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四年級語文教學措施和方法
時間:2023-08-01 16:53: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四年級語文教學措施和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小學四年級;語文課堂;創新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4)07-0060-01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更是一個社會源源不絕的發展源泉。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要從細節著手,更要從小做起,從基礎教育抓起,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更是至關重要。在四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針對這一階段小學生各方面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組織和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
1.四年級語文創新教學的重要性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閱讀、習作、口語交際以及綜合性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對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面對這一情況,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不斷改革以往的教學方法,探索更有效的創新性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適應新課標的要求,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創新教學主要強調的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基礎價值取向的教學模式。 創新教學的核心為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以實施素質教育為載體,適應經濟時代、知識時代的環境挑戰,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探索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創新教育的實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思路的轉變、 教學模式的轉換和學生主體性地位的展現。 小學語文學科作為一門極具情感意識、極富想象、極易產生靈感的學科,無論從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還是從樹立學生自我學習意識方面來說,都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環境。例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針對課文教學部分,傳統教學只重視課文朗誦、課文內容分析、生詞講解等內容。 而運用創新教學,增設課文內容討論、課文情節表演、課文主題提問等環節,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延伸課文的內容,質疑課文表達的含義,加強對創新思維培養的重視。 采用這種教學模式,學生不僅提高了學習興趣,更提高了整體教學的有效性,一舉兩得。
2.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創新措施
2.1 轉變教育觀念,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調動小學生學習積極性。在進行四年級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階段小學生的興趣、個性和認知特點,為小學生創造更多的發揮空間,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小學生愛看的影片,將其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以此引導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思考,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讓學生積極自主的參與教學互動,以促進小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增強小學生的自信心。四年級是小學生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在接受別人的鼓勵和評價時,能夠發現自身的價值,對自己充滿信心,從而對學習的興趣就會比較高。總而言之,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更多的鼓勵和表揚,讓學生增強其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四年級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
2.2 培養四年級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是什么? 用最簡單的一句話來說就是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個良好的習慣,其力量是十分巨大且長久的, 良好的習慣將會使人一生受益。 只有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幫助學生真正地將其所學知識全部轉化成為自身的素養。新時期下小學生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要求主要有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創造性以及科學性。 應該培養的是學生的預習習慣。 預習是幫助學生自學的一項重要手段,正好與培養學生學習語文良好習慣的自主性要求相呼應。 在上課之前對將要學的知識進行準備能夠幫助學生對新知識具備一定的了解, 從而在上課的時候就會心中有數, 帶著目的來聽課, 集中精力來聽自己不理解的知識點, 這樣一來便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2.3 教學要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自主掌握博大精深的語文學科知識是時代的要求,隨著信息技術設備在教學課堂的普及,將教學活動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已經成為一種極為有效的方式。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可以選擇更加優秀的模式和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和更開闊的視野,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利用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濃厚興趣,很好地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2.4 改善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聽、說、讀、寫相結合。和小學一、二、三年級相比,四年級的內容相對來說明顯加深,學生對不同方面知識的掌握程度都不一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聽、說、讀、寫相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在各方面的學習能力,從而使語文學習成績得到整體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開始教學內容時,對課文的內容進行朗讀示范,在朗讀之前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認真傾聽的同時對問題進行思考,引發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興趣,并根據教師朗讀的內容回答問題,培養小學生的傾聽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根據一個話題說一段話,讓學生通過思考,認真組織自己的語言,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對一些有意義的文章和詩歌進行朗讀,讓學生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或者經典的句子背誦下來,能夠幫助學生增加語文知識的積累。
新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這些要求為起點,教好小學四年級的語文,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四年級在小學階段是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從可塑性強轉向逐漸定型的重要過渡階段。 只有不斷加強對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的重視,才能真正將創新教學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發揮其優勢。
參考文獻:
[1] 王朝瑞. 小學四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現狀調查[D].南京師范大學,2011.
[2] 劉盛紅. 論小學四年級語文創新教學[J]. 新課程學習(下),2012,05:54.
《國學啟蒙》四年級(古詩、詞、古文)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古詩文,使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2、通過誦讀古詩文,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加強優秀文化的熏陶。
3、通過誦讀古詩文,培養學生的注意力、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力,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
4、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通過天天誦讀活動,培養學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
5、通過誦讀以及背誦一些經典的古詩文,使學生有意識地積累經典古詩文,拓展知識面。
三、各學期教學標準及評價方式
四年級上學期:
學習內容:學習古詩、詞(1《觀滄海》――16《登飛來峰》)
學習形式:以誦讀、品悟為主。
要求背誦的篇目:
(1)《飲酒》、《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望天門山》、《望岳》、《黃鶴樓》五首。
(2)教師自選詞和古文中的名句引領學生背誦。
評價方式:
優秀:能夠熟練背誦五首古詩以及四段名句。
良好:能夠熟練背誦五首古詩以及2段名句。
合格:能夠熟練背誦3首古詩以及2段名句。
四年級下學期:
學習內容:學習古詩、詞、古文。
學習形式:以誦讀、品悟為主。
要求背誦的篇目:
(1)《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滕王閣詩》三首。
(2)教師自選詞和古文中的名句引領學生背誦。
評價方式:
優秀:能夠熟練背誦三首古詩詞、4段名句以及熟讀優秀古文。
良好:能夠熟練背誦三首古詩詞、2段名句以及熟讀優秀古文。
合格:能夠熟練背誦三首古詩詞、2段名句以及會讀優秀古文。
四、活動安排
根據市教育局的安排,在原課程設置基礎上,抽出一節地方課用于開展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誦讀并明確了各時間段的任務要求。
1、每周抽出一節地方課用于開展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誦讀,誦讀課重在指導和學習新內容;
2、在每天晨檢上課的前10分鐘,為中華文化經典誦讀時間,重在復習;
3、每天上課前時間10分鐘,重在檢查,待誦讀結束后自然轉入學科課程;
經典誦讀知識答題和問卷調查分析報告
一、經典誦讀教材情況分析:
我校學生擁有國學經典誦讀讀本,分為小學高、中、低段。其中小學四年級為中段。內容是《弟子規》,《論語》。
二、經典誦讀課程開設情況:
我校每兩周開展兩次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各班班主任擔任,通過晨課讓學生進行誦讀活動。
三、數據統計分析:
學生此次活動是通過誦讀答題和問卷調查,答題有多選題、單選題、判斷題組成,共100分。問卷調查是固定的問題,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回答。我校四年級的學生參與,從學生的數據來看,我校大多數學生都體會到國學的重要性,但也可以看出一些問題:學生學習國學的途徑單一,但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教師此次活動是通過經典誦讀答題和問卷調查,答題有有多選題、單選題、判斷題組成,共100分。問卷調查是固定的問題,教師根據自己的情況和學校的情況進行回答。我校共10位教師參與。從統計數據來看,我校對經典誦讀十分重視,有固定的時間安排和評價措施,但是教師認為教材太難,學生很難理解。
四、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的總體情況
多年來我校一直將“經典誦讀活動”傳承、繼續、并將之發揚廣大:保證教師、學生人手有教材;有固定的國學課及誦讀國學的時間;定期開展國學誦讀活動,給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取得了以下成效:
1、豐富了學校的文化內涵。
(1)通過實踐,初步探索出一條符合本校實際的中華經典誦讀的路子。
(2)探索教師導讀的方法,培養了一批導讀骨干教師。
(3)把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優秀思想與學校教育、管理的實際情況相結合。
2、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1)在誦讀實踐中,感受中華經典的魅力,提高記憶力,積累語言。
(2)陶怡情操,發展個性,提高道德修養水平,促進各門功課的學。
3、提高了教師的文化底蘊
(1)通過活動,理解中華傳統經典對學生做人、做事、學習等方面的重大影響意義,陶怡自己的情操,樹立更好的學習、生活的態度。
(2)掌握小學生經典誦讀的方法,初步能創造性地展開活動,提高誦讀效果。
存在問題:
1、國學教學形式單一,僅僅在早讀時間和少年宮活動時間學習、誦讀。
2、活動開展不夠,應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輕松、快樂地學習、誦讀。
下一步工作思路:
1、經典誦讀與活動結合。
將古詩文誦讀貫穿于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中,讓學生通過吟誦、演唱、舞蹈、情景劇表演等文藝活動,來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挖掘學生多方面的潛能;辦與古詩詞相關的板報、專欄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古詩文誦讀能力。
2、經典誦讀與學科結合
與語文科相結合,讓經典誦讀與識字、閱讀、表達相伴而行,并最大限度地融合到語文教學中,作為語文教學的補充、拓展和延伸。
關鍵詞:小學語文;經典誦讀;實施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0-305-02
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所要誦讀的材料之所以被稱為經典,是因其經歷了時間的沉淀和實踐的檢驗,在誦讀經典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開拓視野,積累更多的文學知識,提升自身的語文素質,為日后更深入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并且,進行誦讀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需要調動視覺、聽覺等多種感覺器官,在學生腦中形成反復刺激,加深學生的記憶。而經典中濃縮的都是精華知識,對這些內容不斷的進行鞏固是提高學生語文知識水平的一個有效措施。本文中,筆者將結合實踐經驗,簡要分析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中的教學對策。
一、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現狀分析
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對于一些經典誦讀素材的把握還存在一些偏差,且一些經典誦讀材料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所以現階段在開展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亟需解決的問題,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缺乏充足的時間進行經典誦讀
由于經典誦讀教學并不是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中教學任務硬性安排的組成部分,基本都是由教師根據教學情況自發組織開展,這就導致在教學時間安排上無法保證。大多數老師為對于正常的教學活動就已經安排了滿滿的教學任務,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很少有時間進行經典誦讀。另外,鑒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還不成熟,讓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自己安排時間進行經典誦讀也是不現實的。以上的原因皆導致學生缺乏充足的時間進行經典誦讀以及深入的學習經典誦讀材料中包含的知識。
2、缺乏對經典誦讀教學清晰認識
雖然近年來教育界相關人士對于小學語文經典誦讀的關注度有所增加,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很多老師仍然缺乏對經典誦讀教學清晰的認識。經典誦讀的理解分為兩方面,一方面關于“經典”,一提到經典,很多老師的第一反應就是古詩文,但事實上經典并不局限于古詩文,還包括其他一些文學著作等內容,教師應當為學生豐富誦讀材料,而不只是讓學生背誦一些古詩文;另一方面,關于誦讀,經典誦讀教學并不要求學生一定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而是讓學生盡可能多的接觸各類文章,并在腦中加深印象,以達到記憶更多的經典文章的目的,從而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蘊。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之前,老師應當對經典誦讀教學有一個準確而清晰的認識。
3、注重形式,忽略實質
在新課改的號召下,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學校和老師沒有對誦讀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改革的推動下很多學校也是在被動的作出改變,只注重形式,忽略了誦讀教學的實質。很多老師在課堂上安排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經典誦讀,也沒有與學生建立溝通交流機制,一些學生甚至認為誦讀經典是不重要的,是可有可無的,這些都嚴重的影響了經典誦讀教學的效果,教學質量在與未開展經典誦讀教學之前相比也沒有任何的提高。
二、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實施對策
針對目前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各位老師首先應當重新認識經典誦讀教學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對策來深入的開展小學語文經典教學。對此,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
1、精心篩選經典誦讀內容
對于經典誦讀內容的篩選是開展經典誦讀教學的基礎,恰當的誦讀內容會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效果。在進行經典誦讀內容選擇時,老師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特點,不同的年級要選擇不同的經典誦讀內容,分層次開展經典誦讀教學活動,這樣能夠更有針對性的提高學生的能力,比如低年級的主要需要的閱讀的基本技能,可以選擇一些簡單易懂的經典誦讀材料,這樣也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比如,筆者根據我國一些經典著作,為學生選擇的誦讀內容如下:
一年級上:《弟子規》《三字經》及古詩15首;
一年級下:《百家姓》《千字文》及古詩15首;
二年級上:《中華成語千句文》(上)及古詩15首;
二年級下:《中華成語千句文》(下)及古詩15首;
三年級上:《論語》(一)及古詩15首;
三年級下:《論語》(二)及古詩15首;
四年級上:《論語》(三)《大學》及古詩14首;
四年級下:《論語》(四)《中庸》及古詩文32首(篇);
五年級上:《老子》及古詩文32首(篇);
五年級下:《孟子(選)》及古詩文32首(篇)。
2、為學生創建經典誦讀的情境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當準備充足的時間來開展經典誦讀教學活動,為學生創建有關經典誦讀的情境。并且,經典誦讀并不僅僅局限于古詩文的背誦,新課標明確說明一切具有典范性、時代性的材料都可以作為學生經典誦讀的內容,這也為開展經典誦讀教學活動提供更多的可能。
比如,近年來人們對于中國傳統節日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那么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經典誦讀,從經典著作中了解元宵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這些傳統節日的來源,并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為學生創建經典誦讀的情境。
3、開展豐富多彩的經典誦讀活動
在開展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過程中,背誦是最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背誦的方式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學生很容易產生疲倦的心理,尤其小學生都是比較愛玩好動的,所以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老師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經典誦讀活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比如,可以讓學生進行“表演背”,即在課堂上把背誦的文章或者古詩文表演出來,并且分成各個小組進行評比,并建立一定的獎勵體系,小學生的表現欲也比較強,在獎勵的帶動下會更積極主動誦讀經典。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選擇科學的教學對策來提高經典誦讀教學質量,最終實現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一、當前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一課一練”逐漸形式化
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受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仍然存在著形式過于單調,內容和方法過于陳舊、枯燥等問題。在開展課堂教學以及布置作業時,教師大多是讓學生單調地進行抄寫以及記憶,或者是對知識點進行反復背誦,久而久之,逐漸形成了一種形式化的”一課一練”的作業練習方式。教師在設計練習題時,一般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課后讀懂相應的教材內容,并消化教材內容。因此經常選用抄寫訓練以及近反義詞還有選詞填空等比較傳統的作業練習方式,從實質上來講,這些練習題型以及練習方式意義不大。
2.對作業的設計相對比較簡單
在一些高年級的語文教材中,仍然出現一些過于簡單的字詞語句練習。在當前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所布置以及設計的一些練習題目應當三維目標以及未來和諧發展的具體趨向真實地體現出來。比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白鯨》這一內容時,如果教師依據以往的標布置作業:依據文中的具體內容,說出白鯨是怎樣得救的。這時,學生可能只是簡單地將文中的幾段話原原本本地講述出來。這種練習方法絲毫起不到作用。而如果教師通過另一種方法來布置課外作業,可能會取得更好的效果:給學生幾個關鍵的詞語和語句,讓學生脫離課本,發揮自己的想象將怎樣將白鯨被解救出來的情景描述一下。這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進一步鍛煉和提高學生自身的思維以及寫作能力。
3.所設計的題目類型多有重復
應該說,在當前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大都保留著以往應試教育所留下的痕跡:就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死記硬背一些古詩詞以及一些名人名言。其實,教師這種布置作業的方法過于“一般”,很難能夠幫助和指導學生更仔細、更深入地對所學的內容進行鞏固和探究。
二、對讀寫作業進行有效設計的具體措施和方法
1.精心設計,增強作業整體的趣味性
應該說,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所設計的讀寫作業只有具備相對合理的難度,才能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在布置作業時一定要把握其整體的難易程度,要從學生自身的需求以及個人能力出發,將學生的知識水平同作業設計的整體特性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而找出一個能在練習過程中激發學生自主、自覺、自悟的興奮點,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作業形成一種較為強烈的需要感。這樣,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啟迪和開發學生自身的智力,同時也能不斷地幫助學生積累語文知識熏陶內心情感。特別是是對小學生而言,因其自身性格的特點,好奇、貪玩,采用教師在設計讀寫作業時,應做到“寓教于樂”。比如在設計作業時,可以通過采用“病字診所”的方法讓學生找出錯別字并將其改正,通過“游戲識字”等方式讓學生多接觸一些新字,通過“說反話”的方法來練習反義詞。教師依據教材內容,通過這種方法來設計語文讀寫作業,不僅能夠有效地調動和激發學生自身的積極性以及學習興趣,同時還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反應能力及認知能力。
2.將作業同語文教材有機地結合起來
教師設計語文讀寫作業時,他的出發點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當教師在設計讀寫作業時,其思路是開闊的,才能將語文作業內容的廣泛度以及開放性呈現出來。應該說,在設計作業時,通過結合當前的語文教材,注重作業設計同教材內容的內外相連,才能真正地將讀寫作業自身的開放性真實地體現出來。比如在學習小學四年級《我要踢球》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依據教材內容設計讀寫作業:借助各種信息渠道,尋找一個自己熟悉的足球運動員,并用自己的語言將其外貌以及經歷還有個人評價等描述出來。通過這種方法,不僅能夠更好的讓學生去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內容,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合作學習;存在問題;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小學語文教學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科目之一,不僅發揮著培育及熏陶小學生文學素養的作用,還是小學生健康成長所不可或缺的觀念教育。在開展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爭取使小學生達到對于語文知識的最優程度的領會,而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便是當前時期廣泛應用的有效教學模式。本文通過分析合作學習的理論概念以及其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存在的不足,談論了推動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得以良好應用的策略,希望能夠推動小學語文教育的有效開展。
一、合作學習的相關理論概念分析
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合作學幾年才逐漸地被應用于我國的課堂改革中,為新時期我國教育的開展發揮了極大的助益。然而,我國各教育機構對合作學習的認知還不夠完善,這就使得合作學習的應用呈現出了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的作用。
從合作學習的概念來講,它主要是針對個人學習的組織形式開展起來的一種相反的教學組織方式,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此種方式來開展學生的小組學習或者是團隊學習,致力于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合作意識以及責任意識,并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應用目標。具體而言,合作學習的方式將小組學習作為教學主體組織形式,它通過師生以及生生之間的互動合作來推動教學的實施,而且,這種教學模式有特定的教學任務及教學目標作為導向,教師在班級授課的過程中能夠通過有效地分配小組以及學習任務,使小組的個體成員以及整體的團隊水平得到同步地提升。
總之,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是極其有效的。它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感知,使學生依據自身發展的具體狀況達到對于自身學習的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還可以實現與教師以及其他同學的良好互動,從而使他們及時地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而推動其自身的全面發展。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用中的問題
小學語文教師要推動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作用的順利實現,就必須對其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以推動其在教學中的完善應用。本文下面就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語文教師對于合作學習認知的不足
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具有極大的教學推動作用,然而,這種作用的良好發揮必須依賴于合作小組分配以及教學任務分配的有效性。而當前時期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由于沒能做到對于合作學習的方式的充分認知,進而導致了合作學習的作用的失效。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揠苗助長》(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這篇寓言時,要求小組成員針對寓言內容傳遞的意義來進行探討學習。有的小組迅速地針對這篇寓言的具體故事概況以及故事的原因和結果等發起了合作學習,而有的小組卻沉默不語看著別的小組進行討論,這就是教師在教學中對小組成員分配的不當而導致的。
2、合作學習脫離了語文課堂教育本質
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許多教師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從各個方面對文學內容進行講解,并要求學生從不同的方面開展探究學習。這樣一來,語文課堂活躍了,而教學的內容卻與語文教育的本質產生了偏離。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育學生學習《滴水穿石的啟示》(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時,為了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教師就采用了故事形式來對學生講述文章的教育意義,最終學生在學完這篇文章之后,得到的只是與政治教育相關的知識,而沒能從文學的字詞以及內容特色等方面達到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嚴重地阻礙了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領會。
3、教師對于學生合作學習的評價不足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方式,其作用的發揮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的良好評價,而就目前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來看,語文教師在合作學習結束之后往往無法達到對于學生表現的有效評價,這不僅阻礙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使得學生無法及時地發現自身學習的優勢以及不足,進而導致了學習語文學習的偏頗,不利于其對于語文知識的全面領會。比如,語文教師在教育學生學習《鳥語》(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這篇文章時,讓學生針對其自身對于鳥兒的認識,來分析文章所提及的鳥語透露出的各種精神。學生們有的通過《小燕子》這首兒歌講述燕子的語言,有的分析麻雀一年四季的活動等,將鳥兒演繹的活靈活現。而教師則只在結束時說了“很好”兩個字,學生的積極性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三、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對于小學生來講,合作學習的團隊學習形勢確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但其教學效果的發揮還必須通過教師的良好引導來實現。本文下面就從幾個方面來談論一下合作學習的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1、積極地做好分組工作
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的模式來開展具體教學,就必須將分組工作切實地落到實處,保證學生的分組能夠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使每一個小組的學習任務達到對于小組整體水平以及個體成員水平的有效應對。首先,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的過程中,一定要兼顧課文內容、學生性別、溝通程度、性格差異以及學習水平等各個方面的因素,保證小組成員分配的合理性。比如,教師在講述《放飛蜻蜓》(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這篇文章時,要注意為每一個小組搭配捕捉過蜻蜓或是專門了解過蜻蜓的同學,使他們通過自己的經歷來調動小組成員學習的積極性。其次,教師在進行分組時,還要注意尊重學生自身進行分組的意愿對小組成員進行適當的調整,保證每一個小組的學習效率都能夠達到最高狀態,同時還要關注到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矛盾狀況,避免合作學習過程中沖突的發生。
2、充分發揮教師引導作用
在進行分組學習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若想在最大的程度上達成教學的目標,就必須在教學中積極地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實現對于小學生合作學習的適當幫助。首先,在進行分組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按照不同小組的水平為小組分配學習任務,并使每一個小組中都具備一個擅長這方面學習內容的成員,力爭在保證學習任務得以在整體上順利達成的前提下,實現其中成員對于其他學生學習的輔助。比如,教師在講述《七律?》(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這篇文章時,要為每一個小組配備一個擅長古文的學生,并盡量使其他成員負責查字詞或者是理解某一個單句意思的工作,以使擅長古文的同學能夠與其他同學實現合作,而不至于獨占風頭。其次,教師在全部小組成員遇到思維的困境時,還要適當地通過溝通來引導他們從另一個方面進行思考,保證小學生在學習中實現思維的創新及突破。
3、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作用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努力地發揮教學評價的作用,盡全力達到對于學生積極性的調動。一方面,教師要針對具體學生的學習水平為其設定合理的學習目標,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培養自己的自信心。比如,在學生學習《望洞庭》(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這首詩時,教師可以為不擅長理解古文的學生設置朗讀或背誦的目標,使其在滿足自身自信心之后培養起學習的興趣。其次,教師還要在合作學習結束后針對每一個小組及小組成員的亮點以及缺陷進行合理的評價,對沒有在課堂上評價到的學生還可以采用小紙條的方式進行課后評價,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重視及教師對于其勞動成果的尊重。
四、結語:
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對于小學語文教學具有極大的推動意義,語文教師一定要采取適當的策略以推動其在教學中的良好應用,使其為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充分地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 廖代華. 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方法與策略[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03)
轉眼間,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已結束。回首這一個學期的工作,有收獲亦有不足,特作個人工作總結如下。
一、分管的工作總結:
1.學科教學
本學期,我分管的學科是語文、道德與法治、綜合實踐、心理、體育等,在語文教學方面,重點放在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的提升。在重視學生基礎的同時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晨讀時學生一起背誦《弟子規》。中午十五分鐘的練字時間,學生都人手一本字貼,在班主任的巡查指導下進行書寫練習。建立了班級圖書角為學生們補充了許多課外閱讀書籍,既增進了班級的文化氛圍,又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了便利。對于閱讀和習作的指導,重點放在指導學生好的閱讀方法和習作方法上。在課文教學中,要求語文教師重視閱讀技巧和習作技巧的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和習作水平。唐玉玲老師作為小學部年齡最大的一線教師,承擔著四年級的班主任和語文教學工作,她對工作認真負責,任勞任怨,耐心地輔導待優生,是我們小學部全體老師學習的榜樣。慈志華老師,指導學生訓練認真有科學性,在全市的田徑運動會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顏曉囡老師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她指導的馬嘉瑤同學,在榮成市校園朗讀者比賽中獲得小學組一等獎的好成績,為學校爭得了榮譽;她指導的張景怡、曲函林兩位同學都入圍了“創新作文大賽”最后的決賽。馬秀梅老師在工作之余積極上進報考心理咨詢師且順利通過,成為小學部第一位擁有心理咨詢師資格的班主任。
2.繼續教育
重視繼續教育學分認定工作。依據學期初制定繼續教育項目及計劃進行逐項完成,實行過程性管理。對數量、質量嚴格把關。每次,老師上交上來的學習資料,我都一一進行過關及記錄,沒有上交的及時督促。我們重視了繼續教育學分的認定,在市局的學分認定時,給予了我們資料齊全的肯定,圓滿地完成了繼續教育學分的認定。顏曉囡、唐玉玲、梁愛妮三位老師的培訓記錄每次都是書寫最認真的。
3.督導評估不足與改進
上半年的督導評估中科研、心理、綜合實踐的成績都不是很理想,在下半年我想這樣改進:
科研:開課題研究會議,確定各人分工與責任,跟進督導研究進度,研究資料及時上傳網站課題研究欄。
心理:設立一位專項心理管理教師,切實做好心理健康工作。開設學校心理咨詢服務項目及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各班設立一位心理危機監查員,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綜合實踐:重視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效性,及時搜集各種資料,學校開展的各種實踐活動,積極在綜合實踐網站投稿,把綜合實踐活動落實在實處。
二、新學期分管工作措施
(一)教育科研工作:
措施:
1.嚴格落實研究計劃中的各項研究任務,并與課堂實踐相結合,輔助教學。
2.跟進督導研究進度并記錄年終的百分考核中。
3.所傳文章必須為原創,不得在網上照搬,若發現有此情況,文章予以刪除并通報記錄在百分考核中。
(二)教師教育方面
措施:
1. 校本培訓實行培訓簽名制,每次培訓由老師本人簽名,不得讓人代簽,以確保受培訓老師的到位。嚴把質量關,每次培訓的內容要求老師認真地在培訓紙上寫滿。分為優秀、良好、一般三個等次,并記錄年終的百分考核中。
2. 參加市局培訓,要按時參加并認真記錄學習內容,培訓后要上交四份材料(培訓通知、手寫內容、培訓相片及培訓作業)存檔,以備市局檢查。
3. 遠程研修按市局要求今年每人都要有兩個工作坊,且不少于30分的數據。過程性督導老師及時完成學習任務,定期統計學習情況。按市局要求的時間截點前,督促沒有完成的老師盡快完成。
(三)特色建設
我們學校的特色是自信教育。我分管的有心理部分、田園探秘、快樂讀寫。在這幾方面,我準備這樣做。
心理部分:
小學部以心理游戲為主,每個年級開設6個心理小游戲,由馬秀梅都主導,各班主任實施。馬秀梅老師負責五個年級的心理小游戲與輔導,與班主任一起實施小游戲,并就實施的資料及時搜集,每個年級形成一個小系列,最后把五個年級的做成一個大的系列。
快樂讀寫:
快樂讀寫分為必修與選修兩種。必修課以語文老師為主導,以課堂每節課前5分鐘來進行口頭講述、復述、演講。寫除以書寫外,另外以課堂小練筆、時事新聞小感悟、細節小描寫等來進行自信教育。而選修部分,小學部以故事吧、經典讀誦校本課程為依托。
田園探秘:
關鍵詞:人性理論;小學;學生;語文
一、基于小學語文教學的人性理論概述
人性理論是由美國行為科學家道格拉斯?麥克雷戈(Dou-glasMcGregor)于1957年提出的,后被應用于經濟學領域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人性理論分為傳統人性理論和新人性理論,傳統人性理論認為,人天生懶惰、天生不喜歡工作,因此,只有在實行嚴厲的管理制度的情況下,人才能完成工作。這應用于教育領域,就像忽略學生主體地位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被施加了很重的壓力,“被迫”學習,不符合“師生平等”的教學要求。新的人性理論認為,人并非天生只喜歡休息與娛樂、不喜歡工作。人的思維具有獨特與合理的性質,只是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的智慧只有很少一部分得到了發揮。在一定的條件下,人可以視工作為娛樂,將完成工作帶來的滿足感作為前進的動力。應用于小學生語文教學中,學生并非天生不喜歡學習,在一定條件下,學生可以樂于學習。智慧潛能才能得到開發,語文教學的效果才能更明顯。那么,究竟要滿足怎樣的條件,小學生才會樂于學習語文呢?
二、基于人性理論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一)讓學生融入教學情境如果學生對學習感興趣,就會像平時玩樂一般對待學習。語文教學應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構建良好學習氛圍,使教學過程生動有趣。而“思考”與“表達”是突出語文課程生動性的兩個要素,教師應該激發與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思考”與“表達”的積極性。從各個角度設計備課方案,以學生實際水平為依據,設置課堂講授的方式與重點,根據個性差異,設置提問,使學生在“思考”與“表達”的過程中掌握知識要點。1.開場白的巧妙設計。開始上課,教師以精簡的語言,對學生的學習情緒及狀態進行調整,這個過程只占用幾秒鐘或幾分鐘的時間,但可以有效提高整節課的教學效果,巧妙的“開場白”設計,會提高學生注意力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決定一節課的教學效率。2.使用多媒體教學。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教學內容的傳授形式更加豐富多彩,比如音頻、動畫、幻燈片等等方式,使教學內容更形象化與具體化,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有效的課堂互動。角色扮演可以滿足學生的表演欲,使學生在角色表演過程中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適當把課文內容讓學生模擬扮演出來,有利于學生、師生之間進行互動。
(二)在教學活動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向學生灌輸學習知識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作為知識接收體的主體地位。應逐步轉換教學思維,培養學生主體意識,使學生面對學習的時候能更加積極、主動,不再一味被動地接受老師的“灌輸”,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成為學生的問題解答者、學習合作者、情感回應者。人性理論認為,人具有自我指導和自我表現控制的愿望。應該先給予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學生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新的知識,會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也會產生成就感。教師要側重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進行引導,然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體驗成功,會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如:執教一年級的《漢語拼音》時,我經常采用“拼音游戲表”進行教學。課前,我先設計相關的課堂小游戲,將游戲的名字以拼音的方式列成表格,要求學生在課余對這些小游戲進行準備。上課的時候,讓學生把游戲的名稱拼讀出來,學生會在其中感受到成功的愉悅,從而產生較強的學習興趣,對小學生學習拼音非常有幫助。再比如,教學三年級寓言課文《驚弓之鳥》時,我組織學生參考文獻:對文中的角色進行扮演,對情景進行想象和重現。不僅創設了學習氛圍,也讓學生在表演與觀看的過程中掌握了課文知識,并產生個性化的思維,學生主體地位得到了強化。
(三)激勵在教學中應用根據人性理論,如果學生表現良好給予激勵,能提高學習積極性。首先,教師要注意以合適的方式,比如表揚、肯定、贊美等等方式,鼓勵學生表達見解,并成績的層次差異,施以對應的鼓勵措施。其次,對出現負面問題的學生采用合適的激勵措施。根據學習狀態獎賞或處罰,如果過于消極,就要采取措施進行督促。比如,教學四年級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第二課時,我請出了不注意學習的學生,在課堂上對他們進行了懲罰性的節目表演:扮演“耀武揚威的巡警”“得意洋洋的洋人”“不幸的婦女”“被車軋死的親人”等等,在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同時,讓學生意識到濫竽充數的心理是不可取的。同時對課堂氛圍的活躍以及課文內容的掌握,起到一定的效果。與此同步進行的,我請出了進步較快的學生,對他們實施激勵措施:當“評委”,由“評委”對表演學生的狀態、情緒、動作、口語表達等方面進行評分。從而,通過“臺上”“臺下”進行的“懲罰”“激勵”,提高了學生的思想水平和學習能力。
(四)重視課外活動人性理論認為,工作到底是一種滿足還是一種處罰,要視環境而定。老師給學生留繁重的作業的現象普遍存在,讓學習更像是一種懲罰。語文課外學習,不應該只是枯燥的作業,還應該有豐富有趣的課外活動。沉重的作業不僅不利于學生水平提高,還會嚴重降低積極性。老師要通過優化教學手段、增加課堂教學容量等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與有益的課外活動,也有利于學習興趣的激發。
三、結語
人性理論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能從心理學的角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中融入教學情境、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激勵教學、重視語文課外活動,能有效地讓學生像“玩樂”一般學習語文。人性理論的應用,還存在許多需要完善之處,例如,并非每一個學生都的行為都遵循人性理論,這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與研究。
參考文獻:
[1]孟祥科.西方人性理論研究綜述[D].延邊黨校學報.2011(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