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4 05:45: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內科學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獸醫臨床診斷學”;“獸醫內科學”;課堂教學;回歸;發展;
作者簡介:白萬勝(1956-),男,塔里木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臨床獸醫學。;王永(1979-),男,塔里木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副教授,在讀博士;研究方向:臨床獸醫學。
“獸醫臨床診斷學”與“獸醫內科學”均屬于動物醫學專業的主干課程,在培養學生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及提高臨床診療水平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獸醫臨床診斷學”與“獸醫內科學”是一脈相承的理論體系,“獸醫臨床診斷學”是“獸醫內科學”的基礎,“獸醫內科學”是“獸醫臨床診斷學”的具體應用。掌握了“獸醫臨床診斷學”和“獸醫內科學”的理論與技能,能夠有效地解決生產實際中存在的大多數問題。但是當前“獸醫臨床診斷學”與“獸醫內科學”的發展與實際需要發生了一定程度的偏離,具體表現為:(1)部分教師重理論,輕實踐,教學實際與課程的教學目標脫節;(2)科學研究與教學內容脫節,未能實現融合與統一,從而難于實現知識的快速更新;(3)部分教師缺乏獨特而先進的教學思想,沒有明確的人生發展目標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4)普遍重視科學研究,忽視教學研究,缺乏系統的課程培養體系和明確的課程培養目標;(5)相當一部分教師仍堅守著較為單一的考核方式,未能構建綜合、有效的課程評價體系。“獸醫臨床診斷學”與“獸醫內科學”對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未能很好地繼承,同時缺乏發展的戰略眼光。為此,“回歸與發展”思想的提出,有利于課程和學科協調發展,為動物醫學專業高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獸醫臨床診斷學”和“獸醫內科學”的回歸
所謂“回歸”并不是歷史的倒退,而是在技術進步的今天有選擇地繼承過去行之有效的實踐方法、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和服務理念,使“獸醫臨床診斷學”和“獸醫內科學”回歸到獸醫實踐的“正途”,而非僅重視理論學習而忽視實踐的存在。回歸不是對過去的簡單再現,而是立足現在的深刻反思。
(一)回歸臨床實踐,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要目標
動物醫學(獸醫)是一個應用型很強的專業,其中的“獸醫臨床診斷學”和“獸醫內科學”是體現實踐技能的典型代表。目前的“獸醫臨床診斷學”和“獸醫內科學”課程,理論易講,實驗難開。其中“獸醫臨床診斷學”多以健康動物為檢查對象,僅能從方法學上得到鍛煉,而無法在癥狀學和診斷疾病的方法論上得到提升。至于“獸醫內科學”,實驗更為困難,健康動物不能滿足實驗要求,而病例復制又存在著諸多限制。因此,借助動物醫院等平臺,回歸臨床實踐,才能實現課程的最終目標。能否解決生產實際中遇到的動物健康問題,是衡量一名獸醫的起碼標準,而目前我國培養的獸醫人才恰恰是輸在臨床實踐這一起跑線上。
(二)回歸現場教學,培養能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獸醫人才
目前的教學形式,基本上是以大班為單位在大教室內完成的。這種教學方式,對于理論學習尚可,對于病例的具體處理就顯得力不從心。因此,要回歸以前的現場教學,才能真正地培養出具有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應用型人才。過去能夠有效進行現場教學,一是因為大學精英化,招生人數少;二是因為我國當時尚未實現機械化農耕和集約化養殖,家畜及病例數量多。目前,現場教學極為少見,其原因一是因為招生數量大,教學資源相對不足;二是因為我國實現了集約化養殖,生產單位距離學校遠,且病例有限;三是因為教師忙于科研,實踐經驗明顯不足,難以實現對學生的有效指導。所謂回歸現場教學,就是要加大教學投入,實現課程教學“臨床化”,以臨床病例為切入點,全面傳授診療技能和相關理論知識。這里所說的“臨床化”就是讓廣大師生多接觸臨床,實現臨床課程教學在動物醫院、獸醫站、奶牛場等臨床診療一線單位內完成。塔里木大學集中在牛場等生產單位集中完成“獸醫內科學”、“獸醫外科學”和“獸醫產科學”課程就是回歸現場教學的有益嘗試,值得進一步推廣。
(三)回歸教師本色,努力研究教育教學理論
教師肩負著傳授知識、知識創新和社會服務的重任,其中傳授知識(即教學)是其首要任務。作為一名獸醫教師,不僅要精研專業知識,而且要研究本專業范圍內的教育教學理論,以此提升教學質量。但現實情況是多數教師只懂專業,不懂教育,未能推動獸醫教育向深層次發展。即便是教學效果優秀的教師,也僅是依靠過人的天賦摸著石頭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其本身并不具備系統的教育理論知識。要想使獸醫教育實現質的飛躍,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的沉淀是根本,然而從事這方面研究的人員非常有限,至今未見本科獸醫教育教學專著問世,就是很好的例證。因此,廣大獸醫教師要回歸教育、教學本色,探索獸醫教育規律,摸索獸醫教學方法,總結獸醫教育教學經驗,不斷深化教育教學理論,從而指導獸醫人才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獸醫教育的根本性轉變。
(四)回歸病例討論與分析,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病例討論與分析能夠充分調動方法學、癥狀學和方法論三方面知識,最大限度地提高疾病診療能力。病例討論與分析在有限的課堂上難以充分展示,因此需利用第二課堂有組織地開展,或定期以學術報告的形式進行。分析與討論時盡可能搜集病例的所有資料,如問診內容、臨床檢查所見、病理剖解結果及實驗室檢驗報告等,同時應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優勢予以充分展示。此外,對于典型病例,在診療結束后即可組織師生開展討論與分析。討論需有序展開,盡量引導學生去思考,做出自己的診斷。最后由教師分析各方面可能的原因,給出權威的、有理有據的解釋。
病例的討論與分析,是課程知識的綜合應用,是診療思維鍛煉的最佳途徑,是密切師生關系的有效手段。通過討論與分析,可以突破思維局限,提高診療水平,積累診療經驗。目前,國內重點農業院校均設有病例分析課程。但是,要想使學生診療水平有較大提升,使欲致力于臨床診療工作的學生學有所成,必須將病例討論與分析常態化,且實現定期深入分析和隨時(典型病例診療之后)展開討論的有機結合。
(五)回歸應用研究,為提高獸醫臨床診療水平服務
目前的研究,普遍偏于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而對于臨床上的應用研究則少有人問津。一方面是因為國家在這方面的經費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因為研究成果難以發表高水平的論文,而這又與高校普遍存在的考核、晉升方式相左。為此,即便是獸醫臨床系的教師,若想有出路,仍然要一頭扎進基礎研究的狹縫,為發表高水平論文而苦苦掙扎。回歸應用研究,是從事獸醫臨床診斷學和獸醫內科學學科工作人員的立足之本,也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獸醫診療水平,從而更好地服務于社會。這里所指的應用研究主要包括診斷技術的革新,治療手段的提升以及防治方案的優化等。
二、“獸醫臨床診斷學”和“獸醫內科學的發展”
回歸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重新審視和繼承,而發展則是放眼未來,把握方向,時刻保持學科發展能夠與時俱進。回歸是重新堅固基礎,發展是在堅固基礎上的深化和拓展。“獸醫臨床診斷學”和“獸醫內科學”必需在新的形勢下,展現其獨特魅力,使獸醫人才的培養質量進一步推進。
(一)以執業獸醫為導向,開展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
執業獸醫是指具備獸醫相關技能,依照國家相關規定取得獸醫執業資格,依法從事動物診療和動物保健等經營活動的獸醫。而各高校的動物醫學專業肩負著培養執業獸醫的重任,為此必需改變原有的應試教育方式,以執業獸醫為導向,調整教學內容,深化教學改革,培養學生扎實的基本理論和豐富的實踐技能,在畢業后能夠順利通過國家執業獸醫考試。以執業獸醫為導向,關鍵要在以下幾方面實現突破:(1)以執業獸醫考試科目為主干課程,并且加強各課程之間的銜接和滲透;(2)各課程在考核時應有一定比例的執業獸醫資格考試題型,以強化意識,鞏固知識;(3)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廣泛開展病例討論與分析,努力培養學生的診療思維;(4)專業知識要全面,基本技能要熟練,實習范圍要廣;(5)注重職業道德培養,讓動物性食品安全問題止于獸醫。
(二)以診療技能和診療思維為培養目標
目前,獸醫診療技能和臨床診療思維是獸醫人才培養中的薄弱環節,原因如下:(1)招生人數過多,實踐教學資源相對有限;(2)課程學時壓縮較大,用于實踐的學時更少;(3)多數高校用于實驗的動物種類較為單一,且數量有限;(4)部分學生對獸醫這個行業仍心存芥蒂,嫌臟怕累,不愿動手;(5)部分教師的實踐技能不過關,不能全面示范和傳授;(6)缺乏診療思維培養的意識、方法和手段。診療思維的培養既可以單獨訓練,也可以滲透于診療技能的培訓之中。有熟練的診療技能,才有準確的觀察結果,有準確的觀察結果才能利用縝密的診療思維做出正確診斷和預后。
診療技能的培訓可通過專項訓練予以實現,如動物保定訓練、注射訓練、穿刺訓練和聽診訓練等;也可分散于臨床診療的實習之中,碰到什么技術,教師示范并講解,學生練習并領會。在診療思維鍛煉方面,很多高校開設的病例分析課程就是一種有效途徑。塔里木大學一直推崇的“懸疑講堂”[1]也是訓練學生診療思維的有效手段。此外,獸醫推理小說[2]的創作與發行,很可能會開啟診療技能與治療思維全面推廣的新局面,但目前尚未實施,有待于相關人員進一步努力。
(三)拓寬教學思路和科研思路
教學的目的就是傳承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只要能達到此目的,任何方法和手段皆可應用。如“獸醫內科學”可以開展“以發病機理為中心的授課模式”[3],“獸醫臨床診斷學”可以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遵循“四個符合度”[4]。此外,尚可在“獸醫內科學”教學中采用“亂序式”教學、比較式教學和病例貫穿式教學等;在“獸醫臨床診斷學”可采用“獸醫臨床診斷學教學三法”(像《圍城》一樣的比喻,像推理小說一樣的結構、像“孔門問答”一樣的互動)、“獸醫臨床診斷學教學三原則”(設疑、答疑、留懸念)以及開放的問答式教學等。教學思路的拓展是無極限的,但要形成系統的理論體系,還需要數代人的不斷探索和總結。值得肯定的是,只要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勇于探索,勤于實踐,善于總結,新的教學方法一定會層出不窮,教學質量也一定會發生質的改變。
科研是知識的創新,也是獸醫教育所必需的。通過科研,可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能滿足獸醫診療對技術進步的迫切需求。科研可解決診療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是廣大獸醫教師必需要堅持的。科研思路的拓展可以瞄準學科前沿,也可以致力于技術更新,還可以堅持疾病監測和新藥開發等。總之,一切利于提高獸醫診療水平的研究均可著手去做,只有教學思路和科研思路的充分拓展,才有獸醫人才的知識廣博。
(四)建立獨特而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
教育教學思想是一生教育事業的行動指南,因此必需獨特而先進,唯有如此才能彰顯特色,培養出出類拔萃的獸醫人才。從2006年始,塔里木大學“獸醫臨床診斷學”和“獸醫內科學”就提出了立足教師自身的教育教學思想———“復孔門問答,做當代名師(教師);勤生產實踐,為今世名醫(獸醫)”[5]。該指導思想有力地支撐了“獸醫臨床診斷學”課程建設和“臨床獸醫學”學科建設,接下來它還將進一步發揮其巨大的輻射作用,繼續支撐動物醫學專業建設。
教育教學思想的提出需依據自身條件,所處環境,生源質量及學校的發展目標等而定。切實可行的教育教學指導思想具有強大動力,能夠指引廣大教師為培養合格獸醫人才而努力奮斗,反之,則毫無方向可言,再多的成績也難以建立有序的系統。
(五)發展獸醫教育教學理論,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獸醫教育教學理論的發展是我國獸醫人才培養中最為薄弱的環節。缺乏獸醫教育教學理論,在獸醫人才培養中就缺少應有的章法和必要的手段。獸醫專業課教師均非師范院校畢業,教育教學理論幾乎一片空白。雖然在考取教師資格證時也曾接觸過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但是這種蜻蜓點水式的學習根本無助于日后的教育教學。目前的獸醫教師一般將精力集中于兩點:一是科研,易出成績,利于職稱評聘;二是生產實踐,利于提高收入。而對于獸醫教育教學理論的研究,則了無興趣。因此,當前的獸醫教師,對教育教學理論的理解多為本能的模仿,少有獨到的見解。獸醫教育教學理論的研究,散見于期刊論文和會議論文,而缺乏系統而深入的研究,至于專著幾乎為空白。綜上所述,獸醫教育教學理論研究是一項系統工程,應在教育教學思想的指導下設立長遠目標,而不能局限于偶得靈感。除了系列教育教學論文的撰寫外,還應進一步做深層次的思考和研究,撰寫出具有一定分量的教育教學研究專著,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獸醫教育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