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老人日常護理

老人日常護理精品(七篇)

時間:2023-08-10 16:50: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老人日常護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老人日常護理

篇(1)

關鍵詞:民營養老院;經營模式;案例

貴陽市的養老壓力日益嚴峻,2014年底,全市養老床位總數達17388張,養老機構增加至140家,其中包括公辦養老機構9家,民營養老機構74家。雖然養老機構和床位數在增加,由于公辦養老機構對接收對象有限制,所以解決養老壓力的主力還需依靠民營養老院。從貴陽市百歲以上長壽老人分布來看,云巖區和花溪區最多,均為33人。花溪區位于貴陽市南部,是著名的生態區,森林覆蓋率到達41.53%,氣候宜人,空氣優良,非常適宜老年人居住。位于花溪區的親情老年公寓,建院時間短,發展比較迅速,其運營模式值得社會關注。由于我國民營養老院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大多表現為私人創辦,規模小、資金少、入住評價不高等等。有必要探討經營比較成功的案例,吸取經驗,促進民營養老院的發展。

一、親情老年公寓經營模式

(一)地理位置。親情老年公寓位于花溪區桐木嶺村四組,101省道旁邊。規模約為1700平方米,三層樓房、庭院型、獨門獨戶式裝修。基本上都是農田,沒有高大建筑物遮擋,后院有大片果樹林。空氣清新、交通便利。

(二)配套設施。親情老年公寓共三層樓,每層樓除老人房間外,一樓配置有餐廳、廚房、儲物間、碗筷洗滌消毒間、儲藏室、廁所、衛浴間、員工宿舍、曬衣場、垃圾間和院壩;二樓配置有衛浴間、客廳、陽臺;三樓配置有小休閑室兼客廳使用、衛浴間、大型存放衣物柜二座,目前床位設置數為58床。

(三)受理對象及價格。養老院是以“需要護理照顧”的老人為主要服務群體,即招收半護理和全護理的老人,不招收能夠完全自理的老人,價格在2200—3200元之間,它是以老人身體需要照顧的程度來區分的。

(四)資金情況。養老院是屬于私立性質的,所以是自籌資金發展。其次可以獲得政府補貼:從2011年開始,政府對養老院的運營補助是,老人住滿一個月以上,政府補助300元╱人。每張床位補貼3000元,分三年給付。水電費按照民用水電費來收并免稅收。由于養老院服務好,老人居住反饋評價較高,貴陽市政府對花溪區親情老年公寓補助60萬,養老院自己出資100萬,用于養老院生活區的改造。

(五)養老院工作人員配備及日常管理。(1)老人日常飲食起居。早上6:00至6:30照顧老人起床洗漱,吃早飯。11:30為需要喂食的老人及餐飲有特殊要求者就餐時間。12:00自理老人就餐。17:30仍分兩撥就餐。夜晚需要加餐的老人由護理人員自行安排。飲食方面早晚餐比較清淡,多為稀飯、面條,中午是三菜一湯,兩葷一素,注重營養均衡搭配。養老院對于老人日常就餐有明確的記載,方便老人家屬查看。(2)老人的清潔方面。講究六個字“隨臟、隨換、隨洗”,老人的床單、被套,臟了就換,保持老人的身體清潔。每天下午3:00為老人洗臉、洗腳。(3)健康日報表和生活記錄單。每個老人床頭都設有健康日報表和生活記錄單,記錄老人的血壓、血糖及大小便情況。生活記錄單是用于記錄老人家人來看望老人時間及次數及老人生病時,養老院的人員是如何處理的。(4)生病住院處理。養老院的院長妻子曾是臺灣養護中心的護士,負責日常的藥物護理工作及員工醫護護理培訓工作。老人日常用藥全部由管理人員統一管理,喂食時間與用量都有專門記錄。養老院與花溪醫院簽訂的有“綠色通道”協議,不用先交費直接救治,過后結算。(5)老人日常娛樂。娛樂方式多為看電視節目,天氣好的時候在院子里曬太陽。對其他行動自如的老人,有橋牌可供玩耍。一樓也有書記雜志可以翻閱。其他的娛樂活動就靠社會團體的慰問活動來豐富。經過對親情老年公寓的詳細分析之后,可以得出以下結論:該養老院是在吸收臺灣安養中心的經驗基礎之上,針對需要關懷護理的老人提供養老服務,形成有特色的家長式經營管理模式。主張加強與政府合作,開創醫療救治“綠色通道”先河。以老人需求為前提,提高要求,堅持高配比,提高服務質量。經過幾年的發展,該養老院58張床位全部住滿,目前仍有許多老人排隊等候,床位供不應求。也引起了政府和社會的關注,借鑒其成功經驗。但是,由于規模較小,該養老院工作人員的管理方式為“家長式”,由院長掌握大權,大小事務基本都經由院長之手,對于小規模的來說這種管理方法還能實行,但是若是對于規模較大的機構來說,這個管理方法效率不夠高。

二、民營養老院經營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養護人員缺乏專業護理知識,流動性大。親情老年公寓屬于自主經營,自籌資金,需要考慮成本問題,工資不高也無保險。養護人員多集中為女性人員,來自農民或者下崗工人,年齡較大,沒有經過正規、專業的技能培訓。缺乏專業醫師,醫護人員缺乏,僅院長妻子屬于正規護理專業的人員。由于工資不高,加之護理老年人工作的繁瑣導致員工流動性很大。另外,養老院的管理者也參與養護護理工作,這種配置使養老院中必要的技術分工無法實現。

(二)養老院配套設施簡陋。老人活動范圍較窄,康復設施比較單一,養老院就只有護欄和鵝卵石,老人的娛樂活動最多的就是看電視,或者打打麻將,比較枯燥和乏味。

(三)服務的提供不夠多元化,老人的個性化需求難以滿足。雖然養老院受理的大部分是需要護理的老人,行動受限,但仍有部分行動自如的老人,應該注意加強他們的需求服務。在調查過程中,就有老人不愿意與言語功能不全的老人接觸,可又找不到其他娛樂方式,整日悶在屋里看電視。長久下去,對這類老人的身心健康不利。

三、對改善民營養老院經營管理現狀的建議

(一)民營養老院應加強對養護人員的培訓,增強綜合素質。目前很多民營養老院的養護人員大多是農村婦女或者是下崗職工,雖然他們有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但仍缺乏專業的醫療護理培訓。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標準對養老院服務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做到持證上崗。建立健全相應的保障制度,探索并出臺相應的政策文件使之規范化、法律化。

(二)改善服務設施,進一步擴大養老院功能區建設。由于一般民營養老院建立都是由私人自籌經費建立起來的,完善的功能分區在建立之初肯定資金是不夠的,如果一開始本著盈利的想法修建養老院,一是資金耗費巨大,二是要有完善的管理模式和策劃,僅適合個別資金雄厚的企業家或開發者。因此,在這方面,政府應該一方面提供土地和政策優惠,另一方面可以由政府出資建設,交由民營機構運營,優勢互補。

篇(2)

關鍵詞:老年人 長期照護 護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b)-0227-01

世界衛生組織將長期照護定義為“保證不具備完全自我照料能力的人,能繼續得到滿足其個人喜歡及較舒適生活質量,獲得最大可能的獨立程度、資助、參與、個人滿足及人格尊嚴[1]。長期照護的主要服務對象是老年人,且以患有慢性病的孤寡和傷殘老年人為主[2]。在家庭、社區、養老院和福利院等機構中,為其提供醫療護理服務、長期照料服務和社會心理服務。主要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而不是解決特定的醫療問題,用于滿足基本需求而非特殊需求,是介于老年養老服務于醫療服務之間的一種中間照料服務,一般可達半年或數年以上,甚至在生命存續期內都需要他人給予各種幫助。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迅速推進,“如何養老”已成為政府和全社會面臨的巨大挑戰。這需要改變傳統的養老觀念和完善養老照護模式,整合全社會各種資源,合力應對老齡化問題,實施長期照護模式。為此,本文在查閱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對我國目前老年人長期照護模式的類型及實施現狀研究綜述如下。

1 我國長期照護模式的應用現狀

根據服務提供對象、服務發生場所和所實施服務的專業化程度,目前我國國內長期照護主要實施的模式有家庭式、養老機構式和社區-居家式三大類。

1.1 家庭式長期照護模式

以單個家庭作為長期照護的基本單元,家庭成員獨立進行和完成長期照護。鑒于我國傳統倫理道德的要求和老年人傳統養老觀念的需求,它成為目前我國老年長期照護的基本模式,此種模式為:老年人居住在自己的家庭中,由家庭成員對老年人承擔經濟、生活和社會心理支持的全部責任。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和計劃生育國策的實施,居住方式和家庭結構的變化使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受到挑戰。家庭結構小型化,“4-2-1”的倒三角格局,使空巢老人家庭比例不斷升高,居家養老功能弱化,“空巢家庭”的出現、人口流動性增加和住房條件等諸多因素的限制,老年人越來越難以得到足夠的舒適的照料,家庭在提供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方面的負擔也日益加劇。因此,尋求家庭之外的,對家庭長期照護起輔助支撐作用的的長期照護模式勢在必行。

1.2 養老機構式長期照護模式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多種性質和形式的老年長期照護機構相繼涌現,如老年公寓、敬老院、福利院、托老所、老人服務中心等。然而,長期照護機構對服務對象的照護不規范化不專業化、分級制度不規范也備受人們的詬病。國家行業標準《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根據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同性和需要,將機構中的照護對象分為自理老人(一般照顧護理)、介助老人(半照顧護理)、介護老人(全照顧護理),現狀卻是部分機構執行自定分級標準或根本沒有分級。長期照護機構所提供的服務分為日常生活照料服務、醫療護理專業服務和特別照顧服務三大類,一些機構往往只實施日常生活照料服務,康復、日常保健等服務功能沒有得到有效發揮;機構內的專業護理人員只占少數,大部分照料人員以一般的護工為主。楊建軍指出機構式養老雖可以減輕老年人家庭負擔;有能力提供專業化、科學、及時的護理,但卻使得政府和社會財政負擔重,資源沒有得到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且目前老年人觀念上不太接受,不愿遠離自己居住的家庭和社區去機構接受長期照護。這些都嚴重影響并削弱了長期照護機構服務的整體水平和服務質量,服務對象的滿意度不高,沒有實現機構和服務對象的“雙贏”。

1.3 社區-居家式長期照護模式

社區作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和照料護理服務的基礎平臺,往往起著承接公共服務、提供便利服務、組織教育培訓、進行健康教育和實行行業管理的重要作用。楊建軍指出居家-社區式長期照護模式使得老年人可以不離開居住的家庭和熟悉的社區,又能得到相對專業化和多方面全方位較完整的養老照護服務,老年人的服務滿意度非常高。由于老年人的傳統養老觀念和中國老齡化的基本特點,對居家養老非常偏愛,使該模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社區-居家式長期照護模式應該是適合國情且被社會接受的最主要的長期養老照護模式。

2 影響老年人接受長期照護服務的因素

2.1 多數老年人對長期照護費用承受能力有限

田申在其調查中指出,老年人由于退休、自身勞動能力減弱等原因,退休工資和自身存款成為其主要經濟來源,經濟來源單一,收入欠佳,經濟承受能力較差,無法承受機構高昂的護理和服務費用。現行的城鎮基本醫療保險明確規定不予支付特別護理和日常護理等服務性項目的費用,明確將長期照護費用排除在外,這無疑阻礙了老年人對長期照護服務的利用。

2.2 傳統觀念的影響

一些老年人受傳統觀念的束縛,心里秉承“養老歸根”的理念,不愿去服務較好的養老機構,寧愿呆在家中接受不正規不專業的護理或者缺少照料,而且還要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此外老年人之所以不把養老照護機構當作首要選擇,還因為家里感覺溫馨熱鬧,而養老機構沒有親人的陪伴與呵護,老人感覺失落與寂寞,心理滿意度與愉悅度不高,這也會影響他們的身體恢復和精神慰藉。也有部分子女認為送老人去養老院是不孝行為,極不體面,寧愿置老人于家中,自己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擔當照顧老人的責任,讓家里的老人在晚年生活可以感受家的溫馨溫暖。

3 結語

老年長期照護在發達國家起步較早,發展較快,已經完善得比較成熟,而在我國目前正處于不斷探索之中。綜合三種模式的優缺點,評估我國的基本國情,分析老年人的養老觀念和養老需求,社區-居家式照護模式既符合國情,又能迎合老年人的傳統養老觀念,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需要,能被社會廣泛接受,應該成為我國社會首選的長期照護模式。

參考文獻

篇(3)

56歲老人買平安保險投平安老年人健康保險最適合,其原因如下:

1、平安老年人健康保險保障計劃專門為老年人設計,保險年齡拓展至80周歲,為老年人日常生活易受到的傷害提供保障,涵蓋骨折與關節脫位意外、交通意外、一般日常意外等提供住院護理津貼和專業醫療救援服務;

2、平安老年人健康保險的適用人群為40至80周歲,保險期限為1年。平安老年人健康保險的保單形式為電子保單和紙質保單兩種,其法律依據使保險具有雙重保障。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長期護理;政策措施

1老年人長期護理的現狀與問題

長期護理是指由于疾病或衰弱導致生活不能自理,因而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期內,需要他人在醫療、日常生活中給予廣泛的援助〔1〕。為老年人提供長期護理服務是老年社會福利的一項重要內容。然而,目前我國城市老年人長期護理的現狀卻令人擔憂,面臨許多問題與挑戰。

1.1人口老齡化導致長期護理需求迅速上升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21世紀人類社會必須共同面對的重大社會問題之一。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目前,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數為1.49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1.3%,并以每年平均3.2%的速度遞增。預計到本世紀中葉將達到4億,從而步入世界人口老齡化的最高行列。不僅如此,在我國老齡人口高速增長的同時,老年人口內部高齡化趨勢也非常明顯。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比例以大約等于65歲及以上老人增長速度的兩倍超高速增長。以上海為例,至2007年底,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50.24萬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7.5%。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復雜性,并不僅僅在于老年人口的逐年增加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壓力,更為嚴重的問題是老年人群體的健康狀態不容樂觀。根據2005年國家衛生服務調查資料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中,無重要臟器疾病的所謂健康老人僅占20%~5%,老年人慢性病的發病率為53.9%,是全人群的4.2倍,人均患有2~3種疾病,其中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關節病和腦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病〔5〕。這些疾病嚴重影響老年人肌體正常功能,恢復期長,需要長期的治療和護理。即便不是患有嚴重的疾病,老年人也因為年老體衰常常需要護理服務才能實現正常的日常生活。據統計,我國目前大約有1200萬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占老年人口的8.9%〔6〕。在上海,老年人表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困難的占8.3%,其中60~69歲年齡組中個人日常生活需要照顧的為6.3%,70~79歲年齡組為27%,80歲及以上年齡組為47.9%〔4〕。這些數據說明隨著年齡的增大和老年人身體條件變化等原因,老年人的生活依賴性需求程度也隨之大幅度增加。況且,許多高齡老人往往又是喪偶老人,在生活不能自理、沒有配偶可以照料的情況下,就會更多地依賴子女或其他社會支持系統。可見,向老年人尤其是高齡老人提供長期護理已成為我國最具挑戰性的社會問題。

1.2家庭結構變化致使家庭的照料功能日益削弱長期以來,我國的老年護理一直被認為是家庭成員的責任。絕大部分需要照顧的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中,由家庭成員負責照料,屬于非正規的長期護理服務。根據1992年中國老年人供養體系的調查,老年人對日常生活照料者的選擇順序依次排列為配偶子女孫子女保姆或鐘點工,數據顯示,對于需要照料的老年人,主要由配偶、子女或孫子女照料的比例在城市為90.8%,農村為97.3%〔7〕。然而,隨著近十幾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居民的家庭結構和生活方式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由于城市中中青年生存競爭的加劇,職業流動的加速,獨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家庭結構開始趨向小型化、核心化。據統計,2005年我國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13人,其中城鎮為2.97人,農村為3.27人。同時,傳統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的變化,也深刻影響著城市家庭中的代際關系模式,導致兩代人分居的傾向,老年人獨居現象日益增多,即所謂的“空巢家庭”。就上海而言,至2007年底,上海市純老家庭老年人口總數84.37萬人,其中單身獨居老人19.30萬人,空巢家庭比例已超過4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全國率先實行計劃生育的地區,上海首批獨生子女父母將在2013年前后進入老年階段,屆時,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中,獨生子女父母將達到80%。這種空巢家庭將會形成第一次并且成為主要的家庭形式。因此,家庭小型化與“空巢”家庭的增加,使得家庭對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服務的困難與壓力進一步增大,家庭作為養老載體承擔的老年人護理職能將被削弱。一旦家庭失去了對老年人的保護作用,將會使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與生存權利受到危及。

1.3長期護理費用的急劇增大加重了政府與個人的經濟負擔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醫療服務可得性的改善,目前我國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已經超過72歲,上海已達到81.08歲,進入了長壽時代。但同時,我們也可看到由于人口預期壽命的延長是與老年人的帶病生存并存的,致使老年人的醫療費用,尤其是護理費用急劇增大。國內外有關資料證明,人均醫療費用和年齡密切相關。從發達國家的情況來看,65歲以上與65歲以下人口的人均醫療費用比例為3∶1~5∶1,特別是75歲以上的醫療費用增長更快。就我國而言,目前離退休人員與在職職工的醫療衛生費用支出比例約為2.2∶1,老人消耗的衛生資源是全部人口的1.9倍,18%的老年人將占用80%的醫療費,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將會占用一生醫療費的80%〔1〕,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這一比例還將不斷提高。雖然我國已建立起了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但在現行的制度框架下,醫療保險的范圍僅僅是針對疾病給付,對老年人的非基本醫療照護、生活照護等均被列為“不予支付”項目〔2〕,需要護理的老年人往往借所患疾病急性發作的名義住進醫院接受疾病護理,為此造成醫院滯留大量不愿出院的“駐院老人”。由于這種護理缺失所產生的老年人住院實現護理的現象,造成醫療費用劇增。即使有些老年人可入住老年護理院,但由于老年護理院數量少,遠遠不能滿足老年人的護理需求,供需矛盾異常突出。據上海市民政局2007年底的統計,上海各類老年護理院、老年醫院72所,而本市老年人口中有22.27%屬于生活不能自理的,這些老人大都患有較為嚴重的慢性病,不僅需要一般的生活照料,還要專門的醫療護理服務,老年人及其家屬對于老年護理病床的需求量為19.16%,而目前實際開放的床位數僅占需求量的7.06%,許多老人往往登記后很長時間都不能被收住入院,老年護理病床已成“一床難求”。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老年護理的家庭往往只能借助雇請護工或保姆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不僅護理效果不理想,而且費用全部由自己負擔。由于老年護理是長期的,護理費用總額巨大,這對收入較低的老年人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長期護理的費用問題越來越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完善老年人長期護理服務的對策建議

針對我國城市老年人長期護理存在的嚴重問題,面對洶涌而至的“銀發”浪潮,我們應盡快采取相應對策,以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高峰期到來的護理危機。

2.1明確政府職責,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構建老年人長期護理體系是一項具有公益福利性質的任務,是政府維護社會公平、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體現,因此,各級政府部門要將構建長期護理服務體系作為“十一五”期間和今后十幾年內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并及早制定國家計劃。首先,要健全政府公共財政投入機制,建立起長期護理服務的整體預算制度,包括護理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服務機構運行經費補貼、困難老人服務補貼等,并規定以不低于國民收入增長的比例逐年增加,從而保證對護理服務的持續投入。其次,要堅持社會福利社會化的方向,制定并落實扶持政策,動員社會力量,大力開展服務項目,逐步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各方積極參與的社會化老年人護理服務格局。第三,要加強老年護理服務事業的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建立統一的專門負責老年人護理事業的管理機構,制定長期護理服務分級指標體系、受益人準入制度,加強對服務質量的監督檢查,以確保護理服務的有序開展。

2.2建立完善的長期護理服務體系在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的發達國家,老年人長期護理的內容和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而且家庭護理與社會護理的界限也日益模糊,表現出相互滲透的趨勢。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面對迅速發展的人口老齡化和未富先老的主要特征,我國老年人長期護理服務體系必須建立一個涵蓋家庭、社區、社會在內的多支柱的長期護理模式〔2,4〕。具體表現為:首先,以居家護理為基礎。雖然,傳統的家庭護理模式受到極大的沖擊而表現出弱化的趨勢,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家庭成員的家庭觀念仍較為牢固,老年人更是戀家愛家,希望與家人一起生活,享受天倫之樂,年輕人也把照顧老人作為自己應承擔的義務,家庭所給予的老年人溫暖、自然的照料環境是機構設施服務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家庭成員仍將是老年人長期護理的主要提供者,家庭護理是整個長期護理體系的基礎。其次,以社區護理為依托。社區是老年人日常活動的主要場所,將居家護理納入社區服務網絡,可以為老年人提供針對性的護理場所和設施,依據本社區老年人的年齡分布、生理特征、居住特征和照顧來源設計專門的、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從而解決家庭成員在護理專業技術的缺陷,減輕其沉重的照護負擔,提高家庭護理的質量。正是因為社區護理是家庭護理強有力的支撐,因此,上世紀80年達國家在綜合調整護理服務項目的過程中都把居家護理和社區護理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最后,以機構護理為補充。我國老年人結構復雜,有社會孤老,有生活不能完成自理的老人,有絕對高齡老人,他們需要在社會福利機構得到護理與照料。因此,各種層次和形式的機構護理會成為家庭護理和社區護理的有效后備資源。此外,政府還應搞好民政福利服務與衛生保健服務的資源整合,促進社區服務中心、老人日間照料中心、養老院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老年護理醫院的密切合作,全方位搞好正規護理與非正規護理,使有限資源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

2.3借鑒國外經驗,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人口老齡化、老年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其結果必然導致老年人的養老和護理需求日益增多,以至于僅僅依靠政府提供福利措施或者個人獨自支付護理費用模式已難以滿足整個社會日益膨脹的護理需求,因此需要建立一種專為老年人設計的護理保險制度,通過保險的形式以確立制度化的護理費用的分擔機制。由此一些發達國家把建立護理保險制度作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化解長期護理負擔風險的最佳選擇。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開展了商業性的長期護理保險,采用自愿保險的方式,承保被保險人在任何場所(除醫院急病治療外)因接受各種個人護理服務而發生的護理費用。之后,德國和日本先后于1993年和2000年頒布《護理保險法》,通過立法的形式將長期護理保險納入社會保險體系之中〔1〕。我國作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且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較大,這就決定了我國長期護理保險的發展可采取社會基本長期護理保險與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相結合的模式,并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個人可支配收入的多寡循序漸進逐步推廣。其中社會基本長期護理保險在資金籌集上,可仿效德國“長期護理保險跟隨醫療保險”的做法〔3〕,實行企業、個人、國家三方負擔的原則,適當提高醫療保險社會統籌繳費比例1~2個百分點,并建立護理基金專戶,實行專款專用;在保險費的支付方式上,可采取日本的做法,對參加護理保險的人群按年齡進行分類以確定保險費的支付范圍,同時對護理服務按不同程度分為幾個等級,每個等級享受不同的護理保險費用支出。至于商業長期護理保險主要適合具有一定經濟承受能力的人群,通過投保人在年輕時開始支付一定的保險費,年老后因患慢性疾病而需他人協助起居的護理費用,由保險公司支付。目前各種有關長期護理保險的嘗試也逐漸增多。如2005年國泰人壽在上海推出“康寧長期護理健康保險”,2006年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國范圍內推出具有全面保護功能的“全無憂長期護理個人健康保險”〔5〕,這意味著商業性質的護理保險已逐漸被人們所接受。盡管如此,我們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由于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的費率較高,限制了更多人群的參保積極性,因此就目前情況而言,應學習美國的經驗,重點發展團體長期護理保險,作為企業員工福利計劃的一部分,使商業長期護理保險成為社會基本長期護理保險的重要補充。

2.4加速老年護理人才的培養國外長期護理發展的經驗表明,對待老年慢性疾病最有效的辦法不是治療,而是預防和康復〔5〕,老年護理需要根據每個老人的具體情況進行個案管理,科學設計全程的長期護理服務。因此,護理工作要求護理人員必須具備相當的醫療護理知識。然而,我國目前老年護理人員無論是規模還是專業水平都不能適應人口老齡化的需要,因此,政府部門應制定一系列有吸引力的職業發展計劃,為護理人員提供綜合性的職業培訓,規定從事老年照料的護理人員必須取得職業資格證書。鼓勵有條件的職業院校、職業培訓機構開設老年護理專業,通過學制上的設定來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以吸引更多的優秀青年從事老年護理工作。同時,鼓勵衛生醫療機構進入社區,為照料老人的家政服務員、民間保姆、家庭成員開設康復知識和技巧的講座培訓,并上門進行護理指導,提高家庭護理的質量。其次,明確護理人員的護理等級,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將護理人員,從普通家政服務員、護工到高層次的專業護理人員,均按護理內容分為若干等級,各等級之間分工明確,各司其責,從而提高護理效率。最后,提高護理人員的待遇,尤其是將日益龐大的護工隊伍納入第三產業,建立和完善護工行業的工資體系,從根本上確保護理隊伍的穩定。超級秘書網

總之,我國正處于人口老齡化飛速發展時期,老年人對于長期護理的需求已經越來越迫切,解決老年人的長期護理問題只有從制度安排、政策措施上予以考慮,才能建立起真正具有實效的老年護理制度,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實現健康老齡化

【參考文獻】

1荊濤.長期護理保險:中國未來極富競爭力的險種〔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21123.

篇(5)

一般中等院校的《老年護理學》課程總學時54學時,其中實驗課16學時,占1/3。老年護理學教育是新時期護理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發展老年護理的重要環節。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課堂效果比較差,護理專業學生畢業后為老年人服務的意識及技能都較欠缺。一般中等職業院校的課程設置中,《老年護理學》內容多而課時少,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所以難以避免會逐漸出現“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而《老年護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內容包括老年人身體各系統的變化和護理、老年人精神和心理護理、家庭護理、老年病的康復等,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課程,內容多,課時少。學生被動接受的內容多,實驗少,動手能力差,導致《老年護理學》成為一門學生難學,教師難教的課程。

2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

在《老年護理學》專業的授課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案為指導,理論體系為基礎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缺陷有:

(1)不能激發學生對老年護理的學習興趣。老年護理學的很多章節內容,在其他科目中已系統學習過,學生認為內容有重復,只不過是多了對比,故不能提起學習興趣。

(2)容易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磨滅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3)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較差,課本知識學習的較單一,學生不能夠感同身受,所以在實踐運用過程中有很多漏洞。

3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3.1課前準備教師在課前要充分準備,充分分析課堂情境所選案例是否可以達到教學目的,對于案例的設計要反復琢磨,分析此情境是否能使學生受到啟發,是否能啟發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查閱資料,并展開討論。同時,要提前督促學生仔細閱讀資料,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3.2具體措施(1)生活再現情境:進入情境后,教師要對學生適當指導,帶入情境要有順序,在觀察情境中中啟發學生的想象力。(2)實物演示情境:道具要準備充分。(3)圖畫再現情境:包括多媒體演示,剪貼畫,圖片,照片,課本插圖。(4)音樂渲染情境:必要時可插入背景音樂。(5)表演體會情境:分為進入角色和扮演角色。(6)語言描繪情境:語言必須具有主導性,形象性,啟發性和可知性。

3.3學生體驗及討論在實驗室里,讓學生穿上老年偏癱模擬服,真實體驗肢體功能障礙或老化導致的行動不便以及給老年人日常生活帶來的障礙。在充分體驗的前提下,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繼續扮演老年人角色,另一組作為護士親身對扮演老年人的學生進行日常生活護理。討論內容:自己對老化的感受,哪種護理方法更適合老年人、更合理,更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教師組織學生在自評和他評的基礎上,再對整個過程中學生對老年護理的行為和情感體驗情況做客觀、詳細、公正的評述。教師應引導學生對老年護理的相關理論知識進行重新建構,加深學生對老年護理的認識和體驗式教學模式能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4總結

篇(6)

日本:設施齊全選擇多

為了維護老年人權益,日本制定了多部法律,并且建立了種類多樣的養老設施。

由于日本的家庭規模越來越小,獨居老人日益增加,為了解決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問題,日本的市町村都設立了名為“高齡者中心”的休閑設施,6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費使用。

除了高齡者中心之外,日本還有大量與老年人有關的養老設施,包括可以利用“護理保險”的“特別養護老人院”和“護理老人保健設施”,以及民間運營的“收費老人院”和“帶服務的老年人住宅”等,服務內容、居住目的、入住條件等各不相同。

“收費老人院”是提供護理服務、日常生活服務、機能訓練和開展集體文娛活動的民間養老設施,需要完全護理的老人和健康老人都可以入住。“收費老人院”的特征是,為了入住要支付一次性的贊助費,從數百萬日元到數千萬日元不等,有的甚至達到1億日元以上。

老年人希望在住慣的地方安度晚年,但是對一個人生活感到不安或者需要護理,可以選擇入住“帶服務的老年人住宅”,這種設施可以利用“護理保險”,有護理師和護工常駐,提供24小時巡回訪問服務。與“收費老人院”不同的地方在于,“帶服務的老年人住宅”要簽署租賃合同,所以不用繳納贊助費,但是需要繳納押金和禮金。需要護理程度較低的老人多選擇這種老年人住宅。

“集體住宅”以所在地的市町村居民為服務對象,供患有認知障礙的老年人結成一個小組(5至9人)共同生活。這種住宅既有自己獨居的空間,也有集體活動的空間。在專業人員幫助下,入住者根據自己的能力,分別承擔做飯和清掃等工作。“集體住宅”最大的優點在于老年人能夠享受家庭團圓般的樂趣,而且比“收費老人院”要便宜。

60歲以上的老人如果因沒有親屬、或者由于家庭環境和經濟狀況而難以與家人一起生活,盡管不需要護理,但是身體功能下降,獨立生活有困難,還可以獲得地方政府的補貼,以較低價格入住“低收費老人之家”。

“特別養護老人院”是社會福利機構和地方政府等運營的公立老年人居住設施,以日常生活護理、機能訓練、娛樂等為主,與“收費老人院”相比費用很低,但是需要護理的程度要達到5級才能入住。出于經濟原因難以在家里護理的老人可以優先入住,所以很多設施常常有兩三百名老人在排隊等待。

荷蘭:醫療護理送上門

鑒于資金、設施、人員等多方面實際難題,荷蘭的養老體系分為三個層次,按照不同需求的老年人實際狀況來分別安置。而在每個不同的層次中,政府又竭盡所能,想方設法實現兼顧個性化需求的照顧。

首先,荷蘭政府鼓勵所有老年人居住在自己的家里。當然,由于老年人年老體弱,他們多數都需要不同程度的護理。對那些可以獨立日常起居生活的老人盡量留住在自己家,國家會給予不同程度的資金補貼。

對于一部分可能會因為疾病行動不便,自理能力受到一定影響的老人,政府在這方面積極推進“家庭自動化”進程。例如,通過特殊程序提醒老年病患服藥等。國家對此也給予一定補貼。

再者,從基礎設施上保證每個小區(或標準區域內)擁有一個保健機構,可以為小區內需要幫助的老人定期派送護士進行保健服務,同時會采用一些義工為老人定期上門打掃衛生。

對于所有居家養老的老年人來說,荷蘭政府制定了“尋求幫助門檻低”、“小區保健服務機構到位”和“轉診直接及時”等目標。

因為一些老年人有各種各樣的房產問題,同時他們希望能夠與同齡人進行交流,又能有一定的私人空間等,建造適合的“老年人公寓”成為荷蘭房地產市場的另一需求。

這種老年人公寓小區擁有自己的餐廳、活動中心場所、專門的物理理療診所、心理醫療診所、健康指南診所及服務中心等配套齊全的設施和服務。老年人公寓種類齊全,基礎設施分配合理,不僅滿足老年人擁有私人空間的需求,同時又能滿足其日常社交要求。

根據荷蘭政府信息,到2018年,荷蘭計劃每年必須在原有基礎上額外提供3.6萬至4萬套專門適合老人居住的公寓。

對于完全失去自理能力或者患有嚴重疾病需要有人專門護理的老年人,養老院成為荷蘭養老體系的集中保障。養老院與“老年人公寓”在性質、規模和層次方面基本相同,只是在醫護方面會有額外關注。即便是老年人癱瘓在床,荷蘭政府還是鼓勵老年人居住在自己的家里,政府可以做到的就是將“醫療護理、日常護理天天登門”從而滿足老年人護理的需求。那么對于老年人來說,住在家里和住在養老院的區別也就不大了。

通過建立不同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荷蘭較好地解決了養老院人滿為患的問題,使得多數老年人都能夠在各方面得到較好的保障。

新加坡:養老要靠公積金

新加坡的養老設施體系分為幾個層次,最為人熟知的是醫院和養老院體系,主要服務于需要住院或寄宿照料的老人,床位數加起來超過1000張。入院標準嚴格,除了身體不便,還有其他一些條件,如曾雇用家政人員但行不通,也沒有辦法在家中養老或無可以承擔贍養義務的親屬。

第二個層次是社區養老體系,包括28家日間康復護理中心和9家老年癡呆癥患者日間護理中心,還有一些照顧晚期病人的日間護理中心。

第三個層次是上門提供養老醫療和看護及其他服務的機構,包括11家看護服務提供者和8家上門服務的醫療服務機構。

在具體的設施運營中,政府很少直接建設和運營養老院,主要扮演標準制定者和監管者的角色。大部分的養老和護理機構交由非營利機構和私人業者運營,政府根據原則給予財務支持,尤其是非營利性的社會企業。

新加坡也對家庭養老給予許多支持,如覆蓋八成居民人口的組屋出售主要以家庭為單位,并對希望與老人同住或在父母附近居住的申請者給予一定的照顧。政府也向雇用外傭全職照顧老人的家庭提供一定補貼。

不過,這樣的養老模式能夠取得成功,帶有強制儲蓄性質的中央公積金制度必不可少。中央公積金體系并不帶有再分配的色彩,首要功能是養老保障,并在此基礎上衍生出醫療保障和住房、子女教育等功能。一般家庭養老主要靠老人自己的公積金,也有少數是老人住房的“反向抵押”,即將住房抵押給政府,換取每月支取的款項。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一般老年人仍會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賺取收入,如保安、保潔等,也會盡量推遲開始提取公積金養老的時間。如果年輕時沒有積蓄,晚年就可能比較辛苦,只能依靠政府享受最低水準的保障。

美國:分步跨進養老院

打開美國電視、新聞網站,“何處養老”、“養老問答”等文章、節目或廣告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這個世界最發達經濟體其實并非福利國家,因此人們必須提早認真規劃個人財務和退休后的養老路線圖。美國階梯式養老體系種類多樣復雜,適用于不同需求的老年群體。

美國民調顯示,近90%的65歲以上美國長者希望在家養老。這也體現出美國養老體系特點之一:按照個人需求分階段,不要一步跨進養老院。

如果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老人可選擇在退休社區(又稱養老社區)中購房或租房。這一類中選擇豐富、價格差異也大,既有可以接受政府補貼的較低價格公寓,也有中高收入階層可選擇的高檔公寓或獨立房屋。

當無法獨立生活后,老年人就須“升級”自己的選項了。其一是“輔助生活設施”,老年人可享受幫助洗澡、穿衣、吃飯、做家務等服務,輔助等級以及價格差異很大,不過這里沒有專業級別的醫療護理。

篇(7)

政府與民間安老服務機構的分工合作

在安老服務領域,香港的各種民間組織以及慈善機構十分活躍。這使得政府在老人社會保障方面的責任主要集中于政策制定、經費提供以及服務監督。政策出臺前,特區政府管轄下的社會福利署一般會聯合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等民間機構共同對老人的服務需求情況進行調查與評估,根據調查、評估結果,社會福利署負責制定相應服務標準與總體規劃,交由各民間團體與慈善機構負責具體實施。在實施過程中,相關民間組織與慈善機構擁有完全的自,從計劃、組織,到人事、財務,不受任何干涉,依靠自律,實行自我管理、自主運行。

安老服務網絡的建立

香港社會已經建立起比較完備的安老服務網絡。專為老人建立的服務設施與服務類別包括護理安老院、老人日間護理中心、老年人鄰舍中心、老年人服務中心、老人暫托服務、早期老年癡呆癥日間照顧中心、老年人援手網絡中心、康復用具借用服務等,覆蓋了不同層次老人的不同需要。現在香港有安老院280多家,入住老人達3萬多。主要為無法獨立在社區生活的老人提供住宿和服務。根據老人身體狀況,服務內容有所不同。

香港社會提倡建立“家庭照顧與小區照顧”相結合的養老模式,其目的是使老人盡可能“留”在熟悉的生活社區和家中安享晚年,這有利于強化家庭的護老功能,減少老人對他人的依賴感,增加其自主能力,同時維持其自尊心。為切實做到這一點,特區政府大力推動家務助理隊伍的建設。

家務助理服務的提供者多為非政府機構,政府的社會福利署主要負責經費支持和質量監管。享受該服務的老人大多為體弱多病而又沒有親人照顧者,或者因家庭發生變故,家人無法照顧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五月丁香搜索|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 国产女人水真多18毛片18精品 | 男女爱爱好爽视频免费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黑人巨大白妞出浆| 超碰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无码午夜成人1000部免费视频| 午夜肉伦伦影院|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99riav国产精品视频|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色噜噜|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 最近的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久久高清内射无套|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 亚洲人成人网站18禁| 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 丝袜高跟麻麻浓精受孕人妻| 免费人成视频xvideos入口|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国产一二三四区中|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熟妇丰满多毛的大隂户| 男人j进入女人j的视频免费的| 熟妇女人妻丰满少妇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免费看国产精品3a黄的视频|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小蝌蚪视频在线观看www|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日产乱码一区| 精品久久8x国产免费观看| 久久久精品免费| 99无码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日本大肚子孕妇交xxx|