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14 10:02: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動物疾病預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我國的野生動物數量相對較多,自古以來我國就開始針對野生動物進行圈養工作。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進程中,我國的野生動物圈養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就我國現階段的野生動物圈養情況來說,我國有關的野生動物圈養技術并不完備,而且生產的效率也相對較為低下,在對野生動物進行圈養的過程中,很多的野生動物都因為疾病而出現了死亡的問題,疾病的出現是野生動物圈養水平提升面臨的最大的難題,為了能夠有效的解決這種問題,提升野生動物圈養的質量,就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疾病預防工作,來保障野生動物圈養的質量。
1 野生動物的飼養工作
其實,野生動物與其他的動物之間并沒有太大的不同,其在圈養的過程中,也會經歷生長發育以及生殖的階段,在圈養的過程中,也需要為野生動物提供必要的營養食物,以保障野生動物身體中營養的均衡,使得野生動物可以健康的成長。野生動物在發育成長的進程中,需要根據其各個階段對不同物質的需求,來合理的配置野生動物的膳食,對其進行階段性的微量元素的補充,使得其能夠具有較好的體質,這對于其增值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在對野生動物進行圈養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其體質進行有效的提升,以保障其本身的抗病能力可以得到增強,這樣就可以使得其可以正常的進行繁殖,從而提高其產量。而在對其進行食物營養提供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其體質的變化為其合理的進行飲食的安排,保證其每個階段都可以健康的成長。
一般來說,在對野生動物進行圈養的過程中,飼料是影響野生動物體質的關鍵,要想有效的提高野生動物的抗病能力,就需要對野生動物的飼料進行合理的配置,提供給野生動物相對營養比較豐富的飼料,并保障供給的充足性,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的保障野生動物可以正常的發育和生長,值得注意的是,飼料的提供也要依據氣候的變化條件以及野生動物生長的階段需求,針對不同的野生動物生長階段的需求以及氣候的變化情況,來選擇不同的飼料對野生動物進行喂養,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有效的改善野生動物的體質,提高其抵抗疾病的能力,從而保障野生動物可以正常的成長。
2 野生動物的管理工作
野生動物在現今的社會中,越來越多的是采用圈養的方式,而在對野生動物進行圈養時,需要對其的生長環境進行合理的調控,不同的野生動物對于生長的環境也會有所需求,只有在相適應的環境中,野生動物才能夠正常的發育和生長。野生動物的飼養人員要注意對野生動物的生長環境進行有效的調配,為其提供適宜的陽光光照,保障野生動物的圈養的區間可以保持良好的通風性,并且濕度和溫度都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同時最重要的就是保障圈養環境的衛生性,只有做到了上述的幾點要求,才能夠使得野生動物能夠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從而可以極大的加快野生動物的生長速度,使得其自身的體質可以得到增強,不會因為環境的影響而出現任何的疾病,有效的保障了野生動物的生存幾率。
在相關的野生動物圈養管理工作中,還需要對野生動物生長環境的安全性進行有效的管理,定期對圈養野生動物的籠舍進行徹底的消毒殺菌處理,在夏季高溫環境下要注意進行降暑處理,在冬季寒冷環境下,要注意進行御寒保暖處理,加強管理工作的工作水平,提升管理技術能力,從而使得野生動物圈養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開展,以保障野生動物可以正常的生長。
管理工作開展的有效性,可以最大限度的使得野生動物的疾病發病率大大降低,而且能夠有效的提高野生動物的體質,使得其能夠有效的抵抗各種疾病的侵蝕,保障野生動物的存活率。在圈養管理工作中,要充分提高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使參與圈養管理的每個人都明確自己的職責,并且所有人都應該嚴格遵守制度進行工作,使常規的圈養管理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
3 常規的檢疫工作
常規檢疫工作的開展可以及時發現動物疾病,特別是發生動物流行性傳染病的時候,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在目前的野生動物檢疫手段方面,更多是根據已有的條件按照家畜家禽的檢疫方法進行檢疫,對于動物的尿液,糞便等樣品采集相對容易,但是還有一些需要接觸野生動物的檢疫項目就相對不容易進行,我國目前采用的方法一般為化學保定或者人工保定后再進行檢疫,這種方法相對比較落后,而且人員和動物的安全都無法保證,在國外一般采取動物行為訓練的方法,通過系統的對野生動物進行行為訓練,達到管理人員發出信號或者口令,動物就可做出相應的動作,使以前難以進行的檢查變的容易。目前野生動物行為訓練在國內進行的較少,屬于前期的摸索階段,但是從國外的發展趨勢來看,倡導野生動物的行為訓練是非常必要的。
4 藥物預防和定期免疫接種工作
采用疫苗免疫接種和藥物預防傳染病,在家畜家禽飼養中已經得到廣泛的使用,并且已經是相對成熟的技術,商業化的疫苗可以進行大批量的生產,疫苗的品質穩定,目前野生動物使用的疫苗多數來自家禽或者家畜的疫苗,這些疫苗作用于野生動物后有些可以使動物產生相應的抗體,到達預防疾病的效果,而有的并不能使動物發生免疫反應而產生抗體,因此研發對各種野生動物相應的疫苗工作,是對野生動物飼養過程中疫病防控的重要內容。在日常的飼養過程中,我們應該根據飼養野生動物的種類,合理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免疫接種的程序和接種流程,根據養殖實際,預防地區流行性傳染性疾病,要有計劃地合理使用預防性藥物。
結束語
目前野生動物養殖行業還處于初期的發展階段,生產水平低下,飼養人員專業素質相對素質較低,等問題都客觀存在,但是由于我國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大量野生動物的經濟價值逐步被開發,未來幾年是我國野生動物行業快速發展的時期,所以做好野生動物疫病預防工作非常重要,而野生動物疫病的預防工作是飼養人員以及獸醫工作的重點,只有平日做好野生動物的圈養管理工作,才能在使圈養野生動物體質健康,提高生產效率,從而達到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邵俊峰.野生動物飼養中的疾病預防[J].畜牧獸醫雜志,2008(3).
[2]于輝.孔令達,陳冠春.動物疫病與人類健康[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04(4).
關鍵詞:突發性動物疫病;預防;控制
中圖分類號:S85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7)01-0046-02
突發性動物疫病產生范圍大、感染極速,同時危害極大,甚者會威脅到公共衛生安全,所以加強動物疫病的預防和控制勢在必行。
1 我國動物疫病防控現狀
盡管近年來我國動物疾病預防和控制的水準在大幅增強,但動物疫病頻發的現象仍屢見不鮮,特別是目前動物產品貿易越來越頻繁,致使人類和動物共患病經常出現。在動物疫病防控過程中暴露出了許多問題,其中包括:缺少健全的法律制度、適宜的管理系統、充足的資金支持、科學的預防和控制措施、高端的預防和控制技術、高質量的專家團隊等,這些都阻礙了中國動物疾病預防和控制工作有序、順利地進行,從而導致突發性動物疾病的頻發及擴散,阻礙了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影響了社會的穩定。因此,研究有效措施來提升突發性動物疾病的預防和控制水準已迫在眉睫[1]。
2 完善動物疫病應急體系是應對動物疫病公共風險的當務之急
2.1 加強動物疫病應急反應體系建設,積極防范疫情社會風險,保障公共衛生安全
當前,由于養殖業的迅速發展,人類和動物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因此,突發性動物疫病在人類中擴張的幾率越來越大。就我國的現狀來看,發生人畜共患病的幾率逐年增加:2003年震蕩世界的“非典”疫情誘發的公共衛生安全風險給社會帶來了沉重的打擊;2005年的四川豬鏈球菌疫情[2],導致養豬行業遭受重大虧損;就在同年,中國出現第一例人類感染禽流感[3]。其后的幾年,國際社會還發現埃博拉病毒病、瘋牛病、萊姆病,這些疾病對人類社會形成了新的危害。人類與動物同時發生疾病,不單單只危害了養殖及相關行業,而且也會使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受到阻礙,并把人類的健康推到風口浪尖上去,甚至擾亂社會生活秩序,造成社會危機。另外,大量的獸藥被運用到動物養殖過程中,致使游鋝品獸藥殘留現象越來越突出,抗生素殘留也越來越嚴重,從而嚴重危害到人類的健康。因此,強化建設中國的動物防疫和應急響應系統是保證公共衛生安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2 健全動物防疫體系,促進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
養殖業是主導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產業,但重復重大的突發性動物疫病,讓養殖業的風險也進一步加大。進入20世紀,中國共36類突發性動物疾病每年造成1 160萬頭豬,45.3萬頭牛、5.3億只鳥發生病患。近年來,超過16萬只家禽禽流感疫情在中國被發現,死亡率近90%,為預防疫情的蔓延,超過2 000萬只禽鳥被殺害。在2006年和2007年間,流行的PRRS致使生豬大規模死亡,使市場中生豬的供給受到沖擊。中國養殖業正在由數量型到質量型轉換,突發性動物疾病預防和控制體系是整個環節的關鍵點,因此建立完整的防控系統意義重大。
2.3 加強動物疫病應急體系建設,保障農民收入增長,促進農村經濟繁榮
畜牧業在中國農業產業結構中的占比越來越高,養殖業收入的貢獻率占農民家庭收入的比例已達到30%以上,成為農民主要的收入來源。通過發展養殖業來增加農村就業率是一個可行的方法。根據數據來看,當前我國養殖業勞動力遠超1億人。然而突發性動物疫情對養殖業發展的干擾卻愈發明顯,如2005年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導致養殖戶和加工相關產品的企業都遭受了重大的虧損。當前最重要的是增強動物防疫的應急響應系統和控制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最終達到養殖業、農村經濟、農民收入都能得到大幅度的增加。
2.4 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和完善監測制度,實現與國際動物衛生標準對接
中國畜禽總生產量位列世界頭籌,可出口量卻不到總產量的1%。而造成這一狀況的關鍵因素就是突發性動物疾病。依照《國際動物衛生》的規定,對于沒有15種A類動物疫病的國家有權利制止進口還沒有徹底解決上述疾病國家的動物和動物產品。但是我國有幾種A類動物疾病,如雞新城疫、豬瘟和禽流感等尚未徹底消除亦或適當抑制,這將嚴重阻礙我國出口動物產品。而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獸藥殘留。近年來,中國對歐盟、日本、韓國和東南亞等國家出口的動物產品,已經在獸藥殘留檢測中多次出現問題,致使動物產品出口受阻,并且嚴重影響了國際聲譽。因此加強動物防疫制度建設,控制突發性動物疾病和獸藥殘留,是提高我國動物產品的總體質量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一環。
3 新形勢下,加強我國動物疫病防控措施的建議
3.1 盡快完善防疫體系
①我國有必要豐富動物常見疾病、中毒、代謝和其他流行病預防和控制措施,以達到有一個整體的法律構架,并根據《動物防疫法》和其他法律來進行完善。②將動物疾病預防和控制規劃具體化,可以從美國對狂犬病、藍耳病預防和控制程序得到借鑒,再與我國動物疾病的實際狀況相結合,持續提升預防和控制規劃,擴大預防和控制的疾病類型,尤其是突發性動物疫病要加以重視。③加大改革動物疫病預防控制和監督系統的力度,做到明確分工,處罰分明,杜絕互相推諉責任、執法不嚴、等情況發生。
3.2 不斷改善基礎設施
要改善動物疾病防控工作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資金投入是必要的,這樣才能持續達到預防和控制的規格。如提高各個等級動物防疫站的水平,根據各地實際情況,配備SPF實驗動物、生物安全實驗室、重點實驗室和高質量的動物疫病檢測儀器設備等。在疾病突發時,必須要有充足的資金來支撐流行病診斷、疫苗測試、疫情、技術培訓及其他防疫成本。此外,要集中改善基本的管理系統,如疾病預防控制、動物衛生監督和其他相關管理體系等。
3.3 切實做到預防為主
預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策略。在加強動物疾病預防和控制中,需要工作人員明確實施“八落實”、“五不漏”和“四個百分百”,以最小化控制突發性動物疾病。要做到分階段檢查、及時報警、緊急措施改善;并在日常疾病的預防中不斷加強,例如,嚴格把控動物疫苗接種,與之和“三位一體”、“豎到沿、橫到邊”等免疫形式想融合,防止有免疫死角;在規定時間內對農貿市場、屠宰場、飼養環境、畜禽糞便和其他與之相關的地方做到全面消毒,嚴格檢查動物飼養、屠宰、運輸、貿易、檢疫和其他條件,要做到一旦發現潛在的風險能第一時間進行處置。
3.4 努力提高技術含量
當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完善的動物疫病的預防和控制技術體系。但是與國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相關技術內涵還需要不斷改善。當前動物疫病的種類多種多樣,越來越難以控制,提高技術水平是當前的重中之重,同時也要增加相關科學技術的研究,并在診斷試劑、藥品、疫苗、消毒劑和工具等方面做到創新。
參考文獻:
[1] 王 華,李玉清,徐百萬,等.淺談新形勢下我國動物疫病防控策略[J].中國動物檢疫,2013,30(2):75-77.
為控制疫情提供流行病學線索,為了解該病流行病學特征積累數據。
調查對象
散發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和實驗室確診病例。
聚集性病例2周內,在同一村莊,或在同一山坡、樹林、茶園、景區等地勞動或旅游的人員中,出現≥2例病例,或在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中出現類似病例。
調查內容和方法
個案調查發現病例后,應當及時開展流行病學個案調查。調查內容包括病例的基本情況、家庭及居住環境、暴露史、發病經過、就診情況、實驗室檢查、診斷、轉歸情況等,并采集病例急性期和恢復期血清標本,開展檢測(見《實驗室檢測方案》)。
基本情況包括病例的年齡、性別、民族、住址、職業、聯系方式等。
臨床資料通過查閱病歷及化驗記錄、詢問經治醫生及病例、病例家屬等方法,詳細了解病例的發病經過、就診情況、實驗室檢查結果、診斷、治療、疾病進展、轉歸等情況。
病例家庭及居住環境情況通過詢問及現場調查,了解病例及其家庭成員情況、家庭居住位置、環境、家禽及家畜飼養情況等。
暴露史及病例發病前活動范圍詢問病例發病前2周內勞動、旅行或可疑暴露史,了解其是否到過有蜱生長的場所,是否有蜱叮咬史。詢問病例發病前2周內與類似病例的接觸情況,包括接觸方式、地點等。
聚集性病例的調查在出現聚集性病例或暴發疫情時,應當注意調查感染來源。如懷疑有人傳人可能時,應當評估人群感染及人傳人的風險。應當組織疾控人員或醫務人員,采用查看當地醫療機構門診日志、住院病歷等臨床資料、入戶調查等方式,開展病例的主動搜索,并對搜索出的疑似病例進行篩查、隨訪,必要時采集相關樣本進行檢測。
病例對照調查通過開展病例對照調查,研究感染、發病等危險因素。選取實驗室確診病例為病例組,一般按照1:2的比例在同村同性別同年齡組(年齡相差
宿主媒介調查調查病例居住地和生產活動周圍環境中的動物種類(包括家畜及嚙齒動物)以及媒介的分布情況,采集動物血清標本和媒介標本進行相關血清學和病原學檢測,以查明可能的動物宿主和生物媒介。
調查要求
調查者及調查對象應當由經過培訓的縣(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專業人員擔任調查員。現場調查時,應當盡可能直接對病人進行訪視、詢問。
如病人病情較重,或病人已死亡,或其他原因無法直接調查時,可通過其醫生、親友、同事或其他知情者進行調查、核實或補充。
調查時間及調查內容應當在接到疫情報告后迅速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調查表應當填寫完整,實驗室檢測結果、病人轉歸等情況應當及時填補到調查表中,以完善相關信息。
調查者的個人防護在流行病學調查及標本采集過程中,調查者應當采取相應的個人防護措施,尤其應當注意避免被蜱叮咬或直接接觸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等。
調查資料的分析、總結和利用
在疫情調查處理進程中或結束后,應當及時對流行病學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撰寫流行病學調查報告,并及時向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關鍵詞】動物咬傷;狂犬病;免疫預防
【中圖分類號】R18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5-0472-02
狂犬病是一種由狂犬病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或動物源性人畜共患傳染病,也是迄今為止人類病死率最高的急性傳染病,死亡率高達100%。狂犬病導致的死亡已經成為我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近年來無錫市狂犬病發病每年均有發生。為做好今后狂犬病防控工作,現將2011-2012年濱湖區犬咬傷監測情況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病例資料來源于本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狂犬病流行病學個案調查表和法定傳染病疫情報告。狂犬病暴露人群資料來自2011-2012年濱湖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狂犬病免疫預防門診登記記錄和狂犬病監測月報表。
1.2 方法 按照描述流行病學的方法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發病情況
濱湖區2011年報告1例狂犬病例。患者男性,65歲,于2011年7月1日上午被某街道一建材廠養犬襲擊致左手掌側腕關節嚴重咬傷,深及肌層,呈撕裂狀。1.5小時后至無錫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門診部予以清創,肥皂水沖洗、傷口消毒等措施處理;同時進行瑞必補爾狂犬疫苗(2-1-1法)、以及進行暴露后抗血清注射等對癥處理,然后再到無錫市手外科醫院進行清創縫合術,術后給予抗炎治療。尚未發病期間患者按犬傷后暴露(2-1-1) 法程序按時到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門診部接種,接種期間有辛辣飲食史。
2011年7月18日4時許,患者感覺左手掌側數處傷口疼痛劇烈,且有放射痛至前臂,立即到市手外科醫院入院治療。查體:左手掌遠橫紋以近見六處犬齒痕,傷口干燥,無紅腫,手背見兩處傷口,分別長約1cm、3cm,傷口稍紅腫,左手2~5指感覺稍麻木,余處未見異常。于7月20日11時出現呼吸困難,且陣發性加重,進水困難,極度煩躁,易激惹,四肢麻木等癥狀。血常規提示白細胞正常,中性粒細胞76.2%,淋巴細胞15.5%,C反應蛋白10mg/L。當日下午15:30請市傳染病醫院專家會診,臨床診斷為狂犬病,轉入市傳染病醫院治療,7月21日23時死亡。傷人犬為該建材廠自養的成年大犬,3年前接種過狂犬疫苗( 具體日期不詳),近兩年未接種。患者被犬傷后,立即將犬打死并深埋。該犬未咬傷其他人,養犬主人否認該犬既往有傷人史。
2.2 人群暴露及就診情況
2.2.1 時間分布 全年各月均有狂犬病暴露病例就診,1月開始逐月上升,5~8月處于較高水平,4個月期間共1339例,占66.68%,8月后逐月下降。
2.2.2 性別年齡分布 2011~2012年,區預防接種門診共報告狂犬病暴露人數2008名,其中男性1172名,女性836名,男、女性別比為1.4:1。暴露人群年齡分布情況為: 0~10歲年齡共185名,占9.21%,11~20歲共451名,占22.46%,21~50歲837名,占 41.68% ,≥50歲共535名,占26.64%。
2.2.3 暴露部位分布 2008名患者中,暴露部位為上肢的1123例,占55.93%;下肢672例,占33.47%;頭面部107例,占5.14%;軀干71例,占3.54%;多部位暴露35例,占1.74%。
2.2.4 暴露后就診間隔時限及自行處置情況 1874名患者在暴露后24小時內就診,占93.33%;暴露后第一時間自行處理傷口者1396例(69.52%)。
2.2.5 致傷動物種類 犬咬傷1664例,占82.87%,貓咬傷或抓傷271,占13.50%,鼠咬傷52例,占2.59%,其他動物咬傷21例,占1.05%。
2.2.6 患者狂犬病疫苗接種及發病情況
被咬傷的2008例患者全部接種狂犬病疫苗,接種率100%。患者均被告知至市疾控中心進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暴露人群免疫球蛋白注射情況不詳。跟蹤調查,在區疾控中心門診接受狂犬病預防處置的2008例患者目前為止均未發病。
3 討論
近年來,無錫市狂犬病每年均有發生[1]。有報道指出:我國已經進入了建國后狂犬病第3次流行高峰〔2〕。我區2011年發生1例狂犬病死亡病例,該患者雖然在暴露后,創口徹底清洗、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狂犬病疫苗,控制狂犬病發生的三個重要環節都進行了,但該患者仍在接種后第18 d發病死亡。這提示我們狂犬病防治需重視源頭控制。
我區暴露人群動物咬傷后自行處置率不足七成,24小時就診率也未達100%,提示我們應加大狂犬病免疫預防知識的宣傳,進一步提高廣大居民咬傷后自行處置的能力和及時就診的意識。此外,狂犬病防治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加強政府引導,多部門合作,切實執行好《無錫市養犬管理條例》,務必做好圈養犬登記、免疫接種及犬類狂犬病疫情監測、流浪犬的捕殺工作,這些都是濱湖區繼續保持狂犬病的低發病狀態甚至零發病的關鍵
參考文獻:
這個41歲的女人原本是個性格開朗的女人,生活在河南省商城縣下馬河村。在其丈夫岳昌宇的記憶中,生病的妻子好像“中了邪”,不斷地從睡夢中疼醒,驚恐地尖叫,因為停不下來的抽搐,她甚至咬斷了自己的舌頭。
曾澤平“再也沒有回頭”,她死在了家中。4個月后,就在同一個村莊,48歲的村婦聯主任羅林英死于類似的癥狀。一年之內,她們所居住的商城縣就出現了87例類似病例,其中5人死亡。
直到去年10月,河南省及信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來到了這個村莊,人們才剛剛得知,奪走生命的兇手竟然是一種叫做“蜱”的小蟲。
草鱉子竟然是要命的“蜱”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徐建國警告說,在所有能夠傳染疾病的媒介生物里,蜱排在第二位,僅次于蚊子。
這種長著8條腿的動物,其實是“蜘蛛的親戚”。但與一般蜘蛛不同,蜱是“吸血鬼”。一只螞蟻般大小的蜱,在吸飽血后,會漲得如同一顆紅豆。
“誰會想到在狗耳朵后面就能扒拉出的草鱉子,竟然是要命的‘蜱蟲’?”這個說法讓岳昌宇難以相信。
可怕的“吸血鬼”留給人類的絕不僅僅是牙印。危險的病原體在人類和動物之間傳播,科學家們能夠列出一份長長的危險清單:蜱可攜帶83種病毒、14種細菌、17種回歸熱螺旋體、32種原蟲等,而這一切還僅僅是“目前已知的”。其中就包括無形體細菌。
看起來,這是一種漂亮的細菌,在生物顯微鏡下,它們就如同紫色的桑葚串。傳染病防護所媒介控制室主任劉起勇更愿意用“水滴”來形容無形體,因為它只有細胞膜,沒有細胞壁,“裝在盒子里就是方的,裝在杯子里就是圓的,無形體很軟,能夠塞進細胞的任何空隙”。
這種“很柔軟”的細菌,卻可以擊垮人體內最堅固的防御――它們專門侵襲末梢血中性粒細胞,這種細胞本應是“保護人類免受感染”的盔甲。
預防效果并不理想
在已知的蜱傳疾病中,與無形體病同樣可怕的幽靈還有很多:萊姆病、森林腦炎、出血熱、Q熱、蜱傳斑疹傷寒等。其中,萊姆病可能損害神經、心臟或關節。森林腦炎則多發于東北林區,病死率高,即便幸存,也無法逃離折磨終生的后遺癥。
“我們一直在宣傳這種病的危害和預防,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徐建國表示。2008年2月,衛生部還下發了《人粒細胞無形體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試行)》。在當時,并沒有太多媒體注意到這條“有點冷門”的科學新聞。
曾澤平和羅林英,這兩個死去的女人,永遠也不會知道這個小小的蟲子會讓她們永遠離開了自己的丈夫、孩子。
一次又一次誤診耗盡了她們的生命。曾澤平先是被村衛生所診斷為感冒,隨后又在縣里的一家醫院被診斷為精神病。岳昌宇將“渾身滾燙”的妻子送進精神病院,但一個星期后,又因為“不停抽搐”再次將她接了了出來。
縣里的醫院再次給出病毒性腦炎的診斷。岳昌宇借了,一萬多塊錢,帶著妻子到武漢治病。那里的醫生按照商城縣當地醫院的病歷進行治療。直到這個平常挺壯實的女人奄奄一息。
截至2010年9月8日,河南省共監測發現此類綜合征病例557例,死亡18例。而此前媒體根據公開報道整理,全國“疑似無形體病例”已經約有709例,死亡50例。
“最苦的就是農民”
9月10日,衛生部派出專家組奔赴河南省商城縣調查蜱中毒事件。顯然,他們面對著一場比想象中更艱難的戰役。
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所主任王世文發現,新一輪的蜱傳疾病已經超出了2006年安徽無形體病的復雜程度,“之前我們認為病原體是無形體,現在有可能有一種新的病毒出現,明確這個病原很困難。”
劉起勇也認為,目前的病原體有無形體,還有2009年剛剛分離出的布尼亞病毒,“但不排除存在其他病原的可能性”。
9月12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關部門從病人身上分離出了一種“新型布尼亞病毒”,“并可能是一種新病毒”。眼下,這些病毒和細菌帶來的可怕疾病,被衛生部暫時命名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這并不是一種疾病的名字,而是一類同癥狀疾病的癥候群”,研究人員強調。
公眾疑惑的另一個問題是:蜱并不罕見,由它引發的病例也不少,為什么今年在河南出現暴發?對此,劉起勇表示,“在過去這是一種不明原因的發病和死亡,而現在我們卻可以為它確診。這可能也是病例增加的原因。”
如今,科學家只能反復安慰公眾無須恐慌,這種疾病可防可控,避免蜱的叮咬是降低感染的最主要措施。一組數據也顯示,普通流感的病死率在1%~1.5%之問,而無形體病的病死率約為1%。“只要不誤診,治愈的幾率很高。”劉起勇說。
當徐建國和自己的團隊在一片茶田采集蜱標本時,他們發現,成百上千只蜱藏在茶葉的暗處,或是耕牛深深的皮膚褶皺里。這位科學家不得不感嘆說:“這個病,最苦的就是農民了!”
纏繞了農民一年的恐懼,也許正在悄悄離去。每年3月~9月,是蜱的活動高峰期。如今,它們就要收起“匕首”,寄居在動物的皮膚上,準備度過深秋和冬天。
關鍵詞 狂犬病 健康教育 預防措施 有效接種
對2009年到開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狂犬病疫苗接種的動物咬傷或抓傷患者進行狂犬病健康知識教育,對其影響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9年到開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狂犬病疫苗接種的動物咬傷或抓傷者中隨機抽取300例,男189例,女111例;年齡1~70歲,平均23.9歲。被動物損傷后于當天(24小時內)就診,按要求處理傷口后,給予全程注射人用狂犬病純化疫苗,對傷勢較嚴重及傷及頭、面、手部的78例患者先給予傷口周圍浸潤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Ⅰ級傷口12例(接觸或者喂養動物,或者完好的皮膚被舔),Ⅱ級傷口183例(的皮膚被輕咬,或者無出血的輕微抓傷、擦傷),Ⅲ級傷口105例(單處或者多處貫穿性皮膚咬傷或者抓傷,或者破損皮膚被舔,或者開放性傷口、黏膜被污染);按要求處理傷口后,給予全程注射狂犬病純化疫苗,對傷勢較嚴重及傷及頭、面、手部的78例患者先給予傷口周圍浸潤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方法:①當傷者就診時,詳細查看受傷情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并詢問致傷動物的健康狀況,適時講解狂犬病的基礎知識,以解除或減輕患者的疑慮和恐懼心理。②告知傷者被動物咬傷或抓傷后,傷口需立即進行徹底的清洗和消毒處理,傷口處理應盡早,這樣可以有效地阻止病原菌的侵入,應將傷口處的污血盡量擠干凈,并用20%的肥皂水或清水沖洗傷口,時間至少要>20分鐘,然后用2%的碘酒或75%的酒精擦洗傷口,傷口要盡量開放,不要縫合或包扎;并囑患者一定要進行狂犬疫苗的接種,告知傷者狂犬病疫苗的接種方法,對傷情嚴重屬Ⅲ度致傷者,需同時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才能更有效地降低死亡率。因為狂犬疫苗接種后機體產生足量抗體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對于重度咬傷尤其是兒童一定要聯合使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③接種時應詢問傷者的健康狀況及有無過敏史;接種后叮囑患者要在接種門診觀察30分鐘后方可離開。告知其接種后的注意事項,如不能飲濃茶、酒、咖啡、可樂及盡量不要進食辛辣食物,避免劇烈運動和勞累等;告知患者要按期接種,否則接種效果不理想,只有按要求接種才能保證免疫效果,才能有效預防狂犬病。發放有關狂犬疫苗接種的適應證、禁忌證及接種后注意事項等內容的宣傳資料,以進一步向患者宣傳狂犬病疫苗接種的相關事宜。④在受調查者末次狂犬病疫苗接種時,對300名傷者或家屬采用問卷調查表的方式,在干預教育前、后對狂犬病防治相關知識知曉率進行統計、分析。
結 果
300名受調查者在干預教育前、后對狂犬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差異均有顯著性(P<0.01),見表1。
討 論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及時、科學和徹底的暴露后預防處置能夠避免狂犬病的發生,因此,暴露后人用狂犬疫苗的有效接種也更顯重要。由于群眾在狂犬病防治方面還存在一定的誤區,所以對動物抓傷、咬傷患者進行接種前后狂犬病防治知識教育,以多種形式進行健康宣教,促進暴露后人用狂犬疫苗的有效接種達到預防狂犬病的目的。調查中進行人用狂犬疫苗預防接種的同時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并在健康教育前后通過對是否知道狂犬病及其危害;致傷后傷口如何處理;狂犬疫苗接種必要性;狂犬疫苗如何正確接種;狂犬疫苗接種后注意事項等項目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接受調查者在干預教育前、后對狂犬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差異均有顯著性(P<0.01),說明開展健康教育可以明顯提高暴露后人群狂犬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增加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有效接種。在狂犬病的防治中,應加強普遍預防和重點預防相結合,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對狂犬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的防范意識,應用有效的科學手段,才能遏制狂犬病疫情上升,更好地保護人民群眾健康。
參考文獻
1 韓春莉.健康教育在狂犬病預防接種中的作用[J].國際護理雜志,2007,26(7):770-771.
關鍵詞:獸醫;公共衛生;問題;對策;研究
前言
獸醫公共衛生作為我國公共衛生事業的重要構成內容之一,承擔著提高動物食品安全、實現對人畜共患病問題有效控制與規避的職責。但是,從目前該項工作開展的實際現狀看,人畜共患病問題的頻發發生、動物食品安全問題的不斷呈現,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到該項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并給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秩序的穩定帶來了一定影響。因而,針對該課題展開研究并積極探索有效解決途徑,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1 當前獸醫公共衛生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從目前獸醫公共衛生的現狀看,主要呈現出的問題如下:第一,人畜共患病疫情頻發。從公共衛生領域出發,當前大概有九十多種人畜共患疾病類型在世界范圍內傳播且對人的人體存在極大的危害,而其中主要是借助動物進行病毒傳播的,與此同時,由于對患病以及病死動物的處理不當,進而給病毒的傳播埋下了隱患,而這一嚴峻的疫情發展形勢則給當前該項事業的發展帶來的極大挑戰[1]。第二,動物食品安全問題屢屢發生。從目前動物食品安全的現狀看,由于污染、藥物以及添加劑等的使用缺乏規范合理性,如使用違禁藥物等,致使動物食品安全隱患隨之呈現,進而給人們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同時也影響到了社會秩序的穩定。第三,動物養殖不規范。在實際開展動物養殖工作的過程中,很多養殖場場主的文化素質偏低、缺乏環保意識理念,在實際開展養殖生產活動的過程中,片面強調經濟效益,進而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比如,在動物糞便的處理上缺乏科學性,致使臭氣污染加劇;在廢棄物處理上以及病死動物尸體的處理上同樣存在著不合理的問題,進而引發了嚴重的污染問題。
2 解決獸醫公共衛生問題的有效對策
2.1 健全相應監管體系
對于獸醫公共衛生當前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則需要相應的監管部門在積極更新管理理念的基礎上,強化對該項工作現存問題的重視程度[2]。在實際踐行中,則需要針對相應法律法規進行健全與完善,并明確管理劃分管理職能與具體職責,為明確責任到個人并實現規范且高效管理奠定基礎。在打造完善衛生監管體系的基礎上,借助人醫一體化平臺的搭建,強化監管的時效性,及時明確所存在的漏洞與不足,并實現相應解決措施的完善落實。在此基礎上,對于相應管理部門而言,還需要從人畜共患病疾病的有效防治出發,以完善疾病預防與控制體系的搭建為基礎,強化疾病應急處理能力,并進一步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力度,在提高動物食品安全與質量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獸藥監管體系以及微生物信息系統,并以資金長效運行機制的搭建來確保該項事業實現穩健發展。
2.2 實現對養殖污染問題的有效處理
在實際針對獸醫公共衛生開展相應治理工作的過程中,對于相應的管理部門而言,要在明確主要矛盾的基礎上,科學且完善落實動物防疫工作,同時強化對節能減排以及污染治理工作重視程度的基礎上,明確養殖污染的主要環節并落實相應的治理措施。在實際踐行中,需要在優化資源配置的基礎上,結合環境影響因素來實現養殖場的科學建設,尤其是在選址以及布局等方面,要結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實現規范落實,并注重將先進技術工藝的運用。此外,針對病死動物尸體,要實現規范處理,針對動物糞便的處理,需要借助先進技術的運用來實現無公害處理,以此來實現對養殖污染問題的有效規避與控制。
2.3 強化職業教育力度并加大宣傳力度
一方面,要針對獸醫公用衛生當前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從實現該項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出發,完善相應的獸醫制度體系,建立相應的標準體系,并積極在高等院校開設相應的專業課程,以強化職業教育力度,借助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行業人才的培養。另一方面,要加大宣傳力度,在完善相應監測工作的基礎上,借助普法宣傳工作的廣泛落實來提高民眾相關知識的重視程度,強化其相關法律意識與疾病預防意識[3]。
結語
綜上,面對當前獸醫公共衛生所呈現出的一系列問題,則需要在健全相應監測體系的基礎上,實現對養殖污染問題的有效處理,并強化職業教育力度、加大宣傳力度,以此來實現對當前人畜共患病的疫情的有效控制,并提高動物食品安全與質量,加強相應疾病預防控制力度,為實現該項公共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葉紅方.淺談獸醫公共衛生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3,(14):1-8.
[2]趙阿普.獸醫公共衛生面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6,(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