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四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困惑

四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困惑精品(七篇)

時間:2023-08-21 16:56: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四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困惑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四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困惑

篇(1)

一、縱向策略――持續關注 跟進指導 縱向深入

教研活動案例:針對新任語文教師的教學培訓

真正讓教師將課標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需要在一定階段內,充分調動教師學習的積極性,思考的積極性、實踐的積極性。因此,我們制定了“持續關注、跟進指導、縱向深入”的培訓策略。

以新教師培訓為例: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我們為新入職教師量身打造了六項序列培訓,使新教師迅速適應并勝任教學教研工作。

第一項――視導摸底,詳細講解。教研員在開學初逐一聽新教師的課,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細致的講解,并提出詳細的修改建議。根據教研員的修改建議,新教師在另一個教學班再次授課,學校教導主任進行跟進指導。本項活動,重點在于充分了解各位新教師的教學能力起點,以此為基礎我們設計了進一步的培訓。

第二項――送課下鄉,實例分析。我們安排了兩場送課下鄉的研討活動。首先,由送課骨干教師解讀主題選擇,授課意圖,教研員以此為例講解如何選取課例研究主題,進行課前說課,捕捉觀課要點。第二步,骨干教師現場做課,新教師根據確定的觀課要點觀課思考。第三步,骨干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教研員以此為例講解教學反思要點,并引導新教師在教學反思中進一步發掘議課時的問題點。第四步,新教師就觀課時的關注點和在教學反思中發現的問題點進行議課。教研員對議課的方式,內容進行現場指導。兩場送課研討后,我們發現新教師對如何備課,如何進行課堂教學,如何在觀課、議課中實現專業成長有了初步的認識。

第三項――集中培訓,理論提升。教研員與兼職教研員密切配合,結合大量的案例,為新教師系統講解了如何上課、說課、觀課、議課,這次集中培訓,使老師們對教學教研的各項基本技能有了更進一步理性的認識。

第四項――課例展示,現場示范。為使理性的認識與真正的教學實踐相結合,于是我們讓區內優秀教師呈現教學示范,并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解讀;課后教研員呈現多元化評課示范,并對如何開展課堂教學進行進一步的指導。

第五項――師徒備課,牛刀小試。組織區內骨干教師以自己的優質課為例,手把手指導新教師備課、上課并跟進新教師的課堂教學。

第六項――課堂觀察,臨床指導。新教師根據所學的技巧備課、授課、說課、觀課、議課,教研員與學校領導對教師的實踐情況進行課堂觀察,臨床式指導。

在培訓中,從需求入手,按照教育規律,我們以教學基本技能為重點,循序而進,由學到用,由扶到放,理論結合實踐,使新教師的教學能力在實踐中得到鍛煉與提升。

二、橫向策略――橫向聯合 智慧共享 同研并進

教研案例:針對四年級教師的單元整體教學研討

為進一步探索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課堂教學方式,自2012年2月起我們以四年級作為實驗基地,運用“持續關注、跟進指導、縱向深入”的縱向策略開展了系列專題研究。但仍存有諸多困惑,如何突破這些難點呢?我們決定借助于聯合體教研的活動形式。

我們借助于這種形式針對單元整體教學中的三個難點課型“單元整理課”“單元拓展課”“單元作文課”,開展了遞進式主題研究。9月份,古城聯合體負責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研討,根據上半年探索中發現的核心問題確定了研討主題“如何在單元整體教學中凸顯語文味”;10月份興華聯合體負責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研討,我們結合市區教育局倡導的“生本教育”,將研討主題提升為“生本理念在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中的體現”;11月份,根據市研討會精神,我們將南園聯合體負責的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教學研討,主題調整為“合理設置單元整體教學前置作業,實現生本課堂”。

在縱向推進中,主題研究逐步深入;橫向互助中,充分調動了基層學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了學校特色和區域特色,減少了教研活動的指令性,使得教育智慧共享,在互相砥礪中實現同研并進。

三、立體策略――聚焦難點 多措并舉 立體推進

教研案例:針對中高年級教師的作文教學研討

作文教學一直是我區語文教學的最難點,如何運用區域教研突破這一難點?我嘗試實行“多措并舉”,針對影響作文教學的多個方面,分別采取措施,運用用縱向與橫向策略加以引導。

篇(2)

關鍵詞:小學語文;講的藝術;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31-0086-01

成功在于改進和創新,作為執教者,應當時刻以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和素養為目標,并在語文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熱愛語文,熱愛學習,使其將課堂視為自己的興趣園地,在此茁壯成長。

一、導課,“講”出熱情

諺語講“萬事開頭難”,導課,就是一節課的開端。諺語又講“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導課能夠有效改善學生的上課氛圍,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奠定學生渴望新課堂體驗的一種基調。教師通過自己獨特的講課風格感染學生,用敬業的熱情與個人風度吸引學生投入課堂。在教授四年級上冊的《》時,筆者首先向大家介紹了的歷史背景。師:“同學們,大家都知道鴉片是一種,它曾經被外國殖民者用來毒害中國人的身心。后來,中國人團結起來共同抵制鴉片進入中國,而林則徐就是其中比較突出的一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當年的壯舉。”生:“老師,我知道這個故事,林則徐。”生:“老師,我也知道,林則徐當年當著外國人的面把鴉片銷毀在洋鬼子的面前,真是太威武了。”課堂的氣氛一下子就被點燃了,大家饒有興致,眼睛睜得大大的,認真地聽著課,生怕錯過了什么內容。而筆者在講出熱情的同時,也喚醒了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學生對歷史故事總是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還會主動要求給大家講講自己在課外書上看到的知識,這種氛圍正是筆者所追求的。

二、點撥,“講”出智慧

課堂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學堂,當學生殫精竭慮而不得解的時候,教師要善于指點迷津,幫助學生走出困境。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應當了解學生的困惑之處,加以點撥,為其“授業解惑”,彰顯智慧之風。教授四年級上冊的《》時,筆者在講課中就課文中一些知識豐富的細節進行提問,來引導學生的思考,點撥學生的思維,啟迪學生的智慧。師:“現場禮臺上的一側是穿著官服的清朝官員,禮臺的另一側是什么人物呢?”生1:“另一側是官府邀請的外國商人,其實這些人都跟鴉片有關系。”師:“清政府為什么邀請他們來觀看銷煙呢?”生2:“這樣做,一來表明了國家禁止鴉片在中國販賣的決心,二來是對外國商人的警告。”學生回答的都很有道理,并且顯示出他們在認真思考。這樣的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式的點撥,能夠指引學生的思考方向,讓學生養成在發現問題時,不滿足于表象,深入思考的好習慣。同時,對于那些未能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筆者會提出其他問題讓他們在課下完成,通過對其觀點進行點撥,給予學生智慧,提高教學效率。

三、評價,“講”出激勵

課堂如果只有教師或者學生單方面在努力經營的話,課堂將會變得漸漸失控,或者教師因學生不能給予預期的響應而失去講課的熱情并且輕視學生,或者學生因教師講述得乏味單調而失去聽課的渴望,厭惡課堂。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對其做出評價,使評價能起到激勵學生熱愛學習的作用。在教授四年級上冊的《》時,筆者對學生的問答環節做出了回應,鼓勵他們求真知,追求學習的廣度與深度,對待知識要努力探索,直到獲得自己的答案為止。對生1的評價:“看來你認真閱讀了課文,找到知識點的所在,還能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期待你下次精彩的表現。”對生2的評價:“你概括得很好,你肯定也是認真閱讀過課文,知道其中的關鍵所在,還能恰當地表達,真是很棒!如你所講,林則徐是為了宣告中國對抗外侮的決心,同時也是為了向中國的百姓證明,清政府對外國列強是不會姑息的。”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當表現出教師的關懷和公正,鼓勵他們不斷學習與思考。

四、延伸,“講”出廣闊

一堂有成效的語文課,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教師還應當對課堂做出適當的延伸,培養學生探索、求知、獨立思考精神的養成。課堂的延伸,可以是對人文精神的講解,對文章獨特寫作風格的講解,對文章作者個人生平的講解,對詩詞平仄韻律之美的講解,對某項技能學習技巧的講解等。在教授四年級上冊的《》時,筆者就的歷史意義作了一番延伸,讓同學能夠深深認識到不忘國恥,努力學習,報答祖國的必要性。師:“同學們,作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代表著近代中國的愛國志士同帝國主義列強破壞中國的行動堅決抗爭到底的決心與毅力,代表著堅決捍衛國家和,將外國侵略者從中國趕出去的不屈斗志。”生1:“是的,老師,落后就要挨打。當時中國科技落后,才會被外國列強一再欺凌。”生2:“不忘國恥,努力學習,做祖國未來的領頭兵。一定要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強大,來維護世界和平。”筆者認為,對學生積極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和學習精神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課堂延伸,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課堂是教師及學生共同成長的地方,教師應不斷進行自我修正,根據自己的教學情況及學生學習效果、學生反饋建議進行認真研究。通過導課點燃課堂氛圍,喚醒學生思維,充分發揮“講”的藝術,給予學生更大的成長空間。

參考文獻:

[1]陸儉明.語文教學之癥結與出路[J].課程?教材?教法,2006(03).

篇(3)

[關鍵詞] 中學語文;教學本原;創新性思維;學生主體

語文教學到底怎么教,已經是中小學語文教師普遍感到困惑的重大問題。很多教師對教什么和怎么教都缺乏清晰的認識,相對于其他科目的教學,這也是語文教學的最大難題。語文教師如果像數學、英語等學科的教師那樣只是依據課本教W,要明顯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顯然很困難,于是語文教師紛紛根據自己的理解去探索語文教改的途徑。但是這也給語文教學帶來很大的隨意性,并且又將進一步造成語文教學的不規范。語文教學要成為一門具有科學性的專業,就必須形成一套可供普遍遵循的規范。語文教學的困境,本質上來自對語文教學的目的缺乏一致的科學認識。只有明確了語文教學的目的,改進和改革語文教學才有明確方向。

一、培養創新性思維是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

把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作為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得到了廣泛認同,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就表現為“ 字、詞、句、篇、語、修、邏、文” 這樣龐大、松散和難以駕馭的結構,對于這樣一個寬泛而缺乏重點的目標而言,課程內容的龐雜就是不可避免的。表現在教學方法上,就是填鴨式教學盛行:教師條分縷析的煩瑣講解,對課文內容和結構進行一再肢解,題海戰術和注重枝節的教學與社會生活失去聯系,其結果是遏制和扼殺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

要了解語文教學的本原,需要回到對語言本質的認識上。人類語言的發明和運用為的是方便傳遞信息,尤其是傳遞復雜的信息,因此語言在本質上就是信息的載體。從信息載體的視角可以看出,聽、說、讀、寫,只不過是信息交流和傳遞的不同環節和方式,這四個方面是整體的四個部分,它們共同滿足了信息交流的需要:聽和讀是獲取信息的環節,說和寫是加工信息、傳遞信息的環節,從“聽、讀”到“說、寫”,就形成了信息收取―處理―傳遞的閉合回路,人類的交流通過聽說讀寫而得以完成。

“聽、說、讀、寫”的能力可以分為兩個類型的能力,一是獲取信息的能力,即聽和讀的能力;一是加工信息和傳遞信息的能力,即說和寫的能力。聽是即時獲取信息,讀是獲取歷史信息;說是即時加工、回應信息,寫是深度加工和儲存信息。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兩個類型的能力就獲取的難易程度和意義而言都是不同的。在難易程度上,獲取信息比加工信息要容易,獲取信息(聽與讀)是一個相對簡單的學習過程,加工信息(說與寫)則是一個更為復雜的創造過程,由此在意義上兩者也就有了區別。學習知識是為了創造知識,雖然學習現成知識對每一個人來說是生存的條件,是一種必備的生活技能,但在人類發展的意義上,知識的創造才發揮決定性作用。創造永遠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原動力。在知識創造的維度上,“聽”與“讀”只具有手段和方法價值,“說”與“寫”才具有目的價值。如果“說”與“寫”只是對原有信息的簡單傳遞,沒有創造新的知識,那么人類的認識水平就會停滯不前。

根據上述討論就得到了語文教學的幾個層次:

第一個是基礎層次,即聽與讀的訓練。獲取信息的能力是創造的前提。相對于知識創造,知識獲取比較簡單,因而這種能力也比較容易培養,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種自我養成的能力。多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基本方法。理解詞義當然只是閱讀最初、最基本的能力,從材料中抓取重要信息的能力才是閱讀能力的體現。個人通過大量閱讀以及因此形成的知識積累,是最有效地培養閱讀能力的途徑。

第二個層次是說與寫的訓練,它比基礎層次更重要。說與寫的能力比聽與讀的能力更難培養,因為它是思想表達的部分,是運用知識的部分,其中包含了對創造的要求和廣泛的個人創造的可能性,在語文教學中需要花更多的時間。

第三個層次是核心層次,即對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訓練及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是語文教學最重要、最核心、最本質的部分。

現在就能更加清楚地看出目前中小學語文教學的癥結所在。在第一個基礎的、學習上比較容易的環節,實際教學中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教師精講細分,學生陷入題海,事倍功半。在第二個層次上,在說與寫的層次,學生卻是沉默、安靜的,課堂上保持著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秩序,而寫作教學則進入進退維谷的困境,教師難以對學生寫作進行有效指導,學生難以提高寫作水平。正如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王榮生教授所說:“在語文課程里,教師不可能教會學生寫內容‘獨創’、形式‘獨創’的好文章,因為教學按其本性只能教已有的東西,比如寫散文的知識和技巧這些形式方面的東西,教學生如何模仿好的例文等等。”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助長了學生作文的形式主義風氣。至于在第三個層次上,即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訓練和培養,不但被現有教學模式所忽視,而且事實上也受到嚴重壓制。

二、訓練和實踐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

創新是教不出來的,但可以通過訓練培養創新思維。因此,語文教學的根本方法就是訓練,重點在于思維訓練。就像游泳教練訓練運動員那樣訓練學生,教練必須讓運動員自己在反復練習中掌握動作要領,提高實戰水平,而不是停留在課堂上講授游泳理論和技巧。

強調思維訓練在語文教學中的中心位置,決定了語文教學的兩大基本原則:一是學生主體原則,一是實踐原則。學生主體原則要求教師從目前教學的中心位置上退出,讓學生站到教學的中心位置,結束被固化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講―聽”關系,代之以新的“教―練”關系。實踐原則要求實踐主體在做中學,在訓練中掌握方法,獲得真知,塑造世界觀和價值觀。

一位英國教育工作者在《金融時報》網站上發表文章,記述他在北京八一中學五個星期的戲劇教學經歷,從中對比出西方教育與中國教育的差異。這是一次訓練和實踐教學,他挑選了22名沒有任何表演經驗的14歲中國小演員,將為1500名觀眾用英語表演《查理與巧克力工廠》。他寫道:“他們所接受的全部教育都告訴他們,戲劇是個無關緊要的東西。”他有一天聽了該校的一堂語文課,學生們先起立背誦他們正在學習的文章片段,然后在接下來的課堂時間里記錄教師的上課筆記。在他的戲劇課上,學生們一開始非常害羞,他們只有在被要求發言時才會說話。即使是在戲劇課程里,采用死記硬背辦法的本能依然強大。一位班主任對他說,她和她的同事一直在讓所有學生排練他們的臺詞。這位英國教育工作者評價說:“我們的理念與中國的教育原則可謂截然相反,西方戲劇課的基礎理念之一就是只要肯嘗試,犯錯也無所謂。在西方,學習藝術類科目、培養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內在價值被認為是不言而喻的。”這在這些中國孩子身上也得到初步體現,參加一個多月戲劇排練、表演的每一位學生都寫了日記來記錄這次的經歷,“自信”“改變”和“樂趣”幾個詞反復出現。

訓練和實踐教學看重的是訓練的過程,在訓練和實踐中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能力,而不是獲取某個確定的結論和答案。與之相反,我國的中小學教育看重的卻是結論和答案,而輕視訓練過程,這不僅是應試教育的結果,也是長期來教育偏離目標的結果。

語文教學改革是整個教育改革的一部分,與整個教育改革相聯系,但單一的語文教學改革也可以進行,通過改進原有的教學手段可以收到改善學生語文學習的效果。目的與手段的一致性,要求改變現有的語文教學方法,使教育方法適應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標。

作文教W本應是訓練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手段,但是當下的寫作教學恰好是語文教學中最薄弱的一環。雖然看上去作文是學生自己寫作,好像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學生并沒有發揮主體作用。學生課堂寫、教師課堂評的方式,不能使學生自己去發現寫作的問題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學生沒有進入探索和發現的過程,而僅僅是按照高考作文模式在書本中尋找例子、名句。同樣,教師的作文講評也無法引導學生對實際問題的探討和發現。當教師試圖教會學生某種“正確”模式的作文寫法時,他事實上就做了不正確的事情。

語文教學中的學生主體原則和實踐原則,究其實質,就是要讓學生把自己的經驗融入到書本和知識中去。學習更多的是一個自我教育過程,學生通過反復實踐和訓練激發想象力,在學習中不斷結合自身經驗,增加新經驗,由此獲得探索能力的提升。

三、語文學習應該是一個探索和發現的過程

從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能力的目標出發,中小學生作文就應理解為組織材料和思想、尋找結論、發現新事實的過程。這個過程自始至終是學生自己去完成的,教師只是在方法上做適當指引。經濟學家、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講述了他讀小學的女兒的一段學習經歷:

“在我女兒她們四年級的時候,老師就會花一年時間講科學方法是什么,具體到科學的思辨、證明或證偽過程。她們就學到,科學方法的第一步是提出問題和假設,第二步是根據提出的問題去找數據,第三步是做分析、檢驗假設的真偽,第四步是根據分析檢驗的結果做出解釋,如果結論是證偽了當初的假設,那么,為什么錯了?如果是驗證了當初的假設,又是為什么?第五步就是寫報告或者文章。老師會花一年的時間給實例,讓學生自己去做實驗。比如,我女兒讀四年級時,老師讓她們想一想如何應用科學方法,想針對什么來進行檢驗。她們四五個小孩一起醞釀了一下,或許可以研究學生每天早晨到校的高峰時間是幾點鐘。她們想,每天學校于八點半開始上課,那么,八點二十左右應該是學生到校的高峰點,這就是她們的假設。把這一想法告訴老師,老師說OK,你們可以去檢驗一下這個假設。于是,她們下一步是搜集數據。大概有四五個星期,每天清早,這些小孩分頭站到各個校門口,去統計各學生到校的時間。通過統計數據,她們發現7:50是學生到校最多的時候。這一結論跟她們原來猜想的很不一樣,否定了最初的假設。為什么7:50到校的學生最多,而不是8:20?后來,她們討論、分析了很久,得出一個解釋是因為很多父母送小孩上學后要去上班,而8:00或者8:30是很多公司和機構上班的時間,為了上班不遲到,父母肯定要提前一點把小孩送到學校。這就是她們最后得出的解釋。然后,再寫出作業報告,向全班同學表述、講解整個實驗。”

在這個事例中,“說”與“寫”實現了統一,實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在書本之外的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問題,通過調查矯正原有的看法,避免武斷作出結論,理解到在科學研究中思想適應事實、思想與事實一致性的重要意義,學生由此領會到什么是科學精神。

探索性作文與王榮生教授所說的我國語文課程里學生學習的“文學性散文”寫作是截然不同的。他說,小學是“記敘性的散文”,初中由“記敘性的散文”過渡到“議論性的散文”,高中則主要寫“議論性的散文”,或者叫“夾敘夾議”的隨筆。而這類好文章的標準,一是結構巧妙,二是語言有文學的意味,即有“好詞好句”;兩者合二為一,也就是形式的“獨創”。

這種文學性或隨筆式寫作與探索性寫作在方法上、在教育效果上的差別表現在許多方面:

1.前者脫離學生的生活經驗,脫離對具體的實際問題的考察,是純粹的課堂寫作;后者扎根于現實生活,融入學生自身的經驗。對現實問題和實際需求的關注,永遠是發現和創新之源。

2.前者沒有探索和研究,主要是個人情感的自由抒發,因而也不需要有科學方法的支持;后者是在科學方法的支持下獲得結論。

3.前者,學生沒有“思想―事實”的求證,沒有科學精神的追求,觀點沒有從形成到逐步清晰、完善的發展;后者,學生不斷使自己的思想適應事實,檢驗自己的觀點,調整、發展自己的思想。求證的精神是科學精神最重要的方面。

4.前者沒有思維訓練,沒有學生的獨立自主探索,沒有培養受教育者創新和發現的潛力;后者相反,真正起到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作用。

篇(4)

一、單元整體感知

1.以單元開頭的“導語”為切入點。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初步了解本單元所有的學習內容,感知單元主題的情感意識,增強求知欲。教師趁機指導搜集相關資料并制成資料卡,為單篇課文的學習做好準備。如四年級下冊第一組“走遍千山萬水”,教師首先引導學生搜集資料,可以是自己旅游或搜集到的名山大川的門票、地圖、照片等,喚起回憶并加深景物印象。學生再根據單元導語的指向和自己的興趣制定單元學習目標。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自己感興趣的課文,邊讀邊思考:怎樣把自己感興趣的文章介紹給大家,讓學生產生讀其他課文的欲望,引導學生說出讀書的收獲。

3.注重引導學生參與生活實踐,加強課堂內外的銜接。例如六年級上冊第一組單元主題是“大自然的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感受、發現大自然的美,進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為本單元的口語交際與習作打好基礎。

二、單元部分感悟

在單元部分感悟這一環節中,要引導學生自己感受、領悟事物與文章的個性。讓學生在賞析與研讀、整合與比較中積累個性語言,領悟表達規律,并能靈活運用。

1.體悟個性化語言,透視個性化事物。

體悟個性化語言,是讓學生在讀文中深層地叩擊詞句,體悟作者心境,鑒賞語言文字的意義和情味。例如:“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是《草原》一課的點題之句,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體現。教師可用提問的方式直點主題:“蒙漢情深”的“深”體現在哪里?“天涯碧草話斜陽”又是怎樣的景象?可以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進一步深化文意,體會到作者寫作意圖所在。

2.“整合—對比”式閱讀,感悟表達規律。

單元整組教學是在單元整體的高度上,刪繁就簡,把一單元讀薄,體悟最精妙的語言,體悟最有價值的語言規律,以求達到教學的簡單化、藝術化、精良化與高效化。教師要幫助學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見微知著。在學生的體驗與感知、課內與課外的文章間,以整體的思想整合文本等資源進行教學設計,使學生學會比較、鑒賞、積累與運用。例如五年級下冊第二組單元主題“永遠的童年”就編排了《牧童》、《舟過安仁》、《清平樂·村居》三首古詩詞,描寫的是古代兒童有趣的生活,表達了孩子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天性。在學習課文時,可以把三首詩詞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教學,讓學生通過自學,體會其內容中的相似之處,感悟童年生活環境的各異,在比較中感悟,在感悟中吟誦,領會到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樂。

3.巧妙處理精、略讀課文。

對于精讀課文,我們要在整體感知內容的基礎上,凸顯語言文字的學習,把重點放在對語言的理解、感悟與表達上。課堂上要留時間讓學生讀課文,以學生感知時的興趣點與疑惑點為切入口,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這樣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對于略讀課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閱讀提示”自行閱讀,也可以依學生的個性組織交流,讓學生就自己最感興趣、感受最深或是最有困惑的一點進行交流。在相對寬松、自由的交流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再讀讀疑點、再品品趣點等。

三、單元整體回顧

“整體回顧”為學生展示學習整單元后的成果搭建了一個平臺。這個環節主要以語文園地為依托,探求學習規律,提升表達水平,豐厚學生積累,綜合展現學習成果,同時對整單元進行查漏補缺,調整教學。

1.整體探求學習規律。

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我的發現”是關于閱讀、寫作方法的對話,教師要充分運用這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學生加入對話。讓學生在主題匯談的基礎上,嘗試自己歸納“發現要點”,先個體概括,再小組篩選,最后全班討論。

2.整體提升表達水平。

單元整組教學旨在打通生活、閱讀和習作的通道,“單元整體感知”的第一個環節當師生圍繞單元主題聊談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習作訓練也在悄然醞釀了。學生從回憶體驗開始,經歷吸納、感悟的過程,又與有意義的現實生活相聯系,并用文字記錄下美好人生的足跡。學生經歷了一個主題單元的學習,就等于經歷了一段彌足珍貴的生命歷程。

3.感悟語言文化。

如語文園地中的日積月累、讀讀背背等欄目中系統地編排了古詩中的名句、成語、名言警句、農諺等內容。可以邊學習課文,邊引導學生搜集此類資料。例如: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讀讀背背是描寫田園自然風光的古詩名句,可以讓學生邊學邊搜集摘錄此類古詩,在學完整單元后,開展經典古詩詞誦讀會,這樣既豐厚了學生的積累,又激勵了學生自覺地學語文、用語文。

4.綜合展現學習成果。

篇(5)

關鍵詞:積累語言;讀中記憶;說中積累;寫中運用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經常會面臨這樣的困惑:學生說話吞吞吐吐,畏首畏尾;作文語無倫次,辭不達意……這是什么原因呢?經過深入的思索方才漸漸明白,無論是口頭的說,還是筆頭的寫,都需要調動大腦中儲存的語言信息。兒童是學習語言的表達的最佳時期,如果能在這一時期對他們進行一定梯度的語言訓練,形成良好的積累語言的習慣,將使學生受益終生。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語文素養不理想的關鍵就是缺少語言這“米”。因此,語文教學的基礎、首要環節,便是先幫學生找“米”,即是進行有效的語言積累。下面就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在讀中積累語言

1.在誦讀中積累

每日進行晨讀,內容包括:古詩、兒歌、歇后語、名人名言、名家名篇等。老師們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既有課內的,也有課外的,既有詞句積累,也有篇章背誦。每節語文課前兩分鐘,校園內傳出朗朗的吟誦聲,整齊響亮有韻味。別小看了這兩分鐘,日積月累,我們的學生在沒有任何課余負擔的前提下積累了不少。每學期末,各班還要進行各種形式的吟誦展示呢!如:一年級識字大王比賽;二年級古詩擂臺賽;三年級精彩片段吟誦賽;四年級閱讀能力競賽;五年級摘抄本展覽和小報制作評比等等。在老師的精心組織下,學生們把平時所學所積累的知識都展示出來,這將激勵著學生們更主動更用心地進行語言的積累。

2.在閱讀中積累

閱讀,是幫助學生積累語言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確保一定的閱讀量,是有效積累的基礎。我校效仿韓興娥老師的“海量閱讀”,努力營造讀書氛圍,鼓勵學生多看書。為讓閱讀落到實處,各班均成立了圖書角,供學生課前課余閱讀。本學期學校新購進了一批適合學生“口味”的好書,如《世界百科知識大全》、《楊紅櫻著作全集》、《青少年版文學名著》等,并積極開展校園征文、演講活動,與潛移默化中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為使閱讀更加深入,學校利用家長會這一契機倡導家庭定期購書,滲透親子共同讀書的理念,以期學生的積累由課內向課外獲得延伸。

二、在說中積累語言

農村學生受環境的影響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感受,作為教師要鼓勵它們大膽把話講出來,多鼓勵學生,樹立其自信心。學生劉澳國做事說話都是慢吞吞的,尤其是上課發言,未張口,臉先紅,同學們曾一度哄笑他,使之無地自容。針對這種情況,我首先制止其他同學的不良行為,鼓勵劉澳國樹立信心,告訴他老師和同學都在認真聽他說話,在課堂上我常常把簡單的問題拋給他,他輕松對答,信心不斷樹立起來,膽子也大起來了。在班級舉行的一次詩歌朗誦中,他朗誦了一首臧克家的《老馬》,雖然不是很好,但由于敢說,還是獲得了同學們的掌聲。讓學生多說、勤說、敢說、會說,把自己想說的、有疑問的、有不同看法的,都可以說出來,并有針對性的對那些病句、語法錯誤、表達不準確等問題進行及時糾正,比如某個學生發生表達錯誤時,我們可以說:你如果像某某這樣表達可能會更好一些等。如現在的某些課堂為追求效率,課堂節奏較快,學生的回答只要求重點,答對即可,忽略了學生話語的完整性,久而久之難免會造成學生語言的錯誤。所以在課堂上,我盡量要求學生回答完整,清楚,在表情達意中,強化了語言的訓練,進行了語言的有效積累。

生動、逼真的情境創設極富感染性,能夠調動學生內在真實的情感體驗,激發它們表達的強烈欲望。新大綱在口語訓練上提出這樣的要求:“要在課內外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語言表達。”這是語言表達訓練的一條重要途徑。如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課時,講課伊始,首先播放了一段地震時的視頻,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有何感受?”學生甲:天塌地陷的那一刻,我的心也震動了!學生已:我為他們感到著急,心里大聲喊著,快跑!孩子們的話令我唏噓不已,它們或許已經在為這對父子擔憂了,未成曲調先有情,這樣撥動了學生的心弦,課堂上學生還會無話可說嗎?又如在教學《老人與海鷗》一課時,漸入尾聲時,教師插入了老人的生平介紹,當講到老人只抽三毛錢一包的金沙江香煙,省下錢卻為海鷗買面包和餅干時,有的同學長大了嘴,有驚訝,有不解,有疑問,有贊嘆……此后的說感想,巧練筆環節水到渠成,順風順水。由此可見,針對教材實際,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參與,引起學生語言交際的欲望,激發它們語言交際的熱情,創設語言共享的平臺,就能達到語言積累的目的。

三、在寫中積累語言

要提倡學生在練筆中進行語言積累。葉圣陶先生說過:“寫作的歷練在乎多作,應用從閱讀中得到的寫作知識,認真地作。”寫作和閱讀比較起來,尤其偏于技術方面。凡是技術,沒有不需要反復歷練的。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練筆指導,把練筆當成材料積累的重要途徑。

在平時訓練中練筆的形式大致可分為三種:第一,觀察練筆。讓學生著眼于生活細節,如記錄下爸爸刮胡子的動作,爺爺下象棋時的神態,媽媽睡覺時的樣子等等,字數不限,抓住特點即可。課前進行交流展示,及時給予肯定,養成興趣,形成習慣。第二,閱讀練筆。如在執教《丑小鴨》一課時,在學生說完后讓他們馬上把說的話寫在旁邊,進行交流。學完《古詩三首》后,學生孫亞釗也詩興大發,做了一首詩:“數學英語作業多,全班上下疲憊了,語文老師體諒人,空出時間來放松,可惜時間如飛箭,到頭也沒放松成,但老師心意已領,語文老師您真好!”多懂事的孩子啊!雖然詩句不夠押韻,不夠對仗,但能以“寫詩”的形式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可見積累的妙處。當把他的詩讀給大家聽后,全班掀起了作詩熱潮,看到學生一首首稚嫩的“詩”,教師能夠感受到學生積累語言的腳步邁的更遠了。第三,利用一些重大的、有教育意義的節假日或學校組織的相關活動,如母親節、教師節、學習雷鋒活動日、快樂的野炊活動等,指導學生進行相關的寫作訓練,在寫作中積累素材,積累語言。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過:“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就是說,習慣可以決定人的命運。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學生語言積累,落實讀中積累,說中積累,寫中積累“三部曲”,讓他們養成勤積累,樂積累,會積累,變“要我積累”為“我要積累”,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篇(6)

“玩轉”花樣一:課堂游戲當道

孩子不愿意上復習課,究其原因,一是復習內容機械重復,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二是復習形式單調乏味,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現代心理學之父皮亞杰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復習課也是智力活動的過程,興趣也是復習活動的主要動力源泉,而學生興趣的激發在復習課中往往被我們忽視,因此要想強化復習環節,起到最佳復習效果,必須注重激發學生對復習課的興趣。為此,我特意為自己的學生設計了幾個很有意思的語文游戲,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復習、鞏固和提高。

1.生字詞:游戲――字詞大通關

我所帶的班級是三年級,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他們這個學段要掌握并熟練應用2000個左右的漢字。可以說他們的識字任務一點兒也不比第一學段的學生輕松,而且三、四年級恰好又是錯別字的“重災區”,可見老師和學生在這個方面的負擔有多重。在傳統意義上的復習課里,老師通常都會讓學生在容易混淆的生字處畫上重點號,或者是出一大張的“看拼音寫詞語”“形近字組詞”之類的練習給學生,用盡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是在緊張的復習期間,收到的效果卻不是很明顯。我考慮到中年級學生的特點,借鑒他們喜歡的兒童節目“智勇大通關”,將生字詞的復習融入游戲中,設計了“字詞大通關”的教學環節。

2.句式練習:游戲――川劇變臉

第二學段對于學生在句子方面的能力要求提高了,學生要掌握的句式類型多了。我為孩子們設計的“川劇變臉”游戲恰好解決了這一知識重點。在課堂上,老師先利用多媒體給孩子展示“川劇變臉”的絕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話鋒一轉,告訴孩子們我們也能玩“變臉”游戲,接著在黑板上出示例句“百靈鳥的叫聲吸引住了全班的同學。”讓學生們嘗試給這個句子變換“臉譜”。話音剛落,學生的積極性馬上就被調動起來了,他們分小組熱烈地討論,不到兩分鐘,幾乎所有的小組都能變換出5種以上的句型“臉譜”。我請學生把變換出的句型說給大家聽聽,聽的同學認真辨析,看看變得對還是不對,發現不對的馬上分析原因。結果,他們的答案涵蓋了比喻句、擬人句、“把、被”句、反問句、擴句、縮句等所有已經學過的句式,效果真是出奇的好。這樣的課堂游戲不僅使孩子們系統地復習了已學句型的轉換知識,讓孩子們對不同句型的改法特點有了細致的辨別和鮮明的比較,更主要的是利用游戲,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復習興趣,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真正實現了“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3.名篇佳句、成語古詩、俗語諺語積累:游戲――無敵好搭檔

縱觀人教版的教材,老師們不難發現每個單元的語文園地中“日積月累”“讀讀認認”“讀讀背背”都是比重比較大的一塊內容,集體背誦或是單純默寫在較短的復習時間內效果都不太好。根據這些詞句具有對偶、照應的特點,我采取讓學生兩兩配對的游戲復習方式來進行,即:學生自由搭檔,一個出上句,另一個就對下句;或是雙方配合,根據題目的要求進行合作背誦表演。這樣一來,課堂上既讓學生有了自主合作學習的主動性,又讓全班反饋的環節充滿了樂趣。

“玩轉”花樣二:我的練習我做主

傳統意義上的復習課,總是老師給孩子們找資料、找練習,有時難免缺乏針對性和多樣性,再加上課堂上盡是老師“滿堂灌”,難怪學生上復習課時昏昏欲睡。在我看來,復習課也要把學習的主動權和自還給學生。

1.讓孩子自由選擇練習

不同層次的孩子,先摸清自己的學習狀況,然后有針對性地從進修校出的練習卷中選擇自己最薄弱的環節加強鞏固。這樣做的好處不僅節約了學生復習的時間,還能突出針對性和實效性,避免學生因為“炒冷飯”而產生厭煩情緒。

2.有效合作,自主命題

這個環節是對之前環節的延伸。我讓學生分不同層次進行組合,根據自己目前的情況,互相幫助,人人都要出一份力。著名教育學家贊可夫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到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到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變得高度有效。”當我翻開學生完成的一份份試卷,且不說卷面上五彩斑斕的顏色,單是試卷上豐富的想象與個性的表達就讓人贊不絕口。仔細看看試卷的內容,既有優等生獨特的見解和還不能解決的困惑,也有適合低差生的基礎知識題,雖然他們的思路還略顯稚拙,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一份份試卷得來的過程正體現了他們認真復習的成果。

“玩轉”花樣三:獨門秘笈人人有

之前我談到了讓學生自己出練習、做練習,可是練習結束后怎樣處置其中的錯誤又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孩子們對一些做錯的題目往往置之不理,到頭來,練歸練,考起來照錯不誤。這樣“吃力不討好”的做法應得到改善。

我想到的辦法就是讓學生“獨門秘笈人人有”。學生聽到“獨門秘笈”四個字就來了興趣,這時,我告訴學生所謂的“獨門秘笈”就是糾錯本。其實糾錯記錄是很多老師平時教學中經常讓學生完成的,這個本子到了期末復習可就能派上大用場啦!以我們班上的學生為例,孩子們的練習里出現錯誤后我要求他們把錯的題目用紅色筆抄在本子的左邊,用藍色筆把正確答案抄在右邊。這樣兩兩相對,一目了然,引起警戒。緊接著我會將他們的練習統統收回,只留下糾錯本讓他們復習。

這樣做的好處有三:其一,允許孩子在復習中通過糾錯本彌補知識的缺漏,并獲得高分,既加深了印象,也保護了低差生的自信心。其二,回收大量練習以后,量的減少緩解了復習的壓力。讓學生集中精力攻克難點和知識遺漏點,復習變得有針對性。其三,學生從多次的實踐中總結出經驗,慢慢地學會了抓住重點復習。

“玩轉”花樣四:巧設“激勵箱”

篇(7)

關鍵詞:閱讀教學;分層閱讀;角色朗讀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逐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更好地學習和成長的基礎工程。但在具體的閱讀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總感覺把握不準方法,教學效果低下。怎樣培養學生的閱讀方法呢?

一、適時范讀,示范引導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接受理解的能力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響的,如學生的年齡層次、個人閱歷,以及自身的感悟能力等。為了幫助學生更貼切地理解課文內容,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適時地給學生進行范讀引導。給學生進行范讀并不等于把課文讀通、讀順,更主要的是讀出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如能做到這一點學生就會更容易理解教學目標,為了進一步提高范讀的影響力,教師在朗讀時還可以動用眼神、手勢等肢體語言。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珍珠鳥》一文時,針對文中關于“雛鳥的外形”和“活動情況”的描寫就可以采用范讀引導,因為學生平時可能很少接觸到珍珠鳥,教師在范讀時讓學生一邊聽,一邊觀看課文中的圖畫,這樣就會加深他們對珍珠鳥的認識。隨著條件的改善,教師在范讀時還可以配上音樂,或者運用網絡直接演讀,這樣的效果會更好一些。

二、分層閱讀,指導方法

在教學新課時,教師一般都要分步引導學生加深對課文的閱讀和理解。如一開始教師都會先讓學生初讀課文,然后進行精讀感悟,最后再進行作業練習,加以鞏固,這也形成了閱讀的基本

規律。

如教學六年級下冊《明天,我們畢業》一文時,教師就可以放手讓學生先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然后再自讀說說課文主要描寫的內容,而后重點理解文中相關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課文所寫的內容都是學生熟悉的生活,學生閱讀起來一定很感興趣,也很容易把握,不過要想讓學生完整地理解有關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還要做好一些難點的引導,讓他們能找準切入點去探究閱讀。

筆者認為在指導學生分層閱讀時,重點應放在“精讀”上。精讀的目的在于理解文章的思路,抓住文章的重點句段,弄清它們的含義,探索文章的中心,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那么在“精讀”的過程中該從什么地方入手呢?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精心備課,找出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一般地說,“精讀”可以從有些文章的“題眼”入手,如在教學《學與問》一文時,教師就可以緊扣“怎樣學”和“如何問”來設計問題,然后再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理解文章所要揭示的中心。此外,有時還可以抓住一些文章的“總起句”或“總結句”來設計問題,讓學生自主去理解。為了提高“精讀”的效果,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他們在分析中能認真、細致地圈、點、勾、畫,并能善于質疑,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內容或感到困惑的地方,讓其他同學幫助解決,這樣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而且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角色朗讀,體會情感

對于一些情境描寫較為深刻的文章片段,教師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這樣會更有利于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思想,同時這也是檢測學生理解程度的一種有效方式。

在教學《大作家的小老師》這篇課文時可以采用演讀的方法。因為這篇課文所寫的故事重點體現在人物的對話上,很適宜采用這種方法。在教學第二到第四自然段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娜塔莎、蕭伯納,讓他們分角色來朗讀課文,仔細體會蕭伯納所說的話和小女孩的話。在學生朗讀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口吻中體會一下學生是否真正知道蕭伯納其實并不是真正在炫耀自己,他只不過想給小姑娘一個驚喜,而娜塔莎也是在和蕭伯納逗著玩的,因為他們玩了很久,所以娜塔莎才這樣說,娜塔莎的話體現了她的天真、純樸、可愛,學生在分角色朗讀中如能恰如其分地表達出這些沒有寫出的內容,則證明他們已經真正讀懂了課文,老師也不必多講了。

四、鼓勵學生,讀出創意

在小學階段要求學生背誦的課文章節很多,為了幫助他們提高背誦的效率,教師應多鼓勵學生采用自己喜愛的形式進行閱讀。如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可以讓他們進行演讀比賽,背誦比賽,默寫比賽,盡量讓他們眼、手、腦并用,以提高記憶的效果。再如,教學古典詩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練習將詩歌譯成白話文;教學現代詩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改寫成記敘文或散文等。總之,只要能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就能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此外,還要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提高學生閱讀的數量,進而促進閱讀習慣和能力的培養。同時,還應注重讀與寫的結合,如,讓學生在閱讀后寫讀后感、仿寫、擴寫或縮寫等。

總之,在小學的各個學段關于閱讀教學的要求是不盡相同的,但無論怎樣變化都應明確地指出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去閱讀,讓他們掌握一定的方法,為將來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永遠都是一個新課題,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高潮流白浆娇喘免费网站|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14萝自慰专用网站| 婷婷丁香五月激情综合|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日产欧产美韩系列麻豆|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华液 |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 东北粗壮熟女丰满高潮| 最新国产成人ab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野花社区视频www官网|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 | 两个人日本www免费版|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寺庙双乳高耸嗯啊h|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 国产极品白嫩精品| 亚洲高清乱码午夜电影网|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小说|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男同|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 妲己丰满人熟妇大尺度人体艺| aaa少妇高潮大片免费看|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放荡的闷骚娇妻h| 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 | 欧洲女人牲交视频免费|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孕妇黑人| 色婷婷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亚洲有码转帖| 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