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生物科學論文

生物科學論文

時間:2022-03-26 04:47: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生物科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生物科學論文

生物科學論文:生物科學史在生物教學的作用

摘要:生物科學史作為一種教育資源,已經成為生物課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1]。在生物教育教學過程中,準確運用適合課堂教學內容的生物科學史材料,并結合適當的教學方法,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傳統的“教與學”的模式轉變為使學生積極主動去獲取知識的模式,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科學的研究精神和思維方式,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加強生物科學史的教育既是生物課堂教學的需要,也是教師教學實踐中的切實需求。

關鍵詞:生物科學史;生物教學

生物科學史是生物科學發生和發展的歷史[2]。它用詳實的歷史資料描述科學家們在生物學領域的創造與發現,以及進行科學探究的思維過程和研究方法。在生物教育教學過程中,重視生物科學史例證材料的應用,能夠引導學生追尋生物科學成果的產生及生物科學發生發展的歷史過程,嘗試理解其本質,明晰其研究方法,探尋其研究的路徑。由于生物科學史即有豐富的科學思維、科學方法,又包含有科學精神等內容,因此,將生物科學史運用于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優勢就明顯地呈現出來。

一、有利于創建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專業性較強,其中就包含很多邏輯性強且較難理解的生物學專業術語。而這些專業術語恰恰是學生覺得枯燥無味、缺乏學習興趣的最基礎的教學內容,因此,在教學中涉及到這些知識點時,就要積極探尋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和手段。而恰當引用教材中出現的科學史料,不但能有效地建立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情境,而且還會在生物科學史事的敘事情境中自然順暢的將學生引入到教學內容上來,使學生即會被輕松吸引,也會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學習的佳境,形成了積極主動探究的學習動機,推動了教學內容的實施。例如,在學習伴性遺傳時,介紹英國著名的化學家物理學家道爾頓發現色盲的故事,以此為線索,引出什么是伴性遺傳、伴性遺傳的特點;在講述條件反射時就向學生介紹巴普洛夫的實驗過程:利用狗吃東西時會分泌唾液的現象,在每次喂食之前都發出鈴聲,將鈴聲和給狗喂食結合起來,通過一段時間訓練后,只要鈴聲一響,狗就分泌唾液,條件反射建立,進而揭示了什么是條件反射,條件反射建立的過程及條件反射形成的原理.由此可見,恰當的引人生物科學史能夠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的調動起來,激發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渴求與了解,促進了教學內容的完成。

二、有助于理解生物學課堂教學內容,掌握重點和難點

生物科學史不但展示了生命科學研究成果發現過程的史實,也揭示了生命本質的探究過程。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將生物科學史作為教學材料,可以充分詳實的引導出教學內容中生物學知識的演變、發生、發展過程,滲透生物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經驗,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有益于學生對知識的消化理解,有益于切合認知規律。例如我們在講授植物《光合作用》時,將光合作用的發現史貫穿于課堂教學中,“1771年,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利通過實驗證實植物可以更新因燃燒或呼吸而變得渾濁的空氣;1779年荷蘭科學家英格豪斯通過500多次的實驗證實了只有在陽光照射下植物綠葉才能更新污濁的空氣,到1785年才明確綠葉在光下放出的是氧氣,吸收的是二氧化碳;1845年德國科學家梅耶根據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指出光合作用過程中光能轉化成了化學能儲存起來;1864年德國植物學家薩克斯通過實驗證明了光合作用的產物除氧氣外還有淀粉;光合作用所釋放的氧氣源自于水的結論,在1939年被科學家魯賓和卡門使用氧同位素標記的實驗所印證。”[6]這一史料的介紹,闡明了光合作用的過程(重點),明晰了光合作用的本質(重點與難點),學生對光合作用有了透徹的理解;在“遺傳的物質基礎”一節,DNA分子的結構與復制是遺傳學的核心內容,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將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的發現過程貫穿于課堂教學中,利用教學軟件,讓學生觀察DNA分子的結構和復制過程,這樣使復雜問題簡單化、直觀化,既突出了重點,也突破了難點,提高學生對重點和難點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并為后續內容的學習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三、有利于培養自主探究能力,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生物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但要掌握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科學的學習方法、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的培養也是生物學的教學目標之一。而運用生物科學史中的經典實驗例證進行生物教學,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生物科學史中的經典實驗史實,其中蘊涵著獨特的生物學思維和科學研究方法[3]。生物學家薩頓運用“類比推理”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孟德爾假設的遺傳因子在染色體上的假說,這讓學生對類比推理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這種科學方法存在局限性,也就是結論沒有通過實驗的驗證。學生就會帶著疑問“如何證明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巧妙的引入了生物科學史中摩爾根用假說演繹法及其實驗研究證明了這一結論的成立,并發展成為遺傳學理論。摩爾根無論對自己還是對他人的學說,都以實驗來檢驗正確與否。這樣學生可以感悟科學發現與探究的過程、方法和科學態度,有利于學生培養自主探究能力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四、有利于塑造學生的科學素養,培育崇尚科學精神

科學素養是對科學知識、科研過程和方法、科學技術對社會及個人的影響的了解程度[4]。生物學課堂必須讓學生摒棄被動學習的傳統陋習,注重運用生物科學史中的具有嚴謹科學研究態度的例證,讓學生了解科學成果產生的過程,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一絲不茍、實事求是的科研精神,獨自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從生物科學史中可以看到,青霉素的發現是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求真務實態度的成果;孟德爾遺傳規律是奧地利生物學家孟德爾以豌豆為實驗材料,克服重重困難、堅持不懈潛心研究了八年,最終總結出的科學理論;由此看出科學史料的滲透,利于塑造科學素養,培育崇尚科學精神。

五、有利于培育理想信念,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生物科學史料見證了生物科學發展與進步的歷程,展現了科學家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每一個科學成果的產生都是科學家們堅持信念、積極探索、無私奉獻的結果。課堂教學中引入生物科學史料,就是充分重視它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促進作用。有效選擇適合的材料、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生物科學知識的同時,真正了解科學家發現生物科學本質結論背后的頑強意志和信念[5],其始終如一的探索精神,勇于為生物科學畢生奮斗的高尚情操。“遺傳學三大基本定律”的問世是孟德爾、摩爾根以堅韌頑強的意志,分別在豌豆雜交實驗和果蠅性狀的遺傳試驗中最終發現的三大遺傳規律,這正是一種人生理想信念的體現。學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形成時期,對未來充滿了好奇和想象,生物科學史料在教學中的恰當運用,使學生不僅掌握了豐富的生物科學知識,還學到了科學家們為生物科學奉獻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培養學生持之以恒堅忍不拔的思想品格,這對學生的成長成才都是至關重要的。在生物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生物科學史的重要作用。將生物科學史準確運用的課堂教學中,不但可以完善學科體系,還可以促進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同時在生物科學史的學習過程中,也培養了學生科學的思維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手段,燃起了學生科學探究的熱情,培養了理想信念,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王納新 單位:營口職業技術學院特師分院

生物科學論文:高中生物教學如何提高生物科學素養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生物作為高中教學中的一門學科越來越得到教育部門的重視,提高生物科學素養是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重要理念之一,對于提高學生的生物成績有著積極作用,有利于促進學生全方面能力的發展,這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為此,本文將對高中生物教學中提高生物科學素養的途徑進行探索,以期提高高中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生物科學素養;途徑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生物學科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提高生物科學素養是高中生物課程中的重要理念,對于提高學生的生物成績,促進學生全方面能力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高中生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對于生物學科的學習都是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生物科學素養的培養,已經很難適應時展的教育理念需要,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提高生物科學素養的途徑已經成為生物教學中研究的重點和難點,我們要努力探索高中生物教學中提高生物科學素養的途徑,不斷提高高中生的生物素養。

一、倡導探究性學習,建立科學思維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能夠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讓學生自主選擇一些與學科相關的研究性問題,然后通過教師的引導和促進,使學生能夠自主完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一系列的學習活動。不僅有助于學生構建生物學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也是高中生物新課標中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可以得到有效的結合,由學生積極思考發現問題,再由教師積極引導和促進學生分析問題,最后解決問題,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倡導研究性學習,建立學生的科學性思維,讓學生自主的參與學習,從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從中獲得新的生物知識,促進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等全方面的綜合能力的發展。

二、重視生物科學史,領悟科學精神

生物科學史是由很多生物學家在歷史中不畏艱辛、勇于探索出來的智慧結晶,是一部科學的探究史。它需要學生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主動的去學習其中豐富的教育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態度、科學精神。例如,達爾文冒著生命危險歷經5年環球航行進行探索,寫出了《物種起源》,從而推動了生物進化的發展,在生物史上奠定了基礎。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物科學史的內容,重視生物科學史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精神,讓學生感受到生物科學家們拿著為了科學勇于獻身的精神,以及科學家身上的那種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科學態度,有助于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性思維,對于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重視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生物實驗的技能

高中生物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可以通過實驗接觸到生物體本身,可以直接的對生物現象進行研究,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研究能力等有著重要的意義,學生還可以通過生物實驗對已學的理論知識進行鞏固,是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從而有效的提高高中生的生物素養。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實驗教學,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生物實驗資源,積極開設生物實驗課,并在實驗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指導,讓學生自主的動手完成實驗的內容;同時還應設計更多的探究性實驗,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經過思考和分析,通過實驗進行驗證,從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探究水平。

四、加強其他學科的滲透,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高中生物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在生物學科中所涉及的知識內容包括物理、數學、化學等方面。因此,在生物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其他學科的滲透,加強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聯系,在把握生物學知識重點的同時,善于發揮其他學科的優勢,利用學生學過的其他學科的知識來解決還未學習的生物學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也有利于學生鞏固已學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五、滲透“科學、技術、社會”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科學意識“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理念強調的是科學技術與實際社會之間的聯系。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科學、技術、社會”教育理念,可以將抽象的生物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聯系起來,使抽象具體化和簡單化,運用生物概念和生物原理等知識來解決實際中的問題,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意識。只有將科學技術和實際社會聯系起來,才能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生物知識,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另外,生物學是21世紀發展最為迅猛的學科,特別是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等已經成為科學領域中研究的重要課題,為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應注重給學生多教授一些生物發展的實際案例,不僅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發展觀更有著深遠的意義,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小結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學中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自主學習能力等有著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能力和應用能力等全方面的發展。

作者:李超 單位:安徽省樅陽縣浮山中學

生物科學論文:生物科學人才市場需求及培養模式

【摘要】隨著生物科學行業的發展,人才市場的擴需和培養成為教育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本篇文章以教育市場供需矛盾性為背景,針對當前生物科學人才市場需求與培養的問題而言,建立科研性、復合型和應用型人才,以當前的行業狀況出發,對市場格局提出健全的構想和設計,從而進一步為我國生物科學事業拓寬市場。

【關鍵詞】生物科學;人才培養;高等教育;市場

1行業發展與人才需要

在我國教育事業中,現階段的生物科學人才培養朝著以基礎理論出發的科研型、以技術操作為主的應用型和以市場所需為基礎的具有經營管理通才的復合型三類模式為主,同時具有經營、管理、市場、財務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強烈的市場意識,可以在靈活多變的市場中逐步摸索,展現自我價值,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只有在各方面人才的互相配合下,我國的生物技術產業才能真正走上學術、研發、產業的良性循環。與傳統生物技術相比,現代化的生物產業具有科技含量含量高、人力資源投入大、回報風險成正比的高風險的特征等。早期的生物科技產業主要以制藥、基因工程為主體,其目標為實現高效益、高收入。但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以生物制藥為專利,投入到股市當中的項目類型與日俱增,大多數企業雖不具備自主研發一類新藥的資本和能力,但也非常青睞生物股。現階段,生物醫學逐步邁進基因組和蛋白質組研究的時代,對于新藥研發的門檻就更高了,生物科學整個市場開拓的也更加廣闊。當今的生物技術行業其實是一個傳統與前沿并存的行業,即有老的發酵工業、生化制劑、酶制劑工業,也有新興的生物技術藥物、生物芯片、臨床診斷試劑、生物技術服務等高科技企業,還有從事生物試劑、器材的貿易型企業;用人單位的體制包括大型國企、私企、外企、風險投資企業、國家科研機構、教育部門、政府部門等等;涉及的行業有基因工程藥物、臨床診斷試劑、生化藥物等;洗滌酶制劑、生物化妝品;各類保健品、食品等。因此,在不斷改善和提高人類生存條件的大前提下,各種老行業的科技革新和不斷涌現的科研新成果,給生物技術產業留下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2目前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2.1重理學而輕人文素質

在生物教學的課堂分配上,主要以個人專業基礎和知識素養的學習為重點,缺乏實地的考查和實踐,對市場競爭和就業壓力認識不夠全面,個體為人處世的能力不健全,學校也忽略對其的培養和認知。除此之外,大量課內的作業,使得在有限的課余時間內大學生無法參加各類有關于本專業的興趣活動和實踐小組,缺乏最基礎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人文素質塑造環境匱乏,難以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性。由于基礎課程設置過多、課余生活單一、諸如此類都會導致大學生產生厭學棄學的抵觸心理,從而沉溺電腦游戲和網絡低級趣味,影響學習[1]。

2.2學生缺乏學習自主性

現階段,我國生物科學教育教學的方式下多以應試教育,“滿堂灌”的教育方法為主,通過教師的依照課本的傳授,學生通過記筆記的方法將知識進行累計,成為學生主要的學習方法。然而,該類教學方法不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導致學生產生依賴性和懶惰的心理。隨著生物科學市場人才需求量的擴大,多數學生將未來的出路投入到考研和出國留學的層面上,忽略最基礎的知識積累,對專業知識了解的更是模糊不定。

2.3專業面狹窄

對于生物科學專業的培養,多數以所學的專業課程為主,注重行業內部知識結構體系的傳授,忽略其他相關專業的講解。由于生物科學涉及范圍廣泛,物理、化學、數學、電子及信息學都參與其中,對于培養專業綜合性人才而言,缺乏最基礎的管理能力和知識體系。

2.4缺乏必要的職業指導

大學畢業后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工作、就業,學生自身對未來也是十分茫然彷徨。因此,缺少必要的職業指導是當前生物科學專業的弊端之一。學生往往在就業、留學、讀研之間徘徊不定,從而失去對專業學習的興趣。

3生物科學市場培養模式的建議和構想

3.1培養模式多樣化

以上述材料為前提,學校教育需要以多樣化的培養模式為主。學校的教育者應該改變以往片面強調培養人才的教育方式,以建立科研型人才、應用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為主,合理分配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除此之外,在大學一年級或二年級以后,指導教師可以根據職業指導和學生本人意愿進行分類交流。科研型、應用型和復合型三種模式在生物課程設置上可以有所差別,在學位要求上也可以有所不同。

3.2靈活教學管理制度,增強學習自主性

建立健全的教學管理體制,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側重點,從教學基礎抓起,以專業的核心內容,對整體課程進行詳盡的編制分配,拓展課外知識,注重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設置實驗課講座,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從多個領域入手,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開拓學生的視野和思路,引起學生的興趣。設立生物課程難度級別,對不同培養目標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課程計劃[2]。

3.3改進教學方式

對于學生教學的方法,作為教育者應該從自身出發,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學生的想法,由單項教學升級為多面教學,從知識的傳授者轉化為知識的談論者,同學生一起學習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對于生物科學專業課教學中也可以對產業現狀和相關企業發展案例進行必要的介紹,重視市場意識的培養,使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到社會現實[3]。

3.4加強職業指導

可開設輔導性課程或講座,使學生了解行業發展現狀和當前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可以通過網站等形式為學生選擇專業、了解學校管理政策、就業等提供信息,也可為學生、師生之間的對話提供平臺。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從高校教育者的角度出發,以義務教育為大前提,隨著時代步伐的邁進拓寬人才培養方式方法及策略,適應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度,不斷壯大我國的教育事業的規模。與此同時,生物科學最為新型行業急需市場觀念的支持,樹立牢固的市場意識,不斷提升學生自我的認知度和歸屬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使學生能夠適應市場的變化,從而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作者:苗峣 單位:吉林油田農業開發公司

生物科學論文:海洋生物科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摘要]為響應國家海洋戰略,地方本科院校瓊州學院由綜合性高校轉型為海洋類高校,更名為海南熱帶海洋學院。要辦出有地方特色的應用型海洋類大學,需有相應的海洋類專業與學科支撐,該學院在學校轉型與定位的基礎上把生物科學專業作為學校第一批試點專業。作者圍繞該專業在課程體系的設置、實踐教學的改革、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學方法的改進等方面進行了探索,為學校培養海洋特色人才開創了先例,為海洋類相關專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為其他向海洋轉型的高校提供了示范。

[關鍵詞]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科學;海洋;人才培養

為貫徹落實國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的海洋戰略部署,培養熱帶海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瓊州學院于2015年9月更名為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實現了由一所綜合類院校向海洋類院校的轉型。其辦學宗旨與辦學定位變為立足海南、服務南海、面向東盟,建設成為國際化、開放性、應用型、有特色、高水平的熱帶海洋類大學。隨著陸地資源的開發,臨海各國已將目光投向資源豐富的海洋,圍繞海洋能源、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與海洋權益的維護等方面展開不同程度的競爭。為了實現我國建設海洋強國的目標,國務院頻布了《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部署了全國各沿海省份的海洋經濟發展戰略(港、澳、臺除外)。而海南海洋面積200萬平方公里,占我國海洋面積三分之二的領海,已成為我國海洋資源與海洋戰略十分重要的一個海洋省份。位于我國最南端的海南省,擔負著國家實施“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責任。自《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來,海南的海洋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海南已開始成為我國海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區。“海洋戰略”由此也成為海南新經濟發展的引擎,培養海洋類應用型專業人才已成為實現海南海洋藍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緊迫任務。瓊州學院在原有辦學基礎上,轉型發展成立一所海洋類院校,為南海海洋經濟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撐,成為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未來發展的重要使命。利用海洋生物資源,開發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生物科學專業成為學校轉型背景下第一批培養熱帶海洋類人才的12個試點專業之一。如何在現有人才培養體系下實現海洋類生物應用型人才培養,本文圍繞課程體系的設置、實踐教學的改革、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學方法的改進等方面進行了探索。

一、課程體系的結構性調整與優化

(一)以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核心課程為基石,構建多元化的海洋類特長選修課程,凸顯海洋特色

根據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教務處2015年對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性意見的修訂要求,生物科學專業以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為指導,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培養熱帶海洋人才的特色理念,除了通識課程、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必須開設外,通過設置特長類課程及實驗(實踐)等教學環節來確保在生物科學專業的基礎上培養具有海洋特色的海洋生物類人才。將以前培養熱帶果蔬花卉栽培專長、生物技術專長等的課程改為海洋水產養殖專長如海洋生物學、魚類學、魚類遺傳育種、水產營養動物與飼料、魚類養殖學等課程,海洋生物技術專長如海洋生物制藥、海洋調查與監測技術、海洋資源學、海岸帶開發與管理、海洋生態等富有海洋特色的課程,使學生在知識結構上擁有較為豐富的海洋生物知識。

(二)開發校本教材,優化課程設置,更新教學內容,凸顯熱帶優勢

生物科學的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核心課程包含植物學、動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植物生理學、動物生理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態學等。此類課程教學要求授課教師對課程內容進行取舍,結合海洋環境更新教學內容,賦予這些課程更多的海洋知識。比如植物學、動物學等課程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根據南海的海洋資源特色,側重講授南海海洋動植物的認識與分類及標本的制作;野外實習要求帶領學生在海灣、海水養殖基地去實地考察與了解。微生物學課程側重提高學生對熱帶海洋微藻等海洋浮游生物的認識。生態學課程注重讓學生掌握海洋生態與海水養殖環境的關系等。目前海洋類書籍很多,但其知識內容比較零散,一些課程內容需要整合多本教材方可達到教學目標,且許多知識內容中缺少熱帶海洋資源介紹,這樣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學生所學課程均缺少整體性與系統性。為了滿足教學要求,體現課程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完整性與前沿性,開發立體化的校本特色教材尤為重要。校本教材開發應以南海海洋資源開發與利用、保護為側重點,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聘請行業和企業的一線技術員參與教材的合作編寫,以南海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為素材,突出區域資源優勢,以培養區域特色人才。

(三)優化課程性質比例,注重實踐實訓,強調知識應用,突出個性培養

生物科學專業在人才培養上探索比較多,但課程性質比例在地方院校仍然采用以理論教學為主體、實踐教學為補充的教學模式。為了培養海洋類應用型人才,實現與企業、行業接軌,生物科學專業調整與增加了實踐教學比例,增加實踐實訓課時,以突出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技能。鼓勵學生參加實踐類、職業類課程的培訓與技能競賽,在經費上支持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參加三亞舉辦的各類企業、行業及協會的海洋類專業技能競賽與學術論壇。比如參加藍色海洋經濟論壇,學生可通過學術平臺將教師承擔的一些與企業合作的橫向課題成果進行分享,也可以自己家庭養殖為基礎進行創新創業。學生也可根據個人愛好利用暑期去紅樹林保護區、海蝦養殖場、鮑魚養殖場等基地實習,以實踐活動的多元化提高實踐技能,突出專業的應用性,注重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生產實際當中,解決實際問題。

二、實踐教學體系的不斷拓展與完善

傳統的實踐教學模式以滿足生物科學專業學生的基本技能為出發點,而培養海洋類應用型人才,完善的實踐實訓基地與儀器設備,對培養學生解決海水養殖、開發利用與保護海洋生物資源等實際問題的能力十分重要。生命科學本來是實驗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向培養海洋類人才轉型,改革實踐教學模式,突出實踐技能是實踐教學改革的突破口。生物科學專業在原有東島、西島等認知海洋動植物實踐實訓基地的基礎上,先后在三亞周邊及陵水、海口、東方等多個海水養殖場建立了以技能型人才培養為主體的實習實踐基地;實驗室建設在現有生物儀器設備的基礎上,通過對海洋大樓實驗室的新建,原有基礎實驗室的擴建,與中國海洋大學兄弟院校實驗室的共建等多種途徑,為學生在海洋類領域基本技能訓練提供了良好的實踐環境。同時與中科院深海研究所實現了儀器設備等資源共享,部分學生可跟隨老師搭乘深海研究所的科考船進行遠洋考察與探索。為加強學生的技能,突出學生的應用能力,學校在轉型過程中增設冬季小學期,要求各專業以職業技能為導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為落腳點,創新實踐教學模式,通過開展技能競賽、創新創業大賽、職業規劃等方式革新實踐教學體系。本專業在冬季小學期針對不同年級開展了集中性的以突出實踐教學為主要目的的不同程度的技能比賽與學術論壇,聘請校外海洋專家、行業的公司總裁來校授課,學生去企業實地考察,為培養多元化的海洋應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礎。學生畢業論文逐步由傳統的以論證性實驗室研究為主體向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為主體方向轉型。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結合學校的規劃建設,以海洋生物資源利用開發為大背景,將在原有海洋食品研究的基礎上,與海南大學組建教育部熱帶海洋資源開發與利用功能重點實驗室,圍繞海岸帶生態資源保護平臺、海水養殖與病害防治研究平臺、海洋藥物資源開發利用平臺等多個研究方向開展工作。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將圍繞海洋生物展開研究,為培養以海洋生物為背景的生物科學人才創造良好條件。

三、以專業特長為基礎的平臺搭建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在生物科學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核心課程的基礎上突出海洋特長,設置海洋資源開發與利用、海洋漁業養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觀賞魚養殖等特長方向,學生根據個人興趣愛好,選擇專業方向特長,為專業人才培養的分流就業創新了人才培養模式,為學校新辦海洋類專業的申報與籌辦搭建了平臺。學校在生物科學海洋方向人才培養的基礎上成功申報了水產養殖專業、海洋漁業等新專業。在生物科學海洋方向的基礎上,學校以轉型發展為突破口,對一些傳統專業進行了重組,通過組建新的學院,如對傳統專業食品專業,通過與生物科學海洋方向組建在一個學院,使生物科學、海洋漁業、水產養殖等食品專業在海洋領域的拓展提供原材料,食品專業也為海洋生物資源的深入開發利用拓展了更加廣闊的人才培養空間。

四、以海洋為特色的教學改革與職業育人

生物科學專業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上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經典的教學方法、原有的實踐實訓場地等能夠滿足社會對專業的需求,而海洋生物科學更注重海洋理論知識的應用,傳統的教學模式、現有的師資隊伍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滿足海洋生物類人才的培養與企業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在學校轉型的背景下,專業與企業行業搭建平臺,簽訂協議,通過專業教師與企業行業專家、一線技術員共同實施課堂教學,減少滿堂灌,注重討論、案例分析,以行業企業中遇到的技術難題為契機,由學生來處理問題,并通過實踐實訓與競賽等教學活動來促進學生技能技術的提升。考核模式上改變傳統“唯分是舉”的重理論輕實踐的考核方式,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考核、實踐考核、技能考核,以提高學生的業務綜合素質。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的生物科學職業育人的具體做法主要是學生進校一年后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把職業教育納入其人才培養體系中,根據海南海洋類企事業對海洋類人才的需求,依托學校大學生科技園,與企事業單位共同制定就業創業培養計劃,共同編寫實用的實踐實訓教材,共同尋找與推薦就業崗位,初步實現了校企合作培養與全程職業育人的目標。五、應用性雙師型師資隊伍的構建與優化在學校轉型后,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生物科學專業原有教師隊伍的轉型、分流、構建與海洋生物科學相適應的雙師型師資尤為重要。首先是培訓與提升。年長的師資根據個人意愿,可以外出培訓或承擔基礎課程或分流從事行政。而青年教師可以借助學校與海洋類高校加強合作的平臺來提升自己。學校聘請國家海洋局丁德文院士、國家海洋食品工程中心主任朱蓓薇院士、中科院廣東分院陳勇院士等打造學校的“雙聘院士”或特聘教授的平臺,將青年教師送到國內的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院士工作單位等機構學習深造。有海洋教育或工作經歷背景的青年教師,學校通過與周邊的企事業加強聯系,將青年教師送到相應的實踐基地積累生產經驗,參與到企業行業中去解決實際的生產應用問題。其次是聘用。將有專業技能證書的企業行業技術人員聘到本校對學生進行實踐實訓的指導,改變傳統的單向引進人才策略,實現對教師人才構建與利用的多元化途徑。再次是引進。對新進的人才如博士,不僅要求他們理論知識豐富,還需要對他們進行實踐鍛煉,如學校統一實行的掛職鍛煉或是選派去實踐基地鍛煉,以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目前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生物科學專業的教師通過分流、培訓、聘用、引進等方式,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加強,教授為學生授課,校外著名院士學者、教授來校講學,青年教師進行實地訓練、組建教學團隊,為海洋生物科學專業師資隊伍的優化、海洋類人才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六、結語生物科學在國內高校中為開設時間長、開設數量較多的一個經典專業,從總體看,其畢業生就業適應面不是很廣,就業率不是很高,而且不同高校畢業生缺少各自特色和競爭優勢。為辦出與眾不同的特色,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生物科學專業近幾年以海洋生物為背景和材料,對課程體系的調整、實踐教學的改革、師資隊伍的重組優化、教學方法的改進等方面開展了開創性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學內容上,突出了應用性,體現了職業性,達到“培養目標的職業性、課程設置的應用性、教學過程的實踐性”。但是在辦學過程中我們發現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規格要求與企業行業對海洋類人才要求相比仍有許多不完善之處。比如生物科學海洋漁業養殖特長類人才培養,學生在生物科學專業的背景下,除了掌握基礎的遺傳育種知識外,還需掌握與養殖相關的育苗、飼料喂養、魚藥(疫苗)使用、海洋生態等理論和技術知識。海洋動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如生物活性物質的提取,需要學生既要熟悉海洋藥用生物的特性,還要具有化學、生化分離、結構解析等知識。而在生物科學的基礎上增設這些課程,一方面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另一方面會增加專業的辦學成本。因此生物科學海洋人才培養這一新課題仍需不斷探索。

作者:賀立靜 周述波 林偉 史云峰 馬軍 李由明 單位: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生命科學與生態學院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教務處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教育學院

生物科學論文:生物科學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與路徑

摘要:生物科學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不僅順應教學工作需要,還能促進學科有效發展,提高學生實踐技能。因此,實踐教學中,應該認識現有實踐教學模式的缺陷,從教學科研平臺、教學資源、校企合作、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管理等方面采取完善措施。從而更好規范和引導教學活動,促進生物科學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和人才培養質量提高。

關鍵詞:生物科學;實踐教學;創新平臺;校企合作;管理體制

一、引言

隨著社會發展和就業市場對人才培養要求的提高,生物科學教學過程中,除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之外,還要加強實踐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實踐技能提升,讓他們有效順應時展需要,努力提高實踐技能和人才培養質量。但目前實踐教學存在不足,制約生物科學人才培養效果提升,需要采取措施改進和完善。

二、生物科學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意義

根據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需要,創新生物科學實踐教學活動,不僅順應時展需要,同時也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其重要意義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順應教學工作需要。在整個社會對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要求提高的前提下,很多學校注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教學條件,完善實訓基地建設,創建實踐教學示范中心。在這樣的背景下,學校應該更新思想觀念,創新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方式,完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從而順應教學工作需要。第二,促進學科有效發展。生物科學的有效發展,離不開實踐教學活動。為此,學校應該根據實踐教學工作需要,注目整個社會對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合理設置實踐教學課程,拓展實踐教學基地,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教學管理工作,為生物科學這門學科的有效發展注入生機和動力。第三,提高學生實踐技能。毫無疑問,生物科學實踐教學是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的重要手段。作為任課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方式,健全實踐教學課程設置,增進校企合作,提高任課教師的綜合素質,并完善教學管理和考核評價體系。進而讓學生有效融入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實踐技能提高。

三、生物科學類專業實踐教學的模式路徑

雖然實踐教學活動具有重要作用,但一些學校沒有充分認識其重要意義,教學管理不到位,校企合作沒有落實,制約實踐教學工作的有效進行,有必要從以下方面采取完善措施。第一,搭建教學與科研創新平臺。根據生物科學的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需要,以教學資源共享和科研活動順利進行為目標,科學合理構建生物科學實踐教學與科研平臺。要修訂和完善實踐教學大綱,考慮專業發展要求和人才培養需要,加大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所占的比例,最大限度發揮平臺的優勢,滿足學生獲取最新研究成果的需要,讓學生接觸最先進、最前沿的生物科學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知識應用技能,促進實踐技能提高。第二,整合教學資源和儀器設備。優化整合生物科學的教學資源,合理安排儀器設備,強化實驗室建設和科研平臺建設。這樣既能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效率,還能推動實踐活動順利進行。要根據生物科學實踐教學需要和人才培養目標,搭建實踐教學示范中心,既滿足學生開展實踐學習活動的需要,還能為畢業論文設計,開展科研活動創造便利,推動實踐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第三,創新理念并增進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內資源開展實踐活動,增進與校外企業、科研單位的聯系,為學生參加實踐鍛煉提供條件。例如,可以與動植物保護站、動植物研究所、生物制藥企業等增進聯系,為學生參加實踐鍛煉提供保障。并且還要加強實踐教學的管理考核工作,增強學生實踐技能,促進他們的綜合素質提升。第四,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學校應該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引進生物科學專業知識扎實,實踐技能強,教學水平高的任課教師,為實踐教學活動開展準備師資力量。同時還要注重對任課教師的管理培訓,構建完善的培訓管理體制,采用進修、訪問、觀摩同事教學等活動形式,不斷提高任課教師的綜合技能和實踐教學水平。可以邀請企業的優秀教師來學校講學,為任課教師到企業參加訓練創造條件,有效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讓他們更好適應實踐教學需要,促進生物科學實踐教學效果提升。第五,健全實踐教學的管理體制。針對實踐教學工作需要,構建完善的教學管理體制,有效約束和規范實踐教學活動。要明確管理目標,規范實踐教學活動流程。同時在實驗室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確工作人員職責,保證實踐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改進考核評價體系,注重對學生實踐活動過程的考核,真實記錄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全過程的基本情況,確保考核評價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實踐過程中還要加強安全管理,推動實踐活動有效開展下去,促進生物科學專業學生實踐技能不斷提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實踐教學是生物科學專業教學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作為任課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加強實踐教學的重要作用,并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創新思想觀念,整合優化教學資源,完善課程設置,并加強實踐教學管理。從而有效規范和引導生物科學的實踐教學活動,激發學生興趣和熱情,促進生物科學專業學生的實踐技能提升,讓他們更好適應將來的工作和學習需要。

作者:吳玉德 呂冬云 宋文超 丁玉萍 許龍

生物科學論文:研究性學習在生物科學的應用

摘要:生物科學專業的專業課具有更新迅速的特點,研究性學習在學生自主探究的模式下獲取新知識,可以滿足該類專業課前沿知識的補充的需要。從教育教學單位及學校的支持和鼓勵、教師的觀念轉變和能力培養以及學生的配合的方面,對研究性學習在生物科學專業專業課有效開展進行探討,為生物科學專業學生掌握專業課內容,提高綜合素質提出建議。

關鍵詞:生物科學專業;專業課;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從社會和生活中選擇研究題目,在類似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學生主動獲取新知識的活動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倡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鍛煉學生的創新性和探索性,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研究性學習在生物科學專業的專業課中的應用,可適應該專業專業課發展更新速度快的特點,課程研究內容與生活實踐聯系密切,選題易于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該專業專業課教學的有效輔助形式,如何在生物科學專業有效開展研究性學習一直是該專業教師研究的熱點和難題。本研究研究性學習在教學實踐應用的基礎上,對其有效實施提出幾點建議。

一、教育教學主管單位和學校的支持

新的教學理念的開展和實施離不開教育教學主管部門和校方的宣傳和鼓勵。開展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宣傳講座、案例介紹、將其列入研究課題中等多種形式,能夠有益于該方法的應用和教師的觀念的轉變。在研究性學習開展過程中涉及到的軟硬件設施需要主管單位和校方的支持。比如以課題的形式提供經費支持;提供網絡查詢平臺、圖書館、實驗室或各種實踐基地等相關設施。做好一線教師的培訓和交流工作;與學生家長溝通,展示研究性學習的成果,獲得家長的支持和認可。

二、教師觀念的轉變和能力的培養

(一)教師觀念的轉變

專業課的講授教師尤其是具有多年經驗的主講教師,對于課程內容和體系已有完整的把握,按照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已有固定模式,課程的重點難點把握準確,能夠將課程中主體固有知識講解清楚,但學生學習興趣很難調動,前沿知識擴展有難度。而研究性學習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教師要投入大量的經歷重新研究課程內容、設定研究題目、設計研究性學習形式、指導開展并提供協調軟硬件設施等,對于已成定式的授課教師是一個新的挑戰,堅定創新的思維,積極開拓的觀念轉變是對教師的首要克服困難。

(二)教師能力的培養

1.指導學生的能力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教師一改傳統的“威嚴和統治地位”,轉變為學習過程的輔助者,疏導著,指導者,重點要該向學習過程的指導、啟發和誘導上。無論是從課題題目的選定還是收集資料的形式,再到合作推斷和獲取新知識的過程,都需要教師根據學生選題的內容和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性格特點給予指導和幫助。2.教學設計的能力選題上,研究性學習題目的確定是開展的關鍵,既要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要結合專業知識的特點,還要考慮推斷的難易。這就要求教師熟練掌握課程內容,學生已有知識基礎以及課程的前沿發展動態。選取課題要與課本內容相關,為有效掌握專業知識打好基礎。題目選擇上不能有教師包辦,引導學生根據課程內容編排選定題目。課題大小難易適中,即達到預期效果又有利于下一階段內容的開展。還要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式上,研究性學習沒有固定的形式,根據課程內容的特點和學生數量及性格狀態,可開展討論、匯報、參觀、考察等多種形式。還要考慮課時等因素,合理安排研究性學習所占比例,在有效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3.知識結構更新的能力研究性學習對教師的知識結構和基礎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斷更新和拓展自我的知識結構的深度和廣度。要求教師不僅具有該專業的深厚和高端知識內容,還要具有能夠融會貫通多學科的能力。具有廣闊的視野和深厚的底蘊。另外,教師的不斷學習的精神狀態能夠給學生以示范作用,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4.運用信息的能力現代教學已進入網絡化時代,利用計算機、網絡、信息平臺輔助教學已成為今后教學的必然趨勢。大學生對網絡的熱情和掌握程度更是教師要考慮的要素,研究性學習獲取方式中,網絡是學生重要的利用手段,這就要求教師掌握和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相關知識,對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和總結。并利用多種網絡溝通手段與學生交流和指導。

三、學生的積極配合

學生是研究性學習的主體,學生首先要明確學習的目的和自身的社會定位,只有學生知道了“為什么學”之后,才能克服“網絡的誘惑”,轉變觀念,主動學習,鍛煉自己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師的指導下,小組合作是常用的形式,不斷發掘他人的特點和長處,接受同學間的觀念差異,學會與他人交流,鍛煉團隊合作的能力。總結和反思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生物科學專業專業課的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和實施,沒有先例沒有固定模式,是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總結和前進的過程,需要更多的實踐和修正,更離不開各個部門和每一個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作者:李修平 張麗敏 吳恒梅 張衛東 趙雪 單位:佳木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東北農業大學大豆研究所

生物科學論文:大學生物科學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摘要:在我國開始提出人才強化國家的發展戰略時,研究型大學也開始面臨很多的挑戰和壓力。在當前的研究型大學中的人才培養狀況不能滿足目前國家的發展需要。因此,全面的培養人才是目前研究型大學共同注重的問題。本文從大學的生物學科出發,對其領域的人才進行培養模式的研究和探索。這項研究對研究型大學的教學發展有著實際性的作用。

關鍵詞:研究型大學;生物科學;人才培養

在當前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中,生物科學和人類的生活和文明產業等發展緊密相連,直接關系到人類的糧食、醫藥、能源等方面的問題。所以,在研究型大學中對生物科學類人才進行培養,是目前具有壓力和潛能的一項重要課題。從教育方看,要全面的注重學生的未來發展,讓學生逐步的加強知識和能力方面的意識,在素質方面要兼并廣和專的結合。教學發展均建立在“基于研究的教學”的基礎上進行,提倡自主、高效以及研究性教學,致力于培育出具備國際性的人才。

一、精英人才作為培養目標,創造本科生培養理念

精英人才和一般的人才是不同的,精英人才是在國家的人才中處在最高地位的。在每個行業和領域中,尤其是在科學技術的領域中的人才,要培養其創新精神和能力,培養能夠為國家做出大貢獻的人。研究型大學一般都具有極強的專業性。研究型大學要借助這一特點培養專業的人才。生物科學的專業有加強基礎、拓寬口徑以及增強技能,能夠等適應廣大人才發展的培養理念。學生要具有非常厚實的生物學基礎知識,同時也要實行生物學的應用研究。在有些研究型大學中還設立有機生命基地和理科基地這兩個培育基地,都具有著這些特點。生物學領域的學生必須要具備著創新和實踐的能力,同時也要具備能夠獨立進行生命研究、生物技術研究以及調查和組織管理的能力。

(一)增強生物學科學生科研訓練,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

對大學生進行科研訓練是改革本科教學模式的關鍵方式,同時也是培養與提升學生科研能力的有效措施。在研究型大學中,校方可以激發學生多多參加一些科研訓練項目的比賽,通過科研訓練鍛煉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在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建設相關的項目。培養其主動意識。在學校設立相關課題的基礎上建設支持基金,為更多的學生提供參加訓練的機會,提前讓學生投入到科研訓練中。科研訓練在一些優秀的導師團隊的共同指導之下,進行仔細的開題、考核以及結果匯報等工作,進而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加學校學生在發表刊物上的效率。

(二)改變學生評估制度,建設選撥優秀人才的綜合性體系

在實際的教學中,后期的學習水平結果評價工作一定要做到位。要實行全面的學分制管理。在比較低的年級只能夠每個班級要配一名指導教師,在高年級中就是三到五人配一名。基礎班級要進行滾分式管理,依據學生平時的學習基礎和相關的綜合性素質,以此作為考核的方式和條件。沒有達到要求的學生就沒有在基地班學習的機會,隨即安排到普通班進行學習。在對人才的培養中,可以進行優秀學生的選撥制度。這是為研究生培養優質的學生源。生物學科的學生可以在校內以及校外研讀相關的碩士學位;基地班學生可以在本校研讀,進行進一步的學習和研究。唯有建設合理性和科學性強的綜合性評價制度,才能夠有效的呈現學生的自我發展和創新的能力。建設全面的優質學生選拔考核體系,普通班照樣實行。改變傳統的用考試分數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評價的方式,其中學習成績在綜合考核中占據百分之七十,綜合素質能力占據百分之十五,以此方式幫助學生培養綜合素質。在進行面試的時候主要是對學生的科研訓練狀況以及語言表達水平等進行考核,在這樣的選撥過程中就有效的激發學生對科技創新的興趣,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二、為培養人才建設優質的科研平臺

(一)創新性實驗技能訓練為學生夯實實驗基礎

進行綜合性的創新基礎。這種實驗室在原有的實驗的基礎上進行整體性的設計。使用整合課程資源的方式,把貫穿整個學科的實驗依照實際的內容關聯在一起。要建設出符合學校的的生物實驗教學體系。比如像一些農業型的學校就是基礎類實驗,其中包含有動物學、植物學等。在生物科學的實驗中有遺傳以及分析等。在生物技術方面有基因工程以及動植物生產技術等,其中就包括了生物科學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進行適當的改革,讓原本獨立和不連貫的實驗變成了一個整體。學生在設立研究小組的時候,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之下進行鉆研。想要實驗獲得全面的成功,學生就會自主的、仔細的做好每一步的實驗,仔細的記錄每一次實驗的結果,在實驗中才能夠更加的深入,以此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還應該多多鼓勵學生參加相關的比賽和活動。

(二)增強開放性實驗教學

對學生進行實驗室的全面開放是當前學校培養人才、提升專業素質的新措施。進行實驗室的開放能夠加學生的創新意識、為其拓寬相關能力。把教學實驗室以及科研實驗室為學生全面的開放,在教學的時候生物實驗室中的相關儀器和設備也供學生觀察。對一些對科研興趣比較高的學生,可以依據教學的內容使其自主的選擇實驗的課題以及方案。以此方式讓實驗教學從注重結果變成注重過程。這對生物科學人才的培養有著非常實際的作用。

(三)生物學實驗中心創造優良的設備條件

在生物實驗中心可以對相關的實驗設備進行優化,很多學校在實驗設備上有著獎金2000萬的儀器和設別。按照基礎、綜合以及研究這幾個方面建設實驗教學平臺,把生命科學的體系相融。在創新技能的訓練中,可以舉辦一些培訓的活動。其中可以包含蛋白質研究技術以及生物信息分析技術等。這些實驗基本上都概括了生物學相關的實驗技能,為大學生的科學研究夯實了基礎。進而增加了大學生的學術能力,每一個模塊的技術都應該讓校內外的專業人員進行知識講座。其中主要詳細的介紹這個模塊中所牽涉的相關技能以及理論知識,然后再實行試驗操作的技能鍛煉。

三、改革學生課程,提升學生培養水平

(一)學生的培養實行導師負責制

學生在培養和科學實踐中都由導師負責。導師要指導學生的全過程,其中要對其思想品質和科學道德進行監督。導師要用誠信教學對學生進行任務素養的培育。建設完善的學術規章以及道德標準,把科學和學風融入導師的培訓中。運用有效的方式對學生的政治思想以及學術倫理方面實行教學,進而懲罰一些學術上的不端行為。在生物學的領域中導師要全程的參加到學生的招生工作中,高年級的學生可以在導師的實驗室進行科研訓練,優秀的本科生可以繼續讀研究生。通過考試、面試的雙向選擇進而錄取優質的學生。

(二)濃厚的學術氣氛為學生創造好的交流平臺

學校要培養專業人才,每年應當恰當的邀請一些比較著名的專家為學生做一些講座或者學生報告。實驗室方面也可以定期做一些課堂學術討論。以此方式為研究生提供優質的交流平臺。學院可以請一些網絡技術人員,建設一些相關的學術論壇,制定合理的新課程進行培養。學校的學生最起碼要在學校的論壇上做一次學術報告,并且需要參加一次國際性的會議,用這種方式來激發學生參加活動。

四、為培養生物科學人才做提前工作

在生物學的領域中,人才培養的效果是十分顯著的。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在各大院校和單位中都有好評。優秀的畢業生在相關的企業和單位也成為了中堅力量。因此,在生物科學人才培養中做提前工作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增強。

(一)改革新生源的選報制度,提高生源質量

生源的質量是保障研究生培養的重要方面。把學校的優勢資源進行整合,在學術的科研團隊方面進行增強。進而吸引生源,提供學生科研鍛煉的給水,使其盡快的對實驗室進行了解,快速的和導師熟絡。通過相關的講座以及夏令營的方式進行招生宣傳,以此增強學校之間的交流。在招攬學生方面的制度上可以進行一定的改革和優化,比如可以建設優秀生源的獎學金之類的制度,吸引校外的優秀學生。

(二)試著實施本研課程相通,增強對外的交流與合作

試著把本科與研究生的專業課程進行整合,然后形成一個完整的課程系統。依據課程的設計模塊與難易的程度進行分類設置。本科生和研究生可以依據其實際的需求進行相關的課程選擇。有能力的本科生可以選擇更加專業和深入的課程,進而提升自己的學習質量。

五、結語

總之,每個研究型的大學要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生物科學的人才培養。其中主要堅持人才培養的目標,建設良好的實驗平臺以及在人才的后繼力量上做相關的工作。以此培養出更加優秀的生物科學類人才。

作者:黃睿 單位:阿壩師范學院

生物科學論文:生物科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策略

摘要:大類招生背景下,生物科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存在不足,主要表現為實踐教學方法陳舊、內容單一、師資隊伍建設不足、實踐教學場地缺乏。為彌補這些不足,順應大類招生的時代背景和要求,應該采取措施推動實踐教學改革:創新實踐教學方法、完善實踐教學內容、提高任課教師素質,并加強實踐教學場地建設。

關鍵詞:大類招生;生物科學;實踐教學;改革策略

一、引言

隨著整個社會對生物科學專業學生實踐技能要求的提高,課程教學中應該順應這種趨勢,合理安排實踐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從而讓學生更好適應將來工作需要。但不能忽視的是,在大類招生背景下,一些學校沒有充分認識實踐教學的重要作用,教學創新不足,課程安排不合理,需要采取措施改進和完善。本文結合大類招生的時代背景,探討生物科學實踐教學的不足,并提出改革創新策略,希望能為實踐教學活動開展提供借鑒。

二、大類招生下生物科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不足

實踐教學是生物科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學生的實踐技能,讓學生更好適應將來工作需要具有積極作用。但在實踐教學中,一些任課教師的思想觀念沒有更新,實踐教學設計不合理,教學方法創新不足,制約生物科學實踐教學效果提升,存在的不足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實踐教學方法陳舊。一些任課教師的實踐教學方法陳舊,常常根據教學目標對實踐教學步驟進行簡單演示。先介紹實踐教學的目的、步驟和方法,然后根據已有教學材料和實驗場地,對實踐教學內容進行演示,由學生觀察并撰寫實踐報告。這種方式比較落后,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作操作技能。[1]第二,實踐教學內容單一。生物科學知識發展迅速,更新較快,但很多學校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時,忽視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所采用的內容比較單一,不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再加上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沒有被融入教學活動當中,難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驗證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不足,制約學生實踐技能和創新思維能力提升。[2]第三,師資隊伍建設不足。一些任課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創新能力不足,也制約生物科學實踐教學效果提升。例如,任課教師的年齡較大,忽視及時更新生物科學知識,科研實踐不足,職業技能訓練被忽視。再加上忽視培訓和進修,沒有觀摩并學習其他任課教師的優點,對生物科學實踐教學活動開展產生不利影響。[3]第四,實踐教學場地缺乏。生物科學實踐教學離不開場地建設,但由于經費撥付不足,制約場地建設和設備更新,難以滿足生物科學新技術和新實驗的需要,不利于學生的實踐技能提高。[4]

三、大類招生下生物科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策略

為順應大類招生工作需要,創新實踐教學模式,結合生物科學專業教學存在的不足和人才培養目標,可以從以下方面采取完善措施。第一,創新生物科學實踐教學方法。創新思想觀念,努力推動實踐教學效果提升。例如,生物實踐教學活動中,應該注重教學方法創新,綜合利用情境教學法、合作學習法、任務驅動法、參與式教學法等,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科學知識的興趣。要重視驗證型實驗、設計型實驗的應用,力求實驗內容新穎,實驗方法先進,能讓學生有效參與生物科學實驗鍛煉活動當中,促進實踐教學效果提升。第二,完善生物科學實踐教學內容。根據生物科學專業特點以及社會需要,及時調整并更新生物實踐教學內容,增強教學內容的時代感。在生物實驗教學中,要善于把握前沿和最新的問題,利用互聯網下載最新學習資源,更新教學內容,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要重視微課和慕課的利用,補充新的教學資源,方便學生學習,進而深化對生物科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有效掌握生物科學的前沿知識,增強實踐技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第三,提高任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注重引進生物科學專業知識扎實、實踐技能強、課堂組織能力強的任課教師,充實生物科學教師隊伍。建立完善的管理培訓機制,讓他們有效開展培訓和學習活動,通過訪問、進修、觀摩優秀教師授課等方式,不斷提高綜合技能。為任課教師進入科研單位、實訓基地參加鍛煉創造條件,不斷增強任課教師的實踐技能。從企業選派優秀人才來學校講座,進行課堂授課,幫助生物科學專業學生解答疑惑,加強對學生的指導,促進學生實踐技能提高。第四,重視生物科學實踐場地建設。根據生物科學實踐教學活動需要,加大實踐教學場地建設的資金投入,合理劃撥各項經費,為設備購置、場地設施建設創造條件。要科學安排各項資金支出,用于購置實驗器材,改善實驗場地環境。同時還要學習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知識,加強實驗室管理,讓學生有效開展實踐活動。拓展校外實訓基地,將教學、科研和生物科學實驗有效結合起來,實現有效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實踐技能的目的。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大類招生背景下,為促進生物科學專業實踐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應該采取措施推動教學改革創新。從而順應時展需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讓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接軌,促進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作者:吳玉德 吳恒梅 許龍

生物科學論文:生物科學專業創新性實踐教學體系研究

摘要:結合大類招生的時代背景和生物科學專業教學基本情況,就如何構建創新性實踐教學體系提出相應對策,主要包括明確創新性實踐教學目標、搭建創新性實踐教學平臺、加強創新性實踐教學管理等內容,可為實踐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啟示。

關鍵詞:大類招生;生物科學專業;創新性實踐教學體系

一、引言

實踐教學是生物科學專業不可忽視的內容,尤其是在大類招生背景下,隨著學生人數增多和就業市場對人才培養要求的提高,更應該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搭建創新性教學平臺。從而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有效融入實踐鍛煉活動,提高知識應用技能和綜合素質,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二、明確創新性實踐教學目標

結合大類招生的背景和生物科學專業教學要求,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為出發點,明確課程教學目標。教學目標主要包括基本實踐能力、綜合實踐能力、科學實驗能力、創新實踐能力四個層次。通過這樣設置層層遞進的目標,循序漸進,有效規范和引導教學活動,加強學生基本技能訓練,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三、搭建創新性實踐教學平臺

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以提高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水平、科研能力、實踐技能、知識應用水平為目的,教學中要從以下方面搭建創新性實踐教學平臺。第一,基本能力實踐教學。基本技能訓練包括動植物學實驗,無機、有機和分析化學實驗,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實驗等。通過這些課程和實驗內容設置,讓學生掌握生物學的基本操作技能。課程教學前要制定系統的大綱,明確實驗訓練任務。例如,微生物實驗主要包括無菌操作技術和微生物分離鑒定技術訓練,要圍繞教學目標精選實驗內容,減少重復實驗,增加綜合實驗,搭建生物科學實驗專業訓練平臺。第二,綜合能力實踐教學。一方面,開展綜合性實驗。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技能,既能有效滿足教學需要,還能訓練學生的綜合實踐技能。例如,分子生物學可以開設DNA純化、DNA重組與鑒定等實驗,讓學生加強綜合訓練,有效融入實驗活動。還可以開設研究法實驗課程,探討動植物體功能的活動規律、產生機理、內外部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影響等。這樣既能激發學生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探究技能,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綜合與推理能力,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創新技能。另一方面,改革實習環節。實習包括課程教學綜合實習、專業實習和綜合實踐,讓學生親自體驗和驗證課本上的概念和原理,并到校內外研究室的實踐基地實習,或者組織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知識應用技能。第三,創新能力實踐教學。包括科研訓練和畢業實習。科研訓練主要包括參考文獻的查閱,了解本專業和生物科學的研究現狀,擬訂研究方案和研究計劃,明確思路,讓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為以后從事科研活動打下基礎。還可以開展科研活動和生物科學實驗競賽,系統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理論水平、專業技能和科研能力。另外還要認真撰寫畢業論文,補充知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知識應用技能,提高資料搜集、整理和應用能力,為學生以后學習和開展科研活動奠定基礎。

四、加強創新性實踐教學管理

健全完善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為創新性實踐教學體系的有效執行和落實提供保障,主要采取以下有效措施。第一,制訂創新性實踐教學計劃。結合實踐教學內容和方法完善教學計劃,在培養計劃中中注重搭建實踐教學平臺。同時還要合理安排課程內容和教學課時,整合并優化專業課程和實踐課程設置,突出生物科學的專業特色,強化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讓學生努力參與實踐教學,逐漸提高實踐教學技能。同時還要加強每個實踐教學環節的管理,明確實踐教學的內容、課程安排、實踐形式、課程考核等內容,為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和實效性提升奠定基礎。第二,加強創新性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注重專業基礎扎實、實踐技能強、教學水平高的任課教師引進,不斷充實生物科學專業實踐教師隊伍。鼓勵任課教師到企業參加實踐鍛煉,增強綜合技能。并觀摩和學習其他任課教師的優點,利用訪問、進修等形式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和教學技能,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為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還要組織教學和技術人員到其他學校觀摩教學活動,開展示范教學。并發揮“傳、幫、帶”的作用,促進任課教師的教學技能、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提升,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有效開展生物科學實踐教學工作。第三,健全創新性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重視校內和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為實踐教學準備條件。改進教學評價,認真做好實踐教學的考核與記錄工作,提高考核評價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例如,生物科學專業考核時可以嘗試采用“筆試+口試+實驗”的形式,有利于更好規范和引導教學和學習活動,增強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實現以考促教的目的,對提高生物科學專業教學效果也具有積極作用。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構建完善的創新性實踐教學體系,有效規范和引導教學工作。不僅順應大類招生的要求,還有利于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讓學生有效把握生物科學專業知識。進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也為學生更好從事將來的工作奠定基礎。

作者:許龍 吳玉德 吳恒梅 莊樹文

生物科學論文:生物科學專業核心課程群構建策略

摘要:從生物科學專業核心課程群構建的必要性分析入手,本文提出了應用型生物科學專業核心課程群構建的總體目標和構建策略,在產教融合背景下,為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應用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供參考。

關鍵詞:產教融合;生物科學;核心課程

群產教融合是高校根據自己所開設的專業開辦專業產業,使專業產業與實際教學密切結合、相互支持,形成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科技服務為一體的校企合作辦學模式。隨著我國現階段高等教育的改革,以學術研究型人才培養為主的高校會越來越少,而側重于培養社會急需的、應用型人才的高校越來越多,且將逐步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結構的主體。相對于學術型人才培養而言,應用型人才培養除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外,更注重其實踐性、應用性和技術性。安徽科技學院作為一所地方性高校,2009年被安徽省教育廳遴選為“示范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單位,2014年被遴選為“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立項單位。其中生物科學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實行“平臺+模塊”的課程架構,構建兩個平臺(通識教育課程平臺、專業教育課程平臺)和三個模塊(專業方向課程模塊、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模塊、個性化拓展課程模塊)組成的“2+3”課程體系。生物科學專業教育課程平臺包含專業基礎課程(植物學、動物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生物統計學)和專業核心課程(細胞生物學、人體解剖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植物生理學、生態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這11門課程中有許多課程內容出現重復,部分課程的開設由教師自主選擇教材、自行開展教學活動,缺乏交流和溝通,常常會出現課程之間的教學內容高度重復或脫節現象。例從理論層面來看,蛋白質和核酸結構、功能及其代謝、DNA復制、轉錄、蛋白質翻譯和基因表達調控等內容,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教材均要講述。如果不能對上述教學內容進行有效重組,就不能形成專業知識的系統性,不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一、構建生物科學專業核心課程群的目的

課程群是高等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課程建設模式,它能夠發揮課程的綜合效應,優化配置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課程群建設是近年來課程建設與改革的發展方向。進行專業課程群建設,就是要推動專業課程的優化整合,改變過去課程改革單兵作戰的做法,注重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及課程的規模效應和整體效應。為提高生物科學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以安徽省《生物化學》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為契機,根據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要整合理論課程內容,強化課程群觀念,專業基礎課程和核心課程之間要做到整體性和連貫性,使學生從整體角度掌握生物科學專業的基本知識。實踐教學方面,要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加大專業綜合實習力度,使學生從理論和實踐層面掌握生物科學專業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構建生物科學專業核心課程群的總體目標

結合目前人才培養的現狀及對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研究生物科學專業核心課程群的構建策略,加強專業核心課程群內容建設,優化課程群建設的措施,重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為生物科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奠定堅實基礎。因此,以產教融合為基礎,構建以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五門課程形成生物科學專業核心課程群,通過研究實踐,逐漸形成一個有序的、統一的整體;以整合后的教學內容及探索出的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為切入點,創建新的相關課程,引進新的思路和教學模式;建立新的實驗實踐教學方式,體現學科交叉優勢,培養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符合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

三、構建生物科學核心課程群的策略

1.充分調研,深入分析,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深入企事業等用人單位,調研生物科學專業畢業生的人才培養質量,收集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素質的需求,調研省內外相關院校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置情況,通過比較,對我校及校外應用型生物科學專業課程設置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構建符合我校生物科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核心課程群。產教融合可以推進校企合作辦學。推動高校與企業間的深度合作,積極開展校企一體化辦學實踐,推動專業與企業、崗位對接。遴選本行業相關專業教師進企業實踐基地教學培訓,企業技術人員到學校教學,促進院校與企業的合作共贏。高校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教學與生產過程對接,著力探索專業核心課程群的建設,提升專業教學水平。2.重新修訂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根據學校自身特點制定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規格和專業核心課程群,認真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并在實踐中不斷進行總結和完善。擬將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課程組建成生物科學專業核心課程群。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經相關專家論證后報學院審定后,再報經學校審批。3.整合與優化課程群各門課程內容,構建核心課程群新的理論教學體系。生物科學專業核心課程群涉及的知識面廣、內容多,學生理解難,且課程之間有些內容高度重復。因此,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和優化,避免交叉、重復,同時要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組建生物科學核心課程群教學團隊,定期開展教研活動,充分研討教學內容,構建核心課程群理論教學體系,并重新制定相關課程的理論教學大綱。4.優化、改革生物科學專業核心課的實踐教學內容,構建新的實踐教學體系。應用型本科專業要以應用性能力培養為目標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實驗性課程是檢驗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是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的重要手段。為此,整合、優化實驗教學內容,構建新的實踐教學體系,通過研究逐步形成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的“層次化”實驗教學體系。基礎性實驗不同課程之間相對獨立,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相應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操作。設計性實驗要獨立授課,單獨考核,可以以項目為載體進行設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綜合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5.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是提高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除了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外,還要學會自學。老師要鼓勵學生自學,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因此課題組要進行教學方法改革研究。擬采取:采取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根據課程有關內容設計教學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開展討論,最后教師進行點評、總結;選出一些較為合適的章節,讓學生分組備課、登臺講解,體驗講課過程,調動學習熱情,增加趣味性。通過比較分析要進一步固化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并加以推廣。6.改革考試考核評價辦法。評價是教育管理中實施控制的特殊手段,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環節。傳統的考核方式其弊端主要是評價體系采用簡單劃一的方式,未能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水平和能力。要加大課程過程考核力度,研究可操作的公平公正的考核辦法。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考查,更要重視其動手操作、創新等能力的考查。考試方式要采取多樣化,考試時間要自主化,通過寫專題報告、撰寫學術論文、參與科研項目等多種形式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結語

通過梳理應用型專業生物科學專業基礎課程之間的關系,在產教融合背景下構建科學合理的展業核心課程群。整合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對生物科學核心課程群的建設與實踐,制定核心課程群合理的教學大綱,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應用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作者:孫玉軍 王松華 張曉龍 周成 單位:安徽科技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科學論文:基礎教育生物科學人才的創新型培養

摘要:本文擬對于基礎教育階段的生物科學人才的創新型培養進行研究和分析,針對我國現階段基礎教育水平的具體要求,總結我國生物科學人才培養方面在生物科學素養與素養測評方面的現狀和問題,并根據國際通行的生物科學人才素養標準進行對照。向基礎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中,旨在面向高等教育階段如何更好地就生物科學人才輸送問題提出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生物科學;人才;培養

一、引言

在知識經濟時代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一個國家勞動者的素質,尤其是腦力勞動者的知識和科技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和發展潛力的首要指標。然而,在信息技術引領科技創新飛速發展的當代,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步伐,隨著人類生產力水平和科學技術更新換代的日益加快,對于一個國家勞動者的知識背景和創新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對于我國新生代科學技術領域人才的培養和挖掘,必須以當今國際通行的標準來評價和考量。因此,培養創新型人才必須牢牢把握人才成長和發展的黃金年齡段,在時間上搶占先機,才能更好地參與國際經濟技術的競爭,提升我國的科技水平,鞏固和穩步提升綜合國力。

二、把握生物科學人才培養的戰略機遇期

根據有關專家的科學研究,人類的黃金學習期處在17歲到23歲這一階段。這一階段的人智力發育快,學習能力最強,最有利于在某一專業領域成才。因此,如果把生物科學這一基礎性學科的人才培養重點都放在升入高等院校之后,將錯過學生進行專業定位和專業教育的黃金時期。因此,為了能與升入大學后的高等教育培養工作進行更好的銜接,并打好以義務教育為基礎的生物科學教育工作,在我國最新推出的《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中,第一層次將"生物科學素養"這一概念引入到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生物課程教育日常工作中。

三、基礎教育階段是生物科學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點

培養生物科學創新型人才工作,在基礎教育階段,生物科學人才的培養應以打好生物科學學科知識基礎,提升生物科學素養為主。對于生物科學素養這個概念的認識,目前主要以培養生物科學知識和學科問題探究能力,建立生物科學探究精神,增進生物科學相關問題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為主要依托,通過參加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生產實踐和生物科學教學中的科學實驗,獲得對于生物科學知識和能力的掌握和運用。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學習和試驗,以應對在日后的專業學習中的生物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化,運用創新能力解決生物科學分支學科中的前沿性學術和技術難題。如今,伴隨著生物科學素養這一概念的引入,成為基礎教育生物課程的重要教學任務和關鍵詞,學生生物科學素養水平的提高與否,成為近年來評價和衡量生物科學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由此引發了生物科學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另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如何衡量和界定具備生物科學創新型技能的學生在生物科學方面的創新型潛能?界定一名學生是否具有生物科學素養和潛能是一項涉及到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雙重內容的課題。既事關“素養”“潛能”等心理學和社會學的內容,有涉及到對于生物科學基礎性知識和實驗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具體歸類和劃分。眾所周知,在西方具有上百年研究歷史的生物科學學科的內涵十分的豐富和復雜,如何結合現代心理學和人類學知識對人的生物科學領域創新型潛能進行摸底和測評中會造成一些標準上的難以統一,造成針對生物科學創新型潛能的測評相當困難。因此,對測評生物科學素養水平工具和方法的研究是對于挖掘基礎教育階段學生是否具備生物科學創新型潛能的關鍵環節。對此高中階段的生物學課程指南中對于生物科學素養和潛能的具體特征和表現做了一個宏觀的規定。共涵蓋六個方面。這六個方面的內容雖然在精確性上不夠完善,但基本上建立了高中階段對于生物科學學科要求學生在具備掌握和研究相關知識和課題中需要具備的幾項基本素質,以及部分具備生物科學研究潛力的學生能夠達到的標準。首先是要能夠了解和掌握生物學的中學階段生物課教學大綱中提出的關于生物學的一些基本原理和重要概念。這些內容是生物科學人才培養需要完成的基礎性工作,如果學生難以對生物學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概念在頭腦中形成系統化的框架性認識,就無法在日后的生物科學學習和研究中走的長遠。二是對人類對生物圈的影響具備現實了解和理性的認識,并對人類活動對日后生物圈的影響趨勢有較高的關注和興趣。創新型人才的最大特征不在于對舊的知識能夠有多么牢固的掌握,而是能夠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積累探索未來,保持對人的活動與生物圈的發展之間的關系和趨勢進行探究和思考的濃厚興趣,才是具備創新意識的生物科學人才需要具備的素質。三是對生物學研究的歷史和發展過程有所研究和了解,通過對前輩學者進行科學實驗以及課題研究、專業考察等科研活動的方法和過程有所了解和認知,領悟科學探究的過程并非一朝一夕,可能會充滿各種艱難險阻,才能在日后更為深奧的生物科學研究工作中不畏困難,保持良好的科研信念和工作態度。四是能夠對生物多樣性特點具備觀察和探究的能力,在我們生存的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是文化、種族、國家制度、意識形態等諸多多樣性存在的源泉。對于生物多樣性的客觀認識是日后開展生物科學研究的基礎。五是建立好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樹立客觀的科學研究精神,避免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等思想。六是對于現今的生物科學先進技術保持關注,并能夠嘗試運用先進技術嘗試解決學科研究中出現的問題。相信日后在對基礎教育階段生物科學學生創新型潛能的研究不斷深入的基礎上,我國在生物科學人才培養方面一定會開創新的局面。

作者:劉語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生物科學論文:生物科學史在高中生物教學的作用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融入生物科學史,并將其貫穿于整個高中生物的學習過程中,通過對生物科學史的講解,能讓學生了解到生物學科的發展過程與生物知識的應用價值,進而發揮生物科學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育人作用,能保證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生物科學史;高中生物;育人作用

生物科學史作為一種寶貴的教育資源,其獨特的視角以及豐富的內涵使它具備多種的教育價值。選擇在課堂教學中合理的引進相應學科的學科史料,不僅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以及永不厭倦的探索精神。

一、生物科學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育人作用

1.引導學生,加強生物學知識體系的構建所謂生物科學史,即生物學知識與理論成果的形成過程。只有讓學生充分了解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才能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生物學知識體系。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將生物科學史貫穿于教學過程中,通過對生動事例的講述,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了解生物科學史過程逐漸培養起科學積極的情感態度。如,在《高中生物選修2》及《選修3》中便有著許多的生物科學史材料,如“抗生素史話”“核移植技術發展簡史”與“試管嬰兒之父張明覺”等。這些極具趣味性的生物科學史材料極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對此,教師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深入討論這些問題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學習生物學相關知識時始終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這樣能夠在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增強學生的生物學素養。2.領會生物,形成學科唯物辮證、發展與和諧思想對待生活唯實不唯上,對待科學研究唯真不唯前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應具備的基本素養,也唯有如此才能讓科研工作取得更加輝煌的成果。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也應有意識的培養學生這種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以推動生物學科的健康發展。如,在《高中生物必修2》中有關于法國博物學家拉馬克與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在信奉神創論時代,通過大量的觀察與思考后所提出的進化學說與自然選擇學說的相關記載。并在此中著重強調了達爾文的進化論是以豐富的事實為依據,經過論證生物的變化過程,讓生物學擺脫了神學的束縛逐漸靠近科學。由此可見,任何科學上的重大發現都離不開科學家們“勇于質疑、敢于探索、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并且,通過對以上案例的研究我們不難發現,發現科學的基本在敢于懷疑。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引進生物科學史,以培養學生這種“勇于質疑、敢于探索、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

二、生物科學史在高中生物課中的應用探討

1.利用生物史引入課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積極利用生物科學史,不僅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進而保證課堂教學的效果。例如,在進行《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遺傳因子發現”的相關內容學習時,教師便可先引導學生思考:“為何只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而不能‘種瓜得豆,種豆得瓜’?”為何孩子與自己的父母有如此多的相似之處等。通過提問的方式引發學生思考,并鼓勵學生勇敢闡述自己的觀點。此外,學生在思考過程中,教師可順便為其講述遺傳之父孟德爾的相關故事,激發學生對孟德爾的了解興趣,促使學生主動關注他所進行過的豌豆試驗,學會遵循前人的膠布去探尋遺傳學的奧秘。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加深了學生的學習印象,還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因此,面對豐富的生物史資源,作為生物教師應考慮如何才能將這些資源充分利用于高中生物課堂,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課堂教學效率。2.直接利用史料講解生物概念、理論在進行一些生物相關概念的講解時,通過對其發展歷史的講解,能讓學生清楚地掌握概念的來龍去脈,進而理解該概念的意義。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引進生物科學史的相關資料來闡述部分生物學觀點,促使學生更深入的掌握與理解。例如,在進行《高中生物必修2》中“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相關概念教學時,教師可先為學生講述達爾文的相關事例,讓學生了解前人是如何看待生物進化這一問題的。然后為學生講述該理論經過了怎樣的驗證與推導才形成了現代的進化理論,又是經過了怎樣的發展才被人們普遍接受與理解。由此向學生證明,任何重大的科學發現都是基于“勇于質疑、敢于探索、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總之,良好的生物科學史教學,應從中選取適當的教材材料,運用恰當的教學手段,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進生物科學史資源時,應注重材料的選擇,并有意識的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勇于探索、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陳飛 單位:江蘇省洪澤中學

生物科學論文:生物科學專業畢業生對專業情感的調查

摘要:采用問卷的方法對150名生物科學專業畢業生進行了專業情感的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對本專業的認同程度、學習態度、學習興趣、是否欣賞以及個人價值體現五個方面。調查結果顯示:75%的生物科學專業的畢業生的學習態度是積極的、98%的畢業生能感受到個人價值的存在、60.7%的畢業生對本專業存在濃厚的學習興趣、只有50%的畢業生對本專業的認同度較高等。反思:建議應該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加強學生入學的認知,改革考核方式,增加教育見,實習的時間,使生物科學專業在各方面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生物;專業情感;調查;反思

1引言

專業情感是描述對某一學科專業具有深刻而穩定的感情。在教學活動中,積極的專業情感容易激活人的興奮中心,消極的專業情感則會抑制人的正常心理活動,從而導致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生物專業的專業情感則是生物專業學生對于自己選擇此專業是否能滿足自身心理上或社會性需要而產生的內心體驗。通過對生物專業畢業生的專業情感的調查,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和效果,而且能使本專業在學院將來的發展、學生的就業等方面起著很好的指導作用。

2問卷調查及結果分析

2.1調查對象調查對象為重慶長江師范學院生物專業的2011級和2012級畢業生。2011級的學生人數為70名,2012級的學生人數為80名。2.2研究方法及研究內容本課題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問卷調查法,對2011級的學生大多采用網上問卷調查的形式,對2012級的學生則采用發放問卷的方式。參照布魯姆和加涅制定的教育目標和情感教育目標分類理論,并結合實際,主要從生物科學專業畢業生對本專業的認同度、是否主動參與學習、學習態度、專業欣賞度及個人價值觀五個方面進行設計,共設計25個問題。共發放150份問卷,實際回收的有效問卷為15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3結果及分析

3.1對生物科學專業認同度的調查結果(表1)與分析由表1可知:38.7%的畢業生認為當初選擇本專業是因為愛好,其余畢業生基本是由于一時興起或被調劑而選擇了本專業。69.4%的畢業生喜歡本專業,其中有54.7%的畢業生對本專業的就業前景比較有信心。在畢業生是否會從重選擇本專業就讀的信念上有52%的畢業生選擇會繼續在本專業就讀。而畢業生在是否會在本專業上繼續深造的這個問題上有53.3%選擇了不再繼續深造,但還有28.7%的畢業生不清楚自己的想法,沒有規劃好自己的未來。導致這些結果的原因是:生物學專業競爭力大,就業壓力大,使他們對本專業的發展前景很失望,對本專業不喜歡或厭倦。另外,還有一部分學生是調劑入此專業,對所學專業不夠了解,專業相關知識有所欠缺,導致專業認同度不夠穩定。3.2對主動參與學習生物科學專業知識調查結果(圖1)與分析由圖1可知:75%的畢業生認為自己能夠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并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12.3%的畢業生只是為了通過考試而學習;還有12.7%的畢業生是根據自己的心情決定學不學習,不愿意學習的學生基本沒有。以上結果顯示:畢業生學習態度整體傾向是積極的,但大多數學生學習目的較模糊,追求學習的功利價值傾向比較明顯。產生的原因可能是:本專業學生受外在促發力影響過多,欠缺內發性學習動力,不能全面認識本專業的價值取向;本專業開設的課程吸引力不夠,實用價值差。3.3對生物科學專業學習興趣的調查結果(圖2)與分析由圖2可知:通過4年生物專業的學習,部分畢業生對生物科學專業的學習興趣并沒有逐漸提升,只有28.7%的畢業生認為自己對本專業的學習興趣越來越濃了,有32%的畢業生覺得自己對本專業的學習興趣還保持原樣,還有21.3%的畢業生對自己的專業沒有任何感覺,不知道自己是否對本專業的學習感興趣,甚至有少部分畢業生對本專業的學習感到厭倦,但又不得不學,但畢業生對本專業最感興趣的課程主要是本專業的選修課程和本專業的社會實踐課程。產生以上現象的原因是:學生希望教師注重學生興趣,提供較多的實踐機會,使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中去。3.4對生物科學專業的欣賞度調查結果(表2)與分析根據表2可知:有45.3%的畢業生認為我院擁有先進的實驗設備,能夠充分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這一優勢比較明顯;有24%的畢業生覺得我院濃厚的文化底蘊也是一個巨大的優勢;還有16%畢業生認為我院的考研率高,就業形勢好。有30%的畢業生認為本專業最重要的學習內容是實驗技能,認為只要把實驗技能掌握好了本專業的內容就可以全部完成;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只有4%的人認為重要;有42%的畢業生認為實踐教學技能最重要。其中有52%的畢業生認為本專業的實驗主要是按照教師的演示或書本上的要求進行,有23.3%的畢業生覺得是按照教師提出問題和方法,然后學生去做,只有少部分畢業生覺得本專業的實驗是自己設計自己做的。3.5對學習生物科學專業后個人價值的調查結果(表3)與分析表3可知:被調查的畢業生都認為自己在本專業學習過程中收獲了東西,只是收獲的東西不同而已:有33.3%的畢業生認為主要學到了新的生物知識;還有27.3%的學生認為通過學習生物,增加了對生活常識的了解;還有一部分認為自己學到了科學嚴謹的實驗態度等。有98%的畢業生認為自己畢業后能為社會做出貢獻,但有2%的畢業生認為學習本專業后自己可能碌碌無為,不能為社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有28.7%的畢業生覺得在生物專業學習期間是平平淡淡的;有44.7%的畢業生覺得會銘記這段經歷并將收獲運用于以后的工作中;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這段經歷將影響他的一生。畢業生認為本專業主要培養了師范生的素質與技能,但本專業對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又有很少的幫助,同時還有部分畢業生覺得本專業也培養了他們其他方面的能力,只是比例占得少。另外,有些學生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自己只要上了大學,將來就有了著落。

4反思

據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大部分生物科學專業畢業生學習態度整體傾向是積極的,并能在學完本專業后感受到個人價值的存在,但是仍有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專業認同度較低等。因此,教師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情感的培養與訓練,是促進學生努力學習、培養其創新精神、提高人才素質的關鍵。而當前各高校對學生的專業情感培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最終導致學生“專業認同度低、學習興趣淡、缺乏對專業一定的欣賞”等消極專業情感。教師應加強學生對生物科學專業的情感培養,增加教育見習、實習的時間,豐富實踐活動,讓生物教材貼近生活,讓學生體會學習此專業具有現實意義。

作者:張燕 庹貴華 單位:長江師范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生物科學論文:生物科學專業核心應用能力培養模式

摘要:根據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確定了生物科學專業的核心應用能力及與之相支撐的理論課程和實踐環節體系,提出了以培養專業核心能力為導向的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教師教育能力、專業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培養學生的崗位工作綜合能力,為社會培養所需要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生物科學;專業核心應用能力;應用型人才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強調,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最根本的是提高人才培養水平[1]。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是陜西省首批普通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院校轉型發展試點院校,肩負著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示范引領重任,逐步地將“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理念轉化為實踐過程,發展專業內涵和特色,提高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為社會培養所需要的既具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基礎知識,又有較強的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實務操作應用型高級人才[2]。生物科學專業是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的優勢和特色專業,隨著學校的轉型發展和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在培養師范生教師教育實踐技能的同時,還要考慮到生物專業的學科特點,不斷加強學生的專業應用技能培養,使學生的專業核心應用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以提高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一、生物科學專業核心應用能力的內涵和培養體系

(一)生物科學專業核心應用能力的內涵

國家教育部2012版高等學校專業目錄要求,生物科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理化基礎、生物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以及人文社科知識,接受專業技能和科學研究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科學思維和國際化視野,掌握從事生物學及相關領域的基礎科學研究及應用技術開發的基本能力,能夠在生物學及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學及管理等方面工作[3]。生物科學專業核心應用能力就是生物科學專業學生所具有的能夠履行崗位職責的綜合能力,其培養重點是要培養學生的崗位工作基本能力、教師教育能力、專業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四個方面[4],以此來促進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實現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

(二)生物科學專業核心應用能力的培養體系

按照社會需求-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方案制定-課程設置的原則,專業課程的設置要服從于社會需求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經過調研、修訂、總結幾個階段,確定了應用型本科院校生物科學專業的核心應用能力培養體系(圖1)。核心應用能力培養都設立了與之相支撐的理論課程和實踐環節培養體系,其中,要重點培養生物科學專業學生的教師教育能力、專業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生物科學專業核心應用能力的培養模式

(一)教師教育能力的培養

生物科學專業培養的學生首先應當具備一名中學生物學教師的教育實踐能力。教師教學能力是教師的基本素質,包括備課能力、講課能力、課外作業布置與批改能力、學業評價能力、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班級管理能力等[5]。通過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生物課程與教學論、中學教材解析、教師語言、教育評價、現代教育技術、班級管理等理論課程的系統學習,以及教師基本功“三字一話”訓練、教育技術及課件制作、微格教學、師范生教學技能比賽和中學教育實習等實踐環節的訓練,生物科學專業學生的教學能力得到培養和加強。

(二)專業應用能力的培養

掌握生物學專業知識、培養專業應用能力是從事和勝任生物學領域教學及管理、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方面工作的必備條件。生物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除了系統的學習和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6]。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培養社會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生物科學專業開設了高等數學、基礎化學、大學物理等專業基礎課及實驗,開設了植物生物學、動物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態學等專業核心課及實驗。另外,為了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根據秦巴山區的生物資源,開設了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生物多樣性、食用菌栽培、保護生物學、珍稀瀕危植物組織培養、生物攝影技術等專業選修課程,還根據中學生物學教學需要,結合中學生物學探究性實驗和中學生物學競賽內容開設了中學生物學實驗技術培訓課程。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學習和訓練,學生的專業知識、實驗操作技能和實踐應用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三)創新能力的培養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都發生了變化,在現代化的中學生物學課堂中,學生從被動接受者逐漸轉變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從知識傳授者逐漸轉變為學生學習和科技創新活動的引導者。要有效推進素質教育,當務之急就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師范生[7]。通過實施導師制、指導本科生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和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開放實驗室、提高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比例、組織學術講座、參與教師科研項目、實習與科研結合、指導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參加教學技能大賽和學科競賽活動等途徑,大大提高了生物科學專業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三、生物科學專業核心應用能力培養的實踐與成效

自2012年以來,通過對生物科學專業4屆近300名學生的核心應用能力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實踐,學生的教師教育能力、專業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一)教學能力大幅提升

一年級通過組織院級中華經典朗誦和演講比賽,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生物科學專業畢業生普通話測試二級乙等及以上通過率100%。二年級通過開設書法課和組織院級三筆字、多媒體課件比賽,學生的課堂板書和課件制作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多媒體使用熟練,板書設計規范。三年級通過生物課程與教學論的學習與微格教學實踐,學生掌握了生物學教師的基本教學技能,學會了課題引入、教學設計、課堂互動、難點突破、作業布置、教學反思等各個教學環節。通過組織師范生教學技能比賽,學生全員參與,逐級選拔,當場點評,每位學生的教學技能都有了明顯提高。四年級通過參加為期16周的中學教育實習,參與了課堂教學、實驗教學、班級管理、教研活動等全過程,同學們體驗角色轉換,發現自身的不足,切磋教學技能,相互促進提高,為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物學教師奠定了基礎。

(二)應用能力顯著提高

三門專業基礎課及實驗的開設和學習,為學生掌握生物學專業知識奠定了基礎。在此基礎上,進行八門專業核心課程及實驗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系統地掌握生物學專業知識。專業核心課實驗全部獨立獨設課,單獨計算學分,編制實驗課教學大綱,實驗課時量大于理論課時量。實驗教學強調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的特點,按照基礎-綜合-提高的原則,對原有實驗內容進行整合,減少經典性、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驗,一年級學生以綜合性實驗為主,二年級之后的學生以設計性實驗為主,對三年級以上的學生開放實驗室,設立專項經費開設創新性實驗,并逐年提高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實驗的比例,加強實驗考核。通過對核心實驗課程的訓練,克服了過去實驗課程相互脫節、實驗內容過細過窄、學生實驗技能得不到系統訓練的缺陷,學生不僅系統掌握了中學生物學教學中各分支學科實驗操作技能,還大大提高了實驗課效率。除此之外,利用陜西省中學生生物學競賽辦公室在我校設立的優勢,和多所知名中學的生物學教師探討,結合中學生物學探究性實驗[8]和中學生物學競賽內容開展中學實驗教學研究,對生物學下的八個分支學科內容進行實驗設計,編寫講義,開設了中學生物學實驗技術培訓課程,提高生物類師范生的實驗教學能力,為學生畢業后能夠很快適應工作崗位奠定了基礎。為了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根據秦巴山區的生物資源,根據我校與省內多個企事業單位的合作優勢,不僅為學生開設了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食用菌栽培、保護生物學、珍稀瀕危植物組織培養等專業選修課程,還與太白縣政府、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單位聯合,確立科研合作研究項目,合理開發和保護秦巴山區野生植物資源。

(三)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多元化的第二課堂科技活動,在培養本科生的應用能力、創新意識和綜合素質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9]。2013年至今,已經立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國家級10項、省級21項、校級32項,參與研究的學生130余人,13篇。獲得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1項,參與學生5人。在野外實習和教育實習中,學生撰寫了10余篇有價值的調查報告。多名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完成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1名學生的科研論文入選2015年陜西植物學會論文集,5名學生的畢業論文在學術期刊發表。連續多年舉辦師范生教學技能比賽,推選的1名學生獲得西北地區高等院校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優秀獎。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科競賽,推選的2名學生獲得全國非專業組高等數學競賽一等獎和三等獎。生物科學專業核心應用能力培養模式的成功實踐,使學生的教學技能、專業應用能力、創新意識和能力都得到了培養,學生的崗位工作能力不斷加強,學生學習生物學專業知識的興趣更濃、主動性更強,同時也吸引了更多教師積極參與其中,使教師對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有了新的認識,對學生核心能力培養和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進一步提高,極大地促進了我校的生物科學專業教學研究的改革與實踐。

作者:李璟琦 賀游利 濮智穎 單位: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生物科學論文:生物科學專業本科生導師制的實踐

【摘要】通過分析生物科學專業本科生導師制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從導師工作態度、分配制度和實施過程的改革等方面進行實踐與探索,最后以微生物學課程為例提出學生四年的指導原則。

【關鍵詞】本科生導師制;生物科學專業;微生物學

本科生導師制最早起源于英國牛津大學,它是一種學生在校期間為其配備專業導師,并由導師對學生的學習、思想和生活等方面進行個別指導和人才培養的制度[1]。本科生導師制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和個性化指導,強化對學生的培養,形成教學互動的良性機制,促進學生成長成才。隨著高校學分制的實施,本科生導師制因其提高學習效率和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而被眾多的學校所推廣。

1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的管理制度

為推進和完善學分制,充分發揮教師在學生培養中的主導作用,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我校于2005年起全面推行本科生導師制度,并對導師工作提出具體實施辦法①。1.1要求導師任職資格本科生導師制要求導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專業輔導和生活指導,我校對導師的任職要求:(1)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為人師表;(2)、教育教學經驗豐富,懂得教育規律,熟悉本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3)熟悉學分制下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的相關規定,熟悉學分制的運行機制;(4)導師需具有講師以上職稱或碩士以上學位。1.2明確導師工作職責要求所聘請導師需了解學科和專業的基本情況,掌握所指導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指導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整體學習方案,進而指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并通過各種方式經常與學生保持聯系,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具體指導。1.3規定導師配備考核導師的聘任工作需在新生入學后2個月內完成,并明確指導學生名單、工作任務和任期,每位導師指導的學生一般不超過20人。導師工作的考核由院系負責,并將其與教師年度考核結合起來,對認真履行導師各項職責的教師按每生每學期0.4學時記教學工作量,對不切實履行導師職責的教師要及時進行調整。

2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的現狀問題

生物科學專業的本科生導師制工作由生物科學教研室負責分配安排,教研室按照學校管理制度在每學年初將大一、大二學生分配給專業教師指導,分配結果由教研室負責通知導師,由班長負責通知學生,每學期期中要求導師提交指導記錄接受學校的教學檢查。本科生導師制度在生物科學專業開展期間,教研室嚴格按照學校制度進行分配與管理,但是實施過程中發現仍然存在一定問題。2.1導師工作沒有完全落實主要體現在部分導師工作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對學生的指導或流于形式,或沒有規劃,使導師工作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分析原因主要是:(1)個別教師對本科生導師制的認識不夠;(2)多數教師雖然認同導師制工作,也很愿意與學生交流,但是因為教學、管理和科研工作繁重,很難抽出時間對學生進行具體指導;(3)導師沒有實質權利對學生進行表揚或處分,所以即使導師有時間對學生進行具體指導,但當遇到學生對導師的指導不接受或不配合時,指導也就沒有實際意義。2.2學生對導師制認識不夠多數學生對導師制度和導師職責不是很了解,每學年初只知道自己被分配給了哪位老師指導,但對導師會指導哪方面或自己希望導師從哪方面指導不是很清楚,造成兩種極端,一種是大事小事都找導師,把導師當成了班主任或輔導員;一種是導師不組織見面,學生決不會主動找導師交流。

3本科生導師制的改革探索

3.1統一對導師工作的認識[1]首先在每學年開學初,教研室組織教師就導師制的重要性、改革創新等組織專題教研活動,統一教師對導師工作的認識,在符合學校制度要求的前提下,結合生物科學專業特點,明確本專業導師的工作職責。因為生物科學專業各班級都配有班主任,所以關于學生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教育相對較少,導師主要職責是對學生的專業學習教育,讓學生了解人才培養方案、教學目標、專業技能,結合各學科競賽、畢業論文等進行指導。3.2依據制度,選聘導師對仍未認同導師制工作的教師可暫緩分配學生;在統一認識的前提下,對教學、科研等工作任務重的教師,可適當減少分配學生人數,以保證每學年選聘導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3.3組織學生,講解制度教研室在每學年初利用新生入學教育向學生介紹本科生導師制的實施辦法和生物科學專業導師的主要職責,使學生理解輔導員、班主任與導師的職責區別,鼓勵學生主動聯系導師,使導師工作成為教師課堂教學與學生思想教育的延伸。3.4分配制度改革生物科學專業的本科生導師制只針對大一、大二學生,為了更好的發揮導師制的作用,教研室對分配制度進行改革,大一新生因為對老師不熟悉,對自己的方向也不清楚,所以主要采取隨機分配原則;大二學生因為經過一年的學習,對導師比較了解,有些學生已經在導師的指導下開展了相關實驗,所以分采取學生選擇導師的分配原則,如遇沖突,需結合導師的意見進行調整。3.5制定《生物科學專業本科生指導手冊》手冊中明確學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辦法、生物科學專業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細則、指導學生聯系方式、導師每學期的指導計劃、指導記錄表及年度工作總結。手冊的制定,可以提高導師及學生對導師制的重視,同時也便于材料的檢查、整理及歸檔。3.6以微生物學課程為例介紹導師制的具體實施對于大一新生,導師負責指導其了解微生物實驗室,認識各種儀器、器皿和試劑,鼓勵其走進實驗室,參與實驗室的日常維護與管理;大二學生已經開始學習微生物學課程,導師負責指導其為實驗室基礎實驗做準備,提高微生物實驗技能,同時嘗試開展實驗;大三學生不執行導師制,可在這一年分配畢業論文導師,繼續開始相關實驗;針對大四學生,畢業論文導師可指導其對實驗數據進行驗證、整理、分析并形成畢業論文。使本科生導師制工作基本形成“大一分配、大二選擇、大三確定、大四完善”的四年指導原則。

4結語

生物科學專業本科生導師制在實施期間,通過不斷的改革創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觀念的變革和教育質量的提高,但也存在很多的問題。本科生導師制作為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教師、學生及學校的管理等各方面工作,需要各方努力,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艾銀婷 單位:榆林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科學論文:技術研究與生物科學論文

1生物科學技術的應用淺析

隨著我國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生物技術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生物技術領域中的應用。生物技術類藥品開發已是各國政府發展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生物技術制藥的高度重視,特別是生物高新技術領域,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日前我國生物技術。藥用部分領域已達到國際水平,各種生物醫藥市場或進入臨床試驗。

1.1生物科學領域的農業方面的應用

生物技術應用領域不同的是,農業領域。農業生物技術領域中應用十分廣泛的腳步已經滲透到每一個角落。取得的成績也是最大的。人們運用相關生物技術有效的增加糧食作物產量,還有些病蟲害防止。下面,我們具體分析了21世紀以來,基因組學的研究又推進一系列突破生物技術進人更加迅猛發展的新階段,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生物技術、農業生物技術已經在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的強大動力小才這么部門間因作物也已經大規模推廣應用抗蟲方向相同,抗疾病,抗除草劑的部門間因棉花玉米、大豆、油菜等。進人大規模商業化階段是應用現代分子生物學和傳統植物育種科學結合的男人。新興的分子育種學。檢查生物科學技術部門間因克隆領域的應用,幾年前,一個技術受到人們的重視,許多人很有興趣,許多人持反對意見,這項技術是部門間因復制技術。該技術是最近幾年,由于生物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還開始了。下面,我們馬上就來具體分析一下。我國的動物生物反應器的基礎研究和開發水平總體上同國外相比,差距仍在三年,利用部門間的因有線生物反應器表達多種疫苗、藥物技術在小斷體人類細胞的多種優良種牛成功率的研究現在正迅速增加。

1.2生物科學技術在轉基因克隆方面的應用

前幾年,有一項技術受到了人們的重視,有很多人很感興趣,也有很多人持相反的意見,這項技術就是轉基因克隆技術。該項技術近些年啦,因為生物科學技術的融入,也迅速的發展起來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我國動物生物反應器基礎研究與開發水平在總體上同國外相比仍有三年的差距,但利用轉基因羊乳腺生物反應器表達多種疫苗和藥物的技術正在小斷完善體細胞克隆多種優良種牛的研究成功率正在迅速提高。

2生物科學與技術研究進展分析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生物科學與技術的研究成果。

2.1淺析基因工程技術的建立與應用

基因工程技術是一種基于基因的技術,該項技術正式因為基于基因,因此可以有效的,根本的改善一些生物的本質。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基因工程主要基因克隆是指定任何基因組基因克隆化。基因工程在農業、畜牧業、釀造業、制藥業、水產業等力量已經因為應用效果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而對基因工程人遇難船上的更復雜的、和人際關系???。生物的基因組的各種生物的認識的人和改造,有差異時,從基因組上找到真正的原因,生物學因為我地分子生物學和生命科學時代。

2.2淺析,細胞綜合技術及應用實例

人的身體是由許多細胞構成,每種細胞都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所以生物技術領域的應用,細胞大的研究價值。同其他生物技術領域的應用。細胞綜合技術快速純合新品種的方法和技術。特別是和雜交,遠緣雜交、輻射等新技術結合,說明我們自21世紀以來,生物科學已經發生的原始細胞生命的起源、生命進化的新物種的形成與改造等重大理論問題上有很大的發展,人類的生物本質的認識,對遇難船沒有大的提高,改造理論和實踐上對生物的影響作物新品種的選育有良好的指導作用。

2.3規模淺析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實施

人類基因組計劃,但許多年前,當時的生物科學技術的不斷完善,因此還計劃及時得到了。最近幾年,隨著生物科學技術的發展,終于得到了這個計劃。中國科學院遺傳的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國家人類基因組中心和北南電力動力中心一起承擔國際人類基因組的連續測量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遺傳圖、物理圖像、復印地圖制作比人體基因組研究小只具有理論意義。其次,許多研究文獻的能力的生物技術實現工業化、商業化過程。中都需要整合經濟學、倫理學、法律、管理學等多個學科的社會科學知識和環境對他的評價、社會管理等方面的經驗,通過對應的生物科技應用中形成的技術。挑戰當然同時也需要中國科學管理部門及高等教育機構相互配合。

3生物技術的發展,對社會的影響

生物技術的發展已經影響社會的許多方面。下面,我們的生物技術促進多學科的融合,促進生物技術方面的技術多起床。先說生物技術實現了多學科的集成。人類生命科學實驗探究的孟德爾著名的豌豆實驗后的細胞雜交技術開發小細胞核及細胞質結合形成理想的供體細胞特征雜種全同胞這一切都說明生物科學技術學多學科知識的發展。是的,集成在一起,生物科學技術的基礎。

4結語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擁有眾多的人口,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人們的衣吃住行。在吃的方面,因為我國人口實在過多,致使我國糧食產量雖然很多,但是還不能滿足人們正常的需求,每年還需要從別的國家進口大量的糧食。因此,如何增大糧食產量成為了我國農業的首要任務。生物技術的出現,極大程度的解決了我國糧食產量不夠的問題。科學家們利用相關的生物技術,大大提高了,農作物的適應能力,比如說可以在一些高寒的地方種植一些溫帶的植物,增大當地的植物的多樣性,從而解決我國糧食短缺的問題。上面提到的只是,生物技術應用在我國農業方面的運用,希望生物技術相關部門,能夠研究出更加實用的技術,更好的造福人類。

作者:李廷 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亚洲色www永久网站|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色妺妺视频网| 男男h黄漫画啪啪无遮挡| 好吊妞人成视频在线观看27du| 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99|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 久久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麻豆| 久别的草原在线影院观看中文|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av无码中文字幕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高清理伦片a| 国产女人高潮抽搐叫床视频| 成人免费视频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 欧美多人片高潮野外做片黑人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毛片a∨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俺去俺来也在线www色官网| аⅴ天堂最新版在线中文|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一区二区视频| a级大胆欧美人体大胆666|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无码| 亚洲成熟女人毛毛耸耸多|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色偷偷色噜噜狠狠网站久久| 午夜无码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 一二三四在线视频社区8| 波多野结衣aⅴ在线|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 美女扒开屁股让男人桶| 狠狠色色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va无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