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4 15:13: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土地經濟與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 前言
從局地之間的差異來看,盡管各地區在土地政策上所產生的差異不是很顯著,但是農戶之間在生產決策行為上所表現出來的差異卻非常的明顯,而這種差異性則主要表現在了農戶對于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的一個響應程度。在實踐過程中,農戶所選擇的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也決定了其對于土地所產生的干擾強度,這種強度在一定程度上可改變土壤成分的有效性以及儲量等。對局地土地質量的變化和土地經濟效益好壞產生影響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土壤自身保水能力以及保肥能力。由此可見,要想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必須要正確引導農戶進行最優土地利用模式的構建,使其采用一種正確的土地利用行為,以此使局地土地的質量保持在一種平衡的狀態,并且使農戶的收入得到相應的增加。
2 試驗概況
該區屬于丘陵山區,其地貌類型主要是由深丘低山、河谷階地和淺丘平壩等所構成,其土壤類型為紫色土,該區域土層的厚度在20厘米―30厘米,其中礫石的質量分數為29%,全磷和全氮分別為0.66g/kg、0.43g/kg,其有機質的質量分數為5.94g/ kg,該區的氣候特征顯著,年平均的溫度在18攝氏度左右,相對濕度在80%―90%范圍內。在降雨分布上,該區域處于一種不均衡狀態,降雨時間主要集中于夏秋。在該區所選擇的這一試驗區中, 所種植的糧食作物為紅薯、玉米和小麥,經濟作物主要為油菜和花生,試驗區域的總面積是20hm2,采用的是一種單一化種植模式。
2.1 土地利用模式選擇
在本次研究中,基于試驗區域內社會的經濟條件以及當地農戶種植習慣,選擇了五種土地利用模式,即糧-豆-糧間套作(FBF);果糧菜間套作(FFV);糧間-菜間套作(FEV);單一糧經套作(MONO);菜經-菜間套作(VEV)。
2.2 試驗設計
各試驗點是從三月下旬進行整地劃區, 一共將試驗區劃分為了十二個小區,小區的面積為42m2。在小區內,根據隨機區組來進行排列,基于2m這一要求來起壟開廂,其中壟面的寬度為1.2m,溝的深度為0.3m、寬度為0.8m。各農作物種植方式主要如下:第一,小麥,在廂面上帶狀進行六行小麥的種植,其窩距和行距分別為13厘米和20厘米;第二,馬鈴薯,在壟上進行兩行馬鈴薯的種植,在壟邊距離大約25厘米處開溝并進行播種;第三,榨菜,在廂面上種植四行,其行距為30厘米,而窩距則在20―25厘米范圍內;第四,蠶豆,在溝內種植兩行,其中窩距為 25厘米。此外玉米與油菜則在廂面進行種植。
2.3 試驗過程
在試驗區域內,在馬鈴薯上將100―120kg/hm2的渣肥來作為底肥,并配施0.028kg/hm2的硫酸銅、硫酸鋅、硼砂,2.28kg/ hm2的硫酸鉀,1.47 kg/hm2的尿素以及2.45 kg/hm2的過磷酸鈣;在蠶豆上,則施加0.3 kg/hm2尿素,0.9 kg/hm2的過磷酸鈣,28-42 kg/hm2灰渣肥,并配施相應的硼砂、硫酸鋅及硫酸銅;在小麥上則施90-130 kg/hm2的渣肥作為底肥,2.48 kg/hm2過磷酸鈣,1.48 kg/hm2的尿素,當小麥在齊苗以后,再將0.45 kg/hm2尿素和糞清水進行混合追施苗肥。
2.4 試樣的采集以及測定
在作物收獲以后開始采集試樣,采取一種多點混合取樣的方式,即取0-20厘米的表層土壤,根據方格網法在每一個樣點的周圍布點并取混合樣,基于上述方法在獲得n個試樣以后,接著對試樣進行自然風干、過篩以及磨碎,待這些工作完成后,再來對土壤的速效鉀、PH值、速效磷、有機質、堿解氮以及全氮進行測試。其中PH值可通過水土比法來進行測試,堿解氮可通過堿解擴散法來進行測試,有機質可通過重絡酸鉀滴定方式來進行測試,而全氮則可通過半微量開氏法來進行測定。
3 試驗結果分析
3.1 在試驗區內,土壤自身養分性質所發生的變化
利用上述的幾種土地利用模式來進行相應的施肥管理,通過測定得到的各土壤性質數據,則應借助于SPSS軟件來對其進行配比和分析。從其分析結果來看,土壤中養分含量所產生的差異較為明顯,在土壤的養分質量分數中,除了PH值有所提升以外,有機質的質量分數基本上沒有多大變化,而這也說明了在土壤中,其有機質的輸入比輸出大,這也說明了不管是采用有機肥,還是采用無機肥,在同種管理方式下所得到的結果大致一樣。
3.2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下土壤的養分變化分析
在這幾種土地利用模式下,土壤的有機質含量的順序主要如下:MONO
綜上所述,土地在利用上所呈現出的差異性,主要取決于當地經濟條件和土地政策。而要想獲得更好的土地經濟效益,在土地利用過程中,除了要加強土壤肥力方面的研究,平衡好各農作物間土壤肥力以外,同時還應合理且規范地應用土地,選用最優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方式,從而確保農作物正常生長,創造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成,趙萬民,譚少華等.不同土地利用模式與管理實踐下的土地經濟效益響應[J].農業工程學報,2009,25(10):284-289.
[2] 谷樹忠,王興杰,魯金萍等.農村土地流轉模式及其效應與創新[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9,30(1):1-8.
[3] 李艷麗.不同土地利用模式與管理實踐下的土地經濟效益響應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3):25.
關鍵詞:土地利用;可持續發展;經濟增長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5)35-0062-02
1 概 述
自從我國開始推行改革開放的政策,經濟飛速發展,城市發展對土地提出了大量需求,人地矛盾日益激烈,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糧食安全得不到保障。隨著縣域經濟的不斷發展,促使縣城邊界不斷外擴,建設用地總量逐步增加,但縣城內部同時存在嚴重的土地浪費、粗放式利用的現象,土地利用不集約的現象十分嚴重。由于縣域經濟和范圍占我國的經濟總量比例較大,縣域土地粗放利用直接地導致我國整體土地的不集約利用。因此,亟需開展有關縣域經濟發展與土地高效利用的研究,在保證經濟發展速度的同時,最大限度實現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目標,促進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更好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2 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與經濟可持續發展
2.1 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是一個十分復雜的概念,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的是李嘉圖。整體而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對土地進行合理規劃,盡量少占用耕地;
第二,強化土地利用的合理性,科學評估土地產出,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效率;
第三,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優化土地利用的整體布局,進行統籌規劃,實現土地效益最大化。
已有研究認為,土地節約集約區別于粗放式開發模式,其以單位面積內產出效益最大化為最終目的,通過調整投入產出,有效地控制土地利用規模,逐步提升利用土地資源的能力,同時也改善土地資源的使用能力。
因此可知,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具體包括廣義和狹義兩方面:從廣義上看,指的是通過規劃和分類布局,實現區域內部最優的土地利用配置,通過創新管理,提升水平,盤活土地,提高利用率。從狹義上看,就是指單位面積內追求更多的經濟效益產出。
2.2 經濟可持續發展
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指一定區域內,按照這一地區的基本情況和社會經濟發展現狀,運用科學、合理的分析方法,對所掌握的各類資源進行科學統籌的規劃,明確經濟發展目標,對資源進行整合,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內實現短中長期的戰略目標和發展規劃,實現經濟的高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
2.3 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土地資源是人類最基本的物質基礎,人類所有的剩余價值都來源于土地。對于縣域發展而言,土地資源是保障經濟發展的條件,尤其是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素。對于要想獲得更好發展的地區,就要優化產業結構,轉變原有的粗放式經濟增長方式,努力改變單純依靠人力投入、消耗能源、破壞生態環境換取經濟發展的方法,只有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經濟增加值、增加工業附加值,進一步提高經濟的效益,與此同時,這種增長方式與土地的節約集約利用不謀而合。
根據縣域經濟發展規劃和發展目標,開展對土地資源的科學規劃,不斷提高土地投入,嚴格保護耕地數量,不斷優化配置土地利用結構,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與保持縣域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密不可分。也只有保護將經濟發展的基本要素土地利用好、開發好,才能保障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因此,縣域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是相互促進、耦合協調的關系。
土地是支撐各項經濟活動的載體,土地利用將經濟發展作為重要目標,要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在縣域范圍內,實現土地集約利用有利于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以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促進經濟、社會、生態的全面統一和協調,實現城鄉一體化統籌發展。
此外,土地可持續發展與土地集約發展有不同之處,首先,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目標是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求以高效效率、集約用地為基本利用方式,促進土地經濟效率的最大化。其次,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出發點是實現土地資源的長期保護,所以必須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 要求從區域的具體情況出發,開展科學、合理的調研,科學統籌規劃現有的發展資源,在特定的時間空間范圍內踐行區域短期、中期和長期發展目標,實現經濟的集約型增長和土地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由此可見,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具有靜態的含義,它關注某一階段,它的目標是短期內的土地利用效率。但是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要求長期的發展和利用效率的提升。也就是說,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包含了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而土地節約利用并不能代表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全部內容。
3 協調縣域土地利用與經濟發展的政策建議
3.1 完善土地統一規劃,優化用地布局
根據公共利益理論,干預市場、對企業進行監管是對市場失靈的調控,這一理論的前提假定是政府管理的目的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來改善社會福利,并假定政府管理者只追求這目標。因此,據此理論而言,縣級政府對土地市場進行的監管是對公共需要的一種反應,它大體上都包含這樣的前提,即政府干預與監管是針對私人行為和其他商業利益集團的公共行政政策,是從公共利益的角度出發而制定的政策,最終目的是控制市場失靈行為,糾正違背公共利益的行為。
在縣域范圍內,為維護土地集約利用與經濟可持續發展兩者的協調,政府應該充分全面的發揮政府的強制管理和宏觀調控的重要作用,在管控進入、協調價格、保障服務質量、違法違規治理措施及制度相應的規定方面加強管理,并根據縣域經濟發展目標對土地市場及土地利用、保護、開發機制等作出合理的規劃和有效的監督機制。
3.2 發揮市場調節機制,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土地市場遵循著同樣的價值規律,并且以價值的評判機制作為資源配置的規律,對土地資源利用和土地市場開發進行調節。土地市場上,受限于供求關系,土地使用者需要根據自身具體的生產經營活動出計算土地使用者利用土地資源的分攤成本,一般情況下,土地擁有者會根據市場平均價值作為標準、并且結合土地地理位置等屬性計算得到土地價格。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的分攤成本與所用者的提出的土地價格運用價格杠桿在價值的上下波動,土地使用者不會選擇超出自身實際經營所得和利潤的土地,并且會最大化自身利益。而土地所有者不會選擇明顯低于土地成本的交易行為,并且會最大化自身收益。這就最終導致土地的使用者和所有者不斷地較量,最終在價值、供求、競爭規律的互相作用下,促成一種最合理的而且符合兩者最大利益化的交易價格。
為此,縣級政府相關主管部門要建立土地綠色信貸,在融資渠道間接地推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做的比較好的企業,應該給予優惠性的低利率;對于浪費土地資源的企業要供應懲罰性高的利率,并且限制貸款額度。
在直接融資渠道方面,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發行股票時,證券管理部門要研究制定針對兩高企業的具體對策,如果企業保護土地措施不合理、執行標準不嚴格的企業要加大對其融資上市和再融資等環節的監督管理力度;反之,還要提供行之有效的便利。
3.3 加強監管,嚴格執法
縣級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監督管控機制,建立對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高效執法體系,發揮監管作用,主動提高服務職能,轉變管理方式和運行方式。要明確土地利用管理的職能和權力區間,集中人力物力進行統一的協調,全面做好具體的統籌安排。在明確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監督管理責任的同時,徹底打破分割狀態,不斷理順關系,建立統一的溝通協調體制機制,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相關法律和具體的監督管理活動的有效實施。另外,監督還包括外部監督和內部監督。這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外部力量可以有效監督政府管理部門的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確保土地管理部門按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制度體系執行相關法律、依法行政執法,開展各種有效途徑,保障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管理。及時回應社會關切,處理群眾根據行政復議法等法律法規提出的違法違規案件,對申請人提請的申訴、控告等進行認真的研究、審議和批復,自覺主動的接受群眾監督。對政府部門的內部監督,要求土地管理部門要根據合合法的程序開展行政管理活動、進行行政行為,全方位地監督政府管理工作人員要根據法律賦予的相關職權,科學合理履職,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和執法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超.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與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D].太原:山西 財經大學,2015.
[2] 劉文儉,張傳翔.土地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與城市經濟的持續穩定 發展[J].現代城市研究,2006,(5).
關鍵詞:土地資源 管理 法律價值 應用 研究
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平衡是衡量土地有效管理的標準,同時也是衡量法律制度對土地管理是否具有價值。國家是土地管理的主體,承擔著土地資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利用法律對土地資源進行有效管理主要表現在對土地資源的利用和規劃,土地使用權制度的完善等多方面[1]。法律價值有效管理重點是對土地資源利用進行市場調節。土地資源有效管理涉及到經濟、民事、行政等制度,必須要協調完善這三種制度才能夠實現對土地資源的有效管理。
1 土地資源有效管理分析
土地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我國人口眾多,由于以往沒有注意土地資源的有效管理,出現土地資源浪費嚴重。對土地資源進行有效管理成為目前面臨的重大問題。與土地資源相關的法律法規是由于土地資源稀缺,提高土地資源有效管理而出現的,人們按照法律要求獲得土地資源是受到法律保護的[2]。隨著時間的推移,法律法規的實施效果不明顯。沒有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三者之間的合理規劃,也沒有達到土地資源有效管理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實現土地資源的有效管理要利用法律調整好土地資源的生態、社會、經濟效益三方面的內容。協調這三個方面的管理,能夠實現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其中優化配置流程見圖1。
圖1 土地有效利用結構
其中,土地的經濟效益決定因素在于土地的用途、土地的地理位置以及土地的產出等,在很多情況下土地有很多利用方式。土地社會效益的決定因素在于養育人類的功能,那么決定土地的社會因素有人口數量、生產效率以及經濟發展等。土地的生態因素在影響生態系統的因素,也取決于土地利用過程中涉及的法律、經濟等原因。利用法律對土地進行有效管理要明確土地資源效益的相互關系,土地資源的有效管理是實現土地效益最大化的保證,體現了法律公平價值[3]。正確處理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的關系,要公平的對待人們的各種需要,單純的強調經濟發展忽視環境保護,不能達到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正確處理好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方面的關系,能夠實現經濟協調發展,這樣才能時間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實現土地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2 土地資源有效管理存在的法律困境
隨著與土地資源有效利用相關的法律制度不斷推行,總結關于土地資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規范可以分為四個層次。第一,憲法規范確立了土地公有制和土地使用權兩項基本制度,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能侵占買賣土地和采用其他形式轉讓土地。第二,土地行政法律規范,主要包括土地行政規范、土地行政行為規范、土地行政救濟規范等,是關于土地行政管理體制的內容,體現在土地保護和耕地保護以及建筑管理等方面[5]。第三,土地的民事法律規范主要包括民法中不動產權利的法律規范和土地管理法中土地物權的法律規范。土地是一種重要的不動產,《民法通則》和《物權法》中有關財產權的范圍、取得、變更和行使等內容,都是適用于土地使用權的規制。第四,經濟法律規范,主要包含土地利用規范以及國家的經濟行為規范,財政法律規范、稅收法律規范、價格法律規范等。第五,刑事的訴訟法律規范要規定,要加大打擊土地違法行為的力度,訴訟解決有關土地利用提供法律依據。
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效率不高,社會效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資源效益出現失衡,其中難點在于法律制度的基本價值公平和效率的選擇。管理制度的維護和認可依賴社會主張的價值觀念。目前可利用的土地資源稀缺,不同主題之間會產生利益沖突。土地資源的生產過程要通過一定的方式分配使用,獲得人們的生產和分配占有預先決定的,產品的分配在人們生產體系和分配體制占有重要地位,不同主體之間存在生產利益的沖突。土地的產權制度按照共有財產的私有化模式,能夠有效的解決土地問題,實現對土地資源的有效管理[5]。法律制度在土地資源管理中也存在單調性,法律制度的可行性差,任何制度都是靜態不變的,產權制度是一種重要的法律安排制度,單一性的管理和法律制度的可行性差都是影響土地資源有效管理的法律問題。
3 法律制度在土地資源管理中的實施
一方面,對土地資源進行有效管理能夠明確規范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土地資源的有效管理是自上而下的過程,下級的規劃政策必須要服從上級,在利用規劃和實施這方面要動國家的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地方經濟在土地利用中受到損失要提供經濟補償。采用公眾參與的形式,公眾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對土地的合理利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土地的有效管理要加強土地利用的法律監督機制,健全各個方面的追求責任,對土地資源利用的違法現象要嚴格追求法律責任。
結束語:
對土地資源的有效管理受到各個方面的關注,建立法律管理機制需要不斷的探索研究。土地資源的有效管理,強調了環境、經濟、社會三者之間的協調發展,法律機制能夠有效的協調這三者之間的關系,達到合理利用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廖建求.土地資源安全風險的法律克服[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4)
[2] 崔光明.關于我國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法律體系的思考[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
[3] 黃靜芳.我國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法律研究[D].重慶大學,2005..
關鍵詞:地籍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50-0281-02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以下簡稱土管專業)是橫跨經濟學、法學、管理學、區域學等諸多學科的綜合性公共管理專業。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主要為培養具有土地規劃、測量、土地信息系統、地籍管理、土地規劃、不動產投資與估價等基本技能,能夠勝任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城建部門、房地產企業、金融機構、資產評估機構與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國土資源調查和評價、土地利用規劃、地籍管理、土地管理、房地產評估、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國土規劃與管理等工作的綜合性應用型人才。專業課程體系設置中,《土地經濟學》、《土地管理學》、《地籍管理》、《土地利用規劃學》、《土地資源學》和《土地信息系統》為專業的6大核心課程。其中,《地籍管理》作為為大學三年級第一學期學生開設的專業基礎課,無論是在時機上還是在授課內容上,都對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探討《地籍管理》課程體系優化與授課技巧顯得尤為重要。
一、《地籍管理》與專業其他專業課程的關系
1.與《土地管理學》的關系。《土地管理學》課程系統地介紹了土地管理的原理、內容和方法。在學科體系中,《土地管理學》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基于管理學的土地管理原理與管理活動過程;第二部分為基于系統學的土地管理內容與方法;第三部分為基于應用學的土地管理案例分析與操作實務。在第二部分中,就主要包括地籍管理、土地權屬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城市土地市場管理和土地信息管理等內容。其中,地籍管理常作為《土地管理學》教學的一個章節進行介紹。在設立土管專業的高校中,《地籍管理》課程普遍是開設在《土地管理學》課程之后開展教學工作的,因此,《地籍管理》與《土地管理學》教學關系應為細節與整體的關系。
2.與《土地經濟學》課程的關系。《土地經濟學》屬于經濟學的一個學科分支,主要從經濟學的角度、運用經濟學方法來研究土地資源利用活動中人地關系(生產力)和與此相關的人與人之間關系(生產關系)的經濟規律。課程研究領域涉及到土地資源經濟、土地財產經濟、土地資產經濟等方面。從課程性質來看,《土地經濟學》既是一門應用經濟學、生產要素經濟學,同時又是一門邊緣叉學科,它與土地科學、資源科學、房地產經濟密切相關。在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中,《土地經濟學》、《地籍管理》中的“土地分等定級”以及《不動產投資分析》與《不動產投資估價》共同構成了專業人才培養的土地估價師、房地產估價師方向的主要教學內容。因此,《地籍管理》中的“土地分等定級”教學內容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3.與《土地利用規劃學》課程的關系。《土地利用規劃學》是強調土地利用分析與規劃的課程,其主要教學內容包含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的制定與修編,也包含了例如土地利用現狀分析與規劃后評價、土地利用戰略研究、土地資源質量評價、規劃基礎數據預測、土地利用滾動調整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等內容。在土管專業課程設置中,《地籍管理》和《土地利用規劃學》一般同期開設或《地籍管理》先于《土地利用規劃學》開設,其中《地籍管理》課程中“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和“地籍調查”等教學內容可以同《土地利用規劃學》相得益彰,互為補充。
二、《地籍管理》課程體系優化
為處理好《地籍管理》與上述課程教學整體效果之間的關系,《地籍管理》課程教學必須進行相應的課程體系優化。《地籍管理》課程應在充分優化的基礎上,分為三個主要教學部分。
1.《地籍管理》的通識教育教學內容。《地籍管理》的通識教育教學內容,主要是指在課程體系教學中,授課教師必須對一些土管專業的通識概念進行一定基礎的重復講解。“溫故而知新”,在《地籍管理》課程教學中,有的教師認為有些專業的基本概念就不必再強調了,有些以前課程講授過的內容就不必要再重復了,其實此種觀念是相對錯誤的。“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每位專業授課教師可能在講授同一個概念或問題的時候所處的認知角度是不同的,這些與教師個人專業方向、知識構成等不無相關。在當今廣泛采用的群體式教學模式中,我們認為有多個教師重復講授某一個特別重要的專業問題也很有必要,因為不同的講授方式可能會有效提升更多不同悟性的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
2.《地籍管理》的基礎教育教學內容。《地籍管理》的基礎教育教學內容主要是指課程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強調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地籍的概念、地籍管理的概念以及五大工作內容等。常有教師認為這些都是一些非常淺顯易懂的內容,沒有必要跟學生強調,但是殊不知教師對教授課程有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感悟等做支撐,而學生可能只有有限的次數來接觸相關內容。因此,強調這些基本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就過去多年的教學經驗來看,如果不強調《地籍管理》課程中的一些基礎教學內容,學生則連地籍圖、基本地籍圖、宗地圖和宗地草圖四者的異同、土地管理部門與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異同等涉及基本概念基礎教學內容都分不清楚。
3.《地籍管理》的專業教育教學內容。《地籍管理》的專業教育教學內容主要是指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屬于本課程的特定內容的重視和講授。每一門功課的教學都必須分清楚主次,突出重點。《地籍管理》課程中也是一樣,雖然類似于《地籍管理》這類的管理課程感覺內容涵蓋包涵很多,但教學還是應該突出重點。對于那些屬于多門課程包括《地籍管理》的通識知識點,必須讓學生“學而時習之”;對于特屬于《地籍管理》課程的專識知識點,則要讓學生“有的放矢”地學習;對于《地籍管理》和其他課程有交集或者前后邏輯關系的知識點,則要講清楚各知識點的具體聯系,讓學生對這些專業問題有一個系統的認識。
三、《地籍管理》授課技巧探討
針對于《地籍管理》課程體系優化的剖析,結合本門課程的教學經驗,特提出授課建議和技巧以求探討。
1.適宜開展雙語教學。鑒于《地籍管理》課程是管理學科類的綜述性的課程,課程牽涉的專業術語、概念和理論知識較多,因此,適合進行雙語教學來培養學生專業英語方面的綜合能力。參照教育部2001年頒布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的要求,可在課程中適度引入相關的專業英文文獻,同時結合教師的英文講授,來達到豐富學生專業英語見識、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公共英語和專業英語的雙重能力的目的。從筆者多年教學經驗來看,現在國內還缺乏原版的英文《地籍管理》教材。同時,因為我國土地管理工作與國外的土地管理工作的差異,能夠直接在課堂引用和借鑒的專業英文文獻也較少。因此,在《地籍管理》課程教學中,需要更多地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把握好一些教師起主導作用的教學環節,提升《地籍管理》課程的學習質量。
2.可適當增加實習內容。參照課程的綜合教學內容,可在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土地利用動態監測、地籍管理信息系統等教學章節上適當增加室內實驗環節;在校園內或者大型綜合性實驗室完成土地利用動態監測等實習。此外,可結合《地籍測量》等課程增加地籍管理綜合實習內容。綜合實習可針對學校附近的一些鄉鎮進行分小組調查,以培養學生地籍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技能,以及掌握土地調查、土地動態遙感監測的技術操作流程。
3.可有選擇性地重點講授。如: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是本門課程的特定內容,其他課程雖有涉獵,但都是簡短概括,因此必須重點講解;土地條件調查屬于本門課程的興趣內容,由于包含土地自然條件調查和土地社會經濟條件調查兩部分內容,知識點幾乎涵蓋物理、化學、地理、經濟學和管理學等五大學科,授課教師如果能夠根據此部分的教學內容來一個大串講,則能更好地吸引學生興趣,增強學生主動學習和研究的欲望。
4.可開展專題講座,培養初步科學研究與實際工作能力。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本科教學階段雖然強調的教學重點是本科學生對專業所涉及的學科門類、專業術語等方面的認知能力,但從素質培養的角度考慮,知識不是簡單地填鴨式灌輸,因此,在完成課本所對應的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最好能夠結合自己的研究專長開展某一個專業方向的專題講座,以達到提高本科學生專業能力成熟度和綜合把握能力的目的。
5.開展網絡教學。當代教學當然離不開網絡教學手段,利用網絡教學,可以將《地籍管理》課程中的特別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制成微課,提供給學生進行課外學習。如:課程中“宗地編號的方法”中,教師可采用紙筆現場繪制,同時加上口頭講解,制成微課后,學生只要觀看2~3遍就可以很深刻地理解諸如正弓、反弓、仰弓以及我國現行宗地編號等4種編號方法的異同,非常值得嘗試。
四、結束語
誠然,一門課程的體系優化與授課技巧并非一成不變的,我們應該把握時代的特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嚴謹的課程教學質量要求,多進行諸如授課技巧等內容的討論和交流,才能有效提高課堂的學習效果,突顯課程的特色,為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陸紅生.土地管理學總論(第二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關鍵詞:傳統經濟管理思想 經濟管理 作用
一、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自然資源管理的作用
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基本是關于土地管理的。在傳統社會中我國土地雖然相對較多,但是土地效率不高,作物產量很低,土地科學化利用水平差,這時面臨著開發新土地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問題;發展到近現代以來,我國逐漸轉變為人多地少,人地矛盾逐漸凸顯,這就提出了如何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問題。總體來看,土地所表現出來的特點也正代表了自然資源的特點,就是自然資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無限增長之間產生的巨大矛盾。我國傳統的對土地成功管理的思想也適用于當今社會對自然資源的管理。
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始終將土地管理和作物生產作為自然資源管理和社會生活的基本內容。因此,在土地管理上就表現為:始終不偏離既定的土地作物生產目標,重農抑商,重點發展高產作物,以積極的態度和行為來發展農業經濟。在對土地經濟管理的方法方面,農業生產注重從實踐中總結并積極地進行實踐,并把管理活動貫徹落實到位,有國家成立專門的部門,各個地方也成立相應的土地和土地作物改良部門,進行提高產量的研究和管理,總結起來,傳統經濟管理是注重實踐,提高效率。
我們應該從傳統的土地自然資源管理思想出發,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對土地資源進行進一步的管理。如2006年,我國取消了農業稅,這就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有助于提高對土地的管理,從而提高土地的生產力。
二、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經濟供需活動的作用
經濟供需活動管理依據經濟商品的生產、流通、分配以及消費四個步驟而采取適當的管理活動。[1]在這其中,隨著經濟的發展自然產生的社會分工現象對社會經濟發展尤為重要,這要求政府在經濟供需管理的活動中,不能自作主張地長期片面地支持某些行業的發展而限制其他行業的發展。這樣會造成不合理的產業利潤,長期如此,會導致國民產業結構的嚴重失衡,導致供需失衡。
傳統的經濟管理思想也主要是圍繞商品生產的生產、流通和分配領域來展開的。總結以往有效的經濟管理措施,可以發現,在生產和流通領域采用均輸和平均兩項措施,可使“民齊勞逸”,“民不失職”,平萬物而便百姓。[2]政府在采取相應的支助行為時,應慎重采取放任和管制的經濟管理行為。政府采取放任的經濟管理方式是出于對富民的考慮,但是市場經濟有自己的缺陷,這容易導過度追逐利潤和致壟斷,從而不利于市場的發展;而政府采取管制的經濟管理方式是出于富國的考慮,政府通過對一些產業的支助,可以使得國家形成新的有競爭力的產業,完善國內產業的不足,但是政府的管制中,由于政府有其固有的官僚制管理缺陷,會造成政府形成決策遲緩于經濟的變化和發展。這兩種政府經濟管理方式都會導致供需失衡。
同時,要把民富作為主要目標,但不一定必須采取放任的做法,要達到富國并不一定必須采取政府管制,國富民強可以使政府采取更好的經濟管理方法,也才能使生產和流通更加順暢,達到社會的供需均衡。調整供需也成為了現在政府應對通貨膨脹、物價接連攀升的一個主要方法。以城市蔬菜供需管理為例,政府通過鼓勵生產來增加供給,通過建立指導中心進行相關信息的搜集和整理,給運輸渠道減免稅費等優惠政策來促使城市蔬菜達到供需平衡,降低不合理的物價增長,維護人們的權益。
三、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的作用
從企業經濟管理方面來看,企業是資本擴張的產物,它的基礎是20世紀費雷德里克·泰勒在《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一書中提出科學管理原則。泰勒在前人研究和總結的基礎上,并通過親身實踐為企業經濟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規則,這使得人們開始重視科學的方法、標準化的生產、良好的企業管理等企業經濟管理的因素。通過制定科學的作業方法、有計劃的選擇和培訓工人、實行差別計件工資、講計劃與執行分開以及實行職能工長制等措施,大幅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節約了成本。企業經濟管理結束了無序管理的狀態,企業的效率也大幅提升,科學管理原則也成為了各個企業生產和經濟管理的標準。
之后,不同方向研究的學者圍繞企業經濟管理理論的不同方面進行不斷的完善和創新,但是科學管理的傳統思想基礎還是一樣的。總的看來,企業經濟管理是從古典理論管理發展到行為科學管理,最后發展成為現代管理的理論。這一系列的發展都是與當時的經濟社會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同時,傳統企業經濟管理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也對社會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在新的時期,尤其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電腦技術、信息網絡的普遍應用,改變了傳統信息傳遞和促進社會產業的發展和淘汰,巨大的環境變化給企業的經濟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戰。這就對企業的經濟管理和企業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遵循傳統科學管理的原則上,在已經取得成績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經濟管理方式,形成適合經濟社會發展的企業管理模式,才能適應新的環境變化,進而提高企業的經濟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的效益。
四、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在貨幣金融管理中的作用
關鍵詞:城鄉結合部;土地流轉;集體資產處置
北京市豐臺區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區位條件和人們思想觀念等方面的制約,城市化的進程和地區經濟的發展明顯滯后于北京市的其他城區。由于地處城鄉結合部,豐臺區城鄉二元經濟和城鄉二元政府管理體制長期并存,其中,豐臺區農居混雜及“城中村”問題突出,城鄉分割的土地管理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亟待改革。但由于歷史原因,豐臺區仍實行城鄉割裂的二元管理體制,即根據戶籍劃分管理地域范圍和職責,街不管農,鄉不管居,與行政區劃本身的邏輯恰恰相反。由于豐臺區的問題極具代表性,也是許多城鄉結合部地區在推動城市化的進程中普遍面臨的問題。因此,對豐臺區的分析和研究就能為許多存在類似問題的城市和地區(尤其是城鄉結合部)的土地合理流轉和城鄉二元結構治理提供借鑒和啟示。
一、城鄉結合部的土地流轉
在鄉村城市化過程中,集體資產的處置是明晰行政區域界線的前提。豐臺區絕大多數鄉、鎮的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已基本完成。改革后建立起了農村的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每個農民或集體經濟成員都成為合法的股東,擁有從集體經濟中獲得收益的權利,因此,這種新型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真正做到了與每個農民息息相關。
農村的集體資產主要包括土地、房屋和集體經濟企業。在農轉居過程中,這些資產應通過不同途徑進行處置。針對豐臺區的自身情況,以集體經濟組織為單位分批次、分步驟地實現農村土地的合理流轉是較穩妥的做法。也就是說,在農轉居過程中,首先要區分不同地區的集體經濟組織,并進行徹底的清產核資和產權界定,這一工作在豐臺區的絕大多數鄉鎮已經完成。然后,要以不同的集體經濟組織為單位逐步實現集體土地的合理流轉。目前,主要有兩種處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通過國家征地的形式實現集體土地的流轉,并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國家政策文件的規定給予失地農民經濟上的補償,同時,要考慮給予相關的集體經濟組織適當的經濟補償,用于維持集體經濟繼續運轉的資金支持。在采用這種方式實現土地流轉的過程中,要保證給予失地農民的經濟補償不僅能夠真正彌補農民失地的損失,而且能幫助他們獲得重新謀生的手段,以保證他們的長久生計。第二種方式是在不改變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的前提下,由農村的集體經濟組織創建自己的房地產開發公司及實體企業,自主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這種方式在豐臺區的一些鄉鎮目前也有采用(例如盧溝橋鄉和南苑鄉)。這種農民自主開發的方式是一種全新的現象,目前在開發過程中會面臨許多問題需要加以解決:一是政府的相關部門對于農村集體土地進入市場沒有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造成這一領域存在法律和政策盲區。特別是城鄉結合部地區的土地流轉問題,一直以來就處于政策管理的真空地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農民在行政區劃的調整完成后會從農民轉變成居民,其所擁有的土地要相應轉變為國有土地。因此,為了保護農民的合法利益,城鄉結合部地區在農轉居后其土地的性質可以由集體所有轉變為國家所有,但國家仍可保留原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對土地的使用權,在向政府交納一定稅費的基礎上可轉變原土地的使用功能(即從過去的農村農業用地轉變為城市商業用地),允許其成立房地產開發公司和實體企業自主開發利用。二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于自身資金實力薄弱,在開發利用其土地的過程中會面臨包括資金在內的一系列困難。同時,由于農民組織缺乏完善的專業知識、現代化的組織機制和高效的經營管理技術,其經營往往也缺乏效率,直接導致其開發的房地產項目質量較差、管理不善。三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房地產開發公司在開發其擁有使用權的土地時,同樣要遵循城市規劃的原則和具體要求,在政府的統一指導下進行合法的、有序的開發利用。政府應對農民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這種行為進行規范和引導,將其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
在國家政策法規不健全的情況下,城鄉結合部地區的土地開發和土地管理還是應主要走國家征地、出讓這一正常開發的道路,但也可以考慮向那些經過改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相關的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行適當的政策傾斜,從而使這些城鄉結合部地區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能夠在城市化的進程中獲得更多的由土地帶來的收益。農村的集體資產還包括農民的房屋和集體經濟企業。農民房屋的處置是與土地的流轉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土地流轉的過程中,土地上附著的房屋是一并進行處置的,因此不管是通過上述兩種方式中的哪一種開發利用農民的土地都應該對土地上附著的房屋實施經濟補償以彌補農民的損失,這在相關的政策文件中都有明確的規定。 轉貼于
二、城鄉二元社會保障的銜接
社會保障問題是關系到人民生活和社會穩定的關鍵問題。在土地流轉的過程中,由于農民的身份發生變化,從農村的農民轉變為城市的居民,這就要求為他們提供相應的社會保障(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由于過去農村并沒有相應的社會保障措施,這批農民也沒有自己的社會保險賬戶并交納相應的社會保險金,為他們提供相應的社會保障勢必成為地方政府沉重的負擔。在這里結合城鄉結合部地區土地流轉的兩種不同方式分別加以討論。
第一,涉及到通過國家征地的形式來處置集體土地和房屋的相關農轉居人員,北京市人民政府的相關文件明確規定,其補繳的社會保險費由征地單位從征地補償費中直接撥付到其所在區、縣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農轉居人員實現轉工后,與城市居民一樣,由國家、所在企業和個人共同承擔后續的部分。對于自謀職業者,可保留其已經由征地單位補繳的社會保險金個人賬戶。對于后續部分,如果能自行交納本應由企業和個人分別交納的社會保險費,就仍然可以按照上述辦法進行處理。但如果無力支付其后續部分,其社會保險金個人賬戶內的金額可以在其退休后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第二,由集體經濟組織自主開發利用集體使用土地所涉及到的農轉居人員,可比照國家征地時所采取的處理方法來處理,即由集體經濟組織幫助補繳社會保險費。對于轉工人員、自謀職業者和超轉人員的社會保險可比照上述辦法辦理。另外,在以集體經濟組織為單位逐步實現對農民土地的處置并辦理相關社會保險的過程中,可采 取分期分批的原則,即土地先被征用和開發的先行轉居轉工并辦理相關的社會保險,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農民在轉居后收入有來源、生活有保障,同時也減輕政府在轉居過程中所面臨的經濟壓力和管理壓力。但在分期分批開發利用農民土地的過程中,政府又要做好中長期規劃,避免盲目開發和雜亂開發。
三、城鄉二元的行政管理
城鄉結合部地區在土地流轉的過程中,在城鄉二元管理體制上也要進行相應的改革,這就對政府的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撤銷鄉、設立地區辦事處并合理安排其管轄面積,以地區辦事處作為城市化和農轉居過程中的過渡形式,集中處理在城市化和農轉居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以及原鄉建制下的遺留問題。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可在原來鄉的基礎上實行“一套人馬,一塊牌子”,由地區辦事處來處理城市化和農轉居過程中的遺留問題并對轄區實行統一管理,從而避免在行政管理和財務管理過程中出現的混亂現象。其次,城鄉結合部在穩步推進城市化的進程,而行政區劃的調整又主要著眼于未來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因此在一定時期內,有些街道和地區會同時存在大量的城市居民和未轉居農民,因此需要賦予這些街道和地區辦事處同時管理城市居民和未轉居農民的權力,并分別設立相關的科室對他們進行有效的管理。第三,由于城鄉結合部地區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會同時存在未轉居農民和城市居民,這樣一些街道和地區就需要同時具有管理居民和農民的權力并設立分立的科室對他們進行管理。當農民實現了從農民到居民身份的轉變之后,對其的行政管理就應從相應管理農民的科室轉移到專門管理居民的科室;當原農村的自然村撤銷后就要改建為相應的社區以對其所屬居民提供相應的服務。
四、經驗與啟示
北京市豐臺區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地區,城鄉二元結構長期并存,導致了豐臺區從土地管理到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同時也是許多城鄉結合部地區普遍存在的現實問題。從北京市豐臺區的土地流轉和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我們可以發現一些有益的經驗和做法。
第一,在行政區劃調整過程中實現城鄉二元結構的治理,首先需要城鄉結合部的農村地區完成對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和組織形式的改革,完成對農民資產的清產核資和產權界定,建立起以農村集體經濟為基礎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并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和股份合作制的原則進行管理。這是城鄉結合部地區對城鄉二元結構進行治理的前提條件和基礎。
[關鍵詞]新形勢;農村經濟管理;應對措施
一直以來,我國都是農業生產大國,農村經濟是我國經濟組成的主體部分。農村經濟管理的效果直接反映了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雖然政府在農村經濟管理中投入了很大的關注,并出臺了相關政策,也加大了資金的投入,還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我國農村經濟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遠遠跟不上農村經濟發展的速度,極大地制約了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對農村經濟管理的研究尤為重要,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我們要加緊研究解決措施,真正做好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更好地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
1農村經濟管理的主要內容
1.1農村財務和資金管理制度的建立
我國農村的經濟管理體系還有很大的欠缺。建立健全的市場經濟發展體系,完善財務政務和資金管理制度,增加配套設施的配置,能更好地符合監督管理機制的要求,使政務和財務更加公開透明,在根本上解決村民與干部間的矛盾。因此在現有的財務管理模式上進行科學的改進和優化,促進各方面資源的合理運作,管理好農村集體資金管理體系,從而保障集體財產的安全。
1.2農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完善
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即在保障農村土地的用地數量、土地的承包和轉包制度不改變的狀態下,對農村土地做好規劃,合理制定農村經濟發展目標,利用機械設備提高土地的產量,更好地加強土地的利用,提高土地的產量。
2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管理的突出問題
2.1農村經濟管理缺乏制度保障
在農村經濟管理中,涉及到農村土地的管理、農業結構的調整及財務的監督審核等多方面的內容,要想做好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就必須在行政執法上做好保障工作。但是在目前的農村經濟管理體系中,法律法規還不盡完善,導致農村經濟管理部門在解決相關問題時,如集體財務的公開審計、土地的轉包合同糾紛等,出現無法可依、無章可循的狀態,或者依據不足從而效率低下。
2.2農村經濟管理人員水平低下
在農村經濟管理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選拔優秀的管理人員。大多數農民世代在農村,對于務農有很豐富的實戰經驗,很熟悉農作物的特性、當地的土地條件和氣候的影響,但是一個很大的弱點就是文化程度低,不能與時俱進,根據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及時改變土地管理理念。因此,在農村經濟管理中,工作人員不僅要具備專業的財務管理、審計及行政管理等知識,還需要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要和農民群眾打好交道。但是實際過程中,政府雖然設立了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也有相關專業人員來管理農村財務,但是綜合素質整體不高,從而影響了農村經濟管理的發展。
3新形勢下做好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應對措施
3.1健全農村經濟管理體制
一方面要加大資金的投入。雖然政府對“三農”問題很關注,一直有財政撥款,但還是不能滿足實際的發展需求。因此要加大財政補貼的比例,同時也要通過農村信用社貼息貸款及小額放貸的運作,增加信貸投入的比例,使農民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要優化財務的運行體制。在稅費改革后,農村的集體收入表現為入不敷出,沉重的債務給農村的經濟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針對債務負擔,要利用簡化農村經濟管理的組織機構、降息減負等多種方式來化解債務,從而保證管理的正常運行。此外,健全監管機制,加強農民群眾的監督管理,使集體資產的使用更加公開化和透明化。
3.2完善農村經濟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