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航天航空技術論文

航天航空技術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11-02 15:51: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航天航空技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航天航空技術論文

篇(1)

關鍵詞:電子束焊;航空;航天

鋁、鎂、鈦等這些輕金屬把航空航天器推上了天,沒有這些輕金屬就沒有現在的航空航天業,輕金屬對航空航天業的發展至關重要,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對材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但要提高飛行器的性能,還要減輕自重以節約能源降低費用,鋁、鎂、鈦這些輕金屬的合金材料應運而生,在航空航天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隨著航空航天工業中有色合金較大范圍的使用,對合金構件的需求也不段提高,電子束焊接工藝是適用于有色合金的焊接工藝之一。

1 電子束焊的原理

電子束焊的電子束是從電子槍中產生的,電子槍中的陰極受熱發射電子,該電子被高壓電場加速以及電磁透鏡聚焦后,就會形成具有極高能量密度的電子束,電子束撞擊到工件表面,電子巨大的動能就會轉變為熱能,使金屬迅速熔化,實現對工件的焊接[1,2]。

2 電子束焊的特點[3,4]

(1)功率密度高,電子束功率可從幾十千瓦到一百千瓦以上。電子束束斑的功率密度可達106~108W/cm2,比電弧功率密度約高100~1000倍。

(2)焊接速度快,焊接熱影響區小,焊接變形小。

(3)電子束穿透能力強,焊縫深寬比大。

(4)焊接過程中不行引入焊接材料,焊縫的純潔度高。

3 有色合金的電子束焊接工藝

3.1 鈦合金

鈦及鈦合金具有比強度高、抗腐蝕性好、溫度適應范圍廣等一系列突出優點,航空航天科研事業和生產的發展與鈦合金的推廣應用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5]。鈦合金在航空航天工業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電子束焊接工藝在真空環境下進行,可避免空氣對鈦合金的污染,降低裂縫等缺陷的幾率,是一種非常適合鈦合金的焊接技術[6]。

朱少旺[7]對Ti60合金薄板對接件進行了電子束焊接工藝研究。通過電子束焊接性實驗,他研究了電子束焊接工藝的參數對焊縫表面成形及焊接接頭顯微組織、力學性能的影響,探索了焊后緩冷工藝和焊后熱處理對焊接接頭組織及性能所起作用。閆偉[8]對Ti-55高溫鈦合金板材進行了一些電子束焊接試驗,為確定Ti-55板材的焊接方法及工藝做了技術儲備。

3.2 鋁合金

由于鋁合金具有耐腐蝕性好,比模量、比強度、疲勞強度高,以及電導性和熱導性好等特點,在航空航天、交通工具、機械制造、電工化工等行業中應用廣泛。鋁及鋁合金的電子束焊接工藝是目前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熱點,電子束焊接工藝是鋁合金焊接的重要方法之一。

王亞榮等[9]研究了焊后熱處理對2A14高強鋁合金電子束焊接頭組織及力學性能的影響。王常建等[10]對電子束焊接工藝在2219鋁合金擴張段上的應用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電子束焊接技術能夠減少焊接變形,降低焊接缺陷。陳國慶等[11]研究了SiCp/2024與2219鋁合金電子束焊接。

3.3 鎂合金

鎂是最輕的工業金屬材料,密度只有鋁的三分之二,鎂及鎂合金具有密度低、強度高的優點。航空航天器輕量化的要求使得鎂合金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鎂合金的應用已經遍及航天航空、汽車、船舶、體育用品、電子等多個領域[12]。由于電子束焊接工藝具有良好的焊接效果,其在鎂合金的焊接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朱智文等[13]研究了AZ31鎂合金電子束焊焊接接頭微觀組織特征,研究結果顯示AZ31鎂合金電子束焊接接頭成形良好,焊縫組織細小,表明電子束焊是AZ31鎂合金的有效焊接方法。葉宏等[14]研究了AZ91D鎂合金真空電子束深熔焊接熔池氣泡流數值模擬,建立了真空電子束焊接熔池二維氣泡流數學模型。

4 結束語

隨著航空航天業的發展以及有色合金的廣泛應用,對有色合金焊接工藝的研究已成為熱點,電子束焊接工藝在我國已有多年的發展歷史,應用在很多領域,也為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電子束焊接工藝的發展必將推進有色合金在航空航天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陳思杰,朱春莉.鈦及鈦合金先進連接技術研究[J].熱加工工藝,2015,44(3):18-21.

[2]馬騁,周建桃,屈站,等.鎂合金焊接技術研究[J].科技資訊,2010(15):113.

[3]王靜.鋁合金電子束焊接技術[J].電焊機,2011,41(8):112-115.

[4]馬卓.先進焊接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3):122.

[5]張利軍,薛祥義,常輝.我國航空航天用鈦合金材料[A].第三屆空間材料及其應用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

[6]付鵬飛,黃銳,劉方軍,等.TA12鈦合金電子束焊接組織性能及殘余應力分析[J].焊接學報,2007,28(2):82-84.

[7]朱少旺.Ti60合金電子束焊接接頭組織及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09.

[8]閆偉.Ti55鈦合金板材的CO2激光焊與電子束焊的實驗研究[D].東北大學,2006.

[9]王亞榮,黃文榮,雷華東.焊后熱處理對2A14高強鋁合金電子束焊接頭組織及力學性能的影響[J].機械工程學報,2011,47(20):141-145.

[10]王常建,胡春海,劉麗莉.電子束焊接工藝在2219鋁合金擴張段上的應用[A].陜西省焊接學術會議論文集[C].22-24.

[11]國慶,張秉剛,楊勇,等.SiCp/2024與2219鋁合金電子束焊接[J].焊接學報,2015,36(3):27-30.

[12]師昌緒,李恒德,王淀佐,等.加快我國鎂工業發展的建議[J].材料導報,2001,15(4):5-6.

篇(2)

 

1.國內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隨著我國飛機保有量和需求量快速增長,以及為實現從“航空航天大國”向“航空航天強國”發展、提升航空航天工業水平而實施的“大飛機”等項目產業政策的推進,我國對飛行器制造方面的專業人才需求不斷加大。近些年,各類高校依托教學科研優勢,不斷加強或開設了飛行器制造方面的專業,提高了行業參與度。

 

至今,辦此本科專業的有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昌航空大學等十多所高校。各高校依托自身的優勢,積極開展專業特色化建設,培育自身的專業特長。如西北工業大學偏向于CAD/CAM集成的數字化制造技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突出于板料成型技術專業教學和實驗、中北大學以飛行器特種制造為特色等,形成了面向飛機制造、適應航空航天發展要求的課程培養體系,培養出一批具有飛行器制造工藝技術的航空航天類人才。

 

從2002年開始,我國高校開始重視本科專業教育教學實習基地的建設,并以此為依托加強學校與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如帶領學生深入企業進行現場教學、企業人員為學生講課(講座)、征求企業意見制訂專業培養計劃、訂單培養等。我校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主要面向航天航空飛行器產品制造等相關產業培養鈑金、鉚接、裝配技術類高素質應用型本科人才。由于本專業開辦時間短,目前我校在飛行器制造工程人才培養方面仍處在探索階段。加強實踐教學已成為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必然選擇,而其中最有效的途徑是校企合作。

 

2.校企“3+1”合作辦學的優勢

 

3+1校企合作辦學指前三學年的培養在校內進行,第四學年除部分課程及實驗教學在學校完成之外,其他現場課教學、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環節均在企業內實施,以強化學生工程實踐、動手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培養,簡稱“3+1”合作辦學模式。校企合作辦學“3+1”模式,這種合作教育能夠實現工學結合,為學生提供在真實工作環境下學習的機會,是實現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途徑,也是與就業聯系最密切的一種教育模式。

 

由于有很多限制條件,學校無法投入過多資金購置像企業的一些精密加工設備作為教學儀器設備,所以學生在校內學習期間只能在理論上了解基本成形原理和方法,根本看不到實際的設備及生產工藝過程,也就無法掌握一些知識。而合作教育提供的教學手段和設備資源,彌補了學校的教學條件的不足,解決了教學與生產實際脫節甚至落后于生產現狀的嚴重問題,實現了校企教育資源的優勢互補。

 

學生在航空航天企業生產實踐過程中會認識到,一個不受社會和企業歡迎的人是無法發揮才干的。到企業后,學生清楚地了解了用人單位人才需求目標,了解了作為飛行器制造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必須重點掌握的知識,明確了學習目的和方向,增強了學習主動性。在專業知識對生產過程發生作用的親身體驗中找到了成就感和危機感,提高了學習興趣,明確了專業思想,樹立了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的觀念,使就業觀念和定位更符合社會與航空航天企業的需求,且學生就業之后,表現出的工程意識、創新意識和適應工作崗位的能力都明顯增強。

 

3.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校企“3+1”合作辦學模式探析

 

我校長期以來,一直與一些航天企業有著較好的合作關系,并與其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如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柳州長虹機器制造公司、桂林航天電子有限公司等。這些公司每年都會吸收一批本科畢業生,以補充和優化專業技術人員結構。

 

本科生在外語、計算機及基礎知識等方面表現出了一定的優勢,但普遍存在本科生專業知識與航空航天生產過程的需求脫節比較嚴重、獨立解決現場實際問題的能力非常薄弱,同時表現出對社會及企業的了解甚少,融入工作環境的協作精神比較欠缺等問題。這正是畢業生和企業共同擔心的問題。這些公司在航天專業技術領域與我校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在培養學生過程中需要的全部專業知識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可見校企及學生三方都有合作辦學需求的基礎。

 

3.1合作辦學模式的定位

 

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采取校內培養和企業聯合培養的方式,即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分為校內學習和企業學習兩部分。學制4年采用“3+1”模式,即3年校內通識類課程、大類學科基礎課程、核類專業基礎和專業課程的理論與實驗教學,著重加強學生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學習、鍛煉和培養;累計1年(主要集中在第四年)校外企業核類部分理論課程和實踐教學。

 

重點是最后一個“1”的環節,具體而言在這一年的校外企業實踐教學環節中實行“部分專業課+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的集成化教學方式,著重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能力。

 

3.2“3+1”校企合作辦學的主要特征

 

3.2.1規范選拔機制,組建一支優秀學生隊伍。第四學年初,學校需要在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組建實驗班進行統一編班授課。學生自愿報名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前三年在校成績及獲獎等綜合素質表現,擇優選拔出一定數量的學生,成立“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3+1’校企合作試驗班”。規范的選拔機制應公平公正,公開透明,也是對低年級學生的一種激勵。再則,一支高素質學生隊伍是校企合作有效辦學的重要保障。

 

3.2.2校企雙方共同制訂和實施培養計劃。試驗班的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應由我校機械工程學院牽頭,與企業共同協商制訂,將學校教學過程和企業生產過程緊密結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在掌握一定飛行器構造、飛行器制造工藝與工藝裝備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基礎上,具有鈑金、鉚接和裝配等基本操作技能,能夠從事飛行器產品零件的設計、生產及裝配、工廠生產管理和服務于第一線的工作的能力。實驗班往往會加入部分企業需要的專業課程,學校無法完成的可由在企業中聘請的兼職教師到學校講授。部分實踐教學依據學校實驗設備條件和企業生產進度協調安排。

 

課程設計、畢業設計選題應盡量來源于企業的生產實際。3.2.3建立校企雙向管理制度。學生實踐活動期間,不僅要保障學生安全和日常教學活動,還不能影響企業正常生產,因此,應嚴格實行校企雙向管理制度。學生的勞動紀律考核應由企業負責,盡量與員工保持同步。校企雙方應各派一名專職輔導員,有利于學生日常行為和具體事務協調與管理。由于航天企業有其特殊性,教學管理程序要適應航天企業產品研制與生產中的相關保密規定。

 

3.3“3+1”校企合作辦學實施的保障措施

 

許多學校在開展校企合作辦學的過程中,企業合作積極性不高,教學主體在實施過程中缺乏企業的實際參與和互動等問題。為了實現校企雙贏的合作關系,保障校企關系持久穩定,要在以下兩方面下工夫。

 

3.3.1尋求學校、學生與企業三方協調。學校有教學任務,學生有就業任務,而企業有其生產任務,校企合作教育應該在學校、學生與企業三者間尋求協調和統一,在學校教學管理部門、二級學院和專業教師的精心組織與周密安排下,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和聯系,加強與企業兼職教師之間的合作與協調。校企之間要協同制定相應制度,明確各自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職責,成立專門部門,負責協調校企合作各項事宜,真正做到有政策制度的保障。特別要健全學生在企業實踐學習階段的教學質量考核與評價體系,優化企業對試驗班畢業生的擇優錄用機制。

 

3.3.2培養高質量“雙師型”教師隊伍。近年來,為了加強師資力量,學校引進不少擁有博士學位的畢業生補充到我校飛行器工程專業教師隊伍中,他們雖然有扎實的基礎理論,但工程實踐背景比較薄弱。因此,師資隊伍建設中,除注重學歷、年齡和職稱結構外,還特別強調教師的航空航天企事業單位工作經歷和工程實踐背景。為了加強專業課教師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學校要鼓勵或創造條件讓來自高校或沒有一線工作經歷的教師到相關企事業單位掛職,增強實踐能力,以促進校企合作教育的開展。

 

4.結語

 

合作辦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在合作教育所有效益中,適合人才市場需求,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是利益的核心。校企合作辦學讓高校走向企業,也讓企業走進高校,將高校的理論教學與企業實踐有機融為一體。這種辦學模式對促進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拓寬人才培養思路非常有利。

篇(3)

【關鍵詞】單片機 音樂播放器

一、前言

單片機又稱單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邏輯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個計算機系統集成到一個芯片上,相當于一個微型的計算機,和計算機相比,單片機只缺少了I/O設備。概括的講:一塊芯片就成了一臺計算機。單片機具有體積小、功耗低、控制功能強、擴展靈活、微型化和使用方便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儀器儀表中,結合不同類型的傳感器,可實現諸如電壓、功率、頻率、濕度、溫度、流量、速度、厚度、角度、長度、硬度、元素、壓力等物理量的測量。采用單片機控制使得儀器儀表數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且功能比起采用電子或數字電路更加強大。目前單片機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幾乎很難找到哪個領域沒有單片機的蹤跡。導彈的導航裝置,飛機上各種儀表的控制,計算機的網絡通訊與數據傳輸,工業自動化過程的實時控制和數據處理,廣泛使用的各種智能IC卡,民用豪華轎車的安全保障系統,錄像機、攝像機、全自動洗衣機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電子寵物等等,這些都離不開單片機。

利用單片機實現音樂播放有很多優點,例如外部電路簡單,控制方便、成本低等。本文分析了基于51單片機的音樂播放器的硬件電路和軟件的設計的具體過程,運用89C51單片機定時器產生固定頻率的方波信號,驅動喇叭發出旋律,按下按鍵可以演奏預先設置的歌曲旋律,最重要的是還可以通過程序設計輸入特定

歌曲來演奏。

二、硬件設計

該音樂播放器的硬件電路設計方框圖和 硬件總體電路圖如圖1和圖1所示:

通過TXAL1 與TXAL2輸入時鐘信號,通過p1.0~p1.7輸出控制現實控制信號的顯示,有p3.2、p3.3與p3.5分別作為上一曲、下一曲和開始暫停的控制輸入。

顯示電路是一個8位共陰極LED數碼管。 單片機的P0.0-P0.7分別與數碼管的A、B、C、D、E、F、G、DP相連接。

晶振電路由兩個30pF的電容和一個6Mhz的晶體振蕩器組成。節點1與單片機的XTAL2相連接,節點2與單片機的XTAL1相連接,從而為單片機提供時間信號,為音樂的播放節拍控制提供基本時間單位:當晶體振蕩頻率為6.MHz,定時器工作在方式1下時,若各音階相對應的定時器計數初值為X,則可根據下式計算X:1/(f×2)=(216-X)×12/(6×106)

控制電路,鍵一與p3.2相連、鍵二與p3.3相連、鍵3與p3.5相連。當電鍵按下時接口接低電平,從而實現對音樂播放器的控制。鍵一聯通實現上一曲更換,鍵二聯通實現下一曲更換,鍵三聯通實現開始暫停操作。

發聲電路由數字揚聲器連接p2.0接口實現音樂的輸出,由控制電路發出操作指令后,單片機調用相應程序,并將音樂信號由p2.0口輸出,通過驅動揚聲器發出美妙的音樂。

圖1 硬件電路設計方框圖

圖2 硬件總體電路圖

三、軟件設計

軟件設計是產生音樂的重要部分,音樂各音符所對應的頻率和音樂的節拍都是通過軟件的設計來實現的,軟件設計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產生的音樂是否正確。軟件設計流程圖如圖3所示。主程序實現對單片機進行初始化后,進入曲目識別子程序,進行歌曲曲目判斷。確定歌曲曲目后,數碼管再進行顯示。然后,子程序對是否播放進行循環判斷,得到播放中斷的指令后再進行播放。

執行播放后,關閉數碼管顯示并調用查表子程序進行播放音樂。在播放音樂的過程中,查表子程序循環判斷音樂是否結束。當音樂結束時,程序跳轉回曲目識別子程序。

圖3 軟件設計流程圖

四、系統仿真分析

仿真很好的實現了程序的主要功能,音效良好,說明電路的設計和程序的設計達到了要求。音樂播放器很好的實現了播放/暫停、上一曲、下一曲的功能,并滿足了數碼管顯示的特殊要求。

51系列單片機,體積小、重量輕、抗干擾能力強,對環境要求不高,價格低廉,可靠性高,靈活性好。本設計以51單片機為主控系統,實現了單片機控制音樂播放的功能。功能多樣,設計簡單,性能穩定,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

本論文得到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基金支持。

參考文獻:

[1]何立民.MCS-51系列單片機應用系統設計[M].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出版社,2001.

篇(4)

論文關鍵詞:鈦管焊接,氣體保護罩裝置,焊接工藝,參數

材質為(ASME-B861 Ti2)鈦管,規格Φ57*5~Φ325*5共計10個規格尺寸。Ti2為工業純鈦,強度為σb 450~600 MPa,其具有良好的塑性、韌性和抗腐蝕性,尤其具有很好的低溫性能,所以鈦基材料廣泛用于化工、電力項目中。在管道預制安裝項目前我們制作了各種焊接試驗,采用不同氣體保護參數進行試驗,最終獲得了最佳保護效果的焊接工藝,并對鈦管材料的焊接進行了焊接工藝評定,編制了詳盡的焊接工藝卡,從而保證了焊接質量。

1 鈦管的焊接工藝

1.1 焊接性分析

鈦及其合金具有很強的化學活潑性,當溫度超過400 ℃時即開始與氧、氮、氫及碳發生反應,高于600 ℃時反應劇烈。而氧、氮、氫及碳含量的增加會導致鈦及其合金焊縫金屬的脆化,所以TA2鈦管焊接時的氣體保護是關鍵問題,同時控制焊縫及熱影響區的溫度,避免因過熱產生粗大晶粒、過熱組織,導致金屬的機械性能降低。

1.2 焊接易出現的焊接缺陷

(1)氣孔問題。焊接鈦及其合金時,經過焊縫RT后經常會發現在熔合線附近產生聚集型氣孔。氣孔主要為氫氣孔;由于氫在鈦中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焊接時熔合線附近的溫度高,會引起氫脫溶而出。如果焊接區周圍氣氛中的氫分壓高,則熔融金屬中的氫不容易析出,于是便聚集形成氫氣孔。

(2)裂紋問題。焊接鈦基材料時由于材質的硫、磷雜質含量很少,所以很少會出現熱裂紋;但是焊接鈦材時很有可能出現冷裂紋且具有延遲現象。主要是由于鈦的導熱性較差,熱量散失慢,容易出現焊縫晶粒粗大;當氣體雜質含量較高時,焊接接頭的塑性降低,特別是當焊縫中溶解較多的氫時會形成氫脆。

1.3 氣體保護

鈦材焊接時由于對氣體的純度要求較高,所以我們選用 99.999%高純度氬氣;氬氣所要保護的范圍為熔池、熱影響區域以及兩側熔合線以外各10 mm區域的母材。為此需要制定特殊的氣體保護裝置;管道內部使用氬氣室裝置進行保護。

1.4 焊前準備

1.4.1 坡口加工

鈦管切割后,采用氧化鋁砂輪機打磨出坡口,如圖1所示,加工坡口不允許使母材產生過熱變色。

1.4.2 坡口及焊絲清理

(1)坡口及其兩側各50 mm以內的內外表面進行清理,清理程序如下:光機打磨→砂紙輪拋光→丙酮清洗。企業經營管理論文清洗后不能直接進行焊接作業,待坡口端面晾干后方可以作業。如果放置時間超過2小時,須重新清理一遍或者采用自粘膠帶及塑料布對坡口予以保護。

(2)操作人員在焊接過程中必須戴潔凈的手套。

1.5 焊接材料的選用

依據母材的分組故選擇匹配性較好的ERTi-2,規格為Φ2.0/2.4化學成分如表1所示。

1.6 主要的焊接參數

(1)氬氣的流量大小直接影響在焊接過程焊縫的保護效果,根據驗證的結果得出能夠滿足要求的氣體流量參數。

(2) 焊接電流大小直接影響在焊接過程中的熱輸入量,所以根據驗證的結果得出能夠滿足要求的焊接參數,如表2所示。

2 焊縫質量評定

焊接完成后主要通過焊縫外觀表面顏色判斷焊縫質量的好壞,焊縫表面的顏色主要與氬氣保護、破口清潔度等有直接關系;具體根據表面顏色判定焊縫質量好壞如表3所示。

如果在焊接過程中焊縫表面出現藍色或是青紫色應立即停止焊接,查找原因及時改進焊接措施;如果焊縫表面出現暗灰色應立即停止焊接進行返修,將暗灰色部分全部鏟除,重新焊接。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鈦管焊接過程中,需要從焊接可能產生的問題即氣孔問題、焊接裂紋問題以及氣體保護問題等,對焊接的流程進行嚴格把控,做好焊接前的準備工作,保證坡口加工過程中的溫度正常,確定坡口與焊絲的清理工作的有效完成,焊接材料選用的過程中,也需要嚴格按照具體要求參數執行。另外,從焊接結果來看,外觀觀察上所有的焊縫表面色為銀白色時,其焊接工藝最佳。結合焊接流程而言,為了保證TA2鈦管在焊接時的氣體有效保護、控制焊縫和熱影響區溫度,盡可能避免因為溫度過熱產生較大的晶粒、過熱組織等,需要在施工中注重各個環節流程,從焊接選材、材料清理、焊接過程中的溫度選擇、焊接各方面參數的設定角度入手,不斷進行工作總結,以便鈦管焊接工藝水平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靜,趙睿.鈦管TIG焊接工藝探討[J].石油化工設備技術,2010(1):48-51,72.

[2] 王中年,強栓榜,賈月華,等.鈦管的焊接[J].焊接技術,2011(3):49-50.

篇(5)

[關鍵詞]商務模式多學科設計優化復雜系統

1引言

商務模式(Business Model),又稱為盈利模式或商業模式。該術語最早出現在信息管理領域,用以描述信息系統的結構[1]。而后,隨著互聯網絡的盛行,各種電子商務模式的成功應用,商務模式才開始逐步成為企業管理領域的流行術語而倍受人們關注。可以說,商務模式的優劣很大程度上成了企業成功與否的先決條件。因此,如何依靠科學的方法進行商務模式的設計并探索其創新的一般規律,成為了業界亟需解決的議題。

2商務模式研究簡述

目前,大多研究主要將商務模式視為企業戰略管理的重要內容,借用商務模式的概念本身,對其進行了相關的概念剖析或案例研究,而未伸入到商務模式的“黑箱”內部進行分解和深入的探討。綜觀國內的文獻研究,翁君奕(2004)提出了介觀商務模式的概念框架,他將商務模式定義為由客戶環境、伙伴環境以及內部構造三個組成部分(簡稱“組分”)的組合,每個組分之下又分別細分為價值對象、價值內容、價值提交和價值回收四個部分,形成了商務模式的雙層結構模型[2]。該框架的提出為將商務模式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單元并進行科學研究奠定了基礎。徐迪(2005)首次利用復雜科學理論分析了商務模式系統的復雜性,并采用計算實驗的方法研究不同復雜性下商務模式的結構特征,從而總結了商務模式創新的一般規律[1]。李煊(2008)、謝超凡(2009)等在徐迪建立的基于NK模型的商務模式復雜性結構基礎上加入智能算法進一步研究了商務模式復雜系統在動態演化過程中的一般特性[3-4]。與此相比,其他的國內外學者則多是借用商務模式這一籠統的概念進行分析和研究,Zott(2007)等采用實證研究的方法分別討論了效率型商務模式和新奇型商務模式這兩種不同設計對組織績效的影響,結果表明即便是在變化的外部環境中新奇型商務模式與組織績效之間仍然存在明顯的正向影響[5]。這些研究主要是從既有的角度,將商務模式視為復雜系統進行理論的剖析,研究結果為商務模式的創新實踐提供了一些啟示。但是,商務模式本身的設計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創新過程,因此基于復雜系統的商務模式優化設計就成為了商務模式研究值得考究的問題。

3基于MDO的商務模式設計模型

3.1 多學科設計優化簡述

多學科設計優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MDO)是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一種新的設計思想和方法,是一種探索和利用工程系統中的相互作用的協同機制來實現復雜設計的方法論,因而成為了航空航天領域如飛機、導彈等涉及到結構、控制、發動機等多學科的主要設計方法[6]。與MDO設計相比,傳統的設計方法忽視了系統間的相互影響,人為的割裂了各學科之間的相互作用,并未考慮各學科之間相互影響產生的協同效應,因此得到的設計結果只能獲得局部最優解,難以達到最優。MDO的提出正是針對這一問題,它的主要設計思想是在復雜系統整個設計過程中充分利用分布式計算機網絡技術來集成各學科的知識,按照面向設計的思想來集成各個學科的模型和分析工具,通過有效的設計和優化策略組織和管理設計過程,充分利用各學科相互作用產生的協調效應獲得系統整體最優解,使復雜工程系統的設計從孤立的、串行的過程成為并行的、協同的過程,將設計的重點從單獨的部件級轉移到系統級整體性能優化,進而縮短設計周期,節約成本使得研制出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7-8]。

3.2 商務模式的復雜系統特性

為了應用MDO這種復雜系統設計方法研究商務模式,首先必須對商務模式的復雜性進行分析。根據介觀商務模式的定義,商務模式是由客戶環境、伙伴環境和內部構造等3個組分構成,3個組分之間相互關聯、相互作用,以某種特定的形式整合成一個具有某些特性的商務模式系統整體。徐迪(2005)系統的分析了商務模式的7大復雜系統特性:相關性、涌現性、不確定性、開放性、動態性、層次性和適應性。他認為商務模式的三個組分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由于組分的形態各異并且相互之間存在的非線性關系,系統將涌現出具有不同特性的各種商務模式,因此系統具有產生涌現性的規模效應和結構效應,從而也產生了結果的不確定性[1]。此外,商務模式系統是一個開放的、動態的適應系統。商務模式可以通過客戶界面、伙伴界面等與內、外部環境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進而在時間尺度上表現出了商務模式動態性與適應性。

上述的商務模式復雜系統特性意味著商務模式是一個典型的復雜適應系統。可以說,介觀商務模式理論客觀上為復雜系統理論在商務模式中的研究奠定了基礎,使得復雜系統的相關理論和方法在商務模式設計中的研究成為了可能。

3.3 基于MDO的商務模式設計模型

商務模式的第一層結構包含客戶環境、伙伴環境和內部構造三個組分。將商務模式視為復雜系統的關鍵就在于發現系統內組分所涌現出來的結構復雜性和規模復雜性,其中規模復雜性表現為組分的形態的多樣性,而結構復雜性則表現為各組分之間關系的不確定性。徐迪在應用基于NK模型的復雜系統商務模式分析框架中,將組分的形態設定為0和1兩種形態,并通過NK模型揭示了商務模式組分之間所有的上位(相關)關系。這樣的分析框架從計算實驗的可行性角度,對商務模式復雜系統進行了嚴格的假設,雖然得到了商務模式創新的一般規律,但是從嚴格意義來說,模型本身的描述能力還難以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復雜性描述。

然而,MDO方法是解決復雜工程系統優化設計的一種有效方法和工具,它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學科之間的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協同效應來獲得系統的整體最優解[9]。系統數學模型是多學科設計優化的基礎和前提,MDO問題一般可以用非線性規劃模式來表示[7]:

由表達式可以發現,MDO的數學表達形式實際上是多目標規劃與多級規劃的結合。其中系統級目標函數是一個多目標問題,分別代表的是系統級與m個子系統級的設計變量。系統級的等式約束和不等式約束分別是和。系統級與子系統級則是一個多級規劃問題。MDO與多級規劃的關鍵不同在于,子系統級之間存在著耦合變量。如何對耦合系統進行分析是MDO的重點所在。

因此,構建基于MDO方法的商務模式模型,首先應確立商務模式層次結構的多目標評價體系,而后將客戶環境、伙伴環境和伙伴界面視為復雜系統中的三個子系統,即三個學科,進而分析子系統間耦合變量所構成的耦合系統。令是各個子系統的輸入變量,,表示3個子系統的輸出,稱為狀態變量,其中表示由子系統j計算得到,并輸入到子系統i的狀態變量。因此,商務模式耦合系統的關系如圖1所示:

圖1商務模式多學科耦合系統

顯然,本例中六個狀態變量由六個不同的狀態方程組得到并且變量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的關系。當設計變量給定時,狀態方程組將變為一組關于設計參數的方程組,那么通過求解就將得到各變量的一致性設計結果,該過程也稱為耦合系統解耦的過程。于是,MDO模型的求解就體現為系統級與子系統級之間不斷試算的迭代過程,直到結果達到收斂條件的最優化求解過程。當然,MDO的求解策略可根據實際研究問題選擇不同的數學方法求解。

基于MDO的商務模式設計模型并不對組分的形態加以限制,同時利用MDO特有的求解方法對子系統之間的耦合變量加以分析,因此從一定的角度上克服了前人研究模型的限定,也為商務模式雙層結構模型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4結論

本文在基于復雜系統的商務模式定量研究基礎上,針對研究模型的局限并借鑒復雜系統設計中的多學科設計優化方法提出了商務模式設計的概念模型。雖然僅是概念模型,模型中關于商務模式的評價指標體系以及系統與子系統的函數形式等問題則還有待于后續的進一步分析和探討,但是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商務模式復雜系統的規模效應與結構效應,為后續商務模式設計的工程化研究奠定了模型基礎,同時也為復雜系統設計方法在商務模式設計中的應用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 徐迪.商務模式創新復雜性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

[2] 翁君奕.商務模式創新――企業經營“魔方”的旋啟[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

[3] 李煊.基于粒子群優化算法的商務模式演化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4] 謝超凡.基于遺傳算法的商務模式演化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5] Christoph Zott, Raphael Amit. Business Model Desig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Entrepreneurial Firms[J].Organization Science, 2007, 18(2):181-199.

[6] 韓明紅.復雜工程系統多學科設計優化方法及技術研究[D].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04.

[7] 李世海.多學科設計優化(MDO)算法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篇(6)

關鍵字:中國工業設計教育,工業設計,教育過程

一、研究目的

從歷史的層面來分析中國和韓國的工業設計的話,1900年左右,受日本圖案教育的影響草創期都是以傳統紋樣為主。從1940年后期開始,到初期的應用美術時代,都經歷了相互模仿的時期。1950年開始,由于社會政治背景的差異,韓國比中國提前20年進入了產業化社會,由此可見,兩國今天的現代設計教育也存在懸殊差距。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是調查分析中國工業設計教育的勢態,觀察發展課題。將韓國和中國的工業設計教育課程比較分析之后,設定中國未來工業設計教育的發展方向。

二、中國工業設計教育的變遷和現狀

2005年,教育部統計數據表明,普通高等院1792個,4年制本科大學701個,專科大學1091個。4年制本科大學中有超過400所學校開設了美術或者設計學科,其中246所大學設有工業設計專業。1990年以后大部分學校開設工業設計專業,從2000年開始,不過5年的時間,84所大學陸續開設工業設計專業,平均以每年10多所學校開設此專業的速度在增加。以教學規模和畢業生數量來看的話,中國是世界范圍內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特別是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政府為了提升產品的競爭力,由為重視投資科學技術和設計產業。工業設計學科被評為全國前10名的大學分別是: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湖南大學,同濟大學,江南大學,大連民族學院,上海交通大學,沈陽航天航空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浙江大學。這些學校中大部分都是在80年代初就開設了工業設計專業,學校資歷深厚,教育體系完善,師資隊伍優良。

中國的大學分為國立,私立,國外合資等。其中國立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占教育系統的主導地位。國立大學從學校建立開始,學校的運營,學科的設定,財政的開支等全部統一歸國家教育部管理。中國的理工科大學中,工業設計專業開設的比率很高,但是大部分都是以機械制圖和工程學為主,學科知識偏向理論和技術。1990年后,藝術類大學畢業的教授被聘用為工業設計專業教授,隨之藝術學科逐漸融入其中。近年來,隨著學術交流和教學科目的不斷改善,學科間的融合也在進行著初期的探索。學制由學年制向學分制轉換,學習的年限可以在4-6年間根據學生自身條件調節。理論科目自由選擇,專業科目集中進行,根據學習的內容和教授的不同,一周最少2門課程,選擇自由性極大。

三、韓國和中國教育過程比較分析

(1) 課程制度

中國和韓國在專業課程的設置上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差異也隨之可見。中國畢業的必修學分是170―220。相比韓國高很多。韓國的選修課程大部分是可以由學生自由選擇而中國則大部分是必修課程。中國在專業課程部分以外,對政治,經濟,軍事,體育,工學,外語等也由為重視,特別是英語的比重由為高。而韓國則實行多專業及多學位制度,讓學生有更多自由選擇的機會,而中國的單學位制度則缺少靈活性。中國學校一個學期以16―18周為基準,比韓國多出1―3周,一般在理論和時間科目上平均每學期每周每個小時多聽一個學分,這樣達到畢業標準的學分要求高是可以得到認證的。

(2) 教育過程中專業能力的培養

科目區分

韓國各個大學工業設計專業開設的課程中理論課程占10%--20%,可以看到韓國首爾大學是以理論為主,弘益大學則是以實踐為主,而國民大學的情況則比較平均。從這三所大學歷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來看,也充分證明了其效果。

中國各個大學工業設計專業開設的課程中理論課程占25。0%--38。8%。比韓國高出很多,特別是理工科綜合院校,抽查數據中,北京理工大學的分析數據可以充分認證這一點。

課程特性

無論是韓國還是中國。每所大學由于教育宗旨和偏向有所不同,所以課程設置上也有所偏向,例如韓國首爾大學,人文和社會科學占有28%的比例,專業能力充實,但是另外一面,在技術知識方面確只有8%的比例,比其他大學低很多。弘益大學是專業美術學院所以設計學科占有很高比例,達到了61%。國民大學則是各種學科比較平均分配的學校。北京理工大學的設計學科占有56%,人文和社會學科是16%。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同濟大學由于是綜合理工類大學所以技術學科占有很高比例達到了35%左右。

四、結論

綜合觀察中國工業設計教育的變遷和現況,并分析中韓兩國各六所大學的教學課程,所得的研究結論如下

篇(7)

關鍵詞:語言服務;計算機輔助翻譯;本科生;英語專業;設置課程

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語言服務產業作為近年來產生的新型服務業態,需求不斷增大,進入快速發展期。《2016中國語言服務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語言服務行業創造的產值約為2822億元,年均增長19.7%,成為經濟發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長點之一[1]。目前翻譯服務類型趨向高效和多樣化,CAT憑借其優勢逐漸成為翻譯行業中主流翻譯模式。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黃友義在2017年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CIUTI)上指出神經網絡機器翻譯的出現、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正在沖擊傳統翻譯,語言服務行業已經意識到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重要性[2]。國內高校教學也緊跟市場需求,,近年來在翻譯碩士和部分獨立院校英語專業設置了CAT相關課程。對比之下,本科英語專業則以翻譯理論和文學培養為主,教學培養不能緊跟社會需求,缺少實踐性,開設CAT相關課程的高校為數不多。通過探究在前述背景下的CAT技術教學現狀,分析其面臨的挑戰,筆者提出了應當在高校英語專業本科普及設置計算機輔助翻譯課程的觀點。由此使本科生更好的掌握現代翻譯技術,提高競爭力,促進語言服務產業繼續發展。最后,初步對此課程設置的可行性和后續研究進行了規劃。

一、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概述

計算機輔助翻譯(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CAT)技術涉及領域多,構成較為復雜,國外學者,國內學者錢多秀[3],徐彬[4]等均對其有論述。王華樹[5]指出“狹義的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通常是指利用翻譯記憶的匹配技術提高翻譯效率的翻譯技術,而廣泛的翻譯技術則涵蓋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可能用到的提高翻譯效率的信息技術”。主流的CAT軟件包括SDL Trados, Dejivu X, Wordfast,雅信、雪人等,各有優勢,適用于不同翻譯類別的具體翻譯。

CAT技術的優勢在語言服務產業中不斷凸顯,使其在翻譯行業中占據重要地位。在媒體多元化時代,相比于傳統翻譯模式,CAT技術能夠處理多種復雜格式如JS,CAD,PPT等。此外,CAT技術通過運用語料庫和翻譯協作模式可實現高效處理重復性及術語性詞匯和團隊協作翻譯,極大提高工作效率。《2012年自由譯者報告》中顯示CAT技術在促進譯者翻譯效率提高方面的作用高達65.3% [6]。在質量控制方面,CAT軟件也可利用SDL QA Checker等自動校對工具在短時間內完成該項目的質量檢查。在對翻譯過后形成的語料資源,能通過CAT技術保存起來,形成語言資產,對整個語言服務產業都將起到長期的推動作用。

語言服務技術正快速發展,計算機技術不可或缺。因此當前中大型翻譯機構會要求加盟的專職和兼職譯員掌握諸如Trados等主流CAT軟件。王傳英也曾指出,高達77.30%的企業強調人才的翻譯技術和工具能力[7]。

為研究計算機輔助翻譯的學術研究關注度,筆者對CNKI文獻總庫相關文獻搜索數量進行了整理和探究。截至2016年12月31日,在權威文獻總庫“知網”中以“計算機輔助翻譯”、“機器輔助翻譯”“機助翻譯”、“CAT”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按時間進行統計,結果如表1:

結果顯示近16年來,其論文數量不斷增加,CAT逐漸成為重點研究對象,其計算機輔助翻譯從起步階段走向了快速發展時期,

在語言市場全球化和商業化的背景下,計算機輔助翻譯憑借其明顯的優勢,能夠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已經成為翻譯行業工作者必須掌握的技能。CAT技術的關注度還將不斷上升,此種翻譯模式繼續飛速發展。

二、CAT教學現狀

CAT教學在國外與香港地區的高等院校發展較為成熟。王華樹發現國外與香港地區開設的翻譯技術課程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除了CAT之外,還重視標記語言、術語管理、影視翻譯、本地化、項目管理等內容[8]。這些課程能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符合信息化時代的現代語言服務需求。

截至2016年開設MTI (翻譯碩士)的高校為209所,其中大部分高等院校已認識到計算機輔助翻譯的重要性,都開設了CAT相關選修課程,進行計算機輔助翻譯實踐培養。2007年北京大學率先開設了國內首個計算機輔助翻譯碩士專業。北京航天航空大學還成立了“翻譯科技實驗室”,有良好的教W設施基礎。然而除了北大MTI碩士等少數高校外,大多數MTI的翻譯教學中CAT課程僅作為一門選修課,課程設置單一,過于側重軟件使用而忽視翻譯項目的實踐應用,學生往往只能學到皮毛知識,無法真正掌握計算機輔助翻譯的精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满足bbwbbwbbw|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3| 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区别麻豆 | 亚洲成av人片在www色猫咪|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网站| 精品人妻潮喷久久久又裸又黄| 女人扒开屁股桶爽30分钟| 色一情一区二|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线| 绝顶高潮videos|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红一片|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av| 欧美裸体xxxx极品少妇|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特黄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久网下载| 老妇肥熟凸凹丰满刺激| 日本十八禁视频无遮挡 |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夜夜夜|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日本五月天婷久久网站| 欧美裸体xxxx极品少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精品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 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 尤物爆乳av导航| 国产日韩欧美|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两男吃我奶头一边一个|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软件| 玩弄放荡人妻少妇系列| 曰韩无码无遮挡a级毛片|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