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稅務籌劃的基本流程

稅務籌劃的基本流程精品(七篇)

時間:2023-10-11 16:14: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稅務籌劃的基本流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稅務籌劃的基本流程

篇(1)

關鍵詞:稅收籌劃;涉稅風險;規避

1企業稅收籌劃的概述

越來越多的納稅人認識并接受了納稅籌劃,使得各式各樣的稅收籌劃活動在全國各地悄然興起。稅收籌劃是一項理財活動,它可以利用法律的漏洞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整體策劃。除此之外,企業還可以利用稅法的優惠政策幫助企業減少納稅金額。與此同時,企業應該選用合適的會計政策,這樣,企業的理財活動才能順利的進行。企業在減輕稅負的方法中,包括節稅籌劃方法和避稅籌劃方法。稅收籌劃是一門復雜的實踐技術,能o納稅人帶來利益,也能給納稅人帶來風險。如果不對企業中蘊藏的風險進行規避和控制,企業就不能達到節稅的目的,進而給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2企業涉稅風險的定義

稅收風險是指在征稅過程中,由于制度方面的缺陷,政策、管理方面的失誤,以及種種不可預知和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稅源狀況惡化、稅收調節功能減弱、稅收增長乏力、最終導致稅收收入不能滿足政府實現職能需要的一種可能性。按照風險來源,可分為稅務部門稅收執法風險和企業稅收管理風險;按照風險可測程度,可分為指標性稅收風險和非指標性稅收風險;按照風險等級評定,可分為一般稅收風險和重大稅收風險。企業的涉稅風險是指企業的涉稅行為沒有按照稅收法律法規的具體規定進行處理,從而可能使企業的未來經濟利益流失。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未按照稅法規定承擔納稅義務而導致的現存或潛在的稅務處罰風險;二是因未主動利用稅法安排業務流程導致的應享受稅收利益的喪失。

3稅收籌劃中涉稅風險防范對策

3.1兼顧合法性與收益性

從納稅人的角度來看,稅收籌劃的兩個主要原則為收益性、合法性。合法性指的是稅收籌劃工作符合國家相關制度法規,以此保障納稅人稅收籌劃行為不跨越法律范圍,同時,合法性也指稅收籌劃在立法精神層面受到相關法律的鼓勵以及支持。而收益性指的是稅收籌劃能夠提高企業的稅后收益,減輕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稅收負擔,另外,稅收籌劃是企業會計管理的主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營戰略,稅收籌劃的合理性有利于企業經營策略的提出。需要指出的是,收益性是納稅人進行稅收籌劃的主要目的,但是企業不應僅僅看到收益性,否則容易誤入非法途徑。納稅人要取得稅收籌劃工作的成功,應當兼顧合法性與收益性,以此有效降低稅收籌劃工作的風險。

3.2樹立正確的稅收籌劃意識

從稅務機關的角度來分析,在企業稅收籌劃工作成功的情況下,稅務機關的稅收收入會大幅減少,因此,某些稅務機關管理人員比較注重于其自身利益,在實際生活中并不支持企業的稅收籌劃,主要原因在于這些部門干部并未真正理解稅收籌劃的實際內涵和主要作用。嚴格來說,稅收籌劃是受到法律鼓勵與支持的,但是其標準與國家立法意圖不一致,國家政策主要是為了完善稅法體系,調整產業結構,發揮稅收的經濟作用等。所以,稅收籌劃并不是由稅務機關全權控制,而是與國家政策體系以及發展思想有著緊密聯系,稅務機關應當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意識,認清自身的服務地位,積極參與納稅人的稅收籌劃,唯有如此,才能推動國家立法政策的有效落實與貫徹,從根本上降低企業稅收籌劃的風險。

3.3建立稅收籌劃風險預警系統

建立稅收籌劃制度以及相關預警體系是降低稅收籌劃風險的主要手段之一,納稅人應當全面掌握稅收籌劃的基本流程,并在此前提下,建設合理、高效的稅收籌劃預警體系,以此實現對風險的實時監控。稅收籌劃風險預警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三個方面,即預知風險、信息采集以及控制風險等,信息采集也就是通過對企業經營活動的了解,積極分析市場的供需、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動等情況,實時掌握市場狀況。預知風險是稅收籌劃預警系統的主要作用,旨在通過預警及時提醒納稅人風險的存在,使其能夠盡早提出具備針對性的解決對策,順利避開風險。而風險控制則主要負責找出風險根源,以此從根本上控制稅收籌劃風險。

3.4建立稅收籌劃績效評估體系

稅收籌劃風險管理并非靜態過程,在實踐稅收籌劃的方案過后,企業應當針對方案的實踐水平以及風險控制管理水平進行評價,為稅收籌劃的二次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現階段,企業稅收籌劃的評價標準主要包括利潤、收入、資產以及成本等基本指標進行實踐,同時,這類評定指標也是稅務機關開展核查工作的重要體系,因此在評價稅收籌劃的實踐效果時,應當保障評價指標均處于合理范圍內。另外,稅務機關在進行稅收籌劃的工作時,應當了解納稅人的實際情況,具體即為納稅人對稅收籌劃的風險控制能力以及納稅人對稅法的了解程度等,若納稅人的稅法遵從度較高,則可支持其進行稅收籌劃,并引導其采用合理的方案。

3.5提高稅收籌劃人員素質

提升稅收籌劃人員素質是降低稅收籌劃風險的必要途徑,籌劃人員的實際能力與籌劃風險有著緊密的聯系,作為一名優秀的籌劃人員不僅要具備深厚的理論知識,還應當具備一定職業道德素養。所以,在企業中,管理人員應當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使其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要求其學習我國稅法的基本政策,掌握立法知識。另外,企業應當保障稅收籌劃資料的準確性、真實性以及完整性,其資料應當包括會計資料、申報信息、稅收法律法規以及相關票據等,這是納稅人進行稅收籌劃的前提,是籌劃行為的合法依據。同時,企業可以與專業稅務機構合作,利用其專業化的技術降低企業籌劃風險,一般來說,稅務機構具備專業素質較高的工作人員以及科學合理的籌劃流程,企業與其建立合作關系可避免由于涉稅造成的稅收處罰,實時了解國家稅收優惠政策。

篇(2)

【關鍵詞】外貿企業 稅務風險

一、外貿企業的主要稅務風險因素

(一)稅收政策變化風險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的稅收政策也處于不斷的調整、完善之中,而作為調節進出口的主要手段,與外貿相關的稅收政策調整更為頻繁。如2007年以來,出口退稅、關稅政策數次調整且前后調節導向形成巨大反差。稅收政策的調整,會給企業帶來影響。如南通市某大型外資出口企業在增值稅轉型前開始籌建,其設備投資逾100億元。增值稅轉型后,取消進口設備增值稅免稅政策和外資企業采購國產設備增值稅退稅政策對該企業的財務狀況產生了重大影響。與可行性論證的結果相比,在籌建及運營初期,該企業每年約多占用資金12億元,累計多支付利息3.88億元。

政策風險還包括制度財富流失風險。在任何時期,國家的財政稅收政策都會體現出對有關涉稅活動的鼓勵、限制、禁止等政策導向。而鼓勵政策中蘊藏著許多“制度財富”因素,企業如果忽視鼓勵政策的研究并加以運用,就會形成“制度財富”的隱形流失。

(二)時效風險

與其他企業相比,外貿企業的涉稅時效風險更為突出。這是因為在與外貿企業相關的稅收政策中,涉及到時間的規定較多,而辦理涉稅事項一旦逾時,就有可能給企業帶來損失。如按照稅法規定,外貿企業如果未在規定時間內進行退(免)稅申報,或未申請開具“外貿企業出口視同內銷貨物稅額抵扣證明”的,既不得退稅,也不予抵扣。現行稅收政策中,有三類關于時限的規定與稅務風險密切相關:第一類是關于辦理涉稅事項基本時限的規定。如以不同的起點時間起算,退(免)稅認定手續、增值稅專用發票認證手續、出口視同內銷征稅貨物進項稅額抵扣證明的開具等須在30日之內辦理;《出口貨物證明》須在60日之內申請開具;出口貨物退(免)稅申報手續須在90日內辦理。出口收匯核銷單須在210天內提供。第二類是關于“寬容”時限的規定。稅收政策在作出基本時限規定的同時,對一些特殊情形的時限作了靈活規定,未能在規定的基本時限內辦理有關涉稅手續的,可利用“寬容”時限補救。第三類是“緩沖”或“過渡”期限。考慮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連續性等因素,國家在調整部分稅收政策時,會設置一定的“緩沖”或“過渡”期限。企業如果不能嚴格遵守上述有關時限的規定,就可能發生損失。

(三)單證風險

外貿企業涉稅單證特別是涉及出口退(免)稅的單證種類多、來源廣、辦理程序相對繁瑣、使用要求嚴格,是引發稅務風險的重要因素。

單證管理的風險主要來源于以下5個方面:一是單證形式、內容不符合稅法的要求;二是企業出于偷稅、逃稅、騙稅等目的偽造單證;或因工作失職、失誤致使單證未能反映實際情況;三是單證缺失。外貿企業涉稅單證來源“多、廣”的特點加大了單證收集的難度,稍有不慎,即可能造成單證的缺失;四是辦理程序疏漏。一些單證需要經過多道程序才能辦結,如果相關程序具有偶發性,就有可能被疏忽而影響單證的效用;五是單證備案不合規范。根據規定,企業應在規定時間內,將購貨合同、出口貨物明細單、出口貨物裝箱單、出口貨物運輸單據在企業進行備案以備稅務機關檢查。由于備案登記在企業內部進行,一些企業往往重視不夠,在備案資料的收集、整理等方面都不到位,存在被稅務機關處罰的隱患。

(四)技術風險

技術風險主要是指企業稅務經辦人員在辦理各種涉稅事項時出現技術性失誤而產生的風險。如稅基確定不當、計算方法及計稅標準錯誤、納稅申報錯誤、納稅申報或稅款繳納時間延誤等。外貿企業一部分涉稅數據的計算方法相對復雜,一些涉稅計算方法具有特殊規定,這在客觀上增加了涉稅數據計算錯誤的可能性。

(五)違法風險

1.騙取出口退稅。企業騙取出口退稅將會受到被處以罰金、停止辦理出口退稅半年至3年的經濟處罰。實施騙取出口退稅行為,沒有實際取得出口退稅款的,也將比照既遂犯罪給予處罰。

2.縱容他人騙取出口退稅。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明知他人意欲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仍違反國家有關進出口經營權的規定、允許他人自帶客戶、自帶貨源、自帶匯票并自行報關,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的,將受到處罰。

3.違規申報出口退(免)稅。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的國稅發〔2006〕24號文件,規定了不得申報退(免)稅的7種情形。企業具有7種情形之一并申報退(免)稅的,一經發現,該業務已退(免)稅款予以追回,未退(免)稅款不再辦理,騙取出口退稅的,追回退稅款,并處以騙取退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停止其半年以上出口退稅權。

4.偷逃進出口環節稅收。通過人為壓低完稅價格,將應稅貨物作為非稅貨物或將高稅率貨物作為低稅率貨物申報等手法偷逃關稅等稅收。

(六)核算風險

會計核算質量直接影響企業稅務風險程度,這是因為大量的會計事項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企業的納稅情況,稅務申報的數據基本上源于會計數據。會計核算失實,會給企業直接帶來稅務風險。

(七)稅收籌劃風險

基于節稅避稅目的的稅收籌劃是一把“雙刃劍”,在可能為企業節稅避稅的同時,也蘊藏著多方面的風險,如混淆偷、逃稅與稅收籌劃的界限,將偷、逃稅視作稅收籌劃;因政策發生重大變化或變化較為頻繁,稅收籌劃預期目標無法實現甚至出現相反結果;稅收籌劃存在嚴重的片面性,片面地考慮現時稅收因素,導致企業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受到影響。

二、防范外貿企業稅務風險的若干措施

(一)大力倡導誠信納稅理念

企業的決策者、管理者首先要牢固樹立遵紀守法、誠信納稅的觀念,不斷強化稅務風險意識,自覺維護和諧的征管關系。要通過宣傳培訓、案例警示、制度約束等多種手段將誠信納稅的理念和稅務風險意識傳導給企業的涉稅部門、涉稅人員乃至全體員工,使其成為企業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從而為稅務風險防范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

(二)強化稅務風險的組織結構控制

1.合理選擇稅務管理的組織形式。組織結構復雜的企業,可設立稅務管理部門或設立專職稅務管理崗位;組織結構簡單或規模相對較小的企業,可視情況設立兼職或專職稅務管理崗位;缺少稅務管理人員或自行配備稅務管理人員有悖于成本效益原則的小企業,可委托中介機構企業稅務。

2.實行不相容職責的分離。設立稅務管理部門的企業,應將稅務資料的準備與審查、納稅申報表的填報與審批、稅款繳納憑證的填報審批、發票購買、保管與財務印章保管等不相容職責分配給不同的稅務崗位;在設立專、兼職稅務管理的企業也應盡可能將上述職責相互分離;實行稅務的企業應注意不相容職責在企業與機構之間的分離。

(三)建立健全稅務風險管理制度

企業應當將稅務風險管理制度納入企業管理制度體系,建立健全覆蓋各個涉稅部門、各個涉稅環節的管理制度,包括稅務風險管理的領導體制、機構或崗位設置;企業稅務管理部門(崗位)及涉稅部門(人員)的職責,職責履行的考核辦法及獎懲措施;涉稅事項的業務處理流程;稅務風險識別、分析、評價制度;重要稅務風險環節的日常控制措施;稅務風險信息管理制度;稅務風險的應對機制、措施等。

(四)準確把握稅務風險環節

企業應對影響稅務風險的各種重要因素,如本企業組織機構及生產經營活動的特點,企業管理制度的制訂與執行情況,企業管理狀況,內部控制狀況,員工的職業操守及業務素質狀況,會計核算及財務狀況,業務關聯單位的管理水平和人員素質等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識別和確定稅務風險的主要環節,并對各環節的風險程度作出判斷,形成風險等級排序,明確稅務風險管理的重點,不斷提升風險防范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

(五)合理規劃涉稅業務流程

涉稅業務流程控制的重點是明確規定流程中每一環節的工作內容、要求、方法以及各流程環節之間的溝通、銜接。在具體工作中,可視情況采用編制程序手冊或系統流程圖等具體方式來實現業務流程的控制。

鑒于時效性與稅務風險高度關聯,企業在實施業務流程控制時,應特別關注時效問題。設立企業稅務日歷,可以提醒有關人員按時完成涉稅業務,也簡單可行,各類企業均可實行。

(六)規范會計核算

規范會計核算是防范稅務風險最基礎、最重要的措施。企業應當認真執行《會計法》等法律法規,準確把握和執行相關的會計準則及財務會計制度,努力規范會計基礎工作,配備恪守職業道德、業務素質良好的財會人員,及時、完整、客觀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

(七)注重對稅收政策的學習、研究

企業應注重稅收政策的學習、研究,全面、準確地把握與本企業相關的稅收政策,努力避免因對政策的“無知”或一知半解導致“制度財富”流失或納稅遵從風險。應注意研究稅收政策與會計政策的差異,防止因忽視政策差異而給企業的稅務管理決策、稅款繳納、稅收籌劃而帶來的負面影響。

(八)完善企業稅務管理信息工作

一是全面、及時收集涉稅信息。包括稅收法律、法規、政策信息;可能影響企業稅收狀況的其他政策信息,如海關、外管、外經貿業務、財政等方面的政策信息;企業內部的相關信息,如生產經營決策信息、管理活動信息、財務會計信息等;其他可能影響企業涉稅事項處理及稅收情況的信息。

二要加強信息的加工處理、分析工作。采用一定的技術方法對收集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和分析,確定各種信息與企業稅務風險的關聯程度,及時發現和識別風險苗頭。

三是及時傳遞信息。企業稅務管理部門(人員)應根據信息與企業有關部門、人員的關聯程度,及時向相關對象傳遞有關信息。

(九)加強與稅務機關的溝通、協調

稅務機關具有全面掌握稅收政策、獲取稅收政策信息及時、具有一定的執法裁量權等優勢。加強與稅務機關的溝通、協調,有助于降低企業稅務風險。

加強與稅務機關的溝通、協調,一是在開展稅務風險管理的過程中,主動尋求稅務機關的指導、幫助;二是通過稅務機關及時獲得相關信息;三是對有關稅收政策把握不準時主動向稅務機關咨詢;四是發生非正常性涉稅事項時,主動向稅務機關通報;五是在制訂重要的稅收籌劃方案時,聽取稅務機關的意見;六是在產生風險時應及時、主動與稅務機關溝通、協調,努力降低風險損失。

篇(3)

關鍵詞:企業稅務風險;策略;稅收籌劃

當前經濟背景下,企業的經營本身就存在著很強的趨利性,因此,在企業的稅務工作中極易由于稅務問題而引發涉稅風險,從而阻礙到企業的正常經營。由此得出,企業應該提高對稅務風險的重視程度,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規避稅務風險,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1企業稅務風險的基本內容

企業稅務風險是指與稅務行為相關的各種風險,如個別企業為了蠅頭小利,涉稅過程不符合稅收規定,致使企業形象受損,受到懲戒;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沒有掌握稅收優惠政策,造成企業多繳稅款,增加了企業的稅收負擔,這都屬于企業稅務的風險內容。其中企業稅收政策遵從方面包括稅收政策改變形成的風險,如果企業的稅收人員沒有及時了解和掌握新稅收法規,就會造成濫用、錯用稅務法規的現象,從而使企業面臨稅務風險,另外還有不規范的稅務行政執法形成的風險,我國稅務部門的自由裁量權比較大,同時受到個別稅務行政執法人員個人素質的影響,經常會出現不規范的稅務執法行為,最后使企業面臨稅務風險。因此,企業要想避免稅務方面將會遇到的風險,這就需要企業在進行納稅行為的同時,有效為企業避免稅務風險,維護企業的切身經濟利益,維護企業的良好形象,最重要的還是能夠實現對企業內部資金的優化管理。

2企業防范稅收風險的具體做法

2.1增加企業納稅風險的防控環節

對于企業內部稅務方面的工作,很多都是在相關稅務活動產生之前就展開工作,根據現如今社會經濟的現狀還有很多的客觀因素。可以得知,這些因素會為企業的稅務方面的籌劃工作帶來很多風險,這就導致稅務籌劃工作并不能夠確保萬無一失,稅務籌劃工作在過程中更多的是預測,很多預測結果很難被確認。在進行工作開展時,一定要根據具體情況再進行各項指標的預測,爭取能夠趨于完善。

2.2明確稅務責任,規范稅務程序

對于企業稅務工作中需要涉及的相關法律法規,需要工作人員能夠熟練掌握,并且能夠合理運用,同時能夠將主要的法律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和意圖都要熟記于心,將稅法所規定的法律法規作為所有工作的主要核心,使企業稅務工作能夠得到法律上的支持,相關工作也能夠有法律作為依據。這才是企業稅務最主要的運用理念,這樣也能夠達到最佳效果。企業稅務工作需要對經濟業務的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制定不同的工作方案,同時要求工作人員具備最基本的法律基礎知識,企業應明確稅務責任部門,由其統一協調稅務籌劃事宜。同時,規范企業稅務的流程,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比較結果-修正方案”的程序規范操作,責任到人、落實到人。企業必須樹立依法納稅的理念,建立健全完整、規范的財務會計賬簿,為企業進行稅務籌劃提供基本依據。存在這種依據,就能夠將所有的稅務籌劃方案進行分析,根據企業的不同情況進行討論,最終制定出最合理的籌劃方案。如果沒有專業的法律知識作為自我儲備,這些相關稅務的工作就無法有效進行開展。

2.3提升企業涉稅人員專業素質

企業稅務風險規避的關鍵在于企業稅務人員的專業素質,涉稅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素質低下就會影響企業的發展,加大企業稅務風險,因此,企業應該采取多種方式提高涉稅人員的素質和能力。企業在招聘的過程中要嚴格把關,聘用高素質的人才,提高門檻,要求學歷、專業對口,或具有一定的相關工作經驗;定期對在職涉稅人員進行培訓和教育,結合案例教學和集體學習等多種方式對涉稅人員進行能力再提升;工作考核中不斷完善考核指標,對涉稅工作人員進行公正、系統的評價,并將評價與職稱、薪酬相聯系,激發涉稅人員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態度。要求涉稅人員了解企業的產品類型以及經營業務,熟悉企業的各項投資項目,理解企業的運營過程和行為,洞察企業的未來發展動向,進行有針對性的企業稅務籌劃。與此同時,要時刻關注國家的經濟調控方向、稅收政策變動等,聯系本企業的稅務信息綜合學習,建立必要的稅務檔案,以便進行科學有效的稅務籌劃等。

2.4建立納稅風險預測與控制系統

(1)企業管理層在建立書面稅務風險控制策略和目標時,必須嚴格按照國家稅收政策的法律規定進行稅務籌劃,另外,還要在經營中積極和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溝通,有關優惠政策要盡快落實,企業要在企業內部設立獨立的稅務方面工作的部門,安排專人專職進行專門的稅務工作。(2)規避或慎用較大風險的方案。在風險管理理論中,要轉移或避免大的風險,同樣,在稅務籌劃中也應該避免或慎用風險大的方案,一種風險較大的方案就是在新法中轉移定價。關于納稅風險的測評就是需要企業在內部增設風險評估部門,并且設立相關的工作人員,明確風險測評職責。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對企業的各項能力進行測評和監督,相關風險管理的指標要做到精確,根據經濟行為探究風險高低。同時還要對企業今后的發展情況、主要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和預測,另外,還要根據國家經濟相關政策的主要浮動、稅收相關規定以及其他客觀因素等情況的分析進行稅務籌劃方案的制定,完全依靠法律法規進行稅務工作的開展,一切工作為了企業發展。工作人員將稅法制度作為工作依據的同時,還要對企業所要面臨的風險進行評估和防范,一定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采取稅收籌劃。

2.5加強信息交流與溝通,監控實施效果

信息交流溝通和監控能夠很好地促進企業納稅風險管理。很多企業納稅工作人員制定了稅務籌劃的相關方案,但是由于得不到相應的配合,方案很難執行。這時,就需要監控部門發揮作用,提升納稅管理的工作效率,達到工作的最佳效果。進行企業稅務方案規劃時,要完全依靠法律法規進行稅務工作的開展。如今,我國相關的稅法制度還存在很多缺陷和漏洞,有的條款還不能夠很好地適應企業發展情況。因此,稅收制度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正在日漸完善,需要營造良好的稅企關系,使征納稅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

3結束語

企業稅收工作有很多不確定性的風險,在進行稅務工作的過程中,遇到風險是必然的,想要對企業稅收工作出現的相關風險進行控制和掌握,就要認真分析市場經濟狀況,了解企業業務內容。隨著經濟活動的日趨增多,稅務工作也將越來越繁雜,風險也會越來越大。為了實現企業的價值最大化目標,企業內部應該有效規避各種稅務風險,重視稅務風險的防范工作,樹立正確的稅務風險觀念,形成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提高企業涉稅人員的業務能力,構建和完善涉稅工作流程,盡量規避企業稅收風險。增加企業的經濟利潤,提升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麗.淺談企業稅務風險及其防范對策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3,(33).

[2]謝建兵.淺談在企業稅務管理中的主要風險及其規避措施[J].中國經貿,2011,(18).

篇(4)

關鍵詞:稅務會計;稅收籌劃 理性人;企業;戰略規劃

一、企業稅收籌劃的價值分析

(一)企業稅收籌劃的驅動力

經濟學“理性人”的假設告訴我們,投資者總是會進行“成本-收益”核算,所以企業把資金投入企業,其根本目的就在于通過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實現資金的增值。股東與企業本質上市一種契約關系,企業從股東那里獲得了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的資金,相對應的企業也應該為股東創造滿意的回報。一旦較長時期(或者在約定時期)內企業的生產經驗活動和盈利能力沒有達到股東的預期,股東與企業的契約關系便面臨中止的風險。

而企業本身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其盈利的實現手段是向社會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企業的這一根本屬性決定了企業的在其行為中的基本價值導向。企業的稅收問題始終是企業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對于一個“理性”的企業而言,不繳或少繳稅始終是其追求的價值目標之一。除卻逃稅、漏稅等違法手段之外,一個真正的理性企業會為了實現企業的價值最大化,進行稅收籌劃。

(二) 企業稅收籌劃的可行性

眾所周知,經濟人假設是西方經濟學最為重要的假設之一。在稅收法治領域也影響甚大,尤其是作為一種方法論,分析納稅人及稅收征收管理機關的行為選擇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基本假定是,人是一個自私的、理性的功利最大化者。在稅收中,納稅人會盡可能的選擇不交或者少交稅。一般認為,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在既定的稅法和稅制體系許可得范圍內,通過對其經營活動或個人事務活動進行事先的籌劃和安排,減輕稅負或延期納稅,從而實現收益的最大化的行為①。納稅籌劃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納稅人的一項基本權利,有助于納稅人增強納稅意識,促進一國稅制完善。

(三) 企業稅收籌劃的重要性

值得指出的是,合理的稅收籌劃本身并不違反稅法的規定,并不是違法行為,相反,這是一種合理合法的行為,對于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增加企業利潤,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價值。同時,企業進行合理的稅收籌劃,不僅僅能夠實現企業的內部收益,其通過稅務會計籌劃等方法實現合理避稅,還具有良好的外部效應,如可以增強納稅人的權利意識,提高整個社會對于稅收的了解和認知,同時,也能夠在長期的不斷反復的稅收征收博弈實踐中促進稅收法律法規及相應的制度體系的健全和完善。

二、稅務會計的興起及其基本內涵

(一)稅務會計的興起及其背景

正確了解稅務會計產生和發展的歷史,有利于我們理解和掌握稅務會計的本質,同時能夠在此過程中,理解和掌握稅務會計、財務會計與稅收會計的聯系和區別。就其產生的背景而言,西方社會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尤其是隨著全球化時代的來臨,企業的重要性得到不斷突出,稅務會計的戰略價值也得以體現。就中國而言,由于歷史和社會的原因,我國的稅務會計興起和發展的時間較短,在改革開放之后才逐漸起步,1992年之后,隨著市場經濟以及相應的稅務和會計制度的不斷健全,稅務會計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因此,稅務會計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適應納稅人經營管理的需要,從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中分離出來,并將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同納稅活動相結合而形成的一門邊緣學科。是融稅收法令和會計核算為一體的一門專業會計。也有人形象的會所稅務會計是稅務中的會計,是會計中的稅務。美國著名稅務會計專家吉特曼博士,日本著名稅務會計專家武田昌輔,臺灣輔仁大學會計系主任吳習,國內著名稅務會計學者蓋地教授等學者都對稅務會計有相應的論述,限于篇幅,此處不再一一贅述。

(二) 稅務會計的基本內涵

筆者認為,稅務會計是以財務會計為基礎,以稅法為準繩,運用會計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對納稅主體的納稅活動所引起的資金運動進行核算和監督,維護國家和納稅人合法權益的一種專業會計。稅務會計具有一些基本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法律性,直接受制于稅收法律制度的顯著特點,這也是稅務會計區別于其他專業會計的一個重要標志。二是專業性,運用會計特有的專門方法僅對納稅有關的經濟業務進行核算和監督。三是融合性,融稅收法規和會計制度于一體。

三、稅務會計在企業稅收籌劃中的策略選擇

(一)戰略層面

稅收征收管理機關作為一個理性的機關,在社會契約論者的視角下,代表著全體全國進行稅收征管,因此其有權利更有義務進行合理征稅,不允許納稅人不繳或少繳稅款。這就出現了一個矛盾,納稅人永遠想進行稅收籌劃,盡可能合理避稅,而國家總是想盡辦法,盡可能把立法本意所想征的稅征收起來。納稅人的稅收籌劃與國家的征稅需要(進而會采取反避稅政策)會永遠處在互動博弈之中,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該充分認識到,利用稅務會計進行稅收籌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簡單的事情,企業應該從戰略的角度對此加以重視,做好戰略規劃、制定相應的稅務會計行動指南,如此,才能從容的進行的合理的稅收籌劃。

(二) 人員層面

眾所周知,現代稅法體系的不斷完善,變得日趨繁復。稅務會計既融合了稅務方面的專業知識,也與會計學統計學的知識密切相關,可以說是一門非常精妙復雜系統的學問,在實踐的應用中也非常難以駕馭,對人才的要求較高。因此,企業應該加強稅務會計的人才資源隊伍建設,一方面要不斷引進稅務會計方面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要結合企業實際,進行合理的人才資源培訓和教育,使得稅務會計人員能夠與企業的發展相適應。

(三)監督層面

由于稅務會計在稅收籌劃中的重要意義與價值,而且往往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利益。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缺乏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往往容易出現腐敗尋租的情況。有鑒于此,企業及相關的主體應該構建合理的監督檢查機制,完善制度規章和稅務會計流程及操作方法,從制度層面規避尋租,真正提高稅務會計在企業稅收籌劃中的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應用。

四、結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以及企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加上,國際稅收協定以及國內稅法都變得日益龐大復雜難懂,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發展,也難免產生新的漏洞。此外,稅務會計從業者與普通人一樣只具有有限理性,由此決定了稅務會計在企業稅收籌劃中的策略選擇需要不斷的因時因地進行合理的調整。(作者單位:西南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蓋地.構建我國稅務會計范式與模式探討[J].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學院學報,2006,26(2):25-29.

[2]孫靜.論如何改進我國的稅務會計信息披露[J].會計之友,2013,(6):19-20.

[3]劉華.我國稅務會計理論體系中有關稅務籌劃問題探究[J].理論前沿,2007,506(17):29-30.

[4]陳茸.試論建立稅務會計的客觀必然性[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0(6):38-40.

[5]王菁,劉景娟.建立我國稅務會計理論框架的思考[J].商業會計,2012,(13):88-89.

篇(5)

一、稅務的概念內涵及其經濟意義

(一)稅務的基本概念

對稅務的概念進行界定,首先要對的概念予以明確。所謂是指人以被人的名義在權限內進行直接對被人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為。行為具有以下特點:第一,人必須以被人的名義進行活動;第二,人必須在被人的授權范圍,或法律規定的權限內進行民事活動;第三,人必須以被人名義與第三方進行有法律意義的活動。

稅務是的一個組成部分,具有的一般屬性,屬于民事中委托的一種。具體來說,稅務就是指稅務人在國家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受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委托,代為辦理稅務事宜的各項行為的總稱。

(二)稅務業務內涵的全新界定

我國的《稅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簡稱《征管法》)明確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可以委托稅務人代為辦理涉稅事宜。《征管法》對于納稅人正當權利的維護同時也在法律層面上使得稅務的合法性得到了確認。但是,《征管法》中并未對稅務的業務范圍從國家稅收法律的層次上予以明確界定,目前所能找出的關于稅務業務內涵解釋的唯一權威規定是《稅務試行辦法》中的第二十五條。該條規定:“稅務人可以接受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委托從事下列范圍內的業務:(一)辦理稅務登記、變更稅務登記和注銷稅務登記;(二)辦理發票領購手續;(三)辦理納稅申報或扣繳稅款報告;(四)辦理繳納稅款和申請退稅;(五)制作涉稅文書;(六)審查納稅情況;(七)建帳建制,辦理帳務;(八)開展稅務咨詢、受聘稅務顧問;(九)申請稅務行政復議或稅務行政訴訟;(十)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業務。”這一規定為稅務中介機構開展稅務業務明確了的方向。事實上,目前我國的稅務業務也都是普遍地從事著諸如企業稅務登記、申購發票、納稅申報以及稅務行政復議和訟訴等一般性的涉稅處理事項。然而,應該看到的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中國加入WTO后的新形勢下,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不斷健全,稅務管理水平日益提升。在這種條件下,上述傳統的模式化的稅務服務已很難滿足納稅人特別是外資納稅人的要求,稅務業務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水平亟待發展和創新。

基于稅務需求的這種變化,我們認為,稅務的內涵需要重新界定,以適應形勢的發展。在目前開放形勢下,稅務業務從服務內涵上,可以分為傳統流程模式化的業務和新型研究創新化的業務兩種。所謂傳統流程模式化的稅務業務,就是指中介機構接受納稅人的委托,納稅人從事簡單的有既定規范流程可供遵循的重復性涉稅活動。上述《稅務試行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中,除了“開展稅務咨詢、受聘稅務顧問”外的其余幾項都屬于該種稅務業務范疇。新型研究創新化的稅務業務則是指中介機構接受納稅人的委托,按照納稅人的具體要求,依據其個體涉稅特征和整體稅收環境,通過不斷地創新研究和思考,制定出符合納稅人自身的涉稅活動計劃,從而達成納稅人目標的涉稅活動。這種稅務主要包括了涉稅流程診斷、稅務風險評估與控制、稅收籌劃以及稅企爭議協調等內容。稅務業務的內涵界定如下圖所示。

傳統流程模式化:稅務登記、申購發票、

|--納稅申報、稅款繳納、稅務行政復議、稅務行政訴訟

稅務----|

|

|--新型研究創新化:涉稅流程診斷、稅務風險評估

控制、稅收籌劃、稅企爭議協調

從本質上講,新型研究創新化的稅務并未脫離的屬性,而仍屬于稅務的范疇。這是因為,稅收籌劃等新型稅務服務仍是中介人以委托人的名義,在其授權范圍內,與稅務機關進行的有法律意義的活動。從稅務現實發展來看,新型研究創新化的稅務業務將更加符合開放形勢下納稅人對于稅務服務的需求層次和水平,從而進一步促進稅務市場的發展。

(三)發展稅務的經濟意義

稅務是市場經濟下社會分工細化的產物,是納稅人、者和稅務機關協同辦理涉稅事務的管理方式。對于納稅人而言,實際上是將自己履行納稅義務的具體事宜,委托者辦理。納稅人通過委托,可以節約納稅成本,并由者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從而一定程度上轉移涉稅風險。對于者而言,是以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被者服務,根據的數量和質量,取得合理的勞務報酬,同時負相應的法律責任,承擔一定的風險。對于稅務機關而言,一些涉及稅收征納的具體事宜,不再直接面對納稅人,而轉由納稅人委托的者辦理,降低了征收成本,提高了征管效率。此外,稅務為稅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保障。現行流轉稅制的完善,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的統一,個人所得稅制的改革等,必將使稅制更加科學、嚴密、合理,稅制結構進一步優化,從而更需要稅務的積極參與。

可見,稅務的發展是深化稅制改革,優化稅收征管模式,改善稅收征納雙方關系的必然舉措。在目前開放形勢下進一步推進稅務,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外資企業稅務需求狀況分析

(一)外資企業稅務管理特點

在中國加入WTO后的開放形勢下,在華外資企業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與內資企業不同,在華外資企業由于普遍出身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知名企業,其在長時間的市場競爭和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良好的運作模式,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有著完善的財務控制制度與詳盡的財務規劃。外資企業這種完善的制度和成熟的理念,充分反映到了自身的稅務管理上,并顯示出如下特點:

1.稅收成本控制意識強烈。外資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早已認識到,稅收作為企業經營的一種外部成本,需要盡可能地加以控制。稅收成本的控制已普遍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個目標予以實施。在企業的運作經營過程中,對于任何一項決策,其可能形成的涉稅成本都會在決策過程中予以充分的考慮,并可能最終影響該項決策的制定和實施。比如,美國波音公司前不久將總部從西雅圖遷到波士頓,就是考慮到波士頓的所得稅率要遠低于西雅圖。

論文外資企業稅務業務的發展與創新來自

2.稅收管理經驗豐富,稅收管理手段先進。外資企業在長時間的稅收管理工作中形成了豐富經驗,并通過各種先進的手段來達成自己的稅務管理目標。為了實現稅收成本的降低,外資企業普遍采用全球范圍內的轉移定價、國際避稅地、資本弱化、繞開稅收管制等手段規避自身稅負,達到企業整體稅負的降低。

3.稅務管理制度規范,大量聘請稅務中介。強烈的稅收成本控制意識和成熟豐富的稅收管理經驗,使得外資企業形成了規范的企業稅務管理制度,稅務管理的職能作用被突出,稅務管理工作流程化、專業化。對于日益擴張的全球化經營,為了保證企業在世界各地經營中稅收風險的規避和稅收成本的控制,聘請本地的稅務中介和專業人士則成了企業稅務決策的主要方式。例如,聯合利華公司總部就專門在其分支機構所在國聘請了45名稅務顧問,負責處理其全球生產經營過程中所涉及到的當地稅收問題,每年為公司節省數以千萬計的稅款。

(二)外資企業對稅務服務的需求

正是因為外資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具有上述特點,也就決定了其對于稅務服務不同的需求程度和層次。概括地說,在華外資企業對稅務的具體需求內容因企業規模和設立時間而有所差異,主要表現為:

1.在不同的企業規模上,規模大的企業對于新型稅務服務的需求較大,而規模較小的辦事處等外資機構對于傳統稅務業務依賴較大。由于規模較大的外資企業自身稅務管理制度已比較規范,有著明確的專業分工,因而對于諸如納稅申報、稅款繳納等傳統的涉稅事宜完全可以自己完成,而不需要聘請稅務。然而,出于降低稅收成本和規避稅收風險的考慮,同時限于自身對中國稅收制度和相關政策的缺乏深入研究和把握,因此其自然產生對新型稅務業務的需求。與此相反,規模較小的外資機構限于人員的安排以及自身業務的單一性,往往會聘請國內的中介機構為其代為辦理記賬、納稅申報等簡單的涉稅事宜。

2.在設立時間上,剛剛設立的企業往往需要傳統的稅務服務,而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形成一定規模的企業則會逐漸轉向對新型稅務的需求。在華剛設立的外資企業由于規模小,業務單一以及人員配置等限制,在稅務管理上往往會委托中介機構其相關涉稅事宜,從而形成對傳統稅務的需求。在企業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后,隨著規模的擴大、業務的增加以及相關人員配置的完備,其對稅務的要求則逐漸轉為提供涉稅風險診斷、稅收籌劃等新型創新化業務。

由此可見,在中國加入WTO后的開放形勢下,更多的外資會參與到國內的競爭中,其經營規模也將隨之擴大。這也就必然導致其對于稅務業務的需求將不斷增加,外資企業稅務市場潛力巨大。

三、國內稅務供給現狀分析

(一)國內稅務市場整體狀況

我國稅務是在稅務咨詢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1994年國家頒布的《征管法》為我國稅務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同年9月,國家稅務總局又制定下發了《稅務試行辦法》,并在全國范圍內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了稅務試點工作。1996年11月,國家稅務總局與人事部聯合制定頒布了《注冊稅務師資格制度暫行規定》,將稅務人員納入了國家專業技術人員執業資格準入控制制度的范圍,這標志著稅務行業同注冊會計師、律師事務所等一樣,成為國家保護和鼓勵發展的一種社會中介服務行業。從而使稅務作為一項新生事物進入了我國的經濟生活,成為我國“納稅申報,稅務,稅務稽查”這一征管模式的中心環節。

從業務的開展情況來看,據抽樣調查測算,目前全國委托稅務的納稅人約占9%左右,其中:單項約占70%,全面約占30%;在項目上,納稅申報約占30%,納稅審查占25%,稅務顧問占18%,稅務登記等簡單事項占13%;其他涉稅事項占14%。由此可見,中介機構目前所提供的稅務仍主要局限于納稅申報等傳統的業務,新型稅務業務供給十分有限。

從整體情況來看,我國的稅務率整體偏低,與世界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日本有85%以上的企業委托稅理士事務所代辦納稅事宜;美國約有50%的企業和幾乎是100%的個人,其納稅事宜是委托稅務人代為辦理的;澳大利亞約有70%以上的納稅人也是通過稅務人辦理涉稅事宜的。可見,我國的稅務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二)國內中介機構在稅務供給中的優勢與不足

上文的分析表明,我國外資企業稅務市場潛力巨大,隨著開放的不斷深入,外資企業對于稅務特別是新型研究創新化的稅務服務將有著較高的需求水平。作為國內稅務市場主要供給方的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應認清自身的優勢與不足,揚長避短,超越外資中介機構而成為外企稅務需求的主要供給者。

1.國內中介機構的優勢

與外資中介機構相比,國內的中介機構在提供稅務服務中具有以下優勢:

(1)了解我國稅收政策的制定背景,熟悉稅收法規具體運用尺度。由于國內的稅務中介機構脫鉤前一般都掛靠于國家財稅部門,相關人員有從事稅收政策研究和征管工作的多年經驗,因此對于我國稅收政策制定的具體背景,稅收條文的解釋和運用都有著較為準確的把握,從而有利于實現納稅人涉稅風險最小和籌劃收益最大。

(2)與稅收政策制定部門保持著良好的信息反饋渠道,可以及時獲取權威政策信息。由于有著這種通暢的信息交流機制,可以更好地知道納稅人的各項決策,保證其免于承受稅收政策意外變動所造成的風險損失,從而形成更大的收益。并且,可以通過這種渠道,為納稅人從事更高層次的稅收籌劃,即爭取有利于納稅人自身的特別政策的尋租籌劃。

2.國內中介機構的不足

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國內中介機構也應盡力克服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

(1)層次較低,服務質量較差。據調查統計,目前稅務中介機構的從業人員中,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只有18%,大專學歷的占46%,中專以下學歷的占36%。這與世界上許多國家相比差距較大,與國內相關行業比較也有較大差距。多數機構只是從事納稅申報、發票領購、小型業戶的建帳和記帳等一些簡單的事務性工作。至于如涉稅風險診斷、稅收籌劃高層次的新型稅務業務開展很少,質量難以保證,使稅務工作始終在低水平、低層次上運轉,嚴重影響了其對外資企業稅務市場的拓展。

(2)一些中介機構的“行政”色彩仍較為濃厚,市場化程度很低。盡管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稅務機構憑借稅務機關的行政權力,或以其他不正當手段招攬客戶的行為已經日趨減少,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目前仍有一些中介機構的定位沒有轉變,還是依靠稅務機關生存。而且,應當看到,這種對稅務機關的依賴在中介機構中依然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定位的不準確必然影響到服務內容的提升,進而難以滿足外資企業需求。

四、開展面向外資企業的新型稅務業務的探討

(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自愿原則

稅務屬于委托的范疇,必須依照民法有關活動的基本原則,堅持自愿委托。行為發生的前提,必須是雙方自覺自愿。人不得以任何手段強迫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委托其,被人也不得違背人意志,脅迫為其。雙方是協議契約關系。

2.公正原則

稅務機構和人員作為社會中介,是獨立行使自己職責的行為主體,其行為必須符合國家法律的規定,符合委托人的合法意愿。這就要求人必須完全站在公正的立場上行使權限。

3.有償服務原則

稅務是一種以專業知識和技術提供服務的行為,理應實行有償服務,這是專業知識和技術的價值體現,完全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稅務中介機構必須同其他企業一樣,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通過服務取得收入,抵補成本,獲取利潤。

4.維護國家利益和保護委托人合法權益的原則

稅務中介機構在稅務活動中應向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宣傳有關稅收政策,按照國家稅法規定督促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依法履行納稅及扣稅義務,以促進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知法、懂法、守法,從而提高依法納稅、扣稅的自覺性。保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是稅務的又一重要原則。通過稅務,不僅可以使企業利用中介服務形式及時掌握各項政策,維護其自身的權益,正確履行納稅義務,避免因不知法而導致不必要的處罰,而且還可通過稅收籌劃等新型稅務業務,節省不必要的稅收支出,減少損失。

(二)新型稅務業務的基本服務流程探索

上文的分析已經表明,隨著外資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其對于稅務的需求層次將逐漸由傳統的流程模式化轉向以稅收籌劃、涉稅風險診斷為特征的新型的研究創新化。目前國內的稅務中介機構在提供稅務服務上雖具有自身的一些天然的優勢,但也存在著自身服務水平較低、人員專業化程度不高以及市場主體意識不強等不足。面對著外資企業未來對于稅務特別是新型稅務需求的不斷增加,作為主要供給方的國內中介機構在不斷彌補自身不足的同時,也應積極探索稅收籌劃、稅收咨詢等新型稅務的服務流程規范。

在這一點上,中瑞華恒信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了積極的嘗試與探索,在發展傳統稅務服務的同時,大力開展以企業稅務咨詢、涉稅風險診斷、稅負狀況分析、專項稅收籌劃等多項為外資企業所需求和認可的新型稅務業務,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總結我們在長期的業務中形成的一套基本服務流程,主要有以下幾個環節:

1.業務的多渠道營銷。通過與既有客戶的交流,專業網絡媒體、納稅人俱樂部等多渠道的溝通與交流,宣傳自身的新型稅務服務理念與內容,使得納稅人逐漸認同這些服務,了解其功能與效果,從而形成潛在客戶。

2.與申請客戶進行前期交流與談判,明確具體服務目標。通過專業人員與申請服務客戶的多次交流,了解客戶的需求目標,并讓客戶了解我們中介機構所能提供的具體服務內容,最終明確雙方的委托服務目標與方式,形成服務協議。

3.成立項目組,進行前期資料收集。針對服務內容,結合目標客戶的自身屬性,分析其所在行業的整體稅收生態環境、相關的稅收法律規定以及與目標客戶委托服務事項相關的其他資料。

4.項目組現場診斷與咨詢。在前期資料收集和研究的基礎上,項目組進入到委托客戶現場,通過調閱相關資料、訪談業務人員,抽查具體憑證等方式,形成咨詢診斷結論。

篇(6)

關鍵詞:工資薪金;稅務籌劃;思路

中圖分類號:F81.42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8-0080-03

工資、薪金所得包括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雇傭有關的其他所得,其支付的形式包括現金、有價證券、實物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工資、薪金所得適用5%―45%的超額累進稅率。即工薪越高,適用的稅率越高,稅負就越重。

一、稅務籌劃在工資薪金所得中運用的基本思路

超額累進稅制和各種抵扣項目政策的存在,為稅務籌劃在工資薪金稅負中的運用,提供了一定的空間。根據現行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的政策法規,結合各單位的實際情況,工資薪金稅負稅務籌劃的基本思路不外乎從降低應納稅所得額和降低邊際稅率兩個方面入手。

(一)合理籌劃薪酬政策,降低工資薪金個人應納稅所得額

計算工資薪金的應納稅額是以個人工資薪金收入扣除一定費用和生活必要支出后的余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的。要降低應納稅所得額,一是降低員工工資薪金水平,提高員工福利待遇;二是擴大應稅收入的可抵扣項目和金額。

1.降低員工工資薪金水平,提高員工福利待遇

員工從單位取得的勞動報酬主要是以現金形式發放的工資薪金所得、以員工福利形式發放的實物所得和享受單位提供的公共福利等三個方面。按照稅法規定,員工獲得的現金和實物方式薪酬均需繳納個人所得稅,且薪酬數額超過稅法有關規定標準時,單位要做納稅調增,導致單位所得稅增加。但是單位提供的公共福利在一定程度上對單位和個人都是免稅的,因此,合理安排員工的公共福利,適當將部分直接發放的工資薪金轉化為員工公共福利,是降低工資薪金個人應納稅所得額的一個方面。具體來說,首先,用足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職工工會經費等稅前扣除政策。根據稅法規定,單位支付的上述三項經費分別按工資總額的14%、2.5%、2%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因此,各單位可充分利用該政策,足額計提三項經費,進而將部分直接發放的員工薪酬轉化為福利費、教育培訓費、工會活動費支出。其次,將支付員工個人的工資薪金采用非貨幣支付的辦法提高員工公共福利支出。例如,為員工免費提供宿舍、免費提供辦公設施、免費提供交通便利、免費提供用餐、免費提供通訊方便等等。單位替員工個人支付這些支出,取得真實、合法、有效的發票據實列支實報實銷后,就成為單位正常的經營費用,個人不需繳納個人所得稅,單位也可以在稅前列支,可謂單位個人雙方受益。

2.擴大應稅收入的可抵扣項目和金額

根據財稅(2006)10號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三費一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規定:個人按照規定的繳費比例或辦法實際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單位和個人分別在不超過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12%的幅度內,其實際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單位和職工個人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月平均工資不得超過職工工作地所在設區城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具體標準按照各地有關規定執行。由此可見,各單位在制定薪酬分配方案時,應盡量用好、用足、用活稅收抵免政策,如可通過提高住房公積金計提比例,將員工的部分獎金收入轉移到住房公積金中。這樣既不增加單位人力費用,又可按照稅前扣除上限,為員工繳足“三費一金”,從而既節省單位的企業所得稅支出,又有效降低員工個人稅收負擔。

(二)合理籌劃工資發放,降低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的邊際稅率

根據現行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工資薪金項目采用九級超額累進稅率制,稅率級差為5%,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個人所得稅稅率隨著應納稅所得額的增加而提高,即邊際稅率遞增,因此,降低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的邊際稅率具體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月工資和年終獎分配的合理化,使兩者適用的稅率達到最低

在全年工薪所得一定的情況下,要實現全年總體稅負最小,必須合理分配月工資與年終獎。具體操作中,應注意把握以下原則:第一在分配月工資與年終獎時,至少保持二者中有一個在某一稅率所對應的稅收臨界點上(如500、2 000或6 000、24 000等),另一個在一定范圍內浮動。第二若月工資適用的稅率低于年終獎適用的稅率,則應將部分年終獎分配到各月發放,以降低轉移后的年終獎適用的稅率。雖然全年一次性獎金先除12確定適用稅率,但是只扣除了1個月的速算扣除數,因此,在對全年一次性獎金征收個人所得稅時,其實只適用了1個月的超額累進稅率,另外11個月適用的是全額累進稅率。全額累進稅率的特點是臨界點附近稅負跳躍式上升,從而造成收入增長速度小于稅負增長速度。一般來說,年終獎適用稅率應低于或等于調整前的月工資適用的稅率。即使調整后的月工資適用的稅率提高了一級甚至兩級,在一定范圍內,仍然可實現總體稅負最小化。

例如:張某月基本工資為2 500元,年終獎為42 000元,全年工薪所得共計72 000元。其應納個人所得稅計算如下:月工資應納稅=(2 500-2 000)×5%=25元;年終獎應納稅=42 000×15%-125=6 175元(42 000÷12=3 500,對應的稅率為15%,速算扣除數125);全年應納稅=25×12+6 175=6 475元。

如將張某的全年所得72 000元合理分配,年終發放24 000元(24 000÷12=2 000,對應的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125)剩余獎金18 000元分配到各月發放,則月工資為4 000元(18 000÷12+2 500)。籌劃后,其應納個人所得稅計算如下:月工資應納稅=(4 000-2 000)×10%-25=175元;年終獎應納稅=24 000×10%-25=2 375元;全年應納稅=175×12+2 375=4 475元。顯然,比籌劃前節稅2 000元。為了便于員工和單位實施稅負最小化個稅籌劃方案,現將員工不同工薪水平對應的稅負最小化方案設計表列示如下(見表2)。

從表2中可見,保持月工資稅率高于年終獎稅率一級或兩級,可以實現稅負最小化。如某單位員工預計全年工薪所得為68 000元,處于表中第六檔,單位可以按月發放4 000元,剩余20 000元(68 000-4 000×12)作為年終獎發放,全年工薪稅負為 4075元。

2.各月收入均衡化

合理預計員工的全年所得,采取均衡分攤法,發放每個月度的工資薪金,減少月度工資波動適用稅率升高。當然,“收入均衡化”并不是一定要求每月工資絕對額相等,而是要盡可能使每月適用的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相等。而有些單位發放的工資除月度固定工資外,還有月度加班工資、季度考核獎勵、半年獎金預發等一次性的發放,使得月度工資薪金有的月份很高,而有的月份又相對較少,大幅度波動的結果使工資獎金較高的月份適用高稅率帶來的稅負增加大于工資獎金較低月份適用低稅率形成的稅負減少,最終導致部分工資獎金變成稅款,形成工資獎金增加但實際收入沒有增加甚至減少的情況,因此,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個人所得稅負擔,就必須盡可能每月均衡發放工資。

3.合理確定年終考核兌現時點,為稅務籌劃方案的實施留出回旋空間。

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稅辦法只允許采用一次,而單位的年度考核、專項考核、評優獎勵一般都必須在年度結束后的次年1月份才能準確地計算,考核結果的兌現一般都要求在春節之前發放到位,綜合以上分析,年終考核兌現的時點適宜選擇在次年的1月份。如果在年末的12月就進行初步預算兌現,結果是到次年的1月份還要進行調整,全年一次獎金計稅辦法不能再次使用,使稅務籌劃沒有回旋的空間,年終獎金補差調整額只能合并到次年1月份的月度工資中一并計稅,造成月度稅率增高。

二、稅務籌劃在工薪所得中的誤區

(一)私車公用節稅

國稅函[2007]305號規定,企事業單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后,在規定的標準內,為員工報銷的油料費、過路費、停車費、洗車費、修理費、保險費等相關費用,以及以現金或實物形式發放的交通補貼,均屬于企事業單位的工資薪金支出,應一律計入企事業單位的工資總額,按照現行的計稅工資標準進行稅前扣除。很多單位認為,加大稅前扣除額可以減輕企業所得稅負擔,并節省購車資金。其實,私車公用與使用企業自有車輛相比,并不能達到減輕單位的所得稅負擔的目的。因為稅法規定固定資產折舊可以在所得稅之前扣除,由于會計主體不同,單位不能計提私家車的折舊,不但喪失折舊抵稅的機會,同時還在無形中加重了員工的個人所得稅的負擔。員工因私車公用而在單位報銷的費用,按照稅法的規定,應并入其工薪所得,一并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福利費免稅

免征個人所得稅的福利費,是指從福利費或工會經費中支付的職工生活補助費。現行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個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現金、有價證券、實物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首次將“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納入個人所得形式。大到住房、汽車,小到瓜子、飲料等,均屬于工薪所得,必須繳納個人所得稅。另外,單位發放的商場的購物卡、組織的免費旅游等,也必須按工薪所得繳納所得稅。

三、實施稅務籌劃時必須注意的事項

(一)準確理解稅收法規,依法合規繳納稅款

依法合規納稅是稅務籌劃的基本前提,也是每個納稅人應盡的光榮義務。納稅人應以法律為準繩,嚴格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辦事,在稅法許可和符合有關財務制度的前提下進行稅務籌劃。準確理解稅收法規是稅務籌劃的根本保證。納稅人進行納稅籌劃時,必須全面掌握相關稅收法規,準確理解其內涵,找準可以進行稅務籌劃的“結點”或“空間”,并及時實施稅務籌劃的技術處理,才能實現稅務籌劃的預期目標。

(二)全局統籌考慮,取得決策層的認同和支持

稅務籌劃對于各單位而言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涉及財務、薪酬、經營、決策等各個部門,需要多個部門的互相配合與協作。因此,在稅務籌劃時,必須全局統籌考慮,用整體、全面的眼光來分析各涉稅事項及其操作流程的稅負水平,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籌得進、出得來,從成本效益原則出發,全面衡量稅務籌劃方案的稅后收益。同時,要取得決策層的認同和支持,這是稅務籌劃成功與否的關鍵。籌劃人員要向決策層詳細闡述稅務籌劃知識,通過具體案例的計算對比,讓他們認識到稅務籌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重視稅務籌劃工作,推動稅務籌劃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因時制宜,及時進行籌劃方案的調整。

稅務籌劃的理念、方法、技術等隨著稅法調整,涉稅事項內容和流程等方面的變化在不斷深化,這使得稅務籌劃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因此,稅務籌劃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外部的客觀環境,在理解透徹的前提下進行,嚴防生搬硬套;要因地、因時科學合理地選擇籌劃方法,及時調整籌劃方案,精心組織實施,才能確保稅務籌劃的成功。

參考文獻:

[1] 注冊會計師協會.稅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2] 吉文麗.工薪所得個人所得稅籌劃探析[J].財會月刊,2009,(10).

The usage of the tax planning in the salary tax burden

LI Qi-yin

(Economy management section,Nantong commerce and trade high level vocation school,Nantong 226011,China)

篇(7)

關鍵詞: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策略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4年9月22日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秩序的不斷完善,企業對稅務的管理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特別是針對企業稅務的合理籌劃變得越來越普遍。良好的稅務籌劃不僅能使企業獲得更大利益,還能有效地完善社會的法律制度,是一種雙贏的經濟行為。但是,企業進行稅務籌劃尚具有很大風險,探求稅務籌劃風險產生的原因,并對其加以規避是當前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企業稅務籌劃及其風險基本內涵

(一)企業稅務籌劃基本內涵。企業稅務籌劃就是指企業為了盡可能地降低稅收成本、防范稅收風險以維護自身合法權利,在嚴格遵守現行的相關稅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通過對政府稅收政策的合理利用及對企業經營活動、投資項目、理財方式等事項的嚴密籌劃,設計并選擇出最優的納稅方案,進而減小企業的稅收負擔,并從中獲取合法稅收利益的行為。進行企業稅務籌劃有利于企業實現其利益的最大化,特別是針對剛剛進入發展期或轉型期的企業而言,企業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周轉,而企業稅務籌劃則可以有效減少企業資金的流出。

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的方式主要有避免稅務的籌劃、節約稅務的籌劃以及稅務轉嫁的籌劃三種。當然,不管企業選擇哪一種稅務籌劃的方式,企業都必須在得到相關稅務機關認同許可的條件下依法開展相關工作。

(二)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基本內涵。雖然企業的稅務籌劃是一種獲得稅務機關認同的合法行為,但是在通常情況下企業的稅務籌劃行為游離于稅收法律法規的空白或邊緣處,所以一旦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時未能把握好尺度,很容易產生較多的違法行為;或者說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并著手實施的整個活動中,很可能存在某些不確定因素使企業面臨一定的利益損失。也就是說,企業進行稅務籌劃一方面確實能給企業帶來豐厚的利益,然另一方面企業進行稅務籌劃實際上隱藏著巨大的風險。當然,這些企業稅務籌劃的風險是可以進行有效防范的。所以,企業在稅務籌劃時必須時刻關注對稅務籌劃風險的防范,以實現企業的最終目標。

一般而言,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的具體表現方式主要分為以下三種:其一,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時可能會因為觸犯了相關的法律法規或政策制度等,形成稅務籌劃風險,進而對企業的經濟利益產生不可估量的潛在損失;其二,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工作時投入的籌劃費用過高,可能造成企業節省或規避下的稅款額度遠遠小于企業稅務籌劃所用成本,進而產生收支赤字,使企業凈收益受到損害;其三,稅務籌劃的即時機會成本小于其即時凈收益,但是由于不適當的稅務籌劃動機以致籌資、投資或經營行為短期化,使企業資金運動的秩序受到干擾,影響企業資金未來的獲利能力,形成潛在損失。

二、進行企業稅務籌劃風險防范的積極意義

(一)進行企業稅務籌劃風險防范有利于保證企業的合法利益。眾所周知,企業進行稅務籌劃是相關稅務機構認可下的一種合法行為。也就是說,一旦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時產生風險,其損害的則是企業的合法利益。而企業進行稅務籌劃風險的防范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可能產生的風險進行事先預測,以引導企業規避這些風險;或者提前制定好化解風險的策略,以便在產生風險時能夠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補救。

(二)進行企業稅務籌劃風險防范有利于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企業要想使稅務籌劃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就必須依仗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而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的產生很可能是因為企業相關規章制度尚不完善。因此,進行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的防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發現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利于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

(三)進行企業稅務籌劃風險防范有利于促進相關法律的完善。企業進行稅務籌劃工作有時則是順應政府相關政策導向的結果。特別是在政府部門提出相關的企業優惠政策后,企業往往會在進行稅務籌劃時有意識地向優惠政策靠攏。這時,一旦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時利用了稅收法律漏洞,則相關的稅務機關也就可以根據企業進行稅務籌劃時的種種行為,及時發現這些漏洞的存在,進而對此進行完善。可以說,進行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的防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相關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完善。

(四)進行企業稅務籌劃風險防范有利于防止企業違法行為的發生。在企業進行稅務籌劃時,往往是利用了現有法律法規尚不完善的地方。在此情形下,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由于未能把握好稅務籌劃的尺度或利用稅務籌劃的機會謀取私人利益的違法行為出現。因此,進行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的防范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為了防止企業內部違法行為的發生,以維護企業的相關利益。

三、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及主要原因分析

(一)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的風險意識不夠強。隨著企業進行稅務籌劃工作越來越普遍,企業稅務籌劃風險也時有發生。因此,很多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進行稅務籌劃風險防范的重要意義。但是直到目前,我國也仍存在部分企業未能對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有一個良好的認知,也未對企業稅務籌劃的風險防范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企業對稅務籌劃的風險意識不夠強,直接導致企業領導對稅務籌劃風險防范工作的不重視,進而影響了企業對稅務籌劃最優方案的設計及稅收籌劃風險的有效管理,給企業帶來無可評估的利益損失。而對于那些或多或少具有稅務籌劃風險意識的企業,其具有的風險意識也多是局限在意識到風險,而未能將這些風險意識較好地體現在其具體的實踐行動中。如在對稅務籌劃風險進行有效的預測及控制,當利用科學方法對可能產生的風險進行分析、評估并事前提出應對措施,或建立健全相應的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管理機制等環節中,很多企業都沒能做到盡善盡美。

(二)因稅收政策的變化或利用不當造成的風險。企業開展稅務籌劃工作主要還是在依據國家相關稅收的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的基礎上實現的。這就造成了企業稅務籌劃與國家政策法規的高度相關性。因此,企業在稅務籌劃過程中產生風險,也必然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稅收政策法律的影響。一般而言,企業稅務籌劃中與政策相關的風險主要分為兩個方面: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化造成的風險和企業進行稅務籌劃時對國家的稅收政策利用不當引起的風險。

政策變化造成的企業稅收風險主要是指國家為了使法律政策更加趨于完善與合理,同時順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往往會不定期地對稅收的制度政策或法律法規進行相應的補充、修訂和完善,或推出新的優惠政策等。而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時,如果相關工作人員未能及時注意到國家這種稅收政策的變動或未能依據這些變動做出及時的策略應對和調整,就容易導致企業稅務籌劃的風險。

對國家稅收政策利用不當引起的風險是指國家制定的相關政策在具體落實過程中,往往會因為各個地區經濟發展程度、文化程度、傳統因素及等實際狀況的相對差異而在有所調整;或者國家制定出來的某種政策針對企業性質的不同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企業稅務籌劃人員如果不能將這些國家政策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調查和了解,很可能在對國家稅收政策利用不當的情況下產生某些風險。

(三)企業中進行稅務籌劃的工作人員職業素養較差。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性因素。企業相關人員的職業素養及工作能力的高低往往也決定了企業稅務籌劃的最終效果。因此,企業稅務籌劃過程中產生的風險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能是由于企業稅務籌劃人員的職業素質或工作能力較低而引起的。事實上,企業進行稅務籌劃也是近幾年才逐漸普及起來的一門技術,尚缺乏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尤其是企業的稅務籌劃往往涉及經濟學、會計學、法律學等多種領域,需要的也是通曉各領域知識的綜合型人才。此外,專業的稅務籌劃人員還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風險意識及統籌規劃的能力。而這樣的人才不僅僅是企業稅務籌劃方面,也是各個領域所共同缺乏的。

四、加強企業稅務籌劃風險防范的有效措施

(一)加強企業稅務籌劃風險意識。要想加強對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的防范,企業就必須首先加強企業稅務籌劃的風險意識。因此,企業必須對稅務籌劃工作予以高度重視,并建立健全一系列的風險評估體系。這就要求企業領導應當從確保企業長遠利益的角度思考,時刻對企業稅務籌劃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加以警惕,確保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的預測、防范和監督工作順利開展。此外,企業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強對風險評估活動的管理,將風險管理的初始信息和相關業務的管理流程等進行及時、有效的風險辨識、風險分析及風險評價。

(二)加強企業稅務籌劃管理工作。一般而言,各個企業針對其自身性質、實際發展的情況以及錄用工作人員能力的不同,其所選擇的管理方式也不盡相同。而在不同企業管理方式下隱藏著的稅務籌劃風險也會有所差異。因此,企業要想加強對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的防范就必須結合企業自身的管理狀況,對稅務籌劃的管理工作進行不同層次、不同程度的改善。如企業必須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特別是注意對賬證完整的保護;選擇科學的會計核算方法,對企業的會計憑證或記錄進行及時存檔,以備考察;企業還應加強對經營活動的進一步管理,以期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

(三)加強對企業稅務籌劃人員工作能力的培訓。企業人員職業素質和工作能力的高低對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的產生具有較大影響。因此,要想加強對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的防范,企業就必須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以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這就要求企業應當:首先,加強工作人員對相關納稅政策、法律的認識和相關理論知識的儲備,如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有關稅收、會計、財務或法律等知識的專業培訓,以充實工作人員的內在素質;其次,應強化工作人員稅務籌劃的風險意識,要求其在進行稅務籌劃時充分考慮到各種風險的可能性,然后做出決策;最后,企業還應定期對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實踐能力和工作成果進行相關的考核,以督促工作人員對自身能力的提升。

(四)加強企業與相關稅務部門關系建設。企業進行稅務籌劃必須獲取稅務部門的許可。因此,企業必須加強與稅務部門的良好互動,建立友好關系,進而避免沖突的發生影響了企業的利益。此外,國家出臺的相關稅務法律往往具有模糊性,企業的稅務籌劃人員有時難以正確理解這些法律政策。與稅務部門進行良好的溝通則可以有效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

五、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的防范對企業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但是,通過對實踐經驗的總結,我們不難發現,造成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的主要因素包括國家政策、社會經濟環境及企業自身狀況等多方面。因此,我們必須從加強企業員工的職業素質、完善管理制度、加強風險意識等方面不斷探索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以確保企業的長足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羅國維.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及其防范研究[D].蘇州大學,20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处破痛哭a√18成年片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又粗又黑又大的吊av| 国产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色| 3d成人h动漫网站入口|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超污| 我故意没有穿内裤坐公车让视频| 88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 熟妇女人妻丰满少妇中文字幕| 人妻仑乱a级毛片免费看| 久久久久成人片免费观看蜜芽|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无码a∨高潮抽搐流白浆| 2019年最好看的中文免费视频| 东北少妇不带套对白| 熟女无套内射线观56| 妺妺窝人体色www看美女| 国产成人av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熟妇熟女乱妇乱女网站| 亚洲av无码久久| 98久9在线 | 免费| 老师扒下内裤让我爽了一夜|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 99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日韩成人大屁股内射喷水|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直播| 一边捏奶头一边高潮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 | 中国a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日产欧产综合|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www| 国产自偷亚洲精品页65页| 无套内射无矿码免费看黄| 香蕉成人伊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