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現代職業教育特征

現代職業教育特征精品(七篇)

時間:2024-03-26 14:59:5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現代職業教育特征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現代職業教育特征

篇(1)

[關鍵詞]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基本特征 建構策略

[作者簡介]孫曉玲(1976- ),女,重慶人,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基礎教學部,講師,研究方向為職業技術教育。(重慶 402160)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05-0009-03

職業教育體系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各種類型、各種層次、各種形式的職業教育實施機構以及各級行政管理組織所組成的有機整體。它與基礎教育體系、高等教育體系一起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大教育系統。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政府就高度重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等法律或政策文件,依據不同經濟發展時期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出了不同的目標和內涵。在新的經濟轉型時期,我國職業教育體系面臨全新的挑戰。分析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的現實特點和特征,對構建和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價值和指導意義。

一、現代性與發展性:滿足不同地域、不同時期經濟發展對人力資本積累的需要

現代性指職業教育要體現不同時期的時代特征,滿足當前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轉型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增加人力資本優勢,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提升、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及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發展性是指職業教育體系的內容要根據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變化趨勢隨時做出調整,是一個動態的適應經濟發展的過程。可以說,現代性是從橫向的地域而言的,職業教育體系應該體現某一時期不同地域、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對技能人才的需要;而發展性則是從縱向的時間序列而言的,職業教育體系應體現不同時期、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對技能人才的需要。

(一)根據當前經濟發展特點和產業發展趨勢,合理進行專業設置及專業布局規劃

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加速時期。從國際經驗來看,各國工業化加速時期是其技術結構、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等變化最為快速的時期。同樣,我國也正處于經濟結構、技術結構和產業結構迅速變化的時期,這些變化使我國勞動力需求與人才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就要求職業教育在專業設置、課程建設方面做出反應,適時根據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來調整職業教育的專業結構,實現職業教育的專業體系對接產業體系。從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現狀看,其專業設置及專業結構由無序走向有序,由被動適應轉變為主動服務經濟產業發展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然而,由于許多現實原因,如學生家長的職業取向不太合理、部分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出于生源和辦學成本的考慮設置過多熱門專業等,一部分專業的開設并未與區域產業緊密結合。產業結構是專業結構調整的根本依據,各地區應該在對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和產業需求進行充分調研和分析的基礎上,積極對接產業,合理統籌專業布局,調整專業設置,從而增強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之間的耦合度。同時,以職業崗位群為專業設置和區域專業布局調整的方向,也是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提出的要求。

(二)根據未來經濟發展趨勢,培養綠色技能型人才

在綠色經濟理念之下,技能與工作世界將發生一系列巨大變化。關于“綠色經濟”,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定義為“通過減少環境污染和防止生態資源短缺,來改善人類生活、提高幸福度和達到社會平等的經濟”。隨著綠色經濟這一概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綠色工作以及綠色工作技能等概念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并且延伸到了“綠色工作”。“綠色工作”是通過有關措施,減輕企業和經濟部門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從而實現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國際勞工組織(ILO)一項覆蓋全球21個國家、世界60%人口的關于“綠色工作技能”的調查顯示,目前傳統行業內的很多技能在未來都將發生徹底的改變。隨之而來,為這些行業培養廣泛的替代技能即綠色技能,就會逐漸成為一種需求。從內涵上來說,綠色技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更加綠色環保的經濟發展方式所需要的技術性技能,二是就業勞動者應對新興技術性技能需求的基本通用技能,以及跨行業趨勢的通用綠色技能。從政策來看,我國《“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明確指出,眾多新興領域的研發創新和產業集聚,都將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強大動力和源泉。這就要求職業教育體系在構建過程中通過課程結構設置等將綠色技能作為重要的培訓內容,以培養適應綠色經濟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二、終身性與開放性:滿足所有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人對自身技能積累的需要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終身性指我國職業教育應是面向全社會、面向人人的教育,它為所有不同背景的人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再學習、再教育的機會,共享教育資源,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職業教育需求。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開放性是指職業教育應該在辦學主體、學制、學歷、培養對象、學習時間、學習地點等方面開放,無論什么年齡、什么時間,只要有需要,都可以參加技能培訓。開放性是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現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向普通教育(基礎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繼續教育的開放。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終身性和開放性是互相聯系的,終身性就意味著開放性,而開放性不僅包括對人人開放,更包括對人的終身發展開放。

(一)關注個人職業生涯發展全過程,實現學歷職業教育與非學歷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

終身教育的本質內涵是使更多的人找到適合自己學習和發展的空間,提供各種不同的成才道路,要求職業教育內容多元化,形式靈活化,從而滿足個體不同發展階段的各種需求。這就需要將職業教育融入個人職業生涯發展,包括從職業準備教育到就業或崗位培訓,再到升遷、轉崗、再就業培訓等的全過程。當前,我國雖然從意識層面開始注重非學歷教育在職業教育體系中的發展,有的地方政府從政策文件上規定職業教育參與非學歷社會培訓的規模與學歷教育規模的比例至少應當保持在11的狀態。但在實踐層面仍然有很多學校達不到這一目標,依然改變不了學校本位的學歷式職教體系。一定程度上講,職業教育中非學歷教育的完善程度是判斷職業教育吸引力的標準。當前,我國職業教育尤其是中等職業教育參與非學歷的社會培訓的規模很小,且并未形成可以借鑒的培訓機制、培訓模式等,其社會培訓效果更是非常有限。在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學歷職業教育應當發揮其優質資源優勢,整合資源,有效利用,參照行業權威的職業資格證書要求,承擔起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和其他社會人員技能培訓的重任,重點完善以“農村失地農民再培訓”“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等為重點的社會培訓,真正實現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重,真正實現學歷職業教育與非學歷社會培訓的有機協調和一體化發展。

(二)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形成政府、行業、企業等多元辦學的開放性格局

職業教育的準公共性使得我國政府在發展職業教育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然而,在終身化時代,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開放性特征要求職業教育深化辦學體制改革,以增強職業教育活力、提升職業教育質量、提高職業教育辦學效益為目的,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辦學主體多元、辦學形式多樣的辦學格局。當前,我國職業教育辦學主體相對比較單一,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相當重視公辦系統的職業教育,而對行業、企業、個人辦學行為的支持力度遠遠不夠。截止到2012年底,我國共計有中等職業學校9762所,公辦職業學校的學校數、在校生數和教職工數均占總量的90%左右,民辦學校的比例只有10%左右。多元辦學主體有利于引導職業院校之間有序的良性競爭,從而在競爭中不斷提升職業教育的整體質量。另外,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等行業第一線的應用型技術人才,這就決定了職業教育的辦學指導思想、辦學模式、培養模式、教學模式等必須適應勞動力市場的要求。也就是說,職業教育面對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應該主動適應、緊密融合、及時調節、滿足需求。因此,要強化職業教育的開放意識,廣開辦學渠道,不拘一格地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各種應用技術人才。

三、銜接性與融通性:滿足不同層級、不同類型教育協調發展的需要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銜接性是針對其體系內部的概念,主要指的是中等與高等職業教育的溝通、高等職業教育與技術本科教育的銜接等,主要體現在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教材建設、教學過程、招生考試、教師培養、評價方式、行業參與等方面。融通性主要是針對不同的教育類型而言的,指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應該是一個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協調發展、相互融通的體系,能夠通過一定的渠道相互銜接,構建起兩種教育類型之間的“立交橋”。可以說,銜接性主要指縱向層面的職業教育內部各層級的銜接,融通性主要指橫向層面的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體系的融通。

(一)多渠道發展技術本科教育,實現職業教育內部各層次和內容的銜接

從職業帶理論看,職業帶的右移將技術性人才類型進行了細分,包括技術員和技術師兩個系列,技術員由專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培養,而技術師則由本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來培養。縱觀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職業教育發展歷程,也可以看出高等職業教育辦學一直呈現出辦學層次高移的趨勢。層次的高移趨勢是職業教育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適切性變革,是對現代科技革命的主動性反饋,促使職業教育跨越式發展。在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關鍵期,要實現轉型并成功跨越拉美國家所遭遇的“中等收入陷阱”,要求眾多企業轉變增長發展方式,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而決定增長發展方式轉變的核心要素是技能勞動力要素,這為我國發展更高層次的職業教育提供了現實基礎。因此,要想使我國企業掌握國際尖端技術,提高其產品質量和全球競爭力優勢,同時提高現有技術人員的技術能力,就必須發展技術本科教育。然而,發展技術本科教育不能一哄而上,“一刀切”地實行升級或轉型,在實踐過程中應該注意三點:第一,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如東西部區域間正面臨著產業轉移趨勢,發展技術本科應該根據區域經濟對技能人才的需求而定;第二,發展技術本科教育應該以專業為單位,而不是以整個學校為單位,要嚴格把關專業發展質量,以專業發展質量為核心和重點進行考察,因為一所學校內部各專業之間必然存在質量差異和不均衡發展現象;第三,要在職業教育體系內部,各個層次的職業教育,必須在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與結構、課程內容與教學方式方面體現層級,并實現相互銜接。同時,改革高等職業教育招生制度、考試制度、評價方式等方面的內容,也是促進其層次銜接的重要舉措。

(二)建立職業資格框架(NQF),實現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體系的銜接和融通

多年來,我國普通教育對職業教育的影響可以說是根深蒂固,但職業教育對普通教育的影響卻是微乎其微。盡管這一現狀在觀念意識上早已達成共識,但在實踐中的探索卻鮮有進展。以行業、企業參與制定的全國統一資格標準為基礎的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可以很好地實現職業資格證書與教育學歷證書的對等和互通,通過資格框架實現等價和體系間的流動。一般來講,職業教育體系與普通教育體系的融通性可以通過兩類策略來實現:一是建立職業資格與文憑等值融通的整體性框架。資格框架下的職業教育體系相對獨立,又實現學生以能力結果為基礎的橫向和縱向流動。例如,英國國家資格框架(NQF)下基于課程的職業教育體系,實現縱向銜接、普職等價、普職溝通。二是通過職業教育體系的內部組織來實現。例如,美國的職業生涯教育以及技術準備(Tech Prep)和臺灣的職業教育體系等。我國應該建立起統一的國家資格框架。在這一框架之內,既包含職業資格證書體系,也包括學術資格,逐步推動普職等值,以此不斷改變職業教育在教育體系內部的不利地位,也有利于學歷社會向資格社會的轉變。在國家資格框架中,政府、學校、行業各司其職,各有重點。政府的主要職責是制定各級各類國家資格標準,并按標準進行嚴格審批;職業學校、行業、社會培訓機構與技能鑒定機構則具體負責職業資格證書的培訓。

四、公平性和公益性:滿足低技能勞動者技能提升和生活改善的需要

職業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在職業教育領域的延伸和體現。盡管職業教育經濟屬性決定了其會因區域發展水平不同而導致不同地區教育收益的不同,但教育公平要求確保所有人員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機會,獲得均等的公共職業教育資源。公益性則是指職業教育可以使國家、社會、企業和個人等群體共同受益。公益性的潛臺詞是“公共利益”,所謂“公共利益”是指滿足社會或群體中全體成員或大多數成員的需求、實現他們的共同目的、代表他們的共同意志、使其共同受益的一類事務。從經濟、社會、教育角度來看,職業教育對經濟增長、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個人就業和生活的改善以及社會和諧穩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能使國家、社會、企業和個人等全體受益。

(一)拓寬正規職業教育生源渠道,讓所有人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機會

現階段,雖然職業教育與培訓資源已經相對豐富,人們接受職業教育的權利有了較好的保障,但是不同類型的職業教育與培訓,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候開放,還是受到諸多條件的制約。例如,根據我國目前的相關教育制度,如果一個人脫離了正規學校教育體系,那么將很難重新回到正規學校教育體系。由于適齡人口的不斷減少,職業教育領域面臨著招生困境,而拓寬職業教育生源渠道的做法對許多地區生源困境的改善起到了促進作用。自2009年以來,許多省市相繼出臺政策,明確提出拓寬生源渠道,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向已就業者開放。例如,陜西省將返鄉農民工等急需職業技能培訓的人群納入招生對象,拓寬中職生源渠道,擴大招生范圍;河南省積極拓寬招生服務面,完善招收非應屆初中畢業生的招生及教學制度改革,把招收往屆未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退役士兵、在職職工、下崗失業人員等納入中職招生范圍。未來,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必然面臨著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問題,職業教育必須明確定位,調整培養目標,拓寬其生源渠道,將農村剩余勞動力等作為招生對象,讓其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機會。

(二)縮小職業教育受教育過程的差距,促進職業教育均衡發展

由于社會經濟發展的要素、稟賦等不同,我國職業教育存在較為嚴重的東西部區域差距與城鄉差異,這也是目前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的形態之一。東西部區域差距不僅體現在規模數量上,更體現在辦學條件、經費投入、師資隊伍、課程教學等諸多層面上。而在同一區域,城鄉差異也較明顯,高等職業教育幾乎都集中在城市,農村地區只有少量的中等職業學校。與東部地區和城市相比,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享受的教育資源是非常不平等的。這種僅僅因為地域的不同而接受不同質量教育的狀況是非常不公平的。在這一問題上,國家層面目前的做法是通過“政策驅動”,從招生層面推進職業教育東中西部合作辦學,目的在于讓東部地區的優質職業教育資源發揮其引領和輻射作用,帶動并提升中西部地區的職業教育質量,進而促進全國職業教育的均衡發展。這一舉措顯然是有益的,但僅停留在招生層面的淺層次合作并不能真正推動中西部地區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如何從政策、制度、環境等層面有效推進職業教育的均衡發展,避免讓不同區域的學生接受不同質量的職業教育,是當前國家和地方政府需要高度重視并竭力解決的問題。

(三)對低技能型勞動者進行公益性培訓,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社會流動

職業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會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讓人學會技能和本領,能夠就業,成為有用之才。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發展,工業和服務業聚集、升級,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的趨勢加快,職業教育在此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動力作用。美國經濟學家米凱?吉瑟研究證明,在鄉村地區,教育水平每提高10%,就會多誘導6%~7%的農民遷出農業。據估計,到2020年,我國將有近兩億的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第二、三產業。要實現如此大規模的人口轉移,只有對其進行職業技能教育和培訓,提高其技能水平,才能促進他們從農村向城市轉移,并提高農村勞動力轉移后的職業穩定性和收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后期,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以緩解快速增長的制造業和服務業對技術工人的需求危機。發達國家職業教育模式都力爭讓全體社會成員可以自由、平等地選擇和分享受教育機會、公共教育資源和相同教育質量。例如,德國聯邦政府對國民做出承諾:誰都不會因為無錢而不能接受教育和培訓。因此,我國需要從政府政策層面,堅持職業教育的公益性特征,應設立專項資金,充分發揮職業院校和社會培訓機構的優勢與潛力,對農村剩余勞動力、農村失地農民、新型農場主、城市失業人員進行公益性的職業培訓,增強他們的技能水平和生存發展能力,提高其工資收入和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范唯,郭揚,馬樹超.探索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基本路徑[J].中國高教研究,2011(12).

[2]黃堯.職業教育學――原理與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石偉平.比較職業技術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篇(2)

關鍵詞: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實施主體;措施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4-0193-02

關于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的發展方向和今后一段時期教育進程的問題,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這份指導性文件中已明確提出:“到2020年,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關于職業教育體系的建立一直是職教專家探討和研究的問題,而且隨著職教改革的深化,人們一直在對職業教育體系進行探索,下面就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的若干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內涵及特征

職業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指讓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重要的人類實踐活動,其本質是由該實踐活動所包含的諸要素之間的矛盾運動所決定的,是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服務的一部分,是社會成員獲得職業身份或職業資格的重要的社會化過程。人們對職業教育的認識是一個逐步深化與演變的過程,我國“職業教育”的前身是“實業教育”,起源于清末民初的“實業救國”思潮,對職業教育的認識經歷了從“實業教育”到“職業教育”以及從“職業教育”到“現代職業教育”的兩次突破。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來理解,我國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指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接受職業教育的需求,滿足經濟社會對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的職業教育系統。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應具有三個明顯的特征:一是對外適應性,也就是綱要中提出的要適應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從本質上來說這個體系應是個開放的體系,能夠接受來自不同方面的需求;二是對內適應性,也就是綱要中提出的終身教育理念,職業教育應面向社會,在人的不同時期、不同階段都應有相適應的教育形式和結構,滿足人的終身成長和職業生涯需求;三是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的內在協調性發展。

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內容

要建立適應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我個人認為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設:①職業教育學制體系;②職業教育管理體系;③職業教育教學體系;④職業教育資格體系;⑤職業教育實習實訓體系;⑥職業教育師資培訓體系;⑦職業教育教材體系;⑧職業教育科研服務體系等。

三、現代職業教育活動的實施主體

職業教育是面向大眾化、終身化的教育,在教育內容上應具有包容性,在實施過程中應具有普遍性。職業教育實施主體應呈現多樣化特征,不能簡單地認為其主體是各中高等職業院校,還應包括工作場所以及社會機構,當然主要承擔者應該以各高等職業院校為主,其他方積極配合,主動參與職業教育活動的實施。判斷職業教育活動的標準不是外在形式,而應是看其活動內容是否滿足職業教育的基本屬性,是否滿足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在頂層設計上應該有機整合各中高等職業院校、企業及社會力量,統籌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教育資源,使他們形成一股合力,同心協力,推動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和完善。

四、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影響因素

1.現代職業教育伴隨著產業結構的發展而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制度的建立,規模的大量擴充,以及現代意義上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工業革命。產業結構決定了職業教育發展的內容、規模、深度和專業設置,因而職業教育結構要適應勞動力在市場的變化,要滿足勞動力在三大產業中的需求。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從當初的粗放型發展,逐漸轉變為向集約型發展,同時我國第一產業比重在下降,而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比重逐漸上升。從增加值的比重變化上看,國民經濟總量增長由原先以第一、第二產業帶動轉為由第二、第三產業帶動為主。隨著這種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就必須調整職業教育結構,淘汰已經不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或落后的專業,開辟新型專業,滿足職業崗位對勞動者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要求。

2.職業院校的資金困乏,制約著職業院校的后續發展。國家對普通高校大學生招生的每個學生都給予一定的補助,但對職業院校的學生卻沒有補助,由于資金缺乏,職業院校的辦學條件普遍不好。職業教育資源特別是優質資源嚴重短缺,硬件、軟件都跟不上,影響了正常的教育教學。

3.社會對職業院校和職業院校學生的歧視。我國整個社會對職業教育比較歧視,對職業院校的認可程度并不高。職業教育長期以來被普遍認為是“二流的教育”,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在我國的高考招生層次中位于第四批次,高等職業教育的生源似乎是高考篩選下來的劣品,考生爭相讀“一本”,即使讀“二本”甚至“三本”,也不愿意第一志愿報考高等職業院校。

五、實現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途徑

首先,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要把職業教育放在以人為本,民生和諧的高度來看,面向全體勞動者,突出技能特色,促進發展的公平,把建設人人有技能的社會作為其建設目標。探索職業教育的終身學習模式,為人一生中的職業前、職業中、專業、待業等各種類型的職業教育轉換提供支持和保障。其次,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要積極探索中職、高職和應用型本科院校之間的專業和課程教學的有效銜接,促進中職、高職統籌協調發展,這就要求從國家和政府層面實施中高職一體化管理,中高職銜接需要營造一體化管理政策環境,理順縱向一體化管理機制,橫向銜接中高職學校在管理系統上的實施、共建職業教育集團,創新集團化職業教育發展模式。三是建立學歷資格和職業資格的有效溝通機制。我國目前雖已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學歷資格體系和職業資格體系,但二者缺乏有效溝通。如何確認學歷資格和職業資格的相互認可,建立學歷資格和職業資格的相互融通,搭建二者的“立交橋”,還有待于教育部門及職業教育機構進一步研究。四是國家盡快出臺相關政策,引導企業積極參與職業教育體系的建立,形成企業與學校的長效機制。在很多國家,職業教育體系都會得到不同部門的政策及資金的支持,如,德國的雙元制職教模式,就是讓企業與學校共同參與受教育者的職業教育,其操作模式是:企業根據自身發展對勞動者的職業需求,每年在職業院校開學之前,先在社會上招用中學畢業生進入該企業進行實習,同時跟企業簽訂合同后,再由企業向本地區的職業院校為這些中學畢業生報名入學,成為職業院校的正式學生,其教育經費來源多元化,主要包括國家資助、企業直接資助、企業外集資資助、混合經費資助和個人資助等五種形式。我國可根據當前職業教育的實際情況,借鑒德國的雙元制職教模式,建立企業、學校、培訓中心的三元制職教模式,以“合作育人、合作辦學、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為主線,形成我國的職業教育模式,推動我國職業教育改革。

參考文獻:

[1]范唯.探索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基本路徑[J].中國高教研究,2011,(12).

篇(3)

論文關鍵詞: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體系構建;若干問題

構建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既是廣東職業教育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也是建設廣東職教強省的顯著標志。名義上廣東雖已是職教大省,處處“敢為人先”,但在構建具有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過程中卻難盡如人意,存在著定位不突出的問題,沒有凸顯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的區域性特色;體制機制缺少突破的問題,影響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的進程;行政部門既得利益沖突導致的體系構建障礙問題,影響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整體構建。反思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遇到的諸多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突出廣東特色的定位問題和缺少大膽改革,敢于突破的創新意識。文章結合廣東的經濟、文化和社會需求,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提高哲學意識,打破傳統僵化的思維模式,減少簡單的行政指令,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新時期廣東精神的統領作用,組建廣東職教研究院,嘗試完善“3+2”,發展5年制高職,建立普職學歷互認的立交橋和拓展教學內容相互銜接融通渠道的多元銜接模式,以招生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加快建立富有嶺南文化內涵,能解決廣東特色定位問題,體現新時期廣東精神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一、構建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存在的問題

毋庸諱言,廣東的職教改革一度走在全國的前列,廣東省已然是名副其實的職業教育大省,但離職業教育強省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具有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還未形成。體系未形成,問題在于定位不突出、體制機制缺少突破、行政部門利益沖突導致的體系構建障礙。

(一)構建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定位不明確,沒有凸顯廣東的區域性特色

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是服務廣東現代產業體系的必然訴求,也是廣州新型城市化建設的重要舉措。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存在定位不明確的問題,影響廣東區域性特色的彰顯。主要表現在服務于現代產業體系的意識不明確,推動廣州新型化城市建設的定位不突出,行業對職業教育的參與度不高。

構建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過程中,服務現代產業體系的意識還不夠明確。現代產業結構與職業教育的關系通過人才供需結構得以反映。產業結構對職業教育的規模、教育層次、專業結構等方面產生影響,職業教育的發展又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優化調整。因此,廣東現代產業體系與職業教育體系的對接,重點是要按照專業與產業、職業崗位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的要求,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針對性,為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服務。

構建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過程中,推動廣州新型化城市建設的定位不突出。事實上,體系的構建能促進新型化城市的建設。廣州新型城市化建設需要新型技能人才;新型技能人才培養需要新型職業教育;新型職教需要新的職教制度保障人才培養質量,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可以為廣州的新型城市化發展,提供技能人才的人力支撐。

構建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過程中,行業對職業教育的參與度不高。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致命弱點就在校企合作,而行業參與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點。行業對職業教育參與度不高主要是由于行業自身的認識觀念上缺少內驅力,沒有認識到現代產業轉型升級需要的人力資源需要職業教育培養。另外,行業無法從職業教育活動中獲得利益,缺少營利的內驅力。這是導致行業參與職業教育積極性不高的另一重要因素。

(二)構建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過程中缺少體制機制的突破,影響體系構建的進程

體制機制缺乏大膽突破,是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的頂層設計和層次銜接的主要障礙,直接影響了體系構建的進程。廣東省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區,職業教育的改革也“敢為人先”,但在構建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頂層設計中還存在不盡人意之處。作為廣東的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之頂層設計要注重在目標上服務于現代產業體系,在類型特征上有層次銜接的保障機制,在評價方面有個性化的類型評價體系。這樣的頂層設計才有利于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

構建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過程中,體制機制不敢突破表現在計劃經濟模式的陰影依然存在。事實上,有計劃的招生是可取的,但在計劃經濟模式下形成的招生機制則是不可取的,因為構建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需要集中的招生制度,但高度集權的招生機制,靈活性不夠,則會影響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雖然廣東職業教育類的招生有單獨招生、自主招生、高職院校與本科聯合招生,職業院校招收專業碩士等多種形式,但這些招生形式都沒有政府正式的行政指令,也沒有形成具有法律效應的文件,所以招生的改革力度不大,而且大多都無法落實和執行。因此,體制機制不敢突破的問題,導致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層次不完善,尤其是技術本科教育,已經成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層次結構銜接中的突出問題。

(三)行政部門既得利益沖突導致的體系構建障礙問題,不利于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整體構建

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一個整體,不能被政府行政部門的管理權限所割裂。而政府職責的越位和缺位,導致行政部門之間相互既得利益產生沖突,影響了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整體構建。政府的越位是由于在我國現行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中,職業教育管理應該歸屬于教育主管部門,而職業培訓和技能鑒定應該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管理。但實際上卻是相互獨立分散的體系。政府職責的缺位在于地方政府對職業教育發展重視不夠,缺乏對職業教育的支持,體現在對職業教育的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沒有形成系統完善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正是由于政府職責的越位和缺位導致各行政部門的既得利益有了沖突,例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認可的學歷卻不被社會公開認可,而教育部門管轄下的中高職教育雖然具備學歷被社會公開認可的優勢,卻缺少技能考證的便利條件。

中國的行政管理是一種高度集權化的管理模式,帶有濃厚的計劃經濟體制痕跡,特別是計劃經濟體制遺留下的部門管理職責和權限,形成了一定的部門既得利益,有時就會影響職教管理的科學性。譬如教育廳與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在管理職業教育上的矛盾就是典型例子,誰都不愿意失去曾經有的管理領域。諸如此類的行政部門既得利益沖突導致的問題,很不利于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整體構建。

二、構建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需要提高哲學意識,運用科學辯證的發展觀念,促進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

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需要提高哲學意識。哲學講究的是辯證的唯物主義思想,要運用辯證的發展觀念,處理好整體與部分,共性與個性的關系,促進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 因此,要在發揚、繼承已有的職業教育體系優勢的基礎上,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方向,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兼顧職業教育的層次、類型、階段、形式和分布,既要注重縱向銜接也要考慮橫向融通。

強調辯證的發展觀念就是要按照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的整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同時要統籌兼顧,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中的各個方面關系,統籌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充分調動各個領域的積極性。從而確立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的正確方向。

(二)要敢于打破傳統僵化的思維模式,推動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

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要敢于打破傳統僵化的思維模式。廣東職業教育的發展過程中,計劃經濟時代的陰影尚存,職業教育發展一直跟隨著國家教育部的步伐,中規中矩,亦步亦趨,缺少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計劃經濟時代的陰影,即高度集權的體制機制,阻礙了職業教育發展的民主思路,從而使改革舉措遭遇一定的阻力,影響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

一方面,政府部門延續計劃經濟的管理模式,將學校舉辦權、教學管理權、教學評價權集于一身,不僅有很大的行政權力,而且有很大的經濟權力,混淆了政府與辦學者的角色,加劇了教學領域的行政化[2]。另一方面,在構建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新想法,總是要經過層層行政部門審核,最終還不一定能通過審批。這種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陰影,影響了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

(三)減少簡單的行政指令,加強科學決策引領,加快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

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要減少簡單的行政指令,加強科學決策的引領。“職業教育體系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職業教育層次、類別、階段、形式和分布等要素組成的具有技術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結構和功能的整體。”[3]目前,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扶持下,廣東省政府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雖然已初步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在內的職業教育體系。但在構建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過程中還存在僅服從于簡單的行政指令,缺少科學決策的引領。這種現象從社會學層面來看,缺少社會關系與社會行為之間的聯系;從文化學層面來看,沒有注意人的發展需求,缺少以人為本的意識,影響了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進程。

首先,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缺少社會關系與社會行為之間的聯系。社會學是“從社會整體出發,通過社會關系和社會行為來研究社會的結構、功能、發生、發展規律的綜合性學科。”社會關系是指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總稱。人的本質就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天然存在著某種關系。簡單的行政指令則只注重社會個體行為,沒有注意到社會關系與社會行為之間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

其次,從文化學的角度出發,沒有注意人的發展需求,缺少以人為本的意識。文化學是一門研究文化現象、體系和規律的基礎性、綜合性學科。人是文化性的存在。從根本上來說,文化就是人化,在文化當中,處于核心層面的是人的存在,對文化的存續發揮著至關重要作用的乃是人的生存方式。所以從文化學的角度出發,要堅持以人為本,踐行厚于德、誠于信、敏于行的新時期廣東精神。也就是說構建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要以滿足人的需要為主旨。構建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為了人的可持續發展,為了豐富嶺南文化的深刻內涵。因此,注重人的個體發展需求,堅持以人為本在構建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進程中不可或缺。

三、 構建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幾點思考

(一)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新時期廣東精神的統領作用,為構建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定好位

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定位在服務于現代產業體系,服務于廣州新型城市化建設。定位問題的明確,更有利于凸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新時期的廣東精神。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為了滿足人的可持續發展。正因為此,要特別關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等內容滲透在職業教育主體的言行舉止中;滲透在職業教育內容等基本環節中,滲透在職業教育方法的選擇運用上。把以嶺南文化特征為指向的新時期廣東精神:厚于德、誠于信、敏于行,體現在構建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過程中。結合廣東經濟發展的需求,探索構建以服務我省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為目標,以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為導向,以提高勞動者職業素質和技能為基礎,以深化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動力,統籌整合資源,調整優化結構,加快建立起政府主導、企業行業支持配合、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辦與民辦共同發展,結構合理、形式多樣、靈活開放、有序規范、協調發展,能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對終身教育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二)組建廣東職教研究院,實現構建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高端引領

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要敢于突破體制機制的頂層設計藩籬。在高技能人才的培養過程中需要平臺來實現高端引領,使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成為一個可操作的教育實體,而組建廣東職教研究院正是突破體制機制束縛,實現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高端引領的重要舉措。《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中,要求“以中等職業教育為重點,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把珠江三角洲地區建設成為我國南方重要的職業技術教育基地”[4],進一步明確了廣東省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就是要構建具有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需要有高端人才培養的機構標志,所以,可以考慮組建一個廣東職教研究院,以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點為依托,以全省高職院校為基礎,以培養專業碩士為目標,實行統一招生,統一標準,分散培養的模式。研究生成績合格,頒發碩士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通過這個平臺,起到高端引領作用,從頂層設計入手,積極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專業碩士培養制度,努力完善高端技能人才通過應用型本科教育對口培養制度,把高職院校從升不升本的怪圈中解脫出來,而在質量和特色上下功夫。

(三)以多層次銜接的機制為基礎,構建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其關鍵是要嘗試多元化的培養形式,實現教育的多層次銜接。這是體制機制突破的又一重要舉措。當中包括探索建立從中職向高職、應用型本科、專業碩士縱向銜接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鏈條。如中高職銜接可以通過擴大高職面向中職招生試點范圍,完善“3+2”,發展5年制高職的途徑,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銜接可以通過建立普職學歷互認的立交橋和拓展教學內容相互銜接融通的渠道。普職學歷互認可以讓所有的學生互相溝通與學習。教學內容相互銜接融通可以增強學生與社會實際需要的聯系,學校可以以此為基礎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所依賴的基礎能力[5]。通過多元化的培養形式,實現教育的多層次銜接,全面推進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

(四)以招生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建立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運行機制

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運行機制構建,需要以自主招生、注冊入學、技能高考等等招生制度的改革為支撐,給學校以應有的自主招生權利,促使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運行機制更富有生命力。構建具有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首先要打破高考“一考定終身”的弊端,逐步形成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制度。由學校封閉式招生,創新為開放式招生;由以應屆生為主,創新為應屆生與往屆生并重;由單一知識考試,創新為考試與注冊相結合。例如技能高考是一種實質性的教育制度創新。這種以技能考核為主,文化考核為輔的考試模式,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的類型特征,是一種實質性的教育制度創新,它對于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運行機制的建立具有示范性意義。只要解決好生源問題,廣東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才是以人為本,才有生機和活力。

篇(4)

[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人才;本質;發展

 

在進入21世紀的今天,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我們不得不去思考傳統的職業教育體系還能走多遠?是否還能夠滿足時代的需求和未來職業的發展? 

仿佛是在一夜之間,不計其數的“職業院校”在各地紛紛興起。表面上看,這是件好事,是中國職業走向振興的曙光;但是仔細了解就會發現這些大大小小的“職業院校”大都不具備應有的資源條件,大都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缺乏科學論證的教學體系。這樣的教育現狀如何能撐起中國職業的未來? 

面對“職業”概念的不斷延伸與發展,“職業院校”作為現代職業發展的動力源泉,如何應對這一變革呢?教育的目的是為社會輸送有用的人才,而高等教育的目的則更是為社會輸送精英人才。作為高等技能教育基地的“職業院校”,如果無法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并為社會不斷輸送適應時代的技能精英,那么它的前途就不免令人擔憂。因此隨著時代的進步,改變原有的被動教育模式,建立現代創新教育體系是其必然選擇。 

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最大差異就在于傳統教育是以書本為主的應試教育,而現代教育是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現代職業教育同樣強調學生的個性發揮,主張因勢利導,注重理論但又決不閉門造車。 

現代職業教育是包羅廣泛的教育體系,多元化、綜合性是它的特征。隨著現代職業涉及的領域日益廣闊以及高新技術的不斷開發、應用,職業教育必然要建立相適應的體系。以往單一的教育模式已不可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現代職業教育決不等于放棄傳統,放棄已有的好東西。傳統的職業教育也有可取之處,例如,它可以為學生打下扎實的基本功,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階段不至于盲從于流行趨向。因此,用“繼往開來”形容現代職業教育是比較確切的。職業教育關系到未來職業人才的培養,關系到未來中國職業的振興,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立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現代職業的發展建立在對于新技術的不斷探索與對于技能水平的不斷追求的基礎之上。技術的不斷革新不但使職業表現的可能性大大增強,而且還大大降低職業制作的勞動強度。但是僅擁有先進的技術,不太可能制造出優異產品。一件完美的產品是需要工作者擁有足夠的修養。因此,現代職業教育的著眼點應該放在技術教育與素質教育之上。 

 

1 從職業的本質與發展看現代職業教育 

 

研究職業教育首先應當研究“職業”。職業教育的內容核心是“職業”,不了解“職業”又如何能搞好職業教育?因此在探討完一些有關“職業”的問題之后,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什么”和“如何教”的問題。 

現代職業教育應當是以科學方法建立職業教育體系。這里的科學方法是指對于職業本質與發展的正確認識與展望。抓住本質是研究問題的關鍵。用發展的眼光看代問題才能從整體上把握全局。而“體系”的建立則是完成教育目的必要途徑。 

從事職業教育首先要了解“職業”的本質,也就是要明白“職業”究竟是什么?這是一個原則性的問題。職業教育不同于其它內容的教育,它有自身的特點。搞不清“職業”的本質就等于在黑暗中行走而沒有方向。因此,了解職業的本質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研究職業教育的前提與基礎。只有對本質有足夠的了解,才能使職業教育的內容更加清晰、明確。傳統的職業教育一直以來就十分注重對于職業本質的研究。如果說傳統職業教育的特點在于研究職業的“本質”與“形成”。那么對于“現代職業發展”的研究就應當是現代職業教育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同時也應注意現代職業教育來源于傳統職業教育,是對于后者的繼承與發展。因此,現代職業教育同樣需要研究傳統職業教育的優點和經驗。 

如前所述,進入21世紀以來,時代的進步使職業的概念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職業”所涉及的技術領域與應用領域也越加廣闊……于是,對于“現代職業發展”的研究,培養和塑造出適應時代的職業人才自然成為了現代職業教育的方向。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正是基于對職業“本質”與“發展”的系統研究,從而形成了科學的教育體系,既是注重傳統基礎的教育體系,同時也是面對未來的教育體系,是傳統與現代相互結合的產物。同時由于對于現代職業發展與現代教育發展的研究,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將更加系統地體現出現代職業發展的“多元化”與“素質化”。 

 

2 現代職業教育的特點 

篇(5)

黨的十六大以來,特別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頒布以后,我國職業教育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注重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對接,強調體系構建和內涵提升,推動規模與質量協調發展,努力探索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道路。黨的十提出,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這是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國際化深入發展,在社會結構深刻變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人的自我發展要求不斷提高的時代背景下,職業教育發展的內生需求和客觀規律。

現代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征在于現代性和系統性。所謂現代性,一是樹立多樣化人才、終身學習的現代人才理念,樹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人人盡享其才的現代職業理念;二是符合現代產業特點和發展規律,適應區域經濟結構,為現代產業體系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三是建立政府、社會、行業產業和學校責權利統一的現代職業教育運行體制機制,形成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四是合理配置辦學資源,形成科學的資源調節和配置機制,具備滿足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需求的職業教育辦學條件和基礎能力;五是以人民滿意不滿意為標準,廣泛吸納社會各界參與職業教育評價,形成職業教育的現代評價體系。所謂系統性,就是在縱向上,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培養多層次、多類型的技術技能人才,推動職業教育從層次到類型的轉變;在橫向上,以終身教育為理念,實現預備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的銜接貫通,提高服務區域發展戰略的能力;就是要優化職業教育層次結構和區域布局,構建內部銜接、外部對接、多元立交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策略選擇。內容上,一是要加快建設職業教育國家體系。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實現技術技能人才供給的系統化、國家技術技能積累的制度化和人才成長通道的多樣化。二是要加快建設職業教育國家制度。包括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制度,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的發展制度,職業教育學歷、學位與職業資格銜接制度,以工學結合、寓教于做為核心的人才培養制度,以校企合作為基礎的職業教育現代學校制度,以公共財政為主的多元經費保障制度等。三是要加快建設職業教育國家標準。包括職業院校辦學標準、專業設置標準、核心課程標準、教師資格標準、教職工編制標準、實訓基地標準、質量評價標準等。四是要加快建設職業教育運行國家機制。包括組建全國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指導委員會、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舉辦教育與行業產業對話活動,建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行業主導新機制等。路徑上,一是堅持價值引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充分尊重技術技能人才的社會價值觀。二是堅持服務需求,實現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與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的融合發展,促進教育結構與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協調發展。三是堅持制度創新,拓展人才成長空間,加強德育工作和文化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和健全普惠政策體系。四是堅持特色發展,推進符合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體現區域發展與學校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篇(6)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落下帷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當下中國政經語境中的熱詞。但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怎么看”“怎么干”,成為舉國上下都在思考、探索的重點。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任務是從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需求出發,促進職業教育內涵發展,推進職業教育結構調整,實現要素配置的合理化,擴大職業教育的有效供給,滿足經濟轉型發展在規模、結構和質量等方面提出的需求,實現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伴隨我國有關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相關政策及發展規劃的出臺,職業教育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并存。針對當前職業教育存在的各種問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什么?就是到2020年,形成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基本特征體現在六個方面:第一,它是一個教育類型,而不是教育層次;第二,它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不是簡單以升學為目的;第三,它肩負著構建科學合理教育結構的功能,這種教育直接有利于提升人力資本的業務素質;第四,它是不斷契合產業發展和產業升值的教育;第五,它也是因材施教的教育,這種教育讓每個人都能夠通過教育來改變自身的命運;第六,它體現了終身教育理念,搭建了職業可持續發展的“立交橋”。

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構建科學合理的教育結構,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點。

二、調整專業設置,對應產業行業要求

職業院校科學合理設置專業。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圍繞區域優勢主導產業、戰略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比較優勢產業及重要工程,遴選優質專業,對接職業標準和行業崗位工作標準,調整專業布局,實施重點建設。原則上專業大類對應產業,專業類對應行業,專業對應職業崗位群或技術領域,大力推進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在促進高等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上,專業建設有根本性的改善和提高。高職院校要以此為據,盡快調整專業的設置和管理,一方面要以此為依據和契機,優化師資隊伍、實訓設備、課程設置、實踐環節的配置安排;另一方面更要更新教育思想和育人理念,真正做到專業建設的內涵升級和新建專業的有機重構,避免新瓶裝舊酒,或簡單地拼接移植。

三、優化專業結構,適應產業升級與新興職業需求

我國高職教育在快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面對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形勢,有兩個傾向性的問題值得高度關注。一是部分院校熱衷于擴大專業規模,追求專業數量的大而全,導致師資、設備等教育資源不足和人才培養成效低,無特色,甚至與市場需求脫節,出現“結構性浪M”;二是專業設置滯后于經濟發展需求,不能及時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職業的要求,從而出現“結構性缺失”,更無從引領產業發展。

優化專業結構,就是要適應產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根據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整變化,相應地規劃、優化專業布局,優化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促進人才供給鏈與經濟產業鏈的無縫對接。優化專業結構,既要體現緊貼產業轉型升級,契合產業鏈延伸交叉等特征,又充分適應新技術、新業態、新職業的需要,切中時弊,順應新需,切實提高高職教育對產業發展的適應能力。

四、建設現代職業教育課程體系

文化基礎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融合培養教育、通識教育逐漸成為職業教育課程體系中越來越重要的內容結構要素。

專業核心課程教學貼近生產實際和技術進步,對接新標準、新規范、新工藝,貼近崗位實際工作過程,完善、調整課程結構,更新課程內容,深化課程改革,同樣十分重要。

實施有效的實踐性教學,推行專業認識實習、過程跟崗實習、畢業頂崗實習等實習形式,強化以育人為目標、以職業為導向的實習考核評價,加強圍繞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業能力實踐活動的設計和支持,越來越重要。

實踐課程資源建設要立足于實踐案例的“真度”,技術應用的“深度”,創新空間的“廣度”,教學內容的“厚度”,軟硬結合的“密度”,虛擬仿真的“效度”,學習過程的“樂度”,人才培養的“適度”,開發綜合性實踐教學的資源。

五、建立“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體系

職業教育“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決定了職業院校必須打造“雙師”素質教師隊伍,探索“雙師”教師隊伍的有效培養途徑、模式與機制。以專業教學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雙師”能力提高為目標,以校企合作“項目驅動”為培養途徑,實施新教師“三年三階段”、在職教師“五年一輪次”的培養培訓,形成教師職業能力提高的有效機制,實現師資隊伍建設的專業化、系統化和規范化,為職業院校服務區域經濟、專業建設服務產業發展、人才培養適應國際化需求的內涵發展提供支撐,是職業院校核心競爭力建設的重要任務。我們應加強專業骨干教師培訓,重視公共基礎課、實習實訓、職業指導教師和兼職教師培訓;加強兼職教師的職業教育教學規律與教學方法培訓;支持兼職教師或合作企業牽頭教學研究項目、組織實施教學改革;鼓勵職業院校專業骨干教師同時成為企業培訓師,駕馭學校、企業“兩個講臺”。

篇(7)

關于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2010年,中國頒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其中提出到2020年形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此后,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相關問題的探討一直是學界研究的焦點。此次論壇上,學者們以“創新職業教育體系,提升職業教育內涵”為主題,進行了相關研討。

關于職業技術教育體系的內涵,福州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劉松林研究員對現代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及功能做了定位。他認為,現代職業技術教育體系是由國家制定并具有法定效力、反映當下經濟社會發展及人的需求的各級各類職業技術教育及與其他教育之間相互交叉、相互銜接、相互聯系的制度系統。必須具有主動適應并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連續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溝通其他教育體系、整合中西方優秀文化等幾大功能。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西南大學教育學部部長全教授則認為,關于職業教育和職業教育體系的內涵,目前國內還沒有達成統一的認識,雖然《職業教育法》、《教育規劃綱要》對職業教育體系做出了明確界定,但在實際研究中,研究者們對其界定的科學性和時代性提出了質疑。廣大研究者對職業教育體系各執一詞,導致了職業教育體系概念模糊,內涵不清晰,外延不確定,引發了“職業教育體系”和“職業技術教育體系”等諸多爭論,進一步導致了職業教育體系研究的不確定性。他認為,明確定位職業教育體系是職業教育研究的前提,缺乏對體系的定位,將很難形成系統的研究和完整的體系構架,不利于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體系的理論建構和實踐探索。他指出,當前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研究的首要任務是統一思想,職業院校必須聯合行政部門、企業、職教專家等多方力量,共同致力于搭建職業教育公共平臺,就職業教育體系領域有關的基本理念開展廣泛的對話與協商,以達成公共意志,從而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國國情、清晰完整的現代職業教育理論體系,為職業教育體系研究的進一步深化奠定基礎。

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華東師范大學職成教研究所錢景舫教授提出四點:一是職業教育體系內部的問題,即縱向是否完整,上下能否銜接;二是處理好職業教育同其他教育類別的關系;三是處理好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關系,如何溝通和銜接;四是職業教育同經濟社會外部的跨界,主要是適應的問題,如何適應,適應的靈活性怎樣,等等。重慶市教育評估院院長助理兼職成教評估所所長呂紅教授指出,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主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如何為國家產業升級提供人才支撐;二是如何實現教育的科學發展,建立一個合理的教育結構;三是解決人才培養立交橋問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華東師范大學職成教研究所所長石偉平教授指出,考慮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問題的邏輯起點在于思考經濟社會發展是否需要這樣的人才,需要多少。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需要國家建設好立交橋與直通車,為人民接受此種層次職業教育提供選擇。職業教育體系就是要在職業教育內部建立直通車,在與其他教育之間建好立交橋,在勞動制度與教育制度之間跨界,有效實現職前職后一體化。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職教學院孫翠香則提出,要深思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最終動因是什么,如何處理期間政府主導成份太強的問題。同濟大學職業技術教育學院王繼平教授指出,談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和特色發展,最重要的是弄清楚什么是職業教育,尋求體系建設中的根本性問題。

學者們還從不同方面對如何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提出建議。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職教所曹曄教授指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需要從三個維度、五個方面進行構建。三個維度是指職業教育與企業、職業教育與其他教育、職業教育內部三個方面來進行構建。五個方面,除了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體制機制、職業教育與其他教育的溝通與協調機制外,從職業教育內部來看,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類型,在縱向上要不斷向上延伸,開展技術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職業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從橫向來看,每個層次的職業教育要能接受不同人群、為社會需求多樣化提供教育服務。此外,還需要建立起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支撐體系,包括國家制度體系、經費支持體系、師資隊伍、職業資格標準等。江蘇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師陳鵬認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不僅體現在縱向層級的銜接,還包括橫向內容的融合;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發展不僅要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升級等經濟社會要素對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需求,還應滿足人民群眾接受職業教育之個體要素對人的發展性需求;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追尋不僅應體現終身教育的思想,還應體現全面發展的理念。因此,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橫向融合的指向是以滿足人們接受職業教育的需求為出發點,以促進個體的全面發展為最終歸宿。南京師范大學教科院杜連森認為,現代職業教育應當著眼于人才本身的知識與技能發展邏輯,設置不同的學歷層次,構建相互銜接的職業教育體系,為優秀人才的發展保留上升的空間。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沈陽師范大學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所所長徐涵教授圍繞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提出了確立多樣化的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策略、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本科教育試點工作、擴大普通高校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比例和確立第四級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等建議。

關于發展高職本科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但目前的職業教育因其層次問題而廣受詬病,一直被視為“斷頭教育”。發展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一直是廣大職業教育工作者的強烈呼聲。此次論壇上,這個問題再次引發熱烈討論。

對于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必要性,上海電機學院高等技術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文華認為,很多專科層次的高職教育學生都希望通過一定途徑能向更高層次的教育求學,如果基于職業和崗位的職業教育僅到專科層次就不再有上升渠道,那么,高職畢業生只能去基于學科知識體系運行的普通本科院校就學,這既造成了人才培養上的混亂,使高職生難以適應,也是人、財、物的極大浪費。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所所長顧坤華指出,完善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層次”,建立高級技術技能人才和專家級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制度,是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使命和戰略選擇,這預示著在“大高職”的理念下,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醞釀著重大政策調整和制度變革,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準的“職業教育本科”制度呼之欲出。天津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張弛認為,本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是一種培養高層次技術型人才的職業教育,隸屬于高等教育的本科層次,教育內容涵蓋理論知識和相關技術訓練,其組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體的學習類型和教育水平,是定位于本科層次的培養高等技術型人才的技術教育。我國本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注重技師或工程師基本素養的養成教育,發展本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東南大學職業教育研究所姚萌萌指出,在構建與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背景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舉辦成為必然趨勢。至今,我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內涵尚未明確,對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定位問題學術界的意見也未統一,以致當前有些辦本科高職的院校,對什么是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并不清楚,一些院校在開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時把側重點放在本科層次而不是職業教育,即把所辦教育定位于普通高等教育而不是高等職業教育,并且通過授予畢業生以普通高等學校的學士學位,來提高學校的層次。確立我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在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中的應有地位,是我國實現現代化建設目標的客觀需求,既忽視不得,也延誤不得。

對于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顧坤華指出,一是職業教育沒有得到應有重視,職業教育發展難以獲得應有位置和強力扶持,高等職業教育難以實現與普通高等教育“并行”、“并立”、“并重”和“并駕齊驅”。二是體系建設沒有形成統一認識,人們對高等職業教育內涵和外延認識還很不到位,未能從高等職業教育的外部適應性、內部適應性和內在協調性這三個方面來全面、正確、科學地把握高等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造成對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理解的誤區。三是高職教育沒有突破層次限制。限于種種政策的制約,高職本科教育制度的創設仍處于“難產”階段,在高等職業教育“層次”和“類型”的整體拓展和轉型提升上還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迫切需要。四是制度建設沒有實現頂層設計。制度設計的不合理導致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事實上是個“斷頭”教育,成為高等教育的“洼地”和“短板”。由于高等職業教育的“上升”渠道不暢或堵塞,發展動力也就自然不足。

如何推進本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姚萌萌建議,要立足于我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尚處于起步階段的特點,實現辦學主體多元化、辦學形式多樣化、辦學目標清晰化、辦學質量監督嚴格化。顧坤華提出,必須站在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全局的高度,以戰略眼光、先進理念和國際視野,建立國家技術技能積累、傳承機制,進一步健全高等職業教育學制體系和職業教育各層次協調發展保障體系,著力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由“層次”到“類型”的重大戰略轉變,加快提高應用型、技能型、復合型人才培養比例,全面推進高等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小寡妇好紧进去了好大看视频|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乱人伦无无码视频试看|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亚洲|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sv |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 久久黄色网站|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州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伊在 | 大地资源免费更新在线视频下载|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久久久久我|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青草草在线视频永久免费| 伊人情人综合网| 国产丰满麻豆vⅰde0sex|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午夜免费无码福利视频| 夜夜爽夜夜叫夜夜高潮漏水 |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全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乱日韩乱国产| 国产婷婷色综合av蜜臀av|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成人无码区免费a∨直播|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 双腿张开被9个黑人调教影片| 粗一硬一长一进一爽一a级| 西西人体44rt大胆高清张悠雨|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精品蜜芽|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无遮挡啪啪摇乳动态图| 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