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9 17:31: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志愿者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好學校必須有好校長
校長在學校處于受關注的核心,在取得人氣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位平易近人、大公無私的校長,容易得到教師的擁護。不然,校長充其量是學校的校長,不是教師的校長。如何成為一個好校長,我個人認為校長首先要有副校長3-5年的管理經驗。其次要善用人才、富有人情味,親和開明、到教師中去、到學生中去、到課堂中了解情況。同時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校長的行為、工作方式要有一貫性。品行端正的校長在學校里常常是一呼百應、很容易受到教師的爰戴和擁護。另一方面要“言行一致”這樣才能獲得教師員工的信任。領導的品質決定學校的品質,校長為人正直、率先垂范,才能領導好自己的團隊。
(二)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管理機制。規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校長要求教師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校長也不應該有特權,應該把權力裝進制度的籠子里來管理學校。學校要完善《學校發展方略》、《學校辦學章程》《學校管理方略》,要讓制度成為師生教育教學行為的底線。
(三)管好自己的領導團隊。一所學校的成敗,取決于管理者的管理模式,管理學校不能靠校長的單打獨斗,而是強調管理團隊在工作中的配合與協作,依靠的是相互信任,強調的是團隊精神。
(四)深入教學第一線,校長聽課比上課重要。校長應深入教室、課堂,深入師生中,還應與任課教師們進行座談,這有利于了解教學第一線情況,獲得教師們對學校作風建設的意見和建議,有利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五)校長要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現代型的校長應該具有創新精神,有科學的判斷力和決斷力,有自己獨特的思路和獨到的見地。
(六)階段性自我反思與總結。校長要經常反思自己工作的得失,比如在過去的半學期中,取得了那些成績,還有哪些不足。并寫出文字材料與領導層共勉,以便下一步工作的改進,只有在反思中,才會不斷豐富教育的正能量。
二、好學校必須有好的教師團隊
好學校一定有好的教師團隊。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學校有了優秀的教師團隊,不僅僅使學校升學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贏得家長、學生的認可。培養優秀教師團隊是校長的職責。如何培養優秀的教師團隊呢?
(一)優秀教師的標準。爰崗--教師認真工作就是敬業。專業--有了專業精神、專業技術、教學經驗就是專業。學業--知識不斷更新的時代,教師要不斷學習新東西,才能夠掌握和傳授新知識。
(二)學校對新教師的要求。新教師首先要通過培訓熟悉學校的制度建設,學校對新教師工作的要求。其次了解勝任工作內容:備課、上課、作業設計、試題編制及學校其它工作內容。現代課堂教學中,每個教師還必須會運用媒介技術能力。
(三)通過各種培訓促使新教師快速成長。教師發展要經過新任教師、勝任教師、骨干教師、校內名師四個過程。學校應在教研組長帶領下對新教師“結對幫扶”制定新老教師之間的幫扶制度,明確幫扶的內容、形式、時間和預期效果。
(四)好教師必須有好的師德師風。先學做人,再為人師。無論哪一門學科,教師僅有這種學科專業身份是不夠的,還要擁有道德教師的身份,教師的質量決定學校的質量,學校必須樹立“教以師為先,師以德為重”的職業觀。
三、學生快樂,教師如何作為?
每個學生的家庭教育、個性、理想都不一樣,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特點,觀察研究每一個學生,培養優生,更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差生。
(一)學校學生的數量不宜過多,2000人為宜。成班級率不能太大,45-50人為宜。因為只有如此,教師才能夠充分關注每一個學生,當學生過多時,教師無法顧及。
(二)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爰好。學生在學校聽課、做作業、考試,差生經常受到教師的懲罰,長此以往,學生跟不上學習的步伐,學校成了學生最想逃離的地方。學校應該積極采取措施,對于那些厭學的學生,學校可以開設一些校本課程,比如:社會實踐活動、書法藝術課等。
(三)上好班會課,通過班級授課、講座、觀看視頻資料,把生命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禮儀教育、校本課程、學校管理制度等傳授給學生,做到計劃、有行動、有總結、有反思。讓每個學生成才成人,即使不能成才但一定要成人。
(四)讓學生參與學校管理,規范每一個學生的行為。比如:設立學生文明示范崗、學生青少年志愿者。讓學生影響學生的行為規范。同時通過校園網和學生信箱讓學生收集學校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五)家長學校。家庭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密切配合共同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是教育改革的一個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好學校的校園文化
學校環境文化可以充分發揮校園環境的教育功能。讓學校的教室文化、辦公室文化、實驗室文化、圖書館文化、運動場文化、建筑文化等活躍起來。校園關注每一個腳落,教學關注每一個環節,讓教師、學生規范自己的行為,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一)校園環境要美。栽好樹、種好草。讓校園里四季花開、果實飄香、綠樹成蔭,創意連連。
(二)讓每一面墻都會說話。充分利用教室、走廊、樓梯、辦公室等創建校園文化。
(三)開展校史教育。讓學校的檔案館(室)、校友回校照片展、校慶紀念日、學校網站等,培養教師、學生“以校為榮”的學校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