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社區護士論文

社區護士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12-26 18:01: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區護士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社區護士論文

篇(1)

1.1職業道德

由于社區服務的護士工作環境相對醫院護理來講比較自由,這就要求社區服務的護理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得到認可。目前對于社區護理的管理辦法及制度尚不完善,再加上進行社區護理時,護士往往獨自去執行任務,這就要求社區護士有較強的自律精神,能夠有較高的職業道德,能夠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能積極認真地完成護理工作。

1.2服務觀念

由于社區護理不同于以前的封閉式護理,它不僅針對病人,還針對那些需求進行社區護理的健康人群,這就要求社區護理護士轉變觀念,重新認識護士工作的內涵,樹立主動服務的觀念,改變以往的被動式服務觀念。社區護理的出現還要求護士能夠熱愛此項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積極地滿足接受服務人員的各方面需求。

1.3專業知識素質

由于在對老年癡呆病人進行用藥護理時,不同病人的所需藥物種類是依據病人的癡呆程度、發病階段及腦損傷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確定的,因此有必要掌握用藥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以便克服病人在不同時期更換藥物所帶來的恐懼。由于社區護士在進行社區護理時扮演著多種角色,這就要求社區護士能夠有較為豐富的護理專業知識和健康教育知識等,不但能夠獨立開展臨床護理工作,也能進行衛生防疫及進行健康知識教育宣傳等工作。為了提高社區居民的身心健康,向社區居民進行社區健康教育也是現代醫學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在進行社區健康知識教育時,所教育的對象不僅是老年癡呆病人本人,還包括病人的家屬及陪護人員。老年病人的早期癥狀不明顯,只有病人家屬有系統的疾病相關專業知識,才能有利于該病的早期診斷,以便對病人進行早期治療。對社區居民進行健康教育的形式包括隨機性教育、講座式教育和宣傳欄,有時候這三種健康知識宣傳形式可有效結合,更好地對社區居民開展健康教育知識宣傳活動。

2社區護士應具備的能力

2.1臨床醫療及護理能力

在醫院內,醫生、護士及其他醫療技術人員分工明細,分別負責對病人進行治療、護理及身體各指標的檢查,而在進行社區護理時,這些工作不可能分工那么詳細,只能由社區護士獨立操作完成,這就要求社區護士不能僅局限于掌握其臨床護理知識,也要了解預防醫學、保健醫學、臨床心理學、儀器操作等多種學科知識,這樣社區護士才能夠獨立診斷、治療及評估臨床護理問題,才能更好地為社區居民提高較好的健康咨詢服務。

2.2溝通技巧

在進行社區護理時,不單單局限于個人或一個家庭的身體健康,還包括社區衛生的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等多種工作,這就要求社區護士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嫻熟的人際交往能力。有了較好的溝通交流能力,才能更好地與社區居民進行溝通,對其狀況才能了解,這樣有利于臨床護理工作的開展。且有了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更容易取得病人及家屬的信任,更能讓病人積極配合治療。

2.3應急處理能力

在進行社區護理時,難免會遇到創傷、中毒等突發事件,這樣就要求社區護士能夠有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以便在遇到突發事件時,應及時有效地采取應急措施,最大程度上減輕病人所受到的傷害,挽救病人的生命健康。

2.4組織管理能力

社區護士進行的社區護理工作包括:向社區居民提供直接的護理服務和調動一切可能調動的因素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各種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而健康知識教育宣傳病人是社區護理工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要求社區護士定期向社區居民宣傳健康相關的知識,讓社區居民有一個正確地對待健康的態度,提高社區居民自我保健的能力。

2.5調研和科研能力

社區護士不但肩負著向社區居民提供臨床護理服務,也肩負著將社區護理發揚光大的重責。這就不僅要求社區護士要有較好的自學能力,在開展社區護理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臨床專業知識的實踐技能,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護理質量,社區護理工作才有可能得到發展;還要求社區護士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夠獨立或與他人合作開展社區護理科研工作,這樣才能使社區護理工作更有內涵。社區護士在進行社區護理時,還要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探索出適合我國國情的社區護理模式,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我國老年癡呆病人進行服務,才能有利于我國社區護理工作的發展。

2.6自我防護能力

自我保護能力包括法律的自我保護能力和人身的自我保護能力。社區護士在獨立開展社區護理工作時,常在非醫療場所對病人開展有風險的醫療護理服務,如在病人家中對病人進行肌肉注射,這就要求社區護理人員有一定的法律自我防護能力。社區護士在進行社區護理時,不但要完整地記錄病人的病情,還要在對病人進行社區護理工作前,與病人簽訂一份協議書,以便在醫療糾紛出現時,這些能成為法律依據,保護社區護士的安全。社區護士在進行社區護理時,應盡量避免攜帶貴重物品,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2.7預見能力

在醫院,護士常常針對已經出現的問題尋找有關的解決辦法,而社區護士往往要求在問題出現之前,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避免或減少問題的發生。這就要求社區護士不但要向社區居民提供常規的臨床護理服務,還要給社區居民提供預防性指導和服務。

3小結

篇(2)

一、不斷加強社區護理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

1、按時執行并傳達護理部的各項指示精神,以護理部為中心,以護理三基三嚴為基礎,扎扎實實開展社區護理工作。

2、組織科內護士加強對《社區衛生服務實用教程》的學習,并定期考核。

3、針對過去一年社區護士在工作中存在的沾沾自喜的思想,開展護士職業素質及政治思想教育,必要時請護理專家進行授課。

4、組織科內護士學習《21世紀醫院發展戰略大課堂》中的素質教育課程,轉變護士的服務觀念,以正確的服務觀念真誠對待每一位病人。

二、規范各項護理工作

1、繼續發揮護士特長,配合開展各項護理工作。科室各小部門設立項目負責人,加強對物品、器械、資料等的監管工作,減少工作中容易出現的漏洞。

2、成立質控小組,每月組織科內質控自查,發現問題及時改正,防微杜漸。

3、進一步完善社區上門探訪及兒童保健質量控制工作。制定調查問卷,每季進行調查,了解服務對象對我們服務的反饋情況。

三、持續改進科室各項護理工作

1、加強門診管理:

(1)在擴大門診業務后,加強對門診護理工作的管理,設立3-4張觀察床,開展有特色的社區門診服務。

(2)加強院感工作,尤其對婦科檢查室、治療室、化驗室醫療廢物的監管,由負責院感的護士(黃麗嬋)負責培訓及監督工作。

(3)創建特色社區門診服務,提高護理人員主動服務意識,為病人操作時注意多與病人溝通,樹立五十佳文明窗口形象。(門診由溫雪飛負責)

(4)年度內無護理投訴及護理差錯發生。門診就診病人滿意率為90%以上。

(5)提高護士的靜脈穿刺技術,減輕病人的痛苦,增加病人對護士的信用度。

2、積極發展社區慢性病及康復上門訪視個案

(1)保持與護理部、院內各科室的密切聯系,取得配合和支持。尤其與內科兩個病區護長多溝通,盡量做到將出院后在縣城范圍居住的病人作為常規轉介到社區。

(2)加強社區護士探訪慢性病及康復病人的技術培訓,主管以上職稱社區護士做好傳、幫、帶工作,尤其加強對年輕社區護士的培訓。

(3)計劃本年度社區上門探訪率比去年增長10%,普通科病人探訪率達到20%。

3、持續改進兒童保健服務

(1)提高大型儀器的使用率(儀器保養由鄧小宇負責)。做好宣傳工作,加強與婦產科及兒科溝通,開展耳聲發射篩查。繼續動員兒童在保健期間至少進行一次或以上視力篩查。配合保健科的體檢工作,到縣城幼兒園做好兒童視力篩查。

(2)完善檔案管理及做好兩綱工作,做好各項數據登記。(由周振霞負責)必要時可由門診護士及藥房人員協助整理資料。

(3)由兒童保健人員全力負責搞好產前講座。具體做法:

A、在婦產科門診做好宣傳工作。

B、爭取改善講座室環境,如設置空調及做好室內宣傳欄。

C、設置孕婦反饋本及員工進行季度分析總結工作,并改進部分產前講座課件,力求通俗易懂,孕婦容易接受。

每季舉行一次家長講座,六.一兒童節舉辦一次親子活動。

(4)加強3-6歲兒童保健工作,具體由鄧小宇負責接見及預約。

4、不斷壯大慢性病支持小組隊伍

(1)繼續做好糖尿病、高血壓小組工作,讓新護士也嘗試學習帶小組的方法及技巧。

(2)高血壓小組,由廖春花負責,朱金萍協助。

(3)糖尿病小組開新組,由黃麗嬋負責,陳杏瓊協助。

(4)適當改變活動方式,盡量發揮組員的主動性,讓老組員帶動新組員。

(5)年終組織組員做好體檢工作,各項檢查給予八折優惠。

5、堅持拓展社區護士參與的各項社區業務

(1)繼續參與社區開展的各類講座活動,如到工廠、幼兒園、學校、老干局開展健康講座活動,向社區不同人群傳授健康知識,提高社區群眾的健康意識。

(2)協助做好社區入戶調查工作,建立健康檔案,并定期跟蹤服務。

(3)積極參與各種類型的義診、健康活動,支持總院護理工作,積極參與工會組織的各類活動。

(4)積極配合衛生局開展雙向轉診工作,每日安排一名探訪護士負責轉診。

四、加強社區護理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培訓

1、每月開展護士業務學習,本年度學習內容主要以《社區衛生服務實用教程》為主,加強護士社區護理知識的培訓。(詳見社區護士業務學習安排表)

2、在人手充足的情況下,加強探訪護士業務素質的培訓,派一至兩名探訪護士到香港學習康復技術。

3、繼續爭取香港蔡姑娘的支持,加強3-6歲兒童保健技術的培訓及帶教培訓。

五、同行交流及培訓

1、做好社區參觀進修人員的實習和帶教工作。

2、一如既往繼續支持各地醫院開展社區護理工作。

3、通過與各兄弟醫院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改進社區護理工作,讓社區護理工作可持續發展下去。

六、做好科研及論文書寫的傳、幫、帶工作

1、鼓勵護士積極饌寫論文,如有論文在報刊雜志發表的,科室可從主任基金中給予適當獎勵。

2、爭取去年申報的一項科研項目《新型兒童保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探索》本年度能順利通過評審。

篇(3)

關鍵詞:禮儀;社區;護理;應用

護士禮儀是一種職業禮儀,是護士素質、道德修養、行為氣質的綜合反應。一名合格的護理工作者,不僅需要有廣搏的文化知識,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術,而且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具備良好的職業禮儀修養,才能適應現代護理發展的需要[1]。而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由于與醫院護理工作有所差別,更應該重視護理禮儀。社區護士不僅要為患者服務,也要為未就診的患者和健康人群服務;同時還肩負著公共衛生、計劃免疫、婦幼保健、慢性病、傳染病防治及防控、健康教育等多項職責,也就是說,社區衛生服務面對的是更眾多的對象和更繁瑣的工作。因此,容易影響護士與居民的溝通,護理人員規范的禮儀可以有效緩解糾紛的發生。

1我站護士在禮儀方面存在的問題

1.1個別護士沒有建立"居民至上"的服務理念,自律性差,意思倦怠,缺乏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缺乏應用禮儀的習慣。

1.2不注重細節。護士在為居民服務時缺少和居民交流的意識,使居民感到壓抑。

1.2.1工作時衣帽不整,工作服不清潔,讓患者缺乏信任感。

1.2.2站立跟同事談話時,扶肩搭背;說話時背對患者,目光游離或斜視。

1.2.3走路左顧右盼,舉止不端,治療盤內物品叮當作響。

1.2.4聲音過大,或不及時回答居民的問題。

1.2.5不注意保護患者隱私。

2對策

2.1強化職業道德 采取自學和集中學習的方法進一步學習醫務人員禮儀規范,做到真正以居民為中心,體現一種誠實、負責、愛崗、服從、敬業的職業精神。①使社區護士認識到護士禮儀是護理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社區護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內容。②護士禮儀不單純是醫德、醫風問題,而且是關系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整體形象、社區效益、護理人員素質等諸多方面。③護士禮儀要求社區護理人員要高水準,嚴要求,既注重理論學習,又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社區護理人員真正懂得什么是護士禮儀。

2.2營造優良的禮儀氛圍 良好的氛圍可以帶動整個團隊成員強化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意識,更好地服務居民。要及時掌握整個團隊成員的情況,堅持人性化管理,幫助護士解決工作和生活等問題。

2.3規范護士禮儀,成就職業之美。

2.3.1掌握遵循交往的禮儀 ①尊重與接納原則:護士應首先在心理上接納尊重居民,保持其主動地位,熱情主動地與居民交流。②以居民為中心原則:無論護理過程的長短,都是以居民的康復和需要為根本。為居民多想一點,多聽居民說一點,多給居民講一點,多為居民做一點。③平等原則:護士從居民的利益出發,不分年齡、職業、經濟地位、容貌,充分尊重居民的人格。④相容原則:護理人員在交往中培養自己的相容品格,從換位的角度思維,將心比心,對少數居民的煩燥言行予以諒解,以寬以待人的胸懷和禮讓來換取居民合作。⑤持久原則:要求護士的關愛、照顧應始終如一。

2.3.2給居民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2.3.2.1保持良好得體的儀表 護士上班前衣飾應注意以下5點:①鞋是否擦過;②褲管是否有線;③是否淡妝上崗;④頭發是否梳好;⑤護士服是否有皺紋或污跡[2]。

2.3.2.2微笑服務 "一個美好的微笑勝過十劑良藥"。對居民的微笑的3個原則是發自內心、表現和諧、注意環境。

2.3.2.3對患者要有恰當的稱呼 恰當的稱呼是心理溝通的橋梁,是一種德行,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知識與閱歷的外在表現,是一種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良好習慣,是一種尊老愛幼的美德,是一種為人處事,寬容豁達的風度,是一種相互交往中向人表示尊重友好的規矩和技巧[3]。

2.3.3行為 ①站姿:基本要求:頭端、肩平、胸挺、腹收、身正、腿直、手垂;坐姿。坐姿的基本要求為端正安穩,表現安詳、莊重、優雅的風度。②行姿:基本要求為輕松、矯健、優美、勻速、不慌不忙、穩健大方;女士端莊、文雅、溫柔之美;男士剛強、豪健的陽剛之氣美。③坐姿。基本要求為端正安穩,表現安詳、莊重、優雅的風度。④蹲姿:一腳在前,一腳在后,兩腿靠緊下蹲;前腳全腳掌著地,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后腳腳跟抬起;臀部向下。

2.3.4注重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要做好社區的禮儀護理,必須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不斷補充和更新知識來完善自我,通過撰寫論文,參加學術交流和各類學術講座、學習班等繼續教育方式獲得國內新知識、新動態、新觀念,進一步提高知識,啟迪思維,學以致用,在實踐中不斷的升華。

2.4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 規章制度是約束、規范護理人員的行為準則。只有制定嚴格、切合實際的規范條例,并以此來要求社區的護理人員在禮儀上的統一規范化。并將其納入績效工資考核范疇,將獎懲落到實處。績效考核與晉級及分配制度掛鉤。制定了科室二次獎金分配方案。根據患者滿意率等進行評價,將考核指標充分量化,便于操作、富有實效,力求真正實現優勞優酬的原則。文明用語在嘴上,嫻熟動作在手上,微笑服務在臉上,儀表整潔在身上,才能更好地促進護士禮儀的發展。

3討論

3個月后,護士主動服務、學習意識明顯增強。護士整體護理服務水平提高。居民的滿意率明顯上升,全年未發現一起糾紛。這說明,良好的禮儀是做好社區護理工作的基礎,待人以禮是當代護士應有的風范。良好的禮儀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友好交往,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心理氣氛,從而構成一個協調和諧的人際關系。一個社區護士在社區活動中所展示的服務內容、職業行為和專業形象,不僅代表個人素質而且代表整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形象。以現代文明護士的語言、禮儀形象,創造一種團結協作、科學有序的氛圍,運用適當的言談舉止和專業形象走進社區,使我們的護理對象消除陌生、緊張的心理,給其以信賴、安全感。在護理進程中,使患者得到溫暖從而能順利完成高質量的護理任務,所以,護士禮儀是社區護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始終貫穿了整個社區衛生服務的過程。

參考文獻:

[1]陶方.護士禮儀在護理工作中的作用[J].現代臨床護理,2008,7(5):59-60.

篇(4)

【關鍵詞】重癥監護病房;護士;生存質量;工作壓力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560-02

ICU患者病情重、變化快,需隨時搶救,各項治療和護理任務繁重,這些都使ICU護士處在一個充滿壓力的工作環境中,對其生存質量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而護士的生存質量與其工作效率、護理質量和醫院發展息息相關[1]。近年來,ICU護士的工作壓力問題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有關其生存質量的研究報道較少。本研究通過對河南省ICU護士培訓班的部分學員進行問卷調查,初步分析其生存質量現狀及影響因素,旨在為醫院管理提供依據。

1 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對2009年4月至7月期間河南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重癥監護專科護士培訓的六期學員,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510名護士進行問卷調查。

1. 2 研究工具 ①一般資料:包括工作單位及類別、年齡、護齡、月平均夜班天數、用工性質、婚姻、學歷、職稱、職位和收入;②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 BREF)[2] ,包括生理、心理、社會關系、環境4個領域24個條目和2個獨立分析的問題條目, 具有較好的內部一致性、區分效度和結構效度。領域得分按正向記分, 分值越高提示生存質量越好。領域得分通過計算其所屬條目的平均分再乘4得到,結果與WHOQOL一100的得分具有可比性。③護士工作壓力量表[3],由李小妹參照國外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根據中國國情重新設計而成,共35個條目5個方面, 包括護理專業及工作方面、時間分配及工作量、工作環境及儀器設備、病人護理、管理及人際關系。采用1~4 級評分法,得分越高表明引起壓力的程度越高。

1.3 調查方法 在培訓課程休息期間,由研究者和統一培訓的學員協助進行發放調查表,問卷有統一指導語和填表說明,被調查者按要求自己完成問卷的填寫,當場收回。

1.4 統計分析

應用SPSS17.0 統計軟件,運用描述性統計、t檢驗、多元回歸分析和Pearson相關分析。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共發放問卷510份,回收450份,回收率為88.2%, 排除無效問卷得到合格問卷402份,有效率為89.3%。樣本包括來自河南省18個市的各級醫院的ICU護士,均為女性,年齡20~46( 28.56±4.85)歲;護齡1~26年, 平均(7.92±5.49) 年;正式護士228名,合同護士174名;護士355名,護士長47名;中專52名, 大專240名,本科110名;護士157、護師176名, 主管護師68名( 46.3%) , 副主任護師1名;未婚者157名,已婚者237名,其他8名。

2.2 ICU護士生存質量各領域得分與常模比較,見表1。

2.3 ICU護士生存質量得分較低的10項條目,見表2。

2.4 ICU護士生存質量影響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以生存質量總分為因變量,在a=0.05的水準上,對可能影響生存質量的自變量:年齡、護齡、月平均夜班天數、用工性質、婚姻、文化程度、職稱、職務和月收入、工作壓力總分作為自變量,采用多元線性逐步回歸法篩選變量,最終得到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見表3。

2.5 ICU護士生存質量各領域得分與工作壓力各維度得分的相關性分析,見表4。

3 討論

3.1 ICU護士生存質量狀況 不同科室護士如急診科、精神科由于工作場所和護理對象的特殊性,生存質量亦存在差異[4]。本次調查結果表明ICU護士生存質量各領域均低于常模,護士對生存質量的評價和健康滿意方面均低于普通人群。高偉民[5]等研究顯示,護士的生存質量在14個方面均低于常模。唐俐玲[6]等對陜西省10個轄市的社區護士調查研究表明,其生存質量低于常模。劉媛航[7]等對廣西9所三甲醫院的研究發現,護士在生理、心理等領域的生存質量低于普通人群。楊曉燕[8]研究顯示,ICU護士生存質量低于病房護士。其中在26項條目中,“您有機會進行休閑活動嗎?”得分最低。工作量過大,心理的高度緊張等壓力使護士渴望進行必要的放松和休息,但是不規律的生活工作方式、頻繁的夜班、繁重機械化的基礎、生活護理工作,使ICU 護士無精力、體力主動參與更多的娛樂活動和體育鍛煉。機械、繁重的護理工作并沒有使ICU 護士得到相應的社會地位及經濟收益,長期處于高付出、低收入境地[9]。

3.2 ICU護士生存質量影響因素 本研究表明工作壓力是ICU護士生存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工作壓力導致半數以上的合同護士處于亞健康狀態[10]。ICU患者病情危重,基本都不具備生活自理能力,而由于病情和封閉式的管理要求無親屬陪護。因此,ICU 護士不但要完成日常的治療和護理工作,還要進行大量的生活護理,同時必須密切觀察病情,準確完整地記錄監護數據。而國內ICU護士編制普遍不足,工作量及時間分配已成為ICU護士面臨的主要壓力[11],壓力超過其心理承受能力的極限時,容易引起生理不適和心理不良情緒反應,使生存質量下降。Pearson相關分析表明工作壓力總分及各維度得分與生存質量的各領域均呈負相關,壓力越大,生存質量越差。與生存質量相關性最大的因素是管理及人際關系。管理者的尊重、鼓勵和肯定,可以激勵護士,使其有歸屬感和自豪感。而同事之間的理解、支持作為社會支持的一部分,有利于培養和鍛煉護士自身的應對能力,以良好的心境投入工作,可以緩解護士的工作壓力[12],從而提高生存質量。另外,收入和文化程度也影響了ICU護士生存質量。收入高者其幸福感較高[13]。收入增加不僅可以改善衣食住行及醫療、教育、文化、休閑等生活各方面的條件,還可以體現自身價值,提高其生存質量。文化程度高者生存質量較高,可能與她們能夠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尋求支持、幫助和有效信息來應對、緩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有關。此外,覃健鳳等[14]研究表明工作年限對護士生存質量領域中軀體健康影響差異有顯著意義,周美玲等[15]研究顯示ICU護士焦慮與工作壓力呈正相關,而與生存質量總分呈負相關。因此,護理管理者應從工作壓力源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從而有效緩解ICU護士的焦慮情緒,提高生存質量。

總之,ICU護士是一支十分重要的專科護理隊伍,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常常要面臨著較大的壓力,這些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她們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質量。醫院和護理管理者在強調對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的同時,也應關注護士所承受的壓力和身心健康,合理配備人力資源,及時解決她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加強醫護人員之間溝通和交流,互相支持、幫助,創造輕松愉快、和諧的工作環境,增強凝聚力和歸屬感。同時護士也應加強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學會自我心理調節技巧,積極采取應對措施自我減壓,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提高自身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徐振海,謝暉,金莉.護士工作生活質量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報,2010,17(7):36-38.

[2] 郝元濤,方積乾.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中文版介紹及其使用說明[J].現代康復,2000,4(8):1127-1129.

[3] 李小妹,劉彥君.護士工作壓力源及工作疲潰感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 (11) :645 - 649.

[4] 周楠.護理人員生活質量現狀及研究進展[J].現代護理,2008,14(1):61- 62.

[5] 高偉民,陳俊國. 昆明市三級醫院護士生存質量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 [碩士學位論文].昆明,第三軍醫大學,2009.

[6] 唐俐玲,李 貞,翟曉紅.社區護士生活質量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J].西部醫學,2010, 22(9): 1766-1768.

[7] 劉媛航,曾志勵,文麗娜.廣西 9 所三甲醫院護士生存質量調查分析[J].中外醫療,2010(3):144-145.

[8] 楊曉燕. 不同工作部門與職稱對護士生活質量的影響[J].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 Reserved. http:// :232.

[9] 張玉美,呂鳳英.ICU 護士工作倦怠狀況與應對方式的相關性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8 ,23 (18):52-54.

[10] 陳妙虹,徐朝艷,成守珍,等. 職業壓力對合同護士生存質量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 2009,8(10):6-9.

[11] Li J, Lambert V A. Workplace stressors, coping, demographics and job satisfac- tion in Chinese intensive care nurses [J]. Nursing in Critical Care, 2008, 13 (1):12-22.

[12] 趙承芳,任巧花,武建慧,等.同事支持系統在減輕ICU中年護師工作壓力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8,22(10b):2075 -2076.

[13] 徐振海,謝暉,金莉.某市護士工作生活質量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 [碩士學位論文]. 蚌埠, 蚌埠醫學院, 2011.

篇(5)

文章編號:1003-1383(2013)06-0907-03中圖分類號:R722.047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各種醫療技術設備的推陳出新,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的設施更加完善,新生兒急救技術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早產兒的搶救成功率和存活率明顯提高。一項早產兒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2010年5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我國23個省市自治區,52家醫院的早產兒出生率為9.90%[1]。另有報道早產兒存活者中留有不同傷殘者占10%~20%[2],指出神經系統和肺損傷是早產兒遠期后遺癥的兩個主要方面[3],可導致早產學齡兒學習困難。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專業的健康照護者面臨的挑戰,已從保證早產兒存活發展到使他們的發育和預后最優化。早產兒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Familycentered Care,FCC),使早產兒得到父母的全程照護,各方面均達到完善狀態,對提高早產兒生存質量和人口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針對早產兒實施FCC,國外已經進行了大量研究,而國內尚處于起步階段。現就早產兒實施FCC的研究現狀作一簡要綜述,為臨床提供參考。早產兒生理發育特點及臨床表現早產兒由于未足37周出生,其組織器官的成熟度和功能較足月兒差,特別是重要器官的功能發育不成熟,使早產兒免疫力低下,容易發生感染、呼吸暫停、喂養不耐受、營養缺乏和生長發育遲緩等[4]。如早產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成熟,體溫易隨環境溫度變化,出現忽高忽低現象,不能維持穩定的正常體溫,常因寒冷而導致寒冷損傷綜合征;呼吸中樞發育不成熟,容易使早產兒出現青紫發作、肺膨脹不良、缺氧、呼吸道梗阻、肺透明膜病等;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容易引起嘔吐、腹脹、腹瀉等;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易導致腦室管膜下及腦室內出血,有時伴有腦實質或蛛網膜下腔出血。早產兒的第1年是生長速度最快、大腦發育的可塑性最強的階段[5],腦發育早期是“易損性”與“可塑性”并存的時期,“可塑性”是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特性,其結構和功能可隨體內外環境變化而發生改變,但未成熟腦存在高度可塑性的同時其“易損性”也會增加,從而導致發育異常和行為問題。因此,早產兒尤其是極低出生體重兒,出生后常需要在NICU監護,住院時間延長。NICU環境與胎兒子宮內環境、健康新生兒的環境有著巨大的差別,致使早產兒宮外面臨的環境有害因素多,如強光和噪音、作息時間不規律、缺乏規律的有益刺激、多疼痛刺激、高頻率的非預期侵入性操作、不舒適、親子分離等,這些刺激可單獨或同時對早產兒生長發育(包括未成熟的腦發育)產生直接或潛在的不良影響[6]。以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的核心概念家庭護理即為促進家庭系統及其家庭成員,以達到最佳的健康水平為目的而進行的護理實踐活動,其服務的對象是整個家庭。FCC模式是系統化整體護理的一種形式,是以患者為中心護理工作的延伸,是適應當前醫學模式轉變的積極探索。其理念最早由Fond及Luciano提出,20世紀中后期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顯然不足,患者的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滿足,為解決這一突出矛盾,多數學者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患者與家庭關系緊密且相互影響,因此提出開展FCC模式。FCC模式不再把患兒當作單一的臨床病例看待,而是意識到患兒屬于一個家庭、一個社區和一種生命或文化的特殊形式[7],讓家庭融入新生兒的出生、計劃和健康服務的評估,發揮家庭在養育、護理、選擇等方面的作用,更強調人是綜合體,進一步強調家庭在患兒疾病治愈過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它的核心概念是尊重患兒及家庭,傳送健康信息,尊重患兒選擇權,強調患兒、家庭及照顧者間的協作,給予力量及支持,有彈性,授權[8]。FCC護理理念已比較成熟,所總結出的8條基本原則[9]及在實踐過程中拓展出的9項基本內容[10]都強調家庭在治療、護理過程中的作用。實施以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的影響FCC的概念最早由范麗于2001年引入我國[11],引起了兒科、產科等護理界研究熱潮。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樓建華團隊[12,13]調查的兒科護理工作中,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實施FCC模式,結果得到了家長的認同,家長可以和孩子在一起,患兒能得到很好地照顧。趙敏慧等[14]對比分析了讀懂早產兒行為與個體化照護指導,對父母和早產兒互動行為認知及情緒的影響,發現上述做法能有效促進父母早產兒互動行為的認知和積極情緒的形成。該學者進一步研究了FCC對早產兒母親情緒及早產兒生長發育水平的影響,結果也表明FCC能有效降低早產兒父母的抑郁情緒,且能促進早產兒的生長發育和智能發育,但這對護理人員是一大挑戰[15],需要醫護人員與家長保持長期的、良性的溝通。楊青麗等[16]評估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對母親和早產兒的唾液皮質醇水平的影響及其兩者之間的相關性,發現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對反應性唾液皮質醇的水平無影響。當前國內大多數早產兒被收治在新生兒病房,父母不能參與照護,因此常會表現出焦慮和抑郁等負性情緒,最終導致他們對早產兒的治療及照護缺乏足夠信心,有的甚至還會出現消極行為。而FCC填補了早產兒父母對早產兒照護知識的空白,可以很好滿足其需求,減輕壓力。

早產兒實施FCC措施及其效果父母與醫療人員共同參與早產兒的住院護理時,父母不僅獲得了更多的護理知識,在促進孩子行動的能力及對早產兒的支持性均得到了加強[17]。措施包括:關注父母的文化背景,根據患兒具體情況,醫護人員與家長共同制定個性化護理計劃,建立早產兒個人檔案;通過課堂培訓、一對一操作示范、小冊子及視頻、網絡電話咨詢答疑等,對家長如何妥善照顧孩子進行科學指導;幫助父母認識早產兒的外表、行為和情況,指導父母讀懂早產兒的行為暗示和促進生長發育;為母乳喂養、袋鼠式護理(kangroo care,KC)提供指導和硬件支持;并與父母共同制訂個性化的出院計劃;出院前提供單獨的房間,練習照護技能,為早產兒出院后父母對其護理奠定基礎,如懷抱與喂養,洗澡與日常護理,撫觸與被動操,急救等,進而保證早產兒從病房向家庭護理轉移的順利完成。

實施FCC后,患兒出院回家,護士的角色有新的變化。在一些發達國家,早產兒出院后由社區護士做好持續的家庭訪視,有利于促進父母的照護技能、社會支持質量及母乳喂養率,患兒生長發育良好,親子互動增加。目前我國社區護士進行家庭護理較少,資雪梅等[18]將FCC作為理論基礎,觀察營養供給、信息刺激、親子交流等干預措施對新生兒生長發育的影響,結果顯示,家庭護理干預后,產婦掌握新生兒護理知識明顯優于干預前,有效降低新生兒的發病率,對新生兒生長發育和智能發育有一定促進作用。王延榮等[19]探討新生兒家庭護理的干預效果,對新生兒出院后 3 d 由專業護士上門通過現場示范、口頭講解、發放宣傳手冊等,給年輕父母普及新生兒護理知識,幫助解決護理操作上的技巧和認識問題,結果顯示產婦在新生兒護理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效地降低新生兒的發病率,提高新生兒健康水平。國外有報道建議在進行家訪時,所有照顧者及決定家庭經濟者均應在場,以確保護理人員的建議能得到接受并很好地實施。護理人員在隨訪過程中,應正確評價早產兒發育指標,監測其發育狀況,早期發現其發育異常,有助于早期治療,改善患兒的預后,提高人口素質[20]。張坤堯等探討早期家庭干預對高危兒認知發育的影響,干預組采用家庭式干預模式對患兒進行早期干預,結果顯示,6月齡始各年齡段患兒智力發育和運動發育指數均顯著高于未干預組,1歲時Gesell智能檢查,五大功能區發育均先于未干預組,表明對高危兒進行早期家庭干預,系統管理,可促進其認知發育,減少傷殘發生[21]。

綜上所述,FCC護理模式是“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核心體現,開展“以家庭為中心”的綜合護理措施,通過指導家長參與照護,可以使早產兒及其家庭得到全面健康維護的服務,提高父母的育兒知識。早產兒出院后持續的家庭訪視及積極、持續的護理干預,有利于促進早產兒生長發育,提高早產兒的生命質量。但在護理人員不足的情況下,要實施FCC會增加更多的人力和精力。目前我國FCC應用的深度和廣度還不夠,應端正醫護人員對FCC的態度,優化護理人力資源和素質;通過各種途徑使家屬認識到FCC的優勢,改善護理現狀,促進其推廣實施,以利于兒科護理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燕.出生早產兒流行病學特征的前瞻性多中心調查[D].上海:復旦大學,2012.

[2]李玉鳳,劉世新.早期護理干預對早產兒智能發育的促進作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13):18111812.

[3]羅蓉,母得志.建立早產兒腦損傷的隨訪與早期干預體系[J].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44(2):265269.

[4]沈曉明,王衛平.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8895.

[5]李建萍.早產兒出院后的養育[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2):340341.

[6]臧少敏,繩宇. 新生兒重癥監護室實施發育支持護理措施及效果的研究現狀[J].護理雜志,2008,25(9B):3537.

[7]Gates LVS,MeGrath JM,Jorgensen KM.Family issues/professionalparent partnerships[M]//Keaner C,McGrnth J.Developmental care of newberns&Infants:a guide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USA:Elsevier,2004:288290.

[8]Cheryl L Hoying,Linda Workman,Susan Allen,等.以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的探討及安全管理[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09,4(6):481484.

[9]謝立華.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在早產兒護理中的應用現狀[C].2011全國兒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2011:114117.

[10]夏蓓君.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在兒科的應用現狀[J].護理研究,2013,27(10):873875.

[11]范麗.以色列“以家庭為中心”的兒科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1):7173.

[12]沈寧,何萍萍,樓建華.家庭為中心的護理現狀調查[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9):6566.

[13]何萍萍,徐麗華,沈 寧,等. 家長對“以家庭為中心護理”的認識[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12):885887.

[14]趙敏慧,姚莉莉,袁浩斌,等. 讀懂早產兒行為與個體化照護指導效果探討[J].護理學雜志,2008,23(19):79.

[15]趙敏慧,王瑛,于慧前.“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在早產兒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1):3537.

[16]楊青麗. 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對早產兒及其母親的唾液皮質醇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3,10(16):111,113.

[17]申葉林,黃碟卿.加拿大多倫多Sunnybrook Health Sciences Centre NICU護理對我國的借鑒[J].護理學報,2008,15(2):261269.

[18]資雪梅,康錫秀.“以家庭為中心” 的護理模式對新生兒家庭護理干預研究[J].咸寧學院學報(醫學版),2008,22(5):441443.

[19]王延榮,耿文真,陳雙麗. 新生兒的家庭護理干預[J].護理學報,2006,13(1):5859.

篇(6)

論文摘要:目的通過對我院護士工作滿意度調查分析及干預,促進護理質量的提高。方法采用自設護士工作滿意度問卷,分別于2005年6月及2006年10月對全院護士工作滿意度調查對比,采用sPss10.0統計數據庫,采用x檢驗并進行統計分析。結果2006年10月平均滿意度98%比2005年6月平均滿意度60%高出38%的差異,有顯著意義(P

針對2004年~2005年我院護理人員流動性比較大,其中有15名護士自動提出辭職或調走,護理差錯不斷發生,甚至發生理療照燈、洗嬰燙傷病人,陰道留置紗布將個月、青霉素未做皮試即注射、給病人輸錯液體、心肌梗塞病人上廁所大便突發死亡及住院病人清晨突然死亡,未能及時發現等嚴重錯差事故,并因此發生了不少醫療投訴和醫療糾紛,醫院的聲譽、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受到很大影響。大部分護士流露出對護理工作不滿情緒。為了解決存在問題,通過研究分析,采用不記名調查問卷,發現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平均不滿意度高達40%。對此,我們通過一年多的改進工作,護士精神面貌得到大大改善,護理工作滿意度達到98%,未發現一起醫療糾紛及投訴,病人調查滿意率從原來75%上升到95%,創造了醫院優質服務品牌,贏得了信譽,同時取得了人年創收十四萬元,醫院年總收入四千一百多萬,年增長率為23.9%的經濟效益。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本院護理人員,共122人,采用不記名調查方法,發放調查表122份,收回調查表121份,有效填寫121份,其中在職在編32人,聘用合同護士89人。

1.2調查方法包括醫院福利待遇、人力配備情況、工作環境、護理質量考核方法,培訓學習、人文關懷、心理壓力、排班時間等8項。調查結果顯示對護理工作持不滿意度平均高達40%,尤其對人源配備、福利待遇、護理管理模式、護理質量考核方法、人文關懷更為突出不滿意高達75%。

2 提高護士滿意度的干預措施

2.1人力資源的配備護理人員配備是否齊全和合理、直接關系到有效護理的實施,也直接影響到護理工作的質量。因為我們原來護士人員少,由于人手少、工作量大,上班時間長,工作忙碌、經常拖慢下班或加班加點,及倒班頻繁等,造成厭煩情緒和不滿意情緒,個別聘用護士干了幾個月主動辭職離院,有的工作馬虎不仔細,對病人態度極差,甚至受到病人投訴或發生醫療差錯和糾紛等。有個別因工作忙亂,小兒輸液成功率低,受到病人責問和挨打。我們通過不斷招聘合同護士,并合理安排崗位人力,目前我們病房床位與護士比例達到1:4.7(原來病房床位與護士比例1:3)符合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人力編制要求,同時合理安排班次和時間,減少了護士的工作量和緩解了疲倦感和心理壓力。

2.2在改進護理管理模式方面

2.2.1核心質量管理是質量考核重點,將主觀判斷轉化為定量、定性分析,并將標準統一、量化、細化。如“三星護士”就是按照護理項目的具體內容,如收多少病人,做多少基礎護理、換多少輸液瓶等工作量來計算,是否病人投訴、發生差錯事故、病人的滿意度、遵守紀律等表現來綜合評選、使護士工作從以前的被動變為主動,激發護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增加工作的愉悅心情、從而提高工作滿意度。

2.2.2護理操作考核第一改變過去全部由護理部考核的做法,防止憑個人印象扣分過緊或過松的癖端,引進“互動管理”理念,讓全院護士長列入護理操作考核小組成員中,做到揚長避短,互相學習、互相制約、公平合理。第二考核有針對性、目的性、改變過去教條枯燥的考核方法和“華而不實”的形式主義,對新技術、新設備、急救搶救技術進行重點考核,同進注重人性化管理,如個別操作不熟練,多給予示范和指導,做到互相促進和體貼關懷,營造出一種融洽和諧的工作氛圍,從而改變懼怕、厭倦的思想情緒。

2.2.3明確病人滿意度作為護理服務標準要求,護理部重視收集病人的意見和建議,堅持每月科內滿意度調查、每月醫忠溝通調查、每季度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及出院病人的滿意度調查,及時向科室反饋,督促改正,對表現優秀的以予獎勵加分等,既增加護士的榮譽感、責任感,又不斷的提高了護理質量。

2.3醫院激勵機制由于醫院在管理理念和激勵機制存在著重醫輕護現象,對護士工作的績效評估和分配沒有做到責、權、利相統一。在現行科室核算和經濟分配體制下,護士隸屬于科室,條塊分割,流動性差,忙閑不均,工效不掛鉤,護士工作量、勞動強度技術和風險程度與其收入、晉升等效益不成正比,干多干少一個樣,甚至工作量大、辛苦的科室收入低,工作量少、清閑的崗位收入反而高,勞動價值與報酬不匹配,分配機制不合理,對護士缺乏激勵機制,醫護之間社會地位、經濟收入差距使護士缺乏工作熱情,消極怠工,敷衍應付態度,不滿情緒存在利害,加上編制護士編少,合同護士增多,護理隊伍出現了新的不穩定。

針對以上情況,我們首先是對在編護士,合同護士與醫生同工同酬,掛號費、檢查費、提成費等科室人員均分,每月和年終分配獎金、獎勵一樣待遇。其次對取得護士執業資格證的合同護士給予簽長期合同,工資按工齡、學歷來分級,每2年增加工資一級和給予交納醫療、失業、生育、養老保險,同時享受正式職工福利待遇,如婚假、產假、計劃生育假、清涼飲料、旅游,競爭科組長資格,還有每年節假日醫院發放的福利、獎金、安全、計生獎等。

2.4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就是服務”是護士長應樹立的新型護理管理理念[。護士工作的滿意度與護理管理者的領導行為密切相關[5]。護理部要求各科室護長采用溫馨舉措,緩解護士壓力,經常與護士溝通,啟發護士傾訴心中的困惑和壓力,包括家庭生活困難問題,盡力幫助理順心緒,緩解壓力。如根據護士實際情況,采取彈性排班,每周根據個人特殊情況,在保證科室工作正常運轉情況下,給予最大限度照顧;每位護士生日時,會收到醫院發給的50元和生日賀卡;各病區增加微波爐,方便值夜班、加班或搶救護士飯菜加熱;每人單獨一套值班被服、床上用品,達到舒適和衛生。另外,滿足個性化需要和鼓勵學習進步,提高學歷、學位,并輪留每人每年至少一次外出學習培訓,不斷提高大家的知識層次、全面素質提高,滿意度提高,使積極性得到調動,潛能得到發揮、價值得到體現。

3 結果

我院在編護士32人,聘用合同護士100人,本科學歷3人,大專25人,中專學歷102人,全院護士取得社區護士合格證書。病床位220張,病房床位與臨床一線護士比例1:4.7,達到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人力編制要求,護士工作滿意度達98%,病人滿意度達95%,門診病人年數量250485人次,同期增加24.51%,住院病人年數量4923人次,同期增加21.65%,年總收入四千多萬,比同期增2123.996,2005年正式加入“120”急救網絡,具備“二級甲等”醫院水平。一年來,護理差錯及病人投訴明顯減少,沒有發生嚴重醫療差錯事故。可見,護士們滿意度直接關系到護理質量的提高,護理質量是醫院無形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醫院贏得信賴的基礎之一,是促進醫院發展的奠基石。

4 討論

4.1全面了解護士滿意度有助于采取措施,以改善不良狀況,發揮組織優勢,提高護理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

篇(7)

不同海況下的艦船上護理技術應用探討劉巖張恩華蔣冬瑞葉嵐(2)

歡迎訂閱2005年《醫療衛生裝備》雜志(月刊)(4)

海訓士兵心理健康狀況與應對方式相關性研究黃麗婷閻成美王曉霞李琦李妮翁廬英(5)

促進腹部手術后胃腸蠕動功能恢復的研究蔣俊梅(7)

輸血硅膠管在腔鏡術中污水污氣排放的應用李水薇吳繼營劉純堅(8)

介紹兒科手術中應用的簡便約束板吳素英(29)

中頻脈沖電治療老年性便秘陳筱珊(41)

巧用一次性手套預防壓瘡潘靜華林建芬林艷蘭(59)

醫學院護理系男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蘇保育陳汝蘭楊宇(9)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性胰島素抵抗的調查分析李瑛張彥超(11)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調查與對策肖春玲謝三英周靜(13)

經血傳播疾病對醫護人員的職業危害及其防護楊淑玲李亞潔張秀華方玉桂侯金林(15)

腫瘤患者光動力療法光過敏反應的護理繆景霞張秀華羅宇玲張蘭英(18)

增進層流室病人娛樂活動的護理對策卓淑霞林惠群駱天真(20)

應用血管閉合器后不同制動時間對病人舒適度的影響潘楚梅趙自強陳海君(21)

精神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沈成亞(23)

血液透析患者行股靜脈穿刺過程中發生低血壓的護理陶琳李蘭英(24)

有創-無創機械通氣序貫性治療中人工氣道拔管的護理配合高志霞時兢何菊玲姜武佳蔡亞萍周淑芳(25)

高齡食道及賁門癌患者術后并發癥的護理曹涌(27)

全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預防置換關節脫位的護理成翠香喬敏巨寶蘭張燕(28)

顱咽管瘤行立體定向間質內放療手術患兒的護理陳游力趙麗萍(30)

同種異體大塊下頜骨移植患者的護理譚雁紅葉旺娣(31)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術后宮內宮外復合妊娠病人的護理鄧海松(32)

宮頸癌患者手術后尿潴留的綜合防護張巧利(34)

全軍第五屆護理教育學術研討會征稿通知(35)

外傷性視神經病變患者的護理陳梅花董鳳英黃莉兵藍瓊好李玉玲(36)

癌癥病人化療間歇期中心靜脈導管的家庭護理指導吳少芳黎燕芳全紅銓曹慧嬌何湘子(38)

微波治療二氧化碳激光術后創面的療效觀察和護理梁少飛劉秀媚(40)

心理干預對發熱待查焦慮病人的影響鄧蓉李小麟付學勤王海燕董瑜(42)

注射狂犬病疫苗病人健康教育的做法及效果評價甘美連蔣玉梅林秀媚鄭麗娟(44)

手術室護士在職教育有效形式探討李翠媚陳小慧丁愛玲(46)

急癥科護生實習效果雙向評價表的設計與應用崔莉陳鵬王霞(47)

護理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調查分析林毅姜安麗(50)

市場營銷觀念在臨產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陳慧娟(53)

簽訂護理工作安全責任書的效果評價楊順秋李若惠張靜商艷霞殷春紅(54)

軍隊醫院聘用護士實施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分開的體會王紅英孫娟王玲勉石會玲(56)

新形勢下手術室護理管理者面對的挑戰與對策張軍花(57)

知情同意在護理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熊邦琴褚華秀龔金平(58)

門診醫院內感染的因素及對策陳莉倪冬青(60)

護士長人際關系的處理方法及體會何梅覃霞(61)

中醫護理計劃軟件的開發與應用張廣清劉玉珍劉立捷雷麗芳李小華(3)

兩種人工氣道氣囊管理方法的臨床效果觀察李玲代高英文吉蓮(5)

兩種血壓計袖帶測量下肢血壓對比研究邢攸紅寧清秀周莉(7)

兩種洗胃方法用于新生兒咽下綜合征的效果觀察黃師菊李燕陳壯桂馮艷萍陳華麗(9)

精神分裂癥患者吸煙原因調查與分析陳樹喬陳麗鈺周逸如(11)

病人對社區護士知識及技能滿意度的調查分析陸萍靜張金勇石延宏(13)

心理咨詢來訪者的心理狀態調查及護理干預張雪靜駱煥榮(16)

羊蹄草用于治療靜脈炎楊惠瓊余同珍(15)

翻蓋式垃圾桶巧開蓋譚琳玲周春蘭黃蘇寧(26)

介紹一種胃管固定方法甘明艷譚瑞雄(56)

自制排便裝置應對昏迷患者的大便失禁李湘君謝澤娟(73)

1例2月齡嬰兒腸源性紫紺的報道金玉梅(90)

護理人文關懷與護患溝通陳紅宇彭慧丹李娟羅艷華(18)

頜骨畸形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鄭欣羅亦民石秀英楊晶(21)

穿刺抽膿沖洗在治療先天性耳前瘺管感染中的應用梁潔萍陳偉青(23)

雙胎之一宮內死亡11例的孕期護理洪菊香許瓊郭實賢(24)

結腸鏡檢查病人人文關懷護理的效果觀察黃明宜(27)

微創刨吸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患者的護理陳遠仿(29)

人性化護理在職業病病人中的應用戴縣嬌(30)

關節鏡下半月板損傷修整術患者的護理羅雪娜(32)

中心負壓吸引預防乳腺癌術后皮下積液的護理馬海青(33)

中藥膳食聯合運動干預對肥胖性脂肪肝患者的影響謝三英符林琴李淑惠陳泳如(35)

供體外周血干細胞采集中不良反應原因分析及對策黃果花曾慧蘭(37)

晚期食管癌行放射免疫導向治療患者的護理宋偉利繆景霞張浦婷(39)

視網膜脫離修復術后再脫離病人的護理譚雁紅葉旺娣(41)

118例多汗的癌癥病人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的護理吳少芳黎燕芳錢穗毅全紅銓何湘子(43)

重癥哮喘病人的院前急救護理南方護理學報 黃文娟陳肇婉陳楚惠(44)

近視患者行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治療的護理葉曉玲方燕徐春紅胡海芬(46)

長途轉診病人的院前急救護理魏紅云方玉桂鮑光欣張馳(48)

老年病人全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護理王素云王麗華王紅顯(50)

癌癥化療患者家庭護理的實施效果評估王器玉郭丹蘇小英林桂蘭陳洪亮(52)

高校醫院“聯系人制度”護理醫療模式的構建盧蘭姣(54)

超聲波聯合碘離子導人治療小兒斜頸的效果觀察鄭瓊美李茹紅(57)

可再生使用醫療器械清洗時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黃波何玲周毅杜艷朱紅艷(59)

肺癌患者抑郁狀態的護理干預劉劍梅曾國艷王自秀(61)

精神分裂癥立體定向手術病人心理分析及干預江曉蓮王連仲余麗芝趙丹丹管艷艷(63)

子宮切除患者身體心像改變后的心理分析章蘭英周麗華劉斌徐東燕明艷芬(65)

內科住院患者靜脈輸液的健康教育董明芬林愛寶(67)

扁桃體摘除術病人的雙語護理教學查房李文姬楊華周春蘭(69)

內科護理學教學中護生情感的激發林麗芳巫嬌靜鄭樂儀(71)

優秀護理論文的評選及思考李漓劉雪琴(74)

聘用護士浮動工資獎勵的方法和效果李武平江會錢皎月(76)

轉變護理服務理念的做法與體會程軍李新華陳明敏(78)

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對護理工作的作用及其管理關麗嬋陳婉玲(80)

懲罰原則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趙梅霖(81)

新生兒病區院內感染的護理管理邱岸花鄧靖怡(83)

未來海上救護護理管理模式的探討白建萍夏鴛鴦李書華(85)

培訓護工充實護理人力資源的方法歐芬何月桂梁便群(86)

整體護理工作標準——對包括補充與替代治療形態的護理方式之思考葛國月LennyChiang-Haniskol(88)

1例經外周中心靜脈置管患者家庭病房的護理管理宋春雷繆燕珍華麗群(91)

《南方護理學報》第1期繼續教育答題卡(92)

胸腹部手術醫用粘貼手術巾的改良梁建紅耿清文張洛群史云趙巧麗(F003)

復合營養素對濕熱創傷大鼠直腸溫度和一氧化氮影響的研究李亞潔王影周春蘭廖曉艷(1)

四肢骨折病人手術前不剃毛備皮法的臨床應用研究黃少娟郭少英王應瓊林細歡劉凡(4)

小兒24h食道pH及壓力同步測定中兩種置管方法的比較李瑞瓊徐信蘭謝麗芳羅麗紅(7)

不同方法置胃管病人不良反應的觀察羅小娟謝佩珠(9)

不同護理干預對新生兒臍部皮膚感染的影響許瓊洪菊香蟻靜君黃芳梅(11)

靜脈用胰島素注射液反復抽吸后細菌污染監測李瑛蔣美珍楊遠榮(13)

探視對不同住院時間精神病患者的影響梁晶瑩(15)

“全國內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會”征文內容(6)

“全國婦產科兒科護理及介入治療護理學術交流會”征文通知(75)

在患兒靜脈穿刺中防范護患糾紛的“十注意十禁忌”劉長青(10)

蟻智健康液外用治療麻風病伴發褥瘡1例王麗珠張鳴青(12)

1例可賽舒過敏致剝脫性皮炎的報道陳冰玲李若銘曾奕芝(38)

泰能致癲癇發作1例報道張少瑜林卓華(41)

兒童交通傷害相關因素分析與干預高愛萍陸秀文(17)

駐桂部隊官兵皮膚病發病情況調查李麗君(19)

南方護理學報 溫馨提示(20)

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低大豆蛋白飲食的研究進展趙玉敏相鋒李亞潔(21)

多種方法在壓瘡防治中的作用原理及應用申校燕劉惠方李漓(23)

電子膽道鏡聯合外科手術治療膽道結石的護理配合李春芳周杰廖彩仙(26)

全麻術后病人護送途中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陳穎李惠蘭溫濟金黃榮杏(28)

威克傷負壓封閉引流的護理陳春燕(29)

離斷性腎盂成形術的護理黃麗紅(31)

哮喘患者的健康行為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李淑霞(32)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腔內隔絕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盤瑞蘭詹福兒王曉秋何惠卿黎曉芳肖秋香(35)

51例有機錫中毒患者的臨床救治與護理張雪靜(37)

肺泡蛋白沉著癥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療的護理宋晨胥曉玲(39)

自體外周血CD34^+胞移植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護理趙潔徐丹許匯娟姚晶晶(42)

老年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應用血管閉合器的效果觀察許行王霞(44)

南方護理學報 持續靜滴胰島素治療高血糖癥早產兒的護理時亞平(46)

燒傷早期并發抽搐患兒的護理朱婉紅(49)

不同診治時間對視神經挫傷患者的療效影響及護理羅巧苑譚素芬胡淑英(51)

癌癥病人化療全程記錄單的設計與應用體會陳鵬于雁侯靜(53)

兒童無牙頜全口義齒修復的護理馮榮梅朱文軍林麗婷翁海燕(55)

口服葡萄糖液在新生兒足跟采血中的應用羅海英(57)

社區人群高血壓防治的護理干預羅志萍馬紅寶(58)

利寧凝膠預防男性導尿術所致尿路感染的效果觀察王立波張麗娟張穎田甜(60)

活體肝移植患兒的心理護理宋燕波高軍秦文俐(62)

集體療法在骨科患者心理護理中的應用程軍李新華(64)

醫院創建抗癌俱樂部開展健康教育的實踐肖麗蓉袁紅(66)

多媒體技術在手術患者術前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印濤印洪李艷華孫輝(68)

肺結核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心理反應觀察黃哲梅李劍妮彭秋燕曹麗紅麥群弟(69)

《心肺復蘇術》多媒體課件的應用效果評估周薇(71)

采用目標教學對ICU帶教老師進行短期高效的培訓鄧小玲劉芳袁慧(73)

護理本科生閱讀專業信息情況調查分析郭紅霞謝紅(76)

“顧客滿意”經營理念在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梁志金龍秀紅(78)

績效考核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朱倩(80)HtTp://

新生兒監護病區患兒安全護理的效果評價劉衛英王祝芳陳瑞玲(82)

規范全院交接班制度的實施與體會明雅焜薛堅(84)

實施分組護理的效果評估南方護理學報 駱秀梅(85)

實施溫馨工程提高護理質量王虹陳紅宇胡君娥倪利蓉潘杰(87)

常規護理查房在干部病房科的實踐與體會徐世琴(89)

借鑒國外護理經驗談醫院應對突發事件的管理姜楊(91)

1例氣管異物并發嚴重皮下及縱隔氣腫患兒的急救護理李曉靜林曄(93)

抗精神病藥物引起患者體質量增加相關因素分析鄒新花(1)

NICU中集體測量患兒體溫最佳部位的臨床研究胡永群喻玲芳陳瑛(4)

1例瓣膜置換術后瓣膜急障礙的報道張明霞(3)

美容外科門診護患溝通方法和技巧謝云輝(23)

心肺復蘇新舊技術對照招麗華(58)

柴胡致過敏性休克1例報道黃桂香(69)

乳腺癌患者上衣的改制及應用孫秀娟(73)

社會辦醫療機構中護理人員靜脈輸液培訓情況調查應碧荷莊玲(6)

對實習護生進行思想素質教育現狀調查分析王曉娟付沫唐曉蕓(9)

產婦的產后訪視需求調查與分析李敬虹(12)

“全國婦產科兒科護理及介入治療護理學術交流會”征文通知(26)

“全國內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會”征文內容(90)HtTp://

我國護理本科臨床教育發展及展望方芳劉慧珠(14)

乙型肝炎病毒攜帶產婦母乳喂養問題研究現狀與對策林靜霞李瑛鐘梅(16)

術前備皮法的改良發展趨勢黃少娟潘燕青郭少英(19)

臨床護理專家與專科護士的有效管理趙俊文方玉桂李亞潔(21)

寒區指戰員戰時凍傷救護對策劉玉瑩張紹敏秦潔(24)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晝夜血壓特點分析姚菊峰付菊芳李鋒王長海孫靜馬靜王文(27)

南方護理學報 “工”型沙袋套應用于心臟介入術后患者的效果觀察彭雪蓮梁寶珠李潔源歐碧英(29)

影響脈搏血氧飽和度結果的因素及護理干預高鵑顧蕓(31)

待致陰道損傷患者的護理熊夢舟張軍林愛玲(32)

雙向上腔靜脈-肺動脈吻合術后患兒的監護昌艷軍楊滿青何振愛(34)

心臟手術后患者并發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分析及護理郭陽嬌凌云楊滿青(36)

ICU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有效監護閆雅鳳唐晟劉宗瓊(37)

雙氣囊電子小腸鏡檢查的護理配合陳秀云郭瑜韋小毛陳錦鳳智發朝(39)

關節鏡下治療髕骨骨折患者的手術配合王玉霞李曉東蘇秀菊(41)

頸前路植骨融合術患者的護理張欲曉石慧珠(42)

硬膜外術后鎮痛并發癥原因分析及對策張紅蓮(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内射后入在线观看一区| 玩50岁四川熟女大白屁股直播 | 暖暖影院日本高清...免费| 米奇7777狠狠狠狠视频影院| 内射口爆少妇麻豆| 亚欧色一区w666天堂| 水蜜桃av无码一区二区|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波多野结衣av手机在线观看| 中文幕无线码中文字夫妻 | 国产乱人伦av在线麻豆a| 國产一二三内射在线看片| 亚洲av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抓住我的双乳咬我奶头视频看 |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视频|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4438xx亚洲最大五色丁香| 日本三级吃奶头添泬|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 久久zyz资源站无码中文动漫| 性xxxxx欧美极品少妇|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品爱网| 免费xxxx性欧美18vr|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av永久精品无码桃色|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免费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国产嫖妓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 国产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激情视频|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影视|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