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宏觀和微觀的關系

宏觀和微觀的關系精品(七篇)

時間:2024-01-25 15:46: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宏觀和微觀的關系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宏觀和微觀的關系

篇(1)

關鍵詞:宏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C

當前,各個高等院校在進行經濟學講解中,都采用了把微觀和宏觀經濟學分開講解的方式,微觀多置于宏觀之前,這主要是沿襲了凱恩斯以后西方經濟學分為微觀和宏觀兩個流派的做法。微觀經濟學通過研究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來說明價格機制如何解決社會的資源配置問題;而宏觀經濟學則更多地從整體上研究社會經濟問題,涉及國家如何管理社會經濟的問題和采取何種經濟政策促進實現社會經濟發展、化解社會中不同利益的矛盾沖突,實現社會穩定,主要關注資源利用問題。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在很多方面都有較大區別,但是又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以下將從不同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論述。

1 微觀和宏觀經濟學的差異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雖然同屬于經濟學科,很多教材甚至把他們編著在同一本書里,但是兩者卻存在著很多方面的差異。

首先,兩者的基本假定具有較大差異,微觀經濟學的幾個假設分別是:完全理性、市場出清和完全信息,總體是承認市場的完善性,反對政府干預;而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市場機制不完善和政府具有調節經濟的能力。

其次,研究的內容看,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內容主要圍繞兩個市場(產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和兩個主體(企業和消費者)來進行論述的,主要研究的是最為基本的單位,居民、廠商、市場等個體對象。宏觀經濟學主要的研究內容立足于經濟體整體,把國民收入的決定理論作為主要研究內容,主要研究的是整個經濟的運行規律。兩者的研究對象的差異,導致了在研究方法上的差異,微觀經濟學采用個量分析的方法,考察個量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間的關系;宏觀經濟學由于研究方法是總量分析,分析社會經濟活動中的總量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系。

最后,兩者解決的問題不同,核心理論差異很大。微觀經濟學主要解決的是資源的配置問題,研究市場經濟如何使得資源配置優化,進而增加社會福利,微觀經濟學的核心理論為價格理論,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看不見的手理論”,其它內容都是圍繞價格理論展開的,微觀經濟學體系認為市場是有效的,主張政府不要對經濟進行過多干預。宏觀經濟學主要研究解決的是資源的利用問題,研究使現有資源如何充分利用,較好地保持經濟穩定和增長,宏觀經濟學的核心理論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其它內容也是圍繞國民收入的決定問題這一核心理論展開,并指出市場不能完善地解決經濟問題,必須進行政府的有效干預。

2 微觀和宏觀經濟學的相互聯系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雖然有很多不同,但是也存在著極其緊密的聯系,兩者共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經濟學分析體系。

首先,兩者研究的目的都是探究市場經濟運行的規律,從而對人們的經濟活動提供正確的指導,使得整個資源得到最優的配置和有效利用,最終實現整個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其次,微觀和宏觀經濟學在內容上存在相互聯系和補充,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是假定資源已經被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如何最優配置的問題,而宏觀經濟學則主要是研究資源是如何被充分利用的,因此兩者的研究內容缺一不可,缺失一個那么整個研究就會不完整,單一方面的研究也就無法進行下去。

最后,微觀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微觀經濟學為宏觀經濟學提供了很多研究方法和思想,而宏觀的很多內容必須依賴于對微觀的研究成果才能得到,同時,微觀和宏觀經濟學都是實證經濟學,不進行價值判斷,只是對經濟問題進行實證分析和描述。

3 教學中如何利用微觀和宏觀經濟學的區別和聯系問題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有著很多差異,又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雙方總的來說是作為一個整體出現在科學和教學體系中的,所以在教學中應該特別注意兩者的關系。

在教學中,我們要在講解其中一門課的時候,有意識地涉及另外一門課的相關內容,比如我們在講解微觀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時候,應該提及到宏觀經濟學中研究經濟增長時要應用此函數。同樣,我們在講解宏觀經濟學時,也應該對相關的微觀內容進行引用和比較,對兩者內在的邏輯性給予必要的闡釋。

由于微觀和宏觀經濟學在研究方法上很多地方具有統一性,因此很多微觀創立的思想在宏觀經濟學方面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比如均衡的思想,是貫穿經濟學的一個主要思想,它是由微觀經濟學所創立的,但是在宏觀的很多內容研究上都得到了使用,尤其是在國民收入的決定問題上,均衡思想被大量應用,這樣在講解時,最好能夠把均衡思想在微觀經濟學的使用和在宏觀經濟的使用對比,聯系起來講解。

微觀和宏觀經濟學在很多方面有聯系,在很多方面也有區別,因此教師有必要對兩者之間比較大的區別詳細進行闡述,以引導學生在學習時建立起比較清晰的分析框架。比如,微觀經濟學先是提出了幾條假設,在假設的基礎上對整個經濟學問題進行分析,他本身具有更為濃厚的演繹方法;而宏觀經濟學在研究時,是對已發生的經濟現象進行總結,發現其中所蘊含的經濟規律,更偏向于歸納性的思考體系,這兩種分析問題的差異在學習中不斷地對學生進行講解和分析,非常有助于學生對該門課程的深入學習和掌握。

篇(2)

關鍵詞:宏觀表征;微觀表征;符號表征;MAS問題編碼

文章編號:1005-6629(2008)03-0011-04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1 問題的提出

化學是一門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物質的性質體現在宏觀變化上,而物質的組成、結構等微觀知識則是理解性質,把握變化本質的基礎。而化學符號作為聯系宏觀與徽觀的橋梁,是化學學習的重要工具。因此,對化學知識進行宏觀表征、微觀表征和符號表征,并在三者間實現有機的聯系,即進行三重表征,可以說是化學學習的精髓所在。

MAS,即多維分析系統(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system),它最初被設計用于確定與摩爾相關的化學定量問題的難度。MAS系統分析解決某類問題所需的幾種知識維度,并對每一種維度的難度要求從低到高進行賦值,然后再依據問題涉及的知識維度和難度水平對問題進行編碼,從而實現對該類問題的難度分類[1]。例如對于“摩爾”這一知識點的問題解決,MAS系統的維度設置包括三個轉換水平:宏觀符號、微觀符號、符號過程,難度分類值為0、1、2、3,其問題分類具體規則如下:

表1 摩爾問題的MAS問題編碼規則

根據上述分類規則,對于不同的摩爾問題可分別進行編碼,例如NO2的摩爾質量是多少?根據上述問題編碼規則,該題的MAS問題編碼為001。

本研究借用了MAS系統的方法,對化學問題分別進行編碼,研究學生對化學中三種知識表征間的轉換能力。根據問題涉及的知識表征,本研究設置了三種維度的知識表征間的轉換水平:宏觀微觀、微觀符號、宏觀符號。其中單維度指的是僅包含一種上述轉換水平,多維度指的是包含一種以上上述轉換水平。根據解決問題所需的不同表征間的轉換方向為0、1、2三類,具體的MAS問題編碼規則如下所示:

表2 本研究MAS問題編碼規則

2 研究設計

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考查高中學生化學宏觀表征、微觀表征、符號表征兩兩之間的轉換能力。通過學生間轉換能力的差異比較以及某一轉換水平在不同維度下轉換情況的分析,為提高學生進行三重表征的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鑒。

2.2 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上海市兩所高級中學高三學生為被試,按照化學學習基礎的好壞,對被試進行分組。將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歸為一組成(以下簡稱A組被試),將學習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歸為另一組(以下簡稱B組被試)。其中,A組被試共90人,B組被試共50人。

2.3測試材料

根據研究目的,將進行兩次測試,測試中涉及到的化學知識均為學生在高一高二中已學的,測試一和測試二將分別反映學生單維度轉換的情況和多維度轉換的情況。測試一與測試二的MAS問題編碼如下:

本研究測試所選試題涵蓋了高中階段所學的化學基礎知識,所涉及的章節內容較廣。為確保測試結果與研究結論具有一定的信度與效度,對于同一轉換水平同一轉換方向的試題,在試題難度上應盡量保證一致。

2.4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對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其中測試一在A組被試和B組被試間進行,考察兩組被試在單維度轉換能力上的差異,并揭示了造成這種差異的可能的原因;測試二在A組被試內進行,測試結果將與測試一的結果共同形成某一轉換水平在不同維度下的轉換情況,并作比較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單維度轉換結果處理與分析

對兩組被試在測試一中的回答情況進行了結果處理,其單水平轉換的正確率分別見表3及表4所示。

表3 A組被試單維度轉換正確率統計結果

由以上兩表可見,在單維度轉換中,A組被試的總體正確率普遍高于B組被試,兩組被試間的差異較為顯著。從測試一中兩組被試的回答情況來看,化學基礎較好的A組被試由于本身具備了比較全面系統的宏觀表征、微觀表征、符號表征的知識,能更為順利地進行不同表征間的單維度轉換,下面將通過兩個問題實例具體加以說明。

問題1(MAS No.100):下圖是金剛石熔融狀態下的微觀結構,請解釋為什么金剛石在室溫下是固體?

分析:該題需要學生提取題干中的有效宏觀表征信息――金剛石的高熔點,和微觀表征信息――金剛石中碳原子共價鍵結合的方式,來建立由微觀到宏觀的轉換――結構決定性質,答對的學生往往會注意到問題中這些“有效信息”,層層推進地把問題解釋清楚、全面。而在答錯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只提到了“金剛石是原子晶體”,即而說明它在常溫下是固體,而這僅僅停留在了規律層面上,未能揭示出其微觀本質。

問題2 (MAS No.010):如下圖所示的分子結構中,黑球代表原子序數小于10的元素的原子實(原子除去價電子后剩余部分),黑點表示未成鍵電子,短線表示共價鍵。請寫出相應的化學式。

分析:有96.8%的A組被試正確寫出了尿素(該小題答案)的結構式,而B組被試中的正確率僅為60.4%。調查發現,A組被試和B組被試中答對該小題的學生中大多能正確回憶出1-10號元素原子的外層電子排布,并能將題干中的橫線與單、雙鍵對應;黑點與原子外層的孤對電子對應。顯然,在他們的頭腦中已具備了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及化學鍵這些微觀表征的知識,并且能在書寫化學式的過程中考慮核外電子排布及孤對電子對成鍵的影響,說明其已能正確建立起微觀表征與符號有意義的聯系,有效地實現兩者之間的轉換。

綜上,影響學生在單維度轉換問題解決上差異的因素有:(1)對某一知識表征本身的掌握程度。倘若缺乏對宏觀、微觀、符號表征中任一表征的相關知識或能力,都將影響到學生進行兩兩表征之間的轉換以及三重表征之間的轉換。(2)建立不同表征間某些內在的對應關系,這與對知識的熟悉程度等有關,屬于能力范疇。(3)對問題表征的深度的不同。對問題本身包含的信息進行深入的加工,提取其中有效的部分,將有助于提高不同表征間的轉換。

3.2不同維度下轉換結果的處理與分析

為考察不同維度對轉換能力的影響,研究對A組被試還進行了多維度轉換的測試,并結合A組被試在測試一單維度轉換中的表現情況,得到了其在不同維度下某一轉換能力強弱變化的趨勢,結果如下表所示(見表5、6、7)。

3.2.1 不同維度下轉換結果

在多維度轉換的問題中,包含宏觀微觀轉換水平的問題有102、202、211、221四題,其中221因適合進行定性分析,暫不作定量統計。根據轉換的方向,將宏觀微觀轉換問題分為100、102和200、202、211兩組。同理,微觀符號021、211和002、102、012、202。

表5 不同維度下微觀宏觀與宏觀微觀的轉換比較

注:問題102的正確率指的是“1”,即微觀宏觀這一方向轉換的正確率;問題202、211的正確率指的是“2”,即宏觀微觀這一方向轉換的正確率,下同。

表6 不同維度下微觀符號與符號微觀的轉換比較

3.2.2 不同維度下轉換結果分析

由上述結果顯示,宏觀微觀的轉換因有符號的介入,使的該轉換變得更容易實現。我們知道,宏觀領域主要關注物質及其性質、科學過程及現象,而微觀領域則主要關注微粒模型,如分子、原子和離子等,而符號在連接宏觀與微觀之間,起到重要的橋梁的作用[2]。有學者將宏觀、微觀、符號三個界面的關系表示如下:

由上圖可以發現,宏觀領域與微觀領域是可見的物質世界與不可見的粒子運動這樣兩個沒有交叉的領域,從一杯水要獲知水的分子組成、結構式確實非常困難,這也正是化學的奧秘之處。化學符號不僅是中學化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或化學事實的重要表征形式之一,具有知識性和工具性的高度統一。學生解決化學問題必然在很大程度上要運用化學符號提取化學知識、轉換化學信息,甚至進行化學符號組合或轉換等一系列思維活動[3]。下面我們仍以測試中的一道實例加以說明。

問題3(MAS No.202):KClO3和NaHSO3在溶液中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其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已知該反應的速率隨H+濃度的增大而增大,試回答:

(1)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請解釋反應剛開始階段反應速率逐漸增大以及反應后期速率逐漸減慢的原因。

分析:問題202首先要求寫出某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這是宏觀符號的轉換。根據物質的氧化性和還原性,有一部分學生能正確書寫離子方程式,而影響反應速率的H+是生成物之一,可解釋該反應由快到慢這一宏觀現象背后的微觀機理,提高了宏觀表征到微觀表征的轉換。

另外,對于微觀符號、宏觀符號的轉換,增加問題的維度,只是單純的增加轉換的次數,提高問題的難度,對學生三重表征之間轉換水平的要求也更高。從轉換的方向上來看,宏觀微觀、符號宏觀的轉換也要略難于微觀宏觀、微觀符號、宏觀符號的轉換。這可能是因為符號表征本身就包含了很多信息,它是宏觀現象和微觀機理的高度濃縮,因此根據給出的符號信息來推知宏觀性質與微觀本質就會比較容易進行。

參考文獻:

[1]Yehudit J.Dori, mira Hameiri.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Sy stem for Quantitative Chemistry Problem: Symbol, Macro, micro and Process Aspects[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ning, 2003.

篇(3)

關鍵詞:宏觀審慎監管 微觀審慎監管資本要求金融穩定

中圖分類號:F830.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770(2010)011-017-05

當前全球性金融危機表明,僅僅依賴微觀審慎監管不足以維護金融穩定和經濟增長,因為微觀審慎監管將經濟波動視為外生風險,忽視了金融機構行為本身的系統性內涵,因而,應當對現有金融監管體系進行結構性調整(Lo, 2009)。美國、英國以及歐盟等重要國家和地區的金融改革建議和立法草案,也紛紛將宏觀審慎監管作為核心內容加以強調,大都要求設立或明確宏觀審慎監管職責行使者,建構宏觀審慎監管框架;從而將其置于極為重要的位置。本文試圖對宏觀審慎監管的必要性、實現方式及其作用限度加以分析。

一、微觀審慎監管緣何失敗

(一)監管目標與監管實踐脫節,宏觀目標形同虛設

縱觀金融發展和金融監管史,在世界主要國家的金融監管立法中,維護金融體系穩定而非確保單個金融機構的安全是監管者的主要價值取向。相關國際組織的典型文件如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的《有效銀行監管核心原則》(2006年修訂版)別指出,有效的銀行監管并不要求單個銀行不能倒閉,而是確保整個銀行體系的穩健運行。從這個意義上說,實現系統性穩定本身就應當是金融監管題中應有之義(參見表1)。在這些國家或地區的監管立法中,保護金融體系穩定性始終是監管目標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換言之,就目標而言,傳統監管模式(至少在立法條文中)并沒有否認或忽視宏觀目標即系統性穩定的重要性。

盡管監管目標中不乏宏觀考量,但在過去幾十年的監管實踐中,金融監管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對單個機構穩健狀況的關注,微觀實體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被錯誤地等同于金融穩定目標的實現,比如忽略國際政治經濟層面的大國博弈而片面從技術性環節對單個銀行資本充足率的過分強調。(周仲飛,2009、2010)。

(二)片面強調微觀審慎監管導致金融機構行為模式雷同,使金融系統風險承受能力和自我糾錯能力下降

微觀審慎監管以安全性和穩定性為重心,以商業銀行為重點,主要關注信用違約概率(PD)以及違約損失率,參見圖1所示矩陣。在監管者看來,金融機構應當以由此二者組成的矩陣來比照分析自身的資產負債結構,減少和消除矩陣中右上角資產,而努力增加左下角資產。微觀審慎監管的這種做法會導致兩大問題:一是合成謬誤。具體又存在兩種情形:(1)同樣或類似的監管規定使得各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結構、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偏好趨于同質化,從而在整體上助漲殺跌,客觀上成為宏觀經濟周期的放大器和助推器;(2)忽視系統風險的積累。假設一個銀行獲得為期一周的存款,然后向其他銀行發放為期兩周的貸款,后者又向第三家銀行發放為期三周的貸款并按此模式周而復始繼續下去……片面強調微觀審慎監管就難以發現這個漫長的資產鏈條最終系于一筆短期存款上,從而忽視了期限錯配給整個系統帶來的風險。二是導致金融機構的分散化投資策略效果減弱。一個機構的分散化策略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其他機構的相關策略。由于微觀審慎監管者對“風險”存在著較為狹隘甚至僵化的理解,忽視了風險與承受能力的匹配程度。在這個意義上,微觀與宏觀審慎監管的區別就類似于投資管理中的單一資產管理管理與資產組合管理的區別。

因而,傳統上對微觀審慎監管的過度傾斜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金融機構的異質性,增加了系統的整體風險,內生性地削弱了系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自我糾錯能力。

(三)在微觀審慎監管框架下,單個金融機構對負外部性不負責任,導致“公地悲劇”

在微觀審慎監管體系下,每個機構都承擔著風險,但沒有一個機構可以單獨采取行動有效地管理這種風險,由此帶來了金融系統顯著的負外部性。這些溢出效應不僅隨著機構自身的膨脹而加劇,而且機構間的相互傳播也趨于頻密,并在金融危機等極端情形下帶來社會福利的重大損失,從而導致“太大而不能倒”(too big to fail)或“聯系太緊密而不能倒”,形成了典型的“公地悲劇”。

在金融創新、市場競爭加劇、以及科技進步等多因素復合作用下,各金融機構之間聯系的增強和交易復雜程度的提升,使得整個體系的穩定性對單個機構的穩定狀況十分敏感,任何一個小的擾動都可能帶來極為嚴重的類似“蝴蝶效應”的后果,這導致整個系統變得十分脆弱。比如,2008年AIG、貝爾斯登、雷曼兄弟的重組與破產就對金融系統和實體經濟造成了嚴重后果(IMF, 2009)。

在聯系日趨復雜和緊密的網絡結構下,假定單個機構風險狀況的簡單加總就是系統風險的這種線性監管思路面臨著根本性挑戰,在這種框架下,推行市場自律和基于原則的監管反倒會加劇系統風險的形成,增強系統的脆弱性。

二、尋找“宏觀審慎”的邊界

金融穩定政策的目標是保證金融業對宏觀經濟提供穩定的金融服務供給,比如支付服務、信用媒介和風險轉移等,這就要求減少信用和流動性供給過程中產生大的波動(Bank of England, 2009)。因此,宏觀審慎監管的目標就是保證金融服務實際供給與實體經濟對金融服務的現實需求基本平衡,既要避免因為金融服務供給的波動引起實體經濟的動蕩,也要防范實體經濟對信用和信貸需求的變化對金融業構成劇烈沖擊。然而,“宏觀”意味著一個宏大的概念,其范圍最終確定需考慮以下幾點:

(一)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關系

宏觀審慎監管的提出反映了金融穩定與實體經濟間的緊密關聯,但是在對具體存在著何種關聯的問題上卻存在著非常不同的看法,而這又直接影響到應當建立的宏觀審慎監管的目標及其延伸的范圍邊界。這種爭論所涉及的基本問題是,究竟是實體經濟危機引發了金融危機,還是金融危機引發了實體經濟危機。持前說者進而認為,宏觀審慎監管的使命就在于保證金融系統免受經濟危機的沖擊,確保其彈性和活力;持后說者認為,宏觀審慎監管應當定位于為實體經濟提供穩定有效的信用供給,保證實體經濟免受金融業波動的影響(FSA, 2009)。在我們看來,它們之間的關系類似于雞與蛋孰先孰后的關系,一定要鑒別出先后順序意義不大,事實上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它們的關系也存在著差異。比如,在經濟增長階段,適當收緊資本和流動性要求,熨平信用周期就有利于保持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的平穩增長,從而增加金融系統穩健運行的持續性。而在經濟下行階段,穩定金融系統對實體經濟的信用供給目標就可能與微觀審慎監管的目標相沖突。此時,如果監管者只是關注單個機構的安全性和穩健性就很可能導致信用緊縮,從而客觀上加劇實體經濟危機。在這種情形下,宏觀審慎監管政策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利用在繁榮時期儲備的資本維持信用的平穩供給。

(二)宏觀審慎監管、貨幣政策與微觀審慎監管之間的關系

盡管微觀審慎監管與貨幣政策之間存在著某些重疊之處,宏觀審慎監管政策與貨幣政策在目標上存在顯著差別:貨幣政策的目標是穩定物價,而宏觀審慎旨在確保金融系統在整體上保持活力,從而保證金融服務的穩定供應。

比如,在過去20年中,英國名義需求的增長與經濟的供給能力大體上相一致,商品價格相對穩定。但是英國的資產負債表和海外銀行資產增長迅速,從而出現了“不影響通脹目標實現的金融失衡”,貨幣政策實際上對此無能為力,參見圖2。那些認為中央銀行應當對資產價格的變動或經濟失衡負起更大作用的看法,會在操作中遭遇很多障礙:(1)短期無風險利率對金融系統的風險承擔傾向的影響尚不明確。盡管在通常情形下,貨幣政策對資產價格的影響是貨幣傳導機制中的關鍵因素,但是當風險利差迅速調整時,這種影響的大小就很難確定,也就使得無風險利率對風險行為及風險利差的影響能力大大削弱。(2)僅僅依賴貨幣政策控制流動性,防范銀行資產負債表擴張的成本巨大,甚至可能導致實體經濟的動蕩,并使得物價穩定目標形同虛設(IMF, 2009)。(3)利用利率工具來防范資產泡沫風險會動搖市場的價格預期,削弱央行貨幣政策的可信度。

我們認為,宏觀審慎監管處于微觀審慎政策和貨幣政策之間,并居間發揮紐帶作用:(1)要保證金融業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服務供給的總量要求,就必須考慮對貨幣政策的影響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2)宏觀審慎監管目標的實現又不同于貨幣政策目標的實現,有必要以微觀審慎監管工具為基礎實現其目標。總體上看,保證金融系統的穩定性與靈活性就要求在經濟上升通道中穩定信用供給的數量和成本,而在下行通道時,宏觀審慎監管的主要作用就需要利用和調整監管資本來保證金融系統對實體經濟的借貸不過分縮減。

(三)對監管目標實現的其他限制性因素

這些因素包括:(1)在資本自由流動、跨境借貸日益便捷和各經濟體相互依賴深化的背景下,試圖通過對本國金融體系的監管來嚴格控制國內市場的信用總量很難實現。(2)盡管信用供給主要與銀行有關,因而監管銀行對抑制資產泡沫、防止金融失衡有一定的作用,但一方面有時泡沫和失衡與銀行的信用供給關系不大,另一方面最近十幾年來“影子銀行”體系發展迅速,這就會使得宏觀審慎監管工具難以見效。比如本世紀初網絡泡沫的爆發就主要由機構投資者推動起來,銀行信用并不是它的主要融資渠道。因此,網絡股災難對傳統金融系統并沒有產生實質性后果,反倒是緊隨其后的電信泡沫破滅引發的違約潮對銀行業的系統穩定造成了很大沖擊(Bank of England, 2000)。(3)宏觀審慎監管目標不應當偏離或阻礙實體經濟發展帶來的信用效應。比如,在全球實際利率降低時,信用就傾向于擴張;由于全球資金成本的降低來自于實體經濟的發展(如亞洲國家的高額儲蓄),這時就不能用宏觀審慎政策來平衡這種信用擴張效果,這也同樣適用于生產力提高帶來的資本需求膨脹。但是,在經濟基本面導致負債率過度上升時,就需要宏觀審慎監管政策對此做出反應。

三、宏觀審慎監管的實現:以資本要求為中心的分析

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在危機爆發后提出了一系列積極的改革思路,比如加強對銀行交易賬戶的資本要求,提高資本質量,引入杠桿率指標,設計國際流動性標準等。我們認為,以資本要求為中心的監管工具可以成為完善監管改革的重要突破點和便捷方式,理由是:(1)金融機構的資本是聯系風險與資產的樞紐,以資本金為基礎進行杠桿化操作,以實現金融資源的跨期和跨境配置是金融業區別于實體經濟的重要特征。對資本的定量和定性要求的松緊程度可以降低金融服務的杠桿率和價格,從而事倍功半地影響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結構與風險偏好,進而影響金融業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服務供給。(2)資本監管歷史悠久,監管者對其有著豐富的經驗教訓,通過對傳統資本監管加以修正,完全有可能藉此實現宏觀審慎目標。

(一)動態準備金制度(Dynamic Provisioning)

危機爆發后,最先于2000年在西班牙實施的動態準備金制度引起了監管界的極大興趣。傳統準備金制度僅對已出現的損失計提專項準備,是對風險的事后估計,提取比例的差異反映損失程度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銀行的利潤和清償能力。20世紀七八十年生的銀行危機,促使西班牙監管當局重新審視對銀行的監管制度和銀行的不良貸款問題,并自2000年開始實施動態準備金制度,即在傳統的一般和專項準備金的基礎上,引入動態準備,以反映對潛在信用風險的事前估計。經濟擴張時期,不良貸款比例低,事后計提的專項準備小于潛在的信用風險,銀行應建立動態準備金;經濟衰退時,不良貸款比例高,專項準備不足以覆蓋貸款損失,動用事前提取的動態準備金補齊差額。動態準備金制度涵蓋了對未來經濟周期的預測,是潛在風險估計值與實際風險值的差額。潛在風險可以由銀行運用內部模型法估計,也可采用監管當局規定的標準法算出;實際風險值就是當期準備金。動態準備每季從損益賬戶中提取,有助于熨平傳統準備金的親周期波動。參見圖3。該制度所蘊含的動態性、前瞻性和逆周期性特征,對增強銀行業的彈性,促使銀行針對特定類型貸款提取準備金很有幫助,從而有利于從整體上提高金融系統的安全性(Bank of England, 2009)。

(二)系統性資本附加費制度(Systemic Capital Surcharge)

由于現有的監管制度僅僅關注單個機構的風險,而對系統風險疏于監管,這變相地鼓勵了金融機構的冒險行為,加劇了道德風險和公地悲劇,并為金融機構提供了隱性政府擔保。為此,BIS(2009)提出,在微觀審慎監管所要求的資本充足率規定基礎上,應當對可能引發系統風險的機構甚至整個行業征收資本附加費,這種資本要求關注的重心是整個系統的風險承擔與信用狀況。類似于“誰污染誰付費”原則,避免由全體納稅人為金融機構的冒險行為負責。

和動態準備金制度類似,系統性資本附加費同樣應當具有逆周期特征,在經濟繁榮時征收防止信用濫用,在經濟蕭條時減少對信用供給的阻礙(Tucker, 2009)。附加費的征收應當包含兩個主要部分:(1)行業集中度附加費,即針對不同行業的發展走勢和在宏觀經濟中的比重設定不同的風險權重,并據此收取附加費,以實現在宏觀上調控金融機構對不同行業授信的邊際成本,從而有助于監管者提早預防危機的爆發。(2)機構重要性附加費,即針對那些對可能構成系統性威脅的金融機構提出額外的資本要求。不同于前者,這種附加費并不是根據機構本身的風險狀況來征收的,而是根據機構可能導致的負外部性加以收取,其目的是降低那些具有系統重要性機構經營失敗的概率,促使金融機構調整資產負債表,比如縮小規模或者減少與其他金融機構的業務交叉,以避免產生可能危及系統穩定性的損失。

確定系統性資本附加費的具體標準需要對收費基準、行業風險參數、系統重要性參數、可能的違約損失、具體行業或機構的額外資本等一系列標準加以確定。這個過程不僅需要定量依據,在很多時候還需要定性判斷;不僅需要單一指標,常常需要根據多個目標綜合決策;不僅需要做出靜態的收費指標,而且要根據經濟中長期發展趨勢做出動態調整。

(三)監管資本評估制度(Supervisory Capital Assessment Program, SCAP)

SCAP即通常所謂的“壓力測試”,是美國聯邦銀行監管機構(包括美聯儲、貨幣監理署、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在2009年2月至5月期間對轄下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的銀行控股公司(BHCs)實施的監管舉措。該制度假設了一個比預期走勢更為惡劣的宏觀經濟環境,進而考察BHCs的資本能否支持其繼續向具有信用能力的貸款人發放貸款。那些在評估中被監管者認為資本不足的機構,需要在公開市場或通過財政部的資本援助項目發行強制轉換債券湊集并補足。

SCAP的實施過程是:(1)監管機構給定基本環境假設和惡劣環境假設,前者為2009年2月對經濟發展預期所達成的共識,后者設定為比基本環境惡劣得多的宏觀經濟;在這兩種假定下,金融機構分別預測自身的損失、收入和貸款損失準備金情況。(2)監管機構獲得初始預測值后,對其加以審查和調整,并從金融機構收集大量有關其貸款與證券組合、交易賬戶、衍生品頭寸等數據,監管者據此對金融機構的未來收支以及準備金做出獨立預測;之后,由150多名經濟學家、金融分析師、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對最后預測值進行審查和分析。(3)監管者把2010年設定為更為惡劣的經濟環境,在此環境下利用最終預測值比較和計算金融機構的資本的數量和構成,凡是一級資本總值低于風險加權資產的6%或者一級資本中的普通權益資本低于風險加權資產的4%的機構都需要額外補充資本金。參見圖4(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2009)。

SCAP通過設定經濟環境,最終將資本要求落實到金融機構,將宏觀與微觀審慎監管熔于一爐,兼顧總體信用供給的宏觀目標和單個機構穩健運行的目標,實現了對單個機構的宏觀審慎監管。此外,這種監管工具和手段具有覆蓋范圍的全面性、監管執行的一致性、評估過程的獨立性和評估角度的多元性、目標與行動的清晰和可預測性、過程與結果的透明性等諸多鮮明特征。

四、啟示與借鑒

(一)對宏觀審慎監管與微觀審慎監管之間的關系要有清楚的認識,避免不加具體分析地實施“別人感冒我吃藥”的“跟風式”改革

如前所述,宏觀審慎監管與其說是一種監管模式,不如說是一種監管理念,而這種理念已經很清楚地體現在金融監管立法目標中。這次金融危機反映的不是整個監管體系的失敗,而是忽視宏觀目標的微觀審慎監管措施本身具

有的內生缺陷及其不可持續性。因此,目前首要的工作是立足國情,分析宏觀監管目標的具體內容和實現方式。

(二)提高金融監管政策工具的宏觀取向,將宏觀目標嵌入微觀監管措施

目前,以“一行三會”為基本架構的我國現行金融監管體系所采取的政策工具與世界上主要國家的做法并無根本差異,同樣面臨在微觀措施的制定與執行過程中缺乏對宏觀考量的弊病,比如套用巴塞爾資本協議的規定客觀上導致經濟的順周期性等。為此,我國應未雨綢繆,將國外成功的監管改革措施融入到我國的監管實踐中,尤其是要避免過于注重微觀審慎監管而導致的內生性風險,比如,考慮引入系統性資本附加費制度,從而通過融資成本工具實現對過熱經濟部門的宏觀調控和風險管理;考慮引入杠桿率監管制度和逆周期資本附加制度,控制監管套利行為的實施,努力熨平或緩解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的順周期性。

(三)加強國家統計局、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宏觀經濟部門與一行三會的信息共享和共同分析機制,探索建立宏觀金融監控指標

在我國,國家統計局負責對宏觀經濟現狀與趨勢的數據收集和分析,財政部負責實施財政政策,發改委負責國家宏觀投資計劃的審批,上述工作對宏觀經濟調控與金融監管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支撐性作用。金融監管機構應當與前述宏觀調控部門積極合作,充分利用后者的信息優勢,積極甄別對金融穩定具有重要意義的控制變量,探索我國經濟波動和金融危機之間的互動關系。這種合作機制和研究是建立有效的早期預警體系的基石,也是有效改造現有微觀審慎監管措施的必然要求。

注: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出于學術探討目的,不代表所在單位觀點,特此聲明。

參考文獻:

1.陳文君,2008,逆向傾斜下的金融監管研究[J],上海金融,第12期.

2.周仲飛,2009,資本充足率:一個被神化了的銀行法制度[J],法商研究,第3期.

3.周仲飛,2010,銀行法研究[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

4.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2009, 79th Annual Report.

5. Bank of England, 2000, Financial Stability Review, June.

作者簡介:

篇(4)

關鍵詞:太極圖;化學對稱概念和對應概念;對立統一概念;概念教學;化學觀

文章編號:1008-0546(2013)09-0012-03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位于北京,在其臨街的外墻上,建筑師設計了一組記錄中國文明起源和發展歷程的浮雕,其中第一幅就是太極圖,可見它在我國古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它以簡潔、對稱、形象、旋轉的圖形表達了復雜、深奧、抽象、基本的人類智慧與知識,蘊含著古老而又樸素的哲學思想。

一、 對太極圖的理解

太極圖是古代先民創造的寶貴思想財富,將太極分為截然對立的陰陽,具有鮮明的對稱性,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又具有嚴密的對應性;陰陽是動態的,不斷變化的,合在一起成為整個太極,體現了對立統一的思想,將數、形、理有機結合,這種對立和統一、對稱和對應的關系,與初中化學的概念特點不謀而合,利用太極圖作為工具,將太極陰陽的哲學思想指導化學概念的學習,可以成為良好的平臺,既符合數量、圖形符號系統、理論三者循序漸進的心理認知順序,也是創設教學情境的神來之筆。

二、 初中化學新教材基本概念和理論的特點

1. 內容呈現特點

初中化學是啟蒙化學,為了降低學習難度,新教材將許多基本概念和理論分散在各章中,以適應學生的心智水平和認知能力。正是由于理論和概念的分散處理,初學化學的學生感覺化學概念和理論龐雜而凌亂,背不完,理還亂。如何找到合適的工具使其整合,從而能形成類似思維導圖的形式,讓圖形和理論相結合,既符合化學學科知識的邏輯順序,又符合學生的心理認知順序,成為初中化學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2. 基本理論和概念自身特點

初中化學的概念雖然數量較多,但是特點鮮明。

(1) 對稱性

初中化學的概念基本是成對出現的,像孿生兄弟一樣,猶如一枚硬幣的正面和反面,彼此不能離開對方而獨立存在。例如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純凈物和混合物,單質和化合物,可燃性和助燃性,熱塑性和熱固性,酸性和堿性等。初中化學基本概念和理論呈現非常有規律的對稱性。發現了這條規律,就可以利用來指導概念和理論的記憶和掌握。

(2) 對應性

初中學生在未學習化學之前,接觸到的主要是宏觀世界。化學學習引入了另一種角度即微觀世界,化學是從分子、原子的微觀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的科學,也就是說,化學是綜合宏觀和微觀的角度研究物質的科學。

同一類概念在宏觀和微觀層次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宏觀上的“物質”在微觀上表現為分子原子離子等粒子,宏觀上的“元素”在微觀上表現為“原子”,宏觀上的實際質量在微觀上表現為相對質量,換句話說,宏觀世界的概念在微觀世界有“影子”概念。這種對應的關系在化學中表現得非常有規律性。利用這一點對于概念記憶有很大幫助。不僅概念如此,基本理論也是如此。從便于學生理解的角度出發,教學中可以將宏觀和微觀的概念“互譯”。例如化學式的意義,宏觀表示一種物質和物質的元素組成,根據宏微觀概念對應的關系,可以將物質“翻譯”成分子,元素“翻譯”成原子,“組成”翻譯成“構成”,那么化學式的微觀意義就是一個分子和一個分子的原子構成。

(3)對立統一性

初中學習化學的第一意識就是“分”,研究物質的手段,首先將物質分類如純凈物、混合物、單質、化合物、有機物、無機物、酸、堿、鹽、氧化物等;化學反應類型的分類如分解、化合、置換、復分解等,化學變化的本質就是原子之間的分分合合;物質的性質分為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根據同一屬性將概念分為截然對立的兩個下位概念,這兩個下位概念彼此對立,又可以合二為一成為一個上位概念,化學上的這種例子層出不窮。例如自然界物質根據組成成分可以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兩種,這兩種合在一起組成了世界上形形的物質。化合物根據是否含碳元素分為有機物和無機物,而有機物和無機物又共同組成了化合物等。

三、 以太極圖為工具,巧妙構建核心化學觀

1. 宏觀和微觀(見圖1)

新教材在介紹質量守恒定律內容時,從宏觀上通過實驗來驗證化學反應前后物質質量總和不變,微觀上通過分析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質量和數目不變來解釋質量守恒定律,宏觀上得出化學反應前后物質質量和元素種類、質量不變的結論。要幫助學生建立基本的化學觀,可以訓練學生在宏觀微觀之間自由切換,以此作為構建核心觀念的重要手段。從宏觀的現象可以推導微觀粒子的變化,例如通過香氣擴散推導構成物質的粒子在不斷運動;通過微觀粒子的結構特點可以推導宏觀物質的性質特點,例如某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7,可推測其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化學性質活潑,應具有較強的氧化性。

2. 質量觀(見圖2)

初中化學的質量分為實際質量和相對質量,實際質量一般指“物質”和“元素”的質量,根據太極圖中對應關系,相對質量一般指相對“分子”質量和相對“原子”質量。這兩種質量既是對應的,也是對稱的,也是對立統一的,相對質量是以C-12原子質量的十二分之一為標準得到的倍數,相對質量和實際質量成正比,在很多場合下可代替實際質量進行計算。相對質量和實際質量在一起組成初中對質量的認識觀。

3. 物質觀和微粒觀(見圖3)

宏觀世界是由形形的物質組成的,微觀世界是由分子、原子、離子、質子、中子、電子、原子核等微觀粒子構成的,物質對應著粒子,物質就是由許多肉眼看不見的粒子構成的,這些粒子在不斷地運動著,彼此之間有間隔。根據太極圖的對應關系,理論上每種微粒都有屬性對立的兩種狀態,例如陽離子和陰離子,這種化學觀也引領學生打破知障,理論上可推測質子、中子、電子等粒子也可能有相反屬性的粒子。西方也有類似的狄拉克反粒子理論,在這種理論的指引下,1932年,美國物理學家安德遜在宇宙射線實驗中果然發現了正電子,1956年發現反中子,1955年張伯倫和塞格雷用質子同步穩相加速器證實反質子的存在。學生如果頭腦中有這種太極圖的化學意識,對以后高中大學的化學學有裨益。

4. 化學反應觀(見圖4)

初中化學反應有四種基本反應類型,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數量分為對應的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化合反應是“多變一”,分解反應是“一變多”;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型分為對應的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置換反應是單質和化合物的成分交換,復分解反應是化合物和化合物的成分交換。根據太極圖的對應關系,化合反應宏觀是多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微觀對應的是多種分子結合成一種分子;置換反應宏觀是單質和化合物之間交換成分,微觀是同種原子構成的分子和不同原子構成的分子之間交換原子。

5. 結構性質觀(見圖5)

初中化學強調培養學生的“結構決定性質”意識,物質的結構不同決定了物質有著不同的性質。宏觀上物質化學性質活潑還是穩定,在粒子的微觀結構上也能找到對應的原因。

例如氯原子核外電子排布中最外層7個電子,容易在化學反應中得到1個電子,所以氯元素化學性質活潑。碳原子核外電子排布中最外層4個電子,要想形成穩定的最外層8電子穩定結構,必須得到或者失去4個電子,這個難度較大,所以碳原子索性“原地不動”,宏觀上表現為化學性質穩定。

鏈狀結構的高分子材料可以反復加工,具有熱塑性;有些網狀結構的高分子材料一經加工成型就不會受熱熔化,具有熱固性。

再如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碳原子構成的物質,但是金剛石硬度極大,是天然存在最堅硬的物質,石墨質軟滑膩,可以做劑,宏觀上物理性質差異如此之大,從微觀粒子在空間的排列方式也可以找到原因,金剛石中碳原子通過正四面體結構排列成網狀,所以堅硬,石墨中碳原子以層狀的方式排列,層與層之間容易滑動,所以石墨滑膩。

以上是作者對利用太極圖作為工具進行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教學的初步研究,希望能引起更多老師對太極與化學的關注。我國是有著五千年燦爛文明和悠久歷史的古國,有著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古人的學習經驗對我們今天的學習仍然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也希望通過我們的研究與挖掘,讓這些古老的哲學思想歷久彌新,重新散發出智慧的光芒,為化學教學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增長點。

參考文獻

[1] 發現反中子[J].科學通報,1957,(01)

[2] 呂海洋.實測反中子的質量[J].大自然探索,1988,(01)

篇(5)

一、厘清概念,準確表述

【例1】下列化學符號、圖示、用語與其所表達的意義一致的是( )

A.Co――1個一氧化碳分子

B.4N2――4個氮原子

C.5個鈉離子――5Na+1

D.――O2-

【解析】Co是鈷元素的元素符號,既可以表示宏觀概念Co元素或物質鈷,又可以表示微觀意義1個Co原子或Co原子,A項將Co錯看成一氧化碳的化學式CO,錯誤。B項表示的是4個氮分子,錯誤。電荷的電性和電量寫在元素符號右上角時,表示的是元素的離子符號,數字在左,“+”“-”號在右,數字“1”可省略;電荷的電性和電量寫在元素符號正上方時,表示的是元素化合價符號,數字在右,“+”“-”號在左,數字“1”不可省略。5個鈉離子的正確書寫方式應為5Na+,故C項錯誤。原子結構示意圖中,核內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原子核外電子總數等于核內質子數時為原子,原子核外電子總數大于核內質子數時為陰離子,原子核外電子總數小于核內質子數時為陽離子,D項中核內質子數為8,是氧元素,核外電子總數為2+8=10,大于核內質子數8,是O2-,正確。

【答案】D

二、領悟內涵,理順關系

【例2】推理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種元素,含有不同種元素的物質可能是化合物

B.分子、原子、離子都是組成物質的粒子

C.原子中的質子數與電子數相等,得出元素的種類由電子數決定

D.含有同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解析】化合物是指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通過定義可知,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種元素是正確的,物質可分為純凈物、混合物,含有不同種元素的物質可能是純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故A項正確。微觀概念用構成,宏觀概念用組成,因而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故B項錯誤。在原子中,質子數與電子數相等,元素是指質子數(或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原子的核外電子得失形成離子,核外電子數目發生改變,但元素的種類不會改變,故C項錯誤。宏觀概念單質是指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物質可分為純凈物、混合物,含有同種元素的物質可能是純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的混合氣體是由O元素組成的混合物,故D項錯誤。

【答案】A

三、借助模型,搭建橋梁

【例3】甲和乙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丙和丁。結合微觀示意圖分析,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圖示中沒有單質

B.該反應為復分解反應

C.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反應前后分子總數不變

D.該反應的生成物丁中氧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

【解析】通過所給微觀模型知,甲是CO2,乙是H2,丙是CH3OH,丁是H2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3H2一定條件CH3OH+H2O。由模型可以看出,甲、丁分子由2種原子構成,丙分子由3種原子構成,均屬于化合物;乙分子由同種原子構成,屬于單質,故A項錯誤。復分解反應是指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此反應不符合復分解反應定義,故B項錯誤。質量守恒定律在宏觀上理解為參加化學反應的所有物質的總質量等于反應生成的所有物質的總質量,在微觀上理解為“微觀世界三不變”,即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原子的數目不變、原子的質量不變,但分子的數目可能會改變,也可能不變,通過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從微觀上理解為參加反應的分子數目為4個,生成物分子的數目為2個,分子數目發生改變,故C項錯誤。微觀粒子原子的質量用相對原子質量表示,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與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叫做相對原子質量,可知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沒有單位,故D項正確。

篇(6)

關鍵詞: 宏觀審慎政策;銀行風險承擔;逆周期;廣義矩估計

中圖分類號:F83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7217(2015)03-0009-07

一、引言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后并迅速蔓延,暴露了對金融系統穩定性負責的全面政策框架的缺失。危機后國際金融監管組織和各國監管當局開始制定和實施以降低金融體系系統性風險為目標的宏觀審慎政策。

宏觀審慎政策的作用機理即通過一系列的政策工具影響個體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及其經營策略,從而作用于金融機構的信貸供給,進一步影響信貸供給總量及價格,以達到減少系統性風險的目的。宏觀審慎政策工具及監管標準都是針對個體金融機構制定的,這些宏觀審慎政策工具在消除金融體系順周期性和跨部門風險的同時,對個體金融機構的風險承擔也會產生一定的效應與影響。宏觀審慎政策的宏觀效應與微觀效應是否一致及微觀效應能否促進宏觀效應的實現,并達到減小金融體系的順周期性和降低系統性風險的目的,仍是理論界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本文試圖通過采用改進后的貸款組合信用風險模型與差分GMM模型從理論與實證兩方面對宏觀審慎政策工具對銀行風險承擔產生的具體影響與效應進行分析,從而進一步考察宏觀審慎政策微觀效應與宏觀效應之間的關系,為更好地保障宏觀審慎政策的實施效果提供理論依據。

二、文獻綜述

“宏觀審慎”一詞產生于1979年6月召開的庫克委員會,會議中討論了關于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能否影響其宏觀經濟和金融系統穩定性的問題。而“宏觀審慎政策”則最早出現在1986年4月國際清算銀行(BIS)關于國際銀行業金融創新的報告中,該報告指出宏觀審慎政策針對由金融創新造成的衍生品市場和證券市場相互關聯的問題,促進了金融體系和支付機制的安全和穩健(BIS,1986)[1]。此后,此概念逐步發展為防范順周期與跨部門兩個維度的風險(Borio,2001)[2]和金融體系系統性風險(Crockett,2000)[3]的政策框架。

宏觀審慎政策主要是為了防范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及其對實體經濟的溢出效應,并主要通過資本管理控制多個金融機構面臨共同沖擊時所造成的資產負債表萎縮而帶來的社會成本(Hanson et al,2010)[4]。

宏觀審慎政策工具雖然目的在于增強金融體系的穩定性,但也會影響到金融市場參與者的動機和行為,進而影響個體金融機構的風險承擔。就此而言,Jokipii & Milne(2009)認為風險承擔取決于資本緩沖的大小,資本和風險的關系取決于銀行持有的資本高于監管要求的數量。當資本緩沖較低時,銀行需要尋找到更多的資本的同時降低了風險承擔,銀行有大量資本緩沖時就會提高風險承擔[5]。Terhi & Alistair(2010)運用GMM模型對1986~2006年美國銀行業數據分析后發現,資本緩沖和銀行風險承擔存在正相關關系[6]。Cordella & Pienknagura(2013)運用模型分析了不同宏觀審慎政策工具最低資本要求、存款稅等政策工具對單個銀行風險選擇的影響,認為最低資本要求的提高、存款稅的附加和流動性工具的實施降低了銀行的風險承擔[7]。宋琴和鄭振龍(2010)提出資本與銀行風險承擔同市場集中度有關,市場集中度低時資本監管可以降低銀行的風險承擔[8]。從微觀效應來看,劉勝會(2011)認為宏觀審慎政策會從微觀方面影響到銀行的收入結構、資本運營、風險控制等經營策略[9]。

目前,有關宏觀審慎政策對個體銀行風險承擔影響的文獻主要集中于研究單一政策工具對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且忽略了不同經濟周期階段政策工具對風險承擔影響可能有所差異這一事實[10,11]。本文試從理論和實證兩方面研究宏觀審慎政策中逆周期資本緩沖、最大杠桿率和動態貸款損失準備金三個逆周期政策工具在不同周期階段對銀行風險承擔所產生的影響。

三、宏觀審慎政策工具的宏觀效應和微觀效應

宏觀審慎政策工具雖然以其宏觀效應的實現為主要目標,但對個體銀行所產生的微觀效應也不容忽視。目前,宏觀審慎政策工具主要包括針對金融系統順周期性的逆周期政策工具和針對跨部門風險而制定的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及影子銀行體系管理的一系列政策工具。以下針對逆周期政策工具的宏觀及微觀效應進行理論分析,并考察其宏觀和微觀效應是否具有一致性。

(一)逆周期政策工具

雖然在逆周期政策中所包含的政策工具目前還沒有統一定論,但運用銀行資本、杠桿率和貸款損失準備金等工具實施逆周期管理已受到廣泛認可[12]。本文以中國銀監會于2011年在《關于中國銀行業實施新監管標準的指導意見》中提出的杠桿率、逆周期資本緩沖和動態貸款損失準備金三種主要政策工具為分析對象進行研究。

逆周期政策中對資本的要求主要包括超額留存資本和逆周期資本緩沖。巴塞爾委員會、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積極制定前瞻性的計算預期損失的方法,通過預期損失準備金來減輕金融體系的順周期性。目前中國銀監會也鼓勵金融企業運用動態撥備原理,采取逆周期計提辦法,以達到增強財務緩沖能力和吸收損失的目的。杠桿率是商業銀行特定資本與調整后資產的比率,反映了銀行自有資金和負債之間的關系,是衡量銀行風險的重要指標。對杠桿率的限制約束了銀行高杠桿經營行為,減少了監管套利現象,從而降低銀行風險。

財經理論與實踐(雙月刊)2015年第3期2015年第3期(總第195期)沈沛龍,王曉婷:宏觀審慎政策與銀行風險承擔研究

Z=ROA+C/Aσ(ROA) (4)

其中ROA為銀行總資產收益率,C為資本總量,A為資產總量,σ為ROA的標準差。Z值越高則銀行破產概率越小,經營狀況越穩定。

不良貸款率為銀行不良貸款總量占總貸款余額的比重。由于貸款業務目前仍是中國銀行業的主要業務,不良貸款率是銀行信貸資產安全性和信用風險的重要指標,選用不良貸款率作為銀行風險承擔變量具有一定合理性。

2.控制變量。

由于一國的宏觀經濟發展、貨幣市場和銀行自身經營狀況都可能會影響到銀行的風險承擔,所以,選取代表宏觀經濟發展情況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gdp)、代表貨幣資金存量的廣義貨幣供給量(m2)、衡量銀行間資金供求變化的銀行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周利率(shibor)和代表銀行規模的銀行總資產值(size)及代表銀行收益的總資產收益率(roc)作為研究宏觀審慎政策工具對銀行風險承擔影響的控制變量。

3.解釋變量。宏觀審慎政策工具選用資本充足率(car)、杠桿率(l)、撥備覆蓋率(npc)、貸款損失準備金率(p)及代表中國信貸周期的虛擬變量(d)。

虛擬變量根據巴塞爾委員會公布計提逆周期資本辦法(BCBS,2010)計算的中國信貸周期[13],同時引入交叉項d×car、d×l、d×p檢驗信貸擴張期不同政策工具對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

在判斷實施逆周期政策的時間點及監管要求時,巴塞爾委員會在經過對數據指標大量分析和仔細論證之后,提出了逆周期政策應建立在信貸總額/GDP指標及偏離長期趨勢程度基礎上。巴塞爾委員會在對中國進行實證分析時,采用的是中央銀行對金融業私營部門的所有信貸(BCBS,2010)[15],GDP值為名義GDP值,則:

R=CREDITGDP(5)

其中CREDIT為信貸總額。鑒于HP濾波方法可以對近期數據給予更高的權重,巴塞爾委員會建議使用高平滑參數(400000)的HP濾波法計算出R長期趨勢TREND,并計算出其差值GAP。當GAP小于2%時則不需要計提逆周期緩沖資本;當GAP處于2%~10%之間時,GAP每提高1%,則多計提0.3125%的緩沖資本;當GAP大于10%時,則計提2.5%的緩沖資本。

為了增強數據的準確性,雖然在分析銀行風險承擔時采取的時間段是從2006~2013年的半年度數據,但對實施時間點的計算,采取了2002年4季度~2014年1季度共46個數據進行分析。表1中截取了2006年第4季度~2014年第一季度數據,結果顯示我國需要實施逆周期政策的時間段為2009年第一季度~2011年第一季度,其余時間不需實施逆周期政策。(二)模型建立與實證分析

選取16家上市銀行作為分析對象,但由于上市銀行中的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光大銀行和農業銀行披露數據年份較短,將其剔除。選取余下的12家銀行對其2006年末~2013年末的半年度數據進行分析。

首先,對以上各解釋變量、控制變量及因變量的相關性進行檢驗。對相關系數進行顯著性分析發現,size和m2均與風險承擔變量在10%水平上不顯著,car與風險承擔變量在10%水平上顯著,其余變量相關系數均在5%水平顯著,所以,在分析中將銀行規模和貨幣供應量增長率兩個變量剔除。另外,在進行初步回歸分析時,發現多個解釋變量和Z值的關系不顯著,所以將Z值剔除,究其原因可能是數據長度較短,間隔時間較長,不符合Z值對數據長度的要求。同時,在分析選取的樣本銀行中,五家銀行均被銀監會認定為中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其余也均為上市銀行,由于存在政府隱性擔保和銀行破產制度方面的缺失,銀行破產可能性較小,所以,采用Z值分析也有一定的不合理性。

1.單位根檢驗與協整檢驗。

為了避免分析時出現偽回歸現象,首先對面板數據進行單位根平穩性檢驗。分析采用了相同根單位根LLC檢驗和不同根單位根FisherADF檢驗兩種單位根檢驗方式。表2為單位根檢驗結果,結果顯示變量均為平穩序列,不存在單位根。

在單位根檢驗各變量均平穩后進行協整檢驗,以檢驗各變量間是否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協整檢驗結果見表3,對面板數據進行協整檢驗后得到4個統計量,Gt和Ga為組統計量,檢驗數據在異質性條件下是否存在協整關系;Pt和Pa為面板統計量,檢驗數據在同質性條件下是否存在協整關系。從表3可以看出,自變量car、l、npc與nl分別進行協整檢驗時都存在協整關系,而將car、l、npc和nl同時進行協整檢驗時則不存在協整關系。

2.模型建立及結果分析。

由于銀行風險承擔具有一定的延續性,會受到銀行之前風險承擔水平的影響,所以,在建立模型時將因變量的滯后一期變量作為解釋變量來研究風險承擔的延續性。由于在動態面板數據中,因變量的滯后一期作為解釋變量會導致解釋變量的內生性,而其他解釋變量也存在潛在的內生性,所以,通過構建一組與內生解釋變量相關而與隨機擾動項不相關工具變量,以克服變量內生性所造成的估計偏差問題,進而得到穩健的估計結果。廣義距估計(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 GMM)是基于模型需滿足的矩條件的參數估計方法,不考慮隨機擾動項的準確分布,允許隨機擾動項存在自相關和異方差等情況,且當樣本量足夠大時,估計漸進有效。

本文采用Arellano& Bond(1991)提出的差分GMM模型進行估計,差分GMM模型將動態面板數據模型進行差分后內生變量的滯后變量作為工具變量進行分析[16]。構建以下四個模型:

1注:括號內為Z統計量值,*、**、***分別表示在90%、95%、99%的置信水平下拒絕參數不顯著的原假設。

數據來源:根據各銀行年度報告、半年度報告,國家統計局、中國人民銀行、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網站數據計算所得。

對數據進行差分GMM回歸,結果見表4。首先,檢驗引入的工具變量是否有效。由于模型中引入了內生變量的工具變量,需進行過度識別檢驗以檢驗模型中使用的工具變量是否外生及有效,表4最后一行顯示,各方程的Sargan統計量均無法拒絕工具變量有效的原假設,即使用的工具變量有效。其次,檢驗是否可以用差分GMM模型進行估計。差分GMM模型所要滿足的前提條件是擾動項不存在自相關,所以,要對擾動項進行相關性檢驗,表4中顯示所有方程的擾動項均不存在二階自相關,使用差分GMM模型估計是有效的。

對模型結果進行分析時,首先考察各控制變量和銀行風險承擔間的關系,gdp在方程(6)、(7)、(9)中都會顯著影響到風險承擔,且系數為負,說明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銀行的風險承擔是降低的,而在經濟下行期,由于貸款人信用及經營環境的變化,風險承擔增加。Shibor對風險承擔只有在方程(6)和方程(7)中顯著,且系數均為正。Shibor作為銀行間市場利率反映銀行間市場的供求狀況,Shibor的上升意味著銀行間市場資金供不應求,亦即銀行對短期流動性需求上升,意味著銀行經營成本和流動性風險的上升,也會使銀行的風險承擔增加。Roc和銀行風險承擔的相關關系較弱,只有方程(9)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上相關,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釋風險和收益同向變化的現象。

接下來分析解釋變量與銀行風險承擔間關系。4個方程的回歸結果均顯示滯后一期的nl可以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影響當期的nl,且系數為正,說明銀行的風險承擔具有延續性,如果當前銀行的風險承擔增加,則六個月之后銀行的風險承擔也會增加。這是由于銀行風險承擔與其管理水平及經營策略有關,管理水平較好或風險偏好較低的當期銀行風險承擔較小,由于其管理政策的一致性,所以未來的風險承擔水平也較小;反之管理水平較差和偏好風險的銀行當前和未來的風險承擔水平也都較大。說明若要銀行未來風險承擔水平降低,則要從當前管理策略入手,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分析宏觀審慎政策工具對銀行風險承擔影響時,觀察政策工具對當期風險承擔的影響。在整個分析期內,當期資本充足率和銀行風險承擔在方程(6)~(8)中都是呈同向變化的,資本充足率的上升意味著風險承擔的增加。在信貸擴張期,宏觀審慎政策工具對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主要觀察d及交叉項car×d、l×d及p×d的系數。d的系數在方程(6)、(7)中為正,在方程(8)、(9)中為負,所以,無法直觀定論信貸周期和風險承擔的聯系。car×d在方程(6)、(7)中顯著為負,說明上行期資本充足率的提高意味著當期風險承擔的降低。l×d及p×d系數均為正,說明上行期對杠桿率和損失準備金要求的提高會增加當期的風險承擔。

在信貸擴張時期,資本充足率與杠桿率對風險承擔的影響是不同的,資本充足率提高可以降低風險承擔,而杠桿率的提高則會增加風險承擔。資本充足率和杠桿率的區別在于其分母,資本充足率的分母為風險加權資產,是根據資產風險大小不同賦予不同權重而得到的風險加權資產,而杠桿率的分母為總資產。資本充足率提高,降低當期風險承擔,可能是由于銀行降低了風險資產持有數量而使風險承擔降低。經濟上行期,銀行持有資產風險降低,在不變資本充足率要求下,銀行會擴張業務,通過增持資產或冒險經營方式尋求利潤最大化。而如果面臨較高的資本要求,銀行可減少風險加權資產的持有或增加資本來滿足監管標準。減少風險加權資產的數量說明銀行將風險級別較高的資產轉換成風險級別較低的資產,或減少了高風險資產的持有,以此降低銀行的經營風險。Das& N.R. Sy(2012)通過研究也發現,持有較少風險加權資產的銀行在美國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期間表現更好[17]。相反,資本的增加可能會引起風險的上升,而損失準備金的提高也會引起當期的風險上升。宏觀審慎政策工具中逆周期資本要求和動態損失準備金要求在短期內會增加銀行運營成本,降低個體銀行的經營效率,削弱其競爭力。當銀行面臨資本需求時,會通過留存收益和發行股票或者減少貸款資產來提高資本水平,資本的增加意味著貸款息差同幅度地改變,高息差和更嚴格的貸款標準將減少家庭和企業的消費,在沒有額外的非價格限制時,會增加銀行的信貸成本。這些會降低銀行的盈利能力和面臨存貸息差上升的壓力。在短期內銀行會增加向借款人收取的利息或減少新增貸款的數量,銀行貸款成本的增加和供給的減少會影響其利潤。銀行資本通過影響貸款凈收益影響風險承擔水平,為了維持一定的回報,銀行會承擔更高的風險,形成風險共擔效應。

由于逆周期政策的原理是在上行期積累準備金和資本,在下行期使用。而經濟環境變化往往是突然的,危機發生也是在較短時間內發生的。所以,在分析滯后期政策工具的微觀效應時僅考察政策工具對滯后一期,亦即半年后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除方程(9)中l(-1)外,在其余含有car(-1)、l(-1)、npc(-1)變量方程結果均顯示變量系數顯著為負,即滯后六個月的資本充足率、杠桿率、撥備覆蓋率的上升可以顯著降低當期的風險承擔水平,這一結果為實施逆周期政策提供了依據。

綜上分析,逆周期政策的實施并不會降低當前銀行的風險承擔水平,而會降低未來時期銀行風險承擔水平,與其政策目標一致。

五、結論

以降低金融體系系統性風險和減少金融體系對宏觀經濟溢出效應為目標的宏觀審慎監管具有特有的宏觀效應和微觀效應。本文在理論研究部分對宏觀審慎監管產生的宏觀效應和微觀效應進行了分析,在實證研究部分結合資本充足率、杠桿率和貸款損失準備金率這三個宏觀審慎政策的政策工具,就宏觀審慎政策工具對銀行風險承擔進行了分析。在宏觀方面,宏觀審慎政策可以通過在經濟上行時限制系統性風險積累,經濟下行時彌補損失,限制系統性風險的擴張,通過緩沖器的作用熨平經濟周期。在微觀方面,資本充足率、杠桿率和貸款損失準備金的提高會增加當期銀行的風險承擔,但顯著降低了銀行未來時期的風險承擔,與其宏觀效應具有一致性。綜上所述,宏觀審慎政策對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并不是體現在當前階段,而是會降低未來時期銀行的風險承擔,宏觀審慎政策工具的宏觀效應和微觀效應及其目標具有一致性。但對當期銀行風險承擔的監管和控制,并不能通過宏觀審慎政策實現。

參考文獻:

[1]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Recent innovations in international banking[R]. Basel, April 1986.

[2]Borio,C, Furfine,C, Lowe,P. Procyclicalit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issues and policy options[R]. BIS Working Papers, March 2001.

[3]Crockett, A. Marrying the microand macroprudential dimensions of financial stability [C]. BIS Speeches, September 2000.

[4]Hanson, S,Kashyap, A,Stein, J. A Macroprudential approach to financial regulation [R]. Chicago Booth Research Paper, No.58, 2010.

[5]Jokipii,T,Milne,A.Bank capital buffer and risk adjustment decisions[R].Swiss National Working Paper, September 2009.

[6]Terhi, J,Alistair, M. Bank capital buffer and risk adjustment decision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2010,(7) :165-178.

[7]Cordella,T, Pienknagura, S. Macro prudential policies from a micro prudential angle [R].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December,2013.

[8]宋琴, 鄭振龍.市場結構、資本監管與銀行風險承擔[J]. 金融研究,2010,(11):15-21.

[9]劉勝會. 從銀行業視角看宏觀審慎政策的微觀影響[J]. 金融論壇,2011,(10):9-16.

[10]彭建剛,王佳,鄒克.宏觀審慎視角下有貸期限錯配流動性風險的識別與控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4,(4):2-8.

[11]彭建剛,呂志華.論我國金融業宏觀審慎管理制度研究的基本框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2,(1):2-7.

[12]IMF. Macropmdential policy:an organizing framework[R].2011.

[13]Ariccia, G,Laeven,L,Marquez,R. Monetary policy, leverage, and bank risk taking [R], IMF Working Paper, December,2010.

[14]Laeven L, Levine R. Bank governance, regulation, and risk taking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9,(2):259-275.

[15]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Basel III:a global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more resilient banks and banking systems [EB/OL], /publ/bcbs189. pdf, 2010.

篇(7)

關鍵詞:中觀;經濟;審計;內容

中圖分類號:F23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6-0166-03

一、中觀審計的界定

(一)建立中觀審計的必要性

目前在經濟學界基本上已達成共識:宏觀經濟研究的是國家經濟,微觀經濟研究企業或廠商以及獨立生產地居民和農民等個量經濟,中觀經濟則介于兩者之間。科學方法論使得經濟學重新劃分為宏觀經濟學、中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與此同時必然要求宏觀審計、中觀審計和微觀審計得以形成和發展,這不僅是經濟學和審計學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時展的需要。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和經濟的迅猛發展推動著審計學向三維立體結構發展,“哪里有經濟活動,哪里就有審計監督”,中觀經濟的發展必將使得中觀審計得以產生和發展。中觀審計產生的根本前提是中觀經濟,中觀審計的雛形是行業審計,中觀審計是為服務于宏觀控制和強化微觀控制而存在的。當中觀審計建立以后,宏觀、中觀、微觀經濟組成了國民經濟縱向上的梯形結構,而宏觀、中觀、微觀審計則構成了橫向上的平行線結構,他們所組成的整個立體結構覆蓋了國家經濟活動的各個領域,中觀審計舉足輕重的地位就更顯而易見了。

以中觀經濟運行為對象的審計活動就是中觀審計。我們也可以把中觀審計界定為審計機關依據法律規范,運用系統的程序和方法,監控中觀經濟行為、運行機制和其為實現一定的經濟目標所采用的經濟政策、決策,監督其執行結果的行為。

中觀審計的建立可以有效地監控中觀經濟行為及其運行機制,防止中觀經濟的運行出現偏差與失控,對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起到協調作用,從而達到提高中觀經濟效益,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系統良性循環的作用。中觀審計的實施可以有效地保證宏觀經濟政策、決策和相關信息的傳遞,防止和減少宏觀經濟在其傳遞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和失誤;同時還能有效地促進微觀經濟活動的開展,協調宏觀經濟目標和微觀經濟目標之間地矛盾;最后中觀審計的實施還能有效地防止和減少中觀經濟政策或決策失誤、中觀經濟活動的失控以及中觀經濟比例關系失調的問題。

(二)中觀審計中的三方關系

1.中觀審計的主體

當前理論界對中觀經濟的研究對象及內容已有了基本的輪廓界定,把中觀經濟大體分為三個部分:行業經濟、地區經濟和集團經濟。行業經濟是同類經濟的集合體,如漁業、牧業、煤炭行業等。地區經濟是同一地區的集合體,我們通常是按行政區進行劃分的,如北京地區、上海地區等。集團經濟是企業集團,其經常表現為行業經濟和地區經濟在同一組織內的集合體,如石化集團等。根據中觀經濟的界定,我們認為中觀審計的審計主體在中觀審計剛建立階段應該是政府審計機關及其成員政府審計師,當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考慮讓民間審計機構的注冊會計師和管理咨詢師加入。

中觀經濟的發展對宏觀經濟政策的傳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觀審計結果使用最多的應該是政府部門,政府審計機關來開展中觀審計能夠體現中觀審計的權威性。目前中觀審計的實施以及其程序方法的確定還都處于一個探索的階段,還是一個全新的內容,沒有相應的準則依據,中觀審計的范圍還很有限,更重要的是中觀審計的重要作用還沒有被廣泛認識。在這樣一個初級階段開展中觀審計,如果由政府審計機關及其成員政府審計師首先來開展這項活動,一個方面能體現出國家對中觀審計工作的重視,另一個方面能使得中觀審計迅速廣泛地被社會各界所認識,被審計單位才能夠采納中觀審計的審計結果,使公共資源的使用者樹立起效率、效益的觀念。當中觀審計被各方面充分認識、中觀審計的準則依據也相應地建立起來、中觀審計的實施程序方法也相應地制定起來,這時中觀審計的范圍增大,業務量增多,注冊會計師和管理咨詢師也有能力開展中觀審計,可以考慮將中觀審計的一些內容讓渡給注冊會計師和管理咨詢師去做,如集團經濟的審計完全可以讓渡給注冊會計師來做。

2.中觀審計的客體及授權人

中觀經濟大體可以劃分為:行業經濟、集團經濟和地區經濟,相應的中觀審計的客體可以概括為行業、集團和地區的經濟活動,其主要包括非收益性投資部分、收益性投資部分、行業集團及地區財政預算、財政支出等。如對地區經濟進行審計時,檢查其社會公眾資金是否存在浪費;對行業經濟進行審計時,檢查其地區經濟發展是否很好地傳達了宏觀管理目的,是否能夠為微觀經濟發展指明方向。

在中觀審計發展的初級階段,中觀審計的開展主要是為國家宏觀經濟管理服務的,如行業審計和地區審計的開展,那么中觀審計的授權人應該是國家財政部門。這樣可以保證中觀審計的權威性,并且能促使中觀審計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

二、中觀審計的研究對象及目標

(一)中觀審計的研究對象

中觀審計是對中觀經濟計劃、政策、決策以及中觀經濟管理活動所實施的審計,中觀審計的審計對象范圍可以概括為:行業、地區(經濟區)、集團的發展戰略目標、計劃,中觀經濟政策、決策以及相應的中觀經濟管理活動。

1.中觀經濟學所涉及的內容是中觀審計的研究對象和審計對象

基于中觀經濟產生發展而產生發展的中觀審計,其對象范圍實際上就是中觀經濟所研究的內容。當前國內外大部分專家認為,中觀經濟學研究對象內容是中觀經濟戰略目標和計劃、中觀經濟政策和決策、中觀經濟管理、中觀經濟模型理論、區域(或地區)經濟結構、行業經濟政策、集團或協會經濟發展以及中觀經濟的橫向縱向模式。現代經濟學尤其注重經濟政策和決策的研究,中觀經濟政策內容繁多主要有:能源交通政策、農產品價格政策、特區經濟政策、開發區經濟政策、地區經濟發展政策等,同時還涉及到能源在各部門之間的配置,自身經濟優勢增長問題等。中觀審計是對中觀經濟活動的審計,中觀經濟學要求中觀審計應以中觀經濟政策和決策為研究對象。

2.服務于宏觀控制、強化微觀控制是中觀審計對象范圍應涵蓋的內容

微觀、中觀、宏觀自上而下對經濟活動進行三個層次的調控,中觀控制是整個經濟控制系統的一個分系統,中觀審計的研究有利于加強中觀控制,處于中間層次的中觀控制一方面可以服務于宏觀控制,另一方面可以強化微觀控制。促使整個國民經濟良性循環的三個分系統:宏觀審計系統監督宏觀經濟政策、中觀審計系統監督經濟政策傳遞過程和微觀審計系統監督經濟政策的執行結果,三者相互牽制、相互協調,才使得審計監督體系嚴密完整。

中觀審計的研究對象范圍可以簡要的概括為:以中觀經濟活動(大體可以分為行業、地區及集團經濟)為對象的中觀經濟計劃、中觀經濟政策和決策以及相應的中觀經濟管理活動。

(二)中觀審計的目標

中觀審計應注重中觀主體的效益、效率和效果考察。通過中觀審計促使中觀經濟政策達到自身機制科學性,傳遞機制真實有效性;衡量標準客觀性,制定依據法律性;貫徹原則協調性,經濟運行多元性;政策制定可行性,政策執行結果效益性。中觀審計以中觀經濟為基礎,中觀審計的對象范圍具有中觀經濟的特征:中間性、過渡性、集散性、相對性、區域性和靈便性的特點。

1.保證中觀經濟自身科學性、傳遞真實性

宏觀經濟政策的分解和具體化體現為中觀經濟政策,起著上傳下遞的作用。如果宏觀經濟政策不能通過中觀經濟政策有效傳遞到各個地區、部門以及公司、企業領導者手中,或者向具體各部門各地區傳遞后,不能正確、及時地執行有關政策,或不加分析地照搬照抄,無疑給微觀經濟活動帶來困擾。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建立真實、及時地反饋政策的傳遞機制,防止宏觀政策在向部門、地區傳遞時走樣,而中觀審計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防止“政策對頭,執行走樣”情況的發生。中觀審計通過對中觀經濟活動、政策、決策的審計來保證中觀經濟在對宏觀經濟政策向微觀傳遞時達到自身機制科學性,傳遞機制真實性。

2.保證中觀經濟的依據法律性、標準客觀性

中觀審計審查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中觀經濟戰略、政策與決策的制定及其執行過程是否符合法律規范要求。中觀經濟的發展計劃編制、戰略目標的制定以及政策與決策的制定都應依據相關法律來制定并且程序也應該法律化,中觀審計可以審查中觀經濟制定依據是否符合法律要求,同時可以衡量中觀經濟計劃、戰略目標、政策與決策是否客觀、是否符合客觀實際情況。這就要求國家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來適應中觀經濟發展的要求,比如可以制定特區經濟法或者區域經濟法、中觀信貸法等。國家制定這些法律規范一方面可以促使已經發展起來的中觀經濟走上科學化、民主化、正常化、規范化和法制化的道路,另一方面可以為中觀審計的開展提供依據。

3.保證中觀經濟的原則相協調性、運行多元性

從宏觀層面來看,整個國民經濟系統是一個平衡、穩定、協調的系統,而中觀經濟對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相對來說就處于一個非平衡狀態。為了保證整個國民經濟系統的平衡,中觀經濟的戰略目標、政策與決策的制定及執行必須貫徹協調性原則,使得中觀經濟的戰略目標與國民經濟的總目標相協調,中觀經濟的政策、決策與宏觀經濟的政策、決策相協調,中觀經濟管理與宏觀經濟管理相協調,從而最終實現中觀經濟的目標與宏觀、微觀經濟的目標相一致,保證需求和資源(物質資源或勞動資源)合理分配、有效使用,達到國民經濟高速多元發發展。

4.保證中觀經濟政策的可行性、執行的效益性

經濟政策與決策的制定都要以謀求最佳經濟效益為目標,同時防止無效益甚至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計劃、政策和決策的制定,這就要求不論是宏觀經濟政策與決策的制定還是中觀經濟政策與決策制定都要以充分的技術經濟可行性論證為基礎。這樣中觀審計就要審查中觀經濟政策與決策是否經過技術可行性論證,同時也要審查評估其制定后的經濟效益,經濟效益是否達到了最佳程度,是否存在浪費,是否能帶來預期的效益,幫助分析無效益的原因等。

三、中觀審計的發展瞻望

中觀審計的發展和中觀經濟管理的發展息息相關,從而同宏觀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可以預見中觀審計將會有更深一步的發展,具體表現在:

(一)中觀審計理念和應用的發展

中觀審計作為審計理論體系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理論才處于起步階段,我們應該重視起中觀審計理論以及實務的研究。中觀審計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中觀審計研究的理論意義是:(1)進一步完善審計理論體系,經濟科學的宏觀、中觀、微觀的劃分,必然要求審計也相應地建立起宏觀、中觀、微觀審計,這是系統論以及經濟學和審計學發展的必然趨勢;(2)對中觀審計做基本的理論闡釋,為以后的審計發展完善奠定基礎。實踐意義是:(1)監控中觀經濟行為及其運行機制,有效傳遞宏觀政策、決策和有關信息,防止“政策對頭,執行走樣”情況的發生;(2)為保證宏觀經濟總目標的實現,促進微觀經濟活動的進行,協調與微觀經濟目標之間的矛盾;(3)可以防止和減少中觀經濟政策或決策偏差和失誤的出現;(4)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減少中觀經濟比例關系的失調。中觀審計深刻的理論及實踐意義決定了中觀審計的理念和應用會迅速的發展,有關其的研究也將會進一步的擴展,中觀審計在國民經濟中舉足輕重的作用決定了中觀審計的理論發展及其應用會越來越廣泛,例如已經開展的部分地區審計工作和部門審計工作(屬于行業審計的范疇),這些審計工作的開展將會進一步推動中觀審計理論研究及實際應用的發展。

(二)中觀審計思維進一步深化,理論體系日益完善

聯邦德國埃登堡大學國民經濟學教授漢斯—魯道夫·彼得斯博士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中觀經濟學”概念至今,有關中觀經濟的研究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完善的理論體系,人們已經認識到了中觀經濟的重要性,如今中觀審計概念的提出,以及中觀審計在國民經濟中所處的重要地位使得人們逐漸意識到中觀審計的重要性,中觀審計的思維理應進一步深化。隨著審計事業的發展,人們對中觀審計的研究會越來越深入,不再局限于當前只對一些基本的概念性內容作研究,將對會中觀審計的目標、方法、程序、分析工具等做更深入的研究。

(三)中觀審計將注重實務中的應用,并以績效審計為其發展的方向和核心

中觀審計的重要地位使得其相關理論和應用理應被重視,并隨著中觀審計理論體系的日益完善,中觀審計在實務中的應用會日益擴大。比如,通過地區審計和行業審計,對地區之間或者行業內部各單位之間的綜合經濟指標或單項經濟指標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地區之間或者行業內部各單位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從而幫助落后的地區或者單位提高經濟效益,同時也更有利于國家進行宏觀調控,采取有力的措施促進地區或者行業的整體發展。當前開展中觀審計應以政府審計機關為主,在中觀審計中以績效審計為核心,正是體現了當前中觀審計發展階段的要求,同時績效審計的開展可以促進資源的有效利用,可以促進廉潔高效管理機構的建立,可以有效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參考文獻:

[1] 羅玉宏.基于平衡計分卡的企業集團經營績效評價[J].集團經濟研究,2005,(4):100-101.

[2] 易仁萍,王會金,劉國城.基于骨牌理論的中觀審計風險預防機制研究[J].審計研究,2006,(2):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州日本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老师脱了内裤让我进去| 三上悠亚久久精品| 人人摸人人操|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 好男人好资源电影在线播放| 色偷偷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又嫩又硬又黄又爽的视频|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毛片|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 日本簧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永久免费看啪啪的网站| 日本午夜精品理论片a级app发布| 国产无遮挡无码视频免费软件|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又粗又大内射免费视频小说|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电影69| 欧美艳星nikki激情办公室|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区| 色欲人妻aaaaaa无码|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优|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国产免费观看黄av片|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日韩 无码 偷拍 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福利短视频| 人妻 丝袜美腿 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热久久久久久久| 高潮迭起av乳颜射后入|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欧美肥婆性猛交xxxx| 亚洲av无码乱码忘忧草亚洲人| 体育生gay自慰网站| 丝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