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農產品的商業模式

農產品的商業模式精品(七篇)

時間:2024-01-09 09:42: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產品的商業模式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農產品的商業模式

篇(1)

[關鍵詞] 農超對接;農產品;專業合作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105

[中圖分類號] F72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5)05- 0220- 03

0 引 言

最近幾年,由于我國農產品生產總量的增加,農產品的供應情況逐漸由供不應求過渡到供過于求。在農蔬產品的生產需求關系上,也表現為各個大中型生產銷售企業開始全面向供應鏈的中下游轉移,由于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所以對銷售的各個環節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流通環節太多成為阻礙農業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原因。因此,“農超對接”這種商業模式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 “農超對接”可以減少農產品銷售的中間環節,降低銷售成本,給農民、消費者、超市都帶來更多的收益,可以說是一舉三得。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人口占我國人口總數的比重很大,所以農民的問題解決了,我國的很多問題也就解決了,而“農超對接”這種商業模式正是解決我國農民問題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

1 發展進程

1.1 定義

“農超對接”指的是農民或者專業合作社和超市的法人代表簽訂雙方都同意的一種協議,由農民向超市直接銷售農蔬產品的新型銷售模式和商業模式,也是一種流通模式。“農超對接”的本質是給農民提供一種先進的銷售模式和商業模式,幫助農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將不斷變化的需求與農民的供應連接起來,建設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生產供應相一致的供應鏈,從而實現供應鏈上各個層級的共贏。我們只有讓農村的生產與城市的需求直接對接,城市需要什么,農村就生產什么,這樣才能避免供需矛盾的產生與農蔬產品價格的劇烈浮動,又能減少農產品的銷售環節,降低銷售成本,增加農民的收入。

1.2 發展情況

在國外,“農超對接”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種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美國、歐洲等一些國家,超市里約80%的農產品都來自“農超對接”,而我國只有15%左右。我國的“農超對接”自開展以來與國外相比差距較大,這也表明我國在“農超對接”方面發展潛力巨大。我國各個大型的連鎖超市也在積極深入地研究自己的發展方向,其中“連鎖超市+ 專業農民合作社+農民”是我國有關部門和各個地方政府支持“農超對接”發展的主要商業模式。自從我國“農超對接”這種商業模式開展以來,全國開展“農超對接”的達到規模以上的連鎖超市已經超過850家,拉動就業人口超過200萬人,與連鎖超市對接的農業合作社已經突破15 000 個,總的參加人數已經超過了100萬人。

2 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自從“農超對接”這種流通模式和商業模式開展以來,雖然在減少銷售成本、滿足市場需求等一些方面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績和成果,但美中不足的是我國“農超對接”的整個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主要表現在:①“農超對接”發展速度緩慢,專業合作社的數量和規模偏小而承擔的成本又偏高;②“農超對接”的現代化程度和集中度低,農民的品牌意識和規模意識不強,生產過于分散;③由于超市對于農產品的準入政策制訂得不夠靈活,降低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阻礙了“農超對接”的進一步發展。

2.1 合作社的因素

在“農超對接”模式下,農戶主要是通過合作社間接地和超市發生聯系。合作社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具有諸如知識和信息溢出、中間投入品的專門化、信任和合作的加強等廣泛的正面效應 。但是,“農超對接”對農民合作社的專業性要求非常高,因此仍然有非常多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一些普通投資者,不能如愿以償地參加到“農超對接”的隊伍中來,這是一件非常值得惋惜的事情。除此之外,我國還存在專業農民合作社規模小、數量少、專業人才不足、發現速度慢、科技水平低、發展目標不明確、對“農超對接”的未來沒有明確的定位、流通環節的貨物損失依然嚴重等一系列問題。之所以會產生這些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①資金方面的原因。專業農民合作社大多數都屬于小微型企業,資金嚴重不足,導致現金流不穩定。很多大中型連鎖超市的貨款最快要半個月后才能結賬,有的甚至是一個月,這就導致了合作社的資金鏈時刻都處在斷裂的邊緣。這是“農超對接”發展緩慢的關鍵原因之一;②成本方面的原因。農產品銷售最大的成本來自運輸,幾乎有60%的成本都來自于運輸,所以農業合作社一定要擴大農產品的種植規模,增加農產品的運輸量,充分利用規模效應才能稀釋掉高昂的運輸成本,而少量運輸農產品顯然運費是非常昂貴的,甚至是奢侈的。如果農業合作社仍然是小規模、分散地運營,其結果必然是徒勞無功,為他人做嫁衣。這便意味著“農超對接”這種商業模式,必須從根本上解決銷量和種植規模的均衡問題,要嘗試進行規模化種植。

2.2 農戶的因素

農戶的集中化和規模化水平太低,無論是從種植品種上看,還是從種植數量上來看,都過于分散。連鎖超市經營農產品最基本的要求是規模化,必須保證不能出現脫銷的情況,但是我國的農蔬產品生產仍然以分散生產為主,這種生產方式肯定會阻礙生產的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的發展進程,拖慢“農超對接”這種商業模式在我國的發展速度。除此之外,農蔬產品的檢查過于嚴格,也導致了農民對“農超對接”這種銷售模式和流通模式積極性較低,最終導致農戶能夠提供的產品品種很少,隨之而來的是農產品規模化被大大地降低,不能有效地滿足各個大型連鎖超市的供應需求。另外,還存在一部分農民受教育水平低、思想保守、缺乏品牌意識、農產品生產標準不統一等問題。

2.3 超市的因素

主要是:①由于“農超對接”這種流通模式和商業模式投入的成本太高,導致一些連鎖超市對“農超對接”這種商業模式和流通模式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不是很高,主要是因為這種模式早期的投入成本太大,再加上房租、地租,人工成本、利潤等各方面的考慮,導致了很多連鎖超市對“農超對接”這種商業模式和流通模式望而卻步;②由于連鎖超市進入的要求和標準太高,一些專業合作社除非種植規模、知名度都非常大,而且產品質量極佳,否則就不要妄想進入大型連鎖超市的銷售專柜。從調查的情況看,一旦遇到各種節日,各個連鎖超市會搞各種特價促銷活動,農民就必須進行配合,然而在這種時候,如果產品利潤率低,搞不好就會賠錢。因此,各個大型連鎖超市對于農產品的采購要求非常嚴格,特別是對各種農蔬產品的外形要求,銷售給各個大型連鎖超市的農產品必須要長得相當“美美噠”,不能長得太“奇葩”;③由于很多大型連鎖超市對農戶或者專業合作社所擁有的種植面積有非常高的要求,并且對農蔬產品的級別和規格也有精確的標準和要求,而且要求農民在提供一種知名品種的同時還要提供其他種類的農產品,這樣給農民的種植增加了非常大的困難。

3 發展對策及建議

3.1 完善發展的機制

在“農超對接”的發展過程中,我國政府既要保證農戶的利益,又要對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監督與管理,因此“農超對接”這種流通模式和商業模式對各級政府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我們這樣的一個國家里,無論從歷史來看,還是從目前的國情來看,任何事物如果想要快速地發展壯大起來都必須要有政府的支持。但是我國的各個連鎖超市現在經營農產品的水平還很低,對于農產品的銷售技術還沒有掌握,農業生產還是沒有解決分散化的“老大難”問題,這樣就導致了效率的問題仍然得不到解決,沒有效率,利潤就更加無處著手。另外,已經提出的各種各樣的扶持政策和傾斜政策也沒有得到徹底落實,所以我國“農超對接”的發展機制還需要更進一步加以完善,對于政府來說,其扶持政策發展的方向應傾向于專業農業合作社發展上,幫助農業合作社建立標準化、規模化、自動化、信息化的大型集散流通中心。

3.2 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

我國政府為了促進“農超對接”的快速發展,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各個連鎖超市的積極參與,有關部門在財政上給予了非常大的支持與幫助。為了確保這些巨大的支持資金能夠真正落到實處,必須對這些支持資金的使用進行有效地監管,以保證其利用的效率。

3.3 加強科技投入與完善人才保障

21世紀最激烈的競爭再也不是資金與產品的競爭,而是人才與技術的競爭。人才與技術有了,資金與產品自然也就有了。為了更好地與各個大型連鎖超市合作,專業農民合作社必須快速做出改變,改變自身固有的一些致命的弱點,必須積極提高自身生存的農蔬產品的質量,積極提高自己經營與管理的水平,而人才的擁有是解決這一切問題的關鍵所在。專業人才的短缺也是我國“農超對接”這種商業模式發展緩慢的根本性原因,專業性人才短缺產生的主要問題是,導致了農民和專業合作社在“農超對接”這種商業模式中非常被動。一方面,在種植方面的專業知識不懂;另一方面,是在經營管理方面的知識更是不懂。目前的農業合作社大多數都不具備專業的農業人才,包括財務和銷售等各種人才。因此,為“農超對接”提供人才支持,是我國各級政府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

3.4 完善金融和保險政策

如果想更好地發展“農超對接”,必須要積極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保險等政策。在農村地區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時如果沒有信貸資金的支持,那么基礎設施的建設一定進行不下去,因為農民和合作社都沒有充足的資金。保險服務在“農超對接”中同樣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農產品的生產都會受到天氣的影響,如果沒有保險服務,農民在遇到災難性天氣的時候,就只能自己承受巨大的損失,這會非常大地降低農民參與“農超對接”的熱情。只有當金融服務和保險服務同時被準確地運用到“農超對接”中,“農超對接”才會順利地發展下去。

4 結 論

我國的“農超對接”起步較晚,目前存在發展速度慢、數量少、規模小、現代化程度低、農民積極性不高等主要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是由合作社、農民、超市3個方面的原因引起的,我們應從發展機制、資金保障、人才與科技的支持等幾方面,多管齊下地來促進我國“農超對接”的發展。如果這種流通模式和商業模式能夠很好地發展,那么我國的“三農”問題一定會得到很好地解決。

主要參考文獻

[1]胡定寰,張國材.農超對接的模式與意義[J].農村百事通,2010(14):4-6.

[2]徐剛.現代農業新引擎――我國“農超對接”開展情況綜述[J].農村經

營管理,2010(4):11-25.

篇(2)

(訊)1、渠道變革型—農產品電商(用戶思維、平臺思維)生鮮電商類:本來生活網、沱沱工社、電果網。農產品流通類:農產品(000061)打造農產品B2B交易平臺。

2、產業鏈大數據型—大北農(002385)(大數據思維)基于產業鏈集聚養殖大數據,發育新商業模式。

3、專業合作社服務商—云華農匯網(大數據思維、用戶思維)打造透明農業合作社組織,創新農村信用體系

4、智慧農業型-農業物聯網試點(社會化思維)農業物聯網的有益嘗試

5、“農消”對接—創新營銷手段(小而美、大地商業)(用戶思維、平臺思維)千變萬化的市場與千家萬戶的小農生產的聯接問題、養殖企業與終端聯接問題(來源:銀河證券 文/吳立)

篇(3)

6月18日上午,福建省農業廳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了海峽品牌農業發展論壇暨海峽品牌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啟動儀式。福建省副省長陳榮凱、省農業廳廳長張立先以及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林業廳、省海洋與漁業廳、省科技廳等部門的領導,各設區市農辦領導,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代表共400多人出席了儀式。張立先廳長致辭歡迎到會嘉賓和代表,并介紹了福建品牌農業發展情況,陳榮凱副省長對海峽品牌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進行了授牌,來自海峽兩岸的3位專家分別作了主題演講。活動期間,省政府和省直部門領導還對新增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代表進行了授牌。

該活動作為第十二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的重要活動內容,以“品牌農業助推中國夢”為主題,深入探討了“臺灣農業品牌”、“產業集群聯合發展戰略”、“品牌農業未來發展30年”等議題,為農業企業樹立品牌意識、提升農業綜合競爭力提出了許多建議。

據悉,海峽特產城(海峽品牌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是以品牌農業為主題的文化休閑旅游商業綜合體,總規模12萬平方米,集福建八閩大地九地市、臺灣、外省市、國際等多元版塊,聚吃喝游樂購一體,把“家鄉味道、特產殿堂”精彩展現。該項目實現了眾多突破,在規模上為國內最大、亞洲一流;在產品結構上,它率先采取了品牌農產品競標入駐制,以農業龍頭的品牌產品為主力,集合“名、特、優、新”品牌,是品牌化程度最高、產品品質最優、品類最豐富的品牌農產品聚集區;在商業功能上,它采取“展會營銷、電商平臺、物流口岸”多位一體的商業模式,集聚了國內最前沿的商業配套服務技術。

與會專家認為,隨著海峽特產城(海峽品牌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的發展壯大,其“福建名片”的效應將日益突出,若充分借鑒美國IT業硅谷、全球小商品采購中心義烏、中國茶葉第一街馬連道集聚效應的成功經驗,或將破解中國農業品牌碎片化問題,并形成中國品牌農業集聚的新平臺、新力量、新現象。

據海峽特產城董事長高晨生介紹,該項目每年將承擔起百億級的品牌農產品交易量,將成為中國品牌特產的貿易新樞紐,展示海峽兩岸品牌與高優農業形象的新名片、龍頭名企的新窗口、品牌成長的孵化器、擴大農業對外開放的新平臺。海峽特產城(海峽品牌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將在福州打造永不落幕的品牌農業博覽會。

篇(4)

針對目前生鮮農產品流通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文中以生鮮農產品智能配送平臺為核心,構建了生鮮農產品商業生態系統。

【關鍵詞】

生鮮農產品;商業生態系統;智能配送平臺

1問題的提出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農業大國,生鮮農產品種類多,產量大。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蔬菜、水果、禽蛋、肉類、牛奶、水產品等主要生鮮農產品產量分別為78526.10萬噸、27375.03萬噸、2999.22萬噸、8625.04萬噸、3754.67萬噸和6699.65萬噸,均穩居世界首位,其他各類生鮮農產品規模也均位于世界前列。我國生鮮農產品物流發展速度也較快。據《2016-2020年中國生鮮冷鏈物流行業市場深度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生鮮物流總額在3.5萬億~4萬億之間,每年增長達到22%。我國生鮮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其損失率高達到25%~30%,而發達國家損失率一般在5%左右,在物流環節,美國僅為1%~2%。保守估計,我國生鮮農產品年損失高達750億元以上。目前,我國生鮮農產品尚未廣泛形成具有競爭力和穩定運作的供應鏈體系,存在流通渠道過長、流通環節復雜、流通效率較低、冷鏈物流體系不完善、冷鏈物流市場化程度較低、冷鏈物流管理技術水平較低等一系列問題。專業化生鮮農產品物流提供商奇缺,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服務提供商以個體中間商或供應商為主力,規模小、層次低、實力弱、經營地域范圍小、離散性強,配送能力和服務質量都很有限,與上下游企業之間不能形成穩固的合作伙伴關系,既無法保證穩定的供應,也無法保證采購質量,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總體而言,生鮮供應鏈協同性較差,任一個環節均有脫節的可能。供應鏈商業生態系統是供應鏈管理與商業生態系統耦合而形成的全新商業模式,不僅可以實現生鮮農產品產業升級與戰略轉型,而且還能幫助企業獲得持久的競爭優勢。因此,構建生鮮農產品行業商業生態系統勢在必行。

2文獻回顧

影響供應鏈效率的關鍵在于供應鏈的不確定性。現代市場的動態性和不穩定性趨向日漸突出,商業交易日益復雜,不確定性因素(供應鏈內部、產業和環境因素等方面)不斷增加。供應鏈理論缺乏對中觀產業角度及環境因素的動態描述,這些早已成為供應鏈理論的“軟肋”,而商業生態系統理論則能彌補并克服供應鏈理論上述不足,是供應鏈理論更進一步的發展。關于商業生態系統的研究,學者們主要圍繞基本概念框架和系統特征、商業生態系統發展規律和內部機制、商業生態系統理論應用三個方面展開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JamesMoore(1993、1996、1998)是系統而科學地提出商業生態系統(BusinessEcosystem)概念的第一人,他借用自然界生態系統隱喻當今市場中的企業活動,認為商業生態系統是一種由客戶、供應商、主要生產商、投資商、貿易合作伙伴、標準制定機構、工會、政府、社會公共服務機構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等具有一定利益關系的組織或群體構成的動態結構系統。后繼學者基本上都把商業生態系統定義為由不同的組織種群構成的商業網絡系統,只不過是研究視角和側重點略有不同:以Iansiti、Levin(2004)和Kim(2010)等為首的學者們在“生態視角”下,運用生態學中的生態位來描述商業生態系統的結構特征,認為商業生態系統由占據不同但彼此相關的生態位的企業所組成,一旦其中的一個生態位發生變化,其他生態位相應也會發生變化;而以Peltoniemi(2004)、Vuori(2005)、DenHartigh(2004)和VanAsseldonk(2006)等為代表的學者們則從“網絡視角”下,把商業生態系統看成一種動態的網絡結構,認為商業生態系統是一種由具有一定關系的組織組成的動態結構。廣義上的商業生態系統還包括自然資源、市場環境、政策環境、科技環境等環境因素。商業生態系統具有強調系統成員多樣性、突出關鍵成員作用、邊界模糊、動態開放、協同進化、自組織、反饋調節和動態平衡等特征(歐陽泉,2013)。為更進一步解決商業生態系統的運作機制和評價機制等問題,學者們提出了一系列商業生態系統理論相關模型。第一種是商業生態系統結構模型:以Moore(1996)為代表的研究側重于商業生態系統內部不同組織種群和子系統;而以Garnsey和Leong(2008)為代表的研究則主要通過描述商業生態系統內部核心企業的合作網絡來具體闡述商業生態系統內部的交互機制;第二種是商業生態系統健康狀況評價模型:Iansiti和Levin(2002)從生產率、穩健性和利基創造力三個維度來評價商業生態系統。由于此模型建立在中觀層次上,很難用于指導企業視角的商業生態系統健康狀況評價,因此,DenHartigh等(2006)對此模型的測量指標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從企業視角出發增加伙伴健康和網絡健康兩個維度,構建了新的跨層次(結合系統層次和企業層次)評價模型,商業生態系統成員企業,可以評價合作伙伴和所處商業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第三種是商業生態系統內部企業角色—戰略匹配模型:Iansiti和Levin(2004)從創新動態性以及網絡關系復雜性兩個方面來考察企業所處商業環境的狀況,構建了一個商業生態系統內部企業角色—戰略匹配模型,把戰略劃分為利基型、骨干型、商品型和支配型,但是在實際的商業生態系統中,往往并不真正存在骨干企業,而通常是由幾家旗艦企業構成系統核心,因此,Kim等(2010)提出了旗艦企業的戰略選擇模型,把戰略分為穩健型、創造型、協作型和生產型。眾多研究不斷推動著商業生態系統向前發展,相關研究也從理念式的探討逐漸推廣到實際的商業實踐中。Kim等(2010)以Google、IBM為例,詳細分析了旗艦企業的戰略選擇問題。ZhangJ.等(2011)對中國移動公司的案例進行了研究,劉剛等(2013)以蘋果公司為例進行了實證研究。現階段,對商業生態系統的研究大部分還是停留在將生態學概念加以靈活性的轉化后運用于企業環境分析,或者只是對商業生態系統演化的表象分析,欠缺商業生態系統內部運行機制的深層次研究。已有關于商業生態系統的研究涉及到生鮮農產品供應鏈領域的相對滯后,成果也較少。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構建了一種生鮮農產品商業生態系統。

3生鮮農產品商業生態系統構建

構建生鮮農產品商業生態系統框架模型,要考慮與生鮮農產品行業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各個主體和影響因素,需要打破傳統商業模式下對企業、政府機構、投資者、消費者不同群體及不同作用的區分方式,模糊化行業界限,擴大企業的服務領域。智能配送平臺不僅可以整合生鮮農產品行業優質資源、優化業務流程、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成本,而且還能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減少環境污染和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基于此,本文構建一個以生鮮智能配送平臺為核心的生鮮農產品商業生態系統,此系統由核心生態系統、支持系統、環境系統和競爭系統等4個子系統構成。第一,核心生態子系統,亦可稱為核心供應鏈生態系統。該子系統以生鮮智能配送平臺為核心,由生鮮農產品種植、生產、加工、物流、流通、消費等供應鏈參與各方構成,包括:生鮮農產品種植生產者、生鮮農產品加工企業、第三方生鮮農產品倉儲企業、第三方生鮮農產品運輸企業、生鮮農產品配送企業、中間商、零售商、消費者等生鮮農產品市場行為主體,它們是生鮮農產品商業生態系統的主要“物種”。作為生鮮農產品商業生態系統核心的生鮮智能配送平臺將既為生鮮農產品商業活動提供公共平臺,也可以作為整個生態系統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它可以對生態系統進行資源整合和成員進行協調。該生鮮智能配送平臺通過與生態系統其它成員的連通,充分調配商業生態系統中的各個成員的資源,從而形成全局最優的生鮮農產品配送方案。核心生態系統居于整個系統的核心,是影響和決定生鮮農產品生產、供應與銷售環節的關鍵,是整個系統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任何一個生鮮農產品核心生態系統會遭遇來自競爭系統的威脅。第二,支持子系統,即核心生態子系統在社會關系網絡中所能獲得的、來自外界包含資金、物質、技術、政策等方面在內的幫助和支援,為核心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行提供技術支持、標準引導、融通渠道、質量檢測、法律保障等,保障整個生鮮農產品商業生態系統健康運轉。該子系統主要由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智能集成技術、國家及行業相關標準、投資者、質檢部門、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等相關組織單位構成。第三,環境子系統,即生鮮農產品生態系統演進的外在宏觀環境。每個企業、供應鏈或供應鏈生態系統都不可能脫離周圍環境而單獨存在,都是生鮮農產品市場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同時又是整個社會系統的組成部分。環境子系統主要包括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社會環境、科技環境、地理自然環境等方面。環境系統居于商業生態系統最外層,作用于核心生態系統、行業競爭系統、支持系統,為生鮮農產品核心生態子系統提供生產、流通及銷售的政治、經濟、法律、科技和地理環境。第四,競爭子系統,即競爭對手們。諸多彼此競爭的企業、供應鏈或供應鏈生態系統構成了生鮮農產品市場,它們之間存在著天然的敵對競爭關系。對于每一條供應鏈或供應鏈生態系統而言,自身之外的競爭者們就構成了競爭子系統。競爭子系統對核心生態系統的生產、流通及銷售產生影響,其競爭產品共同分割整個生鮮農產品消費市場。核心生態系統是開放的,受競爭系統作用,又反作用于競爭系統。

4生鮮農產品商業生態系統特征

第一,開放互動性。生鮮農產品生態系統存在于一定的外部環境之中,同時系統內外部時刻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外部環境為系統的演進提供了必要的技術、資源、市場規則與制度等激勵與約束,對生態系統中各“物種”行為有重要影響。各“物種”地位與作用會隨時間變動發生更迭,不斷有新成員進入或老成員退出。當某種“物種”與系統內部環境相適應時,會促進“物種”協同發展;相反時,系統會促使其自身變革,否則會被系統所淘汰。同時,運行良好的生鮮農產品生態系統也對外部產生重要影響,為社會創造財富,促進社會發展。第二,多元共生性。生鮮農產品生態系統構成“物種”多元化,產品供應鏈復雜。任何一種生鮮農產品的商業運作都不可能由單一“物種”獨立完成,而是在“關鍵物種”的領導下,由供應鏈上各環節“物種”協同完成,基于共同的利益關系,各“物種”彼此影響,共同演化、互利共生。第三,協同共進性。生鮮農產品商業生態系統內部成員各盡其責、彼此依賴、相互關聯,形成共同進化、協同發展的新局面,協同共進性會激勵各“物種”為本系統整體發展考慮,采用恰當戰略模式,實現共生共贏。第四,動態演化性。生鮮農產品生態系統是一個動態演化并具有反饋調節功能的有機系統,可粗略地劃分為開拓期、擴展期、成熟期和自我更新或死亡期等4個持續階段。當外部條件、環境適宜時,生鮮農產品生態系統將會從低級逐步向成熟期演化,參與主體增多,“物種”日漸豐富,供應鏈日益復雜,逐漸形成一張相互交織、相互補充的網絡,系統協同功能、“抗擊打”能力及穩定性也越來越強大。相反,當外部環境不利時,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就會斷裂,整個系統就會提前進入衰退死亡階段。

5結語

本文構建了一個以智能配送平臺為核心的生鮮農產品商業生態系統框架。系統內部各“物種”之間是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共生關系。生鮮農產品商業生態系統從本質上改變了“分小蛋糕”的戰略思想,以利益共享為紐帶,采取“做大蛋糕”新型戰略規劃,實現系統內供應鏈優化和價值增值,不僅能充分發揮智能配送平臺的信息中心作用,實現信息及時溝通共享,有效應對“牛鞭效應”等問題,而且有利于整個生鮮農產品行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作者:王海峰 李曉麗 姜永強 單位:煙臺南山學院商學院

[參考文獻]

[1]王興元.商業生態系統理論及其研究意義[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5(2):175-177.

篇(5)

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零售巨頭開始實施“農超對接”戰略,這一在西方已經成熟的采購方式逐漸成為國內業界的新熱點。日前,英國最大零售商TESCO宣布,該集團在中國市場目前最大的自有農場落戶廈門。2007年,家樂福在國內開創了“農超對接”的先河,其本意是為繞開經銷商,減少流通環節,減少采購成本和付款周期。

目前,各大零售巨頭都開始“跑馬圈地”。沃爾瑪去年就與商務部、農業部分別簽署了《共促“農超對接”的合作備忘錄》,擬到2011年年底有100萬農民與沃爾瑪實現“農超對接”。在競爭者都開始發力后,家樂福自然也將加快其“擴張”速度,目前家樂福已有40多種農超對接的直采產品,其在中國的農產品直采比例平均為15%~20%,而在北京、上海的門店則達到了近30%。新一輪的“農超大戰”一觸即發。

與此同時,在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國家戰略大背景下,商務部、財政部、農業部多次以“農超對接”為主題詞的紅頭文件,賦予了“農超對接”更深層的意義。“農超對接”是在怎樣的背景下產生,有哪些對接模式?對零售商的業態創新、價值鏈重構、利益分配,乃至對整合行業的競爭格局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農超對接”模式的商業邏輯

農超對接是國外普遍采用的一種農產品生產銷售模式,目前,亞太地區農產品經超市銷售的比重超過70%,美國達80%,而我國只有15%左右。農超對接,指的是農戶和商家簽訂意向性協議書,由農戶向超市、菜市場和便民店直供農產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為優質農產品進入超市搭建平臺。

從商業邏輯上來分析,要了解“農超對接”,就不得不回到“農超”為什么需要“對接”。現代經濟競爭已不是單個生產環節和單獨產品的競爭,而更多地體現在整個產業鏈之間的競爭。所以說,商業邏輯上的“農超對接”擺脫了以往寄希望于通過種植環節的科技進步來提高農業生產水平的狀況,逐步開始建設可控的農產品產銷產業鏈,使得農產品直接和超市等銷售終端進行對接,并根據消費者需求反饋情況來構建現代農業產業模式。

對超市而言,傳統的農產品采購中間環節較多,農產品到超市銷售終端甚至要經歷“農戶一小商販一地頭市場一區域批發經紀商一市批發經紀商一農貿市場商戶”等一條或多條冗長的供應鏈,每個環節的加價平均為10%。這不僅導致蔬果成本大幅提高,商品損耗不斷增加,而且蔬果經歷了多次裝車、配貨、卸車、改包裝等過程后,從采摘到市場的時間可能遠超過48小時,商品鮮度和品質也可能出現明顯下降,35%的新鮮食品因腐爛變質而失去價值。這對超市和農民而言無疑是一筆不小的損失。

超市建立“農超對接”之后,超市銷售終端與農產品直接建立了合作關系,小型的中間批發環節取消(因為超市的采購和物流配送力量較為有限,很多具體工作短期內暫時需要依托大型流通商),一些農產品可以在24小時內送達超市,這就大大提升了產品的新鮮度。如果說傳統的農產品采購是一種間接采購,那么,“農超對接”就是―種直接采購模式,它不僅改變了零售行業的競爭格局,也將改變整個農產品價值鏈上游各方的利益分配體系和產業格局。

由于減少了許多中間流通環節,超市的采購價格降低不少。以沃爾瑪為例,實施“農超結合”之后,其農產品采購價降低了20%~30%,損耗也降低到5%以內,這些節省下來的成本都將反饋給消費者,讓他們買到更實惠的產品。

盡管多方共贏已成定局,但超市仍是最大的贏家。

零售業的本質是什么?菲利普?科特勒對“超級市場”做出了如下定義:“一種規模大、低成本、高銷售量、自助服務式,為滿足消費者對食品和家庭日常用品的種種需求的零售組織。超級市場的經營利潤僅占其銷售額的1%,占其資本凈值的10%。”從這個定義看,零售業顯然最需要的是及時、準確地滿足消費者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時讓消費者付出較少的成本,買到更新鮮、更實惠的商品。

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之下,農戶分散經營,而超市則需要通過采購與一些農產品經銷商合作,這種方式存在不少弊端。第一,在傳統模式之下,由于農業的產業特性是較為分散的,超市采購職能通過中間商為中介,無法實現規模經濟和對資源的掌控。由于農戶和經銷商較為分散,因此農產品和生鮮的采購只能采用分散采購模式,相比之下,集中采購無疑更具優勢,可以增加議價能力,還有助于建立完善的采購機制和均衡機制,實現利潤的最大化。第二,傳統商業模式下,由于農產品的特殊性,其對物流、倉儲要求較高,因此要求超市具備較多的冷鏈、冰柜、運輸車輛等,這就增加了超市的成本。第三,由于中間環節較多,市場需求與農產品生產之間缺乏傳導機制,導致農產品生產行為經常與需求相脫節。

因此,“農超對接”不僅對重構農業產業鏈有很大幫助,對超市的業態創新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對零售商的深層意義

1 有助于零售業創立自有品牌

對超市而言,農超對接模式相當于將產業鏈向上游延伸,這樣有利于超市開發自有品牌。在國外,凡是大型商場或連鎖超市,自有品牌都占一定的比重。比如家樂福、日本大榮的自由品牌超過30%,美國西爾斯的自有品牌甚至超過90%,而國內零售企業在自有品牌上的比例還比較低。

對于超市而言,在“農超對接”的大背景之下,開發自有品牌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超市開發自有品牌有利于降低商品的價格,提高毛利水平,發揮價格優勢,擴大產品銷售。由于自有品牌是超市直接定牌生產的,自然減少了許多中間環節,交易費用和流通成本相對較低。

其次,有助于確保產品質量,實現差異化經營。目前國內超市業態趨同,逐漸陷入了同質化競爭的泥淖。實施“農超對接”之后,超市可以與特色農業示范區合作,抑或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強化產品的地域性、便利化、差異化和個性化。

再次,“農超對接”有利于企業掌握更多的自,以把握市場需求。通過生產農產品自主品牌,超市可以通過收集、整理、分析消費者對某類產品特性需求的信息,提出新產品的開發設計要求,迅速推出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不僅可以獲得商業利潤,還可以獲得加工利潤。

2 有助于提升零售業“鮮度”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零售連鎖經過近20年的發展,已經到了做強核心業務――加強生鮮品類的階段。從消費環境上看,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對飲食類購物的方便性和即時性需要越來越突出,以居民日常生活消費為出發點的生鮮類商品就成為超市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經營項目。基于生鮮區經營狀況對整個超市的影響程度,它已成為超市競爭力的一個象征。從宏觀政策環境上來看,隨著新《食品安全法》的

頒布,特別是在國家鼓勵“農超對接”的背景下,國內外零售企業迎來了強化生鮮業務的戰略機遇。從長遠來看,“農超對接”必將有助于大大提升超市的“鮮度”競爭力。

3 綠色營銷,培育新的消費市場

“農超對接”使得超市也開始更多參與到農產品的上游生產中去,從標準制定、技術指導、質量檢驗,到統一加工、配送等各個環節保證產品的安全。

零售業作為商品流通的一個中間環節,應當緊跟時代消費趨勢,擴大綠色商品的銷售空間,形成綠色商品的銷售網絡,形成較好的經濟效益。超市可以以“農超對接”為契機,取得政府部門政策上的支持;與此同時,超市可以與肉聯廠、糧油加工廠等企業形成戰略聯盟,逐步建立起鮮肉、蔬菜、豆制品、糧油、小食品等綠色食品配送體系,從而實現食品高效率、無污染、低成本流通的綠色通道。

綠色食品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零售企業應該把握綠色食品的經營契機,把握住營養、衛生、科學配伍的綠色食品的無限商機。“農超對接”可以大大提高超市綠色產品的比重,這既符合未來的消費潮流,也有利于提升超市的競爭力。

三種合作模式

目前,國內零售業大致有三種“農超合作”模式,區別主要在于超市與農產品對接方式的不同。

第一,家樂福“超市+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家樂福是在國內較早開始“農超對接”的零售企業,目前有40多種農超對接的直采產品,家樂福(中國)生鮮總監賽伯表示:“2010年家樂福全國主要城市直采比例則達到30%。在這種模式之下,專業合作社并無物流配送能力,而只能靠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將產品運抵超市。”這種方式的優點是成本較低,但由于專業合作者的物流配送能力不足,需要依賴第三方物流公司來完成配送。

第二,沃爾瑪的“公司+中介組織+農戶”模式。這種模式的關鍵在于中介公司,它們主要承擔物流采購和配送的功能,還會根據合作基地所在地方的情況與第三方物流公司進行合作,在包裝技術、貨物擺放方法等方面都有一套完整的標準。如果運輸途中溫度或濕度不穩定造成損耗都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擔。

因為中介公司能夠較好地起到承上起下的功能,這種模式相對比較穩妥,能夠確保運輸過程中的產品質量。通過在包裝、溫度等配送環節的控制,沃爾瑪能把農產品的損耗控制在5%以內,這遠低于目前我國鮮活農產品在流通中10%~15%的損失率。截至目前,沃爾瑪中國農超對接基地面積已超過30萬畝,該公司計劃到2011年年底,在中國的超市內三分之一的蔬果類產品將來自定點直接農場。這種模式的不足之處在于,中介公司參與利潤分配,對超市而言,其成本相對較高。

第三,TESCO模式。這種模式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與農戶對接的“公司+農戶”模式,另一種則是合作農場和種植基地模式。其與沃爾瑪、家樂福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超市不是被動地采購農戶已種植的農產品,而是采用訂單式采購,對種子的種類、質量也有一定的要求。并且,TESCO建立了三個生鮮配送倉庫,實現了冰鮮、魚類的直采,而不是到批發市場或者通過經銷商運作。

TESCO還在上述模式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直接建立自有生產基地。2009年,TESCO在上海首次推出了自有品牌蔬菜和自有農場,2010年6月又在廈門推出其在中國市場目前最大的自有農場,農場占地3000畝,全年種植12個蔬菜品種,總年產量3000噸,直供TESCO在華東地區的所有門店,包括42家大賣場和8家處于試驗階段的便捷店。

無論采用何種模式,其實質是相同的――就是通過壓縮中間環節,實施集中采購,區別就是用何種方式將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三種模式孰優孰劣,應當根據當地農業產業集中度因地制宜地選擇。若當地農業產業組織形式較為成熟,可以直接采用沃爾瑪模式,倘若集中度相對不高,則適合采用家樂福的“超市+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若有足夠的資金實力建立自有農場,當然也可以采用TESCO的合作農場和種植基地模式。

零售業態發展的必然產物

“農超對接”對零售業態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這是毋庸置疑的。流通領域發展的趨勢是,大規模經銷商擠壓零散經銷商;系統的分銷體系擠壓非系統的分銷體系;專業化的分銷系統擠壓非專業化的分銷系統。因此,超市“農超對接”是―種進步,是超市業態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后的必然產物。

首先,“農超對接”將改變超市的盈利模式。超市對于直采農產品的定價往往是在采購價格的基礎上加價10%~12%,對直采產品免收進場費和促銷費,結款周期也從40天縮短至7~15天。零售業依靠商品差價盈利本來應該是主流,但是這么多年來,國內超市都習慣了坐收進場費,賺取渠道利潤。“農超結合”至少可以在農產品品類上改變超市的盈利模式,從收取進店費轉為以自主經營為主,以商品周轉和銷售毛利為主導。

其次,價值鏈上利潤分配體系將發生全面改變。分銷系統的變革會反作用于上游生產系統的變革,超市需要質高價優的農產品,這就要求農民進行標準化生產,按照質量標準進行種植。而商業與農業的直接對接,對農業生產起到很大的引導作用,即超市在與基地或農戶溝通的過程中,將自己的選擇標準告訴他們,讓基地和農戶及時了解市場需求,調整生產品種、方法以及產品包裝等。此外,分銷系統的規模化會引發上游種植戶進行大規模生產,這對農業的產業化、現代化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由于農超對接在生產環節開始嘗試訂單方式,同時在流通環節繞過了批發市場環節,中國的農產品原有格局將建立起從源頭到零售環節的追溯機制,這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再次,超市最為看重的,并不是“農超對接”模式能獲得多少直接利潤,而是農產品的定價權。這一方面可以增加超市在整個產品鏈上的話語權;另一方面,超市之間競爭的焦點之一便是價格,“農超結合”之后,超市可以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并采取更為靈活的營銷策略。

面臨的問題

既然“農超對接”是一件多方獲益的事情,又有各家超市的積極推動,為什么這一模式不能在全國迅速推廣?況且,還有不少農戶抱怨,對接基地有名無實。

合作社產品具有單一性、季節性、產量大等特點,而超市需要的則是多品種、連續性、跨季節的產品。同時,超市對農產品還有很多附帶的高要求,如進場費、攤位費、管理費、過節費、產品提成等很多費用,以及很多高水平的資質認證,這些因素讓不少合作社和農戶望而卻步。

與傳統合作相比。表面上“農超對接”可以降低超市的采購成本,但是由于合作社沒有配送中心,就變相增加了超市的物流運輸成本。而農產品公司可以對產品的質量安全負責,產品包裝和運輸也不需要超市來做,產品到了超市經過檢驗合格后,就可以直接上架銷售。因此,超市更傾向于和流通體系健全的農產品公司進行合作。

篇(6)

綠色農產品是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證,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

綠色農產品要實現真正產業化,首先要清楚三件事情:(1)綠色農產品是一項綜合性課題,區域性發展解決不了根本,地域間只有互通互補,統籌規劃,規模化集約化才能形成可持續發展;(2)綠色農產品生產是一項長期工程,短平快只能是飲鴆止渴。只有三產有機結合,綠色農產品產業化才會成為可能;(3)綠色農產品產業化是一項系統工程,種子生產營銷環環相扣,終端餐桌上才會有綠色農產品。綠色種子是根本,標準化生產是基礎,多渠道營銷是保障。

1 保證種子綠色純度,正本清源

高品質的種子是綠色產品的關鍵,這就對于育種家和育種單位提出非常高的要求。以蔬菜育種為例,國內育種單位非常重視培育適用于不同生態區主栽的優質、豐產、多抗性品種,在品種的商品性、耐貯運和內在品質方面也有非常大的突破,1980年至2012年,國家及各省(市、區)審定蔬菜新品種3500多個,其中不乏具有優質高產復合抗性高的品種。

只有從種子的選育、生產、推廣入手,才能從源頭上保證綠色產品的真實性。培育優質種子,建立有機種子繁育基地,利用農技推廣部門、種子經營企業多渠道全方位把高科技品種及其配套技術轉化成生產力。

2 生產高標準,嚴要求

2.1 生產基地建設

基地建設標準化,生產地的環境質量要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生產基地無公害也要擺脫一些認識上的誤區:(1)并不是只有偏遠的、無污染的地區才能從事綠色無公害食品生產,即使在封閉、落后、偏遠的山區及沒受人類活動污染的地區等地方生產出來的食品也不一定是綠色無公害食品,有時候這些地區的大氣、土壤或河流中含有天然的有害物,在大城市郊區,只要環境中的污染物不超過標準規定的范圍,也能夠進行綠色無公害食品生產,從經濟、便捷等方面考慮,在發達地區生產綠色農產品更有重要意義;(2)野生的、天然的食品,如野菜、野果等也不能算作真正的綠色農產品,有時這些野生食品或者它們的生存環境中含有過量的污染物,是不是綠色農產品還要經過專門機構認證;(3)無污染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食品中所含物質是否有害也是相對的,要有一個量的概念,只有某種物質達到一定的量才會有害,才會對食品造成污染,只要有害物含量控制在標準規定的范圍之內就有可能成為綠色農產品。

建設綠色農產品基地要因地制宜做好規劃建設,形成農林牧副漁綜合生產的生態農業模式,要生態系統的整體、協調、循環、再生得到充分應用,實現經濟、環境、社會三大效益有機結合相輔相成可持續發展。

2.2 科學管理

2.2.1 制定標準化方案

依據綠色農產品生產原理和生產標準要求,制定一套可操作性強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管理方案,有針對性的提出一些防治措施,做出預防方案。技術方案內容要具體,實施要落實到人,做到可查、可用、可控,建立田間到餐桌的全程質量控制模式。

2.2.2 科學施肥,綜防病蟲害

有資料表明,我國每年的農田化肥利用率并不高,氮肥的利用率僅為30~35%,磷肥利用率僅為10~20%,鉀肥利用率僅為35~50%,剩余的養分通過各種途徑,如徑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蝕等進入環境。這些過量的使用的化肥對生態循環體系中水體、土壤、農作物和人體都會造成一定的傷害。

目前,我國現有農藥6000多種,常用的300多種,高效低毒的農藥只占15%。粉劑農藥10%吸附在植物體上,液體20%農藥的1~4%接觸到目標害蟲,40~60%降落到地表,5~30%飄游于空中。

因此在綠色農產品生產管理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系統自身力量獲得土壤肥料,建立盡可能完整的營養物質循環體系,利用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機制來防治病蟲草害的發生。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綠色食品生產資料使用準則和生產操作規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生產資料,并積極通過使用有機肥、種植綠肥、作物輪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術,培肥土壤、控制病蟲草害、保護或提高產品品質,保證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準要求。

2.2.3 做好人員培訓

綠色農產品是知識技術密集型農業,涉及技術面廣,生產者要有綠色生產意識,了解綠色農產品原理和充分掌握相應的生產技術,規范化操作。單位要重視人員培訓和領軍人才的培訓,到高校科學院所學習,多研究生產實際案例,不斷提高人員素質和生產技能。

2.3 延伸優質農產品價值鏈

綠色農產品要避免結構雷同,初級生產附加值低,造成“發散式蛛網循環”,出現有價無市等問題,要在其附加值上做文章,延伸其價值鏈。

農產品的保鮮、加工和貿易是核心環節,利用現代化物理化學技術延長并保持農產品原有的色香味。

綠色農產品不能局限數量,更應追求價值的增加,農產品價值鏈是增值鏈,實現從初級綠色農產品生產、初級綠色農產品加工、綠色農產品的深加工、產品多樣化生產到創新產品的研發、技術指導、運輸等配套服務以及生態農業觀光等多功能開發全方位立體式發展。

3 多渠道營銷

3.1 訂單農業

綠色農產品銷售的最為認可的一條通道就是“訂單農業”,但是面對復雜的市場,農戶面對的企業因市場行情變化而降低收購價格,減少收購量等違約行為;而企業面對農戶有選擇性出售綠色農產品,擅自提供出售價格,甚至違約轉手賣給別人。為完善訂單農業的措施:(1)發揮政府職能,出臺相應政策扶持和服務平臺,為訂單農業提供重要保障,發揮規劃、組織和協調作用,協調好農戶與企業之間的關系,規范雙方經營行為,加大財政扶持力度,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訂單農業的支持力度,確保市場有序運轉,維護市場公平、公正交易,為訂單農業發展創建良好環境;(2)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制度,訂單農業法制化和規范化,增強法制觀念,加大執法力度,強化訂單合同的嚴肅性,提高訂單農業合同履約率;(3)建立訂單農業風險基金,加快發展農業保險。鼓勵商業性保險公司開展訂單農業保險,發揮保險公司對購銷雙方的有效監督功能,促使雙方按合同完成交易,大幅度降低訂單農業的違約風險,建立健全訂單農業的風險分擔轉移機制。

3.2 專業合作社

創新農業組織形式,要完善以農業專業合作社為核心,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經紀人為依托,涵蓋農業生產、加工制造及流通各環節的多層次農業組織體系。通過組建各種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增強談判能力,體現農民的主體地位。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與農業龍頭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共同參與農業園區、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建設,讓農民在土地經營和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等增值環節獲得更多的收益。逐步建立某些環節由某一主體獨資、控股或參股的形式參與農產品價值鏈各環節的投資經營,而又與其他主體在某些功能環節相聯結的“混合縱向一體化”的連接機制。

3.3 專業化營銷模式

綠色農產品定位是中高端產品,現有的超市對接等模式還不足以體現其自身價值,如何進入其應有的客戶群,就需有專業的營銷團隊打造全新的商業模式,比如綠色農產品專營店,現在許多城市也有了這樣的店面,但是規模小、專業性差是其發展的瓶頸,只有專業性機構利用專業特長,構建新的商業模式才是綠色農產品未來發展趨勢

篇(7)

對保定市縣域經濟發展來說,當前宏觀層面最大的利好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上升為國家意志,京津冀三地實現區域經濟捆綁式發展得到國家政策支持。如何抓住這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實現保定縣域經濟騰飛成為當前保定市最為關注的重點。而最好的切入點莫過于精準實施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優化升級縣域農業產業結構,提升縣域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率。

一、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和基本政策導向

供給側與需求側相對應,背后的經濟理論依據分別為供給經濟學和凱恩斯經濟學,在宏觀管理重點和政策工具上,需求側對應的是需求管理,主要倚重投資、消費和出口三駕馬車的驅動,重點在于通過刺激和提升有效需求來拉動經濟增長;供給側所對應的為供給管理,主要政策工具有勞動力、土地、資本和創新四大要素,重點在于通過提高有效供給,實現有效供給與有效需求的最優配置,來達到生產要素的最優配置,從而在拉動經濟增長數量的同時,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

推行供給側改革,實現供給側結構性調整,是在當前中國經濟增長增速放緩甚至進一步下行已成定局、各個層面結構性矛盾不斷累積并遲遲得不到有效解決的情況下,被迫進行經濟增長驅動方式、管理模式和發展格局深度調整的最優化選擇,可以說實行供給側改革是對沖我國目前經濟增速放緩,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率的關鍵。

“供給側改革”是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其核心在于充分激活生產要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全社會的有效供給水平,優化供給結構,提高供給的質量和效率,提升有效供給與有效需求的契合度,以滿足人們生活日益提高的有效需求,從而實現經濟良性增長。

在政策導向上,在微觀層面,供給側改革主要著眼于著力激發市場主體的自身活力,使各類生產要素能夠便利地進出市場,自由地創造價值,自主地實現價值,形成經濟持續增長的不竭動力;在宏觀層面,供給側改革主要著眼于提升政府制度供給,著力創新行政管理體制和宏觀管理方式,打造市場主體能夠充分釋放潛力的良好環境,并使各類政策工具的運用有利于存量資源的不斷優化重組,提高國民經濟的總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

二、供給側改革對優化保定市縣域農產品供給結構的指導意義

供給側改革的政策目標是優化供給結構、提高供給效率,當前可以供給側改革為切入點,以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為政策著力點,積極推進保定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石,為加速縣域經濟發展,保定市積極推進“大縣城”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縣域經濟發展要想取得突破性進展,就必須轉換思路,釋放更強烈的政策引導信號。農產品市場是最大的民生消費市場,市場需求潛力無窮。但是,由于食品安全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國內在農產品有效供需結構上存在嚴重錯配的現象,農產品供給無法滿足居民的有效需求。主要表現:一方面是高收入群體對高端、綠色、安全農產品的需求遠遠得不到滿足,這部分市場更多地被進口農產品占領,價格居高不下,同時普通消費者對中低端農產品的安全問題也顧慮重重,但囿于收入水平有限而不得不忍受和接受現有農產品市場,但他們的真實有效需求是被抑制的,如果市場可以提供大量安全且價廉的農產品,被抑制的有效需求會重新釋放出來;另一方面是很多農產品銷售不暢,農民收入得不到保障,更得不到大幅提升。

目前,保定市縣域農業的供給大多還停留在有糧即可的階段,農產品多樣化、高端化供給不足,隨著居民生活質量要求的大幅提高,京津兩地和全國大中城市對多樣化、高端、綠色、安全農產品的需求旺盛,市場容量非常大,保定縣域經濟可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契機,按照供給側改革的思路,以供給側改革為切入點,以精準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為著力點,優化升級保定市縣域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產品供給的層次、水平和數量,逐步擴大保定市各縣農產品在京津乃至全國的市場占有率,推進全市農業現代化進程和縣域經濟的發展。

三、精準實施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調整

供給結構的調整需要需求結構的有效引導,精準實施保定市縣域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首先要細分京津及全國農產品需求市場,制定有差異的農產業生產策略,優化和升級保定市縣域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產品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

1、充分發揮保定各縣毗鄰京津的地理優勢,瞄準京津高端農產品市場,增加高端、綠色、安全的農產品供給能力。高端農產品需求剛性大,利潤空間大,全市可按照各縣的相對比較優勢,分區域實施農產品供給結構調整策略。在有條件的、基礎較好、擁有優勢農產品的縣,以原有農產品基地為依托,升級建立高端農業園區,專門培育生產高端、綠色、安全的農產品。鄰近京津的縣,可重點發展高端生鮮和蔬菜的生產供給,相對遠離京津的縣可重點發展無污染高端農產品生產和深加工。需要注意的是,高端農產品的生產和供給,同時要在農產品保鮮技術、包裝技術和外觀設計上多投入,好馬配好鞍,好產品要有好外觀,讓保定各縣的高端農產品更多地走進京津高端餐飲機構和高收入居民的餐桌。

對于高端農產品,除凸顯綠色、安全、高端的特點以外,還要重點強調農產品的“鮮”和“安全”,把保定縣域毗鄰京津的地理優勢發揮到極致,爭取做到當日凌晨1~2點采摘,凌晨3~4點送達京津市場,5~6點到達采購人員手中。

2、瞄準京津、本市和全國其他省份普通餐飲機構和居民的餐桌,大力發展中低端農產品供給。更多的市場份額屬于中低端農產品,但是現在農產品供給最大的問題是安全問題,因此在中低端農產品生產和供給上,要重點強調農產品的“綠色”和“安全”,以嚴苛的高標準,堅決保證農產品供給的質量。調結構的同時要調整產能,提高暢銷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3、推動農產品生產和加工技術創新,發展農林特產的深加工。保定市各縣農林特產豐富,但更多的農特產品在本地銷售,附加值較低,在農特產品供給上,要強調農林特產供給的“綠色”和“優質”,以品質和品牌創造市場需求。同時,必須要下大力氣推動本地農產品生產和加工技術的創新,或引進新型農產品深加工技術,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

四、縣域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的制度保障

供給側改革的根本內涵之一是創新制度供給模式和運行機制,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調整時,政府部門的首選動作是強化服務職能,提高制度供給水平和效率。

1、破除生產要素進入障礙,搭建要素匯聚新平臺,為人才、資金等要素的匯聚提供更為便捷的條件、通道和發展空間。采用更為接地氣、更為優惠的措施,吸引更多各種性質的資本進入保定各縣的農產品生產領域。打破條條框框,根據產業定位量身定制更為開放、優惠、體現人文關懷的各種人才引進措施,吸引更多有創業精神、有技術的創新人才到保定市進行農產品生產和技術創新、研發;同時,要加速本地農村勞動力的先進農業技術和農業生產技能的教育培訓,加快提升縣域經濟發展中農業人力資本的積累。

2、創新縣域農業制度供給模式和運行機制,以制度創新帶動農業產業生產力的迅速提升。對縣域經濟來說,制度供給的改革應更多地體現在增加制度支持,減輕農業經營負擔、減少制度審批環節上。如:逐步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步伐,提升縣域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水平;重構農村稅費體系,采取更有優惠的稅費減免措施;完善農業轉移支付方式,增加對農業科技研發的支持力度;采用更有彈性的金融服務農業政策,降低農業企業融資成本等。

3、加速土地確權和流轉,實現農業規模經營,迅速推進縣域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步伐。土地確權是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償流轉的基本前提,不但有助于實現農業規模化經營,而且土地流轉后釋放出來的縣域農村剩余勞動力,一方面可以成為新興農業產業化工人,變身為縣域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的人力資本;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新生代農民工進入市區,有助于推進保定市的城鎮化進程。

4、加速京津農業科技合作,增加農產品生產、深加工和保鮮技術的研發投入,以科技帶動農業供給結構優化和升級。保定市各縣可在具有技術優勢的京津設立農業科技研發中心,鼓勵保定市縣域農產品生產和加工企業的研發部門集中入駐科技研發中心,這樣便于京津的科技人才“不為我有,但為我用”,可以更充分地利用京津的科技人才和技術優勢,迅速提升保定市縣域農業科技水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av片在线观看| 蜜臀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少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观看欧美|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亚洲无线码高清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欧美大片一区|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国内最真实的xxxx人伦|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无广告|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华液 | 丰满少妇被粗大猛烈进人高清| 6080yyy午夜理论片中无码| 欧洲vat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视频黄网|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亚洲男同志网站| 国产丝袜美女| 欧美丰满熟妇bbbbbb| 国产乱人伦av在线麻豆a| 国产情侣疯狂作爱系列| 国产经典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 精品丝袜人妻久久久久久| 18禁无遮挡无码国产免费网站| 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台湾成人娱乐网| 成人综合伊人五月婷久久| 拍拍拍无挡免费视频|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被几个男人用按摩器折磨| 婷婷久久香蕉五月综合加勒比| 国产强奷伦奷片| 日本乱偷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欧美激情办公室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