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08 14:54: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語文的教學設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設計情境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新標準要求對教學策略進行選擇的規定,體現了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為中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響應,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努力在學生身上培養由學習帶來的快樂,設計符合中學生心理,貼近中學生生活,并且又能和本節要上課的內容密切相關的導入部分。這種導入已不再是由教師闡述的形式,而是一種以“情境”的方式出現的,這種形式的情境,教師一定要積極開發資源,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貼近學生的學習實際,巧妙的設計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揭示課題,引入情境。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如至親。”初中語文課本中的作品,內容豐富,古今中外的名著,應有盡有,很多內容不是初中學生閱歷中能有過的。所以在教學時,怎樣把學生帶進教科書特定的情境中,拉近學生與書本之間的時空距離,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深入的鉆研教材,了解作家作品相關的創作背景,親身感受作品的內容,尋找作品情感的閃光點,了解作者的人生經歷,或截取作品中最感人的地方把學生引入情境中去。
2.繪聲繪色,優化情境。所謂情境教學就是要以情感為依托,用教師的真情去撥動學生心靈的情弦。語文課本里的文章都是具有時代感的佳品,無論寫人記事,還是議論抒情,都是作者情感的結晶。但是,教材畢竟不是電影電視劇,無論作者描述多么精彩,如果教師不適時點撥,學生不展開聯想,也只不過是一些符號而已。所以在教學中,啟發學生的聯想,運用講述的方法,把教材的無聲文字化為教師可感的語言,聲情并茂地講述精彩的情節,讓學生在細膩的情感中感受到藝術的魅力,成為一個有情感的人。
3.設計角色,置身情境。課本中有記敘文、小說、戲劇等,這些文章中有很多描寫對話的部分。為了更好的強化學生的自我意識,要求情境教學中要利用角色效應,教學中設計一些角色請學生充分參與,比如分分角色朗讀課文,或分角色表演課文內容。這樣可以把教材語言通過轉換,最后還落實到教材語言。即“語言情境語言”不斷溝通,這樣能切實訓練了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同時,讓學生在朗讀中加深了情感體驗,提高了對情境本質的認識。
4.設計想象,感受情境。美學大師朱光潛說過,我們鑒賞文藝就是要從中獲得趣味,感受趣味帶來的美的體驗并且為我們人所用。我們在教學時要達到這個目的,就不能夠完全局限于文字表面。必須展開我們的想象力,通過文字這個載體,達到鑒賞這個目的。在情感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努力透過語言文字的表面現象,展開想象的翅膀,揣摩作者的心情,努力做到與作者的心情相契合,這樣我們就容易感受到作品的情境。
二、加強合作交流,探討研習文本
要使交流與探討深入到課堂中去,就要讓學生行動起來,采用多種形式,進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讓學生在交流合作的過程中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其目的就是提高學生動口、動手的能力,積極倡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理念。因此,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以教材為依托,提出設置好的問題,讓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學習,設置問題既要緊扣教材的重點,還要能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交流探究過程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交流可以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小組之間。要不拘形式,能激起學生交流探究的熱情即可。不過必須是誠意的。師生間的交流必須以鼓勵表揚為主,盡最大可能從正面引導,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立足文本,適當的拓展延伸
語文課改就是要改變學科相互分割的狀態,重視與其它學科的聯系,因此語文教師要改變過去的課堂模式,建立開放式的課堂。課堂上激活他們的思維,引向更深更廣的空間,充分挖掘潛能,全面提升人文素養。
1.以本為本,滲透人文精神。我們語文學科是最能體現人文精神的學科,因此教師要著重人文教育的切入點。在教學中要努力地培養學生的情感,端正學生的人生態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否則就和人文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馳。語文教育就是要追求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人文教育的實質就是精神性和智慧性的融合,否則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文教育。要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倡導教學相長的教風。語文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要考慮具體的教育目標,也要考慮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需要,讓語文教學真正成為學生快樂的學習旅程。
初中語文 教學設計 問題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的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因此,課堂教學改革就成了新課程改革是否成功的關鍵環節。這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樹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現代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課堂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與能力,使學生養成創新的意識和實踐的能力,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一、教學設計應由師生雙方共同制定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教學目標
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改變傳統的語文教學片面強調知識和技能目標、忽視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和個性發展的做法;要強調語文教學探究性和實踐性的教學目標,強調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尤其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初中語文教師應針對課程標準所規定的每堂課的教育目標,提倡學生參與學習目標、學習進度和評價目標的制定,盡量鼓勵學生參與單元目標、課時目標的設計。這樣將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明確每節課的學習目標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有利于學生的自我反饋和評價,從而使教學更有針對性、目的性。
二、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充分考慮語文學科的特點,采取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為了能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變革,保證學生自主性、探究性學習的真正落實,新課改首先通過課程結構的調整,為學生活動留有廣闊的時間和空間。同時,新課程標準通過改變學習內容的呈現方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使學生的學習過程真正成為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培養學生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與之相適應的學習方式,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而更有個性。研究表明,人具有與生具來的探究愿望和渴望獲得知識的好奇心、求知欲,具有獲得新體驗的需求和獲得被人認可與欣賞的需要以及承擔責任的心理需求。而這些需求的滿足,必須有一定的教育環境和恰當的方法。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在根本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給學生提供一個開放的、切實可行的能主動探究的學習環境,充分利用語文學科的特點,對學生實行探究性教學。在這里,采取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不僅能使學生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體會到探究學習的過程,培養了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三、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精心的設計
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從學生身邊熟悉的生活現象入手,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并展開探究學習,這不僅使學生獲得有關的語文知識和經驗,而且使學生體驗到探究活動的過程、方法和成功的喜悅,并深刻認識到知識就在身邊,符合理論聯系實際的教育原則。因此,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設計應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使學生真正體會并感受到身邊的語文物質和所發生的語文變化,感受到語文就在我們身邊,從而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例如,在學習氧化還原的有關知識時,可讓學生觀察自己家中使用了哪些金屬用具,觀察使用的鐵鍋在刷完后的第二天會有什么變化。為什么含有油性的用具用清水不好刷,加上清洗劑就很容易刷洗干凈?從而使學生體會并感受到語文無處不在、學語文對日常生活非常有用,原來自己也可以應用語文知識來解釋甚至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成功感、成就感,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信心,因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四、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充分挖掘和利用學習資源,因地制宜地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
由于受經濟發展水平限制,各地、各學校的辦學條件各不相同,不可能每所學校都擁有豐富的書籍、雜志和實驗設備、網絡等教學資源。但是,各個學校都有有助于學生學習和感的人力資源和可供挖掘的社會學習資源。初中語文教師應把適當的時間放在為學生選擇并提供大量的本地經濟實用、切實可行且富有實效的學習資源上,那就能為學生提供一種新的有實效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處于一種可以自己選擇的最能滿足自己學習需要的課程資源。例如,當學習與水有關的知識時,可以到當地環保部門查閱有關水資源和水污染的有關資料和數據,以培養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以及學會與人溝通的能力。同時,初中語文教師在設計有關實驗時,還可以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常見用品和廢棄物品制成簡易的實驗器材,或者替代實驗用的語文藥品。例如,用雞蛋殼代替碳酸鈣、用鮮花或者紫蘿卜一類的蔬菜等制作酸堿指示劑、利用廢棄的飲料瓶或者藥瓶用做反應器具等。這樣既可以解決實驗器材、藥品的短缺問題,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節約意識、環保觀念,一舉多得。
五、初中語文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應堅持的幾個原則1.堅持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多元化
課堂教學目標的多元化,是判斷一節課好壞的主要標準之一。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方案時應充分考慮多種教學目標的落實,讓新課改素質教育觀念在課堂教學中有所轉變,從而使課堂教學效果更加有效。
1.堅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觀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要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過程,以保證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時間及學習任務的落實,從而把教師教的過程和學生學的過程統一起來。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設計課題教學時應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在主動體驗、主動感知和主動探究實驗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培養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初中語文教師應及時轉變教育教學觀念,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以促使學生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的真正落實。
2.堅持教學資源的多元化
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有效的教學資源、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努力完成課程標準所規定的學習內容。尤其應重視語文實驗并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等輔助教學手段,以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繼續開展。
參考文獻:
[1]鄧濤.新課程與教師素質發展[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一、語文教學設計要廣泛搜集網絡精華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鼠標輕輕一點各種信息噴薄而出,個人教學網站積聚了諸多的教學資源,特別是在教學設計和教學經驗方面非常豐富。互聯網時代的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掘互聯網的優勢,讓“互聯網”成為教學設計的有力幫手。筆者在教學設計中,注重從網絡中搜集相關的資料,特別是如何有效設計教學方案,以及科學組織語文課堂教學等方面的內容,從他人介紹的經驗中汲取有價值的信息,尋找能夠與自身教學相結合的內容,從而進一步豐富自身的教學設計。各地教育主管部門的網站,一些重點學校、知名學校的網站以及優秀教師的博客,都是可以汲取教學經驗的平臺。每一次的瀏覽都要有所收獲,建立專門文件夾將其中的精華積累下來,久而久之,就能夠積淀大量的教學設計經驗,自己進行教學設計時隨手拈來,絲毫不費工夫。
二、語文教學設計要充分汲取專刊精髓
只有博采眾長才能提高自身語文教學設計水平,初中語文教師要養成看書讀報的良好習慣,主動訂閱各種教學研究刊物和重點針對本學科教學研究的專業雜志。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廣泛研究專業性較強的語文教學刊物,既要研究語文教學改革的動態,也要研究一線優秀教師撰寫的教學論文,以及其中的教學實錄,增強對教育改革方向的掌握能力,善于從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中提煉出有助于教學設計的精髓。筆者堅持定期閱讀教學刊物,對其中的精彩內容進行摘錄,進一步的學習消化和吸收,學以致用提高教學設計水平,特別是在如何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如何營造教學氛圍、如何科學高效運用多媒體手段等方面進行吸收借鑒,改變以往教學設計中的不合理環節,顯著提高了教學設計的科學程度,為高效教學奠定了基礎。
三、語文教學設計要體現集體備課成果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發揮集體的力量才會有更多創新,教學研究工作更是如此。各學校都將集體備課當成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載體,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融入到集體備課活動之中,事前做好精心準備,針對研究的課題進行深入分析,表達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同時要認真聆聽他人的表達內容,特別是對于一些很有新意并具有一定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意見,要進行認真的消化吸收。每一次的集體備課之后,語文教師要認真消化吸收集體備課的成果,將集體研究的一些內容有機穿插到自身的教學設計之中。集體備課會針對某一方面的細節以及難點進行深入分析,集中全體語文教師的智慧和力量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集體備課的成果是豐碩的,值得每一位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充分借鑒。
四、語文教學設計要重視聽課評課意見
開展語文課教學設計,應當是一個前后連貫、環環緊扣的過程,自身教學設計的科學性程度如何,需要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檢驗。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為了更好地檢驗自身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經常邀請任教同一學科的教師聽課,并在教學結束之后交流反饋意見,對這一節課教學設計的科學性程度進行評價,著重從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科學性、師生互動的有效性、教學任務落實的實效性等方面,進行深入細致的評價和分析。執教者應當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針對評課提出的改進方向和優化內容,進行有效的整改,在下一節課及下一階段的語文教學設計中拾遺補缺。初中語文教師要保持謙虛的心態,主動積極聽取他人的意見,并在教學設計中進行改進,才能夠推動語文教學設計不斷提升。
五、語文教學設計要善于總結積累提煉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設計;教學反思;課堂教學
引言:
語文,不僅僅可以讓人學識豐富,而且可以改變人的精神,滌蕩人的靈魂,塑造人的修養,所以語文給人精神上的震撼是其他科目所無法比擬的。語文帶給我們的東西,是一生都受用不盡的,尤其是那些對于生命的感悟,對于生活的思索.正因為此,語文成了各個階段學生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科目,尤其是初中學生,正處在人生觀與價值觀迅速形成的時期,求知欲強,對外界的環境也非常渴望,而語文中很多寓意深刻的篇章都可以對學生的求知欲起到很人的滿足,而且語文有的情感教育對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德、智、體、美、勞全而發展也有重要的啟示作用。多方而的原因使得現階段初中語文課堂效率非常低,很多學生都是被迫走進課堂,整個課堂毫無生機可言,因此,創新初中語文的教學設計思路迫在眉睫。
一、創新課堂組織與設計方式,提倡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課堂是最主要的教學場所,是目前階段教與學最為集中呈現的地方,因此課堂組織方式直接影響著教學效率的提高。傳統的教學,都是一支粉筆、一張嘴巴、一塊黑板,而且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只能是處于被支配和被管理的地位。
一般來講,學生是不能隨意發表自己的看法,要完全服從教師。而伴隨著教育環境的不斷改變,學生的思路也在改變,他們渴望自主,以及豐富多樣的課堂組織形式。其實,課堂組織形式怎樣才算有效?沒有一個固定答案,是不是只有課堂安安靜靜,學生規規矩矩地聽課才算有效?未必、實踐告訴我們。只要是可以有效地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迅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課堂組織形式,就是有效的。
例如:把班內的學生按照智力程度、學習愛好、性格差異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也可以按照興趣把學生分成若干個興趣小組,如寫作興趣小組、語法興趣小組、占文興趣小組、詩歌興趣小組等。讓同學們定期自己組織課堂,每小組組織一次,這樣每個同學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而且初中學生又處于一個非常渴望被關注的年齡段,因此,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潛力一下子都會被發掘出來,課堂效率也會隨之提高。
二、創新教案設計方式與思路,推動學生參與教案設計
教案設計是教學開展的基礎,主要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優化地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不管什么類型的教案,針對的無一例外的都是學生,因此要得到學生的認可,讓學生既學到知識,又很樂意學習,這是教案設計的難點所在。以往我們的教案都是按照人綱設計的,基木上是固定的模式,而且是自己設計,有的教師還不愿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教案。
其實,教案設計的初衷就是為了讓教和學的過程更加有效地進行。因此,我們可以嘗試讓學生參與教案的設計,讓學生提出他們公認的最喜歡的案例,或者最喜歡的學習方式,然后整理和加精。這就好比教師提供毛坯房,學生們選擇房子里而貼什么顏色的壁紙,當然什么顏色的壁紙都不影響居住功能,但是而對人家都喜歡的顏色必然會心情愉悅。因為與學生年齡差距比較人,教師難以了解學生們真正的心理,所以由學生民主推薦一些素材,對于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是習非常有效的。
三、教師要反思教學目標制定得是否恰當
教學目標是整個教學活動的引領與方向,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對目標進行深入研究分析,一方面要潛心研究教材和學生的身心特點,使教學目標的制定符合實際狀況,尤其要針對學生語文學習基礎和理解分析能力方面的差異,體現分層目標原則,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相對應的教學目標,以這樣的方式提高教學目標的適應性。
另一方面要反思教學目標是否具有立體性,有沒有體現能力、知識、與情感三位一體的目標。教師對教學目標進行適應性與全面性的反思, 有助于教師在卜一步的教學中確定更科學、有針對性的教學思路。
四、教師要反思教學評價內容是否全面
整個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學評價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一般都是以測試的方式進行。大部分的教師都是采用試卷分數這一單一的標準,然后對學生學習活動進行評價,這樣的方式是不全面的。語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認真反思教學評價的內容是否存在單一性的問題,不僅要從卷面分數這一量化標準對學生語文學習狀況進行評價,更要對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情感等進行綜合分析,在語文能力方面,側重朗讀能力、普通話發音、漢字書寫等語文基木功,對這些基木功進行評價時可以采取等級制的方式。
另外,教師在教學評價中還要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情感狀態,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如何、投入程度如何,這些都是語文教師在教學評價中要兼顧的內容。通過全方位、科學的評價,教師才能在教學活動結束后認真總結,進一步優化評價模式。
五、教師要反思教學過程組織得是否科學
整個初中語文教學上的過程是核心環節,教師在教學活動結束后,回過頭分析整個教學過程,是否還要堅持教師灌輸的單向模式,是否在教W活動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在教學形式、教學內容上更多地引導學生自主開展學習研究。
另外,教師還要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是否存在形而上學的教改傾向,如合作學習小組作用發揮不夠深入、存在形式主義、思考提綱設計不夠科學合理、難度過低等,要對整個教學過程有無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教學手段運用得是否恰當、有效等方面展開分析,以便尋找到教學組織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在下一步的教學設計中講行彌補和優化。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創新能力;教學設計
初中語文學科不僅具有工具性,還具有人文性,傳統語文教學往往忽視了語文的人文特點,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一、擴展教學內容
語文是一門開放性學科,如果想要提高語文素養,僅僅依靠教材上有限的教學內容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擴展。新編教材認識到了這一點,在教材設計時增加了課外閱讀材料和自讀課文,語文教師往往容易忽視這些材料的作用。教師應該認識到這些閱讀材料是對課堂教學的延伸,這些材料都是優秀的文章,對學生思維的發展與知識面的豐富都有幫助,因此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在豐富學生知識儲備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比較閱讀的能力。
二、教學設計要有個性
教學設計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應該結合課文內容與特點,有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活動,突出語文的個性。語文教師應該揚長避短,在教學設計中張揚個性,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教學能力,創造出個性化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耳目一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那么在課堂上思維就活躍了,有利于創新思維的發展,奠定了創新能力培養的基礎。
三、引導學生大膽質疑
新課程下的課堂應該是民主、開放的課堂,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要從過去的“灌輸”轉變成現在的“對話”。整個過程中,教師都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由于每一個人所生活的環境、人生閱歷等都不會相同,所以,學生的語文體驗也是相差甚遠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對課文的內容、語言、寓意、寫作方法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心得,我相信每一堂課你都會發現學生思維的火花在不斷地閃爍,從中我們也會感受到教學的愉悅。
總結:初中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新課程標準在重視語文工具性的基礎上,同時重視發揮語文的人文性特點,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語文教師轉變教育觀念,認識到創新能力的重要性,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人文性。
參考文獻:
一、課前精心設計板書
在多媒體技術被普遍應用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當下,為了使板書的作用和多媒體教學優勢同時發揮,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階段就好充分準備,以確保板書和多媒體的恰當應用,以期達到最好的教學成效。在完成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做好以下幾點:
1.重視板書作用。針對一些習慣將多媒體教學作為唯一教學手段的教師,應重新審視板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并通過不斷學習學會正確運用板書。
2.保持授課思路清晰。在備課中,初中語文教師應有清晰的授課思路,并依據本節課的詳細內容,設計好板書的展現形式,優先選擇可清晰展現教學重點內容的形式,以期提升教學效果。
3.有針對性地設計板書。教師在備課時應全面分析本班學生的個性特點及共性,并設計出與其學習特點相符的板書形式,使每一處板書都具有鮮明的針對性。
4.做足準備工作。在備課階段,初中語文教師還應依據板書需要,多方面搜集資料做足充分準備,盡量使設計出的板書形式生動、內容豐富,重點鮮明。比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我在課堂上是這樣設計的這樣的(如下圖)。簡簡單單的幾個詞語,就將課文的主線清晰地羅列了出來,更易于讓學生對文章線索和內容有所把握。
二、恰當處理多媒體和板書的關系
多媒體具有內容豐富、直觀形象等優點,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也頗受師生們的喜愛,特別是年輕教師,有些已經將多媒體作為了課堂教學的唯一手段,忽略了板書的積極作用。初中語文教學,不僅以知識教授為重點,更應注重對學生語言能力和情感價值觀的培養。這就使得整個教學過程都有師生間頻繁的交流互動,而多媒體無法取代他們情感上的溝通交流。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對多媒體的不足之處應有充分全面的了解,并恰當安排好教學活動中多媒體和板書的關系,需要用多媒體展示的環節就選用多媒體來展現,需要板書發揮作用的環節應該設計合理的板書,不可一味夸大多媒體的作用而忽視了板書的積極作用。因此,只有將兩者合理結合運用,才能切實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比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中的《愛蓮說》一文,文中有很多重要的虛詞和實詞,都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能熟練掌握這些詞并可遷移運用。由于文言文枯燥的特點,想要激發學生對這些詞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手段將文中的虛詞和重點實詞醒目標出,并借助恰當的板書形式展示課文的知識結構,提示學生重點掌握的知識。因此,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借助多媒體與板書的合理結合,切實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三、注意板書運用的靈活性
自修反思課題實驗使全組教師能積極自主學習、自覺更新教學理念。教師教學中的“對話者”、“組織者”、“促進者”的角色意識強化了,語文教師教學方式發生了深刻變革。課題實驗極大地促進了我校語文教師教學理論水平、業務素質、教研教改能力的提高,促使我校年輕語文教師迅速成長起來,成為我校語文教學一支鮮活的隊伍。
新教材的實施與課題研究的巧妙結合,使我校語文教學呈現出勃勃生機,人才倍出。縣課改專家組成員、校教務主任王功政先后為全縣語文教師上了《老王》、《荷葉-母親》等示范課,多次參加課改協作區會議及全縣優質課、說課并進行評課, 被評為縣“自修-反思課題實驗先進個人、初中語文課題研究優秀實驗教師。論文《教學設計-反思》獲全國“四項全能”競賽一等獎,《對誤讀〈背影〉的思考》、《本色語文課堂的細節藝術》分別雜在《語文教學與研究》XX年年第1期和2010年第3期發表,《新課程背景下說課說什么》獲全國說課論文二等獎,《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實踐探微》獲市論文評比一等獎,《〈老王〉教學設計》、《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實踐研究》獲縣三優論文評比一等獎,《愛,創造美好的境界》獲市論文評比三等獎。縣課改專家組成員王翠芳老師獲眾多殊榮:XX年3月,被茅坪鎮評為第一屆初中語文骨干教師; XX年5月,被秭歸縣文聯授予優秀作文指導教師;XX年2月,被九里中學評為優秀語文教研組長;XX年1月,被宜昌室教研中心評為中學語文優秀教師; XX年年2月,被茅坪中學評為優秀班主任;XX年1月,被縣教育局聘為縣語文課改專家組成員;被信息中心評為初中語文課題研究優秀實驗教師。其教研教改碩果累累:XX年12月,《孤獨之旅》獲市說課三等獎;XX年3月,《綜合性學習中的主體張揚》市雙優評比一等獎;XX年9月,《農村中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實踐》獲市初中校本教研論文評比一等獎;XX年12月,《語文教學中創新教育的幾點做法》獲四優論文評比一等獎;XX年4月,《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幾點體會》發表于《宜昌教研》;XX年1月,《走進屈原——綜合性學習案例》發表于《語文教學與研究》;XX年年4月,《孤獨之旅》說課發表于《語文教學與研究》。語文教研組長鄭家芹老師撰寫的《教師成長與發展報告冊》被評為優秀報告冊,XX年參加縣“走進新課程”語文優質課競賽《綠色蟈蟈》獲得二等獎, XX年10月輔導的學生作文在省知識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第三屆“童之趣”杯大賽征文活動中獲二等獎;XX年 年8月撰寫的《〈羅布泊,消逝的仙湖〉說課稿》獲全國說課一等獎;XX年 年11月《〈羅布泊,消逝的仙湖〉在國家級刊物《文學教育》發表;XX年年9月在全市第七屆中小學師生電腦作品大賽課例《羅布泊,消逝的仙湖》被評為二等獎,并被推薦到省電教館參加決賽獲一等獎;2010年1月撰寫的《積累成語,讀寫添翼》在湖北教育第一期發表;2010年8月撰寫的《按〈課標〉要求指導學生作文,培養能力》獲市級論文二等獎;XX-2010年擔任語文教研組長三年被學校評為優秀語文教研組長。在我校語文課題組承擔的教育部中南高師師資培訓中心“新課程培訓專項”研究《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研究》課題中及宜昌市教育科學規劃辦“語文交際場教學理論研究與實驗”課題實驗研究中,承擔了課題的資料整理、結題報告的撰寫、總結驗收等主要工作,都順利通過了驗收結題,被縣教科研信息中心評為初中語文課題研究優秀實驗教師。陳英老師參加縣優質課競賽《俗世奇人》獲二等獎;撰寫的《教師成長與發展報告冊》被評為優秀報告冊;參加縣優質課競賽《俗世奇人》獲二等獎;在送教下鄉活動中《我的叔叔于勒》被評為示范課;《〈桃花源記〉教學設計》獲縣三優論文評比三等獎;《〈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獲縣三優論文評比二等獎、校一等獎。向春江老師XX年年9月在全市第七屆中小學師生電腦作品大賽課例《春酒》被評為二等獎,獲省一等獎;參加全縣說課競賽《紫藤羅瀑布》獲縣優勝獎;《〈楊修之死〉教學設計》獲縣三優論文評比二等獎、校一等獎。趙應菊老師參加全縣說課競賽《羅布泊,消逝的仙湖》獲縣一等獎;XX年 年8月撰寫的《〈羅布泊,消逝的仙湖〉說課稿》獲全國說課一等獎;《〈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在縣教學研究發表;論文《課堂提問也是藝術》〉獲縣三優論文評比二等獎。宋華蘭老師參加縣優質課競賽《吆喝》獲一等獎;說課稿《讓世界充滿愛》獲全國說課二等獎;《〈孤獨之旅〉課堂實錄》、《實踐語文個性化閱讀淺探》在縣教學研究發表。王誠老師參加縣優質課競賽《斑羚飛渡》獲三等獎;論文《念不完的無字天書》獲市論文評比一等獎;論文《記敘文教學改進之我見》、《語文綜合性學習淺談》、《教育誠可貴,愛情價更高》分別獲縣論文評比二等、三等獎。梅云銅老師在語文中考復習備考會上的《雨說》被認定為縣級示范課;論文《一張憑證的啟示》、《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之我見》都在《新教育參考》發表;論文《一張欠條的魅力》獲市論文評比一等獎;論文〈《雨說》教學設計〉獲縣論文評比二等獎;中考語文模擬試題獲縣評比三等獎。另我校多位語文老師寫了多篇教學案例、論文在縣教育網上發表。
實驗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自身的語文素養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2、同伴互助活動開展不多,通過與其他教師研討交流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的“對話反思法”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3、專家引領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