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農村改革發展

農村改革發展精品(七篇)

時間:2023-12-28 17:10: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村改革發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農村改革發展

篇(1)

一、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戰略任務

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戰略任務,就是要在推進農村改革發展過程中,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斷獲得新發展、取得新成就、邁上新臺階。

一是促進農民增收,繁榮農村經濟。生產發展、生活富裕,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礎。要下更大的決心、花更大的氣力、用更多的力量,在制度、政策、投入方面采取進一步的措施,促進農業持續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在目前經濟發展遇到嚴重困難和嚴峻挑戰的形勢下,必須加大惠農政策增收力度,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大力拓展農村非農產業增收渠道,積極開辟外出就業增收空間,著力增加基礎設施建設增收機會,努力形成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合力。

二是發揮主體作用,培養新型農民。讓農民參與進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原則。針對農村勞動力科學文化素質偏低的現狀,必須全面提升農村勞動力的整體素質,著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儲備人力資本。政府部門必須多形式多渠道地大規模培訓農民,不斷提高農民增收致富的能力。要通過村民自治、政策扶持和社會支持,激發農民改善農村面貌、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是創新體制機制,形成參與合力。改革創新始終是新農村建設的強大動力。要在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健全嚴格規范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健全農村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要積極鼓勵社會各界的人才、智力、資金等資源流向農村、支持農業、服務農民,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建設新農村的濃厚氛圍,開創全社會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生動局面。

二、把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作為基本方向

把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作為基本方向,就是要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強農業物質技術裝備,健全農業產業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是加大保護力度,強化農業基礎。農業既是基礎產業,又是比較效益低的產業,面臨自然和市場的雙重風險。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繼續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建立完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進一步加大農業投入和各項補貼的力度,調動各級政府重農抓糧的積極性,提高廣大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構建支持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要切實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設步伐,努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盡快改變農業基礎設施長期薄弱的局面。

二是加快科技進步,提高農業效益。我國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科技進步,加大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力度。要加快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切實推進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的實施,加強農業科研聯合、協同攻關,力爭在農業重大領域、前沿科技的研發和應用上取得突破;切實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水平,加快推進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和建設,強化公益,健全機構和隊伍,建立經費保障機制;廣泛開展農民培訓,提高農民接受和運用科技的能力。

三是構建服務體系,發展農業產業。要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發展,密切龍頭企業與農民利益聯結,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加快構建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托、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干、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公益和經營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要在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的各個環節,加大對農戶的經濟和技術服務,幫助農戶增強抵御自然和市場風險的能力。

三、把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作為根本要求

把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作為根本要求,就是要在保持城鄉各自特色的同時,保持城鄉經濟社會制度、機制的統一,從經濟、社會、空間布局等方面融合城鄉發展,實現城鄉統一互動、共同發展的新局面。

一是打破二元結構,統籌城鄉發展。要把農業和農村經濟放到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全局中統籌部署,把農村社會事業放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統籌安排,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作用。重點建立城鄉統一的產權制度、價格制度、戶籍制度、就業制度、福利保障、教育制度和財稅金融制度等。從而,打破以二元結構為基本特征的城鄉分治格局,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最終建立起城市和農村互補互促、共同進步、平等和諧的經濟社會發展新格局。

篇(2)

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問題

當前,我國農業生產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但要看到,農業仍然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我國農產品總體狀態還是供不應求,糧、棉、油、糖、肉這幾大農產品都需要從國際市場進口。比如,2011年,我國從國際市場上進口的糧食包括大豆在內,一共是5800多萬噸,相當于1160多億斤,相對于2011年國內的糧食總產量11424億斤,進口的糧食已超過國內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再比如,2011年,我國進口棉花331萬噸,國內總產量660萬噸;進口植物油674萬噸,國內總產量1000萬噸;進口食糖200萬噸;海關統計的進口豬肉量接近100萬噸。在糧食安全問題上,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必須通過保護耕地,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推進農業科技進步,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不斷推動市場化進程,努力提高我們的農業產業水平。

總體來講,增加糧食產量的難度越來越大。全球總人口接近72億,中國人口數量占世界總人口數量的比例不到19%。目前,我國糧食的單位面積產量在世界上已處于前列。我們用擁有占全球不到9%的耕地生產了占全球22%左右的糧食,農產品人均消費水平不低于國際水平;但飲食結構與生活習慣決定了我國對植物油的大量需求,供給壓力很大。我國全年的食用植物油的消費總量超過2500萬噸,而國內生產的植物油大約1000萬噸,缺口是1500萬噸。除了進口的植物油600萬至700萬噸,剩下的缺口以進口大豆彌補。我國人均植物油消費量還在迅速增長,目前平均每人每年接近40斤。缺口的增大將帶來更多的進口壓力。以大豆為例,出口量和生產量長期居于世界第一位,但去年大豆產量已下降為1300萬噸,產量排位已降到世界第三。我國大豆的進口量,2010年是5480萬噸,2011年5264萬噸,今年預計會超過5500萬噸。今年,我國大豆產量與進口量預計總和為7000萬噸,大豆的自給率不足20%。2010年,全球大豆出口量9200萬噸,57%以上的大豆被進口到中國。

值得關注的是,我們很難通過調整種植結構來改變大豆供不應求的狀況,因為其他農作物的播種面積也很難減少。我國共有18.2億畝耕地,再加上復種指數,正常年景可達到23.5億畝左右的農作物播種面積。其中,16.5億畝用于播種糧食。以2011年680多斤的糧食畝產量計算,現有的16.5億畝糧食播種面積是不可再減少的。油料的播種面積大約2.1億畝,棉花7000多萬畝,糖料約3000萬畝,蔬菜瓜果3.2億畝,再加上麻、茶、藥等,幾乎沒有可能去減少其他農作物播種面積。如果要通過增加耕地來替代大豆和油料進口,按照我國目前大豆畝產254斤、8畝地可生產1噸大豆計算,那么5500萬噸大豆缺口至少需要自種4.4億畝播種面積。按照菜籽油畝產量85斤計算,700萬噸植物油缺口至少需要自種1.6億至1.7億畝播種面積。這說明,我們需要使用6億至7億畝的境外播種面積才能維持當前的現狀。按照土地產能來計算,我國的播種面積缺口達到20%。可見,我國農產品供求的現狀非常嚴峻,這也是中央為什么反復強調要守住18億畝耕地的紅線、強調要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強調要加快推進農業科技進步的重要原因。

總之,糧食安全問題事關全局、影響長遠。解決當前的糧食安全問題,需要我們轉變思想觀念。以大豆為例,不論誰種大豆,在哪里種大豆,都需要經過市場的買賣。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全球主要農產品總量能增長,我國的糧食安全水平就能得到相應提高,至于誰種大豆則是相對次要的問題。我國還可以采取向其他國家提供經濟、技術援助的方式來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投資能為東道國帶來經濟利益,當地不僅可以增加稅收,也能促進就業,也利于滿足我們的豆油和豆餅需求,從而實現雙贏。對有潛力的后發地區、后發國家給予大規模的經濟技術援助,可以提高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糧食產量,改善人們生活,增加消費。目前,我國已經在14個非洲國家開展了農業技術援助,開展了100多個項目。非洲有很大的種植潛力,目前整個非洲小麥的進口量超過自身需求的45%。把非洲的供給量提高了,全球糧食總量就會提高,就會促進糧食價格穩定,也利于提高我國的糧食安全水平。

農村的土地制度和農業經營體制問題

農村的土地制度和經營體制問題是當前的熱點問題。土地問題既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又關系到國家的宏觀經濟,還關系到國家的長遠發展。我國要借鑒其他國家與地區的經驗,建立符合我國實際的嚴格的土地法律制度。

當前,我國征地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矛盾和問題。比如,一些地方征地的補償較低,有些地方為了招商引資出臺低地價甚至零地價,造成工業用地價格偏低,對農民的征地補償水平就被壓低了。這不僅有損農民的利益,也會不利于企業自身的發展和集約用地。我國之所以成為世界工廠,工業用地低價在其中起了較大的作用。然而,發展階段已經發生了改變,應當有所變革。

推進征地制度改革,是一件大事,一頭連著農民利益,一頭連著工業和城鎮建設。應該看到,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能再靠犧牲農民土地財產權利降低工業化城鎮化成本,有必要、也有條件大幅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當前,有一些解決辦法值得加以研究和借鑒,比如不改變所有權而轉變土地用途的方式,像北京西郊的香格里拉大酒店是上世紀80年展鄉鎮企業時建立的,土地所有權至今仍屬于四季青鄉,在這種方式下,土地的使用符合政府規劃,不僅酒店正常運營,農民還能收取租金或者得到分紅。

必須注意的是,不論是農民的土地還是國家的土地,都應該按照規劃使用。一方面,政府應該引領社會制定出科學、公開、公正的規劃,履行好政府的職能。同時還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把握好規劃中經濟總量的閥門,決不允許違反規劃的建設發生。另一方面,對于政府制定出的規劃,無論是土地所有者還是使用者都應當服從。世界上任何一個現代國家在土地管理問題上,都有依據規劃制定的用途管制,即使是土地的所有者也應當在政府規劃的合法范圍內使用土地。

城鎮化進程中農民變市民的問題

城鎮化進程中農民變市民的問題非常復雜。當前,要考慮兩個重要問題:第一,怎么讓已進城的農民融入城鎮。第二,農村還有大量人口,如果繼續進入城鎮,農民變市民的問題就一定要有一個長遠的頂層設計。

有的國家在城市化水平不太高的時候就建立了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等到大規模開始城鎮化進程的時候,由于解決了社保問題,農民進城沒有增加太多負擔。比如日本,明治維新以前已經實行農村土地的長子繼承法,不允許分割。次子、末子如果想留在家中,就只能做長子的“長工”。所以,明治維新一開始,政府就意識到要考慮對沒有財產的農家次子、末子在進入城鎮后的社保問題。于是,政府推出一系列社會保障制度,一些有實力的公司推出了終身雇傭的制度,向雇員提供基本食宿和一定的社會保障。等到了城鎮化大規模推進的過程中,農民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都有社會保障。

有的國家在早期沒有建立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但在城鎮化過程中建立了過渡性制度。比如泰國曼谷大約有300萬農民工,市政府針對不同打工目的的農民建立了相應的制度。到曼谷來打工的農民,一部分人賺了錢以后要回到家鄉,一部分則希望將來成為曼谷市民。針對第一種情況,農民工進城在勞工局登記、繳納工傷保險就可以,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針對第二種情況,農民工進城要在勞工局和社保局都進行登記,之后個人和用人企業按要求繳納各種社保費用,繳滿8年以后便可以享受與曼谷市民同等的待遇。這樣的政策設計很有序,讓農民自己做選擇。與此同時,這8年也給了社會足夠的消化時間。

篇(3)

一、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十二五”期間,我國的食物及糧食安全目標是保障全體人民從“吃飽”到實現“吃好”。根據測算,2006~2008年我國人均糧食消費水平為394公斤(包括國內產量和凈進口)。按照目前我國每年人口凈增量,2015年全國人口將達到13.77億人,人均糧食需求按400公斤計算,全國糧食總需求量為5.508億噸,以糧食自給率95%計算,需要國內生產5.2326億噸。到2020年,我國人口總量約14.3億,人均糧食消費量按照420公斤計算,糧食需求總量將達到6.006億噸,以糧食自給率95%計算,需要國內生產5.7057億噸。我國在1996年公布的糧食白皮書和2009年公布的《國家糧食安全需求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中,都明確提出糧食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國際通行的做法是把大豆統計為油料,我國糧食統計口徑,除谷物外,還包括了豆類薯類。我國提出的95%的糧食自給率,是把豆類包括在內的。2008年我國凈進口糧食(包括大豆)3752萬噸,按照糧食供給量計算,我國糧食自給率為大約93%。雖然低于95%,但是進口的主要是大豆而不是谷物,主要谷物品種稻谷、小麥、玉米的自給率達到甚至超過100%。我國2008年大豆進口數量3700多萬噸,占到農產品進口總額的37.2%,大豆進口主要是滿足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后對植物油的需求,大豆加工副產品豆粕可以作為飼料,滿足部分肉類生產的需要,這些都不完全是原來意義上的糧食需求,而是體現了更廣泛的食物總需求。如果不包括大豆,我國“十二五”期間設立95%的糧食自給率是完全有把握的。我國糧食增產潛力可觀,通過加強中低產田改造和技術進步,從總量上看,能夠基本滿足2020年的國內糧食需求。“十二五”期間,我國食物安全的目標任務是,繼續立足國內,保持稻谷、小麥自給,保持玉米基本自給,適當恢復和發展各種食用油籽,避免食用油籽過度依賴進口,畜禽產品、水產品等重要品種基本自給。在保證糧食總量增加,糧食安全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優化農業結構,構筑各種資源有效利用、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競爭力明顯增強的現代高效農業產業體系。

二、確保農民持續增收,遏制城鄉收入差距擴大趨勢

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促進農民增收的明確目標,即202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相當于平均每年保持6%的增長速度。從過去的經驗看,實現上述目標雖然有較大的可能性,但也存在著不確定性和挑戰。如果我們從縮小城鄉收入差距角度觀察,面臨的挑戰更為嚴峻。在1997~2008年期間,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每年保持了8.7%的增長速度。從更長的時間跨度看,1985~2008年期間,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1%;1990~2008年期間,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2%。據此來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會快于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如農民收入按6%增長,城鎮居民收入按年均9%增長,到202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將達到9581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達到44387元,城鄉差距擴大到4.63:l,收入絕對差距由目前的1萬元以上擴大到3萬元以上。即使到2020年農民收入實現了翻一番目標,但如果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繼續快于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鄉收入差距還會繼續擴大,這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十二五”期間考慮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擴大內需、遏制城鄉收入差距持續擴大的需要,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速度必須確保達到7%以上要大力創造條件,實現農民收入更快地增長,特別是要探索農民收入增長快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長的可能性,遏制和扭轉城鄉收入差距擴大趨勢。

三、加快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促進農民穩定就業、充分就業

從農村勞動力的供給看,盡管從上世紀90年代初農業就業人數就開始下降,從本世紀初開始一些地區有技能的、年輕的農村勞動力出現明顯的供不應求,但農村勞動力總量上供大于求的格局仍然沒有改變。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仍將是我國中長期的重要任務,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環節。從我國城鄉人口年齡構成和勞動力供給變化趨勢看,農村勞動力是今后新增勞動力的主要來源,城鄉就業的難點主要在農村。2000~2008年,第一產業占全社會就業的比例由50%下降到39.6%,8年年均下降1.3個百分點。按照近年這個速度,2010年,第一產業占全社會就業的比例下降到37%。據測算,2010年的全社會就業將在7.98億左右,農業勞動力為2.95億。到2015年全社會就業將在8.2億左右,農業勞動力為2.5億左右,第一產業占全社會就業的比例將下降到30.5%。“十二五”期間,要力爭解決4500萬人農業勞動力轉入非農產業和城鎮就業,每年平均轉移900萬人以上。

四、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

“十二五”期間要在為城鄉居民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務上取得重要進展,努力實現農村居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大力發展農村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和勞動力培訓,努力普及高中教育,不斷提高廣大農民的文化素質、就業技能和創業致富的能力。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立健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使農民享有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基本建立農村社會新型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健全農村文化設施網絡和文化服務機制,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推動農村文化繁榮發展。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服務的投入力度,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改變村容村貌,改善農村的居住生活環境。

篇(4)

一是全會科學準確地判斷了農村改革發展的歷史方位。“決定”提出“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一個“發展階段”、一個“關鍵時刻”、一個“重要時期”的科學判斷,表明了農村改革仍然是國家改革的關鍵環節,農業發展仍然是國家發展的戰略基礎。

二是全會描繪了未來農村發展的美好圖景。“決定”提出了今后12年,也就是到202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__年翻一番,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為核心的六大目標任務,讓廣大農民群眾清晰地看到了未來生活的美好圖景。六大目標任務涉及農村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建設的各個方面,是對農村改革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構想的進一步細化,為農村發展提出了具體而明確的奮斗目標。

三是全會作出了農村新一輪改革發展的三大部署。“決定”指出“大力推進改革創新,加強農村制度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這三大部署,既切中了當前農村改革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又有力應對了農村改革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繪制了新一輪農村改革發展的藍圖。

四是全會提出了農村改革發展的制度保障。“決定”指出“要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要健全嚴格規范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要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要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要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要健全農村民主管理制度。”以這六個方面的制度建設為重要抓手,將會從根本上優化農村改革發展的制度環境,為推進農村改革發展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篇(5)

在我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之時,我們迎來了黨的*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這次全會是在我國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以農村改革發展為主題而舉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通過了《決定》,是近年來中央文件特別是中央全會文件中涉及民政工作較多的一個重要文件。鳩江區作為蕪湖市城鄉結合部,既有城區、又有農村;作為一名民政局長,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落實*屆三中全會精神時,我認為要注意把握三個方面的環節:

一是要把學習黨的*屆三中全會精神與深入學習黨的*大精神結合起來。緊密聯系我區的實際,進一步提高全區對“三農”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對全區農村改革發展巨大成就和寶貴經驗的認識,對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對推進農村改革發展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的認識,對農村改革發展重要舉措和重點工作的認識,對黨管農村工作極端重要性的認識,在提高推進城鄉一體化認識上達到新的高度。

二是要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認真學習落實黨的*屆三中全會精神有機起來,作為我區正在開展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民政系統要樹立城鄉民政對象公平對待、城鄉民政工作統籌指導、城鄉民政事業協調發展的思想和理念。鼓勵先進街道率先實現民政工作和民政事業統籌發展,幫助與支持欠先進街道逐步做到民政工作和民政事業統籌發展;在民政工作一些領域率先實現城鄉并軌進而帶動和促進所有民政工作和民政事業城鄉并軌。對于那些條件已經具備或經過努力可以做到的事情,一定要積極去做;對于那些條件尚不具備、一時難以做到的事情,要努力創造條件,逐步實現。做到在踐行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職責上邁出新的步伐。在統籌城鄉民政工作,推動城鄉民政工作又好又快發展上做得更好。

三是要把理論學習和區情緊密結合起來,把民政工作放到建設和諧鳩江這一戰略任務中來思考,來部署,放到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這一根本要求中來探索。認清民政工作在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中肩負的歷史責任,把握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給民政工作帶來的重大機遇和挑戰,在服務大局,推動大局上做出新的成績。

篇(6)

1、加強綜合部門建設。根據中央和省委要求,大力加強黨委農村工作綜合部門建設,切實增強其在組織協調、指導服務、政策研究、督查考核等方面的職責。市編辦根據**市農村工作實際和城鄉統籌發展要求,結合地方機構改革工作,研究提出市、市(縣)區黨委農村工作綜合部門機構強化意見,將其作為黨委工作部門,單獨列入機構序列,進一步擴充增強職能,調整增加編制。在鄉鎮機構改革中,全市各鎮(包括涉農街道)成立農村工作辦公室,負責區域內農村政策貫徹、經營管理、制度創新等具體工作,切實構建起全市農村工作綜合協調和統籌推進的完善網絡體系。

2、加強領導體系建設。各級黨委、政府要按照“重中之重”要求,加強領導,健全機構,加大力度,傾注精力。市成立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市長擔任組長,負責對全市農村改革發展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工作的統一指揮部署。領導小組下設一室七組,分別為綜合協調辦公室和現代農業、規劃建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精神文明、農村改革、固本強基七個工作組,辦公室主任和各工作組組長分別由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擔任,綜合協調辦公室負責日常的組織、協調、指導、檢查和督促工作,各工作組負責相關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實施推進。各農村市(縣)區黨委、政府要分別明確分管農村工作的領導同志,并建立健全相應的組織領導體制,確保各項工作上下聯動、同步開展。

3、加強相關部門建設。農口部門要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轉換職能,增強素質,加強自身建設,加快形成職能明確、職責一致、運轉協調的農業行政管理體制。市發改委、經貿委、教育局、科技局、民政局、財政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建設局、交通局、文廣新局、衛生局、體育局、環保局、規劃局、旅游局、金融辦等部門要從更好地支持“三農”發展、更好地服務“三農”工作出發,明確一名負責同志分管農村工作,成立或明確一個以上專門處室負責農村工作,并配齊配強熟悉農村工作業務的人員,進一步建立健全責任體系,確保工作有人做、見實效。

二、完善研究決策機制,確保部署科學嚴謹

4、進一步健全調研制度。市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各工作組和市各涉農部門,要經常深入農村,深入基層,了解真實情況,傾聽農民呼聲,確保工作開展最大程度地符合地區實際、符合農民愿望、符合發展要求。要圍繞事關全市統籌城鄉發展全局的戰略性、前瞻性問題和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每年精選一批課題,通過自主研究、聯合研究、項目招標等多種方式,通過走訪調查、典型調查、實地考察等多種方法,積極開展調查研究,不斷提升農村改革發展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的科學決策部署水平。

5、進一步健全會商制度。市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各工作組和市各涉農部門對在調查研究中發現的問題,要切實想方設法及時研究解決。對不能獨自承擔、需要其他工作組或部門協助或聯合研究解決的,要及時通知其他工作組或部門,進行集體會商,共同分析原因,研究對策思路,推動問題解決。對不屬于自己職責范圍內的要及時告之相關負責的工作組和部門,推動問題獲得有效解決。

6、進一步健全決策制度。市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各工作組和市各涉農部門對在調查研究中發現的自身無權決策的重大問題,要及時上報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和市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和市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實際,及時召開會議,進行研究決策,作出部署安排。領導小組同時建立定期決策部署制度,每半年召開一次全體會議,研究決策工作推進中的重大事項,協調解決工作開展中的重大問題。

三、完善規劃調控機制,加大引領導向力度

7、高度重視農村規劃。堅持把科學規劃作為實現農村科學發展、城鄉一體發展的龍頭工程,充分發揮規劃的引導控制作用,推動鎮村行政區劃調整,加快“三個集中”步伐,加大新市鎮、新型社區和新農村聯動建設力度,進一步優化城鄉經濟、社會、空間、生態布局,進一步提升產業集聚、土地集約、人口集中水平,有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資源要素合理配置、農民生活質量提升和農村生態環境改善。

8、科學完善農村規劃。研究制定《**市農村規劃編制管理辦法》,切實明確各類標準和技術規范要求。著眼長遠,立足現實,堅持現實性、前瞻性、合理性有機統一,不斷深化完善農村產業發展、新市鎮和農村新型社區建設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切實做好各項規劃之間的科學有效銜接。規劃編制過程中,要積極強化專家論證,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努力提升規劃的科學論證水平和公眾參與程度,確保規劃編制的科學合理。

9、精心實施農村規劃。按照區域城市化、城鄉一體化要求,以大建制鎮推動新市鎮整合,以大行政村推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加快形成以“新城、新市鎮、新型社區”為主的現代化城鎮體系,提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水平。加強規劃與區劃的對接工作,加大建制鎮、行政村撤并和撤鎮建街、撤村建居工作力度,促進鎮村布局體系規模調大、結構調優。按規劃有序推進所有保留村莊的整治改造,積極開展規劃政策創新試點,允許按規劃重建或新建住房或配套用房,打造宜居宜人村莊典范。

10、嚴格管理農村規劃。嚴格按照《城鄉規劃法》中確定的基本程序審批各類規劃。各級政府不得隨意變更規劃,任何單位、個人不得隨意干預規劃的制定和實施,必須按照規劃進行開發建設,并作為公共決策、調控手段和實施項目的重要依據。切實強化規劃執行監管,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及時糾正、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紀行為,推動農村規劃全面落實。全面推行“陽光規劃”,全過程實行公示制度,廣泛接受各方面監督,以強有力的監督推動規劃的實施到位。

四、完善投入保障機制,強化發展資金支撐

11、完善財政投入制度。市財政部門加緊研究制定“財政投農資金投入使用評價辦法”,科學界定財政投入范圍內容,建立健全相應指標體系,切實明確財政投入具體要求,為監督檢查各級政府投入政策貫徹落實情況提供參考依據。市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對各地區和各相關部門、各級人大和政協定期對同級政府開展財政投農情況的督查和檢查活動,促進財政投入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確保財政投入全面及時足額到位。

12、完善金融投入制度。鼓勵支持外地銀行、外資銀行和地方銀行發起創辦村鎮銀行,加大對已設立村鎮銀行的政策支持,推動村鎮銀行強化為農服務、實現持續發展。加快農村小額貸款公司試點步伐,努力實現農村小額貸款全覆蓋。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市場運作的多層次農村信貸擔保機制,各(市)區均要建立和完善農業再擔保機構。擴大農業政策性保險的試點范圍和覆蓋面,大力發展農村意外保險、財產保險、農機具保險、農民房屋保險等涉農險種。制定完善對合作組織、村級扶貧、農民創業等特定主體的信貸投放考核激勵辦法,對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給予資金獎勵。

13、完善社會投入制度。全面落實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各項國家強農惠農補貼政策,千方百計減輕農民負擔,切實調動廣大農民投資投勞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繼續本著“政府引導、有效扶持、自助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則,大力推進“一企一村、多企一村、一企多村”結對機制建設,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投資“三農”、支持農村發展。充分發揮財政支農資金的引導功能,靈活運用貼息、擔保、優惠政策等方式,吸引外資資本、民間資本等各類社會資本投資現代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五、完善科技創新機制,大力增強智力支持

14、加大政研合作力度。著力開展市、市(縣)區兩級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政研合作,加快探索地方政府與合作院校聯手共建的有效機制。認真學習外地成功經驗,圍繞技術推廣、培訓教育、機制研究、掛職鍛煉等主題,全方位、多層次、廣領域開展各類合作活動。堅持將政研合作融入新農村建設整體之中,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識、人力、科技優勢,著力破解科技含量不高、人才資源不足和建設機制不活等方面的瓶頸制約,加快推動傳統農業發展成高效農業、傳統村落改造成新型社區、傳統農民培育成現代農民。

15、加大成果轉化力度。結合實際積極創辦“產學研創新中心”、“高科技園區孵化器”、“技術合作推廣中心”等科技創新、科技創業、科技服務載體,打造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積極以項目建設為主要抓手,在產業發展、規劃建設、生態改善、公共服務、素質提升、綜合改革等方面,每年組織實施一批示范性強、帶動力大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推進科技成果和新農村發展建設緊密結合。積極按照服務綜合化、功能多樣化、推廣社會化的定位,加快探索建立農科教、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新型農業技術推廣機制,加大科技興農力度,提升農業科技含量,促進現代高效農業發展。

16、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樹立“大教育、大培訓”理念,圍繞能力提升,分門類、分專業、分層次、分結構,分期分批抓好人才的培養,建立人才培養與人才需求相適應的動態管理機制。加大農村黨員干部的培訓力度,突出政治理論、政策法規、業務知識和文化素養等培訓內容,使不同類別、不同層次、不同職位的干部都能得到較為系統的培訓,打造一支學習型、創新型、實干型的黨政人才隊伍。大力實施新農村人才保障工程,推動市(縣)區、鎮、村實用人才和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培養一大批適應農村發展需要的農村基層組織管理人才、農村實用技能人才、農村專業技術人才,切實滿足農村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六、完善實施推進機制,推動工作深入開展

17、完善工作例會制度。市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各工作組每季度召開一次工作例會,并圍繞農村改革發展十大強農惠農工程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各項重點工作,每年選定一個以上主題召開專題推進會,交流各地區、各相關部門的工作推進情況,學習借鑒先進經驗,集體研究推進工作,共同解決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問題,大力推動農村改革發展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的落實。

18、完善統籌協調制度。市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各工作組、市農村改革發展十大強農惠農工程牽頭部門、市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各項重點工作牽頭部門,及時通過召開聯席會議、聯合組織推進、共同檢查考核等多種形式,探索行之有效的統籌協調推進機制,強化成員單位之間的相互配合,做好上下左右的有機銜接,充分發揮互促互補效應,提高推進效率,擴大綜合效果。

19、完善促進創新制度。市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各工作組和市各涉農部門立足城鄉統籌、科學發展,圍繞規劃建設、就業保障、公共服務、兩個置換、組織合作、金融扶持等領域的重點難點問題,切實加強研究,加強創新,及時制定出臺有助于破解難題的鼓勵性、優惠性、配套性政策措施,切實為工作開展創造有利條件。注重尊重基層首創精神和探索實踐,深入總結、積極推廣基層的成功做法、有益經驗,鼓勵和支持基層群眾采取更加靈活的工作措施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

20、完善結對共建制度。在強化政府自身作為的同時,積極堅持多方合力推進的原則,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共同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工作。大力強化部門結對、村企結對、村村結對工作,推進市各相關部門、工商企業、經濟強村繼續發揚結對幫扶薄弱村的優良傳統,對經濟發展薄弱村加強結對幫扶,切實通過扶助困難戶、幫助建設基礎設施、幫助農民轉移就業等多種方式,幫助薄弱村解決發展中的實際困難,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

七、完善督查考核機制,促進工作全面落實

21、突出督查考核重點。全市農村改革發展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工作建立嚴格的督查考核制度,市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市的督查考核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各部門、各地區的工作任務和目標要求根據市委、市政府年初全市農村工作會議下達的目標任務書和制定的相關工作意見確定。督查考核要全面察看各市(縣)區、各部門落實和執行各級強農惠農政策、完成農民增收等重要綜合指標、完成農村改革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各項目標任務、落實支農項目及資金、推進“三農”工作體系建立等有關情況。

22、完善督查考核辦法。市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各工作組、市級有關職能部門的督查考核活動要圍繞提升推進成效,積極靈活采取多種形式。工作督查要實行綜合和專項、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農村科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及其各工作組的專項督查活動每半年分別至少進行一次,督查中要深入開展“三查三看三比”活動。工作考核要堅持平時跟蹤問效、季度進度檢查、年末綜合評定相結合。切實通過有力的督查考核活動,促進農村改革發展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工作組織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推進目標全面完成。

23、公開督查考核結果。全市農村改革發展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工作督查情況將定期通過全市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工作簡報公布。全市農村改革發展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年度考核結果通過地區(部門)自評、地區(部門)互評、群眾測評等方式綜合確定后,由領導小組排定名次,按時向社會進行公布,接受廣大群眾監督評議。考核結果同時上報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作為部門評優獎勵的重要標準和領導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據。

八、完善獎勵問責機制,充分激發工作動力

24、健全相關制度。進一步建立完善農村工作干部選配制度,切實抓好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領導班子中熟悉農村工作干部的選拔配備,十分注重從農村基層選拔優秀干部充實各級黨政機關,建立熟悉農村工作的干部人才資源庫,為推動農村科學發展提供重要政治和組織保證。加緊完善從優秀村干部中考錄公務員和選任鎮級領導干部的激勵制度,鼓勵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年輕同志到村幫助工作,引導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

篇(7)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全區農村工作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按照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的部署要求,研究分析“三農”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動員全區各級黨政組織和廣大干群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謀求新發展,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更實的工作舉措,全面推動農村改革深化發展,激發農村工作創新活力,促進富強美麗和諧幸福建設目標的早日實現。

今天的會議共有二項議程:一是由區委副書記部署全區農村工作;二是由區委書記作重要講話。

同志們,今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更是我區直面改革、創新發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全區農村改革發展各項工作,責任重大、意義深遠。剛才,區委劉書記回顧總結了全年我區“三農”工作,明確了下一階段全區城鄉一體發展的總體要求,部署了今年具體任務;陳書記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去年全區“三農”工作所取得的成績,深刻分析了農村工作在社會轉型的歷史階段所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從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深化農村各項改革、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陸書記的講話立足實際、重點突出,具有很強的前瞻性、針對性和指導性。希望各地、各部門深刻理解和把握陸書記和章書記講話精神,把握工作導向和工作重點,振奮精神,真抓實干,全力推進全區“三農”工作邁上新臺階。

最后,我就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再簡要提三點要求:

一要迅速搞好動員部署。會后,各級各部門要抓緊傳達落實區農村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搞好宣傳發動,切實把“三農”工作擺到 “重中之重”的位置,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強化頂層設計,科學謀劃目標定位,搶抓機遇、排定任務、落實責任、調優機制,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統籌各項工作推進,努力推動“三農”工作實現趕超發展、率先發展和跨越發展。

二要切實加大推進力度。我們要從“一維度”思考模式進入到“二維度”思考模式,在考慮農村深化改革同時,還要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強化法治意識,堅持依法辦事。各級各部門要緊緊圍繞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認真制定實施方案,抓好工作推進。要圍繞深入實施農業現代化和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兩條主線,全面推動農村改革深化發展,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步伐,為城鄉統籌發展增添新動力。要牢固樹立農民利益為第一導向、農民滿意為第一標準,以解決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為抓手,不斷強化作風建設,努力提升為農服務水平。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 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精精国产xxxx视频在线播放| 人妻少妇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色噜噜| 亚洲自偷自偷图片|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网|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 色偷偷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超碰97人人做人人爱少妇| 国产99久9在线视频 | 传媒| 国产在线无遮挡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性潮|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在线视频| 国内午夜国产精品小视频|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yyyy111111少妇影院| 强制入侵完整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套内射迪丽热巴| 青娱乐极品视觉盛宴av| 成年免费视频黄网站zxgk|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 国产欧美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高潮喷水| 成av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男人激烈吮乳吃奶动图|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69视频| 日韩网红少妇无码视频香港|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99热亚洲色精品国产88| 国产免费看插插插视频|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色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