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時間:2024-02-17 11:26: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現狀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 四川藏區文化產業發展的思路和建議 四川藏區旅游產業發展研究 四川特色文化產業發展路徑初探 四川發展文化產業大有作為 手機動漫是四川文化產業發展的新途徑 基于科技創新驅動的四川文化產業發展戰略思考 “四川文化產業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基于突變級數的四川省革命老區文化產業發展的靜態評價 B2C電子商務模式下四川文化產業發展現狀研究 四川旅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 論四川藏區幼兒民族文化教育的困境 四川文化產業的SWOT分析與戰略選擇 強化四川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產業升級的途徑 文化產業視野下的四川古建筑現狀初探 四川省甘孜藏區經濟發展現狀及決策 四川甘孜藏區基礎設施現狀及發展方向 四川藏區社會經濟發展問題及對策 四川藏區經濟發展與消費水平透析 四川藏區扶貧項目對農村社區發展的影響研究 四川藏區稻城縣水利建設現狀與發展思考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四川新聞網,2012-8-1
{3}實施“155”發展戰略加快建設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EB/OL],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2014-06-17.
{4}{8}戴維?思羅斯比(David Throsby)著.王志標 張崢嶸譯.王志標校.經濟學與文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5}{6}大衛?赫斯蒙德本(David Hesmondhalgh)著.張菲娜譯.文化產業[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7}米爾恰?伊利亞德.晏可佳,姚蓓琴譯.神圣的存在:比較宗教的范型[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9}鄭長德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報告(2013)[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3.
(作者單位:西南民族大學 四川成都 610041)
>> 湖北省中醫藥文化對外傳播現狀及路徑創新研究 湖北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及對策 湖北省中小企業物流現狀及發展對策 湖北省中小企業質量現狀及提升對策研究 我國中醫藥產業技術性貿易壁壘現狀及對策分析 湖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現狀及對策分析 湖北省對外貿易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 推動甘肅省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策略研究 北京市中醫藥養老服務的發展現狀及政策建議 湖北省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現狀及對策分析 湖北省服務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 湖北省獨立院校學生社團發展現狀及對策探析 中醫藥院校學生就業現狀及對策探討 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及對策 蘄春縣李時珍中醫藥文化 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福建省發展中醫藥文化產業現狀及對策研究 中醫藥成人高等教育教學現狀及對策分析 湖北省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現狀、問題與發展對策 廣州中醫藥大學信息技術與中醫藥類專業基礎課整合現狀及對策 湖南省中醫醫療服務價格現狀及對策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 李振吉:中醫藥國際貿易實務[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3] 美國佛州中醫學院關于中醫的介紹[EB/OL]..
[4] 中醫師國際交流合作[EB/OL].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
【關鍵詞】 農村;文化
一、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絕大多數農民解決了溫飽問題,還有相當一大部分已經邁上小康之路。許多地方的農民群眾已經不滿足于吃飽穿暖,他們想享受與城里人一樣的精神文化生活,但由于主客觀條件的制約,農村的文化建設從總體來說還比較薄弱,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還難以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突出表現在:
第一,農民的文化生活枯燥、單調,文化消費偏低。農民勞作之余,除看電視外最主要的消遣活動是串門、聚眾喝酒、打麻將等活動。農閑時節,賭博現象比比皆是。多數農民沒有文化消費概念。
第二,農村文化隊伍力量薄弱。農村專業文化干部人員少、待遇低、水平不高。盡管鄉有文化站,但專職干部不專用,經常被抽調去做其他應急的工作。而村里的文化室多是為創建而設,一室多功能,隨上級部門的檢查而改變。這嚴重制約了農村文化工作的正常開展。
第三,目前的鄉鎮文化活動缺乏吸引力。很多地方把新農村的精神文化建設簡單的看成給農村多送幾場慰問演出,給農民多放幾次電影等等,卻沒有考慮送出去的文藝給農民到底能帶來多大的效應,能多大程度促進當地的精神文化建設?這樣的送文藝能解決農民一時的胃口,卻不能解決農民一世的胃口。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農村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的順利發展。
第四,近年來,青壯年大都外出務工,農村只留下老少兩頭,發展動力不足。農村的老年人雖對當地人文歷史熟悉但難以有精力將其發揚,不可能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主力軍,兒童更不可能,而能夠承上啟下的青壯年大量外出務工不僅不能使當地優秀文化發揚光大反而會導致農村優秀文化難以傳承從而消亡,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二、發展農村文化產業的措施
對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本文作者針對所在地區部分農村的深入調研分析,提出如下發展對策:
第一,政府要為發展農村文化產業提供政策保證。完善的政策法規體系,是農村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政府的政策法規體現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導向,創造農村文化產業的優良環境,是政府履行對文化產業公共管理職能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手段。文化產業是通過市場化進行運作的,政府的政策法規為農村文化產業提供公平規范競爭發展的市場環境。
第二,政府要為發展農村文化產業提供人才支撐。文化產業有人將之譽“創意產業”,人才的作用就顯得更為重要。為此,政府必須有所作為,千方百計為農村的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這是政府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建議建立鄉鎮農村文化骨干人員的人才庫,形成縣、鄉、村三級的文化骨干網絡,并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影響力,為豐富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做出貢獻。同時逐步在基層文化單位實行人員從業資格制度,建立完善在職人員崗位培訓機制,努力提高他們的思想水平和業務素質。
第三,政府要為發展農村文化產業提供投融資支持。發展農村文化產業走市場化的道路,努力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要改變農村文化產業的投入方式,由政府計劃撥款為產業需求型貸款投資。在使用財政加大對公益性文化事業投入的同時,政府也應向農村文化產業投資,并實現國有資本的擴張增值。同時政府還可以運用政策杠桿為農村文化產業間接融資,開辟農村文化產業的資金市場。
第四,改革和調整鄉鎮文化管理體制,擴大鄉鎮文化機構職能。現階段,農民的文化需求主要是“求富、求知、求樂”。因此,必須尊重和適應農民文化需求的新變化,進一步革除制約文化發展的體制,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健全文化市場體系,滿足農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文化需求。首先要轉變文化工作僅僅依靠文化宣傳部門來辦的觀念,積極引導科技、教育、衛生、廣播、政法等部門廣泛參與基層文化建設活動。其次,要改變文化活動單純搞娛樂的做法,將知識性、教育性有機地融為一體。通過舉辦科技講座、科普展覽、田頭懇談、道德論壇、法制講座、實用技術培訓等多種新穎有效的形式,改單向灌輸為互動參與,牢牢吸引農民,以此提高農民文化素質。
關鍵詞:環渤海;區域經濟;文化創意產業
中圖分類號:G1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3-0-02
英國于1997年率先提出了“創意產業”的概念。由于文化創意產業具有技術密集、產品附加值高、環境污染少、資源能源消耗低等特點,因而受到世界各國廣泛關注。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英國、日本、法國等國家,采取了多種措施,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據統計,全世界創意產業每天創造的產值高達220億美元,并以年均5%左右的速度遞增。在許多發達國家,文化創意產業在規模上已經超過了傳統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近年來,我國創意產業也有很大發展。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迅速,逐漸成為新的支柱行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2009年北京、上海、廣東、云南、湖南、深圳等省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過5%,成為當地經濟支柱產業。環渤海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區域,也是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迅速的地區。由于創意文化產業對環渤海區域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環渤海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問題。
一、環渤海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
1.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情況
進入21世紀,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很快,到2009年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增加值1489.9億元,占當年全市GDP比重12.3%。在產業發展方面,已經形成了軟件、網絡及計算機服務,新聞出版,設計服務和廣播、電視、電影等四大優勢行業。目前,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首都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與國內其他地區相比具有明顯優勢。
2.天津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情況
天津市從2007年起開始將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個獨立的產業門類規劃和發展。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天津市創意產業已進入全速發展時期,不但文化創意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而且逐漸形成了特色產業和具有競爭優勢的行業。目前,天津市創意產業中設計服務和咨詢策劃業較為發達,這兩個行業無論從資產總額還是從業人數、營業收入等經濟指標來看,在創意產業中都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3.河北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情況
在“十一五”期間,河北省文化產業年均增速達31.7%,超過鋼鐵、石化等傳統產業的年增長率,成為河北省增長速度最快的產業。河北省文化產業主要集中在文化用品生產、出版發行、文化休閑娛樂等行業。此外,河北省還加大了網絡文化服務、動漫游戲業等新興創意文化產業的發展力度,成為創意產業新增長點。
4.山東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情況
近年來,山東省文化創意產業獲得了較快增長。2006年,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604.4億元,上年增長13.3%,占當年GDP比重的2.74%。2010年,文化產業增加值超過1000億元,占當年山東省GDP的比重超過3%。此外,文化創意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其中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印刷發行、文化旅游等重點行業實現了突破性發展,成為文化產業的重要支柱。
5.遼寧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情況
近年來,遼寧省不斷加大文化創意產業的投資力度。僅在2011年,遼寧省新開工建設的文化項目47個,投資金額422億元;增容擴建項目17個,投資金額15億元。從產業規模來看,2011年底,遼寧省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了200億元,比2010年增長33%,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與發展潛力。此外,在產業發展方面,逐漸形成了以出版印刷、影視音像、演出娛樂、文化旅游、動漫游戲等為代表的優勢產業。
二、環渤海區域文化創意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環渤海區域文化創意產業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也確立了其在環渤海區域經濟中的重要地位。但受體制、環境、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在其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1.文化體制改革滯后,部分行業市場化程度不高
在文化創意產業中幾個重要的傳統文化領域,如新聞出版、文化藝術、廣播影視等領域,國有資本仍是市場主體,非公有制資本發展相對薄弱,目前仍存在較大的市場化不足問題。這就影響和制約了民營企業和外資在這幾個行業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資源配置的效率和產業發展的活力。以北京市為例,根據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文化藝術行業中規模以上國有單位(包括登記注冊類型中的國有、國有聯營、國有獨資公司)收入比重為90.8%;新聞出版業國有單位收入比重為77.9%;廣播、電視、電影行業的國有單位收入比重為82.2%。
2.在環渤海區域的城郊、農村地區,創意產業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
與北京市、天津市、沈陽市、大連市、濟南市、青島市等中心城市創意產業蓬勃發展的局面相比較,在環渤海區域的城郊與農村地區,創意產業發展仍比較弱。仍沒有形成明確的產業發展方向,產業分布零散,沒有形成產業集群。
創意產業在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較大,這會影響到環渤海區域創意產業未來的發展潛力。創意產業不僅僅是城市的產業,更是解決中國“三農”問題的一個重要產業,應當予以充分的重視。
3.創意產業的投融資體系建設問題
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要獲得發展,離不開資金支持。但許多中小文化創意企業基礎薄弱,融資困難,創意思想難以有效轉化,非常需要政府的資金和項目支持。資金問題已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瓶頸。
當前,中小企業融資難集中表現在:第一,對以知識產權為主要資產構成而較少固定資產的文化創意企業來說,缺乏實物資產進行貸款抵押,難以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第二,在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體制方面,還存在投資主體單一,融資渠道不暢通,中小型文化創意企業融資困難。
三、進一步促進環渤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隨著經濟的發展,產業會不斷由低端產業向高端產業發展,由低附加值產業向高附加值產業發展。環渤海區域豐富的文化資源,雄厚的經濟實力,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為進一步促進環渤海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1.進一步提升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的投資環境
第一,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務平臺。目前,文化創意企業絕大多數是中小企業,普遍缺乏資金、信息、管理經驗和業務渠道,獨立生存能力不強,加上文化創意產業具有較高的市場風險性,政府還應當加強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產業發展咨詢建議、知識產權保護、技術交流培訓等全方位服務,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推進環渤海區域文化創意產業快速發展。
第二,加強創意產業基地孵化器建設。目前文化創意產業的扶持政策,大都對企業的注冊資本、營業規模有一定要求,對創業期的企業扶持力度不夠。應當加強創意產業基地孵化器建設。采取提供辦公場所、政策扶持導等多種形式,降低其創業初期的成本。降低大學生、文化工作者等創業人群的創業門檻。
2.做好投融資服務體系建設工作
要不斷擴展融資渠道,改善創意企業融資環境。如設立投資引導基金,帶動帶動社會資金共同對文化創意產業項目進行股權投資。加快成立文化創意企業融資擔保基金,引導金融機構采取無形資產質押貸款、貸款承諾、票據承兌等。做好投融資服務體系建設工作,促進創意產業形成多元化投融資的良好格局。
此外,應當充分利用文化創意產業專項資金等相關政策,為中小企業提供系列配套的優惠政策和激勵措施,加大對動漫網游、設計創意等文化創意行業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商業銀行重點支持中小文化創意企業,支持社會力量建立風險投資和擔保公司,為中小文化創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來改善中小創意企業的融資環境。
3.加強環渤海區域郊區與農村的文化建設工作
在環渤海區域,除了北京市、天津市、濟南市、青島市、沈陽市、大連市這些中心城市外,環渤海區域還有幅員遼闊的農村地區。環渤海區域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必須要重視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問題。
在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方面,要加強郊區與農村文化基礎建設工作,如廣播電視村村通,萬村書屋建設等,改變農村基礎設施落后的局面,縮小城鄉文化基礎設施方面的差距。
改變過去依靠過去那種“送戲下鄉”“農家書屋配送”等政府主導模式。鼓勵文化企業面向農村消費市場,積極開發適合農村市場的文化產品,從根本上滿足農村民眾的內生性文化需求。
4.做好環渤海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的分工與合作
環渤海區域完善的交通網絡,為環渤海區域創意產業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空間條件。此外,環渤海區域經濟一體化已經取得了較大進展,成立了相關合作機構,部分行業如基礎設施、旅游等行業的合作,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合作的范圍與領域在不斷擴大。這就為環渤海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再次,環渤海區域各省市都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發展。可以看出,環渤海區域各省市文化創意產業的全面和深化合作的環境良好,合作的廣闊前景。
可以建立區域的共同的產業規劃,產業布局。建立區域產業發展平臺,健全區域的產業政策發展體系。在區域文化創意產業合作方面。要注重旅游產業的合作,注重創意園區的合作。同時還要防止盲目上馬項目,重復建設,資源浪費。
此外,做好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的產業鏈建設工作,完善產業鏈。創意企業絕大多數是中小企業,自身技術和資源實力有限。圍繞價值鏈形成高度的專業化分工與協作,有利于文化創意產業的整體提升和促進創新集群的形成和發展。因此,要進一步加強環渤海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的產業鏈的建設,做好創意研發、創意生產以及創意銷售等重要環節,進一步完善產業鏈。
5.做好文化創意產業的定位,避免盲目競爭,實現錯位發展
北京市定位于“世界文化創意城市”,成為創意產業中心城市,創意產業發展處于國內領先地位。要圍繞全國文化會展中心、全國文藝演出中心、影視節目制作和交易中心、出版發行和版權貿易中心、古玩藝術品交易中心、動漫和互聯網游戲這六大發展目標,大力發展新聞出版、文化會展、文藝演出、廣播影視等優勢行業。
天津市濱海新區科技創新能力居于國內領先地位,要做好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的對接,可以更多地發展以高新技術為支撐的工業設計、軟件服務和會議展覽類創意產業。
從區域中心城市的創意產業發展情況來看,大連市“國際軟件服務外包基地”成效顯著。可以大力發展軟件服務業、動漫游戲等優勢行業。
環渤海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各省市要在把握現狀,判斷發展階段,認清問題,準確定位的基礎上,走錯位發展、特色發展之路。
關鍵詞:中原;體育文化產業;探究
我國中原地區地理位置優越,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歷史上很多王朝在中原地區建都,曾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中原地區有著豐富的體育資源,隨著中原經濟區的成立,一路一帶的發展戰略給中原地區文化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然而,中原文化產業的發展一直處在自然增長的狀態,創新不足,體育文化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體育文化層面上的經濟效益并沒有有效發揮,所以,在充分發揮優勢條件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是構建和諧社會主義文化體系的必經之路。
1中原體育文化產業
1.1體育文化產業
體育文化產業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文化產業以體育文化的相關現象為基礎,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開發,生產,銷售。體育文化產業的著眼點是消費者的需求。體院文化產業涵蓋了生產、銷售和消費等等環節,體育新聞產業、體育影視產業、體育娛樂產業等等均是體育文化產業,不僅滿足消費者的物質需求,還充分滿足社會需求和精神需求。
1.2中原體育文化產業分類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體育文化產業有很多種不同類別,以外在形式為分類標準,可以將體育文化產業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體育文化實物類,包括所有的體育器材、服飾、影視作品、建筑等等。第二類是服務類,包括體育教育事業、培訓服務、節目演出等等。第三類是體育文化休閑類,例如體育旅游,以娛樂性為主的體育活動。
1.3中原體育文化產業特點
1.3.1歷史文化悠久中原是我國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從古至今,中原地區是我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曾經有20個朝代將王朝建立在中原地區。其中武術的發源地在中原河南地區,距今有1500多年的悠久歷史,武術在隋唐得到快速傳播發展,在民國時期經歷發展低谷期,建國以來武術又轉衰為盛,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武術走入學校課堂,為我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武術人才,在國內、國外都受到熱情的歡迎。1.3.2體育資源豐富中原地區有著豐富的體育資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武術拳種,其中有40多種在中原地區特別突出,多層次的武術學校逐漸成立,武術器械也在被普及,隨之而來的武術影視作品和文化交流活動得到快速發展,很多武術愛好者都慕名來中原地區學習武術,這也促進了武術產業的發展,促進了武術產業鏈的繁榮昌盛。在中原地區還有很多體育資源,例如,雜技表演、航空運動等等。1.3.3發展前景良好現如今文化產業正處在上升期,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在物質需求得到滿足的前提下,人們越來越關注身體健康和精神需求。當今社會,人們持續追求健康的飲食習慣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需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文化產生的發展進步。中原地區人口資源豐富,體育文化產業又和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所以,在中原地區體育文化產業具有長遠的發展前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經濟效益也十分可觀,相信中原體育文化產業將為中原地區國民經濟增長做出重大貢獻。
1.4中原體育文化產業功能
中原體育文化產業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首先是文化功能,文化功能也是體育文化產業的首要功能,文化功能滲透在體育產業的各個發展階段,無論是有形的體院產品還是體育文化的傳播服務,同時,體育文化產業從萌芽、發展、崛起到創新各個環節都離不開文化功能,文化功能也蘊含了體育文化產業的內在精髓。其次,體育功能,體育功能是體育文化產業的基礎功能,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功能,體育功能在體育文化產業發展中占據主要地位。人們可以真切的融入到體育活動中,感受體育活動的魅力,在享受體育活動的過程中,也增長了體育消費,從而帶動周邊體育文化產業的發展。接著,傳播功能,體育文化產業在發展進步過程中時刻在向大眾傳播體育文化知識和體育精神。隨著文化產業的逐步強盛,傳播范圍和影響力也在逐步擴大。最后,經濟功能,體育文化產業發展進步的出發點便是經濟價值,經濟效益也是促進體育文化產業發展進步的動力源泉。例如,中原經濟區的成立給中原體育文化產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2中原體育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經濟欠發達
中原地區處在我國內陸地區,是我國的中心地帶,東面有發達的沿海經濟區,西面有較為落后的內陸經濟區,處在二者之間的額中原地區經濟欠發達,這是造成中原體育文化產業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中原地區人口密集,雖然經濟總量驚人,但是人均收入低于國家平均水平,較為落后的經濟基礎也造就了體育文化產業的停滯不前。然而,經濟的發展和體育文化產業的發展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體育文化產業的發展能有效的拉動內需,為中原地區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2消費意識落后
大眾的消費水平一定程度上影響體育文化產業的發展,同時,多方面因素共同影響著消費水平的提升,例如,大眾的整體受教育程度、消費意識和消費觀念等等。目前,中原地區的體育消費能力較低,并且消費的主體依賴于青少年。中原地區農業經濟較發達,農村人口基數大,分布集中,廣大的村民并沒有建立體育消費觀念,大部分人認為體育鍛煉可由勞動活動代替,沒必要花錢進行鍛煉,還有一部分人認為體育鍛煉純屬多余,“花錢找罪受”是大家普遍認同的“真理”。現如今,人們的生活觀念和消費觀念正在不斷的轉變發展,然而,中原地區的體育消費觀念和沿海發達地區還存在較大差距。
2.3缺乏專業的人才隊伍
任何產業的發展進步都離不開高素質人才隊伍,人才隊伍是一個產業開花結果的重要源泉,中原地區體育文化產業的發展還表現在缺乏專業的人才隊伍。例如,在中原地區的大部分高校中都沒有設置體育產業的相關專業,沒有專門的培養機構和培養方向,相關體育產業工作者沒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儲備,最終導致了這方面人才匱乏。同理,在上海體育學院設置了市場營銷等相關專業,教育水平最終決定了人才素養,這也就是地方體育文化產業中人才隊伍單薄的原因。專業的體育文化產業人才需要具備全面的基礎知識和多方面的基本技能,例如,需要掌握經濟學知識、市場營銷知識,對體育自身的歷史發展進程也要有深刻認識。目前,中原地區體育文化產業中人才素養還有待提高,需要在了解市場經濟的基礎上,把握體育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
2.4發展不均衡
發展不均衡一方面指的是中原地區體育文化產業在農村和在城市中發展不均衡,在農村雖部分文化產業有著良好的基礎,但是發展緩慢,經濟效益處在微盈利階段,最終導致與城市的體育文化產業拉開差距。另一方面的不均衡還表現在發展項目上的不均衡,在中原地區武術產業的發展如火如荼,蒸蒸日上,不僅建立了較多的武術學校,還制作了相關的武術影視作品,武術傳播也越來越廣泛,與之相比,其他文化產業的發展一直處在不溫不火的階段,甚至很多文化產業還沒有開發。2.5品牌效應不強說到中原的文化產業,人們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少林寺、武術等相關畫面,非常有限,中原豐富的文化資源并沒有充分開發,這也導致了中原體育文化產業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優勢,在相關品牌的推廣傳播方面也有待創新發展。面對中原文化體育元素人們還固守傳統的發展觀念,品牌的蝴蝶效應有效提升,這樣才能帶動中原體育文化產業的發展進步。
3中原體育文化產業發展對策
3.1大力發展經濟
經濟基礎是體育文化產業發展進步的關鍵,中原地區要大力發展經濟,提升經濟效益。目前中原地區的支柱產業仍是第二產業,首要任務是大力發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程度,向東向西雙面發展,向東要打通出海口,加強與經濟區的聯系,拓展合作區域,向西要和西部的資源能源地區相互合作交流,提高產業的協作配套水平,同時引進外資,發展本土經濟,政府在政策上也要給與支持,加強與周邊地區的經濟合作。
3.2轉變體育消費觀念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體育文化產業不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體育文化產業是體育事業發展的產物,這一產業的發展為中原地區迎來了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在提升經濟效益的基礎上,樹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我們要轉變傳統的體育消費觀念,正確認識體育文化產業的地位和價值,體育文化產業不僅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最主要的是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在創造利益的基礎上,傳播了體育文化知識,弘揚了體育精神。目前人們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不惜犧牲休閑娛樂的時間,久而久之,大眾身體素質普遍下滑,壓力越來越大,出現了很多的心理疾病,例如,抑郁癥,焦慮癥等等。與之相對應的體育文化產業幫助人們解決這一困擾,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有針對性的開展娛樂休閑活動。
3.3重視人才培養
培養體育文化產業的專業人才是體育文化產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政府和產業內部要重視人才的培養,就政府而言,可以在中原的高校中開設體育文化產業的相關專業,加強文化產業的理論課程學習,例如,開設體育營銷學、經濟學,中原高校還可以開發編制體育相關的校本課程,學習地方體育文化,幫助學生深入了解中原的體育文化基礎,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文化基礎相結合,為中原地區體育文化產業的發展提出合理的意見建議。就體育文化產業而言,員工在職培訓和相關的交流學習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新職工還是企業元老,企業內部都要定期組織學習交流等活動,由新帶老,由先進帶落后,最終提高企業職工的文化素養。中原地區的體育文化產業可以和沿海發達地區建立長期友好合作關系,通過交流學習,為中原文化產業的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
3.4促進平衡發展
體育文化產業的平衡發展包括地域發展平衡和產業項目的平衡,體育文化產業的地域發展需要有長遠的發展規劃,進一步加大統籌區域發展力度,促進區域之間的合作交流,優化資源配置,面對體育文化產業發展緩慢的地區,國家要進行政策上的偏移,強化支持力度,為體育文化產業發展注入新鮮的活力。就體育產業項目而言,不僅要有武術這樣的精品產業,還要促進多種產業的發展進步,在武術等產業的帶動下,齊頭并進,例如,要大力發展籃球產業,培育國內先進的籃球強隊,因地制宜的建立籃球場,充分利用城市和農村的地域優勢,在中小學也可以建立籃球特色學校,還要大力發展游泳、乒乓球等群眾基礎好、參與性強的項目。例如,2016年奧運會結束后,在河南鄭州市舉行的“乒動中原”公益活動,國家乒乓球隊在劉國梁總教練的帶領下,在鄭州隆重舉行,隨著里約奧運會的結束,國球乒乓球又一次受到國人的熱捧,在一些超級球星的帶動下,如張繼科、馬龍、許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學生群體參與到這項運動中,群眾基礎越來越雄厚、堅實,中原地區可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大力宣傳乒乓球活動。
3.5打造品牌推廣
在中原文化產業的發展過程中要重視精品產業的發展,進行品牌推廣,將豐富的資源聯合起來,打造明星產業,進而推廣到市場中,幫助中原文化產業打開市場,走到全國,影響世界,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原文化產業,從而逐漸的認同中原文化產業,為其消費打下良好的群眾基礎,從而實現中原體育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例如,鄭州舉行的國際武術節,受到了國內外人的熱烈歡迎。品牌推廣還可以依靠知名的體育人士宣傳,例如,超級體育明星通過其自身魅力幫助體育活動被更多的人接受,如孫楊代言的汽車品牌,張繼科代言的手機等等,中原文化產業也可以參照這樣的發展方式,在中原地區選擇影響力大的體育明星,引領體育文化產業更上一層樓。
4結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體育文化產業已成為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因素,中原體育文化產業也在不斷的發展進步,體育文化產業也逐漸為經濟創造了新的增長優勢。中原體育文化產業要在理論知識的指導下,在實踐中不斷的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最終推動體育強區的發展,促進中原體育文化產業的崛起。
參考文獻
[1]朱宗海.中原體育文化產業初探[J].少林與太極(中州體育),2015,09:20-23.
[2]朱宗海.中原體育文化產業發展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05:117+119.
[3]朱宗海.中原體育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分析[J].體育科技,2015,05:119-121.
[4]唐大鵬.中原體育文化遺產發展的路徑[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14,05:23-27.
【關鍵詞】國際競爭力 鉆石模型 文化產業
21世紀以來,隨著人們對物質需求的逐漸滿足,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日趨增加。文化產業作為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發展程度的高低,越來越成為區域間競爭的關鍵因素,文化產業競爭力的提升不僅對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也對國家競爭力的提升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中國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分析
(一)生產要素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文化資源豐富,截止2011年6月,中國已有41處世界遺產。但是中國文化產業基礎設施薄弱,人力資源質量不高,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低,資金來源結構不合理,發掘能力和創新能力卻相當缺乏,文化產品創新極少,高級生產要素稀缺。
(二)中國文化產業的需求市場
雖然中國文化產業擁有強大的國內需求市場,但是中國經濟結構還沒有得到根本改善,第三產業的比重過低,文化消費者成熟度偏低,文化產業發展不平衡。中國文化產業在品牌塑造和引導國外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方面明顯落后于其他競爭對手,使國內文化市場高端消費群體嚴重流失,成為國外文化產品的忠實消費者。此外,中國城鄉居民文化消費的差距依然較大,2011年城鄉居民的文化消費比為6.7:1。因此,如何發展和提高農村居民的文化消費水平是今后要著重考慮的問題。
(三)文化產業的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
中國文化產業的相關產業包括旅游業、信息產業等。中國旅游業發展態勢良好,近幾年,中國憑借豐富的自然及歷史文化資源,吸引了大批外國游客,同時國內旅游人數在每年法定節假日也是屢創新高。但是,中國的信息業的發展與其他國家相比仍然較為落后,中國信息業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才真正發展起來,起步較晚,基礎薄弱。因此,中國文化產業集群比較弱小,這也是制約中國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中國文化產業的企業戰略、結構和同業競爭
在這一要素中,中國的文化產業競爭力較弱。2011年,在《中國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報告》中,中國企業發展這一指標得分僅26.48,遠低于平均值46.70。中國文化企業的管理體制仍不健全,技術水平普遍較低,文化資源利用率,市場開發力度不夠,雖然也在經營中采取了一些市場營銷的策略,但并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市場運作模式。另外,自主創新和文化品牌的缺失也制約著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
(五)機遇
目前,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地位不斷上升,奧運會、世博會的成功舉辦,使中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也為中國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提供了的機會。2012年11月成功召開的黨的十也對文化改革發展做出了新的重大戰略部署,為文化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并且在今后的10到20年間,仍將持續處于重要的發展機遇期。
(六)政府行為
近幾年,中國政府對文化產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視,相繼出臺了多個政策。最近的黨的十在確立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下,提出了文化增強的新要求和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的硬任務:“文化產品更加豐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中華文化走出去邁出更大步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基礎更加堅實。”
綜合以上分析,中國文化產業正進入高速發展期,具有發展優勢,但是對這些優勢的利用不是很充分,并且劣勢仍然很多。中國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仍然較低,比較優勢不足。對于提高中國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而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提升中國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建議
(一)加強生產要素的升級
中國悠久的文化歷史是中國文化產品出口的比較優勢所在,但目前中國對現有生產要素的利用還不是很充分,應該大力建設基礎設施,優化資金結構,引導文化資源和要素向優勢企業適度集中,培養文化產業的戰略投資者。要著重發展中國的高級生產要素,既要提升文化產品的質量,也要培養專業人才,提高人力資源質量
(二)擴大國內需求市場
中國城鄉消費結構差異巨大,中國農村居民文化消費的很少,在提高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基礎上引導其對文化的消費是十分重要的,必須提高中國居民對文化的消費意識。正確引導消費者,正確引導輿論,營造寬松的娛樂環境,還要注重文化產權的保護,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
(三)完善多樣化的產業鏈
完善的產業鏈是產業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充分挖掘文化產業集群自身的比較優勢,培植創意產業,并在此基礎上完善文化產業集群戰略。此外,政府也必須制定完善的發展規劃,加強文化產業集群內各個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才能真正提升中國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四)加強品牌的塑造
應該以國家標志性品牌為核心,全面打造本國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從企業的戰略來說,最重要的是注重塑造文化品牌,用中國元素、中國故事影響國際社會,傳播我們的價值觀、反映當代社會精神面貌,打造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文化產品。
另外,也要培育具有產業示范效應的龍頭企業,實現帶頭效應。利用龍頭企業既可以充分利用資源,激活已有的文化資源,使其轉化為生產力;還可以積累經驗,實現榜樣示范作用,帶動整個文化產業的發展。
(五)充分發揮政府作用
政府在文化產業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政府除了加大文化產業及其相關產業的經費投入外,還可通過鼓勵企業文化創新、人才培養、企業聚集等手段促進文化產業長期健康、可持續的發展。從培育文化產業骨干企業、開發重大文化產業戰略項目入手,通過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品牌化發展提高中國文化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美]邁克爾·波特,國家競爭優勢[M],李明軒,邱如美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2]祁述裕,中國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關鍵詞:三亞文化產業 人才現狀 人才問題
文化產業作為一種從事文化產品生產,提供文化服務的行業,在服務國際旅游島建設、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們文化需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三亞市文化產業依托熱帶濱海城市良好的生態旅游資源,探索出地域特色的“海南文化島”發展道路。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游客旅游效果水平的提高,文化產業與旅游業、新興媒體等行業的重疊越來越多,文化產業人才隊伍逐漸暴露出從業人員數質量有限、各行業間配置不合理等情況。在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CPI居民消費指數偏高內憂外患的大環境下,三亞市文化產業人員就業生存壓力大,人才引進和保留難度大,人才隊伍的現狀與市民、游客文化消費需求間的矛盾加大,人才的數量和結構的優化升級迫在眉睫。
一、文化產業人才的市場環境
近年來,隨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不斷深入,三亞市文化產業消費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從事文化產業的人員隊伍不斷壯大,在文化強省以及省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扶持等各項政策的引導下,各類文化產業企業不斷走向市場,文化產業人才的就業市場環境良好。同時,2015年三亞市加強了城市綜合自理工作,“雙修”、“雙城”試點工作已全面展開,市民的生活環境有望得到較大改善。
1.傳統文化產業分布情況
根據2015年三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市傳統文化產業單位共計25家(個),相比2010年,劇院、藝術表演團隊和圖書館數量都有較大幅度增長。新增的劇院分布于海棠灣、大東海以及市區大型娛樂購物中心,提供的就業崗位種類、數量可觀,就業環境良好。藝術表演團隊由2014年的3個增加至9個,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圖書館增列為三亞市第二圖書館,對市民進行開放。除此之外,在文化惠民工程中,建成107個建制村農村書屋和132個自然村農村書屋,安排送戲下鄉演出30場(次),電影下鄉1000場。
2.文化產業固定投資情況
2015年,三亞市全市固定資產投資705.97億,比上年增長12.1%,從投資結構看,在第一、第二產業投資額減少的情況下,第三產業投資較上年增長15.4%,完成投資683.60億元,占總投資的96.8%。房地產開發投資466.65億元,增長22.8%;其他投資239.32億元,下降4.1%。第三產業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8.10億元,較上年增長29.7倍,文化產業項目的投資力度明顯增大。其他與文化產業關聯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分行業投資額度增幅巨大,文化產業自身發展和融合發展市場前景良好。
3.文化產業產品消費市場規模情況
游客是三亞市文化產業產品消費的重要客源,根據2015年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接待游客人數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文化產業消費市場潛力巨大。2015年,旅游收入合計302.31億元,較上年增長12.1%;接待過夜游客1495.7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6%。旅游文化產業是三亞市的重點產業,其消費市場潛力不可忽略。
4.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情況
三亞市政府一直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市政府制訂專項政策《關于印發三亞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三府[2012]235號),每年劃撥專項資金,扶持文化產業相關企事業單位,對申報核準的項目進行補助、貸款貼息、保費補貼和績效獎勵。
2014年,三亞市有13項文化產業項目被中國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列為中國文化產業重點項目,海南省總共入選的文化企業項目共計20項,也就說三亞占了全省重點扶持項目的65%。2015年12月,三亞市文化產業協會主辦了三亞市文化產業博覽會,通過搭建綜合流平臺,宣傳企業、培育品牌,會上還評選出十大優秀文化企業、十大有效文化品牌和文化產業十大精英人物。
二、文化產業人才的生存狀況
1.行業就業人數
文化產業基本上可以劃分為三類:一是生產與銷售以相對獨立的物態形式呈現的文化產品的行業(如生產與銷售圖書、報刊、影視、音像制品等行業);二是以勞務形式出現的文化服務行業(如戲劇舞蹈的演出、體育、娛樂、策劃、經紀業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業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業(如裝潢、裝飾、形象設計、文化旅游等)。根據2015年4月三亞市公布的第三次經濟普查數據(第三號)顯示,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從業人數3646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從業人數1088人,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從業人數7979人,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從業人數2239人,教育從業人數12925人,單從這一統計數據的分類來看,文化產業相關行業從業人員人數占全市其他服務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的43.68%,文化產業人員就業范圍涉及較廣,人員規模并不在少數。
2.人員組成情況
2015年筆者參與的三亞市宣傳文化人才隊伍的調研項目統計了三亞市千古情旅游演藝有限公司、三亞市天涯國際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等文化產業的主要企業1929名從業人員的基本情況信息 ,其中35歲以下人員1378人,36歲至40歲214人、41歲至45歲168人、46歲至50歲77人、50歲以上34人,博士研究生學歷5人、碩士研究生學歷27人、本科學歷404人、大專學歷530人、中專及以下學歷963人,高級專業職稱11人、中級職稱47人、初級職稱113人,高級技師2人、技師20人、高級工12人、中級工31人、初級工51人。該調研為抽樣統計調查,雖屬不完全統計,帶樣本具有一定典型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三亞市文化產業人才結構不合理,人才層次較低。
3.行業收入情況
據海南省統計局2015年公布的海南省城鎮單位平均工資調查數據顯示 ,2015年海南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是57600元,比去年增長15.5%,三亞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60630,比去年同期增長12.8%,三亞市平均工資水平居全省前列,但增長率落后于省其他縣市。從分行業看,文化、體育和娛樂業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56348元,較去年增長18.1%;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28559元,較去年增長6.8%,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漲幅明顯高于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和漲幅。統計的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分行業包括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制作業,文化藝術業,體育和娛樂業等。從統計數據看,這些傳統的文化產業行業工資水平明顯低于其他從屬或重疊于文化產業的服務業。
三、文化產業人才發展面臨的問題
1.文化產業人才現狀跟不上文化產業的市場需求
近年來,文化旅游綜合體成為三亞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勢力,而文化產業人才的現狀卻無法滿足旅游城市市民及游客的需求。在國內,“文化+科技”“文化+貿易”“文化+金融”“文化+旅游”“文化+創意”等新理念新創意層出不窮,三亞旅游、賽事、會展依然是文化品牌的重要推廣媒介,應突出發揮旅游城市這一重要區位優勢,重點培育“文化+旅游”“文化+貿易”“文化+創意”等綜合發展模式。相應地應該在旅游文化人才、品牌設計人才、創意人才等方面加大人才培養與引進的力度。
2.文化產業人才的數量和結構有待增長和優化
由于文化產業服務面廣,與其他行業交疊現象嚴重,單一統計數據較難說明文化產業人才的數量和結構分布,但結合三亞市文化產業市場的大背景來看,不難發現,對于工業薄弱、第三產業尤其是以旅游業服務業為主要支撐的三亞來說,當前的文化產業人才數量遠遠不能滿足三亞經濟發展的需要,尤其是對第三產業的人才需求。而現有文化產業人才內部出現的高學歷、高職稱、高技術人才稀缺問題較為嚴重,有待于進一步培養與引進高素質文化產業人才,優化文化產業人才結構。
3.文化產業人才的收入水平與生活成本懸殊
除了產業發展內部因素,物價、房價等外部因素也是制約文化人才發展的重要原因。影響三亞文化產業人才停留的一大因素就是三亞較高的生活成本。三亞市居高不下的房價和持續增長的CPI指數,提高了文化產業人才就業的成本,阻礙了文化產業人才的引進,動搖了文化產業人才定居的信心。在2016年5月民間公布的“30省房價收入比排行”中,海南省再次奪得榜單“探花”,房價收入比僅次于北京和上海。其次,三亞市物價也一直是市民吐槽的對象,蔬菜批發、零售市場存在哄抬物價現象嚴重,香蕉、芒果和椰子等熱帶水果零售價格甚至出現高于內地零售價的現象。2015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0.8%,其中食品類上漲2.1%;居住類上漲0.1%;交通和通信類下降4.3%;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上漲0.9%;衣著類上漲4.3%;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上漲3.2%;煙酒類上漲2.3%。 這些因素無疑增加了當地生活成本,進一步加劇了收入水平與生活成本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