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土地環境治理

土地環境治理精品(七篇)

時間:2023-12-15 11:47: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土地環境治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土地環境治理

篇(1)

關鍵詞:塌陷地復墾環境治理

一、項目的意義和必要性:

意 義:

1.加強土地復墾工作,對于有效緩解人地矛盾,改善被破壞區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及社會安定團結,保障發展糧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2.損毀土地復墾利用潛力巨大。如果能按照“因地制宜,綜合整治,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漁則漁,宜草則草”的原則,對所有損毀土地進行復墾,可為當地農民解決生計問題(耕地和其他農用地)。

3.塌陷地復墾能夠加強土地破壞區的生態治理,發揮很好的環境效益,同時也為這些地區的農民提供新的生活保障。

4.開展綜合性塌陷地土地復墾與環境治理方面的相關研究,在龍煤雙鴨山分公司還是一個新課題。此項技術對行業技術進步和全面普及土地復墾、減少補償費起到表率的作用。

必要性:

塌陷地復墾對增加耕地數量,提高土地質量,改善生態環境是十分必要的。

二、項目區的基本情況:

東榮礦區地層:元古界麻山群、古生界泥盆系、中生界侏羅系、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含煤地層為侏羅系中統雞西群,巖性為各粒級砂巖與粉細砂互層。第三系地層與第四系沖積層較厚,第三系地層厚0~164米,平均108米,分上部隔水層和底部含水層;第四系地層厚168.40~205.30米,上部8~14米由粘土、亞粘土組成,是粘性、塑性較強的隔水層,其下由各級砂、礫砂、礫石、不連續粘土組成的含水層。

東榮三礦生產采區(含報廢)為東八、九、十采區,均開采30號層,煤厚0~7.29/2.49米;東一、二采區,均開采16號層,煤厚0~3.45/2.24米。煤層傾角多為15~25度左右,屬緩傾斜煤層。煤層走向近南北,傾向西。采區布置方式:邊界上山單翼布置。

采煤機械;綜采、高檔普采;采煤方法:走向長壁后退式;頂板管理:全部冒落法;采高:5.0米以下。均單層開采。采后穩定期1.5~2.0年左右。開采深度320~570米。目前塌陷深度0~1.4米。該項目由雙鴨山分公司、東榮三礦、二九一農場共同研發。十五連施工,分公司、礦、二九一監督。

土地權屬情況:二九一農場集體所有,居民承包使用,界址清楚,權屬明確。

耕地利用現狀:十五連共有耕地903.7坰,其中:農場征用牛飼料地57坰,外引水稻戶擁有水田363.2坰,12戶開發土地142.4坰,共有旱田341.1坰,大部分在塌陷區。286人享受基本生活田,其中:水田戶14人,旱田272人(其中有86人在塌陷區),塌陷后的耕地如不進行一定的復墾,這86人將沒有最基本的生活農田。

項目優勢:分公司、礦和二九一、十五連對土地復墾積極支持,一是各級領導認識到復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連隊干部和群眾對土地復墾積極性高漲。二是塌陷地連片,便于管理;三是項目凈增耕地面積大。四代表性強,既能帶動其他連隊的塌陷地復墾工作,提高周邊未塌陷地的生產水平。

項目性質:以采礦塌陷地治理為主的“土地復墾”項目。

項目區范圍:東經131°24′;北緯46°54′。項目區北面十五連2號地,西到通江路向北第一段東側,南至韓英溝,東面至原養路隊南。項目區范圍對應井下東十采區,采高1.5~3.5米。

項目規模:

1.項目區總面積為424.05坰,經塌陷后坑塘水面124.05坰。純塌陷地面積為287.7坰。

2.投資規模:項目總投資250萬元,按塌陷地面積計算(287.7坰),平均每坰0.869萬元。按受益面積計算(424余坰),平均每坰0.5896萬元。

項目區新增耕地潛力分析:

項目區土壤類型以淺育草碳土,淺育型新水稻土為主。土層深厚,肥力較高,土壤有機質4.5% ,土體內無不良層次,適合多種作物生長。

塌陷地所占總面積68%。通過對塌陷地治理,不僅可以使塌陷的耕地得以恢復,而且使本區內未塌陷的耕地免除水澇威脅,提高畝產,增加農田效益。同時要求溝渠布局合理,培肥計劃切實可行,整理三年后達到當地高產穩產田的基本標準。因此土地復墾潛力大,難度小,見效快

項目區土地適宜性評價:

項目區土地復墾以對區內塌陷地坑塘水面的整理為主,整理后的土地有機質含量高,土質肥沃,適宜種植各類農作物。項目區土地利用結構進一步優化,達到合理配置,以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項目區土地限制因素分析:

地形地貌條件:

項目區地形平坦低洼,地表標高+66~70米,區內無較大河流,僅有縱橫交錯的農灌排澇溝,2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為+67.3米。為典型的平原地貌。周邊為優質良田,塌陷后部分地塊有積水,出現水淹地。

土壤條件:

項目區為三江沖積平原,坐落在三大黑土帶之一。土層分別為淺育草炭土、堿土、潮土型幼年水稻土,淺育型幼年水稻土。開墾使用年限短,土壤厚,后勁足,對農作物生長有一定的生產潛力。但一部分土地長年水淹,已改變土壤的團粒結構。

水資源灌排條件:

項目區地表沉降影響大部分農田排灌系統,加之區內地勢低洼平坦,秋季多雨,地面涇流排泄不暢,易形成內澇,威脅農作物生產。塌陷區標高低于干渠需強排,只能種植水稻和耐水作物,增加積水的消耗量并為強行排水提供時間的空間。

氣候條件:

項目區位于寒溫帶季風型半干燥大陸性氣候。降水量集中,且分布不均,易澇。易受冰雹、早霜和干旱等天氣影響。年降雨量平均325.7~692.3mm。年蒸發量為1015.2~1733.2 mm。凍結期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最大凍結深度155~2.08米。

區位條件:

項目區農業經濟條件較好,土地利用集約化程度高,但農業基礎遭塌陷破壞后相對薄弱。

規劃原則:

1.遵循珍惜并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及原有耕地上設施的原則,絕不改變耕地的屬性。

2.遵循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統籌兼顧礦、二九一及農民效益相結合。

3.遵循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原則,堅持還地于民,還耕于原有承包農民的原則。

4.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利用一切本地區的優勢,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政策、人才、資金,采用標準模式復墾,降低成本,增加土地利用率。

5.遵循工程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實用性強的原則。

項目區總體布置:

1)田塊規劃

在土地復墾上,嚴格按土地規劃、原有道路工程和灌排工程布局要求,便于經營管理。

2)農田水利工程規劃

(1)灌溉:充分利用新增小型排灌站,使其正常發揮效益。平時將地表水及雨水抽出澆灌水田,水量超過利用量時,將形成危害的水向主排強行排水。

(2)排水:20年一遇降雨量,要求在2日內排完,據此設計農溝橫截面為梯形,上口寬3.5米,邊坡比為1:1.5。內斗溝、毛水溝相互貫通,以匯集地表水,降低地表水位。

3)道路工程規劃

考慮項目區內實際情況以及大型農耕機械的進出,充分利用原有干道、支道、田間道,并進行必要的完善和改造,田間道和生產路縱橫交織形成方格農田。

前期工作:用疏通排水法將所有溝渠、道路修復。待路通水撤后,將露出水面的耕地,用梯式遞增法,削高填洼法將地墊平,并將參差不齊的地塊過渡連接。

三、項目攻關總體目標:

對塌陷地坑塘水面進行整理,努力增加耕地,對新增耕地進行統一規劃和整治,要求田塊相對集中,溝渠布局合理,便于機械耕作,整理三年后達到當地高產穩產標準田的基本要求.

土地復墾竣工后,耕地全部還耕于農,并還耕于失去土地的居民,使居民得到重新安置。使區內的地貌、水文、土壤肥力、農田環境、農業生產、經濟狀況得到根本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抵御災害能力也將大大提高。

實施年限:項目計劃三年,每年春季化凍期始至播種結束、秋收后至封凍期。恢復生態平衡,需五年時間,甚至更長時間。

具體考核指標:塌陷前旱田種植玉米,每坰收入0.50萬元;塌陷后旱田改水田,每坰收入0.88萬元(復墾費用每畝概算0.5895萬元/坰左右,第二年為30萬元左右的強行排水費用,待地表穩定后不再投入)。

四、項目的主要研究內容:

利用各種工程方法和生物措施,在現有土地上進行旱田改水田,恢復生態平衡,降低損失。

課題設置方案:

按水塘最大的聚集點將沉陷區分為四個單元:

(一)集水區用疏通排干法將水排干,對露出水面的耕地加以復墾,并建立小型排灌泵站,常年將聚集涇流地表水及地下滲涌出的水排出一部分。

(二)對沉陷形成坡降大的土地用梯式遞增法將高地與洼地過渡、銜接,以適合機械耕作。

(三)對起伏不平的土地用削高墊洼法將地墊平,重新整理耕地表面,最大限度平展耕地面積,減緩坡降,減少地表水涇流。

(四)將一部分溝渠逆流向進行挖深渠底,將水引向高處,并將沉陷區種植上耗水及耐水作物(如水稻),把高地地表水抽出灌溉水稻,用以消耗聚集的地表水和自然降水,減小泵站向干渠強排的壓力與成本。

(五)對開挖超深坡度大的溝渠,為防坍塌將坡上種植植被。

(六)將目前規劃不合理,利用效益不高的溝、路、渠進行改造,對區內塌陷地坑塘水面進行隨時強行排水,增加耕地面積。

承擔單位選擇方式:本著誰受益,誰負責施工的原則,由連隊及農戶復墾改造塌陷地。

五、項目的主要技術特點和創新點:

挑戰塌陷、積極復墾、再創效益,惠礦利民。

該項目除考慮到增加有效耕地面積外,還特別注意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該項目切實可行,是單層開采、土地復墾的好項目。對于現代化礦井,由民間自發復墾是塌陷地復墾的一種嘗試,創建一條復墾成本最低顯效最快的復墾模式。

關鍵技術內容:始終保證排水溝渠暢通及強排泵站正常。雨季時,復墾后水田內積水能正常排出。

項目實施的技術、工藝路線:修筑鋪墊田間道路、按設計挖排水溝渠、建橋涵、架設高壓線、設置強排泵站、排出積水、利用工程法改造平整耕地、實施耕作收割、恢復生態平衡。

六、項目的關聯行動:

(一)項目組織實施管理:

1.組織領導機構設置:

為了實施該項目, 把土地整理項目做好,成立塌陷地土地復墾項目領導小組,負責項目實施的日常管理工作。

2.工程建設管理:

建立健全工程建設各項管理制度,責任到人,分工負責。

3.資金使用管理:

為確保復墾項目順利完成,切實加強資金管理,實行工程項目與資金掛鉤的責任制,層層簽訂合同,以法律手段管好、用好資金。

(二)相關工程:

1.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采取機械化作業)是進行農業機械化生產和農田水利、道路等基本建設的實施基礎,目的是要達到便于機械化耕作,發揮機械效能,提高機耕質量,灌水方便均勻,有利于排水、改良土壤等,滿足農作物高產穩產對水分及土質的需要。

2.農田水利工程:

根據項目區內水資源豐富狀況,灌溉采取有效利用地表水。改造疏通已破壞的部分溝渠,

增加利用積水耕地面積。

3.道路工程:

項目區田間道和生產路初具規模,基本完好,在土地整理中,對原有道路按有關設計標準,重新取直修整,全為泥結路面。

七、項目總投資預算:

項目區總投資為250萬元,其中工程施工費為205萬元,占總投資的82%;其他費用25萬元,占總投資的10%;不可預見費17萬元,占總投資的6.8%。

資金籌措及來源渠道:龍煤雙鴨山分公司維簡費用、缺口暫由二九一、連隊支付(資金來源方式:基層自籌一部分,社會招標募集一部分,承租農民以勞代資一部分)。

八、項目預期成果的社會、環境、經濟效益分析:

1.社會效益:

該項目實施后,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積,提高土地生產條件,改善基層環境,完善了基層道路、水利設施,方便了群眾生產。讓項目區居民有更多土地可種,緩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居民收入會明顯增加,有利于社會穩定。

2.生態效益:

項目實施后,溝路渠得到了恢復并加以改造,低洼地、積水區人工林地得到了整理,塌陷地水面復墾為耕地。通過土地復墾及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大大減輕了旱澇災害,從而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尤其是公路沿線的耙地面貌。

3.經濟效益:

從保護耕地角度來看,能夠較好地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積:其中:整理為旱田:120坰,利潤60萬/年。整理為水田:180坰,利潤158.4萬元/年。復墾水面積124坰,利潤52.08萬元/年。合計:利潤270.48萬元/年。

成果應用和產業化前景分析:

通過對塌陷地坑塘水面進行復墾,努力增加耕地,對新增耕地進行統一規劃和綜合整治,要求溝渠布局合理,培肥計劃切實可行,整理三年后達到當地高產穩產田的基本標準。新增耕地420坰,新增耕地率為99%,土地利用率達到100%。

九、塌陷造成的危害分析:

(一)對耕地的危害

(1)塌陷地點分布零亂,造成農戶無法通行種植,加大成本;(2)地表傾斜,凹凸不平水田無法保水,造成地表水涇流,水土流失;(3)地表水聚集形成永久性水面,水淹地造成耕地不能翻耕,破壞土壤的團粒結構,使表面耕層板結;(4)積水區造成水生雜草潛滋暗長,通過根及地下莖及種子向未塌陷區惡性傳播;(5)水淹地使地下微生物降低,地下動物如螞蟻、蚯蚓等松土動物缺失,造成有機質降低;(6)水淹地造成PH上升、鹽堿上升;(7)影響了土地的整體面貌、生態環境。(8)每年強行排水消耕大量人力物力。

(二)對設備、地上設施的危害

(1)橋涵破壞、溝渠堰塞、道路下陷、干渠倒灌成為主要危害。由于地表塌陷,造成排水設施的損害,并且塌陷地面低于干渠,使地表水無法自然排出,次生災害更重。(2)道路下陷造成運輸不暢,使生產資料(種子、化肥、農藥)運不進耕地,農產品也不能正常運出(包括一部分未塌陷地運輸也不及時)。(3)水田的機井錯位、埂渠斷裂,生產用房倒塌,使水田戶無法生產。

(三)對生產、生活的危害

(1)由于塌陷將耕地整體分開,不能大面積播種。(2)在塌陷區與未塌陷區臨界位置,由于水淹需根據情況播三至四次才能完成整個春天播種,也曾多次淹及未塌陷耕地(3)因水淹耕地種子肥料運不到播種地點,只能靠肩扛人抬,收獲時只能等到封大凍車能通行時才能收完。(4)為了能播完塌陷地的種,機車只能等待水淹地都能種上后才能更換農具,影響有機戶外出機車作業的收入。(5)水田積水區只能用人工播種插秧,并增加了平整耕地、強行排水次數及作業時間與成本。

(四)對于效益的影響

(1)塌陷地對未塌陷地效益影響暫且不計,在塌陷地常年不間斷強行排水的條件下,勉強能耕種的土地大約92.5坰,但成本較正常高出0.28萬元。因耕地坡降增大,水田田埂需要加寬,減少了有效面積,平整耕地使部分表土變薄,施肥量增加,使產量減少,大約影響效益0.50萬元/坰;(2)強行種上的耕地112.2坰,因為坡降值加大,在前幾年中曾有很多面積是春種、夏淹、秋絕,產量基本是微利或無利。(3)剩余季節性和永久性水面的83坰耕地,面臨永久性荒棄。到上年雖287.7坰塌陷地,每年有效益的耕地只有92.5坰。在通過大量人力物力整理及常年降雨時不間斷排水情況下,才能產生40多萬元的利潤,其它嚴重的塌陷地塊每年喪失的利潤,按水田和旱田每年的平均值預計,大約在155萬元,這里還不包括絕產地的成本損失。

十、綜述:

煤礦行業應根據《國務院簽發的復墾條例》,積極利用各種工程方法和生物措施、設置排水溝渠及強排泵站等工藝技術,開展塌陷地土地復墾與環境治理方面的相關研究與工作,為增加耕地有效面積、還耕于農,環境治理、改善生態環境,減少補償費用等探索出一條新途徑。

篇(2)

大規模的礦山開采為人類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同時也破壞著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引發一系列地質環境問題。這些問題從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制定適宜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規劃顯得尤為重要。下面以吳忠市太陽山開發區舍爾山北麓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為例談談規劃的重要性。

1、項目區概況

太陽山開發區地處寧夏中部干旱帶,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生態環境脆弱。舍爾山北麓先后有30多個采石礦點和近70家石料加工企業在此進行采石和加工。但由于多年無序開采和利用,造成了資源、植被、環境的極大破壞。開采活動形成的采石坑集中連片,其采石坑大小、深淺不一,最大的采石坑深近50m。在采石坑周邊堆積有大量的廢石堆,對地形地貌及地質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采坑邊緣的巖體存在有地裂縫和崩塌地質災害,存在安全隱患。石料加工形成的大量廢石和廢渣連片堆積,也加重了該區的土地沙化,每遇刮風,該地區便風卷灰渣漫天飛,嚴重影響了地方居民的生存環境和地區生態環境,同時也嚴重影響著太陽山開發區的投資環境和人們的生存空間。

2、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規劃

為了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改善太陽山開發區投資環境,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該地區被列入??夏礦山環境治理規劃。

2.1治理規劃的目的

通過合理的規劃采取一定的治理及保護措施,最大程度的減少礦山地質災害和地質環境問題的發生,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有效遏制水土資源和地質地貌景觀的破壞,實現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2.2治理規劃的目標及任務

(1)經過環境治理,降低崩塌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使礦區內地質災害得到有效治理;種草植樹,提高項目內植被覆蓋率,恢復自然生態; 改變舍爾山北麓滿目瘡痍的景象。(2)選擇適當地段,利用地形建設文化休閑設施,美化居住環境。(3)通過治理新增大片工業建設用地,吸引更多的企業入駐開發區,帶動經濟發展。

3、治理措施的規劃與設計

(1)崩塌地質災害治理

崩塌地質災害,治理的方法就是將松散的巖土體進行清理,降低崩塌發生的可能性。由于各采坑都比較深,巖土體穩定性極差,采用機械清理的方法存在安全隱患。故采取爆破清除的方法,將這部分松散的巖土體爆破炸碎至采坑內即可。

(2)采坑及廢石、廢料占地治理

舍爾山北麓存在的大小不一的采坑,開采面近乎直立,如果采取山體放坡措施治理,恢復地形地貌,其工程量大,對整個地區的地形地貌也會產生更大改變。考慮到北麓山坡堆積大量的采礦廢石,石料加工廠內堆積有大量的廢料、灰渣,將廢石、廢料、廢渣一起回填采坑。這樣治理方法簡單,運距小、成本少、操作性強,既治理了采坑又治理了廢石、廢料,一舉兩得。同時在廢石、廢料回填時結合機械放坡,將直立的開采面放坡到較平緩的坡度,消除由于開采形成的陡坎。回填后覆土,方法簡單易行,施工中的安全隱患少。

(3)綠化工程

項目區內氣候干旱,年降雨量小,平均日照時間長,山體上土層較薄,土壤質量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現象。

分析項目區地形、坡向及周邊環境,考慮到地區天氣及降水,結合項目區及周邊地區生存植物的種類,該地區的綠化樹種最終選擇一些比較耐旱的植物,喬木選擇國槐、油松等,灌木選擇檸條。生態恢復區內由于土層較薄,不適宜種樹,可以適當播散草籽,自然恢復。山前平原地區采取灌草混交種植。

項目區內需要綠化用水采用管道滴灌技術。灌溉區域總體上西南較高,可以利用項目區西側已經完成的太陽山水庫工業供水管網。

(4)景觀工程

為了提高居民生活和城市整體環境,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和內涵,改善地區投資環境,在項目區內建造部分景觀工程,在供居民生活、休閑、娛樂的同時,讓人們親近自然,營造出濃厚的人文情懷。

(1)在工業園南側靠近公路的一邊建設一面文化墻,墻高3m,長50m。文化墻展示項目區治理概況、歷史文化、城市發展變遷、企業文化展示及個人畫作書法作品等,提升文化品位。

(2)將改造后的道路作為登山觀景道路,在登高望遠的同時欣賞治理后綠草青青的舍爾山。在山前較平緩地帶修建休閑長廊、三處涼亭,供居民休閑之用。

4、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效益分析

4.1環境效益

通過大面積的種草、植樹,提高地區綠化率,使地質環境條件得到大幅改善。恢復舍爾山北麓地區的地形地貌,改善生態環境,避免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通過建設觀景道路、休閑長廊等設施,改善生活環境,提升地區文化內涵,營造出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美好景象。

4.2社會效益

通過地質環境的治理可以有效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保護在項目區內活動的人員的安全。對廢石、廢料的清理能夠改善土地資源浪費的情況,同時新增大量工業建設用地,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實現土地節約利用。吸引更多企業入駐太陽山開發區,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社會效益顯著。

4.3經濟效益

舍爾山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治理,不僅可以美化環境,大大提升開發區的投資環境,更能夠新增近3.79km2(約合5685畝)工業建設用地。按照太陽山地區工業用地最低出讓價40000元/畝計算,5685畝用地的出讓價款就達2.27億元。這部分建設用地可以吸引更多的企業入駐開發區,進一步帶動地區發展。

舍爾山北麓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的實施,可以對突出、明顯的地質環境問題進行有效治理,對寧夏區內其他類似礦山的地質環境治理起到示范作用。

5、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規劃的解析

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是一個多門學科緊密結合的系統工程。不同地質、水文環境條件,不同礦種,不同規模,產生的地質環境問題不同,治理保護的措施和方案也不同。

5.1該規劃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將綜合性與針對性相結合。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缺少可指導的技術規范,且設計內容復雜。解決地質環境問題必需以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為基礎,需通過對礦區地質環境、土地適宜性、植物適應性、環境變化進行調查研究方能制定治理技術方案。

5.2該規劃將經濟性和實用性相結合。治理工程的效益很大部分受控于治理工程的經濟性,在選擇規劃方案時應盡量選擇經濟、科學、因地制宜的設計方案,治理工程應與周邊環境和諧,并且發揮礦區土地的經濟效益。

5.3該規劃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治理工程的效果。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規劃要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制定投入少、效果好、收益高的規劃方案,除了消除各類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還應使礦區的土地發揮最大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

5.4該規劃堅持了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露采礦山中常伴有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這些地質災害存在重大安全隱患,規劃方案靈活考慮了措施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篇(3)

關鍵字:景觀設計;廢棄露采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應用

伴隨著我國廢棄露采礦山不斷出現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地質災害、環境污染、水污染等災害性現象,廢棄露采礦山的地質環境治理問題也被提上了日程。景觀設計在城市環境保護以及環境美化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將景觀設計應用于廢棄露采礦山地質環境的治理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一、廢棄露采礦山的特征以及其開采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一)廢棄路采礦山的特征

廢棄礦山開采有三種形式,分為規則開采以及不規則開采、凹陷式開采型,規則開采型采用臺階式與緩坡開采的方式,不規則開采是在坡度為30度以上的斜坡式開采,凹陷式開采向地下的斜坡或臺階式開采。

這些開采方式按照不同地區采礦區的不同地質、水文特征進行選擇,在進行開采后對當地的生態環境會造成很大的危害。利用凹陷式開采方式的地區都會形成深坑水潭。采礦石壁則會造成風景區以及交通干線的視覺污染,而開采過程中由于土質疏松等問題,在廢石(土)堆廢棄地會造成水土流失的現象,嚴重時還會造成泥石流等災害。

廢棄露采礦山總體來說,是一個對環境破壞嚴重的污染源,其造成的環境問題大大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由于廢棄露采礦山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采用景觀設計方案來治理廢棄露采礦山的環境問題是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廢棄露采礦山環境地質問題

廢棄露采礦山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十分嚴重,直接影響和破壞礦山地質環境,破壞人居環境、打破人類生存依賴的自然環境良性循環,嚴重而突出的礦山環境地質問題如下。

1.水土流失現象嚴重

水土流失現象是廢棄露采礦山經常遭遇到的環境問題,出現水土流失的情況主要是由于在露天礦山采礦的過程中,將礦山上面及旁邊樹木進行砍伐,草皮剝落等。礦山環境地質問題一旦出現,不易根治,對礦區及周邊的居民生活質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2.植被荒蕪化現象嚴重

由于開采礦山的過程中,會對地表植被進行大量砍伐、造成植被,而開采現場遺留下來的采石坑中多是礦體、礦柱等殘留物,對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一眼望去,遍地黃沙、觸目荒蕪,一片凄涼之景。

3.占用土地現象嚴重

廢棄露采礦山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在目前城市用地緊張的情況下,大量廢棄土地的閑置,不僅會增加經濟負擔,還會對土地資源造成危害,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損害。

4.水、空氣等的污染問題

水、空氣是人們生命不可忽視的物質,廢棄露采礦山對環境污染造成很大的危害,尤其是空氣和水資源的污染更是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空氣污染物作為粉塵飄入空中,水污染物質溶解在人們的生活用水中,都會造成疾病傳播、細菌傳染等的問題。

二、景觀設計

景觀設計是現代城市建設中經常會應用到的一種理念,它將自然環境與人為設計理念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種建筑藝術。將這種藝術應用到廢棄露采礦山的地質環境治理中去,不僅可以改善與修復當地惡劣的環境,還可以為當地的視覺感官貢獻一份力量。

景觀設計是一種現代化的景觀美化、城市美化的重要方式,一個城市的景觀設計可以代表一個城市的形象氣質,可以作為一個城市的象征。城鎮周邊廢棄露采礦山對生態環境、地質環境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且與當地的自然景觀十分不協調,如果對其進行治理,并且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景觀設計改造,可以改變當地的文化氛圍,自然現象甚至是氣候現象等,百利而無一害。

三、廢棄露采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中引入景觀設計

景觀設計被引入到廢棄露采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中去,是一個十分明智的選擇。

(一)文化資源的引入

在進行廢棄露采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過程中,可以對當地文化環境進行考察,并且對當地的自然環境以及物質文化遺產有一定的了解,在進行景觀設計時,可以將文化資源充分運用進去,既可以體現我國5000年來悠久的歷史文明,又可以體現現代景觀設計的文化理念,打造一個與當地風俗習慣、文化氛圍相適應的地域文化景觀特色。

(二)景觀融入與轉型

由于很多廢棄露采礦山的對城市或者城郊的形象造成很不好的影響,因此在進行景觀設計時,應該考慮如何避免廢棄露采礦山的地質環境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瓶頸,如何將景觀設計融入到當地的地質環境治理方案中去。

目前很多資源枯竭性城市在廢棄露采礦山建立主題公園以及街心花園,并且對其制備進行綠化,既滿足人們對綠地的需求,又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被破壞的礦山地質環境,是逐步實現近期國家在“三區兩線”積極推進“礦山復綠”行動的具體表現。

(三)應景改造

一個地區的景觀設計應該與當地的自然環境以及城市的文化氛圍相協調,我們可以看到,廢棄露采礦山的地質環境都是破壞十分嚴重的地區,因此在這些地區進行環境美化改造時一定要對其水源等污染物質進行清除,打造一個適宜文化傳播,提升人們幸福指數的這樣一個自然景觀,有利于人們身體健康,有利于人們的心情歡愉,對人們工作、生活的效率提高有很大的影響。

(四)保留與開發

在很多廢棄露采礦山中,并不是所有的地質景觀都是沒有利用價值的,在這些地方,有很多的具有地學研究意義的資源,例如地質遺跡、古生物活動遺跡等,都可以成為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因素,因此在景觀設計過程中,應該綜合考察,選取有用的因素,改造對人們危害極大的成分,打造適宜當地城市建設與發展、改善環境的景觀設計。

結語:

在景觀設計被引入廢棄露采礦山的環境治理應用中,應該重視礦業遺跡資源在旅游開發中的價值,正確認識景觀設計對其治理的意義遺跡作用,為城市建設以及經濟發展謀利益。景觀設計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廢棄露采礦山的環境問題,凸顯了當地的人文理念,推動了城市的發展,為城市建設節省大量的土地資源,并且帶動廢棄路采礦山的環境治理逐步走向產業化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黃敬軍,陳子玉,蔣波等.景觀設計在廢棄露采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中的應用[J].中國礦業,2011,20(7):55—58.

[2] 李艷芬.寶日胡碩露天煤礦土地復墾投資優化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09.

[3] 鐘均華.紫金山生態恢復與可持續景觀設計[C].//全國采礦技術與裝備進展年評報告會論文集.2010:103—108.

篇(4)

【關鍵詞】露天采礦;地質環境;治理

一、前言

露天開采是指先將覆蓋在礦體上面的土石剝掉(剝離),自上而下把礦體分為若干梯段,直接在露天進行采礦的方法。在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很多地質條件變化是由于人類活動誘發的,大規模無序開采,使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地質環境問題異常突出,對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危害處處可見。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在礦山附近很常見,露天礦山是先將覆蓋在礦體上面的土石剝掉(剝離),自上而下把礦體分為若干梯段,直接在露天進行采礦的方法。地質災害的主要表現在:一是使邊坡改變原有的天然平衡狀態、地面及邊坡開挖影響山體及斜坡穩定,最終導致巖(土)體變形,誘發崩塌和滑坡等地質災害;二是礦山礦渣的隨意堆放,造成超負荷,以致引起滑坡;三是部分礦山礦渣順溝隨意堆放,一旦遭遇下雨等惡劣天氣,就會形成泥石流。

二、露天采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原則

在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中,應本著“宜耕則耕,宜綠則綠,宜景則景,宜用則用”的思路,因地制宜,多渠道恢復治理。

1、以人為本,排險防災。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首先要對礦區易誘發地質災害的隱患進行排查、整治,達到防災減災的目的。

2、因地制宜、綜合整治。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應因害設防、因地制宜,針對礦山地質環境破壞的特點、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分別采取攔、排、護、整、填、植等方式進行綜合治理。

3、科學規劃,注重效益。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應根據礦山實際情況,本著生態社會效益優先的原則,科學制定治理規劃,根據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危害程度、輕重緩急,以及資金情況,分期、分階段進行治理。

4、多措并舉,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工程措施能防治地質災害,生物措施能改善小氣候的特點,針對工程措施投資大,生物措施投資小的特點,搞好合理配置,實現礦山環境治理的綜合效益最大化。

三、露天采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及恢復對策

1、完善法律法規,依法保護礦山環境。

首先,礦產開發過程中,規定選擇恰當的措施,將對環境的影響減小到盡可能小的程度; 在開發結束后,選擇合理的恢復措施,恢復到規定的程度。露天開采過程中,排土、爆破、采裝、修路過程都會造成環境問題,對所有造成環境問題的環節,明確規定降低環境影響的技術標準; 對破獲后的環境恢復,對采礦期間所使用的臨時設施也應作出技術規定。其次,根據礦山具體情況,確定合適的環境保護與恢復的技術標準。我國大多數礦區在進行環境恢復時,未對表土實行單獨剝離,出現表土資源不足的情況。因此,可根據當時剝離物的肥力情況,作出規范,進行植物種植或借土覆蓋后種植。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合理改變規范標準。例如,由于依降水量不同,干旱區植被恢復時間應長一些,因此恢復標準應做恰當變動。最后,完善相關法規,保障標準實施。完善采礦許可制度,在采礦許可證申請時,必須包含如何開發礦產資源以及以后的恢復方案; 制定違反礦產開發的處罰辦法與執行方案; 建立環境保護與開發相關的保證金制度,未完成者,根據環境污染與恢復程度確定返還保證金比例。

2、嚴格實施規劃,規范礦山管理

一是嚴格新建礦山的地質環境治理。新建、改擴建礦山必須嚴格執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開采礦產資源必須堅持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相統一的原則,選用先進的生產技術、采礦方法和選礦工藝,以最大限度的保護礦產資源,方案中必須包括地質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生態環境保護和恢復治理方案,并經有關主管部門審查審批。礦山地質災害防治費用、地質環境治理費用一并列入礦山開采成本,對費用不落實、沒有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環境治理能力的礦山企業,不予發放采礦許可證。二是加強對生產中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對已經批準的現有礦山企業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嚴肅查處開采生產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鼓勵礦山企業在礦山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方面加大研究與開發、技術改造的投入,采用先進適用的工藝、技術和設備,改進管理措施,堅持邊開采、邊治理,對開采生產中發生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及時組織進行恢復治理。督促礦山企業建立健全地質環境管理機構,建立健全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監測網絡,切實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提高“三廢”綜合利用水平,確保“三廢”達標排放。對不符合法律、法規及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大礦小開、一證多礦、亂采濫挖、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和破壞、污染環境的企業,責令限期整改,仍達不到標準的,吊銷其采礦許可證。

3、提高資源利用水平

積極開展礦山地質環境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加強礦產資源勘查評價、開發利用與保護、礦山地質環境恢復與治理的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的研究,并推廣應用,為提高礦產資源利用水平和保護礦山地質環境提供科技支撐。研究制定符合實際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影響評價技術標準,基于現有礦山地質環境評估技術要求的基礎上,融合相關學科技術方法并進行優化創新。積極鼓勵和引導礦山企業加大科技投入,結合礦山企業實際,引進應用和研究開發開采加工新技術,把鞏固提高現有生產技術成果與探索新技術、新工藝相結合,實現工藝技術改造與挖潛、降耗、增效相結合,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經濟效益。積極發展環境監測、保護和恢復治理技術,逐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礦產資源開發科技創新體系。

4、加大礦山生態恢復和復墾種植力度

一是規范礦業開采方式。把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采礦權市場建設相結合,采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經濟調控手段,督促礦山企業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破壞的礦山地質環境及時進行治理恢復,實現資源開發和礦山環境的雙贏。二是加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三同時”制度,建立 GPS 動態監測管理體系,對礦山地質環境實行有效的監控,增強礦山企業進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土地復墾的自覺性和責任感。三是健全完善監督管理制度。進一步建立完善礦山地質環境準入制度、環境恢復治理書面承諾與擔保制度。由政府向采礦權人或相應的擔保機構收取質量保證金,按照“企業所有、政府監管、專款專用”的原則管理,礦山關停時由政府指令專門委員會或機構評審合格后,方可退還這筆資金及利息。如果評審不合格,則從企業繳存的保證金中扣除治理費用,用于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四是提高礦山地質環境的生態治理率。積極引進和開發適用于礦山損毀土地復墾和生態恢復的新技術,開展礦山生態恢復工程研究,加大關停礦山土地復墾力度,選擇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礦業基地,以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組織實施礦區的復墾種植,增加耕地數量,確保轄區內耕地占補平衡。

5、創新投資機制,拓寬投融資渠道

針對歷史遺留礦山多,地質環境治理資金無著落的情況下,研究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基金為主體,以其他市場化籌資方式為輔的治理辦法,從收繳的礦產資源價款、資源稅等涉礦科目中提取一定比例,對以往關停礦山開采造成的環境欠帳進行恢復治理。二是出臺優惠扶持政策。從財政補貼、信貸支持、土地使用等方面研究制定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優惠政策,以廢舊礦山二次資源利用、復墾礦山土地使用權等作為回報,體現誰恢復、誰使用、誰受益的原則,大力鼓勵社會法人或自然人參與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進行產業化經營。三是實施企業化運作。研究創建專業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投資公司,具體承擔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資金籌措、運行和管理。鼓勵支持企業上市融資,或以發行債券等形式從資本市場融通資金,幫助企業從銀行或財團融資,籌集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資金,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多元化市場融資機制。

總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是一項有著高度經濟、社會、生態環境效益的事業,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永生,我國礦山環境治理的現狀、問題與對策,西部資源,2006-10-30.

[2]徐曙光,國外礦山環境立法綜述,國土資源情報,2009-08-20.

篇(5)

關鍵詞:礦山地質環境治理

1礦區地質環境現狀

1.1礦區地質環境概述淮南礦區是我國重要的煤炭基地,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現有礦井9座,截止2004年9月累計產煤5.262億噸,為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淮南礦區位于淮河兩岸,地跨淮南市的五區一縣和阜陽市的穎上縣。礦區處于淮河沖積平原之上,地形平坦,地面標高一般在20~26m之間。區域內水系均屬淮河流域。論文百事通天然河道流向一般沿區域地勢由西向東,由北向南注入淮河。礦區內除淮河以外,主要河流有西淝河及其支流濟河和港河、架河、泥河、黑河已經人工開挖的有高新河、永幸河、光輝河等。

礦區內淮河防洪與農田水利設施多,農田水系縱橫交錯,基本形成適宜農業耕作的水利網絡。絕大多數耕地夏季種稻,冬季種小麥。

淮南煤田煤層賦存于淮河及其沖積平原之下,第四系松散層厚20~483.5m,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增厚。屬水體下開采的礦區。

礦區大氣降水及地表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年際分布不均,淺層地下水水質良好,水源充沛,補給條件較好,目前礦區利用地下水不致引起地面沉降。

礦區開發引起地表塌陷下沉,擾亂水系,損壞耕地、村莊、河道、提防及其它建筑物受到破壞。礦區開發對地質環境的影響主要為:地面塌陷、固體堆積占地與污染,農業生態環境變化等方面。

1.2地表塌陷淮南礦業集團所屬9座礦井、工業和生活居住等地面設施占地2624.2公頃(39363畝)。

9座礦井礦區總面積為301.12km2,截止2004年9月底開采塌陷面積達62.10km2,占礦區總面積20.59%。其中又有約17.7%為積水區,即積水累計總面積達10.97km2。積水范圍隨降雨量大小而變化。

隨著煤礦開采的延深和規模擴大,塌陷范圍逐漸擴大,據1997年以來的統計,1997年1月至2004年9月塌陷區增加了24.8km2,年增長率為5.15%。

開采塌陷區尚有15個村莊正在或有待搬遷。

開采塌陷區內,地形、地貌改變破壞了水系,影響河堤長度為15.1km,灌溉渠道5.9km,影響鐵路線長度7.41km。

1.3固體堆積物

1.3.1煤礦開采,每年要排放大量的煤矸石,選煤廠也有相當的矸石排放,電廠排放粉煤灰。造成固體堆積物占地和環境污染。

據初步統計,目前現存矸石山(場)23處,占地63.9公頃(906畝),固體堆積物總量為1898萬m3。

1.3.2淮河以南的礦區,煤層傾角較大,多煤層聯合開采,全部煤層開采后下沉量大,一般在10m以上,最大下沉量達18m。塌陷盆地積水深淺不一,農民進行粗放式養魚。可耕地的質量下降,造成農業減產減收。

淮河以北廣大礦區,煤層傾角平緩,基本屬單一煤層方式開采,回采后形成碟形塌陷區盆地,最大下沉量達4.5m,地下水埋深較淺。因此,盆地中間積水,積水范圍大小受降雨量控制,變化比較大,盆地的邊緣下沉量小呈緩坡地仍可耕種,但不宜種水稻,造成農業減產,盆地的邊緣帶與積水區之間,地面坡度大,水土易流失,基本上為棄耕絕收地帶。

1.4地質環境改變對工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的影響

1.4.1對大氣的影響煤礦生產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瓦斯,瓦斯氣是一種有強烈溫室效應的氣體,瓦斯氣向大氣牌坊會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給空氣造成污染。

1.4.2對農業生態環境的影響煤礦開采引起的地表塌陷和矸石堆積導致耕地減少,土地質量下降,農業減產,造成農村搬遷。

1.4.3對城市環境的影響煤礦開采造成地表塌陷,矸石成山,導致市容臟亂差,影響市民生活,制約城市發展。

1.4.4對煤礦企業的影響為了減少村莊和城鎮搬遷,降低生產成本,煤礦企業不得不改變開拓布置方式,甚至放棄準備煤量,影響了煤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制約了企業自身發展。

2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原則

2.1以人為本、防災減災所有的地質災害,直接或間接的對礦山職工和礦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威脅,因此礦山環境治理首先要保證礦區免遭礦山開發誘發的各種地質災害的危害,達到防災減災的目的。

2.2因害設防、綜合治理針對礦山地質環境破壞的特點、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抓住重點和關鍵環節,因地制宜、因害設防,采取攔、排、護、整、填、植等方面的綜合治理措施對礦山環境進行治理。

2.3注重效益、分期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應遵循生態社會效益優先的同時,爭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區別不同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同時根據資金情況、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危害大小、輕重緩急,分期、分階段進行治理。

2.4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礦山環境治理只有將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緊密結合,才能達到礦山環境治理的最終目標。各種工程措施只要配置合理,就能根治地質災害。但其缺點是投資過大,而生物措施恰好彌補工程措施的缺點,其投資較小,能改善小氣候的特點,使其廣泛應用于礦山環境治理中。新晨

3礦區地質環境治理的基本設想

淮南礦區地處華東,是富饒的淮河平原,是我國重要產糧基地,土地十分珍貴。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對地質環境的保護、生態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法規制約。因此,煤礦開采地質環境的恢復引起了各級部門和煤炭企業的重視。塌陷區回填復墾是煤炭企業、地方政府和礦區農民長期以來的共同愿望,不塌陷影響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的不良因素轉變為積極因素。淮南礦業集團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示范工程項目。

實施示范工程的指導思想:治理與開發相結合,變害為利,企業、地方政府和農村基層組織緊密合作,中和開發現代化生態企業,建設小康型農村。

“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是基本國策。煤礦開采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和土地的破壞十分嚴重,是一個長期以來未能解決的問題,是一個共同關注的問題。

《環境保護法》、《土地法》和《礦產資源法》等國家法規,都要求礦山開采保護地質環境,實現治理恢復“占補平衡”的最終目標,這也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組成部分。

我們將吸收有關兄弟單位回填復墾試驗的成功經驗,結合淮南礦區的具體地質環境,按照國家的有關法規和技術政策,實施示范工程項目。主要項目有:謝李示范工程,塌陷區回填后作為城市綠化地、改善生態和小氣候;張集示范工程,結合農村搬遷、小城鎮建設、改變農業結構相結合,由單純的種植,變為種植和水產養殖、農魚產品加工相結合的農業結構。

篇(6)

關鍵詞:礦山 地質環境 治理

1 礦區地質環境現狀

1.1 礦區地質環境概述 淮南礦區是我國重要的煤炭基地,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現有礦井9座,截止2004年9月累計產煤5.262億噸,為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淮南礦區位于淮河兩岸,地跨淮南市的五區一縣和阜陽市的穎上縣。礦區處于淮河沖積平原之上,地形平坦,地面標高一般在20~26m之間。區域內水系均屬淮河流域。天然河道流向一般沿區域地勢由西向東,由北向南注入淮河。礦區內除淮河以外,主要河流有西淝河及其支流濟河和港河、架河、泥河、黑河已經人工開挖的有高新河、永幸河、光輝河等。

礦區內淮河防洪與農田水利設施多,農田水系縱橫交錯,基本形成適宜農業耕作的水利網絡。絕大多數耕地夏季種稻,冬季種小麥。

淮南煤田煤層賦存于淮河及其沖積平原之下,第四系松散層厚20~483.5m,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增厚。屬水體下開采的礦區。

礦區大氣降水及地表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年際分布不均,淺層地下水水質良好,水源充沛,補給條件較好,目前礦區利用地下水不致引起地面沉降。

礦區開發引起地表塌陷下沉,擾亂水系,損壞耕地、村莊、河道、提防及其它建筑物受到破壞。礦區開發對地質環境的影響主要為:地面塌陷、固體堆積占地與污染,農業生態環境變化等方面。

1.2 地表塌陷 淮南礦業集團所屬9座礦井、工業和生活居住等地面設施占地2624.2公頃(39363畝)。

9座礦井礦區總面積為301.12km2,截止2004年9月底開采塌陷面積達62.10km2,占礦區總面積20.59%。其中又有約17.7%為積水區,即積水累計總面積達10.97km2。積水范圍隨降雨量大小而變化。

隨著煤礦開采的延深和規模擴大,塌陷范圍逐漸擴大,據1997年以來的統計,1997年1月至2004年9月塌陷區增加了24.8 km2,年增長率為5.15%。

開采塌陷區尚有15個村莊正在或有待搬遷。

開采塌陷區內,地形、地貌改變破壞了水系,影響河堤長度為15.1km,灌溉渠道5.9km,影響鐵路線長度7.41km。

1.3 固體堆積物

1.3.1 煤礦開采,每年要排放大量的煤矸石,選煤廠也有相當的矸石排放,電廠排放粉煤灰。造成固體堆積物占地和環境污染。

據初步統計,目前現存矸石山(場)23處,占地63.9公頃(906畝),固體堆積物總量為1898萬m3。

1.3.2 淮河以南的礦區,煤層傾角較大,多煤層聯合開采,全部煤層開采后下沉量大,一般在10m以上,最大下沉量達18m。塌陷盆地積水深淺不一,農民進行粗放式養魚。可耕地的質量下降,造成農業減產減收。

淮河以北廣大礦區,煤層傾角平緩,基本屬單一煤層方式開采,回采后形成碟形塌陷區盆地,最大下沉量達4.5m,地下水埋深較淺。因此,盆地中間積水,積水范圍大小受降雨量控制,變化比較大,盆地的邊緣下沉量小呈緩坡地仍可耕種,但不宜種水稻,造成農業減產,盆地的邊緣帶與積水區之間,地面坡度大,水土易流失,基本上為棄耕絕收地帶。

1.4 地質環境改變對工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的影響

1.4.1 對大氣的影響 煤礦生產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瓦斯,瓦斯氣是一種有強烈溫室效應的氣體,瓦斯氣向大氣牌坊會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給空氣造成污染。

1.4.2 對農業生態環境的影響 煤礦開采引起的地表塌陷和矸石堆積導致耕地減少,土地質量下降,農業減產,造成農村搬遷。

1.4.3 對城市環境的影響 煤礦開采造成地表塌陷,矸石成山,導致市容臟亂差,影響市民生活,制約城市發展。

1.4.4 對煤礦企業的影響 為了減少村莊和城鎮搬遷,降低生產成本,煤礦企業不得不改變開拓布置方式,甚至放棄準備煤量,影響了煤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制約了企業自身發展。

2 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原則

2.1 以人為本、防災減災 所有的地質災害,直接或間接的對礦山職工和礦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威脅,因此礦山環境治理首先要保證礦區免遭礦山開發誘發的各種地質災害的危害,達到防災減災的目的。

2.2 因害設防、綜合治理 針對礦山地質環境破壞的特點、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抓住重點和關鍵環節,因地制宜、因害設防,采取攔、排、護、整、填、植等方面的綜合治理措施對礦山環境進行治理。

2.3 注重效益、分期實施 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應遵循生態社會效益優先的同時,爭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區別不同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同時根據資金情況、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危害大小、輕重緩急,分期、分階段進行治理。

2.4 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 礦山環境治理只有將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緊密結合,才能達到礦山環境治理的最終目標。各種工程措施只要配置合理,就能根治地質災害。但其缺點是投資過大,而生物措施恰好彌補工程措施的缺點,其投資較小,能改善小氣候的特點,使其廣泛應用于礦山環境治理中。

3 礦區地質環境治理的基本設想

淮南礦區地處華東,是富饒的淮河平原,是我國重要產糧基地,土地十分珍貴。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對地質環境的保護、生態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法規制約。因此,煤礦開采地質環境的恢復引起了各級部門和煤炭企業的重視。塌陷區回填復墾是煤炭企業、地方政府和礦區農民長期以來的共同愿望,不塌陷影響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的不良因素轉變為積極因素。淮南礦業集團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示范工程項目。

實施示范工程的指導思想:治理與開發相結合,變害為利,企業、地方政府和農村基層組織緊密合作,中和開發現代化生態企業,建設小康型農村。

“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是基本國策。煤礦開采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和土地的破壞十分嚴重,是一個長期以來未能解決的問題,是一個共同關注的問題。

《環境保護法》、《土地法》和《礦產資源法》等國家法規,都要求礦山開采保護地質環境,實現治理恢復“占補平衡”的最終目標,這也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組成部分。

我們將吸收有關兄弟單位回填復墾試驗的成功經驗,結合淮南礦區的具體地質環境,按照國家的有關法規和技術政策,實施示范工程項目。主要項目有:謝李示范工程,塌陷區回填后作為城市綠化地、改善生態和小氣候;張集示范工程,結合農村搬遷、小城鎮建設、改變農業結構相結合,由單純的種植,變為種植和水產養殖、農魚產品加工相結合的農業結構。

篇(7)

【關鍵詞】礦產資源 礦山環境 問題 破壞 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209(2010)07-0-02

礦產資源開采點燃了人類文明的燭光,帶來了經濟和社會的繁榮,卻造成了礦山環境的破壞,尤其是部分省、區露天煤礦的開采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造成礦山地質環境惡化,引發了一系列地質災害,束縛了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透視礦產資源開發對礦山環境的破壞問題,旨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應用生態經濟學原理和循環經濟原理,指導礦產資源綜合開發,促進延伸礦產資源產業鏈,實現固體、液體和氣體廢氣物的零排放,通過長期的礦山環境整治和生態重建進而達到礦產資源開發與礦山環境整治雙贏的目的。

礦山環境問題,是人類工程活動引發的各類環境問題中最重要的類型之一。礦產資源的開發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繁榮、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而相伴而生的大量礦山環境問題,不僅嚴重威脅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且嚴重影響區域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甚至影響社會安全。

1 礦產資源開采帶來的礦山生態環境問題

目前我國礦山環境問題較多,突出表現在五個方面,即采礦活動破壞了大量耕地和建設用地;采礦誘發地質災害;采礦使礦區水均衡遭受破壞,產生各種水環境問題;礦山開采中廢氣、粉塵、廢渣排放,產生大氣污染和酸雨;采礦破壞自然地貌景觀,影響整個地區環境的完整性。據2004年度《

3 治理礦山環境目前存在的問題

目前,各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都積極開展了一些礦山環境治理項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著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基礎資料還很欠缺。由于我國的礦山種類比較齊全,礦點分布廣,采礦企業眾多。針對同一礦種,不同地區、不同經濟成分的采礦企業在采礦水平和采礦方式上相差很大,對環境的影響也各不相同,調查難度極大,從而導致對我國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現狀基礎資料還不完善。

第二,礦山恢復治理目前雖然已經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資格局,但投資主體仍然還是中央財政和各級地方財政,社會資金的投入還有待加強。

第三,在治理項目管理上,除了參照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關于《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使用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外,還無其他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管理辦法出臺,給項目的組織實施帶來一定困難。同時,由于缺乏一套成熟、可行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技術規程和一套適用于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的預算定額標準,治理項目的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各項目技術工程手段與費用定額還亟待規范。

4 進一步加強我國礦山環境治理的對策措施

我國礦產資源開采歷史悠久,歷史遺留下的礦山環境問題嚴重,因露天采礦、開挖和各類廢渣、廢石、尾礦堆置等,直接破壞與侵占大量土地;礦山開發誘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有增無減;采礦疏排水破壞了地下水系統,井泉干枯,人畜飲水困難。這些都嚴重影響礦區周圍群眾的正常生活和社會穩定,也使得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十分艱巨繁重。同時,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正處于快速、持續、穩定的階段,對礦產資源的需要將持續增加,由此引發的礦山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加強礦山環境的保護和治理已刻不容緩。進一步加強礦山環境治理需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以及國家環保總局、國土資源部和科技三部委聯合的《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堅持科學發展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礦山廢棄物綜合利用,進一步提高礦山廢棄物資源化水平,努力提高礦山環境治理水平。同時堅持“強化法治,綜合治理,不欠新賬,多還舊賬”的基本原則,“突出預防為主的方針,從源頭防治污染和生態破壞,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決環境問題”。

第二,加快編制《全國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鑒于目前我國礦山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形勢,為科學、合理地指導和有計劃、分步驟地安排全國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必須著手開展全國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編制工作。要根據確定的目標,按輕重緩急提出與治理的主要任務。主要任務包括:對礦山開發建設的生態環境保護、礦山開發利用的“三廢”處理、礦山土地復墾、礦山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治理及礦山次生地質災害監測與防治等。

第三,明確重點。在目前國家財禮投入有限的情況下實施重點突破以起到示范作用,從而帶動更多的社會資金參與進來。目前,我國礦山環境問題的一大特點是歷史欠賬太多,治理工作要以治理歷史遺留的礦山環境問題為重點,提出具體的包括礦區損毀土地復墾,礦產開發造成的滑坡、泥石流、塌陷等次生地質災害和地下水位下降、邊坡失穩、水土流失等環境問題的防治,礦山廢石、礦渣、尾礦等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以及礦山環境監測等在內的礦山環境恢復治理重點工程。

第四,加快全國范圍的礦山地質環境調查工作,努力摸清我國礦山環境問題的“家底”。

第五,建立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基金和完善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進一步拓寬礦山恢復治理產業化以吸引更多的社會投資。

第六,加快《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技術規程》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的預算定額標準》的建設,加強項目管理,提高各個恢復治理項目的工程質量。

解決礦山環境綜合治理問題,必須明確指導思想,積極推進資源利用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延伸相對資源產業鏈;全天實行礦山生態經濟管理,運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礦產品綜合開發;要把礦山環境保護納入企業的決策管理,采用清潔生產工藝,最終實現礦山廢渣、廢氣、廢水的零排放;積極進行礦山環境整治,高標準立體式復墾、恢貌、綠化、美化被破壞污染礦山,達到資源開發效益明顯和礦山環境雙贏。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妇女性较大毛片|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亚州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伊在 | 久久午夜神器| 最好看的中文在线观看| 毛片内射久久久一区|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 亚洲人成绝费网站色www| 日本黄页网站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青草社区|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老妇xxxxx性开放| 亚洲男人av香蕉爽爽爽爽| 国精品99久9在线 | 免费|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al| 国产内射xxxxx在线|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久久久久久禁播电影| 国产香蕉97碰碰久久人人|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水蜜桃av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九月婷婷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 全黄性性激高免费视频| 2020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 亚洲成人av| 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 在线 | 日韩| 无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精品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批|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禁18久久久夂久|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 办公室撕开奶罩揉吮奶头在线观看| 爱情岛论坛首页永久入口| 国产情侣久久久久aⅴ免费| 在教室伦流澡到高潮h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