術,重視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資源替代等。
4.5開展農業自然資源評估和評價工作
長期以來農業資源的無償使用已經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對農業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非常不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若不能及時扭轉資源無價和價格扭曲現象,就會加重對資源的浪費。因此,必須規范農業資源作為一種特殊資產的評估方法,加強農業自然資源的估價和評價工作,推行有償使用及社會補償制度,資源開發的申報和審批制度,以便加強對農業資源的管理,保護農業資源環境。
5結束語
由于中國人口多、人均資源貧乏,尤其是近年來農業資源問題日益尖銳化,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受到極大的制約,中國農業的未來任重道遠。但是只要我們認真分析面臨的困難,積極采取解決措施,如開展生態農業、集約化農業,建立健全資源產權制度、農業自然資源的評估方法和有關農業資源的法律法規等,節約農業資源,降低資源消耗,減少農業資源的浪費,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增強農業資源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保證程度,就可以實現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生態農業這一現代農業新模式受到廣泛關注,生態農業的實踐和研究逐漸增多。據農業部公布的數據,截至2014年底,我國已有國家級生態農業示范縣100余個,帶動省級生態農業示范縣500多個,建成生態農業示范點2000多處。雖然我國生態農業試點不斷增加,但生態農業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各地對生態農業的認知尚不成熟,對生態農業資源利用的評價還不完善。學術界對生態農業的探討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偏重于對生態農業發展模式的探討,如劉剛等以區域研究為基礎提出不同功能區發展不同模式的生態農業;[1]二是關于生態農業效率的研究。如吳小慶等將農業生態效率指標分為經濟效益和環境影響兩個子系統,對無錫市農業生態效率進行了實證分析;[2]潘丹等將農業污染作為非期望產出指標,測算中國30個省份的農業生態效率;[3]三是對生態農業效率影響因素的研究。程翠云等運用回歸模型分析了中國2003—2010年農業生態效率的影響因素。[4]高亮等運用DEA方法對安塞縣商品性生態農業系統耦合效率進行了評價。[5]這些研究無疑對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和借鑒。
一、生態農業和資源利用效率
(一)生態農業的內涵和本質
生態農業的內涵是構建其評價體系的基礎,對生態農業的準確把握直接影響評價體系的構建。生態學家馬世駿認為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規律,因地制宜地設計、組裝、調整和管理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系統工程體系。[6]經濟學家厲以寧認為生態農業是依靠農業內部來維持土壤肥力,促使農業穩定持續發展的一種農業,它既能帶來生態的良性循環,穩定地、持續地提供農產品,又能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提高生活質量。[7]綜合以上觀點生態農業的內涵可概括為運用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規律,以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的協調統一為目標,充分發揮地區資源優勢,實現農業高產優質高效持續發展的綜合農業體系。生態農業本質上更關注農業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其中土地、水、勞動力、機械、肥料、農藥、農膜等應受到重視,這為構建生態農業條件下資源利用效率評價指標提供了思路。
(二)資源利用效率的詮釋
經濟學認為物質的稀缺和人類需要的無限必定帶來資源配置的問題———即如何配置資源才能達到兩者的平衡和資源的有效利用,因此,生態農業資源利用效率的研究可以從兩方面展開:一是資源的利用效率,從單位產出消耗的投入來衡量資源的利用效率,它體現了資源利用的深度和合理性,包括研究單要素的利用效率和多要素配合時的綜合利用效率。二是資源的配置效率,[8]農業生產的投入多種多樣,一方面需要考慮各要素的配置是否合理,是否實現了技術的最優化,即考察決策單元的技術效率,另一方面,由于農業生產存在規模報酬遞減情況,所以還需考慮要素投入的整體規模是否合理,即決策單元的規模效率。
二、生態農業資源利用效率指標體系構建
生態農業的投入主要包括農業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資源。其中農業自然資源包括土地、水、氣候、土壤微生物、土壤自然肥力等;社會經濟資源包括勞動力、財政投入、技術、管理、農用物資、能源等。其中農業自然資源中的氣候、土壤微生物、土地自然肥力傾向于農業自然科學方面的研究;社會經濟資源中的能源更傾向于對農業技術的研究。生態農業的產出包括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其中經濟效益既包含其為社會產生的經濟總貢獻,也包含對農戶帶來的微觀收益;生態效益既包括其正面效益如水源涵養、水土保持;也包含負面效益如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和空氣污染等,而這些污染可以從化肥、農藥、地膜的使用量側面反映出來。生態農業的社會效益主要體現在其食物保障功能、農產品的質量方面。生態農業指標體系分為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目標層體現生態農業的總體目標即資源投入的減少和產出效益的增加;準則層則是目標的細化,其中資源投入分為農業自然資源、社會經濟資源;效益包括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指標層是將準則層的具體化,其中的分項有的屬于農業經濟研究方向,有的更偏重于農業自然科學研究或農業技術研究。這里主要從農業經濟方面研究生態農業的資源利用效率。
三、資源利用效率研究方法和指標選擇
研究資源利用效率既可以對生態農業生產中的單個要素進行分項衡量,也可以對若干重要要素進行綜合衡量。
(一)分項要素資源利用效率
1.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可通過土地產出率來表示。土地產出率=農業產量或產值用地面積,體現了土地資源集約、合理利用的綜合水平,是反應農業生產力的綜合指標。[9]其中使用產量指標時可體現土地作為糧食基本保障所帶來的社會效益。使用產量時側重土地投入產生的經濟效益。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體現了單位農業用水獲得的農業產量或產值,可選用農業用水效率系數=農業產量或產值農業灌溉用水量,這一數據體現了農業用水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為了體現節水灌溉等技術的應用程度也可使用節水灌溉面積比重=節水灌溉面積農業總灌溉面積來表示,這一點體現了農業水資源的高效利用程度。
2.社會經濟資源勞動力的利用率可通過勞動生產率和勞動力利用效率體現,勞動生產率是勞動者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勞動成果與勞動消耗量的比值,可以用同一勞動力在單位時間內生產農產品的數量來表示,[9]勞動生產率=農產品數量勞動時間,這一指標傾向于對微觀農戶的研究。宏觀來看,當研究對象為某一區域或地區時可運用勞動力利用效率來計算,勞動力利用效率=農業產量或產值農業從業人數。農用物資主要包括機械、化肥、農藥和農膜。農用物資利用效率=農業產量或產值物資投入量,其中的物資投入量可以是農用機械總動力、化肥折純量、農藥施用量、農膜使用量等。這些指標中化肥、農藥、農膜是農業生產的主要污染物,所以,這些指標對應的利用效率可體現農業污染程度,可表征農業的生態效益。機械總動力則可表征農業的經濟效益。財政投入主要指用于農業生產的政府財政投入,在統計數據上主要體現為農林水事務財政支出。財政利用效率=農業產量或產值農林水事務財政支出,用來衡量農業財政投入的產出效益,體現農業財政投入的高效利用情況。農業技術投入方面,受限于直接農業技術投入數值較難統計,可以根據歷年統計數據中的農業技術成交額或動植物新品種技術成交額等數據從側面反映農業技術的投入情況;也可以選擇農業科學研究機構數量、農業科學研究人數等從技術研究平臺方面反應農業技術的投入情況,其利用效率的計算使用公式為:技術利用效率=農業產量或產值技術投入。也可使用農業科技貢獻率體現農業科技的使用效果,農業科技貢獻率=農業科技產值農業總產值。
(二)多要素資源利用效率
單要素利用效率分析側重對農業要素的分項對比,在考察多要素的綜合利用效率是會顯示出不足,所以,應使用多因素綜合評價的方法綜合考查資源利用效率。在研究方法上可選用多因素綜合評級模型,其公式表達為P=mi=1ΣWi×(nj=1ΣWij×x'ij)。其中,P為綜合農業資源利用生產率評價分值;Wi為各類型要素i的權重,Wij為要素i的指標j的權重(權重可根據專家咨詢法或主成分分析法確定);x′ij為要素i的指標j的標準化數值。由于農業資源利用的指標存在量綱不同的情況,所以,需要在研究時換算為標準數值。[8]yij=xij/x*j,(x*j=max1≤i≤m,xij≠0),正向指標x*j/xij,(x*j=max1≤i≤m,xji≠0),逆向指ΣΣΣΣΣΣΣΣΣΣΣ標式中:yij為指標標準化數值;xij為指標原始數值。在指標的選擇上可選用資源耗用的絕對數來表示,其中土地資源可選擇農用地面積、耕地面積表示;水資源可以用農業灌溉供水量表示;勞動力可選用農業從業人數或農業勞動時間來確定;農用物資可選擇農用物資的耗用量,如農用化肥折純量、農膜使用量、農藥施用量表示;財政投入可使用農林水事務財政支出;技術可選用農業科學研究機構數量、農業科學研究人數、農業科學研究機構經費支出等指標表示。在具體運用是可根據研究側重點或回歸分析找出主要因素進行綜合分析。
四、資源配置效率研究方法和指標選擇
資源配置效率旨在研究各類資源的投入比例和投入規模的合理性,其中投入的最小化或產出的最大化是資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標志,它是一個相對值,是幾個決策單元資源配置有效性的對比,取值在0和1之間,越靠近1的決策單元資源配置越有效,反之越無效。同時資源配置效率包含兩個內容:一是現有資源是否都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即技術是否有效;二是現有的資源投入規模是否合理,即規模是否有效。測量資源配置效率可使用數據包絡分析的方法,它不受量綱的限制,可測量不同決策單元在多投入多產出的情況下的綜合效率、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其具體表達公式為。(DC2R)minθnj=1Σxjλj-θx0+s-=0,nj=1Σyjλj-y0-s+=0,λj,s-,s+≥0,j=1,2…,n,θ∈EΣΣΣΣΣΣΣΣΣ∈ΣΣΣΣΣΣΣΣΣ1其中n為被評價對象的數量(即n個決策單元);每個決策單元中分別有m種投入(輸入)與s種產出(輸出);xrj為第j個決策單元所使用的第i種投入的數值;yij為第j個決策單元所創造的第r種產出的數值;xj=(x1jx2j…xNj)T,j=1,2,……,n;yj=(y1jy2j…yNj)T,j=1,2,……,n;θ為決策單元的效率值;λ為評估該決策單元的效率時參考的其他決策單元的比例;s-為松弛變量,表示該決策單元應減少的投入量;s+為超額變量,表示該決策單元應增加的產出量。在指標的選擇上,可以根據不同的研究側重點選擇不同的指標,如若研究土地資源的配置效率可重點選擇土地面積、耕地面積等;研究農用物資的配置效率可選擇機械、化肥、農藥等指標。產出方面可根據研究的側重點選擇農業產值、農業增加值、農戶經營性收入、農產品產量、糧食產量等指標。
五、小結與討論
生態農業資源利用效率指標的判定及研究方法是建設生態農業的重要環節,必須從生態農業的本質內涵出發,充分關注其特殊性,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引導生態農業實踐。同時,生態農業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面了解其本質、要素、特性、功能等各個方面,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其本質、要素、功能也將會發生變化,所以,生態農業資源利用評價體系的構建也需要適應時代節奏不斷完善。
作者:趙伊娜 單位:中州大學
1現代休閑農業的主要特征和表現形式
現代休閑農業的主要特征有:①自然性,休閑農業的資源主要來自于田園景觀、自然生態環境及人文資源,而非人工建造的景觀。②體驗性,休閑農業重在親身感受。游客可以在觀光的同時,參與農業生產、果實采摘等。③休閑性,休閑農業為國民提供了休閑的機會,使得游客可以更好地與當地居民增加了解、交流互動,體驗農村生活。④產業性,休閑農業是融合了農業和旅游業的新型產業經營模式[7]。在我國,各地區結合自身農業優勢開創了很多休閑農業的實踐體系,形成了內容豐富、各具特色的表現形式,主要包括田園農業觀光、民俗風情、農家樂、村落鄉鎮、科普教育、休閑度假等休閑模式,其中以田園休閑觀光農業為主,因為這種休閑模式投資相對較少、見效也快。
2德化縣南埕鎮休閑農業旅游資源結構分析
2.1德化縣南埕鎮休閑農業旅游資源類型結構
旅游資源是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凡能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游業開發利用,并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GB/T18971-2003旅游規劃通則》)。由此,旅游資源是進行旅游活動的前提與核心,也是旅游業產業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其中,休閑農業旅游資源是人類與自然環境長期作用而形成的有機統一的農業景觀,具有廣泛性、多樣性、時代性、季節性、地域性、系統性等特點[8]。德化縣南埕鎮的休閑農業旅游資源基礎良好、分布廣泛、類型多樣,呈現出一定的結構特征(圖1):該區的桃仙溪自然景觀、桃花島農業觀賞園景觀、石筍峰景觀、石筍洋水電站在旅游區內部形成局部的黃金組合優勢。這里自然資源優勢明顯,安靜的村莊、水聲潺潺的溪流、參天古樹、茂密的植被,充分體現了桃仙溪鄉村旅游景區旅游資源的豐富性與獨特性,極具生態休閑觀光旅游價值。同時,德化縣南埕鎮積淀了深厚的古村落文化、農耕文化及民俗文化,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具有較高的旅游資源開發價值。這些旅游資源內容豐富、優勢突出,具有發展當地現代休閑農業的巨大潛力。但是已開發的景區相關旅游配套設施跟不上、不完善,可進入性較差,且與周邊鄉鎮的休閑農業旅游資源有極大的相似性,旅游資源易被替代;南程鎮還有一些旅游資源處于未開發狀態,如地文景觀資源石筍峰、遺址旅游資源(湖興宮)等。
2.2德化縣南埕鎮休閑農業旅游資源的層級結構
德化縣南埕鎮開發休閑農業旅游資源的目標客源市場主要是泉州市、福州市、廈門市、漳州市等,其中針對的顧客群主要是一些想回歸自然、體驗農家樂的城市居民、開展夏令營和春游等形式的中小學生、懷念家鄉的海外僑胞等。因此,德化縣南埕鎮休閑農業旅游資源的開發在確定旅游資源類型結構的基礎上,再結合目標休閑農業游客的旅游動機、特征等要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來確定德化縣南埕鎮休閑農業旅游資源開發的層級結構。
3德化縣南埕鎮休閑農業的開發模式德化南埕所具有的氣候資源、自然資源與社會資源及其地域空間特征決定了其休閑農業開發的模式。
3.1生態觀光農業園
德化縣南埕鎮應積極招商引資,并充分利用閩臺的五緣優勢,引進臺灣的觀光休閑農業,建設以種植桃樹、葡萄、枇杷為主的農業觀賞園;在鞏固發展桃花島農業觀賞園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和完善生態農業觀賞園的規模,為南埕鎮發展生態休閑旅游帶來良好的發展機遇。其中,南埕鎮可充分利用其豐富的旅游資源,如古厝、村莊、溪流、溫泉、古樹、森林等,積極打造以桃仙溪景區為主的自然生態旅游品牌。
3.2農業體驗園
德化縣南埕鎮應啟動“鄉村游、農家樂”旅游線路,推出“農家自助餐”、“農家旅館”、“垂釣臺”、“生態田園鄉村”、“素質教育拓展基地”等生態旅游項目,完善生態旅游要素,從而設計出歡樂農家體驗區、科研考察基地,將南埕鎮打造成知名的鄉村旅游景區,不斷擴大鄉村旅游項目在省內的影響力。其中,重點開發農家樂生活體驗區、茶樹種植區,并利用當地村落古民居打造鄉村客棧,使鄉村農業生態休閑旅游在接待服務上更加完善。此外,還要形成當地富有特色的鄉村墟市、農業藝術等民俗風情旅游品牌,這樣才能促使德化縣南埕鎮發展現代休閑農業走多元化、可持續道路。
3.3溫泉休閑養生度假村
德化縣南埕鎮應充分運用當地景色宜人的農村和農業觀光點、溫泉、田園村舍等旅游資源,按照一定的布局建設具有當地特色的農家村舍,打造溫泉休閑養生度假村。這樣可以使得游客不僅可以觀光、體驗農家生活,享受鄉土樂趣,又可以使游客養生、住宿、度假、游樂,從而為游客提供一個良好的休憩度假場所。同時,農業度假村的建設還可以延長游客逗留的時間,進一步增加當地的旅游收入。
4小結
德化縣南埕鎮的現代休閑農業處于初步開發階段,相應地開發模式也不夠成熟、周密。因此,其應依托著名的石牛山國家地質森林公園旅游熱線的游線依附綜合型休閑農業旅游區來帶動德化縣南埕鎮的現代休閑農業發展。本文提出的德化縣南埕鎮休閑農業開發模式有生態觀光農業園、農業體驗園、溫泉休閑養生度假村,具有較強地針對性。然而,該休閑農業開發模式不具有普遍性,因為全國各地之間的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經濟發展、基礎設施等條件不同,各地區休閑農業發展不可能按照相同開發模式進行,必須考慮自身區域旅游資源、客源市場、旅游產品及旅游形象等方面的基礎上,科學規劃、逐步實施,從而最終實現各地現代休閑農業的持續發展。
摘要:隨著體驗經濟時的到來,旅游者對旅游體驗需求的廣度與深度日益增加,開發體驗式旅游產品成為順應時代的要求和趨勢。本文在分析河南休閑資源體驗式開發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政策環境優勢的基礎上,深刻剖析其存在的諸如產品類型單一、經營規模小、規劃不科學、旅游體驗不足等問題,提出開發高端綜合性莊園,開發休閑體驗式休閑農業產品,深度挖掘農耕文化內涵,開展親子娛樂旅游活動等對策建議,促進河南休閑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休閑農業資源;體驗式開發;對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閑暇時間日益增多,城市生活、工作的巨大壓力使得城市居民越來越渴望回歸自然,前往鄉村休閑度假,欣賞美麗的田園風光,這為休閑農業資源的開發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1河南休閑農業資源體驗式開發的優勢
1.1區位優勢
河南地處中原,鐵路、高速路、航空四通八達,交通優勢十分明顯,是重要的內陸交通運輸樞紐。近年來河南省實施了村村通工程,使得農村與外界建立起了一個更加便捷的聯系通道。同時,隨著河南經濟的快速發展、私家車數量的迅速增加及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為人們進行休閑農業體驗式旅游提供了便利條件。
1.2資源優勢
河南省是一個農業大省,農村面積大、人口多,農業文化底蘊豐厚,農業經濟在河南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豐富和獨特的自然資源和農業資源為開發河南農業體驗式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條件。中原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孕育了河南豐富多彩的中原鄉土民俗文化,地方戲曲、民間雜技藝術、民間工藝、鄉土節慶等鄉土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因此,河南具有開發休閑農業的明顯優勢。
1.3政策環境優勢
近年來,中央出臺了支持發展鄉村旅游與休閑農業等一系列關系農業的一系列政策,這些為河南省開發農業體驗式旅游產品提供了很好的機遇。同時,國務院曾提出《關于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這意味著中原經濟區建設已被提升為國家戰略,為河南農業體驗式旅游產品的開發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環境。
2河南休閑農業資源體驗式開發存在的問題
2.1產品類型單一,經營規模小
河南省現有已經開發的農業體驗式旅游產品多以“農家樂”為主,總體的規模都普遍較小,產品對外界缺乏影響力,在市場方面沒有合理、有效的推廣營銷手段,大部分還只是單純地停留在農業觀光層面,很大程度上都忽視了農業文化、農村生活,民俗風情等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從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農業體驗式旅游產品的豐富性。旅游產品開發大多數都集中在觀光農業和休閑農業等產品上,大都是以吃飯,觀光,采摘等為主,缺乏自身特色缺少產品創新,特別是有相當大一部分接待水平偏低,而且配套的設施也不夠完善,導致現有產品難以滿足旅游者的需求。
2.2缺少科學規劃,產品挖掘深度不夠
河南農業體驗式旅游產品的開發普遍缺少長期的合理規劃,在開發過程中由于自主開發式占據極大比例,開發管理者很可能由于資金和管理水平的欠缺等問題,從而導致了中短期的行為十分明顯普遍。許多旅游產品只是進行了表層的初步開發,缺乏設計上的創新,大多數農業旅游體驗式產品都是以賞農家景,吃農家飯,住農家房,做農家事為主題,產品開發粗糙,并未進行深度的挖掘和探索,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只注重“表”,而忽略了內在,忽略了鄉村文化元素的深度開發,這些就造成了旅游產品雷同,缺乏特色,而且產品的文化品位較低,檔次不高。這樣就造成了所開發的產品無法滿足現代旅游市場游客多樣化的需求,更加無法滿足一些游客對高文化品位的需求。
2.3旅游產品體驗式不足,高素質人才缺乏
旅游者的感受難以提高。由于產品的單一、內容不夠豐富,一般的旅游活動都是吃飯,觀光,或者采摘,垂釣之類,缺乏其他一些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活動,經常給游客的感受就是,與傳統的觀光旅游產品相比較,只是觀光的對象發生了變化而已,這樣就使得旅游者的體驗需求得不到滿足;另外,在從旅游者購買產品至消費完成這一過程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個感受和體驗的過程,然而由于中間的服務者沒有良好的素質和體驗式服務概念,或者經營管理不夠完善等原因,導致了所提供的體驗式服務不夠周到。同時,由于我國鄉村旅游經營中的淡旺季變化明顯,引不來人才、留不住人成為制約休閑農業發展的瓶頸。
3河南休閑農業資源體驗式開發的對策
3.1開發高端綜合性莊園
開發商集中開發,經營管理為主,游客自己耕作,贏得果品或者原地種植某作物,參與到農業生產過程中,另外游客也可購買莊園內的相應水果或其他作物??梢酝ㄟ^社會融資,小規模,多渠道的方式,將旅游者也納入到旅游產品投資與開發的范圍內,吸引人們投資,解決小規模自主式開發所出現的資金缺乏,規模小以及缺乏長期統一規劃與管理的問題。
3.2農業體驗與休閑度假相結合
將農業體驗與休閑度假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對旅游地進行合理規劃,建立農業體驗區,生活區,以及娛樂區,把這些要素一體化,形成一個綜合性的休閑體驗式農業旅游區,游客們不僅可以觀光,種植,采摘,通過這些活動體驗農作,還可以住宿,進行其他娛樂活動,度假,充分體驗和享受鄉村風情,培養高素質的旅游服務人員,向旅游者提供優質的體驗式服務,使得旅游者在體驗勞作的同時也獲得身心的放松和愉悅,從而幫助其提高自身的旅游體驗感受,更好地突出體驗式旅游的特點。
3.3深度挖掘和提高產品的文化內涵
在開發農業體驗式旅游產品的過程中,不能僅把目光聚焦在農業生產勞作和娛樂活動上,更要深度挖掘文化內涵,在提供物質和娛樂享受的同時,也要更加注重文化情感的陶冶和傳播,例如可在產品中加入當地富有特色的民俗表演,設置專門人員向游客們講解和介紹當地鄉村民俗風情,也可以加入當地特色小吃或者特色工藝品,不僅用于出售,也可將制作過程全面展示于游客,以吸引游客并且幫助傳播當地鄉土文化。除此之外,可以設立一些農業民俗節慶旅游活動,如梨花節等,增添文化氛圍,提供高品質的文化體驗旅游,以此來滿足一些對文化有高層次追求的旅游者。
3.4以農業資源基礎為依托,開展城市親子娛樂
隨著目前親子問題的熱議,《爸爸去哪兒》等親子電視節目的熱播,如何教育孩子,如何更好地和孩子溝通和相處成為一個熱點話題,可以借助這一契機,開發親子娛樂農業體驗式旅游產品,設置一定的項目,如親子共同捉小魚小蟹,釣魚,放風箏,共同種植蔬菜水果,共同完成采摘任務,以及捉泥鰍,斗蟋蟀等一系列農村田園活動,讓父母帶領孩子充分體驗農業勞作和田園生活的樂趣,同時也增進親子之間的交流。
作者:洪旭 單位:河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
1農業資源概念
農業資源是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經濟資源的總稱。農業自然資源包括農業生產可以利用的自然環境要素,如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和生物資源等。農業經濟資源是指直接或間接對農業生產發揮作用的社會經濟因素和社會生產成果,如農業人口和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農業技術設備,包括交通運輸、通訊、文教和衛生等農業基礎設施。
2影響農業資源利用的因素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速度的加快,農業生態的環境問題也日益嚴峻,農業資源和已經呈退化的趨勢,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農田污染等現象十分嚴重,很多時候,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對耕地過度利用,破壞其原有的生存環境,工業排放的廢水、廢氣等對農業的泥土和用水都造成嚴重的損害,近而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人口的急劇增長,都打破了農業資源原有的生長環境,因此,要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就要重新規劃農業的發展模式。
2.1在浪費資源方面在農業生產方面,資源浪費的現象十分嚴重,例如:玉米的秸稈就是很好的飼料和有機肥料,但是在收割后為了方便清地,采取直接在田地焚燒秸稈的措施,不僅浪費了農業資源,燃燒產生的有害氣體還會影響生態環境;在農田灌溉時,很多農民為了方便直接把水管放在田地無人看管,造成大水漫灌的現象,這樣不僅破壞了田地的收成,還促使水土流失,影響土地的二次耕種。
2.2資源與環境被污染方面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污染浪費的現象,比如:在飼養牲畜時產生的糞便都直接投入排水池中,農業生產中化肥的大量使用使農作物的農藥含量大大升高,進而對人體造成傷害,污水排放到江河湖泊中導致藻類的異常繁殖,引發水質發生惡化。這些污染現象都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
3合理開發資源與強化環境保護意識
農業資源的保護就是要運用法律、經濟、政治等手段,協調農村經濟發展與農業自然資源利用的關系,對破壞和濫用農業自然資源的行為所實行的監督管理。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3.1要正確認識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促進二者協調發展。農業資源的有效利用是農業生產發展的基礎,在農業生產建設中必須要遵循自然環境的規律,不要只追求利益最大化,要著眼于全局,不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
3.2改善當前的發展模式,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要盡量減少化肥的使用,用自然光的光合作用代替飼料化肥,這樣可以減少對土地的傷害,增加耕種的次數,提高產量,合理規劃更重的密度,采取高桿作物和低桿作物交叉種植的方式,既節省耕地又可以促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獲得更多的能量,近而提高作物產量。
3.3在澆灌農田時要節約用水,實現水資源的重復利用。隨著科技的進步,在農田澆灌的方式上也發生很大變化,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帶來水資源的浪費,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澆灌方式,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3.4大力開發再生能源。近幾年隨著農業資源開發力度的加大,很多資源已經逐漸減少面臨枯竭,因此,開發可再生資源顯得尤為重要。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有效利用風能、太陽能、沼氣等為農業的發展提供能源,這樣既起到了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效果,又有效地節約了不可再生資源,進一步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5要堅持農業資源環境保護與農業生產相統籌、外源污染防控與內源污染治理相協同、政府引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的原則,以“兩個持續提高”為工作目標,重點做好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普查,抓好重金屬污染治理修復工作,探索建立耕地重金屬污染防治的長效機制;強化農業面源污染監測,抓好示范建設,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控常態化;加大秸稈機械化還田力度,全面推進秸稈循環利用,建設一批秸稈綜合利用示范縣,扎實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步伐;加強地膜監管,加大推動地膜回收與資源化利用力度,啟動可降解地膜示范和推廣,推動農田殘膜污染治理取得新成效;探索農業野生植物保護和合理利用的新機制,推進農業物種資源保護工作再提升;力爭實現外來入侵生物防控管理工作制度化、監測預警信息化、防治工作長效化、防控管理分類化;實施現代生態農業重點工程,加強標準化建設,加快推進現代生態農業創新發展;樹立不同地區美麗鄉村典型,推動形成農業農村環境聯動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新局面。
3.6要落實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以生產力持續提高、資源永續利用和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為目標,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農民持續增收為前提,以保護農業資源、減少投入品使用、治理環境污染、修復農業生態為手段,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建立農業資源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實現糧食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產品產地(資源環境)安全的三個安全以及生產發展、生活提高、生態良好的三生共贏,確保資源環境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支撐能力,不斷提升農業生態文明程度。
3.7建立健全環境監測預警體系。要想真正地實現環境保護,就要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的預警機制,避免化肥農藥的廣泛使用造成對農作物的傷害,導致生態環境和土地資源的退化,影響土地的耕種能力,建立預警系統,就可以及時掌握農業資源的發展變化,針對出現的問題狀況及時解決,避免造成更大的傷害。
4結束語
環境監測預警是環境管理職責最基礎、最基本的一支力量。因此,建立支撐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列行監測以及與之相配套的監測能力和信息技術系統的農業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十分重要。對農村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農產品質量改善與促進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保障農業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作用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作者:高克強 單位:東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一、南亞所休閑農業資源優勢
(一)自然資源優勢
同時南亞所處于城郊結合部,疏港大道從旁經過,交通方便,離渝湛高速、徐湛高速的交匯處10分鐘車程;距湛江市區僅20公里,坐車行程20分鐘左右。南亞所土地資源豐富,土地面積達468公頃,且土壤深厚,質地較好,含豐富的礦物質。目前建成科研基地200多公頃,科研試驗設施近萬平方米,發展休閑農業具有一定的空間承受能力?;鹕綅{谷位于南亞所土地范圍內,緊鄰疏港大道。三條火山峽谷呈放射狀分布,與直線距離僅1公里的世界瑪珥湖地質公園湖光巖遙相輝映,他們均為同一地質年代火山活動構造出的神奇地質景觀。其獨特的地質地貌及原始的植物群落為提高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活教材。
(二)科技資源優勢
經過多年發展,南亞所取得了相關科技成果120多項,獲獎成果50多項,省部級以上獎勵成果30多項,出版專著20多本;農業行業標準21項;選育澳洲堅果、芒果、劍麻等新品種15個。這些都為南亞所發展休閑農業提供科技成果保障。南亞所擁有豐富的植物資源,目前已收集保存了南亞熱帶植物139個科1437個種的種質資源3000余份,是國內收集和保存南亞熱帶作物種質資源最豐富的單位之一。已建成芒果、菠蘿、劍麻、荔枝龍眼、澳洲堅果、優稀果樹種質資源圃,同時擁有生產規模達800畝、近80個品種的園林綠化苗木生產基地。南亞所一年四季鳥語花香、綠樹成蔭,水果品種繁多,是城市居民休閑觀光的好去處。人才資源優勢明顯。南亞所現有碩士學位以上人員60多名,其中博士學位以上人員20多名,副高以上職稱人員30多名,為發展休閑農業提供了科技人才保障。
(三)基礎設施相對完善
通過申請國家修繕項目,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所內主干道、通往各科研示范基地道路均已硬底化,示范基地已通水、通電,按照科研、生產、示范的要求,配套修建相關溫室大棚或蔭棚。修繕改造休閑餐廳、燒烤區、體驗基地,完善相關接待設施,接待能力逐步加強。加強所內環境建設,綠化美化了環境。
二、南亞所今后休閑農業資源開發主要模式
南亞所科技資源豐富、自然資源優勢明顯,因此,南亞所今后發展休閑農業的模式為綜合型,主要由科普教育型、農業觀賞采摘型及參與體驗型等類型構成。
(一)科普教育型
以南亞所豐富的植物品種、高新的農業技術為教材,通過現場講解、科普試驗、科普講座等方式,進行農業科技教育、生態農業教育,為廣大游客和青少年學生提供了解農業歷史、學習農業技術、增長農業知識的旅游活動。
(二)農業觀賞采摘型
以科研、生產示范基地為重點,開發觀看高新農業技術和品種、溫室大棚設施農業、園林綠化苗木生產基地,向休閑觀光者展示種植業的栽培技術或園藝、農業生產過程,使游客增長現代農業知識。以南亞熱帶植物園、優稀果園、休閑體驗基地為重點,開發觀景、賞花、踏青、采摘等活動,讓游客觀賞美麗景觀,采摘新鮮水果,在享受美好田園風光的同時,體驗自摘、自食、自樂的快樂生活。
(三)參與體驗型
游客可利用豐富的植物資源,自己制作葉脈書簽、小盆栽以及植物標本;在燒烤區,學習打雞翁,烤制乞丐雞,在人工湖邊可以垂釣或打牌娛樂;在休閑農業體驗基地,認購地塊自己動手種植蔬菜、水果,也可以自己動手摘菜,生火做飯,品嘗新鮮優質、綠色無公害的瓜果蔬菜;在火山峽谷遺址區,游客可以結伴而行到三條火山峽谷內探險,體驗獨特的火山地質地貌及原始的植物群落,提高生態環保意識。
三、南亞所發展休閑農業應采取的措施與保障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發展休閑農業在豐富城鄉居民休閑、游憩的同時,將南亞所已有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在增強單位經濟實力,提高職工福利的同時,也是推廣展示農業科技成果、傳播農業科技知識、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因此要以長遠的眼光看待發展休閑農業所帶來的社會、生態、經濟效應。
(二)合理規劃,整合資源
南亞所雖然資源豐富,但利用效率不高、產出效益低下,主要原因是功能分區不明確,各個部門各自為政。因此要遵循科學發展觀,以《南亞熱帶作物科研創新基地控制性詳細規劃》為指導,整合科技、自然、人才資源,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功能分區,明確南亞所休閑農業的功能定位,突出特色。在開發方式上,堅持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相結合,近期與遠期相結合的原則。
(三)加強人才培訓,提高服務管理水平
南亞所雖然在科技人才的層次和數量方面有一定優勢,但目前真正懂開發、會經營、善管理的人才嚴重缺乏,致使所內的導引、休息、娛樂、餐飲等服務設施的管理與開發不完善,與休閑農業服務的專業化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應根據我所休閑農業發展的實際需要,采取多種形式和措施,加大對休閑農業經營、管理、服務人員的培訓力度,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從業人員素質,確保休閑農業健康發展[3]。
(四)加強宣傳,形成品牌
由于缺乏統籌規劃,南亞所各部門間沒有得到很好的協調、配合,優勢資源沒有充分挖掘。同時發展休閑農業資金投入少,項目較分散,沒有形成規?;洜I和知名品牌,以致社會影響力不大,缺乏吸引力,對單位經濟、社會效益的推動作用沒有充分顯現出來。因此,要依靠自身的科技成果、資源優勢,選擇發展最具市場潛力和競爭力的休閑產品,打造名品、名園,形成特色品牌。要將單一觀光休閑型或科普教育型休閑農業向觀光休閑、科普教育、參與體驗的綜合型休閑農業發展,豐富休閑農業的類型或項目,形成休閑農業產業體系,從而使休閑農業向多功能、高層次的方向發展。要利用網絡、電視、報紙及戶外廣告等媒體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影響力,培育客源市場。加強與當地旅游管理部門及各種旅行社的溝通與合作,與周邊的景區、景點相結合,擴大旅游市場,吸引更多的游客[4]。
(五)完善管理,促進發展
根據南亞所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服務標準和管理規范,責任到人,防止服務無標準、衛生不合格、安全有隱患、產品質量差等管理混亂局面的發生[5]。在《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科技開發管理實施細則》的基礎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勵辦法,體現獎懲分明,多勞多得,激發休閑農業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創新我所休閑農業開發工作,推動休閑農業向前發展。休閑農業現已成為南亞所發展過程中的新興產業,市場潛力巨大,前景十分廣闊。在發展休閑農業的實際過程中,要依據國家有關政策,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科學規劃,不斷創新,扎實推進,開發具有一定特色的休閑農業項目和產品,實現資源、社會、經濟、環境的統一[6],使南亞所的休閑農業走上協調、健康、可持續發展道路。
作者:左雪冬 李端奇 謝江輝 鄧旭 單位: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
一、工業資源
在休閑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工業資源已經成為當前的新亮點。通過高科技工業資源實現休閑農業的發展,實現休閑農業的多元化,確保新型農業符合當前的工業發展潮流,增強高科技技術在休閑農業中的作用與價值。河南省目前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4401.70億元,汽車、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輕工、建材六大高成長性產業比上年增長25.3%,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69.6%。高技術產業增長53.3%,整體高科技技術已經有了非常明顯的提高和改進。
二、休閑農業對策
在進行休閑農業建設的過程中,我省建設人員必須要加強對農業資源的優化配置,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休閑農業的經濟效益、社會地位、生態效益等,對整體的建設進行全面分析和管理,從本質上提高休閑農業的發展效益。
(一)完善農家體驗型
要制定科學的整體發展規劃,堅持科學的發展觀,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結合當前的河南農家體驗型特點,制定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河南農業特色。在進行農家體驗的過程中,要重視鄉村文化資源的開發,突出鄉村特色,增強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在進行河南地區休閑農業的建設過程中,相關人員可以根據河南當地農業資源特點和農業資源優勢,對農家體驗進行完善,將農家體驗落實到休閑農業的方方面面。要側重游客的親身體驗參與,對整體農家體驗形式進行完善,將整體農家體驗形式多樣化。在進行農家體驗的過程中,相關人員可以豐富整體的農家菜、農家房、農家景觀等,將農家體驗形式由單純的農家拓展到景區、農場等,從而豐富農業體驗和農業休閑形式。
(二)堅持農業有序發展
在進行河南發展休閑農業的過程中,要對整體的休閑農業進行管理,實現農業有序發展。相關人員要堅持《全國休閑農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貫徹河南地區的休閑農業發展。相關人員要結合河南地區的經濟發展形式對休閑農業進行規劃,實現對休閑農業的基礎狀況管理。要對整體的休閑農業進行層次化管理,對農業區域、經濟區域等進行合理規劃和布局,確保休閑農業整體管理和建設的有序化。在堅持有序發展的過程中,要確保形成結構更加合理、建設特點更加鮮明、服務水平更加高級,從本質上實現對河南省休閑農業資源的充分利用。
(三)合理分配資源
在進行休閑農業的建設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加強對河南省休閑農業資源的合理分配。發展休閑農業,政府首先要加大投資力度,要對當地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增強休閑農業的經濟效益。通過對本地區農業資源、交通旅游資源、經濟資源等進行合理分配,保證休閑農業結構。政府要加大休閑農業建設的專項資金投入,充分調動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從本質上提高該地區的資本投資發展休閑農業的積極性。在本省休閑農業的建設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加強高科技資金投入,加強休閑農業的科技建設,提高本地區的休閑農業建設特點。
(四)加強體系管理
為引導休閑農業的規范化健康發展,該省建設人員要加強對休閑農業的體系管理。要根據當前《全國休閑農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制定整體管理方針,對休閑農業企業管理中的規劃建設、產業培訓、安全生產等進行整體規定,建立統一的管理方針。要完善對自身管理體系的建設,對內部管理制定嚴格的標準,確保當前的休閑農業建設標準化、規范化發展。政府加緊制定資源、環境、服務、市場等方面規范管理條例,建立各種規章制度,增強體系的整體管理效益。從項目審批、人員上崗、價格制定到經營管理各方面督促企業加強管理,提高服務水平,對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休閑農業服務意識、業務能力、服務水平。政府必須充分認識到休閑農業是在優化農業資源配置,加強對休閑農業的重視程度,將其效益進行拓展,確保休閑農業帶動本省農村經濟發展,實現對本省農村經濟建設規劃和落實。
三、總結
休閑農業已經成為當前我國農村建設的一種趨勢,對我國農村經濟建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進行建設的過程中,相關人員必須要完善農家體驗型、堅持農業有序發展、合理分配資源、加強體系管理,從多方面實現對休閑農業的強化建設。要堅持休閑農業特色化建設,將休閑農業向多元化發展,對河南省資源進行充分利用,確保本省休閑農業又好又快發展。
作者:楊曉娜 單位:鄭州牧業經濟學院
摘要:
科學、合理地進行農業資源的利用、最大化降低對環境的污染、促進農業生態平衡發展等是農業環境保護的主要工作內容。生態農業和農業環境污染是農業環境主要內容。其中對農業生產中的物質流和能量流等的良性循環模式進行研究屬于生態農業工作范疇;而農業環境污染除了與農業環境安全保障有著密切的關聯外,也以高標準、高要求對人類保護環境提出了挑戰。
關鍵詞:
農業資源與環境;污染問題;保護措施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逐漸成為了現代人們期待高品質生活時重點擔憂的問題,因為目前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主要以農村環境污染問題較為突出。由于鄉鎮企業的環境污染和常規農業所施用的化肥和農藥導致了農村的環境污染嚴重,這兩個問題日益加劇危害著農村的環境質量,因此,及時地采取有效措施對這兩方面的環境污染因素進行改善已是當下環境保護所刻不容緩的重點工作內容,也與我國環境保護目標的順利實現息息相關。
1農業資源與環境之間的矛盾
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理念將資源和環境定居在了其發展的核心和基礎位置上。然而,依照目前的形式來看,農業發展與資源和環境之間發生了較為突出的矛盾,具體存在問題如下: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我國領土面積相對于我國人口數量則處境是岌岌可危。據有關資料表明,目前我國耕地面積將近1.3億公頃,實際總量為19.2億畝,但人均耕地僅0.1公頃,占世界平均水平約4.5%,不由分說,我國耕地水資源短缺的嚴重性。雖然我國目前的耕地面的也存在嚴重的短缺,但相比于水資源短缺問題還相對良好。我國人均擁有水資源僅占世界水平的1/4左右,約2000立方米。但目前我國已存在水資源嚴重短缺,有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均由于水資源量不足500立方米,大大地制約著我國的農業發展。
2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的主要措施
農村算是生態資源的原始部門,因此,抓好農村的環境保護工作、促進農村的農業資源合理利用是我國生態社會建設的基礎。可再生能源由于其的可再生特點在可持續發展社會建設中占據著重要位置,科學、合理地對可再生能源進行開發和利用,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從而實現保護、改善生態環境目的。
2.1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
生產意味著人們對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的開發、利用,是人們在對自然界進行著無期的索取,而自然資源并非無限的,它和人的生命一樣是有限的;除此之外,自然環境的承受能力與人的承受能力是一致的,并非無限度的。而且自然資源還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但如果將可再生資源利用不當,也會使其沉入不可再生資源行列,因此,農業和農村經濟注重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
2.2合理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
可再生資源往往通過合理化利用可以將其恢復到再生資源行列,是促進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途徑。清潔能源是通過對其的開發利用后,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或者對污染程度較小的一種能源。目前,我國的能源短缺問題在各個領域存在現象此起彼伏,對于農村貧困地區的能源問題而言,需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進行開發和利用,即根據本地實際情況,一方面對傳統的能源進行開發利用,另一方面要對水能、沼氣能、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急性合理地開發和利用。例如,發展小型水電站,一方面對電力方面的相關問題可以進行合理化處置,另一方面可以對發電造成的環境污染進行有效減弱;而且沼氣不僅可以用來做燃料,還可以將有機質添加進農田,同時可大大減低農村的環境污染程度。
2.3發展生態農業
農業生產需要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對其進行全面、細致地規劃和進行科學合理地組織,從而實現農業高產量、高質量、高目標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力爭將生態、社會、經濟系統的良性循環目標充分實現,以農業生產、經濟、生態環境的改善、發展融合為一體,使其相互之間形成協調發展的關系,實現構建新型農業體系目標。在我國的農業生產發展中,生態農業是主要的發展方向,我國的“十五”科技攻關重大專項已將生態農業列入其中。這一重大舉措使得農業發展中面臨的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充分地表現了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擁有的良好前景。
2.4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逐漸對保護環境逐漸高度重視了起來。保護環境就是要確?,F有的資源在不被受到破壞的基礎上,對生態環境進一步進行改善,促進環境的優化發展。由于人類發展對于農業具有特殊依賴性,目前,農業占據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首要位置,而環境是促進農業健康、快速發展的精神食糧,因此改善生態環境已是刻不容緩。
3結語
總之,科學、合理地進行農業資源的利用、最大化降低對環境的污染、促進農業生態平衡發展等是農業環境保護的主要工作內容。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理念將資源和環境定居在了其發展的核心和基礎位置上。發展生態農業,保護和合理利用農業資源,防治生態退化和環境污染,以改善農業生態環境質量。
作者:袁揚靜 單位:廣東省城市建設高級技工學校
一、課程群建設的基本思路
1.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按照由淺入深,先基礎再綜合的方式組織,教學內容隨教學過程的推進而不斷加深遞進和拓展延伸,以整體、綜合的科學思維方法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以環境監測與評價綜合能力培養為目標,通過環境科學概論和環境監測基礎課程理論與實踐教學模式夯實學生基本能力把握,利用環境影響評價專業特色課激勵學生提高應用素質能力,挖掘環境規劃與將管理專業教育課內涵拓寬學生理論聯系實踐能力體系,突出農業環境污染、監測、評價與管理體系的教學系統性,優化課程群教學模式。本課程群既有系統的理論研究內容,也有實踐性強的實驗內容,在教學上強調理論聯系實際,打破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移到注重培養學生基本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促進學生個性與才能全面發展的教學模式上來,建立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新課程體系,突出農業環境污染、監測、評價與管理體系的教學系統性。
2.突出課程群實踐定位,通過調整實驗和實習教學內容,優化實踐體系,強化教學過程課程群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具有環境監測與評價知識和技能的專門人才,重在知識的應用與實踐,故突出了課程群的實踐定位,通過調整實驗內容和優化實驗體系,加強實踐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遵循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走知識理解提出問題實際操作總結分析實習應用深化學習的路子。
3.以科研帶教學,積極指導與引導學生開展創新實踐,完善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綱要(2006-2020)”中指出: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建立合理的農林牧副漁復合生態體系。這突出了農業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在保護生態環境中的重要地位,課程組老師依據地域特色和科研基礎,積極指導與引導學生開展相關研究與實踐,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二、課程群框架
農業環保類專業中環境監測與評價課程群是農業與環境科學的交叉,主要研究運用環境監測技術和有關學科的原理和方法,保護和合理利用農業資源,防治生態退化和環境污染,以改善農業生態環境質量。環境監測與評價課程群以宏觀層面的農業環境問題為出發點,強化“農業與環境監測”、“農業環境評價與管理”等基本理論,結合農業、環境科學、環境監測技術、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規劃學和環境管理學相關知識,系統地打造以保障農業環境安全為核心的環境監測與評價課程群。教學組織上,加強主干理論課與實踐課之間的聯結、遞進與層級關系,減少重復與交叉的內容。課程群建設以增強學生的競爭能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素質、增加教學效率和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建設中的特色辦學為目的,通過將相關的課程科學地整合,產生新的課程群,從而優化教學資源,實現課程建設的規模效應,強化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環境方面應用與創新能力的整體提升。環境監測與評價課程群包括環境科學概論、環境監測、環境監測實驗、環境監測實習、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規劃與管理6門課程。環境科學概論課程和環境檢測課程是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環境影響評價課程是本專業的專業綜合特色課,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是本專業的專業教育課,環境監測實驗和環境監測實習課程是本專業的實踐基礎技能培養必修課。課程整合優化后,將系統優化教學模式,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以基本技能為著力點,技術應用為主線,加強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實踐教學,利用環境監測實驗分成模塊化教學,從根本上改變以知識為本位確定教學內容的做法,突出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環境理論與實踐課程的系統性,建立以綜合應用能力為本位確定教學內容結構的體系,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本專業課程群建設條件
石河子大學于2003年開設“環境監測與評價”課程,并列為農業資源與環境本科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課程主要講授大氣、水體、土壤、噪聲、固體廢棄物、生物等主要污染物的監測分析技術方法,監測過程中的質量保證,以及環境監測技術發展趨勢等內容。經過幾年教學實踐,已經積累形成了較完善的教學體系。2010年環境監測課程被評為校級一類課程。在該課程的推動下,教研室逐步加強和改革環境監測相關課程的建設。2011學年教研室教師所授本科生課程《生態環境科學概論》、《環境科學概論》、《環境監測》、《環境監測實驗》、《環境監測實習》、《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概論》、《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資源環境研究法》被評為石河子大學優質課程。因此,環境監測與評價課程群建設可更好地優化教學資源,實現課程建設的規模效應,創辦出頗具特色的農業環境教學。隨著環境污染日益加劇,環境相關理論與實踐技術不斷更新。
四、本專業課程群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環境監測課程體系較健全,但環境科學概論、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教學內容均按照環境專業人才共性能力培養為主,農業環境污染、監測、評價與管理的相關理論還不夠突出和系統,亟待課程系統整改,主要問題有:(1)教師對各課程內容及特點不夠熟悉,課程之間知識點重復或脫節,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不配套,未與教學資源與條件有機結合,課程之間不能融會貫通,教學案例與實例啟發性及與課程聯系性不強。(2)課程組教師單打獨斗,談不上學生能力培養的系統性和綜合性,學生由課程學習獲得的能力系統連貫性不強,學期分散授課后教師僅強調本門課程的能力培養目標,未融合課程體系的教學目標。(3)環境監測課程實驗和實習內容雖然經過多次改革優化,但對學生僅注重實驗及實習結果,教學效果有待進一步優化,不能突出學生個人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的綜合能力提高。(4)學生創新能力僅依靠教師個人指導,沒有發揮相關課程及課程組老師的指導優勢,忽略了學科及教師優勢的交叉性和互補性,局限了學生思維。因此,本專業應針對環境領域共性職業能力(環境監測技術、環境評價方法)分析的課程群平臺設計,課程群建設以“夯實基礎—拓寬專業—創新提高”為主線,以“環境科學概論”、“環境監測”與“環境影響評價”必修課程作為課程群建設的理論支撐主體,以“環境監測實驗”和“環境監測實習”為課程群建設的實踐支撐主體,結合農業環境保護類專業環境監測與評價能力分析,依據專業培養目標和社會需求要求,選擇相關課程,以“環境規劃與管理”選修課程為專業方向拓展核心課,從而為基層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有助于學生能力培養和就業需求,實現崗位需求和能力培養、課程內容與人才培養、就業相結合。
作者:王開勇 樊華 張鳳華 楊樂 潘旭東 龐瑋 單位:石河子大學 農學院資環系
一、現有課程設置和教學存在的問題
1.培養內容單一化。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農業資源管理與利用、農業環境保護、土壤改良、生態農業建設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的高素質農業科學技術人才,但現有的培養內容及課程設置主要還是注重對植物營養和土壤學方面的知識培養,其相關課程占專業核心課總學分的100%,對于資源管理、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等相關課程的知識涉及較少,資源管理利用相關課程只開設了土壤調查與制圖一門,占專業選修課總學分的7%,環境類相關課程占專業選修課總學分的32%。學生缺少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相關理論和技術,特別是對專業相關的農業資源以及土地資源管理等課程的開設更是較少,然而管理的思想又是本專業學生所應具備的知識。
2.缺少專業認識相關介紹。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相關課程設置主要是由任課老師和相關教授在教學大綱的要求下進行設置,學生對于課程及專業認識較為淺薄,不了解課程設置的目的及各門課程的相關性,只是機械化被動地接收老師所介紹的內容,對在同一學年特別是低年級開設的課程之間的相關性和必要性缺乏認識,致使學到的知識支離破碎,互相之間沒有很好地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3.實踐動手能力弱。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學生不僅應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還應具備良好的實踐動手能力。本專業在教學過程中過于偏重基本理論知識的教授,而缺乏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雖然培養方案中專業實踐教學環節也有27.5學分,但由于受到實踐場所、實踐經費和師資力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實踐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卻不盡人意,長此以往會造成學生只知道“為什么”,而不知道該“怎么做”,甚至連最基本的知識也因缺少實踐而不鞏固。
4.忽視學生個性培養。核心課程的開設,是培養學生基本專業技能的保證,而選修課的開設,是學生個性和情趣培養的重要手段。目前的選修課實際是必修選修課,學生沒有選擇權,只能被動地接受所開設的選修課程。一方面,所開設的課程有限,學生必須全部選修,失去“選修”含義;另一方面,學生沒有自主選擇權,不能依據自身實際需求合理選擇課程。另外,高考錄取學生,只是通過單一的分數進行錄取,進入大學后對于學生個人在智力和興趣方面的差別沒有足夠的重視。有的學生對應用工作感興趣,愿意服務社會,有的學生更喜歡進行學術研究。喜歡學術研究,有進一步深造打算的學生會更努力地學習,而喜歡社會工作的學生卻沒有實踐能力評定機制,成績也不理想。在現有的培養機制下,缺乏適應“學術型”學生和“實踐應用型”學生差異性的培養。學校是給學生提供鍛煉機會的場所,應該實行個性化培養方案,探究推行“學術型”和“實踐應用型”相結合的培養模式。
教學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改革,對教育資源的重新利用和分配,開發和引導學生,使其能獨立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探索問題,解決問題,指導學生發現自身不足,完善自己,發展自我。教育部于1998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對本科專業目錄進行了調整,將原土壤與農業化學(部分)、農業環境保護(部分)、漁業資源與漁政管理(部分)以及農業氣象合并為農業資源與環境(090403),隸屬于環境生態類。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是一個交叉性、多學科結合的學科,涉及到土壤、水分、氣候、土地資源和農業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建設的各個方面。對于我校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改革應該在教育部頒布的基本框架下,按照“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的原則,科學、合理地進行改革。首先我們不應該只是僅僅重視專業技能的培養,還應通過課程的教育讓學生獲得基本社會適應能力和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其次,農業資源與環境是一門實用型和技術型相結合的具有綜合性和基本性的專業學科,作為農林類高校,我們不僅要為農林發展提供專業型人才,還要培養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具有學習能力、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二、環境評價為例的教學改革措施
本文針對前面提出的問題,以環境評價課程為案例,該課程教學改革,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掌握了本課程所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術知識,加深了學生對課堂講授內容的理解與應用,強調實踐環節,提高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和興趣,培養了其綜合運用理論知識進行污染源調查評價、環境質量評價的能力,掌握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基本編寫技能,及環境背景調查,污染源調查的內容、方法和步驟。并對本校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63位學生進行了改革效果問卷調查(問卷發放63份,有效問卷60份),表1顯示,16.7%的學生認為該課程的學習非常重要,45%的學生認為該課程對專業學習重要,只有15%和0.3%的學生認為不太重要或不重要。在對環境評價課程教學質量的調查中,其不滿意率僅為1.7%,超過90.0%的學生對環境評價課程的教學質量感到非常滿意或滿意或比較滿意。因此,環境評價課程改革效果的探析,可以為探索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教學改革提供借鑒。1.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引導教學。學生不應該只是被動地接收知識,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課程的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要養成基本的學科素養,提高認識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為重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明確了教師在課堂中的地位,老師不再作為課堂的主角,滿堂灌輸知識,而是積極配合學生去探索知識,起到引導學生的作用。通過教師的教學,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了客觀認識,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的能力。在環境評價課程改革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課堂互動性的總體滿意度較高,18.3%的學生對課程互動性非常滿意,43.3%的學生感到滿意,而有6.7%和3.4%的學生對其互動性不太滿意和不滿意。與此同時,在對學生關于課堂內容理解的調查,只有8.3%的學生能夠完全的理解,大部分理解的比例為38.3%,基本能理解的43.3%,少部分理解和不理解的占到10.1%。為了提高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提高與學生的互動,教師還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特別是那些對課堂互動性不滿意以及對課堂知識沒有全部或大部分理解的學生之間的交流,積極幫助他們融入教學課堂中,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2.豐富教學內容,注重實踐。對于課堂知識的傳授,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對課程內容有基本了解,使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學習該課程,應該學什么,以及如何學。在被訪的學生中,13.3%的同學能經常地從課堂教學中受到啟發,75.0%的學生能在偶爾或個別時候在課堂上受到啟發,11.7%的學生基本沒有從教學過程中受到啟發。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教師應該將相關課程融合在一起教學,另一方面借鑒先進的經驗,特別是中西方在該學科有價值的理論,讓學生能夠在多元文化中清晰辨別,思考問題,為今后繼續研究或社會實踐提供多元思想保證和機會。同時,練習作業作為課堂教學延伸的一部分,可以提高學生理解課堂內容,提高理論知識實踐運用能力,針對環境評價是一門技術性較強的應用型學科,學生們普遍認為做習題練習已經不能滿足其需求,如圖1所示,只有5%的學生認為通過做習題是較合理的;實物模擬(25.0%)、案例分析(33.3%)以及調研(24.2%)等綜合實踐能力強的練習類型更是受到學生的偏愛。因此,要針對不同學科的背景和特點,綜合考慮分析適宜的作業類型,選擇更能鍛煉學生能力的作業。理論教學內容與教學實踐是緊密結合的,實踐教學有利于學生提高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理解,而且可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環節。因此在教學改革過程中,要注重與社會需求的內、外在聯系,以學生為基本點,以自我需求為原則,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提供多平臺的實習機會,培養學生掌握利用現有相關資源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受訪學生的了解,95.0%的學生對《環境評價》的課程實習(區域環境主要污染物調查)持肯定態度,其中,10%的同學非常滿意,58.3%的同學滿意,26.7%同學感覺還可以,僅有5.0%的學生對實習效果不滿意。如圖3,然而在對學生關于環境評價課程哪方面還需要改進的調查中,有52.0%的學生認為,其實習的條件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因此,在課程改革實施過程,很大一方面需要加強實習實踐平臺的建立,為學生提供能充分發揮其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機會。通過理論知識與實踐培養相結合,不斷加強和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和實踐動手能力,加強創新思維的培養,培養學生集中精神進行科學研究和樸質肯干的勤奮刻苦的精神。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學生,實驗操作與資源調查規劃是其基本的專業技能,進行課程的改革要加強學生創新思維與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方法和方式的改進。學習是一個循環漸進的過程,為更好地掌握知識,教師的課堂講解首先是引導學生建立基本的邏輯結構,其次在后續的教學中應該對這個邏輯結構進行不斷地知識和概念的補充,從易到難,漸進地教學,并在教學中逐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思辨能力。在對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學生調查中,課程的教學方式的改進也是學生關心的問題(圖3示),43.0%的學生認為其教學方式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進一步調查發現學生更喜歡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除傳統的教學方式的教師教授占20.0%,學生還希望通過學生討論(22.0%)、網絡教學(15.0%)、學生專題報告(16.0%)、案例教學(25.0%)、其他的方式(2.0%)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高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從多角度獲取知識。多種方式結合的教學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從不同渠道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另一方面,探究多種方式聯合教學,可以考慮到不同學生學習方式的差異,讓學生依據自己學習習慣選擇適宜的學習方式。因此,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進,將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引入教學改革,滿足不同學生對知識接受方式和程度差異。
4.考核機制的轉變。從某種意義上講,大學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對于所學的知識不應以是否記得為考核標準,傳統的考核方式中,對課堂上學習過程的考核不太重視,期末考試考核占有較大比例,這樣的考核會讓學生只注重期末臨時的復習,突擊復習,死記硬背,失去學習的意義。如圖4,學生對于環境評價課程的考核方式各持不同意見:閉卷考試(14.3%),開卷考試(23.3%),提交論文(10.0%),案例分析(11.0%),平時成績結合考勤(17.0%),綜合考核(21.4%)等都是學生普遍接受的考核方式。因此,在立足于學生基礎上,實行多元化的考核模式,期末考試可作為其課程考核成績的一部分計入。將考核形式由書面考核轉變為書面文字表達與知識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為標準,在課程結束后,通過考察學生綜合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總結所學知識,達到綜合考察學生的目的。
三、結言
2l世紀是以信息技術為先導的知識經濟時代,高等教育作為教育結構中的高層次教育,受到的影響更明顯、更突出,呈現出國際化、現代化、個性化以及多元化的特征,這就是知識經濟推動下對人才素質培養的需要,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大學教育已經由精英教育逐步發展到現在的大眾化教育,如何能在普及大眾化教學的過程中,摸索出一條具有農林類高校特色,適合培養農業資源與環境學生多學科意識的教育模式。因此,以上環境評價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究,不僅從課程教學的方式方法,課程教學內容,加強實踐、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探索,而且更重要的是應進行學生和教師角色的轉變,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教師作為指導者,讓學生充分融入課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課程的改革,可以在現有環境評價等課程教學改革的基礎上,考慮不同學科的特點,綜合考慮學生在個性培養上的差異,推進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課程改革的習進程。如何多方面地考慮學生因素,使得改革更具難度和主觀性。我們無法探索符合所有學生的培養模式,只有符合絕大多數學生需要,保證培養合格的社會人才,同時也要創造讓優秀學生進一步深造的機會。推進“基礎+模塊”的教學模式,不僅對所有學生要加強基礎教育,拓寬其知識,還要依據學生今后發展的方向彈性計劃,因人施教,培養復合型的創新人才。只有有了體制的保障,師資的支持,才能讓學生在適合自己的環境下慢慢地進行熏陶和轉變,自我探索,自我認識,自我提高。
作者:肖麗虹陳偉劉泓單位: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摘要]“農業資源權”是發展中國家在與發達國家就植物遺傳資源利益分配的長期較量中提出的重要概念。我國作為擁有豐富植物遺傳資源的發展中國家,通過國內立法確立農業資源權非常必要。這一權利的確立將對植物遺傳資源開發行業的外資企業的既得利益有所影響,而這并不會對我國該領域的外商投資整體產生負面效應。
[關鍵詞]農業資源權植物遺傳資源外商投資
因植物遺傳資源應用于工商業領域所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使擁有豐富植物遺傳資源的我國成為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的主要投資地。為維護處于弱勢的植物遺傳資源提供者的正當利益,我國需設立農業資源權,而這種植物遺傳資源所有人利益的擴張,將對我國植物遺傳資源開發利用相關領域的外商投資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
一、何謂“農業資源權”
談及農業資源權,首先要明確何謂植物遺傳資源。根據《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下簡稱CBD)和《農業和糧食植物遺傳資源保護條約》的規定,植物遺傳資源就是“植物本身和所有的體細胞與生殖細胞系”?!凹Z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是指來源于植物,對于糧食和農業具有實際或潛在價值的任何遺傳材料。
對植物長期種植者來說,因為他們對植物遺傳基因的形成與發展發揮著重大作用,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到對他們的權利保護及利益分享問題。因而,國際社會提出了“農業資源權(Farmer’sRights)”這一概念。按照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的定義,“農業資源權”指的是那些長期以來為保存、改良和提供植物遺傳資源做出貢獻的農民,特別是那些生活在原產地和生物多樣性中心的農民所享有的權利,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農民權”。
二、對“農業資源權”的設計對我國植物遺傳資源開發領域外資引入的影響
討論植物遺傳資源開發的外商投資是否會受到影響及其程度,與我國設立“農業資源權”的具體操作有很大的關系。
“農業資源權”在國際法層面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框架,我國無論是以CBD等國際條約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成員身份而承擔的義務,還是以主要遺傳資源國的立場,都要在立法上貫徹該權利。到目前為止它還只是一個相對抽象的概念,為能夠更有效地參與植物遺傳資源利益分享,學者們對其權利主體和權利內容形成以下的認識:
首先,對于其權利主體。按照農業資源權的定義,其主體是農民,而這種農民群體數以萬計,將帶來具體操作上的困難。對此,有人提出區分事實上的主體和法律上的主體。上述農民群體是農業資源權事實上的主體,而其所屬國家是其法律上的主體。國家作為農業資源權事實主體的代表在法律上行使權利并承擔義務。
其次,在“農業資源權”框架下,國家作為法律上的主體,通過立法或協議的方式,憑其主權對開發利用者享有事先知情同意權,惠益分享權。作為遺傳資源的長期種植者,其權利應包括事先知情同意權、利益補償及獲得其他支持的請求權。
按照上述“農業資源權”的制度設計,使對我國植物遺傳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的跨國公司,相應的承擔了以下的義務:(1)在對其選中的某植物遺傳資源進行研究開發和利用之前,必須要取得國家和相應植物遺傳資源提供者的事先同意,而不僅僅是通知;(2)若進行專利申請,在其申報材料中必須包含一份所用植物遺傳資源的來源的說明。這在我國第三次專利法修改中已經有所體現;(3)與相應資源提供者分享開發利用所帶來的惠益,這種惠益既包括允許我國參與產品開發、對我國技術人員進行遺傳資源有關的培訓、轉讓相應植物遺傳資源研發技術、與我國共有知識產權等,并必然包括經濟利益的共享。
這些義務的承擔意味著其對我國所進行的相關投資成本的增加,既得利益的可能減損。而這是否會影響我國大力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既定政策目標的實現,造成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明顯下降?
第一,我國的事先知情同意權及與我國分享植物遺傳資源開發利益方面。以CBD為核心的遺傳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的國際法律框架已將“遺傳資源提供國對遺傳資源享有主權”確定為公約原則。根據“尊重他國主權原則”,任何國家都不得在沒有經過主權國家同意的情況下獲取和利用該國遺傳資源?;谥鳈啵z傳資源國也就相應的享有了事先知情同意權。對外國跨國公司利用我國植物遺傳資源所生惠益之分享權。這是國際社會成員需承擔的國際義務。也就是說,即使沒有農業資源權,國家不作為廣大植物遺傳資源提供者的法律代表,這些都是外商在正當獲取我國植物遺傳資源時需要承擔的,除非其選擇非正當手段獲得。而因為農業資源權區分事實主體和法律主體,跨國公司并不需要與農業資源權的法律主體產生直接聯系。更重要的是,跨國公司還可通過其擅長的締結協議的談判來保障自己的既得利益。
第二,從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的原因分析。根據鄧寧提出的國際生產折中理論的三優勢組合論,跨國公司經過“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區位優勢”的嚴密分析后,在對外直接投資、商品出口和無形資產轉讓三種主要的對外投資方式中進行選擇,若三種優勢同時具備則可以選擇對外直接投資。開發利用東道國的植物遺傳資源即屬直接投資形式。構成其對外投資原因的三種優勢中,區位優勢是與東道國的資源擁有量和制度有關的。首先,我國相應政策制度對其投資的影響。針對專利法修改中提出的申請專利時披露遺傳資源來源的規定,很多人認為是知識產權保護的弱化。因此這只是一種可能性而已。其次,我國豐富的植物遺傳資源是吸引外資的主要力量。開發我國植物遺傳資源所帶來的巨額利潤足以使這些跨國公司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放在其對我國投資理由的第二位。
因此,對我國來說,設立農業資源權,不會阻礙我國植物遺傳資源開發領域外商投資的長期和整體利益,而且可以維護農業資源權主體的的正當權益。是一種雙贏的選擇。
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切實加強省級機關作風建設的意見》,全面落實省級機關作風建設動員大會精神,切實加強局機關作風建設,是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和同志在中紀委第三次全會上講話精神的集中體現;也是進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務實,全面推進農業開發事業改革和發展的重要舉措;更是提高機關服務意識、服務能力和服務實效,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機關的根本要求。各處室要以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為契機,全面建設服務型機關,全面提高機關干部素質,全面促進農業開發事業的新發展。 一、深入學習,統一認識,充分認識切實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的重要意義
機關各處室、各黨支部要以整風精神,迅速組織機關黨員、干部認認真真,原原本本地學源潮書記和王壽亭副書記的重要講話,學習省委、省政府《關于切實加強省級機關作風建設的意見》。進一步提高認識,端正態度,統一思想。要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從抓省級機關作風建設入手,以作風建設促進發展,以作風建設促進穩定,以作風建設促進干部素質的提高,以作風建設來保證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大政方針的貫徹落實這一鮮明主題,深刻領會省委、省政府這一重要部署的重要意義。
我局作為省政府的直屬辦事機構,是全省農業資源開發和沿海灘涂資源開發項目管理的領率機關,承擔著重要的農業開發管理服務職能。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發展農業、繁榮農村經濟的決策部署中承上啟下,舉足輕重。現階段,在全面推進我省農村小康建設,力爭“兩個率先”的發展進程中,肩負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責職和使命。切實管理并運作好每年近十億元的公共財政投入,通過開發項目投資建設,發展農業,造福農村,致富農民,承擔的責任重大。局機關作風建設的成效如何,事關全省農業開發事業全局,直接影響到省級機關在全省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中的形象。應該說,我局機關干部作風總體是好的。但按照黨中央關于保持“兩個務必”和“八個堅持、八個反對”,以及大興求真務實之風的要求,離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全力推進“兩個率先”的目標和任務,還有明顯的差距;與全省基層開發系統、項目區干部群眾,以及產業化龍頭企業、合作經濟組織對農業開發的企盼比還有差距。在機關中,不思進取,墨守陳規、思想解放不到位者有之;下基層指導工作,浮光掠影,蜻蜓點水,不完全了解基層民意者有之;工作標準和要求不高,混日子,圖輕松,不思進取者有之;不注意自身形象,不守紀律,反映欠佳者有之;不努力學習和掌握新知識、新本領、新政策,庸碌無為,不適應本職工作要求者有之;自身要求不嚴,行為不夠檢點者有之。總書記前不久在中紀委三次全會上列舉的干部作風建設存在的十個方面的突出問題,在我局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有些問題反映還比較強烈。為此,我們必須從實踐“三個代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出發,從做好農業開發本職工作,努力推進“兩個率先”的高度,進一步認識加強我局機關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全力建設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服務型機關。
二、聯系實際,著力排查,認真解決好我局機關作風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近期,機關各部門、各個處室要在全面抓好集中學習教育的基礎上,本著邊學邊改,邊查邊改,邊整邊改,自覺主動整改的精神,努力排查、解決本部門、本處室以及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確保作風建設迅速見效。同時,要制定單位及個人的整改措施,積極推進長效機制建設,鞏固和發展作風建設的成果。
認真排查存在的突出問題,要緊緊抓住以下三個主要環節:
首先,著眼進一步轉變觀念,查找和破除一切不利于加快農業開發改革和發展的思想障礙。解放思想,開闊眼界是我們前進的不竭動力。局機關作風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首先是解放思想不夠,觀念滯后。加強我局機關的作風建設,必須把思想作風建設擺在首位。充分利用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開辟的解放思想的新空間,在機關形成新一輪思想解放的熱潮。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不能僅停留在口頭上,要切實落實到具體行動中。要緊密圍繞年初全省農業開發局長會議提出的“深化改革、加強管理、推進發展”的總體思路和12項主要任務,從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培育主導產業,推進優勢農產品產業化發展的生動實踐入手,緊密結合局機關事業單位改革、改制等重點、難點,緊密結合建設服務型機關、學習型機關的目標,針對機關干部思想和作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引導機關干部職工用“三個代表”這一銳利思想武器,認真審視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想方法,審視自己的認知能力和認識水平,審視自己的工作目標和工作規范,查找并切實解決存在的因循守舊、不思進取,思想觀念滯后于群眾、滯后于實踐的問題。徹底沖破不合時宜的思想框框和陳規陋習。要從局領導做起,從部門、處室負責人抓起,自查自省,互查互議。特別要從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與工作難點入手,進一步深入清理影響農業開發管理創新和發展的各種思想障礙,形成務實奮進,合力推進思想解放的新氛圍。
其次,著眼進一步轉變職能,查找和破除一切不利于加快農業開發改革和發展的機制性障礙。加快機關作風建設不能停留在表層,必須加快改革,在開拓創新上下功夫。聯系全省農業開發管理實際,我們要進一步從開發管理的源頭上抓改革。在進一步規范項目庫建設,實行全省農業開發立項招投標,實施政府采購等項舉措的基礎上,今年要集中精力抓好四項主要改革任務的落實。第一、實行公開選項。對承擔的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龍頭項目,統一在省級媒體上選項公告、立項指南,擴大選項范圍,提高透明度,進一步落實競爭立項機制。第二、認真組織好經營性開發試點,探索新的開發路子。第三、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構造投資新機制。第四、積極探索農發項目產權制度改革,創新管理機機制。此外,還要根據國家新出臺的改革和完善農業綜合開發的若干政策意見,改進農業開發項目審核、審批管理,減少層次,分級負責,加快節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要進一步完善農業開發的激勵機制,獎優罰劣、實施動態管理。要認真學習和執行即將實行的《行政許可法》,抓住依法行政這個關鍵,推行政務陽光操作和透明管理,加大利用市場機制配置、開發農業資源的力度,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減少隨意性,提高公信力,營造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相關處室要從制度、機制兩個層面進行深入思考,挖掘潛力,努力建言獻策,以更好地轉變職能。
第三,著眼進一步轉變作風,切實解決基層和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要把為民、利民、便民,作為做好農業開發與局機關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堅決糾正部門本位主義,切實做到發展經濟和善待百姓的統一,權利和責任的統一,單位利益與全局利益的統一。堅決克服“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和推諉扯皮、效率低下、辦事不公、服務不力、不到位等現象。機關黨員干部都要牢固確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真心誠意地為基層、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使項目區的人民群眾能從農業開發服務中得益受惠。要切實改變領導方式及工作方法,下決心減少會議和文件,加強服務和指導。把調查研究作為服務開發,搞好科學決策的基礎環節。今年,要就農業開發省級立項開發項目的地方配套資金問題,進行重點調研論證,多聽聽基層及開發主體的意見,拿出一個比較合理、地方政府和受益老百姓又能承受得了的方案。要針對熱點、難點問題,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調查研究,每個處級干部都要完成1篇有深度有份量的調研報告,并組織專題交流。局領導班子成員除每年至少用2個月時間深入基層、深入項目區外,還要參照“省農村‘三個代表’學教活動”的做法,選擇一個縣局為作風建設和開發工作聯系點。各處室也要相應選擇一個項目區或一個龍頭企業、示范區作為作風建設聯系點,以更好地了解民情、傾聽民意、反映民愿,改進工作,服務發展。要進一步加強廉政建設。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和農業開發系統管理干部廉潔從政的九條規定,全面落實局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42條規定,切實始終繃緊反腐倡廉這根弦,堅決反對以權謀私和不正之風。對那些不愛學習、不思進取、不守紀律,作風不良的人和事,要認真抓好教育和誡勉談話,對失職、失誤,又造成惡劣影響的,要做出嚴肅處理。
三、加強組織,強化領導,確保我局機關作風建設取得實效
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是一項長期性的任務,必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加強領導,抓好落實。
(一)成立領導小組,建立責任制。根據省委的統一要求,局成立機關作風建設領導小組,在局黨組的統一領導下,具體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機關開展機關作風建設的各項工作。領導小組由秦忠彬同志任組長,成員由王曉光、陳新傳以及各處室有關負責同志組成。局紀檢組、機關黨委要把加強局機關作風建設作為一項主要職責共同承擔好。各個處室、各個黨支部都要把作風建設擺上重要位置,一把手負總責,指定專人負責。全面建立工作責任制和服務“首問負責制”。
(二)加強學習,打牢基礎。思想理論建設是作風建設的思想基礎。思想路線端正,才能作風端正。我們要把加強機關作風建設作為推動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深入發展的重要舉措,結合學習型省級機關活動的開展,采取多種形式,組織機關廣大干部和各個支部深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同志關于建設“為民、務實、清廉”黨員干部隊伍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學習中紀委三次全會與省紀委五次會議精神,學好《黨紀處分條例》和《黨內監督條例》兩個新的黨內管理法規。結合各時節的中心工作,機關黨委要相對集中安排,組織好相關學習教育活動。抓好黨的宗旨教育;求真務實政績觀教育,黨紀黨規教育,廉政勤政教育,正反典型教育。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為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提供有力的保證。
(三)開門整風,聽取意見。機關作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基層、群眾和服務對象對此最有發言權。為了找準問題,扎實整改,最近,局將結合工作安排,統一組織有關人員,深入到市、重點縣去聽取反映,征求意見和建議。各處室也要利用即將建立的聯系點,加強定期聯系與項目區群眾的溝通,以便更加廣泛、深入地了解情況,有針對性地找準機關作風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抓緊整改。局還將在農業開發網站上設置監督網頁,公布投訴電話,以持久暢通、隨時接受基層意見,及時了解項目區和項目建設單位群眾的心愿。此外,近期,我局還將召開各種形式的座談會,專題聽取意見,以便進一步改進指導和服務管理。第四,機關各處室也要依據開門整風的要求,拿出專門時間,結合學習討論,召開會議,發揚民主,聽聽大家的意見?;ハ鄮?,積極提,既要組織開展好批評和自我批評,又要集中反饋好意見與建議。
(四)健全機制,接受評判。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健全工作機制,形成有效的監督至關重要。今年,要根據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提出的新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局機關一系列的工作制度、黨內生活制度。加強集體領導,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各處室要結合整改,研究加強作風建設的各項制度建設,建立健全領導帶頭,全員參與,而又責職明確的目標管理體系。局要把作風建設納入對各處室年度工作的考核范圍,作為全面衡量和評價其工作實績的重要方面,作為獎優罰劣,干部升遷調動的重要依據。年終,還要在系統內評議機關處室。聘請市、縣開發部門的同志給機關各處室的工作打分,進行綜合評判。全面推行全省農業開發系統管理工作的雙向考核互動機制。并作為一項長期措施,加以堅持。機關作風建設領導小組要認真籌劃,集思廣益,在第二季度拿出具體的考評操作辦法。
(五)抓好機關,帶起隊伍。領導帶頭是老百姓的期盼,上行下效是中國文化的特點。在集全局之力全面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的基礎上,針對全省農業開發業務管理的具體特點,我們還要用一定的精力指導、督促市、縣開發部門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系統上下,整體推進,形成合力,大興“五風”,進一步放大機關作風建設的成效,推進全系統的作風建設。一是要大興求真務實、真抓實干之風,克服做表面文章、空談誤事的現象。把做好農業開發工作的立足點放在真抓實干上。倡導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多做少說,走出辦公室,沉下身子到開發第一線處理解決問題。二是大興實事求是、按實際情況辦事之風,克服好大喜功,弄虛作假的現象。搞開發,上項目,不搞一廂情愿。不建圖虛名、背包袱的“形象工程。使實施的農業開發項目經得起群眾的評判和時間的檢驗。三是大興以民為先,為民謀利之風,克服與民爭利,損害群眾的現象。既要搞好開發工作,又要切實減輕項目區群眾負擔。四是要大興清正廉潔、艱苦奮斗之風,克服以權謀私,貪圖享受的現象。勤儉節約,廉潔開發,過緊日子。五是大興勤奮好學、創新創優之風,克服固步自封,不求進取的現象。要結合今年舉辦農業開發系統干部培訓班和即將召開的全省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會議,認真加以落實。
[摘要]:近年來,社會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由于人們的活動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導致水資源被污染嚴重、水土流失現象嚴重以及土壤的肥力也有所下降,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的威脅。農業可持續發展是保證生態環境不遭受威脅的重要策略,同時生態環境的安全性也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與基礎。所以本文所研究的生態環境及農業可持續發展對策的幾點思考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生態環境;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
1、生態環境與農業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
依據農業生產的特性可知,農業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而農業生產的特性源自農業經濟再生產與自然再生產之間的交叉所產生的特性。有許多因素會對農業自然再生產造成一定的影響,例如周期因素、區域因素、季節因素以及自然環境因素,它們都可能對農業產量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因此,農業是一種弱質性產業,農業的發展只依靠政府的投資與幫助是不能夠保證產量的,生態環境因素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生態環境就是對農業生產造成一定影響,且與可持續發展的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等因素的總稱。通常情況下,農作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可以對環境造成正外部性影響,但是如果農業生產存在不合理之處,也有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負外部性影響。
2、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的問題
2.1農業生產結構不科學
農產品種類非常單一。農業區域的重點目標就是保證全國所有地區所需要的農作物的使用用度,當中還要包含喂養牲畜禽類等的糧食用量;而且我國還有很大面積不合理開發使用的山地以及草原。高速發展的農業范圍以及農業機械水平的快速發展,就直接給地下水開采量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目前,用水量已經超過了標準量,最終造成土地表面出現沙化情況,將鹽堿地面積增長了。尤其是還在城市旁邊建立大規模的養殖基地,只會直接增加用水量,給農業生態環境帶來了更大的負擔。
2.2農業自然災害增多,危害增大
人們過度的對森林濫砍濫伐、荒地開墾,直接造成了地表植被嚴重受到損害的情形,擴大了出現自然災害的幾率。極有可能出現水土流失災害,土壤當中微量元素的大量流失,讓土壤養分流失,大地變得更加無養分。還可能出現土地沙漠化,讓耕地開始被吞沒,可耕種土地面積逐漸減少。還會出現全球變暖情況,直接造成旱災或者洪水泛濫情況。一旦不關心對生態環境進行改變,農業受災范圍就會逐漸增大。
3、做好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3.1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農業產業結構合不合理,直接決定資源是否得到優化配置。落后的農業產業結構,浪費了大量資源,破壞了生態環境,產出效果也不理想。我國地大物博,但是區域差異明顯,各地資源分布不均。對于這樣的特殊情況,我國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必須從實際出發,在比較優勢的基礎之上,根據不同區域的特性,進行不同形式的農業發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利用比較優勢原理,實現農業產業的結構升級。我國沿海地區應該適當減少糧食種植,多種植特色植物和農作物,充分利用其有效資源,實現資源最優配置,從而實現利益最大化。而我國東北和內陸地區可以發揮其地理優勢,多種植糧食作物,足夠滿足全國糧食需求,實現資源有效利用,增加農民收入。
3.2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通過發展農業循環經濟,能夠讓農業資源及環境發展達成平衡狀態,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推動農業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要堅持統籌規劃、分布實施的原則,做到突出重點、整體推進。一是要加強農業循環經濟宣傳教育,形成良好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氛圍,在政府的引導下,讓農戶主動參與其中,奠定群眾基礎;二是要做好統籌規劃工作,對農業種植結構、作物布局等進行優化、調整,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要以資源循環、集約化、規?;a為發展方向,并不斷規范市場秩序,形成分層次發展模式。在上游山區應實施退耕還林;在坡地及丘陵地帶,則應該重點種植經濟林果;在河谷平原地帶應擴大稻谷、烤煙等作物種植規模,并發展淡水養殖。另外,在農業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要大力引進先進技術,例如生物病蟲害防治技術、綠色種植技術、節水灌溉技術等,讓農業生態資源得到合理開發。
3.3將技術方面的優勢發揮到最佳狀態
農業環境安全評價體系當中要使用監測和普查技術,能夠更好的將環境質量改善,同時將已經成熟的生物技術以及各種有關技術進行推廣使用,將農藥、化肥等農業資源合理使用效率提高,降低因為這些導致環境受到損害的幾率。加上,推廣農業技術管理系統,不斷對農業技術管理改善,將綜合防治技術建立起來,利用實踐經驗,科學合理的對使用結果進行技術的選擇,從而獲得更為有效的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技術。
3.4不斷強化M織領導和宣傳教育作用
每層政府和領導階層需要加強生態保護觀念,才可以確保農業可持續進步,利用有關會議的展開和有關規章制度的確定,構成健全的法律系統,同時要農業管理人員需要根據健全的法律系統當中的規范制度進行,將財務人員的自身素養提高,從而提高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管理水平,促使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提高。
3.5加快農產品的結構調整
長期以來,我國農藥、化肥品的投入量不斷增長。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農藥和化肥使用量第一大國。我國在農藥化肥使用方面嚴重超標,市場上充斥著許多“毒”產品,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農藥和化肥是造成土地污染最嚴重的因素,土地板結、堿化,嚴重的導致土地無法再生,無法種植農作物。在進行農業生產時,要嚴格控制農藥和化肥使用量,發展科學技術,發明綠色環保的農藥,提高生態環境的保護水平。
結語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之間不可偏廢。目前,我國生態環境在不斷地惡化,出現了許多問題,嚴重制約農業經濟的發展。為了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國家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相關執法部門依法管理,全國人民自覺形成良好的生態保護意識。只有這樣,農業才能取得可持續的發展,人民才能更加安康,國家才能更加穩定和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